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8:10: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

第1篇

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实习就要结束了,这段经历,对我对于教师的看法,对于后的工作的态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实习的学校是一所小学。学校的操场,小花园,甚至是几间教室,都弥漫着活泼的气息。实习的日子,自然也增添了不少情趣。

到学校报道后,我的带教老师是周业梅老师。她教学经验丰富,待人很好。学校里的老师都说她的课讲得很好。学校领导说,应该多向周老师请教。之后的时间,还来不及适应新的环境,我就被周老师领到了班级,当时想到就要面对四五十个学生,不免还是有点担心和紧张。

实习老师,是个很特别的存在。还记得第一次被班级里学生叫“老师好”的时候的那种错愕。渐渐适应,然后自如反应,点头示意。开始的一个礼拜,日渐习惯起学校的生活,仿佛重回小学校园一般。用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看待学生,以老师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了,这种感觉挺奇妙。以往觉得“高高在上”的老师,突然间成了身边的“同事”,作为实习老师,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高中的学生?身份的转变,是实习阶段第一个要跨越的坎吧?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带教老师的学生,小学学生的老师。

听课。这是实习的必经阶段,听课不仅能够学习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能熟悉自己将要教学的班级。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与大学里大不相同,他们要的不是文章的思想内涵,而是一种能听、说、读的技能。带教的周老师教态很好,课程安排上面相当严谨,备课很充分。听第一节课的时候就觉得整节课早已经规划好了似的,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了这节课要完成的内容。就算有突发状况的发生,老师学生也都能自行控制好时间。学校规定的听课是10节左右,我基本上能去听的课都去了,为的是想了解整个章节上课的完整过程,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上课手段和形式。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大学里所学的英语教学法课程,提及不少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不过,感觉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真正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感觉很不一样,教学的内容就算一样,方式也可以有很多种,老师自己授课,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可以结合练习加深印象。而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给予的鼓励也可以有很多种,比如:Good!Great!excellent!等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是否自己会漏掉一些没有专心听讲的学生,适当地抽他们回答问题以便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板书的排版也不能天马行空,而是要让学生一看就明了……这些都是书本上很难学到的东西。一周的听课时间下来,作为实习生的我,感触都很深,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光是 “Sit down, please!”这一句,一个老师一节课就要说上几十遍,教学的内容固然重要,学生与老师间基本的尊重,也是我们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2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324-02

高等学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21世纪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1]。

一、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加入了WTO,中国和世界的经贸往来更加频繁,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成了时代的潮流。从国内环境来看,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博鳌论坛等等国际活动在中国举行,国际交往日渐增多。

从英语教育专业的行业要求来看:首先,由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单一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再则,英语教师队伍也日渐饱和,社会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语教师要通过不断进修学习掌握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不断提高学历层次。最后,由于中国的国情和地域特点,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还相当落后,英语师资力量薄弱,还需要培养大量的民族地区中小学优质师资。

从英语教育专业的社会需求预测分析:社会对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从类型上来讲,一是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即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能独当一面,有创新精神,善于不断吸取新的营养来充实自己的人才;二是对于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要能正确引导儿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有效的学习习惯,同时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即要有一定的歌舞、绘画能力和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三是民族地区往往具有优质的旅游资源,这也为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拓展自我,接触涉外旅游提供了一定条件。四是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师资还相当薄弱,尤其是能胜任民族地区民族语言和英语双语教学的师资更为紧缺。

不管是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还是社会和行业的要求,都对民族地区高校的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英语教学只有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及时作出调整,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目标是转变单一的、呆板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民族地区对英语人才的要求。根据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的现状,加大英语教师的进修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培养出职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指导思想是应不脱离国家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大纲对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地特点,为加快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三、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体现特色。民族地区高校尤其是地处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担当着培养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师资的重任。从招生上来讲,可以适当多招本地区的民族学生,因为他们熟悉本地区的情况,有甘愿为家乡建设服务的思想,在录取时适当降低门槛是完全正确的。学生入学后还应该继续加强他们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思想教育,给他们讲政策,展望西部大开发后民族地区的美好未来。加强民族地区现状教育,让学生了解民情、社情和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以及对英语教育的要求和英语人才的规格要求等等。在英语教育的专业教学中应融入民族教育,体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特色,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培养旅游英语人才。

2.加强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民族地区的高校在英语专业教学上,首先还是要打好专业基础,培养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同时,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校内的“英语角”,英语广播站,学生英语社团,英语文化沙龙,各种英语比赛和圣诞节庆祝、英语电影欣赏等英语文化活动,都是学生实践英语的有益的机会和场所。其次,除专业学习之外,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来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也是重要的环节,比如“三字一话”的训练,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新的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培养等等。最后,提供学生尽量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安排参观、听讲座、教学观摩、教学实习、英语导游实践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促进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促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专业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争取早日成才。

3.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为民族地区培养英语师资的目标,在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上必须对这一目标要有所体现。要注重调研,反复实践,形成行之有效的,富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时刻不忘培养的是符合民族地区需要的,一线的英语教师。这应该是一群理论水平高,专业基础扎实,素质过硬并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四、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1.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业务规格要求。要培养既懂得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又能安心从事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人才;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有良好的师范技能,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范毕业生。

2.调整培养计划。笔者认为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时数可以做些压缩,以适当增加学生教学实践的量。让学生在实践中拓展自我,充分得到教学锻炼,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打下坚实基础。根据目前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的实际,适当压缩理论教学时数是可行的,这能为学生的教学实践腾出不少的时间。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由于知识在不断更新,新信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高校也应该更加注重让学生从实践中去学习,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根据本地教学实际来补充,调整自己的知识储备。

3.教材及师资队伍的建设。英语教育专业课教材在内容上应立足原有的基础,适当增加实践活动的内容,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衔接。同时更加重视民族地区教育的特点,增加民族地区民情、风情和现状介绍,加强国家关于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等的宣传。

专业教师队伍应加强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提高专业素养。专业老师在课程讲授方面要做到一专多能,让那些对该课程有深入研究,学术水平较高的老师能发挥特长。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及时了解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掌握新信息,实现知识的更新。

4.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加强多媒体教室、英语语言实验室和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增加学生在学校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实践的质量。同时,在校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教学见习机会。在实习方面,我认为应该尽可能的提供学生集中实习的机会,选定几所长期合作的实习学校,选派专业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带队指导。“因为集中实习,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学生实习的时间充足,任务明确,教师指导到位,实习流程规范。因此,集中实习比分散实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3]

结语

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目标应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这一目标要求给民族地区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本地需要,培养合格的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师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任务。只有认真研究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确定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理清改革的基本思路,制定出合理的改革方案,才能落实好这个任务,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

[2] 刘雅静,孙世明.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4.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学科素养;教学;培训

二十一世纪所需要培养的教育人才,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新世纪学会终身学习的人,然而当前的学习方式多变多样,这就需要开展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这既能够提高英语教师的学科素养,使学生更好的跟上二十一世纪快速发展的脚步,又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

一、开展小学英语教师展业发展培训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师的学科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的课堂任务不仅有口语,听力,阅读,还有写作,翻译等等,但其中每一种又都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其中都不能与教师们高水平的的学科素养有所分开。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发展的培训,让教师了解英语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过程,还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吸收的过程。

2.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在今天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一般的传统教学观念否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机械的背诵单词,课文。被动的接受英语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打折扣。而开展小学英语教师展业发展培训就可以刚好弥补这一缺失,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质量。

二、开展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理论根基

1.培训模式理论

1.1培训模式的整合。开展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根基,就要遵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观点。教师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运用合作学习的良好气氛达到学生上课状态的最佳水平,才能使学生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形成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1.2培训对象的整合。新编小学英语教材体现了现代语言教学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在教材方面的成果。虽然新教材在语言知识方面降低了难度与要求,但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对不同教学对象有不同的教学方案。

三、如何开展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1.贯彻研训一体思想,提高教师学科素养。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开展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一边培训,一边教学。在培训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研究,还需要不断的训练自己在课堂中的表达能力和与学生们的相处情况。这就引导教师在英语教学时不能再用古板的教育方式了,必须创建一个独立创新的英语学习的框架。

2.注重培训模式整合,加强实践训练

2.1要深刻熟悉培训对象和培训主体。对于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时,要注重培训模式的整合,加强实践训练。在我校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就很好的将培训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我们在解决小学英语教学的所遇到的一些难题中,找到案例找出方法,当然,其根本是要从教学观念上开始改变,以现在的“教学方法”来取代传统的“传输观念”,使同学们在英语的学习中更多的是强调自己在学,自己想学,自己会学的一种主体能动选择,自我构建的学习过程。

2.2 培训方法的整合。在我校小学英语教学的培训中,比较注重对于培训方法的整合。教师树立以同学们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不会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教,学生木讷的接受,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自身出发,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到把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教学的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这是培训内容的重点。

2.3培训主体的整合。培训主体的整合,这在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曾有一学校的案例:他们是通过将英语老师进行不同的分类来对其进行整合的,有的老师擅长教语法,有的则是口语,对培训主体进行不同的分类,可以发展很好地建构的认知过程。教师教师,就是教育学生的师傅,并不被束缚于某以特定的学科项目,英语老师不仅仅只是教育你学会英语这一科而已,而是教会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一种真正的学习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发展性教学,而不是适应性教学。

3.开展分层次培训体系,取长补短。在对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应注重开展分层次的培训体系,这样有益于教师们之间更好的取长补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中,可引导教师解决问题,在对一个英语句子的理解中,每个教师教授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最好不要直接就这样告诉教师句子应该如何教,纸上得来终觉浅,可以对教师先进行分层次培训,让他们之间相互讨论,取长补短。这样一步一步的对教师进行指引可以使教师自己懂得如何更好的教学,了解如何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

4.鼓励远程教育与自我发展等多途径发展道路。在小学英语教学培训过程中,应该鼓励远程教育与自我发展等多种途径发展道路。首先小学英语教师需有面对问题的意识。不管在任何的学习中,都会碰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其次鼓励教师探索问题,鼓励远程教育。任何重大的发现都是由一个小问题而引出来的,不要小看探讨问题的巨大作用,在教师们相互探讨的时刻,思想的火花就在此刻不断相竟迸发,要善于去找到新素材,发展自我开,启迪思维的心扉,不断的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结语: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就是在于教师,所以提高教学老师综合学科素养和能力是当前教育学中首当其冲的事情。总理也曾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学科素养,展现发展个性风采。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综合英语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74-02

一、引言

教学与评价密切相关,评价应贯穿于教学始终,当教学活动用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时,它就是评价手段。当老师根据评价结果评定成绩并调整后续教学,该评价既是形成性评价也是终结性评价[1]。评价内容和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带来教学方法与过程的变革。综合英语课是英语专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和基础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调查显示,综合英语课教学如果仅按课本展开、评价主要通过期末笔试进行、不结合当前生活实际和学生今后职业发展进行知识拓展和实践操练的话,则难以真实全面反映学生表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2]。

2012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以下简称《标准》)首次在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明确了具体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4]。这为师范生培养和师范教育改革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二、综合英语教学和评价改革

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本课题组于2014至2015年开展了综合英语课教学和评价改革研究,将小学教师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养融入英语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适合小学英语教学情境的语言实践能力。构建评主体多元、内容全面、方式灵活的评价模式,全面培养和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践证明,学生的英语交际、教学实践、组织协调、自我发展等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5]。

综合英语课在教学和评价方面进行改革,如下图1所示,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两部分各占50%,形成性评价分数由学生学习档案袋、教师记录和综合评价组成,终结性评价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

1.形成性评价

(1) 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

学生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学习作品放在学习档案袋内,展示其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计划和反思、作业、测验、课堂活动的文字记录等。学习档案袋既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便于他们对学习进展进行监控,同时为教师全面了解、评价学生提供准确的信息,教师应指导学生定期对学习档案进行自评和互评。

1)学习计划和反思

学生课后定期制定学习计划,对学习态度、方法和效果进行反思,及时了解自身的成绩与不足,针对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调整学习行为、探索学习方法,教师在批阅后给学生反馈意见,这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作业

综合英语课强调各项语言技能的综合发展,教师在布置作业和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注意它们的有机结合,除了教材内容,教师依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学大纲选取体现生活、紧跟时代的音像书籍或互联网资源作为补充。此外,教师应布置形式多样且与他们日后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的任务给学生,督促他们课后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资料、阅读课外书籍,丰富知识、扩展视野、刻苦操练以便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

A.采访

给学生布置采访任务,对学生来说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口才交际能力,又为他们探索知识、增长见闻、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它是一项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任务。例如,在学习“Jobs”这个单元后,为了让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们更深刻地了解社会需求、找准努力方向,教师要求学生用英文采访毕业班的实习经历,了解他们的切身体验,并让他们给自己今后的教学实践提出建议。同学们要把采访过程用摄像或拍照的形式记录下来,同时用英文表达采访的要点及采访后的感想。

B.课文改编成短剧

有的课文有鲜明的人物特点和丰富的故事情节,非常适合改编成短剧。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并让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学完课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改编课文内容,小组分工安排好角色台词,并排练成短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3)测验

测验主要包括对语言点的理解与运用、阅读写作翻译练习等,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消化所学内容,同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为教学提供反馈。

(2)教师记录

1)学生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出勤和完成作业情况反映了学生对该课的学习态度、付出的努力及知识掌握情况,教师要做好详细记录,多和学生沟通,提出要求和指导意见,在班上善用表扬和批评,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2)课堂活动和学生表现

教师应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和需要精心设计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认真观察、记录、分析学生的表现,因为学生的参与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成效。在学期开始时教师根据学生意愿和成绩进行分组,6-7人一组创建团队,给本组取队名、编队歌、口号及舞蹈、设计团队图标等,建设好团队文化后在课堂上展示。组长分工安排好组员每次任务,学期结束时每组成员就他们的各方面表现互相评价、打分。教师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设计和开展课堂活动时需考虑以下方面:活动内容与学生发展方向密切相关、有助于新旧知识衔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综合语用能力等,活动尽量用英文组织开展。以下是部分课堂活动示例:

A.分组讨论

教师课前让学生预习生词和课文,上课时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结构、归纳各部分的意思,每位组员都要积极思考,遇到不懂的问同伴。随后教师任意点某位同学翻译课文,并即兴提一些相关问题,最后教师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找出主题句和连接词、理解内在逻辑关系、进一步讲解扩展知识点。这种形式的活动能较好地照顾到全班同学。同学们通过思考加深了理解,通过互相帮助增进了友谊,通过问答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

B. 模拟面试

在学习了简历、求职信和招聘广告后,教师播放有关面试的英文视频。布置学生课后写简历、求职信,并按给出的场景和要求进行分组模拟面试,小组各成员分别扮演面试者、面试官、其他工作人员,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C. 教学游戏

游戏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活动和促进学习的手段,它不只适用于中小学课堂,在大学课堂中善用游戏一样能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为了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单词,教师给出几个单词,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先将单词按词性归类,然后用所给单词编故事,该活动可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开展,完成得又快又好者获胜。

D. 辩论

在学习有关互联网的单元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它带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围绕互联网的利弊组织英文辩论赛,并根据班级情况在流程和细则方面稍作修改,全班6小组分为正反两方,1、3、5组为正方,认为互联网利大于弊,2、4、6组为反方,认为互联网弊大于利。教师做主席,各方派4位代表做辩手,派1位同学做主持,各小组派1位同学做评委投票确定获胜方。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参与自由辩论和观众提问环节,有的做记录或负责拍摄和统计票数。

E.英文才艺秀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师参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设置相关话题,给学生布置英文才艺秀的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教师随后点评。表演形式由学生自己决定,可采用微课、新闻播报、脱口秀、讲故事、演讲、变魔术、小品、教学游戏、模拟面试、综艺节目等,可单独表演或和2-3名其他同学一起呈现,平均每人3分钟左右。以下是与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相关的部分话题:“了解不同年龄段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如何根据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特点设计和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如何有效地管理课堂、组织课堂互动并控制好课堂纪律……”

以上形式的活动可根据需要结合开展,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控制好时间,同时密切观察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课后不断反思和改进,使教学更有成效。

3)访谈和问卷

作为非正式评估的方式,访谈和问卷调查可以让教师更详细地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抽时间和他们谈心,根据学生不同需求采用不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访谈还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尤其是对学习欠佳的同学来说,私下访谈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3)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用英文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参与对自己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判断和监控,发挥主人翁作用,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弥补了教师评价的不足。为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须与教师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可以写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也可以扩展到课堂讨论、教学等各个环节。教师应在活动开展前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例如,在学生进行演讲前,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评分标准,包括语音语调、演讲内容方式、肢体语言、回答问题情况等。演讲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学生的表现并给出分数,最后教师总结点评,指出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

2.终结性评价

期末考试是终结性评价,它考查学生整个学期的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包括笔试和口试。期末笔试内容依据教材,题型参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词汇与语法、阅读理解、翻译、改写句子、命题作文等项。期末口试分朗读和问答,内容涉及所学课文及生活实际,考察学生的发音、语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三、结语

教学改革与评价改革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本课题组开展综合英语教学和评价改革实践,拓展教学内容,将符合小学英语教育情境的语言实践融入教学当中,采用持续全面多元的评价模式,不仅评价学生的语言技能、文化知识,而且对小学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语言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改革顺应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专科英语师范生职前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Black, P. & Wiliam, D. 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J].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1998a, 5(1): 7C74.

[2] 夏莉, 胡慧敏. 综合英语课教学评价现状调查与思考[J]. 大学教育, 2015(1):55-56, 59.

[3]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3-139.

[4] 顾明远,《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N].中国教育报,2011-12-14 (3).

[5] 夏莉. 基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综合英语课改革研究报告[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3):38-42.

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现状 对策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中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同普通教育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方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客观上要求高职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处理日常事务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不能照搬或沿用传统学科教育的模式与方法,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然而,高职英语“教”与“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实际外语应用水平较差。究竟如何根据岗位需求,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由多所中专、技校或成人高校升格或合并而成,专业涉及学科范围较广,部分院校甚至理、工、农、医、经、师等全面覆盖。然而,对英语教学的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应用性,未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岗位对其的不同需求。对全院实行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的考核标准,使学生所学的内容不切实际、不能学以致用,从而缺乏学习主动性,产生厌学现象。另外,部分院校还表现出表现出英语教学体系与中小学英语教学体系不连贯,课程设置有一定的重复或脱节现象;基础性课程内容所占比例较大,应用型课程的数量及质量还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1]。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多数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是一种工具。任何一种工具都具有多项功能, 掌握工具者一般很难用到它的全部功能, 英语也是一样。我国是崛起中的大国, 需要一些精通英语的专家;需要一批能在不同学术领域进行同声翻译和文字翻译的高级专才; 还需要许多结合自己专业需要去学会英语,作为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因此, 中国英语教育的语言学习应该分层次, 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各奔前程”, 不必全部都追求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用英语思维、用英语做事[2]。对于高职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应根据专业需求,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建立相应的课程标准。

2.教学理念陈旧,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由于英语教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认识不足,还未充分认识“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内涵,使学生主体地位严重缺失。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在英语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传统英语教育却忽视了它的实用性。英语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教师们继续扮演着教学大纲的忠实执行者和书本知识的机械传授者角色。教师注重传授知识 ,但忽视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很强 ,但听说沟通能力却相对较弱。

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存在非常普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和控制一切,一切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教师制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等,选择教材,指出教学难点和重点,制作试题来进行教学评估,学生处于绝对从属和服从的地位。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高中阶段英语水平普遍较差。通常的结果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动力和信心,教学效果也就因此难以令人满意。笔者曾在多所高等院校听课和调研,发现有些教师上课讲得确实精彩,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头头是到,但是学生却没有兴趣去听讲,一旦考查学生的能力,更是令人失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于采用“填鸭式”的强制灌输,满足于教会学生模仿和最大程度地记忆。短时间内,学生是掌握了一些知识,但缺乏应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并且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课堂气氛呆板,死气沉沉,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教师与学生难以互动,无法进行有效交流,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厌学现象。

3.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将英语纳入全校(院)统一考试科目,考试成绩和全国大学生四六级等级证书或英语A、B 级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或升学,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细心钻研各种顺利“Pass”的招数。事实上,考试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能力评价体系仍然十分陈旧落后,诸多不合理、不科学、不完善的因素仍然存在。比如:(1)教学目标局限于A、B 级考试的框架,忽视对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2)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无法服务于学生将来要解决的职业领域问题;(3)考试分数依然被作为评判学业的最终标准,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效应”。

实施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

1.学以致用,根据岗位需求,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标准

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应考虑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等各种因素,特别是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来合理开发校本ESP课程,并且形成自己的ESP课程教学与研究特色[3]。ESP,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依据Dudley-Evans & St John的提法,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设计的相关的英语课程,它有别于普通英语(General English),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方针与教学主张。ESP不仅涉及语言本体和语言学相关理论,还涉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著名学者刘润清(1996)指出,ESP教学时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4]。蔡基刚(2004)指出,ESP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5]。

ESP课程的主要特征是根据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在英国的St Georges’s,学生入学前要填写一张“课程内容”表格,使教师能够明确学习者的具体需求,以此为课程设计基础。他们认为,由于学习者需求总在变化,没有两种课程是完全一样的。在马其他的多家语言学校,都要求学生入学前进行需求分析调查。在English Plus Language Centre,学习过程中每周进行课程评估,学生可以随时与教师或教学管理组织来商讨学习内容和进度安排,以便充分满足学生需求。俄罗斯2001年对俄罗斯各地90多所高校,1000多名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当时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语法、翻译法大行其道,未能使学生具备足够的工作或继续深造的交际技能。据此将大学英语的改革的重点放在加强EPS教学上[3]。对此,各高职院校应深入各个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岗位需求与学情的调查和分析,根据岗位需求及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与优化,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标准。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改善学习效果、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改变学生普遍对英语的厌学现象。

2.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双师素质,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

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注重“我教得好吗?”而忽视了“学生们学得好吗”? 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到底该教些什么给学生。再者,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越来越看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和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而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达到要求。传统的教学传授的往往是事实性信息。这些信息在现代社会很多学生都可以自学或通过互联网等轻松获得[6]。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因此,我们更应该教给学生的是复杂而精湛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从事的工作中会很快地学习新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和内容,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英语,同时使学生交流、沟通、协作、再学习等关键能力得到培养。

我们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只做了一些学生生活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未真正把握住其核心,应将这一理念充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践证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灌输是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高职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角色需要转变,应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灌输者。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需要改变,最关键的不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是否讲清楚?语言是否流利?对所讲内容是否熟悉等?关键的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完成目标任务,同时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具体来说就是老师能否设计并组织出一种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学习应该掌握的知识并使各种能力得到培养。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体现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除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教学设计和策划能力。对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以改变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使学生从传统教学的“受教”个体转变为“行动着的主体”,教师从“施教”主体转变为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咨询者、协调者,适应职业教育的项目教学。英语教师应该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观,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该牢记,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中心始终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技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学习。其教学能力不只是讲授和答疑能力,而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组织教学的能力。

另外,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大多都是外语专业毕业的,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EPS教学,还必须掌握任教专业的一些跨学科的专业知识。根据充分的了解专业、地域经济等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与优化,使英语课程同专业课程教学融为一体。也就说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不仅是英语教师,还是一名专业技能课程的辅导老师。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比普通高校的英语教师水平更高,知识面更广。但现实情况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的锻炼和经验积累,在讲授英语专业方面是行家,但在其他专业方面则力不从心,容易导致教学方面至注重英语学科的知识,难以保证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7]。比如医学专业英语、会计专业英语、计算机专业英语及农业相关专业英语时,学生本来很感兴趣,但部分老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课堂上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讲解单词、翻译课文,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亟待加强。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英语功底,只要稍加培训就能达到要求,鼓励专业教师担任英语课程教学任务。他们不仅能较好地找到英语在专业应用方面的切入点,并能根据专业需求开展英语在专业中的应用教学,也是英语教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3.加强教学研究,开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学材

教学目标实现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教材的选择,由于学生生源复杂,知识结构、层次不一,目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的符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近年来陆续出版了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各种教材在实用性及先进性上较以前的教材都有了极大的进步。但现有的高职英语规划教材,只是一种普遍引导性的教材,各地区、各学院、各系部、各专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用同一套教材显然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需要开发一系列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对此,建议各院校鼓励教师大力开发基于“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适合于各专业的校本学材。

4.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门课程的评价与考核从一定程度上也为该课程的教学安排指定了方向,因此构建有特色的评价考核体系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英语应用能力是一项综合的实践能力,因此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综合的评价。比如:(1)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应用技能,又要评价其学习态度、兴趣和方法是否得当。(2)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使其由被动的受评者变为主动的参评者,以达到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促使其发愤图强的目的。(3)评价标准要多元化,既有课程统一标准,又有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为参照的个人标准,二者互为补充,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全面的反馈。另外学生英语语言的实习、实训也要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4)还要开发有权威的能够反映学生应用能力的英语资格证书作为其就业时英语应用能力的砝码,以提高其就业力。

小 结

对于各高职院校进行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应不断学习、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结合专业深入进行岗位需求调查、认真分析,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与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学情等开发建设适合学生学与老师教的校本学材,彻底改变学生的普遍厌学现状,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慧.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职业时空,2007,15.

[2]万莉.国外外语教育及其对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08,3.

[3]严明.国外ESP教学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4]刘润清.21世纪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5]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6]冯克江.试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15.

第6篇

一、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是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1.英语教师没有英语教学资质

由于农村英语教师数量少,有许多不具备英语教学资质的老师进行代课。在许多学校,代课教师担负了大部分英语教学。有些教师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与正式的英语教师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农村英语教师的经济收入含金量不足。并且,相较于城市,虽然国家规定教师的收入不能低于同等级公务员的收入,但是农村因为地域差异,并不能实现这一个规定。我国本科、专科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少,但由于农村的多种因素,每年只有10%的应届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农村教师的劣势会使许多教师资源流失。比如,有的教师转到城镇学校,或是考研、改行等。

2.农村英语教师缺乏实践

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其次是后续教育跟不上。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主要是大专学历。如果要提高学历主要是通过非全日制教育,这样使得城镇与农村教师第一学历的水平相差较大。而且,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大部分教师没有进行过培训,没进行过其他实践活动,以至于无法推进课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因此,使得城镇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3.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缺乏后继力量以及认同感

目前,农村英语小学教师渐渐老龄化。教师晋升也很困难,目前许多教师的职称仍是初级或是中级。而每年补充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很少,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教师也是非骨干教师。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特别是年轻的教师。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的工资待遇与教学压力不相符。

二、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与高校合作

农村小学可以利用附近地区的高校资源,通过合作等方式解决农村英语教师专业素质问题。比如,河南省有些农村地区通过与高校合作,对教师进行培训或是进行实践可以很快地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

2.“师徒方式”互相帮扶

现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植,农村中小学教育,每年会有一批应届毕业生到相对落后地区工作。毕业生虽然没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他们专业知识较好。学校可以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让学校的教师通过这些毕业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网络研修

目前,网络已经普及到农村,这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提供了多种资源。学校可以让政府帮助通过网络建立一个教师团体,设定一到两个专家,这样,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通过教师团体的帮助认识自己的问题、提升专业水平、开展科研活动。

建立网络研修团体后,教师进行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一份关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总结到目前为止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个自我评价。团体的其他成员就可以通过这份资料对教师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提出合理建议。

网络研修团体还能够对教师在线进行培训。教师在加入团体后,需要进行英语专业测试,包括口语、写作、阅读等。若是英语教师存在弱势,可以通过教师团体帮助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学习伙伴,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第7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小”学生,这些小学生会成为社会、生活的未来建设者。因此社会的发展与改革要从他们入手。他们是社会发展,乃至人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就是实施小学教育的教育者,因此,我们的教育影响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那根主线。所有的教育理想、教育改革其实都是从我们的“教”开始。只有我们落实好教学实践,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教活动中,成为更称职的教师。大学英语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主科”之一,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改革教育教学方面,大学英语也是“主科”之一。本文中笔者就对小学教育专业中的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实施改革进行了分析。

1融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

既然是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主要构成之一,自然要与小学教育中的其他学科实现整合。在培养“小”学教育者方面发挥实效。所以,我们开展的虽然是“大”学英语,但是,我们同样要引领学生把握教育实践中“小”的内涵。事实上,小学教育专业虽属高等教育体系,但它培养的学生却是面向小学的教师。对小学教师来说,“如何教”比起“教什么”更重要。所以,在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一味的丰富学生的知识量,一味强调四六级考试这些高目标的实现,对于他们走出院校融入“本职”工作的助力是有限的。因此,在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时,我们要注意从“小”处着手,进行符合专业需求的教学。

2让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前拥有就职经验

不管我们的专业教育如何面面俱到,在学生离开校门之后,步入岗位时总是还会显得经验不足。而如果让学生在成为一线教师之后再积累教学经验,显然会给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孩子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相比其他学科,在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中,更需要及早的让学生拥有就职经验。尤其是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它需要学生拥有更多的应用经验,才能及早的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努力的方向。因此笔者建议,实践中可以让小学教育专业与一流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双方在理论研讨、课程改革探索、技能培训方面共享资源、互通信息,并共同进行一些项目研究。在理论与实践融合之后,有能力的“大”学生很快就会积累下发展的经验。

3借助网络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只有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突破课堂局限,生活局限。而当前网络环境的打造,需要学生成为可以自主探究的发展型人才。当二者融合之后,我们构建的不仅仅“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有自由的分享平台、创新的创客平台、深化的发展平台。因此在实施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时,笔者认为结合网络平台帮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参与教学研究的意识与习惯,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改革。事实上,教学研究还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以网络媒体为辅助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以听、说为主的英语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只有构建这种学习环境,学生才能转变为教育者。

4打破常规的英语学习模式

在这里笔者还想重申一遍,大学生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在课堂中,他们不仅仅可以参与“听”活动,他们还可以更加进一步的融入教师的教活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讲的往往不多,我会引领着学生,或者是和学生一起,“观摩”英语知识。通过更加原汁原味的英语教学,更加有趣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这里的“观摩”是指观看一些经典的英语电影和舞台剧,观察英语的原声生活等等。戏剧、电影和歌曲都是文化的载体,是学语言的最高境界。而生活是英语文化的“根”,也是应用英语知识的主要场所。在引领学生学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这两个方面的“观摩”。戏剧和电影通常以口语化的语言为主,它们能让学生完全地投入到一个多层面意义的、模拟现实生活的异域文化的语言情境中。通过观察教育教学实践效果,我们可以发现,“观”的效果好于“听”的效果。

5拥有长远的应用观

通过观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学生资源,我们可以发现,“高考”的影响依然存在。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英语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应试。以前是为了高考,现在是为了四六级考试,而将来是为了就职。如果让他们带着这种观点进入教育行业,他们的个人观点就会成为一种错误的甚至是极端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关注这一点,让学生拥有长远的应用观。高校英语教师在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过程中,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调整知识结构,把高校英语教学的重点由传授语言知识转交到语用能力的培养,即实际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上来。

第8篇

关键词:影视英语;教学;高校;非英语专业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很多高校在影视英语课程上给学生放映原版英文电影,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然而大部分学生反映在课堂上观看英文电影对提高英语水平没有明显的效果。笔者通过自身影视英语课程教学实践,讨论影视英语课程目标如何实现、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规律性的问题。

一、影视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英文电影中的语言具有直观性、无准备性、自发性、句式多变、语感较强等特点,并包含了大量真实的语言材料。高校中,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影视英语课程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文素养。然而,长期以来影视英语课程缺乏科学的教材,使得一些教师对影视英语教研工作不够重视,随意安排各教学环节,备课不够充分,上课过程中一味地给学生放映英文电影却不加任何讲解和点评,课后不布置相应的作业练习,学期末也没有好的测试手段测试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最终造成影视英语这门课程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影视英语课程的教学原则

影视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从教学实践来看,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将是否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教学影片选择根据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是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大学期间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把握好影片选择的依据,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英语素质

语言是一种交际媒介,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文化教学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外语教师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英美国家特有的价值体系、民族特点等通过优秀的电影得以集中、形象地放映,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增加文化导入的内容。

3.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组织课堂教学

构建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影视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建构主义的思想,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需求,选择性地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并进行讲解,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活动。

4.输入与输出并重的原则

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阅读、视听)――吸收(加工、记忆)――输出(说、写、译)的过程,可以将理解、储存到产出之前的阶段称作“孵化期”。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讨论或课后作文,让学生在观看完影片后用英语表达要讨论的话题和写作练习,从而缩短孵化期。否则,影片中的大量俚语、表达方式就不能被学生吸收利用。

三、影视英语课程教学策略

影视英语教学应该遵循电影欣赏过程的规律,即准备、进入、共鸣、回味性延留等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在给学生提供一部英文影片之前,教师应整理好影片中的俚语、生词、表达方式等,印发给学生,进行适度的讲解,让学生熟悉它们的用法,并用英语对影片的故事背景、演员及影片大意作简要介绍,为学生即将进行的观影活动扫清障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电影,让他们在观影的同时注意发现那些与问题相关的线索。

2.进入阶段

进入阶段是影片欣赏的审美阶段,学生与影片交流感应,往往会被影片的审美幻觉牵引。教师可以在影片播放时暂停,针对看过的影片内容进行提问、讲解,让学生理解影片的内容,为他们继续欣赏影片打下基础。

3.共鸣阶段

影片欣赏过程中,学生往往伴随着情感的进入而与影片达到共鸣。教师可以采取通篇放映和定位放映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进行通篇式的放映,保持影片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影片的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再进行定位式的放映,让学生再次感受影片的亮点,加深理解,为回味性延留阶段的教学任务以及之后的电影评论做好准备。

4.回味性延留阶段

电影结束后,学生的头脑中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从影片中所获得的审美表象,这个阶段就是电影欣赏的延留阶段。它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学生继续对电影予以解析、破译、生发和玩味,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特点,事先设计好习题和课堂讨论来巩固知识,加深印象,提高学生对真实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英文电影中的语言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理想工具,也是学生了解熟悉外国文化的好材料。影视英语课程应当在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