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

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8:10: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铁路行车调度员 隐患 风险控制 措施 分析

中图分类号:U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66-02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不同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政治、文化交流,加之我国陆地面积辽阔,因此铁路就成了不同区域间沟通的主要交通要道。铁路既承担着货物运输的功能,又承担着客运的功能,铁路的线路跨度大、线路周边环境复杂,且近些年铁路线路的运输任务不断加大,使得同一条线路需要担负更多的运输量,这就使得铁路运输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和精密的规划,才能确保铁路在电力、车辆、运输、信息等部门的协同合作下完成预定任务、保障铁路线路的运输安全。作为铁路线路的现场指挥者,铁路行车调度员是负责区域性铁路线路运输方案的主要人员,铁路线路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调度主要依靠行车调度员对各线路火车运行速度和到站时间的精准控制,一旦此岗位出现错误操作或是出现错误指令,其后果不堪设想,轻者造成铁路到站后线路拥堵、延误线路正常发车时间,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不同线路火车之间的相撞。因此,铁路行车调度员的职责对铁路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1 铁路行车调度岗位现存隐患

铁路行车调度是确保铁路安全、高效运行的最关键岗位,因此其岗位重要性最高,但是在实际的铁路行车调度过程中,铁路行车调度岗位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安全隐患,主要分岗位本身、人员隐患、调度所管理隐患三个方面,详述如下。

1.1 铁路行车调度岗位本身隐患

近些年的铁路线路增长迅速、铁路运输任务快速上涨,由此导致区域性铁路行车调度任务越来越重,但是相应的铁路行车调度员数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这就使得大部分的铁路行车调度岗位任务重、管辖面积过大、管辖线路过多,行车调度员的日常任务繁重。尤其是在管辖线路出现意外情况时,比如恶劣天气导致的线路瘫痪、线路车辆的故障、节假日线路加车等,这时的线路调度任务更加巨大,行车调度员非常容易在紧张、疲劳的状态下做出个别错误指令,而这对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是致命的危险。

1.2 行车调度员自身安全隐患

行车调度工作职责重大、任务艰巨,因此对行车调度员的个人素质要求极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难保证所有的行车调度员都能符合岗位需求,大多数的行车调度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三个方面的安全隐患,分别是思想上的不重视、工作上的不严谨和重任务、轻安全,详述如下。

(1)思想上的不重视。

行车调度员的主要工作范围是火车中转站一定范围内,但是其影响却能够辐射到通过该中转站的所有线路,因此行车调度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整个火车运行的整个系统来考虑安全问题。当前许多的行车调度员对待工作不够认真,从思想上并没有对调度岗位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在工作过程中随意性大,对部分列车直接采取站外停车的调整方式,甚至对个别需要修整的列车不予理会,直接投入运行行列,这样做直接导致了各线路运行列车的隐患增加,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火车线路的运输效率。

(2)工作上的不严谨。

个别新入职的行车调度员和年龄过大的老行车调度员对待工作不够认真,在工作中随意指挥、胡乱规划、频繁更改调度指令,导致调度所管辖区域内的车辆行车计划混乱,车辆误点现象频频出现;为了完成货运任务,许多调度员不是从全局出发合理规划,而是以牺牲客运列车的正点运行为代价优先货运列车通行;现场的调度工作不够认真仔细,许多工作只是给出大概的指令,使得现场人员很难明确指挥意图,往往造成错误操作。以上这些都是工作上不严谨的表现,这些都是干扰行车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因此行车调度员要立足岗位实际,严谨工作作风,确保岗位职责的履行。

(3)重任务、轻安全。

当前许多行车调度员为了追赶货运进度,盲目的改动调度计划,而忽略了行车安全的重要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客运列车的长期性晚点问题;另一个是火车检修时间压缩的问题;首先,客运列车让步于货运列车的现象,在各个列车调度平台都有出现过,主要是部分调度员为了完成运输任务刻意的延迟客运列车进站、暂缓客运列车出站,这样做最大的安全隐患是客运列车的时刻更改影响会辐射至该客运列车途径停靠的所有调度站,这样就容易降低整个铁路网的运行效率;其次是火车检修时间压缩的问题,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货运任务急剧增加的特定时间内,为了追赶任务进度,调度员大幅压缩进展列车的检修时间,一些尚未处理隐患的列车也被列入行车行列,这些都是引起货运列车事故的根源。行车调度员应杜绝以上现象,将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否则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1.3 调度所内部管理给行车调度指挥带来的安全风险

1.3.1 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表现为调度所重视强调对行车调度的安全管理,而忽视了对其他工种调度的安全管理。比如:施工、计划、客运、军运、罐车等工种调度的安全管理。施工、计划、客运、军运、罐车等调度的工作失误,同样能使行车调度员的行车指挥工作陷于被动,给行车指挥工作带来安全风险,给铁路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1.3.2 对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作业过程控制存在的不足

目前,调度所对行车调度员的行车指挥作业仅停留在事后分析、总结、通报的层面上。而对行车调度员在非正常行车、天气不良、调度命令、施工组织、重点列车、超限列车、限速车辆运行、剧运输、接触网停送电、事故处理等关键作业过程不能做到实时地检查、监督、指导。往往是一个班、甚至两个班都过去了,业务科室才通报行车调度员在行车指挥、的调度命令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出防患于未然,真正地防止、厄制事故发生的作用。

1.3.3 依靠科技手段保障安全,控制行车指挥安全风险的水平不高

尽管目前TDCS系统已被普遍采用,但对行车调度员安全指挥的辅助、控制作用仍然还需要相关部门花费大力气逐步地来完善和成熟。比如,目前TDCS系统对施工调度命令的受令处所、命令内容以及列车运行图中临时客车运行线的铺画等还需要行车调度员手工来完成;行车调度调度命令重号问题仅局限于辅助提示功能,而没有实现控制功能等问题。

2 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措施

为了控制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的风险,需要从行车调度岗位实际出发,提高行车调度工作的各方面质量,以消除行车调度的安全隐患。

2.1 提升行车调度员素质

部分行车调度员的素质低下是导致行车指挥安全隐患频现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从行车调度员安全意识提升和业务素质提升两个方面提高行车调度员的综合素质,以提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

首先,应以培训的形式提高行车调度员对岗位职责重要性的认识,结合各类行车调度安全事故,向行车调度员展示岗位的重要性,以及岗位工作的失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此提高行车调度员的安全意识,并明确安全和运输任务之间的关系,应时刻以安全运行为首要任务,其次才是满足运输任务。其次,以培训的形式传授行车调度员相关的职业技能和管理制度,确保行车调度员熟练的掌握自身岗位技术,从而确保消除行车调度指挥技术方面的隐患。

2.2 夯实调度所安全管理基础

2.2.1 加强对施工、计划、客运、军运、罐车等工种调度的安全管理

完善、修定施工、计划、客运、军运、罐车等各工种的岗位作业标准,各工种岗位作业标准的修定要以突出体现“安全”二字为中心,强调各工种调度之间的横向联系制度,各工种调度员应密切与行车调度员的业务联系,各工种调度要积极为行车调度员的行车指挥安全创造有利的条件。

2.2.2 调度所对行车调度员的安全教育、业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需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

行车、安全、技术教育等业务科室要密切配合,对行车调度的培训工作要高度重视,不断摸索、创新。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行车调度培养机制,不断提高行车调度员的业务素质和调度指挥技能,真正地把铁路局的行车调度队伍打造成为一支业务精湛、肯于吃苦、能打硬仗的队伍,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2.2.3 应使各班组值班主任和值班副主任充分发挥出在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工作的安全引领作用和行车指挥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作用

值班主任、值班副主任对班组内行车调度员的业务能力、涉及行车指挥安全的文件、电报、上级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及全局范围内其他涉及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方面的情况掌握得既全面又具体。班组值班主任和值班副主任对行车调度的安全提示、提醒作用,特别是当行车调度台出现设备故障、天气不良、非正常行车、以及发生行车事故等情况时,值班主任和值班副主任对行车调度作业过程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就显得非常地必要和重要。

2.2.4 其它科室要加大对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力度

各科室对行车调度台的包保要明确分工,落实干部包保责任。保证每一个行车调度台、每一名当班行车调度员必须配备相应的包保干部。当行车调度台出现非正常行车、设备故障、天气不良、有影响较大的施工、重点列车、超限列车、限速车辆运行、剧运输、接触网停送电、事故处理等情况时,相关科室要立即派得力干部赶赴行车调度台检查、指导行车调度员的指挥作业,协助行车调度员进行行车指挥,来保证行车指挥的安全。

2.2.5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来调动行车调度员安全指挥行车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比如,调度所每年可以通过在行车调度员中评选“安全标兵、岗位能手”等活动,并对评选出来的“安全标兵、岗位能手”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来充分调动行车调度员安全指挥行车的积极性。

2.3 优化行车调度岗位

行车调度岗位当前的管辖范围过大、调度任务繁重、调度员工作环境恶劣,因此可以从缩短管辖范围、增加调度人员配置、引入先进调度管理系统等方式降低行车调度员的工作任务量,从而确保行车调度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充分考虑行车调度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制定出最优的行车调度方案。

2.4 提高行车调度技术水平

行车调度最核心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已有车辆运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给出下一步列车运行的时间安排表,以优化铁路线路使用效率,并兼顾各方面因素。因此,传统的人力分析和人工制定行车方案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繁重的铁路运输任务和众多的铁路并行线路,应通过引入先进的铁路线路调度平台等方式引入先进的技术辅助铁路行车调度,从而强化对行车调度员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

3 结语

铁路行车调度员岗位职责重大、岗位任务间距,许多行车调度员为了国家的铁路运输常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尤其是节假日等铁路运输高峰时期,他们更是需要一如既往的守着铁路线路,丝毫不能松懈。正是因为该岗位的职责重大,处在该岗位的工作人员工作辛苦,我们更应该客观的去看待和分析岗位实际,理性的分析出铁路行车调度岗位中现存的各类隐患,并根据岗位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改善举措,以此提高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程度。如果是人员思想方面的问题,就应从人员素质提升和员工素质培训方面入手,强化行车调度员人才队伍建设;如果是岗位设置方面的缺陷,就应该主动向上级部分反映,协调岗位职责和权限范围,优化行车调度员工作环境;如果是技术方面的缺陷,就应该积极寻求各方合作,开放式的寻求行车调度技术提升途径,推动我国行车调度平台的优化。作为行车调度员,我们更应该立足岗位实际,首先树立自身高度重视行车指挥安全控制的意识;其次在工作中寻求更好的行车调度管理途径,为我国铁路行车调度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万敏杰.铁路运输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铁道经济研究,2003(4).

[2] 吴朝辉.行车调度命令常见问题及其控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

[3] 陈文兴,王兴涛.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应急响应初探[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4] 龙京,张彦春,王孟钧,等.铁路局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及其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4):129-132.

[5] 袁宏亮,张琦.由铁路安全事件引发的对铁路行车调度人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3).

第2篇

一、科学判断和清醒认识目前我站货物装载安全工作的基本形势

(一)货物装载安全保持持续稳定。

货物装载安全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洲里站作为重要的陆路口岸站,承担着大量的进口货物运输任务, 货物装载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全站上下高度重视货物装载工作,坚持持之以恒、逐步完善、强化控制、认真整改的基本工作思路,以灵活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全力抓好货物装载安全工作,实现了货物装载安全的持续稳定。总结回顾货物装载安全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

1、高度重视、认识明确。在日常工作中,车站领导真正把货物装载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重行车轻装载的错误认识,充分认识到货物装载安全工作在铁路运输安全中极端重要性,投入精力、摆上日程、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2、吸取教训、总结经验。2005年5月12日3点20分,19008次运行到胪膑东壕间,c62B4658725由于中门捆绑不牢造成车门开放,构成一般事故。事故的发生,给我们车站的整体工作带来了深刻影响,由于我们货运工作没做好,拖了全站安全工作的后腿,是一件不应该的事,也是一件不值得的事,更是一件无法向各方面交代的事。痛定思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货运安全工作产生了移位,在吸取教训中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调整了思路。

3、重视问题,抓好整改。较好地坚持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工作原则。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多方面、全方位地发现问题,收集信息,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查找根源,落实责任,强化整改,实现了一个有效的问题处理分析系统。

4、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在日常工作和专题调研中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管理是基础,制度是保证,只有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思路、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货运安全工作平稳有序,持续可控。我站货运安全工作的稳定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5、突出重点,强化控制。根据口岸货物运输的基本特点,确定了车门捆绑、原油漏油、元木装载、危货运输、超载偏载五个安全重点,完善控制措施,细化管理办法,实施全方位过程控制,搞好日常专题分析,落实工作责任,组织重点攻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当前货物装载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货运安全工作不断面临着新形势、接受新考验,特别是列车大面积提速、新设备大量应用、新的运输品类不断增加,这些都要求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增强适应能力,以扎实的基础、有效的管理、可靠的工作素质、强烈的工作责任来保证货运安全。在进行调研活动中,感到在货物装载安全上还存在着很多隐患和问题。据2011年一季度“两违”信息反馈,车站干部共检查共发现“两违”318 件,其中货物装载148件,占46%,有些问题性质较为严重,有些问题十分低级,一些惯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货车超重问题时有发生,控制难度加大,甩车和处理超重给本站的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和影响。

2、原木装载问题还很突出,超压支柱、余头过长、U钉不足、排摆不紧、腰线松动等现象时有发生。

3、还存在个别装载加固器材质量不符合规定的问题,立柱有锯口、档扳过薄、紧固器头松动等。

4、特殊货物的装载方案还不规范,基础资料提供不全不准不及时、测量手段落后、测量工具不准、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和基本素质不适应。

5、新职人员多,装车人员和监装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和素质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新规章、新要求、新设备的教育培训不到位。

6、装车后车上杂物清理不彻底,有的杂物很大,一旦不能发现进入区间脱落后果不堪设想,在商检处理的问题车中已经占到三分之一。

7、在干部和职工中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责任意识不强,制度办法落实不到位,工作标准偏低,留下了安全隐患。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现场实际工作中对装载安全工作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在具体工作中产生偏差 .

一是重行车、人身安全、轻视装载安全的错误认识在一些人的思想中依然存在。二是存在着侥幸心理,总是以为货物装载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出一点小问题也无所谓,造成了在认识上轻视装载安全的思想误区。三是在效益与安全的关系上存在着模糊的思想误区。特别是在当前货源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很好的处理装载与效益、装载与安全的关系。为了拉拢货源,搞好营销,不惜以牺牲装载安全为代价,明知超载也不加制止,从而造成装载质量下降,人为地给装载安全埋下了隐患,直接威胁着运输安全工作。

2、工作责任意识不强还存在于个别干部的身上,技术业务培训工作还需强化。

车站为保证现场作业安全,从2010年以来,抽选业务干部分班分班包保。此项措施的采取,对于保证我站作业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个别包保干部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不熟悉货运装载加固作业标准,不能很好地指导现场作业,或在现场发现了问题,不是对装车货运员进行耐心细致指导,只是急于将当天信息向上反馈,完成“五定”任务,没有起到教育职工的目的。另外,近一两年来,随着扩能改造后新设备的不断投入,新职工人员不断增加,特别是货运员和商检员新职人数很多,技术业务素质亟待加强。

3、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性,给货物装载安全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货运规章修订极其频繁,以木材装载为例,从支柱的规格、加固器材的使用,铁线的缠绕,木材的排摆到车辆的选型等要求非常细致。《加规》最后一次修订后,之后部、局又以文件、电报形式对《加规》进行多次修订。因此,这就要求车站主管货运规章部门要及时修订并下发车间,车间要组织职工及时学习,掌握其改变的内容。但从现场对职工的检查来看,规章制度的学习掌握与现场实际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对做好下一步货物装载安全工作的几点想法

1、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实行科学组织领导。

满洲里站进口运量2009年完成1971.8万吨,2010年完成2009.6万吨。口岸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对职工的作业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更显现出当前货物装载安全的重要性。

一是要充分认识列车提速对货物装载安全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随着铁道部提速工程的实施,客车提高到200km,货物列车提到120 km,且是客货混跑,在客货列车交会瞬间,相对速度高达320 km。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货物坍塌坠落、侵限或超偏载,后果不堪设想。二是在市场经济下,一些企业货主为了节约运输成本,想方设法超吨装车,对列车运行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质量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公路等运输竞争压力较大。如果我们不能安全、及时完成货物的运输过程,货主就会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也会使大量货源流向公路。这对于我们运输企业而言,无论是从社会信誉,还是经济利益上都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就要求我们要把装载安全放在与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日常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例会分析制度,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环节干部具体抓,监控干部真正落实责任,明确任务,追究问题,形成定期分析制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剖析在货物装载安全上存在的问题,做好分析预测工作,明确每一时期、每一阶段、每一品类的攻关重点,建立起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并与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挂钩,作为工作评价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2、强化装车源头控制,突出安全重点管理。

抓好装车站的装载安全是保一路平安的关键所在,在运行途中发生的很多问题,其根源都是在装车站的装载过程中留下了隐患。因此,一定要从装车这一源头抓起,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审核研究装车方案,严格执行装车方案

在组织装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装车方案。满洲里口岸站进口的货物多种多样,情况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要依据部定标准,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和确定装车方案。从车辆的选择、加固材料的准备、有关数据的测量和计算都要严格把关、认真核对。在装车方案确定后,要广泛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逐级上报审批。在组织装运超限、超重、超长等特殊货物中,要注重装车过程控制,有关专门人员要实行全程监装,及时解决好装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特殊问题,确保装车方案的彻底落实。在装车后要认真核对手续是否完整,电报、命令是否齐全,有关运行限制是否明确清楚,这些都是保证运行安全的关键所在。

(2)严把货物超载关

从现场的实际作业情况看,货物超载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已经实行车车过衡,这样做较好的控制了超载车辆编入列车,但是增加了大量的调车作业,使本已十分紧张的调车能力和站场能力雪上加霜,同时也增加很多不安全因素。这就更体现了从源头上控制货车超载的迫切性。一是要加强对专用线的管理,坚决禁止人为的超重现象,对于不负责任的货运监装人员要坚决从严处理;对装车超重的企业、专用线和货主要采取有效的处罚措施。对于原木装车要坚决限制装车高度,按不同材质确定装车标准,并根据季节特点,及时测定立米比重,适时调整装车标准,对于以职谋私,违反标准,私自允许加装原木,造成超载的要严肃处理。对于废钢铁类的装车要实行检斤装车,对于煤炭等类的散装货物要实行划线装车制度,并要考虑雨季特点,留有一定的余地,同时要严格掌握成件货物的装车情况,要对各品类的件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测量。把进口联运货物的特殊性作为重点进行掌握,把装车超载问题控制在装车前,逐步完善和形成一整套的控制措施和办法,使超载问题进入有序可控状态。

(3)加强装载加固材料的管理

装载加固材料的质量问题是保证装载安全的基础。个别企业和货主为了节省加固和装载的成本,不使用规定标准的加固器材,给装载安全留下了重大隐患。因此,为确保加固器材符合有关质量标准,保证安全,必须使用局统一要求的加固器材。严格禁止使用未经产品质量认定的装载加固材料,并对应监装人员进行教育。搞好装载加器材的使用监督工作,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使装载加固器材的使用进行可控状态。

(4)加强车辆状态的检查

车辆的技术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装车前有关人员要按有关要求和标准认真进行车辆的技术状态检查,坚决执行不装不合格车辆,不装定检过期车辆,不装其他故障车辆的原则。对于特种货物运输的车辆选择,更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降低标准,不能随意改变车种和类型。与车辆部门积极配合处理好问题车,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的无序调整,确保车辆的状态良好。

(5)加强专用线的管理

一是要配强专用线的货运人员,加强对专用线装车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强化过程控制。二是要按年度与企业签订《专用线运输协议》、《专用线安全协议》、以及其它有关的有约束力的相关办法,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经济手段,激励和约束企业加强货物装载安全工作。三是要加强专用线的日常检查,特别是管理层和作业层的检查力度,积极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调动企业在加强装载安全方面的积极性。四是要加强对企业有关运输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培训有关货物装载安全方面的知识,铁路提速后有关新的规章情况、新的设备情况、新的装载动态情况。执行路局采取持证上岗制度,更换人员时必须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五是加强对专用线货运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对于责任心不强,,以车以职谋私的作业人员要认真查处,特别是对那些与企业货主串通一气,故意超载和违规的更要坚决从严处理。

(6)执行好装车质量签认制度

实行装车质量签认制度是保证货物装载安全的重要手段。要通过装车质量签认,形成良好的相互控制过程,消除在装车过程中形成的隐患,明确界定相互之间的责任,特殊货物制订专门的签认办法,对于装车方案的执行、安全措施的落实要切实起到良好的监促和保证作用。

3、抓好货运检查工作,筑牢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货运安全检查工作是实现货物装载安全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就装车站而言,它是最后一个检查环节,就整个运输过程而言,它是对运输过程中实行货物装载情况监控的重要手段。

(1)建立健全专业的货运检查队伍

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货运检查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技术业务水平高的货运安全检查工作队伍,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和办法,配齐货运检查力量,做到“双人双面”接车检查,以确保检查的质量,坚决不放出一辆装载不合格的车辆,不放出一个问题车,为货车装载安全把好每一道关口。

(2)明确责任,完善措施

要严格按照《铁路货物运输规程》、《铁路货运运输管理规则》、《铁路货运检查作业标准》以及《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行车组织规则》等基本规章要求,认真明确货运检查人员的职能和职责,健全有关组织机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的措施和办法,形成功能完备,职责清晰,作用明显,全方位覆盖的货运检查网络。确保作业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放行装载不合格而未进行处理的车辆。

(3)提高素质,强化培训,广泛交流

要认真加强货运检查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货运检查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按照现场作业的实际情况和新规章、新要求,以及在装载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进行强化培训,在实际工作中组织好经验交流,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好的做法,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处理各类事故的能力和水平。日常加强对装载安全和货运工作进行总结,并据此搞好分析预测工作。

4、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1)要充分发挥骨干队伍的作用

在装载安全中,监装货运员是最关键的环节,他们的作用好坏直接关系到装载质量的高低,要从管理上、制度上、检查上下功夫,确保队伍的稳定,确保作用发挥的充分。货运检查员是货运装载安全的把关环节,只有他们才能把住始发列车上线前存在问题的最后一道关口,及时处理所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所以要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到检查一辆重车、保一路平安。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及时检查和发现货物装载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实际作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有指导性的建议和思路,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工作。

(2)完善细化措施,发挥规章制度的作用

认真发挥有关规章制度的作用。目前尤其是新《铁路货运装载加固规则》、《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的执行,包括补充规定及现场会暨定的木材装载方案等,是确保货物装载质量的基本标准,管理部门要认真组织传达、学习和落实,严格遵守,用规章和制度来约束装载过程,规范装载安全。

(3)要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控制超载现象的发生,必须充分运用轨道衡等先进设备仪器,以此来控制超载问题的发生。在铁路不断进行大提速的今天,为保证货物装载安全,一方面要加强人员管理,发挥人在控制装载安全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争取路局加大设备投入的力度,立项研究相关课题,按部要求配齐超偏载检测仪,配置危险货物气体检测仪,加大检测力度。

第3篇

关键词: 铁路安全;铁路行车安全;行车安全;影响铁路安全;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铁路运输线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要枢纽,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里程的延长,交通运输总量也在增加。繁忙的铁路交通运输量增加的同时,铁路行车安全风险也逐渐提高,导致铁路行车安全受到影响。近些年多发的铁路安全事故,用血的教训证明了行车安全的重要性。在日常安全运输教育中,必须要深刻分析影响行车安全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提高行车安全性。

二.行车作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人与安全

对于现阶段的铁路行车来说,所有的设备都需要人来操作。因此,多数发生问题和事故的时候,都是人为方面的原因。在任何一个方面,人都存在一定的弱点。从操作方面来说,由于现阶段的铁路行车设备还有待完善,工作人员在操作的时候,难免会疏漏一些环节或者在某些操作方面出现失误,这就造成了铁路行车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在铁路行车安全中,工作人员在指挥方面,也需要加强。现阶段的人口增长,对铁路交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国家目前在铁路行车配备方面,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指挥,就成为现阶段改善铁路行车的有效措施,工作人员在指挥的时候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有时会出现一些失误,造成了铁路行车的安全隐患。

2.设备与安全

在铁路行车方面,设备是根本。只有将设备的安全进行有效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铁路行车安全。铁路行车所包含的设备非常复杂,除了基本的行车设备以外,还有指挥设备以及车站内的设备。这些设备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对铁路行车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一个有效措施。铁路运输设备不仅影响着铁路运输生产的效率,而且对行车安全起着直接的作用,质量良好的设备是行车安全的物质基础。这些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行车安全。由此可见,铁路行车设备对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3.环境与安全

在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方面,环境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方面,就现阶段的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来说,虽然在环境方面有很好的措施,但在将来的时日中,必须不断的研究出新的措施,才能应对环境的多变和复杂。在自然环境方面,铁路行车必须提高自身的性能,在一些恶劣的天气下仍然能够正常的运行。对于地理环境而言,铁路行车应该尽量避免一些不良的地理环境,同时加大科研力度,努力克服不同的地理环境,将铁路行车的范围不断扩大,减小现阶段的行车压力。在人文环境方面,主要指的是铁路内部环境。由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铁路内部的一些制度和政策有所改变,在人员配备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改动,这就触及到了某些工作人员的利益,有效的进行改革,是稳定铁路行车内部环境的重要手段,只有将铁路行车的内部做好,才能保证外部的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能够顺利进行。总之,在环境方面,要从内部和外部双方面来考虑。

4.管理与安全

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最重要的还是在管理上。因此,将管理作为铁路行车安全的首要方面,是有一定根据的。从工作人员方面来讲,制定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能够有效的保证铁路行车的安全。从铁路行车设备上来讲,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以及规范设备的使用方式,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可以说,正确的、符合实际的管理方式,能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和设备上的不足,同时对铁路行车安全也是一重强有力的保障。现阶段的管理方式和制度有一定的不足,着力改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是最快、最有效的措施。

三.提升铁路行车安全策略

1.有效改善技术设备

改善铁路交通的技术设备是确保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硬件基础。铁路线路及沿线的车站及通信信号和机车故障、破损、性能不良都是导致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铁路线路信号故障及钢轨损伤、机车车辆车轴和车钩、转向架及制动装置破损都容易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要不断提高铁路交通中相关技术设备的强度、性能及可靠性,尽量采用具有故障自动报警,能够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有利于进行远程维护的技术设备,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安全。

2.努力健全安全法制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法制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保障。通过制定关于铁路运输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促使各级政府及铁路企业以及广大社会群众能够共同维护铁路行车安全。目前,针对铁路行车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及质量相对较少,为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加强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必须要通过健全法制建设,促进铁路行车安全性提升。

3.完善安全监察体制

在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约束基础上,严格贯彻落实,加强对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监督和管理。作为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监督机构,要做好以下方面:对于新建、改建的信号、土建及电气化等工程项目要进行检查;针对上报的事故要及时进行调查,并编写好铁路事故报告进行公开。铁路行车安全监察单位要代表政府部门按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对铁路行车安全运输进行有力监督;对监察工作处理结果进行审核,监督单位自身贯彻落实规章制度,并协助各级单位建立完善的事故预防措施,确保铁路行车安全。

4.落实设备检查制度

必须要做好设备检查制度,依据铁路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落实制度,做好铁路沿线专用设备、设施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按照规定项目,逐条进行检查确认。对铁路道口、道岔、线路及信号、通信、电力等与行车安全相关的项目的质量要求和检查内容进行明确。采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模式,在加强日常检查的同时,深入开展督促和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为确保检查质量,在开展联合检查时,要对各个单位进行详细分工、统一协调,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依据检查流程开展全面、细致、深入的检查工作。各单位对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整理成书面报告后及时上报危及行车安全问题。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做好整改处理,加强后期监督。

四.结束语

影响铁路行车安全因素较多,既包括人、设备、环境,同时也包括管理的因素,针对具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逐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技术设备、提高监管力度,切实提高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水平,确保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董宝利.试论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因素[C].//中国煤炭学会煤矿运输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36-37.

[2]罗新剑.浅谈我国铁路行车安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5).

[3]强璐.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甘肃科技,2014,30(6):67-68,135.

[4]陈利明.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方法[J].上海铁道科技,2006,(2):19-20.

第4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经济核算体系;CTC指挥系统

中图分类号:U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04-0132-02

一、运输调度系统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意义和作用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具有高度集中各个工作环节紧密联系、协同配合的特点。铁路运输调度是铁路日常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分别代表各级领导组织指挥日常运输工作。铁路运输调度担负着确保运输安全、组织客货运输、保证国家重点运输、提高客货运输服务质量的重要责任,对完成铁路运输生产经营任务,提高铁路运输企业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凡与行车组织有关日常生产活动都必须在运输调度的统一组织指挥下进行。

二、调度指挥系统建立经济核算的研究

铁路运输调度系统是一个覆盖面广、作业分散、统一调度指挥的庞大的联动机,要充分利用铁路现有设备和运力资源,安全、有序、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水平,针对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特点必须建立经济核算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现对如何建立与实施进行阐述。

(一)原有分析和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第一,调度分析存在片面性。既有调度分析方式只着眼装、卸、排,基本不涉及运输盈亏,运输调度部门没有掌握也无法掌握自身指挥质量与运输经济效果的密切程度。

第二,考核指标的无系统性。原有的运输指标都是单纯为完成生产任务而制定,缺乏从投入产出中求得最大效益的观念,在相关和直接指标中每一项指标仅局限于表达单项工作或单项生产环节的效果。

第三,成本控制的软弱性。铁路运输成本控制最大潜力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投入的变动成本是运用的机车车辆,实现单元机车车辆效益的最大化,是铁路运输部门实施成本控制的关键,而原有的考核机制忽视了成本的投入控制和考核。

(二)建立新的经济核算体系、考核奖惩机制

第一,建立单车效益核算体系。所谓单车效益核算体系就是将全局一天内运输过程中所投入的可变成本及各项生产指标,落实到每一辆运用车简称为单车效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每辆运用车装车=装车次数/运用车数;(2)每辆运用车周转量=货物周转量/运用车数;(3)每辆运用车收入=货运收入/运用车数;(4)每台运用机车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使用机车台数。

单车效果的核算能够使机车、货车的单元效益和效果的具体化,通过单车效益核算把路局每天应创造的效益分解到调度指挥系统的各班组、各岗位上,使效益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以强化对运输和经营成本的控制力度。

第二,建立模拟收支利润的调度盈亏核算体系。在实行单车效益核算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直观的反应调度整体指挥效益,建立模拟收支利润的盈亏核算体系。即将货物周转量作为调度的收入指标,将运用车、运用机车作为调度支出指标,依次引入由财务部门核定的周转量,清算单价和机车车辆运用单价把互不相干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统一的收支经济关系收支相抵后形成调度的内部利润。

第三,建立调度经济核算相匹配的考核奖惩机制。要想深入开展调度部门的模拟盈亏和单车效益核算必须有强有力的考核奖惩机制作保证,为此还必须实施一套对调度部门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这个办法可简称为“两挂”、“四考”、“两否”,即把调度全员的工资和奖金捆在一起与货运收入和调度利润结合挂钩清算,用四项单车效益指标进行再度考核,用安全和路风情况实施否决,既体现奖优罚劣又有力地推动经济核算的持续发展。

调度指挥系统经济核算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充分体现了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主题,并收到了以下效果。

首先,促进了调度指挥人员思想观念的更新。新的经济核算考核体系打破了铁路传统经营模式。在运输组织指挥中不仅考虑单项指标,更重视整体经济效益,同时,能自我约束职业行为,推动生产经营快速融合。

其次,调动了调度指挥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通过经济核算考核机制的建立,使得成本控制,挖潜提效,客货营销融为一体,增加了工效挂钩的透明度和考核力度。通过经济核算直观地反映出调度每班、台,乃至每个工作人员创效益情况和应得的经济利益,使工效挂钩真正达到了奖优罚劣,激励调度指挥部门和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加收入,减少浪费。

再次,明确了成本控制的责任。调度系统是运输指挥中枢,通过单车效益考核把原有的运输可变成本变成每个调度台,每个岗位、每个计划台指挥过程中的责任,使人人都为降低成本、少投入多产出,当家理财主动发挥作用。

三、对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的思考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以及铁路新的发展,立足中国铁路运输企业管理、全局的战略高度,明晰企业主体行为的目标选择,并藉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全新管理模式,是关系到铁路运输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为此必须:

(一)重新构筑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

调度系统管理中心是把所有的运输生产人员都由调度统一管理。

首先,它有助于联动机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传统管理对联动机运转多采取强制性行政手段,忽视了各利益体的存在,因而,在某一方受益的同时,客观上又挫伤了另一方的积极性,造成了运转的低效率。

其次,是有利于联动机运转效率的全面提高。由于确立并形成了联动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企业的大效益管理成果与各利益主体息息相关,其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安全、路风、效益各管理结合部都将得到全面重视并分别找到各自的着力点。

(二)建立安全软管理方块

确立“安全第一”,在我国铁路发展中的地位,确保运输生产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构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充满活力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全时空的三维安全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职工有搞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强烈的“我要安全”的主观要求和愿望、对客观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第二,具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对现场进行全时空全天候的三维管理,无论在什么时间、地点、方位,对现场的作业点都能实行有效的控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第三,具有持续的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能主动吸取和借鉴外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果,即能不断地否定自我,克服自身管理上的弊病,不断完善自我。

(三)提高调度科技保安全的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铁路运输安全的保障作用同样是第一位的。铁路运输的安全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四大要素,其中设备是基础。铁路运输调度安全基础建设的根本改观,取决于科学技术在运输调度生产中的广泛运用。要提高调度科技保安全的能力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信息化是调度工作高效、优质的基础,要本着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调度员劳动强度,减少结合部管理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注重研发,加快调度信息化建设。

第二,进一步完善高铁防灾系统功能,增加安全卡控和自动防范手段,为调度准确处置报警信息创造条件。

第三,运输调度要加强与业务部门、信息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积极研发调度指挥安全和质量分析平台,尽快实现调度命令自动检查,列车(车流)质量分析等功能。

第四,加快建设调度模拟仿真指挥系统,设备包括CTC/TDCS车站操作,故障模拟等终端,以适应当前铁路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提高调度人员素质和实作培训奠定基础。

(四)在调度管理系统中广泛运用CTC等先进的科学指挥系统

科学技术是铁路创新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基础和不竭动力。CTC等先进的科学指挥系统在调度管理系统中运用实现了列车运行的实时监控、追踪和列车的正晚点、运行状况的显示和分析;通过对列车运行信息的实时反馈,自动生成工作计划,实现调度命令的自动下达和运行图的自动描绘;提供数据、语言和图像等综合业务,实现多种调度通信功能,减轻了调度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调度人员告别了一张纸、一支笔、一块橡皮现象,为铁路新发展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条件。

第5篇

【关键词】货场;安全;风险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断深入,社会稳定和民生保障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在整个国家交通体系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的铁路,只有确保了安全,才能保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铁路安全关乎着社会成员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关乎着党和国家的稳定问题,铁路既要重视自身的长足发展,又要按照国家和人民的要求,竭尽全力来实现铁路的安全和稳定。安全作为铁路部门的内在要求,与广大旅客和货主的需求是一脉相承的,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鉴于这种情况,铁路货场更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吸取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严格按照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开展运营工作,科学制定方案,精心谋划措施,重视研判,划分责任,尽全力消除安全风险,重视落实措施,严格进行考核,加大检查力度,保证安全全过程受控和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到位。

2、货场安全风险管理解析

2.1风险解析

风险是指对将来某一情况有可能引发的危险和不易被人们接受的后果的一种度量和评估,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具备普遍性、突发性、损害性、发展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一般由风险要素组成。

2.2风险管理解析

风险管理是一个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追求事故损失的最小概率和最小程度,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风险对策与措施、风险评价等措施,进行实现安全,研究对象包括系统中的人、物和环境,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系统。具体来说,风险管理包括四个因素,分别是A风险因子、B危险源、C隐患、D事故。

风险管理一般遵循风险辨识――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这个过程,通过对风险源的过滤分析,预测风险概率,结合风险发生的实际环境,制定风险的接受等级,以此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

通过开展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事故概率,使得风险损失最小化,优化安全管理方案,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障。

2.3货场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货场安全风险管理,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结合货场运营工作实际情况,遵守风险管理流程,开展安全风险管理活动,从而保证货场正常运营安全 [1] ”。通过风险识别研判、规避转移和驾驭监控风险等措施,切实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货场安全风险管理有别于传统安全管理,主要体现在事前的预判和控制上,重视风险评估,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并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进行控制风险危害,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3、切实领会货场安全风险管理内涵

要切实领会货场安全风险管理的实际内涵,必须正确认知以下几个方面:

3.1 正确认知货场安全风险管理推行的必要性

货场安全风险管理注重汲取原有安全经验,进一步提升安全理念,强化意识。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有时间、精力来谈发展、服务。以往货场对于抓安全的文件不少,开展的活动也形势多样,虽然中心都是围绕安全,但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长期机制或者制度办法,造成了一定层面上的脱节和断层,而此次货场从上到下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一次制度的革命,更是一次管理的完善和补充,既肯定时间积累得出的经验和办法,又准确研判形势,创新科学管理手段,注重思路、理念的拔高,深入思考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第一”的理论实践高度。

3.2 正确认知货场安全风险管理决策的正确性

货场作为一个系统性的职能场所,各岗位岗点都需要人的参与和劳作,怎么样把大家凝聚起来,形成齐心协力保安全的合力,这不仅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更需要领导干部管理的能力,“管理者管人,管人者管心。”一个干部就是一面镜子,照出的“生旦净末丑”,不但折射一个企业、机构、团队的综合管理实力,更是对外塑造形象、对内树立标杆的影子,从抓安全管理不难看出,“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铁路总公司党组已经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敢于正视问题,不怕揭短,直击关键所在,从核心入手抓人抓改变,以促进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充分论证了铁路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正确决策。

3.3 正确认知货场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是一项动态的工作,伴随着一个货场的发展壮大或者衰败落幕,这中间蕴含了计划、实施、控制及创新等手段,在达到期许愿望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点滴瑕疵都可能影响结果,导致目标不能实现,假如成本、盈利、人力资源等目标还可以压缩或补强的话,那么安全则是无法挽回或补救的一种结果。这就注定了货场必须把安全作为“饭碗工程”,确保货场运营的百分百绝对安全。如今,货场把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主要风险源,以管理作为突破口,强化对基础等的细化控制,将风险点扼杀于萌芽状态,可谓是对症下药、防范于未然的一项科学之举、持续之措。

3.4 正确认知货场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性

从理论性体系到实际践行,货场结合自身特点全面实行“安全风险管理”,“思路清晰,突出重点,措施得力,标本兼治”,突出安全中心,着眼大局,完善了涵盖责任意识、规章制度、工作标准、队伍建设、考核激励及氛围营造等各项工作的细化方案。通过货场从内而外、从上到下的抓安全、保安全、控制安全的一系列措施,货场安全风险管理必将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健康之路,为货场的安全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4、推进货场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货场安全风险管理的大力推行,是货场注重科学发展、科学管理的具体体现,是货场获得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是货场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举措,应该全面运用各种方式正确快速地推进货场安全风险管理的落实,确保货场安全风险管理这一安全屏障顺利构建。

4.1 加快安全思维观念的转变

一是强化安全风险意识,货场必须始终把确保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对职工来说,把安全意识提升到内心最高警戒线,并运用到运输生产的整个流程,自觉执行安全理念。二是重视安全风险研判,通过全面分析安全风险来为消除工作提供依据。三是明确风险管理目的,科学制定管控措施,加强对安全风险监控,重视措施的执行,丰富检查方式方法,保证安全可控 [2]。

4.2 加大货场安全基础夯实力度

一是明晰和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责任划分到货场工作具体岗位上,确保货场安全风险管理人人有责。二是全面提升设备质量,完善设备技术规范要求,对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设备要及时更换,确保安全隐患的消除。三是加强人员管理,组织风险管理培训和相关技术比武,采取多种激励办法,促使货场从业人员自觉落实货场的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四是完善相关规定制度,形成效率优先、贯彻有力的安全风险管理执行体制。

4.3 加强货场安全风险的过程控制

一是通过科学分析研判,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直至消除事故。二是进行全员管理,保证安全风险控制贯彻到整个安全过程始终。三是完善安全准则,注重制度的规范。四是监控重点重要风险,要求动态情况随着了解,重要问题措施不断得到强化。

4.4 加速货场安全风险的处置与消除

一是有效处置和消除安全风险。货场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要通过强化安全意识、完善工作办法、加强基础工作等措施来消除隐患。二是搞好安全风险应急处置。要根据货场作业标准和规程要求,以事故预防视角确定应急预案,按照损失控制原则制定事故应急措施。三是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考核机制。为将安全风险控制和消除工作做好,狠抓落实,紧盯问题,倒查责任,加速整改,确保形成闭环机制,维持良性循环。

4.5 加深货场安全文化宣传氛围

一是重视货场职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强化主人翁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安全理念,以此指导安全措施的贯彻执行。二是规范管理机制。根据不同岗位对安全风险管理的不同标准,优化货场运营作业程序,规范基础,构建高效平稳的安全机制。三是提升职业素养,引导职工规范职业标准,注重安全理念的实践,提升货场整体安全素质。四是树立典型,通过评选先进的安全管理标兵,促进安全标准的普及贯彻。五是注重宣传,通过悬挂安全条幅、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发放安全知识材料等活动,营造浓厚的货场安全风险管理宣传环境氛围 [3]。

5、结论

本文从货场在具体落实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出发,认真总结开展安全风险管理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展开对货场安全风险管理的解析,加强研判,明确责任,牢记安全风险管理目的,正确合理阐述货场安全风险管理真正内涵,通过分析,给出了加快安全思维观念的转变、加深货场安全文化宣传氛围等五个实践途径,以此切实加强货场安全风险管理,适应货运安全风险管理和货运组织改革需要。

【参考文献】

[1]董再柱.安全风险管理解读[J].华章,2012(26):11-12.

第6篇

【关键词】铁路信号;问题;对策

1.铁路信号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1.1国外铁路信号检测现状

纵观全球,在铁路事业发展发达的国家如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等,为保障列车的安全行驶都采用了综合检测系统,而在此系统中比重最大的是信号检测,它是保证铁路正常运行、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技术。例如日本采用的East-i信号,德国所采用的GeoRail-Xpress综合检测系统,意大利从2001年开始使用阿基米德号高速综合检测技术,其检测时速可以达到220km/h。在铁路运输高度发达的日本,早在东海道新干线建设的初期就使用综合检测技术,该系统包含了音频级AF轨道电路、ATC以及ATS三种轨道电路制。

1.2国内铁路信号检测现状

回顾我国的铁路信号检测系统发展历程可发现,最开始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动态信号检测系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最开始的单一测试项目、非智能测试和单机运行的模式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测试、智能测试的组网运行。在国内使用较多、最为普遍的是TJDX-2000A信号动态检测系统,该系统在信号动态检测中可以实现故障设备的准确定位,对得到的检测数据能进行综合积累和分析,通过建立各种数据库来应对各类突发事故,可以实现现场维修,对设备的使用率也有较大的提高,确保了列车的安全行驶。在铁路的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信号动态检测系统也有了更为普遍的使用,其重要性逐步获得了从业人员的认可,也为相关部门采用,在推广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对于该系统还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来促进其发展。

2.铁路信号常见问题

2.1铁路信号的安全性能不够高

由于自动化程度的限制,我国的调度指挥仍旧依赖于人工作业,采用落后的一张图、一支笔、一部电话的调度指挥模式。对地面信号的观察与判断,也仍旧于依赖司机。随着列车的提速和密度的不断增加,行车调度的指挥工作将会越来越繁忙,调度员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也难免出现疏略,这样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更会影响到列车的安全运行。并且当车速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单单依靠司机的视力根本无法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另外由于列车运行中的变化因素过多,一次性按照计划运行图来指挥列车运行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我国铁路推广使用调度集中装置是还办不到的。

2.2管理方面出现纰漏

重点表现于管理分散和管理水平的落后。铁路系统基本上是一个整体,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区的情况差异性较大。现在的铁路虽然安装了微机监测系统,但是由于通信手段的落后,处理信息的速度较慢,致使安装的系统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无法在整体上将资料进行整合。从管理水平来看,铁路系统一直掌控在政府部门的手里,并且现行的管理机制使系统人员臃肿,营销手段落后,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铁路系统应当由企业统一整个管理,来作为物流环节中的重要部分,从而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2.3现代铁路信号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2.3.1枢纽调度监督设备。这个设备是一个发展较快的设备,是使枢纽内的调度更加准确直观,保证枢纽的畅通。但是枢纽内的作业模式是采取分散作业,这样一来必定影响了总体的发挥,并且降低了运输的效率。因此,在货运量加大,或者大面积提速时,信号技术装备如何保证枢纽内的畅通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2.3.2车站联锁设备。这种设备也是目前铁路系统中常见的设备之一。这种设备在列车提速后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战线和列车基本等长,并且在进出站口处没有过走保护区段,不利于列车的速度控制。另外,信号机间的安全距离是不够的,没有能够提供安全距离的信息,对列车的运行控制都带来了安全的隐患。新安装的运行监控器代替了自动停车装置(即安全性能差,随安全防护器辅助作用的装置)。并且采用了模式曲线的方式来监控车速,对超速进行保护。但是由于形成的是速度模式曲线,依靠的是事先储存的线路数据以及人工输入的数据,没有考虑故障-安全原则,无法保证安全。

2.3.3信号显示制式。铁路现实信号中,除了红灯有确定的定义之外,其他的显示信号都没有明确的速度值,在不同的地区,显示为不同的含义,主要依靠司机的自行判断,因此指挥能力较差,在提速之后无法满足需要,安全性能较差。

3 增强铁路信号的对策研究

3.1通信、信号一体化

当代铁路的高速发展,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等都必须不断的加强。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相互融合,以及调度指挥自动化等等技术,打破了控制分散、功能单一、通信信号相对独立的传统技术理念,推动了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组建一个以铁路局为主要单位的电务设备动态检测中心,装备一台动态的检测车,按一定时间对自动闭塞的机车信号或地面信号,无线列调等设备进行动态的检测,实现了移动体对地面静态设备的检测。

3.2铁路无线数字通信技术的应用

在铁路提速,重载不断发展的今天,以分立元器件与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为基础的传统铁路信号设备已经满足不了安全的要求。然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很好的解决了铁路信息信号产生的问题。数字信号处理的频域分析的优点是运算精度高和抗干扰性能好,具有相对实用性和可靠性。因此,全面应用数据处理的新技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分析和计算等功能,来提高信号设备的技术水平。

第7篇

1、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和系统性

“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总理语),这一规律至今仍未过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消除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营运里程不断增加。到2003年底,综合运输线路总里程达378.89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80.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7万公里;内河通航里程12.4万公里;民航通航里程174.95万公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客货运量持续增长。据预测,2010年和2020年我国全社会旅客运输需求总量将达250和400亿人,货物运输需求总量为190和260亿吨。到2020年铁路网线路长度达到10万公里以上,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里程达到1万公里左右,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0万公里左右,高速公路里程达6-7万公里,内河三级以上航道达1.5万公里左右,民航机场达到300个左右。交通运输业的系统性日趋明显,专家呼吁建立“大交通体制”,统一交通管理机构,统一法规,统一政策,统一规划,促进交通管理由分散走向集中。

面对重要且庞大的交通运输业,统一的司法保障制度和法律适用标准尚未形成,而问题症结在于司法机关的合理设置和顺畅运行。

2、交通运输领域案件的特殊性

交通运输领域案件具有明显的跨地域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地方司法机关不便行使管辖权,因为他往往超出某一地方司法机关的管辖范围,例如吉林开往宁波旅客列车在济南市管内行驶时发生盗窃案,由吉林、济南、宁波中的哪一个司法机关管辖?如果没有铁路运输司法机关这一问题将难以解决。跨地域性还决定了地方司法机关无法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藩蓠。跨地域性还使打击交通运输领域刑事犯罪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保护交通运输秩序。

交通运输领域的刑事案件种类具有明显特征,可以分为:(1)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有破坏交通工具、破坏交通设施、交通肇事及交通运输人员渎职性犯罪。这类犯罪危害极大,往往涉及广大旅客生命健康及巨大财产安全。(2)交通工具上的刑事犯罪,客运交通工具如旅客列车、客机、客轮等是一个流动的社会,盗窃、诈骗、伤害等普通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维护平安的运输秩序是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交通工具上的刑事犯罪还具有团伙性和流窜性,所以,要求司法机关具备“长线作战”能力,强调各地司法机关互相配合,协同作战,活动范围呈“条”状,明显区别于地方司法机关的“块”状特征。

第8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管理

1 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铁路日渐成为人们出行的最基本方式,也是关系日常生活的基础民生设施,更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的地位,它的特点是四通八达且又紧密相连。铁路运输调度工作在铁路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关系着运输的安全问题、如何让货物有序的运输、对一些贵重的东西特殊对待且保证安全以及如何提高客户对运输服务的满意度。铁路运输调度还对运输任务完成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铁路运输的一切工作只要与行车组织相关都在运输调度的管理下进行。

2 调度指挥系统建立经济核算的研究

调度系统是对一个行业的总指挥,铁路系统中的调度系统覆盖的范围比较广,需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为保障安全快速地完成运输任务,铁路运输调度系统必须建立经济核算和考核机制。

2.1 原有分析和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第一,调度在分析时不够全面。有些调度方式只注重装载、卸货和排列,几乎是从来不涉及运输过程中的盈利还是亏损,调度部门自己也没弄明白而且也无法弄清楚自身对运输部门的指挥能否带来经济上的利益。

第二,在考核时,没有统一的指标且不系统。之前在运输系统中的指标,都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特定制备的,缺少最重要的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在整个运输系统中所有的指标都是单一的针对某一特定的工作或环节而制定的。

第三,对成本的控制不够强势。虽然整个运输过程中都需要成本,但并不是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值得去压缩,而运输成本却是最有压缩空间的一个环节。在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像在机动车辆上的成本就在不停的变化。能够在每一辆机车上取得最高的效益,这是铁路部门对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然而之前的考核机制却没有注意减少成本以及对成本进行考核。

2.2 建立新的经济核算体系、考核奖惩机制

第一,建立单车效益核算体系。所谓单车效益核算体系就是将全局一天内运输过程中所投入的可变成本及各项生产指标,落实到每一辆运用车简称为单车效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每辆运用车装车=装车次数/运用车数;(2)每辆运用车周转量=货物周转量/运用车数;(3)每辆运用车收入=货运收入/运用车数;(4)每台运用机车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使用机车台数。

第二,建立调度经济核算相匹配的考核奖惩机制。要想深入开展调度部门的模拟盈亏和单车效益核算必须有强有力的考核奖惩机制作保证,为此还必须实施一套对调度部门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

要想调度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需要改变和更新的是领导们的思想,指挥者有了质的变化,那些被领导者和团队才会有大的提升。新制定的核算考核系统给传统方式的经济考核制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运输组织在现实的工作中不只在某一个环节上有要求,对整个系统的总体效益也有要求,与此同时这种要求又对每一个员工起到约束作用,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这会大大的加强调度部门领导和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自从有了此考核机制,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客货营销融为一体,增加了工效挂钩的透明度和考核力度。从经济核算中也能够直接看到每班或某一台机器甚至某一个员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使我们在工作中真正的做到了奖励优秀的集体和个人以及对做的不好的给以相应的惩罚,这大大刺激了运输部门所有领导和员工的工作激情,实现了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效益。

最后,把每一个任务具体到了某一个人,这样所有工作人员都明白了自己该负的责任。调度系统在运输行业的地位很重要,具有总揽大局的作用,对整个局面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3 对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的思考

时代在变化,科技的更新推动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在我国进入第“十二五”后,经济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铁路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更新着原有的旧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构建科学有效的全新管理模式,是关系到铁路运输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为此,作者对铁路运输的调度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

3.1 建立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

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就是将铁道运输过程中涉及到统一调度的各个方面联系和综合起来的协调管理机构。成立这样的统一机构有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可以把联动机的各部分利益不再分散凝成一个整体。传统管理对联动机运转多采取强制性行政手段,忽视了个体利益的存在,因而,在某一方受益的同时,客观上又挫伤了另一方的积极性,造成了运转的低效率。

其次,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有利于联动机运转效率的全面提高。由于确立并形成了联动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企业的大效益管理成果与各利益主体息息相关,其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安全、路风、效益各管理结合部都将得到全面重视并分别找到各自的着力点。

3.2 构建新型安全管理模式

我国的铁路虽然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它的速度却是惊人的,现在已处于国际水平。而在我国铁路的发展中一直都把安全放在第一的位置上,在运输生产中我们要做好全方位的保护工作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若想保证这些安全关键是做好管理,只有做好管理才能使工作快速有序的进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构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即充满活力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全时空的三维安全管理模式。

3.3 提高调度科技保安全的能力

第一,当今不仅是科技化的社会,更是信息化的社会。离开了信息化很多工作都不能快速的完成,信息化也成了调度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要本着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调度员劳动强度,减少结合部管理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注重研发,加快调度信息化建设。

第二,进一步完善高铁防灾系统功能,增加安全卡控和自动防范手段,为调度准确处置报警信息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