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6:07: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国内经济发展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林毅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1997年18年间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增长速度,如果这一增长速度能够维持下去,则至迟到下世纪30年代,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成就举世瞩目。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这要从分析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成因入手。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政府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由于资本高度密集的重工业具有投资周期长、作为先进技术载体的机器设备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投资规模巨大等三个特征。而当时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其特点是:生产剩余很少,资本积累很低,市场决定的利率很高,不利于投资周期长的重工业项目的发展;可以出口的商品很少,外汇短缺,市场决定的汇率很高,不利于发展重工业所需设备的进口;由于剩余主要来自于农业,而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非常分散,导致资金动员能力很低。这样,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当时我国资本稀缺的农业经济的资源禀赋状况形成了直接的矛盾,因此就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而需要政府出面,利用行政手段扭曲宏观政策环境,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一方面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动员资源发展重工业;在要素和产品价格被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资金、外汇、原材料及生产必需品就需要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进行配置,同时还需要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农业部门的化,对微观经营严格控制。这样,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逻辑起点,相继形成了以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点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
事实上,这种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产物,而是由在低水平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所导致的,世界上许多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采取了同样的发展战略以后,也形成了类似的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在当时的状况下能最有效地动员各种资源,使得我国在资金稀缺、物质基础落后的情况下很快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然而这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在微观方面体现为工人、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工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在宏观上则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调。针对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缺乏活力的微观经营机制,自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从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入手,旨在改进微观激励机制,激发工人和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微观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率。微观单位自的扩大打破了传统经济结构的整体性,以更具有效率的市场结构代替传统结构的制度变迁过程就以自我推进的方式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改革的成功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自的扩大和来自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效率。
18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每年9.8%的高增长速度,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改革的受益者。改革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被认为是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奇迹,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前两个奇迹。在为所取得的成就欣慰的同时,令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我国目前这种高经济增长的态势还能维持多久,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在未来20~30年中还能保持高经济增长,林毅夫和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持有这一观点,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来自于以下的分析:在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两种实现方式:
(1)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
(2)向其它国家学习、模仿,或者说花钱购买先进技术以实现本国的技术进步。
技术开发研究的特点是成功率很低,一般而言,95%的科研投资没有取得任何成果,而在取得成果的技术中也仅有一小部分具有商业价值,因此发明技术的成本通常很高;相对而言,模仿和购买技术所需的成本就要低得多。发达国家由于处于技术的最前沿,因此必须通过自己从事研究和开发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因而这些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高、时间长;而象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选择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上就具有后进优势,可以选择成本低、时间短的模仿或购买的方式实现技术进步。因此象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由于技术变迁的成本高,如果能长期维持3%左右的增长率就已经很难得了,而技术进步实现方式上的优势则使我国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象目前这样水平的高增长速度并不困难。至于我国能保持多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则取决于我国同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日本在50年代开始经济的高速增长时,它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要远远小于我国在79年改革开放之初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而日本从50年代至80年代中保持了近40年的高增长速度,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初至现在也维持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因此从技术差距的潜力来说我国大致可以保持50年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还能够再维持30年。根据这一分析,对比目前我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简单的计算就能表明,如果能把我国与美国之间7%的年经济增长率差距再保持30年,则至迟到下世纪30年代,我国的GDP总值就将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以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为例,1993年美国的人均GDP是23400美元,按官方汇率计算,当年我国人均GDP则为470美元,这一数值是美国的1/50,而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5倍,因此在93年,我国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1/10,如果我们能保持7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差距,则大约在35年后即到下世纪30年代我国的经济规模就将超过美国;因为同样一美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是不一样的,因此较客观的比较方法是购买力平价法,按此方法计算,我国93年人均GDP为2300美元,则我国的经济规模大致为美国的1/2,那么在10年后即在下世纪初我们就将达到美国的经济规模。如果上述分析成为事实,则我国将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由盛而衰,继而又由衰而盛的国家,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二体制不配套引发的问题
林毅夫接着分析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的道路,从微观经营机制出发,然后逐步推向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政策环境。总的来说,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滞后于资源配置制度,而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则落后于微观经营机制。宏观政策环境改革滞后是有其原因的,改革之初,由于作为我国经济骨干力量的国有企业的特点是效率非常低、缺乏竞争能力、经营能力薄弱,如果象苏联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那样通过“休克式”疗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则国有企业必将大量破产,国民经济就可能处于崩溃的边缘,社会就可能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因此,为了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为了社会的安定,我国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这一改革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宏观政策环境改革的滞后导致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中微观经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宏观政策环境三者间的不配套,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国有企业亏损严重、银行呆帐坏帐问题恶化、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扩大、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以及粮食供求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势必会威胁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具体分析如下:
1.国有企业亏损。
由于宏观政策环境方面改革的落后,目前国有企业依然背负着许多政策性负担,这些负担包括:
(1)沉重的职工养老负担和各种福利负担以及债务负担;
(2)一部分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依然被严重扭曲;
(3)有些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过高,不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政策负担的存在使得人们无法评价企业经营机制的高下和经营绩效的优劣,国家也缺乏对企业进行监督所需要的客观指标,国有企业总可以把任何亏损都归结为政策方面的原因所致,因为政府必须对因政策的原因所导致的亏损负责,因此企业的预算软无法硬化,当企业出现亏损时,政府就必须给予补贴。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自越大,企业以各种方式侵吞企业资产和收益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在放权让利的改革提高了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却在不断减弱,1996年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大致是1/3盈利、1/3明亏、1/3暗亏,97年则出现了全行业亏损。
2.银行业的经营风险。
银行在收集信息和降低道德风险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在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时银行比其它金融机构要有利的多。因而在全球范围内银行在各国的金融体系中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对整个经济至关重要,银行恐慌会引发整个经济的严重衰退,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银行的坏帐率太高,过高的风险使得公众对银行业丧失了信心,由此导致了银行危机和汇率危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的深化,银行在我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今后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呆帐、坏帐比例高达25%左右,甚至比东南亚各国的坏帐率还高。
1996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如果这一局面不加以扭转,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的银行体系极有可能受到外国投机者的冲击,由此可能导致我国的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从而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发展。改革所产生的经济体制的不配套是造成银行业呆帐、坏帐比例高的主要原因。在实行拨改贷政策以后,国有企业主要是通过向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为了维持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的存在,政府继续把利率压低,低利率政策是目前向国有企业进行补贴的最主要手段。以1994年为例,四大国有银行当年的款额为4万亿元,其中70%以上贷给了国有企业,按70%计算,则银行向国有企业的款额为2万8千亿元,当年银行贷款利率为12%,而市场利率为25%~30%,两者间的差距超过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1994年国有企业从银行贷款中获得的补贴超过2800亿元,而这一年国有企业的总利润只有2600亿元。
因此,如果放开利率,则将使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大为加重,国有企业在1994年就将全面亏损。正因如此,利率在我国迟迟不能放开。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是贷给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主要债务是银行贷款,因而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企业还贷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从而导致银行呆帐和坏帐比例的大幅度上升,银行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加。
3.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波动。
由于银行利率仍然被人为压低,预算约束依然没有能够硬化,这使得改革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每当政府放松对信贷和投资的管制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时,企业就会争相向银行贷款进行投资,投资的增加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储蓄并不增加,因此政府只有通过增发货币来满足贷款的增加,而货币增加就会引发通膨胀,同时贪污腐化现象也趋于恶化,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就不得不推行宏观紧缩政策,砍投资,砍信贷,结果是在通货膨胀和得到控制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减慢。这就是所谓“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现象。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波动具有周期越来越短、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不断增大的趋势。如果这种状况趋于恶化,我国经济就可能因此而崩溃。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放开利率,做到银行商业化和利率市场化。1994年的五个改革中,把这一点作为主要目标,但至今为止难于实行,原因在于低利率贷款是目前政府补贴企业的主要手段。
4.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问题。
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东部的优势主要在于制造业,中部适合发展农业,而西部则在矿产品的开采上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投入品以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在逐步放开工业产品的价格的同时,主要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却依然被人为压低,这等于是中部和西部在补贴东部的发展。东部发展越快,所需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就越多,因此中西部对东部的补贴也就越多,而东部本来就比中西部富裕,因此东部发展越快,东部同中西部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
地区差距的扩大引起东部和中西部在对政策的需求上产生摩擦,东部希望更多的自和进一步的市场化,而中西部则希望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因此希望中央政府更加集权,所以中央政府就难以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东部同中西部间过大的差距使得许多中西部的农民无法安于农业生产,大量的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打工,民工的进城与大批城市工人的下岗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就业问题变得十分尖锐。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大批的民工滞留在城市里,无所事事,极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5.我国的粮食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一增加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1)酿造业等行业发展迅速,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粮食;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肉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肉食品的生产需要耗费粮食,据估计,生产1斤猪肉需要4粮食,1斤鸡肉需要2斤粮食,1斤牛肉需要8粮食,因而饮食结构的改善会增加对粮食的需求;
(3)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6-18亿人,比目前增加30%至50%,对粮食的需求也将随之而不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耕地最稀缺的国家,而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都要进一步占用耕地,所以增加粮食供给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政府对农业科研进行大量投资;另一方面,粮食的价格必须足够高,使农民有采用新技术增加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然而,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同时也为了保证城镇居民一定的生活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粮食价格一直没有放开,粮食相对价格偏低,农民因此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我国将来就可能象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出现较大的粮食供求缺口,而粮食危机势必将威胁到社会的安定。
三结束语: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宏观政策环境改革
【关键词】针刺;合成革基布;现状;发展趋势;市场
一、国内外现状
1、国际非织造布工业发展近况
非织造布工业作为纺织行业的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纺织工业平均速度,且产品已广泛用于工业用布、服装、土工织物等许多领域。非织造布生产具有流程短、用人少、占地少、耗能少、成本低、品种多、用途广、效率高等优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世界非织造布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范围上讲,非织造布的生产和应用已由最初的以北美、西欧、日本为主体发展到了包括南美、中东欧、东北亚、东南亚、中东等遍及世界的各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
非织造布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土木建筑、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家庭装饰、环境保护、服装、旅游、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非织造布生产区域,即北美地区、欧盟和亚太地区。目前,现在全球非织造布总产量为900-1000万吨。北美地区和欧盟各国是非织造布工业最发达的两个区域,其各自非织造布总产量约为160-170万吨/年。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是发展最快的区域,其非织造布产能已经超过美国、欧盟,已成为世界非织造布的第一生产大国。
2、国内非织造布工业的最新发展
产业用纺织品作为我国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振兴纺织业发展,国家提出以产业用纺织品作为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点。非织造布作为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一个分支近几年飞速发展。我国1984年非织造布产量仅5000吨,2010年产量达279.5万吨,2013年产量已达384万吨,见表1。现在全球非织造布总产量为900-1000万吨,我国的生产量约占全球的40%左右,已成为世界非织造布的第一生产大国。
中国历年非织造布产量统计(表1)
时间(年) 1984 1997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3
产 量
(万吨) 0.5 29.27 63.25 86.64 104.26 117.7 139.66 172.16 201.4 240.9 279.5 384
比上年
增长(%) 32.3 24.65 12.89 18.65 23.2 17.1 19.6 16.02 11.7
我国非织造布主要有8种不同的生产工艺,2010年各类工艺非织造布生产情况如表2所示。
2010年中国各类非织造布产量统计(表2)
分类 纺粘 熔喷 水刺 针刺 化学粘合 热粘合 气流成网 湿法 合 计
年产量
(万吨) 131.5 3.0 23.3 63.1 25.4 20.7 9.6 2.9 279.5
占总产量(%) 47.04 1.07 8.34 22.58 9.08 7.4 3.43 1.03 100
3、国内外合成革基布的发展现状
皮革产品分为天然革和人造合成革,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皮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实行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恢复生态的措施,使得皮革产量逐渐下降,人造合成革正被逐步用来替代一部分真皮革。
合成革一般指以非织造布,机织布,针织布为底基。其中以非织造布做底基的合成革最具仿真性,广泛地应用于制鞋,服装,装饰等领域。非织造合成革基布主要采用针刺、水刺两种加固方式。基材在经新型树脂材料浸渍后,呈现立体交叉结构的拟革产品。
针刺非织造仿真合成革以涤纶、尼龙、粘胶或超细纤维为原料制成针刺非织造基布, 经整理或减量开纤、染色、研磨、聚氨酯(PU)贴合等特种整理, 制成高仿真、高密度、高性能的高档合成革。针刺非织造合成革基布具有高仿真、高密度、高性能等特点。进入21世纪初, 发达国家仿真合成革发展很快, 其合成革所用基材绝大部分已采用复合超细纤维生产的仿真非织造布。日本这种超细纤维仿真合成革的比例已占到合成革总量的56% , 韩国和我国台湾省也已经分别占25%和13%的份额。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人造革、合成革主产地逐渐由欧美向亚洲地区转移。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渐成生产人造革、合成革产品的制造中心。 近几年来,国内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行业升级速度加快。在发展过程中,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缺口较为突出。一方面,PVC人造革和PU合成革产品比重过大且以普通产品为主,种类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呈现出明显的供过于求状况,企业以价格竞争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尽管国内超细纤维合成革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实现产业化生产,且差异性、功能化和高端产品产量有限,而市场需求却在高速增长,产品供不应求,每年即使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大量进口,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针刺非织造合成革基布市场前景
近几年我国制鞋业、箱包业等发展迅猛,与之相关的合成革行业也呈现出良好发展前景。由于合成革需求的强劲增长以及国外合成革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国内合成革总产量一直呈递增态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合成革生产大国,合成革产能约占全世界合成革产能的80%。2013年,我国塑料人造革、合成革产量为347.02万吨,同比增长率10.69%。目前,我国共有合成革生产企业已达1000多家,近2000条干湿法生产线,合成革主要应用于鞋类、箱包和家具,约占合成革消费总量的3/4。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内,我国合成革年复合增速将达15%左右,行业前景可期。
1、鞋类市场是合成革最大的需求市场,我国皮鞋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据亚洲鞋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年人均鞋品消费不足2双,而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7-8双,以我国每年人均鞋品消费量约2.5双计算,中国鞋类消费总量将超过30亿双,这为我国合成革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革、家具、箱包革与室内装饰用革的产量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中高档、高附加值合成革将随其开发不断拓展应用领域而快速增长,这为我国合成革行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随着合成革业的不断发展,非织造革基布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中针刺非织造革基布以其良好的仿真性能,优越的物理特性,较低的生产成本,成为合成革基布的一个重要分支。针刺合成革基布以短纤为原料,经梳理、铺网,再经针刺机带有钩刺的高密度针刺技术的专用刺对基布进行反复穿刺,使得纤维之间互相缠结,织物更加密实,具有很大的针刺密度和纤维密度。国内有化纤厂家分析合成革基布的生产特点,通过对纤维生产工艺的调整,已开发出针刺皮革基布专用涤纶、锦纶短纤维,使其性能更适应高密针刺加工工艺。在相同的针刺工艺条件下,使用专用纤维作原料比普通纤维作原料其产品的撕裂强力可提高20%-25%,从而提高了针刺合成革基布的质量,增加了市场竞争优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仿真、高密度、高性能针刺合成革基布可广泛应用于服装箱包革、高档鞋面革、运动鞋、球革、车船座椅面料等,符合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场;中国制造;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0031-02
我国经济在发展中也应认识到自身在消费空间上潜在的巨大优势,在努力扩大外需的同时,应将目光同时集中于国内市场,以通过不断发掘国内市场的潜能,促进我国经济在当前相对低迷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1关于“市场在中国”
1.1“市场在中国”的提出
“市场在中国”最早于2006年由麦肯锡研究所首次提出,这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是“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以及逐步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标志性特征之一,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经济学家及国际性经济研究机构的关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中国经济相对较小的波动,更使得中国成为国际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对中国经济的关注也同时发生了视角的转换,由过去习惯上在“中国制造”下将中国定义为制造业大国而逐步转化为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关注,由中国拥有的广大的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国经济自身具有的发展潜能,而衍生出对中国劳动力的重新认识――在一个具有经济发展潜能国家的广大劳动力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必将同时也是一支存在巨大消费潜能的消费群体。因此,“市场在中国”逐步得到全球许多经济发展实体的关注,并企图通过在中国境内拓展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全球性的经济份额,来保持经济旺盛的增长潜力。
另外,“市场在中国”不仅是基于“中国制造”衍生出的对中国经济的新认识,而且同时是国际经济格局发展变化中对新兴经济体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的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兴经济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化,并作为经济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培育体而不断得以关注,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发展也逐步受到发达国家的关注,并逐步将中国定义为新兴经济体之一而成为拓展海外市场的目标之一,基于此种经济发展趋势和情形,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仍能持续保持一定的增长率,更加成为发达国家拓展消费市场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市场在中国”的提出也是一种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变化调整下的必然结果。
“市场在中国”的提出并非只是一种发展口号,而是一种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态势相对不容乐观的情况下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在拓展海外市场中,经科学研究和分析而作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即将开发中国市场作为经济增长率提升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市场在中国”的提出也充分表明了中国经济在未来发展中的美好前景,以及巨大的发展空间,表明中国经济相对较好的发展态势已经得到全球性的认可。而同时,“市场在中国”的提出也给了国内经济学家以及各企业新的发展启示,即依靠拉动内需保持经济较稳定的增长率以及良好的发展态势,将是我国经济在未来发展中重要的发展策略。
1.2“市场在中国”的前景预测
“市场在中国”是一种基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理论分析而得出的比较科学的结论,且在此基础上继续对“市场在中国”进行进一步的前景推测,可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市场在中国”将可以继续保持较持久的发展空间。首先,对中国经济在近些年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并对照同期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发现,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数十年仍将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台湾曾有报道即指出,中国的GDP在2025年之前能持续保持高于5%的增长率,经济的发展表明中国在未来仍能继续维持较好的经济拓展能力,而中国居民的消费必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同步保持持续的增长空间,基于中国人口巨大的基数,在未来的发展中,居民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持续对消费市场产生较强的刺激。另外,随着我国“十二五”计划的逐步实施,在“十二五”期末时如能完成预期经济发展目标,中国经济将出现新的较大增长,对于消费空间的拓展将产生直接的明显影响。其次,经国际经济学家对中国消费趋势作出的直接分析得知,中国在未来的经济消费中,将保持持续的增长空间,且消费总能力将在2015年超过全球总消费力的10%,而相比于美国这一第一大消费体将具有比较惊人的消费增长空间,2020年将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消费体。而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消费体。总之,不管是由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中国消费空间的增长情况进行推测,还是直接基于当前中国消费市场的扩展态势进行预测,中国在未来仍将继续保持良好的消费增长速度,“市场在中国”在未来也仍将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2“市场在中国”与扩大消费内需
2.1基于“市场在中国”的消费结构
“市场在中国”不仅是国外经济学家以及经济研究机构对中国经济关注下,主要满足发达国家拓展海外市场的目标,同时,也启示我国经济学家重新对借助内需的增长实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展开认识和探析。“市场在中国”不仅是当下市场在中国,同时也是一种全球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市场在中国”需要我国通过不断调整消费结构来达到当前对“市场在中国”前景的美好预测,以真正发挥“市场在中国”的重大作用。
当前国内的消费还缺乏构建较大的、完善的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要通过内需的不断增长实现国内经济较高的增长速度,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化分析和建构起系统化的消费群体,并根据消费群体的规模和需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消费品供应策略。同时,应注意科学预测随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巨大的消费群体,并根据消费群体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扩大消费市场占有力度的策略。
我国目前对未来经济发展和消费空间的拓展将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不断兴起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城镇消费群体、农村消费群体以及西部消费群体,另外,奢侈品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也将在未来我国经济消费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推进和西部经济的继续崛起和进一步发展,必将促使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以及西部消费力度的不断增强;另外,伴随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收入人群在生活品质以及对消费品的需求上将不断与发达国家实现接轨,对奢侈品的消费力度将不断加大。
此外,除全方位单纯于国内进行新的消费结构的调整外,以中国为中心,将消费群体不断衍生和辐射到周边的亚洲地区,借助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以及消费方式的不断科学化,带动和影响周边亚洲地区消费群体,并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贸易消费区,将以一种泛义上的内需增长促进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
2.2基于“市场在中国”扩大消费内需的建议
首先,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将目光瞄向国内市场。要想通过扩大内需来进一步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国内各企业应充分认清当前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我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从而转变旧有的盲目看好国际市场的认识,能积极将眼光回放到国内,并通过认真研究和分析当前以及未来国内的消费空间和消费趋势,来对今后产品生产制订新的计划,以能满足不同的或者特定的国内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不仅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且借助各企业的联合作用,实现国内经济整体的良性循环发展。
其次,构建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鉴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几个不同层次的新的消费群体,应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实际情况,构建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以能在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内需的增长。针对城镇化不断发展促成的新的中等阶层的消费群体,应积极构建中等层次的消费市场,并根据中等层次这一未来庞大的消费群体的消费观,通过强大的宣传作用,打造出属于他们的消费理念,以通过耳濡目染让中等层次的人群逐步认同打造出的这一消费理念,并在日常的消费中无意识按照此种消费理念完成消费,通过消费理念对消费群体思想上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他们特定的消费需求和方向,而这种消费方向与需求正是基于为他们专门打造的消费理念之下的。同样,针对农村的不断发展和西部经济的发展,应打造专属于他们的消费商品以及消费理念,并不断提升他们的消费层次,以促进我国整个消费结构的不断科学化。对于高收入的人群应积极向发达国家汲取经验,以不断促成和培育起奢侈品消费市场,借助高收入人群巨大的消费潜力促进整个消费力度的不断增加。
最后,应不断促进内需范围的拓展,以我国为中心,通过促使亚洲周边地区在消费上向国内市场的聚拢,实现内需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增长,并借助我国经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促使国民对消费国产商品的热情不断提高,以此来反哺国内市场,进一步拉动内需的增长。
3结论
“市场在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而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外市场的关注,拓展中国的市场空间已经逐步使得很多海外的企业改变了基于“中国制造”形成的对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的认识,而逐渐认识到中国存在的巨大的消费市场空间。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应积极转变旧有的极力拓展海外空间来实现增长的发展理念,而应主动将目光回放到国内的市场中,认识到国内需求的巨大潜能,从而能借助对内需的拉动,继续保持我国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并实现我国经济在未来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定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贸易[J].经济视角(下),2012(3).
[2]胡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策[J].现代商业,2012(24).
一、国际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增长的内生动力缺乏和前景堪忧是造成煤炭消费下滑的根本。
煤炭消费量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保持了快速增加的态势,但伴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煤炭的消费量不断减少。造成前些年煤炭大幅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第二产业工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煤炭消费量的增加,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工业的用电量占整个用电量的7成左右,在7成左右中高耗能产业占6成。以前,国家在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往往是增加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采取更加有力的优惠政策来促进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但随着投资的回报率下滑,实际的情况是,投资对于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下降。再加上欧美市场经济危机,国内出口受到了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增长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消费又因为国富民贫及贫富分化等制度的限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动力不足。
二、国内技术创新不足和国家调结构、转方式的政策取向是未来煤炭行业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
中国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走的是高速度、低效益、高污染的粗放之路,发展的是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低端产业(钢铁、水泥、煤炭、玻璃、电解铝、多晶硅),没有依靠自主创新来促进发展,没有倒逼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来促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受资本趋利的本质属性,大面积的资本都集中到了低端产业领域和虚拟经济领域,尤其是20__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投入4万亿投资,据统计2.27万亿到了煤炭行业,其他均跑到了房地产领域。煤炭行业发展迅速,房地产行业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这些行业都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理念来不断壮大的产业,几乎没有任何创新可言,最终的结果是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房地产行业因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和GDP的考核冲动,大面积的发展,泡沫不断壮大。资本迅速向低端暴利行业发展,造成了创新不足,发展不可持续,环境承载压力巨大的发展困境。
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明显的情况下,以及经济增速较高后遗症较多的不利形势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了促进经济平稳有序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政府选择了不刺激、去杠杆、去产能的,以牺牲短期经济增长速度来换取长期的健康发展。走依靠市场自主调节,优胜劣汰,既可以克服低端产业被动依靠政府救市,行业集中度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的缺陷。提高相关行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又可以释放改革的红利,提高企业发展的积极性,用市场机制来逼迫企业增加产业链条,改变过度依靠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来促进经济增长。依靠城镇化中产阶级的消费增长、信息技术、服务业、重大创新型和装备制造业来拉动经济增长。
三、过度依靠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从供给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
从各个途径的统计报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煤炭的消费增速最快,几乎占到全世界煤炭消费量的50%,但实际的产出效果极低。而与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煤炭消耗量极低的情况下,而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归根到底因为这些国家的生产效率高,科技对生产的贡献比率大。我国在产业结构上长期依靠重工业发展,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全要素生产效率偏低。都处在粗放式经营管理阶段。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反馈到能源消费领域就是煤炭的消费量快速增加。但需求呈现出越来越萎缩的发展趋势,国内经济只有从供给端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方面入手,我国的经济增长才能度过当下的困难期,走向辉煌。煤炭行业也只有利用科技的含量来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形成煤电联营以体会发展的模式来规避风险),才能为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价值。
四、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企业的活力,才能从根本上为企业从国内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出台政策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思路,从长期的发展进程中来考虑,会极大地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真正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品牌等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全世界大的知名品牌,为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贡献价值。
[关键词] 地区经济 民族特色经济 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疆,面积达160多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地区)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演变,多年来,该区经济研究关注的焦点均是“发展”问题,即如何加快经济发展的“发展”这个“硬道理”,似乎理所当然地也应当是该区经济问题中的“硬道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后,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更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中之重。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人提出: 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化是一个大趋势,新疆地区经济只能顺应潮流,才能缩小差距,加快发展,否则,永远封闭,永远落后。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落后就要挨打,落后的民族就有可能会消亡,这个全世界范围内民族问题的道理从根本上说也是适用于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
民族经济问题并非仅仅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发展问题,该区经济的发展也不是民族本身的发展在经济上的必然表现。与该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的发展,同样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处理好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更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民族经济”和“地区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前者是从民族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后者则是从地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但是从经济发展本身看、民族经济发展和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
民族经济学就其研究范围来说,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从广义上来说,它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研究世界上各个民族或民族国家的经济问题。从狭义上来说,它是研究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在我国则是研究除汉族以外的各个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民族经济问题,实际上就是两个问题:民族的经济问题和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狭义层面的民族经济研究,就是研究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民族的经济生活的特殊性,民族的行为、习惯、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作用,以及相应所呈现的规律、结构变迁的条件和状态等;广义层面的民族经济研究是就整个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的特殊性,满足的行为狭义层面的进一步扩展,民族的经济生活特殊性,民族的行为、习惯、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作用,以及相应所呈现的规律、结构变迁的条件和状态等问题,当然也包括民族自身的问题展开研究,简言之,广义层面的民族经济问题被研究的核心是,除汉族以外的所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阶级问题。
民族特色经济中的“经济”这一概念的特殊含义。这种强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民族的经济问题本身,并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或“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所指的发展问题,而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才存在着人们通常所说的发展问题。一个民族是否存在,并非仅仅指具有这个民族血统的人或人群是否存在,如果具有这个民族血统的人或人群仍然存在,但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语言、艺术、宗教、心理等均已失传,我们还能说这个民族依然存在吗?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已经被认为消亡的民族,具有这些民族血统的人至今仍然存在。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存在了,这一民族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表现,即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真正意义上的该民族的经济问题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问题与新疆地区的经济问题虽然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个具体的民族必然存在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地区,因而具有某一民族特色的经济也就必然与这一民族居住地区的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民族经济学作为民族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上的研究重点则应当是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否则,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只不过是民族学问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或经济学问题在民族地区的表现。
经济学意义上的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是否必然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呢?或者说,只要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是否就必然会发展起来呢?发展是民族繁荣必由之路,而民族繁荣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终目标。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发展,“民族繁荣”则是指民族学意义上的发展,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发展即民族繁荣的一种表现。
然而,不仅在理论上而且也在实践中,人们往往误认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我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必然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长期以来,当我们谈及某个民族解放后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民族经济的发展时,往往以该民族地区内国家兴建了多少工矿企业从而使该地区的工农业产值、劳动生产率、人均国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支等有哪些巨大的增长来举例说明问题。不能说这种论证没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建矿山、农场、林场、电站对当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民族自身的发展和该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毕竟不是同步的。这同样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的冲击下,如果单纯地强调以人均GDP或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为标志的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发展之间还很可能出现负相关关系,即该区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及其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表现反而衰退或消亡了。出现这种负相关关系的可能性就更大。
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民族“族籍迷失现象”呢?其关键在于:现代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都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或前工业化社会时期逐渐形成的;这些民族特征的形成,都与当时相对封闭的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而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是一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因而其本身具有一种对特殊民族文化传统生存环境的破坏作用。在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对外交往的增长,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有可能逐渐丧失其自身的特色。是因为市场商潮对不久前尚处于原始村社的简朴的人们来说,具有一种无穷的魅力。市场商潮涌入的众多前所未有的商品既可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其中对社会影响最大者首推电视,它天天向人们展示的音乐、歌舞、戏剧、服饰、建筑、科教等现代世界斑斓多彩的信息,为青少年所模仿,所追求,这原是很自然的事,即使中老年的传统价值观也在为此而潜移默化。
经济学意义上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是否必然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呢?当然也不是。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推动下的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本身是非民族化的或国际化的。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当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只不过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发展趋势,从逻辑上讲,这种发展趋势的最终结果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以后的民族消亡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还不是一个值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因为,第一,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最终消亡,是指全世界各个民族的同时消亡,即整个人类社会中民族差别的消失,形成了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而不是指在这一最终结果到来之前某一个具体的民族的消亡。第二,按照所说的“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的顺序,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的民族的消亡发生在国家消亡之后,目前就全世界而言还远远不是一个现实性问题。第三,我国现在还处于一个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尚未完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更谈不上什么国内民族消亡的问题。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经济的发展,在一些民族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民族民间工艺品,以及民族歌舞、美术等的发展,从而也使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这一切充分说明尽管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这一状况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因为民族地区本身所具有优秀而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虽然经济学意义上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并非必然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但从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看,如果只能市场机制这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经济学意义上的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负相关关系恐怕就是不可避免的。从世界范围看,导致一些民族特别是弱小民族消亡的原因,除了当年殖民主义者对土著民族的屠杀、驱赶和对其生存环境的肆意破坏,以及一些国家自己对内实行错误的民族政策外,就是在国内经济市场化和对外开放过程中政府在少数民族的存亡问题上有意或无意地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要防止或改变这一状况的出现和发展,则必须依靠政府这一只“看得见的手”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的大趋势下,保护国内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叔涛:论民族问题与经济发展――兼评《民族经济学》[J].民族研究,1995(5)
一、2012年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将实现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下滑态势,我区经济将呈下行趋稳态势
(一)地区生产总值一季度同比将增长13.3%左右
2011年,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季度增速从上半年开始呈现下行趋势,降幅逐季扩大(见图1)。全区宏观预警指数由2011年11月的31点逐月回落至今年2月份的26点,继续在正常区域回调(见图2)。
我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市场。2012年全国经济增长目标下调为7.5%,低于上年实际增速1.7个百分点,国内有关研究机构预测一季度经济增长8.4%,较2011年回落0.8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我区经济增速也将继续延续上年下行态势。另外,从我区先行指数走势看,先行指数从2011年4月份开始逐步下降,10月份到达谷底后开始回升。根据我区先行指数领先于经济发展趋势6-10个月的经验判断,今年一季度我区经济下行态势将愈加明朗,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3%左右,上半年同比增长14%左右,三季度经济将稳步回升,增长15%左右,全年经济将保持14%左右(见图3)。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将同比增长16%左右
我区工业预警指数从2011年8月份的正常区域逐步调整为今年前2个月的偏冷区域,工业下行趋势明显(见图4)。今年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见图5),较去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去年的第12位下降为第19位。
尽管受国内市场需求下降、我区工业企业利润下滑等影响,但总体看,促进我区工业增长的利好因素较多。
一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去年以来,我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制造业对工业经济的推动作用增强,60个制造业产业集群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1/3,其中,化学、装备制造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7.3个百分点。今年前2个月,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传统产业,其中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3个、38.6个和27.8个百分点。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加快推进,风电装机稳步扩大,云计算产业开始起步,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将逐步显现。国家加快铁路建设,将带动铁轨、薄板等冶金产品生产较快增长。
二是东部盟市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前2个月,除锡林郭勒盟外,其它四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分别以28.5%、26.9%的增速位居全区第1位、第2位。随着产业体系的不断健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蒙东对全区工业经济的支撑力将进一步加强。
三是中小工业企业对于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强。2011年,在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经营发展政策的推动下,我区深入开展了“促进中小企业政策落实年”活动,全区4200户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1%。今年前2个月,全国中小企业PMI指数分别回升到52%和55.2%,结束长达8个月50%以下的低位运行局面,显示小企业发展形势稳定向好。在此形势下,我区中小企业对于全区工业经济的贡献将逐步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全区工业增长的稳定性。
综上分析,预计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同比增长16%左右。
(三)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将同比增长28%左右
我区固定资产投资预警指数从2011年2月份开始逐步回调,所处状态由去年的偏冷区域逐步调整为今年的趋冷区域,呈现缓慢上行态势(见图6)。今年前2个月,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3%,高于上年同期22.4个百分点(见图8)。分产业看,在制造业、采矿业投资的拉动作用下,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同比提高67.9个百分点;制造业、采矿业同比分别提高101.5个百分点、32.7个百分点;受去年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基数较大等因素影响,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0.4个百分点。
初步判断,推动今年我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利好因素较多。一是自治区工业重点建设项目年内投资1678亿元,比2011年1109.3亿元多569亿元。工业投资是我区投资的主体,工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将带动一季度整体投资增长。二是2012年国家计划安排铁路建设投资5000亿元,我区力争完成呼张客运专线、呼准鄂铁路项目、东乌与包西联络线和锡二铁路等铁路建设330亿元,加上全区交通建设计划完成投资500亿元,开工建设霍林郭勒、阿拉善通勤机场,将拉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三是今年我区计划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7.77万套,投资约426亿元,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商品房投资下降带来的缺口,从而拉动整体投资增长。
综上分析,预计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将同比增长28%左右。
邮轮经济是指以邮轮旅游为核心产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总体经济效应。是指以邮轮旅游为核心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产生的总体经济。
(一)邮轮经济影响因子的概念
邮轮经济影响因子则是指在邮轮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影响作用的因子。因为邮轮经济的涉及面很广,因而邮轮经济影响因子也是十分纷繁复杂。
(二)邮轮经济和邮轮经济影响因子概念的形成背景
中国目前有上海、天津、青岛、宁波等城市在大力发展邮轮产业。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所以这四个城市也是中国最适合发展邮轮产业的城市。但是就现在为止,中国的邮轮经济发展还是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而且在邮轮经济的发展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模式。现在的发展几乎还是在借鉴邮轮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因而,找到影响邮轮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是十分有必要,并且很紧迫的事情。
二、邮轮经济实践发展趋势调研
我们调研的主要目标是位于上海宝山区宝杨路1号的上海吴淞口邮轮港。2011年,被誉为“东方之睛”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建成运营,成为目前亚太区域规模最大的专业邮轮码头。2012年9月,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上海成为首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2015年,上海的邮轮出行人数有226万人次。邮轮产业的迅猛发展,邮轮经济不可忽视。
邮轮经济迅猛发展,哪些是他们选择邮轮旅游的主要原因呢?那又有哪些因素决定邮轮经济的发展呢?
三、Pest模型分析影响因子
(一)政治因子
邮轮产业作为一种潜力十足、极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再提升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为加快邮轮产业的发展,实现与其它产业的平衡,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予以支持,促进邮轮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促进我国邮轮运输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当下邮轮经济发展的思想、原则和目标进行了明确。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立足于推进邮轮产业的发展,培养发展邮轮旅游大众消费市场。2016年10月1日,上海实行外国旅游团乘邮轮由上海入境可以享受15天免签的优惠政策。针对国内邮轮市场的不景气,政府积极响应,制定政策,以整合当地资源,改变现状,取得市场突破,进而缩小与国际邮轮市场的差距。2015年,我国境内旅客乘坐邮轮出游超越100万人,巨大的市场需求更加论证发展邮轮经济的必要性,而政府的政策支持给予保障。
(二)经济因素
经济快速增长,实现了邮轮资本积累,有助于将部分资金转移到邮轮产业的发展,为邮轮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邮轮产业是一个投资成本较大的产业,它的建设历时长,耗资大,这就使得巨额投资成为制约邮轮港建设的一个因素,运营邮轮港建设到的运营、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成本。2015年上海吴淞口继续投资270亿推进40个项目的建设。该项目完成后预计2020年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游客吞吐量将达340万人次,为国内邮轮产业带来新的机遇。从2008年到2015年,中国城镇人均工资从15781增加到31195元,工资的增加也增加邮轮出游人数。据统计,2008年到2015年国内乘邮轮的出游的人数从2.85万增长到222万。这显示出邮轮行业的巨大潜力,对于急需发展的国内邮轮行业可以取得很大突破。无论是国内经济提速带来的资金链的完整,还是城镇国民收入上升带给邮轮行业的机遇,这些都为发展邮轮业,创造了条件。
(三)社会因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邮轮出游。邮轮市场继续保持增速,这将会带给整个行业巨额利润。在2015年,全球邮轮市场总收入高达385.9亿美元,增长10.6%,对比我国邮轮市场,其收入达到45.3亿元人民币,增长35.2%。这些数据表明发展邮轮产业将会为我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同时,有利于促进同世界其它国家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此外,其他国家也在积极地建设与发展邮轮行业。中国作为一个极具市场潜力的国家,发展邮轮产业可以实现经济的一方面增长,而且还有三亚、上海、天津等具有自然优势的港湾,邮轮产业发展可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技术因素
一方面,邮轮港的建设除了资金的需求大,对于其规划需要大量建设要求,建设中要整合邮轮产业的资源,结合自身邮轮港的优势,进行总体开发,比如如何保证海上航运的畅通,如何实现客流与货物运输的效益最大化等。邮轮行业不只为人提供服务的行业,还应该是提供其它服务的行业。另一方面,国内邮轮市场在邮轮人才培养还需加大投入,来保证质量。
四、近年国内外的部分邮轮经济成果的汇总分析
2016年2月29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上海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联合出品的《2015中国邮轮发展报告》在上海正式。
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统计,2015年我国有10个港口接待过邮轮,包括大连、天津、青岛、烟台、上海、舟山、厦门、广州、海口、三亚,全国共接待邮轮629艘次,同比增长35%;邮轮游客出入境2,480,454人次(124.0227万人),同比增长44%。其中接待母港邮轮539艘次,同比增长47%;访问港邮轮90艘次,同比下降10%。乘坐母港邮轮出入境的中国游客2,224,209人次(111.2104万人),同比增长50%;乘坐邮轮访问中国的境外游客256,245人次(12.8122万人),同比增长4.7%。
根据世界邮轮协会(CLIA)统计,北美作为全球邮轮旅游的主要市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邮轮市场,近年来北美游客数量略有下降,从90年末的80%的世界份额下降到2015年的69.9%,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北美游客数量一直持续下滑。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2015年全球邮轮乘客已达到2500万,而目前,亚太区的35亿人口中,邮轮市场渗透率不到0.05%;而北美洲邮轮市场渗透率约达3.2%;欧洲邮轮市场渗透率约为2%。中国邮轮市场的方兴未艾,也为市场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据悉,2013年国内邮轮旅游迎来大爆发,市场规模增速达103%;预计2020年邮轮市场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将达到510亿元。
(一)总结游轮经济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
紧跟全球化邮轮产业的发展,中国的邮轮港也在迅速的落户全国沿海城市,加之积极探索,直接的结果是乘坐邮轮人数迅速上升,比如2016年国庆假期邮轮出游人数同比增52%。2015年,中国在邮轮市场取得了45亿美元收入,全球邮轮产业收入396亿美元,在未来面对不断地改进服务,国内邮轮产业利润额会持续上升。这就需要在影响因子方面继续改进。首先是,政治因子,即政府政策有利于统一行业标准,避免了层次不齐。同时,政府积极参与,可以引导国民邮轮产业的发展推波助澜。其次是,经济因子,即国内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增加,它是邮轮产业的血液,资金流动保证了产业的运行。然后是,社会因子即市场需求,它是动力,提供了市场,如果没有市场,邮轮行业很难崛起。最后是,技术因子,即邮轮港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它是产业后续发展的保障,使服务更加到位,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资源。这四种因子,共同作用,助推我国邮轮产业迈出新的一步。
(二)邮轮经济的市场展望
全球邮轮旅游的人数将持续增长,邮轮旅游所提供的独特选择和内部功能多元化使其魅力依旧,未来仍将是年轻化和大众化而具吸引力的国际化产。2015年10月14日,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在沪的《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5)》中称,预计2020年,我国邮轮旅客数量将达到450万人次,与2014年相比年均增长38%,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最大的邮轮市场。
由此可见,未来的邮轮旅游市场呈现一个乐观的发展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可任意支配的收入的增加,邮轮度假正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旅游方式之一。在所有形式的度假旅游中,邮轮度假的顾客满意度最高,旅客这样的反馈会持续推动邮轮旅游价格的下降,同时又会促进邮轮旅游更加平民化的趋势。
邮轮短程化和近岸游增多趋势明显,自“9・11”恐怖袭击后,人们普遍产生了对远程旅游安全性的担忧,因此,倾向于避免跨洋航游,参加近岸旅游。我国近期应重点发展近岸邮轮旅游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且东部沿海城市大多经济发达,具有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近期邮轮旅游的发展应在积极争取成为国际邮轮航线节点的同时,重点发展近岸邮轮旅游,大力挖掘国内邮轮旅游需求。
五、研究的总结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邮轮经济影响因子的形成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分析,同时以上海吴淞口邮轮港的现状为例,根据影响因子的PEST模型和小组实地调研结果,具体分析影响邮轮经济的政治因子,经济因子,社会因子即市场需求,技术因子。然后结合近年国内外的部分邮轮经济成果的汇总分析,得出邮轮经济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最后做出市场展望。有利于深入分析邮轮旅游的发展,根据因子影响程度有针对性的提出有利于中国邮轮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
(一)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收集国内外最近几年邮轮旅游相关统计数据,并对这些统计数据与邮轮旅游发展的相关性做了基础分析,从而提取邮轮旅游影响因子,并且分析权重。
以上海吴淞口邮轮港的发展现状为例具体分析,结合中国旅游市场和旅游客源地的具体情况,提出一系列与中国国情相符的邮轮旅游发展建议。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文仅是邮轮旅游邮轮经济发展关键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和完成论文的同时,发现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邮轮旅游是高端旅游产品,国内相关统计数据目前较少,又由于实地调查的地域限制,小组的统计数据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偶然性,有些结论很难代表中国邮轮市场的整体实际情况。对咨询专家的选择面还局限于旅游院校或邮轮行业的专业人士,未来研究可扩大调研范围和样本数量,使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研究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其次,本研究结论还需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加以验证、修正,以求完善。
关键词:财产保险;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大块:
1、建国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末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49年10月20日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在人民银行的“保本”资金管理政策下,成为参与国家建设的主力军。由于建国初期国内的特殊经济形势,使得保险业主要是依靠政府开展强制性参保。同时由于大量不同类型企业参与到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中,所以财产保险业在这个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建国初期形成的保险业主要的经营内容就是财产保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完成以及“”的出现,使得从1958年一直到70年代末,国内的保险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更谈不上有什么发展了。
2、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
自7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逐渐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可以将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概括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保险垄断性经营
1979年至1990年,11年间的国内保险市场一直是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占有,广阔的市场使得该公司所获得财产保险保费由80年时的2.9亿元猛增至90年的107亿元,有了将近37倍的提升。这种一家独霸市场的情况指导80年代后期才开始有所变化,自此进入我国财产保险也发展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3家保险公司共同享有国内保险市场
市场有了竞争才会有创新发展,我国政府为了能够营造良性发展的国内保险市场,于80年代后期新批准了两家保险公司参与到国内保险市场的竞争。一家是从交通银行中分离出来的太平洋保险公司,另一家是92年成立的平安保险公司。之后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国内的保险市场逐渐成为了三足鼎立的形势。
随着我国财产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国内财产保险市场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现如今,国内财产保险公司数量有几十家,其中还有较多的外资财产保险公司。据统计,国内财产保险份额分配比例大致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约占70%,太平洋保险公司约占13%,平安保险公司约占11%,剩余的6%左右由其他财产保险公司共同占有。之所以出现这种市场份额分配主要是由于国家相关政策原因以及我国特有的保险发展历程,但是这种情况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明显不协调。所以在某些地区的财产保险市场中,就出现了高份额的下降以及低分额的提升。国内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国内不同地区保险市场发展的不平衡。人均GDP水平是与保险市场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一个指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以及西部落后地区,使得国内保险市场也呈现为东中西三个部分,据统计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保险收入比例分别为56.9%、22%、19.9%。但自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保险市场有着很大的变化,保险收入也是逐年增加。同时根据研究调查我们还发现,即使在同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当中,省会城市以及经济中心城市的保险发展情况明显优于该地区中的其他城市。此外,当前国内财产保险市场所经营的保险总类多达上千种。其中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市场经济发展导致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保险与非保险企业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就使得企业财产险以及货运险在近些年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针对于农业发展的农业险近些年来却未能得到太大的改善。因为农业的影响因素很多,导致农业险所需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复杂,一直以来各大保险公司所开展的农业险业务均是处于亏损状态。
国内保险体制的不断完善,势必会对保险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就对目前国内保险业现状的分析来看,国内财产保险业务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大方面:
1、机动车保险市场将会根据费率的市场化进行一定改革
现如今保险市场上有着很多种形式的机动车车险,并且不同保险公司所执行的费率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但自03年国家新实行的《保险法》,给与了各个保险公司一定的空间,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本实力,来设定相应的保险条款。更多的车险种类将不断的出现在人们面前,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将成为各大保险公司车险业务竞争的主要内容。同时,各个保险公司将开展更为全面的销售形式,通过完善已有销售模式以及创新开发新型销售模式来提升公司车险业务量。
2、保险种类不断丰富,个人财产保险业务依然是保险市场的前进动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当前国内保险种类的不完善,使得个人财产保险业务依然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现如今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平均可以达到几十万元,但是社会投资类型的多样化,使得保险投资在城市居民家庭投资的比例并不高,很多家庭把资金存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股票等等。实质上,城市居民是有能力投资保险市场的,近些年来也有一些针对于居民的家庭险种非常畅销。所以,各个保险公司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依然要对个人财产保险业务的丰富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完善。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给国内保险行业带来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保险公司一定要对所处的市场环境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然后根据形势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才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笔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对国内财产保险市场进行跟踪研究,以期能够为公司的发展建言献策。(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市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主编:《财产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7月第2版.
[2]吴鹏:《浅谈财产保险新业务的开发与管理》,和讯网保险天地,2000年10月13日.
[3]刘京生:《保险费率市场化——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步骤》,中国保险报2000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