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8:27: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社会安全稳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

第1篇

公共安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

公共安全管理,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做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

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规律安全、避难者行为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恶意和非恶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等。

第2篇

十二五”开局的重要时刻,十一五”收官。此召开全省公安局长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年全省公安工作,安排布置全省今年的公安工作。

一会儿,王锐同志还将对去年的公安工作进行回顾,并对今年工作进行部署,希望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清醒认识省情形势,切实增强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省委明确提出,全省要经过五年时间,努力实现综合实力上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实现这一目标,既有积极因素也有不利因素。积极的因素是,从国家“十二五”的发展布局看,国家把西部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位置、可持续发展的特殊位置,将会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从省内的发展形势看,我们在“十一五”奠定坚实发展的基础上,将会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全省干部群众谋发展、促和谐、奔小康成为思想主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不利因素看,也还存在着诸多的风险挑战,经济欠发达依然是基本省情,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有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否则,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和富民强省。

公安机关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职责,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任重道远。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要清醒认识省情,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今年各项工作的部署上来。从国际上看,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后,利益格局和纠纷更加复杂并不断增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也就不断增多。这就要求全省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准确把握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公安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推动“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上,放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努力为全省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全力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全省公安机关要紧紧围绕主题和主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第一,要持续发力,始终保持严打态势。打击违法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业,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应当是公安机关的工作常态。各级公安机关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时刻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要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黑恶势力、杀人、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抢劫、抢夺、入室盗窃等侵财性违法犯罪,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黄、赌、毒等社会影响大的违法犯罪,确保社会秩序良好;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非法传销、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财产安全。

第二,要重拳出击,集中整治治安难点。对社会治安重点难点地区进行排查整治,既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全省平安建设的一项硬性指标。各级公安机关要不断健全完善定期排查、公开举报、暗访通报和挂牌督办“四项机制”,针对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治安问题、最不满意的治安乱点,进一步加大防范、打击、整治力度,做到有乱必治、治必有果,确保社会面持续平稳。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物防、技防设施,改进治安巡逻方式,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提升社会治安控制力。要掀起新一轮平安建设热潮,不断推动基层平安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第三,要先发制人,全面强化情报工作。情报信息工作既是公安工作的基础,也是公安工作的优势。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是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的重要支撑。各级公安机关要认真总结汲取“”涉日游行事件的经验教训,重点加强对敌斗争、反恐防恐、高校维稳和等方面的情报信息工作。要充分利用公安“大情报”系统平台和信息化建设成果,收集信息,进一步延伸触角、畅通渠道,超前性、全方位、多层次收集各种预警性、行动性情报信息,加强分析研判,努力将各种零散的消息线索转化为有用的情报资料。

第四,要攻坚克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公安机关首先要树立战略思维,开展主动攻防,从多条战线、多个领域组织开展对敌斗争,坚决粉碎“”、“”等组织和敌对分子策划的捣乱破坏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其次要精心准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汶川、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涉日游行等重大突发事件提醒我们,公安机关必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机制建设、力量建设和装备建设。其三要积极发挥公安工作的优势,进一步健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程项目和重大决策进行风险评估。其四要以城乡社区警务室为阵地,以“三深入”、“大走访”开门评警、入户下访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农村、社区和居民户,多策并举化解矛盾纠纷。

第五,要创新思路,切实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各级公安机关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开展危爆物品安全大排查,强化管理措施、严密道路盘查、堵塞贩运渠道、取缔藏匿窝点,坚决做到危爆物“零炸响”。坚持开展交通安全大整治,加强城市停车静态管理,严查酒驾、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强化预防措施,坚决做到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零发生”。认真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大检查,堵塞大型商场、集贸市场、交通场站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管理漏洞。

第六,要未雨绸缪,全力做好世园会安保工作。世园会是我省承办的一件盛事、喜事,是展示形象的好机会、大舞台。届时,国内外商家、游客将云集参观旅游。省委、省政府要求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办一届有创意、有特色、水平高、影响大的博览盛会。全省公安机关要积极借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安保工作的成功经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密切部门协作,确保世园会安全顺利举办。

三、继续强化“三项建设”,不断增强公安工作的科学性、创造性

公安“三项建设”是抓好重点工作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公安工作效能的根本之策。各地务必要把“三项建设”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作来抓,在“三项建设”中创先争优,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要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是全省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的必由之路,公安部对我省开展此项工作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要求我省要走在全国的前列。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公安信息化建设,近期又决定从中省公安转移支付资金中专门划出15亿元,用于公安执法办案与执法监督信息系统、视频监控联网传输平台建设和“大情报”系统升级。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要紧紧抓住这个契机,积极主动迎接信息化这场新的警务革命,以信息化基础建设为支撑,打造现代信息警务;以信息化高端应用为突破,加快科技强警步伐;以信息化综合应用为载体,牵引警务机制改革;以信息化执法应用为抓手,加快实现由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转型。

二是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随着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公共服务需求剧增。如何从政策上满足群众需求、从制度上保障群众权益,是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中必须解答的新课题。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等必备手段和资源,牢牢抓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两新组织”和新兴媒体管理服务等环节,积极探索创新监督管理的有效办法,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了、控得住。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治安、边防、出入境、消防、道路交通等公安行政管理,大力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工作。要减少中间环节,拓宽服务领域,能让人民群众一趟办完的,决不让人民群众跑第二趟;能在网上申请办理的,决不让群众往返奔波。要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零距离”,创造性地满足城乡群众需求,最大限度地惠及民生。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三基”工程和“三项建设”,使全省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观,制约公安工作的经费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当前,一定要把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落到实处,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把“硬实力”转化为“软实力”。省公安厅要按照“统一规划、一步到位、分年建成、彻底解决”的办法,加快办公资源整合。各地要按照省上撤并和做强乡镇的要求,积极研究派出所布建规划、警力调整部署等问题,从政策、制度、机制上,建立“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流、干部从基层出”的工作导向,确保基层有人干事、有人谋事、有条件办成事。

四、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推动公安工作的驱动力、发展力

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离不开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各级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推动公安工作的原动力。

一要坚持政治建警,培育职业精神。忠诚是公安队伍永远不变的魂魄,是警察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各种严峻复杂的斗争当中,要保证这支队伍靠得住、过得硬、打得赢,关键是高举旗帜、牢记宗旨、绝对忠诚。各级公安机关要以建党周年为契机,依托中省部署和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严肃政治纪律,在事关全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根本原则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

二要坚持培训育警,提升职业能力。教育训练是提高队伍职业素养和实战本领的重要途径。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坚持把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来抓,着力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公安特色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努力为公安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要针对当前基层任务繁重、警力不足的实际,重点加强省、市两级训练基地建设,突出加强各级指挥员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维稳队伍。

三要坚持从严治警,强化职业作风。总的要求是,要以铁的决心维护纪律的严肃性、权威性,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确保纪律得到有效执行。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雅的精神追求,纯洁交往圈,净化生活圈。要学会在监督下工作,善于在监督下生活,对于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告诫、早预防;对易发生问题的重要岗位,要加强监督、及时交流。要对民警尤其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在公安队伍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警风。

第3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0(c)-0032-0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区全面发展全局,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意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情节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少排放、能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学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产业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实现统筹协调,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关的根本要求。在“十一五”期间,要注意建立和完善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政府投资、财政转移支付、人口转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补偿等问题上,实行差别性的区域调控政策,使人口、经济、城镇分布于资源、环境、生态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使地区发展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要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更加重视制度创新,更加重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要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体制,健全、完善再分配的制度机制和法律法规,切实解决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公共实施与服务的投入与工作力度,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协调并进;要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增加对于农村地区社会事业的投入,实现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繁荣;要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体系,更加自觉地融入全球化进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政绩考评体系,使之能够涵盖和反映经济增长、结构合理、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正、环境优化、生态良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等诸多方面的情况。

实现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需要适度与体制的创新来推动和保障。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要科学、合理的划分并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共职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和转移支付体系,加强各级政府依法履行公共职责的能力;要消除城乡、地区分割的体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使各种要素自由流动,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要积极推进就业、收入分配方面的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创造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和做小贫富差距的制度与体制条件;要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灰度的经济补偿机制。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第4篇

首先,要充分发挥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银行业作为现代经济中主要的资源配置工具,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银行业则可以通过推动这“三驾马车”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银行发放消费信贷对促进一国消费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世界上看,很多发达国家的消费信贷在全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超过50%,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正是因为消费信贷对消费的强大支持,使得消费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国际经验证明,运用消费信贷鼓励消费增长可以实现国与民的“双赢”。要使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鼓励消费、扩大内需是十分重要的,银行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银行信用的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投资增长。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体,银行信贷必然会对投资的资金来源乃至投资本身产生重要影响。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包含财政预算资金、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等四大类。其中,自筹和其他资金占比最高,基本维持在60%以上,其次是银行贷款,比重基本维持在20%以上。此外,银行还通过购买国债、发放基础建设配套贷款和贴息贷款来支持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建设的项目提供大量的运营资金。自2002年以来,我国银行业每年新增贷款数量都在2.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银行信用的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增长。银行可以通过为进出口企业提供资金和信用来支持进出口发展。作为我国政策性银行之一的中国进出口银行,多年来通过政策性金融服务,在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开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商业银行也通过对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和国内进出口企业提供支持,带动了我国进出口业务的迅速发展。可见,保持银行业持续稳健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消费、投资及进出口增长,带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次,要充分发挥银行业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理流动。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分配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一些产业、地区和群体的发展。在不发达的金融体系中,发展的机会多属于有一定资本积累的少数地区、少数产业和群体。那些缺乏资本积累的地区、产业和群体往往发展缓慢,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比例也相对较低。而在较为发达的金融体系中,那些原本缺乏资本积累却拥有某种经济资源、生产技能的地区、产业和群体,则可以借助适合的金融工具来获得发展的机会。在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是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银行业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配置功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之举。

一是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要建立健全覆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包括城市和农村所有群体的银行业体系,利用金融手段将资源配置到那些因客观条件限制而发展滞后的地区和产业,并努力提高困难群众的福利和生活水平,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具体而言,就是要在继续发挥现有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信用合作社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金融组织创新,适度调整和放宽落后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欠发达地区、弱势产业和困难群众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积极培育地区银行、社区银行、担保、租赁及小额信贷组织等金融组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是健全宏观调控机制。金融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各级各类银行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资产结构,通过引导金融资源合理流动,把过度消耗资源能源、影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超常增长速度降下来,加快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淘汰落后生产力,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具体调控措施的选择上,应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和审慎监管手段,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正确引导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应通过中央银行的行业窗口指导,以及根据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市场化手段来进行调控和管理,努力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三是健全利益调节机制。造成金融资源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和垄断行业集中的重要原因,是利益调节机制不到位。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力度,通过金融杠杆落实梯度推移政策,促使金融资源合理地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中小企业倾斜。

第三,要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稳定安全的金融环境。社会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金融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全局,涉及各行各业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金融业又是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突发性强、波及面广、危害性大。如果金融业不稳定、不安全,将直接危及经济安全,影响人民安居乐业。我国金融系统以银行为主导,因而银行系统较之发达国家担负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维护银行系统稳定安全对维护社会安定有序至关重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银行业。

一是改革现有的金融监管方法。应将金融监管的重心由金融机构转向银行业务,将监管着力点放在维护市场运行秩序、有效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上来。与此同时,按照金融风险的类别,将非系统性风险监管交给金融微观主体承担。风险监管的重心应放在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立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等方面。

二是加快发展银行业的综合经营。开展综合经营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鼓励商业银行开展综合经营,既集中力量发展有坚实基础、有竞争能力、有市场需求的核心业务,又同时发展各具特色的多种业务,打造服务品牌,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金融服务质量的改善、银行机构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以及抗风险能力的提升。

三是进一步鼓励金融创新。创新是现代银行业发展的动力,是提升我国银行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需求和可能,积极稳步地发展各种类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推进业务综合化、经营国际化、交易电子化和产品多样化,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尽可能多的避险机制和对冲机制,以利于它们分散、管理和化解金融风险。

四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在正常金融机构与有问题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起一道“防火墙”,阻止挤兑风险的蔓延,从而对银行体系起到有效的安全保障作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保障银行体系稳定,维护银行体系的公信力。

第四,要健全完善银行业信用体系,推动全社会诚信环境建设。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银行业是高度诚信的行业,其整个运营过程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既是整个社会诚信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又为提升社会诚信水平创造条件。一方面,银行业通过加强自身信用体系建设,在整个社会诚信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另一方面,银行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配置功能,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观念。比如,优先给予诚信企业和个人以信贷支持,给予诚信企业利率优惠和提高授信额度等等。这对于提升社会诚信水平具有很强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建立银行业信用体系,首先要创造诚信的基础条件。应加快建立健全全国范围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步伐,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红黑名单制度,使那些不讲信誉、不守信用的企业和个人受到应有的惩戒,在整个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氛围。

其次要改善法制环境,为银行信用建设提供法律保障。2006年8月,我国已出台新的破产法,为保障债权人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制裁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切实落实破产法,是维护金融运行秩序、化解金融风险和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的重大举措。

第五,要完善银行业法律法规,改善金融法制环境,推动全社会法制建设。银行法制建设是和谐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法制的行业。银行从公众手中吸收大量存款,在不需要公众授权和委托的情况下,就可自行将其转化为贷款或投资,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来规范和保证整个过程的正常运行。由于银行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即使是最自由的经济体也都不敢对银行业放任自流,而是依据法律法规对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严格监管,对各类违法行为进行惩戒。银行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银行业自身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这些法律法规本身也是和谐社会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建立和完善,也为整个社会的法制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金融立法、金融执法、金融司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银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依法治理金融,就是要通过建立完备的金融法律体系,严格的执法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为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一个可预见的规则,以保护金融市场主体,尤其是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稳定,保障金融市场的公平与效率。由于银行业同公众利益和社会发展稳定大局息息相关,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银行业法制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良好的金融法制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实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第5篇

一、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功能不是一种单一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伦理的局部调节功能,而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社会结构变化中形成的一种复合型社会功能系统。

首先,社会保障具有“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如前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收入补偿、支出补偿以及互助互济,使受到创伤的社会机体得以恢复并重新投入运行;通过社会保险费的统筹调剂作用,以及通过救济、扶贫、扶持经济开发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调节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的过分悬殊,减少社会贫困现象,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通过各种扶持和转移支付提高全社会的就业水平和福利水平,调节市场竞争机制、效率机制、动力机制与社会公平机制、均衡机制、稳定机制之间的矛盾。

其次,社会保障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层的间接的影响力。诚然,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改善劳动力质量,减少了工人家庭生活波动,通过转移支付制造市场需求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刺激作用所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有限的。并且,从政府的角度看,所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被付出的代价所抵消,其主要效用还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以及造就一支驯服的劳动力队伍。即使仅从经济意义来说,“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创造的良好的生产秩序和生产条件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同社会保障开支刺激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相比,也不知道要大多少倍。1978年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在答复美国《商业周刊》记者提问时,明确承认,联邦德国利用“社会费用”换来了劳资之间长期存在的“妥协气氛”,而且这种“妥协气氛”同联邦德国战后出现的“经济奇迹”是密不可分的。这一语道出了问题的真谛。

二、社会保障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途径和内涵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前提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建立并由政府主导的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与维系作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像市场机制天然地追求效率一样,社会保障天然地追求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化解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风险与矛盾,它满足着人的生活保障与发展需要,维系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的起点公平,维护着发展中的过程公平,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社会保障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以及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国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符合并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

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的正相关关系,决定了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通过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化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明确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政府责任。政府掌握着公共权力,控制着公共资源,其根本职责就是谋取公众福利。工业化国家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无论效率多高,都不可能自动地实现社会和谐,如果没有政府公共权力的介入和对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经济带来的必然是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阶层矛盾的日益尖锐化,因此,社会公平与社会福利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建立并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各国政府行使公共权力分配公共资源和增进国民福利的基本且有效的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备,必须以政府真正承担起主导责任并加大财政投入为必要条件;在国家财力持续增强的条件下,社会保障应当成为公共财政支撑的重点领域。要强化政府主导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来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与福利性。

第6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开展保险先进县(市)创建活动,引导全市各级各部门更加重视保险功能作用,支持保险业发展,促进我市保险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发挥保险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作用。

二、总体要求

推动各级党政部门带头学保险、用保险、统筹规划保险业的发展,并给予政策支持,增强保险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更好地把保险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开展创建保险先进县(市)活动,开展创建保险先进县(市)活动。促进我市党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保险市场的引导和调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我市保险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更有效地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作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三、主要指标评价

主要指标要求:开展保险先进县(市)创建活动。

(一)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1保险密度:年全市人均保险费力争达到300元。

2保险深度:年全市保费收入占当年全市生产总值1.4%

(二)保险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保费增长率:年全市保费收入力争比上年增长17%力争超过全省保费平均增长率。

2保险业缴纳税收增长率:年全市保险业缴纳各种税收(包括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教育及城市建设附加费、以及营业性房产、土地税等)204.73元。

(三)重点领域的发展

1政策性三农保险:水稻保险达到43万亩。能繁母猪保险承保率达到100%两属两户农房保险承保率达到100%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力争突破。市级财政保费补贴足额到位。

2其他重点险种:年巩固发展火灾公众责任险、安全生产责任险、校园责任险三个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重点推进的险种。探索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3保险业规范经营。打造诚信服务环境。全年做到不因违规经营而受到相关部门处罚,不因服务不到位而引起群访群诉,导致影响和谐稳定的事件发生。

(四)发展环境

1市委、市政府和乡镇党委、政府支持保险事业的发展。市政府将保险工作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市政府分管市长对全市保险业务发展的情况,做一次工作调研。月中旬针对保险事业发展情况,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保险工作,出台具体操作性强的支持保险事业发展的措施。加大保险宣传力度,市人保财险公司、市中国人寿公司组织编写保险知识培训教材,并纳入党校(行政学校)培训内容。

2市委、市政府对缴纳税收等地方贡献较大的保险机构给予一定支持。各乡镇、各企事业单位、各社会团体购买保险时。要优先考虑到这些贡献比较突出的保险机构购买。凡财政列支或补贴保险费的业务禁止在市境外保险机构办理,确保我市保险业务总量和税收不流失。

四、组织领导

副市长任副组长,成立市创建保险先进县(市)活动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人民银行、市人保财险公司、市中国人寿公司等各家保险公司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推动保险先进县(市)创建活动。

五、具体要求

(一)各乡镇、市直各有关单位和保险机构要高度重视。制定本乡镇、本单位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各家保险机构要按照活动方案要求做好保险工作,积极探索开展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重点推进的试点险种,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作用。

第7篇

关键词:本质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U656.5]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航道维护单位安全现状的分析

近年来,长江航道作为长江水运的基础和保障,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也迎来了建设发展的黄金期。但长江航道维护单位受经济社会发展、自然条件影响,安全生产压力仍然十分巨大。

一是沿江经济社会和长江水运的快速发展,长江货运量迅猛增长,船舶大型化、深吃水化趋势明显,对航道畅通和通航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是随着电子航道图建设与实施,航道维护保航任务越来越重,航标维护工作量迅速增加,航道维护船艇安全及公共安全将承受巨大压力。

三是突发的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明显增多,给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本质安全及其内容

本质安全就是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外部条件下,通过追求安全生产中人、设备、环境、管理等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风险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安全目标。一个本质安全型单位,能够依靠内部管理机制,对安全工作由消极应付变为积极管理,对事故隐患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防范,对制度执行由短期检查变为长期坚持,对责任落实由简单随意变为全面规范,从源头降低安全风险,杜绝安全事故。其基本内容是:塑造本质安全的人,维护本质安全的设备,创造本质安全的环境,实行本质安全的管理。

三、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

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人、设备、环境、管理四个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环境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

四、实现航道维护单位本质安全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落实机制

航道维护单位的安全工作能否搞好,关键在于安全生产责任是否落实,现场管理是否严格。要把将安全生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分解到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建立必要的监督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奖励挂钩。在航道职工中继续推以安全责任书,强化生产现场管理,抓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抓安全责任的落实;治理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隐患不整改的问题。明确责任,落实专人负责,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不懈地认真执行,形成落实机制,保障各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二)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

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其基本内涵就是“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职工,想安全就是职工时刻关注安全;会安全就是职工具有驾驭安全的熟练技能;能安全就是现场作业环境、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职工的安全。进一步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就是在不断强化制度规范的同时,有目的培养提升职工的安全自身意识、自觉行为、自身素质。

——想安全。一是努力掌握安全知识。没有安全知识,职工就会稀里糊涂受到伤害。安全知识,就是知道什么是危险,熟悉安全规程,当出现紧急情况时,会采取应急措施。这些知识是平常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 二是强化安全意识。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意识,就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对安全的认识,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习惯和安全警惕性等。 三是提升安全愿景。安全愿景是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是指职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目标的意志和愿望。安全意识往往只停留在思想上,而安全愿景不仅是在思想上,同时还在情感上主动地去追求,让每名职工都明白“安全为了谁”,为什么要那样做,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清楚这些道理后,安全制度才能形成有效的保护,安全教育才能成为善意的提醒,安全行为才能成为一种习惯,安全教育才能入脑入心。

——会安全。从“想”到“会”,需要培训,培训是连接职工从“想安全”到“会安全”的桥梁。很多事故的发生,是源于对事件危险性的无知,源于不懂安全知识,不会安全操作。因此,学习培训是“会安全”的关键,是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学习和培训,让职工真正明白“安全为了谁”。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是对自己、对家人、对他人、对单位负责的需要。在生产实践中,只有人人都做安全的明白人,人人努力掌握好安全知识,自觉遵守操作规程,才能确保生产安全。

——能安全。本质安全型单位,最终追求的目标是安全生产零事故,而这些是以职工“能安全”来体现。航道维护单位要实现安全生产,首先要加强设备上的安全投入,从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到管理,都要综合考虑安全及可靠性问题,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设备设计、选型的先进性、制造、安装质量的保证性。

(三)加大隐患治理,强化现场管理

隐患治理工作要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加大对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力度,深化安全基础管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落实各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强化监督,不断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综合素质,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各项行动,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由安全管理部门以安全隐患处理通知卡的形式下发所在单位,所在单位按照“四不放过”原则,逐条逐项进行处理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上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复查。

(四)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安全文化是航道文化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改进职工生活方式,营造“人人要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安全氛围的有效手段,是对建设安全文化的贯彻落实和积极实践,是建设安全长效机制、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根本道路。创造性发挥党、政、工、团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坚持不懈地抓安全理念的渗透,不断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提升职工安全理念,强化安全管理水平,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发展。

(五)坚持安全管理创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创新就是通过学习、引进、吸收、掌握先进管理摸式或在此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安全管理创新是航道单位实现由传统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变的推动力,是提升长江航道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第8篇

论文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社会结构变化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的社会稳定系统。只有充分认识社会保障在整个社会运行机制中所处的地位和功能,把握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的正相关关系,才能把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统一起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失衡,都与社会保障体系残缺不全直接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及不成熟,既是效率优先走向效率至上的结果,又进一步导致了对效率追求的异化。我们在充分肯定中国近二十多年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中国快速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偏大、劳资关系失衡、流动人口与固定户籍人口利益冲突、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持续拉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公平、不健全、不完备及其功能弱化直接相关。要缓和乃至化解这些问题,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保障在整个社会运行机制中所处的地位,以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应当是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健全、完备的过程,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保障

当代社会发展历程表明社会经济运行不仅需要以效率为目的的动力系统,还需要以社会安全为目的的稳定系统,以缓和各种社会经济矛盾,校正各种偏离社会目标的行为,提高社会的整合程度。而连接这两个系统的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社会控制系统。由此,可以看到,社会经济运行体系中有三种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系统,既动力系统、稳定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三个系统各有其载体、内在机制和功能。

社会动力系统的载体是市场,内在机制是市场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平均利润率机制、风险机制等,其功能是激励。即通过上述机制的作用使社会成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实现效率最大化,使社会有机体充满活力。一个没有动力的社会,它的运行基础是脆弱的,运行秩序是僵硬的,经不起较大的社会冲击,一但出现天灾人祸,社会就会面临解体与崩溃。

社会控制系统的载体是政府,其内在机制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预测等,其功能是整合。政府行为具有一元化特征的社会中心,不仅对其他的社会个体、社会群众产生较强的吸附力量,使之凝聚、融合为一体,并且这种整合也是以“国家利益”的名义,通过法律的形式强制实现的。上述机制综合发挥作用使国家政令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平等、民主化程度和文化道德水平提高,社会成员严格遵守社会规范,保持社会行为的一致性等。

社会稳定系统的载体主要是社会保障,其内在机制是社会公平机制、收入调节机制等,它通过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使其生理上和心理上均处于安全状态,这一张社会安全网的构筑增强了社会成员的生活保障感、心理平衡感、人际亲密感、社会公平感和政治上的向心力、民族精神上的凝聚力,从而达到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的双重目标。

这三个系统是互动的。它们并不是天然的高度协调和吻合,不仅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使社会经济运行失衡或失控,而且任何一方的过度发展也都会使自身功能异化,并且给另外两方的功能发挥造成障碍。如果社会控制系统缺乏弹性,或者在控制的范围、力度、时序上出现失误,或者滥用控制权力,均会扼杀、窒息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由行为主体变成行为工具,其结果是动力衰减、腐败盛行。如果社会经济资源过分向动力系统倾斜,那么就会造成两极分化,矛盾冲突和摩擦增多,直至社会动乱,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状况就是如此。反之,如果社会经济资源过多地流向社会保障的安全体系方面,就会奖懒罚勤,削弱激励。20世纪中后期“从摇篮到坟墓”的“英国病”,就是举世皆知的教训。

社会运行状况是社会内在矛盾演变的结果。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社会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危害社会运行安全的因素也是始终存在的。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就是消解危害社会运行安全的经济社会因素,确保社会不堕入恶性运行、畸型发展的负运行状态。一般来说,由于各类风险的存在,会使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难以满足;由于社会不公平的存在,导致民众不满情绪;由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运行机制转换,使得社会结构中的联系方式、耦合方式处于渐进的或急剧的变迁之中。社会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变迁速率和变迁程度的差异又使得社会运行中利益摩擦增大,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加剧。通过社会保障机制开辟的制度化渠道和经常性调节措施,可以对以上各类危害社会运行的因素予以积极的疏导。缓冲矛盾、消解冲突,阻止这些因素的持续滋长和累积,从而为市场经济运行建立起一种类似“安全阀”的装置。社会保障可以看作是经济、政治改革的一种环境(场)条件。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改革顺利进行的一大支撑条件。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把社会保障系统看作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双向关系中一种特定的功能系统,它既可促进经济发展,又可支持政治稳定,它起着随机调适和缓冲的重要作用。

社会保障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从作为解决劳资纠纷的一种应急措施演进为一种社会的系统功能;其覆盖面从城市劳32扩展到全体公民,保障项目从零星分散发展到体系化、制度化;充分说明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制架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市场经济有两种表现,一是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包括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种社会形态的共同基础是生产社会化,因此它们都存在着国家干预,并且在国家干预之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原因在于,现代经济发展遇到的一些问题,仅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是提不出任何有效的“药方”,因为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总是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混合在一起,如果不将经济以外的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就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而经济理论若不能解释或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就会变成无用的了。因此,不能孤立地讲经济,应当将经济同政治、社会结合起来,个人同社会结合起来,而这正是社会保障和社会控制的功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保障不是市场之外的异已力量,而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构件,是和谐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功能不是一种单一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伦理的局部调节功能,而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社会结构变化中形成的一种复合型社会功能系统。

首先,社会保障具有“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如前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收入补偿、支出补偿以及互助互济,使受到创伤的社会机体得以恢复并重新投入运行;通过社会保险费的统筹调剂作用,以及通过救济、扶贫、扶持经济开发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调节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的过分悬殊,减少社会贫困现象,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通过各种扶持和转移支付提高全社会的就业水平和福利水平,调节市场竞争机制、效率机制、动力机制与社会公平机制、均衡机制、稳定机制之间的矛盾。

其次,社会保障具有对经济运行进行自动调节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作为一种经济变量对经济运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调节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期失业人数的增加,使得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减少、支出增加,这种支大于收的状况既可以使劳动者的收入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缓解经济萧条程度,又可以从增加购买力方面刺激和推动经济复苏。在经济繁荣时期,就业增加和贫困人数减少使得社会保障的积累收大于支,相对减少了人们的货币收入,从而在需求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抑制需求的作用。在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积累和给付与所得税、农产品支持制度相提并论,被誉为调节经济波动的三大手段,因为的社会保障开支可以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而成为社会需求稳定和增长的有力支柱。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保障在刺激需求方面的作用比其减少需求的作用要大。由于社会保障津贴支付是政府的一项契约性义务,而个人津贴水平具有能上不能下的“刚性”,所以,经济膨胀时政府很难用它作为减少总支出的手段,这使得社会保障制度在需求管理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局限。

第三,社会保障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层的间接的影响力。诚然,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改善劳动力质量,减少了工人家庭生活波动,通过转移支付制造市场需求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刺激作用所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有限的。并且,从政府的角度看,所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被付出的代价所抵消,其主要效用还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以及造就一支驯服的劳动力队伍。即使仅从经济意义来说,“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创造的良好的生产秩序和生产条件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同社会保障开支刺激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相比,也不知道要大多少倍。1978年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在答复美国《商业周刊》记者提问时,明确承认,联邦德国利用“社会费用”换来了劳资之间长期存在的“妥协气氛”,而且这种“妥协气氛”同联邦德国战后出现的“经济奇迹”是密不可分的。这一语道出了问题的真谛。

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前提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建立并由政府主导的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是一种正相关关系

在我国,社会保障不仅包括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基本制度,而且包括教育福利、住房福利以及各种补充性保障措施。

作为超越家庭与单位的生活保障机制,社会保障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保障和单位提供的职业福利形成相互支持的关系。而且,社会愈是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愈是社会化,家庭保障的功能就会愈弱,人们就愈是依靠社会保障来化解生活风险,并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作为国家干预收入分配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与手段,社会保障具有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等多方面的功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与维系作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像市场机制天然地追求效率一样,社会保障天然地追求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化解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风险与矛盾,它满足着人的生活保障与发展需要,维系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的起点公平,维护着发展中的过程公平,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社会保障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以及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国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符合并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严重缺陷和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偏大、劳动关系失衡、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以及城乡差距与地区发展差距拉大、不同社会群体存在一定利益矛盾等。这些问题均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备直接相关。

自上个世纪8O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已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负责、单位包办、封闭运行的制度安排,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责任共担、社会化的保障体制。然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处于转型过程之中,由于体系的不完善、制度的不健全,尚未全面地发挥出其缩小差距、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和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的功能作用。这种状况显然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主要是困难群体得不到有效援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因保障功能仅限于食物保障而无法缓解贫困家庭的其他生活困难,乡村贫困人口缺乏制度化的生活保障机制,从而难以使贫富差距偏大的局面得到扭转。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主要是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不够,如一些企业或雇主不仅不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与职业福利,甚至也不参加法定的社会保险。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在7.5亿多就业劳动者中,只有1.2亿多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在1.4亿老年人中,只有4100多万人享有退休养老金;在5.4亿多城镇人口中,只有1.2亿多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还不到7000万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仍然很窄。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按照公平的原则来调节劳动关系,而且还可能加剧劳资矛盾。此外,城乡之间差距的持续扩大,与国家教育福利、卫生福利及其他社会保障资源长期向城镇居民倾斜直接相关。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与老年人、残疾人和妇女儿童福利事业以及公共卫生事业等的发展滞后直接相关。

四、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的正相关关系,决定了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通过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化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第一,要澄清思想认识误区。一是既不能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看成是劫富济贫,也不能将它视为新的平均主义与大锅饭。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和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二是不能把市场经济领域的效率原则简单地搬人社会保障领域。社会保障制度固有的功能是追求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并在公平与和谐中实现持续发展,因此,应当防止社会保障领域不合理的市场化取向损害这一制度正常功能的发挥。三是既不能将社会保障视为城镇居民的专利而排斥农民工与农村居民,也不能不顾我国的具体国情而在短期内追求大一统的社会保障,而是应当根据公平、共享的原则,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制度安排,逐步向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迈进。

第二,明确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政府责任。政府掌握着公共权力,控制着公共资源,其根本职责就是谋取公众福利。工业化国家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无论效率多高,都不可能自动地实现社会和谐,如果没有政府公共权力的介入和对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经济带来的必然是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阶层矛盾的日益尖锐化,因此,社会公平与社会福利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建立并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各国政府行使公共权力分配公共资源和增进国民福利的基本且有效的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备,必须以政府真正承担起主导责任并加大财政投入为必要条件;在国家财力持续增强的条件下,社会保障应当成为公共财政支撑的重点领域。要强化政府主导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来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与福利性。

第三,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完备化。一是高度重视对困难群体的综合援助。和谐社会要求的是没有漏洞的社会保障制度,因为任何漏洞都意味着没有保障的社会成员可能遭遇生活危机。社会保障制度在现阶段可以是低水平的,但应当是没有漏洞的,即任何社会成员都应当可以避免因生活困难而陷入绝望的境地。同时,对困难群体的保障应当得到优先考虑,推动困难救助从现行分割的各种贫困救助政策向综合型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机制转变,并通过相应的扶助机制来帮助困难群体从贫困中走出来。促使贫困人口脱贫,应成为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追求的重要目标。二是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真正解除全体劳动者在年老、疾病、32伤、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在这方面,我国目前还无法建立全国高度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制度安排,逐步向一元化的制度迈进。当务之急是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国统一,同时完善其他社会保险制度。三是构建覆盖全民的多元化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城乡居民医疗保障问题。其中尤其需要高度重视乡村与社区为主体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开放医疗服务的同时,应推进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快速发展,包括完善面向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快速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重新构建面向城镇职工家属及其他社会群体的医疗保障机制。四是引入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逐步推进政府福利设施社会化、支持单位福利社会化、扶持民办福利事业发展。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福利增长需求,进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实现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