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航天技术发展

航天技术发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8:10: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航天技术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航天技术发展

第1篇

②对于探月工程“距离生活太远”的看法,多名航天专家进行了澄清。

③探月工程高级顾问栾恩杰表示:“嫦娥三号”任务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受益的终是老百姓。栾恩杰举例说,月球白天和黑夜的温差大致为300摄氏度左右,假设高温是零上130摄氏度,低温为零下170摄氏度,那么“嫦娥三号”所用的材料就必须达到这种温差要求。如果材料经不住这个温差造成的冷缩热胀,“嫦娥三号”就会散架。所以,实施“嫦娥三号”项目带动了材料研究。再比如,此次探月活动是无人的,要完成整个过程,就需要比有人的还精确的控制过程,就需要非常好的器件,包括探测器件、敏感器件、控制器件等。这对电子器件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④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阿波罗计划”举世公认的成果是,它为美国的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研制过程中产生了3000多项新技术,其中有1000多项已经转为民用,涉及很多行业,比如商品的条形码技术、旅游鞋气垫技术、重症监护室技术、彩超等。

⑤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认为,对普通民众来说,航天工程在短时间内不会直接解决我们“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的问题,但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欧阳自远表示,月球环境高洁净、微重力、无污染,没有磁场和大气,适合开展物理和生命科学实验。除天文观测外,这种环境可以生产一些地球上无法生产的东西,比如昂贵的生物制品、药品,以及很多特殊材料。

⑥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介绍,“嫦娥三号”探月主要承担的科学任务和百姓生活也是相关的。例如,首次在月球上应用的极紫外相机,将对地球等离子体层的整体变化进行监测,反映地球空间环境变化。比如,太阳耀斑爆发就会对地球空间环境产生影响。

⑦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孙家栋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如今,每个老百姓的生活都已经和航天密不可分了。出门看天气,要靠气象卫星;_______。航天事业最终目的就在于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服务。北斗二期工程已经发射了16颗卫星,到2020年还要发射30颗。国家这样大量投资,为什么?除了国家安全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发射了这么多遥感卫星,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为的是什么?也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如何将这些海量的数据更好地用到国民经济当中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它需要再创造再开发。航天最终要造福老百姓!”

⑧专家表示,航天育种可以培养出产量更高、质量更好、抗逆性更强的农作物品种,对于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我国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悄悄隐藏在人们身边的航天科技还有很多。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完成的;航天员抗骨丢失、抗肌肉萎缩的技术成果,已部分应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治疗;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增值税发票防伪税控系统,被誉为防止偷漏税的“杀手锏”“生命线”……这些你可能从没想过会跟航天搭上边的事,其实都是航天技术拉动和辐射的成果,也早已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

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主任设计师邵立民表示,我国航天技术、设备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牵引、推动、带动着多个领域的产业发展,从而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些影响将越发明显。邵立民表示,航天技术与我们联系紧密,虽然有些技术不是直接用在生活中,但其辐射效应大,影响深远。航天事业是一个综合运用多领域技术的系统,我国突破和掌握的关键技术以及设备、元器件等具有通用性,可以转移民用。

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许达哲表示:“如今,每个老百姓的生活都和航天密不可分。出门看天气,要靠气象卫星;开车找方向,要用导航卫星;城市交通拥堵,航天技术还可以管理交通工具;等等。应用卫星已实现从实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目前,卫星在国家的国防安全、国民经济建设、环境灾害监测、广播通信保障、科学试验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抢险救灾中,利用卫星通信、卫星遥感等技术,有效提升了抢险救灾能力,降低了灾害损失。再比如,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开发的卫星数字投递业务,建设‘农家书屋’,丰富了广大偏远山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许达哲还指出:“我们还要加大航天技术转化的力度,将航天技术广泛应用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城市管理、灾害应对、交通管理等,便利百姓生活。”

【思考练习】

1.试用一句话概括说明我国探月工程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以一些人对发展“探月工程”的不同态度开篇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的“左右”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篇

航天产业引领太空经济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关应用的不断深入,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新兴的太空经济正在改变地球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太空经济日益呈现出基础性、强关联性、高促进性和高增长性的特征,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过航天技术和航天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引领太空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保证未来我国拥有制天权和日益强健的太空竞争力。

迎接太空经济到来

2007年9月17日,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在华盛顿发表旨在纪念宇航局成立50周年的演讲时说,“太空经济”(SpaceEconomy)时代已经到来,美国宇航局所主导的太空活动开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创新将成为太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太空经济,是指各种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和市场,太空经济时代到来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人类从更多地关注航天技术本身的进步,转向更加注重其应用。太空经济除包括空间技术与产品、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部分所形成的产业外,还包括由于进入太空、探索太空、获取太空资源等而衍生的技术、产业和经济效益。

太空经济自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现在全世界每年要发射50颗~60颗卫星,紧密关联的卫星应用等产业规模也急剧扩大,太空经济的规模在50多年时间里增长了上千倍,是迄今为止增长最快的经济形态之一,类似的有互联网经济、移动通信、生物工程等。

航天产业成为太空经济主战场

太空经济包括卫星通信(如无线电通信)及卫星电视、远程医疗、点对点的全球导航、天气预报与气候监测、保障国家安全的太空资产等,这些太空经济活动主要是各航天强国通过发展航天产业来实现,目前全球各国通过每年发射不同的航天器带动航天产业快速发展。

全球商业航天是构成太空经济的主体,主要收入包括空间基础设施、产品以及服务的收入。根据美国航天基金会最近的《2011航天报告》统计,2010年全球航天工业经济总规模达到2765亿美元,这一数字较5年前增长40%,主要包括军用、民用和商业三部分,其中商业卫星应用达1020亿美元,同时商业基础设施支持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11年产值达874亿美元。

航天产业将给全球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太空经济主战场的航天产业目前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规模加大、速度加快的发展势头,据美国航天基金会统计,2010年全球空间产业规模达到2765亿美元,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由于航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高附加值和对传统产业改造的辐射作用以及对其他产业的渗透性和交叉融合性,因而可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它还有巨大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美国、欧洲和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团体采用不同模型和方法对航天技术产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过多项研究评估,各国政府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产出比为1:7至1:14之间。也就是说政府在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未来几年至十几年内得到的直接和间接回报大约为7~14美元。

例如在整个商业卫星的产业链中,平均每发射一颗卫星,卫星制造费用约1.2亿美元,火箭费用约为卫星造价的25%,约0.3亿美元,发射费用也是卫星的25%,为0.3亿美元,保险费约为前三项的20%,0.36亿美元,总计约2.16亿美元,卫星的制造、发射及应用之间的收益比例大致为2∶1∶7。

航天产业不仅一个国家硬实力的重要表现,也是支配性实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的综合体现,因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航天技术发展都非常重视,并制定了相关航天发展战略计划。

天宫一号对接标志我国开始步入航天强国

空间站简介及各国发展情况

空间站(SpaceStation),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分为单一式和组合式两种,单一式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组合式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组件送入轨道,在太空组装而成。

空间站的发展历程分为:试验性空间站―简易空间站―永久性载人空间站。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发射了10个空间站,其中苏联共发射8座,美国发射1座,以及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

天宫一号发射引领我国步入航天强国

空间站建造是我国载人航天任务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我国载人航天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第一步是航天员上天;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实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空间站。

神舟5号和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完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步”的战略任务,突破了载人航天基本技术。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表明我国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是“第二步”战略任务的重要里程碑。

因此,要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包括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研制和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目前任务是要突破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解决有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为实施“第三步”战略任务做准备。

我国目前的载人航天任务是实现第二步的后半部分,突破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解决有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为实施“第三步”战略任务做准备,天宫一号和神八对接将是实现这一关键步骤的主要载体。

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将于今年三季度发射的目标飞行器,随后将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之后再发射神舟八号,神八是一艘无人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

在完成天宫一号和神舟系列飞船对接任务后,将在2011年至2015年之间发射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目标飞行器两个空间实验室,同时还将分别发射2艘无人飞船进行无人对接试验,然后再发射5艘飞船进行载人对接试验和载人驻留试验,预计在7年内连续发射7艘太空飞船。

天宫二号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天宫三号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天宫一号和神八对接就是要突破空间交会对接这个世界性的关键技术,目前世界上有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研制的飞行器分别完成了与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目标飞行器的交会对接,但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完整的交会对接技术,欧洲和日本交会对接技术方面分别靠美国或俄罗斯的技术支持。

我国航天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航天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仿制进程导弹到应用完成的地地、地空、海防导弹武器系统,从研制探空火箭到具备研制发射各种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能力,航天技术从一片空白到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天宫一号和神八对接标志着我国航天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在发展过程中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发改委在《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意见的报告》中,对加快培育包括航天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总体部署。

我国在2007年推出过《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它是一份航天领域第一个全面的发展规划,部署了包括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卫星导航系统等九项主要任务。《航天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前正在制定中,预计会再次强调了航天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政府未来航天产业的侧重点。

与全球航天产业相比,我国航天产业的规模发展正处于高成长的前期阶段。首先作为全球世界的航天大国之一,我国航天产业规模与全球相比为1:14,占有率为7%左右,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其次航天产业是兼具战略性和高科技性的尖端性行业,全球航天产业增长速度为10%左右,高于GDP增长1倍以上,我国航天产业近5年的增长速度为24%,也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

因此,预计未来3-5年由于随着我国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行业将将保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全球航天产业中处于领先的水平。

投资策略:关注天宫一号把握航天主题投资

第3篇

经济危机对航天产业造成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2011年全球航天产业的整体规模为28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与2009年的7.7%相比明显减缓。当前,美国面临的财政悬崖和欧洲的债务危机已经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美、欧政府对航天的投资力度,同时,美国在载人航天等领域正在经历的巨大转变有可能动摇美国的领先地位,但美国在航天领域的创新能力依然领先,太空探索仍然是美、俄、欧等航天强国未来20年追求的目标。美国国防部2012年《国防部航天政策》谋求构建“多重威慑”体系。2012年朝鲜和韩国为争夺第10个独立自主发射卫星的国家而展开竞争。朝鲜在经历3次失败后终于在12月12日的第4次发射中取得成功,将“光明星”3号卫星送入轨道,韩国“罗老”1号在两度因技术问题推迟发射后,今年1月30日发射成功,将“科技与技术卫星”2C送入预定轨道。2012年中国航天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国际竞争力和航天实力持续增强,预示“一超三强”的世界航天战略新格局正在形成。

“一超三强”新格局初步形成

人类航天发展50多年来,世界航天战略格局从发展初期的“两强争霸”,逐步演化为“一超一强、多方追赶”的发展态势。尽管美国依然是世界超级航天强国,欧洲和俄罗斯仍然拥有世界航天强国的实力,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美、欧等政府正面临财政困局,未来对航天的投入可能影响其竞争优势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从2011年以来,中国航天竞争实力快速提升,世界航天战略格局正在向美、俄、欧、中“一超三强,多方角力”的新格局演进。

美国仍是世界航天超级强国

美国富创公司的2012年《国家航天竞争力指数》报告指出:虽然美国在航天竞争力方面继续保持全方位的领导地位,但随着其他国家航天能力的不断增强,美国的相对领先地位已经连续第五年下滑,同时美国在航天领域正在经历的巨大转变有可能使其优势地位处于重大不确定性中。尽管如此,美国的航天技术实力、航天投入强度、航天创新能力和航天产业基础仍然稳居世界领导地位。例如美国仍是拥有在轨服役航天器最多的超级强国,目前总量达460多个;其军用和民用航天投入约占全球航天总投入的70%;在2012年全球航天制造与发射服务业50强排行榜的前10名中,美国国际一流宇航公司占8个。

中国航天快速崛起且后劲十足

中国政府2011年12月的《航天白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在若干重要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12年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首次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以及北斗导航卫星区域系统建成并提供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就是中国航天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最新例证。

据富创公司2012年《国家航天竞争力指数》报告分析得出的重要结论:过去5年中国航天竞争力增长了41%,是全球10个主要航天国家中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富创公司还对过去10年(2002年~2011年)间各主要航天国家航天制造与发射服务业的业绩进行了统计分析,显示中国航天制造业名列美国、俄罗斯、欧洲之后的第4位,发射服务业名列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3位。2012年,中国航天共完成19次发射任务,将28个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航天发射次数再次超过美国,在俄罗斯之后位居世界第二。

俄罗斯制定雄心勃勃航天发展战略

2012年4月28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2030年前及未来俄罗斯航天发展战略(草案)》。在此项战略计划中,航天局向政府提出分四阶段完成九大航天发展任务,以确保实现“俄罗斯航天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巩固俄罗斯在航天领域领先地位”的战略目标,旨在重振俄罗斯的航天辉煌,巩固俄罗斯的航天强国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将在未来18年以及更长的时间里,力图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运载火箭研制、发射场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

新航天战略还明确了未来航天活动三大优先方向:一是发展航天通信、对地观测、卫星导航等系统,以及用于基础研究的航天设备和技术;二是建造用于载人、载货的飞船和行星着陆设备,以及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系统;三是实施载人探测火星的国际合作,为建造新一代空间站而建立科学技术储备。

欧洲主推“大航天计划”

为了改变欧洲航天力量分散的局面,欧盟连续出台政策文件以推行一体化发展的理念。2007年出台《欧洲航天政策》,为未来欧盟航天领域的发展,明确方向和重点。欧盟当前航天发展的重点是“全球环境与安全监视”(GMES)系统和“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由于受到欧盟成员国内部经费分摊、技术发展和各自防务需求等问题的困扰,加上欧债危机,欧洲航天一体化进程困难重重。2012年11月底,在欧盟部长级会议上,法国和德国就联合建造“阿里安”5ME重型过渡性火箭达成一致,该火箭将于2017年首飞。欧空局将开始打造迷你型可重复使用的空天飞机以及为美国航宇局“猎户座”建造服务舱。

启示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天文学 航天知识

2012年浙江高考理科综合卷的第15题,考查学生用物理知识和天文航天知识,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样的,浙江2011年的第19题,2010年的第20题和2009年的第19题,考的都是这些知识和能力。其他省份和全国卷也都存在这一现象:天文和航天知识在物理高考中几乎年年出现。这表明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和考试题型都紧跟时代的发展,反映现代科技的进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增加物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把枯燥的物理理论和当代高新科学技术发展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天文学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这些内容。

一、物理学与天文知识、航天技术的关系

天文学在物理学中扮演着一个很特殊的角色。它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占据了物理学中一个相对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是极其曲折而又激动人心的,每一次进步都带动了整个物理学界的巨大变革。而物理学界里程碑似的成绩无不有与之相关的地方,无不有其应用的地方。哥白尼的日心说带来了天文学的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之后导致了天体物理学的自诞生以来最为飞速的一次发展,其中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给天文学家解释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最有力的论证。

航天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是很多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的综合集成。航天技术的设想来源于基础物理学中的力学和热学,而其发展主要依赖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的发展。而这些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物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如没有电磁学的发展,人类就无法使用电能,也无法生产电子产品,其他的高新技术就更加无法实现了。

二、扎实掌握高中物理基础知识

1.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

与天文、航天联系的物理问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力学和电磁学方面的知识。如: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洛伦兹力等知识点。如2009年浙江理综卷第19题,“关于太阳和月球对地上相同质量海水的引力”,考查的就是万有引力定律。2010年浙江理综卷的第20题“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考查的就是圆周运动与航天知识,以及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011年浙江理综卷的第19题“探测X星球”,考查的也是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体现了理的实用性。

通过认真理解题目信息,联系所学物理知识,建立物理模型,就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轻松解决这类问题。这需要学生全面、完整、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具体有开普勒的三大行星运动定律: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包括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定律公式,引力常量及其测定G,以及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计算地球质量、中心天体质量和发现未知天体。宇宙航行章节中的三个宇宙速度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都需要扎实地掌握。

2.补充天文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有高中物理中,在介绍万有引力定律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巨大作用,我引用了这样两个事实:哈雷应用万有引力定律预言了彗星的回归和勒维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完成了对海王星位置的推算。这不仅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而且是物理学和天文学互动发展的有力例证。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补充一些天文常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主动性。如:中国为何远古就有“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呢?虽不科学,但也并非完全不科学,因为太阳系中唯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用肉眼能观察到的,其他都要用望远镜才能观测到,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此有了记录,作为后辈的我们更要鞭策自己不断努力了。

再比如金星,又名太白金星,它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所以一眼就能看到它。它又叫启明星,每天天快要亮时,它出现在东方,很明亮,太阳出来后消失。它又被叫做长庚星,因为傍晚太阳落下不久,最早在西方天边出现的星星就是它。由于它的明亮,西方人把它叫做“爱神之星”。木星,体积最大的行星,它的亮度仅次于金星,也较早呈现天空中,西方人把它命为“众神之父”。

三、关注天文学的热点和新发现

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中子星这些都是天文学上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也是高考的热点。如果学生平时对这些知识有所关注,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题意,正确解答出来。

如2009年安徽理综卷的第16题,先给出宇宙大爆炸理论,假如真是这样,要求学生选出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图像。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很简单,就是对运动图像的分析,看懂题目,准确了解题意,选择正确的图像并不难。

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第3题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之一的“最小黑洞”为背景,紧跟国际新动向。但此题考查的仍然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虽然知识点非常简单,但是具备相关的天文知识,却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解题。尤其是其中计算结果精确到数量级,是天文中常见的估算法的运用。

2009年四川6月的高考,引用的是当年4月底美国的天文发现:代号为2009HC82,与太阳系其他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可见高考对天文上的新发现的关注程度。

四、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当我国重大天文和航天事件发生时,物理高考中常常会联系这些问题。比如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卫星,全国卷和天津、广东卷都考了;又如和平号退役,神舟2号、神舟4号、嫦娥一号等重大科技事件的发生,也在当年的高考中体现出来。如2008年的广东卷第12题的“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北京卷第17题“嫦娥一号”卫星,2009年福建理综卷的第14题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2009年重庆理综题第17题都以“嫦娥一号”为背景,考查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的知识点。

2010年安徽理综卷第17题,虽然考查的知识点依旧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却是以“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为背景,时代感很强。可以预见,火星探测器项目还会随着今后航天技术的发展而在未来的高考题中成为被高度关注的对象。

在今年的高考中,江苏高考物理第8题也考到了我国航天的最新发展:2011年8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摇?摇?摇)

(A)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C)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

(D)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

该题并不难,考查的是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但了解一定的航天知识对学生题意理解和考场发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多关注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发展。同时也引导学生多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关注我国天文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对物理学在实际科技生产中的应用有更深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远程;多用户程序调试;跨平台;web services;Eclipse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9-0368-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DE Debugging Subsystem Based on Eclipse/Web Services

ZHU Ping, ZHU Hong-ming

(SAST-Tongji Spaceflight Embedded Computing Lab,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1804,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debugging subsystem of ADE system which supports multi-user and multi-platform. This subsystem has been implemented the portability of platform and module,supporting remote debugging Linux platform’s ADA code on Windows platform.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ystem remedies the absence of mature and perfect ADA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n aerospace area. It has highly practical valu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Web services,which has many advantages on solving different system platform、large interactive data and complicated data structure problems and is independent of platform so as to access different system platform code debugging.

Key words: remote; program debugging for multi-user; cross-platform; Web services; Eclipse

1 引言

Ada语言语法严禁,易读性好,通常是作为长生命周期,关键任务系统的程序设计语言。一度被美国国防部强制指定为军用武器系统的唯一开发语言,并且美国航空航天局也广泛使用Ada作为航天飞机,以及各种空间探测器的编制程序语言[1]。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Ada语言也逐渐成为了开发星载软件主要语言。但是当前并没有成熟完善便捷的图形化Ada集成开发环境。Linux环境下的调试器GDB只支持命令行形式的调试输入,而数量庞大的调试命令及抽象的调试参数给广大软件开发者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负担。此外,受到当前大量开发人员对Linux的操作不熟练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星载软件的顺利开发和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这样的背景下,上海航天―同济大学航天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研究中心与上海航天809所合作设计开发了Ada集成开发环境(即ADE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采用图形化界面;2) 用户界面友好;3) 支持多用户;4) 支持跨平台操作;5) 支持调试平台的选择。该系统层次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实现了良好的模块可移植性。ADE系统提供Ada程序码编写、代码编译、代码调试等功能。代码调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跨平台的多用户并行调试也是当前调试技术发展的结果。本文所讨论的是ADE系统中Ada代码跨平台调试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下文中用子系统简称之)。

该子系统使用了Java 语言和c语言,利用Web Services 技术和Eclipse 插件技术来完成开发,使整个系统具有多平台性和较好的扩展性。

2 工具环境

2.1 web services技术

Web Services[2]主要指为一些功能提供接口,使其可以被Web上的其他应用程序访问的一种技术。目前,Web Services 技术体系的实现主要依靠以XML,SOAP 和WSDL等开放性技术标准为基础的一系列标准,具有松散耦合、重用性好、互操作性强等优点。这些技术标准在不同方面支持了Web Services 的架构实现,结合起来构成了整个Web Services 体系结构的协议栈[3],如图1所示。

正如上文提到调试过程中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数据量巨大,数据结构复杂,使我们无法采用socket来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我们采用了Web services技术。Web Services为ADE系统提供了一组功能并通过使用标准的接口使这组功能可重用。这些标准接口使用标准规范的XML 概念描述系统提供的服务,定义了消息格式、数据类型和传输协议等内容,但隐藏了实现服务的细节。服务器端抽象出的这些服务的接口,客户端采用了基于XML 的标准化格式通过Web 进行远程调用。

2.2 主要开发工具

在该子系统中,客户端使用Java+Apache-CXF开发调用服务,利用Eclipse SWT/JFace[4]技术开发界面服务,提高适用性,并用Eclipse插件技术将其包装成Eclipse插件,作为跨平台软件开发系统中应用Web services的有机组成部分;每层能够独立扩展,较好地克服了传统模式这方面的缺陷。该子系统利用Web Services 技术中诸如安全性高等特点,从而提高了应用效率,实现了更充分的资源共享。

Web服务器端采用Apache httpd+ gSoap等技术开发Web服务。

3 系统设计方案

第6篇

火星探测素来以难度大、失败率高而著称,是否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主导着各国火星探索的成功与否。常人对火星探测的关注往往仅限于探测器的发射、探测器登陆火星以及探测器在火星上的新发现等。事实上,探测火星过程中的上述几个关键阶段,是对大量高精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考察与总结。轰轰烈烈的火星探测活动背后,是人类在航天、遥测、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领域长期艰苦卓绝的探索。一个国家只有在这些领域的技术都过硬了,它勾勒的火星探索蓝图才能有顺利实施的保障。美国“勇气”号火星车的成功登陆再次向我们做出了证明。

41年来,在人类发起的30多次火星探测活动中,美国占了约一半。虽然其中多数以失败告终,但科学家在探测器发射、探测器能源供应、探测器着陆方式和技术以及火星环境探测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为“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欧洲宇航局的“火星快车”探测器和日本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就显得有些“根基不稳”。

过去,欧盟航天业一直专注于卫星制造和商业火箭发射,避免参与美俄载人航天、外太空探测等项目的竞争。近些年来,尽管欧洲航天局在探月以及木星和火星探测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验上都与美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去年6月发射的“火星快车”探测器也只不过是欧洲航天局在火星探测方面迈出的第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火星快车”携带的“猎兔犬2”号登陆器遇到挫折并不意外。与此同时,日本“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的“半途而废”,也同样暴露出日本在技术与经验上的差距和不足。另外,环境监测卫星“绿色2号”报废和H2A火箭发射间谍卫星失败等也说明日本在航天技术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7篇

2014年11月初,在历史悠久、奖项含金量高的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一名中国男子一举将三个创新发明项目金奖收入囊中,震惊四座。他就是中国高技能人才“十大楷模”、全国“十大能工巧匠”、全国劳动模范――“金手天焊”高凤林。

高凤林,是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组长。

38岁时,高凤林已经成长为一名年轻的特级技师。因为精湛的焊接技艺,加上善于创新攻关,在亚洲最大火箭全箭振动塔大梁焊接、火箭氢氧发动机大喷管焊接等多次航天产品焊接攻关中,崭露头角,声名远播。

2006年11月底的一个晚上,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的秘书来到车间找到高凤林说,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ASM-02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项目,在制造中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希望高凤林前往解决。经单位同意,高凤林立即动身飞赴项目制造现场。丁肇中这次组织的ASM-02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用的是液流氦低温超导电磁装置,美国国家航天局为主执行机构,将用美国最后一班航天飞机运送到国际空间站上执行探测任务。

在高凤林以前,已经来了国内外两拨“顶尖高手”,但因为工程难度巨大,设计的项目实施方案都没能通过国际联盟总部评审。丁肇中提出请高凤林来,是想看看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高凤林直赴现场,了解设计结构、工艺状态和加工手段。他发现,液流氦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只能使用焊接的方式,但焊接带来的变形目前还无法克服。在论证会上,高凤林一边仔细听取承制方的汇报,了解特殊结构的要求,一边在大脑中调动积累的知识、经验,紧张地思索着。由于既有深厚的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作支撑,高凤林的方案很快获得了国际联盟部的认可,他本人也被委任以美国宇航局特派专家的身份,督导项目实施。

第8篇

随着世界科技的快速发展,高科技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以及各种各样的生产过程中,我国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也在发展中取得了可观的进步,如今的经济环境发展迅速,全球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这就使得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显得更加重要,它作为一种采集信息以及控制的重要工具,有效地运用它能够大幅的降低控制人员的操控难度。目前越来越多的领域也都逐步开始重视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了,对于如此广泛的需求,对于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就能对许多领域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帮助,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参考法,主要通过手机相关的参考文献与资料来对测控技术与仪器进行研究,并且在最后分析测控技术与仪器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测控技术与仪器;科技;应用

0前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法案站,世界上各国的经济与科技水平都飞速发展,我国也进入了科技与经济共同发展的阶段,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逐渐融入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测控技术与仪器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专业,它是当下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大学者研究及讨论的内容,如今科技发展速度极为迅速,要想跟上科技的发展就需要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够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对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践应用与人才培养都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1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概述

1.1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内涵

测控技术与仪器是多种学科相结合产生的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其中主要包含的是仪器技术与控制技术,总的来说测控技术与仪器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在于仪器的自动化控制与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化的管理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信息的获取以及处理,同时还涉及对于一些相关的要素进行控制,它涵盖了其他一些领域的相关知识,其中有电力电子、精密机械、计算机、自动控制等。

1.2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特点

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在生活中以及生产活动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它是一个应用性很广泛的专业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意义,今后的生产生活中对于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应用还会更加广泛,因为它具有很多的特点和优势,它能够实现许多对于人们很方便的功能,例如网络化管理、数字化管理、智能系统的使用等,这些性能都能很好地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降低人力消耗,提高系统的效率。同时,在当下的测控技术应用下,它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最佳的选择方案,实现数字化控制,对信号进行处理以及通讯方面的数字控制。同时测控技术与仪器还能分布式的布置设备,这样的便利性,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并且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基于测控技术与仪器的众多优越性,它的发展必然能够给人们的科技发展带来好处,也能够为其实际应用在生活中提供基础。

2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实践中的应用

2.1航天、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测控技术在航天于农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运用,它的参与对于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运用测控技术能够实现航天飞行器的实时监测以及对其飞行状态的了解,还能进行一些数据的收集整理,方便工程人员进行数据的修改控制,这对于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来说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国的农业生产也会运用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相关技术知识,通过它的应用农业生产将能够实现数字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者管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还能更及智能化的进行农业生产,实时监测生产数据,还能为生产者提供与有效的参考数据,帮助人们进行及时的调整,以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

2.2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都很发达,其中新型传感器技术的运用也比较多,新型传感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数字化传感器和集成化传感器,通常情况下集成化传感器运用在对于数据的测量上,例如温度、压力等数据都可以用集成化传感器进行监测,数字化传感器则主要运用在监控系统等方面。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新型传感器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很多的领域都运用到新型传感器技术,这使得新型传感器技术体现出了巨大的实际运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新型传感器技术为生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着强大的潜力与意义。

2.3远程测控技术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工业生产生活中,对于测控技术与仪器方面的运用还有远程测控技术,远程测控技术在许多的方面都有实际的运用,并且已经成为了工业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现在比较常用的远程测控技术主要有电话网远程测控技术、专线远程测控技术和无线通信,这些远程测控技术的运用能够运用在对于某些设备的检查,能够对于水、电、气等方面的管道故障进行检修,将起到和便利的作用,可以很有效的降低人工检修的困难与人力浪费,达成高效运作的效果,有效地降低远程输送等技术在使用上存在的管理困难问题,并且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

3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测控技术与仪器也在逐步的实现全面覆盖,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标准化、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管理,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科技的进展,现代科研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测控技术与仪器在今天的社会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学校也积极的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加大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教学进程,致力于打造更多的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未来的测控技术与仪器研究提供更加新鲜的血液,促进我国测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并且测控技术与仪器在更多的行业都大显身手,社会对于测控技术与仪器的需求更加紧迫,在当下这个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对于测控技术与仪器方面人才的而培养更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发展前景必定会是很光明的,对于研究测控技术与仪器方面的相关研究人员也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环境,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产品竞争力也会非常重视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开发与研究,这样才能够保障企业在市场销售方面的竞争力。为了响应这样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国家也对相关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方面的教育机构加大了扶持力度,在未来的教育机构中,测控技术与仪器将会成为重点培养的项目内容。

4总结

对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积极的扶持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工业与科技发展中必定需要测控技术与仪器的辅助,拥有一个良好的测控技术基础能够对国家经济、科技方面都提供增益,也能够有效的提高国家生产力与生产效率。国家在测控技术方面的实践运用也起到了对该专业的推动作用,双方相互支持,互惠互利,这样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测控技术与仪器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是多方面的,分布也比较广泛,同时运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测控与仪器技术来实现一些技术辅助与数据收集处理也是非常便利的,所以目前该专业得到了社会的重点培养,它有较强的实际运用价值与发展潜力,可以运用在航天航空飞行器的监测与运行分析上,还能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数字化管理上,另外远程测控技术的实现使得国家在燃油、燃气、电力的输送上得到了很大的便利,能够更加便利的检测相关故障,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排除故障,保障输送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新型传感器的应用,在现在的生产中较为常用,它的功能很强大,同时也拥有着很大的研究潜力,在今后的研究中还能得到更大的性能提升。

参考文献:

[1]温秀兰.应用型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05):122-123.

[2]祝青园,王书茂,康峰,张磊,陈度.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装备测控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8(06):1333-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