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6:53: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大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角色的成因分析
在大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虽然有课本,却没有“心”去学习,这就使得课堂学习的内容不够积极,而真正做到学习课堂教学内容的仅仅是个别人。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即学生的原因、教师的原因、教学内容的原因,以及方法、测评结果的原因。
(一)学生的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是以自己为主,即根据自我的需要、意志去行动,常常忽略了对思想政治课内容的掌握,他们认为思想政治课所讲的理论比较空洞,尤其个别学生往往注重的是自身利益方面的要求,不重视在社会、精神等方面的要求,认为思想政治课是次要的课程,只要背背就可以了。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不积极回答问题,有些大学生甚至存在叛逆心理,违背道德,不赞成崇高,漠视理想,把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作为“榜样”。种种思想的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被动表现,出现了各种消极的被动现象。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每一位教师的个人知识能力不同,导致了学生认识上的不同。对于大学生来说,属于一个大的社会集体,他们能够关注的是在国内、国际所出现的大事情,但大多只愿意考虑自己在社会上如何正确把握自己的位置。作为教师,应该针对一些时事给予评价、分析。而部分教师对于知识结构的认识是单一、简单的,在教学中往往是按照书本去讲课,不能满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思想政治课变成了一门普通的文化课,这种单一的理论解说不仅无法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
(三)教学方法、结果测评的原因
在我国,对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来说,以社会为根本,把教师作为中心,以道德理论作为核心内容,即通过硬灌、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常常没有条件地去识记、跟踪、仿效,以及信从这些所谓的道德、规范。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从教师方面考虑:必须培养具有完整知识结构的、优秀的中青年教师,通过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教学等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科学素养,最终优化其年龄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及学位的层次。
二、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优化、创新是历史的必然
(一)从内部因素考虑
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生能够接受思想教育的一个有效方法,它可以及时更新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而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所有的要素之间,联系是没有对称、均衡的,往往是在思维方式的改变、时展的前提下而变化的,所以工作体系、角色的扮演具有很大的不同,在内部要素之间具有的是从属的关系、主次之分。所以,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改变在工作中的方式,以达到优化、创新,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最优化的状态下发展。
(二)从外部因素考虑
在现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说,思想是活跃的,学风是活泼的。所以,通过有效的引导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具有时代特征,能够以新颖的方式去工作,达到有效的工作。
三、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优化性创新的对策
(一)情感的投入要得到重视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情感的引导是教学的一个中心。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以肢体的描述、语言的引导,以及情感的渲染,引起大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认同感,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觉悟方面达到有效的加强。需要注意的是,对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所进行的创新,需要在学生与师生之间在情感交流方面达到有效的加强,这样才会使教育工作变得轻松、有趣。
(二)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都把网络的使用作为了一个主体,而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达到优化、创新的一个有利的条件。为了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可以理念作为一个根本理论去引导学生,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总而言之,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现实。鉴于大学生除了承担着接班人的任务外,还承担着人才储备的任务,尤其在现代社会,他们所具备的思想政治觉悟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质量。所以,我们应从高校的教学手段、工作方法与教师授课等入手来改进,通过做好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与国家服务。
大学生生活在象牙塔里,接受着文化的熏陶。近年来,各大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重视。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部分大学生有一定的思想觉悟,能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而总有那么些人不是那么的有思想觉悟,总有那么些不尽人意的缺点和不足。比如微风徐徐的林荫小道上穿梭着一个个满面笑容的学生,总有那么一个人随手扔下垃圾,不顾影响,于是就有两个、三个,乃至许多个。于是,本是绿意盎然的林荫小道飞窜着苍蝇蚊子,严重破坏环境。比如报道上说的投毒动刀子,本是同窗校友,何若要弄到如此田地?这是思想上的问题。比如炫富攀比心理,集体荣誉感不强,没有责任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后,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那么我们就先来纠一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吧。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后,这关系着我们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首先体现在宣传力度不够,其次体现在教育者身上,还体现在大学生自身,然后体现在社会上,最后体现在惩罚力度上。下面我们来依次说明。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达到普遍化。许多人仍旧停留在过去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没有新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在大学里虽然开设了思想教育课程,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只是应付考试,做表面功夫,导致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深入人心。第二,教育者自身就没有深刻认识。教育者本身就存在问题,如何能教育得好学生?这里的教育者既指教师,也指父母,还可以指身边周围的人。教师自身功夫不到家,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有的教师固守老一套,方式方法陈旧,缺乏应有的灵活性。也有的教师投机取巧,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难以取得实效,甚至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怀疑态度,这反而产生相反效果。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这些教师,却未必能担得起这句称赞。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妈妈给婆婆端水洗脚,被孩子看见了,孩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给妈妈端水洗脚。就这么一则简短的广告,却深刻的揭示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这么个道理。如果父母的思想觉悟高,在生活中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对孩子的思想觉悟也有提升。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第三,大学生自身也有问题,以自我为中心,思想觉悟不高。现在科技发达,社会进步,家庭条件也好了,父母对孩子也没有以前那么严厉,导致孩子自身养成一种娇气病,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如今大学生情感问题便是焦点,有的学生因为同学间丁点小事而铸成大错,有的同学则是对自我的不负责任,滥交朋友,无底线的疯闹,这些都是思想上有问题,从而导致行为上有问题的。第四,社会风气的好与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好的社会风气对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起促进作用,坏的社会风气对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起阻碍作用,我们应该自觉做好自己,形成一个好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如今社会上有些人把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尽忠职守、尊老爱幼等等良好品德看成是大话、空话、套话,甚至认为这是老土的吃亏的行为。大学生刚接触社会,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就受到影响,形成不好的思想政治意识。第五,惩罚力度不够大。好的制度需要有一定的机制来维护,要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一定的惩罚机制来维持。现在大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原因是惩罚力度不够大,不能够引起公众关注,导致大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要。在当今社会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却总存在着许多弊端,阻碍我们前进。我们应该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对这些问题和弊端进行解决,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策略
出现了问题,我们就应该解决问题,但要注意策略,注意方法方式。下面就根据刚刚找到的弊端和问题来作出改革策略。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代同步,注意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各种思想意识层出不穷。高校应该紧追社会思想变化的脚步,不能局限于教纲教材中。当然高校改革应伫立于整体改革,营造出良好的氛围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很好的思想政治意识。其次,培育应以道德为中心,配合实际情况。教育者在教育大学生时应该更注重道德修养,只有将正确的道德修养注入到学生思想体系中,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发挥最大效能,必须要注重实际情况,要躬身实践。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付出行动,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进一步升华精神境界。再次,加强教材建设,让教材更有实用性和针对性。高校应该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材上革故鼎新,除去旧的老的思想,吸收新的有实用性的思想。改变枯燥无味的教条,传授学生新的有实用性的思想,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最后,加大惩罚力度,以引起公众注意。无规律不成方圆,在触犯思想政治教育的底线时,应该有一定惩罚,以此唤起人们的觉醒。不能因为事小,就可以忽视不管,也不能因为事大,就逃避责任。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4结语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高校辅导员作为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为深刻的教育者之一。高校辅导员身上肩负着引导高校大学生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建立完美心理的重任。而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还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工作实效性差等问题。
一、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水平低
目前很多高校将辅导员的常规性工作等同于保姆工作、保卫工作,只强调辅导员所带班级学生的奖惩情况,忽视对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考核以及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使得高校辅导员对辅导员工作缺乏自信心和归属感。高校常规的众多繁杂工作使辅导员无暇审视自身工作的功与过,从而无法提高自己的工作实效。
2.缺乏辅导员岗位的重要性认识
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路上进行合理的引导,还要对其适时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还要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各大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缺乏行之有效的选聘标准,使得目前高校辅导员缺乏必要的知识水平。而且很多辅导员年龄过大,加之所掌握知识面较窄,使其与大学生交流时,存在一定的障碍。因为他们不能了解大学生的想法,甚至完全不能理解学生的一些做法,如果出现这些问题,他们只可以充当大学生的生活向导,而非学生的引路者。由于辅导员工作中日常性的事务管理成为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从而忽视了对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等业务素养方面的要求。
3.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员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很多相关部门共同协作。但是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管理的较多,在教学环节中渗透少。高校的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着不足,他们认为教师只负责专业课的教学,思想政治工作则是由辅导员负责的。同时,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对专业教学要求很明确,而对思想政治工作却没有明确的目的与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有为数不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他课程教学中只是传授专业知识,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全员参与意识”的大环境的思想政治工作,极大地阻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建立科学客观的专职辅导员评估体系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繁杂,学生情况千变万化,辅导员的管理制度当然也应适当地做出相应的变化,这就需要辅导员的管理制度要定期做出调整,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高校对辅导员绩效管理制度的制订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要求,不是某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定下来的,应在一定的调查基础之上,运用相关的激励理论,经过严格的论证分析,在实践中反复检验、修正,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强化各类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高校要重视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以及个体成长,而专职辅导员的工作水平也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因此高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辅导员进行入职前和入职后培训。培训可采用多种方式如能力进修、交流学习、提高学历层次。鼓励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总结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总结,这样可以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统筹规划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业务进修,让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3.优化激励制度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除了需要物质上的满足,也追求精神上的需求。除了工资、奖励等物质激励手段之外,辅导员为了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荣誉以及职位的提升。高校需要恰当地运用各种的激励手段来提高辅导员提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辅导员自身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成效关系到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的健康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必须要从辅导员的评聘、能力提升等方面着手,才能促进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从而促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一)缺乏基本的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淡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针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却稍显拖沓。激烈的社会竞争带来了人们对利益的过分关注,浮躁的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文明社会的发展。在高校法律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与信仰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学校的法律教育工作开展,且给学生的个人修养及道德水平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例如,近年来,大学生陷入网络借贷纠纷的案例屡见不鲜,其中不乏一部分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对金钱、奢侈品的过度追求,从而造成了与个人经济情况严重不符的高消费,最终酿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这些案例的发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和个人法律信仰的缺失,在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诱惑时,无法分辨对错,最终造成了严重后果,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二)高校法律教育培养模式落后,质量偏低。目前,我国的高校虽然已经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仍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主要体现在教育模式较为落后,教育效率低下且效果不佳。高校的法律教育仅依靠法律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专业教师资源紧张,很多教师既要承担自身法律专业的教学工作,又要承担学校法律普及教育的工作,导致教师工作压力巨大,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是分身乏术;另一方面,非法律专业的教师普遍缺乏基本的法律教育常识,无法结合本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法律教育的普及,从而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再次,教学的方法仍在停留在过去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当中,教学手段及方法落后,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造成法律教育和普及的工作无法真正落地,自然发挥不了其效果。(三)高校对学生的思想建设过于松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然而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很多学校普遍缺乏对大学生行为习惯、个人修养及思想政治觉悟的管理与约束,只抓学业而放松了对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培育工作,造成了法律教育的严重滞后。例如部分大学生利用课业时间进行网络直播等活动,或在互联网平台恣意一些不合规范的言论,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学校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监管,甚至针对此类事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但造成了学生学习成绩的退后,更造成了部分学生沉迷于虚假的网络世界,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失去了个人的原则和底线,从而酿成了悲剧[1]。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法律意识培养和提高中发挥的重要价值
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与提高融入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内化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责任感、道德感和法律意识的感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大学思政教育强化了对大学生思想与价值观的塑造,大学教育的开展,不仅是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的塑造和纠正,只有以良好的德行为基础,才能强化对法律意识的普及和培养,如果一个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品质,道德底线低下,自我管理放松,那么法律就会成为约束大学生的最后一道屏障,这无疑是与高校教育的理念和目标背道而驰的。大学生是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的未来实现者,大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影响着其法律意识的建设,更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命运。将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是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观念的重要手段,对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与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就目前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而言,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理论大于实践的弊端,部分大学的法律意识培养流于形式,成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空口课程,高校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缺乏重视,法律意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模糊,严重阻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而将法律意识的培养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以法律的威严和其强大的约束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与精神指引,这就提升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深刻性与内涵性,由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触动了大学生对法律的敬畏,强化了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推动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与提升工作的改革与推进。
三、基于思政教育的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策略
(一)完善思政教育平台的搭建。针对目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所存在的“形式大于内容”、“理论大于实践”的弊端,要实现法律意识培养与大学思政教育的有效对接,需要基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教学架构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搭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一方面,大学教师应加强对法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清醒认识,学校可以组织培训、座谈等形式,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和提高工作的开展进行深度的分析和解读,提高思政教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从价值、理念、目标、方法、评价等多个维度,促进以法律意识培养和提高为基础的大学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2];另一方面,将法律意识培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具体模块,通过法律意识、法律责任、法律思想、法律心理、法律条例等内容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促进其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渗透,引入法律专业的教师或从社会上聘请法律专业的指导教师和专家,定期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开展工作进行莅临指导和授课,从而有效提升思政教育中法律意识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二)创设法律意识教育的氛围。法律意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需要结合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影响。所谓内部的影响,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意识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法律素养进行约束,引导大学生由内而外改变自身行为,加强法律意识;而外部的影响,就是通过校园文化和氛围的建设,为法律意识的渗透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由环境影响人、由环境约束人、由环境改变人。在法律意识教育氛围的营造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和校园的环境,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和提高的目标、要求和思想内涵进行深度提炼,借助校园网站、专栏、板报、校报、电视、广播站等媒介进行传播,粘贴标语、开展座谈、分享会,在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各方面反复进行渗透和引导,潜移默化的约束大学生行为和思想,促进法律意识培养和提高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落地。(三)建立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要实现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与思政教育的对接,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应确保思政教育的开展应建立在科学的评估与反馈机制上,学校应根据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和提高的具体要求、目标、任务、结果等要素,结合思政教育的形式和体系,建立针对性的评价与反馈制度,通过定期对教育结果进行考核,利用学分、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星级制、积分制等评估机制,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并从中总结宝贵经验,从而不断优化与改进现有的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渗透。
一、团组织、班干部队伍建设
1、做好xx级新生的班委会选拔工作。
2、坚持每周的班级例会制度。
3、实施班干部学期考核制,希望以此提高同学们工作的热情与责任心。
二、常规工作
(一)主题活动
1、思想政治工作计划教育
1)对于学生群体,我们不能开展同一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我把学生分类,在进行统一的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有重点的、分层次的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对学生们的不断观察,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情绪和思想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有思想波动就及时找他们谈话,尽早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
2)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水平。通过政教课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培育、集体荣誉感等相关活动的开展,以及学院的“三风”建设工程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一系列教育影片、讲座,加强学生的自我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水平。
2、新生军训工作和评优表彰
配合学院的新生军训工作的同时完成以下任务:
1)迅速了解班级,了解寝室的情况,遇到问题做到及时、迅速解决。
2)观察班级的班风形成,及早改正陋习,加强班级荣誉感。
3)督促《学生手册》的学习,要求人人过关。
4)帮助进行新生职业规划,制定3年的学习计划,尽早适应大学生活新环境。
5)配合学院组织的各项工作
以学生评优表彰的契机,树立典型、激励榜样,真正营造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学风建设
宽松和谐的环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良好的班风能促使学生互帮互学,优良的学风能推动学生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具体工作如下:
1、完成各班班级口号、班歌的征集
2、组织同学们校纪校规学习,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
3、同学们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与各班导师反映。
(三)文明修身工程
努力挖掘实现“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相结合”的具体形式,通过目标引导和激励逐步提高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具体工作如下:
1、坚持08级学生的早操、晚自习的制度。认真做好学生的学习常规纪律检查和寝室卫生检查工作,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有一个轻松干净的生活环境。
2、将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同学们感受到学校对于他们的关爱,而不仅仅是对他们的各种限制。
3、组织各班级积极参加系内、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同时观察每个人的特长,侧重培养。
(四)安全工作计划
1、做好学生的入学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2、在每一次的节假日,提前做好班级学生的离校、留校情况统计。在节假日结束前要提前回来了解情况,知道各班级未返校人员名单以及原因。
3、配合学院宿管部的要求,每周至少三次深入寝室了解学生情况。不仅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更能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对宿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五)服务工作
1、配合学院的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工作的实施,统计各班级贫困生名单。
2、做好思想内向学生的思想跟踪教育和服务工作。
3、加强心里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丰富学生的日常工作。
4、及时协调学生的课程冲突、变化的问题。
5、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并做好相关记录。
6、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及时解决。
三、重点工作
1、迎新工作
2、班干部选举工作
3、学生的入学安全教育稳定问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指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大学生两者之间利用语言、符号等作为沟通的工具以此来沟通和交流思想认识情况和情感情况的双边过程。大学生实现政治教育沟通的特点主要有:沟通双方均属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沟通过程中双方信息属于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属于双方情感的沟通;沟通过程中会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存在而造成障碍。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的形式主要包括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一般来说正式沟通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以及谈话等事项,其余的沟通属于非正式沟通形式。还包括集体和个人的形式、语言和非语言、面对沟通和间接媒介沟通等。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产生的问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方法比较陈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渠道是信息传递的桥梁,它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沟通信息是否能够及时传递和反馈。[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方式主要是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的次数比较少,在高校内部少有出现。一般来说,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采用非正式沟通,这种方式比较方便和快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课堂和课外的时间开展,主要是利用宣传、社团以及互联网络和通信网路进行,借以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沟通和交流。正式沟通常常需要组织大型的会议和交谈,这样就导致各方之间的协调不周到,矛盾较重,而且沟通工作效果较差。
2.大学生实现政治教育沟通过于专业化
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比较专业的思想政治术语来讲解相关方面的知识,从而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在教育者与大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双方地位、知识背景、文化实力等方面的差异,使传递的信息出现语言和语义上的理解偏差。[3]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质量相对较低,不能够很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目标。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浮于表面
许多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方面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而且进行的沟通工作主要是流于形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开展之前,组织方一般只会将效果纳入规划之中,并没有充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大学生在思想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常常都是班主任或者是辅导员对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但是常常都是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才进行。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优化对策
1.积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模式
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过程中不能够仅仅依靠非正式沟通的方式,还应当综合其他的沟通方式来开展沟通工作。尤其是正式沟通方式的采用,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议的时候必须协调好组织者、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矛盾,从而逐渐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的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在沟通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个人或者是集体的沟通交流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积极有效的预防各种事件的发生。
2.采用多种模式加深大学生的理解
沟通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运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要联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联系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地位,从而适当的进行引导和交流。不仅如此,还要综合运用网络技术、社会环境等来开展交流工作,从而构建有效的沟通氛围,加深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
3.从本质上提高沟通工作的有效性
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沟通对策。[4]不仅如此,还应当逐渐细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明确沟通目标,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采用适当的沟通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才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意识。
四、结论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其信息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手机短信、触摸媒体、手机APP、微信、易信、微博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信息渠道多元化、受众接受信息主动化和信息传播内容丰富化等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媒介载体的安全性、信息的权威性、突发事件的应急性等挑战。
二、新媒体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媒体丰富了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党员提供了良好的自学资源;第二,新媒体拓宽了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形式,使党员教育不再受到时空的局限,为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教育与实践平台;第三,新媒体增强了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主客体的沟通,充分调动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第四,由于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非常繁杂且多元化,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五,新媒体冲击了民办高校的传统教育方式,减弱了传统教育方式对学生党员的影响,限制了传统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发挥;第六,新媒体对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危机也越来越常见,对党务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在充分认清楚新媒体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影响的基础上,才能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方面的作用。
三、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民办高校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路径
(一)创新教育理念
首先,民?k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建立需要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前提下进行,以提高学校学生党建教育水平。具体的创新教育理念是将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大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学校员工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完成对学生的高效教育与管理,进而实现党建与思想政治相结合的目的;第二,德才兼备与专兼结合。要想实现这一理念的创新,就必须要选拔高素质的政工人才,不仅需要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进行衡量,还需要考虑他们的管理能力以及思想作风等素养,全面达到提高民办高校党建教育水平的目的;第三,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政工人员将教学与管理服务进行有效结合,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进而响应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
(二)创新教育模式
根据学生不同成长期的特点,需要民办高校党建教育工作人员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以适应对学生的针对性党员教育管理。具体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关民办高校党建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能力评估,具体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管理能力以及思想政治觉悟等,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对策,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媒体环境对民办学校党员教育管理的需求;第二,对预备党员要加强教育管理。在开展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时,需要端正学生的入党态度,使他们明确入党的实质性目的,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觉悟;第三,加强对正式党员的后续教学。对于已经成为正式党员的学生,相关党建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其进行后续教育,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全面成长。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教育工作中,需要从以上三方面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提高党建教育管理质量,从而为民办高校全面发展党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各种价值观念充斥于社会,身处于这一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难免出现迷惘、彷徨与焦虑的情绪。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大学生政治感悟的历史使命。它不但是高校教育的灵魂所在,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必须要从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维意识日益活跃,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就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社会背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发挥好宣传与舆论导向作用,既要培养大学生的业务能力,又要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思想武器。
我国的高等教育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与党的教育方针,这是由于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不同而造成的。我国的高等院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向广大师生宣传党的方针、路线与政策与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纠正师生对理论、路线、方针以及政策的错误认识;提高广大师生执行党的方针、路线与政策的自觉性;确保高校能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等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帮助广大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使他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二、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建议
(一)将理想与信念作为教育的核心
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人们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同样,当代大学生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理想与信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一个集中反应,是指引大学生前进方面的明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将理想与信念作为教育的核心,这样才能站在精神层面的最高点上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加以指引,才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否则,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崇高性将会被大大降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理想与信念的培养绝对不能好高骛远,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要紧密围绕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这样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才能更贴近实际,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大学生才能够寻找到使命感与责任感,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要注重道德教育,如此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国家栋梁。
(二)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大学生能否真正的接受外部教育,取决于他们所遭遇的困难与心理需求。从这一心理因素来看,那些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受其影响的大学生往往是出于对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大学生对来自于教师的知识进行理解、内化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要了大学生的心理,尊重他们的个性化需求,采取能为被大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这样的工作方式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的是每一位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受教育背景以及自身条件的不同,其素质结构可能相差很多,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要考虑到他们个体差异的因素,因材施教,寻找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展现自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发挥效用。
(三)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绝对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而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任务。在全体教职员工中,辅导员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个队伍。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辅导员,大到国家政策的传达,小到寝室卫生的检查,只要是与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相关的事情,都能够让人联想到辅导员这个职位,所以他们的素质对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全面展开有着重大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培训、考核、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活动等方式,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四)重视形势政策的教育
形势政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了解国家大事、释疑解惑都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形势政策也成为了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现阶段,高校的改革任务非常繁重,改革之中充满了荆棘,其中有许多政策、方针,高校师生还不能充分理解,就需要我们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达到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巩固改革成果的目的。除了延续传统的形势政策教育之外,我们还可以尝试新的教育途径,比如在学校网站上开辟时事教育的版面,让学生们展开讨论,教师以版主的身份对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政治进行评论,让学生们通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聘请校内外专家,定期为学生们作关于形势政策的报告,开拓学生的视野;定期举办时事政治辩论赛、知识竞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民族的希望,其思想政治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落实。因此,高校必须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最终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董金玉.积极探索 务实创新 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J].卫生职业教育, 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