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6:52: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共享单车的核心技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共享单车在一线城市算是深入人心,大家都习惯对路边随处可见的小黄车或者小橙车扫一扫,然后骑走,想停就直接关锁,只要路上单车够多,用户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单车出行。
这个简单的概念补充了城市的公交系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私车拥堵,让最后3公里之内的出行变得轻快和环保。
然而这个市场,入场门槛不高,模仿者众,摩拜和ofo是现在的领先者,早已把其他人抛在后面。我们可以看到,小鸣单车、骑呗等单车也开始起步,但根据猎豹全球智库监测到的安卓端数据,目前国内单车APP根据周活跃渗透率排名,摩拜和ofo依然是前两名。双雄的争夺已然开始。 竞争开启
资本先行站队。
2016年10月10日,ofo公布了C2轮融资,加上此前滴滴的C1轮数千万美元的投资,ofo的C轮融资共计1.3亿美元。两天后,摩拜紧随其后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和高瓴资本、华平投资、红杉资本、启明创投等,具体金额不详,而在稍早的9月C轮融资中,这个数字是1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入局对摩拜而言意义非凡,QQ和微信是巨大的流量入口,导流作用举足轻重。
而网约车新规让滴滴面临可能在一线城市失去大批司机又因为供应不足而失去用户的风险,此时投资ofo单车对以“大出行”为目标的滴滴有一定补充作用。
同时,两家公司也开始提升各自产品的使用体验。摩拜向来被诟病车身太重,座椅调节不便,而ofo的密码锁易被破译、单车本身容易被损坏的弱点也加大了运营成本。
2016年10月9日,ofo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宣布进入“3.0时代”。新车3.0版,和摩拜单车一样采用了不易损坏的实心胎和转动车铃,同时更换为圆柱式转盘密码锁,成本较此前上升了100元左右。
十天后,摩拜在京沪两地召开新车会,推出轻骑版单车Mobike Lite,除了保留智能锁等核心技术,整车样式向传统自行车靠近,添加了车筐,并且将智能发电机更换为车筐底部的太阳能发电板,成本降至几百元,费用也降低为每半小时0.5元。11月16日,摩拜又进行了第三次产品升级,经典版和轻骑版都在硬件上做出了改良:座椅高度可调节,发电机由重变轻,刹车装置也更耐用。
无论是台前的体验升级,还是幕后的资本助力,双方都希望尽可能在最短时间里抢占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市场,让用户手机里的第一个共享单车APP是自己那家。
两家公司采取不同的方式。摩拜选择从城市街区开始布局,已经攻占了北上广深、成都、宁波、厦门、佛山。ofo的思路相反:城市,无非是复制数倍的校园。12月16日,ofo正式进入厦门和成都,投放城市达到24个。
ofo联合创始人兼CEO戴威告诉《财经》记者,现在他们把市场拓展分成三层。校园是重要的切入点:半封闭的环境、无替代交通工具,刚需加持,潮汐效应明显,管理容易。第二层是中关村、望京这样的商业或居住的集中区,即白领市场。“现在我们正在打的就是第二层市场,第二层打下来,就拿到了热点区域。最后进军第三层:车辆集散的停车网点。”
摩拜和ofo的出现,令人联想到前两年出行市场上滴滴与快的之战。背后的资本及使用效率很重要,是否理解和吃透政府管制空间也非常关键。
目前,共享单车明显还处于政策的舒适区中。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邓峰对《财经》记者表示,网络经济中,很难有充分的竞争,如果出现寡头竞争,也不能算坏事:“只要不形成像滴滴一样完全一统的局面,对消费者都是有利的。”
邓峰认为,滴滴之类的网约车介入的是一个受政府管制的、定性不清的下游市场,目前网约车遇到的所有麻烦都是由这个市场的特性决定的。“相较而言,自行车的公共性比较弱,它体积小,不造成拥堵,人身和交通事故风险低,还可能解决城市问题,因此初入市场时得到了政府支持。”
从Uber转投摩拜任CEO的王晓峰显然深知政府对出行行业的影响,此前摩拜在上海城市区内投放时,就利用了政府所划定的停车白线。双方还展开大数据方面的合作,11月4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的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上海城市摩行指数”,依托摩拜单车智能GPS中记录的大数据,排列出摩拜单车在上海各区的使用状况,试图反映上海市民使用自行车出行的动态。
目前,ofo和摩拜都各自在招聘网站上了招募政府关系团队的信息,这样的态势在互联网创业公司中并不常见。 现金流可观
所有人都在问摩拜和ofo,你们怎么挣钱?盈利模式是什么?两家公司的运营者都已经不耐烦了。
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向《财经》记者表示,外界比我们自己都更关心摩拜如何盈利的问题。坦率地说,盈利模式不是目前考虑的重点。
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有着很稳定的现金流,这点尤其讨投资人的喜欢。一位投资摩拜的投资人向《财经》记者表示,如果以每辆车每天使用频率10次来计算,无论是摩拜还是ofo的单日现金流都非常可观。“我们对这样健康的现金流非常满意。”
摩拜并未公开自己的投放总数和单车日均使用率,但ofo的数据是一个参考。戴威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ofo单车投放数量已经达到16万辆,每辆车的日均使用率为6次-10次。
也就是说,简单以投放数量乘以日均使用率下限乘以1元的使用费用来计算,ofo每天进账近百万元。当然,为了吸粉,ofo有过一些红包打折的促销手段,这会让账面上的数据缩水一些。
ofo一辆单车的成本是300元,单车损坏率相比摩拜而言会更高。《财经》记者从ofo了解到,包括人力和物料在内的维修成本,每辆车日均0.2元。“即使考虑到所有的折旧费用和员工费,目前每份订单的盈利也很大。我们现在有接近100万的日订单量,再加上每辆车收取99元的押金,现金流是健康和稳定的。”戴威告诉记者。
摩拜的车辆要贵很多。摩拜单车上海总经理姚呈武表示,每辆运动版摩拜单车的造价约3000元人民币。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如果每个城市都投放1万辆以上,仅生产成本就至少是1.2亿元。按照每半小时1块钱的单车使用费用计算,每辆单车日均使用需达到8次以上,才能在一年之内收回成本。
外界纷纷猜测摩拜将会把目光投向大数据或是广告运营。王晓峰称摩拜现在的阶段没法考虑这么远的问题。不过,探索盈利模式的脚步正在加快。近期,摩拜计划推出部分收费服务。其官方网站上悄然出现了VIP会员注册的入口。VIP会员资费是10元每月,但摩拜方并未向用户透露收费服务的具体内容。 是共享经济吗?
摩拜的所有单车都来自B端的自建工厂的制造和投放,ofo此前有十分之一的车辆由C端共享得来,但所谓的C端共享也是用户贡献自己原本的车子,即C端彻底放弃所有权,最终对于ofo来说也全部是自营。
C端在供给侧的贡献几乎忽略不计,这让业界质疑其共享经济的成色。
邓峰表示,市面上的共享单车,其本质是分时租赁。分时租赁的一个典型代表是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的“分时度假酒店”,由于管理等诸方面的缺陷,在当时产生了很多法律纠纷。
通常认为,共享经济的核心是网络效应,它通过搭建一个合理有效且自带病毒式传播属性的平台,连接两个C端:对Airbnb而言是房东和房客,对Uber而言是司机和乘客。而租赁经济追求的是规模效应,也只有高速造车、大量铺货、占领山头,才能撬动自行车出行这个巨大的传统产业。比如ofo明确的发展计划是“城市大共享”,在今年底之前,通过连接C端和车厂,使其单车总数超过100万辆。
单车玩家们显然另有理论。从A轮开始投资摩拜的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刘二海告诉《财经》记者,“共享”是和“独享”相对应的概念,如果说独享是自己买的自己用,共享就是一个物品很多人用,既包括服务端的共享,也包括资产端的共享。
所谓服务端,典例如美国的car pool lane(拼车专用道),指在交通高峰时段专门预留给那些除司机外还搭乘一名或多名乘客的机动车道。每辆车最少要载有2人到3人,目的是提高车辆的平均人员通行量以缓解交通拥堵。所谓资产端,有些资产是个人闲置的、分散在各处的,有些资产则来自公司的统一生产或采购,刘二海认为,Uber属于前者,摩拜属于后者。
共享之辩衍生的问题是,由于在供给端不是纯粹的共享,单车作为“准公共资源”大规模进入市场后,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某种负外部性,即外部成本,是指单车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对他方产生了不利影响。
6月6日,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圣邦股份,股票代码:300661)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达4.47亿元。发行价格为29.82元/股,上市当日即上涨44.00%,收盘价42.94元/股。
近年来,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本土模拟集成电路企业的崛起使中国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水平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不少国内高端模拟芯片空白得以填补,在某些产品领域甚至达到和超越了世界先进水平,展现了良好发展势头。
那么,圣邦股份成功上市,有着怎样的过人之处?
专注于信号链+电源管理
圣邦股份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模拟芯片的研发与销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的经营理念,经过多年发展,掌握了先进的模拟芯片设计与开发技术,研制出一系列具有高可靠性与一致性的模拟芯片产品,同时与国内外知名终端整机厂商、电子元器件经销商、晶圆制造商以及封装测试厂商建立了高效联动机制,并以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现已成为国内领先的高性能、高品质模拟芯片设计企业。
其主要产品为高性能模拟芯片,覆盖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两大领域,拥有800多款可供销售产品型号,可广泛应用于通讯、消费类电子、工业控制、医疗仪器、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涵盖了包括智能手机、PAD、HDTV、笔记本电脑、可穿戴式设备、VR、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共享单车、新能源、物联网等在内的各类新兴智能终端产品。公司的核心技术以及自主研发的多款产品处于先进水平,如静态电流300nA的微功耗运算放大器、工作电流300nA的超低功耗比较器、输入失调电压典型值3μV的高精度运算放大器、六阶视频驱动器、1:2000大动态背光LED驱动器等产品。
同时,圣邦股份一直以“多样性、齐套性、细分化”为产品发展战略目标,自设立以来,不断增加新的产品系列,细化产品功能,拓展应用领域,以满足客户不断增加的多样化需求。对每一款产品的质量与性能进行严格把关,一方面选择具有高可靠性、一致性与产品良率的晶圆生产厂和封测厂作为供应商;另一方面对每一款新产品进行全套高标准的测试,通过测试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丰富产品线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其中,圣邦股份的信号链类模拟芯片产品目前主要为各类放大器芯片(包括运算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和视频驱动器等)、模拟开关及接口电路等,电源管理类模拟芯片则涵盖LED驱动电路以及线性稳压器、DC/DC转换器、CPU电源监测电路、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过压保护电路及负载开关等非驱动类电源管理产品。
政府支持+竞争优势突出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与基础,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国家高度重视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自2000年以来,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1月,国务院《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相对2000年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该政策被业界称为新18号文。新18号文首次提出鼓励、支持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加强产业资源整合,将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持提升到和件产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除了政府支持,圣邦股份自身也具备多项优势。
首先是技术优势,圣邦股份已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共拥有六十余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二十余项已授权专利。公司拥有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四部门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和工信部颁发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认定证书”,曾多次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08年以来,便连续多年获得《电子工程专辑》颁发的“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品牌”奖。
其次是产品与性能优势,圣邦股份产品普遍具有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抗静电能力强、可靠性高、采用小型绿色环保封装等优点,工作温度范围一般达到工业级(-40℃~ 85℃),部分达到汽车级(-40℃~125℃)。公司多款产品的性能指标与国际知名厂商的产品相同或接近,微功耗运算放大器、高精度运算放大器、超低功耗比较器、高阶视频滤波器等产品系列在个别参数指标上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指标,打破了国外厂商在这些产品领域的垄断。
1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
1.1 发展速度快,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
从我国乘用车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
从销量方面分析:从2000年至今,自主品牌同合资品牌一样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自主品牌并没有因为加入WTO后受到国外产品的冲击而出现销量下滑。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有上升,说明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
从同比增速上分析:从2000年到2007年的八年中2000年、2003年和2004年自主品牌的同比增长速度低于合资品牌,对汽车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贡献不相上下;从同比增速之和分析:自主品牌总增占速度高于合资品牌,说明自主品牌过去七年的递增速度大于合资品牌,呈现出较为迅猛的发展态势。
1.2 自主创新成为发展主流
十五届六中全会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奇瑞、吉利、华晨等企业在上海、北京车展的强势亮相备受国人瞩目,也为中国民族汽车企业未来发展带来了希望。2008年的北京车展,面对跨国汽车巨头强大的参展阵容,一汽、上汽、东风、奇瑞、吉利、长城和比亚迪等国内汽车企业毫不示弱,纷纷携最新研发的自主品牌汽车高调亮相北京车展,其数量接近890辆展车的三分之一。数量之多超过历届北京车展。
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等合资企业也制定了未来五年的自主创新目标: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上汽集团将投资100亿元,新增自主品牌汽车5万辆,形成车身自主开发能力,2010年自主品牌占总量的30%,并具备整车和发动机开发集成能力;一汽集团2008年推出以顶级红旗概念车HQD为原型的红旗旗舰车型,初步形成较完整红旗产品系列。
1.3 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
虽然自主品牌在2006年在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欣喜,但是我们从市场和产品方面分析一下是不是自主品牌真的走出困境实力大增了呢?从销量排名中可以看出自主品牌的含金量不足,虽然夏利、QQ、旗云销量都达到10万辆以上,但是单车价值量都在5-6万,只相当于捷达、伊兰特的1/2,雅阁、领驭的1/4。所以销量大,销售价值量却很低。另外,对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经济型轿车,价格成为其市场竞争中的主导因素,上述车型的销量又是通过杀价换来的,众所周知,每次降价潮几乎都出自夏利,而奇瑞更是标榜每款车都成为同级别车的价格标尺,专家估计QQ的单车利润在500元左右,利润率为1.25%低于国际汽车行业平均3-4%的利润率,更远远低于目前国内车市的20%的一般利润率。也就是厂家是以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的。
2 目前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2.1 汽车企业的重新整合趋势
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汽车工业掀起一股跨国兼并和改组狂潮,自1998年德国的奔驰和美国的克莱斯勒合并后,美国福特收购了瑞典的沃尔沃的轿车部,并扩大了对日本马自达公司的控股权到法国雷诺控股日本日产、美国麦克重型货车。形成了所谓的“6+3”格局。但是由于国家间管理理念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并没能给合作带来预期的效益。所以新一轮的更富理性的整合以及集团内部的磨合将继续进行。像韩国大宇那样通过盲目扩张而自我发展的企业将继续受挫并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专家预言,随着竞争的此消彼长最终国际汽车市场也终将只存在5-6家“巨无霸”集团公司。
2.2 生产方式的转变趋势
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推动了世界汽车生产方式的转换,以全球制造、全球采购、平台战略、模块化通用化生产的生产方式正在形成。平台战略就是在一个不变的总成和零部件生产平台上生产多品牌、多款型的汽车。比如德国大众的PQ35平台就同时生产奥迪、高尔夫和开迪三款车。通过平台战略可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精简生产过程,发挥经济规模效应,改善生产批量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模块化生产是汽车厂把最耗费人工的装配环节向零部件制造业转移,由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整车的各个总成,整车厂负责整车的开发与品牌。模块化生产有利于全球性的采购,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整车厂的组装效率。高成组化是指将汽车零部件分成若干系统和模块,按系统和模块成组生产和供应。这样可以简化协作关系,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提高零部件的生产水平,降低零部件生产成本,提高整车厂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德国大众从捷克采购发动机总成、西班牙采购底盘总成到巴西进行组装,各协作方都无法掌握汽车的核心技术。 2.3 新型绿色的设计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剧增,在给人们带来舒适、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公共问题。在保证强度硬度的情况下,塑料、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化材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来减轻整车的质量,减少驱动能耗;运用电子、信息、网络等技术来控制发动机工作,减小油耗和尾气排放。欧洲90年代提出“3L车计划”,1998年大众公司首先推出百公里综合工况耗油2.99LLupo车,它采用了先进的3缸TDI柴油机。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推出了Freedom CAR计划。集中在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其目的是在不使用燃油的前提下,研究价格可接受的、没有排放污染的、并且不影响安全性、灵活性和选购自主性的全功能轿车和卡车。在环保方面,欧洲采用了Ⅳ号标准,美国分阶段实行的Tier标准,北京也实行了相当于欧洲IV号的中国四号排放标准,并有多款混合动力车或燃料电池车为北京奥运会服务。为此动力集成控制系统、多气门、后处理装置以及涡轮增压直喷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同时,各大汽车公司都致力于燃料电池和双燃料、双动力系统的研究,专家预测未来的汽车企业排名将根据掌握最新的燃料电池技术的先进程度来确定。
3 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的战略选择
我国的汽车工业要想摆脱高能耗、低收益、受牵制、阻发展的“巴西道路”,就应该在技术突破、产业聚合、市场转移的大趋势下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顺应新的潮流谋求新的发展。
3.1 集团化战略
(1)从国家方面的具体措施。
第一,国家出台具体的政策法规。我国汽车类企业产权隶属关系复杂,各个地方为保护各自利益,阻碍有实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对生产能力小的企业的收购重组活动,国家要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保障市场行为的进行。第二,政企改革方面,积极推行国企的企业、社会职能分离。允许国有股减持,改革企业领导的考核制度,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允许其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第三,灵活的金融政策。增加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贷款额度,放宽上市融资限制。
(2)从企业角度的具体措施。
第一,优势互补或强强联合式。不能够仅仅为了扩大规模而重组,要根据优势和竞争能力的扩大而联合。主要目的有:和其他整车生产厂家结盟,拓宽品牌结构;向产业价值链前端延伸和零部件企业结盟,理顺零部件的供应体系或者和研发机构、大专院校结盟,提高新产品的研发效率;向产业链下端延伸,参股商企业,控制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第二,吸纳国外资本形成战略同盟:允许国外投资公司入股,共同开发产品,占领市场;和汽车产业欠发达国家在国外联合建厂进行CKD生产并在当地销售。
3.2 后发优势战略
由于我国民族汽车工业企业起步晚,底子薄。没有能力支付动辄几个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发展受到缺乏技术和人才制约,而这两种资源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汽车产业分工的逐步细化而被从汽车生产企业分离出来,我国企业可以以相对低廉的价钱获得。有一些研发模式可以选择:
购买整合:购买老牌汽车公司的股份来拥有设计能力,如上汽并购罗孚获得了它的设计团队及未上市的多款车型资料。
合作开发:让自己的工作团队和世界领先的设计公司共同开发产品,锻炼研发队伍,如奇瑞派出研发人员和奥地利的AVL共同设计发动机。
高薪聘请:利用国外专家的管理经验带动企业质量、技术等方面快速得到提升,如奇瑞聘请三菱的专家寺田改善企业的现场管理。
3.2 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研发之路
我们的企业可以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作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进行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由于我国汽车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普遍较低,而采用产学研的分工合作方式,能使外部技术资源的内部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和自主研发或技术引进相比,企业花费更少的精力和财力,来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政府如果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措施有意识地引导和促进这种合作,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产学研的相互作用,加速创造出更多新技术新产业的萌芽。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来自大学、研究机构、企业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长明.中国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J].国家信息中心,2005.
1
中国物联网发展总体态势
(一)中国物联网处于产业爆发前期,各企业寻找战略机遇
物联网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物联网应用的普及和逐渐成熟,推动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百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
(二)物联网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与智慧化升级
从技术角度来看,物联网可以被认为是物体的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处理的一种智能网络。当前,全球物联网进入了由传统行业升级和规模化消费市场推动的新一轮发展浪潮。传统产业的智能化与智慧化升级成为推动物联网突破创新的重要契机,具有规模巨大、带动性强的特点,是世界各国发展竞争的焦点。随着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和新技术变革的出现,各国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工业4.0”、中国“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其根本出发点在于抢占新一轮国际制造业竞争制高点。
物联网技术是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将推动在产品、设备、流程、服务中物联网感知技术的应用,网络连接的部署和基于物联网平台的业务分析和数据处理,加速推动物联网突破创新。具有入口级市场规模的物联网应用,包括车联网、智慧城市(社会公共事业、公共管理)、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等成为当前物联网发展的热点领域,主要原因一是规模效益显著,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业务分布范围广,利于释放物联网广域连接的潜力;三是面向消费市场具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并具有高附加值。
2
物联网产业关键环节重大进展和产业生态构建情况
(一)物联网平台进入蓬勃发展期,竞争日益激烈
根据2017年6月IoT Analytics对其物联网平台报告进行的第三次更新,目前全球物联网平台企业已经由2015年的260家、2016年的360家增长到如今的450家,其增长幅度接近25%。物联网平台具有较强的行业性,从大的方向来讲,主要集中在toC(物联网面向消费者用户端)和toB(物联网面向商业服务提供者端)两个领域。在toC侧,21%的企业提供智能家庭服务,其他领域的应用则占比较低。在toB侧,目前大多数供应商聚焦于工业/制造领域,占比32%,其次是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和移动通信领域,占比均达到20%以上,健康、物流、零售等领域也显现出不小的潜力。物联网平台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IoT Analytics的执行董事长预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物联网平台市场,许多初创企业也会纷纷踏入该领域,这将导致该市场呈现更加严重的碎片化。
图1 2017物联网平台领域分布
资料来源:IoT Analytics
国内物联网平台市场较国外起步晚,缺少成熟的应用案例,但是2017年国内物联网平台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图2总结了48个支持开发者模式的物联网平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国内企业。2017年,阿里、腾讯、华为都提出了推动物联网平台发展的战略。根据预测,2020年我国物联网平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0万亿人民币,在这个“钱景”向好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物联网平台出现和崛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个群雄逐鹿的市场,企业更需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并保持自身的行业特色。
图2 48个支持开发功能的物联网平台[1]
资料来源:百度百家号·物联网调查
(二)物联网操作系统面向物联网新需求不断实现升级优化
物联网操作系统介于计算机、手机等复杂的操作系统与简单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之间,除具备传统的设备资源管理功能外,物联网操作系统还需要考虑硬件设备的多样化、物联网碎片化的特征,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提供统一的编程接口。物联网操作系统具有模块化、内核可伸缩、云端适配、自组网等技术特征,作为一个公共的业务开发平台,可有效节省物联网应用的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为物联网的统一管理和维护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打通物联网产业的上下游,加速物联网生态环境的培育进程。
(三)物联网产业生态构建进入高速发展期,各大企业加速物联网生态布局
目前,中国的物联网建设如火如荼,物联网产业生态构建进入高速发展期。一是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逐步成熟为推动物联网生态构建提供了发展条件:物联网部署成本不断下降,相比十年前,处理器价格下降了98%,传感器价格下降54%,带宽价格下降97%;物联网技术不断突破,NB-IoT(窄带物联网)、LoRa、Sigfox等低功耗广域连接技术的提出为万物互联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数据处理能力明显提升,大数据整体技术体系初步形成,信息提取、知识表现、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迅速发展;云计算的成熟和开源模式降低了企业构建生态的门槛。二是全球物联网应用增长态势明显,万物互联时代开启,为物联网生态构建提供了发展空间:物联网发展极大激发了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创新活力,带动智能制造、车联网、新材料等行业交叉融合创新,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物联网发展将进一步带动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能源、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产业投资空间不断扩大;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新产品不断涌现,不断刺激新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消费需求,开辟制造业发展新空间。三是标准化、开源模式和知识产权的推进为规模化的物联网生态发展和有序竞争提供基础共性环节。
在此背景下,中国各大企业纷纷布局物联网生态战略。2017年全联接大会上,华为首次提出“平台+连接+生态”的物联网发展战略,并现场呈现了华为企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全貌。2017年阿里巴巴在其举办的云栖大会上表示物联网也是阿里巴巴的战略之一,并推出全新的物联网平台Link,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格局聚拢生态朋友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也都在积极构建物联网产业生态,依托自身网络优势,进一步开拓新领域,运营新网络,拥抱万物互联新时代。中国电科提出了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从物体描述、发现、交互和安全四个核心技术展开研究,构建全国物联网基础设施,激发更广泛的潜在应用,打造物联网生态。爱立信与中国联通联手打造语音物联网基础支撑平台、物联网加速器平台、工业物联网应用等多项技术及解决方案,致力打造全新的物联网生态圈,拉动物联网产业链的融合与发展。
3
我国移动物联网发展情况
(一)移动物联网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模式和途径
移动物联网是基于移动手持设备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让所有的东西都联系起来。有三个必要条件:感应处理终端、传输通道、控制处理平台。移动物联网体系覆盖面极广,可实现现实世界中所有物体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共享。 移动物联网是移动通信、移动终端、物联网三大领域碰撞和融合的结果,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模式和途径。
移动物联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模式和发展途径,目前在国际上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和发展指向。但从全球物联网的发展中,可以看到移动物联网正在经历着爆发式增长,尤其是随着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加速,移动化的物联网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移动物联网作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模式,已经悄然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最初的概念期到如今的逐步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将移动物联网纳入战略规划中。移动物联网开放的平台为客户、运营商与开发者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合作模式,其产业和应用的联动发展更是为未来市场的快速增长做了良好铺垫。
当前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共识,移动物联网必将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产业升级、民众生活改善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可穿戴设备成为移动物联网的代表性产业
在创新技术的驱动下,可穿戴设备、智慧零售、共享经济等以物联网为主要工具的商业模式正取代工业物联网成为物联网商业化的主流,甚至是引领未来几年物联网快速发展的新生力军。随着成本减少和技术的进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得以更为贴近用户的日常活动,以可穿戴设备、新零售和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ToC经济体系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得以快速崛起。
1、行业持续增长,以设备为端口获取数据
可穿戴设备以多种形式为用户提供便携式的智能娱乐和监测服务,并以此获取用户日常行为数据。兴业证券研究所《物联网行业研究报告(2017)》指出,2015年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爆发年,全年增速超过470%,在2016年后增速趋于稳定,预计2019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可达到487.1亿的市场规模。
图4 可穿戴设备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
就目前产品种类而言,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头戴类、腕带类、携带类和身穿类产品,其中以腕带类的智能手环、手表为主流,并与智能手机蓝牙连接作为主要数据传输手段。
可穿戴设备作为物联网在用户端最早实现的直接应用,凭借它的便携性和满足用户对健康等数据指标的追踪需求在近几年迅速打开市场。
图5 全球物联网市场投入处于持续增长阶段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
目前国内智能可穿戴市场的主要领军者有苹果、三星、小米、Fitbit等信息技术厂商,而他们之所以在这块领域进行大规模的布局,一方面是为了和其他智能产品形成生态闭环,另一方面更是为了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具有商业价值的用户健康数据。
2、数据需求贯穿了用户和供应商的商业行为
对于数据的了解和应用贯穿了用户对可穿戴设备使用的目的和供应商的盈利模式。从用户端层面来看,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的目的首先集中于对自身健康数据的追踪,根据AC创新平台统计,以此为目的的用户比例达到 70%以上。
追踪数据的结果则引出了他们针对日常运动饮食和健康调整等其他消费行为。其次,50%—60%的用户基于GPS定位和消息提醒而使用可穿戴设备,借助产品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满足了他们对于这两方面的需求。
从开发商角度来看,可穿戴设备的销售只是前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将设备作为物联网端口的布局,将获取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商业化行为。
搭建与自身硬件产品配套的软件平台是几乎每个开放商的必行之路。一方面以平台为纽带链接自身的其他产品,与可穿戴设备形成生态闭环;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开放化和数据共享,以精准营销、引入餐饮、零售和保险等第三方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
3、低功耗技术有效解决可穿戴设备痛点
从技术角度来看,影响用户购买或者持续使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痛点主要有两点:设备难以独立于手机和电池续航效果差。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智能手表目前已具备离线支付功能。这就意味着在智能手机之后,手表也将成为用户移动支付数据的收集端口。
相比之下,智能手环的功能仍集中于对用户健康数据的采集跟踪,因为蓝牙通讯手段的单一性使其连接范围依然受限于10米之内,数据的传输无法做到独立于手机或实时同步。智能手环续航能力差主要是由手环内多类传感器和蓝牙通讯的功耗造成。
在低功耗技术的发展下,特别是NB-IoT的推广应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对于能耗低、覆盖广的通信需求将得到满足。NB-IoT媲美于4G的覆盖距离使得智能可穿戴设备有望独立于手机并直接向后台传输数据,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与此同时,NB-IoT远低于蓝牙的功耗程度将大幅提升可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长,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三)移动物联网的主要特征
具备位置感知、移动管理、服务集成三大特点的移动物联网已成为物联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移动物联网的移动管理
对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安全性以及业务连续性等方面的管理,使终端与移动物联网的联系状态达到最佳,进而为各种移动物联网应用提供服务。移动管理的六个关键元素为:移动设备管理、移动应用管理、移动内容管理、移动策略管理、移动费用管理和身份管理。移动管理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链路层接入策略、多接口与多连接、用户无关的漫游切换等。
2、移动物联网的服务集成
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移动物联网产业将与全球同步进入发展成熟期,与之相关的各类应用都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除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三大产业级应用市场外,车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消费级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普及。因为面向物的移动物联网服务需要贯穿物体的全生命周期,物体归属关系的不断变化、物体智能配置差异以及服务方式在开通、激活、休眠再激活等状态之间的切换,导致移动物联网的服务集成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打造物联网服务平台,即移动物联网连接平台和移动物联网业务使能[1]平台成为当务之急。其中移动物联网连接平台为客户提供包括感知连接、管理连接、诊断连接与安全连接在内的高体验、差异化的通道服务;移动物联网业务使能平台为移动物联网业务开发者提供连接能力、适配能力等方面的服务,以及面向开发者提供相应开发工具,使得移动物联网产业链开发者能够降低开发与技术成本,与细分领域合作,使得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整合,加快应用的发展。
(四)移动物联网发展趋势
1、大型企业进入移动物联网市场,引领行业发展
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公司已与多家运营商在全球范围进行了基于NB-IoT技术的物联网方案实践。从2015年2月至今,华为已联合沃达丰、上海联通、中国电信、澳洲东南水务、阿联酋电信等国内外企业,开展了智能停车、智慧水务等业务的应用测试。华为海思、高通、Intel、Nodric、锐迪科、联发科、中兴微等均在积极研发 NB-IoT 芯片,并已在 2017 年投入商用。高通的 MDM 9206 目前可支持 Cat-M1(eMTC),后期可升级支持NB-IOT。Intel的XMM7115、XMM7315 调制解调器可支持NB-IoT。华为自主研发的 NB-IoT 的终端芯片已支持规模商用,并预计后续每月发货 100 万片。中兴的智能停车解决方案也已经在深圳等地成功试商用。华为已经联合澳大利亚东南水务公司(South East Water)启动NB-IoT技术在水务行业的应用项目。华为还与沃达丰成功开展了使用NB-IoT的智能泊车试验,并于2017年上半年开始投入商用。智慧跟踪系统通过NB-IoT系统传递GPS定位信息,可进行宠物位置管理、自行车防盗、旅行箱位置管理、快递追踪、老人追踪、易失物品防丢失等方面的应用。
创新型移动物联网也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共享单车,2017年2月,ofo与中国电信、华为达成合作,三方共同研发基于新一代物联网NB-loT技术的共享单车智能解决方案,中国电信为ofo提供无线网络资源,华为为ofo提供NB-IoT芯片,并提供网络技术支持。NB-IoT技术能够帮助ofo适应更加恶劣的环境,包括地下停车场、隧道、以及建筑物密集的地区,同时全新的智能锁续航能力更长,且开锁时间将远低于目前智能锁5-10秒钟的水平,解锁成功率也将大幅提升。
2、移动物联网消费市场将扩大规模提升价值
从目前国内相关业态的发展形势来看,各类传感器正不断向着微型化、低功耗的方向发展,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也在不断迭代,云计算与精准定位服务能力的加强更进一步提升位置计算能力,目前三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都在不断加快。
据统计,市场对“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需求占移动物联网项目总需求的20%,在巨大的需求拉动下,2020 年全世界智慧城市总投资额将达1200 亿美元。而在消费级终端方面,车联网市场的发展也将驶入快车道,据预测,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338亿美元,至2025年更将上升到2162亿美元[2]。
移动物联网将产生大数据,如何使这些数据真正产生价值,为企业所用,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各类应用在受益移动物联网技术发展同时,也会对移动物联网的技术与服务提出了新要求。《移动物联网产业发展(2017)研究报告》指出,随着高精准定位服务普及,未来所有场景下取得的数据可能都必须加上精准时空坐标,以实现更准确的储存、管理、挖掘及利用,这将催生出“时空数据资产”这一全新的概念。
3、5G商用将为移动物联网产业带来爆炸式发展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英文简称,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这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整部超高画质电影可在1秒之内下载完成。除此之外,5G网络在传输稳定性、传输容量上也较4G网络有明显优势。因此,5G网络一旦商用,将为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奠定发展基础。
根据多个国际标准组织的工作安排,2018年首个版本的国际5G标准将正式出炉。业内分析认为,5G标准公布后,全球主要运营商将展开5G网络部署工作。工信部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2020年启动5G商用服务。根据工信部等部门提出的5G推进工作部署以及三大运营商的5G商用计划,我国将于2018年进行大规模试验组网,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最快2020年正式推出商用服务。
5G将给移动物联网技术带来爆炸式的发展,如自动驾驶技术、便携式可穿戴的医疗设备、AR/VR技术等,都是万亿级别的市场。5G不但会成为全球通信产业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也会为各项新兴信息技术的崛起创造机会。目前,包括华为、中兴、高通、爱立信、诺基亚在内的全球通信企业,均已围绕5G展开积极布局,以求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占领先机。
4
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物联网概念不应过度炒作,要脚踏实地投入科研,发展实体产业
近5年物联网产业热度呈指数级升温,与物联网有关的公司层出不穷。这些物联网产业领域的公司来源有很多途径,其中一大部分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下由初创的互联网软件开发商转型而来的。在这些企业眼中,物联网无非是互联网上面加了一点新概念,类似于同一个游戏在安卓商店和苹果商店里只是平台不同而已,玩法都是一模一样的。这些初创企业本身就只有软件开发能力而没有硬件基础,并且没有真正理解物联网的价值,导致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被冠以物联网的名义,和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理念“万物互联”并没有较强的相关性。与现在热炒的大数据和区块链概念一样,不是拥有了大量数据就是大数据,应该把重点放在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上,使其发挥价值;区块链也不仅仅是分布式账本那么简单,只拿来炒作价格如过山车一般的比特币。
另外一部分涉足物联网产业的公司是互联网与信息通信行业的巨头企业。这些巨头企业有足够的资金紧跟技术演进过程中的每一个热点,将物联网产业向其主营业务方向引导,利用其话语权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向限制在了网络层面,导致物联网底层的传感技术没有得到与之地位相符的支持力度,物联网产业变成了互联网盛世的附庸。
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倡导各界理性看待物联网产业发展,对其科技发展曲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能盲目追求短期的利益,要关注长期的科技积累,脚踏实地做好科研工作,发展实体经济,避免物联网产业成为泡沫产业。
(二)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让物联网技术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随着外国科技与金融界对新概念的炒作,关于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不胜枚举。一些大型的咨询公司为了配合客户企业的营销战略,会周期性推出一些新的概念并加以夸大,用美好的愿景吸引投资。
同时,国内外学术界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意图也很明显,对于同一个事物分别按照不同的名称和一套说辞纳入自己的逻辑体系中,久而久之,对于下一代网络的描绘益趋混乱、益趋复杂,人们对于屡次无法兑现的愿景产生了厌倦,阻碍了物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
物联网、移动物联网、智能制造、物理信息系统、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等这些名词让人眼花缭乱。就算请一个业内专家来仔细分辨,也很难让人信服地将其区分开来。这些概念和背后的科技与资本势力暗自较量,各自划定一个范围互相排斥,既浪费了资源又阻碍科研进步。
在当前的局面下,政府应该出面将各自为政的物联网科技与产业统一整合,将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这两个最终极也最复杂的概念之间的关系理清,按照有利于国家前沿科技创新和行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使两者深度融合,互惠互利。
(三)政府主导的核心工业应积极寻求变革,与市场共同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根据帕累托法则,工业占据着中国80%的经济份额,所以工业领域的变革,将带来的价值远远大于消费领域,而核心的工业又掌握在政府手里,物联网与核心工业的结合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予以切实有效的支持。
在过去的一年中,经常听到人们谈到2017年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元年。但是一年过去了,物联网产业,尤其是移动物联网产业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实质性铺开。如果没有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核心工业以物联网为载体实现产业升级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命题。如果在2018年,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新的政策,那么利用物联网实现工业去落后产能、高端制造业产业升级等等,就指日可待了。
(四)发展物联网产业帮助解决老龄化提前等严重社会问题
老龄化问题是我国未来要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老龄化可能导致社会劳动力缺乏,社会福利体系负担过重,进入未富先老的窘迫境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以物联网为引领的产业升级将帮助国民经济实现稳定增长,降低人口结构带来的社会经济风险。
比如发展物联网产业,可以把最低端的劳动力用机器替代。也就是说,尽管劳动力减少了,但过去低端劳动力的工作由机器完成,人力资本顺次向更高价值产出的岗位转移。那么劳动力仍然是足够的,也就能保证价值产出能力能够持续提升而不会被老龄化削弱。
物联网产业中最被看好的方向之一就是健康与医疗,这与老龄化社会的需求紧密相关。物联网可以使医疗从医院扩展到家中,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利用其时间上的优势,超越传统医疗模式对于老龄化疾病的治疗效果,使物联网成为老龄化社会必需的科技手段。
(五)在政策与技术层面消除安全问题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擎肘
物联网产业中的很多方面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摄像头,智能恒温器等设备。通过对它们的信息采集,可直接或间接地暴露用户的隐私信息。由于生产商缺乏安全意识或因为成本问题放弃了安全模块的设计,致使很多设备缺乏加密、认证、访问控制管理等安全措施,使得物联网中的数据很容易被窃取或非法访问,造成数据泄露。近期频繁爆出的摄像头泄露隐私事件,直接使公众对物联网失去了安全方面的信任,使物联网产业中与日常生活方面的部分步履维艰。
[关键词] 能源瓶颈 能源控制 全球生产体系 价格操纵 消费示范 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1-0106-06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社会得以繁荣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自进入工业化时期以来,能源在任何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生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世界各国大量开采煤、油、气等化石燃料,但总是供不应求,多次出现全球性或区域性的能源紧缺,进而导致经济起伏、衰退,甚至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日俱增的能源消费缺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瓶颈,同时也是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因素,更是事关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的核心要素。因此,控制全球能源的分配与流向成为强势国家追求操纵国际经济秩序、主导国际分工和全球生产体系的主要手段,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军事和防务战略、能源政治和能源外交,以及在很大程度上受此影响的能源地缘格局,便是这一手段的典型特征。从这一意义上说,强势国家对全球能源的控制成为引发全球经济增长中能源瓶颈的首要原因。
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性与
传统能源需求缺口
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性为强势国家控制全球能源流向提供了便利。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意味着强势国家只要较低成本地控制主要的能源品种,便能够掌握能源结构的大局。事实上,油气和煤炭资源便是强势国家追求的战略性能源,其中尤其以石油为甚。
人类社会至今已经历了三个能源时代,完成了两次能源变革,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在过去的50多年里,煤炭和石油作为传统主流能源尽管在世界能源消费所占的比例由1950年的84.6%(分别为55.7%和28.9%)下降至2002年的61.2%(分别为20.9%和40.3%),但与天然气、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相比,仍然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俄罗斯除外),是绝大多数国家首选的能源品种,且核电技术仅为少数国家所掌握。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全球能源消费快速增加。20世纪的100年时间里,世界能源消耗量增加了约9倍,而在19世纪只增加了1.5倍。1998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为85.2亿吨标准油,较1970年增加了一倍。据国际能源机构《200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测,2000-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预计年均增长1.7%,最终达到约153亿吨油当量,新增需求约61亿吨。美国学者杰瑞米・里夫金认为,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2020-2040年世界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到2070年要翻两番,2100年要翻三番。在主要的能源品种中,石油的战略价值更为明显。石油资源的价值在上世纪被证明以来,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石油资源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世界石油资源富集地区石油消费少,而石油资源稀缺地区石油消费多,从而产生资源的供求矛盾。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中亚、俄罗斯等地区,其中,中东地区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的64.5%,而石油消费只占世界的5.8%,作为世界石油消费“三大中心”的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储量分别仅占世界的6.0%、1.8%和4.2%,却消费了世界石油产量的绝大部分。其中,亚太地区已成为仅次于北美洲的新能源消费中心,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十年间该地区能源产量在世界生产总量中只增长了0.5%,但其消费总量却从19.9%猛升到26.9%,增长了7个百分点,其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成为世界石油消费第一增长大户。2005年,十大石油消费国当中有两个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为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大国,日本第三,印度第六,韩国第七。这4个国家总的石油消费最为7.927亿吨,占全球年石油消费总毓的20.6%,占亚太地区石油消费总量的70.9%。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未来20年内,世界石油消费将以1.98%的速度增长,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而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将从现在的10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15亿吨左右,原油年产量将下降到3亿吨左右,石油净进口最将超过12亿吨,亚太地区的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因此,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与竞争已是当前各国经济运行和国际政治交往的重要内容。并且,全球能源消费在整体上的短缺态势给发展中国家留下较小的能源利用空间和谈判能力。
石油资源的供求矛盾使得控制石油资源成为强势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进而成为强势国家对当今世界发展主导权争夺的焦点,石油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强势国家争夺石油资源及其控制权的结果,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发展势头。
强势国家主导全球生产体系
构建中的能源约束转移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强势国家主导的生产体系的构建,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导致了各国经济利益共同化、经济安全共享化。但是这一利益共沾、安全分享的程度在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分配是不一样的,强势国家往往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能源(尤其是石油)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成为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焦点。遵循着这一逻辑,一方面,强势国家自身进口和消耗巨量的石油,例如美国消耗的石油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4,进口石油超过其消费量的50%,并且大量进口石油以建立战略储备体系,2001年美国《国家能源政策报告》中,强调“美国目前正面临70年代石油禁运以来最严重的能源短缺”,提出的应对政策虽然包括鼓励革新和采取新技术,寻找可替代能源,但重点仍然是设法从国外获得更多的石油来源,“把能源安全当做美国对外政策的当务之急”,而波斯湾“将继续成为美国利益的关键”;另一方面,强势国家通过控制全球能源体系主导着全球生产,通过产业调整与升级将能源约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能源约束的转移成为强势国家能源控制最有效和最隐蔽的方式,不仅降低了自身对能源的依赖,而且发
展中国家“不可抗拒”地甚至主动地进入了强势国家编织的全球生产“网络”。
随着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国际分工模式及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分离、重构及转换。产业分工突破了国家界限,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以及产品内分工转化,以纵向分离和协调为重要特征的全球生产网络已经逐渐形成。一大批跨国公司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以最优方式配置于全球市场,成为了全球生产的领导者。据统计,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的1/3,国际贸易的2/3,全球专利的70%,技术转让的80%,外国直接投资的80%。全球100强跨国指数在20世纪90年代整体呈上升态势:由1990年的51.1上升至1995年的51.5,2000年这一指数已经达到55.7,这说明强势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集中度的提高,以及对某些产业部门的垄断控制,在全球生产体系中已经占据了支配地位。
随着温特制生产方式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日益普及,强势国家通过其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支配地位,以产品标准和商业游戏规则的制定来控制世界资源(人才、资金、稀缺的自然资源)的流向和经济产出(进口、出口)的流向,在全球范围内构筑起符合其利益的生产体系,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强势国家的核心企业将自己的资源集中在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维护品牌、维持市场标准、加强服务市场等低能源甚至是零能源投入的高利润环节。而需要大量能源投入、严重污染环境、折旧加快的生产领域被逐渐梯次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NIEs)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例如,康柏、戴尔、IBM都开始在全球大规模地采购零部件组装为成品,甚至直接采购已经组装好的电脑产品再贴上自己的品牌标签,配送到全球各地市场。与此相反,像中国近两年吸引外资达到500亿美元,其中大多数项目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消耗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在本国资源相当紧缺的情况下,从巴西、澳大利亚等国进口大量铁矿石。这一产业转移的结果是,强势国家逐渐摆脱了本国的能源依赖和环境污染,而新兴工业化国家(NIEs)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经济增长的能源瓶颈中。
广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承接了能源约束的转移,在强势发达国家的技术控制下,甚至可能被长期锁定在产业价值链低端。以中国为例,其承接的国际转移产业以来料加工为主,占到了50%以上,其生产仍处于低端的、低附加值的、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序,被牢牢锁定在价值链低端,这造成了中国有限的资源被廉价输出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在中国,要产生1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是世界水平的3倍,日本的7倍。中国正在为这种高耗能的增长方式付出沉重的代价。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年因此造成的工业产值和人民健康方面的损失达1200亿美元。以这种方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于国民福利和产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相对有限。在外资企业获得了巨大市场份额,甚至垄断我国某些产业的同时,国内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却进展缓慢,甚至在一些产业内形成了严重的技术依赖,外资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日趋加强。
价格操纵与消费示范:强势国家
能源控制的重要手段
强势国家除了以国际产业转移为手段控制着全球能源以及经济产出的流向,还通过操纵能源价格、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消费示范,来实现其对能源体系的控制,进而控制着全球生产体系。
(1)强势国家通过影响甚至操纵能源价格主导全球生产体系。石油是既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又是一种战略武器。在冷战期问,美国就曾经通过在较长时期内压低石油价格,来遏制前苏联这个产油大国的发展。冷战结束后,石油价格逐年上升,尤其是近几年来,石油价格飙升,操纵能源价格日益成为强势国家攻击正在逐渐成长且可能威胁其利益的对手的重要手段。2002年6月纽约市场每桶原油价格为24.29美元,2005年1月4日上涨到43.91美元,2006年7月14日,更蹿升至78.4美元,在4年的时间内世界原油价格上涨了3.2倍。油价持续上涨有可能引发石油消费国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威胁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据预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每涨10美元,美国、日本、欧盟经济增长率将回落0.2%、0.4%、0.5%,而发展中国家平均回落幅度将高达1.5%,而像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受到的冲击则更为惊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强势资本控制上游石油开采公司的股权;通过先进技术控制下游的炼油产业;通过石油运输、销售渠道控制石油的最终流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世界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也在随之调整。然而世界能源的主要消费强国凭借自己的资金、技术和军事实力,垄断了世界石油的生产、定价(销售)、运输和加工,竭力维护它们对石油资源的垄断地位。美国是当前唯一能有效影响世界石油价格的国家,然而它在面对高油价时并没有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因为高油价对美国的损害已与过去大为不同了,经过20世纪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美国为防止油价高涨危害经济做了大量准备。美国认为它能承受100美元的价位,只要不是突然中断,它就可以不管。强势国家的石油储备政策也使市场的需求更加紧张。目前,美、日、德三国的实际储备规模(政府储备加民间储备)都超过国际能源机构规定的相当于上年进口量90天的水平,分别为158天、161天和127天。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石油储备国,据美国能源情报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5年8月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已经达到7.05亿桶。日本也是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石油储备国,石油储备水平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67天增加到现在的169天。欧盟的石油储备量也从最初的60天增至2003年3月的90天。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每天需要进口300万桶石油,在“入世”迫使中国逐步与世界接轨的情况下,油价飚升使中国在原材料上耗资巨大,最终持续经济增长将受到影响,经济与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进入2004年以后,每次石油价格的上涨,中国、印度等后发国家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都成为强势国家强调的重要原因。加上不怀好意的西方主流媒体对于这一因素的大肆渲染,致使在欧洲和北美,人们都将高油价有意无意地归咎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需求。近10年来,大量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巴西、中国、印度等后发国家普遍进入工业化阶段,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剧增,加剧了全球经济增长的能源约束。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水平越高,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按照钱纳里的一般标准工业化模型。可以
判断人均收入水平层面各国工业化的水平或阶段,2005年印度GDP总值0.7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人均GDP为692美元。这一年,中国GDP已经超过2.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4,人均GDP达到1703美元。由此可见,印度的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中国处于工业化中前期将近结束阶段。历史经验表明,进人工业化阶段后将需要更多能源为生产提供动力。在过去10年中,中国和印度能源需求的增量占了世界能量需求增量的大约40%,最近5年更达到50%。国际能源署(IEA)2006年的《世界能量展望》预计,如果现有政策不变,在2004年和2030之间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40%将来自于中国和印度。IEA预测,到2030年,中印两国石油需求将比现在增加日均1200万桶,即相当于目前美国消费量的一半。曾以《石油风云》这一力作闻名于世、现为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会主席、美国战略能源研究与开发特别研究组主席的丹尼尔・耶金曾说:“世界总体石油生产能力的增长必须满足来自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中国和印度主导的需求增长。”中国、印度等国日益成为亚太地区新的能源消费中心。然而从统计数字来分析,中国在2005年分别消耗了世界上14.7%和8.5%的能源和石油(总量上仍然比美国的22%和25%低);印度是世界上第六大能源消费国,占世界总消费不到4%。这说明真正能对国际石油价格产生影响的仍然是那些传统的石油消费大国,且不说它们在面对油价上涨时无动于衷的自私做法,它们道义上的指责还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引入了大量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查道炯指出:事实上,这些需要能源消耗的产品,在全球其他任何地方都需要生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只不过是将能源消耗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这些生产力的转移,是不会因为国际油价的提升而发生很大波动的,因为国际资本总是会选择最有利可图的地点。
(2)强势国家通过消费文化析示范作用,使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路径依赖,陷入了对能源高度依赖的泥潭中。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消费的全球化,消费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人员流动,大大加速了全球消费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全球流动的各类人员,不断将新的技术信息与实践以及各自的文化观念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有力地促进了消费文化的激荡与磨合,必然导致各地消费方式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日常生活品味的逐渐趋同,带动了全球性的现代消费的新潮流,例如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和因特网业务的快速增长正是消费全球化的有力佐证。目前消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表明,美、日、欧等强势国家和地区通过示范效应,将自己的消费标准变成了世界消费标准。强势国家几乎每天都在推出其引以自豪的通用性产品,把它们的触角深入到全世界每个角落,通过消费其产品而认同其文化。强势国家利用跨国公司在世界消费品市场上的压倒性优势,在全球市场进行广告宣传,使得其所倡导和宣传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逐渐成为全球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标杆学习”消费方式。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渐进入工业化,它们在学习和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容易对外国的工业化路径产生依赖,将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视为高品质生活的标准,人均收入的提高促使人们的消费需求转向汽车等能源密集型产品,一些主要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把关联度大的汽车工业作为本国的主导产业来发展。然而,在发达国家的消费文化的大力入侵和示范下,汽车除了单纯地发挥交通工具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成为奢侈消费品和身份地位的象征,造成了消费者追求大排量豪华车的“汽车本位”心理和攀比效应。可是,这类汽车在消费中产生的能源需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已经不是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通向其工业化道路中所能承受的。目前,中国在进口原油中有30%被汽车消耗,今后这个比例还会继续提高。从单车消耗来看,中国汽车工业的油耗水平远远高于欧美日等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每辆车平均每年耗油高达2.28吨,而日本只有1.1吨。在欧洲和日本市场,小排量汽车占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