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6:08: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知 行 一体化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一、引言
本学期,我校大力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对我校职业教育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校职业教育的内涵将要进行新的诠释。
什么是一体化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何为“一体化教学”模式。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将原来的课程及与之相配的实习课题组合成一个教学模块,一个工种的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紧密地结合,是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二、“知”与“行”的辩证关系
从前,我曾经尝试过“先知后行”“先行后知”的教学方式。顾名思义,“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因此,“先知后行”是为了让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的实践行为,“先行后知”是为了让学生使用理论知识验证自己的实践行为,如此说来,两者皆不是职业教育最优的教学方式,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片面的,只能作为教学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知”与“行”必须是统一的,要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甚至“边行边知”,为的是把“先知后行”与“先行后知”同时在课堂中实现,这样既符合了“知”“行”的逻辑规律,也符合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知行合一”的一体化教学
既然有了“知行合一”作为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想指导,那么结合制冷专业教学,我们可以提出一种教学改革的体验方式:
(一)教材的一体化
按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模块化的教学进程的要求编排课程内容,以任务为驱动,教材应围绕技能训练,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训,理论知识应服从实践教学的需要,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使教材成为实践性、实用性教材。
实际成果——《项目实习指导手册》,把每一个实训项目细化到若干个知识点同时设置与该知识点相配合的实训内容、实训步骤、实训反馈练习,如《制冷微机控制》课程中“室内温度感应模块的检测”项目经过细化,如上图所示,理论知识重新细分后,知识点更能让学生理解室内温度检测的过程,同时与细分后知识点相配的实训项目也使得“室内温度报障检测”这一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实训能力目标也变得更“透”了;通过细化“知”,让“知”更容易被理解,通过细化“知”,相对应的“行”也得到细化,从而让“行”更容易执行,“知”“行”之间环环相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二)教师能力的一体化
由于教材与教法需要一体化,因此,教师作为一体化课堂的引导者,其能力也具有一体化的要求:同时具备全面而细化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与熟练的实训教学能力。如对制冷实训课程的教师,需要同时具备制冷原理、制冷过程、制冷设备维修实训经验的多种能力。
(三)教学实施的一体化
在教材、教师同时具备了一体化的要求之后,教学实施的一体化便应运而生。曾经从某报告上阅读过“理论内容占20%的课堂时间,实训内容占80%的课堂时间”,我以为,这种说法只是强制了理论知识教学时间的“少”,并不是“精”;同时也使实践操作训练教学时间变“多”,并不是变“透”。
四、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实践能力
《经济学基础》已被教育部列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先行地位。然而,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教材、课堂、考试”为中心,强调理论的学习和记忆,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从实际教学来看,经济学基础目前的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培养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项目教学法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见,项目教法能够解决目前《经济学基础》中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在高职《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项目教学模式,是目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国内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对项目教学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职业技术学院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之上,根据自身办学特色,摸索着不同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实现。目前对高职《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的项目教学的研究的文献很少,可供查阅的资料中,仅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环境干部学院”的《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中,涉及了对“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设想,但只是在项目的选取和考核体系的改革上做出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其研究并未涉及项目教学的具体方案、学习环境的建设策略、师生角色的定位、小组分组的原则管理、评价体系等具体方面,更加缺乏任务的展开与控制的实施、成果的评价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的实践总结。因此,深入探讨研究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模式和实践,不仅是适应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其有助于完善项目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为其它学科项目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高职开展“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具有重大价值。
从理论上看,当前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教学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职业教育中的许多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目前的研究成果,大量的原则和方法都停留在感性阶段的总结上,缺乏必要的实践论证,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研究,能够丰富和充实职教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实践,并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从实践上看,本研究最大意义在于它的实践价值。《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能否顺应时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关键在于教学和实践等各个环节能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而目前所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呈现出诸多的弊端,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和提高学生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因此,“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发,研究项目教学的模式和实践,在实施不同教学模块过程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结合,由课程的知识目标来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是否达到能力目标的要求来检验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以体现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界定:《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是以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典型有效的项目为依托和载体,以培养学生经济学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分析能力为目标,以综合能力鉴定为评价标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开展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发现和确定课程学习的主要驱动性问题,围绕问题拟定项目的实施计划,寻求和合理配置项目开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合作、调研、分析、总结等形式开展真实的工作任务,完成具有价值的论文或报告,最终通过教师和同学对项目的进程和成果做出评定。通过“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模式研究和项目教学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社会能力、方法思维能力和职业意识。可见“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既是高职教育课程教学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高职院校贴近社会需要进行课程改革的一种发展方向。支持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学习者从经验中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意义。经验是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形成的。因而,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人的实践建构而成的。核心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技能不是被动积累的,而是个体积极组织和实践的结果;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它使得个体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认知对个体的经验起组织作用,并使之具有意义;个体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建构知识、能力,易于形成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提出“做中学”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五个要素:设置疑难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有兴趣;确定疑难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动每个步骤所含的结果;进行试验、证实、驳斥或反证假设,通过实际应用,检验方法是否有效。这五个要素的实质是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情境学习理论。情景学习理论有心理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和人类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两个流派。心理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在个体与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被建构的,建构知识与理解的关键是参与实践。人类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默会知识对新手的重要性,在实践共同体中,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此外,还有“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隐形知识理论”等,项目教学正是从这些理论中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的。
三、《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基于“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设计出“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内容,同时分析出项目教学的技术、资源支持、学习环境的建设策略、师生角色的定位、小组分组的原则管理以及项目教学的评价体系,引入项目教学,通过项目教学任务的确定、资源分配、任务的展开与控制的实施,对项目教学的成果进行评价与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项目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二)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一:“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目标面向职业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研究假设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确定项目教学内容时,既要符合知识能力的需要,也要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
研究假设三:“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整体模式设计上,应把握全面系统的原则,以实用性为目标,以兴趣为引导,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的实践能力。
研究假设四:“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进行实践研究时,通过项目教学任务的确定、资源分配、任务的展开与控制的实施,对项目教学的成果进行评价,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调整设计内容。
(三)研究内容
(一)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优势与理论基础的研究。包括:与传统《经济学基础》教学模式相比较项目教学的优势研究;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
(二)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包括:项目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条件研究;项目教学的技术与资源支持研究;项目教学中学习环境的建设策略研究;项目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研究;项目教学小组分组原则与管理研究;项目教学“项目”的属性与规范研究;项目教学的评价体系研究。
(三)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实施。项目教学任务的确定;项目教学的资源分配;项目教学任务的展开与控制;项目教学成果的准备与评价;项目教学的总结与反馈。
(四)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实践意义。项目教学的问题研究;项目教学的对策研究;项目教学的实践意义。
(四)研究创新之处
高等职业院校的项目教学科研工作从总体上看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成果,大量的原则和方法都停留在感性阶段的总结上,缺乏必要的实践论证,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教学模式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有利于完善项目教学体系。根据目前可供查阅的资料显示,对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进行较全面系统的设计,探索其可行的项目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研究和总结,在国内尚属于领先研究;它是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全面创新;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改革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和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研究的方法与实施步骤
根据本研究的特点,结合实施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研究方法:其一,调查研究法。对高职院校进行调查,了解当前这门课程教学的现状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做好准备。其二,讨论研究法。有针对性地定期召开会议,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及教学人员参加会议,就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对策。其三,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广泛的分析研究,科学地设计和策划,边行动边反思,即采用“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的模式,及时掌握有关信息、总结经验,并对已有研究作及时反馈,边实践边调整研究方案,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研究过程的高效性,以达到研究的具体目标。其四,实践检验法。将所设计好的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实践检验,总结经验,分析问题,进一步加以完善。
综合运用以上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将经过以下五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为研究规划阶段,对研究范围、研究重点、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分析规划;第二阶段为调查分析阶段,对所需的资料进行广泛地调查,以便获取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第三阶段为构建形成阶段,完成课程项目教学模式的设计,构建项目教学的体系,形成初步研究成果;第四阶段为实践评价阶段,将设计的项目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对课程项目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调整,完成项目教学的实践研究;第五阶段为总结提高阶段,进一步优化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研究,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
五、《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研究的实践总结
通过实施在《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研究问题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创设了发展自我兴趣和开发个人潜能的机会,提供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学生在经济学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自主的检验自己最初的分析和判断,把所学经济学理论知识放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在检验中发现新问题,拓展新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又促进了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结果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自然分材教学,差异,教学
一、自然分材教学的涵义
自然分材教学是熊川武教授针对新课改的教学问题提出的,所谓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让学习任务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引导学生普、补分读并针对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其主要内涵有四点:一是“让教学任务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意味着学习任务由学生的学历等决定而不是任务分配。这主要表现为“知者加速”即谁学得快谁就学习更多的内容。二是“普、补分读”,普读是面向所有需要教师讲解的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如果已熟悉教师所讲内容,则不必参与普读,而应自学其他内容。普读结束,立即练习,分出“补读生”(即没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与非补读生,后者继续学习新的内容,前者则开始“补读”。补读就是让补读生与教师采用相关有效的学习形式来研究疑难,进行补充性学习。“自学、互帮、释疑、反思”是普读的关键环节。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一律让学生自学,老师精心指导。互帮是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这既是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具体形式,又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举措。释疑即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点拨或启发学生自解。反思是对教学进行反省并把学习内容联网的过程。三是“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即每个学生都要在习题册上标记自己的学习问题,然后跟踪并尝试从多角度解决,使得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与速度。四是“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说明自然分材教学既是操作技术,又是理论系统,涉及到课内与课外两方面的活动。
二、心理学视角分析
(一)心理发展差异理论与教育
心理发展差异表现为智能差异、人格差异、认知方式等方面。智能差异表现为智能水平的差异、智能类型的差异和表现早晚的差异。认知方式是指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习惯性特征,认知方式可以分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反思型和冲动型,整体性和系统性等分类,认知方式虽然有不同,但没有绝对好坏差异,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问题情境适合不同的认知方式。正是个体心理发展存着这些差异,在进行教学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传统方式。
自然分材教学首先是尊重了学生差异的一种教学,将学生的差异这个客观事实作为教学问题的起点。其次,自然分材教学是理解学生差异的教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自然分材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差异对于学生的意义。学生学习的差异表现在某个具体的方面并且这些差异也是其后续学习的起点,这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是相符合的。第二,在自然分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识别学生差异的表现形式并且要掌握学生差异的变化规律。这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客观存在的各种差异自己的关系以及这些差异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自然分材教学是调控学生差异的教学。自然分材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中笼统地提出消除学生的差异是不合理的并且难以实现的,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调控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知识、资源和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效益、学习心理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共振”,同时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群体氛围、教学策略对学生已有差异的转化作用。
自然分材教学特别强调自主学习,主张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学。自然分材教学中的“智者先行”和“补读帮困”解决了教学差异性问题,改变了课堂教学“齐步走”的状况,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进步。小组互助是自然分材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指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这既是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具体形式,又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举措。对于弱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使他们针对自己的学习缺陷及时矫正,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时候会比教师的谈话更有效果;对于优生,则可以通过对其他学生的讲解,是自己的知识更加牢固,能力得到增强。“自然分材”的实质是“顺势为学”。这里的“势”指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具体的学力、主体精神、人际关系等;“顺势”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条件,使他们的主体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学习动机理论与教学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学习动机的贯穿于学习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中。学习动机可以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并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激发和维持学习的活动,能够帮助学习行为的改善。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一般动机和具体动机等。内部动机是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而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的学习具有诱发性、被动性,他们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不高。自然分材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学习的任务不同,将知识分为普读知识和补读知识,并且针对需要补读的学生给予实质性的辅导,这能够提高“补读生”的学习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对学习的欲望增强,从而有助于形成自我学习的内部驱动力。
班都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也说明了这一点。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都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这个强化与传统的行为主义不同,此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三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期待是先行的因素,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是是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它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自然分材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有助于优生成为成绩稍微偏低学生的榜样,这样,在榜样替代性强化作用下,能够帮助差生提高自信,增强学习欲望,将替代性强化逐渐转变成为自我强化,有助于其形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三)需要层次理论与教学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保障人身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需要)。从学习心理的角度,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各方面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会向高一层次的需求前进。自然分材教学没有人为的把学生区分为优秀生和差生,而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随机分出“普读生”和“补读生”。因为“普读生”和“补读生”是根据当日完成学习任务情况而定的,因而仍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努力学习。他们之间可能经常性的相互转化,当日为普读生,第二天可能成为补读生,反之亦然。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现实,给予不同的知道,没有给学生贴上任何标签,满足了学生被尊重的需要,学生也能正视“补读”,积极的求知态度便得到了保证。
(四)自然分材教学中情的流动
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熊川武教授在理解教育中所提倡的感情先行的教育理念,这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感情先行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最本质的东西,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学习,愿意学习。自然分材教学要求师生都做感情的主人,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向上求进的积极氛围当中。作为教师,需要用自己的情感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以情换情;需要用自己的智慧火种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以智启智,以思启思。平等对话,相互言语。师生应该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自己,不断规划和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让这份情流动在自然分材教学的方方面面。
(五)元认知策略与教学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说,是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或者说是对思维和学习生活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即元认知知识;对认知行为的调解和中控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即元认知控制。元认知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认识。它包括三个方面:有关学习者的知识;有关任务的知识;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元认知控制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与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化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
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共同起作用的。认知策略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元认知策略则监控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元认知策略可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自然分材教学可分为“反思、创读、作业、跟踪”四个环节。上课开始时,学生便分组讨论,反思之前学习别是作业中遇到困惑的问题,相互点拨,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参考答应,互批或自批作业。然后是创读环节。创读即创造性教学新内容的意思。跟踪即跟踪学生课后学习几个。在这四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比重比较大,而教师在这期间需要深入到讨论组中,根据每个组的不同问题提供不同的有效的学习策略。在传授新知识时,也要提供一些学习策略等。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自然分材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八个不同[J].大学教育科学,2011(1)
[2] 熊川武.“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9(2)
摘要:本文探讨了双语教学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我院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能够改进教学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计算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加强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可以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1背景及现状
目前社会急需大批高素质和复合型的人才,以“双语教学”的形式培养既懂计算机又能熟练使用外语的人才正是时代的要求。我国的现状是:单纯用中文教授计算机知识就已经有一定难度,加入英语之后,难度更大。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英语水平不高,而许多计算机专业术语也比较艰深,因而使得这部分学生在教学中也相当被动。教学实践表明,在计算机双语教学中,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逃课等现象普遍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不是他们不愿意学,而是因为学习起来枯燥、乏味,跟不上教学进度。教与学呈现准分离状态,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联系的纽带,学习积极性难于调动,教学意图不易贯彻,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双语教学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计算机教育中运用“双语教学”是时代需要的。计算机理论基础与核心技术研究几乎来自英语国家的大学和研究单位,高水平的计算机软硬技术文献多是英文的。利用英语直接学习计算机课程,符合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学习英语已经有很长时间,在大学阶段采用双语教学,是解决现在计算机学科发展同满足社会行业需求之间矛盾的必然形式,也是加强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 从时代背景来看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国内各类企业和公司的对外交往将会更加频繁,同外国企业和公司的商业洽谈、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也不断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资本进入中国投资设厂,而那些外语能力强且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必是被聘用的首选。
(2)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
进入21世纪,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深入生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形式和生活环境等等都产生着巨大影响。在而操作计算机时,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如编制应用软件或通过国际互联网获取大量的信息和技术等。
(3) 从计算机学科的性质来看
计算机学科的许多知识都以英语作为主要载体,很多中文文献与表达方式都是直接从英文版本翻译来的,所以掌握英语对于透彻理解计算机知识非常重要。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中的专业词汇已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英语是其传播的主要语言。特别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美国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遥遥领先,许多资料和说明书都用英文编写。通过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外语查询科技资料、阅读科技文献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
(4) 从学科人才发展的需要来看
现代社会给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多种渠道去获取国际上最新的学术信息,把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了解前沿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时获得最新专业知识,提高本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他们也可以和国外具有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交流,更新教学内容,更换教材,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采取双语教学,能够提供一个语言应用环境,让教师和科研人员保持原已具备的外语水平,使其在对外交流和自身发展过程中都更加得心应手。
3对计算机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下面对开展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的入手点做一简单的讨论。
(1) 从程序设计类课程入手开展双语教学
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大多是讲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基本语法、示例程序以及一些简单的问题描述及原理描述,因此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编程效率。很多程序设计软件都是未经过汉化的,而且在编译和调试程序的过程中,其提示信息也都是英文的。若配合双语教学,在实验中使用英语开发环境,可使学生习惯于英文界面的开发环境,摆脱遇到英文提示就去查找中文材料和求助翻译的依赖心理。
程序设计类英文原版教材的编著者大多是程序设计语言的开发者或者资深的程序开发人员和教授,直接使用他们的教材能很好地领会其中的程序设计思想。
(2) 在已有直接先行课的选修课中率先开展双语教学
如果有些课程有直接先行课,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就会有一定的基础,因而会容易一些。
(3) 选用有现行中文译本的原版教材人手开展双语教学
为了更好地兼顾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进行双语学习,可以考虑选用有中文译本的原版教材,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双语负担。
(4) 用双语开展计算机前沿技术的专题报告和讲座
计算机前沿技术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也没办法找现成的教材和参考书,这样就比较适合用双语形式开展专题报告和讲座,从而引导学生检索和跟踪最新相关英文资料。
4结束语
开展计算机学科课程的双语教学,能够使学生最准确地理解和触摸到该学科核心与前沿信息,达到既培养学生外语能力,又培养其专业能力的目标。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我国早日成为软件大国和科技大国。
参考文献
[1] 张素群. 对我国大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 药学教育,2006,22(2):9-11.
[2] 张雷宝,刘晓宏. 双语教学:共识、分歧及其误区[J]. 现代教育科学,2005,(6):73-76.
[3] 皮德常. 计算机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5,(6).
关键词:知行合一 陶行知 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部主任、全国教师用书发行协作会理事长张圣华先生在为《陶行知教育名篇》写序时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1]然而遗憾的是,今天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只知道陶行知先生其人,而不知道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在他们看来,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显得更容易一些。而“知行合一”就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钥匙,认识了“知行合一”就可以进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世界。
一、“知行合一”由王阳明首次提出
大凡讨论知行关系,想要建立知行观的人必有一个动机,那便是“行”。“行”是“知”的归宿。陶行知先生研究“知行合一”,创立生活教育理论,他是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朱熹提倡的“知先行后”,其也强调“行”。只可惜,朱熹所推崇的认知方式——“格物”,禁锢了人们的手脚,使人不能行动。按照此法去实践的人终日只在书本上遨游,以至于终身不能行动。
明代中叶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能行,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亦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2] 。王阳明先生认为造成知而不行的原因是知行分离的认知方式。 “知行合一之说,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必欲先用知之功而后行,遂致终身不行,故而又牵制缠绕于言语之间,愈失而愈远矣。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足下但以此细思之,当自见,无徒为此纷纷也”[3] 。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一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是致良知的手段。其目的是获得真知去指导行动而后又获得真知,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对中国思想理论的独特贡献,然而它始终只在致良知的阶段,他所说的“知”、“行”统一于人的内心活动,这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也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还不够彻底。
二、“知行合一”指引陶行知走上教育之路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189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近郊的小村庄, 1910年,陶行知先生考入南京的金陵大学,在校期间,他开始研究王阳明的《传习录》,信奉“知行合一”。他还将自己的笔名取为“陶知行”,目的就是为了发愤求知。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写到,“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4] 。这其实就是陶行知先生用他所信奉的“知行合一”在教育上的表达。因此说,正是由于陶行知先生认识了“知行合一”,认识了教育的功能,才使得他走上教育之路。
1914年秋,陶行知先生自费赴美留学。在此期间,他师从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先生。杜威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范金豹先生在《陶行知先生的多次易名》中写到:“实用主义哲学属于‘行动的哲学’,重视‘行’。王阳明的哲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同中有异”[5] 。王阳明先生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杜威先生对知行关系论述之后讲:“从做中学”。“从做中学”强调的是做是学的起点,即“先行后知”,这点是王学与杜威之学的不同之处,可他们都注重“知行合一”。由于曾师从杜威先生,所以此时的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又多了一层认识。1917年,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之后正式改名为“陶行知”,并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至此,陶行知先生真正的走上了教育之路。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创立
随着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认识的深入,其教育思想也在逐渐的成熟。1917年,陶行知先生回国之后,提倡实用主义。但真正实行起来却是到处碰壁,使得他认识到了杜威先生的洋教育理论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必须要有符合自己国情的教育。于是陶行知先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在《什么是生活教育》里说:“‘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杜威先生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绝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还曾给生活教育下过定义,“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育法。 ‘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自我教育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 ‘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这种教育观是把教育从游戏场、陈列室解放出来输送到战场上去。”[6]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非常丰富,“活”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点,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对中国教育的独特贡献,我们应该把它继承发扬开来 。
四、生活教育理论是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针对知行分离的认知情况而提出的一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杨国荣先生说其过程是通过本然之“知”指导“行”而获得明觉之“知”。明觉之“知”即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真知”。王阳明先生认为“本然之知”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理。因此,他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所以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里虽然有行动的因素,但它只停留在致良知的阶段。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在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深刻的认识之后而形成的。起初,陶行知先生也认可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直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碰壁之后,他开始对知识的源头进行新的思考,并在《行是知之始》一文中对王阳明先生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这正是他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理论关于知识源头的观点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得来的。
生活教育的教育方法之“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做”。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里写到:“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在《在劳力上劳心》中又说:“昨天我讲的时候,曾经提及‘做’是学之中心。那末我们必须明白‘做’是什么,才能明白教学做合一。盲行盲动是做吗?不是。胡思乱想是做吗?不是。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 “教学做合一”不是停留在“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阶段,它是在“行动”的阶段。“教学做合一”是从“知行合一”中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因此,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中发展而来的,“知行合一”奠定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陶行知先生通过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认识,使得他走上了教育之路,并通过对“知行合一”的 批判、继承和发展,进而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教育之改革事业奋斗终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也必须认识“知行合一”,认识“生活教育理论”,学习陶行知先生那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便日后为中国教育尽自己之精力。
参考文献:
[1]方明. 陶行知教育名篇[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王阳明著、王学典编译. 传习录[M].蓝天出版社,2007.
[3]王守仁著、吴光、钱明、董平等编译.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陆建非. 陶行知教育名著(大学生读本)[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5]范金豹. 陶行知先生的多次易名[N].中国教育报,2004-10-14.
关键词:翻转课堂;经济法教学;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理论基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倒了传授知识和内化知识两者的顺序,彻底颠覆了以往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学习评价标准的封闭式、满堂灌的传统模式。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设立的一门课程,经济法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侧重于培养有坚定的市场经济法制观念的经管类人才。在教师的指引下,实现科学、系统的自组织学习,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出的教学理念。在应用性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主动、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构建经济法知识体系,在掌握理解基本知识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新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实现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来的。他认为:让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就是学习的实质。每一门学科都有一定的基本结构,获得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思想的前提就是掌握其基本结构。倡导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材和提供的条件独立地思考问题,在自行发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学科的原理和规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样强调“认知发现”。在经济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首先了解和掌握知识结构,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并能发现知识,进而能较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在指引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拟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能够主动的探索,以发现的行为去获取并掌握相关知识。
(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强调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在原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者“顺化”的方式实现对新知识重构的再创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和重组创新的思维能力。同时,知识不再是通常意义上教材、演示、文字等表达的真实的现实或真理,而是凭借个体的背景、经验等对外界的认知理解和赋予的假设。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中,缺乏鲜明的教学层次和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改变了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局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获取新的知识,通过对新知识的内化吸收和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交流,主动地构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该理论强调教育者要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机、兴趣、认知、情感等内在因素,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积极创设物质、文化条件等贴合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期实现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从学生的外部表现来了解其内在因素,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提升师生交融关系。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上,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发言和小组讨论后,与其互动交流,积极创设启发式情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解惑者。
(四)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其实质是“符号表示的观念,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即学习的关键是在当前所接受的新知识、新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表象或命题等某个方面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联系。其中,先行组织者策略是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行组织者是指事先提供的起到组织引导作用的相关材料,目的用于联系和整合先前的知识材料和需要学习的任务资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样提倡有意义学习,需要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引导性材料或其它渠道获取知识,通过网络讨论或测试检验的方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带着未解决的问题走进课堂,参与组织讨论、情境模拟,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的互动中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
二翻转课堂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翻转课堂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的需求分析
首先从应用型本科生的需求和心理来看,学生进入院校学习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塑造成为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有着强烈的成才意识;同时思维敏捷,自我表现需要迫切;但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对于现实社会和求职实践充满了好奇和胆怯。学生迫切希望无论在消费过程还是在求职过程中都能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权利。经济法的教学正是在希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下开设的,在传统的“讲授”型的被动教学中,面对晦涩的法律概念和枯燥的法条,学生无所适从的同时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翻转课堂教学则顺应了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开展较为有效的教学,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帮助实现有差异的个性化学习。其次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来看,有新意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顿悟和创新的可能。翻转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课上传递知识,学生课后自行内化的模式,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和指导的相结合。学生在课前通过老师提供的引导性资料和在线辅导来进行知识的传递,而知识的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的方式来进行的,有效地提升知识内化的效果。
(二)翻转课堂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实施条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应用普及,翻转课堂教学有了越来越多的技术保障。传统课堂教学只提供黑板、粉笔、投影设备的实施条件,而翻转课堂可利用具有全面强大功能的e-Leaning系统中的学习管理系统模块LMS实现网络化、电子化的学习与教学,将网络空间和线下课堂整合在一起。在学习管理系统平台上,方便学生自行学习引导材料,或建立协同学习共同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有效地整合和展示相关课程材料和资源,随时关注学生在线学习中的各种动态变化,以便提供有个性化的辅导。微课程作为翻转课堂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可将碎片知识整合处理成片段化。微课程聚焦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内部紧密联系,通过短小却完整地呈现知识点的方式,便捷灵活地将知识传播和吸收内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微课程的设计中可引入游戏式的教学模式,借鉴网络游戏中“通关”、“悬疑”等理念,将教学知识溶于游戏化片段中,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了知识的映像。
(三)翻转课堂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设计
借鉴国内各种翻转课堂模型的前提下,根据经济法课程的特点,设计了翻转课堂模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学习资源的开发与设计,课前知识传授、课堂吸收内化和课后的测评提升几个部分。1.学习资源开发教师需要事前通过网络平台,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微课视频、引导资料、测试习题等,以构建完善经济法教学模块化学习支持系统。教师在学习管理系统应用平台上先设置经济法课程的学习任务单元,上传由经济法主讲老师制作提供的微课程资源和配套讲义、试题等,并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类。搭建起来的这种支持协作化和个性化的网络学习平台,方便迅捷地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分享和师生间交流和学习的互动。2.课前自主学习课前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新一讲的课程开始前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新知识的传递和相关的作业和习题。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平台,教师先新知识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学习指南,任务单可使学生明确课前自主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式,而学习指南可以引导提问的方式给出新知识的学习要点和主要步骤。学生在微课程应用平台登陆后,可先下载讲义,点播微课程视频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并在讲义上勾画出重点、难点,做好笔记和记录。知识点自学后,完成配套设计的作业和习题等。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对新的知识点或指南、习题测试等产生问题,应先自己自行思考,尝试独立解决问题。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通过网络讨论和教师答疑的方式得到解决,并做好记录工作。同时,教师通过作业、习题测试的结果可跟踪了解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初步掌握程度,发现个性化、差异化的问题,为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据和素材。3.课堂吸收内化按照新课程目标、任务,参照学生课前自行学习的进度和网络测试的结果,教师设计课堂活动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有效的吸收和内化。因此,整个课堂活动的设计需要重点放在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迁移的能力培养方面。针对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教师对课前自行学习的测试和答疑部分进行分层和归类,课堂上依次就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展开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尤其是学生对学习指南和答疑结论的质疑,都将成为组织课堂讨论活动围绕的话题或观点。教师和学生都会在互动、质疑和争论中得到启发和知识的更新内化。针对知识的应用迁移部分,可组织案例讨论、法庭模拟、情境演示等课堂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发挥个性形象,提升综合能力。4.课后测评提升翻转课堂教学的评价采用了过程性的评价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中以最终考试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传统。课前自主学习的测试结果,课堂活动的表现,PPT制作的程度、小组讨论的成效都可以组成过程性评价中客观公正的部分。对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可以包含过程中的重要的几大部分:基本任务完成情况,自主学习测试成绩、课堂出勤状况、小组活动设计和展示成绩、期末考试测试成绩等。根据教学过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确定不同的权重,综合考察学生的总体成绩。
三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大学,近两年来,被中国高等院校真正地关注起来,并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的教学实践显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得老师和学生都在经历着一场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内化知识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综合能力和素质,对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的自控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经济法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观念和条件的限制。有些学校缺乏相关设备和技术的支撑,有些学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而课程评价标准也暂无统一的尺度。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不断的调整和深入,在未来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成为常态化学习形态的一种。因此,当前有必要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试点应用取得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积极应对实施中遇到的挑战,不断完善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有效提高经济法教学的目的。
作者:梁琳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蔡晓丽,陈舜青.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3,09:57-59.
[2]赫兴无.认知发现说指导下的地理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2,33:147-149.
[3]蒋玲.全人教育与经济学专业建设的有机整合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138-140.
[4]揭后新.“双主体”教学设计模式在网络课程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5]路书红.教学理论建设的方法论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9.
[6]曲文文.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34:113-113.
[7]张冬.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成人英语教学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3:123-12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构建和谐校园
一、引言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敏锐的政治修养和较强的法律素质,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事关国家兴衰,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因此,大学校园在进行专业文化课的教育教学的同时,必须广泛而深入地加强思想道德政治理论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文明的校风,共创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的内涵: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雅舒适的自然环境、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人文环境,能够使生活、学习、工作在其中的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陶冶性情,锤炼品质,塑造精神的效果,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师生共同的心愿,也是家长和社会的期望。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要自我身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校园。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校园应该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充满活力、诚信友爱、乐于助人、遵纪守法、环境雅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校园。
广大师生是和谐校园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和谐校园的构建有赖于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标与特征
教育要发展,德育要先行。君子所立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为官修官德,为师修师德,做学生就要有良好的品德,有“德”才能明理讲义,知廉耻。古人云:“礼仪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已成为当今社会选人用人的标准。在高校抓好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为必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高校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通过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准则,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的效果,应该外化为德行操守。慎独自律,内化为品德修养,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培育出脚踏实地,知行统一,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为依托,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法制、原理和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丰富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和政治理论,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政治素养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也使当代大学生懂得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有助于他们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要实现理论到现实的飞跃,绝非是一件易事,必须借助多种方式来完成。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实现理论到现实飞跃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育人功能,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体验教育,环境育人的有效方法。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创设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实现潜移默化的隐形育人,促进德育发展和和谐校园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只有在践履躬行的活动中,学生才能获得有关道德行为的直接经验和具有感彩的亲身体验,从而促进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品德转化,并实现道德理性认识向道德实践的飞跃。
学校通过升国旗、主题班会、校广播台、宣传栏、各类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召开以“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从我做起”的主题研讨会和争当环境卫士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处,从而自觉地维护环境,珍爱自然。通过各种文艺活动,观看爱国影片,读书活动,感受民族文化的精神和时代气息,增强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又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协作意识,竞争合作与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自信自尊;开展以“感知关爱,回报社会”为主线的“爱”的意识教育,教导学生要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忠诚祖国,孝敬父母,关心班级。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善待朋友,热爱工作,善待生活;开展校园诚信文明现象情况的调查活动,并展开讨论,还做了“争当诚信大学生,共建和谐校园”的演讲,增进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从而诚信做人;通过帮助困难学生,希望工程援助活动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感受爱、珍惜爱、回报爱、付出爱,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深化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人际情感,从而形成了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课程;多媒体;项目教学;教学策略;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G6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技术,都成为人们迫切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的知识非常重要,它是整个信息系统的基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等职业学校网络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性能,理解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相互联系和作用,并能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简单的维修方法。
因此,立足运用能力的提高,树立“学教并重”、“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结合本人的教学心得,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交互性强、操作性好、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展示台、VCD、录像机等设备进行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和示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以直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
二、引入先进的教学策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我们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在教学中形成了“项目目标-教师演示-指导练习-引导探索-独立实践-教师辅助”的多元教学模式,全方位指导学生的技能学习。突出了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理论先行,技能优先”的特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在“微型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排除”这一章节中,我设计了教学环节如下:
1.创设情境――开机启动中常遇的故障:如插头插座、配件接触、硬件故障(致命性非致命性的)。
2.确定问题――引导学生遵循“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先软后硬”的原则,通过“看一看”(计算机显示的错误信息判断致命性的故障)、“听一听”(计算机发出的声音判断非致命性故障)的方法来确定故障的存在。由教师演示逐步过渡到学生的自我训练,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任务。
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留下一段“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索,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给我指个方向,不要把结果全部告诉我,留着让我思考吧。
3.自主学习――由学生通过掌握的故障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技术设备判断故障存在的原因,与同学或教师确诊并着手解决问题。
4.协作学习――针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教师针对学生解决故障的方法给予评价和记录,然后归纳出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总结本次实验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在专业理论、技能方面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为最终具备计算机维修技术员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硬件教学方面的实践环节:
首先,帮助学生识别计算机的硬件。我在讲解计算机组装的各个配件时,先找一些破旧的电脑零件,让学生识别、了解其作用。因为书上的图片局限性较大,不能与实物对应起来,所以通过实物展示,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其次,教师演示计算机组装的实际操作:首先,让同学们辨识零件,学生能够知道哪个是内存、哪个是网卡、哪个是声卡,因此,学习的兴致很高,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迎刃而解。
第三,巩固认识:打开一个旧机箱,按步骤,边提问,边演示给学生看操作的过程,并且特别提示每一项的注意事项。学生都全神贯注,兴致勃勃。这种“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软件教学方面的实践环节:
电脑作为信息工具,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改变教学方式,多举一些网络游戏和黑客技术的问题,找一些学生平时在网吧经常能见到的范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他们在使用电脑过程中遇到的软件问题,加以引导,归纳总结,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从而使计算机教学效果得到提高。鼓励学生在学习硬件安装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维护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四、组织学生考工,增强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考工,在教学初始就让学生明确目标。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用相应考工的要求来考核学生,编写一些有针对性的项目计划。使学生适应考工的环节,熟悉考工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取得职业资格。实现“双证”或“多证”毕业,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突出操作技能和实用技术的训练,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五、教师不断学习,增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计算机业发展飞速,软硬件发展之快,常常出乎人们的想像。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及时增补最新的软硬件知识和装机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术能力。
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一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计算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方法,把学生培养成21世纪的合格人才。教师要努力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实践和思维能力。增强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我们每一位计算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柳青,郑耀涛.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坤,王晓宏.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何文华.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现代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罗集学赵斯宁中职生学习方法情况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