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8:11: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区域旅游经济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体育旅游的认知
国内外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的概念有许多种解释,现在的体育理论和旅游学理论还没有对其给予统一的比较贴切的的定义。我国体育旅游的概念,更多的是旅游学者从旅游学理论对体育旅游进行的界定。1992年美国的体育产业学家们将“以参加或参观体育比赛(或活动)为目的,离开日常生活的非商业性旅行”定义为“体育旅游”,并体育旅游纳人了体育产业。综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将体育旅游分为狭义、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体育旅游则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短程体育需求,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其诸种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广义的休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心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休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
在休育旅游和经济关系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体育旅游分为如下几种市场类型:健身类体育旅游、休闲类体育旅游、观战类体育旅游、刺激类体育旅游、竟技类体育旅游等(见表)。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是进行这样划分的基本标准,它是由消费者的生理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性格的不同所共同决定的。
二、休育旅游对区域市场经济的带动
体育旅游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带来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体育旅游具有其他一些旅游项目难以比拟的优势。许多国家将体育旅游作为一种高产出的旅游项目大力扶持和发展。根据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杂志》的材料显示:旅游业从1997年起,单单因为举办奥运会给澳大利亚带来的旅游收人就达到了42.7亿美元。英国通过发展体育旅游业所得到的年产值近90亿英镑,超过汽车制造业和烟草工业的产值;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意大利,发展体育旅游的年产值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达180亿美元,跻身意大利国民经济10大部门的行列,目前已达500亿美元;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举办期间,吸引了几十万旅游者,直接带动收人约32亿美元;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4月~10月北京旅游外汇收人超过13亿美元;1998年曼谷亚运会使泰国创汇50亿泰株,约1.39亿美元。由此可见体育旅游对区域性经济发展带动影响非常巨大。
瑞士洛桑对欧洲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体育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约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2%。日本旅行社从1993年开始设专门负责海外体育观战旅游的营业部,该旅行社组织的团队频繁出现在世界体育热点赛事当中,体育观战旅游收人的份额每年上升。体育旅游不仅能带来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而且对社会地区的发展也具有十分显著的带动作用。可见,休育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地区经济的增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带动作用。
体育旅游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它市场广阔,是当前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据相关资料显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带动了当地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为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创造了近7万个就业机会;1988年第25届汉城奥运会通过体育旅游业的带动,为当地服务业提供了16万个就业机会,为制造业提供了5万个岗位,为建筑业提供了9万个岗位;1996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通过体育旅游的连锁带动,为该市增加的就业机会达8万个;2000年,奥运会人大推动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使澳大利亚增加了15万个就业机会,其中3万多人投人了设施建设,10万多人被雇佣组织各项赛事,单体育旅游业就为国家出日创汇1.5亿美元。
三、体育旅游影响带动区域经济的分析
体育旅游通过有效促进旅游业的兴旺,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加拿大学者史密斯的系统模型理论,旅游业每增加3美元收人,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而就业机会的增加,又带动和促进了休育旅游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体育产业紧密联系的6大产业之中,旅游业的关联度指数最高。这表明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效果最为明显。两大产业相结合而成的体育旅游业与其他关联产业相比,更能加速区域经济的增长。
体育旅游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就会加快,因为体育旅游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当地就业人数大大增加。初始状态下,某地区劳功的需求曲线AB与供给曲线L1L11相交于E1点,决定的均衡工资为OWL。由于体育旅游业的带动,该地区就业机会、就业岗位增加,大大提高了当地劳动供给量,即在过去原就业职工量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就业职工,使劳动力的供给曲线由L1L11移到L2L21。从而均衡工资由OWl降到OW2,在该地区休育旅游业尚未启动,劳动供给量尚未提高之前,该地区原就业职工工资总额为OW1×OL1即区域面积,所代表的金额。劳动供给量提高之后,该地区原就业职工工资水平降至OW2,工资总额变为OW2×OL1即区域OW2CL1所代表的金额,因此该地区因劳动供给量的增加,会使原就业职工工资数额减少OW1×OL1―OW2×OL1=W1W2CE1 (见图)。
在体育旅游业尚未启动,劳动供给量尚未提高之前均衡劳动使用量为OL1,该地区总产值为这OL1个工人边际产出之和即图中面积OAE1L1,所代表的数额由于工资总额为OW1E1L1, 故该地区资本所有者得到面积为W1AE1=OAE1L1―OW1E1L1量的收人。该地劳动供给量提高之后,均衡劳动使用量为OL2地区总产值为OL2这个工人边际产出之和,即图中面积OAE2L2所代表的数额,此时工资总额为0W2E2L2,该地区资本所有者将得到面积为W2AE2量的收人。与体育旅游业尚未启动,劳动供给量尚未提高之前的W1AE1量相比,增加了W2W1E1E2量的收人,该地区原就业职工损失了WlW2CE1量的收人,而资本所有者增加了W2W1E1E2量的收人,显然W2W1E1E2>W1W2CE1,即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总收人的增加量超过了该地区原就业职工工资额的损失量,其差额为CE1E2。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体育旅游业的兴旺,使体育旅游区域劳动就业量提高,增加了体育旅游地区的经济收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该地区整体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北京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标志着中国历史性的体育旅游时刻已经到来,这次盛会的召开对中国体育旅游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北京奥运会是世人关注、了解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契机,以后将会有大批国内外客人来中国观光旅游,必将带动一条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消费链”,从而大大增加体育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据有关方面估计,在奥运会准备期7年中我国的就业压力会得到缓解,北京游客每年增长20%,旅游收人每年将增加20亿元。奥运会举办期间的游客增加100万人,增加旅游收入50亿美元。总之,体育旅游业对安置劳动力保持社会稳定,带动地区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把握好2008奥运会后带来的体育旅游契机,大力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它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四、结论
1.体育旅游的内容比较丰富,能适合不同类型人的需要。各国在体育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2.体育旅游能积极有效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奥运会期间会更有效刺激经济发展,奥运会后期会持续拉动经济发展。
3.体育旅游的发展能有效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给国民总产值积极向上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参考文献:
[1]鲍明晓: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及首都经济的深刻影响[J].前线,200l,(8):78~79
[2]吴正林:浅议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J].商场现代化,2008,17:251~252
[3]孙大利 王祥全等:现代体育旅游的特征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23(1):115~116
[4]刘 辉:体育旅游资源核心竞争力研究[J].科技广场,2007,12:11~13
一、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分析
本文采用旅游总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对山东省行政区划所划分的17个地市进行研究,利用2005-2011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其区域差异性。通过计算各地市旅游总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收入的比率来反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计算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的计算结果,从总体上看,2005年到2011年期间,比率大于1的地市与小于1的地市比例为1:1,这表明全区旅游收入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地市与低于全省平均值的地市数量基本持平。在旅游收入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地市中,青岛市的旅游经济远高于其他城市,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4倍,是旅游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从2005年到2011年以来,青岛、济南和烟台一直占据省内旅游经济前三名的位置,济南与烟台旅游经济是全省平均水平1.7~1.8倍,旅游业发展迅速,是旅游经济发达地区。比率值都在1.0~1.5之间的泰安、济宁、威海、淄博、临沂、潍坊等地,属于旅游经济较发达型,这些地市的旅游资源还存在较大的开发潜力,旅游经济或可谋求新的增长点。比率值在0.5~1.0之间的日照市仅有全省平均水平的0.68,属于欠发达型,旅游业的发展并没有因毗邻青岛而受益,亟待进一步开发。聊城、德州、东营、枣庄、滨州、菏泽、莱芜7个地市的旅游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收入的比率值在2005~2011年中发生了不断增减的变化,但均没有超过0.38,远低于全省平均旅游发展水平,未能对全省旅游经济做出较大贡献。地市间旅游收入与平均水平比率的差距表明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二、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原因
(一)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禀赋决定了一个特定地理区位上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的品位度垄断度和集聚度等禀赋是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根本原因。东部地区旅游资源及其景区开发明显优于西部地区,特别是青岛、烟台、威海这三个地区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有较高的丰度与良好的地域组合。属于旅游经济较发达型的城市也依赖于旅游资源禀赋。泰安的泰山、曲阜的孔子故里都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中,吸引了大量游客;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文物古迹众多;潍坊作为“风筝城市”而闻名,一年一度的风筝节更是热闹非凡;临沂的沂蒙山区风光也是红色旅游的必选之地;威海作为典型北方海滨城市,以其特色海景风光成为游客的优选城市。
(二)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在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东部沿海城市由于靠近韩国、日本,吸引了大批国外游客入境旅游,形成了外向型的旅游经济,旅游业起步较早,后期发展表现出良好的持续性;而西部的内陆城市,由于不具有海港、空港优势,未能成为国外旅客的旅游首选城市,加之起步较缓,后期投入不大,旅游业发展缓慢。
(三)交通可达性
现代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交通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旅游交通便利程度,不仅是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地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衡量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旅游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可达性,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首先是要具备航空交通方式和高速便捷的道路。东部沿海各地的水路、陆路交通都相对比较发达,济南、青岛、威海、潍坊与烟台等地有发达的航空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西部内陆地区有山区阻隔,交通不便,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基础对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供给能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为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完善的能力就越强。东部沿海地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兼之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外向度较高、投资与融资能力强的旅游经济,同时沿海地区拥有无法替代的黄金海岸线,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十分突出。而西部内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差,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五)产业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不仅依赖于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至关重要,尤其是需要商业、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支撑,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维持稳步增长的局面。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发达的工业基础,第二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对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投资能力,进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较为完善,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相比较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不利的区位条件和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旅游业的发展迟滞不前,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逐渐拉大。
三、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目前山东省的旅游经济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沿海地带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内陆地带。但是,由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地区间旅游经济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并未使差距无限拉大,反而呈现缩小的趋势。作为旅游龙头的城市青岛由2005年的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缩小为2011年的3倍水平,其它城市的旅游经济正蓬勃发展,发达旅游城市与欠发达的旅游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因此,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如何把握这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适当引导非均衡发展,对促进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至关重要。
为了协调区域旅游经济的平衡发展,提高山东省旅游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观光时代,旅游主要靠文化的差异性与唯一性吸引游客。各地市应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旅游形象品牌,采取差异化发展的竞争策略,避免地区间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利用,从而防止恶性竞争等不良局面的出现。各地方政府之间应加强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区域分割的限制,应加强联系建立区域旅游联盟,推进区域间旅游经济的横向联动发展。与此同时,各地区旅游企业之间也应在多个层面上建立合作机制,摆脱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束缚,对各地市的不同旅游资源进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最终达到山东省地市间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城市共赢。尤其是要加强东西部的区域合作。西部固有的天然旅游资源可以借助东部先进的人才、设备及理念,吸引东部地区资金、技术,真正成为资源型旅游目的地。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对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促进东西部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保证青岛、威海等旅游经济发达城市为发展中心的前提下,政府应在政策上适度向旅游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偏移,加快对德州、聊城、滨州、东营、莱芜、枣庄、菏泽旅游欠发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步伐,依托西部地区自身旅游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开发城市内部潜力,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大对相关支撑产业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形成良好的旅游经济发展环境,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区域经济;成都市;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性的助力。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层面所涉及的产业十分广泛,直接拉动了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经济增长;此外,旅游这一行为需求加强了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间接促进了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使产业经济更具有规模化效应。
一、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基本理论
(一)旅游业特点与界定
旅游业是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的为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而派生的一系列相关行业。旅游业具有开放性,近年愈来愈热的国际旅游活动带动了国际和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促进了国家间的收入和创汇效应,此外旅游业还具有关联性和敏感性的特征。
(二)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区域所生产的物质与劳务的数量。区域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一大指标,区域经济产业链条的连锁反应和发展可以拉动地区的收入效应、就业效应等一系列效应,并以此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快速增长。
(三)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关系
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具有关联带动作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求是不断递增的,不断追求一种优化的享受,游客对旅游的需求就是在满足基本生活之后(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大幅度增长)的更高一层的追求,旅游需求刺激了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旅游市场则进一步带动了资本的市场运转效率。
二、成都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实证研究
(一)成都市旅游业发展基础与优势
1.成都市旅游业现状
从近十年成都市的发展状况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成都市的支柱性产业,旅游的特性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了餐饮和交通行业的发展。成都市的旅游城市形象十分优秀,其对旅游资源的掌控和开发尺度把握得非常到位,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很多(如杜甫草堂、宽窄巷子、武侯祠、锦里等),其对景点的开发都是基于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进行的,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旅游的本真性。
2.成都市旅游业发展优势
旅游经营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对人、景、媒介三个方面的把握,人的需求和实现这一需求的行为拉动一个产业的系统化发展(同时直接间接的促进派生产业的发展),旅游业需要基本的有特色的资源作为旅游发展的最基础的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传统媒体则提供品牌塑造这一渠道。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旅游经营最基础的三方面发展成熟,且其自身提供的发展机会吸引了大股人潮,本身的文化底蕴也对外流露出神秘的吸引力。
(二)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
1.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
成都市地理位置优越,其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市被誉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和交通中心,同时是西南地区的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成都天府软件园是目前中国目前最大的专业软件园区,而其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则最有效的达到了就业的内销。成都市自身优势达到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三效合一,其优越的内部条件带来了强大的招商力度,使产业优势趋向明显。
2.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
近两年,国家各方面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顺时展潮流提出“经济新常态”、“互联网+”的发展方式。新理念的提出和政策的下发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传统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有了更多元的呈现方式,出现了“B to C”、“C to C”等商务发展方式,在这一改变的冲击下,商品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成都作为西部的战略执行高地,顺应号召综合运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进行经济的多模式发展。
三、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制约因素
旅游I作为一个涵盖多要素的具有高度产业关联度的综合性产业,在市场机遇和政府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呈现积极、快速的发展态势,但在不断创益和塑造的进程中也遇到一些瓶颈问题,需要进行长期的斟酌检验。
(一)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经济效益较差
目前,各旅游目的地提供的产品雷同,缺乏特色,旅游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操作愈加透明化,旅游业在这一影响下也承受着巨大的挑战,游客的眼光越加挑剔,更多的选择通过互联网购买世界各地的旅游产品。传统的产地产品外销形式受到严重冲击,这一竞争压力下,缺乏特色的旅游产品势必会被淘汰,也将带来经济效益的下滑。
(二)旅游体制结构落后,活动营销失衡
旅游业受到国家的高度保护,国家出台众多针对旅游经营的政策文件,国有企业在旅游行业占据经营特权,这使旅游的引进和激励机制逐渐偏离主题路线。除此之外,旅游作为无实体消费模式,游客只能通过感官进行消费评价,在旅游品牌的塑造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在这一失衡的状态下,还缺失了对旅游活动的营销策划和宣传,造成旅游经济整体规模的萎缩。
内容摘要:区域旅游经济是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来源之一,而其中城市的发展对于该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辽宁省的旅游中心城市进行测度,并对其进行联系度和隶属度分析,旨在发挥中心旅游城市的辐射效应,从而真正实现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双核联动”,最终形成辽宁省内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关键词:旅游经济 空间结构 辽宁省
空间结构是自然社会过程的运作及输出所隐含和组织的空间模式。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它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国外学者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提出并归纳的空间结构应用理论模型主要有区位论、核心―边缘理论模型。区位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应用到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的研究(Christaller,1964;Lundgren,1973; Miossec,1976; Gormsen,1981);Miossec(1976)和Gormsen (1981)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地旅游演变过程,并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Lundgren (1973)、Hills and Lundrgen (1977)和Britton (1980)建立了关于核心――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 model),他们强调了在旅游行为中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Pearce (1995)在讨论旅游规划时,将空间系统按尺度区分为全国水平、区域水平和地方水平三个层次。我国学术界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起源于经典的旅游地理区划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跨向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目前,国内关于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空间组织形态和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模式两方面。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现象的定性描述,在量化研究方面尚不够深入,并且研究尺度多局限于城市、风景区等较小的空间范围;从区域层面来看,结合区域空间结构运用量化实证研究方法研究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还有待于强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业成为辽宁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2007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16304.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13.1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加22.6%和35.3%。但在辽宁省旅游经济整体上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的同时,由于省内区域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差异,辽宁省内各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和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布局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随着辽宁省旅游业在空间上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旅游空间结构由于未能充分考虑旅游重点节点(旅游中心城市)与重点旅游发展轴线的集聚与辐射作用,由此划分的旅游区(产业集群)旅游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未能很好的处理集中与分散、公平与效益、从不平衡发展到较平衡发展之间的关系。优化空间结构是缩小区域旅游经济差距的重要途径,如何形成旅游经济分布与旅游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地区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旅游空间结构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辽宁省旅游资源,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有必要对全省旅游空间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使各地区能够合理定位,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各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利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分析工具,以辽宁省的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当前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辽宁省中心旅游城市的中心性测度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出辽宁省14个旅游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状况,依据科学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层次性的原则,并参考有关研究成果,笔者选取反映这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16个指标变量,指标名称分别为:X1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个)、X2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个)、X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X4国家级森林公园(个)、X5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X6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个)、X7星级饭店(个)、X8五星级饭店(个)、X9四星级饭店(个)、X10旅行社总数(个)、X11国际旅行社(个)、X12国内旅行社(个)、X13旅游总收入(亿元)、X14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X15国际旅游人数(人次)、X16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
本文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软件,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以2007年数据为例,对辽宁省旅游城市的中心性进行测度。具体方法如下: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标准数据矩阵;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正交相关旋转,算出特征值、特征向量值;计算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数;计算主成分载荷并建立载荷矩阵;计算出主成分得分,并进一步求出综合得分。对计算结果按主成分综合值进行排序,即可对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大连和沈阳的综合得分遥遥领先,两市中心地位凸显。沈阳和大连,一个是辽宁省的省会,一个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著名港口城市,它们相互关联、协调发展,构成了辽宁区域旅游系统中的骨干。沈阳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中心城市,对其所在区域的其它城市和地区具有带动、辐射作用;大连则行使着区域中心城市的门户港城的功能。从其空间耦合机理来看,沈阳寻求对应的港口城市大连与区外发生更为有效的联系;大连发展旅游则要依赖于沈阳的支撑。因此从空间布局角度分析,辽宁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具备“双核联动发展”的模式特征。
城市旅游经济的联系度分析
根据“引力模型”计算公式来测度辽宁省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用以反映中心旅游城市对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辐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和Pj分别表示旅游城市i和旅游城市j的国内旅游总人次;Vi和Vj分别为旅游城市i和旅游城市j的国内旅游总收入;Dij表示旅游城市i与旅游城市j的距离(统一采用城市间的公路里程),b为测量距离摩擦作用的指数,根据经验通常取2。计算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沈阳与其他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很高,抚顺(138.36)居于首位,位居其后得分较高的分别为本溪(61.73)、辽阳(39.70)、铁岭(29.65)和鞍山(26.41),说明沈阳与周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紧密,辐射效应强大。大连与其他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则很低,位居第一的沈阳得分仅为6.72,与沈阳相比,相差甚远,说明大连尽管中心性很强,但更多地体现在为更大区域空间提供中心服务,旅游经济发展偏重于国际旅游,再加上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地理位置过于偏南,因此对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辐射效应很弱,难以发挥中心旅游城市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分析
根据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来计算辽宁省中心旅游城市对其他旅游城市的空间作用强度,据此确定中心旅游城市的影响范围和旅游经济区的构成。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ij为城市i对中心旅游城市j的旅游经济隶属度;Rij为城市i与2个中心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量。计算结果见表3。
表3显示,辽宁省主要城市对中心旅游城市沈阳的隶属度排序中,抚顺(0.9923)位居第一,位居其后得分较高的本溪(0.9811)、铁岭、(0.9830)辽阳(0.9555)、鞍山(0.9091)和阜新(0.8742)均为内陆城市,沿海城市则得分相对较低,排名靠后;辽宁省主要城市对中心旅游城市大连的隶属度排序中,排名靠前是的朝阳(0.3529)、营口(0.3491)、丹东(0.2829)、葫芦岛(0.2135)、盘锦(0.1919)和锦州(0.1903),除朝阳外,均为沿海城市,而其他内陆城市则得分很低,排名靠后。这表明,内陆城市对沈阳的隶属度高于沿海城市,而沿海城市对大连的隶属度则要高于内陆城市。
将辽宁省主要城市对中心旅游城市沈阳、大连的隶属度进行横向对比,可以看出各主要城市对沈阳的隶属度均远远高于对大连的隶属度,沈阳对各主要城市的影响力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大连对各主要城市影响力的弱势地位缘于大连与其他城市的低旅游经济联系度,这种状况与大连的中心旅游城市地位极不相符,值得进一步思考。
结论
本文利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分析工具,对辽宁省的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目前有沈阳和大连两个中心旅游城市;大连尽管中心性很强,但却与周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对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辐射效应薄弱,致使对各主要城市的影响力与沈阳相比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中心旅游城市作用完全没有发挥出来;沈阳则与周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紧密,辐射效应强大,各主要城市对其隶属度高,中心旅游城市作用彰显;从空间布局角度分析,辽宁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显然具备“双核联动发展”的模式特征,但由于沈阳与大连中心旅游城市作用的此长彼消,辽宁省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实际上处于“核心极化”阶段。
综上,为了改变辽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核心极化”,真正实现“双核联动”,本文建议:
大连在未来战略取向上,应把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列为首要任务;同时,要改变当前旅游经济发展偏重国际旅游的局面,实行国内、国际均衡发展的策略,以提高大连中心旅游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利用辽宁省“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新战略的契机,构建以大连为中心,包括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五市的沿海旅游经济带。依靠优越的滨海旅游资源及区位条件,利用大连的中心旅游城市地位带动沿海各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形成辽宁省旅游黄金海岸带。利用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时机,打造包括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阜新、朝阳等七市的内陆旅游经济区,利用沈阳的极化效益带动内陆各城市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形成省内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增长极。
参考文献:
1.冯进松,苏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初探――以广西为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
2.马中华,刘继斌.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构建[J].经济地理,2008
3.靳诚,陆玉麟,徐菁.基于域内旅游流场的长三角旅游空间结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4.黄金火,吴必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J].地理科学进展,2005
5.史春云,张捷,尤海梅.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
[关键词]旅游业经济效应理论
一、基本概念
1.旅游业。目前概括起来,旅游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概念认为:旅游业是为了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联的行业。但这种太粗略的描述,让人很难把握究竟哪个行业属于旅游业的范畴。狭义的概念则认为:旅游业是在旅游者和交通、住宿及其他有关单位之间联络、代购代销,通过为旅游者导游、交涉、代办手续,并通过利用本企业的交通工具、住宿设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从而取得报酬的行业。
旅游业概念之所以难以确定,主要是因为旅游业涉及的行业广泛。但基本上可以分成吃、住、行、游、购、娱等几个部分。因此,旅游业应主要包括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通讯业、旅行社业、旅游购物经营业、旅游观赏娱乐业等几大部分。其中,旅行社、旅游交通及旅游酒店被看作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另外,虽然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组织不直接盈利,但由于它们在旅游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应纳入旅游业的构成之中。
综上所述,旅游业的定义可以做如下的描述: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2.经济效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的经济效应逐渐显现出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旅游业经济效应是指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目的地)经济的影响。它涉及到旅游收入、旅游就业、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增长、关联企业收入、关联行业就业、目的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各个方面。换而言之,是旅游者的消费对旅游目的地经济各种影响的总和。
二、旅游业经济效应分类
1.按照产生时间。旅游业经济效应按照其产生的时间,可分为即时经济效应和滞后经济效应。
即时经济效应随旅游收入流入旅游业内相关行业,能够在第一时间监测到。比如景区的门票收入。
滞后经济效应是指目前看不到、摸不着的,潜而没发的经济效应,它在时间上有一个滞后性,经历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2.按照经济价值。旅游业经济效应按照其经济价值,可以分为积极经济效应和消极经济效应。
积极经济效应是指旅游业对旅游地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有利)影响。比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会给旅游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居民就业。
消极经济效应是指旅游业对旅游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不利)影响。比如,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旅游地物价水平的提高,而它的涨幅超过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涨幅,就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生活上的负担。
另外,按照发展的观点看待积极经济效应和消极经济效应,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所以必须用动态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
3.按照表现形式。旅游业经济效应按照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经济效应和隐性经济效应。
显性经济效应又称为直接经济效应,是指旅游业的的发展引起的经济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等外在的、能直接表现出来的经济效应。这些从当年旅游年鉴统计数字就能知道。
隐性经济效应是指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应,但在形态上检测不到,主要包括诱导效应和间接经济效应。旅游者在旅游地的一系列消费活动,都会带来区域内经济收入的增加,把旅游地居民消费再次促进旅游地经济水平增长的经济效应称之为诱导效应。
三、影响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因素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影响经济效应的因素很多。根据布伦•阿彻尔(Archer)教授等人观点,影响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金额。旅游者在旅游地消费的金额决定着对经济效应影响的大小。旅游者在旅游地消费的金额越多,对当地的经济效应越明显;反之,则对当地的经济效应越小。所以,旅游消费是影响经济效应的根本因素,也是关键因素。它是旅游地经济效应的外生变量。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当旅游消费金额达不到一定数量时,其经济效应变现得不够明显。
2.消费结构。旅游者在旅游地的消费结构对经济效应中的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影响特别大。旅游者在旅游地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对当地的餐饮业、宾馆业、交通业、景区、商业和公共服务业带来可观的收入效应,同时还促进了就业。在消费结构中,如果用于吃、住、行在六要素中所占的比重过大,那么用于游、购、娱的花费较小,那么目的地的旅游直接经济收入就会减少,这对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也会减小,进而对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如果要促进旅游地GDP又好又快增长的话,必须调整好消费结构。
3.经济规模。旅游者吃、住、行的规模,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应。旅游目的地餐饮业、宾馆业、交通业的规模,吸引不同的旅行团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规模经济效应的古典解释,这种规模效应也体现在旅游业的方方面面。例如,随着乘客人数的增加,交通成本肯定会相应减少。餐饮业和宾馆业同样受经济规模的影响很大。
另外,经济规模大的地区比中等经济规模的地区更吸引旅游者,带来更广泛的经济效应。但不是所有经济规模大的地区都比其经济规模小的地区吸引旅游者,例如神秘的香格里拉、神农架特别吸引人。
4.关联程度。旅游业各部门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联程度,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经济效应。例如,推广有纪念意义的旅游产品时,少不了文化部门和宣传部门的鼎力支持。因此,旅游地对其各部门投入额越大,他们相互之间关联程度越紧密,支持力度也就越大,提供的服务和配套政策越完善,因此,带来的经济效应越明显。
参考文献:
[1]段强.旅游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旅游学刊,1999,(6):65.
[2]杜靖川,田里主.旅游经济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摘要:武陵源区是我国首批的世界自然遗产,随着近年国内旅游的升温武陵源区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对武陵源区发展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并就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武陵源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武陵源区;旅游发展
武陵源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主要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索溪峪、天子山两个自然风景区组成,面积390.8平方千米,武陵源地区石英砂岩比较多,而且在地表,经过流水的长期,形成了这一地区最奇特的景观——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武陵源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地区,分布着土家族、苗族、白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地区总人口大多数,具有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等。
一、武陵源风景区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的旅游热不仅带动了我国各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学术界也出现大批学者投入到我国旅游发展的研究中。向延平基于武陵山区的经验数据,研究了武陵源区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空间相关关系,表明该区域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密切关系外, 也反映了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集聚性、 同质性等特征, 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黄忠伟,黄梦哲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作者对比分析了我国大陆与台湾旅游发展的差异性,总结出旅游市场发育成熟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区域型旅游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另外其他学者也提出了诸如发展乡村旅游,低碳旅游,生态旅游等,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的区域型的发展模式最终也是以实现区域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二、武陵源风景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都必须要以保护为前提,旅游资源的禀赋才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武陵源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反过来会对资源禀赋造成侵蚀。当前武陵源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破坏、白色垃圾污染、水土流失等等。张家界市环境保护局2012年度环境状况公报表明,武陵源景区地表水水质2012年度各监测断面除黄龙洞达到相应功能区Ⅲ类水质要求,其它各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均未达到相应功能区Ⅰ类水质要求。据武陵源生态区建设规划(2005—2012)可得,目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66826亩,占幅员面积11%,其中,中强度以上的侵蚀面积高达54%。从全区水土流失的区域分布来看,较为严重的主要集中在坡耕地、油桐林粮间作地、紫色砂岩区的疏林及未成林造林地。
目前,武陵源旅游资源的开发仍以山水观光为主导,旅游开发的附加值低,模式简单易于复制和模仿,严重影响到武陵源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的趋势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丰富而具有特色,。武陵源的旅游发展还比较单一,未来发展的道路必须朝着多元复合型升级转型才能跟上旅游资源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也就是这种单一的模式阻碍了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的发挥。旅游发展的多样化可以赢得更多市场需求,多元复合型发展必然会在多样化发展的过程形成市场的集聚,这样才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更有力的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直每一个旅游景点的难题,武陵源区的旅游资源的发展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在政府的科学指导下稳步进行。武陵源区旅游的建设政府参与必不可少,旅游交通的建设、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保护等等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开发当中适当的引入市场的机制可以更好的解决一些政府力所不及的问题。政府主导与市场参与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好武陵源区的旅游产业。
三、武陵源风景区的发展建议
3.1深入挖掘武陵源区旅游资源禀赋
在经济空间中,各区位上的要素禀赋是不同的,区域性要素分布的空间差异从根本上说是绝对的、普遍的、长期的,从而形成区位优势差异。空间区域上经济活动的产出与区域性主导因素成对称关系。当经济活动与区域性主导要素相符,则产出遵循规模报酬递增的规律。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相同的生产活动在不同的区位上有不同的产出效果,从而获得不同的利润。
独特的自然风光是武陵源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但现阶段大部分的自然观光旅游的开发都停留在旅游资源的表层,利用效率低,难以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旅游景点。相比原始型观光旅游,基于区域视角的一体化综合开发,不仅要保留原始的自然景观,而且在开发中力求环保,在深入挖掘资源禀赋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自然资源的挖掘、改造和发展,需要更符合自然区位条件的现状,融入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从而形成更为强势的区域旅游景点。
3.2发挥武陵源区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活动主体根据特定空间的要素享赋差异进行区位选择,不同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上的集聚,而集聚经济的内在报酬递增效应以及循环累积效应进一步强化了集聚,促进了经济功能区的形成。因而武陵源区旅游资源集聚效应的发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区域型旅游发展模式就是要协调区域优势发展低碳生态的产业链,目前武陵源区的发展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吃、穿、住、行、游”等传统旅游产业层面,缺乏多元化、特色化的旅游品牌产品。其中区域型旅游发展模式融当下流行的低碳旅游与生态一体是区域一体化的可持续旅游模式。武陵源区域旅游行业规范、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质偏低,经济效益不高,政府主导的力量不足欠缺。,武陵源区地处偏远的山区,地区发展起步晚,经济发展落后,武陵源区自身人才不足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3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并重
旅游资源的集聚经济,会产生正的外部性经济,但是负的外部性也是经常存在的,这种负的外部性存在会削弱社会福利所得、打破经济自组织的内在机制,地方政府应积极参与作为这种负外部性的补充,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政府与市场互补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注重发挥二者的长处。市场可以在限定的范围内发挥资源配置的优势,以弥补政府的不足。对于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我们可能更多地需要政府的指导作用,避免市场逐利过程中不适当的行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注: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基于区域经济学的武陵源区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CX2013SP89项目负责人:邹瑶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杨新军、马小龙,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4.
当今,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是浙江省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截止至2012年底,浙江省去年共实现旅游总收入4801.2亿元,同比增长了17.7%,增长率远高于GDP的8%的增长速度。因此,旅游经济的增长拉动了浙江省GDP的增长。其中,国内游客3.91亿人次,入境游客866万人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1%和11.9%。实现外汇旅游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13.4%。面对大规模的旅游流动人口,浙江省的生态环境背负巨大的考验。如何在大力发展区域旅游的同时,保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浙江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的关系出发,研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发展和协调发展问题,并针对浙江省的现实情况提出促进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二、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生产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
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性,生态旅游以其低污染、低能耗和高产量的优势成为了备受推崇的行业。而生态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由于生态资源的不可流动性,区域生态资源的发展将促使高收入地区向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流入,有利于协调浙江省收入的再分配效果,促进了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
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托于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保护生态提供了资金扶持,因此需要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包括对空气、土壤、植被、水资源、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的保护,还包括对园林、农庄、古镇、风景名胜等改造过的资源进行保护。而这些资源正是构成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基础和母体,离开了这些资源,生态旅游将无从谈起。可将,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应保持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联,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同协调发展。
(二)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旅游产业一直呈快速发展的态势。浙江省旅游收入从2001年的52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801.2亿元,在十多年的时间内,浙江省区域旅游收入增加了4272.2亿元。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浙江省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为生态资源的美化供了资金基础。浙江省污水处理能力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正处于不断上升中,去年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已高达97.4%,同比增加了近1个百分点。此外,浙江省工业能耗消费也处于不断下降中,降低了生态资源的损耗,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贡献了一份力。
从浙江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来看,2012年全省降水总量为2134.7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为2069毫米,水资源总量为145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2656.2立方米。全省总用水量为22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1.4%。去年共完成39695公顷的造林面积,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0.97%,同比增长了0.39%。2012年污水排放量为2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8.1%,污水处理率为87.9%,同比增长了2.8%。虽然污水的处理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污水排放量的提高也给浙江省带来了较多的生态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促进浙江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施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治理相协调的发展战略,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应相互促进且相互制约,旅游经济的发展应当以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增加经济收入为目标;二是实施科学的生态景观管理战略,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保持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建立生态资源的立法制度,健全区域环境的立项评估、质量检测以及预防体系,促进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浙江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
(一)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着重指出,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来促进浙江省生态环境改革是浙江省旅游业长久稳定发展的根本任务之一。而通过改良生态环境来推动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浙江人民密切关注的大问题,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结合点就是合理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并以此来实现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要实现两者的协调,要不遗余力地抓好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城市作为一个规模庞大、内部网络结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先天就具有明显的依赖性、脆弱性和高度人工化特点,正因为如此,城市也很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城市环境治理中,以绿化和湿地为典型代表的绿色生态系统是其中最主要的具有生命力和自净能力的组成成分,该系统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持城市生态运行平衡以及城市市容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浙江省内各大城市也已越来越意识到目前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是非常之举,省内所有城市已将绿地建设水平作为城市化水平和生态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准。而对于浙江省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和企业都应加强对绿地和湿地的保护,以突显绿地和湿地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的作用。在企业生产发展和政府调控和治理过程中,必须加快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进程,并加大森林景区和湿地景区的开发和保护,以全面发挥浙江省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提升浙江省城市旅游的价值。
(二)浙江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促进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协调的方法。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明确旅游业发展方向,提升旅游业综合效益。为了使浙江省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齐头并进,首先必须明确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根据浙江省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进行有选择地发展,以彰显特色。以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视角来看,旅游规模的扩张和旅游景点的粗放型发展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因此浙江省各城市应抓紧生态旅游的热潮,优化旅游业的产品结构,将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从数量式的扩张不断转移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的轨道上来。在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游客在旅途中不断领悟生态教育知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和健康旅游的良好氛围,推进浙江省城市旅游业的效益最大化。
2.规划生态基础设施,完善游客管理制度。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与否对一个地区生态旅游建设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浙江省各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理应成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点。在经济上,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反映了该城市的整体建设水平;在生态上,生态基础设施体现了该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生态基础设施的完善对浙江省城市旅游环境的优化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进作用。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上,主要做好以下方面:恢复城市内部和周边的自然环境;保护城市的绿地和湿地系统;保证城市生态资源的多样化。
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产业集聚
1.河南旅游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发展问题
旅游产业渐渐发展成为河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到2013年,我省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将突破4.13亿人次,2012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6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3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7%、20.0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个和6个百分点。然而旅游业在全省发展非均衡化严重。在区域总体布局方面,郑州、洛阳、焦作、开封是河南省四大强势城旅游市。其中,郑州旅游产业最集聚,洛阳、焦作次之,开封第四。这些地区发挥了自己的区位累积势能,以期带动、促进、支援不发达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业部门结构方面,河南省核心层次产业和中间层次产业的收入比例均高出其他省份,而基础层次产业的收入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达12.34个百分点。同时旅游热点高度集中,河南省旅游形象与品牌地位的树立主要贡献在于少林寺,洛阳以及七朝古都开封和四朝古都安阳等开发不够。
2.河南旅游业区域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2.1 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
区域自然禀赋指与区域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种自然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生物、自然生态条件和自然资源等。自然禀赋是区域旅游业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区域间的自然禀赋差异是很明显的。各地光、热、水、土条件不同,均能形成旅游业区域性专业化。
2.2区域人口和劳动力条件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行业,一定的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一方面可以降低劳力成本,提高服务业的质量,提高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河南省是个人口大省,人口总数量近亿,劳动力资源丰富,占据全国第一。全省有国际国内旅行社640多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3家),旅游涉外、星级饭店300多家,旅游车船公司55家,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50多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元,旅游从业者每增加1人,可增加4.2个就业机会,旅游业产出每增加1万元,社会总产出可相应增加3万元,远远高于其他第三产业,属于典型的消费型产业。
2.3 交通区位与旅游业区域经济
区域交通运输条件是指某区域内部的城市间(或居民点)及区域与外界进行人员往来和物资交流的方便程度。交通运输条件是旅游业区域经济发展先决条件。旅游业易产生交通区位集聚,即指旅游产业沿着交通便利的地区聚集的现象。旅游产品具有固定性,旅游者必须亲自抵达旅游目的地才能使旅游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因此,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至关重要。交通区位成为影响旅游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郑州旅游产业之所以发展的最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交通区位好,以郑州为中心开通了十字高速公路,京广、陇海、京九、焦枝、新荷等多条铁路在郑交汇,这些便利的交通为郑州旅游业的区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3.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聚、区域性主导产业的形成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l9世纪末,马歇尔在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马歇尔之后,产业集聚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比较有影响的有: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从产业转入地看,承接相对于本地区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有利于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形成产业集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从产业转出地看,转移出企业的生产线,有利于企业总部全力研发新产品,创造新的科技含量高的集聚。其次,从产业集聚形成后的发展趋势看,产业集聚也会引起产业转移。在某一地区形成产业集聚以后,采取集聚方式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显著高于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的地区,就会吸引其他地区的企业向产业集聚地区实行产业转移。这不仅包括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从分散地向集聚地转移,还包括相关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的转移。这种集聚的形成不但能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创造社会价值,而且还能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
微观产业集群主要以区域旅游单元为对象,依托于区域单位的核心吸引物,在区域单位范围内,所有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微观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如河南的郑汴洛、豫东平原旅游经济区、豫西伏牛山旅游经济区、桐柏—大别山旅游经济区、太行山等景区缺乏统一规划,旅游区域间缺少有效合作,没有形成合力,影响和制约了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旅游产品档次不高、结构雷同,在旅游消费中比重过低。景区文化娱乐项目单调,游客夜间文化娱乐贫乏,有些重要的景区景点食宿条件还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灵碧.石油企业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研究[J].经济经纬.2006(6).
[2]张广智王军茂魏国强.河南省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农村经济.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