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6:53: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食品加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实践应用
当前是一个科技信息时代,食品加工企业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现代食品加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记账、报账以及算账等内容,还包括了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的科学预测工作,为企业高层管理领导作出正确决策提供真实依据。食品加工企业会计人员要针对各个工作环节内容,有效采取会计核算方法,要加强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深入挖掘工作,进而真实、全面的展现出企业的偿债能力、资金周转能力等,以便让企业领导可以从海量的财务数据中挑选出有价值的关键信息,以便辅助企业领导作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发展决策。
一、现代食品加工企业会计核算要点
现代食品加工企业的经验内容涵盖了原材料采购、食品加工处理、食品销售等一系列工作,在不同环节均会消耗一定的资金、人力以及原材料。通常情况下,每个不同的环境都会由于实践者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食品产品质量与食品生产成本出现变动。例如,食品加工企业在产品销售工作中,相同质量的产品会由于水分蒸发、油水下沥以及销售重量变多等因素而不同,同时如果企业销售产品种类是熟食,则要额外加入适量的调味佐料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销售数量发生变化。在缺乏严格监督下,产品从加工厂运输到线下店面时,会因为各种因素造成产品缺斤少两。因此,现代食品加工企业在产品会计核算工作上,不能一味生搬硬套的应用分批法、分步法以及品种法等产品核算方,而要综合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优势,加强对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细节核算工作,确保各项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真实性,为企业领导作出科学决策提高可靠依据。
二、会计核算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1.会计核算规范形式。基于现代信息化市场会计信息的开放性特点,食品加工企业会计人员要想确保会计信息核算质量,就必须规范自身操作,要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与交流,做好会计信息数据的协调对接工作。会计核算规范形式有利于避免会计人员出现失误判断,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真实性。
2.数据精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会计核算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人员在核算过程中必须确保数据核算的准确型、完整性、真实性。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当前会计核算业务已经完全实现了电算化,会计人员要充分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知识和技能,这样既能够保障会计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又能够降低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量,保障企业能够在最低成本下创造出最大经济效益。
3.开拓创新。在信息技术时代,会计人员在面对海量数据信息,要积极加强对会计核算方法创新选用工作,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采用会计核算方式,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企业和谐健康的持续发展。
三、会计核算方法在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供应过程的应用
当食品加工企业发生产品原材料采购业务时,企业会计人员要准确记账。借方:材料采购、在途物资;贷方:银行存款。针对已经购入并且已经入库存储的加工原料,食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则需要根据入库单的标准与购入时的发票信息来进行记账处理。借方: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方:银行存款、应付账款、材料采购、在途物资。食品加工企业会计人员要按照原材料种类依次进行采购环节的会计核算。如果采购材料是已经经过初步加工的农产品,会计人员就必须以入库前产生的材料采购成本、路途运输费用、人工费用以及合理损耗等作为该批食品材料的入库总成本;如果采购材料是未经过加工的鲜活农产品,会计人员就必须以入冷库前产生的材料采购成本、路途运输费用、加工处理的人工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等作为入库总成本。
四、会计核算方法在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过程的应用
众所周知,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的工序是多种多样的,一些特殊食品甚至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很多前期工序。由于食品加工生产需要投入各种原料,不同原料间需要不同的处理加工方法,从而导致食品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复杂而又细化的工序操作。
1.企业在发生领用原材料进行食品生产加工时,会计核算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相关单据来进行核算。借方: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方:原材料。
2.人工成本支出核算。当食品加工企业要结人工成本支出时,会计财务人员要正确使用库存资金或者银行存款,借方:应付职工薪酬;贷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当企业进行工资分配工作时,会计核算人员要按照不同部门岗位员工,科学采用薪酬计算方法,借方:生产运营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贷方:需要支付员工薪资。
3.其他费用支出核算。在企业出现办公品消耗时会计需要对其进行会计核算。借方: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贷方:银行存款。广告费、运输费支出核算,借方:销售费用;贷方:银行存款。企业生产设备维修管理费核算,借方:制造费用;贷方:银行存款。银行手续费核算,借方:财务费用;贷方:银行存款。
4.分配制造费用的核算。食品加工企业在产生制造费用后,会计人员要优先使用合理的分配方法,借方:生产成本;贷方:制造费用。
五、会计核算方法在产品销售过程的应用
在销售过程中存在部分食品额销售数量难以预测判断,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到该部分食品的正常消耗。此外,食品销售的显著特征就是其要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要分食品销售的旺季和淡季。当食品遇到销售淡季时,很容易会发生产品滞销、库存产品不断增多等问题,在经营旺季时期产品会相对应的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总的来说,食品企业在销售经济业务活动中主要涉及以下环节:获取产品销售收入、结算已售出产品成本、确定流转税、广告宣传费用等。企业会计核算人员要严格按照产成品最终的售出清单和实际发票数据。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加工企业在会计核算方法应用工作上,要首先在充分深入了解会计核算法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条件考虑出发,会计核算人员要采取高效方便简单的核算方式,确保企业各个经营环节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让食品企业能够在完善的会计核算工作下持续稳定的发展,为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更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冶成强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国俊.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简易会计核算法[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2(05):45-48.
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会计核算的目的是报告,报告的前提是记录。只有正确确认、科学计量,才能合理记录。只有合理记录,才能更好地报告。如何记录,企业有哪些主要交易或事项,企业设置了哪些会计科目,各个科目核算什么内容,各个科目处于什么地位;各个科目之间、各种交易或事项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这些是要具体解决的问题。在会计中,多年来利用T型账户反映科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简明易懂,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各种教科书所列示的核算图只反映了一些局部交易或事项,而不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为了与反映局部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分录图相区别,本文将能够综合反映企业交易或事项全貌的会计分录图称为会计核算一览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商品生产的资本运动公式:G-W-……P……w’-G’,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认为剩余价值产生于生产过程,因而生产过程结束时w出现增殖。但在会计中这一公式并不能满足专业要求。因为从记录的角度,增殖的实现是在销售过程而不是在生产过程。只有按公允价值销售出去,企业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才得以实现,才可以按售价采用复式记账方法记录收入和价款。销售之前,存货一般只能按成本计量。此外,企业从事的也不仅是商品生产活动,还有证券投资、资产重估价等一系列活动。资本运动公式只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公式,不可能解释每一项具体交易,该公式没有体现应收、应付等商业信用过程,也没有体现税费递延过程。而利用企业会计核算一览图可以清晰反映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各种主要交易或事项,进而反映会计核算工作的所有过程,包括资本投入、负债产生、设备购置、薪酬支付、资产折旧、利润形成、收益分配等。因此,会计核算图对于更好地理解新会计准则体系,提高会计实务教学,掌握新会计处理方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工商企业会计核算图及其科目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规定统一会计科目的同时,还明确规定:“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准则指南规定会计科目为156个,如果加上“可单独设置”的科目数量将大大增加,如在一般企业,1406“发出商品”科目下规定可以单独设置“委托代销商品”科目;1411“周转材料”科目下规定:企业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也可以单独设置“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科目;1421“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下规定:可以单独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150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1521“投资性房地产”可以单独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科目;1604“在建工程”可以单独设置“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其中石油天然气企业可以单独设置“油气勘探支出”、“油气开发支出”科目;1605“工程物资”科目可以单独设置“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科目;1621“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可以单独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1631“油气资产”科目可以单独设置“油气资产清理”科目,1711“商誉”科目可以单独设置“商誉减值准备”科目;610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可以单独设置6102“套期损益”科目等。此外,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证券公司,“可单独设置”科目也很多。
虽然以上会计科目多数是通用的,但特殊行业与特殊业务仍有专用,这不仅表现在金融类企业上,也表现在一般企业内部,如建造承包商、农业企业、石油天然气企业等也都有专用会计科目。因而,不同企业会因行业、规模、交易或者事项的差异,导致会计科目设置的数量、某些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不一致。但财务报表应根据会计准则体系的规定而统一,这是不能变动的。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关于企业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分别按一般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企业类型予以规定的规定,本文的企业会计核算一览图显然属于一般企业核算范畴,不包括以下科目:金融共用科目16个,银行专用科目10个、保险专用科目23个、证券专用科目2个,证券、银行共用科目2个,租赁专用科目3个。这些共用、专用科目合计56个。又因为一般企业财务报表虽然格式一致,但由于经济业务内容有所不同,故所涉及的会计科目也就不完全相同。本文以一般企业中的工商企业为范围,故再剔除农业专用科目4个、石油天然气专用科目3个、建造承包商专用科目3个,最后有90个会计科目,具体如表1所示。此外,在工商企业,“业务资产”和“业务负债”科目一般分别由“受托代销商品”和“受托代销商品款”代替,故在本文图中用“受托代销商品”和“受托代销商品款”分别代替“业务资产”和“业务负债”。本文的工商企业会计核算图就是根据这90个会计科目编制的,图1中未反映可以单独设置的会计科目。
三、工商企业会计核算图的特点
图1对于企业会计科目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各科目在会计核算中所处地位进行了清晰的反映,其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科目涵盖全面。工商企业涉及的90个会计科目全部显示在图中;账户不重现,除了银行存款作为特殊处理外,其余没有重复出现的账户;货币贯穿始终,即“银行存款”科目重复出现两次,显示以货币资本为起点,也以货币资本为终点,从而体现资本运动过程。
第二,排列有规律。近百账户,分为六类,排列有序,有章可循。左方“银行存款”的左侧,都是所有者权益类和借款性负债类,属于资金筹集(未包括自然融资),这是资金运动的开始;从左方“银行存款”到主营业务成本之间的上半部分基本是资产类,上面是流动资产,下面是非流动资产,属于资金的垫支与耗费,另外夹杂几个自然融资账户,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从主营业务收入列到右方的银行存款之间的上半部分,属于价值的实现和资金的回收;最上方一行除“实收资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本年利润”外,都是经常使用的资产账户(尽管准则将“生产成本”列为成本类,但由于其余额要计人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因而也应属于资产类);右下角3个账户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属于工商企业的共同类账户;“本年利润”两侧与之直接相关者都是损益类账户,其中收入类在“本年利润”右边,费用类均在“本年利润”之左,属于利润的形成;成本类又列在费用左边,同时将减值准备6个账户排列在一起,与减值损失相连接。本年利润到利润分配,利润分配到相关科目,是利润的年终结转和利润分配,其中提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使资金又回到原点,进入下一个循环。
第三,有借又有贷。不仅每项业务有借有贷,符合记账规则,而且每个账户也是有借有贷,从而可以形象反映每个账户的来龙去脉和增减变化情况。有详又有略,具体体现为三详三略,即:重详轻
略、新详旧略、难详易略,也即重点科目详,次要科目略;新增科目详,原有科目略;复杂业务详,简单业务略。对于该详的内容,尽量编制完整的分录;对于该略的内容,或者分录不完整(差额内容未反映),或者业务未列示。
第四,箭头识增减。关于分录图中的箭头方向,目前做法并不一致,甚至一本书中前后也不统一。笔者认为,箭头应表示增加,故本文图统一规定:增加有箭头,减少无箭头。同增业务双方皆有箭头,同减业务双方皆无箭头,有增有减业务一方有箭头,另一方无箭头。看到箭头即晓业务增减。此处唯一的例外是损益类的费用账户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尽管对于利润是减少,但为了反映利润的形成过程,故用了箭头。
一、建立“企业erp系统”
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推广应用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系统,而是正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方向发展,甚至发展成为不同企业之间跨地区、跨行业相互链接的大网络系统。
通过几年来在基层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要想实现真正的财务管理现代化,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erp系统”。通过把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企业内部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在业务量比较大的几个部门建立独立的资源子网。比如:财务管理信息子网、物资管理信息子网、生产管理信息子网等。各子网要以财务资源子网为中心,通过网间联合与财务管理局域网相连接,其它部门可采用电信线路用单机挂接方式或者通过光缆与财务管理局域网连接。同时,制定一套“财务管理局域网管理规范”,规范各资源子网的数据结构、操作规范,安全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企业erp系统”运行畅通无阻,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
二、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开发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外国公司开发的经过汉化的会计软件,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设计的,适用于西方资本主义管理体系,而不适用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国内企业开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这种软件由于受知识产权的影响,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商品化软件维护起来比较麻烦,使用它势必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当然后一种商品化软件是由各方面专家共同开发的,软件比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操作也相对简便,而且软件实施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对于缺乏软件开发队伍的单位采用商品化软件是比较明智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同行业之间组织力量开发适用于某行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行集中开发、集中管理和维护,共同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行业之间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共上级部门可直接进行汇总处理,而不必再开发专用的汇总软件,这是我们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既经济又适用的捷径。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财务会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的财会综合管理体系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规划,采用在行业内部或同行业之间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建立行业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关小组,开发适合行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各财会部门推广应用。达到集中开发共同使用的目的,缩短软件开发应用的周期,同时在应用管理上也可纵观全局,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走出仅限于统计报表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的初级探索阶段,向大规模数值计算的专用软件、面向问题和过程分析及判断推理的高层次软件综合开发阶段迈进。由单机单用户、联机终端网络向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结构,更大程度地共享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专家系统和智能系统,使计算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向更广泛更深层次发展。为企业领导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情报,编制出合理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报表及财务报表。有效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浪费,加快资金流通,降低资金占用消耗和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创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以自己的软件开发队伍为中心,实现企业自己的智能化信息与专家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路子。
三、搞好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特别是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决定本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水平,他们中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工作,甚至有多少人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工作都对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全员管理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工程师、会计师、管理师、统计师、会计员、技术员及一般管理人员等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肘,协同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人员一起研究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其它管理科学的知识,应用计算机去从事各项管理工作。把计算机同现代化的管理科学融合在一起,培养出大批能从事多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个企业内部全体上下相互协作,同心协力的全员学电脑、用电脑的局面,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计算机知识,用学到的知识去为管理服务,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施工企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的自身特点。新时期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性,也相应决定了会计核算工作的特殊性。以施工企业会计的核算问题作为出发点,重点探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存在的会计核算严重问题。
(一)会计信息不及时,易造成会计核算失真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由于项目多在异地、工程长、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结算办法复杂等特点,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长期存在会计核算难及时进行,尽管账目上能真实、客观、全面、准确反而核算内容,但相关会计信息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工程运作的准确及时判断,一旦出现问题时通常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如实际工作中,施工人员发现垫支款、应收款有问题时,会计核算中却没能真实反应;在考核班组工作中,也能详细分解生产和消耗指标等。
(二)经营管理者没有足够关注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会计核算作为企业的人员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发展与完善。但当前,多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片面认识,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者,广泛认为会计核算的对象为资金管理和资金的运转,没有将会计核算引申到成本管理上来;二是,由于建筑产品的复杂性,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通常难收集到成本的原始数据,真实信息有欠缺;三是,没有构建健全的监督机制,规定执行不严格。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不同于其它行业企业,实际工作中多数企业收入和支出的确定,往往没有严格按照《建造合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会计核算手段落后和会计核算人才素质偏低
由于会计入行门槛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发展速度快,部分企业依然存在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没有及时更新,没有建立规范的账目,甚至没有形成合理的会计核算流程,这已严重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及时性,这些已经成为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严重问题。实际中如项目成本支出和施工现场进度,经常出现不同步的现象,导致建造合同中的预计合同总成本、完工比例、预计合同总收入等会计核算反应的信息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但由于工程施工地点比较分散,造成会计核算地点与会计信息收集地点距离较远,导致收集来的会计信息都只能作为基础核算,难为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的经济情况作出科学的决策。此外,施工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涉及的部门多、人员多、管理内容繁琐等,如果会计核算工作无法及时有效,就容易造成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不能及时掌握各个项目的资源利用率和资金回报率,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企业的社会形象。
二、结论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问题;措施
一、引言
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在财务科,将企业下属生产项目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纳入财务科管理。从本质上讲,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企业财务科的工作增加了下属项目部的记账业务,下属项目部的财务部门不用进行会计核算,只需进行财务管理,对资金的运用进行分配,从而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为经理做好决策工作。
针对施工企业而言,其财务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建设单位诚信和实力的问题,导致应收账款急剧上升,财务费用大量增加;(2)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急于承包工程,针对这一现状,很多建设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压级压价,从而施工企业的利润越来越有限。这样不但阻碍了施工企业的发展,而且导致整个建筑市场的不规范;(3)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严重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生存;(4)债权、债务不能及时清理;(5)企业经营成本过大。
二、施工企业推行会计集中的具体措施
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模式的实效性、科学性,是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它对提高理财能力、强化会计监督职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当今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方式,它将原来各自为政的项目会计核算取消,会计核算由建筑施工企业统一集中核算,会计人员由建筑施工企业统一管理。
1.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会计核算体系。完整、可行的会计核算体系是体现会计工作绩效的前提,它也是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工作基础。施工企业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目前,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必须确保财务管理的有效性,财务会计在经济建设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施工企业运用会计集中核算代表着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此基础上,为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企业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机遇与挑战是共存的。另外,要健全和完善会计核算中心运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各环节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财务工作高效运转提供良好的保证。
2.建立企业会计核算中心账务系统,并制订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管理程序。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应建立在会计主体明确、责任定位清晰的基础之上,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实战能力。按照财务事前预测、会计过程监控、数据决策分析三阶段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外派到下属单位的会计人员(报账员)主要履行会计监控职能。
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统筹规划。预算编制的前提是遵循企业的方针、利润和目标,编制原则为“先急后缓,统筹兼顾,量入为出、保障重点”,编制程序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与此同时,根据施工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来对控制重点进行选择。跟踪监控预算执行情况,找出预算执行存在的差异,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执行偏差进行不断调整,从而使得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对财务报账员进行教育。财务报账员负责办理施工企业日常收费和其他收入、代收款项的上缴业务,办理日常经费支出的报销业务,同时完成财务部门安排的各项报表工作。因此,必须加强财务报账员的技能培训,与此同时对他们的思想、法制进行教育,确保财务报账员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执法水平,站在法律的角度来约束自己的工作。
5.充分理顺会计监督与理财服务之间的关系。在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新型的会计管理体制下,为了理顺上述二者的关系,会计人员要尽职尽责,对工作时刻充满热情,提高办事效率,向本企业提供真正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会计人员要尽职尽责管理好单位的资金,实现会计监督的职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对于那些审批手续不齐全、违反规定以及超出预算范围的财务收支,坚决退回,或者对其进行完善;坚决制止那些缺乏真实性、以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行为。
6.会计核算中心观念要转变。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中心的日常工作。对于单纯作为核算机构这种观念,会计核算中心一定要将其转变,转变为管理型会计。会计核算中心要对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进一步强化,并且将预算执行的信息反馈工作作为重点,在决定资金支付之前,对是否应该支付以及如何支付、是否与有关政策规定相符等进行确定。总而言之,核算中心的主要职能就是实现会计的事前预测指导、事中监督控制,从而有助于决策层的决策。
【关键词】 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初探
会计集中核算又叫一级核算,是指在会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账核算”的原则,将企业所有分支机构的会计工作都集中在公司总部进行核算的一种会计工作组织形式。在这一形式下,企业需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下属各分支机构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由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办理,并及时对内、对外提供会计信息。
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是指由集团公司或工程公司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不变的前提下,取消下级核算单位(含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核算单位”)会计机构,各核算单位只设核算员和现金出纳,所发生的会计业务由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办理,是一种融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制度。这种核算制度在机制创新上实现了“三分离一公开”。“三分离”是指会计业务的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会计凭证的存放管理与核算单位的分离;“一公开”是指会计业务处理全过程公开。在这种核算方式下,一项会计业务的处理,一般要通过经办人、核算单位负责人、财务审批人和核算员、会计核算中心审核人、记账会计和财务主管等几个环节,对额度较大的支出还要经过单位主管领导或会计核算中心分管领导的审批。这样既能减少核算的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增加业务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施工企业推行会计集中核算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减员增效
以某公司京沪项目为例,该项目下设12个工区,按会计制度规定每个工区至少需要3名会计人员,12个工区需要36名会计,按人均年收入5万元计算,职工薪酬约需270万元。如果采用会计集中核算,最多需要10名会计人员,可以节约成本近200万元,减员增效的成果是非常明显的。另外,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工区就没有了支出审批权限,所有支出必须由项目部集中审批,还能减少一部分不必要的支出,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二)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施工企业点多面广,资金存放非常分散。据某单位2007年报显示,10多亿的资金存在400多个银行账户里,资金周转非常缓慢,出现手握巨资却不得不大量举债的“怪现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预算单位不再开设银行账户,所有资金将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账户上,一切支出均处于监控之下,分散的资金能够有效集中,有限的财力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三)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的缺陷,二是人的素质。近年来,施工企业受规模效益的制肘,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张,资源配置严重失调,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综合性财务管理人才更是紧缺,会计基础和业务水平出现了大面积“滑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既能增强对下级单位的财务控制,又能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精减一些职业道德不过关、业务素养不过硬的“南郭先生”。既可以弥补财务内控制度的缺陷,又可以通过交流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还能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四)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不受监控的资金流动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会计集中核算就是将企业资金流动自始至终进行全面监控,对于不合理、不合规的支出予以拒付,从而扼制行为的发生。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于会计核算中心及其会计人员不隶属于任何预算单位,能够有效排除人为干扰,能够及时发现虚假支出,进而从源头上防治行为。
二、施工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制度支持
笔者通过对所在单位及同行业兄弟单位的调查,目前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还处于萌芽状态。但笔者认为,既然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核算的发展方向,施工企业也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从目前来看,施工企业推行会计集中核算还需要两个方面的制度支持:一个是机构设置问题。这个比较简单,施工企业可以根据选择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决定在什么层次设立会计核算中心,下一级核算单位不再设置财务部门、不再配备会计人员。第二个就是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和人事任免问题。前面笔者提到,会计集中核算是一种融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制度。既然是会计委派制度,就必然涉及到委派会计的管理权和人事权的问题,谁拥有人事任免权,委派会计就对谁负责,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会计委派,就是做表面文章。只有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施工企业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才能水到渠成。
三、施工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模式选择
(一)工程项目会计集中核算模式
在一个工程项目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核算对象和核算单位位于同一地区,成本费用标准容易统一,成本分析考核具有可比性;缺点是多个施工单位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管理思路不统一,经费标准不统一,需要进行行政干预。这种模式适用于项目投资较大、参建单位较多、需要设多个工区进行管理的项目,如集团公司直管的、由多个工程公司参与施工的工程项目。
(二)工程公司会计集中核算模式
在一个工程公司内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模式下,所有核算单位均隶属本公司,制度统一、思路统一、标准统一,容易协调,工作效率高;缺点是各核算单位和对象所处地域可能比较分散、多样,点多面广、不易控制,工作效率会受到空间影响。这一模式适用于经营规模比较小、经营范围比较单一或经营区域比较集中的专业工程公司,如铁路铺架、“四电”工程等。
(三)经营区域会计集中核算模式
一、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分析
会计核算工作就是指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对企业在某一阶段的所有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全面准确与真实客观的记录、计算以及分析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完成企业经济活动的记账、核算及报账工作,会计核算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核算工作是确保企业经营决策科学性的重要依据
会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企业会计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强化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可以全面掌握企业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进而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失误造成财务危机。
(二)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风险控制的重要基础
通过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能够及时的将会计凭证及企业的所有账簿中的各项关系到企业经营发展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可以及时的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为风险控制管理提供依据,进而确保企业经营发展的安全稳定。
(三)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方及监管部门获取有关企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企业的经营发展并不是孤立的。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于证券市场以及监管部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让这些信息需求主体及时地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动、债务与盈利能力,进而为这些信息需求主体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资料。
二、当前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首先,一些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规模小,为了缩减管理费用的支出,因而在企业的会计人员与会计部门的设置上不够健全合理,造成了企业的会计部门存在着层次不清晰、分工不明确地问题,甚至一些企业在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上没有严格的遵循不相容会计岗位分离的原则,没有有效的内部牵制约束,造成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出现了不规范的问题。其次,一些企业的会计部门与业务部门没有实现有效的分离。造成了企业会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会计核算工作经常受到干扰,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公正客观。
(二)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健全
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必须依靠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来实现,但是这正是我国企业在会计管理工作上的薄弱环节。一些企业在会计管理工作中,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对于会计核算工作审计监督力度不足,造成了会计核算监管流于形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资产流失与浪费等一系列的问题。
(四)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他们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但是现阶段由于部分企业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教育培训,企业内部的中高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人员较少,而且一些会计工作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操作能力不足,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与水平。
三、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措施
(一)健全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并按照独立性的原则合理的设置企业会计部门,尤其是设置健全的会计稽核、总账管理、出纳、明细账管理、会计监督等岗位,以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会计核算岗位的设置上还应该注重落实好岗位分离与职责分工,以避免出现财务舞弊及财务管理漏洞的问题。同时,在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管理工作开展上,管理部门应该提升会计核算意识,减少对会计核算工作干预,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独立。其次,应该进一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尤其是针对企业的款项与有价证券的收付、财务的变动、债权债务的发生计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支与成本的计算及财务成果计算处理等一系列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二)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流程,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在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应该完善财务审计权限制度,以规范化的会计核算管理流程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全面的约束,确保企业内部每一项财务支出管理都经过严格的审批。其次,在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方式上。应该注重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升级改造,尤其是结合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特点,选择最为功能齐全、处理准确的电算化软件,确保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质量。
(三)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监督
为了确保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应该进一步完善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内部稽核制度与内部牵制制度。首先,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企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会计报表的审核、复核方法,落实会计及核算分工与相互制约作用,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其次,在企业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管理上,应该将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分析作为重点。通过成本核算以及财务分析,确保企业各项财务计划及财务指标准确完成。最后,应该注重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通过配备审计人员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定期的审查,确保各项会计核算工作的合法合规。
(四)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现状;优化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分析
(一)事前核算占据重要位置
在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体系中,事前核算工作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不断得到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重视,他们在进行正式的核算工作之前,会率先考虑其具体的可行性,以此预测即将展开的经济活动,这个过程就叫做事前核算工作。由于中国国内正在推广和提倡稳健的货币政策,所以其市场流动性紧缩,对施工企业的事前核算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财务会计部门需要规划接下来的资金支出情况,提高事前防范的安全性,参考企业目前的资金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尽量消除存在于施工企业资金收支体系中的风险因素,这可以起到促进融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提高的作用。
(二)分级展开的会计核算发挥巨大作用
就当前许多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具体情况来看,分级展开的会计核算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施工企业选择分级开展进行会计核算,主要是出于施工流动性比较大,而且所面临的目标施工项目存在分散状态的考虑。针对不同的具体实施项目,选择具有特殊针对性的的会计核算方式,能够起到精确衡量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作用。
(三)施工企业生产的单件性
施工企业生产的单件性是关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要素,具体的施工项目对应着具有差异性的具体的建筑要点,且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工程产品自带的特殊性质,工程产品生产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具体或者特殊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需要。所以,水文、地质、气象等等自然环境存在的差异,都会导致施工条件随之出现千奇百怪的变化,指导其具体实践的图纸的在施工效果和过程上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分析
(一)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落后
为了使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成果能真正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必须严格监控其施工情况。许多施工企业在管理施工方面,确然认识到了增强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断改进其工作的具体方式,然而施工企业中的会计核算却没能引起相应的重视,核算方式不够有效,会计核算结构构建不合理,导致正确的会计核算方式与良好的财务管理方法二者想脱离的情况产生,如此一来,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如何得到优化呢?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如何做到万无一失呢?
(二)数据统计出现失误情况
施工企业在开展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时,往往需要处理大量而复杂的数据资料,然而许多企业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漏洞百出,统计不清晰、记录不全面、归纳不科学等等。精确真实的数据资料是施工企业完成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基础条件,唯有全面真实的数据才能支撑高效而高质量的会计核算管理,使整个施工企业的财务系统处于高效正常运转的状态。由此可见,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大力开展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工作时,必须以科学有力的数据作为基石。当然,使统计工作得到有效而合理的实施,繁多的经济支出条目和额度比较高的经济资金成本是必然的,所以,总体上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财政压力。如果出现会计人员在核算问题时忽略确切数据的重要性,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施工项目的成本费用的核算失误,进一步使施工项目系统内部所有的金钱成本都无法被清晰准确的统计。
三、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优化与改进
(一)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
毋庸置疑,但施工企业内部的所有工作,包括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都必须以科学的体制为指导和监督规范,体制的完善或许并不是困难重重,但是施工企业项目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企业要想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完全依照体制的要求却非常不易。所以,在构建相对完善的核算体制框架前提下,需要使体制得到有力的践行和落实,这也是建立体制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执行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核算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从担任的岗位职能,对项目推进环节中涉及的人员、资料、设备及资金等收支情况加以真实具体的存档,以此做到精确而科学地。
(二)推行新的《建筑合同》标准
基于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全面推广和应用,再加上施工企业对《建造合同》的利用,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也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因此,要在现有的经济形势下提升企业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推行《建筑合同》准则,以此为依据对自身会计核算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在规范会计处理程序的基础上,从会计核算、合同收入及费用的确认、会计信息处理、会计报表出具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化处理程序的落实,以便于保证会计核算制度的全面执行,提升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三)落实承包责任并对权责利问题进行明确
施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需要对承包责任制和权责利相关概念做出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必须主动地倡导施行工程的承包经营体制,不仅需要注意强化体制化经营,而且需要做好对工程的质量检查和控制,以此为成本核算资料的科学和真实性提供保障,处理好涉及施工企业的成本效益的问题。以此为前提,施工企业还需要推广目标成本的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施行环节,加强实时控制,把握预算计划对企业内部各样成本存在的影响作用,对此加以调整,从而把耗费掌控在计划要求的领域之内,以权责利兼顾为原则,保证核算人员明确所具有的职责,鼓励其工作主动性和参与度,促进核算工作完善。四、结束语施工企业为了做好成本管理和财务工作,提高内部经济效益,必须做好会计核算工作,首先,需要明确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即事前核算占据重要位置、分级展开的会计核算发挥巨大作用、施工企业生产的单件性等等。其次,是分析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包括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落后、数据统计出现失误情况、会计原始凭证不够精细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优化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张燕.探讨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出现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