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自媒体时代特点

自媒体时代特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6:08: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自媒体时代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自媒体时代特点

第1篇

关键字:宣传思想;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讲话为我们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当前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的信息时代,多种多样的信息传播手段在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带来更为广阔的平台的同时,也使新闻宣传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会有不和谐声音的存在。对反面事件和不良现象的曝光是很有必要的,在新闻内容属实的前提下,这类报道能对假、恶、丑等不良现象起到警示作用。而对于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来说,如何利用好新媒体激发各个岗位职工奉献企业的正能量,更好地为党的宣传工作服务,成为当前一个新的课题。

一、正确认识新媒体的时代化特点

新媒体一词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提交的一份商业计划书。每一种新媒体都是新技术的产物,是先进的文化生产力,具有勃勃的生命力。新媒体主要包括第二代互联网传播业务、手机媒体业务、数字技术下的电视媒体以及公共场所的视频等等。从新媒体定义的发展来看,大容量、分散化、草根化、个性化、即时性、互动性、族群化、全民性等时代化特征越来越突出。新媒体所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且传播速度快,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特别是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到来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为了“麦克风”,每个人都是记者,都是编辑,都成为了传播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需要选择、定制信息,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接受或信息,可以通过“社区”、“群组”、“圈子”等非正式群体进行群聊、评论和话题分享。正确认识新媒体的这些特点,对应用好新媒体至关重要。

二、应用好新媒体更好地为企业宣传思想工作服务

作为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信息渠道,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思想文化的新阵地以及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同时,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也带来了信息传播领域的巨大变革,对新闻媒体的格局和社会舆论的态势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并对传统宣传方式和管理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前,媒体格局和舆论环境较为复杂,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任务相当艰巨。作为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应用新媒体、占领新媒体,使其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为企业宣传思想工作服务,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尤其是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自2012年始,随着煤炭“黄金十年”的结束,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压力重重,加之当今社会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企业转型升级、谋求发展,宣传职工降本增效、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激发职工以企为家、激情创业非常必要。在这种情形下,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人员要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紧紧跟上时代步伐。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步步深入,舆论传播工作瞬息万变,只有充分运用新技术、应用新媒体,才能迅速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创新工作当然也要接地气、抓基层,要坚持把镜头对准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主战场,工作聚焦不散光,力量集中不分散,才能真正发挥优势,使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加大正面宣传和主动引导力度,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宣传企业战略发展、管理创新、机制建设以及企业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典型事例等等,对内凝聚思想、 鼓舞士气、构建和谐;对外弘扬文化、展示风采、提升形象,努力使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在运用好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尽快融入新媒体,为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锦上添花。在创新的同时,不能忽视正能量的宣传。。

第2篇

关键词:自媒体;公共经济;市场;互动

一、问题的提出

概念的产生:自媒体概念首先由美国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于2002年年底提出,并系统阐释于2003年出版的《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该文章指出,自媒体(We media)将成为信息传播流程中的主要一环,成为新时期的主流媒体。同时,美国新闻学会下属媒体中心也认同这一看法,在其2003年的“自媒体(We media)”研究报告中,其指出“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过数字分析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后的一种分享其本身事实与信息的新闻途径。”自媒体概念的提出,无疑是网络信息史上的又一大飞跃,人们从信息的受众,逐渐成为信息的受众,全球的信息交流,也更加处于一个互动的(interaction)平台之上。而网络技术刚刚起步时的关于世界信息化的预言,也将由这个时代来全面实现。

国内现状:对自媒体的研究,虽然我国依然处于起始阶段,但是在自媒体的应用与发展角度来看,我国的自媒体化程度,并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这样的对比,表明当前经验主义的范式研究,可能并非适用于自媒体这个既新兴又贴近生活的概念中。以我国情况描述,在最早的自媒体载体中,博客是最常见的一种,其充实的信息内容与自由的、独特的信息视角成为人们广泛接受并切身使用的一种自媒体载体,而近年来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微博,社交网站等自媒体载体,更是以其巨大的信息传播量和超乎寻常的信息传播速度,收到了大众的更高评价与青睐。当前我国在对自媒体载体的研究中,人们不约而同地将视角集中在了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主流媒体,传统中心媒体的冲击。其二,自媒体运行规范缺失及对策。其三,自媒体产生与发展,对于网络及相关科学技术的推动。

图1

毫不夸张地说,在当前自媒体时代的信息环境中,社会大众平均每日接收到的信息已经比过去在中心媒体时代的信息环境中要增加了十倍,而在这“信息汛期”中,自媒体给我们带来的思考远远不止传统媒体的危机与实践技术的发达。自媒体所带来的微妙变化,如同无数的触手,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本文将由我国公共经济视角,来分析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我们所面临之机遇与挑战。

二、被自媒体影响的经济秩序

对利益的渴求,对资本的追逐,是经济世界最基本的动力,不同的时代其经济秩序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被诸多因素所左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是影响经济秩序的重点因素之一。在传统媒体时代,社会大众获取经济信息的渠道闭塞,方法单一,表现为树状的信息传播方式。这个时代,社会市场也较为平和,较为简单,人们研究的重点聚焦在市场经济主体与客体本身,或是静止地分析该时代的市场秩序。而在自媒体时代,社会大众由于分享信息速度加快,自主传播途径变广,整个社会群体对经济信息的收集与交流便形成一种网状结构。复杂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方式,使得整个社会市场,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既焕发了新的活力,又暗藏着种种隐忧,以下是一个简要分析。

市场经济的微妙变化:其一,主体结构的变化。众所周知,在传统媒体时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中介机构,是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其信息散播,正逐渐被一些自媒体的主体所淹没,从而使得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逐渐降低。反而观之,一些新兴企业,或是并不具备规模的企业,甚至是个体私营业者,很好地分析和掌控了自媒体时代的信息特征,从而站在了信息与影响力的前沿,渐渐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从这个主体中剥离出去。对于市场主体的变化,也使得自媒体时代的市场经济,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市场经济,显得更自由,更开放。其二,营销方式的变化。从市场经济诞生以来,营销就在马不停蹄地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发展着,在传统媒体时代的营销方式,相对当前自媒体时代,显得相对单调,其手段主要依赖于中心媒体的平台,大家接受信息的方式相同,对于某件商品信息,社会大众容易形成一种统一的认识。而在自媒体时代,大家接收到的商品信息,远远要比曾经的传统媒体时代丰富,不仅局限于曾经的“货比三家”、“货比十家”、“货比百家”的现象屡见不鲜。针对此类情形,市场中的主体,就不得不改变营销策略,舍弃了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宣传投入,而转投在自媒体这个全新的平台中,同时也促进了自媒体的扩增与发展。下表通过对营销过程中五个指数的简单分析,有力地展示了自媒体时代,不同营销模式的差异和差距(表1)。其三,信用度的价值变化。无疑,自媒体时代的市场,是一个信息空前膨胀的海洋,但是正是这膨胀的信息量,使得这些信息的信用度良莠不齐,遭到不实或无效信息误导的市场客体损失的案例日益增加,恶性经济行为的比例也远远超越了过去。故而,在自媒体时代,信用度成了一个日益珍贵的“奢侈品”,收到社会群体越来越高的重视。信用一词,最广泛应用与金融学,信用的狭义含义是针对借贷行为而言的,但是面向信息广阔而丰富的当代,信用在自媒体时代,必须解释为其广义定义,即为所有经济活动中,信息的真实性与时效性。

表1

操作便捷 传播力度 互动程度 信息读取性 营销效果

新型媒体营销 A A A A A

传统媒体营销 A B C A B

常规模式营销 B C C B C

其中A为效果最佳;B为较佳;C为一般

另一种理性思维的产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实现,市场的不断进阶与外扩,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也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市场中的每一个个体。在传统经济学中,以“经济人”假设而形成的传统经济理性,在自媒体时代也发生了一个不小的改变。曾经感性视域中的行为,在当下的信息环境中,也逐渐成为一种理。这样的行为,是由于自媒体时代产生的“私信力”的日渐发达而造成的。“私信力”最早出现在古董交易市场,一件古玩的价值,往往没有一个合理的公论,为了应对这种困境,就需要有专门的专家,以其专业技能和专门知识加以其个人的信用度来鉴别真伪。在自媒体时代,这样的“私信力”渐渐解脱出了其特定领域,开始成了大众市场的理性导向,这就是为什么在当前时代,名人效应如此轰动的原因。密尔在其著作《功利主义》中说道:人们常常会由于性格软弱而选择就近的善,尽管他们知道它的价值较低。自媒体时代的“私信力”,从形而上学的视角中看来,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可以为市场客体带来相对真实与稳定的信息。但是,未能形成责任承担的“私信力”只能视其为一种暂时的安定。当然,追逐“私信力”的经济理性,只是自媒体时代所产生的新理性的一部分。

相信随着自媒体的继续进化,经济世界中将出现更多与时代特征相符的理性思维。以下是随着自媒体时代信息质量影响经济理的分类模型图。

图2

在分类模型图中,由信息质量的高低我们可以得到:第一类(I)传统睿智型可以解释为精英理想型的经济理性模式。第二类(II)自媒体时代睿智型可以解释为符合时代特征的大众经济理性模式。第三类(III)传统平庸型可以解释为传统媒体时代中的大众经济理性模式。第四类(IV)自媒体时代平庸型可以解释为时代演进中的经济理性模式的不完全性。

不受信息质量影响的经济行为,并显示其高级的理性,虽然在任何时代都有存在,但是其只能显示为经济世界的沧海一粟;被信息质量影响而显示理性的经济行为,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与信息平台发展对经济理性影响最强的一个层面。综合以上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市场行为与经济秩序,虽然不断被增长的社会生产力与世界市场的交流与融汇所左右,但是信息世界依然是经济秩序的一支不可小觑的推动力量。在市场主体的微妙改变与市场客体的思维转换之后,中国公共经济职能的体现,就成了自媒体时代的一个极其令人关注的重点问题。

三、公共经济在自媒体时代的改变

公共经济学又被称为政府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其中所谓的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而公共部门的行为,则集中体现和代表了政府的行为。虽然政府与企业、家庭一起共同参与国民经济,但其行为方式和目的却是不同的。政府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中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府经济活动特殊规律性的科学。在长久的经济学研究中,造就了许多政府经济职能理论的成果,其中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两种,西方经济学中政府职能和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政府经济职能这两部分。西方经济学中的政府经济职能理论大致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守夜人”理论,其认为政府在自由市场中,只要提供对社会安全的保障、对交易公平的保证和对公共设施的提供即可,但在日后长久的实践与经济危机的磨难后,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阐述又有了新的变化,其中的代表理论则是以国家干预经济为主导思想的凯恩斯主义。仅由西方政府经济学的简要沿革我们便不难发现,政府经济的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顺应社会的需求与社会现实发生改变,其灵活程度不亚于任何学说。此外,关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其被认为起源于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全部生产资料将由国家机器负责代言与管理,政府成了国家经济职能的主体,身兼生产者、指挥者、调节者及组织者等多项职责。该理论一度被许多国家采纳并奉为典范,但是由于过度的职能包揽,使得这种理论并未符合时代的需求,导致了经济停滞不前等不良后果。

我国的公共经济演变,也体现着丰富的时代特征,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如前文所述,政府在这一时期的经济职能繁多而冗杂,但也体现了当时集中型经济体制的需求。第二阶段则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即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该时期的公共经济体现着一种承前启后的状态,政府逐渐放开了对市场的限制,但是又掌握着对市场的控制与监督。最后第三阶段则是新时期,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该时期我国市场不断开放,与外界合理沟通,理性的市场思维日益增强,在该时期我国政府经济的主要职能则是提供一个更为良性的经济环境,更为公平的市场氛围并辅以完善的宏观调控。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理解,公共经济学并非一成不变,其对社会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因素就在于其是否能够迎合时代的需求。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曾经有言:成功者总是不约而同地配合时代的需要。那么我们也可以将公共经济看作宏观世界中的一个个体,在信息泛滥的自媒体时代,公共经济将有怎样的变化,才能使这个信息时代运行地更平稳,更顺畅,值得我们的思考。首先,我们从自媒体时代的时代特点来看,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与信息真实性的鉴别难度,成了影响公共经济的主要问题。其次,我们再从公共经济的属性入手,公共经济具备公共性、实行性与动态性三大特点。公共性意味着公共经济学,是面向整个社会,将社会个体的行为凝聚起来,进行宏观行为的科学;实行性体现着落实与执行,其将公共经济烙上了一个强制性的附加标签,使其能够体现政府意志。最后,动态性,则是与时代密切关联,也是最能展现其与自媒体时代相关联的属性。那么,身兼公共性、实行性与动态性的公共经济学,面对自媒体时代,应当做出以下进阶:

第一,实现自身对市场信息的有力攫取与对市场信息的合理控制,实现宏观和微观经济信息对称性的政府治理。上文的种种论述,已经将自媒体时代令人咋舌的信息传播速度与广度表达清楚,在自媒体时代,市场也正经受着信息的锤炼与打击。以具体实例来看,发生在不久之前的“盐荒”事件,抛开其谣言源头,无疑是一种自媒体信息膨胀对公共经济秩序的冲击。同一地域的自媒体传播速度,往往会远远超前于公共经济的管辖速度,这样的困境,就要求公共经济管理的主体――政府,具备完善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电子政务在自媒体时代再也不是简单的四个字,而是切实配合自媒体时展,帮助政府稳定公共经济环境的利器。以下是政府实现自媒体时代高质量公共经济环境建设的流程简图:

第3篇

关键词:书籍设计;纸质;书籍形态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59-02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在1999年预言:伴随硬件、软件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将统领一切,在今后的10年里,音乐、照片甚至图书都将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传播,纸质形式的东西将在10年内淘汰殆尽;而在国内,自2000年起就有专家学者指出大概在2010年网络将成为人类的第一大传媒,与此同时纸质书籍及印刷物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笔者认为纸质书籍在未来的信息传播媒介中仍将占有一席之地。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曾明确指出电子媒介与书籍相比的优势:“不管是流通速度、密度、还是量的大小,书籍和电子媒介都不能相提并论。”但他同时也认为电子媒介无法完全取代纸质书籍。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载体的选择也越来越宽泛,与其它新兴信息载体相比较,书籍有着信息存储量小、体积厚重、纸质易脏且不易保存等不足,但它同时具有可触摸、有重量、有手感等特性,阅读纸质书籍产生的充满亲和力的使用感受是其他媒介难以替代的。

纸质书籍并不像是有关专家预测的那样,在2010年被其他媒介完全取代。书籍的发展进入到了平稳期,虽然不能与各种新媒体的发展速度相抗衡,但仍是在原有的水平上稳定朝前发展的。书籍与电子出版物相比较,书籍在出版机构的数目以及种类上都远远超过电子出版物,但是书籍出版机构的增长速度以及书籍种类的增加速度都滞后于数字出版物。“正因为电子媒体的兴盛,纸才能够恢复它原本作为‘素材’所具有的魅力。”即使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不再局限于阅读书籍的今天,纸质书籍的特殊品位仍旧可以将书籍与新时代相连接,成为注入新时代特点的传统传播媒介。在书籍和数字媒体的交锋中,数字媒体甚至有转向纸质书籍的趋势,以纸质书籍这种媒介形态再现数字媒体的内容。在国内,获得200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称号的书籍《不裁》,其书本内容大多来源于作者在互联网博客上公开发表过的文字,作者将发表于网络之上的文字整合集结,将通过网络数字化传递的信息内容通过油墨纸张以书本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眼前,部分数字媒体向书籍媒体的转换,就是纸质书籍将继续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明。

印刷技术的突破曾带来信息传播革命,加速了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为了便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流通,“同一性(uniforming)、同步性(synchronization)随之成为一种全新的观念。”书籍设计制作开始遵循一定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企图采用统一的尺寸大小、版式规格等内容来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共同的阅读心理和审美需求。书籍设计的规范化、统一化给书籍的生产制作、传播流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同时也为书籍设计带来一定无形的阻碍:书籍市场这种大规模的统一性造成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趋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书籍多样化发展的道路,自从现代印刷术产生以来,书籍的样态在上百年里并未发生过太大改变。

中国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曾谈到现代中国所设计制作的书基本为西方样式,而现代中国所推行的书籍装帧教育也是西式的,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正如吕先生所总结的:“传统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生命力的宝藏......因此,汲取过去传统的养分,结合当代的审美和运用现代的技术,创作出让年轻人接受,使更多读者喜爱的书籍。”中国传统书籍的装订方式丰富多彩,每一种装订方式都是古人智慧火花的迸发。中国古代书籍发展历经千年在书籍基本功能要求上取得的突破与成绩,即使是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当代的中国书籍设计师去继承发展。

书籍这种将功能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结合在一起的载体是需要根据书籍的具体内容而赋予其相适宜的外观的,书籍不只是以正方体或长方体这种外观形态呈现。西方印刷术诞生以来机器印刷制作的书籍大多在装帧方式和结构层次上遵循一定的固有模式,因此才会导致近百年书籍形态并无太多变化——1454年由第一代金属活字版印制的《圣经》到2012年书店里出售的一本普通读物,它们在外观形态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人们熟知的书籍形态是前人在不断认识与探索中做出的创新,它代表了那个时代书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是时展社会进步的产物。而时代在变化,材料工艺不断丰富多样、生产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阅读审美也发生着变化,每个时代都有适合这个时代的新变化,因此书籍设计者们不必将旧时的创新奉为不可逾越的经典,画地为牢,不敢有所突破创新。在回顾书籍发展历史时可以看到前人在书籍形态上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这可以给当下的书籍设计师们提供这样一个启示:不拘于前法、创新突破是书籍设计进步的动力。求新求变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兴趣及关注点的导向,毫无创新的沿用将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唤起人们阅读的渴望。书籍形态的守旧与无趣会失去很多年轻读者的关注,这就是为什么有调查数据显示40岁以上的人是图书购买的主力军,而25岁以下的读者只占读者总数的4%左右。

书籍设计的未来发展必将打破人们所熟知并习以为常的六面体形态。材料与工艺的发展,为书籍实现 “形神兼备”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设计师们也可以因此大胆创新书籍的外观形态。将原有的书籍形态陌生化之后才可能打破旧有观念创造出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书籍设计作品。所以当人们发出:“这也是书吗?”的疑问时,书籍设计也许又朝前迈进了一步。

在纸质书籍将被数字传播媒介替代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数字媒介上的信息转变成了铅字,通过纸质媒介传播开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质的媒介在相互碰撞的同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甚至还产生了交集。提到多媒体,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信息量巨大、汇集了各种视听元素通过动态等手段使信息传播更生动形象,阅读信息的过程也更轻松愉快且记忆深刻;而谈到纸质书籍,又总是让人联想到阅读时触摸纸张产生的真实感、亲和力以及随时随地可阅读的自由感;两种媒介各有优势,各有特点且又不能完全相互替代,能否将两者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兼具两种不同媒介优势的新产品将提到未来书籍设计的议程上。早在几年前日本就发明了将电子仪器与纸质书籍相结合的新产品,这种不同媒介的合作使得印刷书籍可触摸纸张的阅读魅力与多媒体的视听动态等优势结合,互补共存。现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出现类似配合电子设备的新型书籍,这类书籍可以在阅读时同步发声,目前主要应用在外语辅导领域,这使人联想到未来书籍设计也许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技术手段,通过一些特定的工具,为翻阅纸质书籍增加丰富的感官体验。

综上所述,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当下,有必要将书籍这种信息载体与现存的各种新兴媒介做一个客观的分析比较,找出书籍在这样一个信息传递多元化的社会存在意义和本质,以发展的眼光去探索设计赋予书籍这种信息媒介的新的生命力,这也书籍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时代赋予书籍设计师们的历史使命。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不能隔离它存在的社会背景,不能自我封闭忽视社会发展给事物带来的影响变化,书籍设计同样是这样。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3.

第4篇

【摘 要】在全国性的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手段日益在大众中普及的时候,地方新媒体该如何定位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路,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报纸编辑采访工作和负责皖西日报社新媒体工作的实践中得出的浅显认识是:地方新闻单位的新媒体如果要生存,甚至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必须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新媒体 海量信息 互动 创新

当因特网诞生之际,关于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衰落甚至消亡的声音就不绝于耳。然而,时至今日,虽然新媒体从最初的国际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媒体形式也从网站派生出手机报、手机APP、微博、微信等多种,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是,也不能更充分地说明传统新闻媒体一定消亡。笔者认为,立足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的发展只是改变了新闻和信息的传播方式,如同当年广播出现没有取代报纸,电视出现也没有取代广播一样,只是让新闻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多样化而已。因为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进行新闻或者信息,被传播的始终是内容,传播手段只是外在的形式,本质没有变化,形式的多样恰恰满足了人们多元化需求的心理,不会出现谁取代谁的问题,只是受众群体和受众范围发生变化罢了。

虽说如此,众多新媒体的涌现,对报纸、广播、电视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地方新闻媒体兴办的新媒体生存发展空间由于地域环境的限制发展同样面临重重危机。那么在全国性的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手段日益在大众中普及的时候,地方的新媒体该如何定位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路,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报纸编辑采访工作和负责皖西日报社新媒体工作的实践中得出的浅显认识是:地方新闻单位的新媒体如果要生存,甚至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必须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

首先,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面对受众,必须坚持“内容为王”。

这一点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不会发生变化,如果非要说变化,只是由内容为王进一步深化成了海量信息。

过去,人们得到信息的手段单一,一家报社只要办一张报纸,一个电台只要有一套节目,一家电视台,只要有一个频道即可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需求日益丰富和多元,无论报纸、广播还是电视都不能再采用单一运营模式。于是报社从办一张主报逐步走向在主报基础上办更多的子报子刊面向受众。广播电视也分频道运作甚至上星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受众设置内容。到了新媒体时代,国际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更是把信息不分国界、地域的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所有这些,看似复杂,其实都离不开一句话:内容为王。没有内容,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尤其是互联网,更是对信息有海量的需求。

可以说,海量的信息,是新媒体的存在基础,也是新媒体获得大众认可的必然选择。信息从哪里来,对传统新闻单位来说无外乎记者采写、通讯员投稿、通讯社供稿等方式。这些方式提供的信息源,被报纸、广播、电视刊播出来,受众读到听到看到,完成传播。而互联网,占有这些信息源,和传统媒体相比,更具有优势,因为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的容量无极限的特点和随到随发的优势,让的时效性更强、的内容更广,覆盖的范围更大而广受欢迎。这就要求传统新闻单位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利用新闻人才集聚的优势,积极创办新媒体,让掌握的新闻信息资源及时扩散到受众中去。

以皖西日报社为例,报社拥有大量新闻采编人员,在没有创办六安网等新媒体之前,因为版面的限制,也因为传统体制的原因,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无法及时传播给受众,而且报纸出版周期较长,时效性也受到影响。当新闻在报纸刊出的时候,往往在报社之外的各类新旧媒体早就报道过了,新闻价值也就大打折扣。而在创办新媒体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采编人员辛勤劳动创造的精神产品,只要符合新闻观,都可以物尽其用,可以上报纸,也可以在网站,新闻时效性增强的同时,也提高了报纸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地方新闻单位要根据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特点,对产品进行精耕细作,满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同的受众需求。

在信息化的今天,地方新闻单位已经充分认识到发展新媒体事业的重要性。皖西日报社在2009年初就成立了新媒体事业部,到如今,旗下已有网站、手机报、手机APP、微博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在运作,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传统媒体能否成功创办新媒体,关键在于是否能把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并契合新媒体的特点,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在一起。

皖西日报社的做法是,启用单位对新媒体事业有信心和兴趣的人员负责和参与新媒体开发工作,成立全媒体工作小组,根据采写和掌握信息的不同特点,分别或者先后在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上,同时在报纸上用一定的版面对新媒体上的内容进行再加工、再刊发,实现信息立体,追求新闻信息时效性和进行深度报道相结合,满足受众对新闻深浅不同层次的需要。此外,在网站、微博等平台上的新闻或者信息,还吸引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评论,进行互动,进一步升华了新闻或者信息的内容,也扩大了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做到了“报网互动”。

第三、地方新闻单位创办的新媒体,要以传统媒体为依托,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才能拥有优于传统媒体的表现。

相比于全国性的新媒体,如新华网、人民网、新浪、搜狐、网易,地方新闻单位创办的新媒体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资金、人才和技术的制约。如果一味依靠传统媒体,只能死路一条。因此,必须在创新和服务上下功夫。

要想做到创新和为本地受众服务,新媒体就必须坚持走多媒体的道路。俗话说,报纸有名、广播有音,电视有影。新媒体要做的第一步是把这些名、音和影集纳到自己的平台,让名更响,音更宽,影更靓。为了做到这些,新媒体就必须把文字、视频和图片在平台上充分展示,把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让受众一次性享有。事实也证明,集纳了传统媒体优势的新媒体,它所传播的内容更有社会影响力,更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2009年,皖西日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大别山歌会,就让六安网大显身手,通过在网站首页醒目位置开设专题,专题里面分门别类的刊载歌会的文章、图片、视频,同时引导六安市民对歌会品头论足、为保护和挖掘大别山民歌出谋划策。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这个专题,以其丰富性和多样性获得了安徽新闻奖(网络新闻)二等奖。时至今日,中国大别山歌会已经举办了六届,已经成为六安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可以视作地方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良性互动的一个成功范例。

第四、地方新媒体要适应信息时展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巩固主流阵地。

囿于环境制约,地方新媒体的创新,不大可能实现创造发明新技术和新传播媒介。这里说的创新只探讨两层意思:一是密切关注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努力跟上这一步伐,而不固步自封,在不知不觉中被新技术所淘汰;二是结合地域特点,随时根据本地受众的需求,调整传播手段,拓展服务范围。

依然以皖西日报社创办的新媒体对这两层意思做一简析。

第一层意思是,作为新媒体的从业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新媒体技术的采用上,尽可能和先进的接轨,保证新媒体的传播应用能在较长时间里符合时代潮流,这不仅是为了传播,也为了把地方新闻单位投入新媒体很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六安网为了尽快发展壮大,曾在2010年进行过一次改版,等于把以前的老网站推倒重建。当时重建网站有很多种选择。经过反复考量,我们觉得互联网已经发展到web2.0时代,网站建设必须考虑到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于是最终决定采用了符合web2.0时代特点的网站建设方案,网站建成时,很多人都认为太超前了,有点浪费。可是,现在回头再看,当时如不采用这种方案,六安网早就无法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两年前就又要推倒重来了。适度超前的方案不仅没有浪费,反而为皖西日报社节约了很多资金。改版后的六安网影响力日益增强,目前已经成为了安徽省首届文明网站,权威的网站影响力评估值(谷歌PR值)达到并稳居六安市三甲之列。

第二层意思是,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创办的新媒体,必须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需求,必须按照当地民众对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增加和改善传播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智能手机的普及,除了网站以外,新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手机报、微博、微信、手机APP纷纷涌现。以微博为例,它开创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能当记者。当年,温州动车事故就是一名六安女孩用手机通过微博第一个出去,影响了整个事故的处理过程。对这些新的传播手段,作为主流新媒体,要做到应用尽用。皖西日报社的新媒体建设就是紧跟时代潮流稳步前进的,到目前,新媒体已经包括六安网、六安手机报、六安(微博)、掌上六安(APP)等,这些新媒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深度及时客观报道了六安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信息内容与六安市民的生活休戚相关,与六安的民生紧密相联,自然就得到了六安人的广泛关注。其中,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委托皖西日报社承办具体内容的六安市委、市政府官方微博@六安(新浪微博)自2012年12月31日开通至今仅仅一年半时间,就以其公开政务、关注民生、宣传六安等方面的积极作为,拥有了超过11万的粉丝,六安成了2013年度安徽十大影响力政务微博之一,今年第一季度,又获得了安徽省微博外宣五强称号。

总之,笔者通过工作实践认为,新的历史时期,地方的新媒体必须依靠传统媒体,与之良性互动,用海量信息超越内容为王,把和网民互动同传统媒体与网络互动结合、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及适时搭建新媒体各种平台,做好新媒体的推广才能实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第5篇

大数据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视。[1]大数据时代下的大数据到底有多大?数据显示,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只要持有手机或电脑,随意摁一个按钮,海量信息即可随时随地浏览享用。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本身具有中立性,然而对于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具有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价值流变性。养成教育的难度进一步加剧。随着网络世界由web3.0向web4.0的演进,社会将迎来全民发声,全民出版,全民做主的时代,在演进过程中,微媒体、微信息、微社区等相继涌现,且表现出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以微博、微信为代表,其巨大的用户群体和迅捷的信息传播能力使“微”成为了时代的又一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覆盖网络的同时,“微时代”也悄然降临。在两个交叉的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人人又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它改变了“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是“面对面”的“自媒体”。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提高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而传统的养成教育主要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长期的培养、训练、熏陶、使其积蓄主流的社会规范,并能够自觉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亦即受教育者在指向型引导下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人人都是中心”时代的到来,使得以“指向型教育”为主的传统养成教育体系的解构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由此高校传统的养成教育受到了“大数据时代”与“微时代”这对看似相互矛盾,而又协调统一的两大时代特点交互的强烈冲击,出现了教育功能的“边缘化”危机。

二、新时期背景下养成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人的社会化在网络时代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也为高吸的养成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1、个体性与集群性

大学生通过网络大数据可以便捷的寻找到个体在某些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的理论支撑,又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而形成了学生个性化模式。而其价值观深成次释放促使其通过网络寻找一个价值认同群体,诸如各类兴趣爱好团体。由此,养成教育则需要反思,由整齐划一的教育被动群体,转为反思如何去正确引导由价值观统一而自主形成的主动群体。

2、开放性与封闭性

微圈子的形成过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地域,也不在拘泥于某个阶层,其可以跨越圈子成员的所有人类学属性,成员通过发表、甄选、评价各自的价值观念而逐渐形成确定的信息交流平台,进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封闭性,排斥其他价值观念,有形成价值观念有失偏颇的局限性和可能性。养成教育在开放性与封闭性中关于圈子主流观点与社会主流观点的交叉与融合则成为全新课题。

3、多元性与主导性

在信息交叉时代,宏达与微小的边界正在逐渐模糊[2]。一些极其微小的事情如能产生价值共鸣,亦或由网络推手可以操作,则可能被无限放大。主流的核心价值观也同样因为解读不够到位而无人问津。教育者的主导性正在被多元化的价值体系所消解,如何通过更为青少年人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等多种载体让传统养成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内容鲜活,实现“微小”到“宏大”的过渡,正确把握多元与主导的信心节点成为养成教育成功的关键。

三、养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1、重返课堂,因时制宜的开展养成教育

由于大学生们思想理论储备不足,社会阅历较浅,因此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和扁平化的传播途径,导致主流养成教育的系统信息荒漠化。产生了大学生表面上信息接受的主动性和实质的被动与茫然,他们既可以在正确思想的教育引导下健康成长,也可能在错误理论和思潮的影响下偏离发展的正确方向[3]。因此,重返课堂尤为重要,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将最基本的养成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需求相结合,重构养成教育课堂体系。

2、把握信息传播节点,做好观点引导

以网络新媒体信心交流平台为载体,正确把握多元性与主导性,的关系,“官微”作为高校正面舆论引导平台更是要通过及时解析热点问题,引导大学生发声,将理论性强的价值观以网络语言形式呈现,将抽象的大义转化为网络正能量,增加其潜移默化中获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兴趣和理解力,通过大数据回归真正的教育。

3、注重伙伴教育,形成养成教育的“关键场”

第6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 全媒体理念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特殊的本质、规律、方法、途径以及新闻活动方式的应用科学,属于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科本身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突出特点。媒介融合时代,不同媒体间相互融合互动,新闻制作与传播的方式与理念发生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也需要与时俱变。

一、媒介融合语境下全媒体新闻采访理念建构的背景

媒介融合,是指不同的媒介结合,最终组成一种非传统的、复合型的媒介共同体。这种融合集中体现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的两个层面。一是信息渠道的融合,即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等原本各自独立的信息采集者的融合,具有兼容与包容性。二是媒体传播终端的融合,即传播平台的多元化,最终生产出不同媒介形式的信息产品。在这种融合的模式下,新闻的制作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同的媒体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①,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相较于传统媒体,融媒体背景下要求的新闻人才需要熟悉不同媒介环境,具备跨媒体采访能力,成为能够为全媒体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以往媒体都是‘单介质’记者,即电视记者、广播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等,而在‘融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物理割裂被打破,不同媒体通过生产流程再造,实现资源重整。②这种融合人才既需要熟悉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流程与方式,又需要具备新媒体运行理念与技术操作能力。“只有具备了跨媒体新闻采访能力,才能适应一次采集、多媒体故事讲述、多媒介渠道的融合新闻生产流程。”③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的主要教学理念与方法为:按照教材中不同媒介形式的采访分章节讲授,即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采访技巧与方法。目前的教学方式主要问题在于:理论内容过多,学生实践环节没有跟上课程理论步伐;教师还是课堂的绝对主体,交互性、参与性、自主性不明显;课程内容未根据融媒体时代特点进行调整,全媒体特征没有体现;未从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出发,很多特色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等。因此,民族院校的新闻采访课程需要首先从教学理念做出变革,让学生从单一型向能够为全媒体服务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以顺应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需要。

二、全媒体理念建构:“大采访”理念思维下的“分”与“合”

在融媒体时代,我们需要建立“大新闻”与“大采访”的理念。一方面,需要强调不同媒体的特征与优势,使学生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跨媒体新闻采访能力并非对不同类型媒介新闻采访技巧的简单相加,而力求解决跨媒体之间新闻报道内容与形式的有效转化问题,追求媒介的融合与互补。” ④要培养学生树立“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面对一个新闻题材时可以很快做出判断与选择,规划出用多N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的方案。”⑤这其实是“分”与“合”的一种辩证统一思维。它既需要在讲授时强调各种媒体的优势与差异化,注重学生某一特定领域能力的培养;又需要让学生掌握融媒体新闻采访能力,增强对不同媒体技术平台的融会贯通与整合互补的技巧。

这种“合”的理念还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新闻传播领域内的“合”,打通课程之间的关联。如相关专业之间打通,学生通过组团队、完成大作业的方式锻炼自己成为多面手:能写、能摄影摄像、能做后期编辑、能做网站、能出境采访等等。二是在教学中需要渗透进其他人文学科的内容,搭建学科之间的桥梁。新闻学本身涉及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符号学等众多领域,在讲授时不能仅局限于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需要将更多其他相关人文学科内容引入。因此需要提升学生新闻专业素养、分析与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理论修养。

三、全媒体理念下“融合新闻采访报道”多元化实践模式

《新闻采访学》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我们在教学中逐步开发完善了“老师讲授――学生讨论――拓展研究――实践训练”的互动授课模式。通过学生讨论、分组设计、个人和小组报告、师生互动、实地调查采访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为“课堂――课外――校外”三位一体的建设框架,建构了“融合新闻采访报道”的多元化实践模式。

(一)案例、团队、情境:课堂全媒体教学的构成形式

在新闻采访学的课堂,我们采取分小组的团队教学方式,选择热点新闻事件展开相关练习。第一步,确定选题。如我们已经做过的“美国大选事件”“韩国总统梨花门事件”“双十一购物节现象”“校园网贷现象”“小黄车校园”“大学生微商”等选题。第二步,将学生划分为“平面媒体组”“广播电视组”“网络媒体组”等并做出采访策划。确定采访对象、采访方式,撰写采访提纲,设计调查采访路径等。第三步,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进入模拟环境,教师模拟示范、学生模拟操作。之后学生自己总结、互评,教师进行指导。第四步,观摩名记者、名栏目对此事件的采访报道,分析对比,找到不足,汇报交流。

(二)引导、分享、自创:课外社交媒体教学的三个维度

将社交媒体融入《新闻采访学》的课程改革,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QQ教学群、微信、微博、网站、论坛等方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置议题,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情境,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听课。同时学生可以从中寻找新闻线索与采访对象,并利用网络查询有关资料。这是利用社交媒体的第一个维度。第二维度可以建立专门的《新闻采访学》课程网站分享资源,内容可包括自学知识、先修课程、学科拓展、案例展示、交流互动、作品观摩等。同时通过Facebook小组、Twitter账户等教学信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将社交平台作为自己实践成果的发表阵地。在学生采访实践中,通过社交软件以图文、视频形式进行直播,上传至相关视频网站。教师可实时监控学生实践的进度,了解其参与程度及理论知识转化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三维度,指导学生制作手机报、电子杂志、网络专题、微信公众号等,打造融媒体新闻采访的实践平台,将课堂学习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如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建立的自媒体公众号“媒妁之言”,在学生中间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建设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的新闻采写编评的业务能力,以及版面编排、网页设计、新媒体相关的专业操作技能等。

(三)民族性、联动性、地域性:校外实践的关键因素

1.民族性:熟悉民族地区新闻规律,讲好民族地区中国故事

民族地区急需掌握少数民族语言、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等特殊素质的新闻人才。因此,新闻课程理念改革也需要探索其本土化特色。我们新闻采访课程的校外实践注重结合了少数民族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熟悉民族地区新闻采访的特殊规律,学会讲好民族地区的中国故事。

民族院校在处理《新闻采访学》课外实践性教学时,更应突出其民族性。选择实践的地点、采访对象、采访主题的确立等都可结合具体的民族性做设计与安排。如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甘肃临夏地区伊斯兰文化和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确定选题为当地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情况、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在现代化教育中保留自身民族特性、探索现代媒介技术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等。学生在采访的同时教师采取辅助教学法,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之后学生进行总结,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交流,反思得失。通过采访调查,学生了解到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手段和方式变更,理解了现代媒介如何促进宗教文化继承与传播。

2.联动性:综合不同专业与课程,培养融合新闻人才

除了新闻专业外,《新闻采访学》课程在很多高校的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等专业中也均有开设。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实践时充分发挥各自的R涤攀疲通过团队合作让学生体会“全媒体”人才素质的要求。实践的成果分别以纪录片、摄影、人物专访、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评论、旅游宣传片、广告策划案等不同形式展现,既有影视资料,也有文字内容,并通过互联网上传至网页展示。这种联动的概念一方面体现在实践教学团队成员是由学院不同专业学生构成,这种结构有助于相互间的学习;另一方面,这种实践已经突破了《新闻采访学》一门课程,与其相关的采写编评的课程、广播电视的课程、摄录制作的课程等内容学生都得到了具体的实践。因此,实践最终的成果也是打通各门课程、各个专业的“大作业”成果展示,而这也正是融媒体背景下对综合性人才的最好锻炼机会。

3.地域性: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实践活动的地点与主题除考虑民族性外,还可以考虑地域性特征。如西北民族大学《新闻采访学》课程的实践注重梳理、挖掘甘肃地域文化资源优势,落脚点放在华夏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并利用全媒体报道平台进行展示。2016年为纪念《中国的西北角》正式出版80周年暨中国工农胜利80周年,西北民族大学还与四川大学共同组织了“滚滚长江,致敬!――‘重走范长江之路’大型新闻教育实践活动”。在四川大学师生完成四川段的新闻实践活动之后,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接力甘肃段,奔赴临潭县、卓尼县,追寻范长江先生在甘肃留下的足迹,以真实的田野经历和实际行动,探索新闻教育与实践的结合。这也是《新闻采访学》课程校外实践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新闻学子实地走访过程中,通过网络展示行程中的风土人情,交流采访心得,分享精彩故事,增强了互动性与参与性。

四、结语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一方面需要紧跟新闻事业的发展,适应数字时代的新闻教育变革;另一方面又需要有针对性与特殊性,以利于培养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新闻事业。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新闻采访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也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我们应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建构全媒体人才培养思维理念,以培养跨媒体、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推进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注释:

{1}郭菁.探讨网络融合新闻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商情,2012(28).

{2}王如一.“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科教文汇,2013(03).

{3}{4}苗伟、王兆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教学的创新与探索[J].新闻知识,2013(08).

{5}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4).

第7篇

【关键词】数字阅读 数字图书馆 数字资源

在信息时代网络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昔日纸质媒体的主流地位已风光不再,而数字媒体则方兴未艾。如今电子出版业的繁荣发展,社会化媒体的成熟,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也发生巨大的转变。颠覆传统纸质阅读的数字化阅读由此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数字化阅读作为现代阅读网络化的最具代表性的阅读方式,已然成为一种潮流趋势,毋庸置疑,数字阅读时代已经到来。

一、数字阅读的发展概述

(一)数字阅读的内涵

数字阅读是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媒体为表现手段,与不同媒介形态进行融合,形成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数字阅读具有两重内涵:第一,阅读内容的数字化,不仅有文字、图像等静态信息,还有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它的主要呈现方式有:电子报刊、电子图书、电子地图、电子照片、网页等。第二,阅读方式的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化阅读终端设备的开发,带有显示屏幕的电子阅读器,如电脑、手机、iPad、Kindle等,以其便携、环保、廉价等优势获得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

(二)数字阅读的现状

从近年来的各项调查都可以看出,数字阅读的相关比重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冲击传统阅读领域,这意味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必然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据CNET 科技资讯网国际报道,2011 年7 月亚马逊电子阅读器Kindle 图书销量首次超过精装书销量,专家们将其解读为“标志性事件”,称数字阅读时代的“拐点”到来了。

在高速发展的无线通讯技术不断推动下,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移动通讯技术频繁更新换代,手机3G/4G移动网络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同时,阅读终端设备和移动阅读APP的多样化,进一步推广了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方式在内的数字化阅读,使数字阅读规模不断扩大。2013 年4 月,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 /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的38.6%上升了1.7 个百分点。其中,18 至70周岁国民中有31.2%进行过手机阅读。在各种方式的数字阅读中,手机阅读成为最为流行的阅读方式。

(三)数字阅读的特点

(1)内容丰富。互联网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以及广泛的资源共享应用为数字阅读提供了涵盖古今、包罗万象的阅读内容。读者可以轻松获取不同领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信息资源。此外,数字阅读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使阅读不受限于纸质载体,给读者提供了多种的阅读方式的选择,最大程度上的完善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根据保守估计,到2018年,全球电子图书的市场份额将超过传统图书。

(2)检索便捷,交互性强。开放的阅读环境是全媒体时代下数字阅读的重要特征。信息资源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由交流和共享,读者可以随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数字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只需输入一些特殊关键词,便可以轻松地获取相关的资料,实现按需取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由阅读。

其次,数字阅读的交互性强,这是由数字阅读的实质是一种超文本阅读所决定的。读者可以通过下载资料信息到移动阅读终端随身携带随时阅读,又可以随时通过无线上网阅读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还可以即时在线与其它读者进行交流分享。此外,读者根据自身需要,在文本中的关键词进行标注,就能打开另一个相关的文本,从而进行高效、便捷、跳跃式的信息浏览。同时,这也是对读者选择阅读内容的自主性的一种扩展。

二、图书馆打破传统的资源服务,走向数字化建设

传统图书馆作为为全民提供文献资源的信息机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着保存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传统图书馆的许多功能和作用正在被削弱和淡化, 其时代局限也日益显现。公共图书馆走向数字化建设,弥补和拓展传统图书馆功能的不足,才能寻求到继续发挥自身职能的广阔空间。数字图书馆由此应用而生。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与发展

网络技术普及应用使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发生变化,传统图书馆面临了一系列挑战。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环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呈爆发式增长,而紧随而来的是“信息无纸化”呈大势所趋。这对于给人们提供文献资源阅读的图书馆带来了巨大冲击。而数字化信息即时、便捷、广泛的传播效应,使得需要通过一系列程序才能提供阅读服务的传统图书馆面临尴尬处境。

为响应国家文化建设工程“数字化”建设的号召,图书馆抓住机遇,依靠先进网络和技术信息,将本地的图文资源进行收索、分类、整合,利用国家数字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建立起富有本土特色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享机制。而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提供数字阅读的全新服务形式,成功解决了自身阅读群体流失的危机。

数字图书馆实质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即以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的图文并茂的文献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享共建的可拓展的,不受限于时间空间、可跨库无缝连接与智能检索的海量、便捷的知识网络。

数字图书馆涉及到两个主要的工作内容:把纸质图书转化为电子版的数字图书,传统的纸质资源将失去主导地位,数字资源将成为馆藏主体,现有的纸质馆藏也将逐步完成数字化转换和基于版权协议的开放性获取。目前图书馆的电子期刊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电子图书也将成为主流的发展方向。电子版图书的存储,交换,流通。以亚马逊Kindle阅读器为例,它占据全球电子书市场60%的份额,究其原因,并非是它有多么强大的软硬件平台,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资源平台。资源永远是阅读的主体,数字阅读时代,资源建设依然是图书馆服务的重心。

总而言之,数字图书馆在文献存储量、内容检索方式、信息传递速度、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相较于传统图书馆进行了深度的发展和革新,更加符合当下数字阅读的潮流趋势。它在充分履行自身传统职能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优质的阅读服务。

(二)数字图书馆的优势

数字图书馆是融合信息时代特点,以海量数字资源网络为基础,具有强大检索功能,并能以各种类型数字阅读设备为载体,符合读者需求的数字阅读平台。

(1)数字图书馆涵括了数量庞大、类型繁多的阅读材料,而这些阅读内容以数字化形式储存于各种类型的电子阅读器中,大量节省了信息材料的物理空间,使读者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阅览。不仅如此,由于各类电子阅读器的广泛使用,人人都可以参与数字化阅读活动,在无形中也扩展了阅读的群体,更进一步推动全民数字化阅读。

(2)数字化阅读的载体本身融合了互联网与多种媒体形态,具有非常全面而强大的传播功能。读者可以充分地运用全方位、多层次的远程传播网络,进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交流共享,即时在线,与其他读者同步分享形象生动的阅读感观体验。

(3)数字图书馆建立数字资源统一的网络系统平台,能够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读者可以在海量的信息中有选择性地进行地阅读。这样省去琐碎的传统借阅程序,读者直接键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在检索结果中浏览标题、目录、文摘、参考文献、图表、关键词等内容,筛选所需的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4)数字图书馆是在开放的阅读环境中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的信息平台,一对多的信息交互模式,促进了信息的有效使用,使优质信息为更多人的所用。

三、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2001年5月23日,我国的重点科技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通过专家技术鉴定。中国数字图书馆已经进入初步实用阶段,中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数字阅读的趋势之下,引导读者深度阅读,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要,是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充实优化数字资源,满足读者需要

数字阅读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于数字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读者开始寻求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取与实际需求契合度最高的资源信息。这意味着数字图书馆要强化信息意识,进行文献资源的建设,加工信息资源。具体的策略是,不断收录更新文献资源,推进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加大对数字资源的采购力度,保证数字资源的丰富性与完整性,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读者的阅读需要。

此外,在互联网网络检索技术支持下,数字图书馆也要针对分散性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实现的有效整合与重组。建立网络导航,为读者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二)构建以网络资源共享为基础的系统平台

保障社会信息资源,提供文献服务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独有的重要职能。图书馆文献资料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是其职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动力来源。建立以网络资源共享为基础,涵盖核心文献、联合书目、联合期刊、学文论文、学术资料、电子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各种特色数据库,并结合网络协作技术,完善数据库查询系统,从而实现数字图书馆。以网络操作平台为载体,将用户、公共图书馆自身数据库以及周边信息数据库紧密连接起来,最大限度的保障相关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在“一站式”文献传递服务技术的支持下,配合对信息资源集中化使用以及网络共享的方式,降低各个公共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相互之间的重复性,一方面,实现降低公共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利用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提高相关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三)完善数字阅读终端

数字阅读终端的数量和种类繁多,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终端外借服务,完善图书馆基本功能。更新阅读内容,规范文本格式,优化用户使用界面,为读者提供简单高效的操作平台;还可以建立图书馆论坛,为读者互动、反应需要提供渠道;开展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引导读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开发互联网软件应用

如今手机网络已经进入4G时代,每天互联网市场开发出的应用软件多如牛毛,公共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的过程中,应结合现在信息技术,开发创新型的文献服务终端,抓住机会,发展移动图书馆,不断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数字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数字阅读载体的多样性与便携性特点,推广人文服务,整合数字资源,提供优质的在线服务,引导人们进行有效且有深度的阅读。

在数字阅读的挑战面前,现代图书馆应该解放观念,创新进取,引领数字阅读,拓展新型的资源服务,在数字阅读的新时代走得更长远。

参考文献:

[1]杨志刚,李慧.开展数字阅读提升图书馆内容服务[J].图书馆论坛,2011,(1).

第8篇

【关键词】家园共育 微时代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1-01

早在上个世纪初,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提出“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幼儿园或家庭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胜任,必须双发共同合作才能共同发挥功效”。与摘要重复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些都凸显出了家园共育对于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家园互动主要是以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访(电话家访)、早送晚接、亲子活动等形式进行。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家长缺少与幼儿教师的交流或交流不充分,另一方面,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讲,一个人要管理几十个孩子,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通过传统的家园互动方式让每位孩子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久而久之,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就会形成教育上的“真空地带。”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进行交往,这无疑为新形势下幼儿园家园共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快速裂变式发展,特别是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4G、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相互叠加与嵌套,人类社会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以微媒体的诞生为表征与标志,微媒体是以微博、微信等新兴平台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移动终端为传播载体的媒介,微媒体以精准短小的内容为传播对象,在传播上以移动化、社交化、跨平台、流动、瞬时性、扁平化的微传播为基本特征,传播对象面向小范围的社群用户(微圈子)用户。兰州商学院杜建华副教授认为微时代具有以下特点:微媒体高度丰富;微内容生产巨量进行;微传播传播活动高度活跃;微应用程序层出不穷;微用户圈不断涌现。

微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对幼儿园传统的家园互动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鉴于此,本文将尝试探讨,在微时代背景下,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携手,加强沟通,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途径。

一、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微博、微信等媒介移动终端为载体,能够让家长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体实时公告、通知,幼儿园食谱,调查问卷,校园特色活动以及孩子的动态,同时也可以采用这些自媒体分享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照片,当家长了解到关孩子在幼儿园图文并茂的信息时,我想其感动之情不言而喻。当然,家长也可以对幼儿园教师在微博、微信等媒体上的信息进行评论,让幼儿园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家长的看法和建议并作出相应改进,这样不仅可以让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幼儿园教师的用意与初衷,还可以减少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冲突。

二、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体让家长了解教养目标,共同探讨关注孩子成长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功能,让班级家长及时了解到周工作目标以及月工作计划,这样可以让家长就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自己需要配合的方式,从而有利于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开展。另外,幼儿园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通过微信给予每个家长不同的建议,从而实现对每个家长的个别化指导从而实现对每个孩子的因材施教,当然,家长也可以通过微信向教师寻求育儿帮助,而这些在微信强大的功能下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最后,幼儿园教师还可以针对班级中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发起微博讨论,微博讨论不仅满足了现代人们对私密生活保护的需要,同时还可以让家长突破时空限制,全方位多角色的参与到互动中来,这样一来,不仅让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孩子的情况,同时也使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三、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体对幼儿园特色进行宣传,提升园所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幼儿园可以通过微博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幼儿园在园所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方面的特色以及幼儿园组织的特色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并通过朋友圈分享扩展,吸引更多的朋友来点赞、留言以及投票,这样不仅可以低成本对学校进行宣传,还可以扩大宣传范围,让更多的受众了解园所的发展和特色优势,从而提升园所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四、利用微信、微博对幼儿园管理中的舆情预警和危机进行处理

在进行幼儿园管理时,家庭和幼儿园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或者产生矛盾,有些家长在面对冲突或者矛盾时,往往采用过激的处理方式,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中一些失实的言论,随着网络的传播,添油加醋,以讹传讹,给幼儿园带来了舆情危机,这需要园所能够机智的应对和处理,而利用网络的力量,借力打力,则是幼儿园舆情管理常用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幼儿园可启用相关的危机处理方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微博公众平台进行澄清,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让园所教师从家长的角度阐明学校的用意与初衷,争取更多家长的理解,从而缓解和遏制事态的严重发展。

五、根据园所需求,开发特色APP(手机应用程序),实现家园个性化沟通

在微时代背景下,各种APP(手机应用程序)层出不穷,幼儿园也可以根据自身在家园互动中的个性化需求,开发特色APP程序,如幼儿园可开发出评教APP,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和教师进行满意度测评,从而更好地开展园所管理工作。当然,APP除了实现这种简单的评教功能外,还可以实现许多复杂的功能,如成都市教育局开发的“成都教育APP”不仅可以推送准确及时的通知公告信息,还内设了在线咨询、公开电话、征求意见、政策解读和学校简介等便民服务模块,全面满足市民对教育信息及时准确的获取及互动需求。

总之,在微时代背景下,家园互动面临了新的危机,但是同时也蕴含了新的机遇,幼儿园应顺应时展,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机遇,大胆创新,积极拓展家园共育途径,和家庭一道携手共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薇圃,连育红,张秀英.适应时代特点,探讨家园沟通新途径[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8(4):39-40.

[2]马伟生.网络博客用于家园共育的一点思考[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2007,57-58.

[3]杜建华.微时代:表现、特征及传统媒体的着力点―以纸媒体为例[J].新闻大学,2015,130(2):61-66.

[4]贾静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筑家园互动平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0).

[5]李瑾.用心搭建家园沟通的新平台――浅谈幼儿园网站的建立与管理[J]幼教园地,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