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6:08: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第1篇

1、事故:重特大事故率、重伤、轻伤事故指标为“零” 。

2、2019年上半年安全生产管理处共组织职业健康、隐患排查、劳保防护佩戴、应急救护、电气知识案例学习等培训共计13次,参训人数合计289人次:其中新进员工三级安全教育1人次,转岗员工6人次,常规教育培训277人次。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3、对车间设备设施、锅炉运行情况、压力容器、压力表等附件进行检查。结合集团、股份公司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文件要求,组织员工对公司内的杂物、干草进行清理。共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10次,共发现隐患3项,现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率达100%。

4、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及《辽宁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今年年初公司安委会成员进行调整,完善了公司安全生产组织机构,配备了安全专职、兼职管理人员。

5、与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各级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并在日常生产中贯彻执行,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6、进一步完善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2019年上半年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4个,并建立危险告知卡,使得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完善。

7、2019年上半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5人参加安监局举办的安全培训班。

8、4月份结合集团、股份公司下发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的要求,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展开讨论,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措施,完善物资储备等工作。确保应急处置方案与公司的实际情况更加契合,在应急处置中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得到较大改善。

9、4月份根据集团和股份公司文件要求,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到金杯车辆公司进行一个月的学习机交流,学习内容: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管理规定、应急处置预案等。

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受物料供应的影响,不能按计划下达的月份执行生产计划,致使生产作业计划频繁调整和结转。

2、试制计划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有效及时的解决,影响试制产品的生产进度。

3、由于装配线人员减少,生产时很多工位都需临时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进行装配,导致员工技能水平和熟练程度不高,影响产品装调质量和生产速度。

第2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化工;问题;应对策略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工行业,社会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在这种现状下,更要强化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及时的化工服务。同时,加强对化工行业生产安全的管理,为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一、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化工生产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安全隐患较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事故一旦发生,其危害程度较大。比如2014年,我国化工行业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11起,伤亡人数上达数百人。由于化工生产时会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一旦生产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火灾甚至爆炸,所以为降低化工安全事故的概率,化工企业一定要采取加强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确保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化工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当前,一些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因而为化工生产埋下安全隐患。化工企业部分员工在操作设备时,不按照规范执行,而且对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垃圾未能及时处理,缺乏安全生产意识,进而严重影响了化工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化工企业的发展。

(二)生产设备及材料的影响。化工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具有较强的毒性以及腐蚀性。因此,当化工企业在原材料的运输以及保存的过程中,未按照国家以及行业标准执行时,则将会为化工生产的安全性造成威胁。同时,部分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未对从业人员配备齐全的个人防护措施,进而造成从业人员直接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长此以往,将会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现阶段,化工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大幅提升,设备类型多样化。然而,假如所使用的机械化设备未达到国家标准,或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疏于检修时,则将会较大程度影响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当设备出现问题时,会影响化工企业的生产进度,使企业蒙受一定的损失。

(三)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存在生产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这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极大地安全隐患。一些化工企业过于重视生产,忽视对生产安全的管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而且在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未能按照《新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展开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化工生产安全隐患。同时,部分化工生产企业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从业人员对应急事故的处理方法进行培训,导致一旦发生事故时,多数从业人员并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因此,在事故发生时,从业人员并不能够安全的从事故现场逃离,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

三、应对化工安全生产安全漏洞的策略

(一)全面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合理的控制安全隐患,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并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全面增强了安全生产意识,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学习安全生产法规,通过为员工播放一些近期发生的化工事故案例来警醒员工的安全意识,然后将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在实际生产中,在实际设备操作时,严格安全规范进行。总之,全面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能够有助于化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加强设备的日常检修力度以及原材料的管理力度。在对设备进行选购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严格依照国家以及行业的标准,结合化工生产实际的需要,对设备的性能、规格等进行细致的挑选。当设备运抵作业现场之后,化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应对该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并进行试运转。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相P技术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杜绝各类设备出现“带病”运转的情况。在对原材料进行运输以及保存的过程中,应严格依照原材料的状态、挥发性、腐蚀性等指标,对运输工具、存放位置进行科学的选择,并制定专人进行管理。

(三)增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管理人员应不定期的对生产现象进行巡视,发现从业人员存在不符合操作规范的行为时,应立即予以制止,并对其进行严格处理处罚。管理人员应结合技术人员,对安全生产制度进行详细的制定,使其能够符合实际生产,并将各个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

(四)强化对消防设备的管理。优化配置消防设备管理人员,保证每个管理人员能做好自身保养消防系统、消防设备,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使用;二,加强人员的消防学习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三,为各个岗位职工普及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知识、消防设备使用方法,为日后消防设备的维护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是各个行业正常生产或运营的前提条件,也是要遵守的最根本原则。化工企业要充分认识自身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优化生产工艺,及时检查维修生产管线,及时更换来就的消防设施,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安全生产专项使用长效机制,从而确保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化工;安全生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X9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11-2

0 引言

由于化工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等化学特性,极易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要采用复杂的生产工艺程序,有着极高的安全标准。但目前化工安全事故的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给社会稳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也逐步暴露出了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1 化工生产的特点以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1.1 生产特点

一是生产工艺程序复杂,生产条件严格。化工生产从原料加工到形成最终的产品,需要经过多次化学反应和分离程序,在此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工艺参数随时会发生变化,一个细小的偏差都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威胁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损失。二是生产规模大、连续性强。工业技术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现代化化工生产装置规模的扩大,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化工生产中,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但随之而来的是危险源也逐渐增多,潜在的安全危险隐患也就越来越多,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三是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化逐步渗透到化工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中,极大地提高了化工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化工生产装置规模的扩大、连续化的生产以及复杂的工艺及参数都需要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但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日常的维护和检查,若疏于管理,则会降低其使用性能,为化工生产买下安全隐患。

1.2 重要意义

化工生产由于原料的特殊性以及生产工艺程序的复杂性,比其他行业的危险性都高,而且发生安全事故的影响较为严重,影响范围较为广泛,因此必须重视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其重要意义主要包括:第一,化工产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的比例逐步增加,可以说现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化学产品。因此,加强化工安全生产,保障产品的性能,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国家财产安全。化工生产物质具有特殊性,生产环境也较为恶劣,充斥着有毒、强腐蚀的化学气体,一般都是高温高压制作工艺,极易发生火灾及爆炸事故,威胁生命与财产安全,同时也会污染周围环境、破坏生态等。

2 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1 缺乏安全意识

化工生产人员是直接参与生产的主体,其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化工生产的安全与否。在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占据较高的比例,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时由于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加上无法准确掌握复杂的化工生产工艺程序,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失误、违规操作,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生产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给企业带来损失。

2.2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安全生产,化工企业内部都会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范,以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运行。但就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虽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规定了各项生产操作流程以及人员操作行为标准,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些规定有的被忽略,有的只是执行了一部分,加上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甚至可以说形同虚设。不规范的生产流程及操作行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3 违章操作问题严重

由于化工生产工艺程序复杂,其生产装置的操作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生产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操作。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些生产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无法正确操作生产装置,加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经常出现违规、失误操作,引发安全事故,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并威胁员工的安全。

2.4 生产设备选用不合理

化工生产通常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有的生产原料具有强腐蚀性,或者经过反映后具有强腐蚀性,这就要求设备设备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但部分化工企业选用的生产设备不合理,造成化工原料泄漏,或者不能够承受化学反应所带来变化,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化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3 加强化工安全生产的有效策略分析

3.1 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直接关系着化工安全生产,化工企业必须重视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工作,切实抓好安全培训教育,将“安全第一”观念深入每位员工脑中,使员工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指导员工开展安全生产行为。化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意识培训与教育活动,利用现代化的媒介,例如网络平台等,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手段,可以以典型的案例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操作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将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影响直观形象化,进而加深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安全意识。同时还有加强员工对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进行生产操作。此外,在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只有熟练掌握操作要领、进行正确的操作步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2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生产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将责任具体到个人,签订安全责任书,使员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各种操作行为都是带有责任性,时刻谨记安全生产这一要点,进行正确的操作,保障化工的安全生产,促进化工企业经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3.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要强化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成效,以消除安全隐患为重点,开展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跟踪现场生产流程,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上报上级部门,并当即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同时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并对违规者进行惩罚和教育,保障生产现场的良好秩序。另外,加强企业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将各种信息进行及时交流沟通,共同处理安全事故,执行互相监督,保障生产任务的安全完成。

3.4 做好定时检查工作

化工企业要全面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设备的状态、生产环境、生产人员等,使这些因素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危化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筹划本地区危化品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确定监控覆盖范围,减少监管盲点,增强监控能力;建立危化品生产流通领域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保障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包括检查项目、时间、内容等,有效控制安全风险,节约资源。

3.5 建立全面的监督机制

各级政府及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危险化工产品排查隐患治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监督机制。要让企业从根本上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另外,加大可行有效的资金投入,增强防范事故的能力,要普大危险源,并分级监控和管理各级危险源。政府部门还要严格安全转入,加强新建企业和新建项目安全监管,严格执行新建、扩建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制度和试生产备案制度,切实做好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详细掌握化工生产的特点,以及深刻认识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后,化工企业应深入分析化工安全生产存在安全意识缺失、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违章操作问题严重、生产设备选用不合理等问题,并采取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做好定时检查工作,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等措施完善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促进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实现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张辉.浅析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石化技术,2015(12):267-268.

[2] 杨永胜.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6(08):239.

[3] 霍杰.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6(09):168.

[4] 张运申.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化技术,2015(02):211-212.

第4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问题 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政治敏锐性强不强、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还是要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在此,笔者就电力生产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人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2.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了一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如一些人身死亡事故,就是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以致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

3.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优。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4.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要杜绝常规性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在电力企业中,由于常规性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复性和日常性的特点,因此往往凭经验便可应付自如。而经验有时会成为随意性的温床。比如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下发有关安全生产诸类文件时,常常一发了事。至于对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却不给予应有的关注,对其进行细化、量化,更认为是下面的事。这种以发代管,严格上讲就是随意性的表现,是传统管理思维的一种惯性效应。电力生产事故发生在现场,深究起来,总能找到某个管理环节上的漏洞。现场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往往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随意性的延伸,从而造成了安全管理与操作两个层面的脱节。

要准确地把握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轻重缓急。安全生产管理者应把“安全重于泰山”时刻放在心上,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把安全提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以及职工精神状况,人为地去扩大安全生产外延的概念。比如,在传统节假日前后,人心浮动,职工工作时极易分散精力;高温酷暑和雷雨季节,职工作业环境差,设备易发生问题。对于这些特殊性,各级管理者应心中有数。又如,当安全生产与工作进度发生矛盾时,管理者应警惕急功近利苗头的滋生,应当放慢进度来保安全生产,要明确安全生产是企业效益的支柱。安全生产对企业效益来说是“1”,后面加一个0,就上一个数量级;没有“1”,也就是说没有安全生产的话,加多少个0,企业效益也是0。

要加强安全生产的软管理工作。软管理是相对电力设备管理而言的,包括电力安全生产的资料、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等。软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淡化,比如,大修一台开关或主变压器与贯彻“检修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相比,就所投人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后者远远逊于前者,甚至流于形式。应该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网装备科技含量的增加,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化了,现场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人员也趋少,管理工作则相对复杂化,软管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要强化安全生产的软管理工作。比如,要对推行的标准化工作要强制执行,否则应当按违章对待。针对电网新设备的广泛使用,要全面实行电力安全生产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管理,在设备运行现场推行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建立设备检修标准卡和运行设备巡视卡等规章制度。对开工前的每项工作,都要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把风险分析透,并使有关职工都清楚。总之,要通过这些软管理,增加强制化因素,把只注重设备检修的工作变为同时又注重标准化的软管理工作,实现安全工作不因领导注意力的转移,也不因员工素质差异而发生较大变化的目标。这是我们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向。

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进一步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在电网现代化装备的日新月异中,在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和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出新标准、高要求的形势下,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即必须具备系统思维。何谓系统思维?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动过程。

系统思维就是人们运用科学方法对这些有机整体和更大系统能动反映的过程。在电力安全生产的实际工作中,把握这种先进的思维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系统思维与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相联系,它的包容性更强,视野更开阔;而我们传统的管理思维定式却无法满足新的标准和要求。其次,运用系统思维对电力事故的分析认定较传统方法更具科学性,因而对事故的预防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为电力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提供了先进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依据。

总之,针对不同的情形,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有不同的措施。在当前,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必须要加入系统思维方式和安全生产软管理方式,这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送电系统;安全生产;管理

作者简介:裴景峰(1975-),男,辽宁朝阳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工程师。(辽宁 朝阳 122000)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179-02

送电系统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网安全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送电安全基础的不断夯实,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送电系统安全形势也已趋于稳定,为公司实现安全年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持续改进送电安全生产工作,开阔更广泛、更全面的视野,从专业角度出发,在阅读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送电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送电系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仅不完全统计,供电企业送电人身伤亡事故占全部人身事故的30%左右,仅少于配电人身事故,其中各类触电造成的人身事故占送电人身事故总数的半数以上。目前送电安全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隐患,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送电管理模式不统一

由于送电管理模式不同,引发了衔接协调困难、管理程序不顺畅等问题。安全生产管理难以形成规范和达到统一,安全隐患增多。如个别供电公司按专业成立了送电运行工区和送电检修工区两个相对独立的二级机构,在运行中增加了安全生产风险。当然,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该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其遗留问题的影响仍不可忽视。

另外,送电系统混岗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送电施工企业,混岗现象还很普遍,极易造成安全责任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目前送电系统混岗工作具有普遍性与多样化,如部分供电公司存在集体职工与送电职工混岗,在班组中长期从事送电运行检修工作,甚至有的担当班组长、工作负责人。

2.送电一线生产人员普遍缺乏

根据地区乃至全省的普遍情况来看,缺乏送电人员的原因:一是部分送电职工从送电岗位转到其他岗位工作,但占据送电岗指标。二是有10%的人员因年龄偏大或身体疾病只能从事较简单工作。三是近几年送电系统职工正处于新老交替的过渡期,年轻职工工作技能和经验不足,工程验收和日常设备巡视质量不高。一线人员偏少造成送电设备缺陷处理不及时,设备健康水平下降,事故隐患越积越多,成为安全管理的潜在风险。

3.送电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一是送电设备管理不到位。存在没有按规定周期进行预试、检修的情况。有的检修预试周期过长,有的随机安排,缺乏系统性。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没有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或考核机制执行不严格,导致不能按周进行设备巡视,或对送电系统的运行设备是否良好,是否满足安全稳定运行不了解。

二是送电设备维护改造不到位。受供电可靠性的制约,老旧设备改造进度也受到一定影响。送电设备老旧,故障频繁,除上述提到的管理模式、人员缺乏等因素外,还存在设备缺陷处理不及时等问题。

三是设计产品施工质量把关不到位。送电设计源头仍然存在安全考虑不周到,不按设计标准施工或随意改变设计标准施工,以及采购的设备品种多、厂家杂、档次低、制造工艺差、质量不好等问题。

四是送电基础资料管理不扎实。送电基础图纸资料不全,记录不规范,特别是“三图”不一致且与实际不符,制图不规范统一。主要体现在:设备变动后图纸资料修改不及时,没有考核机制;设备产权不清,维护界限不明确,新设备投运后资料移交滞后,新建工程竣工图和变更单不全。

4.送电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

一是各送电专业的“春、秋检”检修计划不细不实。计划粗略、内容针对性差、计划不周密、重复停电和临时停电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杜绝。“五查”活动在大部分单位没有真正开展,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两措”计划未结合安全生产实际,缺乏针对性,落实不到位,未实现闭环管理,存在计划空洞,内容形式化,没有责任人、检查人和验收人,有的甚至未分解到班组,没有完成情况汇总等。

二是从事故通报中可以看出,部分单位安全生产分析会主要领导不到位,记录的内容空洞、不真实,班组安全活动会开展不均衡,活动内容编写现象严重。偏远地区送电岗位仍存在无票作业或使用旧的工作票、修理票作业,还有的根本不按《安规》要求执行,我行我素,安全隐患多、漏洞大。

三是送电检修工作现场疏于管理,部分检修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感觉较好,仅凭经验工作的问题突出。个别基层供电分公司安全管理网架虽然建立齐全,但安全监察职能履行不到位,班组安全员责任意识不强,各级生产人员还没有真正做到“谁管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工作原则,没有做到安全责任的到岗到位。

5.外包、多经企业的安全管理放松、管理不到位

部分单位放松对多经、外包等施工单位在所辖电力设备上作业的安全管理,如安全措施布置不到位、不全面,作业现场应设围栏而不设,不戴安全帽进入作业现场,无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或有指导书(卡)却执行不到位,作业指导书(卡)编写简单,不能起到指导作业现场工作的作用,甚至有的施工队伍不知道标准化作业是什么,不着装作业,安全工器具不试验等,安全管理水平差距很大。同时也反映出供电公司对外包、多经企业施工队伍要求不严,管理不细,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外包队伍与主业队伍有临时混岗作业的现象;二是外包队伍临时雇工现象普遍存在,内部安全技能培训不到位,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三是以包代管的现象还不能杜绝,现场管理安全措施不全,违章较多;四是在入网队伍资质审查、安全培训上力度不够,没有规避安全责任风险的意识。

6.作业现场管理不规范

一是在“两票”执行上不规范、不严格,源头违章现象严重。现场检查工作票上作业简图绘制随意,有的甚至不绘制作业简图;有的工作票未许可就开工,有的工作票未终结就操作送电,工作票上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签名存在代签和事后补签的现象,工作票和作业指导书(卡)上所填写的安全技术措施现场不执行,有的作业现场应布置安全技术措施,包括现场补充安全措施,工作票或作业指导书(卡)未填写注明,反映出现场勘察制度执行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工作票列写工作班成员与实际人数不符或签名人数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未注明原因。操作票存在前后操作内容顺序颠倒,填写不规范,内容不全,执行的操作票操作人和监护人未签名,操作时间未填写等。

二是个别单位还存在两级调度许可管理程序不清。工作许可程序不顺,操作程序较乱,与管理模式多样化有关。许可的方式较多,有的调度下令给操作人员操作开关,再下令给作业班挂接地线,将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职责分开,不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2.4.2条的规定。

三是标准化作业执行不到位。作业现场还反映出对标准化作业的抵触情绪,以及不正确执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有的未按现场作业实际和危险点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有的无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就流入作业现场执行,有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基本是复制的样本、套话、原则话,对作业现场不能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四是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到位。“两票”使用管理上存在违章现象,反映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安全管理粗放,使很多不合格的“两票”流入作业现场,作业现场安全监察不细、不实,走过场现象较为普遍。

7.安全工器具、带电作业工器具使用、配置和管理不符合要求

一是乱放严重。安全工器具的存放保管未全部做到专库专柜,还存在随意乱放,试验过与未试验放在一起,合格与不合格或报废放在一起,安全工器具与材料、施工工具放在一起。有的单位带电作业工器具平时放在车内,与其他物品混放。

二是配备数量不足。个别单位班组所配置的安全工器具,安全劳动保护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等数量不足。

三是外出作业混装问题未解决。目前安全工器具使用、保管的薄弱环节是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实现可靠保管,大多是与物品、材料混装,工器具磨损、损坏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规章制度不完善。部分单位未按要求建立台帐、未能健全管理细则,使其在无控状态下运行。

8.安全培训深度、广度不够

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一线员工自我保护意识,是防止人身伤害的重要措施。各单位对员工安全培训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深层次的管理培训未到位。如“两措”计划应如何执行和分解落实,事故快报、通报如何学习,怎样举一反三、查找管理隐患,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哪些,违章作业怎样区别等。

二、送电系统安全管理应做好的工作

1.深化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继续深化责任制落实,督促标准化作业的执行,以严、细、实、勤的工作作风加强送电安全基础管理,抓住送电安全薄弱环节和漏洞,加大整改力度,杜绝“春、秋检”、外包、外协工程施工、送电运行检修、季节性工作中的人身伤亡事故。

2.深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结合送电专业的特殊性,通过调查研究,细化、完善送电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随着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投入使用,不断完善《送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3.继续加强送电专业安全教育培训

应根据培训安排计划把送电系统培训当成一项重要任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辽宁省电力公司新修编的《送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送电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安全管理责任,班组安全基础管理等内容。适时开展送电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实际操作培训,组织学员到送电安全管理水平好的单位参观学习。

4.加强送电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

依据检查调研情况,加大整改力度,重点整治送电保修、郊县区偏远综合供电所的送电安全工作,监督、指导基层供电分公司的安全监察管理工作。

5.尽快解决混岗问题

目前各种类型的混岗作业还较多,不利于安全生产管理,当发生生产事故时处理较困难。建议各供电公司按照“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研讨,制定可操作的办法,解决混岗问题带来的多重负面效应,同时解决当前基层单位实际从事送电工作人员缺乏的问题。

第6篇

一、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

(一)煤炭生产管理中体制机制的缺陷

《煤炭法》自1996年8月颁布实施已有10多年,不但内容与目前的安全管理不相适应,而且政府后来出台的政策措施也有与之相抵触的地方;执法主体多,职能交叉重复,导致管理混乱;主管部门监管一体,职责不清,执法乏力;部分执法人员素质偏低,,内外勾结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安全防范体系和控制体系不健全

煤炭生产是高危行业,生产环境特殊,地理条件复杂,井下通风、顶板支护、提升运输、机电设备管理、防瓦斯、防火、防水等环节稍有松懈,就可能发生事故。但是,安全防范体系和控制体系还不是很健全。

(三)安全投入不足,科技含量偏低

在安全投入方面,虽然近年来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由于历史欠账多,并不能真正依靠科技引入切实地提高安全水平,特别是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少,得不到必要的安全技术培训,还存在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

(四)安全意识薄弱,急功近利思想严重

多年来,煤炭供应偏紧,煤炭经营者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一心多挖快挖,只算眼前经济账,漠视安全;有的监管者甚至入股煤炭企业,,无视监督安全问题。

二、加强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着力强化安全思想意识

一要转变煤炭企业经营者的思想观念,让企业经营者深刻认识到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一切经济效益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安全没有保证,其他效益就无从谈起。二要清除各级领导思想认识上的“隐患”,使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从上到下层层递增逐级加强。三是要抓好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四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凭党性凭良心抓好安全,少做面子工程,采取有效办法和手段,把安全搞好。

(二)健全和完善安全制度,狠抓落实

一要健全基层单位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专职监管人员,避免出现既是监管者又是被监管者的矛盾。二要抓好安全制度的落实,基层区队要把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人员,使目标、权利、责任相统一,使抓落实走向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三要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和监管监察,不断强化各项工作措施。四是制定安全目标责任制,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年度安全管理目标,实施分层管理,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三)多渠道增加安全投入

一是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特别是管理层队伍素质。二是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深化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提升煤矿集约化水平,提高煤炭企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三是在增加安全投入的同时,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避免安全资金被挪用。

(四)以人为本,精细管理

一是通过领导的率先垂范,使全体职工做到思想上重视安全、措施上保证安全、行动上落实安全。二是围绕通风、提升、运输、排水、供电等主要生产系统,研制先进的安全装备,采取积极措施,保证设备不论是在动态过程还是在静态过程始终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三是建立监督检查和考评机制。

(五)进行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控制和减少超设计能力生产

第7篇

关键词:煤化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一、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现状没有实现根本性改变,工艺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一些合成氨老式压缩机还在工作,很多合成氨的通气岗位还是由人工操作。部分小化工

企业的安全问题更加触目惊心,如一个反应釜就是一个工厂,自动控制手段缺失,安全设施不完备等,安全生产存在巨大隐患。

2、石化产业近几年快速增长,安全管理力量不相适应。有化工企业以100%甚至更高的增速在发展,但是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的数量增长却缓慢。尽管原来的管理力量还在,但是管理对象的

增多导致管理力量的摊薄,这也使得化工企业的精细化安全管理面临新挑战。

3、多重因素导致化工安全生产压力增大。装置大型化、配套设施大型化、装置的储存设施大型化,都意味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的难度加大;煤化工发展迅速,现在山西、内蒙古、

宁夏、新疆等产煤大省份纷纷上煤化工项目,但一方面煤气化环节目前没有安全标准,还处在边研究、边实验、边设计的阶段,另一方面煤化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数量远远不够,工人素质也跟不上现

代安全生产需求;化工园区面临安全管理的两难选择,这么多化工企业聚在一起,一旦发生危险,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为提高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减少因此 造成的损失, 笔者认为应该在坚持“五个强化”原则 的基础上,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前管理工作进行改善。

1、树立煤化工企业科学、安全发展理念。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 将安全生产纳入煤化工生产企业建设总体规划, 与经济同步协 调

发展。

2、进一步强化煤化工企业安全监察监管机制。落实政府监管主体、企业责任主体和法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强化现场管理, 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 遏制事故发生, 构建煤矿安

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即要求企 业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安全管理网络, 并有鲜明的层次, 网络内各部门甚至是每个岗位都要制定明确的安全工作职责, 实现层层监督,层层考核,最大

限度地实现全员对安全工作的参与和监督, 提高安全管理网络中每个层级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只有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反馈机制并行, 才能实现安全管理的良性循环, 不断推进安全管理工作上新的

台阶。

3、加大煤化工企业安全投入。要使安全投入在煤化工企业生产经营投入中占有一定比例, 保证安全投入能够不断提升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从 而有效改善安全生产

的环境。

4、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法 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 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的行动指南, 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 程中安全生

产风险, 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的, 加强 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要建立、完善和落实各项 规程、规章和制度, 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活 动。一方面要以安全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

方政府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要以生产经营过程中危 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事故教训为依据制定安全规 范、制度。另一方面要发动各个方面去执行、落实规 范、制度, 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 无法发挥其效

用。

5、建立煤化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负责到位的安全检查能反映出安全生产各方面工作开展情况。要健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 度, 完善矿井防突、防火、防尘、防水、防洪等系

统,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建立重大隐患分级管理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综合检查、专业检 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

6、加强培训, 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包括领导层面和员工层面的培训,要根据目前的现状, 采用“专兼结合, 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并注意取长补短,适应新形势对安全培训的要求。要根据煤化

工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引进 技术人才; 培训方法要不断创新, 应根据接受教育 的对象不同, 增强多样性、实用性和灵活性, 以最大 限度地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内容要按照“干什么, 学什

么; 学什么、教什么”的原则科学设计。这样才能培养造就一支高效的人才队伍, 从而为煤化工企业 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7、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与装备。采用战略合作方式, 联合协作,共同探索解决安全生产难题的方法,如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复杂地 质条件下的支护形式、

安全工作、防治水等, 从根本上改善煤化工企业安全状况和安全生产条件。

8、建立具有专业素质与水准的应急救援组织。要建立严密的应急救援体系, 包括安全消防 部门、生产车间、后勤部门、医疗部门等; 制定贴近 实际的应急救援预案, 包括各个级别、各个方面的应

第8篇

关键词:两票;使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63-02

相信作为一个电力人,都知道“两票”,即工作票和操作票。确保安全生产“十动作”之首的“凭票工作、凭票操作”,指的就是工作票和操作票,由此可见“两票”的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两票”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核心,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素有生命票之称。经过无数电力人的实践和血的教训证明,凡按规程规定办理了相应的两票手续的工作和操作任务,其设备和人身安全就有了一定的保证,否则,就会导致难以预料的恶果。

通过本人在安全监察部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部分事故(事件)的分析归纳,浅谈“两票”在电力安全生产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操作票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操作票的票面存在的共性问题

1 填写不严肃。有的票的操作时间只填了一、二分钟,有的两个操作任务的时间间隔只填写相差一、二分钟,再就是操作票填写字迹潦草,缺少签名,丢失、缺损等。

2 操作票上签名、盖章、打“√”不符合规定要求。有的漏签或代签;有的漏盖或盖错章;有的执行完毕未打“√”;有的在第一空行未盖“以下空白”印章;有的作废票不加盖作废章留在现场等。

(二)无操作票操作

由于工作人员麻痹大意,凭侥幸不填票而开展工作;或为图省事,借事故抢修的名义而逃避办票手续;更有甚者目无法规,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工作前填不填票无关紧要,所有的设备设施我都熟悉,或开了票也不带到现场,或事后补开票、补打勾应付检查。

(三)不审票操作

按两票使用要求在进行任务操作前必须对操作票实行三审制。三审是指操作票填好后,必须进行三次审查,即自审,由操作票填写人进行;初审,由操作监护人进行;复审,由值班负责人(班长)进行。但操作人员往往认为经常填写的操作票不会有错审不审也没关系;初复审人员拿到票后也不审直接签名就交给操作人员执行操作。

(四)不模拟(模拟预演)操作

开始操作前,应先在模拟图上进行核对性模拟演练准确无误后,再进行设备操作。但由于操作人员麻痹心态,为了节省操作时间,认为自己熟悉操作任务,没有必要进行模拟就直接到现场进行操作。

(五)伪造操作票

操作人员认为自己熟悉操作任务,操作前或操作后开票都一样,所以先操作后再开票,或者是开了票但操作完成后,发现票中遗漏重要操作项,操作人和监护人重新伪造合格的操作票,将被执行的操作票作废或丢弃。

(六)不唱票操作和违反监护复诵制

唱票操作是两票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是确保操作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最后一个安全防护关。但在操作中,经常出现监护人没有进行唱票,操作人不复诵,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名称,凭记忆、想当然进行操作;监护人离开操作人去做其他工作。

二、工作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票的票面存在的共性问题

1 有的工作地点填写不够明确或双重称号不规范。变电站(发电厂):电压等级+设备名称+变电站开关、设备编号;线路的:电压等级+线路名称+变电站开关编号(T接变电站开关编号)+停电范围+共杆线路区段的位置称号及起止杆号。

2 第二种工作票安全措施栏填写不具体、不明确,安全措施缺乏针对性。如:(1)应填写带电部分和电压等级;(2)人身对带电体的安全距离、绝缘杆的有效长度,必须填写具体数据;(3)专业监护时要写姓名,并提出不得干其他工作。

3 “保留带电线路或带电设备”、“工作地点保留带电部分和补充安全措施”应填明的,票上没有填写。有的用词含糊,填写内容指示不明确,如“附近设备带电,应保持安全距离……”等。甚至有的把电气工作票“工作地点保留带电部分和补充安全措施”栏的填写规定为签发人填写。实际上该栏是许可人向工作人员交代安全注意事项的书面依据,本应由工作许可人根据现场实际进行填写,这是“安规”的规定,责任重大,不应违反。

(二)无票工作

无票工作主要发生在:(1)变压器台架上的工作中;(2)主要涉及的是第二种工作票;(3)有的有工作票,但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变更安全措施,或临时变动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实际上是处于无票状态;(4)线路检修更换绝缘子不开票;(5)个别工作票签发人一次性签发多张空白工作票,放在生产现场供工作班随时取用,这种票失去了严肃性,形同虚设,看似有票实无票;(6)到用户处工作不开工作票;(7)改建、扩建工作的土建不需要运行设备停电的和消防、绿化及维护不需要运行设备停电的。(8)开有工作票,但不带票到施工现场,有票等于没票。

(三)搭票作业

1 搭票工作之一是别的施工队在自己供电辖区范围内施工时,私自顺带进行其停电范围内的一些工作。导致办理工作票的工作任务完成了,而搭票工作的工作任务未完成,工作票到期工作还不能完工,造成工作票延期,或工作负责人忘记,提前办理了工作票终结,这样极容易发生事故。

2 擅自扩大工作票的作业范围。搭票工作之二是在工作地点完成缺陷处理后,擅自进入非工作地点检查处理缺陷。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考虑不周,实际工作范围要比工作票中规定的工作范围要大,或工作中发现了新的设备缺陷需要处理,为图省事捎带干了。

(四)不按规定办理工作票延期手续

工作票的有效时间内未完成工作的,应在有效时间(提前时间应能够保证申请手续按程序顺利进行)未结束前由工作负责人向工作许可人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给予办理延期。值班负责人得到值班调度员的批准通知后,方可将延期时间填在工作票上,同时通知工作负责人,双方分别签名后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延期,在办理延期手续时往往都是快到了工作计划结束时才办理。

(五)工作票实施中的现场验电、接地存在的问题

验明确无电压后才能开始工作,验电时,必须用相同电压等级的验电器,在接地点验电;装设接地线必须由两人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1)装设接地线前未按照规定验电;(2)不按规定顺序装设接地线;(3)临时地线不合格;(4)少挂或未挂保安地线;(5)接地点或操作方法不符要求。(6)使用断股等损坏严重的临时地线;(7)线路临时地线接地棒埋深不够;(8)票面上在安全措施栏只填使用一组接地线,而工作票终结栏却写拆除两组接地线;(9)有的未带验电笔或带了验电笔不使用,有的带到现场的验电笔与运行设备的电压等级不一致;(10)验电前不检查验电工具。

(六)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不符要求

按照工作规程,在电气设备和线路上工作,应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1)户外部分停电作业,没有全封闭安全遮栏;(2)户内部分停电工作应设遮栏而没有设或所设遮栏不符要求;(3)工作在繁华区没有使用全封闭安全遮栏;(4)有的遮栏装设不牢靠,利用带电构架作支撑等;(5)有的标示牌少挂或悬挂不正确;(6)邻近带电间隔、带电构架没有挂标示牌。

三、两票在执行中常遇到的问题

我们知道,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决定着人的安全行为。“两票”是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保障安全生产的行为体系,它的执行极为严格和烦琐。所以在执行中,受到其烦琐性以及员工细节意识薄弱,工作作风粗放、毛糙的问题比较突出,得过且过的现象极为普遍,很容易产生执行疲软的局面。

1 执行行为的粗放

员工在操作中,不严格执行安规和作业规程,出现作业现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防护手段不到位,作业过程中危险因素失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现象。

2 安全意识的淡薄

由于安全意识淡薄,经常出现习惯性违章。不按规程要求去做,不使用安全工器具,不开票或不按工作票的要求做,无操作票操作,有章不循,心存侥幸,都是安全工作中思想意识淡薄的表现,这就直接造成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四、整改措施和建议

1 加强安全责任意识教育

“两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是不严格、不认真执行规程所造成的,安全意识淡薄,图省事,存在侥幸心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把人员自身安全的措施和规定看作是领导的要求,使两票实施流于形式。因此,管理者要深入现场多做引导、指导工作,结合实际解决职工思想问题,培养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全面实现。

2 加强两票培训

要正确使用两票,不是仅仅提出“不能这样做”,更要解决“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目前两票实施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一是学习、理解不够透彻,因而不能结合实际运用;二是对如何采取措施落实规程要求缺乏深入研究,有的还强调本单位、本部门的“习惯做法”;三是新人员、转岗人员的水平不能适应生产需要。因此,要加强对两票使用的定期培训和学习,使生产人员熟练掌握安全规程,从技术上解决两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3 深入开展反违章工作

严格执行“两票”制度,杜绝习惯性违章。针对具体的任务,抓好危险点分析和安全技术交底,保证安全职责到位,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4 完善生产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

认真检查生产现场的安全标志、安全设施和防护装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强化制度建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