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发展格局

城市发展格局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8:10: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发展格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城市发展格局

第1篇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推进城镇化进程,目前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新型城镇化要立足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扭转过去城镇化进程中一些落后、不可持续的做法。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和做法。加快调整城市发展的理念、结构、布局、形态和功能,确立合理可行的城市发展思路和模式。对于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基本方向,更加强化中小城市的发展

一些专家建议中国要多发展几个类似于北京、上海、广州的超大城市,建议每个超大城市的人口总量至少超过3000万。最近深圳也在研究将人口发展到3000万以上的可能性和对策,并且认为这是解决中国城镇化问题的重要模式。笔者相信如果没有任何控制措施,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超大城市,单个城市的人口总量完全可以达到3000万以上,问题是这种模式的代价将会非常惨重,而且很难持续稳定和高效。交通堵塞、雾霾、南水北调、垃圾围城等现象已经日渐严重,不敢想象人口超过3000万的北京又会是什么样子。有人以东京、巴黎和伦敦等城市的例子支撑这种模式,问题是中国的国情和这些国家完全不同,中国要走依靠超大城市膨胀支撑城镇化的路子肯定不是最优选择,所以说是“非不能也,是不行、不佳、不可持续也”。即便是走这条路,假如中国未来培育20个单体人口总量超3000万的超大城市,也只能容纳6亿城镇人口,剩下的5亿~6亿进城人口仍然要依靠其他类型的城市吸纳。因此,未来中国城镇化要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考虑到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环境承载格局,今后更大的任务是培育和发展一批不同规模和特色的中小城市,包括类型和功能多样的重点城镇,增强配套服务功能和产业人口集聚能力,使之成为支撑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织和单元。

二、加强城市的集约化、集聚化和集中化发展,提升城市群的吸纳集聚和承载能力

总体上看,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国家,真正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局部区域,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由于我国是国土大国和人口大国,不可能把多数进城人口都集中到东部沿海地区,还要让部分人口在广大的中西部国土空间上分散城镇化,这也有利于当地的戍土守边、区域均衡和民族团结,也就是说我国的城镇化应该实行“宏观分散、微观集中”的模式。宏观分散就是指上面说到的在适宜城镇化的广大国土空间范围内都要推进城镇化,当然城镇化的模式、速度存在区域差别。微观集中就是指任何地区的城镇化都要体现集约、集聚、集中的理念,城市群就是体现微观集中的重要形态。城市群不是一定国土空间范围内城市的简单组合,而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城镇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也就是说实现城市1+1+1+…>n的效应。按照这种理解,我国很多地方不具备发展城市群的条件和可能。但是,目前很多地方存在规划建设城市群的热潮,出现了盲目攀比和超越当地发展阶段的现象,需要中央进行规划和政策的正确引导。今后当务之急是科学合理地确定和培育一些重点城市群,加强城市群内部协同互动、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探索吸纳人口和产业更加集约高效、更加有力支撑城镇化的路径模式。对于不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中西部区域,一种模式是进一步做大做强省会城市或者重点城市,增强产业和人口聚集和吸纳功能;另一种模式是发展以中小城市聚集、资源占用相对较少、发展规模和水平相对较低为特征的城镇群,发挥城镇群对于当地进城人口的吸引力和集聚的倍数效应,因地制宜带动城镇化的稳步推进。

三、合理优化疏解超大、特大城市承载的要素和职能,引导促进郊区化和卫星城发展

针对我国部分超大和特大城市已经出现的交通拥堵、雾霾污染增加、用水紧张、地面沉陷等问题,一方面要深刻反思我国大城市粗放式发展的教训,对于未来新发展的大城市要严格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和建设,避免盲目求大重蹈现有大城市的覆辙,也就是说今后对于我国在什么地方布局、发展多少个大城市要持慎重态度,需要在土地、水、环境容量、公共交通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理性的论证。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特别是城市人口在1000万,甚至2000万以上的特大超大城市,在加快优质高端高附加值要素集聚的同时,要适当分散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就业、居住、资金、教育、医疗等各类要素和服务功能,引导国际上比较常见的郊区化现象的发育成熟。欧美许多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均出现郊区化现象,中心城区主要分布有行政、商务、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场所,许多贫民窟也分布在中心城区,而社会精英、名流大多居住在郊区的富人区,周边配备完善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我国也已经开始出现郊区化的端倪,但是由于郊区配套服务设施没有到位,大多数精英阶层和中产阶层仍然选择在中心城区居住生活,相信随着郊区配套条件的改善,未来中国的郊区化进程将会加快。因此,应选择一批超大特大城市加快郊区化规划和开发建设,重点培育壮大若干郊区的卫星城,加强卫星城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吸引产业和人口集中集聚,缓解中心城区资源环境压力和降低居民生活成本,这样也有利于整个城市的均衡协调发展。

四、优化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和新城新区的分工定位,因地制宜实现城市特色差异化发展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存在重铺摊子、轻质量特色的倾向,回避城市建成区旧城改造的矛盾和难度,热衷于“一张白纸上作画”规划建设新城新区,最后导致中国“千城一面”的城市体系和格局。目前现有城市普遍存在功能分区杂乱、跨区长距离人口流动规模大、城市效率低下的现象,行政区、商务区、生产区、生活区混杂,既不利于提高行政商务和生产效率,也影响城市形象和档次。而且,大量人群工作地和居住地长距离分割,导致城市交通压力居高不下,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和宜居宜业,这些都对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要对城市建成区实行旧城改造、搬迁并转、退二进三、环境整治等功能的优化调整,适当归并整合原有区块的城市功能,加强保护老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和自然景观本底,保留城市的特有元素和特殊单元,彰显城市的灵魂和特色,宜密则密、宜疏则疏、宜高则高、宜低则低,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相对集中、分工合理、有机融合的城市功能分区格局。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新城新区的规划和定位,用新的超前的理念指导新城新区规划和建设,控制速度和面积,强化与老城区的功能互补和对接,带动老城区的功能分区优化。特别是加强新城新区产业发展定位和人口规模的规划论证,既要防范老城区淘汰的落后产能被简单转移和复制,也要防止形成因盲目贪图铺摊子大建楼房和道路、缺少人气和产业支撑的“鬼城”和“空城”,而要将新城新区建设成为功能分区合理、特色差异凸显、宜业宜居并重的城市名片和样板。

五、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信息网络技术改造,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循环、智能、高效地布局建设和发展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借鉴东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城市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集约化、生态化和智能化水平。围绕城市资源集约节约开发利用,重点强化土地、水、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确定不同片区土地开发强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提高产业园区、城市生活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综合效益和集约化水平。大力推广生产生活用水循环利用,更新改造节水设备器具和管网设施,加快实施居民生活用水阶梯电价和分质供水,加强云雨水资源回收利用,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结构和效益。加强城市节能和减碳联动,加快工业、交通、建筑、办公等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重考评,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实施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倡导节能出行、娱乐和消费模式。围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城市生产和生活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促进废气、固体废弃物、废水、噪声等污染综合治理,支持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品同收利用,打造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加强城市河流、湿地、园林、绿地、山体等自然景观保护,构建敞开式生态空间、生态廊道和生态斑点,促进形成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小气候。围绕城市智能化改造建设,加强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普及,重点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交通市政、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领域加快信息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2篇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要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在服务全国大局中加快重庆自身发展

推进大国发展,需要统筹兼顾,下好全国“一盘棋”。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坚持全国“一盘棋”,这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把重庆置身于全国大局和国家战略来谋划强化重庆的功能分担、拓展内外发展新空间,不仅强调要算自己“一亩三分地”及眼前的“小账”,还要注重算全国大局及长远发展的“大账”。去年在视察重庆时,对重庆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战略定位,为重庆在服务全局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指明了方向。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立足战略定位,首次系统阐释了重庆的定位体系及其丰富内涵,明确提出“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等。这既是中央赋予重庆的特殊重大使命,也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

直辖2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没有重庆的蒸蒸日上;离开全国“一盘棋”,就不可能有日益发展的新重庆。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未来五年要实现市第五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目标,尤须把握协调发展这个制胜要诀。我们必须按照赋予重庆的战略定位要求,顺应区域发展规律并丰富完善既有发展策略,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统筹提升重庆区域发展整体性、协调性、联动性和可持续性,在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审视重庆、发展重庆、提升重庆。结合重庆当前改革开放实际来看,更是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融入国家系列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好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开放功能平台和载体作用,全面增强重庆东北向、西南向、东南向对外大通道联系,着力提升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开放引领功能,强化城市发展新区开放支撑能力,拓展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对外开放空间,加强与“渝新W”国际铁路和渝昆泛亚铁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全面深化与周边省市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区域协作,努力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独特而重要作用,争做西部对外开放排头兵。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要始终坚持“全市一盘棋”,着力优化完善区域发展功能布局和明晰发展重点

三年多的实践充分证明,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卓有成效,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的、系统的、长期的发展战略部署。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待深化解决,比如各功能区域彰显首要功能亟待提速突破,资源优化配置和全市域、全链条整体谋划能力还有待加强,功能导向性还不足等。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全市“一盘棋”,突出问题导向,在坚持既有功能导向不变的前提下,围绕重庆新的战略定位、综合定位和功能定位,突出区域特点和优势,再次强化了各自功能分担,更加科学地明晰了重庆大都市区、大生态发展区域各自的首要功能和发展重点。这是促进各功能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不搞“大一统”“齐步走”“排排坐、分果果”,而是要求不能不顾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盲目上项目、铺摊子、配资源。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精神,我们要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全面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国土空间、产业布局、人口规模和环境容量更加协调匹配,要素配置、公共服务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更加契合,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融合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首先,要整合资源推动大都市区紧密融合、一体化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庆大都市区对功能优化调整和一体化发展更显迫切,如大都市区首要功能不强,一体化发展进程有待加快,对大生态发展区的带动作用发挥有限。这就需要我们正视问题,按照“组团布局、功能集聚、互补支撑、一体发展”原则,依托轨道交通一体化、主干道路网格化、集中供水同网化和信息服务同城化,加快促进都市功能核心区、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纵向贯通、要素融聚;依托长(寿)―涪(陵)、永(川)―大(足)―荣(昌)、合(川)―铜(梁)―潼(南)、綦(江)―南(川)―万(盛)等功能组团,促进功能分担、圈层拓展;依托规划建设一体统筹、资源要素一体配置等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大都市区同城效应和集聚能级。只要各方共同努力,未来大都市区经济总量和聚集人口数量全市占比将有望分别达到80%、70%左右,将构建形成与直辖市体制、国家中心城市功能、超大城市规模相匹配的城市空间载体,成为成渝城市群的“极核”支撑。

其次,要聚焦生态着力推动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加快“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首要功能是“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市里明确不再考核GDP、工业增加值,但并不代表市里不要求域内区县(自治县)不加快发展、不考核发展实绩,进而更多的是要求区县(自治县)要按照首要功能加快绿色发展,这是更高层面的发展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强化“面上保护”的要求下,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加快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任务更显艰巨。这就需要我们全市上下,特别是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的区县(自治县),要以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为本,以重点板块、生态经济为突破口,打好“生态牌”,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加快构建“北带南廊”的“点上开发”新格局。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要依托“万开云”、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等重点板块的一体化发展,联动丰都―忠县、垫江―梁平、城口等特色板块,着力打造沿江特色生态经济带。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立足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资源产业化,协力加快打造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特色资源绿色加工、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为主导的渝东南生态经济走廊。要推动梁平―垫江―长寿―涪陵、丰都―忠县―石柱―武隆等连接板块的联动发展,强化大都市区和大生态发展区、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联动发展。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要始终坚持“四个跟着走”,进一步提高各功能区域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对未来五年的发展及2030年愿景展望,市第五次党代会既明确了总任务,又拿出了路线图。我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资源和人口、资本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支撑。未来五年,要紧扣空间功能布局的优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增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性,着力优化劳动力、土地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制度供给,不断提高全市资源要素配置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要全面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五大功能区域互联互通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形而上学的“为联而联”。未来五年要更多地结合空间功能的优化,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强化市域统筹,统筹做好交通等功能设施保障,持续改善提升各功能区域互联互通的整体效率。要把交通联通作为先行领域,紧扣功能布局,强化市级统筹,加快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和城市综合交通,着力打通京渝昆、渝长厦两大高铁通道,加快建设“米”字型高铁骨架、“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骨干网络和“一干两支四枢纽九重点”内河航运体系,基本实现高速公路、铁路“县县通达”,着力构建形成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构建智慧、绿色、快捷、高效的现代交通服务和治理体系,五大功能区域内外交通联系的整体性、融合性和便捷性显著增强。要立足资源统筹整合,统筹推进能源、水利、环保、信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要着力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内陆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完善市域物流园区体系和配套衔接,全面改善五大功能区域物流条件。

要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协同性。产业合理布局是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五年要按照契合各功能区域功能定位、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市场比较优势、具备较强关联带动性等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协作一体的产业新格局。要完善产业目录清单,分功能区域落实十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七大特色农业产业链和“6+1”传统优势产业的规划布局;引导各区县按照既有产业布局和目录清单要求,各有取舍地开展招商引资,各有侧重地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各区域形成各具特色、优势鲜明、互补联动的区域产业集群。要绕产业区域分工,按照“龙头企业带动、上中下游联动、供应半径合理、前后侧向延伸”思路,以物理流向、交通线走向、流域关系等为主线,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强化区域产业协作配套,加快构建若干沿大流域大通道拓展、集聚效应显著、供应链条完整、资源配置高效、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优势产业链。

要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性。民生持续改善,是我们第一工作目标。没有民生的持续改善,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毫无意义。未来五年,要按照“五个坚持”原则,统筹做好整体民生工作,不断提升各功能区域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按照供给主体更多元、供给方式更多样、资源配置更高效的要求,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统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建立健全与各功能区域功能定位、人口分布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统筹规划和保障机制,重点引导都市功能核心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有序梯次向外转移或延伸,推进都市功能拓展区公共服务设施集群化配置,引导市级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城市发展新区拓展,着力补齐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实现五大功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共享。

要稳定并适度扩大人口势能。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口红利的持续释放是重庆未来建成城乡统筹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保障。未来五年,要切实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健全生育服务和家庭支持体系,引导总和生育率逐步提高。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就业、落户、购房、人才等政策,着力引导人口向大都市区和区县城集聚。要加大外来劳动力资源的吸纳集聚,通过返乡创业政策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一批,通过职业院校吸引周边地区初高中毕业生来渝就读就业一批,通过人才优惠政策引进紧缺型高端人才来渝创业工作一批。要调整优化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落户条件,有序放开城市发展新区城区落户限制,建立完善人口转移与建设用地和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以及与人口相适应的基础设施配套机制,推动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人口有序向大都市区转移集聚。要增强人口集聚区承接能力,统筹考虑人口转移趋势,加强人口集聚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第3篇

2013年7月15日,北京市召开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总结会。会议全面总结了五年来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情况,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小学教育发展方向,并部署了下一阶段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通州区政府、朝阳区教委、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本期,我们分三个版块对小学规范化建设情况作专题报道:一是北京市教委委员罗洁的综合报告;二是区县学校的经验交流;三是大家对今后发展的思考。

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从2007年10月启动,2012年底全面收官。五年来,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工作主线,统筹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十一五”和“十二五”教育规划等的贯彻落实,统筹中小学校安工程、城乡一体化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同步实施,统筹迎奥运、国庆60年、纪念建党90年等重大活动的教育契机,部门协同,市区合力,实现了各项预定目标,全市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整体得到提高,初步形成了“规范、均衡、优质、特色”的发展格局。

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的成效和经验

1.注重建设,基本实现小学教育规范发展

五年来,我们通过加强硬件、队伍、制度三项建设,实现了学校办学条件、干部教师素质、教育管理水平三个方面的显著提高。下面一组数据充分体现了五年来小学教育发展的可喜变化。

从办学条件来看,累计投入192.5亿元,完成648所小学762个校址加固改造,新增专业教室3267个,实现计算机配置每10人一台,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在专用教室建设、教育教学设施、音体美器材、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主要项目达标率为94.07%。

从干部教师来看,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校长高级研修班、名校长工作室等系列举措,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由44.0%提高到81.7%,管理干部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由59.5%上升到87.3%,正职校长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5.5%。

从制度建设来看,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测、课程教材管理、学校发展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监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积极推动现代学校建设。

2.加大统筹,加快推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五年来,我们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和责任书,建立目标约束机制,强化市、区两级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布局调整、教育公平、管理方式等三方面统筹力度,不断缩小城乡、区县和校际差距。

一是优化教育布局,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启动实施《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小学建设规划,实现城镇新建、改建居民小区小学教育配套建设与居民区建设同步进行。新建小学45所,撤并规模小、条件差的学校,全市小学从2007年的1235所调整到目前的1081所。

二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水平。坚持“两为主”政策,2012年公办小学接收随迁子女28.6万,占比达74.7%,比2007年接收比例提高约10个百分点。各区县积极探索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如朝阳区采取政府委托办学形式,海淀区采取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的方式,丰台、石景山、房山则大力推动随迁子女融入教育。

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增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度。通过引入城区名校、城乡手拉手、“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试点、数字化应用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和城镇教育相对薄弱地区的教育水平。如朝阳、通州、大兴、平谷等区县集中引入和建设一批优质小学分校,延庆县26所小学与市区59所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东城、西城、海淀等区深化“学区化”“校区制”“学校联盟”等办学模式。

3.强化质量,不断促进小学教育优质发展

五年来,我们坚持育人为本,着眼于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强化导向”“减轻负担”“拓展平台”上下力气,营造素质教育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强化素质教育评价导向。构建符合首都教育发展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评价制度。制定《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从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性发展、个体收获等方面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率先实施小学减负行动,从专题调研到经验挖掘,从全面梳理到难点突破,分年度、有侧重地稳步推进小学减负工作,着力构建减负工作长效机制,“高效课堂”构建成效明显,东城、西城、大兴、顺义等涌现出一批“轻负担、高质量”的优秀典型。

三是拓展学生全面发展平台。面向所有小学生搭建普惠性发展平台,拥有1276家资源单位的社会大课堂和每年两亿元投入的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为实践育人拓展了空间;面向部分学有所长的小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如雏鹰计划、金帆艺术团、金鹏科技团等;面向特殊需要群体搭建成果共享、倾斜支持的平台,如牵手计划、融合计划等。

4.释放活力,努力推动小学教育特色发展

五年来,我们抓住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办学方式等关键环节,结合首都教育实际,积极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助推小学教育实现特色发展。

一是课程体系建设形成首都特色。落实国家课程,优化地方课程,丰富校本课程,分阶段、分层次推动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市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等6大类专题教育课程,以及《北京精神》等特色地方课程;区县开发出具有地域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地方课程,如东城蓝天博览课、昌平区的爱家乡系列乡土课程等;各小学开发出种类丰富、精彩纷呈的校本课程。

二是课堂教学改革体现区域特色。全市组织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基本功展示培训、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农村教学集体视导,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质量监测,积极探索建立学科教学标准。各区县多角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如石景山区推进绿色课堂改进行动;房山区提出聚焦课堂、聚焦教学、聚焦学生;门头沟区采用小片联动、跟踪培训、校本教研、骨干送课等形式促进教学改革。

三是小学办学品质彰显学校特色。鼓励学校大胆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管理方式和教学形式,实现“每一所学校都精彩”。海淀区的“绽放计划”、怀柔区的“阳光教育”、燕山的“燕翔行动”都是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密云等8个远郊区县与首师大建立“区域教育合作项目”,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五年来,陆续推出一批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体育艺术项目传统校、百年历史老校等特色学校。

经过五年的建设,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从全市来看,城乡教育布局得到优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大力推进,经费投入大大增加,生均经费比2007年翻一番,为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扎实基础;从区县来看,区域教育更加适应区域整体发展,区域教育发展活力得到激发,“精致教育”、“阳光教育”等区域特色显现,11个区县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学校来看,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学历层次实现飞跃,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彰显;从学生来看,学生发展平台和空间得到拓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在近年来的全国教育质量监测和参加国庆游行等重大活动中,首都中小学生均表现出色。

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让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一是坚持软硬并举、内涵发展的正确工作导向;二是坚持行政主导、部门联动的有效工作机制;三是坚持制度先行、政策引领的可靠制度保障;四是坚持顶层设计、目标管理的可行推进路径;五是坚持项目带动、展示交流的有效实施策略。

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小学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把握新时期首都小学教育的工作要求,如何认清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形势,如何回应小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小学教育能否持续科学发展。

1.准确把握小学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做好小学教育工作、发展好小学教育,必须要从人的成长规律、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从小学教育的基本地位、学段特点、教育性质出发,把握好小学教育的工作要求。

从基本地位来看,小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无论是学习年限、学生规模、学校数量,还是教师总量都是基础教育的主体和重中之重,是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全面发展、幸福生活奠基的重要阶段。

从学段特点来看,小学教育处于幼儿园和初中的中间阶段,起着重要的上下衔接作用,必须充分考虑与前后学段的连贯性。这个阶段学科门类少,课程综合性强,应试压力小,德智体美易于有机融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教育性质来看,小学教育属于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有法律规定、政策性强,必须强化政府保障,体现普惠公平,必须建立和完善小学教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2.客观认识小学教育当前面临的形势

科学研判形势、客观认清形势、准确把握形势,是我们做好决策、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推动小学教育发展,必须要认清四个方面的形势。

一是生源持续增长,形势非常严峻,维护教育和谐稳定任务很重。从可预见的发展趋势来看,当前小学生源持续增长的势头将会延续到2020年,而且每年的绝对数量也在增长。就目前全市小学学位来看,还存在较大缺口,这将直接影响首都教育的和谐稳定。

二是热点难点问题仍然集中突出,短期还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从近几年的工作实际来看,不管是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还是择校问题、减负问题,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小学阶段。由于这些问题成因复杂、牵涉头绪多,短期内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如何缓解这些棘手问题考验我们的智慧。

三是城市化快速推进,局部地区的发展不均衡仍然突出。与全国许多地区相比,北京的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有的教育布局和均衡状态又将被打破,出现区域性结构失衡,尤其是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这些地区的不均衡问题更加突出。

四是信息化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云技术引领首都教育新发展。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的推进实施,小学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如何继续在建好、用好数字学校的基础上,以信息化来带动均衡发展、实现优质发展面临考验。

3.积极回应小学教育未来的发展需求

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动教育快速发展、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当前,必须把以下三方面需求积极转换成首都小学教育的发展动力。

一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性需求。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和责任书的要求,到2015年,我市所有区县都要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当前,要在积极组织首批11个区县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下大力气,克服困难,如期实现丰台、平谷等5个区县完成均衡发展任务,顺利通过市级评估、国家验收。

二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有研究显示,当一个国家或城市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公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将会快速增长。2012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13686美元,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上好学”的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变得更加迫切,现有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三是随迁子女教育的保障性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市需要接受小学教育的随迁子女在激增,他们的基本入学需求应予以充分保障。

系统谋划,积极推动小学教育品质全面提升

去年,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当前,全党上下正在积极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无论是“中国梦”的学习宣传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对首都基础教育来说,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对“两基”工作的要求和首都中长期教育规划的部署,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上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率先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这也是首都小学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和主要目标。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首都小学教育既要注重规模和数量的“外延式扩展”,更要注重品质与服务的“内涵式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生命质量和幸福感应成为新时期小学教育关注的价值导向,尤其要落实《中小学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使其成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享受生活的人,这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小学教育结合中小学建设、德育、体育、融合教育四个行动计划的实施,从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儿童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出发,按照“育人为本、尊重规律、转变方式、提升品质”的工作要求,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更加突出“公平、优质、特色、和谐”,以“自主学生、卓越团队、魅力学校、品质教育”为工作目标,以实施小学教育品质提升计划为工作抓手,推动小学教育科学发展,努力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今后,推进小学教育品质提升,将重点从公共服务保障、育人质量提升、文化品质培育、和谐生态建设等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强化公共服务保障,重点推动标准化建设、强化供给保障、创新供给方式。制定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标准,推动办学条件、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标准化,构建与完善小学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整体提高小学教育的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小学入学高峰带来的教育增量需求,提高对随迁子女平等接受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以数字学校为重点,积极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丰富供给方式,优化供给结构,多种方式促进优质教育在更大范围内共享。

二是注重育人质量提升,重点推进学生自主发展、多彩课程构建、智慧课堂实施和卓越教师建设。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和育人模式,建立减负长效工作机制,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更加关注体质健康,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实施“多彩课程”计划,提高小学课程的多元性、适应性、综合性与选择性。推进“智慧课堂”实践,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实践智慧。加强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加大名优教师和领军人物的培养力度,造就智慧型、专业化的卓越教师团队。

三是注重文化品质培育,重点推进校章制定、学校文化和魅力学校建设。深入推进小学校章制定与实施,完善学校管理,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大力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倡导文化育人、文化立校,积极培育学校文化特色,推出一批学校文化示范校。以“课堂深受学生好评、教师深受学生爱戴、学校深受学生喜欢”为基本标准,引导学校争创“魅力学校”,提升首都小学教育的影响力、美誉度和竞争力。

第4篇

Key words: Dazhou;financial development;industrialization;urban-rural gap;VAR model;impulse response inspection;co-integration analysis;Granger causality test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1-0034-03

0 引言

达州市作为上世纪“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有良好的工业基础。 近年来,达州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其经济总量、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川渝鄂陕结合部九市区中位居前列。同时,达州又是四川省和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条件差,农户贷款难、金融服务严重滞后、金融深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普遍存在,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其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改善地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支持的体制机制,提高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工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此,本文以达州市为研究区域,研究金融发展与革命老区的工业化、城乡差距之间存在的关系,审视金融支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探索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健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之一;金融支持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的战略性措施,在城乡差距缩小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王文胜利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1],黄河等从79家上市能源企业的角度,分析了融资的规模、结构与能源工业的产值增长、能耗强度之间的关系[2],刘纯彬等采用灰色关联法[3]对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王小翠以湖南为例分析工业化进程中金融业的差距,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展湖南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4],胡宗义等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5],戴志敏等建立产业传导角度的金融集聚模型,研究金融支持与产业之间的关系[6],颜锋借助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城乡差距、城市化、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建议[7],彭小兵等研究金融支持与城市创新力的内在关系[8],郭娇娇以重庆为例分析工业化、城镇化与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9],董黎明等以宁城县为例,研究了革命老区发展与金融支持的问题[10],谢家智等运用非参数逐点回归方法分析金融化对工业化进程的作用渠道及动态效应[11],王?囱芯拷鹑诜⒄苟允锥季?济圈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12]。总之,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联动效应的研究是一直是计量经济学、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对革命老区发展的金融支持的评价与研究比较少。本文将运用VAR模型来分析城乡差距、工业化与金融发展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基于VAR模型进行脉冲效应检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从而定量分析城乡差距、工业化与金融发展的作用路径及动态效应,进而提出推动提出达州市金融支持工业化水平提高和城乡差距缩小的建议,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 模型假定和研究数据

假设工业化指标(IP)、城乡差距指标(CJ)和金融发展指标(FR)联合地由滞后阶数p阶的三变量VAR模型决定:

IPt CJtFRt=c1c2c3+a11 a12 a13a21 a22 a23a31 a32 a33IPt-1CJt-1FRt-1+…

+k11 k12 k13k21 k22 k23k31 k32 k33 IPt-p CJt-pFRt-p?着1,t?着2,t?着3,t

其中?着1,t,?着2,t,?着3,t序列不相关,且为白噪声序列。该模型通过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反映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系统以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因VAR模型中每个方程的右侧只含有内生变量的滞后项,他们与?着k,t是不相关的,可以用OLS法依次估计每一个方程。但是,如果不检验序列的平稳性直接OLS法容易导致伪回归,得到的参数估计量不会具有一致性,所以,在建立VAR模型之前,往往都会利用单位根检验是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针对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实证研究当中选取如下指标对工业化指标(IP)、城乡差距指标(CJ)和金融发展指标(FR)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建模分析。

①工业化指标(IP):文献中大多数学者常用非农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工业化指标[9]。本文选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增加值的比重作为工业化指标,这样更能够代表革命老区工业化的发展,即:

I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市GDP的增加值

②城乡收人差距(CJ):文献中大多数学者常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5],也有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来衡量的衡量城乡居民收人差距[7]。本文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作为城乡收人差距指标,其定义和计算公式如下:

CJ=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③金融发展(FR)。目前关于金融发展的指标类型较多,包括金融相关率、金融效率等,本文选取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占GDP比重这一金融相关率指标表示金融发展,其定义和计算公式如下:

FR=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全市GDP

利用增广的迪基―富勒检验(ADF检验)对2000-2013年各指标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滞后的阶数用Schwarz 信息准则来确定,其相应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c表示是否具有常数项,t表示是否具有趋势常数项,p表示滞后的阶数,ADF统计量的P-值是用MacKinnon(1996)的方法计算的单边P-值,■IP、■CJ和■FR分别表示工业化指标(IP)、城乡差距指标(CJ)和金融发展指标(FR)的一阶差分。根据上述检验结果,可知变量为一阶单整I(1)过程,可以利用VAR模型建立模型。

2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在VAR(p)模型条件下,综合考虑模型参数和自由度数目,根据HQ准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变量的VAR模型的参数,结果如下:

IP(t)=0.1934+0.4898*IP(t-1)-0.29063IP(t-2)+1.4558*CJ(t-1)+0.2326*CJ(t-2)+3.1703*FR(t-1)-1.2514*FR(t-2)+?着1(t)

CJ(t)=1.2145-0.0033*IP(t-1)-0.0256*IP(t-2)+1.2733*CJ(t-1)-0.4698*CJ(t-2)-0.2940*FR(t-1)-1.3886*FR(t-2)+?着2(t)

FR(t)=0.3803+0.0633*IP(t-1)-0.0033*IP(t-2)-0.3725*CJ(t-1)-0.7576*CJ(t-2)+0.4847*FR(t-1)+0.6437*FR(t-2)+?着3(t)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FR滞后一期对IP以及其自身的影响都是正向影响,对CJ负向影响。这说明当金融业发展,将对工业化起推动作用,将抑制城乡差距的扩大,初步适应了革命老区经济协调的发展理念。

在VAR(2)模型下做脉冲效应分析,来衡量工业化、城乡差距和金融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其结果如图1所示。

具体分析一下可以得出:工业的发展对来自金融发展的新息冲击,在开始时呈现出正向效应,而从第三期开始均呈现负向效应,之后显现出一种震荡波动的趋势,这说明革命老区的金融发展比较滞后,金融业的发展对工业的支持作用不明显,表现为弱化趋势,需要加大金融业的发展规模。城乡差距对来自金融发展的新息冲击,在开始时呈现出负向效应,而从第三期开始均呈现正向效应,之后显现出一种震荡波动的趋势,这说明金融发展仅在短期内能抑制城乡差距的扩大,在远期内这种抑制作用不能超长持久。

恩格尔和格兰杰在1987年提出了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分析,用于分析经济问题中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和因果关系。下面基于所建立的VAR模型,通过最大特征值似然比统计量与迹统计量来确定多元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同时利用F统计量来确定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表2是工业化、城乡差距和金融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的结果。

从结果中可以认为:

①工业化、城乡差距和金融发展指标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标准化协整方程为:

IP=2.0918FR-2.2315CJ + μ1

FR=0.47804IP-1.066CJ + μ2

CJ=-0.4481IP-0.9374FR +μ3

②金融发展是引起工业化变化的原因,即存在由金融发展到工业化的单向因果关系。

③城乡差距和金融发展互为因果关系,即存在由城乡差距到金融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同时也存在由金融发展到城乡差距的单向因果关系。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VAR 模型对革命老区达州市2000年~ 2013 年之间工业化、城乡差距和金融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统计检验和估计,得到如下主要结果:

第5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GIS ;城市景观;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ty process, how to build a low-carbon economy, city, ecological wisdom,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beautiful new city life, happiness becomes a problem in front of city planners. Study on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of landscape ecology as the subject,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ombine, can effective means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ecological condition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efficient, intuitive, to change the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intain ecological balance, to achieve the strategic target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city and na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GIS;city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P5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绪论

1.1景观生态学

景观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德(A.Von Humboldt)在1769年时提出,认为是一个具有整体特征的区域,反映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在生态学中,狭义景观是指大面积范围内,具有重复性格局、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地域单元;而广义景观包括微观至宏观上,具有异质性或缀块性的空间单元[1]。景观理论的新颖之处在于其强调系统的等级结构、空间异质性、时间和空间尺度效应、干扰作用、人类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景观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早已进入城镇化阶段,如何科学的规划城市发展成为摆在规划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广州市政府于2011年就提出了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民生幸福为主旨,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动力,更加注重优化发展空间,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把广州建设成为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生活幸福的新型城市。

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势必需要新的技术予以支持,通过景观生态分析、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设计与景观生态规划等工作,能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城市所面临的交通问题、住房问题、土地紧张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一系列所谓的“城市通病”,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不合理的景观生态布局,造成城市内容各要素之间不能相互协调,从而消弱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市景观空间格局进行研究,是揭示城市生态状况及空间格局特征的有效手段,对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战略目标,建设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2]。

1.2 3S技术在景观格局研究中的应用

3S 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而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学科,分析各种景观现象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分布特征、演变规律、空间镶嵌关系及其对不同景观格局模拟研究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核心。因此3S的发展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景观空间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手段”,在景观数据的来源、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景观生态监测、评价与管理、景观空间模拟、景观生态规划等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研究内容和方法

2.1研究区现状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广州市荔湾区,荔湾区作为广州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旧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突出代表区域。然而经历长时间的发展,随着城市重心的东移和公共投资向新区的倾斜,荔湾正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导致地区价值未能有效发挥,就业机会和活力人口逐步外流,在各区的追赶发展中地位有所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对荔湾区最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措施和管理对策。

图1 广州市荔湾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0--2020)

2.2研究方法

本文将利用在基于acrgis的景观格局指数软件Fragstates对试验区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利用arcgis软件将1:40000的规划图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矢量化,再利用空间分析功能将矢量化数据转化成GRID格式。然后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es计算各类型景观格局指数,应用景观指数法、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从景观类型和景观水平两个层次对研究区域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

2.3景观格局指数

景观格局指数是指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是反映景观格局的重要参数,在景观生态学中具有广泛的运用,为科学衡量景观结构提供定量化的依据[4]。

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中,景观格局指数被分为三个级别:斑块级别(Patch - Level)、斑块类型级别(Class - Level)和景观级别(Landscape - Level)[5]。斑块级别指标主要反映单个斑块的结构特征;斑块类型级别反映景观中不同类型景观的结构特征;景观级别反映了整个研究区整体景观。而斑块级别指数常作为计算其他景观指数的基础。根据研究区域特征,本文主要选取斑块类型级别和景观级别指数进行分析

3实验结果及分析

3.1实验结果

3.2实验结果分析

(1)景观斑块总面积特征

占总面积比(PLAND)是指景观类型占总景观的面积之比,它反映了不同的景观类型对整个景观的奉献率。根据计算结果,7种景观类型所占面积比处于三个层次。建设用地景观面积最大并占总面积比为67.252% 。其次,占面积比靠近10%的景观类型有水域景观,农用地景观,交通用地景观。然后为面积相对较小的有条件建设用地景观占3.343%,及剩余两种比例极小的旅游用地景观和自然保留地景观,两者总面积之和仅占总面积0.582% 。

(2)景观斑块平均面积特征

景观中所有斑块总面积除以其斑块数即为斑块平均面积,用于描述景观粒度,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其景观破碎化程度。景观平均斑块面积大,则景观破碎化程度小;景观平均斑块面积小,则景观破碎化程度大。计算结果显示,建设用地景观、交通用地景观平均斑块面积为58.380 及 52.949 ,表现为较大的景观粒度,景观破碎化程度远低于其余类型;而农用地及自然保留地则破碎化程度较高。

(3)景观斑块最大斑块特征

实验结果表示,斑块面积标准差最大的景观为交通用地景观,为138.509;

最大斑块指数是斑块水平上优势度的测量。水域、建设用地及交通用地景观的最大斑块指数为7.871、8.357、7.012,三者数值高且相近,表示这三种景观在斑块水平上具有优势。

(4)景观斑块密度

斑块密度即斑块孔隙度,是某一景观类型斑块数与其景观类型面积的比值,反映了景观被分割的破碎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反映了人为对景观的干扰程度,揭示了景观基质被类型斑块分割的程度,对生物保护、物质能量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斑块密度高,则说明其类型的景观中分布广、影响大。荔湾区各景观类型间的斑块密度有差异但并不算明显,按从大至小的景观类型顺序排序为:农用地景观、建设用地景观、水域用地景观、交通用地景观、有条件建设用地景观、自然保留地景观、旅游用景观。其中农用地及建设用地的斑块密度较大,其景观类型与人类活动关系比较密切,因而数值较大,破碎化程度较高。斑块密度最小的是旅游用地景观,分布集中,对景观的影响小。

(5)景观斑块周长特征

边缘密度又称为斑块内缘比,是通过景观斑块周长和斑块面积之比值来表示斑块踢的边界效应,它显示了类型被分割的程度,是景观破碎化的直接反映。

表格显示,建设用地的边缘密度最大,为48.8732,其景观被边缘割裂的程度最高。农用地(32.6842)和交通用地(29.8713)紧跟其后,边缘密度值都较高。而自然保留地和旅游用地景观类型被分割程度相当,连通性高。

(6)景观水平指数分析

多样性指数值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类型要素所占比例的变化。当SHDI值为零时,表明景观由单一类型构成,景观为均质;当两个以上的类型构成景观时,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相同,则SHDI值最高;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增大,则景观的多样性下降。荔湾区景观整体多样性指数值较低,为1.0827,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所占比例太大,而其他景观所占比例太小,且建设用地景观在整个区域中呈现大面积集中且连片呈现的空间分布。而表格中显示整个荔湾区域景观均匀度为0.5564,表示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景观各组分配不均匀,从规划图和表中也可看出,建设用地占整个景观面积比例很大,而其他用地景观所占份额较小。

4 结论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广泛应用与环境与资源的清查与管理、农业、林业、交通与通讯等诸多领域,并已形成庞大的技术产业。但是在景观生态学领域,GIS技术还只是简单的用来采集、处理、存贮、管理和输出景观数据,计算景观指数来对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与描述、对景观时空变化动态分析与模拟,指导景观最优化设计与管理,并进行景观图及各类专题图的绘制等,用分析景观生态的格局和动态变化,并未有机的与景观生态学结合起来,实际运用到城市规划和管理中。

相信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以及人类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GIS技术将利用其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地理要素管理功能以及可视化优势,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将发展出一套具有城市景观展示、管理、分析功能的GIS管理系统,帮助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者优化城市景观格局,建设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生活幸福的新型城市。

参考文献

[1]高凯.多尺度的景观空间关系及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的变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2]侯伟.烟台市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分析[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2

[3]章家恩, 饶卫民,张磊等.3S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概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

[4]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彭建,王仰麟,张源等.土地利用分类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6

[6]刘可东.合肥市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07

[7]陈凌静.基于GIS支持下的土地利用景观梯度分析—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09

[8]李秀珍,布仓仁,常禹等.景观格局指标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反应[J].生态学报,2004

[9]肖笃宁,苏文贵,贺红士.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和应用[J].生态学杂志,1988

第6篇

【关键词】“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景观要素;城市景观格局

一、引言

(一)景观及其要素

景观生态学最早由德国地理植物学家特罗尔(C. Troll)于1939年研究北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20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新兴学科。1986年,美国生态学家R·Forman和法国生态学家M·Godron提出“斑块-廊道-基质” (Patch-Corridor-Matrix)理论,成为景观生态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景观生态学的基础。

所谓景观,是指由不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组合而成的异质性区域;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肖笃宁,1997)。按“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可将景观要素分为斑块、廊道、基质3种类型。

(二)城市景观及其要素

根据景观生态学观点,城市是由住宅、商务、绿地、工业、河流、街道等各种斑块、廊道、基质镶嵌而成、以满足人类生活生态位和生产生态位的人工景观生态系统[1]。

城市景观中的斑块主要指城市中被道路、河流等所分割的各个不同功能分区,其中,绿地是城市中最具有异质性特征的斑块,如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等。

城市廊道可分为3种[2]:绿道、蓝道和灰道。绿道是指以自然植被或人工植被为主的线状要素, 如街道绿化带、游憩绿带、滨水河岸植被带等;蓝道是指城市中各种河流、海岸等;灰道是指以交通为目的,人工味十足的街道、公路、铁路等。

城市的基质主要是由人工建造的街道和街区所组成的除斑块和廊道以外的广大区域,不同功能、性质和外貌的建筑物成为城市的主题背景,交通网络贯穿其间,按其性质可分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等。

所谓边界,是指构成相邻系统边界的景观区域,具有过渡性和阻滞功能,被称为“景观的皮肤”。城乡结合带便是城市建成区与周边乡村交融形成的边界区域,是城市内部生境与外部生境合成的新的生境类型。

综上所述,城市景观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工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状况。人类的建设活动导致众多城市景观单元被分隔,呈现出高度破碎性和异质性的显著特征,对城市生态过程及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三)城市景观构造理论

1.生态经济学原理

城市景观是一个复杂的人类生态系统,必须遵循生态规律。生态原则体现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扬长避短”的系统区位原则,即立足于城市区域的生态学原则。同时,基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城市开发建设应考虑其效益目的,生态动态平衡需要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为此,城市景观建设应达到以环境代价最小和生态风险最小的生态经济原则。

2.整体优化原则

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共生是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整体优化是区域整体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城市景观规划应将区域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和管理,从整体优化出发,在各种现代技术的支撑下,运用系统论等理论,使城市景观规划走向生态化、合理化、系统化,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涵盖社会、经济、生态三大部分的有序发展,对城市区域开发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城市景观规划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确保生态环境的有序进化,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为此,城市景观规划需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从实践出发,有效解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二、城市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居民的社会生活等具有重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现状图、遥感图像等开始运用于城市景观格局的研究,城市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及城市景观格局的生态规划等研究日益增多。2006年,王苏颖,陈志强[3]基于TM遥感图像对福州市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分析;2007年,张雅梅, 毕会涛等[4]利用GIS技术对洛阳市的景观生态格局特征进行分析;2009年,宋小宁,等[5]利用遥感图像对石羊河流域中游景观生态格局的变化及驱动进行了分析研究;2010年,李伟峰等[6]对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景观格局的动态分析是了解城市形态、结构及生态过程的基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亦是景观生态相关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们对于我国建设生态型城市、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城市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泉州市城市景观格局现状

(一)现状概述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海峡西岸城市群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北承福州、莆田,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4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3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5县,面积约11220.5平方千米;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临太平洋,海域面积7864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本文以泉州市城市建成区中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部分区域为研究对象,其景观生态要素如表1所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绿地面积较低

泉州城市商业及住宅区绿地分布过少,城市总体绿化水平低。城区内多为以公园形式零星分布的一些小型绿色斑块,各类绿化用地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城市道路普遍狭窄,建筑密度大,使得街道绿地规划不足;城市居住区等集中布局,弱化了开敞、宜人的绿地空间形态特征;城市绿地艺术性较差,缺乏泉州城市人文内涵,艺术品味较低。受地域及气候的影响,泉州市绿地景观的水平结构逐渐趋向均质化,异质性较小,形式单一,各绿色斑块缺乏个性特征。

2.城市廊道连通性较差

泉州市沿“清源山-大坪山-桃花山”构成山脊廊道,生物密度较高;晋江、洛阳江是整个城区水道、水渠、公园湖泊、水库的主要水源,是城区水道网络形成的基础;沿江海所建的堤坝构成线状廊道,束缚了水的自然漫溢,对水生物造成较大影响;城乡结合地带的树篱、灌渠对农田种植意义重大。泉州市山脊廊道连通性较差,影响物种迁移及景观功能的生态流;城市道路规划不尽如人意,宽度有限,配套设施不完善,街道绿地少,几个重要的道路结点设计欠缺考虑,总会出现拥堵现象;水渠水道有待进一步完善,其管理、维护、治理问题突出。

3.城市规划空间结构不合理

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致使城市规划仍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考量,依然停留在以功能分区为主导的城市规划思想阶段,保持在非均质工业区域基质发育成长,这使得城市空间蔓延视野狭窄,仅局限在建成区之内及边缘结合部;同时,在封闭的建成区内进行城市功能空间横向规划布局,很少考虑本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互补性资源优势。泉州城乡结合地带普遍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建设布局混乱、生态环境质量差、居民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矛盾众多,管理滞后。

四、泉州市城市景观格局优化原则

Forman于1993年提出景观生态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一般法则。该法则同样适用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之中。通过科学的规划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类型和布局,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提高城市的总体功能。

(一)尊重自然,维护生物多样性

泉州属山地丘陵地势,濒临东海,城市的建设应与山、海共融,有意识地保护城市现有的山林、岸线等自然资源并加以生态规划,使各种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清源山、桃花山等具有丰富的生物物种,在景观规划中,要保持廊道的连续性,有助于物种的迁移,充分利用生态位资源,为不同生物提供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晋江、洛阳江等是各种水生动植物、鸟类的依存体,并富有大片的红树林资源,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景观规划中要注重河流沿线的建设,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的干扰。

(二)以人为本,营造美好环境

城市是适宜人居住的场所,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对城市景观中的景观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生态过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其景观建设就是对人居环境的建设,应从满足人体尺度,方便人类居住,增加生活情趣、满足休闲观赏等需求进行城市景观建设;从改善人体生理健康、心理机能和精神状态角度为人类服务,体现人文关怀,合理分配景观资源,调整景观拥挤程度,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充足、均衡的城市空间,营造舒适美好的城市环境。

(三)因地制宜,凸显地方文化内涵

城市景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状况。每个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都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地区的建设模板,而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挖掘继承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使其成为具有个性魅力及内涵的城市景观环境。绿地建设应选用本地树种,加强对刺桐树等乡土植物的引种、开发及运用,使其与福建大区域自然植物群落呈现相似性,有助于构建具有特色文化的城市绿地景观;城市建筑应充分借鉴本土建筑特色,特别是建筑群落的优点;滨海地区结合石雕文化、闽南风光、蟳蜅风情、惠安风情等进行建设发展。

五、泉州市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基于泉州市城市景观格局的现状,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城市绿地、廊道等景观格局面临很多社会、环境及生态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城市景观要素在结构、功能和空间关系等方面的不协调。为此,需要对泉州市城市景观进行生态规划。所谓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嵌块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宜人居聚[7]。

(一)城市绿地系统

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在维持城市生态功能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是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主体。从生态学意义上讲,线型绿色空间对自然环境中现存的物理环境和生物资源的维持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是生物链、生境网络、生物廊道形成的基础。

泉州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将城市绿地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积极扩大城市绿地规模,构建大中型绿色斑块,最大程度的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完善绿地廊道建设,使其成网状分布,连同公园等重要“结点”形成一个城市绿化网络系统;在居住区及其他区域之间,建立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带,在城乡结合地区及晋江、洛阳江流域设置较宽的林带;采取适度干扰的法则,从城市引进物质、信息及能量,赋予绿地斑块不同的特征,增加绿地景观的异质性。

(二)城市廊道

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为廊道所分割,又被廊道所连接。泉州城区廊道类型多样,对城市景观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上文的分析,泉州市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城市廊道的建设,对城市景观格局、城市物流、能流、信息流具有重要意义。城区道路两侧建筑密集,不能在道路两侧设置过宽的防护林,为此要格外注重行道树的绿化,可以依据道路不同的红线宽度,制定道路绿地率的下限,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的营造出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

(三)城市基质

由人工建设的各种建筑群,结合不同功能的土地利用,形成城市土地的各种功能分区。面对城市发展的新环境,应以生态经济区为单位组织泉州城市规划空间结构体系,将生态理念提升到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平等的地位层面。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政策的支持下,积极利用本省良好的经济基础及资源优势,努力做好生态城市建设,以保持城市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保持物流、能流、人口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高效率;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多设置一些供居民游憩、休闲的公共休闲场所,在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及自然生态的同时又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

(四)城乡结合带

城乡结合带是是城市建成区与非建成区之间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地带,是城乡要素彼此渗透、高度混合的社会经济空间[8],是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纽带,郊区瓜果蔬菜的种植为城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作物,城市作为各种消费、信息集聚的地方,为周边居民生活提供保障。

泉州市政府应对城乡结合带的发展实行统一的规划、指导,全盘考虑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针对城乡结合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性战略思路和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公平待遇;提高城乡结合带的教育水平,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入科技成果,指导农作物种植,形成农业规模发展;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标准处理废物,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第7篇

关键词:景观;景观生态规划;GIS技术

中图分类号: P90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城市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截止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27%[1]。但是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在为人类带来财富和享受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区域生态系统和生存环境施加了巨大压力。由于人口的大量聚集,噪声污染、交通拥挤、资源短缺和城市的恶性膨胀,使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破坏,由此将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城市的建设和规划提出更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因此,人类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逐渐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2.GIS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萌发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是一种以采集、存储、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2]。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GIS技术广泛应用于测绘、资源管理、城乡规划、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并且深入涉及地理信息的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包括坡度分析、坡向分析、水文分析、视点视域分析等等。这些技术能使城市规划的设计更加有效、合理和科学的进行。总体来说,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对于城市规划师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制图、建模、空间分析、三维模拟、预测、管理等。同时,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性成果,这些成果为未来城市的景观和生态规划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思路和相应的方法,也为研究的继续和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

3.GIS技术在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19世纪末期,Marsh首次提出景观生态规划学,即将人类活动合理地规划,使其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目前,景观生态规划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农业、林业、牧业、矿区等行业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管理中,大量工作围绕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农村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规划、湿地景观的生态规划以及特殊区域的景观生态规划等方面展开[3]。

GIS技术在景观生态规划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根据规划地区的环境或规划情况的不同其技术应用的方法也不同,例如可以生成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将其划分为高,中,低三种生态安全格局体系,使规划区功能和环境保护更加完善,符合现代化景观设计理念,实现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实现了现代生态景观绿色盎然的景象。

4.白鹿原景观生态规划GIS技术分析

白鹿原是一个文化大原,它有自然生态、有文化遗址、有农业景观,又有城乡生活。白鹿原既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城市生态公园,又是一个城乡社会,是一个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景观为前提的新型城镇化地区。其景观规划从“水土保持地质安全”、“原边生态保护”、“河流廊道生态保护”、“乡土农业景观保护”,“历史遗产环境保护”和“游憩廊道保护”六个维度分别构建高、中、低三种不同水平的生态安全区域。有针对性地选取不同安全等级并将各维度叠加,形成“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作为规划设计的前提。从而遵循生态优先原则,提出适合建设的地段。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是景观生态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它强调过程与格局的关系,通过对生态过程潜在的空间分析,可以判别和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从而实现对生态过程的有效控制(如图1)。

图1生态规划格局体系

4.1水土保持地质安全

通过对规划区地表径流的研究分析,结合白鹿原特有的地形、地貌,形成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因子。再根据耕地对土地坡度的适应性评价,农田、果园和林地对坡度的适宜性逐渐升高,植被覆盖坡度适宜性分析为农业与林业土地利用提供理性依据。分别形成高中低生态安全格局,最后将地表径流与植被覆盖坡度适宜性两个生态因子叠加,生成水土保持安全格局,如图2所示。

+=

图2白鹿原水土保持地质安全格局

4.2河流廊道生态保护

河流是一个环境内重要的生态廊道,河流廊道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河流两侧绿带宽度30米,能使河流生态系统不受伐木的影响、保护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和两栖类动物;河流两侧绿带宽度200米,保护鸟类种群;河流两侧绿带宽度1200米,能够创造自然化的,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综合以上依据,形成河流廊道保护高、中、低生态安全格局(如图3)。

图3河流廊道保护安全格局

4.3历史遗产环境保护

文化遗产通常是一个地方的标志性的、重要的文物景观,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时代不可磨灭的象征,是需要我们后来人去见证和保护的,根据人眼的视觉生理构造和重要遗产的廊道划分形成生态安全格局。再者,景观的视觉角度,文化遗产环境的可视空间也是景观层面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在白鹿原的景观规划设计中,通过应用GIS技术中的视点分析工具,对三个陵墓进行了视觉景观的分析,汉文帝霸陵、薄姬陵与窦后陵是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流传千古的汉文帝“顶妻背母”佳话的载体。通过对陵墓文物保护范围、视觉安全格局及陵墓可见区域三个因子的分析、叠加、生成历史文化景观安全格局(如图4)。

++=

图4历史文化景观安全格局

4.4景观生态环境保护

原边生态保护安全格局:廊道宽度大于60米,对于草本植物和鸟类来说,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满足动物迁徙和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廊道宽度大于200米,保护鸟类种群;廊道宽度大于1200米,能够创造自然化的,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综上所述,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生态安全格局。(如图5)。

原边因其地处原与原两个地形单元的边缘地带,具有显著的边界效应,物种丰富度较高,也在生物的迁徙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不同等级的安全格局满足了由低到高的生物生境要求。

图5原边生态保护安全格局 图6游憩廊道保护安全格局 图7乡土农业景观保护安全格局

游憩廊道保护安全格局:低安全格局保留现状樱桃沟的主要道路、狄寨路和观月路这三条已经在游客中具有高认可度的现状游憩廊道;中安全格局增加次一级的现状游憩廊道;高安全格局则保留现状所有道路(如图6)。

乡土农业景观保护安全格局:低安全格局保留现状重要耕地与园地斑块;中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保留主要游憩廊道两侧的耕地与园地斑块,以营造游客心中的“麦浪连绵”的白鹿原意向;高安全格局则保留现状所有耕地与园地斑块(如图7)。

4.5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通过利用GIS技术的分析,有针对性地选取不同安全等级并将各维度叠加,形成“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如图8)。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人居安全多个方面考虑,将“水土保持地质安全”与“原边生态保护”安全格局中的高水平安全区域与其它维度的中水平安全区域相叠加,形成的“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作为规划设计的前提。

图8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景观生态规划中GIS的应用,在当今社会,长期以来城市景观发展一直变迁,随着人口的剧烈增长,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向四周蔓延,自然资源不断破坏,并逐渐消夫。近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沙城暴严重,城市PM值居高不下,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所以本文研究了如何将GIS分析工具,叠加等技术应用在景观生态规划中,形成更适合人类,更高生态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使景观规划更加科学并且人性化,从而促使人类生态可持续发展。做到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景观遗产,保护地球生物及植被免受污染,创造一个健康,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谢昆. 中国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D]. 南京大学, 2013.

第8篇

・珠三角经济相对放缓可能有利于解决前二十年高增长积累起来的结构性问题,而一些现在增长率、投资率很高的地方可能正在积累很高的结构性风险。

如何比较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在,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经济增长率、投资率,或是引进外资的增长率来判断一个地区发展的水平,实际上这是一种过于简单化、不可靠的判断方法。从方法论上说,一个地区的发展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结构性问题,所谓结构性问题是指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性因素引起的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个是周期性问题。即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出现的周期性的经济高涨和经济放缓。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放缓、失业率提高,既可以由结构性因素引起,也可以是周期性因素引起。一般说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比周期问题要难得多,需要经过痛苦的结构和制度调整过程。引入结构性和周期性的双重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地区的经济可能正在高速增长,但蕴含着极大的结构性风险,一定会在一个时点爆发。比如1997年的香港经济十分繁荣但蕴含了极大的结构性问题,这是金融危机后一直未能恢复原气根本原因。我们不能因为1997年香港经济繁荣,就说香港经济没有问题,现在形势不好就说香港不行。目前,CEPA框架为香港提供了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外部机遇,下一步就要认真观察经济结构是不是改善了,其它结构性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解决。再比如,我们认为,1997年以来珠三角在全国地位的相对下降的原因是双重的,有制度性的结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因素。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珠三角经济相对放缓可能有利于解决前二十年高增长积累起来的结构性问题,而一些现在增长率、投资率很高的地方可能正在积累很高的结构性风险。

从总体看,目前我国区域发展形势很好,也蕴含着很大的结构性风险。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城市以政府信用为基础过度负债,有的城市政府的显性负债和隐性负债的水平已经过高,占GDP的比例从20%、升到30-40%、过了50%还在上升。我们认为这是很非常危险的,这种依靠银行负债放大政府投资能力,将收益评价不断向后推的作法,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可能会造成新的大规模的银行坏帐,也会加剧少数地区、少数大城市过度膨胀,引起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更大不平衡。

・当珠三角经济幅射力沿京广线向北,环渤海经济幅射力沿京广线向南,会在中南地区与长江发展轴线相交,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将在巨大的菱形内形成网状发展格局。相对于现有T型区域发展格局,菱形网状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向少数地区过度集中的问题。

如何分析中国未来区域发展与合作的格局?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二十四年前我国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开放带,浦东对外开放又更使对外开放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我国区域发展与合作格局出现了以沿海与长江沿线开放组合而成的T字型发展格局。这一对外开放与区域发展格局在我国经济起飞和持续快速发展中的作用怎么估计可能都不过份,但仅有这样的格局还是远远不够的。五年前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曾提出过“菱形发展战略”,核心就是要改变简单的点线和轴线式带型发展的思维,形成网状区域发展格局。简单说来,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不仅是沿长江向内线纵深扩展,同时加上从珠江三角洲到成渝地区,从环渤海地区到陕西关中地区这样两条新的发展带,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就会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南北沿海发展带、珠三角――成渝发展带、环渤海――关中地区发展带的组合,这是一个巨大的菱形。有了珠三角带动西南地区发展,让京津塘地区带动西北地区发展,整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就会演变成为一个闭合结构。当珠三角经济幅射力沿京广线向北,环渤海经济幅射力沿京广线向南,会在中南地区与长江发展轴线相交,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将在巨大的菱形内形成网状发展格局。相对于现有T型区域发展格局,菱形网状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向少数地区过度集中的问题。实际上,珠三角已不堪重负,目前在广东务工的外来流动人口已超过1500万人,人口集中速度仍在加快。尽管长三角地域要辽阔一些,但也不可能无限制地集中人口。在菱形网状发展格局下,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成果向内地幅射、分流的速度会快得多。

大珠三角的历史性任务可以概括为“南下拓展与北上幅射”。“南下拓展”是指大珠三角要在加快中国经济走出去、与国际经济融合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北上幅射”则是指大珠三角要大大加强与西南、中南地区的经济联系,以西南、中南地区为自己的经济发展腹地。

包括广东及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将要承担的新的历史性任务。简单地说,大珠三角的历史性任务可以概括为“南下拓展与北上幅射”。“南下拓展”是指在我国加入WTO、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CEPA框架下,大珠三角在加快中国经济走出去、与国际经济融合、提升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等方面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北上幅射”则是指大珠三角要大大加强与西南、中南地区的经济联系,以西南、中南地区为自己的经济发展腹地,形成大珠三角与大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大珠三角与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轴。

我们认为,大珠三角具有承担新的历史使命的能力。广东加香港的经济总量已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广东一省的对外贸易就约占大陆关税区的l/3;广东对外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已经比较成熟,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转型已基本完成。一个更重要的条件是,过去五年多来,广东及大珠三角接近完成结构性风险的处理,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期。当然,大珠三角要抓住“南下北上”的历史机遇也不能仅靠条件,实现观念转变可能更加重要。大珠三角无论是向南还是向北,都要改变历史上相对独立的岭南文化传统,改变北出韶关就是北方人的传统理念,要习惯于从全国、亚洲以及全球的眼光来看待自身的发展。现在,广东提出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概念体现了巨大的观念进步。历史上,西南地区难以有效开发的根本原因是交通不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情况仍没有很好的解决,假如大珠三角地区充分发挥直接联接国际资本市场的优势,牵头建成几条从广东通向西南、中南地区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广东在全国及全球的经济地区区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从长期看,作为华南重镇,广州应更加自觉发挥大珠三角北上的功能。深圳则最有可能成为香港的副中心,50年以后大家可能会习惯于港深都市区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