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6:08: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学生 思想 教育

目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时期,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一、高中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思想单纯,社会阅历浅,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还尚未成熟。他们思维活跃、新颖,个性突出、能迅速接受新生事物。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在信仰、道德、行为与法纪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1.厌学队伍日渐扩大,日常行为极不规范。不爱学习、不想学习的学生逐渐增多,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有甚者逃课旷课长达数周。

2.缺乏明确的信仰和远大的理想,没有艰苦奋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当代高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比较顺利,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远见和雄心壮志,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部分学生劳动观念不强,不珍惜劳动成果,过分讲究吃穿玩乐。

3.缺乏集体主义和法纪观念。部分学生集体观念、团队合作精神不强,人际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欠缺,遇事不能顾全大局。有的学生对班级漠不关心,不但不能为班级争光添彩,反而损害班集体荣誉。

4.缺乏道德修养和辨别抵御能力。有的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缺乏应有的正义感和公民意识,言行举止不文明,不爱护公物和公用设施,对有悖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表现出惊人的冷漠。

二、当代高中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错误思想的影响。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假冒伪劣问题,黄赌毒、诚信危机、人际关系冷漠问题,拜金主义及不文明行为普遍问题,传媒误导问题等等,都会给学生的思想、心灵造成精神污染和严重危害。

2.优裕物质生活产生的负面效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上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等思想也有所滋长,对学生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外来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给不谙世事、可塑性强的高中生产生很大的腐蚀和误导作用。

4.学校教育思想偏差和德育工作不力。较长时期内,许多普通中学严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有的做德育工作,不顾实情,不讲实效,搞形式主义。有的德育内容较片面而且缺乏针对性和比较性。

5.家庭教育失落和三结合教育不协调。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百依百顺,助长了不良个性和习惯的形成。有的家长只关注子女的文化成绩和智力开发。有的家长严加管教有余,但不讲方法。有的家长一门心思赚钱,无暇顾及和关心教育子女。有的因家庭破裂或重组,造成孩子心灵上难以抚平的创伤。另外,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联系不够密切,不能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搞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针对上述情形,强调如下几点:

1.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今天的高中生就是未来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在现阶段的思想是否受到良好教育和正确引导,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从长远看,则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未来。

2.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体系和运行机制。要抓出成效,就应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体系和科学的运行机制。要形成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德育网络体系,在党政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全面协调,发挥各自优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真正做到“校内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校内无闲人,人人都育人”,从而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3.改革方法,更新手段。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符合高中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鼓励、信任学生,坚持说理、引导、激励的方法。其次,应将科学理论与活生生的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运用鲜活的材料,典型的事例,有针对性和有说服力地进行。学校德育应从中受到启发,把先进传播技术引入课内,并延伸到课外,力求德育丰富多彩,喜闻乐见。

4.扩充内容,紧抓心理健康教育。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要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5.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搞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关键要有一支业务过硬,品德优良、人员稳定的高素质德育工作者队伍。学校要在师资和人才培养上下功夫,通过培养培训,使德育工作者不但要具有丰富学识,而且在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文明行为、生活作风、开拓创新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

6.搞好三结合教育,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下力气营造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的德育工作格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改革教育评估方法,完善德育测评体系,发挥正确导向作用;社会各界要通过德育基地建设等形式,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长要注意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承担德育主要任务的学校,除了搞好校内各项德育工作外,同时要主动加强同家庭、社会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联系,定期交流情况,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制订有效的教育方案,务求教育的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王洪波. 新时期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

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命教育;思想政治课

Abstract:There is advantage to use the life education in Politic Subject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is text show the importance and the way of using the life education in Politic Subject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e aim is to enhanc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Key words:senior high school;life education;politic subject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而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应试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何为生命教育?顾名思义,“生命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是指以生命的孕育、发展的知识为起点,使学生珍惜自己,关爱他人,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1.1高中阶段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

高中阶段从心理学角度看,按照年龄划分为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这个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学生身体发育已臻成熟,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基本保持平衡,但神经系统的联系和机能复杂化仍在继续。在认识方面,高中学生绝大部分能正确处理好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但也有部分学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倾向:自我意识过强,抗挫折力差,自控力弱,缺乏辨别能力,叛逆心理严重等,导致种种漠视和践踏生命的行为屡屡发生。从高中生身心发展来看,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进行生命教育的物质条件,更有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高中阶段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

1.2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进行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学科

教育要实现人的生命的总体生成,需要借助各门学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而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把德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领学生感悟、体验生命的意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健康的生命情感,提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形成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2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2.1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培养热爱生命、积极生活的学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但是长期以来,教师职业被工具化了。教师受制于升学指标等行政性压力,教师的精力过多地被各项考核和单一的考试机制所牵制,久而久之,教师成了教会学生取得高分的“教书匠”,失去了教学上的自主权和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思想政治课在学科中处于“副课”的地位,这就使思想政治教师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这样使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处于无奈和倦怠的职业和生活状态中。试想,这些教师又怎能成为优秀的政治教师,又怎能成为生命教育的实施者呢?

教师要融汇生命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生命意识:首先,自身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自爱才能传递爱,才能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通过互动传递给学生;其次,要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真正热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捕捉生命教育的每一个有利机会,坚持以生为本,将生命教育的观念融贯于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生命教育不但要激发学生的生命热情,同时也要让教师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2.2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挖掘生命教育内容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强化知识目标实现的同时把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开来,把完整的生命体仅当作认知体来对待,从而使课堂教学丧失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功能。教师充当教材的搬运工,单调的知识灌输使课堂教学显得死气沉沉,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乐趣。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努力改变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忽视对学生学会生活的体验与锤炼,要结合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生命意义,追求生命质量,使课堂教学透射出生命的气息。

如在《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内容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正确消费观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金钱观、消费观,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尊重他人劳动、孝敬父母的思想情感。通过《哲学与生活》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等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抵制消极人生观的能力,确认生命的意义在于自身的精神生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2.3教学过程中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政治教师必须通过教学方式的革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体现学科教学的生命性,实现学生的整体生命的健康成长。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高中生对我们空洞的理论说教往往不乐于接受,我们的教学方式应以生命化的活动为载体。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广泛推行的“情境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性学习”等模式,都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去反思,逐步达到生命意义的把握和追求。

高中政治课新课改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模块构建的,关注生命的教育必然是富有生活性的教育,高中政治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生命是一个不断生长、发展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共同的生命互动过程。要实现这个过程,课堂教学要注重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间的交互活动才能展开,学生才能焕发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不断地体验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快乐。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各种教育形式的最终指向。“生命”不仅是教学的内容,也是教育的形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有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机渗透,才能构建生命化的政治教育体系,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以及高中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主动、创新地学习,以自我为主体,主动的配合教育者完成教学任务,选择教育者给与的正确的影响,形成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意识体系,并且能动地把思想外化为行为这样一种属性” [1]。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必要性

1、发挥学生主体性是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这一纲要的提出要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发挥学生主体性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大量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力量。因此,面对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应相对提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为成为科技人才提供条件。

3、发挥学生主体性是学生发展的客观需求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知识结构的形成时期,虽然他们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还不足,这让他们在认识自我和认识事物的时候会产生困惑,因此在这一时期,发挥学生主体性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把学生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的原因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主体性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在教学活动中,重教师主体,轻学生主体,这些观念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了一定的改变,但许多人仍然很赞同。一些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致使学生主体意识淡薄,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师生之间主体错位

“教育是一种互动过程,是教育者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3]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体性。但一方面某些教师过分放大了自身的主导作用,一味地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又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被动的学习,学生主体地位迷失,师生间主体错位。

3、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消极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开始流行,高中生也受到了这类思想的影响。江苏高考模式改革后,政治不再是主科,有些学生便认为政治课不再重要,对高考也没有帮助的想法,这种价值理念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政治课的不重视,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就更不可能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了。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对策

1、转变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观念

马克思说:“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在马克思看来,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4]。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客体地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确立学生主体性,就必须转变传统观念,通过确立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观念,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出努力。教师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更加充分和自由地发展。学生认真听取教师的教导,认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主学习,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丰富与创新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有利发挥人的主体性的教学。“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个性,形成完满人格的过程。”[5]。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依据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材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使高中生学会学习。

参考资料

[1]黄崴.主体性教育论[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7.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师生互动;课堂教学

一、师生课堂互动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作用

(一)师生课堂互动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

师生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师的教学指导始终是围绕学生这一教学主体实现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的基础上,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师生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思维,通过互动和启发,教师能够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思想政治知识体系的传授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加深理解。在师生互动的构成中,教师与学生的尊重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调整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好的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实现素质能力的提升。通过师生的互动增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目的性,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二)师生课堂互动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在师生课堂互动中,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和教师的教学节奏保持一致,并且能够实现主动性的学习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互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能够获取最有效的教学讯息,能够在教师教学知识体系传授的基础上实现延伸。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会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问题、教学思考和教学环节,教师提供的是知识体系和框架,而学生的互动参与能够使知识内容更加的丰富,在思维的不断延伸中,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课堂学习的满足感和满意度获得提升,从而保持对于高中政治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深化学习效果。

(三)师生课堂互动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实践中师生互动不仅仅体现在思维意识上的互动和交流,还体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实践活动的交流。教学实践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总结,教师政治课堂上可以实现分组教学,强化互动交流的效果。通过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环节中得以提升,教师通过启发和鼓励,让学生去多表达,实现从知识能力像实践能力的转化,发挥思想意识在行动中的指导作用,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方式,设置具体的教学实践环境,让学生能够针对具体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能够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以外实践活动中能够自觉运用到所学到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

二、高中课程教学实践师生互动有效性实现

(一)重视师生情感互动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要保持相互的尊重和信任,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沟通氛围,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实践才能够得以顺利的开展。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越来越突出,对于知识的理解有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而教师应该保持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重视学生的观点表达。教师对于学生具有创意性、独特性的观点要加以分析和引导,让学生能够放大学习上的优势,保持对学习的热情,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高中政治课堂互动符合教学目标情感价值观培养的目的和要求,情感互动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个体独立的基础上,教育应保持充分的人文关怀和教育关注,让学生在积极正向的教育环境下学习和成长。

(二)重视师生知识互动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重视对知识内容的传授,通过知识的传授能够形成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在高中政治教学师生课堂互动中,知识的交流是观点分享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积极思考,经过语言组织,将知识内容加工和表达,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师生专业知识的互动,教师要保有教学的原则,即要保持知识内容的准确性,要保持核心价值理念的科学性,又保证对学生影响的持续性。所以在师生知识传授的教学互动中,要重视对高中政治内容的基础性把握,在此基础上再实现深入的延伸和思考,让学生能够明确思想政治内容的目的性。

(三)重视师生实践互动

高中政治知识教学占据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缺少对于重视点进行融会贯通的过程,因而师生之间的实践互动就十分有必要。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课堂融入到生活,从学校走向社会,不拘泥课堂教学的范畴。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参与其中进行互动交流,例如以辩论赛、演讲展示、课堂短剧表演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丰富生动起来。可增设课外教学实践课程,带领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例如参观纪念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等。通过师生的互动增加,让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整体的教学实践质量,让学生更爱学习政治,更了解政治,更关注生活,从而深化教学实践的成果。

三、结论

总之,高中政治教学实践要重视人本思想,重视发挥师生互动对于教学实践的推动性作用。教师要真诚的对待的每一位学生,和学生间建立其充分的信任,在互动和交流中以分享、合作、探究和反思实现相互的提升,在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上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成长和进步,为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的丰富和拓展带来提供更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黃小亚.动起来,让政治课更精彩——谈高中政治“生成性”课堂的构建[J].长三角(教育),2012(06):24-25.

[2]郝永君.基于师生发展的高中政治课堂互动[J].学周刊,2013(28):118.

[3]任志俊.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J].中国培训,2015(18):287.

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高职大学生;感恩;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48-02

感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祖先的坚定信仰,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剂。它能规范人们的行为,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博大的胸怀,它应当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优秀品质。这种美德我们应当世代传承。但是,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着极端自我,情感冷漠,不懂感恩、不会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将父母的无私付出和他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应当等问题。特别是在高职大学生中,由于其整体素质偏低,成绩不理想,普遍存在着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因此,加强高职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高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高职大学生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高职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正处于个体成长关键时期的高职大学生普遍缺乏感恩意识,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重索取而轻奉献,权利意识较强但责任意识相对较弱,这与大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显然是不相适应的。而根据近年来高职大学生自主择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整体素质在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人单位选聘人才的标准往往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因此,根据以人为本和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加强培养学生以感恩为基础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创新素质等全面协调发展,是当代高职大学生顺利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2.加强高职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教高[200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标。这是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职院校发展状况明确提出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不是单纯的职业培训机构,只有根据新时期对高职大学生的需求标准,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故此,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也承担着培养良好道德素质人才的重任。

3.加强高职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高职院校,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出既具有职业技能又具有感恩之心、回报社会的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对于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因此,作为德育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感恩教育应当引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高等教育中占据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我国正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正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大学生思想很容易动摇而产生混乱和错位,因此,为了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和促进高职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这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当今社会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等不良社会风气,感恩社会的奉献者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甚至在现实中屡屡发生好心救人者反被诬陷,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例,这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高职大学生在不良社会风气的消极影响下,逐渐变得情感冷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2.学校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学习成绩成为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唯一追求,甚至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一些高职院校过于看重学生的专业成绩和就业单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优评先和推荐入党的衡量标准,却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对感恩教育的重视不够,从而导致高职大学生情感冷漠,感恩意识淡薄。

3.家庭教育的缺失。今天的高职大学生多数是“90后”独生子女,父母和社会对他们倾注了过多的关爱和期望,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孩子提供了养尊处优、众星捧月的生活条件和氛围。父母对孩子一厢情愿的付出,不求回报,尤其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是却很少和子女进行精神的交流与沟通,对孩子内心的情感世界缺少了解,忽视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孩子成了不会感动、不懂感谢、不会感恩的“冷漠一代”。

三、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

感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点拨,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从课堂教学环节来探讨对高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将感恩教育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学生感恩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1.言传身教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性作用对高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师优秀的品德是强大而无形的教育力量。这种优秀的品德是通过一言一行来表现的,因而,教师要注意以身作则,以其人格的魅力来感染影响学生。在感恩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所要求的,自己必须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好,真正做好学生感恩的榜样。

2.案例教学法。高职大一学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公共课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经常引用一些经典案例进行讲解,以启发高职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例如,我在讲到《概论》课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改革开放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学生自己家庭的变化,到我们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进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热情,从而提升高职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3.情境体验法。感恩教育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找出适合感恩教育的素材,以此作为切入点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同时,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同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设计感恩情境,借助情境体验法,达到以情感人,情理交融的教学效果,最终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感恩意识并付诸行动。例如,在《基础》课第一章第二节中,当我讲到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时,我会首先同学生交流责任的话题,结合一些蕴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让学生去体会感恩,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必须要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作为在校学生,要勤奋好学;作为子女,要孝顺父母;作为伙伴,要互帮互助;作为公民,要爱国守法。这种情境体验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直观感悟法。直观感悟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使用图片、影像资料、实物展示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选用一些有代表性、具有深刻道德教育寓意的影像资料,像《感动中国》、《抗震救灾文艺晚会》、《复兴之路》等。爱国与美德,伟大与平凡,瞬间与永恒,真实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教师以此为契机营造氛围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最终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总之,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立足高职学生特点,在教学环节中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感恩教育的方法途径,引导高职学生增强感恩意识,使高职大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这将有利于高职大学生人格的完善、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4):9-12.

[2]赵淑.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探讨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7):270.

[3]万平.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5):105-108.

第6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生命教育;应用

在近些年来,高等院校市场会出现大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例如自杀、他杀、校园暴力等,大学生的这些举动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同时也是缺失社会责任感及其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是从目前的高校举动来看,一些高校仍然没有对学生开设一门针对生命教育的课程,其课程应该以学生的思想教育为出发点,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对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要针对学生们所面临的现实环境而开展,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走出自己所面临的的困惑,并且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去与外界交流。

一、转变观念,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体性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老师要对生命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生命教育的观念转变成为实际有效的教育模式,从学生们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呵护学生,真正的走进学生们的生活世界,做到摒弃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而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密切注视学生们的精神世界。从具体的教学工作来看,在大学的教学方式比中小学教学方式更为自由,注重学生们自主探讨研究的特点。学生们拥有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要能够了解学生们的生活世界,重视学生的生命观念。只有大学的老师从这样的教育模式出发开展工作,这样才会让教学工作有实质性的意义。

二、将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

(一)正确对待死亡、超越死亡的生死观教育。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对生命的教育时,要使得大学生正确的对待死亡,只有当学生理性并且正确的认识死亡,让学生们思考“死”,再去思考“生”,才将会真正的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并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还要具体的向学生介绍有关死亡的知识,使得学生真正了解死亡的经过,认识到所谓的死亡对于亲人、朋友们的伤害程度有多大,然后要学生知道在面对各种和死亡有关的折磨、打击及其失去的东西,要做好应有的心理准备,当学生认真的思考过死亡之后,他们的生死观就会以平常心去对待,正确的去面对生死,有了对生命的认真思考,学生们就会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该如何的去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懂得如何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身边的挫折,懂得如何以平常心做好自己身边的小事,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观。

(二)树立崇高人生理想的教育。要让学生树立人生的理想,因为只有理想是一个人生存下去的动力,是生命存在的目标,只要有理想的存在就能让一个人懂得生命的价值。第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培养。因为大学生要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做到自觉遵守其规范,懂得自律。这些都是学生对生命拥有正确认识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成为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者的基本标准。

三、学校开展各项有关生命教育的活动

(一)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高校可以围绕生命为学生们举行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生活在有关生命教育的环境中,比如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法制教育、性教育、的危害教育等活动。对于举行的这些活动,要带有丰富多彩的趣味性,这样才够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同学们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还可以举行一个大型的知识讲座来宣传生命教育。

(二)开展多样化的志愿者活动。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就是大学自己主动积极的前提下,坚持以“互助、奉献、有爱、进步”为原则,去参加一些助人为乐的活动。

所讲的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就是指应对社会需要而开展一些社会性的服务、献爱心、帮助他人等,通过这些也可以体现出大学的价值所在、使学生的生命价值得到提升。大学生在经历了活动之后能够感悟到生命存在的美好和不易,使得学生们不畏惧在以后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肩负社会责任感,这些都对大学生在对生命正确认识方面起着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对于学生们的生命教育工作,应该得到高校的广泛关注,因为高校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实施的有关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生命教育的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们都要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要做一个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做出一份贡献的大学生,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美丽鲜艳。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完善高职学生管理体制

学生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教育服务实践管理工作,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服务体制和教育体制,能够针对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做好全方位的服务,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强化的职业道德,让学生能够在高职院校期间能够奠定较好的职业基础,服务学生的未来的工作和发展。高职院校在保障学生安全、维持政治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秩序的前提下,从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考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确保高职院校学习期间学生能够真正做到服从管理,学会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和成长需求,认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意义和价值,自觉服从管理。高职院校能够从学生正常教学、生活、发展的角度考虑,与学生的生活和发展相结合,构建全面的管理体制,管理好学生生活和学习。从服务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发展需要,从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为人修养等方面对学生做好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生活观。学生管理更多的是服务服务学生的发展成长,服务学生的学习生活,只有让学真正感受到学生管理是一种服务,学生才能乐于接受管理,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坚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突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乐观、阳光、自信的心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职业发展等方面,做好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已有的积极潜质,帮助学生找到的自己的长项和优点,看到自己专业的优势和行业发展的前景,更能够看到自己的能力和未来,不断强化他们的自信,让学生能够平时的教育管理中重拾自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蕴藏着极大潜能的宝藏,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充分挖掘,教师针对他们的发展需要,对他们做好鼓励,帮助学生制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管理,让学生能够学会自我管理和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勇敢地面对生活,自信地走向社会,快乐的学习,幸福的生活。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自卑、消极等负面问题,做好相关的咨询和疏导,帮助他们克服问题,健康成长。

三、强化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实施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管理员的管理能力决定着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实施策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高职院校需要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强有力的辅导员教师队伍,提高辅导员的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做好思想教育宣传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能够从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出发,对学生做好教育管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能够让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行业领域和岗位特点,学习丰富的知识,培养过硬的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够在以后工作上胜任工作需要。对学生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培养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强化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功成才。

四、大力发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8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072-01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生活的表现

1.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理想。

高中学校教师常运用理想的眼光去教育高中学校学生,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中生中应该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最终进入理想的境地,但是,实际结果却导致教育工作脱离实际。在高中生素质培养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容易出现理想化的弊端,学校教师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毫无瑕疵的完人和圣人,但是学生并不需要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虽然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把完人和圣人作为教育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之中却时时透露出这种倾向。比如,为了向学生宣扬“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经常引用那些因带病工作而死在岗位上或者因工作繁忙而无法照顾并重父母的事迹。我们不否认这样的事迹很感人,并且值得宣传,但是如果高中学校教师把这种圣人标准用在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那么是完全不可行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学生很难脱离亲情和爱情的束缚而做到大公无私。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注重知识的教授。

知识化的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为人们只要掌握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知识,就会成为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这使得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纯地成为了传递知识的过程,高中学校教师认为把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之后就万事大吉了。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凌驾于生活至上的教条,学生不是作为人接受教育的,而是作为接受命令的工具接受教育的。在现实工作中,往往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之中盲目服从教师安排,阳奉阴违、做事浮皮潦草,或者在面临人际关系危机或者感情纠葛时难以适应、仓皇失措。

二、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方法

1.确立立足现实的、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才能使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成效的基础,那种忽视学生的理性的圣人教育模式必须被摒弃。

我们要把高、大、全的抽象主义的教育目标转化为现实可实现的教育目标。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标准被降低了,而是贴近了生活,考虑到了高中生的现实情况。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方面要做到从少数先进的精英回归到广大学生,广大的学生是学生群体的大多数人群,他们构成了学生的主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广大学生的需求和标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设定不可单一,要体现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层次性取决于高中生的思想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社会存在时复杂和多变的,社会意识出现了多层次的现象。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要从生活获取来源

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解决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教什么的问题,这是一个教导高中生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和人生观念的过程,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依据就是科学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用经过生活检验的真理和科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持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于生活,可以让学生接受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不是僵硬的概念和教条。只有源于生活的教育内容,才能被学生接受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行动和动力,因为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或者工具的教育方式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

3.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