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土地管理的目的

土地管理的目的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6:08: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土地管理的目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土地管理的目的

第1篇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建设;策略

一、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难以界定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分部广、散,涉及村多。不易集中管理。项目实施主体、申报单位和受益主体不能在建后管护上统一,因此导致工程的管护存在“群众不愿管”、“村里无钱管”、“乡镇无权管”三不管的现象。

(二)产权制度改革难度大

当因为产权归属个人后,在用水时不利于乡(镇)村的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同时由于产权变更给个人,会出现随意提高收费标准、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再者随着农村人口流动性的增加,还会出现延误工程使用的黄金时间、错过农时的现象。

(三)自筹资金落实较难

由于政府对项目后期管护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有时候需要自筹资金来解决后期问题,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规定,项目区农民配套投入的自筹资金加投工投劳应占中央财政投资的 10%。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成本较高,一些经济不发达的乡、村经济条件差,农民可支配收入不高,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自筹资金落实难度很大。在群众的投劳集资又不能到位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还助长了弄虚作假的风气,影响了项目资金的筹集和工程建设的成效。

(三)管护资金来源不足

由于政府对项目后期管护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村集体又没有资金积累,使建成项目的管护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造成后期管护因为资金问题无人接收管护。

二、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要点

(一)加强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不但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先导和助力。要切实加强对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相互支持配合,共同就宣传主题、宣传形式、宣传时点等达成共识,做到宣传有计划、有重点、有活动,任务分解,落实责任。注重宣传实效,深入土地工程项目区,运用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贴近群众面对面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多的了解农业综合开发政策规定和建设成果,以赢得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认可和关心支持。

(二)重视工程设计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建设计划和建设标准,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资源条件,实事求是地进行编制工作。在土地工程建设基础上,应全面考虑到建设设计方面的各种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如出现项目与实际情况不统一,可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完善补充。

(三)加强制度执行

必须强化制度意识和执行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土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重视做深做细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建设难免会使部分农户切身利益受损,行政村要提前与农户沟通,同时,工程设计应当征得项目区绝大多数农民的同意和赞成。受托项目工程设计单位,指派不少于两名精通业务的设计人员,参加实地勘测和工程设计,并在设计合同中要约定因设计缺陷和失误产生工程变更的限度及奖惩措施,以便减少设计失误,使设计更合理、更科学。与此同时,要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严把工程设计关。要借鉴多方工作经验,制定符合本地实际且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办法。

(四)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监督机制,主要通过落实农业综合开发制度、政策,加大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考核力度,加强资金和项目监督检查,在外部,一是推行农民监督制。农民既是工程的使用主体,又是工程的受益主体,他们最关心工程建设情况,每个项目村选择若干名品行正、责任心强的农民代表参与项目监督管理。二是邀请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视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三是充分发挥乡镇对项目就地监管、随时监管的优势。应积极建议本级政府将农发项目建设情况,包括计划执行、制度执行、资金管理、施工管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变更、合同管理等方面情况,纳入乡镇年度专项工作考评,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会同发改、财政、审计、建设、水利等部门进行考核,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力度。

(五)加强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懂政策、精业务、会管理的农发干部队伍。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任务艰巨,应组建专门的有实力的技术力量,并定期组织交流培训,或邀请有能力的科研院校前来指导,充实技术力量,稳定队伍人才。从而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技术力量,从而更靠地开展相关工程业务。

三、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水利措施评估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业、林业、水利、科技措施配套投入,属于内涵型的综合开发模式,其中水利措施无论是从其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看,还是从占整个农发资金的比重看,都是各种措施中最重要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水利措施评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及可用水资源量),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状况,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需水量及供需平衡分析。

(二)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扶持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包括总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型水库、塘坝及拦河坝的改建、扩建、加固、新建;总装机在5000KW以下的机电排灌站的改造、续建、新建及其配套的35KV以下输变电设备;新打、修复机电井及配套的机、泵和10KV以下的输变电设备;灌排渠道开挖、疏浚、衬砌及配套建筑物;发展节水灌溉所需的建材、管材及喷滴灌设备。

(三)工程造价及投资估算是否准确。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国家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件规定,取费标准按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费用构成及标准执行。专家应从工程实际出发,审核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取费标准、工程单价及材料价格的合理性,核定工程总投资,对于核定后有变化的内容应注明原因,确保投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真正发挥资金使用的效能。

(四)项目建后运行管护措施。主要考察项目区是否明确了项目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运行管理制度、工程设施管护及经费来源。

四、结束语

加快农业土地开发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建设发展的步伐,是我国农村建设繁荣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也为具体工程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工作过程中,把握原则、遵循制度、掌握要点是每个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做好具体工程的建设管理,才能够促进项目的顺利高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王鸣鹤,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情况调研报告[J] 农村财政与财务,2011(12):25-27

第2篇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策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人口的日益膨胀,以及对土地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经遭到相当严重的损害。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特别是人均耕地资源相对贫乏,要以占世界不足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中的首要问题。而今土地资源退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足,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一、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

1.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执行难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落实受到冲击。当前,我国各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对完善规划体系、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目标十分必要。土地整理专项规划的补充耕地任务主要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来实现。由于“占一补一”的补充耕地行为的分散性、局部性和无规划性,势必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整体推进产生不利影响。“占一补一”的土地整理行为未能实现规范的项目化管理原因很多,主要因为实施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任务较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任务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比较利益上存在明显的优势。在土地开发整理成本相近的情况下,耕地开垦费的收取额度往往比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单位投资额度要高。在明显的比较利益驱动下,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更倾向于完成本级的占补平衡任务,实现本辖区的经济发展,对于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和实施的积极性都不高。这一现象在经济发达、耕地后备资源相对紧缺、建设占地频繁的地区尤为明显。因此,目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目标内涵偏窄,极大地弱化了项目对保证我国耕地安全的作用。

2. 战略重点定位不准,影响实施效果各地在申报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时,重视完成项目新增耕地这个硬任务,但对质量问题重视不够,认为是个软指标,需要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和评价,很费劲。有的地方因为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为了完成“占补平衡”任务,实现“总量平衡”目标,过度开发。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应该以土地整理为主,从中低产田整理的成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粮食安全的贡献率而言,应将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战略重点定位在以土地整理为主,其中以基本农田整理为重点,以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中低产田整理为土地整理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3. 现行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制约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如期顺利实施“缴用挂钩”原则限制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大规模得实施。我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的各级留成部分,在项目报批时采取“缴用挂钩”原则。

现阶段,主要倾向于由国库逐级转移支付的模式。这种资金支付渠道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顺利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项目资金支付中间环节偏多影响了资金拨付效率,财政和国土部门之间存在诸多的协调与沟通,财政部门的上下级之间也存在许多报批环节,使资金在拨付使用之间存在时间上的错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因资金未能及时到位而影响到工程进度。同时,由于许多地方多为“吃财政饭”,资金在由各级财政部门逐级转移支付过程中很可能发生滞留甚至挪用行为,直接危害项口的资金安全,挫伤项目申报单位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土地开发整理的预期效果。

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对策

1. 建立土地开发整理储备库制度,实现项目化管理

进一步拓宽土地开发整理目标的内涵,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理的整体作用十分必要。当前形势下就是要把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任务纳入统一的项目化管理。在继续完善各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基础上,建立项目储备库,国土部门在建立项目储备库时,要争取农业、水利部门专家及其有关资料,对土地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立项、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统一储备、分步使用;对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实行统一收缴、统一使用、统一管理、滚动发展的模式。不断扩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来源、规范土地开发整理行为,提高耕地质量。

2. 保证土地开发整理整体效果

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申报立项的新导向。可以考虑在今后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时,明确将现有耕地的整理特别是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中低产田整理作为土地整理项目的重点,从政策导向,在立项时加以倾斜照顾。把土地整理的重点放在对基本农田的统一综合整治上,既保证了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又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每年批准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确定一定比例的中低产田整理项目,建立完整科学的土地整理质量评价体系。

3. 完善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管埋办法

适当改变“缴用挂钩”立项原则,统一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报批时,在参考当地政府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上缴情况的同时,充分考虑其可供开发整理的土地资源情况,提高项目规模的申报标准,指导专项资金向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倾斜,不断提高土地开发整理整体效果。

第3篇

关键词:基层土地整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方法

一、引言

土地整理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实施土地的整理工程中,为了将由于施工而影响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大幅度降低,通常所安排过短的施工工期,所以,土地的整理工程的主要特点为建筑物多、战线长、时间短等,在进行施工时通常同时进行多个工序以及工作面。为了将上述问题予以有效处理,使施工质量得以保障,确保工程的竣工时间,要强化管理工程项目中施工的现场。

二、土地整理的意义

土地整理的实质是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的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的制约或限制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要求。其内涵包括以下方面:

1土地整理强调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相互结合。土地整理必须以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

基础;而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有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作前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以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为前提;而土地资源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上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也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土地整理必须把开发利用与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土地整理本质是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能力。上地整理是通过影响土地的经

济供给因素,如提高土地经济能力和数量,从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土地整理来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能力,是解决上地利用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土地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3土地整理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协调统一。土地整理应追求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做到生态上平衡,经济上有效,社会上可行。

三、项目施工中对环境的管理

土地整理的项目其自身为生态工程,所以在实施的时候对环境的要求是极其必要的,有效的管理以及限制施工过程中出现暂时或者持续性的影响因素,极大限度的降低阻碍环境的因素。在分析管理时应注意以下两个环节:(1)在进行施工中,通过工程方法对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防止或者降低;(2)完工后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清楚或者降低。

四、控制工程材料质量

工程中所需材料质量的好坏将决定着全部工程质量的等级。所以,在选材的时候要根据砂、石的材料大多数是私人的小场生产,以及材料的质量好坏不一等特点,在现场考察砂、石的料场并进行样品的提取,对其分析与试验之后,视其试验结果选择质量较好的采购场家,以施工前期控制材料的质量。土工布、水泥、钢筋、保温板等一些材料出厂时应具备相应的合格证。每件进场的材料都由监理人员进行监督,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现场取抽样检查,由国家质检机关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经试验合格样品材料由相关合格报告审定之后方可利用,样品试验没有达到标准的材料现场不予使用。工程中使用水的质量也决定着工程的主体质量,施工现场中土地的整理工程中多数呈盐碱或者半盐碱状,在现场取水时,发现水质情况十分差,因此,在进行现场施工时,施工企业要砌筑一个防渗漏的水池,将所运的饮用水予以存储,用于拌合混凝土与砂浆以及进行养护等。

五、有效掌控项目的安全施工

在项目施工时,安全是项目进展顺利与否的决定因素。安全问题主要有安全技术以及劳动保护。在进行具体的项目施工时通过条例、制度、规程、政策等一些有效方法将操作以及管理的行为得以规范,有效保证施工人员劳动安全以及身体安全方面;有效管理“劳动对象与劳动方法”,有效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将威胁施工人员安全的因素予以降低或消除对,保障项目工程进展的顺利。

六、控制项目施工质量

1控制项目施工质量的一般手段。控制施工项目的质量主要包括在招标投标、施工安装、勘察设计、竣工验收的主要阶段内,主要关注基层施工的管理方面,可使用的常规手段为:(1)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就是施工人员的施工素质。所以,将管理的手段得以改善、对进行各阶段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得以在控制质量方面作为首要因素;(2)作为施工生产的关键手段的机械设备,对工程质量的好坏产生直接的影响;(3)科学的编制施工计划,通过对科学施工技术的采用,可对工程质量的稳定得以有效保证;(4)对工程的作业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与周围环境等相关施工的环境建设予以关注,将作业的条件得以改善,正确掌

握技术环境,有效的利用施工手段,有效保障了环境质量的控制。

2控制项目施工质量主要方式。对目标进行控制的主要

方法为PDCA法,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制定的计划目标应该明确并制定出有效的可行性计划,在实际项目施工时,该法通过有效降低或彻底对窝工、停工、干扰等影响因素进行排除,时刻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进行检查,视施工方案科学的进行处置。

七、控制项目施工的成本

控制项目成本对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主要是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与合格等合同需要为基础,在进行计划、管理、控制与调整等活动后,利用成本目标利用的方法对实施项目过程中使用的费用进行掌控。所以项目管理员工应对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目的和管理手段有所了解,对其控制成本以及分析成本的凭借以及其办法得以掌握,有效的进行工程变更与调控。在实施的时候及时对可能出现的差错进行检查是并采取相关的补救办法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以项目管理方面出发,在技术(如编制与选定施工方案)、经济(如成本核算)以及管理(如管理施工组织以及所有规章制度等)方面达到理想效果,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掌控。

(1)控制项目施工成本的主要准则。全面控制的原则保障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主要有全员控制以及全程控制。所谓的全员控制也就是控制参与施工的人员,让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形成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意识;所谓的全程控制也就是控制施工的全部过程,保证工程将影响施工顺利进展的因素得以排除。

(2)目标控制的原则为主要控制施工成本技术与手段。在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对可行性的目标进行设定,务必要将其在部门、小组甚至个人中得以落实;结合与权、责、利,考核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业绩,将其同业绩与奖金间建立直接联系,建立奖罚制度。

(3)动态控制的原则为在不稳定的成本控制下而实施管理行为,在施工时加入料、工、机,将实际产生的成本予以收集,相对比于目标值,查看是否出现偏离的情况,所以在实施项目的时候坚持以动态控制为主要原则,若工程的实际值没有偏离于目标值,可继续进行施工,若出现偏离的情况,应找出偏离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八、管理项目施工速度

管理项目施工速度包括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两方面。客观因素的限制因素为施工所花费的时间(也就是工期)、实施地点以及季节气候等方面,在项目实施中是不可改变的因素;主观因素也就是实施员工。在人类无法改变的一些客观条件下,将施工效率得以提高,节约施工时间注重协调施工人员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简言之,在基层进行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的过程耗时长且十分复杂,但是在渐渐健全与改善施工管理步骤形势下,必定会有一套符合实际情况、比较有程序、更为规范、可是实行强的基层管理办法,来保证日后顺利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第4篇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puts forward background. Secondly,we get nine conflict factors in Real Estate Multi-project Management by Delphi method. Then it also makes use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EXCEL tools in the analysis of these data,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calculated.So we can make a chart of it. Finally,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sults of conflict and its solutions,pointing out project managers can easily manage conflict by use of conflict-management-chart.

关键词:房地产;多项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冲突管理

Key words: real estate;multi-project management;delphi method;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onfli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0-0053-02

1研究背景

房地产企业是典型的项目型、资金密集型企业,项目是房地产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石。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持续调控,我国房地产市场已形成多个大型房地产集团逐鹿的格局。大多数地产企业在全国或某区域同时开发多个项目,多项目开发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谓“房地产多项目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项目经理同时管理多个项目,是指将多个项目有机的组合起来采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管理多个项目的概念、规划、实施、结尾、运行与维护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达到集团、公司或组织目标的项目管理方式。项目经理常常又被称为“冲突经理”,是项目冲突的解决者。不可否认,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可是无论是在目前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还是在讨论项目环境时,都好像有意回避了这个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属性:冲突,而损失都是因冲突而产生。所以有必要弄清楚在房地产多项目开发过程中引起冲突的因素、冲突的强度和冲突的解决方式。本文通过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调查得出在房地产多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冲突因素及其引起的冲突度,运用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法得出冲突因素的权重,根据权重大小(引起的冲突度的大小)对冲突因素进行排序。为更好的进行房地产多项目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2研究过程

本文研究是通过两个方法和三个阶段实现的。两个方法指研究过程中运用的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三个阶段是指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开放式的问卷让专家自由表述冲突因素,然后做成调查问卷;第二阶段,运用德尔菲法让专家填写封闭式的房地产多项目冲突因素综合评价矩阵问卷,同时进行回访和反馈,直至意见统一;第三阶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出结果。

2.1冲突的产生、危害及其相关概念当事实不一致和价值观念不一致时就可能产生冲突,冲突的产生大概经历了潜伏被论证被感知出现结局五个过程。冲突的大小可以用冲突度来衡量,冲突度是用项目经理们所经历的冲突样本的总的频率(F)*强度(D)计算出来的。传统冲突观认为冲突都是有害的,而现代冲突观认为在项目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冲突不一定是有害的,冲突可以产生创新,也可以提高绩效。但是冲突若处理不当会导致计划或目标失败,导致一系列恶果。房地产多项目的生命周期有概念、规划、实施、收尾、运行与维护五个阶段。运行与维护阶段是客户接受项目成果或服务并使用的开始,只有被客户充分地使用,才能确定项目是否成功,体现为物业管理时期。通过德尔菲法得出冲突因素主要有九个方面,分别是:集权与分权、项目优先级、管理程序、技术、人力资源、费用、进度、质量、个性。

2.2 层次分析法①评价目标是房地产多项目冲突度A,准则是房地产开发全寿命周期的五个阶段。②构建房地产多项目冲突度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③采用综合评分法构造判断矩阵,根据两两比较标度确定各层次不同因素的重要性系数。判断标尺表示要素为Ai对要素Aj的相对重要性的数量尺度,如表1所示。准则层是全寿命周期的五个阶段,首先利用综合评分法将五个阶段的重要性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A;再分析因素层,将因素层中的要素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B1、B2、B3、B4、B5。

A=1 51/33 71/5 11/71/33371691/331/6 151/71/31/91/5 1B1=

2.2.4 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计算。按照层次法计算公式,首先算出矩阵各行之和:Wi=a;各行平均值: Wi=;归一化处理: :Wi=。用W、W1、W2、W3、W4、W5分别表示矩阵A、B1、B2、B3、B4、B5的特征向量。矩阵A特征向量W的计算过程见表2。通过同样的方法计算B1、B2、B3、B4、B5得到对应的特征向量W1,W2,W3,W4,W5,见表3。

2.2.5 一致性检验。计算公式如下:AW=A•W,λ=, CR= (C.R.是随机性指标,当n=5和n=9时,C.R.分别为1.12和1.45),通过同种方法计算A、B1、B2、B3、B4、B5的判断矩阵一致性,结果如表4所示。

2.2.6 冲突因素权重排序在计算递阶层次结构各层次要素对上一级要素的相对重要度之后,即可从最上层开始,自上而下地求出各层要素关于系统总体的综合重要度,对所有冲突因素进行优先排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A为上层矩阵,要素为五个;B为其下层矩阵,要素为九个。则B层的要素Bj的综合重要度为:bj=aibj=1,2,…,n。计算C层的重要度Wc,结果如表5。

根据Wc各因素的权重的大小,将冲突因素进行排序:进度,费用,质量,项目优先级,人力资源,集权与分权,技术,管理程序,个性。其中进度、费用和质量占的比重最大,表明在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由进度、费用和质量因素引起的冲突度占重要地位;项目优先级、人力资源、集权与分权、技术引起的冲突度次之;管理程序和个性引起的冲突度最小。

2.3结果把数据通过EXCEL处理做出冲突度综合图,包括:全寿命周期五个阶段的相对冲突度;九大冲突因素在全寿命周期的相对冲突度;九大冲突因素在项目全寿命周期五个阶段的相对冲突度(如图2)。

2.4冲突的结果及解决方式冲突的结果有三种形式:输―输;输―赢;赢―赢。解决冲突的方式有退出、缓和、让步、强制和正视五种,冲突结果和解决方式的关系见表6。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项目经理可以结合冲突管理表(见表7)选用适当的方式处理冲突。

冲突管理表的使用方法为,冲突的双方或多方将表中的内容填写清楚,由上一级领导或协调人找出冲突源和双方的主要分岐,进而运用合理的方式解决冲突。整个过程是发现冲突,分析冲突并解决冲突。

3结论

本文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结合运用,得出房地产多项目冲突的九大因素,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导致房地产多项目冲突大小的因素的排序:进度、费用、质量、人力资源、集权与分权、项目优先级、技术、管理程序和个性。运用绘图工具将结果以图形方式展现出来,即:①九大冲突因素在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的平均冲突度;②五个阶段的相对冲突度;③九大冲突因素在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分别在五个阶段的相对冲突度。项目经理可以利用冲突管理表分析冲突进行选择合适的方式解决冲突。冲突并不是总是有害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时冲突能够产生创新,如在遇到技术冲突时采取正视方式,会产生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等。

参考文献:

[1]任宏,张巍.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马旭晨.项目管理工具箱[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白思俊主编.现代项目管理(上、中、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Terje 1.Vaaland,Improving project collaboration:start with the conflic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iect Management 22(2004):447―454.

第5篇

Abstract: FIDIC contract terms are general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s. Combined with a number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made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of FIDIC contract conditions in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he content abstract.

关键词:FIDIC合同条款;土木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Key words: FIDIC contract terms;civil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contra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45-01

1FIDIC合同条款的简介

FIDIC是位于瑞士的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的简称。沿用了ICE合同条款的格式,这些合同条款的重点在于这些条款能适用于国际工程项目,且其仲载条款是遵循位于巴黎的国际商会的规定。

2FIDIC合同条款的主要条款

FIDIC合同条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用条款;第二部分是特殊适用条款。FIDIC合同条款通常包括以下内容:①谁负责设计、施工及配套设施;②业产和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摊方式;③各方面之间监控合同执行的程序和安排;④分包商的使用;⑤工程进度、工程延长、完工和交付使用;⑥对工程延误、质量缺陷及其他末履约项目的措施;⑦付款程序和条件;⑧保险;⑨施工安全;⑩合同变更;???合同终止;???争议解决的方式和程序。

3FIDIC编写分类

一、定义和解释;二、工程师和工程师代表;三、转让和分包;四、合同文件;五、一般义务,;六、劳务;七、材料、工程设备和工艺;八、暂时停工;九、开工和延误;十、缺陷责任;十一、变更、增加和取消;十二、索赔程序;十三、承包商的装备、临时工程和材料;十四、计量;十五、暂定金额;十六、指定的分包商;十七、证书和支付;十八、补救措施;十九、特殊风险;二十、解除履行;二十一、争端的解决;二十二、通知;二十三、业主和违约;二十四、费用和法规的变更;二十五、货币及汇率。

4FIDIC合同条款的主要内容

4.1 计量

4.1.1 工程计量FIDIC合同中的工程计量是指监理工程师根据合同规定,对承包商已完工程量和进场材料等进行核查和量测,并相应检查工程记录和图纸等。①工程量清单中开列有工程量仅是该工程项目的估算工程量,它们不能作为承包商在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过程中应予以完成的工程和实际准确的工程量。②除另有规定外,工程师应根据合同规定通过计量来核实工程量和确定按合同已完工程的价值。FIDIC合同条件规定了相应的计量方法和承包商应给予的配合。③工程的计量应以净值为准,除非合同另有规定。承包商提交的包括在投标书内的每个总额支付项的分细目都应取得工程师的批准。工程计量的方法。一般在工程量清单前言中有明确说明。

4.1.2 支付条款经工程师或代表签订由业主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直接关系到合同总价及工程投资的控制。①现金流动估算表,以供其参考。②由于发生工程变更影响合同价格的增减支付问题。③计日工一般是指包括在工程量清单中的上项暂定金额内。④工程师指示用暂定金额支付用于完成工程或供应货物、材料、设备,提供服务等支付的款项。⑤承包商在每月末应提交月结帐单。⑥发生紧急补救与抢修工作时,应支付费用的问题。⑦合同价可随劳务费和材料费等市场涨落面变动时的付款以及由于工程项目所在省的法律、法规的变更,使承包商的工程费用发生增减时。均应计入合同价格之中。

4.2 风险分摊FIDIC条款风险定义为一切不可预见的物质条件,因此在FIDIC合同中风险不再只是一个负面的概念,在某些情况下风险可能是积极的正面的。因些,项目管理在多年实践的经验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FICID合同条件中,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分类并予责任划分。

4.2.1 业主承担的风险责任FIDIC同条件已明确规定了业主的风险和特殊风险。若该类风险发生并引起工程损害,风险过后监理工程师提出要求时,承包商有义务进行工程修复,所花费的费用由业主承担。包括发下几种:①特殊风险。②工程还未办理正常移交手续,业主提前使用造成工程的损害或损坏。③对于工程变动风险、合同缺陷风险、不可预见的恶劣自然条件或地下障碍风险等,一般应由业主承担。

4.2.2 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责任①对于承包商提供的材料、工程缺陷、施工技术和方法不完备、临时工程倒塌等造成的工程损害,应由承包商自费负责修复。②对于单价的报价风险、材料及设备的采购风险、施工工艺和技术风险、工程进度与质量风险、因管理不善造成内部工人罢工等风险,则应由承包商承担。

4.3 支付证书在FIDIC合同条款下,共有5种类型的证书,分别是中期支付证书、初验证书、终验证书、最终付款证书和合同终止时的评估证书。中期支付证书:通常是按月向承包商支付已经完成工程量的支付证书。初验证书:在承包商按合同规定对已完成的工程或合同规定的部分工程提出申请后的28d,如检验合格,工程师可对申请的整个工程或合同规定的部分工程出具初验证书。终验证书:工程师应该在缺陷责任期过后28d,在对所有工程进行验收并确认所有缺陷责任证书中所列缺陷得到纠正的基础上,向承包商出具终验证书。最终支付证书:在出具终验证书后,工程师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承包商出具最终支付证书。

4.4 索赔的解决方法工程索赔通常的两类:第一类是可以根据合同随时解决的;第二类是需要司法解释或经征求工程师意见后提交争端调解委员会或最终提交仲载解决的。为有效处理索赔并尽量减少对工程合同的负面音响,最关键的是无论是工程师代表还是承包商的代表,在整个合同期间要保存如下全面详尽的记录:现场日记、进度资料及照片、人力和设备损耗、周报和月报、更新的施工计划、会议记录、现场指令变更指令、图纸的登记、财务卷宗,往来函电卷宗等,并就特别事件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向业主提交索赔意向、索赔报告及程序性文件。FIDIC合同条款包含了保证合同双方不承担应由对方承担的风险的程序。

5结束语

FIDIC合同条件在土木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工程施工合同中已基本普及。如能灵活与熟练地将《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FICID)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加强对工程分包、风险的管理、正确处理工程变更、延期、费用索赔等争端问题,进一步增加市场经济与法制观念,运用法律、经济和科学管理手段来执行过程中合理使用FIDIC合同进行项目管理,可以保护承包商的权利和应得的利益,合理转嫁施工风险,从而避免不应有的损失,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更加紧密结合我国的工程实践经验,注意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和一致。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 施工项目施工成本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恶性压价现象严重,公路工程标价普遍较低,加之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成本控制无章可循,公路工程施工无法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甚至有些项目还严重亏损。本文针对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成本管理体系中权利的最高执行者是项目经理,在成本管理及项目效益方面负直接责任,各业务部门主管及管理人员都负有相应的责任及利益分配等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以制约。而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很多不能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有些项目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技术的开发与提高,也就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2)不注重工程项目质量与成本的相互约束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有的过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有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前者工程质量虽然有较大提高,不去计算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所增加的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后者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因质量上不去,会增加为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维修工程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延误工期,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3)忽视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但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加班加点势必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

3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方法和途径

(一)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

进行合交底,使项目经理部全面了解投标报价、合同淡判、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情况。项日经理部应认真研读合同文件,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对合同协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进行精渎,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变更的项目、可能涨的材料单价等进行预测,对项目的成本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二)建立各项制度

1.建立成本责任制 施工:项日应科学编制施工设计、材料市场 价以_埂顺口的资源配置方案并下达标后预算;项日经理部根据标后预算核定的成本控制指标,预测项日的阶段性日标,编制项日的成本计划,并将成本控制指标和控制责任分解到部、班组和个人,定人定岗,既分工又合作.使整个机构一体化运作。

2.建立资源消耗台账制度。建立资源消耗台账,实行资源消耗的中间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各成本责任部门、作业班组或者个人,应及时记录各自成本责任范围内的各种资源消耗和原始记录,做到日清口算,对各种资源消耗实施有效的中间控制。

3.建立项目月度财务收支计划制度。以用款计划控制成本费用支m。

4.建立项目成本审核签证制度。在发生经济业务的时候,首先要南有关项目管理人员审核,最后经项目经理签证后支付,这是项M成本控制的最后一一关,必须十分重视

5.定期开展“ 三同步”检查。项目经济核算的“j同步”,就是统汁核算、业务核算、会计核算的“ 三同步” 统计核算即产值统计,业务核算即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消耗统计,会计核算即成本会计核算。具体表现为:完成多少产值,消耗多少资源,发生多少成本,三者应该同步,否则,项目成本就会出现盈亏异常情况。

(三)科学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4项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具也不同,导致所发生的费用也会不同。建立施工方案的逐级优化制度,把施工方案的科学优化作为控制项目投入的重点,把施工方案同责任成本预算紧密挂钩。

(四)制定技术组织措施

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又一个关键。一般情况下,项目应在开工之前根据工程情况制定技术组织措施。

(五)科学控制施工进度

如何处理施工进度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即进度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施工项目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过对进度的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把进度成本控制在最低点。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凡是按时间计算的成本费用,如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现场临时设施费和水电费,以及施工机械和周转设备的租赁费等,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的情况下,都会有明显的节约。

(六)降低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在整个工程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70%左右,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一个工程往往在其他成本项目(如人工费、机械费等)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予以弥补。因此,应做好材料的采购计划,采取招标形式,降低材料的采购单价。同时,做好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材料采购部门及现场相关人员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工长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分析,根据工程数量测定材料实际用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在材料采购前,材料采购部门应建立询价小组,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材料采购人员所采购材料的价格一般不得突破询价小组的价格。定期召开例会,在例会上由询价小组汇报材料的询价情况,对于钢材、水泥、砂石料等主要材料应分别汇报不同厂家的价格和质量,列举出选材使用理由,同时公开厂家的联系方式,增大监督力度,提高透明度,保证做到优质低价购料。

2.材料用量的施工现场管理。① 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等手段,减少定额内的材料消耗。② 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说明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报告。每道工序完工后,由材料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实施奖惩。

第7篇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质量控制就是为了达到预定质量目标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它是质量管理中的一部分。相对测绘项目而言,普遍存在项目所在地远离主要质量管理部门、交通不便、执行现场质量检查手段有限、测绘条件差、作业周期长等特点,很容易造成质量控制的漏洞。本文就潢川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浅谈几点体会,跟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质量控制;管理

0 前言

随着户籍改革和城乡一体化政策的落实,切实维护农民土地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制度,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结合潢川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真实、可靠、现势性强、多用途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成果;并将全野外数字化地籍成果数据进行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服务于潢川县国土资源局。通过招投标我院承担并完成了潢川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第六标段工作。2013年潢川县政府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获得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嘉奖。

1 质量控制

1.1 质量控制和超越业主期望是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

在潢川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上,项目经理是我院法人代表在该项目上的全权代表,所负责的项目拥有与院长相同的责任和权力,因此项目经理不仅要管好人、财、物,还要管好测绘项目的协调和进度,负责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抓好测绘成果的质量控制,提交超越潢川县国土资源局期望的优秀成果,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为我院赢得声誉、赢得市场。项目经理是实现质量预定目标的关键人物;项目经理和项目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管理、精心测绘、成果优良”的信心,把认真抓好测绘成果质量当作首要任务。

1.2 院级质量控制和项目部质量控制

就我院而言,院级对测绘成果质量的控制和项目部对测绘成果质量的控制密切相关,是两个不同概念和层次的质量管理。其区别在于管理的主体、对象、内容、手段各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院级质量管理的主体是院里各职能部门,而项目质量管理的主体是项目部职能人员;院级质量管理的对象是总体测绘任务,而项目部质量管理是针对具体测绘工作及相应的人和物等生产要素,重点是测绘程序质量的管理;院级从总体角度出发,就质量管理的目标、计划、组织、制度、重点测绘项目等进行管理,而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则渗透到测绘任务实施的全过程,它在时空上和测绘任务实施交织在一起。因此,项目部质量管理是测绘成果质量合格的主要因素;院级质量管理则是间接管理和控制,主要以指导、监督、检查、验收为手段;所以,院级质量管理以组织性宏观管理为重心,而项目部质量管理以控制性微观管理为重心。项目管理克服了传统的院级管理存在的弊端,使各项测绘工作优化配合。因此,在潢川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实施中,对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测绘成果质量的因素进行管理都是项目部质量控制的范畴。

1.3 选择合格的测绘单位

潢川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绘单位的设备实力、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工作态度。因此,必须选择合格的测绘单位。潢川县国土资源局不仅要考虑成本,而且还要从测绘资质、信誉等级、设备实力和测绘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协调能力、懂法程度等方面进行考察。

1.4 质量控制的要求

测绘成果质量控制是项目部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对所控制的对象采取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和纠正,使其处于可控范围的连续性管理行为;我院对潢川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质量控制的要求如下:

1.4.1 测绘质量控制的主体是项目部

为了实施测绘质量控制,项目部应根据测绘项目具体情况成立质量管理小组、配置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项目测绘质量的指导、监督、检查。院总工办将专职质量检查员下放到项目部,正是落实质量管理的要求。

1.4.2 测绘质量控制要有明确的目标

潢川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总的质量目标已由项目承包合同书明确规定。为了实现总目标还必须将总目标分解成许多分目标,分目标是实现总目标的具体步骤。具体的讲就是将项目分解成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数据库建设三部分进行测绘质量控制。一是严格定量要求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数据库建设的成果合格率多少,优良率多少,才能保证整体测绘成果优良。二是控制活动要求实事求是,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1.4.3 测绘质量控制要按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实施

控制活动就是检查测绘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预定的计划、技术标准、规程相比较是否存在偏差,偏差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是否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所以没有计划和标准,就无法进行控制。实际测绘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准备实行优质测绘却没有计划和措施;准备克服某项质量通病却没有预定的标准;甚至有了计划和标准也不执行,测绘过程中只凭经验和想象,这样测绘质量的控制就失去了意义。质量控制就是要将人们的质量管理活动纳入到按计划和技术标准进行中来,变被动为主动。

1.4.4 测绘质量控制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种连续性的、全面性的管理

质量控制不能“单打独斗”、“纸上谈兵”,必须从分析测绘工作的基本特点着手,找出影响测绘质量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全面的、有重点的管理。

1.5 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测绘成果质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依据“TQC”中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管理的理论对测绘全过程进行一般性的分析,明确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1.5.1 测绘质量的控制

有人认为在测绘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项目经理和质检员的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项目质量控制中,人、机、料、法、环这五大要素,人是决定的因素。管理、实施及测绘人员自身能力的高低对测绘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人员业务能力高低对测绘质量影响的表现形式就是测绘成果质量,因此,必须对人员业务能力进行严格培训、提高。职责教育和技术交底是保证测绘成果质量的前提,只有通过职责教育和技术交底树立起全员的质量意识,才能在质量控制上形成全员参与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氛围。同时要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高测绘成果质量,以达到保证测绘成果质量的目的。例如潢川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第六标段,在权属调查成果质量检查中发现个别宗地图存在3方共有的界址点漏设现象,部分地籍调查表不合格,就是(下转第339页)(上接第295页)由于质量意识淡薄造成的。

1.5.2 测绘所用仪器、设备、资料的质量控制

测绘所用仪器、设备、资料是形成测绘成果的基础条件,也是测绘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保证基础条件按质、按量具备和合理利用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对基础条件的质量控制应采用“三把关,四检验”的制度,即仪器、设备、资料供应人员把关,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操作使用人员把关;检验规格,检验品种,检验质量,检验数量。例如检查项目投入的仪器、设备、资料是否达到潢川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技术要求。

1.5.3 测绘方法的质量控制

实施方案合理与否,技术方法先进与否,均会对测绘成果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项目经理在执行实施方案时一定要结合测区实际,必须执行测绘规程规范和有关强制性条文规定。

1.5.4 测绘程序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是程序质量的控制,程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问题和分析影响程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消除制约因素,使程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每道程序的质量。程序质量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不稳定性是因人工操作所致,而不确定性是指潢川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不象工业产品的程序那样可以事先确定,按步进行。本项目工作量大,同步作业的人员较多,同时存在交叉作业、穿插作业,工作程序具有连续的互相衔接的特点,控制好程序质量,就要做到对每道程序,每项工作全面执行监督实施、检查把关、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控制。例如检查潢川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正在施测的界址点精度,界址点的精度达不到规程要求,就是界址点测量程序的质量控制不严造成的。

1.5.5 测绘成果安全保护与更新维护的质量控制

测绘周期长和多工种交叉、穿插作业的存在,决定了潢川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安全保护的重要性。每项测绘成果的完成对整体测绘成果来说仅仅是产品完成过程中的一个工序,进行已完成每项测绘成果的安全保护与更新维护对整个测绘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严格按照规程及技术要求安全保护、更新维护好已完成的每项测绘成果。例如当已完成的权属调查成果检查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后,地籍测量获得的地籍图、宗地图就要相应修改,数据库就要更新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体成果的质量。

2 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土地管理 问题 共同责任机制 策略

1.我国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政府管理部门在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管理一直以来都受到我国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是政府管理的重点所在,虽然相比以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但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的合理使用,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快速的发展。这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与效益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审批不严,甚至有些部门出现违法违规审批,在审批的程序上把握不严。(2)监管不到位。审批程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一些土地的滥用现象,但审批后的监管也非常重要,但目前很多政府部门在项目审批后,就以为万事大吉了,没有进行事后的监督、跟踪管理。(3)工作缺乏相应的衔接,没有建立充分的共享机制。

1.2土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其中土地的合理使用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土地使用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已经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违规违法的土地使用现象已经逐步的减少,但仍旧存在中一些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土地的合理使用,不利于国家的健康稳定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土地资源数量不清。很多土地的使用并没用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缺乏相应的备案处理,导致政府无法从掌握的文件中弄清土地资源的数量。(2)土地权属混乱。在土地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土地的乱开发现象,出现了很多新增的土地,但都没有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进行,导致了土地权属混乱。(3)土地纠纷增多。在土地使用的过程中人们忽视了土地的使用权与转让权的合理程序,就相关的土地使用、转让、变更、出租、赠与等没有进行按照法律的相关程序进行,最终导致就相关的土地的使用存在纠纷,容易造成动乱。

1.3共同责任机制缺乏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国家是土地管理的主体,土地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低、地与地的关系式土地管理的客体,目标是维护土地公有制,并通过国家对土地的利用的监督,土地关系的调整实现土地的合理使用。由此可知,土地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以及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这其中主体、客体之间的责任是如何承担的是整个土地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必须建立共同责任机制。然而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并没用真正落实共同责任机制,而是一味的强大政绩,甚至出现政府职能的偏差,热衷于项目的开发与投资,导致了很多土地管理中的共同责任机制无法深入的开展,

2.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的建立策略

2.1从政府角度建立与完善共同责任机制

政府作为土地管理的领导者必须从根本上建立与完善共同责任机制,发挥其在共同责任机制中的主体作用。对此政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建立政府问责机制。通过相关的立法与法规的完善切实将这一机制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明确规定责任的主体、责任的性质、责任的承担等,并将此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其次建立责任追究级别机制,就土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来判断其责任的轻重程度,并以此划分责任追究级别。再次,建立资源通常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将土地资源的具体利用状况进行全方面的把握,以适时根据具体的需求状况来做出相应的策略,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后建立严格的审批、监督机制。在具体项目的审批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切忌出现盲目的追求政绩的情况出现,做到从源头上杜绝,同时在审批后仍要进行相关的跟踪与监督管理,切实把握土地利用的动态,以及时的做出相关的决策,发挥主体作用。

2.2从国土资源部的角度建立与完善共同责任机制

国土资源部作为土地管理的重要部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效益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必须支持共同责任机制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建立基础管理责任机制。基层管理虽然是基础部门所执行的,但却处于关键部位,是土地管理相关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基础管理责任机制的构建能够及时的发现和查处相关的违法行为。其次,建立内部责任追究机制,从根本上防治各种失职行为,将职权与责任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有权必有责,凡出现不及时上报、错报、漏报的行为必追究相关权利人的责任。最后,建立激励机制,对于那些做事负责,敢于担当的职员进行奖励,并对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有积极作用的可进行提拔,促进国土资源的发展。

2.3从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角度建立与完善共同责任机制

国家土地监督机构作为共同责任机制的监督机构,在整个共同责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其中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将土地监监察机构的责任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全程监察机制,从而对整个项目的审批进行全程跟踪,以确保把握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对土地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问责情况的监督,做到将责任落到实处,认真的贯彻共同责任机制。从而从外部力量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对资源进行保护。

3.结语

共同责任机制的建立是对于现代化的土地管理方法,将土地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这种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解决目前土地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与问题,也能从根本上保障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国富民强民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