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英语课堂教学常规

英语课堂教学常规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6:52: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英语课堂教学常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英语课堂教学常规

第1篇

论文摘要: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体育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严格执行,尤其要抓好课堂常规建设。抓好课中常规,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体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体育课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一样要制订课堂教学常规,以此规范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体育课堂教学又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因此为了维护规范体育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教学活动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必须建立一系列的体育教学常规来规范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种行为都必须受到一定行为规范的约束。体育课堂如果完全由教师兴致之所至地随意发挥以及学生自主自觉的任意行为,体育教学不但可能与我们预期的目的和效果背道而驰,也许还会发生很多意料不到的伤害事故。课堂常规就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运用课堂常规教学手段,不但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还能从组织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首先要认真执行教师自己的课堂常规制度,同时要求学生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课堂常规,以此加强他们组织性、纪律性、规范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从而使体育教学获得应有的预期效益。

1.抓好课堂常规训练与教育的意义

课堂常规规范了学生上下课整队、变换队形、脱换衣服、学生练习、课堂讨论、收拾器材等,克服学生纪律松散、行为散漫等浪费宝贵教学时间的不良习惯。

教师运用课堂常规教学,不但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还能从组织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1.1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体育教学的宗旨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活动能力”。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方法,无论进行怎样的改革,体育教学都必须有一个正常的、稳定的秩序以达到最终目的。而维系这个正常的教学秩序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常规,通常又以课堂常规为主。课前良好的课堂常规,可以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目的、要求及练习的注意点。从而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使学生较好地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体育教师在入学初的教学课上就要向学生宣布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当然,教师在向学生下达课堂常规要求时应该注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接受),并且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严格执行。一旦学生形成自觉行动,师生的教学行为趋于稳定化,教学形式即可以寻求创新,组织形式也可以相应灵活,体育课堂也能在一种稳定的条件下得到新的突破。课堂常规保证了体育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并使体育课上得张弛有度,宽紧适量,轻松活泼达到和谐状态。

1.2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理论、技术、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常规的实施,对师生同样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师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处于顺利状态下,能够节省大量时间用于教学,使学生快而准确地学会并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处理这样那样不合体育课堂要求的问题,比如说教师课前没有布置场地、器材,到学生练习时才去准备;学生在集中讲解时吵闹、互相推操、随意插嘴等,课堂教学就不得不中断。这样不仅耗费大量宝贵时间_,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积极性也将受到严重挫伤,教学目标也就很难实现。所以,只有严格的一丝不苟地执行课堂常规才能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3严格的课堂常规是防止发生伤害事故的重要前提。体育课堂主要特点是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重点在运动场上借助于一定的器材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同时收到增强体质的实效。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不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区别对待原则,也或缺乏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又如果学生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在非投掷区练习投掷或任意穿越投掷区,组织纪律性差等等,都可能造成伤害事故,轻者影响学习和工作,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发生运动伤害事故常与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堂常规认识不足有关,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运动伤害事故后,亦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使伤害事故不断发生。

为了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上应向学生经常灌输安全教育,把体育课堂常规教育深深植入学生脑海中,并严格要求学生遵照执行。 1.4严格的课堂常规教育有助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主义思想等优良品质。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的一个主要场所。良好的教学秩序有赖于学生对课堂常规的认识。体育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特征,决定了对学生在组织纪律方面应提出更高的要求:集体活动时能统一调度,行动一致:分散练习时做到“活而不乱”。学生思想觉悟高,组织纪律观念强,课堂常规能遵守,自然能够推动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使学生的思想修养人格情操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2,体育教学课堂常规是一个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复杂过程.具体包括:

2.1集合整队要求。在上课铃正式打响前,体育委员应在指定地点集合好队伍,检查人数,报告出勤。集合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能做到快、静,队伍要齐。如有学生迟到,先要报告,经允许后站到排尾而不能插到队伍中间。教师集中讲解时,学生不能插嘴打闹,有不同意见要等教师暂停讲解时举手提问。这样做能尽量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2服装穿戴要求。这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一样,必须穿适于运动的服装上课,冬夭不准穿大衣、戴帽子、围围巾,夏夭女生不准穿裙子。禁止穿凉鞋、拖鞋、皮鞋,不得携带徽章、小刀等尖硬锐利物品上课,做到服装整洁,仪表端正大方。

2.3每次课目的任务要明确,教学重点突出,讲解时要贯彻‘精讲多缭,原则,给学生做出比较正确的示范动作。要根据不同项目提出不同的安全要求及保护措施。

2.4教学内容安排方面,要遵守循序渐进、个别对待原则,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尽量避免单一,防止因局部负担量过大引起损伤,应加强全面训练。学生练习也应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在一节体育课中要把较难的费力大的动作练习放在基本部分的前面或中间。练习的强度,重复练习的次数等,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2.5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运动要求。剧烈运动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量可根据学生特点、气象条件和教学训练情况而定。全套准备活动要循序渐进,以身体感到微微出汗为宜。

运动练习结束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做一些较轻松的身体练习,使身体逐步过渡到安静状态。做整理运动时量不应大,尽量缓和、放松。

第2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师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

   (一)师生主体错位现象严重

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环节的基本矛盾。从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来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始终都没有改变过,课堂上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的教师在处理该教材的过程中,要么出几个问题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试讲,这种做法都是片面的。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要不断地转变自己的主导角色,或者充当总指挥,重新构思,编排课堂练习活动,力求与学生平等地完成课堂教学活动。

   (二)课堂上始终存在满堂问现象

合理的使用设问,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教学水平。在对新教材的教学设计上,教师应针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设问,尽力创设语境,形成师生思维互动的局面;此外,教师应该会问,问时应做到典型、精确、灵活与巧妙。目前,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有的教师会设置些浮浅、简单的问题反复问,这种模式会使教学方法给人的感觉是教师口若悬河,而学生却极度紧张,教学没有太大的意义。

   (三)滥用教学媒体和教具情况依旧存在

如果能够合理的使用教学媒体,那么就能改变传统的"教师一枝粉笔、一张嘴,从头至尾一言堂"的局面,也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而,许多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频繁地使用教学媒体,该用的教具用,不该用的教具也用。结果,导致整节英语课鼓声、钟声、歌声不绝于耳。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滥用教学媒体和教具的现象,应该引起教者广泛关注。

   (四)重视教法,却忽视了学法的指导

有的教师片面注重教法,而忽略对学法的研究。譬如多数高中生在对词汇的记忆方面主要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却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前不会预习,课堂上根本就不知道听哪些内容,听什么,今天学的明天就忘了。针对这一现象,高中教师们就要研究教材,重视教法,认真备课,并结合着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一)英语课程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

1、从学习的形式上看,将"传统的灌输式"变为"互动式"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特别重视学生课堂上英语知识的消化,教学中重视课内知识的封闭传授,对于课内外方法的开放学习十分轻视,长此以往,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就使学生缺乏创造性。

在课堂上极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的主体得到充分的再现。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一律放手,使学生能自学;凡是学生能够参与活动的,学生必须参与。总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培养学生和老师互动式学习,这才是当今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方法。

    2、从英语学习的内涵上看,要将"课堂中学英语"变为"生活中学英语"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性和灵性。语言强调的是交流,因此,要做到在生活中学英语,形成"教、学、做"统一的教学思想。总之,英语教学应该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二)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合作式教学手段

1、师生合作

网络时代,学生可能在某些领域所拥有的信息量会超过教师。因此,师生合作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途径。

 2、生生合作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座位进行重新布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某些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确保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

教师要注重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和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不能将个人情绪带到课堂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无定法,活化教学手段

新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要贯彻着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要降低学习坡度,化难为易,就需要活化教学手段。单纯的采用探究性学习,没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就谈不上有创新,总之要容易引发探究反映才是成功的教学手法。

三、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时效性采取的策略

(一)建立起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教学为主动。

(二)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英语教学中,和谐、平等的课堂师生关系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途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应该走进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与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心灵相通,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

   (三)建立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

随着教学内容不断增大, 在课时一定的情况下,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就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必须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具体教学内容,以便调动起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组织全班进行活动,并充分照顾学生的具体条件和个人特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 但总的来看,教师应该通过在英语课堂中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吸取教训,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它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合理利用 多媒体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在探索具体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的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呢?笔者就此谈几点实践中的感悟。

一、注重课件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致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离开课件,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只能成为摆设的花瓶。因而课件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脚本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自然地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易于接受,而不因使用多媒体,就把本来简明的东西非要搞得花里胡哨、“枝叶”繁杂。这样只能使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二、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英语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几何级”的飞跃,这已为无数的实践所证明。但是,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成了“放映员”,就会带来过犹不及的后果。

(一)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如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

(二)注意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频度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甚至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事实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缺少语言训练的时机,即使有所训练,也很不足。

第4篇

摘要:B-learning是传统课堂教学C-class和网络平台学习E-class混合互补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提出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精神。桨凳踞合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目前正在进行的高职英语B-learning改革尝试,讨论了高职英语B-learning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及其效果。

关键词:C-class;E-class;B-learning;英语应用能力

一、引言

B-learning是现在教育界高度关注的热点之一。教育工作者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2001又开始进入低潮的网络学习(E-Learning)进行理性反思后,认识到E-Learning和传统的课堂英语教学C-class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二者的关系不是谁取代谁,而应是取长补短互相补充。于是,整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式B-learning应运而生,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B-learning的概念2003年底由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引进。何教授认为,所谓Blended Learning(B-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课堂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B-learning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及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等都发生改变。

二、基于C-class和E-class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B-learning的教学设计

本研究结合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目前正在进行的高职英语B-learning改革尝试,讨论高职英语B-learning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及其效果。

1.研究对象

我院2010级某专业1班(实验班56人)和2班(对照班58人)参与此次研究,实验时间为两个学期。实验前的前测(入校英语摸底成绩)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班的英语平均成绩(65.831,66.024)和标准差(9.863,10.027)相近,p=0.694>0.05,两个班的语言水平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即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综合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2.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安排

对照班采用常规英语课堂教学C-class,每周6课时,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及配套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每两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实验班的常规英语课堂教学C-class为每周4课时,使用教材及进度同对照班,同时加上每周4课时的斯坦福英语E-class进行B-learning。实验班的斯坦福英语E-class以网络、多媒体、软件、语音识别等高科技手段为载体,与常规课堂英语教学C-class相结合,实验教学两个学期,探索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新途径,以期构建有效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1)实验班的斯坦福英语网络平台学习(E-class)

斯坦福英语网络平台的每个单元以情境创设的会话为线索,依托于语音识别、流媒体控制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呈现了大量生动的、有针对性的人机互动练习,包括会话语音选择、词汇、语法、发音、听写、听力、文化等部分,强调学生听说的输出训练。学生体验的是情景式、语音人机智能互动性的职场英语学习模式,有助于推动高职英语教学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重交际能力特别是职场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转变,从而和传统课堂英语教学C-class强调的生活英语应用能力有效融合相辅相成。

斯坦福英语网络平台的在线学习进度可以体现层次性梯度分布。在常规英语课堂教学C-class中,很难同时设计并完成有梯度、涵盖所有学生要求的教学目标。斯坦福英语课程的PT(Placement Test)以量化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便于教师对学生做出一个科学系统的课前评估,同时也为教师确定起始单元,整合教学内容,编排顺序,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等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一项重要参考。在通过PT给班级定下一个整体进度及节奏后(定为每周进行一个Lesson),教师通过后台操作,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发送相应水平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学生课下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同时,斯坦福英语网络平台自动记录学生课上课下在线学习时长、课程学习完成率及正确率,自动形成对学生的动态多维考核,有助于监控并督促学生自我管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斯坦福英语网络平台的E-class,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学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技能的教练者。教师根据斯坦福学习平台自动记录的学生的在线学习报告,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通过后台操作、平台邮箱、同步蜘蛛软件及群组对话呈现、课堂答疑等形式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启发。

(2)实验班的英语课堂教学(C-class)

实验班在每周4课时的斯坦福英语E-class之外,同时要进行每周4课时的英语课堂教学C-class。英语课堂授课遵循“引导―输入―吸收―记忆-输出”的互动教学流程,借助多媒体手段,采用难易相当的多样化的互动形式与内容,每两周(8课时)进行完一个主题单元。每个主题单元环节包括布置学生提前预习、主题导入、课文理解(文章结构、词汇语法等)、课后练习巩固(包括新视野配套听力教程的相应练习)及学生扩展呈现等常规C-class课堂教学环节。

在英语C-class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交际活动的促成者和参与者。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各种课堂互动形式,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舞学生主动进入学习角色,充分发挥学生语言输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到课堂多维互动环节,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B-learning模式下提高C-class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3.教学评价

在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与网络教学优势的B-learning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对学生学习实践与学习过程的评价,将评价成绩按比例分配,细化到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评价中。学期总成绩构成:C-class 60%E-class 40%。其中,C-class 60%由平日20%(词汇5%,课堂活动15%)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20%构成;E-class 40%由平日20%(在线学习完成率与正确率、平台对话呈现)期末语言水平在线测试20%构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以实验班和对照班2011年12月份参加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作为后测成绩,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两个班的均值相差较明显,相差达15.79,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语言水平在2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后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实验班的成绩优于对照班。P=0.0260.05,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教学实验后成绩存在差异,且该差异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基于课堂教学C-class和网络平台学习E-class的B-learning相对于单纯的常规课堂英语教学C-class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统计显示,实验班四级成绩虽然优于对照班,但幅度较小,这和四级考试更多侧重考察的还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而非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关。混合学习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师生、生生互动,强调学生听说的输出训练,主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交际能力特别是职场英语交际能力,故而弱化了四级应试概念。教师在教学实验中明显感受到实验班学生参与互动活动的热情远远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都将有益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进步。

在对实验班学生的网上混合学习调查问卷中,73%的学生认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传统课堂英语教学C-class加斯坦福英语网络平台学习E-class的混合式英语学习B-learning,能从多个角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有益于提高英语应用能力;81%的学生认为斯坦福英语的网上平台课程资源拓展延伸了课堂内容,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途径的学习;对于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模式,63.5%的学生选择“课堂面授课和网络课各占一半”,27.8%的学生选择“以课堂面授课为主,网络课程为辅助”。另外,分别有4.3%的学生选择“完全是课堂面授课”或“以网络课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解答疑”。这些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认同B-learning相对于单纯的常规课堂教学C-class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在对实验班学生的访谈中,部分学生也表达了长期以来已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C-class课堂教学模式,对B-learning学习方式还未完全适应。

四、结语

2007年9月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强调,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和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学习方式B-learning较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的这一要求,把传统课堂教学C-class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使学生在英语应试能力及应用能力提高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B-learning被认为是今后教学发展的方向,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但其具体应用仍然还处于发展摸索的过程中。若在院校大规模推行,对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生源水平、配套教材都有相应的要求。如果忽视这些因素,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在B-learning教学模式的运用上,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矫枉过正。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 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

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9):12.

[3] 马武林,张晓鹏.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

[J].外语电化教学,2011,(5).

第5篇

关键词:生态教育观;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31-03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所进行的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1]。中学英语课堂是学生语言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舞台,是学生作为人之主体的精神交流的领地,因此,课堂应该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生命力,发挥天性、展现丰富多彩的自我的主阵地。

一、生态教育观的基本定义

生态一词是内涵非常广的概念,只要生物体一直存在,就必然有其活动的内外环境,也就相应地组成对应的生态组织。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实体,应该在良好的条件下得到自由的生长和发展。生态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

生态教育观强调系统、整体、和谐和普遍联系。中学英语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要求教师充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构建和谐生态课堂,教师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力、发展和完善个体生命。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在受教育的活动中体会到鼓舞,从而激励其获得丰富的人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之态度和能力,使每位从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根据这一要求,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成为以人为本的生态化教学。

因此,从生态的角度看,中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素是教师和学生,二者互为一体,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课程与教学活动系统,在共生与合作中两者结成了特殊的生命共同体。

二、生态教育观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

中学英语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稳定、和谐、自然的生态学习系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学生为主的观念,充分挖掘其学习的天性和潜能,从好学乐学出发,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从而创设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实现这一基本目标,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原则。

1.生态多样性——合适即最好

生态系统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最理想的生态是所有生命个体能各有所长,各取所需,自由成长。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具有所有生态系统的特性——即结构和功能相一致,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它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越健全。在生态学里,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总是比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更稳定,对于外界环境冲击的反馈能力也更强。”[2]中学英语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学生的生命在不断地进化,意味着生命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的增长。学生多样性的成长需求的是课堂生态系统的特殊之所在,这种多样性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是维持课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认为,“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所谓“尝试”即意味着寻找“适合”。在传统教育中,囿于对课程本源和本质认识上的误区,过度强调装饰,使“整体课程膨胀,学非所用,严重地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阻滞了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提高。”[3]因此,中学英语生态课堂教学应首先把教材当范例,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知识”,使其能进入学生视界,学生从自己喜欢的知识中接受和感悟,这样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在广州等地开展的中学英语生态课堂示范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不再觉得学习是“应酬”最苦的差事,将课堂视为最依恋的地方。

2.生态开放性——感悟的时空

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是感悟,是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深层内化,是大脑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知识,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核心。因此,中学英语生态课堂教学过程必须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 “生产”知识,只有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更有生命力。这是生态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标志。

中学英语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常规化的讨论,提升学生的领悟水平。通过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讨论,使学生重新组合、选择、建构自己的领悟,向更深层次内化,从而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常规化的讨论不仅学生获取感悟的直接经验,而且对加强集体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培养探究和团队精神大有裨益。和谐、自由、富于创造氛围的课堂讨论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民主参与的欲望。民主参与的课堂氛围正是创造力产生的必要条件,压抑、非自愿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无法表现出独具一格。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组织者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感悟的时间、空间,只要符合学习需要,一切皆可讨论。释放学生的学习天性,才能使学生 “乐知”、“好知”,才能真正体现人本教育——尊重学生。

3.生态统一性——共生与整体

生态系统从本质上来讲,是真实的自然整体,是高于其有机个体成员的组织,是一个表现出稳定和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由于有机个体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及其广泛性、多样性,因此,个体之间的互补性、非线性关联性组成了整体的密不可分性。

生物间的另一种相互关系是共生性,这是生命体在进化过程中的共同特征。从生态系统来考察,自我实现,意味着最大限度地体现生命的自由。所有生命的自我实现以及最大限度的多样性意味着共生,或曰让共生现象最大化。生态整体的发展依赖于生命个体的发展,而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良好的生态系统,二者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在教师这个特殊的行业里,“同行是冤家”是很多教师内心的真实想法。殊不知,群体的力量才是最无穷的,共生性能够让英语教师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扬长避短,达成共识。这种平等、民主、互相合作、互相尊重的氛围会带给我们的英语教学无穷的原动力!中学英语课堂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践行“个人积极准备——集体研究商讨——修正改进教案——现场跟踪反馈——课后交流总结”的程序要求,教师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让共生性有效促进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三、生态教育观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基本要素

中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由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组成,按中学英语课堂要素又分为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环境氛围四大块。下面我们就逐一进行分析,探讨中学英语生态课堂的理想模式。

1.生态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与学生

在课堂教学生态中,在一个由学生和环境因素共同构成的关系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中学英语课堂的复杂性,教师扮演着多种生态角色,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际课堂活动中,教师往往代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动者的角色,成为控制课堂学习的权威者。而学生处于被控制的地位,无奈地成为教师机械地教学对象。

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即是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促进生命的共生性。因此在中学英语生态课堂教学中,师生组成的学习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承担着发展团队的责任,并需要为之付出自己的技能与力量。通过教学,尊重、鼓励学生发展其创造性、独特性,才能使团队发展成和谐统一、富有生命力的“独特整体”。

2.生态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

对学生来说,知识作为一种外来客观事物,只是需要人们去利用和掌握,无法被看作是需要分析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因此,知识脱离了有助于自我发展、独特含义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变成了对知识的积累和分类。课堂教学的客观模式严重削弱学生联想、反思和创新的能力。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很难增强自身的理解、思考或根据所想所思采取行动。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度地窄化知识的内涵。如果一味地注重书本知识,仅为应试知识,而忽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且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教育部长袁贵仁在谈到教育教学改革时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的知识,而不只是升学考试所必备的知识”。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知识不仅包括基础文化知识,还包括人文知识、生活知识等,基础文化知识,是多层面知识中的一个方面。因此,片面地认为教学只是教授书本知识,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的整体关怀。

3.生态课堂教学中的方法设计

有学者非常生动、形象地将传统课堂教学称为“鸭子四部曲”:即“赶鸭子”、 “填鸭子” “烤鸭子”(考试)、“板鸭子”(学生最终沦为无个性、无特色、无活力、唯标准答案为是)。工具性和机械性的课堂教学方法湮灭了教学的生命力,也偏离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意义异化了。当我们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认识课堂这个特殊环境,把教师、学生看作相互作用的因子,就会形成新的认知,用更符合生态原理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在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平衡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都有平等的价值。在中学英语课堂这个生态系统中,师生、生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与学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与合作。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很难说是成功的教学。只有鼓励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探究,才能实现由“容器”(下转269页)(上接232页)向“人”的转变。在这其中,师生在互动和对话中建立自主与和谐、自由与创造的关系。

4.生态课堂教学的环境氛围

课堂环境是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课堂环境对师生形成不同的影响。要构建生态环境氛围的课堂教学,学校和教师必须设计和控制好课堂的组织与规模。

能否使课堂这一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和富有活力,与班级的规模密切相关。班级规模越大,空间越拥挤,对教学的负面影响也越大。小班教学不仅改善课堂的环境生态,更能改善课堂的教育生态,增加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体现人文关怀,并全面提升教育的效能。

课堂组织的不同模式反映了不同的学生观、学习观、课堂观,暗含着不同的教育观念和交往方式。生态模式下的中学英语课堂组织必须立足于生态的多样性、平等性和开放性,通过面对面、头靠头、手拉手,开放师生的体态、言语乃至思想和方法,开放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心理消除隔阂,促进课堂中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增加多元的课堂社会交往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和广泛参与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从而促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具有生态性、平等、相互依存、相互共生的“学习—共同体”。

教育是人的事业,课堂是人的舞台。关注英语课堂教育的生态化,建设生态化的教育课堂,是教育发展、课堂改革的必经之路。因此,关注课堂要立足于更具生命活力的有机和生态的视野,拓展对课堂的认识,通过对课堂的性质、功能、形式的重塑,重新构建学生作为人的形象,才能重新焕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蓬勃的生命活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97.

第6篇

走进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不难发现,学校不具备先进的教学条件,学生接触英语机会少,为了英语成绩,有的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布置大量的机械重复性抄写作业,导致英语成为被动接受的学科,部分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缺少主动。学生自主乐观地学习变得尤为重要。当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做的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要求学生的自主是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较浅层意义的且能达到的自主学习。所以,构建“快乐自主”的课堂教学结构,能够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开发师生情智,引领教师逐步形成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有效、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那么如何构建“快乐自主”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呢?

1、要构建“快乐自主”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旧观念,树立新理念。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彻底革除陈旧、落后、保守的旧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2、要构建“快乐自主”的英语课堂教学,要求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地位,把学生学习策略和健全人格的形式,作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出了建立语感和获得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智能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课堂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培养每个学生各方面能力,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要构建“快乐自主”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新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努力地倡导“快乐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构建“快乐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解读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自主合作”为灵魂,构建“快乐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主要体现为“四段一评”:

主要环节和基本流程:兴趣激发阶段――――学习新知阶段――兴趣调节阶段――自主活动阶段。“评”是以激励式评价贯穿课堂的始终,这是快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

1、兴趣激发阶段: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因此,在上课开始的短短几分钟,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唱唱跳跳、说歌谣、比绕口令、做一做、利用小游戏复习等等,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学习新知阶段:利用这15-20学生精力最集中地时间进行教学突破,此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关键是突破难点,这一阶段的练习可以采用常规的练习形式,针对全体学生的练习,对学生进行重点内容的输入。如一个个,一排排等传统练习。

3、兴趣调节阶段:接着要给出2―3分钟的调节,用游戏、说唱和活动等形式消除学习的疲劳。

4、自主活动阶段―反馈练习:最后的10分钟是反馈阶段,包括口头反馈或书面反馈.学生对新的知识基本掌握后,可以在教师创设的语言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形成“活学活用”能力。这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主动学习操练运用”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这时主要起组织、点拔的作用,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并以鼓励为主的方式进行评价,使学生有种自我展示的成功体验。交流展示主要组织形式有游戏式、情景式、表演式、竞赛式、实践式等。

第7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84-01

笔者有幸到北京参加了攀登英语实地观摩与研讨活动。在观摩和研讨中,笔者感触颇深,充分领略到了攀登英语项目实施及其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

攀登魅力一:攀登课堂以生为本

北京市宣武区师范第一附小(以下简称“一附小”)的魏鹏老师和赵君老师分别为我们上了一年级和三年级的攀登英语课,并分享了课堂教学经验。这两位老师都是非英语专业教师,魏鹏老师教音乐,赵君老师教语文,但是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展现出的深厚英语教学基本功让人大吃一惊。我认为,他们简直和专业英语教师是一个级别的。在课堂中,紧凑衔接的大量活动,教师与学生的默契,学生与学生的自信交流,学生个性的展示等全部都能在一节课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笔者能够想象得出,老师要把一堂课展现得如此美妙,前期工作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特别是教一年级的学生,课堂常规的建立、教师语音语调的规范等都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磨练的。从魏鹏老师身上,我真实地感受到了语音、语调之美,听这样的课确实是一种享受。

如果说一年级的学生需要老师更多的带动,那三年级的课堂就是学生自由展示的天地。整堂课中,赵君老师几乎成为可以被忽略的对象。学生主持,学生表演,学生采访,学生交流。特别是在采访环节中,学生居然能大量使用英语和现场观摩的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在这一堂课中,既让我看到了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也让我看到了攀登英语课堂的魅力所在。

攀登魅力二:攀登教师快乐至上

一附小的老师加入攀登英语项目是快乐的,他们快乐的心情深深地打动了在场观摩的每一位老师。在答疑解惑环节中,一附小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分享课题发展的点滴,会场气氛热烈。教师的责任感,教师的热情,教师对每一个问题的详细解答,说明了正是因为他们在认真做这件事情,才会有如此的成就。答疑环节的部分内容如下:

――广西老师提问:老师们,你们的英语怎么就那么好?

――一附小老师答:首先,我们是主动、自愿参与到攀登英语学习实验中的,其次,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自己也掌握了一定的外语基础,再加上我校英语老师经常给我们这些非英语专业老师进行语音语调的纠正。更主要的是,在攀登课堂上,教师不“教”学生说英语,而是和学生一起学习英语,所以我们的英语水平也是跟学生们一起进步和成长的。

――广西老师提问:攀登英语课有固定的模式,如何创新?

――一附小老师答:老师们可以在攀登英语课的教学环节当中穿插游戏和活动等来丰富某一个固定环节内容,也可以和常规课进行整合,把攀登英语理念带入常规课中。

――广西老师提问:你们学校的攀登英语老师都是非专业的吗?

――一附小老师答:是的。由于攀登英语课堂是快乐的,每一个参与实验的老师都能在课堂中感受到成就感,所以老师们都积极地报名参加实验。

攀登魅力三:教研活动也可以如此精彩

教研活动是对课堂问题的交流和研讨,有时候会让老师们感到一成不变,但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的张翠平老师组织的教研活动却精彩纷呈。活动共分为三个流程进行:

首先,由实验学校代表介绍学校开展攀登英语学习实验的工作经验。

会议第二个流程是教师代表进行攀登英语课堂环节模拟。柳州市鱼峰区、柳州市柳江县、百色市右江区及桂林市叠彩区的教师代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该环节的精彩之处在于让老师当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这种课堂模拟方式既能让实验老师从中观察上课老师的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课堂生成问题的灵活性,也能让全体老师快乐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欢笑、快乐弥漫了模拟课堂。

会议的第三个流程是专家点评,这个环节更让与会教师开阔了眼界,北师大的专家和北京市的优秀实验教师与广西教师一起互动,让实验老师对攀登英语课堂环节的各个细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教师对英语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

活动结束后,北师大专家组的老师还给当天下午表现优秀的城区颁发了各种奖项。这样的教研活动让我们眼前一亮,我相信,当天参加活动的老师将不会忘记这次攀登英语教研活动,因为它的精彩和快乐感染了所有的实验老师。

第8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情感因素 渗透

一、情感因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背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与情感因素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学习过程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总是影响学习者的态度,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学习效果的不同反过来又会使学习者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影响学习过程(Rogers, 1969)。我们只有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多数教师在分析教学过程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认知系统上,忽视另一个重要因素——情感因素的课堂渗透。

建构主义也认为情绪和认知系统是信息建构过程中的两个子系统。所有信息建构过程都含有情绪成分。因此,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交织而成的,二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而在现在重认知因素轻情感因素的教学现状中,我们可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Hedge, 2000)。然而,由于对情感教育在理解上的偏差和执行上的困难,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情感渗透仍停留在表面。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对情感教育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日常课堂教学中情感渗透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积极情感因素

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中的一切积极情感因素,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最佳情感点,通过发挥情感效应的强大推动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知情统一,从而创造更富生命活力和人本魅力的英语课堂。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顺乎学生的独立性

这里的“独立性”指每个学生(特殊原因者除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一个学生大部分的知识获取和能力形成都是自己独立习得的,即使是教师教给他们的东西,也是靠他们已经具有的基础,运用他们已经具有的独立学习能力,包括听、看、读、想、说、写、练等,才能被他们掌握的。因此,教师不要总是从“学生需要教”方面考虑问题,而要承认、顺乎学生的独立性,并加以积极引导,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笔者有一次借班上课,在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后,这样导入:

T: Hello, boys and girls ! I’m glad to see you here ! Would you like to enjoy a song , months song ?

S: Yes , we’d like to .

T: Good , but before it , let’s read the song loudly and clearly.

笔者边说边出示一张写有months song 歌词的投影片,正准备带着学生开始齐读歌词时,笔者敏锐地捕捉到了部分学生由兴奋到被抑制的情绪变化,于是适时进行教学内容调整,将本来齐读歌词的活动转变为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说月份单词。这一教学活动的调控,使学生刚被抑制的情绪再度达到兴奋。

2.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不仅是尊重学生的真正体现,也是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在英语课堂上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犯的错误要学会包容,给予学生一个自纠的时间,或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加以引导和帮助,始终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体验。

3.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情感与知识的有机融合,在课堂语言知识项目和学习内容日趋繁重的情况下,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积极性会有所减弱,教师如果不及时调控,久而久之,两极分化的现象定然在英语课堂中产生。

传统的授课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以掌握语法为目的,无视学生情感需求和发展。

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危害,笔者在教授语法点时,突破常规,采用猜测、表演等方式,以期维持学生好奇、惊喜等积极的情绪:

Last may day holiday, I was very excited because I did an exciting thing. Can you guess what I did ? 笔者边说边出示一张自己的照片(一半用图覆盖),让学生猜。学生一看到老师的半张照片,都觉得十分好奇,纷纷主动站起来猜测:

S1:Did you walk with a dog in the park ?

S2:Did you ride a bike ?

S3: Did you clean the garden ? …

当学生猜的时候,笔者摇头或摆手,故作神秘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等合适的时候,笔者慢慢出示整张照片,此时,由于学生正处于好奇和惊喜双重情绪体验中,他们竟然会兴奋地喊:Oh, you rode a horse. How cool ! 笔者因势利导,说:I like riding a horse, but I didn’t like riding a horse when I was young. I liked flying kites. Now please write about what you liked doing when you were seven years old on the paper. 笔者每组请一个学生作为代表上台,在纸上写下小时候他(她)最喜欢做的事,然后自己用肢体动作表演出来让其他学生猜,谁猜中笔者就给他所在的小组加一分。这样一来,学生们热情地参与到运用新知的活动中,在活动中不知不觉掌握语言点。最后,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理想。

三、结束语

情感因素应该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要求我们教师应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课堂上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感受,顺乎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学生间个体差异,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Hedge, T. 200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