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8:27: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精神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区别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婴幼儿 自闭症谱系障 碍早期筛查 早期诊断
分类号 G760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互动与交流的缺损以及重复的、局限的行为或兴趣。ASD最早的症状出现在生命的头一两年,但是诊断的平均年龄通常为3岁。美国儿科学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07)建议在18个月和24个月时对幼儿进行ASD的普遍筛查。对ASD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有助于增加儿童从早期干预中获益的机会。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试图越来越早地识别ASD,开展了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ASD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1 ASD的早期行为迹象
由于尚未发现ASD的生物学标志,因此其筛查和诊断主要以儿童的行为特征和发育史为基础。了解ASD的早期危险信号,有助于ASD的早期筛查与识别。
在社会互动与交流方面,父母提到ASD儿童在生命的头一年中,会出现:极端的气质和行为(包括易激惹和令人担忧的被动);目光接触差;对其他人的声音(尤其是喊名字时)反应不佳;尝试进行游戏与互动的行为差;注视物体的兴趣胜过对人的兴趣;不会用手表达自己的需求或出现较晚;反复咿呀发声少;缺少兴奋的、快乐的、互动性的情绪表达等。在重复和刻板的行为方面,这类行为最早会在什么时间出现尚未达成共识。婴儿在正常发展中也会表现出节奏性的重复动作,如踢脚、挥手、弹跳、敲打等,在某种方式上与年龄较大的自闭症儿童相似。这种重复行为在第一年是常见的,但在一岁后会减少。父母的回顾性报告指出,刻板行为一般出现在2岁,而非生命的第一年。2岁时某些儿童身上的刻板重复会达到临床界值。在2岁和3岁时,ASD症状集中在社会互动和交流方面,并且经常伴随有多方面机能的滞后,包括动作和非言语的认知发展。
综合国内外有关ASD早期行为特点的研究成果,下面对ASD的婴幼儿在社会交流与互动、语言与认知发展、动作发展以及其方面特点进行了概括,见表1。
2 ASD的早期诊断程序及方法
Bishop等人在2008年时提出对ASD的早期诊断应遵循群体筛查、重点筛查和最终诊断这样的程序,建议从多维度、多领域进行ASD的早期诊断,包括医学方面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检查听力和视力来排除感觉损伤,进行基因检测和神经学的检测)、对父母的访谈、专业工作者对儿童的观察、对儿童进行发展及语言测验等。国内邬方彦等人拟定了一套在社区儿童中进行自闭症筛查的流程:幼儿在18个月进行预防接种或常规体检时,在社区医院用《幼儿自闭症筛查表(中文版)》(the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CHAT-23)A部分问卷来做初步筛查;筛查为阳性的需转至二级或三级医院儿保科用CHAT一23的B部分做进一步筛查;初筛阳性者以及任何通过筛查,但被非专科医生、教师或家长怀疑为ASD的孩子由三级医院专科医生进行评估、诊断,评估异常者建立专科病史,列为随访干预对象。Chien等人在2009年时提出对ASD儿童的两阶段筛查方案,第一阶段用《父母担忧问题核查表》(the Parental Concem Checklist,PCC)对父母担忧的儿童发展问题进行核查,按筛查结果分为正常组、临界组和高风险组。第二阶段对于临界组直接用《幼儿自闭症筛查表(修订版)》(the Modified Checklist for Autism inToddlers,M-CHAT)进行再次核查,高风险组直接用《自闭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the 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Revised,ADI-R)进行诊断。
2.1 初级水平的筛查及工具
群体筛查即初级水平的筛查,主要是针对一般人群中有风险的儿童进行筛查。初级水平的筛查工具适用于基层保健场所,下面是一些常用ASD的初级筛查工具。其中敏感性是指从人群中正确鉴别真阳性的比率,敏感性越高,说明工具正确鉴别ASD的性能越好。特异性是指正确鉴别真阴性的比率,衡量的是工具区分非ASD的优劣程度。
《幼儿自闭症筛查表》一直被广泛使用,常作为对18个月幼儿的自闭症核心症状的早期筛查工具。CHAT包括两部分:9道父母回答的题目和5个专业人员观察评定的题目。所有问题用“是”或“否”来回答,可以在5—10分钟内完成。单独采用CHAT敏感性不高,阳性发现率偏低,易出现漏诊。
《幼儿自闭症筛查表(修订版)》在CHAT父母回答的9道题目的基础上增加到23个题目,删除了专业人员观察的项目,比原先的量表更为精确,可作为有效的筛查工具。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0.87和0.99。
《幼儿自闭症筛查表(中文版)》是将M—CHAT的23个题目与CHAT的观察部分结合在一起并翻译成中文而形成的一个筛查工具。该工具适用于心理年龄为18—24个月龄的幼儿。用不同的判别标准计算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有所区别。在父母问卷部分的23道题目中,如果有6道题没通过,该工具的敏感性为0.84,特异性为0.85;23道题目中,有7个核心项目,如果其中2项不通过,则该量表的敏感性为0.93,特异性是0.77。观察部分5道题,其中有一道题测量儿童的心理年龄,其余4个项目中任意2项不通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4和O.91。Wong等人建议用父母问卷部分进行最初筛查,筛查阳性的可由经过培训的健康专家进行观察评定。国内研究表明,CHAT一23可以作为早期发现儿童自闭症的一种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筛查方法。
《第一阶段的广泛发育障碍筛查测试》(Stage 1 ofthe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Screening Test Ⅱ,PDDST—Ⅱ Stagel)适用于基层医疗部门的初次筛查,包括22个项目,描述的是12-24个月儿童的典型行为。选项为“是,通常是这样”或“否,通常不是这样”。如果有5个或5个以上回答“是”,就被认为有ASD的风险。
《自闭症特质早期筛查表》(the Early Screening forAutistic Traits,ESAT)适用于14-15个月的幼儿。工具有两种形式,4个项目的EAST和14个项目的EAST。4个项目的ESAT是预先筛查工具,由养育者对有关儿童在游戏、情绪表达和对刺激反应方面的问题做出回答,一般只需3分钟。如果幼儿在4个项目中有1个以上不通过,就被筛查为阳性。14个项目的ESAT要求由养育者和心理学工作者回答有关儿童行为的问题。3个或3个以上不通过就算是阳性。ESAT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偏低。EAST的优势在于4个项目的版本非常简洁,操作方便,因此增加了实用性,但同时也可能增加假阳性的比例。
《1岁核查表》(the First Year Inventory,YFI)是专门针对12个月婴儿的ASD筛查量表,包含63道由父母回答的题目。该工具包括“人际一沟通”和“感觉一调节”功能两类,容易操作,可能是很有前景的筛查工具,但题目太多,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测量指标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父母担忧问题核查表》是由台湾学者Lung等人编制的中文版的筛查表,包括8个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涉及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和人际沟通四个方面的发展,针对父母对6-18个月婴幼儿发展过程中所担心的问题进行核查。该工具操作简便,容易实施,但目前有关该工具的研究还比较少。
《婴幼儿核查表》(The Infant-Toddler Checklist.ITC)是《沟通与象征发展量表》(Communication and Symbolic Behavior Scales Developmental Profile,CSBSDP)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24个有关人际沟通发展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是询问父母对孩子的发育是否担忧的问题。该工具用于检测6-24个月的婴幼儿是否存在沟通方面的问题。虽然ITC并非专门针对ASD制定的筛查工具,但研究表明,ITC在筛选高风险ASD和其他发育延迟的儿童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0.89。Wetherby等人对5385名幼儿用ITC进行了筛查,结果显示敏感性为0.93,未报告特异性指标。如果需要将ASD与其他发展障碍区分开来的话,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评价。
Dababnah等以及Barton等对ASD初级筛查中常用的各种筛查工具进行了总结,见表2。
2.2 重点筛查及工具
重点筛查即二级水平的筛查,是针对发育延缓或可能有发育延缓风险的儿童进行的筛查。二级水平的筛查目的主要是区分儿童是ASD儿童还是其他发育障碍儿童。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二级水平的筛查工具。
《自闭症行为核查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共由57条有关自闭症患儿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常表现或症状的项目组成。ABC的评定标准为根据每一项目在量表中的不同负荷分别计1、2、3、4分,将各项得分相加成量表总分,总分越高提示儿童自闭症症状越严重。ABC的敏感性为0.76-0.97,特异性为0.38-0.58,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
《2岁自闭症儿筛查测试》(The Screening Test forAutism in Two-Year-Olds,STAT)是专门针对ASD的筛查工具,原先主要适用于24—36个月的幼儿,后来的研究表明,STAT也适用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在与儿童的互动中观察儿童在模仿、游戏和交流领域的表现,大约需要20分钟。测试包括12项活动,按通过或失败来记分。该量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较为理想,分别为0.95和0.73,STAT似乎是将ASD与其它发育延缓问题区分开的颇有发展前景的筛查工具。
《第二阶段广泛发育障碍筛查测试》(Stage 2 of The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Screening Test Ⅱ.PDDSTⅡ Stage 2)主要用于发育门诊,包括14个项目,用于区分ASD和其它发展延迟问题,其敏感性为0.73,特异性为0.49。《第三阶段的广泛发育障碍筛查测试》(Stage 3 of The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bcreemngTest Ⅱ.PDDST-Ⅱ Stage 3),用于专科门诊,包括12个项目,可以对疑似AsD的儿童进行更为细致的筛查,其敏感性为0.58,特异性为0.60。
《儿童自闭症特质的婴幼儿筛查表》(the Baby andInfant Scree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Trmts,BISCUIT)主要适用于17-37个月的幼儿,由父母报告,同时儿童也要在场。该量表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有62个项目,测量自闭症、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PDD-NOS)的核心症状,不做诊断,约需20分钟,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7。第二部分有65个项目,测量伴随ASD常会出现的行为症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第三部分有17个项目,用来评估ASD儿童常见的挑战(攻击/破坏行为、刻板行为以及自我伤害行为),内部一致性系数为O.91。BISCUIT的敏感性为0.93,特异性为0.87。研究表明,BISCUIT对于疑似有发展延迟的儿童(二级水平的筛查)更为敏感。该量表的优势在于专业人员可以灵活选择量表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时间不允许就可以省略不用),还可作为一种检测早期干预效果的工具。
《婴儿自闭症观察量表》(the Autism ObservationScale for Infants,AOSI)是专门针对6—18个月婴儿的筛查工具,包括18个项目,通过半结构化的游戏活动来观察、评价儿童在目光接触、视觉跟踪、社会性微笑和社会兴趣方面的行为特点。评价过程一般需要花费15—20分钟。该量表具有很好的评分者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为中到良,并有很好的预测效度,敏感性为0.84,特异性为0.98。
《沟通与象征发展量表》(Communication andSymbolic Behavior Scales Developmental Profile,CSBS DP)是一个用于评价12-24个月龄幼儿沟通与象征能力的标准化工具。该工具包括三部分:父母问卷ITC、《养育者问卷》(Caregiver Questionnaire,CQ)和《自闭症危险信号量表》(The Scale of Red Flags for autism,SORF)。ITC用于初级阶段的筛查,筛查为阳性的儿童,可以用SORF来进一步评估婴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SORF要对幼儿进行面对面的直接观察,对其与父母和医生互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录像,然后评分。在评价过程中,养育者要在场,鼓励儿童进行自发的沟通和游戏。评价时热身时间大约为10分钟,评估需要30—40分钟。SOR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O.87和0.75。CSBS DP不仅适合于ASD年幼儿童的筛查,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而且能为干预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Dababnah等人对ASD重点筛查中常用的各种筛查工具进行了总结,见表3。
2.3 最终诊断及工具
最终诊断可以参考美国精神病学会2013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诊断标准,借鉴有关ASD的诊断工具,由专科医生做出评估。下面介绍的两个工具在国外被普遍认为是ASD诊断的黄金标准。
《自闭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the Autism Diag-nostie Interview-Revised,ADI-R)是ASD诊断中应用最广的半结构化访谈。ADI-R提供可以量化的分数,用以说明儿童在交流、社会互动和局限的重复行为方面症状的严重程度。对于3岁以下儿童,这个工具的效度尚未确立。目前幼儿版本的量表正在发展之中。由于修订工具尚未普遍使用,因此在应用这一工具来解释3岁以下儿童的分数时要谨慎。
《自闭症诊断性观察量表》(the Autism DiagnosticObservation Schedule-Generic,ADOS-G)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自闭症诊断工具,是在半结构化的情境中观察儿童在人际、互动、交流和游戏或重复中的表现的工具,适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ADOS-G由4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针对语言技能水平不同的儿童,由一系列标准化的任务组成,用来引发儿童在交流、社会互动、局限的重复。模块1适合于年龄很小的儿童,没有言语或只有单个词汇;模块2适合2-3岁的儿童,能说短语;模块3和4适合年龄较大的儿童。每个模块一般需要30分钟。Luyster等人于2009年对ADOS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婴幼儿模块》(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Toddler Module,ADOS-TM),将适用范围扩展到实足年龄和非言语智龄大于12个月且实足年龄小于30个月的婴幼儿。
3 ASD早期筛查与诊断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对ASD的早期筛查与诊断取得了很多进展,对2岁幼儿进行ASD的准确诊断已成为可能,一些测量工具得到了广泛认可,并且出现了不少颇有前景的早期筛查工具,这有利于尽早检测出有风险的ASD儿童,并及早加以干预,但同时ASD的早期筛查与诊断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首先,目前较公认的ASD早期诊断意味着在对2岁以下幼儿进行诊断,但有关ASD的早期筛查和评估工具关注的领域、强调的重点有差异,在操作方法、使用成本、测量指标、适用年龄等方面各有千秋,既给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带来许多选择的机会,同时也会造成测查结果的分歧与混乱。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对现有评估工具进一步加以提炼和完善,形成能够普遍认可、广泛推广的筛查与诊断工具。其次,国内康复机构对ASD评估工具的满意度并不高,原因在于国内的ASD的筛查与诊断工具主要以引进为主,自主开发的适合本土文化和语言特点的工具较少,在ASD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方面还需要大力研发符合国情、实施方便、成本低廉、与国际接轨的有效工具,在筛查与诊断流程方面也需要考虑到各种成本与诊断效果的问题。再者,评估工具在与特殊教育计划、康复训练工作的结合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对于国外较为成熟的诊断工具、具有诊断和教育指导功能的量表尚未及时引进。另外,虽然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早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但随着诊断年龄的提前,错诊和漏诊的可能性会增加,有些儿童在早期筛查时发展正常,但之后出现退化或停滞不前,容易被漏诊,而有些儿童可能在诊断时表现出自闭症的虚假症状,但之后又出现正常发展,这些都会给家庭带来负面的影响。随着早期筛查与诊断年龄的提前,诊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值得关注。
4 ASD早期筛查与诊断的建议
4.1 加强婴幼儿的健康监测与ASD的早期筛查工作
国内一直没有关于ASD的流行病学数据,一些地区的报告显示ASD的发病率要低于国外的报道,这是国内ASD的现实情况还是健康监测不足等原因所致?政府有关部门及机构不仅需要在婴幼儿的健康监测方面出台相关政策,而且需要联合科研院所通过网络、社区宣传手册、各种媒体等渠道大力宣传普及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ASD相关知识,提高民众对ASD的认识水平和觉察意识,健全ASD的早期筛查与干预机制,在社区和乡镇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中尽早完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将ASD的早期筛查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结合婴幼儿保健工作,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ASD早期筛查与诊断程序,规范ASD的早期筛查工作。
4.2 加强对康复机构和社区基层保健人员的培训
各种康复机构的从业人员在ASD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方面亟待提升,社区基层保健人员在ASD的早期检测和筛查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各种康复机构从业人员和社区基层保健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对于ASD的早期行为迹象及诊断标准、筛查程序、实施方法、工具的规范使用方面等进行专业指导与培训,提高基层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4.3 选择适当的ASD筛查与诊断工具
目前国内外有关ASD的早期筛查与诊断工具不断丰富,还有一些专门针对婴幼儿的测量工具,这些工具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各有特点,在测量方式和操作要求上有所区别。在各种筛查工具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到工具的测量属性,还要考虑到工具的实用性和使用成本,并与干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有些工具适用于不同阶段的筛查,但不能进行诊断,不能滥用和误用。有些工具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4.4 综合各种信息全面评估儿童的发展水平
父母(或养育者)的评价、专家的观察与诊断都会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是养育者对于要考察的问题没有较精确的理解,因此可能会导致高估或低估儿童的能力。专家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没有机会去评价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不太可能像养育者那样能注意到那些不常出现的行为。因此,在做出诊断时,要尽可能地全面收集信息,将临床观察和父母(或养育者)的报告结合起来,将临床医生的诊断与心理学工作者的评价结合起来。
除了使用标准化的筛查与诊断工具外,在ASD儿童的评估中还应进行综合的心理评估,包括:认知评价;社交、情绪和行为功能的评估;当前适应功能的评价;以及言语一语言交流的评价。此外,儿童的早期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进行ASD的早期诊断时,除了以儿童发展的一般水平为参照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在评价疑似ASD的婴幼儿时,不仅要考虑人际交流方面的缺损,而且还要考虑气质的基本维度,考虑文化的差异对儿童的社会性和交流行为方面的影响。
5 结语
【关键词】中小学舞蹈认识思考
舞蹈是一门结合了音乐、美术、诗歌等体裁的综合性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最原始和最直接的艺术形式,它以一系列美化的肢体动作和神态来激起人们对美的感受和对美的共鸣。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舞蹈,它的地位、作用及社会功能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瞩目。但近年来,纵观大大小小的展演和比赛,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舞台绽放艳丽多彩光茫的中小学舞蹈,是否符合中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是否具有校园舞蹈所特有的特征?是否染上了本不该有的成人或专业舞蹈团体的色彩呢?以上的种种疑问让我不禁感慨:“当今社会,做为中小学舞蹈的教育者,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舞什么?怎样舞?为谁而舞?”
一、 “舞什么”――探索当前中小学舞蹈选材的方向
1、“舞”符合中小学生心理年龄层的作品。
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黑格尔认为:“儿童是最美的,儿童的美不在于身体的,而在于表情的、动作的和语言的诸方面表现出来的天真无邪、幼稚无欺的心灵。”当下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名利和作品的难度,不惜牺牲学生去改编或者是“硬搬”一些与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年龄不相符合的高难度成人的舞蹈作品,虽然在舞蹈作品风格的把握上很准确,学生表演的也很出色,但是给观众或多或少地留下“小大人”的印象。只有创作出符合他们心理年龄和审美情趣的作品才会具有感染力、生命力,学生的表演和观众才能产生共鸣。如舞蹈《āáǎà》冠名独特新颖,内容符有童趣。作品巧妙地将汉语拼音教学与舞蹈艺术相结合,讲述一群农村男孩和一个城市女孩一起学习玩耍的故事,充分反映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童年幸福生活。简单的故事,朴实的舞蹈动作,少了一些深思与专业,却让现场观众多了一份感动。
2、“舞”与中小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
闻一多先生曾在他的《说舞》中谈道:“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充实的表现”。古住今来,人们总是把舞蹈作为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而中小学舞蹈作品的创作就应该“舞动校园”体现校园、课堂、学生的活动,真正贴近他们心灵、表达他们心声,反映出校园所特有的气息。舞蹈《橄榄绿的体验》就是一部典型的反映中学生风采的作品,它以当代中学生的校园生活为源泉,结合现代舞与踢踏舞的舞蹈元素,表现了一群中学生在军训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故事。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学生活力、时尚、激情、向上的风采。使学生在轻松、快乐、自由的氛围中舞蹈,并在舞蹈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校园集体生活的美好。
3、“舞”有时代感的现实体裁作品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服务于它所处于的那个时代,都是要反映特定环境中发生的人和事,跟不上时代的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它的立足之地,就失去它生存的价值,中小学生舞蹈也不例外。今天我们正进入一个高速信息化的时代,世界每天都在变,孩子也和我们一起感受时代的变迁,对新生事物、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热点问题比较关注。因此在创作作品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点,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作品如:环保、地震、留守儿童、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题材的中小学生喜闻乐见舞蹈作品。
4、“舞” 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历史题材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泱泱大国,对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小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已有所认知。因此我们的中小学校园舞蹈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上来思考,结合历史题材中具有重要内涵和教育意义的东西,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演绎小故事大道理。如具有趣味的历史小故事 《孔融让梨》;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题材《不能记却的记忆》等。通过这些舞蹈学习, 让学生去亲身体验,领悟故事所涵盖的深刻意义,从而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和了解历史的积极性,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 、“怎样舞”――探索怎样打造优秀的中小学舞蹈作品
1、科学、规范的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看似是学生的外部动作技巧,本质上对其内在的艺术气质、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完成一个完整的、有质感的、突出的中小学舞蹈作品的首要步骤。苗条、挺拔、匀称的“形体美”并不是通过一两次的训练就能奏效,必须通过科学系统、长期规范的训练才能实现。中小学生的形体训练应主要包括:基本站立姿势、手位脚位练习,气息的通畅以及把上把下一系列基本功的训练。可结合芭蕾基训“开、绷、直、立”的训练宗旨,从身体的各个部位(头、肩、胸、腰、腿、脚)入手通过局部到整体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身体的不同部位分别具有一定的开度、软度、延伸、收紧、放松、力量、控制等,把身体的各部位充分“解放”出来,再根据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结合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蹈,序渐进的进行综合性基本功训练,为舞蹈作品的塑造开拓卓有成效的道路。
2、专业、准确的风格把握
舞蹈的风格指“舞蹈作品思想、形象、形式特点的总和,舞蹈风格蕴含着历史、时代、民族、阶级、社会的以及舞蹈家个人的经历、个性、气息和审美观等因素,是长期稳定的客观存在。”中小学舞蹈不但要训练学生有一个灵活自如的表演形体,还必须让学生们准确掌握各种不同舞蹈的风格,这也是中小学舞蹈学习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1)抓住舞蹈特有的审美特点
每种体裁的舞蹈都有着其特有的审美特点,这就要求中小学舞蹈教师深入生活,加强学习,不断积累和了解民族民间文化,对舞蹈作品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民族性格特征等给学生们进行全面的传授。以蒙古族的舞蹈为例:生活在大草原上的孩子们,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的生活方式,造就了蒙古族孩子坦荡、强悍、不羁的、勇敢的性格,只有将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所特有的自信和豪气表现出来。才能真正地体现中小学生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风格。
2)重点剖析动作体态的由来
中小学舞蹈作品是在深入体验中小学生生活后,从中筛选出具有本质意义和主流走向的生活素材。再经过艺术提炼、加工成为拥有舞蹈性的艺术形象。舞蹈《小小小小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作品,作品中孩子们俯身扮演的小鸵鸟栩栩如生,呈现出特殊的艺术亲和力。舞蹈动作、服装以及灯光的配合,非常形象和准确的表现出鸵鸟和人类和谐共存的感人故事,作品中大多数动作都是模仿小鸵鸟的动作演化而来的。教师只有充分地剖析舞蹈中体态动作的由来,发挥中小学生善于模仿的天性,让学生认真观察和模仿主题动作,使整个作品的动作风格完整统一,才能体现舞蹈的规范性,风格的精准性。
3)始终融入深刻的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是中小学舞蹈表现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在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舞台上少几分刻板,多几分自然和真情,这正是对于舞蹈风格最本质的体现。
a“口传身教”
如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一个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除了教师自身要有足够的舞蹈修养之外,也要有相当的语言修养。教师通过“口传”,用生动、精练、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表现作品。通过“身教”,用两种示范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到底怎样跳才能表达音乐所要传递的情感,舞蹈语汇所要表达的含义。
b“眉目传情”
中国的古典舞中有““行随意动,眼随手动”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表达感情最直接最真实的外部传感器,舞蹈中优美的舞蹈动作只有在相应的眼神中才能达到艺术的升华和超生活的境界。这也是学生舞蹈能力、舞蹈气质、与舞蹈姿态形成的关键。
c“形神兼备”
所谓“观其舞,看其功,查其色,鉴其貌。”中小学舞蹈教学中在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的同时,更要强化学生舞蹈意念的作用,讲究外练韵律感,内练心灵感,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角色,把自己融入音乐的情感中,做到形神兼备。这也是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的集中体现。
4)舞蹈服饰与作品风格的完美统一
舞蹈服饰是舞蹈表演中最为重要的道具,形成了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服饰文化审美特征。舞蹈服饰的风格也是舞蹈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蕴含着这个舞蹈的气韵和情感。正应它的对舞蹈的特殊作用,教师更应抱着严警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作品,考究舞蹈作品与服饰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关注中小学生舞蹈服饰的年龄特点,设计出童真童趣的、附合舞蹈作品风格的服饰。
3、比金牌更可贵的团队建设
中小学舞蹈多为集体舞,要求整体效果,需要团队成员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把个人利益和集体目标联系在一起,想团队之所想、急团队之所急、共享团队成功的集体归属感。因此,在舞蹈教学和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贯穿思想品格教育的内容,把团队精神渗透、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细节。从排练场地鞋子、包的摆放;排练时的服装、发型;刮风下雨的坚持排练;演出前的相互鼓励;演出时的抢装换衣;带病坚持完成演出等过程中,让孩子们共同克服困难,在分享喜悦中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为舞蹈作品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三、“为谁舞”――探索当前舞蹈教育的发展前景
众观近几年各级各类的中小学舞蹈比赛,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学生舞蹈向“高、精、尖”的培养目标发展。参加舞蹈比赛的中小学生一届比一届更加专业,无论创作作品或学习剧目,在编创的手法与表演上都可与专业媲美。一些学校急功近利,不但过分地玩弄技巧还不稀花重金聘请专家进行编创。外请的专家能不能立刻接受中小学生的舞蹈程度和心理状态?能不能一下子就抓住孩子的感受进行创作?还有待于我们思考。
舞蹈教育它是教育与艺术的结合体,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一种教育。因此,她与舞蹈专业有所区别,应秉着“面向全体,普及教育”、“以人为本,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让全体学生能够学习跳舞,能够参与其中,通过舞蹈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人的喜、怒、哀、 乐。在舞蹈天地中舞出自我,放飞快乐。
1、“以人为本” ――为铸造中小学生体能发育和体格发育而舞
体能发育和体格发育是肢体发育的两方面。体能是指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如身体的摄取、排除等。体格是指人的形态结构,如生长发育水平、形体等。中小学舞蹈的很多动作都是针对身体的柔韧度和控制度而设计的,为此,在做这些舞蹈动作的时候有助于身体各个器官的运作以及促进学生生长发育。为此,中小学舞蹈是为铸造中小学生体能发育和体格发育而舞。
2、“以人为本”――为培养中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及合作精神而舞
中小学舞蹈一般都是以群舞为主,群舞更注重的是动作的整齐性,在排练或演出的时候,整齐的队形,统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通过这种整体性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合作的良好习惯。为此,中小学舞蹈为培养中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及合作精神而舞
3、“以人为本”――为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创造能力而舞
凡是审美教育,都必须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感染人,使人产生美感,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美育所利用的形象,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来接受,而这些正符合了舞蹈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的特点。活泼,跳跃的节奏是美的,健康优雅的体型是美的,圆润、舒展的动作是美的,跳舞时快乐、欢欣的笑脸是美的。美丽的音乐,美丽的道具,美丽的服装,还有舞台上绚丽的灯光、布景,一切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无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散发着美丽的诱惑。而学生在通过跳舞享受美育的时候时还可以启发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为此中小学舞蹈为是为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创造能力而舞。
当今,中小学舞蹈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和困境,这些问题目前都没办法逐一解决,但我们相信,在主席“中国梦”的指导下,在“以人为本”,为孩子的幸福、愉悦、美丽、成长而舞的宗旨下,我们的中小学舞蹈将如一朵璀璨的明珠绽放在中国教育发展前进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雷娟娟.中小学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9(02).
[2]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有效性
在地理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并且注重学法指导,促进其有效学习,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个人就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我们有时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又或者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不生动活泼。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初中生,他们是感性的,他们喜爱的老师可以不严谨,但不可以不生动活泼。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善于欣赏学生,善于换位思考,善于与学生沟通,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和蔼可亲地与学生平等地、民主地、朋友般地相处,就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就能创设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和谐课堂,这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地理是一门很有趣味性的学科,我们应该充分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世界的火山地震带及其分布”一节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地球”“地震破坏”对比强烈的图片,视频回顾我国汶川地震、日本3・11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的场景,把学生带入情景中,让学生在深受震撼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地震的强大破坏力,激起了学生的忧患意识,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索地震相关知识的极大兴趣。当然,教无定法,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应结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比如,在课堂中采用游戏竞争、实践模拟演示法,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在游戏和比赛中学习,在激烈的角逐中把课堂推向,促进合作、促进竞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注重读图等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地理教材中对地理知识的呈现方式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它除常规的文字语言表述以外,在每个章节都安排了大量的地图或其他的图片,即我们常说的地图语言。在地理课堂中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画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尽量把地理知识融入到地图中去理解。堂堂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在以后的地理学习中自然就会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此外,地理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绘制各种图表的方法、适当的统计分析知识以及地理问题的归纳方法等,然后指导学生通过资料的表达、地图、各种图表对地理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类整理和分析。教师要特别注意去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地理信息间的联系、差异,力图发现新的、更有价值的地理信息。
4.注重实施探索性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导致学习只重视结果,而轻过程。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而探索性地理教学就是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科学方法,探究性地获得科学概念,并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例如,在“海陆变迁”的学习中,教师可向学生展示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的图片,由事实分析:喜马拉雅山脉在地质年代是怎样的地理环境?这些问题蕴涵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也就是说利用科学史来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及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具有很高的价值。此外,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理略图,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地图的运用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略图的运用尤为重要。例如,学习世界地理“七大洲、四大洋”时,教师可让每个学生参与“七大洲、四大洋”简图的绘制,在这过程当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掌握它们的相对地理位置。地理略图不仅能以最简单的笔触表现复杂的地理事实,也能揭示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显示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地理略图的运用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外阅读;生活;名著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1-0037-02
谁也不能否认,各种形式的阅读仍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人类心灵的家园。”那么阅读无疑是这个“家庭生活”的主旋律。人类在阅读中不断认识着自己和世界,也在阅读中不断地发展和扩大着这个世界,甚至从某种角度说,人类文明的推进,就是阅读不断推进的过程。
现代信息社会,更强化了阅读的价值地位。应该说,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阅读融入我们的生活,使之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生活中的阅读不外乎四种情况,即词句阅读(如留言、警言、短讯、题目等)段落阅读(如批示、笑话、提要、简介、咨讯、专栏等)文章阅读、书册阅读。我们阅读教学无疑应对这四种形式的阅读均应涉及。而书册阅读作为综合性的,高级阶段的阅读形式更应引起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视。特别是名著的阅读,它融铸了人类文明的精华,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名著阅读的过程,就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形式,理应成为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2011年年初对西盟一中民46班和145班的学生进行调查显示,,有23.1%的学生从不看课外书,即使老师组织看也只是把书放在桌上,摆在眼前装模作样,有69.2%的学生只在老师组织看课外书时看,不叫看时就不看,有7.7%的学生有时能自觉看课外书,但有时也不看,而且不做任何记录,另外,没有一个学生天天看课外书。因此,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实在不能不令人担忧:
第一,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够多,阅读视野不够宽。尤其对经典名著阅读严重不足,对科技读物也非常不重视。从长远来说,少量狭隘的阅读会使学生走入到一个闭塞的“信息区域”中,容易形成一个偏执的阅读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会成为阅读中的“井底之蛙”,而他们或许沉在井底尚不自知,更不知外面天空的宽广与美好。就目前实际来说,课外阅读量的严重不足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自试行新教材以来,很多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课堂内的一些问题因学生没有接触过此类知识而无法进行讨论,自行解决,这样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第二,学生的课外阅读无计划、没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我们知道,阅读需要泛读,也很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精读。大部分学生或没有精读的意识,或没有精读的意志,或不懂精读的方法,或没有养成精读的习惯。一味地泛读,会给学生留下多少有价值的“阅读精华”呢?那么多可吸收可利用的宝贵的“文中财富”往往就在泛读中“烟淡云清”,“飘然而去”了,何其可惜啊!
第三,学生能坚持每天阅读的意志比较薄弱。有一部分学生有时能够自觉阅读,但基本不读的仍有不少学生。这一点,特别指的是在家中的阅读情况。在家中,由于不像在学校有集体阅读的氛围,有老师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能有较强的意志。而实际情况是,大部份学生坚持每天阅读的意志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现状,我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作以下几点分析:
1.课业负担重。这一现象无论是边疆的学校还是城市学校都是普遍存在的。虽说教材经多次改革,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最终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的大趋势,使得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得不考虑要求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海战术”充塞了学生大部分的空余时间。
2.书籍来源少。这是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原因。也是这里的学生与大城市学生的最大区别。大城市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藏书丰富,学生家中也有不少藏书,而边疆地区却很欠缺。边疆地区的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的藏书数量太少。加上边疆地区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甚至反对自己的孩子买课外书。他们认为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学习,学好课本知识就可以了。而更多的农村家庭经济并不是很充裕,没有太多的钱用来买课外书籍。家长意识也存在偏差,他们认为的课外书“应该”是作文书、教材辅导书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书源匮乏,当然就影响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
3.阻力冲击大。如今边疆地区家家户户也都有了电视,县上、镇上也摆设了不少台球桌,开设了不少游戏室、网吧。部分学生迷恋于游戏,更多的学生把课余时间花在玩耍、看电视、或看从小摊买的廉价低质的漫画等通俗读物上。图书室门口冷冷清清,几乎无人光顾。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国外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文弃”,并加以抨击,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电视、游戏及通俗读物形成了引导学生喜爱阅读的阻力,而且这股阻力势头强大,不可忽视!
4.家庭氛围淡。边疆地区农村家庭的家长或因本身素质不高,不知道如何教育、帮助自己的孩子,或因认识有误区,认为孩子混到初三毕业就可以回家干劳动、娶妻生子了,孩子回到家中,要么让孩子干劳动,要么让其随便玩耍,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城镇家庭的家长或因工作太忙,或因忙于打麻将,泡农家乐、烧烤店、等娱乐场所,再也挤不出任何一点时间来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否进步,那是学校的事,家长只提供物质的帮助,家长们的这种错误心态,当然就不可能重视自身的学习,不可能带着孩子一起看书,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条件了!
5.指导方法少。所有的教师都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不能让学生的读书成为“放羊式”,任期发展,不管不问!但在如何指导上还没有总结出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所有学生不能同时阅读同一本书,感觉指导起来更有困难,有“无处下手”之惑!
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我个人认为应该引入名著的阅读。因为名著阅读存在着明显的优势。
第一,名著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与浓缩,是一个人精神滋养的家园,应是一个人阅读生活的主体。首先单就创新精神的培养来说,名著阅读较之单篇文章阅读的效果就要显著得多,重要的多。尽管成功的单篇文章的精读同样有一个较完备的思维的进程,但那毕竟容量有限,承载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是勉为其难的。而名著阅读以其容量大,思维进程长,又溶于生活体验之中,更易于创新思维的发展。其次,文学的体验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体验的开放性,可以说给了学生充分的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可能。其三,文学阅读的过程往往贯穿着批判性思维的过程,而“批评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开发人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思维。”[1]在时代呼唤创新精神的今天,名著阅读的优势越发显现。
第二,从阅读多样性,理解的多样化的角度来看,名著阅读比较名章阅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平时阅读的目的来看,有积累性阅读、消遣性、查阅性、印证性、释疑性、扩展性、批判性阅读等等多种,篇章教学只能以一、二种目标为核心,而这就无形当中与学生目前与将来的阅读目的多样性脱节,使他们感到难以学以致用,甚至难以溶入生活。相反,名著阅读因其将消遣娱乐性、积累、释疑、批判性等溶为一体,更接近日常生活的阅读实践,显然更易于学生接受。
第三,从学生的心理年龄来说,中学时代应该是文学阅读的黄金时间。青少年是人生中不可重复的,有独特价值的一个年龄阶段,它的独特价值首先就在于他的情感体验是独到的,成年时接触名著与青少年时期接触,其作用,其形成的体验价值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无数成功人士的经历提供了这方面的佐证。同时,青少年的思维特征更是偏于文学的、感性的。他们的心灵正是情感体验饥渴,急需滋润蕴育的时期。北师大王富仁教授就直接提出:“中学时代是文学阅读的时代。”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忽视名著阅读这一环,将大大错过学生人生这一黄金时间,如果我们的学生仅局陷于习题集、课课练,那么我们民族的未来将是可悲的!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取决于他的阅读力量。因此一个不善于阅读的民族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精神力量的民族,也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民族。[2]
可能有人担心,增加名著阅读不仅增加教师教学负担,更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这不符合减负的要求。其实这是非常典型的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浅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指出:“实践证明,凡是除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这样就可能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使其加重,又反过来减少或全部侵占课外阅读时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3]我们现实中的学生课外阅读仅剩下课课练的强制与读图上网的一点点反击,这不正是极端功利,应试的,违背教学应有规律的严重后果吗?
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因为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透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开心门接受新观念、踏上卓越的大道去远行。我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所以,让阅读,特别是名著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吧!
参考文献:
[1]岳晓东.批评思维的形成与西方现代教育和实践的启示》。
[2]朱永新.朱永新与孙云晓对话录》。
[关键词]艺术中专 民乐合奏 训练
艺术中专器乐合奏课的设立,是为提高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积累重奏合奏经验,并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更好把握演奏各种不同风格及用各种手法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并在理解、欣赏这些音乐作品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随着演奏技术的不断提高,大量的现、当代音乐作品(包括重奏、室内乐、合奏等)不断涌现。这都对我们的民乐专业学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就如何提高艺术中专民乐合奏课的质量和效率,我在实践中认为,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训练。
一、增强学生用五线谱固定音高演奏的能力
艺术中专的民族器乐专业课教学,大多采用简谱贯穿始终,而五线谱知识的获得,则是通过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来进行。这样就导致从主课教师到学生都对用五线谱固定音高来演奏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产生了五线谱学习和演奏实践的严重脱节。在合奏训练课上,当学生拿到一首用固定音高记写的音乐作品时,往往不知所措,更不知从何下手(因为现在的许多音乐作品是用五线谱记写,并有大量新的记谱方式)。更有甚者,连正确的音域音区都会搞错,演奏出的音距离记谱音相距八度甚至两个八度,指法弓法也不能正确划分等。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实际上这就要首先改变观念的问题,重视五线谱固定音高的演奏学习。只有观念认识改变了,我们才能把专业主课与集体合奏训练课还有乐理视唱练耳课等专业必修课相互结合起来,使这几门课相互影响渗透,融会贯通。不能把使用五线谱固定音高演奏仅仅看成是改变用谱的问题,这样做是为了使我们的传统简谱教学得到更好的补充、完善,使其能更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全面提升其专业技能。这样一来,我们除了用五线谱固定音高来演奏之外,还能更好借鉴吸收一些西洋乐器的知识技能。如管乐专业的学生,可用线谱演奏一下西洋管乐中黑管、双簧管等乐谱,在熟悉线间位置的同时,增加一些如外国音乐分句、分段、呼吸连顿、吐音跳音技巧;拉弦乐器可以演奏小提琴、中提琴的一些片段,学习其指法、弓法等。既学习了线谱,又具有某些固定音高的感觉及概念,还可以学习西洋乐器的技巧方法为我所用,并能在理解这些音乐作品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同时又可以掌握很多的新音乐记谱方法,对调性、音程、和弦、节奏等知识有了更深入更直接的体会,这里的很多方面在专业主课里是学不到的。学生在进行五线谱固音高的演奏中,对不同的调高会有一个从视觉到心理,从心理到实际音响的感知新认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并认识自己乐器在线谱上的具置、音域、音区与简谱的对照比较,从而能清晰准确地表达音乐。不至于在演奏中出现实际音高和记谱音相差很多的笑话。
二、加强与提升学生的视奏能力
视奏能力的不足一直是我们专业院校学生的软肋。在合奏训练课中,笔者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些听了很多次的简单而熟悉乐曲分谱发到学生手中后,在没有标明各种表情记号及术语前,他们能自由随意地奏出一些片段。但是,当我们标明了弓法和指法、换句气口、强弱连跳等表情后,他立刻就会晕头转向,熟悉的片段也因此不能正确演奏。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学生平时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视奏练习,加上学生平时的演奏都是随心所欲,只要把音符、节奏演奏出来就行了,根本没有注意过还有这么多表情要求。当我们要求学生认真严格地演奏这些音乐,他们往往都不能胜任了。眼、耳、手协调能力也不够好,也反映不过来了,这些都是缺乏有效的训练导致而成。真是要很好地视奏这些音乐片段表现音乐意境,是必须要通过长期训练,严格要求才能够实现的。达到逐步提高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与各器官之间的协调协作能力。这样的训练应该在艺术中专就要得到应有重视与加强,从思想观念的改变到加强实践练习,都要提高学生的视奏练习的免疫能力。具体方法是:在合奏训练前,有意识地让学生齐奏线谱C大调音阶(平均律、西洋大小调)、模进和和弦分解,然后找一些现有的简单熟悉的片段或乐曲,(必要时老师还可以编配一些能适应学生演奏的音型织体)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表情标记演奏。还可以集体演奏视唱教材中的谱例,(包括单声部,二声部等)必要时还可以把原有弓指法,连吐法等表情重新划分标识,看看有什么变化,哪样的最合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齐奏完后就要安排演奏一些有主奏和伴奏分工合作、织体变化较多的乐曲了。另外,也可找出一些民族管弦乐中本声部的技术性、抒情性等段落要求视奏。使视奏训练一举多用,有的放矢,既进行了视奏练习又熟悉了音乐作品,并在这时候讲解并强调学生的内心听觉和预先听觉能力地培养与训练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并长期坚持,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将受益匪浅。
三、努力提高学生的合奏合作能力
合奏训练是集体实践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而设,并能使学生在课中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理解、欣赏和演奏诊释音乐作品的水平。通过合奏训练,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检验专业主课的学习,对音乐作品也会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在合奏训练时,在合奏音量方面,要让学生注意本声部的音量平衡,学会倾听自己所奏音量和本声部所奏音量及整个乐队音量是否融和。因为一个人演奏的弱奏或强奏与本声部及整个乐队所奏的弱奏或强奏会有很大的区别,并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主旋律与伴奏及低音声部的关系。在演奏柱式和声时,要注意旋律音与低音及内声部的力度关系(前两者相对内声部较强)。在处理复调性质的段落时则要注意对比复调中的主要旋律与从属旋律的平衡,模仿复调各声部进入的起始部分力度一致,而与主题同时出现的对题则要弱等问题。在演奏法方面:则要注意弦乐弓法、指法、连断等是否统一,揉弦的频率、速度、内外弦运用等能否一致。管乐则要注意句法、呼吸及起落音、抹滑音的距离同步协调。弹拔乐则要在注意音量平衡的同时,在奏法上,如长音轮奏在频率上力求一致。因为在演奏方法上,柳琴和中阮、大阮、三弦是用拔片,而琵琶是指甲,扬琴则是竹键击弦,很不容易在力度上和点的疏密上取得同步。
一、高职教育理论分析与现实差异存在的症结所在
(一)部分高职毕业生职业道德素养较低
有资料显示,适应职业发展趋势的现代人才在能力上应具备五个方面:(1)合理利用和支配时间、经费、设备、人力的能力;(2)处理好人际关系,作为集体一员和谐地参与工作,能与背景不同的人共事的能力;(3)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4)综合与系统分析的能力;(5)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在素质上应具备三个方面:(1)阅读、书写、运算的技能;(2)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确认、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个人品质、诚实、集体责任感等。而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却反映高职学生整体职业道德素养较低,具体表现在:组织纪律较差,缺乏诚信,管理能力不强,缺乏实干精神,过于追求物质待遇。
(二)高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在校期间普遍存在厌学现象
目前在校的高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一方面,在“养尊处优”和“有求必应”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从家庭、社会中索取而不习惯付出,不能吃苦,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心理脆弱,不成熟,人格不稳定;另一方面,他们负载着上辈无限期望,在各种观念和现象影响下,在教育的高投入下只为一个好工作,读高职那是万般无奈,在校期间普遍存在厌学现象。
要解决内外冲突的这种窘况,高职的出路只能在高职毕业生的“出口”二字上了。学校是人力资源中心,用什么样的丕料生产什么样的合格产品,是其最为本质的功能。无论当前就业的形势如何严峻,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需要受过较好教育,具备一定素质、能力的人才,所以必须坚信高职的办学宗旨,对症下药,练好内功。
二、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在高职教学中做好就业导向,培养适应社会合格人才的对策和措施
(一)认清社会现状,对学生进行定位教育
1.以人为本,进行针对性教学
学生进校的第一年,只分方向不分专业,进行职业基础性教学,此阶段特别要突出职业导向教育。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提供多方面的渠道,为学生广泛收集和整理相关职业信息情报,根据学生的职业兴趣,综合学生的学力、智力、体力、性格、志向、能力、家庭社会可利用的就业资源,对学生提出教育培养建议:(1)选择合适的、能胜任的职业进行对口“专业学习”;(2)继续“升造”;(3)准备独立创业等,以此进行分班,每个班人数不应太多,然后进行针对性教学。
2.因材施教,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教师眼中的“好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发展情况却不尽人意,而有些“差学生”工作后的发展后劲却让老师们、同学们出乎预料。其实这是对人才类型认识不足,单用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缘故。人才的类型很多,有智力型的,有语言型的,有操作型的等等,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就得有的放矢,扬长避短,不能只图省事,用简单标准进行教学和考核。
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情感交流
由于许多情理之中的原因,高职学生大多出现眼高手低、行为懒散、学习不求上进,心理年龄普遍低于生理年龄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得非常注意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不能只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要随时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调整教学方法。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是随时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和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理解他们的看法,用鼓励和欣赏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评价,用真诚的关心来爱护他们,必要时甚至可用“诓孩子”的教学方法。只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再“牛”的学生也会触动。
(二)强化高职教育教学中的职业能力培养
1.强化教学中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毕业生区别于社会就业大军的标志性特点就在于经过专业化的职业培训,这点也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但如何获取职业的适应能力、职业的发展能力却是当前高职教育不可回避、必须加以解决的头等问题。学生进校后,结合专业方向,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步骤、分阶段地完成就业计划,这样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知识的贮备、职业技能的提高、职业动态的预测。
2.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
从当今社会来看,无论产业结构如何调整、职业如何变迁,任何一个职位都会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也只有这样才囊括了任何职业所要求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作风,而这些要求与我们高职学生的自身成长特点正好相冲突,且职业道德的培养也不是一夕之功,还必须借助职业生涯的磨炼。在高职三年学习期间,必须严抓两个问题:
(1)责任心。每一学期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操行评分,在评分时把责任心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进行细划和测评;最好单独作为一个考核项目,把它分解为自我责任心、对他人的责任心、对集体的责任心等,由学生自己、同学、老师分别打分,综合评定。其目的让学生认识到责任心的重要,有意识加以唤醒和重塑。
(2)严谨态度。从幼稚园开始,老师就开始教导和强化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可反而进入高职校后,不光学生自己,甚至老师对纪律性要求也越来越松懈。其实,出勤可折射出一个人处世哲学是否认真、负责的态度。所以,要从小事入手,在各项活动中、学习任务中、教学管理方面都要严明纪律要求,让学生从点滴做起,逐步养成严谨的习惯。
(三)加强高职学生基本功训练和提高
许多用人单位反映,高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低,文字应用和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沟通能力与技巧等,这的确不冤屈一些高职学生。如同样的问题再换个角度问,立刻变得茫然;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的提问,都会演变成自提自答的设问;不足百字的答题内容不光错字多,而且语句不通,从头读到尾不知其叙述的是什么等。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教师有时不要从头包完,必须不同程度留有余地,引导学生来完成,以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归纳能力。作业形式应该灵活多样,考核要求也要多方面,不一定只要求答案正确,只要学生能开动脑筋,进行了分析、判断,进行了归纳、概括,进行了知识的迁移,进行了演绎和推理,都要加以推崇和肯定。
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把社会、行业现状等情况与专业课程内容结合,方向性地布置一些专题性作业。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在规定时间内以竞赛形式公开汇报,考核的标准也可由学生共同商榷决定。测评标准可参考下表:
在中国的艺术长河中,不管是绘画,还是雕塑、建筑、工艺等都蕴涵着相当丰富的美术语言,它所透露出来的人类文明的力量和巧夺天工的奇美构思,无不吸引人们向往它,驻足凝视。人们或多或少都能感悟到其中的一些意义,如果人们丝毫不能感悟到其中的意义,人们就无法产生共鸣,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不管他的美术语言能力多么低下,他对本国国旗形象的敏感和激情都会大大区别于他对其他形象的感觉,就是因为国旗形象对本国的公民来说总是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因此,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无疑是要使受教育者理解感悟到每一艺术形象所蕴涵的基本意义。一般认为,科学语言交流的是知识,美术语言交流的是感受。由于人们生理结构的一致性,决定了人类对世界的感受方式和感受结果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然是令人向往的,但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最有效的办法,首先得看懂,并能够感受它们。可以这么说,看懂了美术语言,就或多或少地能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而不能看懂美术语言,想要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势必成为一句空话。就和我们的文学语言一样,总是先看懂才会讲,才能拿它来交流。而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我们的教学基本上忽视甚至放弃了看懂这一感受和欣赏的阶段,试图一步达到运用的水平。结果虽然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习了不少美术类课程,画了不少画,但并不能真正感受美术作品。
这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主要的还是对美术教育的观念问题。学会看懂美术语言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会表达,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会看懂美术语言更重要,也更现实。所谓看懂就是能够理解、感受到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等美术语言所表达的感情和意境。就如同语文教育并不以培养小说家为目标一样,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美术家为目标,但无论如何,基础教育一定要完成培养学生能够欣赏美术的任务。不过语文教育与美术教育还有不同,语文教育同样重视甚至更重视语文文字的运用能力,因为这是一个人在文明世界的基本生活需要。而美术教育对美术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可能提出这么高的要求。我们现在的美术教育之所以难以令人满意,关键就在于把看懂美术语言与运用美术语言的轻重和先后颠倒了。
因此,要提高当前的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我们就必须用美术语言进行美术教育。人们常说,美术教育是情感教育,而美术语言则是情感教育的表现手段,它不是摆事实讲道理,更不是客观描述,而是感受的叙说,情感的抒发,主观的表现。美术的核心是情,美术语言的本质是抒情,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美术教育的本质是传情,检验传情的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准就是看有没有打动学生。如果学生在美术课程中若无其事、无动于衷、鹦鹉学舌、小僧念经,那这样的美术教育一定不艺术了。要使学生动情,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参与,学生对美术创作背景的了解,对美术内容的理解,对美术表现对象的关心。美术教育中同样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问题。与学生的关系太远,与学生的生活太隔膜,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太脱节,与时代的色彩太偏离,要引起学生的共鸣,要打动学生自然就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关心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要求我们关注社会,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美术时尚。应该说,在学校课程这个层面上,美术教育的空间是十分广阔的。
每个富有成就的美术家对于艺术形象的创造、对于美术语言的运用都常常达到一往情深、达到痴迷的程度。每个大画家都有着动人的创作故事。这里笔者不必重复“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故事,艺术创造离不开创造主体,美术教育离不开主体故事。在引导学生欣赏《雅典学院》作品时,笔者也提出过希望注意对科学家发现科学奥秘的动人故事和心路历程的教育,那可以激励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科学的热情。但感情和科学毕竟是两回事。而感情对于艺术来说却是一回事。艺术与感情分离开来就不再是艺术了。
课标 音乐课 创编教学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设定的音乐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1]《课标》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课标》对于中小学生学习音乐创造,给出这样的定义:“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1]由此,我们不仅可以知道音乐创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不难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理论水平的高低、音乐专业技能及相关文化修养的优劣,决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和音乐创造力培养的进程,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当我们看到中小学音乐教学长足进步的同时,也不难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笔者的走访与调查,就当前中小学音乐创编教学现象,从不足与改进对策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小学音乐课堂创编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1.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脱节
音乐教师在职前的学习中,由于大学的传统作曲理论“四大件”的教学过于强调高深的理论及严格的规则,没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和较强的针对性,在教学中缺乏应有的实践训练,也没有引导未来的教师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将这些理论渗透其中,因此很难实现学以致用。由于中小学音乐教学历来存在的“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教师自身很难主动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并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因而在中小学的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能较好地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演奏器乐小型作品,以及合唱、舞蹈的编排;而对于创造一些节奏与歌曲片段、音乐故事、音乐剧、自制乐器等就会感觉无从下手或完全没有概念。这正是由于音乐教师缺乏理论知识的应用,导致学生对音乐要素――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以及调式、和声等缺乏应有的认识。音乐理论的缺失,使音乐创造缺失了材料和动力,就如同建造大厦没有钢筋水泥,列车要开动却没有电力和柴油一样。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真正实现音乐课程所设定的目标,关键在于教师理论知识的累积和运用。
2.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创编教学观念滞后
在笔者走访的音乐教师中,绝大部分音乐教师都认同音乐创编的意义与价值,但教师们又都认为创编课“不好上或不会上”。通过与教师们的访谈,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一谈到“创编”就认为是作曲,而教师们也都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创作过歌曲或舞蹈,怎么能给学生上创编课呢?”事实是,音乐创编课是通过运用音乐材料,进行即兴的音乐活动与创作尝试,而不仅仅是“作曲或编导”!我们的音乐教师所要做的是运用音乐素材,在音乐课堂通过节奏与歌曲的片段、音乐故事、音乐剧的创作以及乐器制作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
3.中小学音乐课堂创编教学的缺陷
当今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主要进行的是歌曲演唱、乐器演奏、音乐作品赏析课。音乐创编活动不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歌唱课时,教师不能结合教唱的歌曲进行节奏创编、歌词创编、角色表演等一系列深化歌唱教学的创编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进行音乐创编活动时,教师常常会遇到这些问题:设计音乐创编活动的内容时,由于创编目标不明确、创编形式单一等,导致教与学相分离,“各念各的经”;在教学时,教师往往只重视创编目标与创编内容,却忽视了课堂创编过程的引导,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学评价时,仍坚持传统的教师是“领导者”的评价方式,轻易地以“对”或“错”评价学生的创造活动,而不是以具体的欣赏观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考。
二、提升中小学音乐创编教学能力的对策
1.提升音乐教师的文化艺术素养
音乐是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音乐有两种形态:符号(乐谱)、音响。无论以哪种形态出现,音乐与其他文化表现形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不同文化人群都能够体验感受、欣赏并接纳的文化。例如: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命运》交响曲却可以震撼全球;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可以感动世界;还有韩国的《江南style》,风靡整个地球的程度令人不可思议;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提高理论及创编教学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文化修养,以开放的视野、广阔的胸怀,尊重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并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自己的精神更加丰富,知识更加渊博,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现在,音乐教师的职业培训丰富。依笔者之见,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缺乏的是与当代艺术创作的联系。这需要政府与专家在适时更新教材的同时,为音乐教师与作曲家及编导家们打造一个网络平台,使传统的至当代的优秀作品都可以成为教师的课堂资源,并且让当代一流的艺术家们随时都可以参与并帮助中小学的音乐创编课堂教学。这种资源的运用所带来的艺术教育的力量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
2.转变音乐教师的课堂创编观念
(1)教师将理论与创编实践转化成学生创造的乐趣
学习和掌握作曲技术理论是音乐创作的前提。因为这些理论不仅凝聚了前人创造的智慧结晶,也为后人的再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无论是现任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还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作曲技术理论水平。不但懂得复调、和声、曲式、配器的基本知识、规则,还要了解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运用这些理论,使中小学生在音乐课的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创作的魅力,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知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把音乐创作变成他们的乐趣和自觉行动。
(2)教师在音乐创编教学活动中渗透音乐知识
虽然音乐不具备语义的确定性和对事物描述的具象性,但它有自身的逻辑性和起着支撑作用的结构性。正因为如此,音乐才能够展现出它不同体裁、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情感的丰富多样的作品,让我们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财富。所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特别是技术技能方面的分析能力,是提升他们的理论和创编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具备了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中小学音乐教师就能够在教授音乐创作的时候,在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者时代背景以及歌词等所提供的文字信息之外,还能够从音乐作品本体出发分析它的体裁、结构、织体、旋律、和声以及节奏、速度等技术层面的信息,从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作品的内在逻辑,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作品。
(3)音乐课创编教学的途径:“听觉――模仿――即兴”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始终贯穿以“聆听”引导教学。在创编教学中,创设音响情境。例如在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根据作品中的音响特征,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运用口、手、脚表现作品中描绘的大自然的音响,使学生的内心听觉与创造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模仿是中小学音乐课创编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艺术技能所必须完成的过程。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通过演唱或演奏体验音乐;通过模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创造学习。从模仿中学会创造,特别是小学的音乐创造活动常常是从模仿开始。
在音乐创编教学中,即兴创造与创作缺一不可。即兴创造是指学生根据当时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创造行为,它往往与即兴表演联系在一起;创作或改编乐曲则是经过构思、选择素材、加工组合成为一首作品。小学的音乐创作活动,应该尽可多地采用即兴方式;让学生在即兴创作中积累音乐经验,提高知识水平和创造力,逐步进入非即兴性的创作练习(如按要求编写、创作曲谱)。
3.提高音乐教师创编教学的能力
(1)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从音乐的素材而言,音乐离不开音高与节奏。因此,在音乐的创编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例如,在人音版一年级第四单元的《动物说话》歌唱课中,教师启发学生回想生活中的动物发出声音的时值长短,引导学生创造由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组合而成的动物说话的节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动物说话声音的特点,创造音高。学生在学唱《动物说话》后做上述的创编活动,觉得既有挑战又有趣。其次,在教学中运用电脑教学平台,通过CAI技术一体化的音响、图像、文字的强化、渲染、诠释创编音乐内容的情景与特色,增大课堂的信息量,满足学生对音乐文化与音乐风格的认知,为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了事半功倍的教学平台。
(2)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首先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设计创编教学。小学低段的学生活泼、爱模仿,但音乐理论基础浅,尽可能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低学龄段的学生在创编中通过设置情景,以动作创造、声音的想象为主。创编课的教学语言应该避免空洞,有明确的创编目标与创作提示。初中学生既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又有了对世界一定的判断力以及自我的价值观,可设计欣赏与创编结合的课型。创编的形式应丰富多彩。
(3)营造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
曾有日本学者恩田彰(1987)提出了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师具有下列特征:教师自身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创造力;教师有着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态度;建设鼓励、包容、理解、欣赏的创作气氛;积极创建充满创造力的班集体文化;营造充满创造力的学习环境;重视在创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上述的六点在具体的教学中体现为:(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不再是指导者的姿态,而是创编的策划者、参与者。(2)教室文化提倡多元与宽松。从细节入手,如教室桌椅的摆放都与传统的队列摆放有较大区别,经常改变区域摆放,以放大空间、增强交流的圆形、扇形为主。(3)通过亲切、形象的教学语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准确地传达教师的创编意图。(4)在创编课堂的教学中关注个体创造感受,随时加以引导与疏导。对于创造力旺盛、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胆怯、创造力薄弱的学生充分创造机会,让其参与到课堂的创编活动中,并且不失时机又恰到好处地鼓励学生“你的节奏感很强!你的声音很好听!你很擅长讲故事”等等,鼓舞与激发相对弱势的学生。
(4)创作教学中,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评价
在音乐创编的课堂中,教师应该重视创编的过程,不轻易地以“对”或“错”评价学生的创造活动,而是以具体的欣赏观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考,并且扩大评价主体,真正地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不再是教师一人评价,而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评价者,调动学生重视创造过程,增强相互交流、协作、欣赏的机会,真正地让学生体验“做中学,学中做”的创造乐趣与创作成就。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中小学音乐教学应该以“源自音乐、回归音乐、感受音乐、创造音乐”[2]为宗旨,以实现《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方向,不断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认知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音乐理论水平、音乐创编能力和教学能力,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殿堂。
――――――――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