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8:10: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路桥工程专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69-03
如何服务于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职业性和应用性,开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大批设计、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目前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和特色,结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内涵进行整体性的课程体系重组、开发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以为其他相近、相似、相同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提供参考。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具有与路桥企业长期深入合作的基础,有满足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训条件,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具地方特征、行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教学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修养。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减少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的习惯性和主观性,消除课程设置的学科化烙印,增强岗位能力培养目标。
教育部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本着注重内涵建设,突出职业技能培养,推行工学结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思想,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在广西路桥总公司、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等的支持和帮助下,系统论证了专业定位和发展,把工学结合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和出发点,基于工作过程设置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地方特征、行业特点,满足不同岗位和岗位群需要的系统。课程体系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有效形式,构筑新的课程内涵。
一、以工学结合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改革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建设上,确定了本专业的建设起点,即服务于区域经济和行业快速发展,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需求。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对接的桥头堡,南宁市正在加快构建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需要大量的公路交通建设、管理和养护等高技能人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就业情况统计,在专业咨询与协调会议上,校企共同论证,明确了专业对口岗位和岗位群。将原有面向公路施工技术与桥梁施工技术两个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为面向公路桥梁施工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新的专业岗位面向包括施工一线的道路施工员、桥梁施工员、隧道施工员、测量员、试验检测员、资料整理员、安全员、材料员、计量员、目标岗位设置具体、典型,针对性较强。
(二)进行专业岗位(群)工作分析。根据工作要素确定课程要素,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课程体系建设。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工程部门人员和校内教育专家参加岗位工作分析会,详细讨论与分析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归纳和总结各企业具有共性的岗位任务,明确其工作职责、具体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对象、使用仪器设备、工作方法、组织形式、与其他任务的关系等。由此分析得出工作过程特点,显示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职业和技能区别,为后续学习载体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确定提供指导。进行岗位和岗位群分析,明确工作岗位的工作特征。工作特征决定了教学要求,是确定教学内容、标准、形式、场所、方法、手段的唯一依据。例如:工作内容决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应工作方法,教学组织形式适应生产组织形式,教学实习实训设备适应工作中使用工具仪器设备,与其他任务的关系决定了各学习领域课程的相互支撑关系。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素质等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企业专家、行家对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最终确认,有助于学校在注重知识传承性的条件下,基于工作过程重新构筑培养内容,使得知识组织形式、吸收方式更符合岗位技能训练的要求。重构培养内容,可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技能都得到充分的培养,其核心职业能力得到增强。这正是职业教育特色体现、目的所在。
(三)根据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岗位工作能力是职业行动能力的直接体现,体现在一定工作情境条件完成连续行为或指令的系列集合体,这些连续行为或指令的系列集合体是职业教育过程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组合或连续实施和传授内容。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以岗位需要为依据,基于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目的,再吸取传统学科教育中知识传承性的优点,突出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培养的主线,构建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职业行动领域是指在与职业相关的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的集合。从工作过程中确定和分解职业行动领域,首先必须明白工作任务的目的,然后为了达到工作任务的目的经过构思、设计、实施、检验(即CDIO理论)四个完整的工作阶段。以配制路面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工作为例,其四个工作阶段分别为原材料的选择、各种原材料用量计算和设计、按设计配制沥青混合料试件、将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相关性能检测确定最后路面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组成岗位职业的每一项工作均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分解,同时考虑学生团队精神、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培养与训练,完成职业行动领域的构建。
专业学习领域是为实现专业岗位培养进行的教学论加工的行动领域,是指岗位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主题单元,由目标表述、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构成。根据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确定具体工作情境的专业学习领域。
二、以“校厂合一”推动专业发展,开展课程建设
以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形成为主线,完善“校厂合一,行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小学校、大课堂”为抓手,推行融“学中做,做中学”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教学改革模式;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保障,控制教学质量;推行“双证书”制度,最终达到培养“零距离”上岗的道桥施工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的。构建道桥建设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设计学习情境,为道路桥梁施工行业企业培养吃苦耐劳、思想活跃、工作扎实、作风优良、扎根一线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优秀筑路人才。
(一)基于工作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条件。利用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桂西公路管理局签订共建四塘至蒲庙三级公路纵穿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5公里路段和新区大门前的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2公里路段为检测、养护、维修等内容的教学路段,四塘跨径为80 m的旧桥为检测、养护、加固等教学项目的桥梁实训基地及入驻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广西正高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交通部乙级检测资质),扩展“校厂合一,行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路桥总公司、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广西交通科研院、广西桂通公路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等20多家广西区路桥施工、监理、养护、检测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和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互聘员工、共担课题、共建培训基地和机构等深度合作,为扩展“校厂合一,行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先天性的基础。
(二)基于工作导向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课程体系构建。按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面向,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改革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在培养过程中将工程职业时间环境引入到工程教育的环境中,使学生能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来学习,得到的结果是从具体工程对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能力和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有若干工程实践项目,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学生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最终是要得到一般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而不是着眼于掌握该项目所涉及的具体知识,这是通过“做中学”达到通识教育的关键。要求课程设置要包括两个或更多实训―制作实践项目,这种实践项目来自企业第一线,是企业面临的问题和真刀真枪的项目,而不是“假题真做”,利用这种“小学校,大课堂”的抓手,通过“学中做”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将3年的培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整个教学过程以“校企合一,行为导向”为主体,强调“教、学、做”一体,按“初级、中级、高级、强化四阶段技能递进”方式培养,具体过程如下:
按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面向,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抓手,改革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将3年的培养过程分为四个学段,根据道桥专业的特点及行为导向教学特征,设置“学中做、做中学”为一体教学体系,构建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整个教学过程工学交替,校企合一,“教、学、做”一体,按“初级、中级、、高级、强化四阶段技能递进”方式培养,具体过程如下:
1.初级阶段(一年级,2个学期):基础能力培养和基础技能轮训。依托校内实验实训室(场)为主,校外实验实训室(场)为辅。培养学生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外语水平,主要包括工程识图能力、施工测量、建筑材料试验能力和外语日常交流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和基本的专业技能,达到初级工水平。
2.中级阶段(二年级,1.8个学期):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实训。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以真实的公路桥梁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日常养护维修和试验检测任务为抓手,利用“厂在校中、校在厂中”的平台,创建道桥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现场、公路日常养护与维修及试验检测现场为教学情境,利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的系统和过程技能,使学生具备较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通用技能,达到中级工水平。
3.高级阶段(三年级,0.5个学期):主要以企业为主,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采用“工程在建项目为导向、岗位任务为驱动、工作与学习相互交替”,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和专项岗位技能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该阶段的实施,学生完成专业高级技能的训练,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和专业专项技能,达到高级工水平。
4.强化阶段(三年级,1.7个学期):到施工现场顶岗实习。企业提供岗位,并配备指导教师,以现场兼职教师指导为主,专任教师巡回辅导,将学生的实践与岗位责任挂钩,通过网络及教学管理平台远程服务。顶岗实习成绩以企业考核为主,实习完成后,20%左右学生具备专项预备工程师的技能水平。通过该阶段的实施,学生完成专业技能强化训练,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相应的工作。
通过系统科学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形成学和行的合一,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的高端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的。
三、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改革与开发能充分展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内在需求,是职业教育本质需要。只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整体设置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工作岗位“零距离”衔接的要求,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启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整体开发与整合工作,经过6届学生的培养实践证明,毕业生整体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都有较大的提高,学生毕业后能马上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得到业界相关用人单位的好评。同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整体开发与整合过程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技术服务水平、教学教改能力,表现在近5年来该专业老师承担各类科研和生产项目经费总额达到800多万,承担广西各级教研教改项目30多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整体开发与整合过程提升了校企的深度融合,表现在将工程检测公司引进校内、和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西八桂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签定订单班等。
【参考文献】
[1]覃峰.基于CDIO的“公路工程养护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
[2]覃峰.基于行动导向和CDIO教学模式的公路与桥梁检测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2(2C)
[3]孙慧平,余丽萍,等.基于工程过程的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36)
[4]姚虹华,廖正非,等.航空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5]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3)
[6]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7]吴鸣,熊光晶.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桥梁工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3)
关键词:路桥工程 ;实验教学; 改革创新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200
作为一门应用及其广泛、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路桥工程专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实践历史相对于理论发展历史更为悠久,因此现实高校以及各类大中专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学中,很多都是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只有在实践中不断验证理论的真实性与可行性才能更好地推进理论的发展与进步,才能让学生更深入的掌握路桥工程专业的精髓。但是在这一专业教学过程中,虽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出发点是极好的,但是由于教学过程中的不规范等原因,使得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因此论文针对这一教学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思路与方法,以此来提高路桥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提高学校本专业的教学质量。
一、路桥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在对路桥工程专业教学过程进行认真分析之后,论文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源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困难性,目前而言,这一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形式呆板,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发现的问题中,最为显著的问题便是实践教学的不彻底性,很多学校在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将实验室引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实验室内试验固定的工程,并没有将学生带入现实工程实践中,正是这方面的原因,使得在经过这种教学培养的学生很难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本专业学生很多都是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很难得到相应的提升与改善,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是极其不利的。
2.教学体系不完善
在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第二个问题便是在于这一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其实验教学体系的不完善性。虽然很多学校的本专业教学都有相应的实验室,但是由于学校对这一实验室教学的不重视性,使得这种实验教学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另外而言,这一试验教学由于学校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方案,导致不能充分的利用实验室的条件将学生充分的培养出来,很多学生只是对基本器材等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对于相应器材的使用等还不能有效地掌握,所以整体而言,本专业教学中的实验教学体系的不完善性对于专业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3.教学设施落后
在本专业教学中,所发现的第三方面的问题便是实验室中的相应教学仪器的不先进性。一方面由于学校资金数量的有效性,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学校对实验室教学的不重视性,使得实验室教学仪器很多都是陈旧落后的器材,不能紧跟时展的潮流,对于时下最先进的施工器材不能及时的引进,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时只能学习一些落后器材的使用,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4.考核方式不合理
最后一点不合理之处在于,虽然很多学校都有实验教学这一课程,但是由于没有合理的实验课程考核办法,导致很多实验教学都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对学生实践掌握情况进行分析,使得实验教学效果十分不明显。
二、实验教学问题解决对策分析
通过对相关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讨论,论文认为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与改进。
1.调整教学方法
对于解决方法,首先而言便是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调整,只有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由于本专业的相关分支专业较多,很多专业所用的实验仪器都有所不同,外加上学校自身所能够提供的教学资金有效,不能采集更多的教学设备,为了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实验学习的机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整个的教学方法划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理论教学,这一部分是任何一门课程都必须要进行的教学阶段,只有充分地让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在日后的实践中才能更清楚的认识相应操作的理论基础与原理;第二部分便是对相应基础技能操作的培训,由于实验器材相对较为昂贵,外加上学生所能够使用的实验时间的有限性,所以在进行实验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培训,以此来保证学生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要领;最后一部分便是现实实验教学,老师要做到实验中亲自进行实验演示,保证学生在了解到相应的操作要领之后再进行亲自操作,此外在个人实践操作学习之后要由学生提供实验总结与报告,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提高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有效性。
2.及时创新教学设施
由于学校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学校仪器不能及时的更新换代,因此学校应该努力利用自身科研能力,对相应的实验仪器进行自主创新,在充分节省相应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实验仪器的先进性,进而提高学生实验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3.完善教学考核方式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74-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况,一方面表现在城镇化建设中高层建筑物的建设,另一方面表现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土木建筑工程,如道路(包括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工程。与之相呼应,我国相关领域专业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事态。为了与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专业,其核心综合了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渡河工程相关的专业技能,其专业基本知识包括了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铁工程、地下厂房建筑工程等方面。该专业同时结合了工程安全与管理工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又结合了工程实际操作技能,最终培养出既要满足市场经济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又要顺应社会和时展方向的建造工程师、管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这样,在人才培养上,专才的培养和通才的培养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因此,如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能均衡二者的关系,制定出合理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文将对我国道路桥梁工程专业普通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详细探讨,并分析其合理性。
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既能掌握道路桥梁及地下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专业技能,又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和高尚品德的高等专业人才,能从事道路桥梁和地下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咨询、科研、教育、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制订人才培养的方案上,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中,既要设置能够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又要设置必需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最终培养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
要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专业及专业方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以及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动态;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相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所必须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高速公路、一般道路、大中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的初步技能。同时要系统掌握英语的基本应用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资料、论文、规范及其他技术资料,能够具备一定的听、说、写的能力,并要掌握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新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坚持的原则为:使学生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和知识;同时注重专业性和基础性,整体优化课程设置,科学处理好本专业各个教学环节的关系,为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工程人才。
1.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培养方案应适应我国大众化技术人才教育教学的相关发展要求,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能够真实反映专业人才教学的基本规律,体现教育的发展新动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标准,培养既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又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坚持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总结本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将成果应用于新的培养方案中,力争在“回归工程”教育、整合与优化、课程更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
2.专业方向设置。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下设有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与安全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和人才需求信息,在第三学年自主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分别针对各自的特色与需求,设置若干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程。其中道路工程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道路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桥梁和隧道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桥梁工程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桥梁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道路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地下工程与安全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地下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及道路桥梁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
3.课程分类及各类课程学时与学分比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六年,学生按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本专业总学分178,其中课内计划学分171,修完相关课内教学计划并通过考核即可获得相应学分;课外实践7学分,其学分的认定按相关任课教师及创新实践学分的有关考核办法执行。三个专业方向的所有课程分为三类,即平台课、模块课和课程群。
(1)平台课。平台课又包括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是三个专业方向都必须要修的课程。公共基础平台课共60.5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35.4%;学科基础平台课共43.5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25.4%。
(2)模块课。模块课又包括专业基础模块课、专业方向共享模块课和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其中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是针对每个专业方向所设置的特色课程。专业基础模块课共16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9.4%,专业方向共享模块课共11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6.4%,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共28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6.4%。
(3)课程群。课程群又可称为专业方向拓展课程群,其中设置的课程均为与三个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相当于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选修课。每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在课程群里选取至少12个学分的课程,所修学分占总学分的7%。专业方向拓展课程群的课程涵盖了与三个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涉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等各方面。
4.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从第一学年的军训开始,实践教学环节一直贯穿于四年的培养过程,除军训外,其余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物理实验、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地质实习、专业测量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以及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创新实践等环节。其中课内实践环节为35.5学分,课外实践7学分,课外实践不计入总学分,但需考核合格方准毕业。
五、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1.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采用平“平台课”+“模块课”的做法,一方面可大大减少课堂老师讲解的时间,使本专业课程内容的设计发展方向更趋于综合化,另一方面可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拓宽[3]。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不同层次和方面的选修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而且在学生毕业后,既能使学生对其他专业方向的特点有所了解,又能使之较快地适应本专业方向的工作和学习。进一步改革后的培养计划更加重视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认识到作为一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方面的工程师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为学生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课程体系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将总学时减少,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整体优化组合,及时改革更新课程,进一步放宽课程设置的口径,为学生创造更多自由发挥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在专业平台课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中,提高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以及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基础课训练的比重,加强学生人文和社会科学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理论素质方面的教育,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确保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了基础课程教学所占的比例。尽管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习有益于学生对工程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理解,但在学生涉及到实际工程之前过多地进行纯理论的学习,缺乏针对性,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式教育,所以很多学生毕业时总觉得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到的不多,这实际上就是他们对基础理论理解层次欠缺的问题[4]。因此,应将应用型本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重点放到应用教学上来。
4.新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培养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应用型人才不应是单一人才,而应是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领域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应用型课程应紧密结合实践型课程,应用型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工具,而工具的熟练必须通过大量实践,必要的工程实践经历可以说既是应用型教育的手段又是应用型教育的目的。然而,实践课程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在课堂中过多的训练内容,很难使学生具备全面解决所有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设计题目布置的大小和多少,而是要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得到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4]。
5.新课程体系在设置时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进一步细分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三个方向,这就使得按照该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应用型毕业生更具有适应性。一方面满足了“通才”的要求,即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均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专才”的要求,即在“通才”的基础上,每个专业方向对其相应专业技能进行重点加强。
六、结语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交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这就使得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也需不断提高,相应地,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国家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将新内容、新知识和新方法纳入其中并加以优化组合,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丁宝宽,陈四利,鲍文博,金生吉.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45-47.
[2]曲贵民,林莉,宋高嵩.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5):139-140.
[3]周莲芳.地方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30(5):126-128.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对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学校在进行实习实训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完成专业的教学任务,还要重视教学内容与实际接轨,让学生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便于未来更好的发展。在进行该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过程,学校应始终将重视学生实践经验的累积,重视实习实训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作为实习实训教学改革的核心。
1 传统实习实训教学方式的不足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道路与桥梁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人才,由此可见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对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1]。
学校组织进行学生统一实习实训的教学方式主要存在学校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学校实习经费有限及实习实训教学内容不全面等问题。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没有一个专门固定的实习场所,并且大型的道路桥梁工程现场基本上都处于城市的偏远地区,交通及实习实训都非常不便利。学校的实习经费有限,不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便利的实习环境。即便学校组织学生去往现场参观,可道路桥梁工程单位也经常出于学生的安全问题及相关的管理问题的考虑,一般是不愿意接受学生来实地参观实习的。
学校的实习参观多为毕业前半年或者一年,但道路桥梁工程工期时间长,学生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实习内容。而且需要实习的学生数量较多,带队的专业教师及管理人员数量较少,致使学校组织的实习参观最后往往流于形式。
如果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完成实习的方式也存在学生实习单位散,专业教师没有办法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与指导等方面的缺陷。
2 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方法
2.1 确认实习实训教学的目标
高职院校道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道路桥梁工程单位和企业提供合格的道路桥梁工程专业人才,因此在计划实习实训教学时学校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道路桥梁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重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组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时,学校要以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为导向,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写生的创新能力[2]。
2.2 实习实训课程内容与企业要求相结合
教师可以对企业进行实习考察,了解企业岗位真正需求。教师在设计实习实训课程内容时可以与将企业的具体要求相结合,让实习实训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未来工作环境的要求。如此既保证了实习实训教学课程专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也提升了实习实训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实习实训教学中真正得到了锻炼的机会,积累了专业实践经验。
2.3 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办法
实习实训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一样,学生需要进入到实习现场进行实践操作,因此良好的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保证学生安全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也直接影响着实习实训教学的质量。
在制定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办法时,学校应注意四个方面:①细致全面的规定实习实训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内容,做到权责分明;②监督检验实习实训教学每一阶段的教学成果,保证实习实训教学的整体效果;③对实习实训期间所使用的设备均要做好记录,制定完善的申请使用与归还验收制度,为实习实训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④完善实习实训教学的监督管理体制,保证学生在非集中式实习实训教学质量[3]。
2.4 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应学校应加大建设力度,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室内实训室配备成套的仪器设备,基于常规试验及检测的相关项目,编制出更适合教学的实训项目,使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进行相关的试验及检测;室外实训基地建设模拟施工现场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各种病害情况,让学生们能进行相关的路基路面检测、桥隧外观和内部检测、桥梁桩基检测等,并判断出各病害类型及应采取的处理方法。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的同时,系统的设置实训项目,使“工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同学们能更快地适应施工现场工作。
2.5 建立有质量的实习实训教学团队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专业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需要专业教师在掌握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对学生的进行有建设性的实践指导。学校要有意识地建立起专业理论知识过硬,又能对学生实习实训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的实习实训教学团队,以保证实习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建立实习实训教学团队时,学校及相关部门要重视以下几点:①为该类型教师制定详细的准入制度与任职标准;②对现有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③推进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加大对教学人才的重视[4]。
文章对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传统生产实习方式和驻地实习这一新的实习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驻地实习方式是工科学生强化工程能力训练的有效手段,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值得探索和推广。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工程;生产实习;驻地实习;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V3-4; 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11004
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在道路与桥梁工程生产第一线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以培养“强施工、能设计、懂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长期致力于加强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教学模式的探索。目前,土木专业类院校对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视,以西南石油大学本科培养方案(2009版)为例,道路与桥梁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道桥工程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工程测量实习、道桥工程设计实习、道桥工程生产实习、道桥工程毕业实习及论文(设计)等六大部分,累计实习学时30周。其中道桥工程生产实习共4周,是仅次于道桥毕业实习及设计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道路与桥梁工程生产实习具有延续时间长、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学生通过生产实习,深入道桥工程工地一线参加生产劳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深化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各专业知识,在实习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积累工程经验。同时也使学生初步了解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的工作特点,获得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熟悉常用建筑材料、桥梁结构形式与构造特点、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生产实习对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传统生产实习的组织方式及特点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自2002年创办
至今已有近8年的时间。结合石油类高校特点,根据生产实习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末。此时,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基本完成,部分专业课的学习也已开始,学生已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生产实习就成为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实地练兵[1]。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2005年至2008年4届学生的生产实习均采用参观的传统模式。
(一)传统生产实习组织方式
西南石油大学传统的生产实习方式和绝大多数高校一样,主要有两种形式,即集中参观实习和自联实习。
1.集中参观实习
集中参观实习是指在实习带队指导教师统一领导下的集体实习,即“统一指挥、集体行动、教师或现场技术人员讲授、学生听讲、现场观摩、亲身体会”[2]。这种实习模式其优点在于整个实习过程能对所有实习学生进行思想、业务和纪律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和管理,既有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观摩和实测的过程,又有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的环节,同时指导教师还能随时检查、指导实习进程[3],实现了指导教师在生产实习期间对学生学习和安全的全程掌控,因而可确保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2.自联实习
自联实习即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返校后通过生产实习答辩和实习报告等考核环节给予学生实习评价的实习方式[4]。这种实习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生通过自主与实习单位接触,锻炼了沟通交流能力。实习时间由学生和实习单位协商,学生能够利用更多的时间了解工程建设,更加深入、完整和系统地把握整体工程。此外,还可利用生产实习机会增加学生就业意向单位。
(二)传统生产实习组织方式的缺点
1.生产实习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不同于建筑工程等专业,可以以一个相对稳定的地方作为生产实习基地安排实习。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情况来制定生产实习计划,确定
实习地点。而大型桥梁和道路工程项目往往远离城市,就近寻找有价值的工程项目相对较难。同时,随着高校连续多年扩招,我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实习学生人数也从2005年的60人逐年上升到2012年的100多人。能够提供生产实习现场的施工企业考虑到施工工期、施工进度、安全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一般不愿意接受这么多人的参观实习。因此,道路与桥梁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2.生产实习经费不足
由于受专业特点限制,道路与桥梁专业生产实习现场往往离学校较远,加上学生人数较多,由此产生的交通费和住宿费是一个庞大的开支。实习期间还有补助费、专家讲课费和实习工地收取的管理费、指导费等,支出较大,学校能够提供的生产实习经费常常十分有限,常常入不敷出。
3.生产实习内容及深度均未达到要求
尽管生产实习指导书对实习内容(如: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等)提出了详细的要求,但由于施工工期较长,在实习期间学生的实习任务很难全部完成。集中参观实习需要老师详细指导,然而学生人数多,带队教师少,无法达到“一对一”讲解,因此集中参观实习往往变成“走马观花”,实习深度无从谈起,实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4.生产实习的指导和管理不到位
传统实习方式中自联实习虽然优点较多,但却存在指导和管理不到位的不足。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工地,实习场地分散在全国各省,实习指导教师难以进行长时间的深入指导;部分实习工地指导人员缺乏责任感,不管学生实习效果与表现,都能得到评价较高的实习评语,甚至个别没参加实习的学生,也能通过关系拿到完成了生产实习的实习回函和实习单位鉴定表。
二、生产实习方式的改革
从2009年开始,西南石油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教师进行了生产实习的改革探索,逐步摸索出一些可行的生产实习方式,其中以现场驻地实习为主的生产实习具有较好的效果。
(一)现场驻地生产实习组织方式
现场驻地生产实习方式是相对传统生产实习方式中的集中参观实习方式而言的。这种方式是由带队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联系实习单位,安排学生与施工技术人员同吃同住同工作,学生深入到施工现场,直接参与项目的施工和管理,由实习单位和学校实习队共同指导学生完成生产实习教学过程。
(二)现场驻地实习的特点
1.生产实习内容全面化,生产实习环节多样化
安排学生现场驻地实习的工程项目,往往
在沿线不同地方同时进行几个工序的施工,涉及内容涵盖了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及附属工程等。例如2009年的成灌高速铁路施工、2010年的成简快速路施工、2011年的成绵乐城际铁路施工、2012年的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施工等项目,沿线同时在进行路基路面施工、桩基础施工、桥墩施工、上部结构混凝土浇筑、预应力钢筋张拉和桥面铺装等,学生在实习期间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各个工序的学习。因此,整个实习期间,学生的实习内容全面丰富。
在生产实习期间,为保证实习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合理安排生产实习环节,切忌一个环节到底的模式。现场驻地实习环节一般安排4~5个,第1周安排学生进行工程测量工作,温习和巩固测量知识;第2周安排学生进行现场施工检测工作,熟悉专业知识;第3周安排学生到项目试验室,让学生学习试验知识;最后1周可以安排学生到资料室,学习内业整理知识。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实习情况,查阅实习单位资料和相关文献,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而周密的实习环节设计,也避免了实习过程中的单调和乏味,提高了学生的实习兴趣。
2.实现了“一对一”的实习指导
针对传统生产实习模式中学生多、老师少的情况,现场驻地实习可做到一个学生对应一个“老师”,这位“老师”就是现场驻地实习的师傅。实习单位给每位学生指派一名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师做师傅。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就施工现场的具体工程问题请教师傅,真正做到技术层面上的“一对一”指导;同时师傅在为人处事和职业道德等思想品质方面对学生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现场驻地实习可以真正让学生参与工程实践操作。例如在施工现场学生可以利用工程测量课程有关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知识进行高程测量、角度测量及路线测设等工作;在工地试验室可以利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有关材料的拉伸、压缩和混凝土配合比知识进行钢材拉伸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抗压强度试验等工作。学校在2009-2012年的驻地生产实习中有近4/5的学生进行了上述工作的实践操作,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锻炼,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现场的实际操作,学生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并及时补充欠缺的知识,实现“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良性循环。
在驻地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多次参与实习单位召开的工程项目特点、工程进度及影响施工技术难题专家研讨会,学到了如何发现问题及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在这种良好工程环境的耳濡目染中,学生积累了大量工程实践经验,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得到培养。
4.实习单位类型多,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与社会的交流机会
采用驻地实习方式,实习单位不像集中参观实习那样仅仅局限于施工单位。学校在近4年的生产实习中,接触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习单位,除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院外,还有建设单位和政府部门。如新都兴城投资有限公司、新都交通局、北部新城管委会等。在上述单位实习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道路与桥梁工程领域,熟悉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类型的单位,提前接触未来的工作环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毕业选择就业单位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现场驻地实习的成效
通过4年驻地实习方式的探索,学生生产实习成效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实习质量明显提高。现场的实际操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容易与现场技术人员进行交流,真正参与到生产实践中。从学生的生产实习日志和实结中,也能明显看到实习质量优于以前。第二,缓解了生产实习经费不足的矛盾。驻地实习中,实习单位一般都能解决学生的吃住问题。对于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实习单位在实习结束还会给予部分酬金。第三,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实习单位通过驻地实习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了解学生具备的能力,并利用学生实习的机会提前培养自己未来的员工,而学生通过现场锻炼,更加清楚企业需要员工具备的精神、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根据统计,4年里,学生通过驻地实习签订就业单位的数量逐年上升。
(四)现场驻地实习方式存在问题
1.监管力度不够,实习安全责任不明确
驻地实习过程中,由于实习单位比较分散,学校和带队教师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影响实习教学效果。另外,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教师无法进行有效的全程监督。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学生、实习单位和学校之间的责任不明确。
2.专业课程开设晚,实习时间短
学校生产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末,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课程大多开设在第七学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的专业知识较多,却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这就增加了实习的难度。同时,生产实习时间仅有4周,对学生而言刚刚上手做一些实际工作时,实习就结束了,学生得不到进一步的锻炼。
3.实习单位接收学生数量有限,联系实习单位相对困难
生产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暑假,这一时段实习学生多,也是道桥施工的黄金时间段。施工单位考虑到学生没有工程经验,到工地实习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一般不愿意接受较多的学生实习(一般一个项目部只接受5~6人左右),甚至不接受学生在这一时间段实习,因此,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联系实习工地难度较大。
(五)完善现场驻地实习方式的措施
1.加大监管力度,与学生和实习单位分别签订安全协议
为保证实习效果,在实习期间,带队教师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实习工地实习学生的巡查。经常抽检学生的实习日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习结束后举行生产实结答辩,以此检查学生的实习效果。
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除了对学生进行安全实习教育外。还要求学生与带队教师及学校签订安全协议,明确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安全责任。实习学生应该严格按照实习单位要求按时上下班,按照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开展实习工作。若违反实习单位规定导致实习不能顺利完成或出现安全事故,由学生自己负责。
2.优化教学计划,调整生产实习时间
根据教育部推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校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采取“3+0.5+0.5”的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3+0.5+0.5”教学模式是指理论课程在大学期间的前3年完成,第七学期进行半年的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设计。采用这种模式解决了学生理论知识不足和实习时间过短两大问题,实现了“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良性循环。
3.建立相对稳定的“产学研基地”,确保长效机制
实习单位难寻是各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合理安排实习时间,避开实习高峰时段和早动手落实对口生产实习单位,保证驻地实习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应逐步建立一些长期相对稳定的 “产学研基地”,对学生的驻地实习提供长期的保证。同时也可以对社会公开学生实习的需求,与有需求的单位、企业合作,形成长期的良性互动机制;也可以从国家层面或地方层面制定一些鼓励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的政策。
三、结语
通过多年的生产实习教学探索,笔者认为,驻地实习是一种强化工科学生工程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社会交流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机会等方面,也起到了富有成效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郑传峰,王磊. 研究型大学道路桥梁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2):114-117.
[2] 王作文,孟晓平.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108-111.
[3] 郭波,刘进军.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8(15):80-82.
[4] 邓夕胜,柳军,王泽根.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128-131.
Practice and reform of production practice teaching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specialty
LIAO Yufeng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610500, P . R. China)
Abstract:
大家或许对路桥工程并不是很了解。路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种类:第一种是板式桥。板式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所处可见,它的承载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在高速公路等地方多有采用;第二种是梁式桥。梁式桥在国外和国内一些较发达的城市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松花江大桥等,都是属于梁式桥的范围。对以上这两种桥的建设被称为是路桥工程。而在建设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被称为路桥工程技术。
2我国现阶段路桥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偏低。不得不承认,现阶段我国路桥工程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就是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偏低的问题。专业的路桥工程技术施工人员相对来说所需要花费的工资比较多,为了节约一定的资金支持,一些建筑商在进行路桥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所雇佣的路桥工程技术人员相对来说只是普通的百姓,有些人甚至并不具备专业的路桥工程技术知识。这就意味着,路桥工程技术施工团队并不是一个素质较高的团队。
2.2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路桥工程技术所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技术也是需要一定的管理的。因为技术的实施主体是人。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路桥工程技术施工主体进行必要的管理。那么将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然而,我国现阶段路桥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2.3施工材料的质量达不到标准。施工材料达不到质量标准也是需要考虑以及面对的问题之一。在开展路桥工程技术的过程中,是需要材料的支持的。如果所使用的材料没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的话,那么路桥工程技术是无法发挥它的水平的。这也就意味着,建筑施工材料将会直接的影响到路桥工程技术的发挥。
2.4路桥工程技术涉及到的设备缺失。路桥工程技术也是需要一定的设备支持的。如果没有相应的设备支持,那么路桥工程技术很难发挥它的用处。相对来说路桥施工所需要的设备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昂贵的。而且国际间路桥工程领先的设备的价格更是惊人。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使得一些建筑企业的路桥工程技术设备比较匮乏,一般都是使用一些比较旧的设备进行施工。
2.5路桥工程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路桥工程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更新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问题之一。一项技术想要不断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它存在的领域,那么就需要这项技术不断的更新。如果一项技术没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那么它将逐渐的被时代所淘汰。
3解决路桥工程技术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3.1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想要解决路桥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去改善现阶段的情况。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提高路桥工程技术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相关的部门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雇佣专业的人员进行路桥工程的施工。相对来说,专业的人员能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路桥工程技术相关知识。这样可以更好的开展路桥工程工作;接着,相关的部门也应该在路桥工程技术施工人员被雇佣之后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这主要是为了保证路桥工程技术施工技术人员整体水平比较高;此外,在路桥工程技术施工人员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也应该定期的对路桥工程技术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一定的考核。从而判断某一技术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这一工作。
3.2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也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总结。找出以往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以及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够根据问题所在制定一定的措施;接着,是对现阶段工作状况的分析和对未来工作的计划。一项制度的确定并不是服务于工作一天、两天的。而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服务。因此,将未来的工作计划加入到这项制度的制定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来就是相应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在管理制度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上面总结的内容;此外,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相应的制度进行必要的完善与修改。这样可以使这项制度更好的服务于路桥工程技术。
3.3采购质量过关的材料。采购质量过关的材料也是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一般来说,质量比较好的材料价钱相对来说比较也比较高。想要采购物美价廉的材料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意见:首先,在进行材料的采购之前,要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调查。找出出售相关材料并且信誉比较好的厂家。然后将各个厂家的质量与价钱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相对来说性价比比较高的厂家。接着要与厂家进行一定的协商,争取以最低的价格采购质量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材料。在材料采进施工场地的时候,为了确保材料质量过关,一定要加大对这些材料的检查。一旦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要及时的进行更换。
3.4引进先进的路桥工程技术所需要的设备。引进先进的设备也是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说资金的补助等。这样可以从设备上给予一些企业支持,使得路桥工程技术得到一定的保障,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路桥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路桥建设;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车辆的不断增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大,路桥的建设项目也不断增加。路桥的建设、养护与管理关系着民生问题,是人们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的保证,所以,不管是前期建设,还是后期的养护和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要具有很高的工作水准,也要拥有很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全身心的投入到路桥建设的工作中去,高质量的完成路桥建设工作。只有高质量的完成路桥建设工作,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
一、路桥建设方面的改进措施
(一)雇佣专业的项目负责人
路桥的建设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1],并且肩负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因此,路桥建设的项目负责人必须慎重选择。路桥建设的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是单件性的,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补救,造成事故的发生。而工程的施工人员是流动性的,工作量庞大,并且,路桥建设工程施工是露天作业,受环境因素的制约,工期也比较长,经费耗损也比较大。而且路桥建设涉及领域较广,比如经济、法律、技术等。因此,项目负责人也必须德才兼备。项目负责人要具有优秀的指挥能力和交际能力与决策能力,在专业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着深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管理知识以及专业管理技能,还应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在艰苦的施工环境工作与生活。
(二)提高路桥建设施工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提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应用先进科学的施工设备,来提高路桥建设工程的进程和施工质量。技术人员正确操作机械的施工设备,尽量减少损坏,提高工程进度的同时也保证工程的质量。项目的相关负责人要合理分配工程资金、设备及人力资源,同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2],定期检查施工设备并对进行保养及维修,为路桥建设做好后勤工作,解除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保证工程可以顺利的进行。
(三)规范工作人员施工行为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路桥建设的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在路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制定一些管理工作人员的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规章制度做事,加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与监督工作,防止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和敷衍工作,降低了工程的质量,延长了工期。另外,监督人员必须要公正客观的进行验收工作,实事求是的或表扬或批评施工人员的工作,严格处理施工质量的缺陷,从根源上阻断人为隐患,保证工程质量,绝不能因私废公,出现包庇行为,影响了路桥建设工程的质量。
二、加强路桥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近年来,随着陆路运输量的增加和大吨位的货车的增多,路面和桥面不堪负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断裂和塌陷状况。路桥出现了裂痕,积水就会渗入基层[3],对基层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断裂的路桥承受不了车辆的重量,就影响了交通的正常运输,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路桥的养护和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对路桥进行良好的养护与管理,才能保证路桥处于安全的状态,从而保证陆路运输的安全与畅通,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强路桥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一)提高路桥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路桥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关系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安全问题,因此,路桥养护与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专业经验丰富,并且要比较细心。同时,管理部门也应根据实际的工作要求,对员工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老员工在原有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更加先进的专业知识,跟紧时展的步伐,更加高效的完成路桥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也使新员工在掌握先进科学方法的同时,学习好相关专业知识[4],把路桥的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切实提高路桥的养护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路桥档案
路桥档案就是在路桥建设完成后,相关管理单位要及时提交资料文件,由管理单位建立文字数据档案。路桥养护管理档案能够真实充分的反映出路桥的状况。但是,目前我国在建立健全路桥档案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许多路桥档案不是很完善,管理部门也没有有效的利用这些管理档案,这样,就使得路桥的检查工作量非常庞大,工作人员在检查时必须很辛苦的一点一点的检查,使路桥养护与管理工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建立健全路桥档案的工作力度,充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完善路桥档案,建立真实有效的电子档案[5],为路桥的养护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三)走市场化养护道路
目前我国的路桥养护管理普遍存在养护经费不足,养护效率低下的问题,如何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一直阻碍着我们工作的前进步伐,而走市场化养护道路,可以有助于我们快速走出困局。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下建立来的,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公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步伐,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在养护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和鼓励有相应资质的养护工程专业队或公司,参与路桥养护工程项目竞争。改变目前路桥养护管理单位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以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也有利于路桥管理机构从生产型向管理型的转变。路桥养护管理的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公路养护效率,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源,降低养护成本,是我国路桥养护管理事业的发展方向。
三、路桥建设和养护管理的意义
路桥是陆路运输的前提条件,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6]之一。路桥的建设便利了交通运输,促进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强了城市与城市间的联系,也加强了国家与国家的联系,使世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路桥的养护与管理保证了路桥的正常使用,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也可以延长路桥的使用时间,提高路桥的自身防御能力。我国公路网四通八达,公路在经济、交通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在路桥建设的发展中,路桥的养护与管理工作的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做好路桥的建设、养护与管理工作是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可以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更加强盛,在世界中可以站稳脚步。
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变化,科技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适应路桥工程的发展要求,应该加强对路桥的管理工作,不只是前期的建设,还包括后期的保养和管理,这不仅关系到道路的畅通问题,更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安全与财产安全,也关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路桥的建设阶段要保证路桥的质量,后期要做好养护和管理工作,增长路桥的使用时间,提高路桥抵御灾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殿云.新时期路桥建设、养护与管理探究[J].科技视界,2014,22:309.
[2]马凌.浅谈美国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J].北方交通,2013,04:143-145.
[3]杨磊,程健.浅谈路桥建设、养护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8:191.
[4]王展意.摆正建设养护管理三者的关系切实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在全国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公路,2012,08:104-105.
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由于路桥工程施工涉及地质勘察、图纸设计、施工、设备安装等众多环节,而我国路桥行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路桥工程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基于多年路桥工程施工经验,对路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路桥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路桥工程施工和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路桥;问题;质量管理;措施
路桥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在社会交通和运输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路桥工程的建设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良好的路桥工程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现阶段路桥行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路桥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一旦出现质量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如何加强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因此,文章针对路桥施工问题和质量管理措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路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目前,国内路桥施工行业并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缺乏完善的建设管理方式,缺乏对施工建设单位或者团队的监督和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导致工程现场存在施工管理混乱的现象。如一些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较差、作业效率较低,施工现场存在随意停放施工机械、堆积垃圾等问题,不仅会影响现场施工质量和效率,还给工程施工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
2.项目采购环节存在问题项目采购环节是路桥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会影响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还会影响路桥工程施工进度。由于路桥工程项目采购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对工程进度、成本以及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导致路桥工程项目采购工作存在非常多的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工程质量、延误工期以及损害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3.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除了上述问题外,导致路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路桥工程施工范围广,许多施工都是在野外进行,环境复杂、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施工人员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得不到保证,施工人员的稳定性不高,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消极怠工的现象。(2)路桥工程施工队伍多数为农民工,农民工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低,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较差,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企业花费大量的成本进行施工人员培训和教育,但是农民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频繁的培训,会严重增加施工成本。(3)路桥施工企业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方法,并没有创建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机制、绩效考核体系、职业化管理体系。
二、加强路桥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所有参建人员的综合素质想要提高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就应该创建一支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施工管理队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求所有的参建人员将质量、安全放在首位;施工企业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专业技术培训,或者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开展讲座,现场回答施工人员提出的问题,以此提高所有参建人员的素质水平,保证所有的参建人员能够掌握路桥工程施工的专业技术,并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流程进行施工。
2.创建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路桥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对于保证路桥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创建科学、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能够加强对路桥施工过程的全面管理,以此来保证路桥工程质量。(1)领导层、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指标,层层落实、层层抓质量,保证所有层次的质量都能够满足质量要求。(2)应该做好路桥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如在路桥施工之前,应该加强对工程现场的实地勘察,对工程的水文地质状况、施工环境以及周边建筑等进行分析,为路桥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然后再根据施工方案制定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以此保证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可行性、适宜性。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施工的实际状况,对路桥工程质量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此保证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而保证路桥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3)加强材料管理,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影响了路桥工程施工质量。为了加强材料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严把材料进场关。在材料进场之前,应该检查施工擦聊的合格证书、型号、规格以及其他资料。只有检查合格,并且经过监理人员签字之后,才能够进入到工程现场并投入使用。加强监管,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同时也应该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采用新型环保材料。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路桥工程质量,还能够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提高路桥工程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4)规范工艺流程,严格规范路桥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如材料与设备采购、工程操作以及布局规划等,保证路桥工程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流程进行施工,实现工艺程序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避免出现违规施工的现象,以此来保证路桥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3.加强监督和管理路桥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涉及环节众多、工种和人员数量众多。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将会导致路桥工程出现许多质量问题。但我国监理市场存在基础参差不齐、监理人员来源复杂等问题,影响了质量监督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对此,应该创建一个公平、合理竞争的市场监理机制。在竞争的市场监理机制中,监理机构自我发展、自负盈亏,面向路桥建设市场寻找监理业务。路桥工程企业在聘请监理机构时,应该对监理机构的资质、自信以及监理人员素质水平等进行审查,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机构。由专业的监理人员对路桥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理,以专业的技术能力,及时、准确地发现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保证路桥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4.加强科技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在各个领域,路桥工程领域也不例外。为了解决路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应该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制定科学的决策,采用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施工和管理,以此实现整个路桥工程的质量目标。因此,科技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制定科学、合理、分层次、有组织的质量管理方案,推动施工技术的进步,更好地完成路桥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三、结语
总而言之,路桥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质量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防止路桥工程出现问题,路桥施工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路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培训,提高参建人员的综合素质,创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工程监督和管理,并采用科学技术来强化施工,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建造出质量合格的路桥工程,这对于推动路桥工程行业的健康、长足发展以及减少广大人民群众的忧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俊青.谈市政路桥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J].山西建筑,2013,39(31):204-205.
[2]蔡萍.路桥施工技术特点及质量管理[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4(11):150-151.
[3]谢成昶.浅谈路桥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0):347-348.
[4]孙韬.论路桥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944-945.
[5]张俊峰.市政路桥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J].江西建材,2014(4):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