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6:07: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财务核算主要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16-02
当前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与考验。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逐步增加,以及高校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核算和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国家财政、审计、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对高校财务管理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因此,如何调整发展思路,积极做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提高高校整体效益和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财务核算岗位绩效考核面临的问题
1.财务核算规模和工作强度日益增大,工作人员数量偏少。近年来,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支持力度逐年加大,而受限于高校人事制度,正式在编财务核算人员数量无法适应高校经费投入的日益增长,财务核算人员工作强度日渐加大,即便通过引进部分劳务派遣人员的方式来缓解用工荒,但人员数量有限,“师生报账难”的现象仍无法避免。在管理模式方面,不少高校采用“网上预约投递报账”模式替换传统现场报销模式,以A大学为例,财务部门承诺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投递票据的处理,师生无需现场等待结果,以期减少师生等候时间,改善报销环境,提高财务核算工作效率。但投递报销模式的期限属性和附加工作量使得财务核算人员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工作强度更是有增无减。日渐增加的工作量与长期不?的人员规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财务核算人员积极性有待提高,工作热情易消磨,内部稳定存隐患。相对于高校其他工作而言,财务核算工作强度大,耗时长,业绩缺乏显示度,财务人员上升空间小,更多是承担幕后工作,这使得财务核算工作本身性价比不高。同时,受限于高校人事制度,有所谓编制内外的差异,使得“同工无法同酬,多劳不能多得”的现象长期存在,导致劳务派遣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热情逐渐消磨殆尽,优质人才极易流失。付出与回报的长期错位也使得团队内部容易滋生不思进取、消极懈怠等不良情绪,久而久之,形成心理落差,导致团队内部凝聚力缺失,战斗力减弱,不利于团队内部建设的和谐稳定,更无益于学校财务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
3.财务核算队伍人员结构亟需调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随着财务核算业务量逐年增加,财务人员日趋紧缺。工作强度大、正式编制稀缺、福利待遇低等因素导致财务核算工作很难吸引到优质人才,同时在职人员流失现象也很严重。以A大学为例,2012-2015年财务处招聘劳务派遣人员3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仅5人,比例15%,整体学历水准偏低;“985”院校毕业者6人,且均出自A大学;期间离职8人,离职率24%,平均工龄3年,均为工作经验丰富人员。后续人才培养压力倍增,严重影响财务工作持续开展。此外,核算科室向其他财务科室输送人才16人,人员更迭频繁,队伍断层问题突出。因此,制定有效的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调动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优化财务人员结构,充实人才储备,减少人才流失,稳定高等学校财务核算队伍。
二、构建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一)确定考核目标
财务核算岗位绩效考核旨在进一步加强财务核算管理、改进对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广泛调动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财务团队内在潜力,提升财务核算能力和工作效率,完善财务核算管理体系。
(二)考核遵循原则
1.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原则。根据绩效考核的标准,对从事核算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强调全员参与,注重民主评议。
2.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的绩效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有效扼制消极怠工等乱象,强调个人对团队的综合贡献,注重被评价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团队内部和谐稳定。
3.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原则。高校财务核算岗位绩效考核体系在设计上既要瞄准考核目标,也要结合核算工作岗位的自身特点,所选取的关键性考核指标要具有代表性、针对性,通过多角度、全方位考核,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合理。既从理论逻辑层面考虑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又从现实角度考虑其可行性与适用性。
(三)制定考核方案――以A大学为例
A大学总体收支规模在40亿元左右,2014年全年会计凭证制单量15.5万笔,凭证分录数超过69.4万条;在岗财务核算人员28人,其中制单岗位16人,复核岗位8人,出纳岗位4人;为提升财务核算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调动核算人员工作积极性,该校财务部门于2014年制定针对日常核算岗位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案,具体如下:
财务核算岗位绩效考核体系采用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季度考核针对工作人员日常的工作业绩实施量化考核,包括完成所属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率。年终考核注重工作人员的学期综合性表现,其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履职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服务态度、团队意识等多个方面。
1.季度考核按季度执行,实行超额累进式增量绩效考核方式,其主要内容是设定不同岗位的季度基本工作量,超出部分则按照已设定的超额累进绩效标准(表1)进行测算,低于季度基本工作量的差额部分则按照相应的标准扣减绩效,以确定考核人员季度绩效额度。各岗位季度绩效考核测算公式:
(1)制单岗个人季度绩效=(本季个人实际工作量+本季个人其他管理事务折算工作量-季度个人基本工作量)×超额累进绩效标准;
(2)复核岗个人季度绩效=(本季个人实际工作量+本季个人其他管理事务折算工作量-个人季度基本工作量)×超额累进绩效标准;
对于制单岗位和复核岗位工作而言,通常会采用会计凭证数、会计凭证分录数和原始凭证附件数作为衡量工作量的标准,其中会计凭证分录数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因此笔者将凭证分录总数作为制单岗位季度工作量的主要考核指标。根据对A大学往年平均工作量的统计分析,设定个人季度基本工作量,制单岗为6000条分录/季度,复核岗为18000条分录/季度。
(3)出纳岗个人季度绩效=本季制单岗人均绩效×110%;
现金出纳和银行出纳岗位的工作内容、难易程度差异大,工作量多少完全取决于制单输出量,二者很难进行横向比较,因此,采用岗位绩效包干制,按照制单岗位人均绩效的1.1倍作为出纳岗位个人绩效的核算标准。
(4)本季个人其他管理事务季度折算工作量=本季个人在所属岗位实际平均小时工作量X本季管理事务所耗工时×110%。
由于各类管理性工作种类繁多、琐碎,无法单独作为考核对象进行分类,但管理性工作耗时较长,随机性较强,对本职岗位绩效考核影响大,因此,在考核体系中对管理性工作实行工时折算制。考虑到管理性工作的随机性和中断本岗工作的效率影响,按照管理性工作所消耗工时的1.1倍进行折算,并将折算工作量并入本岗位绩效当中进行集中测算。
2.年终考核采用民主评分方式,全体财务核算人员共同参与,实行计分制,设履职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服务态度、团队意识五项考核指标,每项指标权重各占20%,通过民主测评互相打分,以综合评分排名作为最终考核结果。
(四)绩效考核成效
A大学的财务核算岗位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的阶段穿插运用,实现了定量定性考核相结合,对核算人员的综合表现进行了客观真实的评价,充分调动核算人员工作积极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核算报销工作人数未增加的情况下,2016年全年会计凭证制单量达到20万笔,凭证分录数超过80万条,工作量较2014年增加了15%,整体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同时,绩效考核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工作量和效率上,对学校财务的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体系完善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1.激发团队工作热情,维系团队内部和谐稳定。相对于其他财务工作而言,核算报销业务的基础核算工作量大,耗时长,发展空间小,导致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高质量人才容易流失。财务核算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打破编制内外的限制,实行“因岗定薪、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的薪酬模式,拉平了劳务派遣人员与正式编制人员的薪酬差距,一方面基本根除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消极怠工现象,有效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平等的待遇抚平了编制外人员心理落差,使其有归属感,防止人才的流失,有利于队伍建设和人员稳定。
2.优化人员结构,充实人才储备,为其他财务岗位输送高质量人才。随着财务核算业务量逐年增加,财务人员紧缺,尤其是经验丰富的人员更是稀缺,在没有正式编制的情况下,?效考核管理机制、同工同酬且多劳多得的管理理念能成为吸引优质人才的砝码,减少人才流失,优化财务人员结构,提升财务团队整体业务水平,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输送优质人才。
Abstract: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refers to provincial level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authorities which rule the functions and power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subordinate units, mastering or using the large amounts of financial funds. It is an important topic that how to ensure financial capital safety and undertakings healthy development, make full use of the fund. Based o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heory, this paper explores to establish financial control mechanism beforehand, in the matter and afterwards, and makes specific design of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system from the division of powers segmentation, post, institutional setup, flow of funds, and work process other aspects.
关键词:政府组织;财务控制;体系设计
Key words: government organization;financial control;system design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134-03
0引言
省级政府组织作为执掌公共管理职权的省一级国家行政管理机关,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不但拥有和使用着维持本部门自身运转的正常经费,还掌管着本业务系统的专用经费,有的还管理着某类专项基金,资金种类多、数额大、性质明确是其突出特点。而且,多数省级政府组织直属单位较多,资金用途较为广泛,因此,财务管理难度很大。如何既能确保资金安全,管好用好资金,又能保障事业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科学、规范、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是关键。
1关于内部财务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或组织为了实现其工作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业务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业务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内部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财务为核心实施的控制,目的是确保单位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可靠、资产安全完整,有效预防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单位或组织业务工作的正常高效开展。
内部财务控制和财务内部控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内部财务控制包含着财务内部控制,财务内部控制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论及的是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设计问题。
实施内部财务控制,能够促进省级政府组织切实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财经法规制度,规范单位财务活动,确保财政资金和资产安全,既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2省级政府组织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设计原则
建立和设计省级政府组织内部财务控制,必须遵循和依据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
2.1 合理合法和可操作性原则根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规定,设计内部财务控制,首先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这是前提条件。在建立内控制度过程中,必须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现在内控制度之中,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而且还必须切合单位实际,与事业发展目标相适应,切实可行、便于操作。
2.2 广泛约束性原则指内部财务控制对单位内的每一成员都有效,都必须无条件遵守,任何人都不得独立于制度之外。单位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既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主体,又是客体,既要负责这项制度的具体实施,又要受到其他人员的监督和制约。
2.3 全面系统性原则首先要全面,覆盖任何与资金经济业务有关的部门和岗位,既包括财会工作内的部门和岗位,也包括与财会业务关联的有关部门和岗位;其次要系统,要设计出纵横交错的内部财务控制网络和点面结合控制系统。
2.4 内部牵制原则指在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及各岗位间所建立的互相验证、互相制约关系,其主要特征是将有关责任和权限进行分配,使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门都不能独立完成任何或多项经济业务活动。
2.5 成本效益原则实施内部财务控制本身是为了降低成本和人为因素,最大限度保护国有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但如实施此项制度所花费的成本大于其本身所带来的效益,也就失去了实施的价值。因此,建立和设计内部财务控制,既要精心选择好控制点,也要考虑减少繁杂的手续和程序,避免重复劳动,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省级政府组织内部财务控制的设计思想
省级政府组织内部财务控制设计的主要思想由宏观到微观可以概括为二、三、四、五、六,即二种控制、三权分立、四项分割、五项统一、六项分离。
3.1 二种控制即针对所属单位性质、地理位置和资金类型等不同情况,采取集中控制为主、分散控制为辅的两种管理控制形式。除对少数情况特殊的直属单位资金实施分散控制外,多数单位资金纳入到省级政府组织财务管理机构集中管理与控制,统一核算。
3.2 三权分立即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内部审计三权分立,分设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内部审计机构,三机构既要协调合作,又要彼此独立、互相制约。财务管理机构统筹单位经费资金预算管理、审批及财务综合管理事务;财务核算机构负责报销核算及预算执行和年度决算工作;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对财务机构和资金的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
3.3 四项分割一是事权财权分割,就是将决定事项和决定资金的权限分割开来。二是审批与核算分割。就是将资金的审批、监管与资金核算、审核、结算分割开来,资金的审批由财务管理机构负责,资金的核算、审核、结算由财务核算机构负责。三是计划与执行分割。就是将资金预算管理与预算执行分割开来,预算管理与支出计划由财务管理机构统一安排,预算与支出计划的执行由财务核算机构落实。四是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分割。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单独设置,以独立行使对财务机构和资金的审计监督职权,防止财务和审计职能合署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
3.4 五项统一即在具体管理上的五项管理措施。一是统一资金审批权限和程序。明确资金审批程序,统一规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资金审批权限和额度。二是统一账户及账务管理。银行账户、零余额账户、明细账簿、银行日记账及印鉴等的日常管理和使用由财务核算机构负责,财务管理机构负责监督检查。三是统一对外财务和审计事务。四是统一资金收支核算。明确会计核算工作环节,统一财务核算制度和流程、程序。五是统一财务预决算。财务管理机构负责预算的部署、汇总和上报;财务结算机构负责组织执行当年预算,编制下年预算。
3.5 六项分离指会计核算环节的六项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一是票款分离,即管理票据和收款分离,票据日常管理、开具发票由会计负责,款项入账由出纳负责;二是账款分离,即管理总账和明细账岗位与管理款项的出纳岗位分离;三是制证与出纳分离,即会计报销、填制会计凭证岗位与出纳岗位分离;四是制证与审核稽核分离,即会计报销、填制会计凭证岗位与审核稽核岗位分离;五是出纳与稽核审核分离;六是稽核和审核分离。
4省级政府组织内部财务控制结构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省级政府组织内部财务控制具体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的控制,这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主要框架,其主要内容如下。
4.1 事前控制就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前即采取的预防性控制措施和程序,具体包括提高认识、健全机构、建章立制、加强人员力量四个方面。
4.1.1 增强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及职工的内控观念和意识一是提高领导干部对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视程度。加强内部控制是单位领导的职责,而不仅仅只是财务人员和其他职工的事,只有单位领导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带头抓内部控制,支持实施内部控制,内部财务控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二是要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涉及单位所有职工,所以只有大家都能认识到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充分理解内部控制的作用,才能树立内部控制人人有责的意识,才能自觉遵守和维护内部控制,内部财务控制才能得到真正执行。三是培养财务人员认真实施内部控制的意识。按照法规和政策办事,是财会人员的基本职业规范,财会人员执行法规、政策和制度的好坏,直接决定内部财务控制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大力培养财会人员树立牢固的内控意识,以制度为依据,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循私情,切实把内部控制贯穿于日常的财务管理之中。
4.1.2 科学设置财务内部核算机构财务内部核算机构设置应遵循内部财务控制的上述设计原则,具体设计上,要综合考虑内部牵制和工作效率等各方因素,按会计核算中的工作环节分段设置,以六项不相容职权为内部控制关键点,加强各环节的彼此牵制和制约,力避一笔经济业务由一个内设机构独立完成。大致可将财务核算工作环节划分为四个段落,即审核汇集、会计核算、会计稽核、资金结算。审核汇集环节负责原始凭证的汇集、初审等;会计核算环节负责填制会计凭证、预决算编制及分析、会计档案管理、票据管理、资金核算等;会计稽核环节负责对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账表的稽查复核,核实银行账实情况,管理财务专用章等;资金结算环节负责各项资金的收付、工资发放、公积金和税款汇缴等。会计核算流程的审核可由会计核算环节负责人或稽核人员承担。
4.1.3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行为准则,建立全面、严密、系统、科学、规范的内控制度是实施内部财务控制的保障。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制定会计人员管理、财务综合管理、预算管理、专项资金管理,资产和固定资产、会议、公务接待、车辆、大型维修及购建、银行账户、政府采购、电子设备、定点修车和加油、办公用品购领等制度;在财务核算方面,应制定收支核算、财务稽核、财务审核、票据及有价证券、账务处理程序、电算化操作管理、财务分析、应收账款、财产清查等管理制度;在内部审计监督方面,应制定内审人员职责、工作规则、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结果处理等制度。
4.1.4 加强财会人员力量根据事业发展、经济业务量不断变化等实际状况,及时调整充实财务各岗位人员力量,充分发挥财会队伍的管理监督功能。同时,加强财会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注重培养高级财会人才,发挥人才引领示范作用,提高财会队伍综合工作效率。
4.2 事中控制即过程控制,就是对一项经济业务从准备、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流程的管理和监控。对于一些业务种类繁杂的省级政府组织而言,往往涉及资金量也比较大,因此,其资金流程控制要包括事项控制、预算控制、审批控制、结算控制四个环节。
4.2.1 事项控制就是对数额较大支出的具体业务事项的控制,决策其是否有必要开展、如何开展、所达到的目标、需要的资金预算等。
4.2.2 预算控制这是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核心环节,是资金管理最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之一。预算是省级政府组织根据自身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年度内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日常组织收入可控制支出的依据,也是省级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控制的关键是强化预算的权威性、公平性和执行力、约束力,否则预算控制就会失去作用。预算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门预算控制,即由省级政府组织内各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组成的部门预算,可称为“大预算”,具体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分析及考评等环节构成。二是事项预算控制,即某一具体业务事项的收支预算,可称为“小预算”。“小预算”寓于“大预算”之中,是对“大预算”的分解,是按计划安排资金、调整支出方向、控制资金支出的重要步骤。
4.2.3 审批控制是指由具备经费资金审批权限的部门和负责人按照权限做出的是否可支付资金的批示。这是一项行政管理权限,是财务核算机构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
4.2.4 结算控制即由财务部门和财会人员对资金收付实施的控制。一是对具体经济业务的控制。即由财务核算机构财会人员对受理的财务事项履行的会计监督职责,同时,提高会计电算化管理和操作水平,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财会控制有效实施。二是财会部门内岗位间的互相制约。即财会部门内部不相容岗位之间的互相制约,严格执行六项岗位分离。三是财会部门内的业务安全控制。包括现金管理、银行存款管理、印鉴管理、往来款项管理、预算执行分析管理等。
4.3 事后控制指在财会业务已完成所有程序、成为既定事实后,通过采取检查或监督等手段,发现问题偏差,并采取措施修正和改正的控制,也成为回馈性控制。主要包括财务监督、内部审计、纪检监察、职工监督等四方面。
4.3.1 财务监督即由财务管理机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等对财务核算机构实施的监督检查,包括资金收付、核算流程、审批权限、政策或制度执行、财务资料等各方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2 内部审计这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由独立的内审机构,对内部各种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等的独立评价,以确定规定的程序和政策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金等经济资源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财务工作目标是否达到。因此,内部审计是协助领导履行管理职责,促进单位财务活动规范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
4.3.3 纪检监察即由省级政府组织内的纪检监察室实施的监督。纪检监察室做为省纪委监察部门派驻机构,对各项经济业务应从纪律角度发挥监督作用,选准监控关键点,把握准监控的重要部位,及时提出好的内部财务控制建议,提高纪检监督效能。
4.3.4 职工监督就是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监督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财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反映,争取最佳处理时机,将风险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此外,还要建立内部财务控制考评制度,明确经济责任制、评价标准和奖励、惩罚措施,合理界定权利和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以此促进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推行,激励职工自觉做好内控工作。
参考文献:
[1]赵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
[2]程新生.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0.
[3]赵明,师萍.高校内部会计控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
[4]蒋燕辉.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6.
[5]张正军.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J].河北企业,2006,(9).
[6]黄娟,王擎.内部财务控制及其作用试论[J].财会月刊,2003,(4).
[7]赵秋杰.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内部控制的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09,(20).
清洁生产应用于会计核算,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绿色成本的会计核算:即在制造系统中,制造行为和管理行为从对环境负责的角度,因上述行为对环境造成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为达成生产所需的必要政策法规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2)绿色效益的会计核算:对于企业资源和排污减量化和重复利用工艺带来的直接经济成本的减少,以及因制造活动无害化、产品使用的无害化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和产品受众对产品使用舒适性的信任带来的消费欲望的稳定性等带来的间接的和潜在的效益。通过对绿色成本会计核算的认识,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方式是对核算工作的细化,能够使企业更进一步的认识绿色成本在企业制造成本中的明细,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能源、设备、工艺改进的方向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2绿色成本的会计核算的制度要求
按照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有关要求,有关资源的使用费、弃置费用和排污费等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支出都属于产品成本构成范围,同时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有关要求也规定了“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产品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一项,都是会计成本核算目录中的内容,按照会计通则的相关要求,绿色成本的计入和控制是企业产品核算的必要组成部分,绿色成本应在企业会计账户体系中的“生产成本”账户中进行核算,并可在生产成本账户总分类账下设明细分类账户。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也明确规定:“工业企业按照成本支出的经济性质,可以设置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职工薪酬、折旧和摊销、其他等成本项目。其他,是指未能归入以上项目的停工损失、废品损失、环境成本等支出。”,为绿色成本的核算提供了法律和制度基础。
3绿色成本的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
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并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于绿色成本我们可以将成本细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两类,主动成本是我们为了实现资源减量化和生产过程无害化主动采用的设备工艺方法以及其他管理投入,包括改进原材料的组成、制造方式,也包括为此付出的人工成本和其他管理成本;被动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法规要求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必须投入的治理作业环境和污染物排放环境所必须投入的设备、人工管理成本以及其他材料投入成本。认真区分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对比,既能明确企业主动成本投入带来的直接效益和减少浪费的节约明细,也能对不进行主动成本投入带来的被动成本增加有明晰的认识,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财务数据分类。
4绿色成本的会计科目归集
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是制造企业会计科目的主要内容,对于确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应当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按照这一会计要求,对于主动成本,我们很容易通过“借记”、“原材料(或物资采购)科目”以及“贷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相关科目计入产品成本和相关费用,同时对于制造过程产生的小量污染以“借记”、“生产成本——直接污染”科目进入制造成本科目,从而实现动态的计入成本。对于排放类污染均可以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此外,对于企业污染源先期治理需要的药剂、物品等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借计,以实现全过程成本核算的目的。对于被动成本的归集,因为该部分费用可能融入不同的制造体系和产品体系,较难进入产品的直接成本,一般以“管理费用——××费用”等科目进行相关的财务处理,该部分成本不构成资源产品的成本,但对其计价,可以从数量方面客观地反映生态资源降级的代价以及恢复的代价。该部分成本直接反映了制造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环境影响代价,正是进行绿色成本核算和分析的重中之重,应该在会计核算实践中予以充分重视的部分,其中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排污先期治理的费用、各种废弃物和不可利用的中间物等项目成本支出,也正是改进和完善清洁生产过程控制的主要目标,从财务管理角度上,这部分的支出也是做财务核算需要着重加以控制的支出项目,从核算角度推进企业成本构成的优化和减量化要求。
5绿色成本的效益核算
据前所述,绿色效益与成本一样,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企业在不同时期发展的着眼点和关注度以及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都有所差异,因此绿色成本的核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程度的加深,在越来越注重环境效益和持续发展效益的今天,效益计算会更多的引入环境效益计算和可持续发展效益计算的范畴,绿色成本的效益核算的内容和其显示意义也会不断的为人民所重视。直接绿色效益,取决于单位产品能源的消耗和使用,制成过程的污染排放成本的降低,无害化工艺所带来的排污费用的减少等方面带来的物资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减少。从而实现企业产品价值积累和物质积累,为企业直接创造利润和货币贡献,在相关科目中体现这部分的内容是直观的,可直接对比分析的,是财务核算制度下,可见的效益部分。间接绿色效益,我们通常并不能通过直接的产品价值核算得出和明示,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对环境进行开发利用,虽然不直接增加人类的物质资本,却可以深刻影响人类持续开发资源的能力和依赖性,从而间接影响我们从大自然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获取充分资源的长期性,进而影响我们进一步实现物质积累的过程。因此在企业会计科目中,绿色收益也应作为单独的会计科目进行相关业务的核算。
6绿色成本效益核算的主要内容
成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源泉,按照绿色成本效益核算的思路和成本核算工作的要务,目前的绿色成本效益核算应以以下(并不限于)几个方面为出发点:(1)直接绿色成本效益(同传统效益分析,在此不做赘述);(2)单位产品能源动力占用的减量;(3)单位产品绿色可再生材料使用的比率;(4)相关环境保护目标(大气、水、噪声等)控制指标占标率减少率;(5)企业厂界内以及厂界外生态环境的变化梯度等。
7结束语
关键词:工程项目 财务管理 建议
一、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在事前未纳入部门预算
为数不少的工程建设项目并未真正按照审批程序进行,以至于其资金不在部门预算之内。甚至很多建设项目尚未审批程序核准,就已经开工建设,导致违法违规的诸如“三无工程”、“三边工程”频繁出现。
(二)事中的资金使用监管不到位
国家的相关法规规定: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应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然而实际上不少单位在此方面监管意识淡薄,导致管理不力,甚至很多建设项目资金被挪用的现象屡见不鲜,概算决算出入巨大,同时也没有严格按程序报批。
(三)事后违规办理财务决算
按相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在竣工后一定时间内完成决算编制。然而实际上很多建设单位往往在此方面一拖再拖。
(四)工程款项拖欠严重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往往很容易发生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项、施工企业垫资施工等本不应发生的情况,而这类情况往往会造成财务管理难度系数的上升,也会出现众多不必要支出,从而降低了施工企业的效益,形成账目与实际收支情况不相吻合。最终不仅导致经济效益的损失,而且造成企业担负利息压力,进而形成资金周转困难。可能出现一系列消极的连锁反应。
(五)整个进行过程中审核监督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就实际而言,很多财务人员仅仅负责核算,很少全程参与工程管理,故而其普遍缺乏概算、预(结)算知识,故而难以落实事前监督、事中管理工作,审核职能被严重削弱。
二、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不够重视资金管理
在此方面第一是单位重视不够,“重上马轻视管理、重前期轻中后期、重形象轻资金”的“三重三轻”情况普遍,不少的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审批由相关分管领导担任,而并非单位负责人。第二则是审计监督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年度收支、人员离任经济责任两方面,都缺乏深入的审计和相关检查。
(二)制度建设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难以对工程项目建设中诸如资金预算、收支管理、结余收缴、资产交付、负债管理、竣工决算编报及审批之类的一系列问题有明确规定。
(三)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众多的财务专业毕业生进入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后,往往因为缺乏经验,对很多核算办法和政策理解得不够透彻,同时单位又缺失相关的业务程序、工程概预算等方面的系统性培训。
三、针对前文所述情况的解决对策
(一)事前关注项目的合法性
按目前的相关制度,旅游景点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包括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概算批复,开工报告,竣工验收等程序。故而前期准备工作中,审批程序首先必须到位,财务部门必须掌握该程序中的一系列相关文件,尤其要把最终确认的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计划放在一系列活动的“根基”位置上。
(二)事中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在此方面主要是明确其主要任务:做好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预算编制、预(结)算审核、资金拨付、财务决算审批、效益分析评价等“工序”,从而全范围、全过程地对其实行监管,以此来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在此过程中,财务人员应严格履行自身职责,负责人则应充分认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监管环境。
(三)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制度
在此方面主要内容包括:规范项目预算管理,将其算作部门预算的一部分;规范资金拨付管理,将相关款项的拨付依据统一化,从而强化审核、监督等工作;规范结余资金管理,将一系列资金上缴、留用比例等内容明确化;规范项目竣工决算的编报、审批;规范采购管理;规范资产交付使用管理等。
(四)内控制度严密化
建立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形成有效的对资金使用各环节的制约、监督体系,相关活动必须有文件、合同的支持,合同条款要和相关法律法规相合,并将合同等文件及时上报以作为款项使用依据。通过控制付款环节来有效杜绝支出违规。
(五)加强人员培训
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形式加强人员的业务培训。尤其是工程项目建设财务管理方面和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方面,与此同时也应重视工程项目建设程序乃至于招投标、概(预)算之类的系统知识。
(六)建立健全资金监督检查机制
通过“年检”来保证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为此,可以聘请一些相关的中介机构,借助其独立性来尽可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制度落实情况以及反映其中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审计监督来从资金到位情况、招投标合法请来、资金使用合规情况等角度来确保相关资金的“合法性”。
(七)构建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起来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范围应覆盖立项、可行性、概算、决算之类重要环节,以此来将经济性评价、效率性评价、效果性评价三者融合为一体。通过评价项目建设的工期、质量、成本以及投资的收益率、回收期之类内容,来判定是否达到既定的目标。
总而言之,工程项目建设财务核算工作中,只有将建设法规、会计法规二者相互结合起来,并以之为依托进行完善的监督管理,方可杜绝漏洞的产生。要建立健全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及资金监督、控制措施,明确各职能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分工和相互的关系。在督促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环节依法按章办事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财务核算质量,完善和控制各项工程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制度,从而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卓义容.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 2012(08)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集团越来越重视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控和管理,本文通过对目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认为实行财务集中管理是集团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趋势,探讨了财务集中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并通过笔者所在企业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财务管理现状;财务集中管理优势;集中管理内容;实践及效益
财务集中管理是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它不仅能使企业集团财务核算规范统一、信息传递及时准确,而且还能大幅提升集团运营效率、降低集团运营成本,实现集团有效的财务管理与监控,有效提升集团风险防控能力。
一、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1.集团公司无法掌握子公司完整详细的会计信息。作为“分散”式财务管理方式,集团公司实际上只是一个会计报表合并主体,而非会计核算主体,因此集团公司只能通过合并生成的会计报表获得子公司有限的会计信息,而无法掌握子公司详细完整的会计信息,而集团公司为了更准确地做出决策,不仅需要知道子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也需要知道子公司详细的经营信息。因此“分散”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需要。
2.集团公司无法统一会计核算政策。在“分散”式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各个子公司的财务部门独立设立账簿,核算的口径与方式很难统一,核算方法也不尽一致,由此集团公司合并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也不够准确和完整,无法为整个集团公司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3.集团公司无法对子公司会计核算实施强有力的监控管理。由于总公司下属子公司数量较多,“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使得会计核算的监控管理比较困难。除了通过制定制度来统一核算行为,就只能借助会计检查和审计手段进行事后监督,收效甚微。
二、财务集中管理的优势分析
1.有助于集团公司及时掌握子公司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分散式的财务管理只有在会计期末编制完成会计报表后,集团公司才能获取各子公司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传递不及时,不能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需要。通过实行财务集中管理,集团公司可以随时掌握子公司的财务状况,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
2.有助于加强对子公司监管,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在分散式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子公司为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经营指标,满足考核的需要,通过调整财务核算和报表数据实现虚盈或虚亏,造成子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通过实行财务集中管理,能够统一规范财务核算口径,实时监督各项财务收支,及时发现制止子公司非法和不合理的行为,堵塞漏洞,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确保子公司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可靠。
3.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一是企业将部分业务集中到集团职能部门进行集中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二是业务集中后对外工商及税务部门统一协调关系,对内能够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决策更加高效,大大提高业务管理效率,公司获得了更多协同效应,减少了内部相互牵制成本,节约了管理成本。
三、财务集中管理的内容
财务集中管理包含财务人员集中与会计业务集中两个内容。在集团公司母公司设立财务管理中心,将各控股子公司财务人员统一纳入财务管理中心进行集中管理,保证了财务人员的独立性,从而能够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切实维护企业集团公司的权益。并由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全面负责资金管理、投融资管理及会计核算管理。
1.资金集中管理。由集团制定较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办法,并通过集团内部结算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等方式,将子公司的资金集中于集团公司,在集团内部调节资金余缺,发挥货币资金“蓄水池”作用,防范货币资金风险,降低集团资金成本,提高集团资金利用率。
2.投融资集中管理。是指集团将子公司的投融资决策权收归至集团层面,子公司的对外投资,由集团财务管理中心从整个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等方面审核该投资项目是否对整个集团有利来对该项目进行决策审批。
对于子公司的融资,由集团财务管理中心先进行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无法达到要求的,由集团公司统一对外进行融资,发挥集团规模融资优势,降低融资成本。
3.核算集中统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对各子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统一要求,包括规范科目使用,统一核算方法,统一财务信息报送时间及报送方式等。
四、财务集中管理的实践及效益
笔者所在公司包括本部及五个子公司,公司实行了以“一个中心、二个集中、三个不变”为主要内容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其中:“一个中心”就是公司本部成立一个财务管理中心;“二个集中”就是各控股子公司的财务人员由财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集中办公,与此相应,各控股子公司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相关财务职能由财务管理中心集中承担;“三个不变”:一是各子公司法人地位不变,即各子公司仍然对本单位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对各项收支承担相应的会计法律责任;二是各单位作为会计主体的地位不变,即各单位独立建立账套,进行独立核算;三是财务支出审批权不变,各单位的财务支出仍按原规定由各单位法人进行审批。
1.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了财务工作效能。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后,会计机构由原先的六个精简为一个,从事财务的人员从原先的17 个减少到12 个,精简了29%。实现了一人多岗、一人多职,达到了减人提效目的。
2.强化了财务监督,进一步规范了各子公司的财务行为,保证了财务成果的真实性。成立财务管理中心后,会计人员与各子公司相对分离,为会计人员大胆、有效地开展会计监督创造了条件,也为集团对各子公司财务活动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监督创造了条件,从而保证了财务成果的真实性。
3.规范了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财务人员集中在一起办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碰到问题共同研究探讨。对于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凭证制作、记帐处理等业务由财务管理中心统一规范,有效地提高了全公司财务工作的水平。
4.促进了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会计实务处理速度和信息反馈速度,节省了劳动力,财务人员得以从繁重的劳动中腾出精力思考分析财务管理问题,从而实现了会计职能从会计核算型向会计管理型的真正转变。
5.防范了资金风险,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财务管理中心通过集中统一对外融资,控制了子公司融资风险,降低了融资成本。通过对集团资金实行统一调度,实现了通过内部借贷调剂集团内资金余缺,从整体上提高了资金利用率。通过以资金预算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手段,监督子公司财务收支情况,防范了资金风险。
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本质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通过运用管理方法和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手段将工作各环节做到精确化、科学化,从整体上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和效率。医院要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从更深的层面加强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它是一种意识。即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当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管理层要树立精细意识,把每件事都做精、做细、做好,在精细中体现人生的价值,在精细中展示管理水准。
其次,精细作为一种理念,体现在做事过程之中。精细无止境,只有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
第三,它是一种工作方法。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具体工作之中,依靠科学地、规范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目标管理、流程再造、精细作业等。
医院精细化管理实现的主要途径
要使管理更加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必须树立“精细”管理理念。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经济管理都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我院近两年来的实践经验为例:
1. 注重流程化管理,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医院实施精细管理首先要重视流程化管理,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满意度,缩短服务流程循环周期,减少病人等待时间,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综合效益。陕西省妇幼保健院总面积不足十亩,开设床位330张。近几年来,医院门诊量逐年攀升,2009、2010年医院门诊量分别为52万、56万,虽每楼层已设有多功能、“一站式”服务收费窗口,但门诊大厅依旧还是人满为患。为响应卫生部号召、缓解病人“看病难”问题,2010年我院率先在陕西省厅直属医院实施了“门诊就诊一卡通”系统。即来院首诊患者只要办理带储值功能的“就诊卡”,以后的诊疗过程就可实现实时“交费”。免去了多次往返收费处的烦恼。初步统计,按每患者平均缴费3次(挂号、检查、取药)测算,患者就诊时间可缩短47%。流程优化后,既方便患者又使门诊的人员流动现对减少;同年,我院又在门诊大厅增设两台自助办卡充值挂号机,2012年计划每楼层安装自助机,多渠道方便患者、缓解楼层拥堵矛盾。
2010年11月,实验中心合理安排科室工作,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尽力缩短各项检查的预约和出具报告时间,同时增设两台自助检验报告打印机,缓解了人工窗口的排队取单现象。在我院管理层不断换位思考下,围绕病人需要,从精细化角度出发,借助先进的电子信息设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逐步改善医疗服务的硬环境。
2. 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精细化管理强调标准化、数据量化管理。多年以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强调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前台”HIS系统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作为“以经济管理为核心”的医院运营管理“后台”系统尚未达到理想状态。近两年来,我院为信息网络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改扩建机房、安装新软件,实施医生工作站和LIS、PACS系统,目前正在调研、筹备中的无线工作站、移动护理也即将进入招标阶段。今年还计划全面完成临床路径、实现单病种管理;计划中的医生诊室工作数量统计系统,主要统计医生工作量、手术次数以及检查科室所完成的工作量,强化统计工作后,将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为院综合考评提供了依据,使我院精细化管理呈现出了新的亮点。
去年末,为配合今年实施的新医院会计制度,经多方调研、咨询,我们通过陕西省财政厅政府采购中心,实施招标了以经济管理为主线的医院运营管理信息系统HRP,以帮助医院管理者利用现代创新管理工具迎接新时期的挑战。
3. 细化财务管理,是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精细化管理中,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决策和未来发展。精细化财务管理涉及到几乎所有的财务活动,全面客观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能保证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对账簿设置、财务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及人员配备等重要环节给予特别关注。精细化财务管理还是一个非常严密的信息系统,内容涉及广泛,从会计核算到内部控制、绩效考核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整个管理工作出现偏离。要做好这些工作,只有将管理量化,借助数据化和信息化才能确保管理的科学性。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财务规章制度精细化。通过财务制度精细化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责任到人,使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医院规范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财务管理内容精细化。预算的编制、执行精细化;收支核算、成本核算、财产管理等内容,建立起集中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财务核算流程,要求财务管理从记账核算型职能向经营管理型职能转变;由事后的静态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算的领域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工作作风转变。
建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共享系统
目前,随着电子商务与医药专业电子商务网络系统(ERP)正在成为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构成部分,医院按照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建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共享系统,与医院各种收费以及药品药库管理信息系统和OA等互联互通、无缝对接,实现同步运行。财务信息系统不能独立于其他系统,不能在医院内形成一个信息孤岛,这样会缺乏会计数据的实时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因此,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共享系统,做到“数出一门,信息共享”。引入信息化管理之后,财务人员从繁杂的核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分析中,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
财务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欠缺
会计信息化运行好,必须要有一套较好的、较系统的财务软件,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操作人员)。目前大多数医院的会计人员只是接受了简单的会计电算化培训, 在后续教育培训中,涉及到计算机与会计结合运用、会计软件操作的课程又很少,使得财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水平普遍较低,难以适应工作需求。
2. 会计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
关键词:职业能力;会计电算化;学习情境;情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54(2016)03-0022-03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已成为共识,高职院校进行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开发与改革迫在眉睫。会计电算化是与财会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一门课程,也是财会类专业必修课程。职业能力导向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应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逻辑为主线,并融入工作全程。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分析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会计工作的能力,是会计上岗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课程。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财务软件操作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学习该课程前应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具备基本的手工会计处理技能,这是学习该课程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如学生不具备这些能力将影响课程学习的顺利展开。学生学习完该课程后应能利用财务软件独立从事会计工作。课程的核心内容是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涉及的理论知识主要是软件系统的构造及其操作原理,也会涉及相关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学生在前续课程中已掌握的,不应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这门课程要学生将已学会计理论知识与财务软件理论知识相结合,用软件完成财务核算工作。因而考虑到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与课程内容,该门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与实际工作岗位联系紧密的任务。任务设计应根据实际岗位工作进行整体化系统化处理,并将相关理论知识融入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熟悉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流程,掌握会计软件构造及操作原理。从笔者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经验来看,一方面,学生对纯粹的软件理论讲解提不起兴致,对尚未在操作中运用到的相关理论缺乏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对软件操作比较感兴致,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能深入理解软件操作相关理论。另外,为了激励学生,每个任务要有明确的成果,提升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方便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思路
职业能力导向课程设计的核心是学习情境设计。根据工作过程及职业特征,将课程分解为主题学习单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即学习情境。学习情境设计的关键是根据每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确定学习情境载体类型,如可以选择以问题、活动、产品、设备、生产性零部件制作等为载体。选择了学习情境载体即确定了按什么样的工作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选择载体之前需要考虑,期望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做哪些他们在学习课程之前不会做的事情。会计核算的对象是“单位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学完会计电算化课程,学生应能用财务软件对单位以货币表现的基本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核算。因而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情境设计的载体可为企业基本经济活动的核算,包括总账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采购核算、销售核算和库存核算六大具有并列与包容关系的学习情境。各学习情境在核算内容方面具有特殊性,如固定资产核算主要内容是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折旧计提以及进行固定资产卡片管理等;工资核算主要内容是工资的计算、计提和分配等。但与此同时,各学习情境在核算工作流程方面具有一致性,按照系统初始化、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系统记账与期末处理、凭证账簿查询和报表生成与输出五个步骤开展工作。综合以上六大情境载体以及各学习情境在核算流程上的一致性,每一学习情境将按核算流程设计学习活动,即按核算流程设计学生需完成的工作任务,该设计思路如下图所示。以上设计思路既考虑了企业各项基本经济业务的特殊性又考虑了会计核算流程的同一性,既有新的知识技能注入又可以不断地强化相关职业能力的训练。一方面,不同学习情境的不同核算内容能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企业各项基本经济活动的财务核算,且六个学习情境的核算内容难度是递增的。总账核算情境涉及基本的记账凭证填制、审核和记账等内容,固定资产核算情境涉及资产卡片管理及计提折旧等特殊业务,工资核算情境会有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算与工资分摊发放等特殊业务,采购、销售及库存模块会涉及大量原始单据的结算及审核问题,一项业务的完成往往要运用软件的多个模块,形成较复杂的业务流转及勾稽关系。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学习情境工作流程的趋同,按工作流程设计的工作任务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反复或递进性,能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执行中强化训练核心职业能力,并在情境变换过程中培养相关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
三、电算会计各工作步骤的具体工作任务
电算会计工作流程五个步骤的具体工作任务如下。
(一)系统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管理账套,进行财务分工,设置系统及模块的基本信息、参数、数据等,包括进行系统级初始化和模块级初始化。系统级初始化包括建立、修改、引入和输出账套,增加、修改和删除操作员及其操作员权限,设置系统公用基础信息;模块级初始化包括设置模块控制参数,设置模块基础信息以及录入初始数据。
(二)凭证填制和审核
凭证填制和审核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凭证的录入、修改和审核,进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折旧计提和分配、设备管理,进行工资数据的收集、员工工资的核算、工资发放、工资费用的汇总和分摊,处理应收应付款项的收回、支付和转账,核算存货的出入库和库存金额、余额,确认采购成本、分配采购费用和确认销售收入、成本和费用。
(三)系统记账与期末处理
系统记账与期末处理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已审核的凭证完成自动记账;定义并生成各类转账凭证,包括进行自定义转账生成和期间损益结转;完成自动对账工作,包括总账和明细账、总账和辅助账、明细账和辅助账户核对;进行期末自动结账工作,包括计算和结转各账簿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终止本期账务处理。
(四)凭证、账簿查询与输出
凭证、账簿查询与输出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凭证查询;进行科目账的查询,包括总账、明细账、余额表、多栏账、日记账的查询;进行辅助账的查询,包括客户往来、供应商往来、个人往来、部门核算、项目核算的辅助总账、辅助明细账查询;进行查询凭证和账簿输出。
(五)会计报表生成与输出
会计报表生成与输出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报表模式设置,包括定义报表尺寸、行高和列宽、画表格线、定义单元属性、定义组合单元;进行报表公式设置,主要是计算公式的设置;进行报表数据的自动生成;进行报表数据的保存与输出。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各学习情境工作任务设计
根据以上设计思路以及每一步骤的具体工作任务,遵循工作任务编排的职业成长性原则,以及课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单项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各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设计如表1。为了将完整的工作过程融入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整体认识,课程分为两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第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是企业财务链的核算,涉及总账、固定资产和工资的核算。三个学习情境将以某企业某月发生的前后连续的财务链经济活动核算资料为对象,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从表1可以看出,学习情境一“总账核算”和学习情境二“固定资产核算”包含核算流程中的四个步骤,只有学习情境三“工资核算”包含完整的五个步骤,因为最后一个步骤意味着一个会计基本工作循环的结束。第二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是企业供应链的核算,涉及采购、销售和库存的核算。这三个学习情境将以某企业某月发生的前后连续的供应链经济活动核算资料为对象,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从表1也可以看出,学习情境四“采购核算”和学习情境五“销售核算”包含核算流程的四个步骤,只有学习情境六“库存核算”包含完整的五个步骤,完成第五个步骤即结束了这一轮会计基本工作。遵循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第二轮完整的工作循环比第一轮更高一层。另外,根据教学设计原理,一是认知需要被强化,即任何知识技能均需经过反复练习才能被掌握;二是要进行教学迁移,即要借助多样化的项目任务让学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因此,课程除了这两个完整工作循环的核算资料外,还将结合对应强化任务资料,促进学生巩固相关知识技能。五、会计电算化课程单个学习情境设计真正意义的教学是“有目的地安排外部事件以促进学习过程”。课程学习情境确定之后,要使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学习情境编排达成应有的效果,需制订学习情境目标、工作内容、课时、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考核评价内容方法等,对各个学习情境进行具体设计。学习情境目标应该是整个课程职业能力目标的具体化,是能力导向的表现性目标,以学生学完该学习情境能做什么来进行描述。学习情境目标的达成通常需要许多节课的学习及嵌于其中的学习活动的完成,工作内容即为预期目标,在规定的课时内学生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就是学生应完成的简明扼要的工作任务。这种不同于以往教学内容的工作内容描述是职业能力导向学习的一大特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就教学方法而言,与职业能力导向教学设计对应,考虑学习者的特点,建议除了不得不讲授的内容外,多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包括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教学环境即实现情境目标、完成工作任务、运用相关教学法需要的硬件设施及软件条件等。考核评价方面需廓清评价的主客体和评价的内容。此外还需确定学生学习该内容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教师组织教学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对每一学习情境具体的设计可以通过对学习情境的描述直观地表现出来。根据以上观点,以学习情境一“总账核算”为例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情境的描述(见表2)。其他五个学习情境的描述方法同上,不再赘述。对各个学习情境进行描述需重点关注各学习情境能力目标的特殊性和层次性、工作内容的职业针对性、教学方法的行动性、教学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考核评价的多维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关键词:财务信息;查询;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业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等学校财务的核算和管理工作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阶段。一方面,各级财政及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资金运作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高等学校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这些外部的、内部的因素都促使高等学校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财务部门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性单位,在新时代下,应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主动公开更多的财务信息,努力满足学校决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需要,同时为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建立一套体系,使得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快速准确的查询到所需信息。因此,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查询体系成为新时代下高校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财务信息查询体系包含内容
(一)财务法规、制度等信息查询
主要包含国家和上级政府部门制定的财经法规、文件,以及学校内部的一些财务规定。例如高校师生广泛关注的相关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销审批办法、报销程序、暂借款制度、支票领用办法等财务管理制度和办法,学生各类收费项目和标准,学生奖助学金的发放情况,职工房屋补贴的发放情况以及个人所得税征缴办法、公积金支取办法等其他财经政策、法规等。目前,借助校园网络,多数高校已经建设了财务网站,广大师生员工通过访问财务部门网页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同时减少了财务部门应付政策咨询、资料查询的工作量。财务部门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网络资源上传和公布这些财务信息,操作方便,技术可行,维护简单。本部分是财务信息查询体系的基础内容。
(二)职工个人财务信息查询
职工个人的财务信息,主要包括工资收入、所得税、公积金的发放扣缴情况等。
目前,多数高校的工资通过银行,个人所得税通过财务部门汇总计算职工收入后代扣代缴,职工对个人收入和缴税情况存在疑问,或希望查询过去某个月的明细信息时,只能通过手中的工资条等凭据或到财务部门翻阅工资册,给职工个人带来不便,而且费时费力。
为此,需要将一定时期内的工资数据通过网络的形式对外公布,供教职工查询。职工通过网上注册、登录 ,可直接查询个人收入、缴税和公积金发放情况 ,同时可支持一定范围内按部门个人收入汇总查询等功能。网络查询方式下 ,收入项目一目了然 ,税收计算清楚明了 ,透明化程度高。
(三)学生缴费情况信息查询
高校的学杂费收入是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 ,学费收缴管理工作成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学费收缴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内部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多个部门的协作和配合,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欠费严重问题,以往学生欠缴费情况、催缴费信息采用财务部门打印信息,学生处、系部、班主任层层传递的方式,这种方式费时费力,而且信息缺乏及时性。网络查询系统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提高催效率,减轻财务部门、学生处及班主任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能使家长学生及时了解个人的交费情况,增强了收费工作的透明度。
(四)财务核算信息综合查询
从高校财务核算的特点来看 ,高校会计工作核心内容是经费的预算和控制。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目前很多高校都实行了部门经费包干的管理办法,分解预算经费,建立按项目、按部门的管理经济责任制,建立起逐级预算控制和管理制度。在会计核算上,可以采用经费项目管理办法即项目核算的形式,在高校财务经费统一核算的基础上给各部门单独设置一本“账”进行资金的管理,将权力和责任下放给部门,部门负责人通过项目账了解所控制经费的收支、结存情况。而项目负责人要及时、实时地了解设置于财务内部系统中的项目账信息就需要财务部门建立起相关的信息查询系统,通过口令和授权,在校园网上实现项目核算信息的查询。
除部门项目核算信息以外,高校的专项资金、科研课题经费、创收资金等均可以设置项目进行核算通过项目账进行网上信息,使得项目负责人及时了解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结存情况,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
二、如何进一步完善财务信息查询体系
在建设了包含以上四部分信息内容的查询平台后,财务信息查询平台初具规模,要想提升信息的准确性和服务的水平,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跨部门、跨组织数据交换,实现高校资源的共享
高校财务通过查询系统的建设初步建立了以各类财务信息查询系统为主的网络化财务公开制度。这些信息系统的建立往往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初始化工作量很大,比如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和更新,教科研课题的立项等等。跨部门、跨组织信息系统可以把高校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等相关部门连接起来,允许高校财务部门与这些部门及时和弹性地分享信息,极大地实现各部门信息的共享,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二)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解决网络化的信息安全问题
借助计算机软硬件平台,将先进的网络技术与财务工作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高校资源的共享和财务信息的公开。但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既是网络的最大优点也是一大隐患,网络信息安全成为一个焦点问题。网络环境下必须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学严格的内控制度,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日常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信息资源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环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等方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财务公开的有效实施。例如建立财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网络操作管理制度、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等。在制定这些制度时,应该充分体现对系统和数据安全的保障,制度制定后,只有有效执行、严格落实才能对工作起到促进和制约的作用。除了建立相关控制制度外,还应实施全面的技术控制,运用防火墙、组合加密技术、数字签名等技术,设置电子屏障,验证身份,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合理设置网络资源的属主、属性和访问许可权,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御体系,保障高校财务数据的安全。
(三)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适应财务工作的新要求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的财务工作体现出新的特点,财务人员不仅要求精通财会业务、掌握财经政策,还要求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高校可以购买市场上销售的软件进行财务网络化建设,但外购的软件往往成本较高,一些功能模块不适应高校自身的特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自行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软件开发人员不懂财务,而财务人员不懂软件开发,两者又没有实现很好地沟通的问题。因此高校急需培养一批具有多学科知识、综合理论功底、精通财务和计算机理论与实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针对高校实际情况与自身特点研究开发相适应的网络查询系统。高校要建立财务人员的培训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逐步形成一支集操作、管理、维护和开发为一体的财会队伍,高校现有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各项业务知识,推进高校网络财务工作更好地向前发展。
(四)开发触摸屏、微信等新的查询方式
网络环境的建设使得高校财务信息可以通过校园网进行公布和查询,高校可进一步开发语音查询系统、触摸屏查询系统、微信查询系统寻求财务信息公开的新形式。语音系统和财务内部信息系统(收费系统、财务核算系统、个人收入统计系统等)通过ODBC建立的系统数据源进行链接,通过电话按键输入模式,以只读方式调用数据,避免了传统WEB方式的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对数据库系统的访问,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可靠性、便利性和实时性,同时也可以传真的方式将数据反馈给查询者。触摸屏查询通过接触屏幕实现信息的输入,连接数据库则同语音查询相同,可以将这两种形式是用在财务核算资料、个人收入及计税情况、学生欠缴费信息等的查询。使得财务工作透明度增强,对于无法从外部网络访问相关财务信息的用户提供了便捷,如学生家长可以在学生身份验证后通过语音系统查询子女缴费信息,促进收费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扩大财务公开的范围。
终上所述,财务信息查询体系需要高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制度和规章要及时制定和修改,保障信息的安全。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改造现有的财务软件和业务流程以适应财务工作的新要求,同时开发多种查询样式。财务信息的公开是未来财务信息工作的发展方向之一,是财务部门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薛勇.浅谈高校财务管理信息与查询平台建设[J].经济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