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8:10: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临床医学和麻醉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普遍采取椎管内麻醉作为教学重点,这就使临床专业学生在麻醉科实习时很容易产生轻视麻醉技术的思想,缺乏对麻醉学内涵的理解。而现代临床麻醉的工作重点在于对病人围术期生理机能的监测、调节与控制,保证病人安全、无痛的顺利完成手术。无论临床专业学生今后从事何种医学工作,麻醉学的气道控制技术、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控制技术及容量治疗方法和基础生命支持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实习带教中转变教学重点,强调学生对麻醉学内涵的理解,重点侧重于呼吸循环调控、监测,气道、心肺复苏技术的实践,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操作能力。
2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
麻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麻醉科实习时间短,对于一些基本操作不一定有时间观摩和实践。而现今的医疗环境下,病人拒绝实习生检查和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些麻醉技能如心肺复苏、气管内插管,客观上不允许在病人身上进行训练。因此,我们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达到了教学目标,弥补了目前实习生临床实践的不足[4]。多媒体教学方式生动、形象,我们借助多媒体对教学的一些重点、难点进行补充。例如,让学生观看动脉穿刺、深静脉穿刺的视频,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不断完善,一些接近于真实的模拟医疗教具应运而生。因此,我们根据学生实习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临床技术模拟教学,如配置心肺复苏模型、气管插管模型等。我们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模拟训练,给学生创造反复模拟临床练习技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各种规范化的操作技能。
3结合临床路径进行带教
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是由医师、护士与其他人员对一特定的诊断或手术做最适当的、有顺序的、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照顾品质[5]。将CP理念引入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之中,以CP为平台对临床医学生组织教学的方法,称之为CP式教学法。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要求,我们选择制订了剖宫产手术麻醉、腹腔镜手术麻醉和上肢骨折手术麻醉的临床路径,分别进行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路径教学。带教教师结合病人和手术讲解每种麻醉方法的适用对象、术前访视和评估、麻醉前准备、麻醉管理、术后病人的镇痛和随访,对实习医生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
4结合循证医学进行带教
它能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使临床医学教育从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转变成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模式。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如下:提出问题查寻证据分级评价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教师指导学生针对循证医学的各个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系统训练。教师与学生一起诊察病人,教师根据病人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给出诊治意见,并询问学生诊断的依据和治疗的合理性在哪里(提出问题);让学生讲解联机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MEDLINE)、中文CNKI检索系统、Cochrane图书馆资料库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熟悉、掌握网络医学技术);让学生讲解如何对被查阅的文献做批评性评价,指导学生把相关的信息应用到临床情景中去,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文献、查询课本或咨询其他教师(查寻证据);询问学生有没有其他类似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分级评价证据);让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等(筛选证据);让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答案,并要求其在以后临床遇见类似问题时能进行分析和应用(应用证据)。我们结合循证医学进行临床麻醉带教,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5小结
1.1研究对象
选取新乡医学院2009级临床麻醉1班和2班的学生各35名,其中1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班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授课内容均按教学大纲要求。所有学生入校后均就读于麻醉专业,所学课程相同,并且在入学分数、年龄和性别等方面均无差异。
1.2研究方法
1.2.1传统教学组(麻醉1班)。本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科书为基础进行板书及多媒体教学,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由教师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和细致的讲解。
1.2.2循证实验组(麻醉2班)。本组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应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查寻筛选证据和评价应用证据。首先提出问题。老师给出详细具体的麻醉病例,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术前检查,询问学生手术患者应该采取何种麻醉方案及选择依据,最后提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问题可以一个或多个,比如“麻醉前器械准备及安全检查、术前患者合并症处理、麻醉诱导用药种类、麻醉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及处理、具体到低流量机械通气是否可以减轻患者肺水肿”,“全麻后睁眼是拔管的必要指征吗”,等等,问题要具体而明确不能太笼统,针对性要强。然后寻找证据并进行评价。关键问题确定后,布置学生就此问题查询文献,提出自己的观点及依据。文献主要通过图书馆查阅,或者利用网上各种数据库进行检索,比如联机新乡医学院图书馆医学文献分析与Cochrane图书馆、外文Medline检索和中文CNKI检索等。最后评价和应用证据。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及选择的依据。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问,指出学生在文献检索及证据评价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1.3教学效果评价
学期末以笔试和实验操作两种形式对《临床麻醉学》这门课进行测试,其中笔试满分70分,实验操作满分30分。笔试两个班使用同一套试卷,其中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此外还分别对两个班进行对本课程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人手一份并且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统计分析软件,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传统教学方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应用中的不足
《临床麻醉学》是临床医学中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其特点是知识量丰富,技能操作多,同时又与临床医学各专科紧密联系,所以临床麻醉师被称为“外科中的内科医师”。此外物种类多,麻醉机、呼吸机和监护仪等医疗仪器多,工作节奏快和技能操作多也都是临床麻醉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上述特点,比如课堂灌输式的教学使得学习过程体现为单纯的记忆过程,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求甚解;再如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均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附属地位,容易使学生养成单纯接受现成知识的被动学习的习惯,结果学生缺乏创新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多数学生的独立临床思维还没有形成,缺乏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怎样把学生的知识转化为真正的临床技能,是临床课教师普遍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必须探索新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使医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新思维和新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
2.2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麻醉学教学效果
循证医学简而言之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Sackett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经验,并且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最终制定每个患者最佳的诊治措施。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这就决定教师必须通过启发激励等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我们通过循证医学教学实践,明显地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思维方式,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仅仅通过被动的机械记忆是不可能随时更新专业知识的,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循证医学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转变,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并且能在今后的实习和临床工作中自觉运用,成为终身受益的学习者。
2.3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有助于《临床麻醉学》教师水平的提高
要顺利实施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高水平的教师必不可少,要求教师在文献检索、统计、英语和计算机等方面具有比较高的水平。另外教师不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实是一种深层次上的身份转变。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从证据的评价应用的讨论中得到许多很有价值的启发,可以有针对性的应用于教学,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4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局限之处
在很久以前,我国就有了关于手术麻醉的传说和记载,例如“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很久以来就千方百计寻找治病止疼的良药。1596年,医学鼻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了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1743年,赵学敏所著《串雅内编》介绍了由草乌、川乌、天南星、蟾酥、番木鳖等组成的开刀药方。
东汉三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华陀,以他在当时来说称得上杰出的外科手术著称于世。《后汉书》和《三国志》等文献记载了他的事迹,其中关于腹腔外科手术的描述,文字虽然不长,给人的印象却十分深刻。《后汉书》中有一段说,当疾病郁结在人体内部,用针灸和服药的办法不能治愈时,让病人先用酒冲服麻沸散,等到病人犹如酒醉而失去痛觉时,就可动手术,切开腹腔或背部,把积聚(类似肿瘤)切除。如果病在肠胃,那就要把肠胃切断,除去积聚和疾秽的东西,清洗干净,然后把切断的肠胃缝合,在缝合处敷上药膏,四五天创口就愈合,一个月可以恢复正常。
这种描述确切地告诉我们,华陀曾经成功地做过腹腔肿瘤切除术。他为了完全摘除肿瘤,还曾做过肠胃部分切除吻合术。我们知道,这样的手术即使在今天,仍然还算是比较大的手术。大的外科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和麻醉是否理想关系密切。华佗在1700年前所以能成功地进行这样高明而成效卓著的腹腔外科手术,是和他已经掌握了麻醉术分不开的。华伦的麻醉术,继承了先秦用酒作为止痛药的经验和应用“毒酒”进行麻醉的传统,创造性地用酒冲服麻沸散。酒本身就是一种常用的麻醉剂,即使现代,外科医生还有用酒进行麻醉的。
可惜的是麻沸散的药物组成早已失传,所以在1700年后,它还将继续的“神秘”下去。据研究,它可能和宋代窦材、元代危亦林、明代李时珍所记载的睡圣散、草乌散、蒙汗药相类似。窦材的《扁鹊心书》记有用睡圣散作为灸治前的麻醉剂,它的主要药物是山前花(曼陀罗花)。危亦林的正骨手术麻药草乌散,是以洋金花(也是曼陀罗花)为主配成的。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于公元1805年用曼陀罗花为主的药物作为手术麻醉剂,被誉为世界外科学麻醉史上的首创,实际上晚于我国几百年。华佗做过的外科手术和使用的麻醉术,绝非仅有的独例。秦汉以后,不论隋唐还是宋元,不少医药文献以至于史书小说,都有过这方面的生动记载,例如,隋代的巢元方和元代的危亦林等都描写过断肠吻合术。明代的玉肯堂和外科医学家陈实功,还曾成功地做了难度很大的落耳再植和断喉(因外伤或自杀切断气管)吻合术等。
现代麻醉走了条“曲线报国”的路
《辞海》中的麻,即麻木与感觉不灵之意;醉是饮酒过量或药物作用而致神志不清或暂时失去知觉。而麻醉则是将药物或针刺方法作用于人体,使人体全部或机体的局部暂时的失去知觉、无痛感,以创造手术条件,达到治疗目的。就麻醉而言,从其出现发展到演变成一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走过了一段曲折而艰辛的历程,这里面也包含着无数的失败。
早先的麻醉是由外科医生自己施行,麻醉后再手术。1846年,伴随着乙醚麻醉的成功,标志着麻醉学进入了初级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麻醉工作逐渐有专业人员实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科学在麻醉的辅佐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促使麻醉专业成为独立的学科,即麻醉学。这些学科的发展不仅可指导临床麻醉实践,而且使麻醉的含义远远超越了以单纯的止痛来达到手术目的,麻醉的范围从临床麻醉已逐渐扩展到疼痛诊疗学和复苏与重症监测治疗学。故“麻醉”一词已越来越难以表达本学科的内涵。
现代临床医学上的麻醉一般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和局部麻醉。由于局部麻醉操作单纯、简便,往往由手术医师自行操作即可。而前三种必须由麻醉医师实施,并全程监测、管理、调控与治疗,其目的:既要达到手术中无痛,又要为手术操作创造良好条件,还要保障病人围术期的生命安全。大家常言的“全麻”或“吃蒙药”,即是麻醉学中的全身麻醉。而人们流传中的“半麻”,则是医学术语中的椎管内麻醉与神经阻滞。所谓全身麻醉即病人意识消失情况下接受手术治疗。而“半麻”则是使手术操作部位和相临近的组织、器官无疼痛之感,但病人神志则处于清醒状态。
麻醉师在国内有了3万人
我国麻醉专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很快,但不平衡。麻醉专业人员的质和量都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差甚远。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专业人员3万人,包括麻醉主治医师以上的专业人员、麻醉住院医师及麻醉护士。据调查,由于麻醉范围的新药、新技术、新仪器、新的有关知识发展很快,国家已制定了主治医9年以上的继续教育制度,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临床麻醉发展是必然的,麻醉的科研必然也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进入20世纪50年代,在临床麻醉学发展的基础上,麻醉的工作范围与领域进一步扩展,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提高,麻醉操作技术不断改进完善,麻醉学科和专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现代麻醉学的历史不过150年,是医学领域中一个新兴的学科,这门学科是随着医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临床工作的需要,集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有关理论,应用近代科学技术成果于临床而建立起来的,目前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手术就有风险,麻醉风险因素大致可分为不能改变与能够改变两大类,不能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病人的年龄、手术类型、紧急与否等:能够改变的危险因素主要指术前病人的生理病理状态,即病理_生危险因素,术前是否能调整到最佳状态。现代麻醉技术能最大程度地监测和调控病人的脏器生理功能,但由于麻醉期间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麻醉处置失误、药物的相互作用、手术的不良刺激等因素均可导致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麻醉风险可发生在整个围术期的任何时间,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对病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或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医疗行业面临着对生命安全保障的挑战,其风险程度之高可能位居各行业之首,而麻醉专业处于外科救治中的重要环节。多种因素使其置身于变化和未知状态之中,因此,其风险程度应高于同行业中的其它专业。
麻醉意外,谁来买单?
麻醉意外应是偶然事件,且往往突然发生,然而必有其病理基础和诱发因素。虽然其原因众多,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是病人因素,病人是麻醉风险的承受者。病人的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变性质、主要脏器功能状态、潜在疾病以及病人对治疗、操作和各种处理措施的反应等均可影响麻醉的安全性;第二是麻醉因素,麻醉医师在意外和并发症的预防
和处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医生本人的临床经验、操作技巧、理论知识、工作作风和态度、精神一与情绪、应变能力等均能明显影响对病情的观察和判断水平、处理措施的及时与准确;第三是手术因素,包括手术的危险性、手术时机是否恰当、手术操作问题、医生是否有不良习惯;第四是环境因素,无关问题是否会致使医护人员精力分散。在以上诸多风险原因中,病人因素占83%,手术因素占10%,麻醉因素占4%,术后处理不当占3%,而麻醉风险因素的排位应为:准备不足、选择不当、救治不力、药物过量。另外需要知道的是,选成麻醉死亡的常见原因为:低氧血症、低血容量、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用药过量、误吸、准备不足、观察不细和处理不当。其中70%为人为因素和机械故障所致,绝大多数应该能够避免发生。
基层医院麻醉安全令人担忧
随着基层医院手术科室业务量的不断拓展及部分患者难以承受大医院的医疗费用,基层医院的手术量随之增加,同时在围手术期麻醉医疗差错事故也呈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基层医院所占比例在70%以上,令人关注。从资料分析,除部份与患者术前的病情及手术相关外,绝大多数失误与麻醉制度不健全诸多因素有关。
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麻醉科建制并不完善。1987年国家教委、卫生部先后下文将麻醉科定为二级学科,一级-临床科室,但时至今日,麻醉科仍未完全摆脱在医院医技科室的从属地位,更谈不上与其他临床科室共享应有的权益。具体表现在科室资金投入不足,编制不够,人员学历、职称、技术级别普遍偏低等。“以护代医”或没有学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上岗,设备陈旧落后,不配套,品缺乏,甚至连起码的简易麻醉机都没有。许多医院还停留在一根针、一支药的条件下实施麻醉,更谈不上监护设备的使用,仅靠耳听、手摸、眼看等低水平的监护手段,一旦发生异常突变,极易失去抢救的最佳时机,惨痛教训时有发生。即便如此,许多基层医院的麻醉科医生除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外,风险大、地位低处境也常常困惑着他们,也极大地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倘若麻醉队伍缺乏稳定性,就更谈不上学科的梯队建设。发生手术医疗差错事故又往往先从麻醉医生查起,甚至背上“冤屈”,心态极易失衡。再者,人们常以手术大小来认定麻醉风险,可麻醉风险并不是以此来决定的,这也就是只有小手术而无小麻醉之说。
麻醉过程,规范代表平安
对于每一个需要手术的患者来说,在麻醉这个过程中,规范就代表平安。为此,记者专门采访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麻醉科主任卿恩明。卿恩明主任告诉记者,安贞医院麻醉科于1984年4月伴随安贞医院建立就已经成立了,历经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50名高层次的医、护和技术人员。现在麻醉科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前提下,配备了现代化层流手术间20个,每个手术间都配有先进的麻醉机及监护系统。2004年麻醉科建立麻醉后恢复室后,至今已收治病人几千例,为术后病人的安全提供了保障。这些也都使得安贞医院麻醉科成为一个人员素质突出、技术设备先进的工作团体,为开展各种手术的麻醉以及提高麻醉安全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安贞医院各手术科室齐全的特点,安贞医院麻醉科能采用各类麻醉方法完成各手术科室的日常手术麻醉任务,尤其在心、胸、血管手术麻醉领域具有较突出的地位,能圆满完成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和冠心病等心脏手术以及各种胸外科和血管外科手术的麻醉。手术麻醉的对象从新生儿到高龄病人,手术麻醉的种类从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到心、肺、肝、肾等大器官移植术,均能取得安全、满意的麻醉效果。随着其他治疗手段和检查手段的发展,麻醉科还承担起手术室以外非手术病人的麻醉,如心血管造影病人的麻醉、心脏介入治疗的麻醉、大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麻醉以及核磁共振检查的麻醉等等。
[关键词]麻醉学,教学改革,教学评估
麻醉学作为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集内科学、外科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多学科知识,由于其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难懂,知识点不易掌握,无法进行临床实践等弊端,往往是教员讲得口干舌燥,同学仍一脸茫然,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达不到教学要求,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医学生对麻醉学理论的理解与技能的熟练掌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学科的发展。因此,以创新为基点,将素质教育融汇于带教的整个过程,使学员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搭建网络化教育平台,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深入进行麻醉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为长学制医学生提供良好教学环境,不断提高麻醉学教学质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加强自身及学员的素质教育
高素质的教员队伍是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教员作为素质教育的贯彻执行者,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献身国防教育的品质,又要与时俱进追踪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广泛涉及人文学科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引人入胜。在临床操作中,教员要强化规范操作意识及无菌观念,在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素质。教员的言传身教较简单的说教式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良好的临床行为素质及临床交流能力已成为一个优秀临床工作者的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有关研究表明,其素质高低与临床工作时间长短,无必然相关关系,而与其临床工作初期行为模式的确立密切相关[1]。因此,在实习工作中,对学员临床行为素质的培养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其次,注重学员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仅要关注每个学员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注重学员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手术顺利进行。既要培养学员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又要鼓励学员们的进步,使学员有自信心,以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改革内容
2.1利用网络及多媒体优势教学
以医院内局域网为基础,宽带为传输手段,更多地应用形象、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向医学生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建立一种高速的网络学习环境。课外学生可以随时上网,通过网络课程中提供的讲课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难点要点、自检自测习题、音像和图片等素材,选择各自所需强化的知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网络中还提供了英文原声麻醉学相关读物,培养医学生专业英语听力以及提高英语交流能力。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实物标本和自制演示教具,增加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引入到麻醉学的教学工作中,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一些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使一些原本抽象难懂的概念、理论,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让学生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前先有感性认识,这便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硬膜外腔穿刺及置管、气管内插管这些麻醉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在给学生讲述时首先要将与其相关的解剖知识阐述清楚,而解剖知识的讲解单靠教师的口述很难使学生完全理解。运用动画多媒体,让穿刺针或气管导管按照进入人体的顺序“,生动活泼的走一遍”,学生就会对解剖知识和操作原理同时有了深刻的印象。有了感性认识,再有理性认识,这样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2.2互动式病例讨论
采用教师助学、学生自主自测学习以及课外自学读物相结合的方法,打破原有的以教师为主的单一的传授模式,在课堂上通过放映麻醉过程短片,先由学生讲解每一个步骤可能的目的及意义,最后由教师讲解、点评相关知识点,包括解剖、生理、药理适应征及并发症等,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见习课中,带领学生进入手术室观摩麻醉过程,以临床实例为基础,通过提问和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提高学生理论基础和临床实例相结合的能力。
2.3查阅信息
利用网络可以及时获得最新的期刊和专利信息。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课时的限制,没有时间向学生介绍期刊和专利文献,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的兴趣也较小。而互联网上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网络教学的最大优势,应该及早地让学生学会利用这一资源。学生可以在网上阅读到国外名牌大学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有些在上课时未听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网上的再学习得以补充。
2.4临床技能模拟训练
充分利用我院临床技能实验室的优势,应用临床真实病例,将气管插管、复苏等内容及技能操作,在模拟人身上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每位学生逐一演练,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点评成功或失误原因,给学生以最真实的教学环境,以锻炼其临床技能,弥补技能训练的不足。
3多站式考核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初就兴起了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诊断学教学中适用的标准化病人(StandardPatient,SP)及临床多站式考核,其在培养临床麻醉医师中亦有可借鉴之处[2]。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对于学生的考核办法也应根据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麻醉学可以借助标准化病人和临床多站式考核的方法对医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综合考核。在考站建设工作中,首先应完成标准化病人(SP)的选拔。合格的SP应具备的条件是:①能表演并描述出各种常见手术病人所具有的症状、表情及发病经过,例如急性胆囊炎或急性阑尾炎所具有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的腹痛;胸部损伤或自发性气胸所表现出的气短、呼吸困难。同时利用化妆技术将病人的一些体征如大汗淋漓、紫绀等生动的表现出来,使SP的表现尽可能的逼真。②SP通过正规培训后,能对学生的诊断过程提出反馈性的意见。例如,学生在问诊中是否运用了不恰当的诱导式或启发式询问,在体检中叩诊及触诊的手法是否正确等。这些反馈信息既有利于学生本人的学习进步,也为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长学制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对4届长学制医学生有关麻醉学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以及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学生对麻醉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此项改革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进学习方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尤其对利用临床模拟人进行技能训练表示高度兴趣,并期待更高质量课程的实施。与此同时,无论是对麻醉学课程授课质量的评价,还是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都充分显示出改革后的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方法的优越性。实践证明,麻醉学课程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再次推动了临床网络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而且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5辩证应用网络资源,加强教学情感交流
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改善,寄生虫病流行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得到控制。据1988年至1992年间进行的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寄生虫病患病率在62%一63%,但到2004年完成的第二次全国重大人体寄生虫病调查,人群寄生虫病流行率已降至22.18%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叫,部分区域的调查结果与2004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寄生虫病的流行有明显下降。特别是我国已于2006年实现了在中国大陆范围内消除了淋巴丝虫病,并经世界卫生组织论证确认,成为全球第一个宣布消除淋巴丝虫病的国家叫。疟疾、血吸虫病等重大寄生虫感染疾病的流行和危害实现了有效的控制。
虽然我国重要寄生虫病得到有效控制或传播阻断,寄生虫病的发病人数已明显减少,许多就诊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不典型,寄生虫病已成为“被忽视疾病”的代名词,但在某些地区,包虫病、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疫情仍较严重,许多寄生虫病患者表现为慢性感染、隐性感染及带虫状态。因此,我国的寄生虫病的防治任务仍然艰巨,而且面临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许多新挑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们对寄生虫病的危害性重视程度降低,我国医学院校的寄生虫学课程内容设置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体寄生虫学的课时数普遍减少。我国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建设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为此,本文调查了中国大陆的64所高等医药院校寄生虫学课程的设置情况,对其寄生虫学课程对医学生培养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评估,以期为我国“5 +3”为主的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和完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调查方法
数据来源:利用中国寄生虫学QQ交流群(839429497)和中国寄生虫学微信群展开调查,部分信息通过搜索医学院校的网站公开资源获得。
调查范围:全国64所高等医学院校。
调查内容:寄生虫学课程的名称、授课对象(专业)、授课内容、授课学时等情况。
调查对象:承担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人员、研究者和实验人员。
采用SPSS v18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调查结果
2. 1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寄生虫学课程学时设置对64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寄生虫学课程学时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有62所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均设置人体寄生虫学课程,这62所院校的省区分布为(次序不分先后):北京市2所(学时数45,30),上海市2所(学时数40,48),天津市1所(学时数36),重庆市1所(学时数40),1所(学时数48 ),广西壮族自治区2所(学时数47,4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所(学时数40),安徽省3所(学时数50,42,52),甘肃省1所(学时数54),广东省4所(学时数47,40,40,72),贵州省2所(学时数36,48),海南省1所(学时数51),河北省2所(学时数40,48),河南省1所(学时数60),黑龙江省2所(学时数42,36),湖北省6所(学时数40,48,54,32,48,42),湖南省2所(学时数40,38),江苏省7所(学时数40,41,50,56,54,54,32),江西省2所(学时数52,36),辽宁省3所(学时数28,24,34),山东省4所(学时数36,48,12,36),山西省3所(学时数45,40,40),陕西省2所(学时数36,42),四Jll省3所(学时数36,27,42),云南省2所(学时数34,36),浙江省2所(学时数64,26)。平均学时数为41.100 18. 8200 14所“211"/"985”院校的人体寄生虫学学时数(47. 000 1 10. 777)明显高于48所一般院校的学时(40. 875 1 9. 2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8,P=0.040 5)。参考气候地理区划的中国南方、北方分界的北纬34度线划分全国为南、北两大区域,比较南方医学院校和北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时数(南方医学院校44.103 1 9. 439 , n=23;北方医学院校39.130 1 10. 065 , n=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3. 82,P =0. 055 2)。
2. 2医学院校各专业寄生虫学课程的学时数设置在64所高等医学院校中,超过三所院校的21个专业设置寄生虫学课程。超过十所院校在以下九个专业设置寄生虫学课程:临床医学、临床医学长学制、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医学影像。MBBS留学生、口腔科学和麻醉学等。对这九个专业寄生虫学学时数的ANOVA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 799, P < 0. O1),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临床医学、临床医学长学制、MBBS留学生、预防医学、麻醉学五专业之间,在医学影像、口腔科学、麻醉学三专业之间,以及在医学检验和MBBS留学生之间,学时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专业间学时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选择寄生虫学课程的院校少于三所的23个专业学时设置。
关键词:麻醉医师 自身素养 业务水平 地位 作用 挑战
近几十年来麻醉学得到迅猛的发展,现代麻醉学已发展成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危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麻醉亦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麻醉医师,作为外科手术的先锋,亦面临着新的挑战。
1 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一位优秀的麻醉医师,首先必须具备优良的品德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还应具备良好的气质和性格特征以及良好的专业素质及心理素质。由于他面对的是不同专业的手术医师,而且要相互配合完成各类手术,所以作为麻醉医师,应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并具有很好的协调能力。
2 业务水平
2.1作为一名麻醉医师,首先,他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全科医师。麻醉医师应该对内、外、妇、儿、传等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指导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麻醉的选择及术中用药。
2.2各级医院应严格实行临床麻醉执业人员准入制度。麻醉医师必须持有临床《医师资格证书》,严禁不具备医师资格的人员从事临床麻醉,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麻醉医师应不断学习加强“三基三严”训练,进行规范化培训,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以提高麻醉医师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进行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使自己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现代麻醉学是一门与基础医学密切结合的临床学科,在相关学科发展的同时,麻醉医师也在孜孜不倦地探讨手术对机体的影响和麻醉药的作用机理,死亡与复苏的规律,了解生命过程急性非常时期的变化,以指导临床实践。所以麻醉医师应不断学习各分支学科的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领域,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2.3由于医疗器械价格的大幅度下降,麻醉监护设施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大部分监护设施属进口设备,因此要求新时期的麻醉工作者应积极学习外语及计算机等一系列边缘学科的知识,不断武装自己,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2.4每位麻醉医师,无论工作多么优秀,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总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时当事人往往会感到惊慌失措,考虑问题常常丧失了逻辑理性,这就需要大家有一个团队精神,迅速反应,特别是一些专家或科室高年资医师应担负起抢救病人的责任,以尽量减轻对病人的损害。
2.5麻醉与手术历来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的两个不同侧面,不停地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麻醉科与手术科室之间的目的(术中平顺)和利益(经济收入)是一致的,这就是合作的前提,具体方法:(1)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舟共济;(2)无论是手术医生还是麻醉医生,都应严格执行保持性医疗制度;(3)术中说话一定要注意方式与方法;(4)各科主任之间的关系要不断地协调,经常需要全方位的沟通;(5)出现问题,关键时刻敢于据理力争,做到有理、有节、有利。
3 自身地位
作为一名麻醉医师,对自身的地位应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长期以来,麻醉战线的医务人员都在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无名英雄”的社会与经济地位都还很低。普通人群及患者,甚至很多医务人员对麻醉工作都了解不多,甚至一无所知。
鉴于此,我们应该提高麻醉科在综合医院中的地位和作用。麻醉科在综合医院的手术科室中位于一个举足轻重的“中轴”的地位,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医院领导考虑到麻醉科的重要性,时常往“中轴”加油或加剂,可以说半个医院(整个手术科室)就呈现一个良性的循环。
医院领导对科室的重视程度还有赖于:(1)麻醉科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科室的严格管理;(2)努力搞好医、教、研工作;(3)麻醉科主任在医院和中层干部中的地位、威信和影响。
在现代麻醉学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板报、橱窗、网络、报刊及新闻媒体来进行宣传,使人们对麻醉专业的一般知识有所了解。麻醉学专业性很强而且风险性很大,我们呼吁卫生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明确麻醉医师的社会与经济地位,考虑对麻醉医师的职业风险进行投保,适当提高保险金额;建议普及麻醉前谈话、签定麻醉前协议书,出版规范各种麻醉技术、麻醉操作、麻醉用药指南,以尽量减少医疗纠纷,避免麻醉医师无谓地受到患者及家属的指控;同时麻醉医师在围麻醉期应严格执行各种麻醉技术操作规程以及用药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恰如其分地掌握麻醉深浅,最大限度地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诱导;不同剂量;喉罩置入
[中图分类号] R6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5(b)-009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age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anesthesia induction in children with laryngeal mask placement. Methods 90 children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1 μg/kg,30 cases),group B(1.5 μg/kg,30 cases) and group C(2 μg/kg,30 cases) according to intravenous dosage of remifentanil.At the same time,propofol 3 mg/kg was used for intravenous anesthesia.The changes of 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and heart rate(HR),placing laryngeal mask time and success rate of placing laryngeal mask of patients at before anesthesia induction(T0),after anesthesia induction(T1),placing laryngeal mask(T2) and 60 s after placing laryngeal mask(T3)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MAP and HR at T0 and T1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mong three groups(P>0.05),the MAP and HR at T2 and T3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mong three groups(P
[Key words] Remifentanil;Propofol;Anesthesia induction;Different dosage;Placing laryngeal mask
在临床呼吸道气道管理中,喉罩具有便于操作、创伤小、对咽喉部刺激小、不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的优点[1],目前,已在小儿临床麻醉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在实际插入喉罩时,对操作手法、麻醉深度、肌松等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良好的喉罩置入条件不仅可减少咳嗽、喉痉挛等多种并发症,而且还可有效防止患儿肢体运动[2]。本文选择于我院行择期手术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患儿喉罩置入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笔者医院行择期手术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3]:Ⅰ~Ⅱ级,年龄(4.04±1.13)岁,体重(16.75±4.81)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3组,每组30例,给予3 mg/kg丙泊酚与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行麻醉诱导。A组:男∶女=17∶13,年龄(4.31±1.27)岁,体重(15.33±3.91)kg;B组:男∶女=16∶14,年龄(3.94±1.02)岁,体重(17.04±2.85)kg;C组:男∶女=17∶13,年龄(4.16±2.38)岁,体重(16.69±3.57)kg。3组患儿的男女比例、年龄分布及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气道异常、气道高反应史的患儿。本研究通过笔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获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三组均术前严格禁食6 h,禁饮4 h,建立静脉通路。术前0.5 h取0.02 mg/kg阿托品肌内注射,麻醉诱导前3 min予以1 mg/kg利多卡因,基础麻醉:3 mg/kg丙泊酚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分别静脉注射1 μg/kg(A组)、1.5 μg/kg(B组)、2 μg/kg(C组)。置入喉罩前面罩吸氧,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患儿下颌松弛、咽喉及睫毛反射消失后置入相匹配的喉罩,纯氧辅助呼吸,连接麻醉机,控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0~45 mmHg,麻醉维持:8~10 mg/(kg・h)丙泊酚与0.25~0.3 mg/(kg・min)瑞芬太尼。选择喉罩时以患者的体重为参考并结合三指宽度法,一般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入室后由助手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置入喉罩时(T2)、置入喉罩后60 s(T3)的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②记录置入喉罩时间,统计首次置入喉罩成功率,参考喉罩通气质量3级标准[4]:通气质量优,呼吸波形无异常,无漏气为1级;通气质量良,呼吸波形无异常,有漏气为2级;通气质量差,呼吸波形异常,供氧异常为3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行多个均值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F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三组麻醉诱导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的比较
T0和T1时刻,三组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刻,三组的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三组置入喉罩时间及首次喉罩置入成功率的比较
三组置入喉罩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麻醉中,喉罩的应用已越来越多,相关报道[5-6]都一致指出喉罩通气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咽喉部并发症。Pedersen等[7]报道,在适当的麻醉深度下进行喉罩拔出操作可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出现烦躁情绪。在静脉全身麻醉手术中[8],由于患儿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出现呼吸道阻塞的可能性较大。虽然在气管插管下进行全凭静脉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9],但插管操作对舌根、气管黏膜及会厌黏膜的刺激较大,且对麻醉深度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还易出现多次插管及插管难度大等现象[10]。
良好的麻醉诱导是患儿诱导后迅速无意识,且置入喉罩前后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11-12]。丙泊酚具有较短的半衰期,麻醉生效快,具有满意的镇静功效。瑞芬太尼属超短效的μ受体激动药[13],半衰期短、药效强、生效快且易于控制剂量,与丙泊酚均具有一定的循环抑制作用,当单药大剂量使用时均可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等现象,而如果两药联合则可在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减轻循环抑制的前提下减少各自的剂量[14]。
目前,对患儿应用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尚无标准的诱导剂量,现阶段多采取1~4 μg/kg的范围[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T0时刻的MA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时刻的MAP及HR均明显较T0时刻下降(P
[参考文献]
[1] 吴裕超,钟良,孙志鹏,等.喉罩在新生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42-44.
[2] 李成龙,李有武,戴转云,等.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用于喉罩置入的半数有效浓度的测定[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7):61-64.
[3] 薛晓东,杨改生,夏舒萌,等.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喉罩通气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10):961-963.
[4] Zaballos M,Bastida E,Agustí S,et al.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of propofol required for LMA-supreme insertion with and without remifentani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Anesthesiol,2015,15(1):1-10.
[5] 郑育娟,敖利,钱金洪,等.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用于患儿喉罩置入的临床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3):295-296.
[6] 汪鼎鼎,陈佳瑶,李文献.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利多卡因对老年患者喉罩置入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39(5):515-519.
[7] Pedersen NA,Jensen AG,Kilmose L,et al.Propofol-remifentanil or sevoflurane for children undergo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 randomised study[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13,57(8):988-995.
[8] Yoo JY,Kwak HJ,Lee KC,et al.Predicted EC50 and EC50 of remifentanil for smooth removal of a laryngeal mask airway under propofol anesthesia[J].Yonsei Med J,2015,56(4):1128-1133.
[9] 陈伟,李卫,夏氢,等.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喉罩通气应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J].实用医学杂志,2012, 28(16):2787-2789.
[10] 田兵,陈卫民,崔永康.瑞芬太尼对小儿插入喉罩丙泊酚ED50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7):673-675.
[11] 张云龙.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2,32(9):47-48.
[12] 殷静威.艾司洛尔复合丙泊酚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诱导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5):141-142.
[13] 孙文晋,马正良.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全麻诱导对瑞芬太尼抑制喉罩插入反应效应室浓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9):859-862.
[14] Liu HC,Li J,Yang B,et al.Effect of pediatric TCI system for propofol plus remifentanil in pediatric short-duration surgery with laryngeal mask airway anesthesia[J].Zhonghua Yi Xue Za Zhi,2011,91(9):595-599.
关键词:阶段式教学;麻醉恢复室;医疗风险控制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g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ostanesthesia practice teaching application and the role in the control of medical risk.Methods 64 patients in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 practice in anesthesiology undergradua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group P (stage teaching group,n=32):the stage of teaching;C group (control group,n=32):the use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with practice.After the end of the internship operation skills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risk assessment,and calculate the risk event rate.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efore and after practice the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P> 0.05),P group at the end of the training the skill score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risk assessment scores were higher in C group (P
Key words:Stage teaching;Anesthesia recovery room;Medical risk control
麻醉恢褪沂锹樽砗蠡颊吒此铡⑸命体征监测与调控的重要单位。麻醉恢复作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麻醉技术,是麻醉学本科生实习期间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麻醉恢复具有高强度、高风险的特点[1],怎样让实习生在快速掌握患者复苏技能的同时有效控制实习带教的医疗风险目前尚无良策。阶段式教学法因其具有目标明确、管理规范的优势而被广泛用于临床教学,而该方法在医疗风险控制中的应用及效果尚不明确。故本研究旨在探讨阶段式教学法在麻醉恢复室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在医疗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校64名麻醉系本科实习生,已完成临床医学及麻醉学相关理论学习,于2014年10月~2015年5月在我院麻醉科进行实习。64名同学分8个批次进入恢复室实习,每批次8名同学,实习周期为1个月。
1.2分组 将64名实习同学随机纳入到两组:阶段教学组(P组)和传统教学组(C组)。阶段教学组(P组)采用阶段渐进式培训教学,共32人;传统教学组(C组)采用传统讲解示范培训教学,共32人。两组带教均由麻醉学恢复室培训教师进行,两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两组同学制定教学培训计划,在讲授及培训内容间无统计学差异。
1.3教学方法
1.3.1阶段式教学组 纳入阶段式教学组的同学将4 w的实习期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为期1 w。第一阶段为恢复室认知培训期,培训时结合实际病例进行讲解。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意识、恢复室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恢复室环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恢复室常见的危急事件及处理。第二阶段为常规操作培训期,带教老师按照操作风险高低渐进式培训,包括患者的监护、常规吸痰及患者转运等,在熟悉一项操作后再开始下一项操作的培训。第三阶段为高风险操作培训期,实习同学基本掌握了常规的操作技能后开始培训高风险、高难度的操作,包括动静脉穿刺、气管拔管等操作。第四阶段为综合能力培训期,实行分管床位,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患者的复苏,尤其对于老年、重危患者的恢复期管理。
1.3.2传统教学组 纳入传统教学组的同学进入恢复室后,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先进行入室培训,培训3 d,培训内容主要是恢复室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培训结束后分管床位,带教老师一对一传统讲授带教实习,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技能培训,并学习患者恢复的相关知识。
1.4考核内容及方法
1.4.1教学质量分析 对实习同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每项满分均为100分。理论考核分两次,分别在开始恢复室实习前和恢复室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试题根据实习教学大纲内容确定,两组考核内容相同。操作技能考核在恢复室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内容为恢复室培训过的所有项目。
1.4.2风险控制评价 风险控制的效果评估包括理论考核和风险事件发生率两部分。理论考核内容分两次,分别在开始恢复室实习前和恢复室实习结束后,主要包括:医患沟通、常规操作的并发症、麻醉文书的书写等内容,满分100分。风险事件发生率按照实习期发生的风险事件次数占总操作次数的百分比计算,详细记录两组同学在恢复室实习期间的操作次数及医疗风险事件发生次数,医疗L险事件包括:医患矛盾、操作并发症、恢复室记录单缺陷等。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教学质量考核结果:在开始恢复室实习前阶段式教学组(P组)与传统教学组(C组)两组同学的专业理论成绩和风险意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习结束后P组和C组同学的专业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组同学的操作成绩高于C组(P
3 讨论
麻醉恢复室也称麻醉后监护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患者由手术和麻醉后转运回病房的重要中转站,患者经历手术和麻醉,在短时间内因全麻作用尚未消失,机体的呼吸、循环功能均未恢复正常,在此期间极易出现呼吸道梗阻、缺氧、循环波动、呕吐误吸等并发症,因此麻醉恢复室的工作要求恢复室人员理论知识扎实、风险意识强、应急反应能力突出。麻醉实习同学理论知识薄弱,尤其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差,基本操作技能缺乏,这给其在麻醉恢复室的实习造成阻碍,同时也增加医疗风险[2]。
目前麻醉学同学的麻醉恢复室实习多采用传统的分组带教法,实习期间根据同学的技能掌握情况和熟悉程度由带教老师有选择地讲授麻醉恢复知识,这必然造成实习生学习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不利于实习同学对于麻醉质量的自我控制意识培养,增加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增加医疗风险[3]。阶段式教学法,教学目标明确,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恢复室各项操作的风险程度,安排实习同学循序渐进、阶段培训、阶段达标,使实习管理更规范,从而既提高实习的教学质量又明显抑制医疗风险的发生[4-5]。
本研究中针对P组同学在恢复室实习期间实行阶段式带教,阶段教学目标明确,过程规范。在开始恢复室实习前,两组同学的理论知识和风险意识均较缺乏。实习期间,实习带教的内容两组均遵循教学大纲,因此在实习结束后,两组同学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但采用阶段式教学的P组,由于阶段目标明确,对于各技能操作和风险意识的掌握比较深入,在实习结束后P组同学的操作成绩和风险理论知识均高于C组,且实习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也低于C组。综上,本研究显示在恢复室实习带教中采用阶段式实习带教法有助于实习同学的操作技能掌握和医疗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Allen A,Badgwell J M.The 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unique contribution,unique risk[J].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erianesthesia Nurses,1996,11(4):248-258.
[2]王耀岐,贾树山,王颖,等.麻醉学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3,3:78-79.
[3]金菊英,程波,闵苏.培养实习医生麻醉质量控制意识的方法初探[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