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8:28: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共安全防范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防范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越来越快,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也逐年快速增大,但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的生命线,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杜绝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同时安全管理也是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工程建设安全可靠、稳健经济的关键。下面针对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方面进行思考探究。
1 要在建筑企业内部开展施工安全文化建设
1.1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建设安全施工文化
首先要在施工企业内部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普及安全知识,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提高安全技能水平,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同时,施工企业应依法持证上岗制度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根据施工作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编制符合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教材和常识安全手册;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把安全文化进现场、进工地、进班组、进家庭“四进”活动。再次也要加强提高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国家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地方及企业安全管理规定与制度,培养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1.2 加强安全事故预防,落实安全技术交底
严格实行上下级式的分级负责、责任追究的安全管理方式,并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观念贯穿到每一个施工生产工作环节。且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由项目负责人制定具体的安全方案。如组织编制水上作业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及临时用电、脚手架、模板工程、深基坑等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或措施方案。并都要按施工安全要求过论证审核后,再由专职安全员监督实施,以确保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落实。真正做到“施工方案体现安全、工作环境保障安全、作业人员注意安全、施工过程确保安全”。
2 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经济费用合理投入
2.1 合理地进行安全投入
建筑施工企业首先要确保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经济费用合理投入,根据《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实施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制度。如合理的安全投入主要有以下内容:文明施工措施费、安全施工费、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费用、按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费用、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费用、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费用、其它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等等。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应实施建设工程项目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将(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或安全管理人员参加意外伤保险。
2.2,建立健全奖罚制度,合理运用资金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企业内部应组织各种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活动,包括:日常安全巡查、周安全检查、月(季)综合大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等。督促施工安全责任制和安全资金的落实,及时监督整改各种事故隐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过程中通过检查对做出突出安全管理贡献的施工人员或项目管理负责人及相关单位,要进行合理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但对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够重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投入少的,或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有关人员及单位,要进行重罚。
3 制定科学的施工安全计划,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3.1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和进度,制定施工安全生产措施计划,并分析建筑安全生产系统的安全现状和存在的施工安全风险,通过分析和论证提出安全工作目标。并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合理的安全生产施工作业方案,对工程施工中的各个阶段要充分督导、检查,以便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分析、协调及修正,以确保制定的安全措施计划顺利进行。另外,在充分检查或督导各专业工种、各个工程项目现场的施工管理和安全情况外,也要及时检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切实可行。把一些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消灭在萌牙状态。同时施工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及时对各类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作出检查报告,针对现场存在问题制定下一阶段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侧重点或计划,对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宣传使其发扬光大。
3.2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或安全管理负责部门,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度。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建设工程项目主要负责人 (即项目经理)要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并从管理层到工作层,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或安全生产责任状;同时,安全领导小组也要不定期组织项目成员对岗位责任制进行学习、落实并加强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的定期考核。指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形成安全值班、安全风险分析、安全检查、安全例会等制度,检查、记录现场隐患,研究安全生产对策。
4,完善分包安全管理一体化,抓好施工队伍协作建设
按照公司分包单位一体化管理的要求,要有相对稳定的施工作业队伍,把分包单位人员视同本单位员工,开展一体化管理:通过统一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组织保证体系、监督奖罚统一、安全防护用品发放统一、内业资料统一等措施,认真审查分包单位的建筑资质,严格实施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和安全技术交底活动。对分包单位施工作业人员要实行动态安全管理跟进制度,作好分包单位一体化管理,创建分包安全管理班组。如每个班组可设班长、副班长、安全干事、技术质量干事、材料机械员、生活干事、考勤员等七大员。让分包单位管理班组成员和各班组成员之间形成直接、对口的联系,提高协作团队建设能力,以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针对分包单位现场作业机械种类多,立体交叉作业多等情况,应建立机械进场验收制度,对进施工场地的所有建筑机械设备进行检验,待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作业。所以,通过分包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推动其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5 完善应急安全管理,做好制定应急安全预案
施工单位应对已初步认定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事故安全风险评估,提出安全防范管理措施。并在现场明显位置树立危险源告之牌。对于安全事故发生时,需要制定周密的应急计划、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要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项目施工的特点,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制定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根据施工项目在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在该工序施工前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演练;把指挥机构和各救援队伍训练成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的指挥班子和抢救队伍。一旦发生事故,救援队伍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应充分认识到施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同时也要加强安全监督、监管力度,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扎扎实实地做好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盾构施工;安全管理;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疾速的发展,基础设施建造不断添加。一起跟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国家、区域和城市之间的联络越来越频繁,除了利用高科技网络化完成衔接外,畅通无阻的交通运输线也成为了联络区域与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直接方法。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的铁路、高速公路以及最新鼓起的城际交通轨迹和市内交通轨迹的兴修得到了疾速的开展,地铁工程作为这些项目不行短少的有些,其已建或许在建的数量正在不断添加。
一、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的安全事故分类及原因分析
盾构法是一种在地下暗挖隧道的方法,它可以很好的解决地上明挖隧道占地多、施工影响大等缺点,成为当前城市地铁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盾构法要经过城市的已有建筑物,对施工的要求较严,同时,盾构法施工也极易引起地面塌陷等问题,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安全事故主要有地表沉降、地层损失和盾构机掘进偏移3类,如表1所示。
名称 内容
地表沉降 盾构隧道施工将在地表形成类似于Peck沉降曲线的横向沉降槽,随着新建盾构隧道工作面的逼近,该横向沉降槽在纵向沉隆变位曲线和地层次固结沉降的叠加效应影响下逐渐呈“不对称-对称-渐趋对称”趋势变化
地层损失 盾构前方地表位移;盾构通过时的位移;盾构离开后的土体固结
盾构机
掘进偏移 很多地铁隧道地层岩面起伏较大,断面内出现风化或洞体填充物的处理与周边岩面差异较大,在此情况下,刀盘工作条件恶化,受力不均,掘进速度不均,姿态不易控制,易出现盾构机头下垂、机头向上的过量蛇形、偏离轴线等情况
表1盾构施工安全事故分类
近几年,我国在建地铁施工中,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安全事故频发,如表2所示,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点 时间 原因 后果
北京十号线 2007年2月18日 意外事故,安全措施不到位 3人死亡,多人受伤
南京地铁 2007年5月27日 修建始发井时土体滑坡 2人被埋身亡
深圳地铁5号线 2008年3月18日 山体塌方,隧道坍塌 1人被埋身亡
广州地铁三号线 2009年5月17日 更换刀盘时不明气体泄漏 3人死亡
西安地铁一号线 2009年8月2日 管片拼装机吊装头断裂 1人被砸身亡
南京地铁二号线 2009年11月11日 工人操作失误打翻液氮瓶,液氮泄漏 3人死亡,7人受伤
北京地铁十五号线 2010年7月14日 车站深基坑钢支撑脱落 2人死亡,8人受伤
大连地铁试验线 2011年3月10日 塌方 3人死亡
深圳地铁五号线 2011年4月5日 重物坠落 1人死亡,4人重伤
表2近年我国地铁安全事故分析
(一)地质和水文环境复杂,造成施工事故与其他工程施工不同的是,地铁施工建设与周围的环境有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联系,且在其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双方之间的关系又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核心原因在于地铁的特殊功能。与此同时,在地铁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整个地铁工程一般建立在城市的繁华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交通拥挤、建筑物多且环境复杂等状况,这些,都会对地铁项目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再加上城市地下层管道的分布密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铁的施工安全。
盾构法地铁隧道的施工容易引起坍塌、冒顶、涌砂、涌水、透水、管线断裂、建筑物开裂、坍塌等事故。正确的施工方案和围护方案才能够确保施工阶段土体稳定、地下管线安全,不致出现地面坍塌、管线断裂、建筑物开裂等事故。
(二)地铁施工设计不完善
因为地铁施工的水文和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地质结构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地下的结构和它所在赋存底层之间相互关系至今没有被研究清楚,导致城市地铁工程建设的设计规范、原则和标准都还不能形成统一,导致工程设计中所采用的力学计算模型及分析判断方法所得的结果与实际施工时的情况存在很多误差,最终导致在设计阶段就已经给地铁工程的施工安全埋下隐患。
(三)施工监管不力引起的安全隐患
施工监管不力是引起盾构隧道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施工单位的安全文化缺失,没有健全的安全制度,不能实施有效的工程监管,施工组织混乱,都是导致地铁施工存在安全问题的诱因。同时,由于地铁工程项目巨大,施工人员不足,大量的农民工被施工单位聘用,但是他们的知识水平较差,安全地铁和安全意识相对匮乏,对地下工程建设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不能及时的反应和处理,造成施工安全管理漏洞百出。地铁工程的施工是一个工艺流程较为复杂的过程,施工方法众多,因此,施工单位应该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但是当前在施工方案制定上,施工单位依旧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方案。施工设备差、操作地铁水平低的队伍在施工中更容易发生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地铁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组织机构,落实职责管理
开工前,安全工程师、专职安全员或安全管理人员编制包括安全和生产技术的保证措施,对施工中将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要认真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要有序地进行总体施工组织,针对制约工期的关键工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坚持基础力量建设,不仅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加强人员配备,而且要积极落实职责分工,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及生产工作。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以安全促生产。按照“综合治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否决权、从严治理、标准化管理”五项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为了发挥组织机构及人员效能,必须在内部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组织机构。同时,进一步落实职责管理,明确领导班子的职责分工、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及每名员工的岗位职责,有效推进地铁施工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人员配备,完善管理制度
在深入分析承接地铁项目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要重视各类人才的引进,加强人力资源配置,科学选拔具备丰富地铁施工经验、责任心强、年富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精英入驻参与项目施工。同时,积极加强制度建设,从工作职责、工作程序、日常巡查、工程监督、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章立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实现规范化和管理的有序性,关注执行,严格落实,为地铁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三)严控安全隐患,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是确保完成地铁工程的前提和基础,是必须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以培训教育等方式强化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全体员工逐步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内化于心。同时,多措并举严控安全隐患,做好安全防护管理。一方面,制定了完善的安全施工方案,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力度;另一方面,重视施工现场的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购置基本安全设施,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专业性安全检查。
(四)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安全教育包括定期教育及新工人、变换工种工人、特种作业工人的安全教育。职工新进场,未经三级安全教育不准上岗。要进一步加强项目施工全方位培训力度,激励员工汲取国内外优秀地铁项目建设经验,通过各类有效培训不断增强自身业务技能和素质水平,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令人钦佩的工作能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对采用新工法、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技术难度复杂或危险较大的作业,进行专门安全教育,并有可靠的措施,才能进行作业。同时,力争在各项培训的激励下,促进全体人员严格根据技术细则进行施工。严格根据技术规范做好本职工作,为提升地铁工程的质量夯实基础。
(五)安全技术交底
各项作业实施前,有针对性的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采用书面形式,配作业指导书(或操作细则),并履行签字手续,保存资料。安全工程师负责监督检查,施工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作业。
(六)安全检查
1、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地进行检查。发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时,各级安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
2、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逐项进行自查自改。
3、 检查类型:采取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检查。
① 定期检查:在建项目主要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施工队每天进行施工安全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提出保持或改进措施,并落实实行。
② 非定期检查:按照施工准备工作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和专职安全人员日常检查进行。
安全检查内容:坚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边查边改的原则;主要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查事故处理。结合季节特点,重点查防触电、防机械车辆事故、防汛、防火等措施的落实。
(七)实时监测
(1)通过对监测项目的观测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计算进行预测和反馈决定是否需要对盾构周边、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以确保隧道结构的稳定及环境的安全。
(2)现场监测的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3)通过监测数据与预测值比较可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
(4)通过监测收集数据为地铁及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相关规程的制定积累经验。
结束语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地铁项目的飞速发展,现代地铁项目的设计及投资规模日益壮大,施工强度也在不断增加,加之各类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广泛运用,我国的地铁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为确保地铁项目能够顺利投入运营,必须重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明确职责、完善制度、严控隐患、加强培训,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促进地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双赢”。
参考文献
[1]竺维彬,鞠世健,史海鸥.广州地铁三号线盾构隧道工程施工地铁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2]汪茂祥.盾构洞门加固方法[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8(4):110-115.
[3]周文波.盾构进出洞施工风险分析及防治[C],地下工程建设与环境和谐发展-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文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56-165,
关键词: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要点。
1 建筑施工用电安全隐患
建筑施工工地的外部环境条件是较恶劣的, 因而在建筑施工用电中必须减少安全隐患。在建筑施工中常存在的用电安全隐患有:
1.1 建筑工地环境复杂, 如风吹日晒、尘土飞扬和季节性的阴雨潮湿, 使工地用电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 同时, 夏季炎热多雨、人体多汗绝缘阻抗下降, 而且这些人多为非专业电气人员, 缺乏用电安全知识, 有的甚至不遵守安全规程违章作业, 凡此种种, 均易导致电气故障及触电伤亡事故。
1.2 用电设备的多样性和工作状态的不稳定性。
1.3 在一般单体建筑物的设计, 通常采用TN 系统供电, 并对整个建筑物做等电位连接; 而建筑施工工地一般都不做等电位连接, 尤其是由低压网供电且采用TN 一 C 系统时, 因三相负荷不平衡或任一用电设备及线路的绝缘损坏而导致金属外壳所带的高电位会沿 PEN 线传播到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上, 此时, 由于整个建筑工地处在总等电位连接的保护之外, 设备金属外壳上的危险高位很容易引起角电伤亡事故。
2 用电安全措施
2.1、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系统
定义: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不带电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接地电阻值一般应小于4Ω。保护接零: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做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零。根据保护零线(PE线)是否与工作零线(N线)分开,保护接零供电系统又划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供电系统。本文重点论述一般施工现场均采用的三相五线制系统,即TN-S系统。
要点:1.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引出。
2.同一供电系统内不得同时采用接零保护和接地保护两种方式。
3.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箱柜的金属框架、门,人体可能接触到的金属支撑、底座、架体,电气保护管及其配件等均应与保护零线做牢固电气连接。
2.2、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定义:“三级配电”是指配电箱应分级设置,即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用来接设备,形成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主要针对漏电保护器而言,除在末级开关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内再设置一级漏电保护器,形成两级保护。
要点:1.两级漏电保护器的参数相匹配,可按如下方法选择:分配电箱可选100~200mA,但不得超过30mA*s的限值;开关箱处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用于潮湿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2.空气开关不能用作隔离开关,必须选用肉眼可以辨别分断点的开关。
2.3、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定义:所谓“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就是指每台电气设备必须单独使用各自专用的一个开关电器、一个漏电保护器,严禁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用电设备。
要点:1.箱内开关应贴上标有用电设备编号及名称的标签。
2.箱内接线端子应牢固压接,严禁虚接。
2.4、电器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同一级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分路设置,照明线路宜接在动力开关上侧。
2.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的场所,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3.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与保护零线端子板分设,配电箱的外壳均作保护接零。重复接地电阻值都不得大于10Ω。
2.5、安全电压
定义:安全电压是不致危及人身安全的电压。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即为防止因触电造成人身直接伤害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等级,一般分为42V、36V、24V、12V、6V。安全电压应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选用。
要点:1.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2.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场所作业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3.建议在施工现场的职工临时宿舍内尤其是金属板材的临建宿舍内的照明电源电压采用36V。
4.照明变压器必须采用双绕组式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2.6、外电防护
定义:所谓外电防护,主要是指针对不为该施工现场专用的已经存在的配电线路、设施所进行的防护措施。当因场地条件限制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要点:1.对于外电架空线路,当在其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安全距离,且随外电线路电压等级的增加,安全距离相应增大。
2.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的正下方施工、建造临建、堆放材料及构件等。
3.对于现场内的变压器等设施应用木、竹板及杆件等进行遮拦,并悬挂警示牌等,保证防护设施坚固、稳定。
4.塔吊等起重机械吊运物料、构件等不得在外电线路、设施正上方行走,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2.7、日常维护与检查
对现场的用电设备、供电设施、线路等进行经常性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要点:1.持证上岗,用电设备、闸箱等的接线、日常维护检查均须由取得相应资格的专职电工进行操作,并作好巡视、维修记录,严禁无证上岗。
2.定期对用电设备、供电线路、设施等的绝缘进行检测,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立即停止使用进行维修或更换。
3.定期对供电系统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4.大风、雨雪,前后对整个施工现场的供电系统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后再投入使用。
2.8、临电系统的验收与档案管理
要点:
1.专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要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审批后方可施工。
2.临时用电系统在施工完成后要经过编制人、项目经理、审批人及专职电工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要履行签字手续。
3.建立完善的用电档案,并设专人管理,主要包括:专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接地电阻绝缘电阻遥测记录、电工巡视维修记录、临时用电验收记录等。
3 加强整治管理
3.1 建章立制。
建立健全用电安全责任制,制定和完善安全用电组织措施、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以及用电安全的现场管理措施。
3.2 加大投入。
加大和完善施工用电软硬件的投入,特别是用电设备、保安电器、绝缘材料、绝缘工器具、绝缘防护用品的硬件投入。
3.3 强行整改。
各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用电安全生产管理,切实做到严防死守。要善于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强行整改.
3.4 依法行政。
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把原来忽视甚至遗忘的建筑施工用电安全问题严肃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经常开展用电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并严格履行职责,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绝不放任自流、姑息养奸。
【关键词】临床护理 安全措施
临床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护理安全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安全越来越显得重要。由于工作的对象是病人,病人的生命使护士的工作充满了特殊性和重要性。而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如何保证护理安全,使护理安全系数降到最低,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才能在工作中运用法律保护自人和病人,护理工作才能安全有序的进行。
1 临床工作中不安全因素
1.1执行各项制度不严。主要表现为不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简化操作程序,是造成不安全因素的隐患。
1.2 服务态度生硬。对病人缺乏同情心,责任心,服务态度生硬简单。是护理纠纷的导火线。很多医疗、护理纠纷往往都是由服务态度生硬所引起的。
1.3 技术水平方面。护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实践性较强,具有科学性、技术性。个别护士不认真学习,理论基础差。
观察病情不细致,发现不了问题。当护业务不熟悉、专业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动作粗暴或操作不规范,不按操作规程执行各项操作时。病人发生病情变化也不知道。曾经有一位护士夜间值班病人发生情变化,神志不清。在书写交班时描述病人安静入睡。也有护士因解剖部位不清楚,误将尿管插入阴道内。
1.4 观察病情不仔细。观察病情不及时,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进行记录。工作繁忙,出现漏记录,涂改现象仍然存在。
1.5 不重视病人心理变化。护理工作,工作量大,工作临碎,护理人员只忙于治疗,对病人思想情绪发生变化不能及时发现。未能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
2 安全防范措施
2.1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重点抓好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增强团队意识。每规章制度都是血与泪的教训写成的,抓好规章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是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的重要保证。教育各级护理人员认真坚持工作原则,实事求是,明确自己的职责,及时汇报、请教,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论问题大小都要及时汇报,不可隐瞒情节或自作主张处理,以赢得补救的时间或措施;另外,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等特点,若发生上班有遗漏的工作内容,要及时弥补,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2.2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沟通能力与技巧。很多护理纠纷是由于护士在服务过程中服务态度欠佳或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高,未能达到其期望值;同时由于患者的生活背景、生活环境、经历及治疗程序的复杂性各异,不同年资的护士由于其素质、年龄、阅历、社会经验、知识程度及临床经验等不同,沟通技巧不够全面,致护患之间不能有效沟通,使患者产生强烈不满。因此,随着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学会倾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沟通能力与技巧。
2.3 护理工作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特别是新护士护理技术不熟练,操作欠规范,护理经验不足,静脉穿刺成功率低,在抢救病人时,工作忙而无序,延误病人治疗,对新设备不了解,使用不当。
2.4 整理的病历资料是具有重要的法律作用的文件,而护理文书记录则是病历资料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或医疗纠纷时都要将原始病案记录作为原始资料加以判断。如果护士在记录时记录不及时、缺漏、不准确、不规范、涂改、不全面的情况,将对医院的举证不利。如有的护士在测量体温、脉搏、询问大小便时责任心不强,不测量,不问清楚随便在体温单上描绘一个正常数值。使发热病人未能及时的反映在体温单上,病人便秘未能及时处理,病人带入褥疮未能及时的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些都可能引起护理纠纷。因此,认真仔细地书写护理文件,做到准确、及时、与医疗文件的同步性,是临床护理中须重视的问题。对存在的可能引起医疗或护理纠纷的现象,要进正确处理,加大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使每一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规范自已的行为,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2.5 病区环境安全。病区环境安全对于危重、大手术后等患者,尽量调至易于观察接近护士站的病室,对于神志不清、老年人及病情危重的患者应加护床栏,并将危险物品远离患者如暖瓶、锐器等,以防坠床、烫伤或意外伤害;对于行动不便者将物品放在患者易取放的位置;尽量保持卫生间、走廊等地面的干燥,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以防摔倒。
总之,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病人的健康和安全,护理安全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在极其简单或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中都有安全。充分认识到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是保证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护理与患者生命息息相关。一旦发生护理安全或事故,都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痛苦或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护理安全可以防患于未然,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 考 文 献
[1]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第4次.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防范研究
在当下,我国建筑行业以获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为国家的建设与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其相关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增加,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安全正处于危险时期,每年都会频繁发生重大或特大安全事故,这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并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因此,如何解决建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便成为了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
1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截止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在这之中,最为严重的便是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下面本段将对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介绍。第一项,高空作业安全。作为当今一种最为常见的施工过程,高空作业已成为当下施工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然而,因施工的地理位置与施工方法的难度非常大,且对于施工人员的心理也是一种极为强大的负担,因此,这项工作出现事故的机率要远远大于其他环节。这就代表着高空作业人员不仅仅要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素质,还要保证自身的工作素质非常专业,并对自身的安全有着较为强烈的意识。但就目前而言,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安全并不够重视,且施工的技术也并不达标。这导致了高空作业的危险性非常高;第二项,地理条件安全。在建设建筑工程的过程之中,地基是最先进行建设的环节,且也是整个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因此,若想要建起高楼大厦,九必须将地基打牢打实。然而,随着地基的不断深入,其地质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其周边环境与土层会因施工的影响出现某些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坍塌事故,这也是施工过程之中所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隐患之一。此问题也是施工方格外重视的问题;第三项,环境条件安全。因施工场地处于露天状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且常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干扰与现场条件的影响,如下暴雨天时无法施工、因地下土质导致施工无法正常继续或因天气过热导致员工中暑等。这会为施工人员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使施工无法正常运转;第四项,机械设备安全。因建筑施工时的项目过于繁琐,导致其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的规模非常的庞大。而大多数机械设备的出处并不统一,且型号不同,这便导致了这些机器会受到施工场地的限制。而操作人员是否具有专业性也会影响到机械设备的安全问题,若技术人员稍有不当,便会导致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事故将非常容易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第五项,成品材料安全。因施工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均为预制结构,其半成品与成品是交易的重要对象。如屋架、预制柱、钢筋等,这些建筑材料将会经过运输、吊装等问题,这些环节都将面临着特殊的考验,若出现问题,轻则建筑材料报废,重则出现人员伤亡。最后一项,人员因素问题。因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项需要众多工种一起进行的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此,进行此项工作的人员均需要有较为熟练的专业技巧,并拥有一副好的身体素质与良好的安全意识。这些都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时的安全性。
2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2.1风险控制的原则
通过对施工进行风险评价,并确定其风险等级,便能够有效的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防护方法。就一般情况而言,其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可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消除风险或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并最大程度的保证个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其二是对相关风险采取预防措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或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措施,并教会相关人员相应的应急措施,使其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最后便是对无法承受的风险采取禁止措施,通过禁止此项目实施的方法来保证人员的安全,或对此施工计划进行更改,并保持重大风险要马上更改,中度风险要限期更改这项指令,使此项施工的风险降到最低。
2.2建筑施工风险控制的方法
对施工安全的风险管理不仅需要对其进行评估,还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方法,首先,需要确定施工时的安全目标与指标,并组织相应的机构,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其次应制定与其相关的管理方案,此方案需将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全部包括在内,使其拥有可操作性。并制定相关的程序文书、作业指导书、操作流程、作业范围、管理制度条理等于安全管理有关系的文件。在施工现场,应加强监督、检查等工作,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对于施工时涉及到的危险场所、危险设施与危险作业,应对每一个环节加强控制,以防止出现任何安全危险。在施工前,应对本次施工的相关人员进行集体培训,使所有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并对其工作能力进行训练,以确保不会出现人员因素的安全问题。最后,应时刻观察施工的过程,若发现危险因素的苗头,便及时的将其掐断在萌芽之中。
2.3建筑施工安全的重大危险源控制
为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重大危险,相关的建筑单位应牢牢遵守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地方部门应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建立并完善拥有本地特色的施工安全地方政府规章制度,并配套与社会、主要专业等齐全的相关实施细则,依法对施工方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第二,彻底落实国家出台的《安全生产法》,并建立以“企业负责、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社会监督”这四项基本思想为中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将其落实到各个建筑企业单位之中,使其能够有效的开展相应活动;第三,相关地方与企业应加强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因目前相关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机构并不完善,相关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并没有专项的基金。以上均显示出了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构实施的困难;第四,制定相应的城市建设安全技术政策,在一方面加强政府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工作,并保证其施工的设备与安全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则是建筑企业应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施工技术,并适当的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标准,以提升建筑施工时的安全技术与管理的水平。并降低城市建设时施工安全的风险;第五,在实施过程中,应对施工现场的大型施工设备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安装、运行、拆卸以及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第六,在开始施工前应对其重大危险的因素与源头进行辨别,并对其进行登记处理,登记的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危险级别、危险类别、施工地址、施工单位、相关联系人、联系方法、危险危害、危险防护措施与危险急救方案这几项;第七,对施工地点进行监控时,可使用先进的电子监控技术,力求对施工地点进行全方位监控;第八,地方与企业应联手打造联动救援机制,使其能在发生安全问题后及时的组织救援工作,保证其损失降到最低。
3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常常会发生一些安全性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充分的了解施工时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并从根源上彻底杜绝此类时间的发生,若无法彻底杜绝安全事故,便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建筑能够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胡晓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J].建筑知识,2016,03(04):112,274.
[2]王建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及预防[J].建材与装饰,2016,26(01):212-213.
[3]张文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09(24):240.
[4]住建部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发出通知开展2017年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J].工程质量,2017(03):92.
[5]张永超.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的评估与防范[D].辽宁工业大学,2017.
新疆木垒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新疆木垒 831900
[摘要] 目的 对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二八”定律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二八”定律对我院80名护士实施管理,并对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和对不安全因素防范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0名护士实施“二八”定律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合格率分别为98.8%、98.8%、98.8%、100%,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0.0%、88.8%、90.0%、91.3%(P<0.05);实施“二八”定律后护理技术、服务流程、护理人员态度、安全告知满意率分别为97.5%、98.8%、98.8%、98.8%,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2.5、92.5%、95.0%、95.0%(P<0.05);实施“二八”定律后疏忽、轻度差错、中度差错、重度差错、护理事故发生率分别为25.0%、10.0%、1.3%、0%、0%,明显低于实施前的48.8%、13.2%、2.5%、1.3%、1.3%(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二八”定律,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并能有效防范不安全因素,值得推广使用。
[
关键词 ] 护理管理;“二八”定律;不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b)-0056-0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莱多(意大利经济学家)在认真细致地观察和总结了英国人财富和受益模式后,得出了“二八”定律,又称巴莱多定律,即在任何一组事件中,只有20%左右是最重要的,其余80%左右则是次要的。为探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二八”定律的效果,本研究对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我院80名护士实施“二八”定律进行日常工作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服务满意率及不安全因素的规避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现有80名护士,全部为女性。年龄:18~53岁,平均(35.5±10.2)岁。学历:初中或高中2名,中专38名,大专30名,本科10名;职称:初级及以下48名,中级28名,高级14名。
1.2 方法
1.2.1 关键制度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护理规章制度,以文字的形式规定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遵循的程序、方法、职责及权限等。该项管理可以分配给主任或是护士长进行。同时还要对护理规章重新合理编制,将其装订成册,然后逐一发给临床护理人员,并制定学习和考核计划,对学习效果进行定期抽查 [1]。
1.2.2 关键人员管理分级管理人员。护理部主要负责对护士长进行监督和管理,如果是新上岗的护士长,则要对其进行培养,关注其成长。护士长的主要任务是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需要依照不同护理人员的特点,实施合理安排,以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①技术骨干要求具有相当精细的业务水平以及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是整个科室的领头人,因此在科室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要把技术骨干安排到重要位置,同时还要对科室的工作任务进行负责,还要积极鼓励其帮助年轻的护理人员,使全科的工作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②运用三步沟通法管理新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在护士入科室时和其进行前期沟通,将科室的情况、注意事项等详细介绍给她们。在病区工作期间和其进行中期沟通,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沟通和交流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则第一时间解决。对于工作经验不足的护士,护士长应该让年资较高、能力较强的护士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护理部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安全教育,同时还要有效强化三级训练,对常用护理操作内容进行逐项培训,另外还要定期考核,以掌握护理人员的技能操作技巧掌握情况。③如果护士缺乏责任心,工作能力较差,护士长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沟通和交流,认真分析原因,帮助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2]。
1.2.3 关键患者管理疑难病症患者、实施大手术患者以及危急重症患者等均是病房的关键患者,临床应该依据实际病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同时和患者有效交流。护理人员有效掌握患者护理服务感受的最佳途径就是积极有效的沟通,这样还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良好护理的基础保障。各个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一方面对其自身的护理服务水平具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还深刻地影响着患者的满意度。护理部应该实施护士长五查制度,以有效服务于患者,切实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即①提前15 min上班,对晨间和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有一个清晰的了解;②在下午下班时间,要清晰了解患者的健康教育落实情况;③晚夜间对护士的夜班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抽查,每周1~2次。通过督查及时解决临床隐患,使护理安全得到切实的保证。
1.2.4 关键时间管理①弹性排班。护理部应该统筹全局,使各科室进行有弹性的排班,从而使自身科室的特点得到有效满足。在临床护理工作特点的指导下,使更多的护士参与中午班,对原医嘱上班时间进行有效调整,加强管理薄弱环节的力度,充分保证中午班的护理质量[3];②节假日管理。节假日期间值班人员缺乏警惕性,一些护士缺乏责任心,没有很好地护理患者,违反操作流程,没有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也没有采取预见性的措施有效防范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床头交接也没有做到,造成护理安全差错、护患纠纷等。护理部应该将假日护理质量督导制度制定出来,护士长在有效监控护理质量的过程中轮流值班,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进行科学的组织,切实保证物品供应,同时对人员进行合理调配。护理部主任对病房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该制度下医院能够实现连续监控,从而使临床护士的警惕性显著提升,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安全隐患。
1.2.5 关键科室管理感染科和手术室是医院的关键科室,这两个科室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应该得到护理部主任的垂直管理。感染科患者的主体是小儿患者,各种疑难、突发问题频发,护理部应该确保该科室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对疑难问题进行解决和静脉穿刺的能力也必须足够强。给予手术室以着重的管理,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在面对手术室时都会产生恐惧感,针对这种情况,在手术之前手术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访视,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将手术室环境及工作程序详细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将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有效消除掉[4],并将相关注意事项详细告诉患者及其家属,促进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医院的各项工作,为疾病的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效果判定
依照我院自拟护理质量评分标准、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实施“二八”定律前后的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比不安全因素的规避情况。其中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分为病房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以及消毒隔离质量四部分,每部分总分100分,评分≥75分为合格,<75分为不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比较,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0.0分析处理所有数据,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实施“二八”定律前后护理质量的合格率比较
实施“二八”定律后80名护士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1。
表1实施“二八”定律前后护理质量的合格率比较[n(%)]
2.2 实施“二八”定律前后各项护理服务满意率比较
实施“二八”定律后80名护士的护理技术、服务流程、护理人员态度、安全告知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2。
2.3实施“二八”定律前后不安全因素的规避情况比较
实施“二八”定律后80名护士的疏忽、轻度差错、中度差错、重度差错、护理事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见表3。
表3实施“二八”定律前后不安全因素的规避情况比较[n(%)]
3讨论
如果护理管理者能够对“二八”定律熟练掌握和科学合理应用,那么就能够从繁琐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显著提升自身的工作管理效率,从而极大促进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显著提升,有效规避临床不安全因素[5]。邓晶儿等[6]采用“二八”定律在危重患者护理中进行应用,从邓晶儿等的分析结果来看,在“二八”定律实施之后,护士的护理质量、患者生存率、并发症以及后遗症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中并发症从之前的36.3%下降到了19.7%,后遗症从之前的39.3%下降到了35.3%。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二八”定律后80名护士,不管是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合格率,还是护理技术、服务流程、护理人员态度、安全告知满意率均明显比实施前高,疏忽、轻度差错、中度差错、重度差错、护理事故的发生率,均比实施前明显改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疏忽也从之前的48.8%下降到了25.0%,各项差错也均有明显下降。这充分说明了在护理管理日常工作中应用“二八”定律效果良好,能够有效规避不安全因素,同时也充分表明本研究结果对临床护理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加大对“二八”定律的应用,从而对其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有效改善,同时提高护理安全性,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参考文献]
[1]张晓霞.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中国医药科学,2013,3(3):165-166.
[2]罗利英,李东会,代群.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0):150-151.
[3]黎丽华.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7):125-126.
[4]陈心月,张媛,李萌,等.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242-244.
[5]蒋芳.“二八定律”在护理团队建设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5):455-456.
关键词:建筑 幕墙施工 安全
一、 前言
随着建筑物向高层和超高层的方向发展,建筑施工升降式脚手架已无法满足建筑幕墙的施工需要。随着建筑幕墙装饰广泛地应用,其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突出。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从施工企业管理者到执行者都必须严肃对待的课题。而建筑幕墙又是技术复杂程度较高的工程,影响幕墙施工安全的因素较多,施工安全风险较大。为了保证建筑幕墙的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与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有许多相似点,但也有许多不同点,这是由于建筑幕墙施工技术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二、 建筑幕墙施工的特点
(一)高处施工作业
随着建筑物向高层和超高层的方向发展,建筑施工升降式脚手架已无法满足建筑幕墙的施工需要。目前施工单位往往使用吊篮进行建筑幕墙的施工作业。带来作业风险加大,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制定相应完善可行的高处作业、吊篮施工组织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并切实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二)幕墙结构施工作业点分散、焊点多,防火形式严峻。建筑幕墙是建筑物的护结构,其须固定设置在建筑物的外立面,在其结构施工过程中,焊接使用频繁,高处作业,焊花四溅,并且所使用的双面胶带、填充棒等属易燃材料,极易形成火灾隐患,加之施工作业点较分散的特点,给安全管理带来诸多的不便。
(三)建筑幕墙构件安装与主体结构施工常出现交叉作业现象,高空坠落防护尤为重要。
(四)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的协作配合关系复杂,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要得到有效实施除自身的努力外,尚需参与工程施工的相关方面协作配合。例如:脚手架需要有关脚手架架设单位的配合协助;动火作业要与总包单位、土建、协调;建筑幕墙收口部位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也要总包单位(土建)配合;施工的安全技术方案要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以及总包单位(土建)认可,安全技术方案的执行要经受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土建和地方政府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及质监部门等的监督检查;等等。
三、建筑幕墙施工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项目部作为施工生产的基本管理层,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实施机构,其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安全生产状况。建筑幕墙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要贯穿整个施工全过程。在此简要归纳如下几点:
(一) 建立和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施工现场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目标,明确各成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并用制度固定下来,以此把与安全直接有关的领导、技术人员、工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安全管
理工作系统。此外,安全管理工作也要文件化、规范化,使安全管理工作事事有章可循,并有完善的工作记录。
(二) 认真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并做好安全管理的提前介入工作
建筑幕墙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其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重要技术文件。因此,必须根据项目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通过相关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出一套适合该工程特点的、具有指导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科学方案。
(三) 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首先是进场的安全教育。重点是要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让他们明白建筑幕墙施工的特点和安全生产的关系,如做好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和脚手架上的防护,物料提升机的使用和安全防护,各类伤亡事故的预防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其次是进行各工种的安全教育。对工人要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教育,使其明白该工种怎样做才安全,明白为防止事故发生所必须执行的操作规则,即必须让工人明白在施工过程中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再就是开展班组的安全学习,进一步提高每一个组员的安全意识。
(四)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保证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安全技术交底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强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工程部位,以及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安全技术交底的时间可以分为施工前对整个工程的一次底和按施工进度根据现场情况分阶段交底。总之,安全技术交底要及时、细致,要切合现场的情况,切忌无的放矢。
(五)落实安全生产的检查与奖罚制度
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是工作的一般程序,安全生产也不例外,在安全生产布置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检查形式是多样的,施工企业安全检查一般分为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施工场区生产环境复杂,工作面多、工序繁杂、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施工人员的技术等级、文化素质穿插不齐,因此施工活动场所内常规性安全检查成为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环节,常规性同时也反映了长期性,安全作业人员对那些带有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长期地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四、 结语
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随着建筑幕墙装饰广泛地应用,其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突出。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从施工企业管理者到执行者都必须严肃对待的课题。而建筑幕墙又是技术复杂程度较高的工程,影响幕墙施工安全的因素较多,施工安全风险较大。为了保证建筑幕墙的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邹臣毅. 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J].建筑工程;
[2]王林. 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J].建筑安全,2208,(5);
关键词:建筑施工 安全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员工和当地政府部门对所有安全工作高度关注,并且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在不断完善。但在实际的建设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涉及到许多因素,对中国的发展建设以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带来不利的后果,所以在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1、建筑活动空间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固定的建筑产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集中大量的人力、材料和工具,这一领域比较狭小,因为主体的多层次交叉操作,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等。与此同时,大型建筑,外部形成多种形式,安全措施的管理和保护措施项目类型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相关调整。对当前城市高层建筑的建设尤其是特殊的建筑形式,它的维护工作由于有限的狭窄空间,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经营者的风险,增加事故的发生。
2、建设非标准化施工现场导致危险因素增加。有很多工程建设需要各种专业技术知识,而由于地区差异,地区发展的平衡程度,施工企业数量、技术水平,人员素质以及技术和设备还有现金都具有不均匀性。这些因素使得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关系更复杂。并且当前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手段单一、安全检查许多只依靠经验,技术标准难以统一,很难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
3、建设周期长,同时露天作业使工作条件非常糟糕,因为建筑产品的体积特别大,建设周期长,从基础、主体、屋面及户外装饰等70%的整个项目是在露天。同时要忍受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下雨天气,以及极端的炎热和寒冷的气候变化,环境不好,工作条件差,容易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
二、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首先,安全重视程度不足。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重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虽然在口头上讲“安全第一”,但实际中却没有落实。对安全生产不重视、不检查,或是对检查出的问题不解决,同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事故离自己很远。企业普遍把质量问题放在首位,而忽视安全问题。其实这二者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安全很难保证质量,更谈不上经济效益。
其次,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按规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专用经费的提取必须专款专用,但目前,仍有部分企业没有执行到位:一是未提取或提取不足;二是不能做到提取资金的专款专用。没有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用品,漠视生产工人的合法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安全检查表、控制工作规范化,主要是为了应对更高的检查。
再次,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施工现场人员受自身认知的限制,素质普遍不高,安全意识淡漠。由于企业三级安全教育不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大量的施工人员既没有进行劳动技能培训,还缺乏建筑工地农民工安全教育工作,不知道任何关于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理解不够,缺乏标准工作的基本知识、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命令、非法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
第四,政府安全监管不力。地方主管部门的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当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太懂其中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表现出宽松,不履行责任,监管不够,还在组织方面,工作机制不能适应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工作的需要。
第五,行业市场管理混乱。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管理措施难以在施工现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总承包企业与分承包企业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缺乏相互有机配合机制,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导致事故频发。尤其是一些根本没有施工条件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队伍擅自承担施工任务,安全意识更差。
最后,安全技术方案缺陷。虽然说之前的投标,施工企业的施工计划是指将会做什么,但在现实中,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更多的是借过去简单的修改定稿后就运用,没有与这个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结果审批流程不到位,制定施工计划没有意义。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造成安全事故常常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如滑坡、可能带来的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建筑市场管理比较混乱
建筑市场频繁的不规范行为,如许可证缺失和越级施工,层层转包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一些建设单位分包到多个分包商,一旦出现问题,互相推卸。另外,一些施工单位通过低价竞标,在建设的过程中,盈利通过削减安全设施来实现。这些行为导致了安全生产系统不能根据规定进行,所以很难保证工程安全生产。
2、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只注重效率,不注意安全,导致施工企业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监督人员短缺,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导致安全监督报道和监督的频率不高,影响了监管的作用。管理职责不清楚的现象存在,不执行”谁发证,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责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企业缺乏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和技术、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安全问题是很重要的,但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不足,现代教育不到位,是建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3、施工安全应急措施缺乏
施工企业不能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处理,可以确定事故发生不能采取相应紧急措施遏制事故伤害的进一步扩大,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为几乎所有建筑工地没有相应的医务室,引起事故发生后没有及时救援,延误抢救的时间,事实上意外发生是可以避免的。
4、建筑工人安全意识低
在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劳动人员没有进行正规教育。这些工人由于有限的文化素质、安全意识、安全教育,而安全管理又被作为一种虚拟的企业管理程序。因此。经常看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头盔,不戴安全带,甚至有的是无证操作,等等。
四、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建设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形成合适的范围,建设完整的安全组织体系。全面建立和完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等,明确责任,保证层层监督,步步落实,以确保施工安全生产的有效实施。
2、安全教育和检查
施工和安装主管部门应定期进行对企业领导的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等进行抽查。公司建立定期安全教育,对职工进行定期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技术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新工人必须得到工厂、车间、团队三级安全教育,检查合格后,必须上岗操作。电气、起重机、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各种机动车、爆破等特殊类型的工作,工人必须进行特殊的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方必须独立运营,每年评审一次。
3、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道路、材料堆放以及各种安排的临时设施,必须符合要求保证安全、卫生、消防、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工程机械、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施工后,主管组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禁止机电设备带“病”运行或过载使用。危险的机械设备,必须有安全防护设备,起重设备限制保护装置,系统的所有设备建立一个定期维护。项目在楼梯下,预留洞,开坑的施工现场,槽、孔和其他危险的地方,防护设施或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在易燃易爆场所,变压器周围设置围栏和安全标志,夜间装置红灯给予警告。
4、加强季节性劳动保护工作
夏季需要进行降温和防暑,冬天则需要采取保暖防寒措施,同时还要防止煤气中毒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雨季和台风季节,需要对临时设施和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雨雪后,还要采取措施,进行冻结保护等建设,对于重建和扩建的工厂和车间,都要采取对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有利的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应将设计、建造和投入生产设置在同一时间。
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种新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具有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能力。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得既懂管理,又拥有技术管理能力的人才。他们是专家管理,必须熟悉民事、电气、机械、消防等方面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参考文献:
[1].齐文华.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 山西建筑, 20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