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6:08: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教学中肩负着传递我国传统文化,塑造学生人文情怀的重任。因此,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基本知识的记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性。本文通过情境教学法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期对初中历史教学做出启示。
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意义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根据教材内容,借助于声音、语言、图片、模型、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推进教学的发展。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首先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课标规定课堂学习的中心是学生,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学习中,使学生在规定的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推进历史教学的发展。首先,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距离学生当前生活相对较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而言会有抽象感,情境教学恰好能将书本中静态的、抽象的历史转化为学生可观可感的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切身地去感悟历史,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参与到历史学习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状态,使课堂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衷心热爱历史学习。
除此之外,情境教学法能够促进历史教师的教学转变。新课标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都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教师在教学中的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够促使教师在情境构建中逐渐丰富课堂组织与表现形式,拉近师生间的交流,全面增强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语言表达、课堂组织等方面的能力,促进教师转型。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1.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设备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在新时期已经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声、光、电、影的变化进行场景的构建,实现教学的发展。在情境构建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堂场景进行包装。在教学中播放的图片,能够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体验下对那段历史产生心灵的震撼。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资源的链接,充分扩展课堂容量,为教学组织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
2.利用语言带入情境
情境不仅是指外在的包装,也是一种内在的带入,即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真正将学生带入其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言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富于感情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历史教学除了要为学生普及基础的历史知识以及文化常识,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
情怀。
3.设身处地融入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设想等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教师要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古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讲解《伐无道,诛暴秦》(人教版七年级)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分析了秦朝当时的社会状况后,问学生如果生活在那时的秦
朝会怎么想、怎么做,尽管学生的想法总是会有很多的扩展,如找一个世外桃源生活、统治者以及离开到海外等,教师在学生的情绪达到一定状态后,进一步引出教学内容。
4.让学生参与到情境创建中
在教W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进行自主的情景创建。例如,在一些课程教学或者结束一个单元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对其中某些片段进行表演,并且自己准备表演中需要的一些道具等。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一些较为远的古代历史,学生能够切身去体味。实际上,当前许多综艺节目或者电视节目都会涉及穿越、古装等题材,对学生已经造成了强烈的吸引,学生本身就对古代社会有所期待,因此,借机引导学生体验当时的情境,能够很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教学发展。
整体而言,初中历史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关注,促使学生对遥远的历史有所体味,并且在这种体味中形成感悟。情境教学也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新的要求,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逐渐积累教学经验,实现教学的新发展。历史教学不再是枯燥记忆,而是可以用感情去体味内容。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断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220-01
当前,我国初高中历史断层问题日益显著,其也日益受到广大历史教师以及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初中历史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而高中历史教学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升华。其中,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是以初中历史课程为教学基础,并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性质及目标与任务等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以及选择性等原则,不断调整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目标。
一、初高中历史的断层现象
1、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不衔接
当前,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无法实现有效衔接。例如,在初中七年级上册中,第六课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其主要让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并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然而,在高一历史必修课中,在讲述《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时,该内容主要让学生识记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以及秦朝统一的历史知识,并理解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
2、初高中历史课程类型存在断层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几套与初中历史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全口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全口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教育部颁发的这些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设计思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点。当前,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没有实行单科历史课程与综合历史课程并行的历史课程设计思路。目前,我国很多初中历史课程主要是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来设计课程,而忽视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3、初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存在断层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并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大变革时代》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历史作用,进而提高运用生产力和生产管理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商鞅、李斯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然而,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主要讲述了皇帝制度的确立以及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权力中心以及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二、如何改善初高中历史断层问题
1、优化高中历史教学进程
高中历史是对初中历史知识的升华。例如,初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二课是《美国的诞生》,其主要介绍了英国咋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的十三个殖民地;英国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来克星顿的强盛;华盛顿;《独立宣言》的发表;萨拉托加战役;1787年宪法等基本史实。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这些知识,让学生掌握美国诞生的情况。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是美国的建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主要有:联邦政府的缺陷;《1787年宪法》以及美国两党制等内容。高中历史主要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特别是历史概念方面的内容,并新增了很大比例的历史内容。针对初高中历史存在的断层问题,教师应优化高中历史教学进程,依据初中历史教学内容,适时加深教学内容,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对学生及课程内容进行层次分析
目前,初高中历史断层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更好的衔接初高中历史课程,从而避免断层现象的出现,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并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教学。在高一历史必修课中,其主要反映了人类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西方近现代政治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单元,即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内容,其一共需花费8个课时。这些历史内容较初中历史教材较为深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分配好上课时间,并重点讲解这些历史内容。
3、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一个基础性的讲解,避免学生无法理解历史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体之间差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查找比较项目,如,英美两国的元首分别是谁、英美两国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英美两国国家元首的任期、英美两国国家元首的权力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会议翻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找到英美国差异之后,教师应列出一个表格,并分别记录两国的特点,从而使知识点更加的清晰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专题式的历史教学,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历史知识结构的框架,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并不断形成自己的历史框架。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为推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部于2011年底颁布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1]。新课标引领、指导着我国初中学段历史教育教学。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新课标更突出了历史学科“育人为本”的教育功能,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课程内容上,突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性、通识性和发展性,精选教学内容;强调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注重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倡导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以此为基础,笔者试通过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谈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可行性方法。
一、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消极后果及原因
传统历史教学模式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它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准确把握历史教学活动过程,系统传授历史知识,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掌握较多书本上的历史知识[2]。但是,它的缺陷与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教材、教师方面来看,教材编写枯燥乏味,语言干瘪,只见事件不见人物,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僵化呆板,大多数教师的上课步骤是挖掘历史事件背景,弱化事件经过,强调历史影响,这种重结论、亲史实的做法成为了“填鸭式”教学的典型;教师过分强调书本知识传授和课堂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被忽视,自然听课也成了一件苦事;有些教师专业素质较低,过分依赖教参等辅工具,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和统一性。
同时,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造成的消极后果也相当明显[3]: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厌学情绪大;学生学习欠缺自主性和独立性;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薄弱;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能活运用能力差。
造成这些后果的主要原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地域差异、学习环境、家庭因素等。主观因素涉及到学生学习目的、动机、兴趣、态度、学习策略、方法采用等差异。对学习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目的与动机,动机有工具性动机和综合性动机之分。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持工具性动机,当外因条件有利时(例如升学压力等等),工具性动机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但当外因条件变得不利时,其学习积极性会下降,学习效果也会减弱。再次,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动机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成效产生影响。鉴于多数学生学习你是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中考,他们对历史学习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持消极甚至抵抗态度。最后,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较大问题。学习方法包括“学习策略”和已经程式化了的学习行为两个层面。大多数初中学生赞成学习历史应多记多背,但在实际学习中却难以做到身体力行,持之以恒。
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含义
社会建构主义是M.Williams & R. Burden等学者提出,其理论基础包括维果茨基(Vygotsky)[4]提出的有关人心理发展理论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活动说、中介说及内化说以及皮亚杰 (Piaget) 等人提出的建构主义学说等。社会建构主义将建构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和社会互动理论结合起来,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其主要观点包括:1.反对知识的简单传授,强调知识由个人从自身经验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而自我建构的,这种建构不是个体的,而是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因而是社会互动的结果;2.尊重学生情感需求和个体需要,进行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即除了强调学生认知发展外,还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积极个性品格的发展,情感价值观的发展等;3.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环境4个方面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学生作为知识建构主体处在中心位置,教师、任务和环境处于位置,教师是学习任务的设置者和学习环境的营造者,任务和环境又对教师进行牵制、给予反馈,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三、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1.构建目标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往往停留在知识点层面,缺乏文化、思维层面(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层面)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把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目标融入到初中课程设计中, 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即每一课应包括知识目标(应该掌握的知识,即知道什么) 、技能目标(应该掌握的技能策略,即能做什么) 、情意目标(为人处事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即为人如何), 课堂教学重心从关注如何让学生接受现有知识, 到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评估、综合自己学习能力,以及帮助并监督他们建立短期及长期学习目标。
2.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尊重学生情感需求和个体需要,进行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即除了强调学生认知发展外,还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积极个性品格的发展,情感价值观的发展等。针对学生普遍存在历史没用的功利主义思想以及缺乏学好历史的自信心,自我评价偏低等问题,教师应从情感策略入手,从学生现有水平出发,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有趣且操作性强的任务,提供合适的帮助和指导,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与兴趣,提高自信,从而增强学生的自觉主动性,进而提高学习质量。
3. 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由个人从自身经验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而自我建构的,这种建构不是个体的,而是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因而是社会互动的结果。教师可根据合作学习理论实行“小组合作制”,即让学生们自愿组合在成员能力各异的小型学习组中互相帮助,从事学习活动。在一个合作小组内,性别有男有女,学习基础有好有差,充分发扬每个组员的长处,发挥每个组员的合作精神[5]。课内,学生们可以交流、讨论,课外学生们互帮互助,互相补充,形成良好的学风。这种形式有利于加强学生间的人际互动,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综合组织能力。
4.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学习
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应该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学”,而非教师“教”。现代信息丰富,接触途径便捷,教师可向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通过有效的示范和辅导,引导学习者利用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有效的工具获取和处理各种有效的信息,交流合作,建构知识。当学生在选择方法、渠道遇到难题甚至偏离方向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援助和支持。总之,在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所有的信息资源都应该用来支持“学”。
四、结语
从前文可以看出,研究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对初中历史教学具有启示与指导意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针对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认真研究学习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更新观念,大胆地改革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发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探索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初中历史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3]Williams, M.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手段
初中历史教学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都是通过教学形式展现出来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将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统一起来,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1 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学生对教学若感到枯燥无味,必然“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其次,寻找兴奋点,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化。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与视角,寻找“兴奋点”。教师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教学用的各种素材性课程资源,如生动的文学、历史、科学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发人深省的警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学生“愿学”“乐学”。在历史教学中经常用时事热点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如在讲的时候,就联系了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被高价拍卖。也联系了当前流落在海外的国宝的情况。通过讲述,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了解对中国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也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 、突出。
2 历史教学要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⑴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⑵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⑶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 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再如讲《明治维新》,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3 历史课教学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总结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但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并不能一一区分。我就这样提问:“塞尔维亚参战是否也属于非正义性质呢.”大家讨论后统一了认识:塞尔维亚的参战带有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是正义的,但从交战范围、参战人数来说,影响小,不改变整个战争性质。经过比较,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4 以练带讲,以讲促练,使讲和练融为一体
一、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但实际上,种种因素却影响着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加大高中历史教学的难度。
1. 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差异,造成知识链的脱节
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教材,在课程目标上,都强调三维目标,强调历史学习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二者仍有明显区别。
知识侧重点不同,初中教材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兼顾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基础性,而高中教材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综合性;能力要求不同,初中主要在于识记、理解,尤其是识记层面。而高中要求则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层面,要求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认知,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结构、内容标准上,初高中也存在差异。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以主题的形式,要求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历史的时序性,但知识体系欠完整,知识结构较散落。而高中历史在初中通史体例的基础上,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但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甚高。
以上差异就造成目前初高中历史知识链脱节严重,也增加学生对知识体系掌握和理解的难度,不利于课改目的的实现。
2.初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现状,也影响着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如: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的基础知识相对欠缺,而且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初中历史学科长期不被重视,缺乏正规的教学;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高中历史课程,却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知识储备,从而使高中学生普遍感觉新课程内容偏多、偏深、偏难;且高中历史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深奥、抽象,如经济学理论――凯恩斯主义等,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会体验,也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知识要求。
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衔接,也就成为高中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针对历史教学现状探究对策
1.加强校际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学校组织初高中教师学科交流活动,以及下乡支教等,了解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关注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状况,使我们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做到“新旧知识”心中有数,教学详略得当。
2.钻研课改标准,分析新教材的重难点。
首先,要认真研读课标。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明确课标内容的主题是按文明史来构建历史课程体系的,分别介绍了人类的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精神文明史;领悟内容标准的表述方式,明白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可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而高中历史课标更强调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这样,依据课标的内容与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使教学教学详略得当。
其次,借鉴不同版本的教材,开阔教学视野。每套教材都是编者对《标准》的理解,通
过对教材的研究,找到其共性的东西,这应该就是教学的重点,课标的要点。如人教版和岳
麓版的教材,两者间是骨与肉的关系,前者注重知识的概括,后者注重史料的解读。
3.加强对学生新课程知识的指导.从历史教育教学观念、方法和内容方面突破,逐步消除初中阶段的旧习,通过兴趣引路,能力渗透、逐步养成,以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惯适应课改的要求。
4.教学方法的改进,引导学生能力的提高。
(1).要重视课前预习。初中历史学习停留在“被动学习”状态的,普遍养成了机械的学习模式。然而,高中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这实际上强调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此外,高中课程内容多,时间紧,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必要,这样上课才能抓得住学习要领,才能弥补初中知识的不足。
(2).要讲究教学策略,整合教材知识。
首先,针对教材内容多和时间少的问题,应讲究教学策略,以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如课堂中,采用挂图和多媒体等手段展示历史知识,可节省课堂时间,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方法要灵活。高中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新知识,提升概括和归纳史实的能力;而教材编写理论性、概括性强,历史概念多,这都超出学生认知水平。针对这些问题教学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可通过案例分析,或合理的情境设计等,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历史规律。故此,在实践中要注意:以新课标理念的更新来促使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以研究学生的变化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重视课外的研究性学习。历史新课程在学习能力方面强调“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所以,学会搜集和整理材料,加强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应用训练,是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师应重视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理解的能力。
第四,重视史料的解读能力的培养。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指导学生通过“读-找-想-答-查”,抓住材料主旨,获取有效信息。
5.拓展知识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面对“专业化和学术化”色彩浓厚的教材,教师要加强这些方面的专业进修。只有通过专业进修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
6. 充分利用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部分的第一句话是:“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本标准为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反映的是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初中阶段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依据,我们必须严格执行。
如何切实执行新修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笔者认为:
第一,教师必须确立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观念。虽说课改已历经十年,但据笔者了解,在教师中仍存在有轻课标、重教材的倾向,甚至有些教师以当地的中考考纲代替课标,课标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教学离开了课标,教学目标就不明确,教学效果和质量自然受到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以课标为教学依据。
第二,教师要加强学习,真正理解课程标准。拿到课标后,有的教师只关注课程内容部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完整地研读课标,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明白“怎么教”。教师只有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在全面了解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运用教材,指导教学。当然,切实执行课标,并不是说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主动权,如每个学习板块除了规定课程内容,还有活动建议。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及必须经历的历史思维训练过程;教学活动建议旨在指导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教师可在具体实施中酌情处理,因材施教。而为了增强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标准》(2011年版)设计的课程内容也是留有余地的,在完成课程规定的内容外,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发课程资源,适当增加教学内容。
教师不仅要确立以课标为教学依据的观念、理解课标,更要全面落实历史课程标准。
“教学建议”总论中指出: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本标准为依据,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按照本标准提出的规定和要求,注重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并使其具体化为课时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本课程所要达到的结果,它在课程标准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课程目标决定了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而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①同时,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直接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重要问题。
课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应该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过程与方法”强调对历史的认识,形成于历史学习过程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维。同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建议”特别强调,教学中在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笔者认为,历史教师要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三维目标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其中,“过程与方法”方面很重要,因为无论知识的达成,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都要通过过程与方法来实现;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学习的方法,又是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反映。
教学是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学改进是为学生学习改进服务的。我们应该如何改进教学以促进学生学习呢?
1.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标准》(2011年版)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更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经验。教师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讲述、讲解、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材料研习、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
2.要突出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
这一点在《标准》(2011年版)别鲜明。记得几年前刚刚课改时,不少初中历史教师在经过各类培训的“头脑风暴”后,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使历史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小组活动、历史剧表演……课堂教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取得了很多优秀的历史教学成果。但在让学生尽情活动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学科的独立性有时被淡化了,弄得历史课不像历史课,倒像是“综艺节目”了。《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了要突出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在《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别提出:“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依笔者理解,《标准》(2011年版)肯定了讲述法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也反映了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
如何让现在的学生理解历史?如何让时代的差距不成为理解的障碍?让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当时的历史场景,理解历史是可行的。教师可以采取讲授的方式,讲述学生所不知的历史细节、历史故事。笔者认为,教师讲述多并不等于忽视以学生为中心,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被调动起来。历史课堂不应在乎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而应注重深层次的思维。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历史,学生不一定就是被动地接受,这关键在于教师是怎么进行讲授。学生最不喜欢听老师照本宣科,历史课也一样。如果教师的讲授内容是具体的,教师的讲解分析是深刻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简明形象、生动幽默的,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
第二,要注意历史知识宽领域、多层次的联系。
在“教学建议”指出,应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要对影响历史事件的因素作综合考察。
依笔者理解,课标中的这些建议是提醒我们一线教师关注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还有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3.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
课改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学科,在现实教学中,确有部分教师用“读书、划书、背书、听写、默写”来进行教学,“死记硬背”似乎成为历史学习方式的代名词。所以有很多学生喜欢历史,课外爱看一些历史类书籍和历史剧,但却不喜欢历史课。被动学习方式不仅降低了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历史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我们的历史教学还需使学生初步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多一些探究和思考。这也是《标准》(2011年版)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的动因。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标准》(2011年版)指出:“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据以上内容我们发现:《标准》(2011年版)所述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注重历史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2001年出版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①对于该问题的表述是:“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较之原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现在的“四问”更全面地反映了探究的过程。
初中历史教育主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其进入高一级学校,也为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标准》(2011年版)指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如对学校周边的文物古迹、社区、村庄、企业等进行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的调查,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进行较为完整的叙述,提出自己的见解。”
除了“教学建议”,如果结合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和“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教学过程中还要及时对教学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等。例如:历史教科书、图书馆资源、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网络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人力资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水准将对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更多也更深。
一、注意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上。在课程内容上,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因此从课程内容上看,这轮历史课程改革使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距离拉大,有所脱节。在呈现方式上,旧课程初、高中都是严格地依照时间顺序从古到今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的弊病在于教学内容重复率高。新课程改革克服旧课程的弊病,高中历史课程采用模块与专题的方式呈现。但受所规定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历史是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时间是串联历史的线索。时间的顺序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的纵向次序或因果关系,注重时间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忽视了这一特点,历史就会变成一团难理的乱麻,“新课标”规定的“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课程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初中历史的学习基础关系着高中历史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与高中历史的链接,防止学生感觉到高中历史知识混乱的现象发生。
二、教师要注意改革教学方法
1.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2.要引导学生合作解疑。开展多彩的讨论是其重要手段,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
3.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积极鼓励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往与合作,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学会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三、以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1.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教学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面向生活,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会焕发它的生命力。实际上,无论是关注“质”还是“量”,教与学就是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中师生要有平等和谐、互动开放、体验感悟的基本理念。教师不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创造性,要树立发展本位的教材教育观,要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有着一定的转变。历史作为初中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学科,对学生们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深刻的作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重视的是朝代、年份、历史事件的记忆是否牢固,而忽略了公民教育的这个话题。所以,与许多国外的教育相比,我国历史课堂中公民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本文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公民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对其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公民教育;研究
前言
“公民”这个话题经久不衰,是许多历史学家和教育学家都非常关注的部分。同时,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国民意识,使他们对历史课堂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准确的解读,培养学生作为一名社会主义人民的素养。所以,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历史课堂中的公民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公民教育的意义
1.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公民精神和内涵的理解有着深刻性的必要。从经济角度而言,我国传统的经济形式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中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要求公民要在发展中以长远的眼光入手,从而达到责任意识的培养。这种形式大大压制了人民的主体意识,对个体化的健全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如今的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在强调集体利益,强调责任的同时也应该使人们明白权利与义务的相对统一,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而学生作为国家重点的培养对象,也要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一份力量。
2.青少年自身发展的必要选择。初中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形成的基本时期,这时他们的心理都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不在教育中对其进行引导,很可能会使他们误入歧途。以一个典型的实例为证:在苏州的一些城郊地区,网络发展的较为迅速,学生们所能够了解到的信息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的。这种情况导致一些不良的因素在校园内进行传递,学生们受到此类信息的影响会将法律意识抛到脑后,进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另外,当前的父母对孩子的宠爱过度,孩子们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进而忽视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3.开展公民教育是深化初中历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下,很多学生都成为了“应试读书的机器”,他们不能够将知识进行了解与消化,只注重书本中一些必考的问题。教师也是如此,他们总是会让学生去记住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们不仅不能对知识进行很好的了解,并且会对历史产生一种厌恶感,他们只是在记忆中将事件的名称以及所发生的年份存留在脑海中,又如何提及深切性的感悟呢?教育改革的形式下,国家对初中的历史教学内容提出了而更高的要求。学生要意识到自己作为国民的权利与义务。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公民教育的培养措施
1.确立公民教育的教学目标。在初中历史公民教育的课堂培养上,确立教育目标是首要任务。教师在制定方案时,要从教学任务、情感表达方式、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将公民教育的理念时刻在课堂中渗透。例如:在《与抗击沙俄》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组合,以单元模块的设计方式让学生们真正对内容进行消化。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们了解是哪个国家侵占了台湾,它是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侵略的以及针对沙俄入侵黑龙江的这段史实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来研究历史上台湾在我国分属于哪一范畴。教师也可以将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进行组内的讨论,引导学生由内容向情感的方向延伸。最后,教师为学生们讲述郑成功的过程,将郑成功当时的心情用激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们体会到身为一个公民应有的担当。
2.灵活的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历史的教学手段在长期以来都是多种多样的的,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师要学会灵活性的变通,才能够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意,体会到作为公民的那份情感。以《》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片段,让学生们首先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教师以日军侵城,并且将中国人进行活埋的片段为例,让学生们分别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以学生的个人理解为起点,为学生们声形并茂的描述出整个事件,在其中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情感,以情动人。这种方式突出的是讲授过程中的艺术性,丰富的历史细节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深刻的体会到公民教育的具体内涵。
3.将讨论法运用到其中。讨论法对历史课堂中公民教育精神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为例,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令学生们在书中寻找答案,进而活跃课堂气氛。第二,教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从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进行意义探讨。最终,教师将三个小组内讨论出来的结果都进行归类,引导学生们思考“商鞅变法的方式对于现代的中国是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在课后进行整体总结,以每个学生不同的角度出发,令他们写出从中感受到的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历史课堂中公民教育的意义非常深刻,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进学生的民主意识,让他们对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将“公民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传递,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吴艳 单位:苏州市景范中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