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6:08: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语文复习 基础知识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22-01
今年,我带的是高三理科语文,刚开始复习时学生信心百倍,气氛活跃,课堂上状态很好,但是期中考试后,学生的热情下降,加上普遍的一种心理,认为语文是可学也可不学一门学科,导致了课堂效率下降,成绩也在不断下滑,通过分析,我发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落实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现将这些问题简单总结反思如下:
1 学生说了不等于做了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主要采取的是提问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口头展示的方式。当学生能够口头表达出来时,我就以为他们掌握了,但是通过16班的白东东同学的试卷我发现,他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很不错,但是卷子中所组织的语言并不是很好,比如在上诗歌鉴赏时,分析《赋得自君之出矣》,我问道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该同学口头展示的是思念丈夫的女子,日益憔悴。”在我的引导下,他进一步说出了运用比拟的手法“如满月”。别的同学将他没有分析出的作者的情感补充了出来。也就是说,对这道题的分析在课堂上已经全部由师生共同完成了,学生只需要将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完成对此句的高质量的分析。但在我检查总复习时发现,大多数学生答题不规范,根本没有把题目做完整,由此可见,说不等于做。学生能说出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不代表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也就需要我在检查时,不仅要在学生的复习书上标出问题所在,同时也要做出详细的记录,在课后还要再个别落实。以前,我只是在课堂上泛泛的作出要求,或是在批改时标注出来。但是,最终没有检查学生课后的改正情况。这是我落实中一个没有做到位的地方。从12周开始,我开始检查学生课后的改正情况,发现学生整体做题的情况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高考更多注重的时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也要兼顾学生书面表达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板书以及动手完成题目,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养成动手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课堂上的每个环节完成之后,都要要求学生动手完善题目要求保证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动手的时间,逐渐养成动手书写的好习惯。
2 老师不能想当然
我以为学生记住的知识,学生不一定记住了。比如:复习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后,我利用早读时间对名句默写进行了检查。本以为学生的情况会比较好,因为我在每节课堂上给学生时间识记。但是被我叫上黑板的两位只写出来了几句,其他学生写的结果也不尽人意。最让我意外的是考试中,考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故木受绳则直”等非常熟悉的句子,还有学生出现错误。两个班的情况均是如此,这让我颇感意外。学生对基础根本没有进行落实,只是我想当然的以为让学生去记了,学生就记住了,其实,他们并没有记住。于是,我在早读课上督促他们记忆,之后,再进行重复的默写。由此,我得出:让学生去完成的东西一定要有相应的检查措施,不能凭自己的臆想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一定要去检查一下,看他们到底会不会,可以听写,点名背诵等。有检查,他们就会有一个学习和记忆的标准。在不断的督促和检查中,也让他们把知识记得更牢了。
有了这次的教训,我每周都会对学生的名句默写进行检查,让学生不断积累,备战高考。
新课改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想,实质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多交流,老师多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尤其是在学生的知识掌握方面,要通过与学生交流才能够了解得全面。我认为交流的方式应该也可以多种多样的,比如与学生课下交流,课堂上的互动,以及对知识点的检查听写等。在知识掌握方面,千万不能以自己的所想为标准,而要以自己的所见为标准,多关注学生,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多与学生互动,多了解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想当然”,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制定自己的教学方案。
3 要充分让学生学到东西
高考考查要求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学。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过于重视对方法的指导,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忽略了对阅读类文本内容的分析。期中考试过后,15班的尚帅同学对我说:“老师,你讲的课总是让我觉得很朦胧。”我就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举了个例子,说:“你说分析句子主要先看修辞和表达方式,然后再结合内容,最终要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在具体的分析中,我有时候还是不能把握。需要你说出更具体的答案。”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发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方法传授远远多于内容的传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方法的灵活运用还是要建立在对内容的一些分析和指导上的。比如说要分析表达方式,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表达方式有什么,也就无法分析。虽然知道方法,但是对内容理解不了,也没有办法分析。所以培养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是很必要的。而我在之前的教学中,对这点的把握特别不好,造成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学习不到位,也是成绩下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加固混凝土粘贴钢板
【 abstract 】 QinZhouShi peaceful scene are district 2 # building engineering in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ident appea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re analyzed, and the reasonable reinforcement method. The paper frame column, the shear wall, floor, beam of reinforcement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similar problems for reference.
【 key words 】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concrete paste steel plates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钦州市祥和景都小区2#楼工程地面以上三十七层,地下室三层,地下室作为停车房,裙房五层,以上为办公写字楼,总建筑面积为7万m2。该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1-2],按七度抗震设防,主体结构总高160m,建筑物平面简图如图1所示。
图1建筑物平面图
2事故情况及分析
该工程已施工部分的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45,当该工程地上第三层现浇完毕时,在拆模过程中发现在钢筋密集处位置出现露筋、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墙表面出现浮浆与浮石;多处柱子根部混凝土强度低下、振捣不足。因此,专家认为对已浇筑混凝土的质量需要重新检测,并决定对柱子、墙体混凝土采用回弹法为辅,取芯法为主的强度综合检测法。为避免对结构的影响,主要钻取φ75mm的芯样,同时钻取少量φ100mm的大芯样,检测结果发现已建各层柱子、墙体、梁、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未能达到设计要求。
经综合各方面意见,通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1)振捣棒工作长度不够混凝土浇筑高度,造成柱子根部混凝土漏振捣;(2)施工人员不按规程操作,混凝土一次浇筑超高,且直接由吊斗入模,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石子多的地方出现蜂窝和孔洞;(3)运送商品混凝土的车辆调度供应计划不当,浇筑时无法连续施工,也未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施工时经常出现混凝土输送泵堵管,维修又不及时。
3加固方法
“亡羊补牢,时犹未晚”。经专家组论证,所有出现问题之处均应进行加固,但加固时应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并采用成熟、可靠且易作质量检测的加固方案。为此,我们在加固前根据结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加固计算,并与原设计进行对比。使加固后的结构应能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如自振周期、柱轴压比限值、层间位移要求等。
首先,清理墙面污垢物,用改性环氧化学灌浆对所有裂缝进行封闭补强。其次将突出的石子颗粒和不密实的混凝土凿除,要凿成斜形,避免形成死角,以免二次浇筑的混凝土无法浇筑进去,形成空洞。在将凿好的孔洞清洗干净、充分湿润后,刷水泥浆一道,用C45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灌,水灰比不宜过大。混凝土浇灌应超高超宽,拆模后将多余混凝土凿除,保持外观整洁。
3.1框架柱的加固
经复核计算,由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不足,而使柱子的轴压比偏高。常用的加固方法有:(1)外包角钢加固法;(2)碳纤维布缠绕加固法;(3)加大截面加固法。经比较,如采用碳纤维布缠绕的加固方法,施工方法虽较为简便,且不影响建筑空间,由理论分析可知,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可使轴压比限值和框架柱的延性得到提高。但在实际工程中考虑到框架柱在较高轴压比工作下有如下一些不利点:①约束用的碳纤维布一直处于较高应力状态下,碳纤维布强度在持续应力作用下会降低;②混凝土徐变等影响较大,对碳纤维布约束性能也有较大影响;③会导致其他一些指标不满足要求,如剪压比限值等。
图2框架柱加固图
为此,对其他二种方法再度进行论证,考虑到加大截面加固法质量可靠且易作质量检测,本工程最后研究决定采用加大截面法加固。加固时宜从下至上全高加固,以保证新增竖向结构中承受的竖向荷载能顺利的传给基础,并且有利于保证刚度的连续性,柱子纵筋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本工程中地下3层为箱形基础,顶板较厚(达300mm),刚度较大,且地下室中剪力墙较多,为提高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可让新增柱截面中的主筋直接植筋于箱基顶板之上。但在加大截面加固设计时应注意解决好新旧混凝土的整体工作问题,因为在弹性阶段,结合面的应力主要是靠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来承担,开裂后及极限状态下,则主要是靠锚筋所产生的被动剪切摩擦力传递。因此,从设计上应配置贯穿于结合面的锚筋,以便将新旧部份混凝土连接起来,确保结合面能有效传力。在复核加固后柱承载力时,还应考虑一定的强度折减系数,还以考虑新旧混凝土之间难以完全作为一整体工作的应力滞后现象。故在复核承载力时,采用式(1)计算,且考虑了0.80的强度折减系数。由于周圈混凝土的加固,可使新增的混凝土对原混凝土形成较好的约束作用,较好的形成整体共同工作,有效提高层间抗侧刚度,降低轴压比。此外,也增大了框架梁支座宽度,减小了梁净跨,也同时提高了梁的安全度。
施工时先凿去原柱全部疏松混凝土,直至密实处。同时将原柱表面混凝土凿毛,以利于新旧混凝土的粘接,提高新旧混凝土的整体工作性。待原柱表面清理干净后用水充分润湿,刷一道水泥砂浆,再支模浇筑C5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为保证柱子顶部能与上部结构顶紧,防止混凝土收缩,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当浇筑靠近梁板范围内上部柱子新增混凝土时,在楼板上沿柱边隔500mm开一φ100孔,用高压泵将混凝土从洞中直接泵入柱子侧模内。
N<φ[fcoAco+fyoAso+α(fcAc+fyAs)](1)
式中φ—构件稳定系数;
fco,Aco—原柱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和截面积;
fyo,Aso—原柱钢筋强度设计值和截面积;
fc,Ac—新加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和截面积;
fy,As—新加钢筋强度设计值和截面积;
α—新旧混凝土之间的应力滞后而引起的强度折减系数,建议取0.8。拆模后将多余混凝土凿除,保持外观整洁,其加固施工
方案见图2。
3.2剪力墙的加固
由于地下室三层剪力墙混凝土强度均不足,为减小其轴压比,提高抗侧刚度,并虑到施工操作的便捷性,对地下室的剪力墙采用大面积喷射混凝土的方法进行加固,新增的混凝土厚度为80mm。为保证新增混凝土部分与原有剪力墙的有效连接,在喷射施工过程前,应先将原混凝土墙面凿毛,同时沿墙通长方向梅花形布置间距350mm的φ10mm化学锚筋。新增墙体部分按构造要求配置钢筋,其加固施工方案见图3。
图3剪力墙加固图
关键词:教学衔接;心理疏导;方法引导;学法指导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就是在整个初中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和有序性等要素,灵活调节教学各要素、各环节,使之良性、动态运行,同时,让学生在其中实现和谐持续的发展。
基础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做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工作,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刚刚踏入高中校门的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就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心理疏导,走出认识误区
对于语文学习,许多人有一种错误的看法。他们认为学习语文不像数理化以及外语那样,平时稍微积累一些就够了。只要坚持多看书,能够写出几篇好文章,语文学习就万事大吉了。语文也不像数理化以及英语学习那样会产生很大的差距,语文学得再好,考试成绩也不会悬殊太大。于是,许多学生会忽视语文学科的学习。以至于到了高中以后,仍然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学了那么多年语文,无论什么样的考试都能够应付得了,即便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难度稍大解决不了的问题,别人也不见得比我强。毕竟,大家基本没有太大差距,没有谁很优秀。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也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许多学生到了高中以后,语文成绩悬殊越来越大。所以,对于刚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我们务必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晓之以理,旁征博引,让他们尽快从原有的错误认识误区走出来,切实转变思想认识,了解语文学习的基础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学好语文,促进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方法引导,实现学习方法的转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的做事方法是必要的。高中阶段,学生要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多方面能力、发展潜能等,所有这些不能单纯依靠教师。学生要学课本知识,要进行必要的文本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要放手给学生,让他们个性地发展。《新课标》也要求学生要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要求能够“了解、理解、应用”相关知识,重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初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但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则是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目标、知识点要求、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有差异。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背诵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名篇是必要的,但是,这只是一个初步阶段,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课堂很重要,但更需要课外的加工。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引导他们加大课外阅读量,帮助他们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闲书的习惯。根据新课标要求选取合适的书目,有效阅读,学会如何接受和处理信息。同时,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要能够善于思考,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精于思考,在思考中收获,在思考中进取,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我们还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积淀生活、品味生活和表达生活,让他们亲身感受世界、感受自然、感受人生,让他们发现美、品味美和表现美,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当然,要做到这些,不仅是工在课堂,更要重视课外,正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要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与积极性,自我感悟、消化、掌握和提升,学好语文,提升各自的语文素养。
三、学法指导,重视语文语法教学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淡化语法教学的提法,有人错误理解为不要进行语法教学了。其实,高中语文需要用语法知识的地方很多,而且,其中有许多是初中阶段没有学习的,即使学过老师也没做太多要求的,这也就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薄弱环节。体现在实际运用中,他们对语法掌握的是云里雾里,考试时错误连连,笑话连篇。特别是有关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学生必须掌握,否则,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就会大打折扣,很难有太大的突破。高考试卷,文言文的知识考查会占有二十多分,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的学生没有必要的语法知识,何谈取得这二十多分。所以,在学生刚入高中校门的时候,我们就要重视对他们进行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师生在思想上都要高度重视,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落实好语法知识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同时,要求学会使用工具书,参照有关讲解、注释,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积极构建起各自的语文知识网络。帮助他们切实学好语法知识,特别要把初中阶段忽略的语法知识学好,顺利地进行语文教学。
高一阶段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也是他们能否迅速进入高中学习状态的关键时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对接。帮助他们树立能够学好高中语文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创新思维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观意识,社会从最初的石器时展到现如今的全球信息化时代靠的就是不断的创新,足以可见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力度和发展方向,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加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虽然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策略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由于应试教育的流行,导致了现如今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学习气氛都一直处于紧张的气氛中,老师以高考成绩的好坏为最终目标,认为学生只要将学习成绩搞好,其他一切能力都不需要,这也就导致了现如今出现了越来越多了“书呆子”,只会读死书,仅仅是将老师在课堂中传授的知识死记硬背,永远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样不仅会过早的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还会彻底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1]。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思想模式过于传统
由于老师普遍经历过时期,思想随着多年的学习和教育早已根深蒂固,所以一直保留着传统教学模式的观念,仍然认为不论在任何教学模式下,老师必须一直占据主导位置,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就好,仍然存在着一切为了高考、一切为了考试、学生不需要任何创新思维,只要中规中矩好好学许等错误观念,若不能将教师的思想模式提升,教学理念进行更新,那么就会极大程度上的阻碍了教育改革的效果和普及程度。
(二)教师素质不够
由于现如今我国将教师的地位和存在意义提升的太过于崇高,教师的工作不仅轻松稳定工资也很乐观,导致了许多并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教室这个行业,使教师整体素质不够,明显呈现素质下滑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相关教育部门对于教师入职的标准不够严格,教师资格证的注册存在着许多漏洞,使许多人通过“亲戚关系”或“走后门”的方式进入高中校园,而高中的其他课程需要较强的知识基础,而语文教师完全相反,若想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或许很困难,但是若想敷衍教学也是非常容易的。这一现状直接导致了我国高中语文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2]。
(三)教学气氛过于紧张
由于高中三年的时光流逝飞快,一转眼就会面临高考,所以高中课堂气氛一直都会处于紧张气氛中,虽然提升了整体学习气氛和适当的压力感,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流行,现如今我国高中语文课堂不再仅仅只是适当施加压力那么简单的了,而更多的是过于压抑的课堂气氛和不苟言笑的语文教师,使学生一直处于精神极度紧张的环境中,给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恐惧感。
(四)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由于应试教育的流行,现如今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以高考成绩为目标进行传授知识重点。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是将考试的重点机械化般的教给学生,而学生由于一直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此早已经习以为常,学生们普遍认为老师将知识重点死记硬背就足以应付考试,甚至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高中语文过程中从不动脑筋仔细思考问题更深入的含义,解题思路也仅仅是跟随者老师的步伐,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极大程度上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导致了现如今大部分学生都缺乏自主创新思维意识[3]。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教师提升自身思想观念
高中语文教师若想最大限度上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首先提升自身的思想观念,将传统教学模式的陈旧观念彻底从思想意识中剔除,并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由传统模式下老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化成以学生为主体,摒弃从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与学生之间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进行学习交流,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中学习。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理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作为学习中的引导者,其思想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潜移默化的,只有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使学生真正视老师为良师益友,最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提升教师素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虽然非常的严格,但是仍有许多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不过关,由于上课之前不备课将会导致上课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提问无法及时作出解答,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效率。由此可见,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教师也要随之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只有将自身专业素质提高,将高中语文教材深入研究并认真在每节课前备课,才能以更好的状态和专业素养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还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影响学生,使其创新能力也受到教师的影响而有所提升[4]。
(三)活跃课堂气氛
现如今高中语文课堂的气氛一般都是死气沉沉的,其原因就是高中生的课程任务繁重,各科老师的知识任务也越来越多,难易程度也随着不断增加,导致学生不仅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还一直在一种非常压抑的气氛中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承受不了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而彻底放弃学习。由此可见,在教学过中课堂气氛非常重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可将教学语言幽默化,或将语文知识通过幽默的实际生活故事来进行表达,在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像力前提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加具有效率的进行语文学习。
(四)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教学目标
由于应试教育的流行,导致现如今许多高中语文教师都以高考成为最终目标,但是与其以高考成绩作为目标,不如将目光放在实处中,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将能够最大限度上的提升高中语文成绩。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成效的,毕竟要转变学生十几年来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思想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一定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一点一点的渗透在课堂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和课外活动时间灵活的结合起来,在课堂中对于某一问题进行提问,要求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通过实践创新得出结论。在课外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老师不再作为一个主导者,而是一个引导者,引导着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观念,使学生在课外讨论中形成自主探索精神,从而最大限度上的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5]。
四、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在语文教学过中存在着教师素质不够、大部分语文教学还保留着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认知度不高等问题,但是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使学生对高中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桂俊.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33(18):72-73.
[2]崔彩琼.新课改下创新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22):38-39.
[3]胡映清.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3,02(19):52-54.
一、高中语文课程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研究方法论是否科学。
由于历史原因,受原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国语文课程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经验总结、思辨分析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课程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理论研究上,语文课程改革对于以下几个语文教育的基本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讨论:语文教育是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还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为本位还是以学生的言语能力、能使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为本位;是强调科学主义的语文教育观还是取向人文主义的语文教育观等。
在理论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强调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引进国外一些课程理论和流派时,缺乏本土化的过程。对建构主义、后现代课程观这些即使在当代西方社会也是仍有争议的课程理论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中过于强调国际化,忽视了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继承和发扬。另外,如何把握好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度”也一直困扰着语文教育。
在实践研究层面,语文教育开展了广泛的教改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一些语文教育命题进行了论证,并且激发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创造性,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应,这些都促进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验的准备不够充分,一个实验方案从出台到实验,显得过于仓促,缺乏充分的论证。教育改革实验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必要的规划,然后从小范围逐步推广到大范围。
这里简要介绍香港即将进行的高中学制与课程改革,或许对我们当前的高中语文课改有所启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已决定,2008年9月起升高中的学生,将实施新的学制与课程。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局的文件称,实施新课程最少需要四年准备时间,有关重点工作的进度表如下:
2004年――就科目的课程目标和设计进行咨询。
2005年――(1)确定所有科目的课程目标及设计;(2)开始编写课本,开发学与教的资源;(3)向学校公布大学招生的具体准则;(4)开发新的高三考试;(5)开始推进与高中新学制配套的教师及校长的专业发展。
2006年――完成所有科目的课程及评估指引。
2007年――8月份向学校下达考试手册。
2008年――(1)2月备妥适用书目表;(2)备妥学与教的资源;(3)9月,第一批修读学制新课程的高一学生入学。①
相比当前我国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缺乏整体的系统规划,课程评价方案迟迟未能出台,评价实验改革没有同步进行,使得广大语文教师对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缺乏全面的认识,对语文改革的方向显得茫然不知;语文课程结构改革必修选修已经开始实施近一年,然而选修课的教材还迟迟没有露面,有关学生如何进行选修、选修课程如何进入评价范畴都是一团雾水;高中课改实验才刚进行,就已经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推广,这对于高中这样一个敏感而重要的阶段,显得草率,即使改革的方案经过修订,也很难保证方案的成熟与完善;在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评估上也较多采用例证法,以局部地区个别学校个别案例来论证整个的实验方案,这从研究方法上说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从科学研究的态度上说是极不负责任的。
二、对语文新课程“新”的理解
新课程实施以来,听得最多的是这次新课改是一次“全新”的改革,是语文教育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革新”。如何恰当的理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对当前课改有很强的现实性。
的确,相对于以往的历次语文课程改革来说,这次课改有许多革新之处,它的“新”体现在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对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中尽可能做到两者的统一;强调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实践性;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更新等众多方面。
但是,对语文新课程“新”的理解也要一分为二,不能为了“新”去片面强调“新”、追求“新”。任何教育改革都是对原有教育活动中不合理因素的抛弃,对合理因素的继承,而不是为了改革、为了求新去另立炉灶,以显其“新”、显其“革命”的一面。在我国的语文教育史中任何一次改革都不可能是一次“全新”的。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要警惕这种刻意求新的倾向。我国几千年语文教育有相当多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不断去挖掘。这次课改中所提出的一些语文课程“新”理念、课程实施的“新”方法其实很多都不是“新”的,只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总结和继承。例如,学科性质问题,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对古代语文教育中“文道统一”的继承和发扬;语文新课改强调“诵读”法,古代语文教育中就提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须成诵”(宋代张载语);新课改提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写真情实感,发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传统语文教育中,写作被分为两个阶段,从“放胆文”到“小心文”,其实早已经体现这一语文教育思想,宋代的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更提出“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所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诸如此类的新课改中提出来的众多新理念其实不新,是“新”中有“旧”,是对传统语文教育基础上的发展,近些年来我们在课改中的刻意求新,却忽视了求新与继承发展传统语文教育的内在关系。
三、语文课程改革的现实与理想
教育理想的实现要建立在教育现实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改革也是如此。
1.关于语文课程目标
以人为本语文教育思想的提出,使语文课程目标中单纯对知识技能的关注,发展到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观。三维目标观试图解决在关注语文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形成语文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高尚人格的形成。应该说,这种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观是以往知识本位的语文课堂教学难以企及的。但是,由于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我们应该看到三维目标在语文学科中也是有层次性的,不能将其看成是并行的三个层面。在三维目标中,言语知识与能力的形成是基本的,在这基本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学生言语知识与言语能力的形成是语文学科独特的任务,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基础教育共同的责任与目标,并不能奢望这些目标在语文一个学科中得到全部的实现。企图将三维目标在语文教育中同时全部实现,这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是语文教育改革中的理想主义。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出现这种语文课不像语文课、文化课不像文化课、伦理道德政治课不像伦理道德政治课的三不像课堂教学的倾向。
2.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
这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对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在必修课的基础上设置了选修课(其实,早在1963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中就出现了选修课程,只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故大多数教师对此并不了解)。选修课程的设置,对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的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早在1963年已经提出的方案为什么得不到实施?当前是否已经具备了实施的条件?设想的美妙不一定在实践中可行。由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与现实,使得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高考仍然是相当多数的中国青年改变自己命运、争取自身发展机会的一条主要道路。高中学生并不会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自主选择课程,他们会更为理智地做出判断,选择有利于高考的课程,这与开设选修课程的初衷却是相背离的。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我们至今还没有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案,能够将选修课制度和高考制度较好地结合。
当前我国语文学科的师资力量也是使语文选修课程只能成为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阶段,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7.85%、91.9%、75.71%②。在一个教师学历还远没有达标的高中阶段进行选修课的教学,显然对教师来说是很勉为其难的了。语文教师们如果缺乏对选修课的把握能力,很可能就照搬大学的一些课程(这种情形已经在某些中学出现),这样,中学语文的选修课就成了大学中文系学习课程的压缩,而学生为了高考却不得不选。选修课程非但没有起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却完完全全地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成了语文课程改革目标中高不可攀的理想。
四、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
语文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课程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实最终都要由教师来完成。如何使语文教师认识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满腔热情地实施新课程,这是目前语文课程培训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培训备受重视,使大多数语文教师对语文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语文新课程改革也较为关注。
但是,语文教师的培训也有值得我们需要关注的地方。
1.培训的内容
在语文新课程培训的内容上过于注重知识培训、理念培训。就如同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一样,对知识的过于关注,忽视了对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情感态度的形成。据调查,教师对实施新课程很热情的只有9%,较热情的有34%,冷淡的竟达到49%,甚至8%的教师对新课程表示反感③。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与情感将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另外,培训中由于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过于关注,忽视了对语文教师将所掌握的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能力的培训。对语文课程新理念的了解并不等于就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实施新理念,如何将教师课程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目前语文课程培训中要切实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培训的方式
当前的语文课程培训方式大多采用专家讲座的方式,这种接受性的培训方式和学生的接受性学习一样,它虽然可以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对新课程有更多的了解,但是它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它忽视对语文教师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某些地方出现的案例分析培训、学员专家互动交流培训等方式,是对单纯专家讲座式培训的有效补充,或者说应该成为语文课程培训的主要方式。
另外,目前的语文教师培训主要采用的是集中培训形式,这种形式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种单一的集中培训形式其弊端是显然的:培训时间太紧,培训内容没有时间消化;培训的技能和理论过多,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联系太少;语文教师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参加全程培训等。为此,语文课改培训应该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师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进行校本培训、语文教师自行研修等。
当前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起步,并将进入关键时期,对这一阶段的语文改革我们要慎之又慎,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关注,否则,延误的不是一批人,将是一代人。
①程材《香港将改革高中学制与课程》,《课程•教材•教法》,2005.5
【辅导对象】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奥数
【上课时间】署寒假 双休日 平时 课外 随到随学
【辅导范围】年级衔接课程辅导、同步课程辅导;小升初、中高考考试方向分析辅导;暑假班、寒假班;小学各科基础知识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电学、力学基础夯实);初三化学、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初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高中理科(数理化生薄弱板块针对性切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高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区 免费咨询电话====
海淀区 北京人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3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4
海淀区 北京城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5
海淀区 北京北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9
海淀区 北京中关村教学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2
海淀区 北京世纪金源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8
海淀区 北京牡丹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9
海淀区 北京人大附小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0
海淀区 北京学院路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1
海淀区 北京五棵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5
海淀区 北京四通桥数码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4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天行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6
海淀区 北京万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9
海淀区 北京苏州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4
海淀区 北京清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5
海淀区 北京花园桥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6
朝阳区 北京劲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6
朝阳区 北京朝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7
朝阳区 北京亚运村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8
朝阳区 北京团结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4
朝阳区 北京精学望京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3
朝阳区 北京大屯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7
朝阳区 北京CBD国际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8
西城区 北京宣武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0
西城区 北京四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1
西城区 北京崇文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7
丰台区 北京马家堡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3
丰台区 北京方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6
东城区 北京雍和宫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5
东城区 北京东直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2
东城区 北京交道口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4
大兴区 北京亦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0
石景山区 北京石景山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3
怀柔区 北京怀柔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7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请先拨打前十位总机号码,听到提示语音后,输入对应校区的五位分机号,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专业老师,把您孩子学习存在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做个说明,我们的老师会热心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规辅导机构还有:您可以货比三家,通过免费电话沟通,比较下师资、教学位置、收费价格、学习环境等哪家更适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转分机 99667
***************************************
北京精锐教育:
海淀区 海淀黄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4
海淀区 公主坟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5
海淀区 大钟寺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6
海淀区 牡丹园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7
朝阳区 朝阳门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8
东城区 王府井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9
东城区 交道口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0
东城区 和平里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1
西城区 月坛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2
西城区 白广路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3
丰台区 方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4
丰台区 马家堡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5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法;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76-02
语法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无论说话、写作,我们都必须要遵循这个"语言法则"。中小学语文教学是汉语规范化教学,它担负着提高全民族语文素质的神圣使命。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适时、适量地学习语法知识是完全必要的。语法教学的意义,大而言之,可以增强学生对母语的科学认识,使之更加热爱祖国语言,激发他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并维护其健康和纯洁的积极性;由于语法是语文学科中抽象性、系统性最强的知识体系,学习它又可以加快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小而言之,可以使学生掌握初步的、基本的语法知识和有关技能,提高准确理解语言和规范使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在中学教语法不是为教语法而教语法,教语法完全是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服务的。"因此,语法知识教学不应当淡化,中学阶段学点语法是完全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新课标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虽然说"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但并未完全否定语法教学。如果我们仔细研读课标,就会发现其正文里随处可见对语法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法是有关语言的组织结构的基本规律的知识,学好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能够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课标的教学总目标中强调"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有相当的语法修养。
2.有利于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的阶段目标中都有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其中多次提到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而要正确理解词句,是离不开语法知识积累的,连课程标准也说"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阅读句子,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就可以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3.有利于作文教学
语法是语言运用的规律与法则,它就必定潜在于言语产品――作文之中,语法系出言语,又服务于言语生产,而作文则是语法的存在方式之一。通过语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水平。中学生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具体明确p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但我们常常看到,由于不懂语法,很多学生的作文中错字p病句连篇:生造词语,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顺序不合理… …种种语病大大影响了文章意思的表达,连最基本的"文从字顺"尚且达不到,又何谈条理清晰p文笔生动呢?如一名初二学生在话题作文"榜样"中写到:我的同桌是我学习的榜样。他活泼开朗,虽然他九岁时因为车祸失去了一条腿,学习生活非常困难,可是几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锻炼,使他增长了体质,提高了学习。今年他还被评为学校"行为规范标兵"的光荣称号呢。事实证明,当命运堵住一条道路的时候,只有努力,就会发现另一条道路。
4.有利于文言文教学
汉语语法虽然是针对现代文而言的,但文言文教学也离不开汉语语法。初中语文教材中安排的文言文虽然比较简单,但涉及的语法现象也有很多,诸如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句式及词类活用等等。而要想理解文言文中的这些语法现象,就要首先了解现代汉语中词和句子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分析比较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法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翻译文句,进而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因此,初中语文课应当向学生传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使学生掌握并运用它来阅读文言文,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5.有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
语法知识的教学是英语等其他学科教学的需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能否学好语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如今,全国各中小学几乎都开设了英语课。而英语和汉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尤其是在语法方面的联系更普遍。学好汉语语法也是学习、掌握、运用英语的重要一环,如果汉语语法掌握较好,英语的学习也就驾轻就熟了。相反,如果汉语语法学不好,想灵活地使用英语也是困难的。
6.有利于初中高中的教学衔接
语文知识本身是有系统序列的,语文教学的进程也是循序渐进逐渐加深的。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比初中阶段更系统、更复杂,但高初中的教材是统一的,高中的学习必须借助初中的知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4]而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语法知识的学习。学生了解一定的语法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形成一定的语法思维习惯,可以促进语感的形成。语感固然要靠经验,但更缺少不了语法层面的理性认识。
总之,近年来,"淡化语法"论颇为盛行,中学语法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法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许多语文教师淡化甚至取消了语法教学,导致当代中学生语法知识极为欠缺,语文水平不断下降。修改病句找不到病因,作文语言也常常文理不通,文言文学习p外语学习都受到了影响。语法产生于人们的语言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使人们的语言实践更符合规律p更科学,无论是对阅读教学p作文教学还是文言文教学p外语教学,汉语语法知识的学习都是必要的。因此,语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不可独占鳌头,但也绝对不可完全退出,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子,语法教学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拥有合理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胡明扬.中学语法教学刍议[J].语文建设,1995(4).
[2]刘景农.汉语文言语法[M].中华书局,1994.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整合;创新;利用;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4;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36-01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没有改革创新就不会有发展和进步,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在这一系列的改革中,勿忘“根本”,守住“初心”,本文作者以为这“根本”就是课本教材。任何脱离教材的改革最终可能导致“缘木求鱼”,背离语文课改的初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一、精心钻研教科书
教师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体系,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最终实现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站在宏观巅峰,才有可能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高屋建瓴,循序渐进,形成并提高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及素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下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进行说明)
(1)高中语文必修一“阅读鉴赏”部分的现代新诗,体现新诗与传统诗歌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开学伊始,将学生引入到相对较高的平台,在保护高中生对诗歌好奇心前提下,去体会文化的传承。从诗歌的“情感与意象”角度,提供阅读鉴赏诗歌的钥匙,指明门径:读诗要读出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和理解源于典型性意象的选择与呈现。而后三册必修教材可以说是呈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史,涵盖了不同阶段、不同风格的不同名家,乃至于同一名家的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作。既有纵向发展变化,又有横向比较,同时也体现出一种教法、一种学法:联系、发展、比较,是很科学的思维体系。
(2)从每一单元、每一课角度看,要精心研究教材的“研讨与练习”。这一部分,是针对对应教材知识点、能力点的某几个方面设计问题。比如,必修一第二单元是对诗歌意象的理解与鉴赏;必修二则是比兴手法运用及句式;必修三则是在表达感情时运用的表达方式的解读,比如想象、夸张、比喻等;必修四中的宋词则是全面地体现宋词体裁形式特点、比较全面表现两大词派风格特征。以此为抓手,对教材范例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一课一得,一单元一得,一年一得,最后形成一个相对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某一种体裁的阅读鉴赏方式,形成阅读鉴赏能力。
(3)钻研教材“研讨与思考”题干组成以及语言叙述。本部分题干组成类型全面,有直接提问,比如“《醉花阴》作于什么时节,说说作者在词中是怎样突出节令特点的”;也有提示条件、再提出思考要求的。既有基础知识性的,比如解释词语、判断句式特点,还有一些探究性质的,比如谈谈对某一种观点的看法等。通过分析问题的设置特点,引导学生形成缜密的审读意识,做到依题作答,条理清晰,中心明确。
叶老说过:语文教材的功能一是“凭借”,二是“例子”,三是“锁钥”。教者凭借这一例子,交给学生独立鉴赏表达的锁钥,才是最大化实现教材的功用。
二、创造性使用教科书
“大众创业,全民创新”是当今的潮流,教师在教材使用时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也在此列。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名教师教学理念、教育智慧的体现。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细致科学思考,对教材进行整合利用,由点及面,由此及彼,达到提升思维,开阔视野的目的,让语文课堂如半亩方塘,天光云影徘徊其间。第一,以作家为点,依照时间顺序,把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相结合,选择该作家手法相似、情感相同及不同的、可以凸显其创作风格的作品,形成“作家系列”,挖深挖透。比如杜甫,就可以如此这般进行整合。既可以让学生对杜甫的创作风格有系统了解,又可以把握律诗的起承转合,由此推及近体诗的读懂训练。第二,以作品为点,按照表现手法、表达感情等进行整合,形成母级别“作品系列”,这又可以分为子级别“手法系列”和“情感系列”。此级别之下还可以再细化。比如诗歌中常用的“虚实相生”手法,取其典型性的诗作进行整合,就会呈献给学生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第三,以读促写,形成“输出系列”。任何一种学习,经历的就是输入与输出两个环节,教材提供给学生不同体裁文本的规范格式,进行作文专题教学,教材就是规范文本的示范。而“输出系列”就是很好的一个整合利用。针对不同体裁文本,确定训练点(每次1~2点,不宜多),由片段开始,修改后再形成篇(完整的文章)。如此这般,从高考角度而言,无论是句子仿写、还是图文转换,或是“微写作”、新材料作文,这些有关说明、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表达方式的考查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系列规范有效的训练。这契合了课标设置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要求,这种“输出”也会是完美的。
三、结束语
新课改要改变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思维与时俱进,增强课堂时代感,提高互动频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人生视野。课堂提供课改场所,教材是载体的地位不会变。教材,是值得琢磨的书,是最有味道的书。作为教师,要把握好“本本”――课程标准和教材,利用好载体的“一隅”,达到反“三隅”之功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