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设美丽新农村

建设美丽新农村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8:10: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建设美丽新农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建设美丽新农村

第1篇

我在对待志愿的问题上,曾经走过一段弯路。

我是一个长工的儿子,解放前讨过饭。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睁眼瞎”。解放后,党把我送进学校。我记得很清楚,第一天上学时,父亲激动地对我说:“孩子,好好念书吧,这回也该咱们出头露面了。”当时我想:要想“出头露面”,就必须离开种庄稼这一行。于是,我就带着“离开庄稼这一行”的出人头地的思想进了小学,又进了中学。

解放前,我常听老人们讲“十年寒窗中状元”的故事。所以我认为:要想“出头露面”“往上爬”,首先得“苦读书”。因此,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还勉强过得去。到了初中就不然了。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整天拿出大部分时间去考虑志愿问题——干什么事情才能够“出人头地”?有时想当科学家,四海扬名很不错,于是死啃物理、化学,而把别的功课抛在一边;有时又想当作家,写一本书,名利双收,于是又抛下理化抓语文。结果是什么也没弄好,还差点儿毕不了业。

升入高中以后,我还是风一阵雨一阵地过多考虑“志愿”问题。尤其是党提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以后,我的思想包袱更重了,我认为“离开庄稼这一行”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放松了学习,无端地浪费时间,整天游游荡荡,得过且过。因为当时我想:种庄稼用不着什么文化知识。

组织上终于发现了我的思想问题,对我进行了教育,帮助我分析批判了我的轻视农业、个人名利思想,同时给我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要学习著作,从中去树立革命的世界观。

学习了的著作以后,心里着实亮堂了,我对自己的思想又作了一次全面的检查。我深知以前因为总想出人头地,缺乏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当然也就不愿回农村,与广大农民在一起为建设新农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篇

>> 美丽乡村建设新气象探究 重庆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为魂 用文化引领和提升蓬莱美丽乡村建设 科技创新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以农村集中建房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探索 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的建设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浅析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讨 《乡村气象站》为农服务显成效 美丽乡村建设重点问题研究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研究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白山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努力提升幸福指数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 以“四级联创”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 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古文化资源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新农村建设课题组.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研究报告[J].中国乡镇企业,2009, 28(10):6-13.

[3] 叶清,焦庚英,许晓利,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气象问题及服务措施[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31-34.

[4] 刘庆华.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以浏阳市柏加镇渡头村为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5] 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 2012,23(8):1204-1207.

[6] 吴延年,王建胜,严春银.需求与对策: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调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3):35-37.

[7] 黄磊,邵超峰,孙宗晟,等.“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10 (1):392-395.

[8] 刘丽伟.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研究[J].世界农业,2009(11):19-22.

[9] 崔永军.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生态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J].吉林农业科学,2014,39(1):92-96.

[10]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美丽乡村建设课题组.美丽乡村幸福安吉[N].农民日报,2012-12-20002.

[11] 杨祥珠,娄伟平,董家明.绍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气象服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9):2772-2773.

[12] 张秀荷,郭洪杰,杨茂林,等.基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气象事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23):7240,7242.

[13] 王忠伟,潘新民,王胜兰,等.新疆城乡地区气象服务覆盖面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8(21): 11466-11467,11481.

第3篇

关键词:观光农业;新农村;景观设计;应用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农村改革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丰厚的农村旅游资源[1]。由此,将观光农业作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积极探索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新景观设计的应用情况,为建设魅力乡镇提供参考。文章通过徐州市开展魅力乡镇过程中,发展观光农业的案例展开研究,分析观光农业的发展价值、前景,并提出相应建议策略。

1工程案例

倪园村镇位于徐州吕梁山风景区中部,距吕梁山管委会和吕梁湖约5km,区域内交通便利。该地区的农业主要是种植业,主要产物为藕、葡萄、梨、苹果、油菜等。当观光农业及景观提升后,给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及收入带来了很大的改善。如今,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该地区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相继推出农业创新发展机制,倡导农民发展观光农业。因此,以观赏“油菜花”及生产莲藕为基础的“荷花节”便成为了重要活动。时值油菜花及荷花盛开时节,大面积花海,构成了一幅乡村美丽图画。通过当地主产作物构建观光农业,使当地农民不仅可以收获农产品的同时,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

2农村景观设计思路介绍

2.1注重因地制宜

新农村建设,主要以整治村庄为主要对象和内容,而且均要量力而行,使乡村更加美丽。农村生态治理又区别于城市,其治理规模、造价、用途及外观等均存在着差异[2]。

2.2突出民俗文化景观特点

开发农村景观建设,必须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将美观适用、经济适度作为农村景观表现的尺度。改进传统的农村景观设计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景观形态、色彩、质感、环保及光影等应用前途。必须注重传统与现代创新环境下的不可复制或者完全照搬,应根据当前农村特色,实现景观效果的适应和相宜。

2.3强调原生态景观与材料设计效果相结合

从观光农业园的功能、环境质量、游人活动、庇荫等要求出发的同时,应注意植物布局的艺术性,以此激发游人的兴趣。农村景观设计必须注重低碳减排。设计中应体现出节能和绿色理念,积极打造农村观光景观特色。

3新农村景观设计在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对策及效果

3.1发挥农业特色,推动经济发展

新农村景观设计中,要通过“油菜花节”及“荷花节”,实现农村景观的应用。通过组织种植大面积的荷花和油菜,并遵循农村的总体规划,进一步保护好原生态林区,发展观赏林区,推动生产林区,从而形成各区的景观特色。要将乡村置身于荷花和油菜花的海洋之中,实现农村的景观设计。通过这两“花节”让外界所认识,并为其它农业产品找到销路。因此,新农村景观设计,能够使农村观光业发展效果更佳。

3.2发挥农村原生态优势,打造纯净的乡村环境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通过农村的固有原生态资源进行设计。要根据当地农业种植情况,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体现出新农村景观设计特点的同时,也体现出农村景物与自然生态景观的相互融合。从乡村环境建设看,通过新农村景观设计,能够有效打造出美丽的乡村风貌,给予农村生态环境以极大的保护。

4结语

当前,农村建设是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打造魅力城镇,让农村变得更加美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观光农业发展中,实现农村新景观设计,将成为勾勒美丽农村的重要一笔。文章以徐州市打造魅力乡镇为案例,分析了新农村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以及在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实践应用效果,为后续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张旭 单位:徐州市源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晓冬.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初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50~54

第4篇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存在互动作用的机理,二者需要协调推进。运用SWOT分析法对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地、全面地分析,认为独特区位、资源、政策优势有助于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从理论上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三方面的机制。结合廊坊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廊坊市的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一部分,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城镇化的发展能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必然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使部分农民向城市转移,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加快。针对廊坊各县(市)的区位优势开创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之路,对廊坊各县(市)加快实现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SWOT分析

1.1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优势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河北省省委、省政府把握河北区域发展的重大机遇,廊坊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精神,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廊坊。廊坊占据全省环首都13个县中的近半数,正处在北京最佳拓展方向,尽享省内优惠政策和北京外溢资源[1]。廊沧、密涿、京台等高速与廊坊市域内密集发达的公路共同构建全市域的交通网络。廊涿干渠全面试水,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发展制约。这些天时地利的好时机为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动提供了现实基础。廊坊市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在城镇化建设方面,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呈现出从传统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镇型社会转变的趋势。“三区合一”推进城乡互动、产城融合,形成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打造环京津特色示范小城镇[2]。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如三河市展现城郊型农村改造,借势新机场建设,突出打造韩村镇示范片区;南三县结合廊南森林湿地开发,建设生态田园美丽乡村示范带等[3],实现城乡互动、产业互动。

1.2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劣势廊坊市城镇化发展迅速但区域发展不均衡。2014年廊坊市城镇化率约为53%,三河市城镇化率为54.5%,高于全市城镇化水平,而永清县城镇化率为38%,明显低于全市水平。廊坊市域内呈现城镇经济功能低端化、经济结构同质化的特征,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的质量偏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通不顺畅。资金易出难进、土地流转不畅、信息不能有效传播等。这些瓶颈因素都不利于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不利于城乡统筹。

1.3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机遇近几年,从中央到省再到市都不断提出加快城镇化的步伐,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廊坊市充分发挥地处京津之间的区位优势,把推进高品位、生态园林式的具有廊坊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作为重要支柱力量支撑廊坊市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生态园林、集约高效的农村新型城镇发展框架。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遇加速构建环京津最具特色的生态田园美丽村镇。

1.4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挑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市相当一部分村没有大型的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化生产设施,部分村与村之间的路网不发达,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经营。产业经济集聚效应较弱,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如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方面等方面城乡差距较大。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

2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机制实现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目的是以城乡居民共享基本公共权益的平等化和文明幸福生活,在此基础上使城乡要素顺畅流通,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1建立新型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机制由于城镇化是产业集聚和人口聚集的结果,所以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为支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辐射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带动机制。通过新型城镇化的市场辐射、工业辐射、科技辐射、文化辐射,带动农业生产、科技、经营的现代化,将城市居民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向农村居民渗透,整体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

2.2全面创新与全民创业的驱动机制推进全面创新,把创新战略全面贯穿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不断激发体制机制的新优势,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同时把中心镇作为农民创业的载体,以创业促进就业,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提供强大的推动力[4]。

2.3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配置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和城镇在公共服务中的以城带乡的中心作用。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保障方面形成城乡一体化的配置机制[5]。

3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径与对策

3.1合理规划,构建新型城乡空间格局立足廊坊市的区域特点、经济水平和城乡发展现状,做好城乡统筹,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使城市的一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延伸到农村,带动农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调整《廊坊城乡统筹规划》等部分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2以产业聚集为支撑,加快产城融合依托廊坊独特的“双环”区位优势,按照“高端发展,绿色崛起,奋力打造河北环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的战略方向,做大做强以“新型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为代表的园区经济,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会展旅游、休闲观光等高吸附力、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通过产业立镇,做大做强支柱,提升产业集聚区形态、功能和特色,实施城、镇、村融合和产城融合,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提供平台。

3.3做大做强中心镇,构造城乡互促互进的载体将中心镇培育成现代小城市的重大创新战略,通过把一批特色产业支撑作用强、人口承载潜力大的中心镇培育成现代小城市,走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的道路。如建设环北京、环天津两大城镇带,选择部分重点中心镇,出台政策,放权发展,特别是燕郊、胜芳等中心镇,将其建设成为高标准的现代化小城市。

3.4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让生产要素顺畅流动政府可通过调控土地、资金、人力、信息等要素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一是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好宅基地确权发证,实现土地可流转、可置换、可抵押。致力于建立以专业化、规模化的家庭经营为基础,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将科技成果推广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形成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6]。二是完善农村金融政策。鼓励国有银行放宽对城镇企业、个人作坊等的借贷金融政策。加快建设民间投融资实体,鼓励筹建农业保险公司,通过开展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提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大户籍社保政策。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居住证制度。有关部门开展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增强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在城镇居住、务工、入学、教育、医保、养老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大力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四是建立城乡信息流动的平台。通过建立城乡互动的信息网络,加强城乡之间人才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制定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信息化建设的优惠政策,通过会展、电子商务等方式向广大城镇和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廊坊的9.26农交会、广交会等是一个很好的零距离信息交流的平台,建立廊坊市城乡信息公共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等,最大程度上促进城乡信息的及时、准确地顺畅流动。

3.5治理和保护环境,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一方面,保护城镇自然保护区、大气及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另一方面,要治理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立“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努力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廊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2-1-4)[2015-1-10].

[2]马江水,王龙江.关于推进廊坊特色城镇化的对策研究[N].廊坊日报,2013-12-19.

[3]尚超.廊坊市加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片区花开新景.网易[EB/OL].(2015-4-19)[2015-6-20].

[4]顾益康.加快中心镇向小城市的大碟变[N].浙江日报,2010-10-18(7).

[5]袁海平,顾益康.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J].浙江经济,2010,(22):25-27.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省“五新一好”的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造福百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特色产业发展、村镇整治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把驻点帮扶村打造成具有庐陵风格,“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五美”乡村。

二、工作安排

2013年,我局的新农村建设村点是镇村衙前,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时间自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总体分三个阶段:

1、启动对接阶段(2013年4月):组成帮扶工作组织机构,深入对口村开展帮扶工作对接,根据村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帮扶工作内容,明确帮扶工作重点,制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2、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中旬):根据确定的帮扶工作任务,具体组织开展帮扶工作。

3、迎接考评阶段(2013年12月下旬):迎接县新村办组织考评组对我局驻村帮扶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考评。

三、工作任务

1、着力抓好村庄整治。以驻点村环境建设为重点,规划村庄发展蓝图,加强环境建设和改造。大力修整村庄道路,实现路面全面硬化,村庄道路实现绿化,农民庭院基本实现绿化美化,主要道路实现亮化;改造村庄自来水设施,让农民用上清洁饮用水;全面治理村镇脏、乱、差现象,消除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改善农村面貌;生活污水处理做到明、暗有序排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改造畜禽舍,做到人畜分离;建设标准化厕所,改善卫生条件;重点整治无序建设和违规建房,坚决落实“一户一宅”制度和省、市有关农民建房的文件精神,切实做到“八个禁止”。

2、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帮扶工作组要结合当地实际,指导驻点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畜禽水产、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种养业,积极推进庭院经济、务工经济、乡村旅游、观光等,培植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使帮扶的新农村建设村点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农民增收走在全县前列。

3、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指导帮助驻点村按照科学规划、配套建设、完善服务、管理民主的原则,科学引导农村社区建设。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通过新社区建设,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实现乡风美。

4、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引导村级组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完善公共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协助村委会把矛盾、问题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切实发挥好群众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与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定期走访慰问贫困户、五保户等,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四、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年内要到驻点帮扶村集体办公1-2次,每季度听取一次帮扶工作汇报、研究一次帮扶工作。帮扶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分管领导每月要到驻点帮扶村检查指导一次。帮扶工作组要整合各类工作资源,加强上下沟通协调,围绕驻点村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认真扎实开展工作。单位要大力支持驻村帮扶工作组的工作,对帮扶工作组的同志政治上多关心、生活上多照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第6篇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建设;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S7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架构

按照“立足县域抓提升、着眼全省建试点、面向全国做示范”的基本定位,我们探索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架构体系。

1、明确四项目标。即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建成“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探索形成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确保全国第一,力争全国唯一。

2、搭建和谐农村新架构。①立意上求高度。围绕“着眼全省建试点,面向全国做示范”的定位,置身于“城乡一体化、十七大生态文明概念以及省里两创总战略”的大背景,着力“探索形成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力争全国第一”的愿景目标。②平面上求广度。城乡联动全履盖,187个行政村全面实施,以村为基础,以城为带动,发挥村的特色和城的辐射两个功能;全民参与共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发挥政府的带动性和农民的积极性两个作用。

3、实施四大工程。一是环境提升工程。抓外在有形环境的提升,巩固扩大成果,综合改善质量,全面提高品位。二是产业提升工程。抓内在经济实力的提升,扶持优势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增强支撑功能,壮大集体经济。重点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品牌化经营、现代家庭工业集群化发展、农村服务业最大化激活,积极培育产业大村、经济强村。三是素质提升工程。抓潜在文明素养的提升,培养有技术专长、有创业激情、有文化素养、有宽广胸襟、有文明气息的现代品质农民。四是服务提升工程。抓广度公共服务的提升,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繁荣农村社会事业,重点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通过实施这四项工程,实现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以及农民素质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

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长远发展方向

1、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要把巩固“中国美丽乡村”环境建设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作为重要环节来抓。积极探索“中国美丽乡村”物业管理办法,试行社会化、公司化经营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中国美丽乡村长效物业管理基金”,按照县财政拨一点、乡镇财政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渠道筹措,重点用于村容卫生日常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维护。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们美丽乡村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有:建设资金短缺,技术指导不够,村级集体经济不足等。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深入探索的空间。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严格按照规划狠抓落实,充分挖掘特色提升品位,集中突破重点树立形象,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创新破难,大胆探索,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圆满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2、要立足特色,走整体品牌经营之路。从我县来看,我们的“三农”问题跟全国不一样,不算穷,也不算富,而是很有特色,农民生活总体小康、农业生产进步明显、农村生态普遍良好。农民收入全省中等偏上,产业发展比较协调,城乡差别比较小,生态特色优势明显。细化到每一个乡镇、行政村,村容、村貌、村风、文化、产业等个性特色也很鲜明。品牌是一个地区产品认知度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3、要突出重点,走提升村级经济实力之路。 在政治上关爱,如继续从优秀村干部中录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各类评先评优要向农村干部适当倾斜等。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完成后,要引导村两委班子对照“双带双创”承诺,进一步理清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路,集中精力落实创建举措。村干部要带头示范,书记抓班子,班子带村组,村组联百姓,百姓齐创业。二要强设施。加大农田水利林业等公共设施投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尤其要充分吸取雪灾教训,举一反三,抓好事关农村安全的山塘、水库、土斗堤、道路、防火带等建设。三要强实力。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路子,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生产服务、管理协调、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职能。村级班子要研究相应办法,增加资产性收入和财产性积累。

4、要调动主体,走共建共享和谐之路。农民主体作用强不强,事关新农村建设得好不好。大家要清醒认识到,目前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动农民主体还不够,突出表现在农民自主创业精神还不强,直接制约着农民增收空间,特别是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在不断加大,中老年农民、低文化素质劳动力就业难和低收入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力建设中国美丽乡村

1、要进一步明确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目标,建成“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探索形成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村模式”。在这个总目标下面,有两个关键指标,就是环境优美、产业发展,以外部形象和内在实力的高度统一,支撑起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同时还有两个特色要求,就是高标准、全覆盖,指标体系要高于全国、全省,空间上全覆盖到全县所有187个行政村。只有高标准、全覆盖,才无愧于“中国美丽乡村”的称号,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才真正起示范作用。

2、要切实掌握美丽乡村的建设途径 ①环境提升主要是巩固扩大成果,综合改善质量,全面提高品位。②产业提升主要是扶持优势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增强支撑功能,壮大集体经济。重点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品牌化经营、现代家庭工业集群化发展、农村服务业最大化激活,积极培育产业大村、经济强村。③素质提升主要是提升农民主体的综合素质,培养有技术专长、有创业激情、有文化素养、有宽广胸襟、有文明气息的现代品质农民,与之相配套的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农民“种文化”活动等都要结合进来。④服务提升主要是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繁荣农村社会事业。服务提升的关键是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3、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

优化布局,真正按照“城乡规划一张图”、“城乡建设一盘棋”的要求,着力培育中心村,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农村的推行提供有力的辐射平台。积极探索农村新社区建设新路径,率先建成一批“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安居乐业、生活舒适、邻里和睦、管理民主”的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全面建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中心,采取村民出一点,乡镇补一点,财政拨一点的办法,整合卫生保洁、医疗卫生、放心超市、事务代办、文体公用设施维护经营等功能,对村内公共服务事业进行统一管理。完善机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加强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医疗、文化设施一体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努力使居住在农村社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市民一样的现代文明生活。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两年一度的农民免费体检,做好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对残疾贫困户的危房实行全面改造。整体推进农村社会救助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健全农村低保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完善集中供养机制。加强外来人口管理,逐步实现外来人口享有和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形成有效的社会调控机制与和谐的社会关系。

5、建立“三级负责、以村为主、人人参与”的管理机制

建后管理是保持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关键,要逐步形成县、乡镇、村三级分级负责,村日常管理为主、农民群众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县和乡镇负责对各村进行适当的财政补助,村集体通过建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成立巾帼保洁队、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负责村内的环境保洁、文体设施、放心超市、卫生服务中心等村内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农民群众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参与自愿组织等形式实现村内事务的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参考文献:

【1】胡悦;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J];旅游学.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省“和谐秀美新农村”总体要求和市美丽乡村建“五美”标准及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按照全域规划、镇村联动、集中整治、管理跟进、长效管理的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充分发动农民群众,帮助指导农民群众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将店下村建设成产业旺、农民富、环境美、班子强的文明祥和新农村。

二、基本情况

沧洲村委会店下村位于XX县XX镇省道路道旁,现有农户62户,人口216人,土地面积360亩(其中水田260亩、山地100亩),人均纯收入6000元,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三、目标任务

深入宣传动员,强化农民主题意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较快增收,着力抓好村庄整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努力把村庄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创建内容

1、拆迁危房1500平方米;

2、制定村庄整治建设规划;

3、修建庐陵文化生态园200米;

4、绿化美化环村路1000米;

5、修环村水塘围墙400米。

五、主要措施

1、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将优秀青年纳入到党的队伍来,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第8篇

2、深入调研,制定方案。为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美丽乡村建设帮扶工作方案,理清农村产业化发展思路,增强农民致富本领,我委工作组成员多次深入帮扶点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虚心向村干部请教、走访党员和农村能人,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帮扶工作方案。

3、广泛宣传,营造声势。为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我委工作组成员在认真学习新农村建设手册的基础上,浓缩摘要了一些新农村建设应知应会知识并编印成宣传单下发到农户手中进行宣传。同时,我委工作组成员利用村务公开栏就新农村建设政策刊发了三期宣传栏。另外,工作组成员充分利用下乡与群众接触交流的机会,积极解答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通过认真做好宣传造势工作,使广大农民群众对投身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主动性大为增强,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整治村容,美化环境。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我委协助当地村干部从整治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入手,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按照村庄规划的要求,计划在村中心修建一个休闲文化活动场所。为了建设休闲文化活动场所,我委工作组成员积极配合村委会干部做好有关农户的拆迁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人员进行施工。到目前为止,已拆除旧房97平方米,拆除厕所36平方米,装运1000立方米以上土方填置废塘一口。此外,还有4户农户修建了4座生态沼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