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6:53: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语文教学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措施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非常注重实用的技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方面这样的理念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而培养学生的方向则注重答题、解题等方面,课程设置上过于传统,使得课程不能吸引学生兴趣,导致厌学语文的人数越来越多,资源被浪费,最终可能使学校声誉也受到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从新思路、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等方面提出创新性的教学,并以此促进语文教学有针对性、先进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才能。而面对上述的实际情况,在初中语文教学方面应该如何做呢?笔者认为应该从课程开始,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学习情况,把课程和能力训练相结合,然后在学生思维方面加以创新培养,用实际意义的教学技巧和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新观念,学会创新。教师可以借助当前的流行元素进行教学,也可以结合教学经验,创造新意的学习环境进行教学改革。

一、发挥语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想象才能

初中语文教学是综合了多种要素,交叉了很多方面的一个比较与现实相连、与时代紧密结合、与时尚前线相关的既有语言艺术性又注重实际运用的科目,因此这个科目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语文理论知识上做重要的突破,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之余尽可能观摩生活,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关注生活,从各大新闻媒体和相关的课外书籍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相关知识。因为学生长期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思维定式严重,学习的能力比较欠缺,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可能使学生全面进步。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首先要在方法技巧等方面创新改革,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则是发展其创新力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也应该充分展示每一节语文课的基本特色,然后引导学生在语言特色的影响下发挥创新能力。只有在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前提下,把学习和能力训练融入教学中来,才能让学生的创新和教师的努力有所体现。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自我讲解的现象很常见,学生的想象力是被禁锢的,有的教师甚至强制灌输一些语文学习理念,从而限制了很多学生的积极创新力,因此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紧随时代脚步,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学习问题,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把时代气息、信息化教学等融入语文课堂中,这样才能在多元素的课堂中实现改革创新。

二、用现实意义的材料进行实践教学

教师用实际意义的教学材料帮助学生转变创新思维,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理论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实践水平。而这需要在初中学校的教育目标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传统的教学目标改变为用实际语言运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人才,敢于用创新思维运用知识的人才。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只有在学生的思维中有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创新人才。为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语文素材。比如,在课堂上进行中国“二胎政策”问题研讨,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实践锻炼任务进行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多发表看法,然后分小组讨论归纳二胎政策的利弊,学会辩证看待事件的思想,这种用生活实例进行语文归纳能力的教学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时尚元素和流行信息广泛纳入课堂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时代的发展使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形形的时尚元素和流行信息,科学技术等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曾经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积极纳入具有流行元素和时尚气息的教学材料,用多媒体技术、信息化设备等进行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把握住时代流行的脚步,感受社会的变化。初中语文课堂要想把学生打造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佼佼者,需要在教学中学会分析语文知识的优、现代技术的好、未来时代的变。这样才能掌握语文和时代结合与变化的基本规律,进而学会创新。另外还要在教学中多引进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的思考和研究,结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环境、学习兴趣等进行课堂教学环境的创造,这样就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大创新力度。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中教师应该以引路人的身份重点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使教学能逐渐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学生自主学习是以自我为中心,它和以教师为中心有很大的区别。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个器皿,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答,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是教和学的统一体。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人格,每一个学生都蕴含着无穷的潜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积O探究和发展。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他们是否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及他们思维发展的程度。学生只有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1.营造良好氛围,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1)营造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学生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的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不能自主学习,首先是因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没有找到兴趣点和问题所在。只有对内容充满好奇和求知欲,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并解决自己的困惑。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课开始之前可以根据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本知识,同时在课堂进行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慢慢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3.在小组学习中深化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等这些都是现代教育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实现了双边互动的对话与交流。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工合作,进行智慧的碰撞,各项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构建了语文结构体系,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从而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得“会学”“善学”。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实践、不断创新,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语文课堂散发出生机与活力。

4.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通过进行多元评价,让学生本人、家长、老师、同学都对学生发展的状况进行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在传统教学的评价中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评价重点在知识方面,评价机制中没有难以量化的内容。而实际上,教学的效果并非是立竿见影的,自主行为以及倾向性,以及技能、风格和认知的动机。知识的获得一定是主动过程,如果学习者仅仅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不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参与者,不但没有求知的欲望,也不会得到应有的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才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和方法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堂控制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梭、学会创新,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语文 写字教学 现状 措施

汉字书写成为一门艺术源远流长,书法艺术的天空群星璀璨,碑刻墨迹灿烂辉煌,作为未来的接班人,继承并发扬光大之是历史赋予的重任。而现状呢,无论是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还是考试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都表明,中学生的书写水平较低,正确规范尚有困难,更别说书法之美了,至于用毛笔书写班刊墙报更难。其中原因诸多,为此,我在写字教学中作了一些努力,就此与同仁进行探讨。

一、初中写字教学的现状

1.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全社会都在倡导素质教育,由于高考指挥棒还没有完全与素质教育接轨,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笼罩在教育上空,不少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不少学校老师也认为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学生成绩上,学生写字好坏对成绩、升学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再加上课业负担压得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来认认真真写好字,认为占用课时专门练习写字实在不值得,于是,写字教学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成了可有可无的多余。

2.学科特征的影响。语文素养需要从小不间断地培养,短期内不能见效,它更注重厚积薄发的过程,而不像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只要稍微用力,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另外,语文学科的枯燥无味和写字效果的明显度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写字教学的积极发展。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影响。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现在的中、小学生从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形式和载体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多媒体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这样,导致写字的范围开始紧缩,写字教学也开始不受重视。

二、提高写字教学水平的措施

1.提高广大师生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教师要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位。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少教师认为电脑无所不能,键盘打字代替了手工写字,方便快捷,练字很没必要。于是,教师的写字意识被淡化了。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现实,提高认识,给学生做好榜样示范。其次,让学生理解锻炼写字是人格塑造的需要。古人云:“字如其人。”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写字的重要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那些从小就坚持认真写字并持之以恒的学生,往往都有做事认真仔细、能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容易形成良好的人格。由此看来,认真写字练字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对学习习惯、意志品质、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2.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写字的积极性。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古今名家的优秀作品,体验作者的用笔及作品的形式美、意境美、神韵美,如有的金戈铁马苍劲有力,有的如行云流水轻盈舒展,有的清秀隽永、圆润有致。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习写字的热情,使学生乐于学习写字。另外,在书写练习的同时,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书法家有趣的故事轶闻,如王羲之“吃墨汁”等,无疑对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古今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练字的决心和信心。

3.选取自己喜欢的字帖,强化训练。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无论学习硬笔书法还是毛笔书法,都应选择优秀的名家名帖作为临摹的范本,这样学生才不会走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如硬笔字帖可向学生推荐当代名家吴玉生、丁永康等的作品,毛笔字帖可向学生推荐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大家的字帖。学生一旦选择好了字帖,就不要经常更换,要坚持临习,反复揣摩,这样才会逐步提高。

4.关注方法技能的指导。教师要结合学生练字的实际情况,具体给出指导意见。首先要纠正学生的执笔方法和写字的姿势;其次要指导汉字笔画的写法和结构特点。要让学生学会读帖,读帖不是出声地读,而是认真观察和分析字帖中字的结构特点,如有的疏可走马,有的密不容针,有的避让,有的呼应……让学生懂得其中的美学原理,会归类整理、触类旁通,能举一反三,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把握写字的机会,以学促写,以写促学,写学相长。练字就是为学习服务的,初中生在写任何一科作业时都是在练字,不要急于赶作业,写得不认真,甚至潦草应付、字迹难辨。语文教师要协调各科教师认真监督作业的书面完成质量,防止练字和作业两张皮,练归练,作业归作业。

总之,我们不应忽视语文教学中的书写,它不仅是客观物象的静态呈现,即实实在在地以字的面目视人,也是主观情感的动态表述――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我们应该从审美的要求上予以积极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尹功仁 源流并导,标本兼治――浅析中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现存问题;优化措施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名著阅读教学的策划和开展,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耳目一新的名著探究体验,而且能从总体上优化名著阅读教学流程和形式,切实增强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和自主阅读意识。因此,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细致分析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引入先进思想和举措创建更为完整的名著阅读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名著阅读活动中有所收获,锤炼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挥文学名著的探究和教育价值。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板块和内容,高质量的名著阅读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也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和思想教育。然而就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名著阅读有效性达不到预期水平。经过细致的分析总结,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学生参与语文名著阅读的热情不够高。大部分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时间都比较短,思想认识局限在单篇文本之中,缺乏丰富的整本书阅读经验。一些学生认为文学名著不仅篇幅长,而且内容深奥、复杂,因而在名著阅读态度方面缺乏主观能动性。面对名著阅读活动,学生的认知经验和阅读能力承受着双重考验,这也使得学生参与语文名著阅读的热情不够高,需要教师创新名著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第二,教师沿用的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师是指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探究的领航者和启蒙者,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将名著阅读和创新教学思想、手段融会贯通,才能从源头上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兴趣。然而分析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可知,教师沿用的名著阅读教学手段普遍存在单一性、滞后性等问题,对学生名著阅读兴趣、阅读思维、智慧潜力的引领和开发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这也直接降低了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的水准。第三,家长没有对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发挥辅助作用。家庭教育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名著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保持积极的文学探究态度,所以家长对名著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不可或缺。然而综观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家长普遍认为名著阅读教学是教师单方面的工作职责,而且教师也并未精心策划有关名著阅读的家庭教育项目,导致家长对名著阅读教学的参与度较低,无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职能和家长的辅助作用。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甄选名著阅读素材,增强名著阅读教学资源质量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教师把握住其中的关键点,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实施和完善。高质量的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始于对名著素材的科学选择,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题材、种类繁多,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名著阅读经验,为学生甄选针对性更强的名著阅读素材,这样一来可以为学生顺畅进行名著阅读探究打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二来也能增强名著阅读教学资源质量,从而保障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分析效果。教师在为学生甄选语文名著阅读素材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向学生推荐的文学名著难度要适中,书籍内容要积极健康,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经验,同时满足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需求。如教师可以将“新课标”必读名著作为主要的名著阅读教学素材,这些书籍内容文质兼美、思想旨意深远,阅读难度也不大,是适宜初中生开展名著阅读探究的优质读物。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认知能力,扩大名著素材的选择空间,如一些近代文学名著、乡土文学名著都具有趣味性和时代特征,也可以作为教师向学生推荐的重点名著资源类型[1]。第二,教师向学生推荐的文学名著应该和教材阅读文本相对接。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长篇文学名著的节选,教师在为学生甄选名著阅读素材时就可以从这个思路入手。如结束某篇名著节选的课文阅读教学后,向学生推荐对应的名著作品,这样不仅更容易调动起学生对名著书籍阅读探索的积极情绪,也可以促进学生从短篇文本阅读顺利向整本书阅读过渡,通过课内外联合的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教材阅读文本的内容和题材,为学生推荐相似主题的名著素材。如果课内阅读文本的内容主要是写人叙事的,那么教师所选择的名著也应该在写人叙事方面具备突出亮点,这样不但可以巩固提升学生的课内阅读基础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经验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创设名著阅读情境,激发研读名著的期待和热情

上面我们谈到,学生对参与语文名著阅读活动的热情不够高是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现存的突出问题之一,这看似是学情问题,实际上可以管中窥豹地反映出教师教学模式上的不足。所以,教师想要突破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这一困境,必须基于学生对名著阅读学习的兴趣期待,加强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名著阅读情境,这样一来可以营造充满活力的名著阅读教学氛围,二来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研读名著的期待和热情,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名著阅读探究活动的主观意识和积极心态。语文名著阅读趣味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多媒体音画情境。多媒体音画情境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特征,声色俱佳,能够吸引学生的思维感官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名著阅读探究学习活动中。古今中外很多文学名著都有其相关的影视作品和周边资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可以从互联网资源库中为学生搜集和名著内容相关的歌曲、动漫和影视片段,创设画面唯美、歌声动听、具有情节冲突的多媒体音画情境,使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其中,激发起名著阅读与探究的兴趣。第二,生活化情境。文学名著的创造灵感也来源于日常生活,其思想旨意也是为了传达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虽然初中生的名著阅读经验还不够完备,但是学生现有的生活体验完全可以作为教师创设名著阅读教学情境的突破口。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上,教师可以根据文学名著的主题和内容,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相应的生活场景,或者将某个生活事件作为名著教学的导入话题,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感知名著中所具有的生活情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名著阅读体验和自主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学名著的思想旨意和其中的生活元素[2]。

(三)重视设计名著导读案,引领自主探究性名著阅读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改目标,追求的是培养学生对名著的自主阅读和探究能力,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名著阅读教学模式显然有悖于新时期的教改精神。教师想要切实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名著能力和意识的养成,必须基于教学主导职能,重视为学生设计名著导读案,帮助学生掌握名著阅读流程和思考探究方向,引领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性名著阅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分析能力和协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名著导读案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该以微课形式为学生呈现名著导读案。首先,教师在微课导读案的开头部分,可以应用图文结合形式对名著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简短介绍,使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内容产生初步感知。接下来,教师可以在微课导读案中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直观地规划和设计名著阅读流程,如将名著每一章、每一小节的阅读探究重点标注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井然有序地对文学名著开展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第二,教师应该将问题导学贯穿于名著导读案设计中。学生对文学名著精髓的内化理解大多源自思考,教师在设计开发名著导读案时,应该在每个阅读流程的前端设置启发性问题,如:“主人公的行为意图是什么?”“主人公这段时间在想什么?”“名著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语言风格是怎样的?”这样的思考性问题,能够使学生跟随导读案的指引,带着问题开展探究性名著分析,通过破解一个个阅读问题,切实增强学生的思维张力,有效培养并提高学生对文学名著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渗透名著阅读方法,形成个性化名著阅读学习模式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强调的是“授人以渔”,教师毕竟不能时时在学生身边指导,想要消解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真正实现对学生自主阅读名著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师必须加强向学生渗透科学的名著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研读文学名著的基本要领、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个性化的名著阅读学习模式。有效的语文名著阅读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批注法。渗透这种名著阅读方法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名著中将一些存在疑惑的词句或者故事情节标注下来,留待教师在名著阅读交流反馈环节进行细致的讲解,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也能更为精准地帮助学生攻克名著阅读难点。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名著的每个章节后批注总结该部分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批注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习得正确的名著阅读批注法。第二,摘录法。文学名著中的文辞亮点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可以作为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一个来源。教师在向学生渗透摘录法时,可以指导学生将名著中的精彩词句分类摘录下来,如描写人物形象的、描写自然风光的,或者感悟人生的警示名言等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摘录法开展名著阅读的良好习惯,也能切实强化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能力[3]。

(五)进行随笔训练,锻炼名著语言精华运用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联系紧密的板块,针对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来讲,在初步突破阅读目标后,教师有必要引领名著阅读向随笔训练迁移,构建以读促写的名著阅读教学模式,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对文学名著语言精华的运用能力,也能利用随笔训练为学生搭建一个表达名著阅读见解和感想的平台,从而升华学生的名著阅读感悟,完善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针对语文名著阅读的随笔训练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文学名著中的精彩段落,鼓励学生根据段落的语言风格开展仿写训练。如果段落主要内容是写景的,教师在学生仿写中应该强调对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果段落主要内容是写人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将仿写重点落到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上,从而实现学生对名著语言精华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写作能力。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在名著阅读中产生的个性化感悟,开展不限话题、不限题材的随笔训练,使学生将名著读后感和自身的个性化观点融合,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形成观点鲜明、具有思想内涵价值的微作文,同步增强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六)引入家校共育名著阅读模式,培养名著阅读习惯

上面我们谈到,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家长方面的教学辅助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这既和生活化教育思想相背离,也会削弱名著阅读教学质量。名著阅读是一项长期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形成三方面的合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初中生对文学名著的自主阅读意识与习惯。因此,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入家校共育名著阅读模式,使家长也能承担起相应的教育职能,从而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习惯。在具体的策略实施上,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目标,为学生和家长设计开发亲子阅读任务,然后在课堂教学上交流展示阅读成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每天抽出睡前和晨起的半小时时间,和学生一起研读文学名著,这样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也能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名著阅读习惯,从而推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问题来自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三个方面,阻碍了学生名著阅读学习有效性的提升。针对这些现存问题,教师应该为学生甄选名著阅读素材、创设名著阅读情境、重视设计名著导读案、渗透名著阅读方法以及引入家校共育名著阅读模式,对滞后的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更新和优化,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名著阅读的热情,高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晓容.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1(68):43.

[2]刘其振.试析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J].课外语文,2021(24):140.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06

作为一名现代教学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加要求责任心,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也才能适应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自豪的看到现代初中语文教学取得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要清楚地看到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积极的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知识点很好的展示给学生,这些都对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很大帮助。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可否认,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因素,为了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更好的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结合目前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情况,就目前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不注重引导学生融情于学习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学生想要很好的进行学科学习,必须要适应学科的特点,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想要有效的进行语文学科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积累,而且要注重投入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含义,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而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对引导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投入真情实感方面做的还不够到位,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理解文章的内容,而没有融情于其中,自然有很多意境难以感受到。

(二)对难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科的难点知识,既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不管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而目前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因素之一,就是对学科的难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对学生就难点知识进行的讲解不够深入的情况,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遇到难点知识,就出现逃避心理,这些都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克服难点知识,进而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产生了障碍。

(三)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引起重视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从知识点的角度很好的对学生展开教学,而且要能够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对学生展开教学。学生较强的可塑性为教师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进而难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四)难以及时实现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学困生的存在也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困难。想要帮助语文学困生很好的走出语文学习的困境,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转优。而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虽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对学困生问题引起了重视,但是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困生及时走出学习困境的过程中,却存在不够及时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有效进行语文知识点的学习,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解决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就目前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情况,对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本人针对上文中提出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引导学生融真情实感于学科学习

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真情实感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注重引导学生融之以真情。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对教材上的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投入真情实感去读文章。学生的情感与文章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融情于语文学科学习,不仅仅对学生学习教材上的知识点及文章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等也有很大帮助。

(二)对难点知识的讲解引起重视

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难点知识的讲解重视程度不够,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难点知识学习方面耗费的精力也不够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难点知识的讲解引起重视,学生也要引起重视。教师不仅要自己认识到有效对学生进行难点知识讲解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难点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有效克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进一步提升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意识与能力。语文本就是一门学生感觉较为枯燥的学科,因此,教师只有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很多方法对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有效,例如:教师提升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能够使学生很好的感受到语文学科学习的乐趣,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有很大帮助。

(四)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学困生转化

第6篇

【关键词】初中 英语口语 问题 应对措施

英语口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并且担当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它所承担的是全世界发展使用的工具,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英语教学中教与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目的培养学生能够实际性的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开发口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必然一项,也是达到英语教学目地的必经之路。

一、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与培养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能够练习好口语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很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在各种使用英语的交际场合都能够应对自如,使学生学以所用。口语技能意思是学生在实际使用中英语的表达能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教学方法的原因对学生口语教学的忽视,导致现在出现“哑巴英语”与“聋子英语”的情况。

二、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措施

出现以上这种状况的主要是由以下几部分原因造成:

1.学生对英语口语的使用环境不够了解。在中国英语初中教学中,通常受母语环境的影响,学生除了可以在课堂上了解一些口语知识外,别的情况下很难接触到,再加上在生活中到处的普通话、母语与方言更加淡化了对英语口语的记忆,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彻底的将学生培养成了“哑巴英语”的现象。

2.口语教学的来源主要是老师,学生的英语发音跟老师的教学有着不可切割的关系,口语教学对于老师而言明显是一项挑战,但是目前大多英语老师的知识水平达不到,做不到完全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情况使用母语交流,英语口语的使用大多数情况下在单词和短语教学中,很少出现成句的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一来,英语课堂就成为了语法交流课,严重违背了新课改中英语教学的目的。

3.我国初中班级设定人数过于多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必定要与学生做大量的对话沟通,多次练习,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学习学习机会和时间。只靠课堂这点时间对于大容量的班集体是没有办法完成学习任务的。近年来,很多初中班容量逐步增多,普遍达到50以上人数,加上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高,学习方法和习惯也有缺陷,老师在课堂上安排的英语对话活动,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去做,即使去做了出现了错误也不能及时被提醒改正,所以根本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4.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也影响英语学习。因为大部分学生基础不够扎实,比如词汇量不够,经常说说就没有下言了,一句话经常只能表达一部分,还经常用汉语语法表达,句型和语法严重漏洞,同学听到后可能会发笑,说者就可能认为成嘲笑,如此循环学生就会产生畏惧的情绪,心理上产生恐惧。害怕说错,不敢说,这样恶性循环学生英语水平更是达不到目标。那么如何做才能够改善这些问题,使学生在初中就能够很好的学习英语呢?就此以下提出了几条应对措施:

(1)在课堂上老师做到从头到尾都使用英语交流,这样直接关系着教学目的的成功与否,在课堂上使用英语沟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语境的使用方法。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老师从一开始教学就用英语与学生交流,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接受不了,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多设定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能自觉地适应这样的环境,这样听的多了说的多了,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有了提高,因此,老师用英语教学生很重要。

(2)平时要经常鼓励学生多说英语。英语口语的练习、学习和巩固都是在实践交流中完成的,大部分学生感觉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不高担心自己说英语会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取笑不敢说英语,英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平时的交流中亲身感受到英语口语的魅力和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帮助。给与学生肯定的眼神和鼓励的微笑。提高学生主动性,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

(3)注意指正时的方式也很重要,学生出现错误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老师在指正时为了不伤害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就要讲究一些方式和方法,做到既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打消积极性。最终达到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要求。

(4)尽力消除文化方面的障碍,英汉语言文化存在着差异,教师在教学时除了教知识点外还要强调文化背景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使用英语,学习英语。

(5)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创设情景,让学生感觉到身临其境,亲身体会般,初中生又喜欢表现自己,利用这一点老师尽量让学生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有足够的热情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去,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有让他们体会到了英语文化达到了学习目的。

(6)开发各种英语课外活动,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接触英语在生活中也能使用英语,做到真正的把英语渗透到学生生活当中去。

三、总结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太多问题和漏洞,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反思和改善,英语教师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教学中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达到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目的。

第7篇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 衔接 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55-01

初中生在进入高中后,普遍觉得在化学的学习上难度较大。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就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教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变化

初中化学教材更注重的是对学生化学思想的培养和启蒙,只是简单的对一些化学知识进行认识,而高中的化学更注重的是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是更深层次的学习,学生在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的情况。

2.学习方法的变化

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十分细致,学生只需死记硬背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使得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欠缺。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所学知识较多,内容较为复杂,教师更多的是对典型例题的讲解,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自主学习的内容较多。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分析

要做好高中化学教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1.教材的衔接

首先高中化学教师要对初中教材内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学生目前化学的学习程度,找到高中化学教材与初中教材中的衔接处。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对于化合价、电子得失、氧化还原等知识点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欠缺深层次的理解。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的教学时,要抓住氧化还原反应这一主线,首先对失氧得氧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解,然后讲解化合价的升降情况,最后挖掘出导致以上现象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进行层层深入的教学,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氧化反应与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并且要使其对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产物、还原剂等有很好的理解。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只是简要的说明了有关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有所了解。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讲授时,要了解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了解程度,针对初中涉及到的得失氧的内容开展教学,对其进行逐步深入的分析。

2.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在学生升入高中后,其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逐渐走向成人化。在学习时,更加倾向于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而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这就要求高中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多的是对其进行引导和启发,在课堂中为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其在课堂上大胆的发言,与老师和同学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可以将问题进行变化更新,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或者从其他角度去看待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到一起,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新的知识。

比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时,根据学生在初中接触到的化学反应,按照不同的方法将其分类,并让学生们按照要求写出反应类型,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发现以上的各种分类方法不能使化学反应的本质得到表现,同时也不能包含全部的化学反应。然后从初中课本中得失氧的内容入手,以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铺垫,将这种分类的不足进行展现,使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再让学生积极发言,找出这几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最后教师在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进行说明。这种探究性的教学方法,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在实际的运用中与初中教学又有很好的衔接。

3.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上的衔接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主要采取模仿和记忆的方法。其不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高中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仅是进行必要的引导,教会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做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上的衔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做笔记,课后复习,定期总结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加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要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学生心理的变化,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投入到学习中去。

以上就是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一些探讨。首先对衔接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目的是为了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安荷香.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3(3):168-170.

[2]李彩芳.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J].教学实践,2010(10):52-55.

第8篇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当中,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必备因素,当下很多初中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存在着畏惧心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消除学生的错误心理,利用情境的创设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或者以时代背景、成语或文中所描写的唯美画面等作为切入点来创设出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讲解《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文中的内容进行动画、视频演绎,向初中生展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的动人景色,让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月下承天寺中的体验,而后再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赏析,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意。

二、授之以渔,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当中,其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词句。初中教师必须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在给学生讲解词语通假现象、古今异意以使其懂得活用字词后,再鼓励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内涵进行解析,

通过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文章的学习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言文学习方法。例如,在讲解《桃花源记》时,教师应当先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做出分析,如“鲜美”一词,在语境中实际表达的是“鲜艳美丽”之意,让学生在正确了解字词含义后明白文章的大体内容,再进一步对作者的社会理想产生认识。

三、转变角色,尊重学生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