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6:08: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的基本规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电化教学 基本规律 模式
我国外语电化教学从起步至今已经历24年。24年来,外语电教工作者对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总结,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理论财富和实践经验。笔者就上述主题谈些看法。
外语电化教学本身包含着语言教学和媒体应用两大部分。因此,它首先涉及到电教手段与语言教学的相互关系问题。我们知道人们的认识和思维过程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然后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外语电化教学完全符合这一认识规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和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原理,通过电教媒体来沟通和控制教学信息,以创造最佳教学效果。也就是说,电教手段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把抽象的材料形象化,利用声、色、形、景来强化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并建立起信息联系,从而诱发大脑迅速反应,加速记忆过程,提高记忆效率,达到缩短教学时间,增大教学信息容量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在有关教学法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学媒体自身的功能和特点,把设备的功能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的过程。因此它展示了电教媒体与外语教学之间业已存在的内在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断的磨合中得以巩固和完善,并为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这一基本规律。
其次是外语电教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外语电化教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它是科技成果在教学领域的实际应用。正如人类进化的历史进程是以工具的革新为主要特征一样,外语电化教学的每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教学媒体的更新。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往往是创造和推动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的直接动力。以听说教学法为例,行为主义教学流派根据“刺激-反应”理论提出的这一教学法则,要求学生通过大量机械性的句型操练来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应运而生的语言实验室成为从事这一活动的最佳“工具”。由此可见,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从根本上增强了电化教学的力度,推动它向更深层次发展。另一个方面同样不可忽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周期不断缩短,促使外语电化教学手段与技术的发展节奏日益加快。从教学媒体的沿革及其进展速度可以看出,从幻灯、唱片、电影、广播、录音、语言实验室、电视、录像、卫星传播、计算机一直到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在不足一个世纪的演变中,这些媒体已经从原始的单一信息形态发展到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全息形态,变革的周期在不断加快,新老交替的时间由初期的几十年逐渐缩小到十几年,甚至更短,形成一种日新月异的快节奏趋势。这种趋势给外语电化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认识和掌握外语电教与科技发展之间的这种规律能推动我们所面临的工作。
第三是外语电教与人才素质的关系。电化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与机之间需要相互适应,然而人是处在主导地位的。因此首先要在人这个因素上下功夫。要发挥好人的作用,首先要根据总体工作规划和要求,设定相应的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任务和职责,根据不同岗位的各自特点选择相应的工作成员。在人员的物色和调配中,充分考虑其专业特长,学历层次和新老梯次,从整体上把握好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人员配备。同时,在工作实践中,注意选拨和培养知识面广并突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让他们在管好用好现有媒体的同时,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新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努力成为新手段新技术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的手段和技术不仅能为我们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而且也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他们在适应新的工作手段中锻练自己,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为他们所从事的科研革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因此,人员素质与设备技术之间存在的这种互为转化的辨证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电教事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发挥人与机这两个参数的最大效率是我们电教工作者永恒的目标。
从上述关系中得出的几条基本规律为外语电化教学勾画了粗略的轮廓。从总体上看,目前外语电教正朝着教学、科研与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型模式发展。然而,事实上每个单位的规模层次和工作任务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在基本模式相近的同时,各显自身特色。比如有的突出声像资料的收集、积累与播放,为外语教学开辟第二课堂提供丰富的资料,营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视觉氛围;有的集中精力搞教学片摄制,拥有一支精悍的编导队伍,为教材的立体化而努力;有的则大力加强语言实验室和视听教室的建设,为语音练习、口语实践以及视听资料的消化吸收创造条件;还有的充分利用设备和技术优势,在保障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创收活动,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以弥补原有教学经费的不足,摆脱经济困境所带来的种种束缚。目前电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特点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显示了它的功能和作用,为它今后的标准化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矗。
那么,从理论上说标准化模式应该具备那些条件和功能呢?我们不妨在这里作些探讨。
1、从工作性质上看,它要有:1)声像资料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卫星地面接收、无线电广播、资料采购(录音、录像、电影、光盘、磁盘等)与贮存管理,声像软件制作等。2)传播系统。它包括闭路电视播放,声像阅览中心,计算机网络等。3)语言实验室群。包括各种档次的听力室、视听室、综合型高级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等。4)教学与理论研究。包括外语教学(口语、听力、视听说课等)、电教基础课教学、电教理论研讨、教材与教法研究、课程教学设计等。5)设备技术保障与科研革新。包括所有硬件设备的保养、维护修理、改造与革新,以及技术开发应用、设备的研制与试验等。
【关键词】教育基本规律,高等教育,实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以及有了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基本规律在高校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因此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教育基本规律有着清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更多教学实践的进行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教育基本规律概述
教育基本规律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通常来说在教育基本规律中较为重要的规律主要有教育应当与国民经济相协调、教育结构应当合理、教育应当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相协调等。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教育基本规律进行了概述。
1.教育应当与国民经济相协调
教育的发展应当始终与国民经济相协调,这是教育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通常来说国民经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都会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且众所周知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教育应当服务并服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除此之外,教育应当与国民经济相协调还体现在教育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相协调,从而更好地加强与国民经济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最终更好地提升教育水平与国民经济水平。
2.教育结构应当合理
教育结构的合理是促进教育水平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通常来说只有合理的内部层次结构才能更好的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通常来说教育结构合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教育流程应当合理,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比例应当合理并且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应当流畅,另一方面是教育专业应当合理,即在教育过程中理、工、农、医、师、林、水、文、财、体、艺、政法等方面的人才都能得到合理的培养并且这些专业的比例应当协调,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
3.教育应当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相协调
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相协调是教育的重要原则。通常来说在教育过程中会影响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因素较多例如学校、教师、家庭、社会、文化、宗教等因素都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教育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教育会产生影响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例如择校现象的出现、保送生现象都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注重减少相关因素对于教育纯粹性的影响并有效减少后天的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对受教育者的制约,从而更好地提升我国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教育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
教育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是教育基本规律实用性强的重要体现。通常来说教育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促进高校教育分工更为科学、促进高等教育评估更加有效、促进重点教学项目的合理推进等方面。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教育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
1.促进高校教育分工更为科学。教育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促进了高校教育的分工更为科学,上文已经阐述了教育基本规律之一就是教育结构应当合理。在这一基本规律的影响下许多高校从时代特征出发促进高校教育分工更为科学。例如许多高校在学科设定过程中考量了学校、社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学科把握并对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责任进行有效明确,从而促进高校教育变得更为多元化。除此之外,教育基本规律对于高校教育分工的影响还主要体现在学科宏观框架的变化上。例如,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实践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受到严重阻碍,因此在教育基本规律的实践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当促进教学分工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当注重在分工实践中明确自身角色并且明确其核心权利与义务,从而在灵活调整教育分工的前提下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
2.促进高等教育评估更加有效。教育基本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有效实践可以促进高等教育评估更加有效,这主要体现在教育基本规律的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协调发展这一规律对于教育评价的基础性。即任何高校教育评估实践在进行时都应当考虑到对受教育者身心的影响并促进受教育者能够得到更加协调的影响。除此之外,众所周知高校教学评估是一项成本较高活动,因此教育基本规律在高校教育评估中的实践可以促进高校教育评估成本的合理化同时有效减少高校教育评估成本。
3.促进重点教学项目的合理推进。教育基本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还能很好地促进高校重点教学项目的合理推进。例如教育基本规律的实践可以促进高校质量认证体系的有效建立并且能够促进动态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建立同时能够更好地帮助高等学校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并加强与其他社会机构的信息联系。除此之外,由于教育应当与国民经济相协调,因此高等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根据国民经济的实际需要开展教学实践,从而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也在同步提升。与此同时基本教育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高等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教育基本规律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在进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毅.教育基本规律视角下的青年学生信仰教育探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1):23-25
(兰州城市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学是参照普通教育学和前苏联的教育学建立的理论体系和运行原则,随着社会转型、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就业需求的变迁,有些原则已经不适应这些变化,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给予重新审视,比如人才培养方案四年不变论,比如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划分。同时,违背教育学基本原理的管理规定却不断出现,甚至难以改变,比如不顾学生中学英语的实际水平,全部开设大学英语,要求都要通过四级考试。这些做法需要深刻反思和矫正。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43-02
收稿日期:2014-11-29
作者简介:张海钟(1963—),男,甘肃靖远人,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社会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10年代,我们曾发表文章就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高校教学管理的适应性改革问题[1]、教育基本规律与当前教育改革中的几个问题[2]、高等学校本科生英语四级考试与学士学位授予有关问题[3]、寒暑假的教育本质与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发展进行辨析[4]。15年后的今天,笔者试图再次关注教学管理问题,针对某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教于学界方家。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辨析
20世纪50—80年代,前苏联教育学将中小学校教育中的教学管理文件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教科书、教案,认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有严肃性、稳定性,确定后不得随意改变,除非国家颁布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这显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我国的高等教育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理论建设中参照了普通教育学的原理,承袭了教学计划稳定不变论。认为制订教学计划必须严肃、科学,确定后三至四年不变,严格执行。如果需要变化,必须经过学校教务行政管理部门严密论证、严格审查,专业院系无权变更。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们学习美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概念,结合民国时期的称谓,将教学计划改名为人才培养方案,将教学大纲改名为课程标准,保留了教材(教学材料)和教科书、教学进度计划的概念,同时强调教案就是教师的课时教学方案。然而,新世纪以来,中小学已经采用了新概念,高等学校却是新旧概念混用,甚至教育部各个司局的文件也是新旧概念混用。然而无论是称作教学计划还是人才培养方案,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学校都参照中小学普通教育学的概念、原则,过度强调其稳定性,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变更如临大敌甚至大逆不道。高等学校的院系组织要变更调整一门课程,或者教师变更自己的教学进度,需要办理特别复杂的手续。
问题在于,将普通教育学的教学管理原则移植到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学,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忽视了高等学校课程的学术性。学术性课程中知识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变化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人才需要四年培养,四年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无法预测课程名称和内容的变化;同时,计划不如变化快,教师的教学进度计划不可能完全按部就班。而教学督导机构往往会就教学进度责难教师,导致教师的教学失去主观能动性,影响到教学特色、风格的形成。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飞速发展时代,是就业信息激变时代,新兴的职业不断产生,新兴的学科不断涌现。高等学校需要根据人才市场变化和学术发展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内容,增加或者删改课程内容甚至某门课程。如果过度强调人才培养方案的稳定性,坚持错误的不变论,将严重制约人才培养的市场和学术适应性。
二、课程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和现实发展区问题辨析
无论是普通教育学还是高等教育学,其课程与教学论中都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运动负荷等的顺序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这个原则确定的依据是知识的逻辑性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的循序过程,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步就达到对其本质的认识。儿童动作和思维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比如学习物理学,初级中学是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到了高级中学、高等学校,都是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磁学,但难度逐步增加,循序渐进。但最近几年,高等学校出现一系列违背循序渐进原则的课程教学活动。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为了迎接评估和考试经济的利益驱动,出现一系列违背教育规律的管理制度,如不顾学生原有基础和实际需要推行四六级英语考试。具体而言,为高考分数300分左右,其中英语60—80分的学生直接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导致大面积不及格。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按照艺术类招生培养本科生,而大学英语的开设仅仅比文理科学生稍低,导致每个学期全班70%学生不及格。外语学院认为,学生进入大学,毕业时应该是一个标准,而教育学院认为,向高考150分题目考60分的学生开设大学英语,违背了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规律。
如此违背教学基本原则的事故屡见不鲜,比如研究生教育中,无专业限制的随意报考,学习有色金属、工艺美术、金融会计专业的学生报考心理学研究生,而且被录取率高于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等于承认心理学专业四年本科即使不学习,也照样可以成为心理学家。至于现代电视大学、自学考试教育,就更是离谱,此处不再赘言。向一个初级中学学生教学高等数学,需要学生智力超群。我们认为,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必须坚持因水平施教、因专业施教的原则。维果茨基曾提出最近发展观理论。其主要观点是教学要基于现实发展区,面向最近发展区。教育界人士论述该理论,往往强调最近发展区,却忘记现实发展区。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必须承认教育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教学基本原则。虽然历史上跨专业学习成为大师的显然也存在,但毕竟教育规律是普遍规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贯彻现代教育基本原理的时代,高等学校也应该更加注重研究和改革,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树立更加科学的教学观。
三、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教师资格证书认证问题辨析
为了突出育人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向、专业导向,教育部2011年开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2013年扩大试点,2013年秋季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规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师范专业毕业生不再自动获得资格证书,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资格证书。但是,这项改革却成为一把双刃剑,克服缺陷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
高等学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按照学科专业教育加教师专业教育学习四年,经过教育实习,达到教师资格证书规定条件,通过考试活动资格证书。而非师范专业(非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的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专业学生,不经过教育实习,只是通过普通话资格证书考试,通过辅导班突击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和教师教学技能,凭借自己的天赋,进行说课、试讲,就可以获得资格证书,这实际上是对教师教育专业的否定。
同时我们注意到,在实行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制度的同时,教育部于2011—2012年先后印发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这些文件是指导师范院校或者综合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和学术标准。然而,按照《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暂行办法》开展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内容中并没有要求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计考试试题。许多省市的考试内容继续沿袭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内容,只是增加了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和说课等面试。这说明教育部教师教育工作司在政策设计中存在衔接问题。
这种政策的可能后果是,高等学校教师教育专业演变成纯粹学科专业,尤其是教育实习,将成为公平问题的焦点。特别是各省市自治区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科目和内容与教育部印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几乎没有关系。教育部自己印发的文件之间相互冲突,可能会导致高等学校培养教师的模式发生改变,今后改革的方向就是取消教师教育专业,所有文、理、艺、体专业不再开设教师教育课程,而转向开办教师资格证书课程中心,不再为学生提供实习训练,只辅导资格证书考试课程。
为此,我们建议,参考20年来教师教育发展有关论著中的思想,借鉴西方特别是英国的教师教育制度,实行“4+1”或者“4+2”的教师培养制度。“4+1”是指四年学科专业教育加一年的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比如培养数学教师,先接受四年的数学本科教育,获得学位,随后到教师教育学院接受一年的教师职业教育,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六大领域的课程,特别是经过三个月以上时间的教育实习,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所谓“4+2”的教师培养制度,就是除了学习“4+1”的课程和实习之外,再增加一年的教育研究课程,经过论文答辩,授予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学生可以在“4+1”之后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也可以等获得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后申请教师资格证书考试。
总而言之,改革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制度和办法,有利于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其动机是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质量,但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不公平。非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没有经过教师教育专业职业训练,没有经过教育实习,直接参加考试获得证书,肯定不是合格的教师。因此建议撤销教师教育专业,实行四年学科专业教育加一至二年教师职业教育的制度,培养更高水平的基础教育教师。
参考文献:
[1]张海钟.高等教育改革中高师教学管理的适应性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2001,(6).
[2]张海钟.寒暑假的本质与高等学校的管理和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4,(1).
【关键词】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域外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122-01
一、以软法规制为基础的美国法律规制模式
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理念至上的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公司资本制度都是采用的法定资本制,其确立了最低注册资本制度。倘若公司在开业前没有收到最低注册资本,公司董事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最低注册资本制度一直饱受逅病,主要理由是统一设定的最低公司资本制度,该制度未充分考虑到不同公司的特定资本需求,难免有主观臆断之嫌。鉴于立法者主观臆断、闭门造车的最低注册资本制度不但在保护债权人方面效果不彰,压抑投资创业活动有余,《美国模范商事公司法》在1969年一鼓作气废除了最低注册资本制度。受其影响,美国诸州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步其后尘。从理论上说,股东只需投入1美分的股权资本,即可在现今绝大多数州设立公司。这一改革潮流显然有助于鼓励社会投资。倘若某股东投入的股权资本显著不足,导致公司资本显著不足(undercapitalization),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公司的债权人亦可请求法院揭开公司面纱,责令该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在构建一整套完整的公司发人格否认制度的同时美国立法学者主要将公司交易风险的规制放到市场中,以构建整个行业协会诚信体系以及行业自律为重心。通过行业协会的自治和自律来防控来自市场的风险。
在全行业的诚信体系的建立过程中,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公司信息查询和披露平台,为每个公司建立诚信档案,以便公司交易相对人在进行交易时对公司信用状况进行查询,用以了解交易公司的信用状况,在全社会建立起了一套健全且完整的诚信监督与惩罚机制。
美国法律能够给与行业协会充分的自治权力,行业协会能够有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对于公司在市场交易中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行为行业协会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讼。同时美国法律还给以行业协会以惩罚权对于相关不道德的企业以处罚的权利。
二、以公司自治为基础的日本法律规制模式
日本在进行公司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时在进行法律风险防控的立法设计时非常注重通过公司内部的自治来实现对市场风险的控制的。日本《商法典》在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方面便能够凸显出。
在废除最低注册资本制度后,日本国内市场中也随即出现了一系列的诸如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基于这些现象,日本国内学者认为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对公司内部结构以及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是立法者创立了公司设立时董事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形成了以董事责任为中心的公司债权人保护模式。
《日本公司法》在明确规定设立时董事义务的同时也对其规定了严格的责任。根据《日本公司法》第52条的规定,设立时董事的责任分为两种:
(一)对公司的责任
对公司的责任包括资本填补责任和懈怠损害赔偿责任。首先,关于资本填补责任。资本填补责任是针对发起人、股东的现物出资和财产受让等各种财产的价额不足而进行的规制。对资本填补责任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在高估财产的情形下须承担赔偿责任,而且至公司成立时为止,财产的价额由于市场变动而降低的情形下,也需承担该项责任”。
(二)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当设立时董事执行职务有恶意或重大过失时应向包括债权人在内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这也是资本充实责任在设立时董事身上的体现,该责任制度无疑对保护公司债权人等第三人的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从对第三人特别是公司债权人保护的角度来看,直接的损害赔偿和间接的损害赔偿都应该被包含在内,这样就能够给予第三人更有力的保护,同时也给设立时董事更大的压力,通过增加违法成本迫使其更好地履行勤勉义务。
三、以硬法为主,以软法为辅的德国法律规制模式
德国系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崇尚法典治世的典型国家。德国在进行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时主要以强行法的方式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毋庸置疑的是,以规则的方式规范行为确实能够起到抑制交易市场的投机和侵权行为,但是硬法有固有的弱点便是不够机动灵活。这样还需要在硬性的规则上辅以较为灵活的行业原则以及行业道德,诚信体系建设等软法规制这样便能够形成一套健全有序的规制体系。
关键词:德育工作;基本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66-01
德育工作就是要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制度等的指导下,遵循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对学校、班级的德育活动进行规划、组织的过程,目的是实现学校、班级的德育管理目标。抓好德育工作是中小学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抓好了德育工作,其它工作也就能胜利开展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在学生身上的小毛病?怎样抓好德育工作,让学生正确地树立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呢?现就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几点看法。
一、班级管理是抓好德育工作的先决条件
现在的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坏习惯很多。比如,上课铃响了,才急急忙忙地跑去上厕所,这种表现让老师们非常气愤。首先,我利用班会、夕会课给他们讲,让他们在上课铃声响之前把这些工作做好,铃声响就表明上课了,学生应该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上课。可是,他们认为我小题大做,他们的行为又没有影响到老师上课。于是,他们不把我这个班主任的话放在心上,仍旧我行我素。其实,我也很生气。最后,我不说啦,脆站在教室门外守着,过了几天,这种现象不再发生了。他们也能够在课间把这些事做好。同学们就我的做法,还是不理解我的真实想法,但我却借此机会对全班同学进行了批评教育。如果不对他们的这种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并纠正,长此下去,就不是某个学生的个人行为而会成为全班行为,这不仅影响了班风,让学生养成了迟到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不尊重别人的习惯。所以,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班级管理,首先不但要有班规、班训、有班干部的督促,更重要的是要有老师去诱导,去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其次,教师要为人师表,给学生作好表率,起好示范作用。
二、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管理是课堂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没有常规,学生在课堂上则无视纪律。所以,在常规管理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运用管理心理学原理,制定并处理好课堂常规,并科学地实施,以取得良好的课堂管理效应。
为此,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读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了解中学生可能的心理动态,以便更好的与学生教流生,必要时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比如,在课堂中,一些学生不时地说话、发呆、玩手机、转笔,或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我立刻请他们站起来,回答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如果他们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就好了。问题回答后,及时对他们给予不同的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长期坚持下去,他们的不良习惯就改正了不少,上课听讲也认真了,学习积极性也大大地提高了。
三、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好班上的德育工作
环境塑造人,说明了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那么,环境是指什么呢?环境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人类可生存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前者如气候、地理条件、物质状况等,后者则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等。对于现代人来说,社会环境是影响个人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1、在农村中学,学生骂脏话一点都不奇怪
在我接触的学生中,有许多学生都有骂脏话的习惯(女生也一样)。有一天,我刚走进教室,就听到一位女生在骂脏话,我立即叫过那位骂脏话的女生,问她还记不记得老师是怎样处置那些骂脏话的学生的,她回答了,然后我也用同样的方式教育了她,慢慢地,同学们改掉了骂人的习惯。我经常告诫学生,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尊重。
2、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工作教育,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和同学,在家里家长要教育学生,在学校老师要教育学生,学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也重要。但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居多,出了问题也很难得到家长的正确教育,这些家长只能在电话里骂自己孩子不懂事,其实这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为此,我伤透了脑筋。我看了大量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争取更好地和学生交流。最后,我说:“ 孩子们,你的父母不在你们身边,当你们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的时候,老师不给你们指出并帮助你们改正,难道就让你们成为问题孩子吗?”长期这样用心地与学生交流并开导他们。久而久之,孩子们变了,他们对我友好了很多,再也不认为是老师在为难他们。
3、除了学校、家庭外,社会对孩子的影响也比较大
所以,我们要培养好孩子的德育工作,必须有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我们的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当然,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靠全社会的努力才行。
因此,学生所处的年龄不同,环境不同,他们的表现就不一样,我们只有因地制宜地采用灵活机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那么,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才好,学习成绩才有提高。
1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保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必须把德育教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2走进学生,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得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对父母养育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3教师——从我做起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此自老师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晨读纪律一直不好,教室里总是不安静,干什么的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却不高。这个问题困扰我很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胜于言传。看着孩子们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4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的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一)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学科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生心理发展、小学教育概论等课程。通过开设这三门课程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点,学习国内外教育家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了解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引导师范生理解小学教育的实质和意义,小学教育的目标与制度,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的关系,小学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他们参加小学教育见习、实习,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理论基础。
(二)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学论、小学课程论、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阶段,认识小学教学的实质、任务和内容,理解小学教学的规律、原则,掌握小学教学的方法、组织形式、小学教学媒体、小学教学评价、小学教学管理等;通过开设小学课程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课程现象、形式,理解小学课程的实质、结构与特点、目的与内容、课程理论流派与学说,掌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开设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德育现象,认识小学德育的实质与特点、规律与原则、德育理论流派与学说,理解小学德育的目的、内容、途径与形式,掌握小学德育的方法;通过开设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相应的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理解其目的与内容、规律与特点,领会其课程标准与理念,掌握其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知识与策略。
(三)学会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给师范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改革等课程,为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基础。通过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理解教育科研的实质与特点,掌握小学教育科研的步骤和基本技能,形成初步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开设中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本民族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发展脉络,领会我国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我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形成热爱祖国教育历史文化的情感;通过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领会主要发达国家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开设比较初等教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认识开展初等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理解比较初等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把握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的特点,认识我国初等教育的优势与不足,领悟世界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通过开设小学教育改革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质、意义与任务,领会小学教育改革的模式与未来走向。这一部分课程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在开设过程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课程,有的以必修课程形式开设,有的以选修课程形式开设,否则,可能会因为教育专业课程比例的增加,挤占了学科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的课时。笔者建议将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教育改革设置为必修课程,其他设置为选修课程。
二、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的逻辑
学科课程系统性强,有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教育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它过分强调系统的学科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以及探究创新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发展要求。在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还需要开设一定比例的活动课程,以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完善教育专业课程系统。因为“实践性课程的拓展与开发,是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支撑”。
(一)感知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感知小学教育,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感悟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和工作特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小学教育机构的特点,培养初步的小学教育工作职业情感。在实施小学教育见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给师范生创造良好的感知小学教育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见习日记,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分析、思考和研究,鼓励他们就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向指导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交流,加深自己对小学教育的认识和感悟。
(二)实践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亲自参与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如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通过开设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亲身经历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参与教研、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评价、思想品德教育、课外活动指导、班级管理、少先队工作等教育教学活动,体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感悟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实施小学教育实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交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为师范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小学教育理论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实习日记和实结,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实习见闻、体会进行认真记录、分析思考、总结和研究,为他们毕业论文选题和研究奠定基础,加深他们对已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职业情感。
(三)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实践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的必要条件。为了给师范学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学年论文/学年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引导他们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教育研究、实践教育研究、体验教育研究,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宝贵的科研基础。当然研究小学教育的课程也可以与实践小学教育的课程适当结合,相互促进,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的逻辑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专业。按照它的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教师职业技能,有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总体来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公共职业技能和学科职业技能。
(一)全面掌握小学教师公共职业技能
从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师范教育专业是一个服务于小学教育、小学教师、小学生的专业。因此,它有自己的专业个性特点,突出的特点有师范性、基础性、启蒙性、综合性、活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小学教师必须时刻注重自身的教师形象,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技能、书法技能、文艺活动技能、科技活动技能、体育活动技能等。除了日常教学教育工作技能外,还要有班主任工作技能、课外活动指导技能、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四大部分技能。这一大纲的规定对师范生的基本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具有普适性。但也有不够全面完整之处,主要是没有考虑专业方向性的要求,如它只强调了规范汉字的书写,没有对外文书写提出基本要求。显然对一个外语教师来讲,书写规范的外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学者们的有关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以及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如下几大基本技能,即德育技能、教学技能、社会工作技能、教育研究技能。这些技能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全面掌握的基本技能,即公共职业技能。
(二)熟练掌握小学教师学科职业技能
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教师任教课程的不同和工作岗位的差异,小学教师在掌握好教师公共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熟练掌握学科职业技能。即不同任课教师应该具备熟练的个性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这类职业技能由于任课教师工作任务的差异,其学科技能有自己的个性。如实验设计技能、实验操作技能、计算技能、视图技能、朗诵技能、演讲技能、写作技能、音乐示范技能、美术示范技能、体育示范技能等。
四、结语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能力培养 创新人才
高职教育工作监管有着普通高等德育工作的共性,但其个性不容忽视。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不仅会在理论上出现错误,而且也会在实践中走弯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由此视之,高职教育工作就有了自己的特点。认真研究高职德育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势必成为高职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高职德育应有的职业特点
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熟练技术工人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人才。未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要全面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求,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人队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志全面论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快高素质、高技能工作队伍的培养,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一项重要保证。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不仅需要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需要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工人阶级既是社会物资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工人阶级队伍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高职教育特点体现了素质和技能性,是培养有职业道德和高技能青年生产者的重要途径。然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不会自发地形成的,必须依靠教育,从外部系统地进行灌输,长期地进行培养。因此,我们就要抓住高职德育契机。首先,阐明职业道德的理论、本质、特性、作用,揭示职业道德的形成、发展、原则、规范;同时,还要讲述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使广大学生在校期间逐步树立职业思想,明确职业责任,掌握职业技能,遵守职业纪律,一旦进入职业活动时才能自觉地恪守职业道德以符合社会主义主人翁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及行为去待人处事和完成本职工作,使每个人能做的工作都能让人民满意。这样,就可以影响社会,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高职德育应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当今的中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强烈的时代信息,无不告诉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加快形成和兴起符合高职特点的德育工作,即有利于改革开放,又有利于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还有利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提高,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提高的高职教育。再也不能停留在以往那种上节课、开几次会、做个报告、看场电影、考试制裁的水平上。而应利用一切可以传播思想、文化、道德修养的组织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加强政治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育、良好的党员教育、电视、录像、电影、广播、图书、报刊、杂志、图片画展以及演讲、座谈、竞赛、音乐、舞蹈等多侧面现代化启迪人的宣传教育手段,使学生在形象化活动中全方位了解社会,认识生活,把握时代脉搏。
三、高职德育应有突出的社会性特点
高职是一个与社会有着广泛联系、由多种因素合力建成的社会单位。因此,高职德育工作一方面在思想建设上应有社会性,在方式方法上要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协调性;另一方面,在德育组成结构的辅助力量上,更注重合力,组成“齐抓共管”的完整阵容。
由于高职德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仅受到学生对德育要求的制约,而且受到世俗格局的影响。因此,这就决定了高职德育在活动范围和规模上,仅仅限于校内是不够的,必须坚持对社会的把握。利用方便的地理条件,尽可能帮助带领他们更多走上社会,展开参观、调查、访问、游览、联欢、对话等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兴奋点,自觉增强自我忍让和价值观念,把人生设计的坐标校正在社会需求的基点上。
四、高职德育应有高雅的多样性特点
多样性是高职德育的重要特点,体现了开放型、社会性的态势。高职院校是一个较高层次的知识分子聚居的场所,这个特殊环境中的人们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一定代表性,并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状态。他们希望的是热情奔放、高雅富裕的精神生活,忌惮单调和“苦修苦练”的苛刻生活。由于学生知识渐趋专业、精力旺盛、接触社会面广,普遍养成了重现实轻教学的特点。因此,我们务必要有目的、有组织、有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一些适合他们口味的德育活动。比如,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能、竞技性活动融合为一体,做到寓教于文,寓教于乐。
五、高职德育应有面向世界开放性的特点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我们不只看到资本主义的东西越来越国际化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社会主义影响也越来越国际化了。因此,高职的德育工作必须突破“闭关锁国”概念,从校园这个“小天地”走向世界,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多种经济并存形式去领略国际政治风光,让学生主动辨析其中的劣势,从中获得“知之越深则爱恨愈切”的客观效果。当然,在放开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吸收与扬弃”、“放与管”、“堵与通”等多方面关系,使学生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把握“道德自由”的真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的基本原理要求我们在道德评价过程中必须坚持动机效果论。如果说上述诸多方面特点的忍让是一个较好的基础奠定,那么的德育效果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律。
第一,适应形式,着力于树立德育工作新概念。要树立竞争观念。优胜劣汰,强者自由,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世人皆知的时代潮流。不仅要求学生是这样,高职德育工作者尤其要这样。因此,完善奖惩制度,实行双重激励的同时,给予必要的物质激励;在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即正强化激励的同时,也给予某种行为以否定和惩罚,即强化激励。以双重激励感召人,凝聚人,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师生的积极性。
第二,勇于创新、开拓德育工作新途径。德育工作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就必须要有开拓创新精神。继承创新,两者不可偏废。中华民族有着世界上所少有的优良传统。如果我们割舍了它,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传统经验固然不可能给新形式下的所有的新矛盾、新问题提供现成答案,这就决定了必需有更多的心举措和更大的力度,才能使德育工作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