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8:10: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美丽乡村人文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总体要求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为目标,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文化提升并重、改善人居环境与弘扬农村人文景观并重、建设美丽乡村与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并重,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核心,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古迹文化和民俗文化,注入现代文明和新时期特色文化,全面丰富新农村建设文化,充分体现各美其美、各具特色,精心打造新农村“软实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二、主要任务
省、市、县三级每个地方都要聘请学识渊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热爱新农村事业的文化专家3~5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3个美丽乡村,集中挖掘整理当地村落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现代文化建设,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内容,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全省集中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村100个。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开展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古迹文化、民俗文化普查。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本辖区内的古迹建筑、历史名人、当代名人、祖训家教、孝文化、风俗习惯、农耕文明和神话传说等进行广泛调查,摸清底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奠定基础。
(二)广泛收集具有历史性文化的有关书籍和资料。主要是通过到书店购书、重要古迹建筑景点购书收集资料、网上搜寻相关信息、搜集查阅地方志、获取民俗文化专家研究成果、走访文物局和考古研究会、与有关研究历史文化的名人座谈等,广泛收集全省历史文化、人物事迹、民俗文化,全方位掌握各地历史文化特点和特色。
(三)突出关东文化、名人文化和各民族特有文化的挖掘整理。主要是我省特有的集安高句丽文化、叶赫和乌拉街等满族文化、延边州朝鲜族文化、伊通萨满文化、前郭蒙古族文化、敦化渤海国、农安辽塔和梨树偏脸城辽代文化、珲春敬信镇土字牌晚清文化,杨靖宇、马占山、张瀚章、张笑天等一批抗日英雄和文化名人,朝鲜族农乐舞、长白山满族剪纸、东北二人转、吉林汉族大秧歌、东丰农民画、东辽葫芦画、长白山根雕、长白山人参故事等一大批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曲艺、传统美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战四平、四保临江、张鼓峰战役等涉及的重点村庄人物英雄事迹,朝鲜族特色食品、长白山人参、东北大米等特产品文化和二十四节气的农耕文化,休闲农业和乡村特色旅游文化等。通过挖掘整理,打造地域文化,在美丽乡村进行集中展示宣传。
(四)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典型。根据每个村所在的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区域性代表性的、具有本村特色的美丽乡村文化品位。可以在历史古迹、名人文化上做文章,可以彰显关东特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宣传以教育激励人为主的孝文化、弟子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家训祖教、家族家谱,也可以展示宣传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现代农村文化、村规民约和各项管理制度、农民摄影艺术、书画、诗歌等。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开展扭秧歌、跳广场舞、办小剧团和举办农民艺术节等多种活动。要对现有的街路、桥涵、广场、河流、旅游景观进行命名,赋予生命力。在村庄显著位置广泛悬挂美丽乡村标识。总之,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彰显新农村文化地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引导。开展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打造活动,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多动脑筋、广辟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级新农村办公室要有针对性地对文化底蕴雄厚、新农村建设好的地方,下大力量,下足功夫,精心组织,正确引导,帮助他们丰富村落文化,达到有特色、有内容、有实力。
1.存在问题
(1)在理念上,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比较普遍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但部分村民缺乏全局观念,过分重视住房扩建和硬件建设等,忽略了整体环境美化、建设内涵、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软件方面的提升,造成对美丽乡村整体建设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2)在规划上,重数量轻质量,特色不明显2011年以来,编制了48个农村新社区(村庄组团)建设规划;各镇、街道和村根据建设需要,又分别编制了特色村规划;2013年又编制精品村、重点村等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数量多但相互衔接难。这些规划缺乏村庄的整体布局和优化,部分还过于理想化,实施难度大。有些规划由政府统一委托编制,部分规划深度不够,精品意识不强,千村一面,特色挖掘不够,导致一些村庄存在无序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
(3)在操作上,重建设轻管理比较突出受部分村干部能力的局限,美丽乡村建设缺乏与当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的结合;加上有些镇(街)美丽乡村建设指导和管理人员缺乏,造成建设内容和管理机制不科学。如在规划和建设的管理方面,已编或在编的几个村规划质量参差不齐,个别村旧房已拆除而改建的审批手续半年未完成。在村庄长远发展方面,过分强调现状条件和近期利益,造成重复建设或资源浪费,甚至有些村热衷于形象工程。在建设管理机制方面,未能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与农民实际需要制定适应村庄规划建设的管理机制。
(4)在投入上,建设需求大而资金来源少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据对该市首批1条精品线和11个精品村统计,计划总投资为3.69亿元,平均每个村为3075万元。除去旧房改造由村民自负外,村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环境景观等项目将主要由村集体筹资。而中西部村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薄弱,基本无收入来源。同时,由于市级层面尚未出台具体的资金拨付、使用等政策,使各镇街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遭遇资金瓶颈,导致创建底气不足。
2.对策
(1)深挖内涵,拓宽美丽乡村建设新思路一是要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是清洁、朴素、自然,要坚持全域覆盖,大力开展清洁乡村行动,为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基础。二要结合财政实际和村民意愿,有序安排重点项目。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理念,分类推进精品村、重点村建设。三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强化美丽乡村建设实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促进乡村旅游跨越提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促进农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四要弘扬农村优秀文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内涵。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和彰显农村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农村传统耕读文化、孝德文化的整理和重建,充实美丽乡村的传统文化之魂,使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和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2)因地制宜,重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新貌一要转变村庄规划设计理念,以塑造丰富的新农村特色为目标。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尊重自然村落的空间生长肌理,努力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新农村风貌。二要将尊重群众意愿与尊重发展规律相结合。村庄规划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编制过程既要坚持科学性,遵从村庄发展规律,又要广泛听取村民群众意见。规划方案要协调各方利益和矛盾,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兼顾村民的近远期利益的需求。三要推广优秀规划设计方案,形成示范效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优选和推广特色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突出地方传统特色。
(3)注重结合,创新工作机制与建设管理并举一是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单列。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镇街道、部门目标责任制和新农村建设考核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意识。二是注重美丽乡村建设与当地的重点工作相结合。利用“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千百工程”等活动载体,各方借力,形成整体合力。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定期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加强考核,实施动态管理。下发“美丽乡村”创建考核标准,实行市、镇街、村三级联动考核机制,定期考核相关镇街美丽乡村建设内容,通过月督查、月考核、月通报以及年终考核等制度,强化考核督查,根据考核结果对执行不力、推诿扯皮的要通报批评,对创建优秀单位以奖代补。
(4)整合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注重财政引领。优先足额安排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努力创新融资模式,积极争取现代农业引导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放大投资支持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发展。二是整合各项资源。努力整合乡村旅游、农业两区、联村公路等乡村建设相关财政资金,优先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倾斜。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村民自筹自建模式。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要努力解决农房改造、环境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要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为目标,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文化提升并重、改善人居环境与弘扬农村人文景观并重、建设美丽乡村与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并重,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核心,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古迹文化和民俗文化,注入现代文明和新时期特色文化,全面丰富新农村建设文化,充分体现各美其美、各具特色,精心打造新农村“软实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二、主要目标
以村屯自然资源、历史资源、人文资源等特色文化为主题构建吉林省农村特色文化品牌,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张扬新农村个性,打造乡土亮点,2017年全省上下要集中打造百花齐放、绚丽多姿、魅力四射的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村160个左右。
三、重点任务
(一)挖掘和整理我省农村特色文化。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本辖区内的古迹建筑、历史名人、当代名人、祖训家教、民俗风情、农耕历史和神话传说等12类我省特色农村文化进行广泛调查、收集和整理。主要是:一是吉林省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二是吉林省革命烈士和红色旅游文化;三是吉林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是吉林省特有的关东文化;五是中华神话传说;六是国学精粹;七是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八是中华孝文化;九是世界和中国历史人物、伟人等;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一是自然知识、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科学知识等一些常识;十二是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警句和格言、漫画、图画,还有摄影书法等。
(二)聘请专家广泛开展“文化大讲堂”宣讲活动。通过聘请专家进行文化讲解和宣传,挖掘整理当地村落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现代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开拓视野。
(三)打造农村文化“四窗”、“五廊”。各地要积极利用休闲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小庭院、小公园、艺术长廊、博物馆、展示馆等农村文化活动场地,积极开展“四窗”、“五廊”建设。“四窗”,即:政务公开窗,政策宣传窗,文明礼仪窗,科普知识窗。“五廊”,即全景式展示村情村史村貌,打造传承优秀文化、弘扬道德文明新风的教育阵地。主要包括:历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文艺廊。
(四)强化农村文化品牌特色建设。一是创建一批精品文化村。突出典型示范,选择一批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行政村,集中资源力量培育打造精品文化样板。精品文化村要达到“十个一”标准,即要有一所文化礼堂、一个百姓舞台、一个门球场、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室内电影放映点、一个文化广场、一个农家书屋、一支农民文艺队伍、一首村歌和一片文化墙;二是评选一批乡土文化村。立足各地实际,评选出一批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具有较好乡土文化特色的行政村。通过梳理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进一步提炼特色村文化内涵。并进行宣传展示,促进各地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三是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村群。各地要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高标准建设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以高文化内涵影响人,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内涵;四是建设一批休闲生态文化村屯。要坚持规划高水平,建设有品位,落地出精品,加强农业农村独有的民俗保护、文脉传承、观光休闲、农事体验等文化资源,在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同步建设休闲文化生态旅游基地,展现现代田园风光,真正实现美丽乡村与休闲生态文化紧密结合,努力让美丽乡村实现文化的提升、财富的提升和品牌的提升。
(五)丰富农村院墙文化展示。充分利用农户房屋墙体、围墙栅栏等宣传阵地,将农村民族团结、道德规范、设施农业、生态环保、村规民约、和谐社会等主要内容,充分展现“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面貌,使文化墙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代言人”和文明的“传播者”。
(六)积极保护古树、古井、古建筑等。加大对古村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对古树、古井、古迹等历史遗产文化进行广泛宣传和发扬,通过建立村史馆、修建保护遗址等,定期组织活动对村民进行宣讲,加强村民保护意识,传承先贤精神,激励村民向先进典型学习,形成崇尚榜样之风。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充分认识开展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活动的重要意义,统筹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分解落实。要加大品牌打造宣传力度,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社会各界要积极主动参与,形成共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合力。
(二)科学推进,分步实施。2~4月份,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指导意见,制订切实可行的细化工作方案,开展文化普查,收集有关书籍和相关素材,确定今年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村名单。5~6月份,完成文化专家聘请沟通确定工作,并深入美丽乡村谋划文化品牌打造计划。7~8月份,完成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打造,达到有图有形有表有栏有名,有展示有宣传。9~12月份,搞好完善提高,总结经验,提升工作,并填报打造文化品牌年度情况表。
(三)精心指导,营造氛围。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将工作重心下移,切实加大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力度。新闻媒w要开辟专题专栏,加大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力度,动员全社会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关键词: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述评
党的十召开以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也得到了贯彻和落实。农业部办公厅于2013年2月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使全国范围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式开始。“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分为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部分二十个目标。创建活动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目标引导、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政策、人才、科技、组织为支撑,以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途径,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
一.“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义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因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便是落实十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要首先将农村的发展建设纳入重点考虑的范畴,进而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在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威胁的今天,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无疑为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从这一方面来说,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也确有其必要意义。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需要
创建“美丽乡村”活动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局限。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形势,农村的经济如何得到良好发展,是一个亟需考虑的问题。而“美丽乡村”活动的一个主要建设目标就是加快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进而打造具有高效率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因而农业部进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农业部开展“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态文明,为人民的生活创造一个适宜居住的良好环境;此外,“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还能够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的物质方面极大丰富,从而保障农村人民的生活得到物质方面的有效保障,加之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改善当前的农村生活水平,加快农村地区现代化进程。因此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对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内容与效果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原则
在“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过程中,秉持相关原则,从根本上保障“美丽乡村”活动的有效性得到实现。基于此,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时将以人为本,强化主体;生态优先,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等作为基本原则,活动开展过程中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制定不同的目标,并在同时发挥一些“美丽乡村”的典型建设模式的榜样作用,推动整个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目标
“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建设目标包括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等方面的内容。而经过活动的有效开展,农村地区的产业形态、生产形式、资源的利用方面、生活的环境与基础条件方面、人民权益的维护方面以及乡风民俗的传承方面都取得了极大进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这些目标设置也比较符合创建活动的基本情况,适宜农村地区的建设基础与发展水平,对“美丽乡村”活动的良好开展提供了有效方向指导。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点
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首先要确定一些重点内容,这对整体的创建活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具体的工作中,组织乡村试点、创建发展典型、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利用科学技术保障创建活动的开展都是农业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内容,如此使试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评选出了一些建设典范,极大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并有效推进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促使农村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故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多选择的工作内容重点对整体建设的重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结
总之,“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对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以及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农村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农村的传统发展模式,为当前的农村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方式。“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当前农村建设中的总体目标,为人们构建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发展了农业生产,也传承并发扬了生态文化,这一积极的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生活幸福程度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秋红,于法稳.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进展综述[J]. 学习与实践. 2014(06)
关键字:康居乡村 苏州 特色规划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在中国城乡长期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差距,不协调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传统文化的丢失等等。近年来提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在江苏省乡村整治的主要内容中——“六整治”、“六提升”之中首次明确了康居乡村以“布局合理、道路通畅、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为目标,组织开展省级康居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引导各地加快推进康居乡村建设。
1.2 研究方法和目的
在上述背景下,该研究以江苏省苏州市的“康居乡村”规划为对象,通过查阅文献、田野调查法、历史性与共时性研究方法来探讨从苏州乡村演化的历史路劲出发,归纳总结苏州康居乡村建设的特点;最终达到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传承农村社会文明、焕发农村社会活力的目的。
2.1康村乡居的概念
从字面意思理解:康即安乐,安定 ,民康乐。――《礼记·乐记》,居即居住,顾名思义康居乡村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幸福安定适宜居住的乡村,即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绿化美化,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村庄管理水平高的宜居乡村。
2.2苏州乡村历史演化的特征
时代 农耕时代 苏南模式 新苏南模式 城乡统筹
特征 生产力低下
村落聚集 分散布局 优势地区集中 集聚发展
3 苏州乡村要素提炼
苏州传统乡村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可分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以及人文要素。自然要素主要有河流、湖泊、山体、田地、植被等,是村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人工要素主要有街巷、建筑、桥、广场等。人文要素则是指乡村的历史及风俗等。
3.1自然要素
3.1.1 水
苏州地处太湖流域,整个地域内河湖水网密布,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这是苏州乡村形象的景观基底。苏州乡村或靠山或临水或得二者之厚,“天人合一”的理念尽显其中。在此之中尤以水对苏州乡村的影响最为深远。水不仅成就了“鱼米之乡”,还影响着苏州人居住、出行、衣着等生活的基本层面。民居一般沿水而建,沿长河发展,形成各式各样的前街后河的民居形式,乡村就是零星散落在稠密的河网水系节点上的居住聚落,同时乡村与河网的依存关系也决定了乡村发展形 态取决于河流走向的形制特征——或“村包水”或“水围村”。
3.1.2山体
苏州乡村大都在山脚或者树林的边缘坐落,与风水学说相通,在中心考虑的士、风向、 太阳等方位的基础上进行选址。这就是作为同时具备给予平静感的“眺望”与“围合”机能 的场所,塑造了理想的居住空间。如今保存较好的苏州山村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是背山(面水)型;另一是山环内聚型的,再有是长条带状的。
3.2 人工要素
乡村肌理要素
a.线性肌理
苏州传统村落的村巷和院落,不仅是村落的交通组织载体和景观组织的重要依托,也是村民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乡村内部形态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巷主要肌理为线形肌理和围合肌理,而院落的肌理为开放型。线性肌理——村巷按其线形可以划分为直线形、折线形和曲线形,传统村落中村巷以折线型最为普通,村巷经过一次或多次折线,有利于村巷景观和空间导向,减少了过长村道的单调性,有很强的空间趣味性。
b.围合肌理
围合肌理——村巷按其所在的位置和建筑的围合程度可以分为临河村道和围合村道两种。水乡城镇的巷道空间功能是复合的,巷道两旁的民居和店铺,空间使用功能并不明确,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街道与民居空间几乎是渗透的 。街道通过这种模糊空间建立起来的不仅是邻里关系,还通过商店、茶馆、河埠联结起一个社会网络,形成了居住、生产、购物、休憩等复合功能的有机系列。
3.3人文要素
3.3.1 风水理念“风水”是中国古代一种有关建筑环境、村寨乃至城镇选址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它是一门“环境选择”的学问,本质上就是一种择吉处而居的活动。风水术指导下的村落布局是地理环境选择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体现。基于风水观念的影响,乡村立足于太湖平原的山水形势,村落的选址布局大多“枕山、环水、面屏”, 形成临山偎水、山环水抱或枕山环水的格局。如苏州东西山的乡村大多依山就势占尽“风水”之精华。除此之外,乡村内部建筑朝向、形制格局大都遵从古代“堪舆”相宅的理论.
3.3.2 水文化 苏州的水既是自然形态的存在形式,同时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也形成了与水有关的品格。可以说,苏州水乡特色是基于水文化的有形与无形、形式与内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精神与物质的辨证统一。水文化是苏州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并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水而生的价值观念更多体现在民风民俗、民间信仰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上。如渔稻文化下的饮食习俗、乡村民居建筑的外表装饰、人生礼仪、文体娱乐、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或多或少有着与水相关的情结和内容。水之宁静、膨湃、蜿转、变通的特性也赋予了苏州人以艺术创作的灵感,反映在乡村古代社会灿烂的诗、画情趣和外柔内刚的文化品格上。
3.3.3民俗文化 苏州乡村民风纯朴,现存的民风民俗可细分为生产习俗、信仰习俗、生活习俗、文化习俗等层面。生产习俗是古人在陆地稻作或太湖打渔形成的习惯。根植于发达的稻作农耕基础上的耕作习俗、饮食习俗、节令民俗与诞生于打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渔帮、渔号、渔规、渔讳等都堪称特色。二者共同形成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习惯,成为博大精深的吴文化产生的基础。缘于水乡泽国的环境,夹杂迷信的诸多信仰也构成了当地错综复杂的信仰体系。农村的生活习俗更是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如以水乡渔民的包裤、头巾,鱼的食法与忌讳,以船为住、行工具的禁忌与习俗等等。此外,长期劳作还形成了渔歌、庙会等文化习俗。
3.3.4茶文化 吴地(以苏州为中心)茶文化渊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唐代陆羽著《茶经》曾在吴中居住生活二十年,现苏州虎丘存有陆羽井。吴地现存茶书今凡28种,
已近现存主要茶书58种之半。吴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图2——75)。吴茶三绝之一的碧螺春又名“水月茶”,清末震钧《茶说》谓:“茶以碧螺春为上,不易得;次则龙井,岕茶稍粗……” 。吴地不仅拥有名茶,并深谙茶道,吴地的茶俗、茶艺、茶道堪称一枝独秀,成为吴文化重要组成。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也均出自吴地茶文化的传播并受之影响。
4结论和讨论
4.1对乡村特色的认识和研究,整体性是前提和基础,这种整体性体现在乡村对象本身,也体现在其演化过程上。通过对苏州乡村要素的提炼使规划者更了解其地域特质,为以后的规划设计康村乡居时提供有益的借鉴。通过”康居乡村“建设发展,使更多的人关注到乡村景观,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的维护,传承乡村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田建文等.村庄改造、整治与保护[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1
[2]刘梦琴.村庄终结 城中村及其改造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05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华县最大的名片,是华县独有的资源,也是大自然赋予华县的宝贵财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党的十精神的指引下,牢固确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以“三城一县”联创、华州大地园林化建设、渭河综合治理等为抓手,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和投入,努力建成实力、人文、宜居、和谐东大门中心城市“桥头堡”,打造山水生态华县。
一是打造秦东水乡。华县水资源丰沛,年平均降雨量578.7毫米,年保守水资源总量3.3亿立方米,但水资源并未有效转化为华县发展之“利”,反而给华县人民带来更多的“患”。因此,必须做好防、治、用三篇“水”文章,逐步化“水患”为“水利”,着力建设人水和谐的秦东水乡。加快推进渭河综合治理,完成剩余9.45公里渭河大堤加固加宽和罗纹河、石堤河、遇仙河3条支流堤防移堤退建及加高培厚工程,使渭河、南山支流成为安澜河、生态河、景观河、惠民河。全面开工建设华县应急蓄滞洪区工程,退田作湖,根治渭河洪水水患,改善区域气候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人民群众致富。围绕城镇用水,引水入城,建设城市水景,打造“山前有城、城中有水、水旁有绿”的山水园林城镇。加快工业、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好城乡安全饮水工程,狠抓水污染治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是建设绿色华县。今后,我们要以建设绿色华县和创建生态模范县为目标,全面推进华州大地园林化建设,按照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阴化、渠道林带化、农田林网化、出入境口优美化、秦岭北麓生态景观化的要求,广栽绿竹,“大树进城”,重点抓好城区、农村、道路、堤坝、景区出入境口等绿化和苗木花卉繁育工程,大幅提升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率,营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景观。在机关和社区开展创建绿化模范单位活动,通过拆墙透绿还绿于民、见缝插绿和补缺补漏等方式增加可绿化的面积,提高绿化美化的档次和品位。在镇村开展绿化美化家园活动,对进村道路、巷道、宅前屋后及村旁空闲地,大力植绿造绿,美化乡村人居环境,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美化效益。年内,全县要完成造林2.73万亩,恢复绿竹500亩。
关键词:乡村;再生;织补
1 项目缘起
珠岙镇位于台州市三门县西部,距县城12公里。甬台温高速和34省道穿镇而过,甬台温三门出入口位于镇东北部的岭口村,陆路交通相当便利。东谢村、上界溪村、下界溪村位于朱岙镇西面,距离镇中心约7公里,具有自己独特的滨海乡村文化和乡土风情。在浙江省提出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号召下,朱岙镇萌发了以村庄的交通设施为基础产业,建设智造交通小镇的设想,从而带动乡村的再生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2 项目调研
2.1村庄产业调研
乡村再生的基础是产业,因此在规划设计之初,我们首先对三个村庄的产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形成了对村庄产业的基本认识。
2.2产业优势
三个村庄以交通设施制造为主,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主要表现为:①产业制造的产品范围广,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示标牌、地下室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监控设施等;②产业总产值高。三门为“浙江省橡胶制品工业专业区”,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而交通安全设施产业是橡胶产业的重要板块,村庄的生产企业达200余家,年产值20~30亿元,产品占全国同类产品比重达60%以上;③产品销售广,覆盖全国,远销东南亚、欧美;④产业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互联网技术,其中东谢村被授予“中国第一淘宝村”(交通设施)的称号;⑤村庄现已形成了一大批有竞争力的大中小型企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3产业劣势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村庄的产业以小企业、家庭作坊为主,总体利润低 ;②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竞争力弱;③产业研发设计投入少,创新少;④产业存在一定的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⑤产业缺少相关配套,如贸易中心、展销中心、研讨论坛等 。
2.4村庄肌理调研
村庄肌理是架构在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上的乡村聚落格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社会、文化价值。祠堂、民宅、道路、打谷场、池塘、村口、大树等构成的空间形成了村庄整体肌理。
东谢村、上下界溪村呈街巷式布局,以60省道为主街,次巷呈鱼骨状展开,自然生长,与环境和谐一体。然而调研也发现了以下问题:①遗存下来的传统民居被遗弃、破败不堪,缺乏维护;②新建住宅无序规划,建造粗放,缺乏地方特色;③街巷空间凌乱,缺乏统一景观规划;④设施配套差,相关市政设施跟不上,垃圾胡乱堆放等等。
3 项目思考
3.1乡村再生
乡村再生,也可称为乡村复兴。目前国内还未对“乡村复兴”有准确的定义。张京祥教授指出,乡村作为一种低密度、生态友好型的城市聚落,承载居住、特定文化景观、独特生活方式的空间载体。它是一种相对于城市更为生态、更自然的居住形态,一种休闲化、绿郊式的生活方式,一种亲近传统、身心自由的田园文化形态。对“乡村复兴”这一概念,张教授提出完整的乡村复兴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从外而言,乡村在连续的城乡聚落体系中承担独特的价值定位,让乡村回归乡村,与城市形成平等互补、互相支持的关系;二是从内而言,乡村内部在经济、人居、治理等方面实现自给和繁荣。综上所述,乡村再生不仅仅是表面的“美化运动”、“涂脂抹粉”,而是应当在满足乡村物质文化生态需要的基础上,恢复乡村活力,实现自我造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复兴发展的特征。
3.2“织补”乡村
浙江南方建设设计院在美丽乡村的再生上,通过不断的摸索、思考、研究,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性和可实施度高的建设新模式、新路径。即:通过设计作为整合和实施平台,以政府先期投资和政策优惠为主导,吸引市场主体开发建设,并鼓励引导村民参与获利,从而引导村庄再生。“织补”是南方院应用于乡村再生的重要的规划设计手段。在这个项目的规划设计上,我们延续这样的思考方式。织补不是对村镇简单粗暴的重建,而是尊重自然、人文的修缮和植入;不是对原住民生活的重构,而是新居民与原住民的共融和共生;不是对传统产业的抛弃,而是新旧产业的互补与提升。织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产业织补:升级村庄的传统交通设施产业,植入新兴产业:电子商务、金融、会务、生态农业、旅游、文创等。引导村民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村民的收入。
(2)历史人文织补:梳理挖掘村庄的历史、人文,保护和恢复历史文化点,恢复非物质性的文化活动。
(3)村落肌理织补:保持村落原生态,修复空间肌理。对节点建筑进行改造,削弱无识别形痕迹,恢复地域特性。
(4)交通系统织补:完善交通骨架,加强与周边的交通联系;分级道路体系,强化主干道的同时,保留村中的特色小道。
(5)生态系统织补:保护原有的生态,拓展沟通水系、水库,保护山丘林地,打造特有的村落型田园创业、办公、生活环境。
关键词:生态旅游城市;衡水湖;滏阳河;迎宾大道;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127;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衡水具备哪些“生态旅游城市”的基础条件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衡水市因衡水湖而得名,取名衡水的意思就是希望“水路通达,风水衡存”。衡水市全市总人口约440万,面积8800多平方公里。衡水市交通优势非常明显,石德铁路、石黄、京九、大广等高速都经过衡水,使衡水成为连接南北,贯穿东西的重要城市,是华北地区交通线上的一棵璀璨明珠。从北京,天津出发, 2个小时即可到达衡水,充分体现了京津冀一体化的优势。今年“衡水湖号”旅游列车的开通,更拉近了京衡两地的“距离”,使两地沟通更加便利。
衡水湖是国家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是极具典型性、完整性的湿地形态,生物种类非常丰富。衡水湖是华北地区第二大淡水湖,湖区总面积180多平方公里,湖区有各类珍贵植物约340余种,拥有各种珍奇鸟类约310余种,其中包括近10种国家Ⅰ级、近50种国家Ⅱ级稀有珍贵的鸟类,是很多珍贵鸟类在气候变化时迁徙的途经之地,也是理想的繁衍栖息之地,被国际组织誉为东亚地区的一颗“蓝宝石”。
除了拥有美丽的衡水湖外,衡水还有桃城区古老的宝云寺,武强具有文化特色的周窝音乐小镇,武邑历史悠久的窦氏青山。
二、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已有的投入和建设
滏阳河河道改造工程、迎宾大道、怡水公园等地,一个以衡水湖为中心的生态滨湖型旅游城市即将显现。
1.滏阳河综合整治工程自2009年2月开工建设以来,一度如污水沟般的滏阳河,如今已经成为衡水市一条亮丽的景观带,“水市湖城”的基本框架已初步显现。
整治后的滏阳河宽阔清澈,主河槽水面宽度一般为60到120米,河面最宽处高达500米,水深一般为2米半到3米半,“古河新韵、龙脉滏阳”为河道整治的主题。结合城市规划和滏阳河工程河道现状,沿途布设了多个各具特色的景观。
其中,滏阳河旅游景点的中心为滏阳湖景区,该景区以吴公河为主轴,建设了一系列的工程,包括滏阳楼、滏阳广场、滏阳湖、湖心岛、老龙亭古闸等。目前效果初现,市民已经可以乘船游览滏阳湖,碧波荡漾的河水大大改观了衡水人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人们的城市品位,增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达到人与水、城市与河流相和谐的局面,相信这项受广大衡水人民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能够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实惠,滏阳河也即将成为一条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具有现代秀美风情的魅力之河。
2.衡水市的前进大街,经过修建以后,称为一条迎宾大道。迎宾大道的建设,使衡水市“水市湖城”的生态特性尤为突出,迎宾大道既是一条精品道路,又是一道美丽的景观,春天,桃花盛开;夏天,绿树葱葱,引来很多人停留拍照。道路两侧绿化带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精心合理的设计包装,绿化带植被的高度、色彩、造型都是经过科学规划的美图。树种的选择,既要考虑衡水本地的气候特点,又要考虑树型的美观,兼顾四季不同的需求。在通盘考虑下,形成了现在的乔灌结合,花草点缀的科学搭配,满足了视野的层次感和通透感,形成错落有致、高低相间的观赏效果。迎宾大道的建设还注重道路与流水相结合,这也是迎宾大道的一大特点。流水和绿化相结合,更好的提升了生态环境的品质,也是人们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3.近年来,衡水重点推进了老城、旧城、新城、衡水湖生态城、冀州城的改造,提高城区道路等级,并加快了构建“一网五环”的路网格局。这里的“一网”是指城市交通网;“五环”是指环九州产业聚集区、环新城区、环主城区、环湖东产业带、环冀州城区的城市路网。还将重点建设东湖大道、中湖大道、西湖大道、迎宾大道、滨河大道。
在完善城市循环水网同时,衡水还建设以滏阳河为中心的滏阳人文公园等大型生态公园,加大力度改造衡水湖,完成重点项目规划及建设,将衡水打造成一个以衡水湖为中心的宜居宜业生态滨湖型旅游城市。
三、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旅游城市的必要部分
“美丽乡村”是指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包括以下具体要求--生活宽裕、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它涵盖了以往的新农村、休闲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内容。“美丽乡村”的美不仅体现在外在,更要体现在发展经济上,要不断地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里的财政收入,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农民办实事,带领农民发家致富,使“美丽乡村”的建设迈向更高的层级,真正成为为农民创造实惠的有效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