发布时间:2023-09-19 18:27: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学
Abstract: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current focus of the society,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analyzed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the deep presents put out the economic connota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economic measures.
Key words: harmonious society;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翻译结果重试
抱歉,系统响应超时,请稍后再试
支持中英、中日在线互译
支持网页翻译,在输入框输入网页地址即可
提供一键清空、复制功能、支持双语对照查看,使您体验更加流畅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也就是各种社会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合理有效配置,使生产力不断、可持续发展,所有社会成员公平分配、占有和享用社会财富的社会。和谐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均衡状态,它要求在不损坏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按照价格机制来追逐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学的均衡却是一个动态的均衡,包括自由竞争均衡和垄断均衡。自由竞争均衡的形成是基于价格机制的作用(即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使供求刚好相等,既没有短缺也没有过剩的状态。此时,消费者的效用和生产者的利润同时达到最大化,没有无谓损失,社会福利达到最优,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但是,这种均衡是以市场为基础,价格规律为主导,以此实现以人(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归依。因此,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内涵应包括:
――和谐社会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社会资源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础。社会资源集中的地方,往往是社会财富增长最快的地方。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相互竞争的需要之间配置资源,应将它的生产和消费单位组织得使社会能够得到最大数量的所需物品;在整体经济中使用资源,应在现行习惯、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谐社会应是各种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和部门之间得到优化配置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经济结构合理的社会。目前,影响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短缺、城市化步伐加快和居民消费上升,还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也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往往是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最快,带动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升的重要时期。因此,通过技术进步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通过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和谐社会是公平而有效率的社会。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说,公平的规则包括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各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且恰如其分的回报;各阶层之间应当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等。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的稳定应该是动态的稳定,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性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此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避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谐社会又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种稳定有序主要表现在社会流动上,它既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上升机会,又让人们的这种上升或下降都是持之有据的。
――和谐社会是制度科学合理的社会。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科学合理的制度分析方法包括:权力分析、利益分析、规范分析以及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分析等,而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则是生活质量。一切正统的经济学往往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或增加的快慢作为判断标准。而国民生产总值只是一种经济价值,它只是各种社会价值中的一种。除了经济价值以外,价值还应包括社会的平等、生态的平衡、都市的整洁以及美、尊严、生活的乐趣等等。不能允许由于追求经济价值而牺牲了其他的价值,要考虑经济增长的代价。经济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称为文化价值。如果把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综合起来用一个价值来表示,这个价值标准就是“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一种制度的设计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基于经济学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应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权力约束。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无可替代,问题是政府并非万能。即使在不同时期,政府的职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服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政府职能必须有明确的定位,总的是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减少过多的资源和所有权垄断,不再充当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主要是生产和提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建立秩序、规范行为、搞好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垄断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只要市场能做的,就要让市场去做。当市场失灵时,政府才需要发挥作用,为企业营造一个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运行的环境。政府应减少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调整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是一个利用资源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经济发展也确实需要有一个较高的速度。因为没有一定的速度,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就不可能实现。但是必须指出,经济增长应该考虑市场与资源约束、需求合理性问题、长期的增长能力以及未来的消费需求等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明确“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发展、增长与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结合起来。
第三,妥善处理城乡、区域、民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等问题。从社会结构的层面来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针对我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民族发展差距和产业结构问题等特殊国情,构建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民族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和谐。中国目前最大的不和谐是城乡之间不和谐,这种不和谐涉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消除之难,比其他许多不和谐都大得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最关键的就是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当前城乡关系不和谐的核心是农民和市民的权利不和谐。必须在制度设计中把统筹城乡具体化、人格化,即统筹农民、市民权利。农民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其弱势源于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和权利贫困,而权利贫困究其实质是农民的权利和政治决策脱钩的产物。我国区域之间发展和收入差距大,也是一种特殊国情。但问题是目前这种差距的扩大还在继续,较发达地区的收入增长水平仍然快于欠发达地区。因此,应当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在税收返还和财政转移支付上的倾斜,逐步扭转这种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
第四,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导致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差异的失控和社会公平的缺失。差异的失控使得社会成员丧失互助互利的基础,无法建立利益的共同点和结合点;而公平的缺失,又使得社会无法合理地协调利益关系,使利益关系不断走向对抗。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现实的社会差异转换为一种互助与合作的动力,使差异建立在可调节和公平调节的基础上。公平主要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实以上三种公平观,从狭隘的立场出发都存在缺陷。首先,单纯强调起点公平,而忽视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做法,不仅不可取,也将使公平的追求置于不可实现的境地;其次,狭隘的过程公平由于过于重视规则而轻视结果,必然走向两级分化的失衡状态;最后,如果单纯强调结果公平,必然走向平均主义的陷阱。因此,科学的公平观应该是一种统合的公平观。统合公平观认为,公平应在基于非歧视的规则约束下来保障过程公平,并在可行的范围内去调整结果失衡和缩小起点差异使社会分配收敛于结果公平。
第五,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是现代经济学界探索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而言,需要在体制上进行创新,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其中包括:
一是以完善的收入分配制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突出解决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重点是通过市场效率和政府公平分配两大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行业、企业、阶层、群体和体制内外间的收入差距。一要继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从政策设计上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鼓励通过团队效率和个人效率取得、增加个人收入;二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和工资等分配工具,从制度设计上制定调节政策。用财政支出工具调节体制内外、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用税收工具调节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用工资工具规定最低工资水平保证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三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取消预算外制度,从体制和制度上消除权力参与分配。
二是以积极的就业政策促和谐。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富之源。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一要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产业、企业及经济类型,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就业的岗位;二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就业扶持政策,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加就业的机会;三要坚决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特别是各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就业的能力;四要在全社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培育竞争和开拓意识,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就业的愿望和动力。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的最基本原理。
(二)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解决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应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发展现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综合上述,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关键词:竞争力;中心城区;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09-03
决定一国或地区发展前景的主要因素是竞争力。古代军力是竞争力的第一要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社会因素在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竞争力的内涵逐渐扩大。综合竞争力研究成为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研究热点,给决策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与定量的分析工具。本文用2015年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心城区的数据建模,进行经济社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和分析。
中心城区是一个大都市发展的起点和焦点,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文化、商务、信息、流通、科技、金融及人才等各种优质的经济社会因素在中心城区集聚并发挥最大效益,有力地引导和促进了城市乃至整片区域的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空间距离对区域、国家的制约不断削弱,竞争意识越来越强,国家、城市间新的竞争变得非固定性,赋予了每一个竞争者新的发展机会。研究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是为了增强中心城区的主动作为意识,释放出新的能量,并挖潜所有潜力,探索出新经济、新发展和新常态下的中心城区发展路径,以较小的投入,创造性地配置利用优势资源,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准确把握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方向和城区运营力度,创造社会财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构建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科学性、代表性、可比性和综合性,还需考虑选取的指标能体现出中心城区特有的投资、人才的吸引聚集能力,经济辐射能力以及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基于多种发展视角的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让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者能够通过一个评价模型的分析来了解中心城区各项指标的发展能力,从而为其提供决策参考。
因此,本文经过多轮反复筛选、增删、修改、调整和系统整合,将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分为6大部分:(1)经济实力竞争力是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部分,经济基础的起点越高,发展能力越强,发展效果越好。(2)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的取得与现有的投入十分相关,其所产生的效益或对区域经济的贡献需要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表现出来,但一旦产生效益将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3)资源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影响力,资源环境竞争力为中心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4)社会发展竞争力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促进提高居民福祉的有效考量指标。(5)居民生活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反映了区域经济对人才的吸引力、人民生活改善及贫富差距等的情况。(6)满意度竞争力是为了更好的把握区域居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个人体验评价结果,以便有针对性的实施改革服务质量和方向,使得整个区域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提高区域对居民的服务竞争力。根据对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定义,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是中心城区经济实力竞争力、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居民生活竞争力及满意度竞争力的函数,其公式如下:
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F(经济实力竞争力、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居民生活竞争力、满意度竞争力)
根据上述函数,构建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指标体系为:一级指标层(A)、二级指标层(B)、三级指标层(C),3个层次,6个子集合,36个指标(见表1)。
(一)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是把若干评价指标分为不同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本文设计了一套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指标体系权重表,咨询了18位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专家意见后,对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调整,当个别指标的权重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运用了算术平均法进行合成。
(二)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指标体系中36个原始指标的单位和量纲不同,无法直接运算;并且各指标对竞争力评价的贡献各不相同,有“越大越优”的正指标。例如,人均GDP等,有“越小越优”的逆指标;又如可吸入空气颗粒物(PM2.5)年日平均值等。本文采用极值差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单位和量纲带来的影响。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标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三)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评价模型
本文的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评价模型应用国际上通行的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分配,并采用线性加权法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模型如下:
(一)9个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竞争力排名及结构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9个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见表2)。
评价路径从总层次展开,分项是比较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中的经济实力竞争力、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居民生活竞争力及满意度竞争力。总的评价是各分项评价加权合成后的结果。
表2中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年9个副省级城市的中心城区内部交流数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由于不同中心城区间的差异、各区统计口径与范围的不一致性,模型中部分数据存在缺失现象,本文采用个案剔除法、均值替换法及多重替代法进行处理。
(二)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
从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最强的是北京市西城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50.48,其次是深圳市南山区,随后是深圳市福田区、广州市天河区、天津市和平区、北京市东城区、广州市越秀区及上海市徐汇区,其中深圳市罗湖区最低,评估值为24.27。
(三)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各分项竞争力
各分项竞争力的结果显示:经济实力竞争力最强的是天津市和平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66.61,其次是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三;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最强的是北京市西城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91.44,其次是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四;资源环境竞争力最强的是上海市徐汇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37.19,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二;社会发展竞争力最强的是北京市西城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37.3,其次是北京市东城区,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三;居民生活竞争力最强的是天津市和平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71.19,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二,综合评价值为69.23;满意度竞争力最强的是深圳市,其综合评价值达到8.442,其次是北京市。
(四)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发展建议
中心城区竞争力是一个比较有内涵和复杂的评价指标,不能认为只要综合排名第一,竞争力就绝对高。各个中心城区可以根据二级指标和各项具体指标指数排名找出优劣势,分析其内在原因,从而提高自己区域的竞争力。
1.加强主动作为意识,提升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加强城区的主动作为意识,在创造性的配置利用资源上狠下工夫,不断创造条件、寻找机遇,突破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强化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管理协调机制,把战略规划的实施落到实处。
2.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主导产业竞争的优势。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所拥有的高端产业环境的规模及其产生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区要不断提高科技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主导和先导产业的比重,努力营造与高端产业相协调的一流投资、生活环境,给高端产业、高端人才营造一个相对优越的外部环境,创造社会财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并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3.确保中心城区区位及优质资源的竞争优势。中心城区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及核心地位,土地成本较高,人才、技术、信息及资本相对集中,在产业价值链的分工体系中承担的都是高附加值的环节,应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核心、主导和战略资源,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创新具体的工作措施,与辖区企业、居民共同协作创造出每个中心城区的独有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金怀玉,韩兆洲.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统计与决策,2009,(20):23-24.
[2] 倪鹏飞.2004、2005、2006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陈柳钦.论产业价值链[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4).
[4] 梁江,孙辉.模式与动因――中国城市中心区的形态演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是它区别其他艺术活动、手工业的首要特征。人的相互关联构成复杂的社会,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必然导致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艺术设计通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像其他社会生产力一样创造社会的物质文明。
1.经济因素在艺术设计的不同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
从设计到实现设计的全过程中,经济因素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1)设计观念的产生阶段:艺术设计需要把握设计物由过去到未来形成发展的种种相关因素,然后以创造性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使之成为崭新的设计方案。其中的经济因素体现在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市场需求预测以及新方案的经济内容评估等方面。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是设计观念产生的基础。(2)设计的实施阶段:设计的实施过程指的是设计方案由图纸到生产为实体的过程,对于设计来说,是实际制作的过程。设计在真正付诸实施的过程中,从设计物的试产、批量生产和专利保护等方面均受经济因素的制约。(3)设计的实现阶段:设计物最终要推向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销售来实现的,当设计物作为商品投放市场,设计师应当及时调查市场反映和销售效果,综合反馈信息以改进产品设计和进行新的设计构思。其中,经济因素不仅体现在设计物的综合经济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而且作为改进更新已有方案和促成新的设计方案的产生基础,经济因素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23年,现代设计之父格罗佩乌斯将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育理念“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传播到全世界,使设计终于打破艺术桎梏解脱出来。而在经济与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提倡“设计与经济的结合”,设计必须服务于经济。
2.艺术设计通过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来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
设计具有强烈的超前性、预测性。“设计”这个概念在许多场合中,也往往被“策划”等术语代替。这意味着设计与艺术、手工艺活动都不同,它更偏重于事前的过程。在整个市场营销的组织中,设计占有引导性的地位。“设计生产销售使用”这四个环节中,设计不仅在时间上先于生产、销售活动,而且设计的市场定位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两者的成效。正因为如此,设计前的活动往往比设计本身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如设计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包括对厂家、消费者、竞争对手、媒体的详细调查;调查之后的数据要加以统计分析直至最后提出成文的方案、策划报告;并且还必须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的思考必须高度理性化和高度专业化。科学地进行市场潜量、市场占有率及需求预测,把握设计物实现为实体后在市场中的作用和价值体现,能够使新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更加准确地适应未来市场,并且通过预测可以得到提高和创造设计物附加价值的理论依据。
二、艺术设计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的产生而产生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
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艺术设计的历史之河也从这里发源。当人类的祖先把一块石头敲打成用来切割和砍削的石刀时,最早的设计活动就开始了,这把石刀就是最初的设计产品。这种工具的创造首先符合实用目的,同时也顾及到了用起来方便、省力,以引起主体的。它的制作过程具备了设计所要求的从预想、选料到加工成型等必备过程,它的功能和形式结合于一体。最早制作劳动工具如石斧、石刀、弓和箭的原始猎人,是人类第一批设计师。
工具的制造是人类自我革命的开始,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族类的根本。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史前艺术品,差不多都是与人的生活最紧密相联系的工具和食用器。这些就是我们人类早期之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于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的科学文明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也越来越科学化,其技术性也越来越高,艺术设计逐步成为了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成为了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手段。
三、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繁荣的基石
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有艺术文化的繁荣。从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来看,现代设计的起源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是劳动的分工,其二是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低消耗成为可能。艺术设计的每一次飞跃和进步,都处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首先,因为社会经济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质,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和审美,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知识经济是继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的直接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艺术将成为人类十分主动和相当自觉的一种行为。大至建筑、环境、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小至食品、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总之,人类一切生存空间、物质和生活方式,都要经过精心而富有创意的设计。人类将生活在一个经过了设计并不断被设计着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也就是说,在这个新世纪,设计本身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将成为一种历史沿革的文化。知识经济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时代的变革,经济形态的变化,为设计艺术的创新发展将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设计艺术也必将以自身更为完善的运作体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2.艺术设计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腾飞的翅膀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满足人的需求。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欲望和要求称为需求。按照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艺术设计的市场取向就是以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为目标的,它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其次,艺术设计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作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总体来看,这种设想和筹划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艺术设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立或制定专门的工业设计部,把设计业作为国家经济整体的一部分。二是以原东南亚“四小龙”为代表,政府直接参与设计的实施。其目的是把设计作为国家综合性经济改革的一种手段,如通过调动本地工业的多种资源激发设计,以便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三是以日本为代表,日本千叶大学著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领先一步的工业设计;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这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腾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各个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来看,“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设计就是经济效益”的说法并不过分。艺术设计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反映,它强调创造性与个性,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通过艺术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中国加入“WTO”已经成为现实,我国的经济运动模式和产业结构更新也将因此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中国的设计产业发展迅猛,且设计产业是伴随着经济不断成长起来的,特别是知识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设计产业的适时性、前瞻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现在或未来,艺术设计都会以强大的推动力和自身优势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中,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
[2]徐晓庚《现代设计艺术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09
[3]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09
[4]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07
[5]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今天双方签署的会谈纪要,就进一步深化十个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共识:
一、加快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铁道部、交通运输部相继推出3.5万亿元铁路建设计划和5万亿元交通建设计划为契机,两省市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区域内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二、深化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生态水源保护林工程、森林保护、实施“稻改旱”工程、水资源环境治理、水库上游矿山生态恢复、区域空气质量治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三、强化农业合作。鼓励北京企业在河北省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北京市为河北省的蔬菜运输车辆进京提供便利;河北省做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为北京市场提供稳定的蔬菜供货渠道。
四、发展旅游合作。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共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治理,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展旅游景点联合促销。
五、扩大教育合作。建立冀京高校干部交流挂职制度,支持两地高校进行校际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冀京人才需求信息平台或人才市场联系基地,为双方用人单位和学校毕业生提供相应服务。
六、拓展金融商贸合作。支持相关银行在河北省设立分支机构及参股河北省地方商业银行,支持北京产权交易所和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开展合作。加强商贸流通市场建设合作和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培训。
七、健全劳务市场合作。定期互相通报劳务供求信息。河北省在京建立劳务输出服务机构,组织好劳务输出,双方加强用人单位监督治理,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关键词:教育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引言
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问题,但是已经隐含或涵盖了这一点,这是区域内部第二层次的协调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层次的协调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区域社会发展,还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教育影响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影响人力资源的形成,从而影响区域的制度变迁。实践证明,教育发达和适应的地方,相应地是社会和经济较发达;相反,社会经济欠发展的区域,凸显教育的落后与不协调,并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并没有引起区域的足够认识。目前,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义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结构和体系。区域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这里的“欠发展”是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意思,不同于“欠发达”,欠发达是不够发达,但含有发达的成分,而“欠发展”是一个更普遍而沉重的现实。这里的“区域”更多是指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因此,“欠发展区域”的定义是指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即一个以上的欠发展县或欠发展地区,是以发展地区作为参照物。“欠发展”区域教育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区域教育的方向性偏离
在欠发展区域,基础教育是教育的主体。由于基础教育的特征是应试教育,忽视职业技能培养,严格与高考对接,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也几乎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城市有更强的吸引力,回流的比例较低,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率很低。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与人才结构,欠发展地区人才严重流失,而人才流失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2.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的严重缺失
目前区域教育体系基本以基础教育为主,区域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很慢,而且很不规范。职教的目标也是为了劳务输出,为地区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农民科普与素质教育几乎被荒废;区域党政决策者及各层次干部的管理与决策教育没有列入区域教育体系,而他们担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决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继续教育的程度与有效性;企业家队伍和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企业家的培养与教育完全被忽视,依赖土生土长。应按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区域发展为目标,建立完整的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特别重视决策者教育、企业家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普教育。
3.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为什么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不能往下压。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但是85%给城市,只有15%给农村。这种文教卫生的二元投资结构,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区域的财力只能勉强支撑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本无力发展区域所需的教育,无法完善区域教育体系。
三、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
1.调整教育方向
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把握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的结构、质量和数量必须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区域的发展为依归和出发点。
2.完善教育的结构与体系
按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要求,逐步完善区域教育的结构和体系,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发展,完善各层次教育,尤其是决策者教育和企业家培养。在为城市和发展地区培养人才的同时,立足区域,培养人才。
3.改变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在改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同时,按“多予少取放活”要求加大对区域教育的投资,有效改变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
4.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人力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党政应建立这一共识,从区域长远发展出发,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在经济改善的同时,改善人才就业环境,逐步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企业家和投资者。
5.改革区域教育体制
把教育看作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致力于改善区域教育体制,提高教育的效率、质量与活力。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市场化,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化教育的活力。
6.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教育的投入
完全靠中央政府来办好区域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在充分挖掘现有投入渠道潜力的同时,使教育投入结构多元化。其中,重要的是要引入社会资本,而要完成社会资本与区域教育的多元化,就必须改革办学体制和产权制度,促进办学模式的多元化。
人之所以为人,是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的需求是维系自我生存的需要,追求个体利益、实现生命延续是人之本能。人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物,只有在社会共同体中才能得以存续,这就要求自我必须与他人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利他中实现利己才能解决人的生存、发展问题。人的自然属性衍生利己之心,利己诉求的多样性使人趋向分化;人的社会属性产生利他之心,利他方法的一致性又促使人走向联合。利己目标多元、动态,利他方法同一、永恒。利己与利他在人的社会活动中相互融合,人是社会之人促使经济人与道德人走向统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形态由原初的自然经济发展为集约的市场经济,每个个体的经济活动构成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总和。从微观层面看,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观动机是谋求自身利益,但利己心驱使经济人通过劳动创造商品满足他人和社会之需,即在客观上服务于他人与社会。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经济人与道德人实质上是同一个人,两者在经济活动中走向融合共生。从宏观层面看,在经济社会中人的行为与经济活动、思想意识密不可分。经济人创造物质财富为道德人提供生存基础和生活保障,决定了道德人存在的可能;道德人又为经济人提供行为导向和伦理支持,赋予了经济人存在的价值,两者相辅相成、统一于社会人的本体之中。
经济人与道德人走向融合是经济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观诉求,但也应当看到经济人与道德人融合并不是一毗而就,而是在对立中实现统一。作为个体的经济人在不同时期的利益诉求、作为群体的经济人在同一时期的不同诉求,呈现出一种动态、甚至是冲突的格局。人的利己心强烈、利他心薄弱,这就需要我们构建多元的方法把经济人的利己动机及逐利行为调控在利他和惠及社会的范围之内,在人人互利之中找到平衡。经济人与道德人和则两利,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分则互损,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内、外因共振才能促进经济人与道德人互利共存,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
爱己方能爱人,利他才能利己。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家亚当·斯密,其经济人、道德人理论至今仍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长期以来,国人深处“鄙薄事功,耻于言利”的文化环境之中,鄙视经济人,弘扬道德人,在价值导向上以社会价值来取代个人价值;在实践活动中,以集体利益来压制个人利益,形成的后果是经济与道德的激烈冲突,民众沉浸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喜悦之时,内心却又充盈着道德水准下滑的精神之疡。斯密将利己与利他进行了有机融合,在经济学中凸显伦理学的道德维度,在伦理学中又注人了经济学的价值基因。正如约瑟夫·克罗普西所言:“斯密的教诲是要清楚说明道德与保存自我,而这学理能结出的果,是要让人从传统的道德栓桔中释放出来,让人活在不繁苟的统治下,可各自按着人的意愿,自由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f97经济人、道德人思想根植于市场经济的制度设计之中,共同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彰显和谐社会人的发展轨迹,为我们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道德堕落问题给予了可资借鉴之处。他的思想留给我们的重要价值并不局限于破解多少现实矛盾,更为珍贵的是为我们走出当前道德困境提供了一种路径启示。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就政府行为而方,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不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阒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酱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发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 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4 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不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条件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
结语:随着经刘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济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