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机电一体化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自动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8:28: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机电一体化自动化

第1篇

【关键词】企业;技术改造;经济分析

机电的一体化系统并未形成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定义,从机械的角度上认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本质特征就是机械,是在机械的系统的主功能和相应的信息以及控制功能的实现上引进了相应的电子技术,使相应的机电系统实现与软件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特殊的机械系统。从机电系统的设计功能上考虑,完成了机械类、运动和信息等多任务的机械和相应部件联系起来,形成了机电系统的一体化模式以及形成了完整的机电系统,强调各种技术和功能的协调和良好结合,从而形成相应的机电的自动化系统。

一、机电系统的概念设计中的信息一体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相应的技术革命,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由于研究基础的发展和技术的相互渗透实现了产品设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应的机械设计逐步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机械设计指导的自动化和科学化、知识化。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模型设计和比对实现了最优化的方案设计模式,机械概念设计的发展也逐步向现代化的设计模式靠近。通过计算设计的分析和综合,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机电系统的信息流动和管理控制,从而使相应的信息流更好地为机电系统的一体化设计服务。计算机与机电系统设计的相结合实现了信息载体的转换,通过更为新颖和快捷的设计方式和信息交流实现了信息的极大交流,从而使相应的机电系统设计方案的设计和选择达到最优状态。

二、机电系统概念设计中的功能结构一体化

功能结构的设计是机电系统设计的重点和关键,一般说来机电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分为功能设计和功能映射两个模块,然而这样分块的设计模式使机电系统的设计过程建立在抽象的概念基础之上,难以实现形象化和具体化的特点,设计过程中易出现信息的模糊和残缺,致使这样的设计模式难以形成形象而直观的感受,并从相应的机械制造的理论层面进行推理控制,这样的设计方式不利于机电系统概念设计的一体化模式的形成和协调。在相应的机电系统概念设计过程中应在建立了信息交流模式的基础之上增强概念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建立相应的信息交流模式基础之上实现机电系统的一体化优化设计。

三、机电系统概念设计的机电技术一体化

传统的机电系统的概念设计将机械与电子技术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机械、电子技术的系统结合实现相应的机械系统的功能特点,同时改变了人工的操作和判断,形成机电系统的自动化模式,并通过相应的程序协调机电系统的任务模式。然而传统的机电系统的设计难以满足现代机电系统设计的创新性要求,从而要实现一体化和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模式。实现机械系统和电子技术的良好结合,从整体的系统功能上进行协调,从而实现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协调组合,共同构成机电系统的功能结构。

四、机电系统概念设计的人机交互系统一体化

机电系统的一体化和信息化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机一体化的交互模式,形成智能化和科学化的机电系统的设计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相应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机械设计和应用的智能化模式逐步成为机械设计和应用的发展模式,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实际上实现了更为方便快捷的系统操作和应用模式,同时也提高了相应的生产的效率,提高了设计的科学化程度。在机电系统概念设计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建立机电系统的协同发展决策,从而使相应的机电系统充分使用于相应的设计人员。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调控一体化;应用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开始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促使遥测、遥信以及遥调和遥控功能等得以有效实现。近些年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和发展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网存取数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有着广阔的地域面积,因为电网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那么为了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就需要将调控一体化技术给应用过来。

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构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通常将分布式体系结构应用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也就是客户/服务器系统,本系统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它可以对操作平台进行统一控制,将更加可靠地运行环境提供给程序的开发和运行,提供的平台可以跨系统运行,提供的数据开口也是统一的,系统运行的时间得到了有效缩短,并且可以提供非常全面和多样的功能,促使我国电网管理控制和调度要求得到满足。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系统,如CC-2000系统、SD-6000系统以及PCS 9000系统等,CC-2000系统主要是面向对象的,SD-6000系统将一系列的新技术给应用了过来,如调度投影屏、调度电话自动拨号、气象卫星云图等等,本系统作为一个支撑系统平台,有着较大开放性和分布性。PCS9000系统比较的先进,它将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集控站系统的优势给综合了起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有着更加广泛的适用面,并且有着较为完善的性能。

3 电力调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有着较大的差异存在于自动化平台中: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有着较大的差异存在于我国目前采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因为就无法有效统一系统平台。在电力调度的过程中,因为是构建于计算机平台上,那么就会有差异存在于调度平台上,对电力调度产生影响。在调度的过程中,为了促使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满足,就需要结合相关要求,将RISC结构给应用过来。但是,采用这个系统,其他方面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比如,我们将CISC的架构给应用过来,以此来促使电力调度系统的需求得到满足,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如计算机操作系统等。

二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对集中控制功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具体来讲,要想进行电力调度的调整,就需要促使电网模拟和整个数据库的一致性得以实现,那么就需要电力系统调整过程中具有较高程度的集中控制。电力调度系统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些功能是互相独立的。通过研究目前的电力调度系统来讲,电力调度系统中的数据库和电网模拟无法有效实现一致性,因此,就需要充分重视电力调度系统中的集中控制。

4 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一是平台的一体化:在计算机平台上构建了电力调度的平台,因此,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就需要有效选择不同的电力调度,有着较大的差异存在。在电力调度系统平台中存在着数据平台,不同的系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结合具体要求,来对系统进行不同的选择,那么就无法有效实现平台的一体化。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的交换信息,我们将中间件耦合的方式给应用了进来,其中OMG和CORBA的中间的对象是应用最多的中间件,这些中间件可以对跨平台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通信能力较好,并且可以有效扩展信息,促使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差异性得到有效降低。为了促使电力调度系统平台的要求得以实现,我们对数据接口进行了统一,这样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平台一体化就得以有效实现。

二是电力调度图模的一体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网改革在不断的深入,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并且有着更大的覆盖面积,那么就对电网电力调度系统的数据控制系统以及网络模型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对电力调度进行更好的控制和管理。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将一个常用的图库模型构建于电力调度系统中,可以促使电力调度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在电力调度系统中,模型的构建,可以借助于图库模型系统的一体化功能来实现,专业就可以有效实现电力调度系统的一体化。总之,要想促使电力调度一体化得以实现,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图库模型一体化得以实现。

三是电力调度自动化功能的一体化: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电力调度日趋成熟,那么我们就需要共享数据库、图形以及其他的资源,这样电力调度自动化功能一体化才可以有效实现。并且需要加入一些中间件,比如节点机的安装等等,对电网中的应用模块进行灵活配置,而电力调度系统中应用模块的前提就是中间件,促使功能一体化得以有效实现。

四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接口一体化:因为要较大差异存在于平台中,那么就需要将标准的数据接口给应用过来,促使一体化得以实现,有效共享资源和传送信息。具体来讲,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电力系统要想访问数据或者获取其他的资源服务查询,都是通过接口来进行的,因此,在访问的过程中,需要筛选和记录接口服务,采取相应技术,将偏离报告的出来,然后借助于其他一系列方法,如纠正、实验报告、采购等等,将可靠的报告给提供出来,并且为了促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就需要将归档技术给应用过来,得到更加正确和稳定的系统,以便更好的将读访服务提供给电力系统各个平台。

5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力调度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网改革日趋深入的今天,也将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科技给应用了进来,其中,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应用调控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完善我国的电网事业,促使电力系统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调控一体化技术,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李群.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

[2]黄军高,王首顶,陈伟.时间序列数据库在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23).

第3篇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185

1 前言

我国电网建设工作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扩大了我国的电网发展规模。所以,还直接加大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具备的工作压力。在分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的急促上得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例如:集中控制功能以及电力调度全面性等。在准确掌握问题的基础上促使一体化技术得到进一步强化,最后促使系统性能目的得以实现。

2 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2.1 一体化技术在系统接口方面的使用

首先是数据库模式编辑工具分析。在分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得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其所获取的电力数据,最终会传向于数据库,数据库是最终的一个处理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使用需求呈现一个不断变化的趋势,但是,就算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其也会在某一些特定的时间出现当前数据库模式需求更改的情况。在分析上述情况的基础上得到,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有效的使用一体化技术,可以完成数据库模式的编制,同时完成编辑工具的编制,上述提到的编辑工具其可以发挥以下结果方面的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应用UML图示化的方法来有效的表达数据库逻辑模型,在上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的降低用户数据库模型构建难度,促使其得到有效的构建以及使用。第二个作用是:有效的检查逻辑模型跟物理数据库两者之间存在差异以及统一情况。在完成检测工作之后得到结果是不一致的话,那么上述工具就会提升用户,在收到提示的基础上行,用户就会合理的、正确的处理上述存在的两种要素关系。第三个作用是:数据库的备份作用。用户想要从根本上导出当前数据库中的所有模式信息,那么就需要使用一体化技术的数据库模式,使用其特有的编辑工具,在使用备份操作的基础上促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模式信息数据具有足够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其次是SVG图形处理。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接口来说,图形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传输对象。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想要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接口可以科学的、合理的导入以及到处图形,那么就可以选择使用一体化技术,促使其逐渐形成SVG模式图形处理功能的一种。上述功能实质上指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转换规则的基础上,从根本上转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涉及的所用图形,将其完成SVG格式的转变处理,最后促使该格式的图形联合起来,得到一个XML附加文件类型。在分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到,上述两种格式的文件最为主要的作用就可以拓扑连接所有电网模型涉及到的各类电力设备,同时拓扑连接所有图元涉及到的各类电力设备。

2.2 一体化技术在系统功能方面的使用

首先是数据维护功能。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促使电网建模得到统一化,在上述的基础上有效的使用在DTS系统中,同时使用在PAS子系统中,上述提到的这种模式的存在,可以在相同的数据库中储存上述子系统的相关数据,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在分析用户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到,在维护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习得固定环境中的特定数据,就可以有效的维护多个子系统。其次是分区规划功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使用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实现了非常优质的分区规划功能以及作用,所以在,接入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将电压等级集变电站等级作为主要的参照条件之一,在分析上述两种条件的基础上得到,可以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涉及到的区域进行划分,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不同责任区域的划分,最后促使后续电力调度工作实现有效的完成,并且保证电网安全利的工作下去。最后是分区控制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会存在大量的控制区域数量设计,涉及到范围也非常的广。所以,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不同的电力调度的时候,那么整个电网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在上述这个部分的工作中,可以选择有效的使用一体化技术,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逐渐趋向于良好分控责任区管理功能,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其信息分层的功能,最后促使电能供应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以及科学性[2]。

2.3 一体化技术在系统图模库方面的使用

首先是绘图建模。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有效的使用一体化技术后,逐渐合理化以及统一化系统的建模工作,同时还直接统一了绘图工作等各个部分。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在使用相同图形的基础上实现PAS和DTS等不同的应用的绘制工作,同时还可以完成一系列有效的建模工作。其次是智能图形拓扑。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有效的使用了一体化技术后进一步合理化了电力调面向端口号的拓扑功能,促使其使用价值得到提升。所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面向端口号的拓扑功能不会像往常一样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人工置顶操作,就可以产生相应端口号,这是智能化的、自动的完成形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有效的发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其可以促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分配。在实际工作中,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施会存在明显的问题。所以,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功能、图模库、接口等部分实施一体化技术。在形成各个组成要素统一化特点的基础上有效的实现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性能的优化以及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王保义,邱素改,张少敏.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基于可信度的访问控制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2(23):76-81+115.

第4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407.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迈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发展,尤其是经济建设方面更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其中的电气工程技术经历了从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到新技术革命时期电气工程技术学科的形成这样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本文先概述一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史,再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和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旨在促进今后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使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1 概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史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平台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系统。电气工程技术经历了从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到新技术革命时期电气工程技术学科的形成这样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这种系统正逐渐迈向快捷,方便的方向发展。它为我国的工业发展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电气工程还逐渐涉足商业领域,为商业间的交流与传输提供越来越多的满足。我国作为工业为主导的社会,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所以,只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社会发展的地位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长足发展,立足世界。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中的问题

迈入21 世纪以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客观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想要促进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要解决以下几项问题:

2.1 企业实际需求不同,抬升了成本

目前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还处在一个综合的领域里,独立性还有待完善。所以,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只能结合目前的技术成果,再运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出设计成果。从而有的环节无形中增加了经济成本,最终工程总的经济投入也就增加了。而且,目前的企业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上都是因企业而宜,不同的企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也不一样。

2.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施过程中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施过程中,效率的高低影响着整个工程的的完成效果。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里,工作效率甚至决定着一切。所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更要紧跟效率的步伐。目前的企业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上都是因企业而宜,不同的企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也不一样。要想在这些企业中脱颖而出,效率的提高可见显得十分重要。那个企业在最短的时间里设计出更让人操作简便,更让人明白的设计,在离成功的大门前就会胜出一筹。哪个企业效率低下注定就是失败的。这个时候,企业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品就得到了检测。

2.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施过程中数据传输安全性问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起初在工业中形成,并得到了发展与建设。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逐渐蔓延到商业领域,商业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数据信息的传输安全性是很重要的一步。由于目前,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各企业使用的信息传递产品各不相同,参差不齐。这给数据之间的传输和通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从而增加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运营成本。所以,在今后的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的发展与建设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工业发展的有力助手,它的的发展能为工业,甚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虽然,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与建设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的前进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只要把问题慢慢解决,逐渐的去改善,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定会在世界上立足。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几点建议:

3.1 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统一独立的平台

目前的企业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上都是因企业而宜,不同的企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也不一样。这样一来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成本,二来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所以,企业的技术人员一定要突破技术环境的难关,有步骤,有计划的去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方案。首先,在设计前,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要设计的行业及用户的特点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开发目标。然后,确定设计方案,方案要涉及到实施,运行,维护等每一步骤的完成,同时,运行成本和运行时间也要提前预算好,一定要控制在企业运行的范围内。此外,还要注意商业项目运行的特点以及终端客户的不同需求,最后做到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统一独立的平台,从而减少企业的运行成本。

3.2 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通用网络系统

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通用网络系统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商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得到准确性和安全性的保证。一个企业包括设备控制,技术监管,企业管理等许多步骤,要想使这些步骤得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就要使这些系统通过网络联系起来。通过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通用网络系统,使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得到高效,快捷的交换,促使整个企业的优化发展。

3.3 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数据标准对接

只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数据能够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对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系统传递信息才会更安全,更高效。所以,在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实现程序接口的完美对接,从而减少开发工程的时间和费用。

4 结束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平台逐渐形成。本文先概述一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史,再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和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我相信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科技领域突飞猛进的今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定会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独立的系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化社会构建的助手,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候晓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作原理[M].科技出版社,2009.

[2]李娜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电气自动化,2010.

[3]王君鹏.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控制方式的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

第5篇

关键词:计轴;自动站间闭塞;电路

目前铁路设计自动站间闭塞采用的方式:(1)在64D基础上叠加计轴设备方式。使用64D实现闭塞的办理过程,用计轴设备实现对列车完整到达的检查从而构成自动站间闭塞电路。(2)采用自动闭塞的2线制方向电路的方式。方向电路中对区间的检查由计轴设备实现。(3)一体化计轴自动站间闭塞方式。

如果利用方法一,那么在办理闭塞过程以及计轴时就需要两个通道,这种情况下通道资源占用相对较大,并且电路也相对复杂。若计轴发生故障,导致无法进行区间检查,那么车站可以对计轴条件进行屏蔽,继而使用64D也可以办理闭塞。在采用方式二时,由于方向电路采用缺乏安全性的信号有极继电器代表车站的接发车状态,使得使用过程中车站“双接”、“双发”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设备的不稳定。上述两种方式表面上看使用了设备进行闭塞办理,降低了人工劳动量,使得运输作业更加高效,而实际上却降低了自动站间的电路安全,埋下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并且由于电路变得更加复杂,因而电路上连接的设备的安全性也随之降低。而方式三中,电路采用的是继电器结合电路,提高了计轴设备以及站内连锁条件和站间电路的安全性,并且站间闭塞信息由计轴设备进行传递,因而效率更高,下面便针对第三种方式展开简要探讨。

1 计轴自动站间闭塞各继电器工作原理

电路包含三个电路,按照继电器分包括请求发车电路、统一接入区电路以及开通电路,即QFJ、TJJ、KTJ。下面以两站间的发车为例,对电路继电器动作进行分析。

1.1 QFJ(请求发车继电器)电路

QFJ继电器电路对发车进路建立进行记录,并在锁闭后请求闭塞,从而令KTJ励磁吸起,完成发车条件的建立(见图1)。从发车站的角度分析,若发车进路并锁闭后,FSBJ会落下,同时对KTJ落下进行检查,即保证本站的未发车状态,发车站LQFJ落下且TJJ落下,则发车站不处于接车状态,并且接车站也并未发起发车请求,此时QGJ吸起,则本站QFJ励磁吸起。

图1

1.2 TJJ(同意接入区间继电器)电路

从接车站角度分析,若本站接收到发车站发车信息,那么LQFJ吸起,在确保FSBJ吸起、KTJ落下、QGJ吸起后,TJJ励磁吸起(见图2);而发车站KTJ吸起,QFJ复原,则接车站LQFJ落下、LKTJ吸起,由于LKTJ吸起,利用这一条件TJJ可以构成自闭,为避免TJJ由于瞬间失电而掉落,TJJ继电器需要使用缓放型继电器。当发车站向接车站发出的列车一进入区间,QGJ落下,或当发车站取消发车进路或人工解锁发车进路,发车站FSBJ吸起后,使发车站KTJ复原,继而使接车站LKTJ落下使TJJ复原。

图2

1.3 KTJ(开通继电器)电路

若发车站请求发车,那么此时QFJ吸起,接车站发出同意接入信息后,发车站LTJJ吸起、QGJ吸起表示区间空闲,在这种状态下,发车站KTJ吸起,完成闭塞(见图3)。由于QFJ前接点断开,会导致KTJ瞬间失电,为了避免由于瞬间失电导致继电器掉下,KTJ继电器也需要使用缓放型。

当发车站向接车站发出的列车一进入区间,QGJ落下,或是发车站取消发车进路或人工解锁发车进路,FSBJ吸起后,使KTJ复原。

计轴自动站间闭塞电路中所设的三个继电器,常态及故障情况落下均为安全侧。以上电路均串有QGJ条件,在区间占用或QGJ故障落下时,上述电路都不会动作,因此可保证闭塞办理的安全性。

图3

2 在办理闭塞出现异常情况时,电路不导致危险输出。

(1)在请求发车阶段,当发车站QFJ因故障无法吸起时,接车站的TJJ和发车站的KTJ均无法吸起,无法完成闭塞的办理,发车站出站信号无法开放。

(2)在同意接入区间阶段,当接车站TJJ因故障无法吸起时,发车站LTJJ无法吸起,无法完成闭塞的办理,发车站出站信号无法开放。

(3)在开通阶段,则可分为以下几个情况:a.发车站无法开放出站信号。这是由于闭塞办理时发车站由于发生KTJ故障,致使KTJ无法吸起所致。b.发车站KTJ吸起,若接车站LKTJ故障导致继电器无法吸起,那么接车站TJJ便会由于自闭电路被切断而掉下,那么发车站LTJJ也会落下,为避免发车站KTJ落下,而将发车站出站信号关闭,而不将LTJJ吸起接点串联在KTJ电路中。c.当列车从发车站发出并进入发车进路状态下,由于列车没有进入区间,因而发车站KTJ吸起,此时接车站的TJJ吸起。若发车站KTJ由于故障落下,那么接车站TJJ自闭电路便会受到影响而被切断。而发车站KTJ由于故障落下,会导致发车站QFJ励磁,因而接车站TJJ受到影响,其励磁电路会再次接通,因此接车站TJJ在发车站KTJ故障落下的情况下不致落下,虽然遇到故障后上述电路动作次序处于非常态,但齐安全性仍旧得以保障,不会出现危险输出。

(4)当计轴设备故障时,立即改为人工(电话)闭塞。

3 计算机联锁功能

(1)FSBJ设计依照故障导向安全原则,其驱动输出由计算机联锁进行,正常状态下吸起,一旦发车进路建立,锁闭继电器落下。

(2)计算机在开放出发信号的联锁时,不但需要检查QGJ吸起,同时还需要检查KTJ吸起。

(3)若本站JGJ落下、QGJ落下,且JGJ落下时间滞后QGJ30秒以上,那么就会发出接近警报,从而对列车运行方向进行区分。

4 信息传输方式

一体化计轴自动站间闭塞站间信息和计轴信息共用一条传输通道,传输通道采用独立的光纤通道。

从以上电路的分析来看,方式三联系电路处理简单实用,即使在办理闭塞出现异常情况时,电路不会导致危险输出,可降低因电路复杂带来的安全隐患。

第6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措施;方法

序言

自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在市场经济建设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各项产业和事业取得了进步和成效。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相对比较复杂过程,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摒弃了电磁理论时期的一些弊端,为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代表了自动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篇文章针对其历史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实质性情况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作为有效推动工业发展和电气自动化建设的有效性提议,辅助我国电气工程发展建设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1 电气工程发展建设过程简述

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工业发展的速度,是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先进生产力的表现。也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标志。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可以有效推动工业化进程,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这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并且是使得我国跻身于世界工业大国的必要条件。

电气工程从传统意义上讲属于工业化领域的范畴,新技术革命时代到来后,电气工程不再局限于电磁学理论时代的一些发展模式,而是跟随科技发展而不断进步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日臻完善,代表了作为一个新体系发展的日益成熟。通过对发展历程的演变和改革,电气工程为工业化发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并逐步延伸到其他领域内。电气工程目前涉猎到多个领域,其中商业是最主要的领域,同时也满足了商业发展的诸多要求。

2 电气自动化工程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电气自动化工程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与它脱离了桎梏其发展的不利条件有很大关系。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某些客观原因阻碍了电气自动化工程发展的速度。要想尽快发展我国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建设进程,就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存在的状况和根源,现就存在的一些问题列举如下:

2.1 密切关注电气工程自动化数据传输安全性问题

电气工程自动化要用到信息之间的相互传递,如何保证传递的安全性,就成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伴随着电气工程自动化时代的到来,在对新时代工业化革命延续的基础之上,电气工程自动化已经在多个领域逐渐普及。目前涉及面最广的是商业服务领域。为此,解决好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局限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成本高低,与数据传输中安全性问题密切关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商榷的。

2.2 电气工程自动化相关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电气工程自动化对于工作效率的要求极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受制于效率的高低快慢。如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工作效率的快慢发展水平,电气工程技术就是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做到逐步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说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与企业效率是密切联系的,如果效率不能稳步提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又不能给出完善的解决方案,企业发展是必定要摇摆于成败之间。企业能够设计出最简便实用、最易懂的工作流程和方案,就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针对不同企业存在的差异问题,电气工程自动化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虽然企业之间往往因为差异性问题,导致了盈利能力的不同。但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价值最大化。

2.3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成本过高问题

我国电气自动化工程发展方向不清晰,导致它对于其他行业形成了惯性依赖。为此,在实际操作中,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只能通过运用技术特长和经验,加之当前的技术取得成果,设计出相应的方案。这一实施环节从某种程度了加大了企业成本,也造成经济资金投入量过大。电气自动化工程采用的技术手段因企业而异,为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展速度和水平参差不齐,这也是电气自动化工程所要引起重视的。

3 电气自动化工程发展过程问题的相应措施建议

如今工业企业发展规模逐步壮大,工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产业,离不开电气工程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其发展形式和束缚其发展的因素应该重点关注。只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渐进改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才能立于世界不败之地。目前,就存在的问题写作者经过深刻分析,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3.1 有效对接电气工程自动化基础数据,实性标准数据控制

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也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自动化数据的标准控制,可以完美呈现行业内外的有效对接。能够为信息的有效传递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达到对接的通畅和顺利。通过减小工程开发耗时和降低工程费用,来保障对接的有序进行。

3.2 改变电气工程自动化对其他行业和产业的依赖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多个领域逐渐普及,涉及到商业服务业以及其他产业,但是通过在多个不同企业发展存在的差异性来看,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受到约束,成本过高,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为此,企业电气工程技术人员针对遇到的相关问题,要提高攻关破难,与实际相联系,制定出合理有效并切合的电气工程方案。

第一,把握好运营的时间范围和运营成本高低,把控在企业的控制范围内。第二,通过电气工程自动化方案设计,对客户进行基础分析,确立要实施的目标。进而确定设计方案。此方案应该包含如何实施和运营的一系列步骤。第三,要提高商业意识,认识到客户的不同的需要以及商业化运作特点。改变电气工程自动化对其他行业和产业的依赖,降低企业因为运营成本过高而发展受到约束的问题。

3.3 构建电气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网络链接体系

构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公共计算机网络链接体系,能够起到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企业设备控制的平台,和合理化的管理程序,都要通过资源配置和网络体系的健全来得以实施。通过运用公共计算机网络链接体系,能提高数据利用的便利性,推动企业的平稳有序发展,为信息交换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保障。

4 结尾语

电气工程自动化目前正逐步向多个领域扩展,它与工业化发展的进程相辅相成,是科学技术和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其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作为一个成熟的网络体系,发展平台已经逐步形成。本篇文章经过综合研究分析,通过对电气自动化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深入讨论,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突飞猛进的今天,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建设发展必定会成为一个有效健全的独立体系,这个体系在推动我国工业现代化方面起了主观能动作用,因此,实现电气自动化工程建设跨越式发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凯.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 (02).

第7篇

【关键词】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个能够将微电子和机械技术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新兴技术,机械的人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要求能够得到实现,这也是提升机械设备工作效率和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满足了人们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下面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一下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现状。

1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开始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80年代初,我国有关专家和学者都一直在不断的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国家和相关企业也是大力支持,于是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我国智能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途径。我国的微电脑工程机械控制技术虽然还有些不足,但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发展潜力。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优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有着很多的优势,具体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优势,首先来说其能够提升工程设备的安全性能。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有可能造成机械故障的过度劳损部件及时发出警报或者自动调整机械的工作状态,能够有效监控机械内部工作的易疲劳部件,极大的提高了工程设备的性能,有着自动状态修复、监控和自动报警的功能。其次其能够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其能够利用微电脑技术对工程机械实施半自动或自动控制,利用数字仪表代替传统仪器,使得工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工程的时候直观方便,而且其能够代替传统的部分人工控制功能,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更加精密,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还有效降低了人工操作量,最后是其会使工程机械的养护和调试更加简单。这是因为其能够在不开机的状态下,就可以利用自检系统对工程机械完成调整和检修,还能够实现工程设备工作模式的切换和设计。

3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

3.1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柴油机的自动控制

工程机械的动力核心和机械功率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通常采用柴油机。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以前,人们的目光主要放在了降低柴油机污染物等级和提高柴油机的燃油耗率等方面去进行传统的柴油机优化。而将其应用柴油机控制之后,这有效降低了柴油机排放的废气量,有效提升了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这样柴油机还能够以工程机械的运行状态为依据恰当的调整其工作状态,并能够实现对才有机会油门和调速器的自动控制,进而实现了才有机会的自动升温控制盒自动启动停止控制等,在满足工程机械的功率需求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了柴油机的经济指标,达到降低排放指标的目的。

3.2工程机械中应用故障自动诊断、自动报警和电子监控技术

在工程机械的实际运行情况下,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制动系统、工作装置、传动系统和发动机等运行系统不论哪个出现故障,都会导致工程机械不能够正常使用,如果不能快速判断工程机械发生故障的部位,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对其进行维修。而将故障自动诊断、自动报警和电子监控技术应用到工程机械中去之后,工程机械在运行时不论哪一个部分出现了故障或者发挥不灵敏,电子系统都会自动的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粗壮之外还讷讷够准确的判断出出现毛病的部位,进而提升了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减低驾驶人员的工作紧迫感。

3.3实现工程作业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

其能够实现工程作业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有效提高了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了因人工失误导致工程建设质量受到影响的情况发生,实现了工程建设精度的提高,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很多国产的大型工程机械都配置了电子系统控制的自动变速箱,如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其能够提高燃油的经济性能,对发动机功率进行有效控制,并减少了人工的操作。

3.4与传感器融合

将机油压力传感器等装置转配到发电机中去,可以先行对监控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实现可调控的工作状态。将传感器装配到沥青铺路机上去,可以实现铺路机的匀速前进,而且可以自动找平。根据目前集约化和多样性的信息采集发展方向,可以预测未来传感器必将蓬勃发展。

4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4.1微型化趋势

这是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发展方向逐步向微观领域及微型设备中延伸,也成为电子机械系统。其在各个领域上都有着不同的应用,具有能耗低和体积极小的优点。其生产出来的产品一般会小于1cm3,并且逐渐向更小的纳米等级发展。目前主要有蚀刻技术和光刻技术两种。

4.2智能化趋势

智能化能够赋予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一定的决策、思维逻辑和判断推理等能力,这是将动力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人工自能等多方面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以控制管理理论为核心,融入到机电一体化技术中,描述机械设备的行为。其能够模拟一定的人工智能,追求的目标是更先进更高的控制目标。

5总结

本文首先对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概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优势,并且从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柴油机的自动控制、工程机械中应用故障自动诊断、自动报警和电子监控技术、实现工程作业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与传感器融合等四个个方面分析了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并且从微型化趋势和智能化趋势预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现在的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整体水平相比西方国家还有很多不足,但是笔者相信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必将实现这一技术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周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7(02):184.

[2]刘宁.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与发展[J].四川水泥,2015(03):213.

第8篇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与维护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对于传统的变电站来说,需要的操作人员非常多,控制难度相对比较大,工作的效率较低。综合自动化系统运用到变电站工作中之后,大大提升了变电站的现代化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出现代科技技术在变电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而先进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融合了多项技术的优势,此系统经过微机保护中的测控单元来收集处理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从而利用计算机通信方式把有用的信息传动至调度中心,最终满足了变电站的运行监控、控制、协调等方面的需要。例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有效的监控、监测、保护、低频减载等操作,优化了变电站保护室、主控室的工作,极大的提高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变电站的投资,有效提升了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能[1]。

此外,对于以往的控制模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其它方面的优势也更为显著,不仅能对运行人员及时提供运行数据,还能在变电站系统出现故障时提前报警预测,让操作人员的故障处理预防更具有针对性。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专家系统对运行状态进行有效预测,专家系统通过对故障记录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加快了电气设备的反应速度,方便变电站管理人员工作的开展。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维护

由于综合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使用运行时间较短,相关人员的操作经验也不足。特别是,变电站的一些技术和管理人员对自动化系统的操作和控制技术还不十分熟练,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变电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专业角度分析,造成电网事故的因素[2]有:污闪、对地放电、继电保护误动、倒断杆塔、施工短路、绝缘不良等。在处理变电站系统故障时必须查找故障原因,根据引发故障的因素采取处理措施才能保证效果。另外,迅速隔离故障设备,防止给其它正常的设备造成不利影响。事故现场,值班人员积极配合维修人员的工作,确保供电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依据变电站运行的状态,对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维护可以分为日常维护和异常事故维护两种。

2.1 对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日常维护

为了保证综合化系统的长期运行,在现实控制中要添加更多的可靠设备,以确保变电站各设备性能的正常发挥。作为变电站管理人员,应结合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维护方案。日常维护工作主要是指定期核对遥控调试的准确度,确保通信网络畅通,并定期对变电站的各项数据进行备份。[3]并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各项操作,并对各个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分工,加强对变电站内各项数据参数的日常监控。比如电流、功率、电压以及事故信号等等。当各项数据出现异常时,操作人员要懂得如何进行维护操作,以确保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切实发挥作用。

2.2 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异常事故的维护

造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异常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说对地放电、施工短路、杆塔倒断、继电保护等等。要想进行变电站事故处理,必须要先查找和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确保维修效果。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将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有效隔离,以免对其他的设备造成影响。

3 运维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措施

3.1 信息名称不规范

一是变电站设备命名存在不规范。以前由于各县调度机构自行给各自管辖的变电站及设备名称,导致个别变电站存在重名,站内刀闸、地刀等设备的命名也存在多套命名方法,这对地县一体化调控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是遥测、遥信的名称不规范,就算是两个变电站用的是同一厂家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也可能对同一保护信号的描述存在差异,更不用说不同厂家的综自系统了,导致同一性质保护信号在监控系统中的名称五花八门,给调控人员带来了困惑。

建议与措施:①统一变电站设备命名规范,对重名的变电站、不规范的设备命名等采取纠正措施,进行重新命名,确保设备名称在市、县范围内统一、规范。②建立统一的信息表规范并把好设计审查和验收关。设计单位、相关厂家必须按照信息表规范来命名和规范变电站“三遥”信息。变电站“三遥”信息的任何修改均需要运行部门提交修改申请,由调控中心对变电站“三遥”信息按照信息表规范进行审核,然后在厂站、主站同步修改并验收,确保变电站“三遥”信息的规范和统一。

3.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维护及验收问题

目前,由于存在基层检修人员少、技术水平不够等多种原因,使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设备的维护都依靠厂家,运维单位只进行简单的日常维护。如此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出了设备缺陷通知相应的厂家来处理,易出现缺陷处理不及时等问题;二是存在误改后台监控系统数据库,而运维人员不易发现。三是即使知道总控、后台监控系统中数据库被修改了,但到底改动了什么,运维人员不好验证。

建议及措施:①必须要成立一只专业化的队伍,培养出一批能技术精湛、责任心强的技术技能人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好、管理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②后台监控系统增加数据库闭锁功能,能对原数据库锁定,只能新增,不能修改,这对新增间隔调试非常有用。③增加数据库自动比较功能[4]。综自系统后台、总控分别提供数据库比较工具,每次工作完成后,现场运检人员通过数据库比较工具,核查后台、总控数据库维护前后的数据库变化情况,以便运检人员对数据库进行验收。④增加数据库操作审计功能,记录每一步的修改操作,以文件格式保存,以被检查。

3.3 事故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防止非同期合闸和再次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在未得到调度命令前,现场值班人员不得私自强送各类跳闸断路器;为了防止事故扩大,对于明显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事故,应将直接威胁人身安全的设备停电;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当全部或部分所用电停运时,恢复所用电;拉开连接在失电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等。各用电单位的运行保障人员可根据本单位的供用电情况进行妥善处理,但事后应及时报告所属调度。事故处理中应指派专人作好临时记录。

3.4 上送调度的信号在满足监控要求的情况下应越精炼越好

关于变电站实行无人值守后,哪些信号需要上送调度。省集团公司出台了关于220KV无人值守站信号采集要求,但对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没有明确的要求。这样往往造成一个现象就是不同厂家的站送的信号不一样,甚至同一厂家的系统,不同调试人员上送的信号也不一样。因为现在通道条件好了,同时采用网络通讯采集方式可以上送的信号也多了。信号选择的标准应该是能准确反映系统和设备运行状态的量。对同一类报警级的信号,适当采用当地合成方式,只把合成信号上送调度即可。比如保护装置的CT报警、频率异常等信号合成一个装置异常信号上送调度即可。

调度信号越精练越好,当地监控微机的信号应越全越好。保护通讯采集的信号全部上当地后台,硬接点采集的保护动作信号和一些重要的通讯采集信号上调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综合化系统运用于变电站控制是必然趋势。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工作人员对其的操作和使用并不是特别的熟悉,因此,加强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维护工作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石韵.刍议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6

[2]衡兴祥.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于维护的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