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6:08: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减少自然灾害的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公路;极端自然灾害;应对措施
地球及其地球周围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运动、变化的本质规律及其人类社会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后所产生的灾害(人的生命及其技术和所创造的财富之不能承受的威胁),随时威胁着人类局部地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不论人类的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人类在一些极端自然灾害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世界上因灾害遭毁灭的城市有53座,因地震而毁灭的为27座,另一半为水灾所致。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54%大多数是被震垮的房子压死的),但人类的技术和综合能力可以避免或减少极端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一、自然灾害的种类
我国地域、海疆辽阔,江河湖泊水系发达,山高盆低,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变化异常,雨量不均,植被不匀,湿地减少,人口较多,各种复杂因素的构成和地球及其地球周围环境运动、变化的本质规律,其自然灾害的潜在与发生是客观存在的。
(一)原生自然灾害的种类
原生自然灾害的种类大致有:地震(特别是地表15公里以内的6级以上的强震)、火山喷发(伴有地震)、海啸(5米以上)、高海潮(5米以上)、大洪水、山洪暴发(强降水)、飓风、龙卷风、台风(12级以上)、砂尘暴、雹雨、暴雪、雷暴、自然森林火灾、沙漠化、泥石流、山体滑坡、大雪崩、连续的高温干旱、连续的低温冻雨等。
以上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将造成人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大地震,范围大、波及面广,对人的生命(动物)和财产损失最为严重。
(二)次生自然灾害的种类
次生自然灾害是原生自然灾害发生后所产生的另类自然灾害。同时也包括人类行为工程(采油、采矿、开山、围湖、改河、建筑、化工、战争等)后所导致的自然灾害。
次生自然灾害的种类大致有:地震时所造成的海啸、火灾、爆炸、堰塞湖;水灾和地震过后的疫情;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金属污染、放射性污染、固体污染、液体污染、声污染、光污染、磁污染等);气候异变(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悬河、悬湖、水库决口(堤);地面变形(地陷、地裂);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山体失稳等。
二、自然灾害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各种自然灾害都会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有的自然灾害虽然不是直接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但是,它会恶化人类的生存条件,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极端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将造成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不但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制约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给减灾救灾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有的原生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所产生的次生自然灾害,如不及时排除或处理不当,将会再次造成人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比如说,发生原生自然灾害是“致命打击”,那么,次生自然灾害则会“产草除根”。
(一)地震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我国地域的地震大多属于地质构造性质的地震。浅地表强震(大于6级以上)往往造成桥梁倒塌,隧道、路面、路基开裂,设施倒塌,路基路面坍塌,山体塌方堵塞路面,电源、通信、交通运输中断。地震发生时,严重威胁着公路工程建设和公路运输过程中人员及其财产的安全。地震发生后,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震级不同的、彼此起伏的余震发生。
(二)海啸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海啸是沿海地区或海洋区域发生强烈地震所引发的自然灾害,海啸形成的海浪高度可达30多米,海啸能量推进可达数千海里,冲击海岸线陆地,对海岸陆地的生命财产将造成重大损失。海啸对沿海公路、桥梁及其设施将造成严重破坏。
(三)台风(飓风、龙卷风)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台风影响范围较大,台风经过的区域将对公路设施造成破坏。台风不但风力强劲,而且都伴带大量的降水,台风经过的局部区域将造成山洪暴发,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塌(坍)方,损坏公路绿化,冲毁或掩埋公路、桥涵及其设施,造成公路交通运输中断。
台风的形成时段如遇天文某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沿海区域将产生较大的风暴潮。飓风、龙卷风经过的区域,公路的设施及其桥梁的局部将遭受破坏,但对公路的影响面比较小。
(四)砂尘暴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砂尘暴是内陆地区某些特定地理环境(山口、风区、戈壁)和大气气流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自然灾害。发生砂尘暴时的风速可达14级,在风力作用下,刮起尘、砂、石。砂尘暴持续时间可长达28小时。发生砂尘暴时,大量的砂石会堆积公路局部路段,公路被砂石掩埋深度可达2.6米,交通运输被迫停止,砂尘暴对公路标志及其附属设施造成严重创伤。
(五)洪水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大面积持续的强降水将导致洪水泛滥成灾,一般情况下,洪水持续的时间在3~6天,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持续了28天。洪水会淹没(冲毁)公路、桥涵及其设施;水面上的各类漂流物随着水的流速会撞击下游的各类桥梁,给桥梁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强降水还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塌(坍)方,冲毁或掩埋公路、桥涵及其设施,造成公路交通运输中断。
地震时所造成的堰塞湖如不及时排除以及江河、水库决口(堤),同样会淹没(冲毁)公路、桥涵及其设施。
(六)高温干旱、低温冻雨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持续的高温(38℃以上)干旱会造成砂石路面结构松散,尘土飞扬,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拱起,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发软,强度降低,产生拥包、波浪、车辙等病害。持续的低温(-10℃以下)冻雨会造成公路路面严重结冰,路面打滑,车辆无法通行,还会造成电力设施倒塌,电源及通信信号中断。持续的低温天气也会产生大暴雪,导致公路交通运输中断。
(七)雪崩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雪崩是常年积雪的高原地区的一种自然灾害。大雪崩所形成的“雪龙”速度可达97米/秒,对高原地区的公路作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大雪崩产生的大量积雪将会掩埋公路局部路段及其公路设施,导致公路交通运输中断。
三、公路安全应对自然灾害的原则及措施
极端自然灾害发生所产生的危害(破坏)大,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其抗灾、救灾的工作任务单靠一个行业、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多方面的配合与协作才能完成。
(一)应对自然灾害的指导思想
应对自然灾害的指导思想:应从社会全局角度出发,综合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建立与完善技术、监测、跟踪、预报、预案、制度、规章、法律、行政和科普为一体的防灾、避灾、减灾、救灾、赈灾工作体系。
运用科学技术,把水土保持、固沙育林、保护湿地、增加植被、江河治理、节制汲取等工作做好,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
加强调查研究,把地质、水文、气象、天文等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自然灾害的宏观、微观规律认识清楚,依靠现有技术与手段,认真做好自然灾害及次生自然灾害的监测、跟踪、预报工作,依照相关法律及时灾害信息,努力实施防灾、避灾、减灾、救灾的具体方案。
大力开展科普,把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技术、防灾的理念、救灾的原理、减灾的方法、成功的经验进行宣传与普及,努力提高民众自身防灾、避灾、减灾、救灾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二)行业、部门(实体、部落)应对自然灾害的思路
认清与把握行业、部门(实体、部落)自身所在地理位置的特征、特点,发生极端自然灾害对本行业、部门(实体、部落)所造成的破坏(危害)程度,以及自然灾害或本行业、部门(实体、部落)遭遇自然灾害所产生的次生自然灾害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
发生极端自然灾害时,行业、部门(实体、部落)是遭遇自然灾害的第一人,也是第一见证人。因此,行业、部门(实体、部落)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一切资源和科技手段,建立静态、动态预警机制和联防机制,并认真做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对可预见性的自然灾害,要做好相应的工作《预案》,对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的自然灾害(事件),要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用自身的规章制度和工作任务保证《预案》、《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开展各种《预案》、《应急预案》演练,完善各类《预案》、《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以达到避灾、减灾、救灾的目的。
(三)公路应对自然灾害的原则及措施
公路安全与畅通是减灾、救灾工作中的生命线。因此,保证公路的安全与畅通是交通公路部门的天职。公路在遭遇极端自然灾害时也将遭到严重破坏,为此,抢通公路就成为交通公路部门的首要任务。
1.针对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种类与特点,合理提高公路工程的技术设计标准,以增强公路工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公路工程的技术设计要严格遵循自然环境自身运动规律,设计与工程施工都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对自然环境自身运动规律的破坏。
2.严格把好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关。同时,要努力保护公路沿线的地质、地貌、水流等自然环境;因公路工程建设需要而对公路沿线的地质、地貌、水流等自然环境所造成破坏的,要采取保护性技术措施,加以修复,确保地质、地貌、水流等自然环境的稳定。
3.加强公路安全、畅通的全面养护、巡查与管理,开展公路隐患的排查与整治。同时,要对公路沿线的地质、地貌、水流等自然环境的稳定性进行技术检测、监测,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公路畅通和交通运输的安全。
4.必须坚持重新设计和提高技术标准的原则。公路及公路设施遭受自然灾害破坏需要重新修复时,必须做好工程相关技术的调查分析,重新设计,以避免或减少同类自然灾害对公路造成新的破坏
5.根据行业、部门(实体、部落)应对自然灾害的思路,要以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指挥组织系统、人员力量调动、机械设备调配、通信联络手段、生命线路保障、抢救医疗安排、心理调节安抚、食品调集分发、资金物品管理、次生灾害处治、灾情技术监控、新闻报道主线、发动赈灾方法、恢复生产生活、灾后重建思路等方面的工作任务为模式,建立起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案》和《应急预案》。
如:《地震公路抢通应急预案》(最高层次的应急预案)、《公路、桥梁、隧道突发性应急预案》、《砂尘暴公路应急预案》、《山洪暴发公路应急预案》、《泥石流、山体滑坡公路抢通应急预案》、《公路防汛、防洪工作预案》、《公路防台风(飓风、龙卷风)工作预案》、《公路防冻、防滑工作预案》、《公路防暴雪、防冻雨工作预案》、《公路春节运输保畅通工作预案》、《公路设施防雷暴工作预案》等。
6.开展各类《预案》的演练,验证《预案》的有效性,充实和完善《预案》,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和存在的应有价值。
7.加强公路安全信息体系、应急技术储备、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抢险队伍和应急指挥系统的综合建设,不断增强公路应急的总体水平。
8.加强公路应对自然灾害工作的立法和规章制度建设,把公路应对自然灾害的任务列入工作日程。
9.以人为本,加强公路应对自然灾害工作的宣传,大力普及自身防灾、避灾、减灾、救灾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不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认真研究和判断严重自然灾害后果的潜在危险的防范
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需要紧急调集大量的人力和各种资源,即时应急救援,同时还要认真应对和消除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各类次生灾害。
这里需要指出,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同时也产生各类次生灾害,当人们在一段时间内实施应急救援、消除各类次生灾害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我们还必须冷静地认真思考、分析、研究、评估、判断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相对地域内存在的潜在危险。一是同类自然灾害的继续发生和各类次生灾害的再次产生,需要认真防范和再次消除。二是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对原有地质构造的严重破坏,在严重破坏了的地质构造状态下,再加上气象环境各因素变化的作用下,将会发生另类极端自然灾害并产生各类次生灾害,同样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公路桥梁同样将会遭受再次破坏(2010年8月13日,四川遭受强降雨,汶川县城、映秀镇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的袭击,河道上形成了雍塞体、堰塞湖。8月19日,四川一天垮塌四座桥,宝成铁路广汉石亭铁路大桥、安县先林大桥、华阳通济古桥、崇洲怀远老定江大桥。此次降雨至22日)。
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抢险、抢修、抢通、临时建设是必须的,但在改建、新建、重建决策时,则要做好全地域范围内复杂多因素综合性的科学考查与论证,并就改建、新建、重建的时间段给出一个合理起建的时间表。
四、结语
(一)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二)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三)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四)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五)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六)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或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七)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有关本专题内容的试题侧重于对我国的自然灾害进行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包括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等内容。从试题呈现形式上看,该类试题主要以图表、文字材料呈现灾害的有关信息,并结合具有生活化、时代性特征的热点材料,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从设问特点看,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一问,其他单独命题省份的高考试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两问。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将继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切入,综合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判断问题的技能。从考查形式上看,该类试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重点剖析】
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方法点拨: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与表现形式
强调:一定灾害强度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的经济密度大,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这些地区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灾害损失的相对数量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
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
自然
灾害
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典型灾害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温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大气层狂风、暴雨、风暴潮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区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地质灾害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部能量的急剧释放建筑物遭破坏、交通线路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和泥石流:山区,危害极大水文灾害洪涝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来势猛、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增势相对平缓生物灾害病害农作物分布区、森林分布区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农作物、树木染病枯死虫灾(松材线虫最具危险性)、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区)(1)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
(2)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要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多地热能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
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台风干旱寒潮时间夏秋季节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冬半年,春秋季节危害大分布东南沿海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灾害
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强降温、大风、雪灾,影响范围大,使农作物受冻害防御
措施加强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旱作农业加强预报,作好防寒准备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比较
泥石流(滑坡)地震火山分布
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迅速汇集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洋底典型
地区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①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②、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3.我国的生物灾害比较
生物
灾害虫害鼠害病害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原因①有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①气候变化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②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其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防御
措施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加强检疫,阻止有害生物进入国门4.我国的水文灾害比较
(1)我国的洪涝灾害比较。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
洪水主要是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并自南向北推移融雪
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冰凌
洪水冰凌堵塞河道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学法指导: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道排水速度与河谷弯曲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
(2)我国的风暴潮比较。
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主要危害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东南沿海,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2)强烈的地壳运动。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多山的地貌。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常导致我国频繁发生旱涝灾害。
6.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再加上这里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形成了多种地质灾害群发的特点。
7.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8.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强弱不定,从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也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该地区的灾害主要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强化训练】
1.2012年1月底,亚欧大陆遭遇了寒冷天气袭击。下图为有关此新闻报道的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次极寒天气可能给遇灾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危害,以及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区农业虫害发生地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图所示省区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小麦吸浆虫和稻瘟病是该省重要病害之一,其中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是稻瘟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描述该省农业虫害的主要分布特点。
(2)说出该省南部主要的农业病虫害类型,并说明该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原因。
3.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夏季节降水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图中“平均值”为1971~2011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结合图示,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上题所指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可以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和。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5.下图为我国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一类地区”多发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我国“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但是各省(市、区)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上图显示了我国各省(市、区)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
(1)说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区域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
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
山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人员死亡;破坏电力设施;阻断交通;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农业生产遭受低温冻害等。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寒潮预警信息;完善救援机制,备足救援物资;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等。
2.(1)集中分布于4800~5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中东部多,北部、西部少。
(2)类型:稻瘟病。原因:稻瘟病发生时气候温暖,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答出两点即可)
3.(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4.(1)干旱洪涝原因: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
5.(1)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西北干旱: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
(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抗灾能力强,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低,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6.(1)分布特点: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地区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抗灾能力强。
(2)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增强抗震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答出两点即可)
[关键词]山体滑坡 成因分析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12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必然导致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从而诱发种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为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有必要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寻找相应对策,减少灾情。
一、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
山体滑坡是高大山体中的岩块或土块在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影响下整体下滑的一种地质灾害。下图中,当环境Ⅰ变成环境Ⅱ时,极易发生山体滑坡。
概括起来,滑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诱发原因:
(一)地形原因。
在山地丘陵地区,高大山体的岩块或土块往往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有某些因素的影响,即可能沿着其滑动面下滑,形成山体滑坡。山体越高大,坡度越陡,滑坡的概率就越大。
(二)地质条件。
地质稳定,岩石坚硬,滑坡发生概率就小。地质条件越复杂,岩层就越破碎,多断层发育,只要有其他诱因的影响,极易发生山体滑坡。
(三)气候条件。
在降水量大而且降水集中的山区,由于雨水的浸润,土层松软,岩层间摩擦力减小,在其他方面诱因和滑坡体的重力作用下,极易发生山体滑坡。相反,在干旱地区,由于降水量少,岩体或土体相对比较稳定,山体滑坡概率就大大减小。
(四)植被破坏。
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植物的根系更具有固岩固土的作用,所以在森林茂密、植被覆盖良好的地区,山体滑坡发生较少。森林植被一旦受到破坏,岩体或土体得不到保护,在其他因素的诱发下,极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五)工程建设。
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易造成滑坡体的松动,破坏滑坡体原有的相对稳定。在工程建设时或之后,如对滑坡体的固坡措施不到位或不够科学,一旦有强降水或其他诱因的诱发,山体滑坡极易发生。
(六)地震的诱发。
在地震带及其周边地区,由于地震多发,易造成山上的岩体松动,土体疏松,使滑坡体长期处在极不稳定状态,在其他诱因的诱发下,极易发生山体滑坡。
二、山体滑坡的应对措施
(一)防御措施。
1.加强山体滑坡危险的评估。加强区域内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调查和评估,划出可能发生灾害的等级,摸清各可能灾害点诱发山体滑坡的种种原因,并针对可能诱发灾害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灾害防御措施。
2.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滑坡灾害灾前防御措施到位,将大大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但不同地区诱发山体滑坡的原因不同,采取的防御措施也不同。基础设施的建设会不同程度地破坏山体、岩体或土体的稳定性,为此,在工程建设规划时,要尽量避开山体滑坡多发的地带;在工程建设中或建成后必须做好边坡的护坡工作,如在岩体或土体上方开挖排水沟,减少滑坡的诱因,用工程措施加固边坡,在泥质边坡上种树种草等。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在山体滑坡的多发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大大减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减灾措施。
1.制定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必须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并按预案切实做好各自的工作,有备无患,做到灾前能预防,灾中能应急,灾后好重建,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2.加强对滑坡危险区的监测和预报。在雨季,政府部门可通过短信方式向公众进行预报或预警。同时,加强对山体滑坡高危区的监测,专人负责,及早发现问题并向上级部门汇报,以便做好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有利于避灾和减灾。
3.加强滑坡地质灾害的宣传,提高公民的防灾意识。很多时候,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是由公民的防范意识薄弱造成。防灾意识强则有利于公民防灾避灾,可以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相反,则有可能出现大灾有大难,小灾也有大难,损失惨重。所以很有必要加强滑坡地质灾害的宣传。
关键词:自然灾害;灾害损失;经济增长;投入产出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11—047—05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最近几年,地震、干旱、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不仅限于直接损失,更重要的是间接损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分析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计量方法的研究也不多见。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测算,可以避免和减少因人为的主观臆断而造成的决策失误,为制定防灾减灾政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一、吉林省主要自然灾害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决定了吉林省自然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每年干旱、洪涝、地震、风雹、低温冷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旱灾、水灾、风雹灾和霜冻灾是吉林省的主要自然灾害。
吉林是干旱发生较多的地区,也常是重旱区,干旱主要出现在春、夏季节,以春旱居多。春旱影响春播作物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夏旱则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减产。水灾主要发生在每年夏季主汛期,吉林省中部和南部地区暴雨和冰雹天气时有发生,三江平原地势低洼,因为排泄不畅,容易产生渍涝,辽河下游和松嫩平原是受涝次数较多的地区。“西旱东涝”是吉林省的旱涝分布特点。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大陆季风气候明显,各年的天气气候情况变化较大。有些年份作物生育期内会遇到低温冷害天气,热量不足。作物不能正常成熟,造成减产,最容易遭受低温冷害的作物是水稻和高梁,其次为玉米和大豆。霜冻主要是秋季的早霜冻危害大,这期间作物尚未成熟、收割,容易受冻而减产。春末至初秋期间的降雹也可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在春小麦成熟期及玉米、高梁等作物抽穗开花期如降较大冰雹对作物危害较重。
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是指自然灾害直接造成的物质形态的破坏,不含任何中间环节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一般可以用市场价格来计算。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灾害发生时或发生之后除可直接计算的直接经济损失之外所造成的损失,如因自然灾害使企业停减产造成的损失,或者因暴雨洪水导致农作物减产欠收而引发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引起消费支出增加造成的损失。间接损失主要包括间接停产损失、中间投入积压层损失和投资溢价损失。间接停产损失是指由于经济活动的关联性,生产单位、行业和部门有着紧密的投入产出连锁关系,一个企业的停产会间接地影响有投入产出关系的其他企业的产出,即使后者的生产功能并未受到灾害的直接破坏;中间投入积压层损失是指由于生产的停滞,造成材料和半成品的积压增加,这种积压的增加造成资金占用增加的机会损失;投资溢价损失是指灾后的恢复过程中需要动用没有灾害时可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资金加以弥补,这种由于财产补偿引起生产性投资减少所产生的机会损失称为投资溢价损失。[。’
民政部曾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地震局、气象局和海洋局等部门对2009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进行了全面会商和核定,结果表明: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了约4.8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4万公顷,绝收面积491.8万公顷,倒塌房屋83.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2005年,吉林省遭遇了较为严重的水旱两灾,大暴雨引发的洪水使河堤决口、损坏铁路、公路、输电线路,损坏房屋12.5万间,绝收面积达到66万公顷,转移安置人口9.7万人。2009年,吉林省遭遇了较为严重的旱灾,受灾面积244万公顷,粮食产量同比下降13%以上,部分地区减产三至四成,粮食质量也有所下降。
三.自然灾害损失的评估
自然灾害损失的评估主要是对间接损失的评估,本文使用投入一产出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计算。
1.农业损失的评估
投入产出模型是根据投入一产出原理建立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投入是指从事一项经济活动的消耗,产出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结果。对于自然灾害损失而言,主要是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损失,本文运用产品均衡投入一产出模型评估总产出的损失,在利用投入一产出表进行实际分析时,考虑的问题要更复杂。由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最大,且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数据相对于其他产业损失较为容易搜集和计算。因此,我们借鉴相关研究,以农业为例,建立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分析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假设灾害发生之前的经济系统是一个运行良好的系统,并假设系统的结构比例关系在灾害发生之后没有发生变化,本文按照这种结构比例关系来分析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以吉林省统计局2007年编制的42部门的投入一产出表来计算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总损失。农业损失既包括了最终产品的损失,又包括了间接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将农业损失看成农业部门的总产品的损失,并假设其他部门的最终产品不变,根据2005年至2010年吉林省农业统计年鉴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的数据,利用投入一产出模型计算出吉林省2004—2009年农业间接经济损失和农业总损失,计算结果见表1。
2.受农业损失影响的各部门总产出损失的评估
根据整理后的投入一产出模型,我们计算出受农业损失影响的各部门总产出损失,计算结果见表2。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农业总损失对其他各部门总产出的影响是不同的。以2008年为例,农业总损失对食品制造业及烟草加工业的影响最大为7.6亿元,占除农业以外其他产业部门总损失的24.2%;其次是化学工业的损失为6.7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损失为3.2亿元,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损失为2.2亿元、分别占其他产业部门总损失的21.4%、10.3%和7%。这主要是因为受自然灾害影响造成粮食、水果蔬菜和烟叶等产品产出下降,进而使食品制造业及烟草加工业受到一定程度损失。因农作物产量的减少,以农产品作为原料、燃料的产业也受到间接影响,如石油加工业、炼焦业及核燃料加工业等。通过上表也可以看出,农业灾害损失对公共管理、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3.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
和其他产业部门相比,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最大,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最为严重,但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它的地位决定了农业对其他产业的相关影响非常大。严重的自然灾害可以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或绝收,进而会对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材料的工业及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并波及到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与质量,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转。因此,在本文中假定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为农业总损失与受农业损失影响的其他部门产出损失之和,计算结果见表3。
四、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自然灾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原材料、中间品、生产设备、厂房、基础设施等有形资本的损毁,还通过推迟当期消费,增加强迫性储蓄,从而降低社会总需求,影响社会总产出水平等方式来抑制经济增长。在分析自然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本文主要应用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进行分析。
为了分析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将灾害损失分为需要重置的损失和不需要重置的损失两类。需要重置的损失是在受灾后需要恢复重建部分的损失,不需要重置的损失则是在受灾后不需要恢复重建部分的损失。需要重置的损失将使本来可用于投资其他项目的资金用在灾后恢复重建上,对经济增长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不需要重置的损失则没有。本文假设所有的灾害损失都是需要重置的,即总损失就是重置损失,全部积累均转化为投资。
设第t年灾害经济损失中需要重置的部分为Lt,若没有灾害发生,假设恢复重建的资金Lt可以全部用于其他项目投资,则经济增长率将变为式(1):
用资本形成总额代表第t年总投资,即第t年的新增资本存量,所需数据来源于2010年吉林省统计年鉴,自然灾害损失数据来源于表3。为了使计算口径一致,在计算实际经济增长率时要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将2003—2009年各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资本形成总额和自然灾害损失额全部转化成以2000年的不变价所表示的换算值,以便于在计算国民经济损失时进行横向比较。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出的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2004—2009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吉林省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减少0.4%,和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14.1%相比,还比较少,但是如果这种减少持续若干年,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将不容小视。
关键词 自然灾害;相关性分析;阿克苏地区
中图分类号 X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337-02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Disaster Situation in Aksu Prefecture of Xinjiang
ZHANG Yan-bo YAN Hui-jie * CHAO Zeng-f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Tarim University,Alaer Xinjiang 843300)
Abstract Natural disasters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ksu prefecture.In this paper,the main factors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prevention were put foward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disaster data in 8 counties and 1 city of Aksu prefecture,in order to scientifically reduce local agricultural disaster losses.
Key words natural disaster;correlation analysis;Aksu prefecture
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时有发生,各地自然灾害频繁不断,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对农作物的影响最大,这对人类已构成了重大的威胁,抗灾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制约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1-5]。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区域广,造成损失大。每年都有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发生,造成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已经占新疆自然灾害损失的83%。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对灾害的承受和恢复能力低。因此,分析当前灾害形式和灾害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制订相应的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理对策,防患于未然,对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12]。阿克苏地区是一个以农牧结合、以农为主的地区,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近年来自然灾害对新疆地区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做好农业自然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理和恢复灾后农业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并且保障人民财产安全,抗灾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13-16]。
1 材料与方法
该文选取《阿克苏地区统计年鉴》提供的农业受灾信息,对阿克苏地区农业受灾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了受灾和成灾面积与多个影响因素的相关程度,其中包括风雹灾、旱灾、水灾、霜冻灾、病虫害、雪灾等,为更好地进行农业受灾知识普及和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001―2011年阿克苏地区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如图1、图2、表1所示。2001―2011年,旱灾、水灾、风雹灾、霜冻灾、病虫灾、雪灾发生的占比分别为10%、7%、80%、1%、1%、1%。温宿县、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拜城县、乌什县、阿瓦提县、柯坪县、阿克苏市灾害面积分布比分别为20%、12%、3%、17%、3%、8%、12%、9%、16%。
将原始数据标准化,用所得数据对原序列重新赋值,如表2所示。
编写程序将原数据带入MATLAB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相关程度数据如下:旱灾是0.935 9,水灾是0.745 3,风雹灾是0.778 4,霜冻灾是0.512 4,病虫灾是0.948 4,雪灾是0.809 7。分析数据的大小可见,旱灾和病虫灾数据相差很小,可见和受灾面积关联程度最大的是旱灾和病虫灾。
如表4所示,与成灾面积的相关度分析的数据如下:旱灾是0.529 3,水灾是0.526 2,风雹灾是0.956 3,霜冻灾是0.529 2,病虫灾是0.533 6,雪灾是0.529 4,由分析数据的大小可见,风雹灾的数据明显大于其他灾害的相关程度,得出与成灾相关程度最大的是风雹灾。
如表5所示,灾害面积与产量损失关联度如下:旱灾是0.837 9,水灾是0.689 9,风雹灾是0.859 1,霜冻灾是0.876 5,病虫灾是0.932 1,雪灾是0.740 0。其中,病虫灾的相关度大小较其他数据有明显差异,所以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大。
如表6所示,成灾面积与产量损失的P相关程度如下:旱灾是0.810 9,水灾是0.761 3,风雹灾是0.536 3,霜冻灾是0.808 7,病虫灾是0.891 9,雪灾是0.813 3,通过比较病虫灾的相关度大小和其他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主要的相关是病虫灾,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大。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严重,抗灾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制约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不止一次地目睹自然灾难在全球各个地区肆虐。因此,切实加强灾害防范和监测预警,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应对各类灾害发生。要密切监视各种灾情及其发展变化,充实监测力量、改进监测方法、加密监测频次、及时会商分析并且滚动预测预报。重点加强局部性、突发性灾害天气的监测预报,努力提高预报精度并且延长预见期,为抗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及时灾害预警信息,提醒社会公众主动采取防灾避险措施。平时也要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准备,细化完善相关预案,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突出抓好各项防灾减灾措施的落实,全力做好灾害抢险和应急处置工作,严格落实抗灾救灾工作责任制。
4 参考文献
[1] 汪晓银,周保平.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张会,张继权,韩俊山.基于GIS技术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141-146.
[3] 宫清华,黄光庆,郭敏,等.基于GIS技术的广东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2009,18(1):58-63.
[4] 白丽萍.风灾及其防治[J].城市,2008(2):76-78.
[5] 张庆云,陶诗言,彭京备.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008,32(4):815-825.
[6] MOREIRA E E,PAULO A A,PEREIRA L S,et al.Analysis of SPI drought class transitions using loglinear models[J].Journal of Hydrology,2006,331(1-2):349-359.
[7] ESCALERAS M P,REGISTER C A.Mitigating natural disasters through collective action:The effectiven-ess of tsunami early warnings[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8,74(4):1017-1034.
[8] 温克刚,曾庆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9] 穆尼热・阿布利米提.阿克苏地区香梨生产中气象灾害与预防措施的探讨[J].中国农业气象,2004(3):37-40.
[10] 张厚,孙楠.新疆棉花生产的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措施[J].中国农业气象,2000(4):10-16.
[11] 阿克苏地区统计局.阿克苏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2] 塔依尔江・吐尔浑,安瓦尔・买买提明.喀什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防灾对策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41-47.
[13] 梁书民.中国雨养农业区旱灾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7):39-44.
[14] 刘引鸽.西北干旱灾害及其气候趋势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4):113-116.
Abstract: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natural disaster emergency broadcast system in Japan, 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natural disaster broadcast system in China, and then makes recommendations and concrete measures to improve natural disaster emergency broadcast system.
关键词: 自然灾害;应急广播;建立与完善
Key words: natural disasters;emergency broadcast;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319-02
0 引言
广播电视是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广播电视在社会中的公信力使其在自然灾害应急广播中脱颖而出,但是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社会将目光更多的倾向与提升电视广播的产业价值上,而忽视了广播电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平台或手段的功能研究,结果造成广播电视系统仅仅看作是自然灾害应急信息的传播窗口,而在自然灾害的预防、防灾教育等方面的功能没有开发与应用。因此基于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是应对自然灾害、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现实需要。
1 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广播系统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地震的发生率非常的频繁,为此日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应对自然灾害的广播系统,并且到现在为止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应急广播系统,日本借助现有的广播电视设施向居民家中具有接收功能的电视广播系统发生警告信号,及时提醒人们。纵观日本的应急广播系统,有许多值得我国应急电视广播系统建设学习的地方:
1.1 预警、预报第一的原则 人们没有办法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有效地预警降低人生财产的伤亡,而降低伤亡的主要手段就是及时向民众发出应急警报,以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疏散和做好应对工作,因此日本的应急系统是以对自然灾害预警为主。
1.2 不断增强广播电视机构人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培训工作 日本广播电视机构非常重视其员工的防灾预防意识的培养,而且其培养的范围不仅仅包括参与自然灾害的工作人员,还要包括所有的与电视广播有关人员的教育培训,这是因为日本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才使得日本在发生地震的时候,电视广播机构人员能力在第一时间自觉的有关地震的消息的。
1.3 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电视广播应急系统中 日本在自然灾害的应急广播电视系统中不断的引入新技术,尤其是电视技术和设备的开发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避难者就可以根据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知道避难所的位置,而且日本为了让残疾人能够获得及时的自然灾害预警,日本专门开发了针对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技术和设备。同时日本也实现了手机终端无障碍接受自然灾害预警,而且日本的电视应急系统可以强制居民家中的电视自动打开,并进行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的播放。
2 我国应急电视广播系统在自然灾害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2.1 灾害预警体系亟待完善 虽然现在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可以通过有效地预警机制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与破坏。就日本的应急广播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看,完善的自然灾害预警体系是降低损害与伤亡的有效措施,但是我国的灾害预警体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成熟的操作性,虽然相关法律对预警机制进行了规定,但是其还是集中在宏观层面,具体的靠操作性比较差,总之我国的预警体系无论是在组织体系还是在信息体系上都存在缺陷。
2.2 应急信息管理有待加强 我国应急信息管理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一是信息的采集以及分析经验不足,在出现自然灾害时,我国因为缺乏足够的经验才会造成对有关信息的采集不及时、对有关数据的分析不准确的现象发生,结果信息的不准确造成政府部门的决策出现阻塞;二是应急信息的公开环境缺乏有效的制度监督。政府进行应急信息公开,既是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义务,也是公民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但是我国相关法律只是规定了政府应该进行信息公开,但是并没有明确公民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监督政府行为。三是信息沟通渠道还不够顺畅。我国政府信息上报主要采取逐级上报的形式,结果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关于预警信息的需要逐级上报并且获得上级的批准后,这样的信息沟通机制会给自然灾害预警产生滞后性,一旦出现自然灾害险情,由于信息沟通机制的不顺畅导致信息延误的事故非常多。
2.3 公民危机意识还不高 我国自古便有“居安思危”的思想,人们强调未雨绸缪的重要性,但是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如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公民自身都存在着危机意识淡薄,忽视自然灾害预警作用的现象。首先政府部门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淡薄,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政府部门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经济建设上,而忽视了民生建设,造成了应对自然灾害危机的预防工作落后于经济建设,而且在经济建设中也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造成在发生自然灾害后,政府部门不能及时建立有效地预防机制;其次公民的危机意识淡薄。之所以在“5.12”汶川地震中出现大量生命的丢失,除了震级的强烈之外,还与公民的危机意识淡薄有直接关系,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我国公民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降低损失。
3 应急广播系统在自然灾害中建立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应急广播电视系统预警预报机制 首先政府部门要整合社会媒体资源,尤其是加强对新技术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急广播传播模式;其次完善我国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上报程序,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应急广播信息的上报时间,以此为我国公民应对自然灾害而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预防措施以及避难等,当然应急广播系统播报的预警信息要尽可能简单,并且根据不同民族语言文化,选择适合不同民族的预警信息播报语言,避免因为播报语言的问题导致人们听不懂预警信息;最后加强广播电视机构对灾害信息的掌控能力,广播电视机构要熟练掌握自然灾害信息的前提需要广播电视系统要建立以往自然灾害信息数据库,并且及时更新数据库内的信息以及数据,尤其是关于自然灾害的预防信息的储存与掌握,这样可以为即将发生的自然灾害应急广播提供丰富的指导经验,进而帮助人们采取更加科学的措施应对自然灾害。
3.2 加强应急广播电视系统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完善广播应急系统需要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提高应急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的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增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首先从业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素质和相应的专业维护队伍,在出现错误的信息时能够准确的判断并进行相应的更改;其次在自然灾害发送来临之前,从业人员要通过广播应急系统在第一时间将相关预警信息传递给公众,并且告知公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对;最后在灾害发生之后,从业人员必须能够及时的将此次灾害发生所涵盖的所有信息通过应急广播电视系统进行信息数据的储存或分析,从而在下次类似灾害发生之时能够有更恰当的应对措施,从一定程度上将灾害的预防等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总之基于自然灾害的应急广播电视系统建立与完善可以有效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在保障广播应急信息播出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特有的媒体动员优势,切实做好灾害的应急报道和公民的精神危机干预工作,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种危机与损失。
参考文献:
[1]刘照龙.李兴满从芦山地震看国家应急广播的建设与作用[J].中国广播,2013(10).
关键词:自然灾害;经济运行;分析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自然灾害覆盖面广。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分为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灾害等七大类。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所遭受多种多样的自然灾害几乎囊括了世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洪水、旱灾、地震和海洋灾害发生的频数最高,占全部自然灾害的90%。
2.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居于世界首位。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灾害多发期,各类自然灾害年发生频率在时间序列上呈整体上升趋势。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3.灾害的破坏力和造成的损失巨大。近年来,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影响范围呈递增态势,灾害损失程度不断增大。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2010年以来,我国爆发了多次自然灾害。2010年年初新疆连续遭受9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过程;西南五省区遭受秋冬春连旱;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8月7日舟曲泥石流;7、8月我国大多省份出现洪涝灾害。2010年上半年,全国受灾人口2.5亿人(次),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029.4万公顷,绝收面积304.6万公顷;倒塌房屋90.7万间,损坏房屋301.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①。
4.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呈不平衡性。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主要呈现东西分区,南北分带,区内、带内集中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特点。受季风影响所造成降水条件变化而产生的灾害(洪涝、暴雨等)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地震灾害主要分布于新构造运动活跃的板块缝合线附近及地质构造带上,如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以及华北、西北和川西地震带等。
二、自然灾害产生巨大破坏的经济根源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灾害损失日益加重,这与自然地理环境变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其根源在于我国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适当的生活方式和难以持久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1.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全球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中,人口膨胀居于首位,同时也是其它问题产生的病根。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据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显示,合理的人口承载数量应为9.5亿人;按温饱标准计算,理论最大承载人口为15~16亿人②。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较低,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过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2.掠夺型的增长方式。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1978年和1952年的93.4倍和559.1倍,但经济高增长是建立在能源、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基础之上。湖泊对于泄洪有着重要作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缩小9570平方公里,蓄水量减少516亿立方米③。粗放型增长模式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
3.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低。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落后,减灾资金投入不足。长江中下游中小型水利工程大都建于50—70年代,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较低,工程运行时间较长,水利设施维护严重不足。2009年,全国水利基础设施投资1427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投资0.63%④。西部地区经济条件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汶川、玉树地震之所以造成重大破坏,除了地震本身级别较高外,还与这些地区建筑设施抗震级别较低有关。
三、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地域上相对集中,财产密度增大和价值膨胀,自然灾害损失直线上升,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损失、物价波动、外部失衡和贫困人口增加。
1.对局部影响严重,对宏观经济整体影响不大。重大自然灾害的分析表明,自然灾害很难对国民经济构成根本性扰动。从国外的经验看,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直接损失约1140亿美元,占当年日本GDP的2.5%,15个月内日本制造业恢复到震前水平的98%,百货商场和78%的小商铺在18个月内恢复营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未对当年国内经济产生太大影响[1]。2010年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113.9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88%,占同期GDP的1.22%①。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灾害发生以后消费需求相应增长,有利于扩大投资、提振经济。
2.短期内可能导致物价上涨,但出现持续通胀可能性不大。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最可能是导致通货膨胀。从其影响途径看,主要有三种:一是灾后重建的债务负担累积财政赤字财政施压,中央银行大量发行货币缓解财政危机货币供给超过需求通货膨胀发生。二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发生。三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粮食价格上涨推高物价,通货膨胀发生。
就第一种途径而言,自然灾害的直接损失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考虑到我国财政实力雄厚,自然灾害尚不足以造成较大规模财政赤字,灾后重建的债务处理不会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出现较大变化。
就第二种途径而言,我国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总数量大约在2500万公斤,远远高于联合国规定17%~18%的粮食库销比,现有储备足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三种途径,即自然灾害出现后可能产生粮食减产预期和通货膨胀预期,反过来通胀预期又可能干预影响粮食价格走势,甚至导致通胀。从历史经验来看,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等爆发洪水使人们产生通胀预期,下半年大米的价格较上半年上涨了16%。2010年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幅走高,从短期看通胀预期可能导致CPI出现上涨。随着国内政策措施的实施,通胀预期会逐步消除,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并引致通胀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3.对进出口的影响微不足道。自然灾害的爆发势必导致受灾地区产品出口下降,重建所需材料的进口增加,二者叠加影响可能造成外部失衡。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国内供给能力非常强,一般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缺口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及时调剂,既不至于影响国内出口,更不可能危及国际收支平衡。
4.贫困人口短期内有所增加,长期因灾致贫的不多见。从以往的经验看,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收入水平较低人群受灾害影响更容易陷入贫困。但每一次大的自然灾害过后,政府部门必然组织大规模的捐助活动,支持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组织外出务工和入学培训,有利于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高自我生存能力,避免因灾致贫。我国的社会制度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四、政策建议
自然灾害发生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关系,自然灾害影响会波及经济平稳运行。如果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应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既要着眼当前,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又要立足长远,研究制订治本之策。
1.建立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一是在生态移民工程、扶贫工程、农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开发、农村工业化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考虑人口和资源的承载力,健全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将人口和资源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二是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扩大决策的民主参与性,加强生态环境资源民主监督,提高权力行使的透明度;三是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自然资源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减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用法律法规制度来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
2.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兴修水利基础设施,加大避灾场所建设,提高居民住房抗震等级;二是充分运用现有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控、评估与预报水平,为防灾抗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安全减灾基金制度,完善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投入体系。
3.健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建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能力。一是建立减灾救灾一体化指挥机构,统一配置各种救灾力量和资源,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保证救灾应急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完善物资储备,强化技术支撑,有效控制灾害事态、化解险情和降低损失;三是完善自然灾害保险机制,扩大自然灾害保险种类,及时足额补偿灾民损失,减轻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负担。
4.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化解自然灾害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是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门拟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结合灾区的实际情况,适时出台支持灾区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金融财政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减息或税收减免等;二是提高对物价的调控水平,健全各级粮食储备体系,应对受灾地区物价上涨,政府进行适当价格调控,管好通货预期,避免物价大幅上涨;三是维护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为保障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可对信贷政策做出结构性调整,整体上还是应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政策变化影响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