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6:53: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智慧教育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 目测的导入教学
目测的基本特点是用眼睛对事物的形态进行量化观察,通过反复比较和估测获得各种尺度关系,为艺术再现和创作提供尺度依据。目测水平虽有高低之分,但从操作难度上看对高职生并不应构成障碍,学生对于目测的茫然主要源于不了解。鉴于目测过程不易表述,我们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形象教学向学生导入目测意识,提高其视觉对目测要素的感应能力,培养目测习惯。
目测课程的导入(以高职园艺专业教学为例)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等分白纸练习
园艺专业的职业技能绘画教学是从钢笔直线练习开始的。配合直线练习,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等分白纸练习,做法是:在白纸上估测距离,用画直线的方式,依次从纵向、横向对白纸进行水平和垂直分割,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至十六等份,继而再做其他直线练习。这类练习可引导学生轻松地体验目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跟画练习
在学生学习了透视原理和绘画造型基础知识之后,带领学生做跟画练习。做法是:选择一幅适宜学生现有水平的职业技能临摹作品做范样,教师通过临摹做示范,学生依照教师临摹的步骤边学边画,教师一边画一边逐步讲授目测方法,并随时停下来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纠正目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目测活动。这种方式可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进行,几个循环之后学生的绘画技能会有长足的进步。
二、向学生介绍目测辅助工具
1.目测棒的应用
用画笔做目测棒的优点是方便顺手。当区域较大,主客观干扰因素较多时,用笔做目测棒能客观地调整视觉误差,对于判断画面大体的比例关系非常实用。目测棒还可以应用在物象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及各物象间的比例关系的观测上。如果想用细一点的目测棒,可以用细钢丝或毛衣针做替代品。
2.用手做辅助工具
用手作辅助工具,最经典的就是用手搭建取景框,这可以很方便地调整构图幅面,也便于展开对画面效果的构想。此外还可以用手作水平线,估测各类角度线的倾斜程度,这种方法对于初学者测量透视线的变化非常实用。
三、向学生介绍目测辅助线的应用
在绘画过程中,为了方便目测,往往会加设辅助线进行协助。学生需要了解的辅助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中轴线(或中心点):用于辅助估测对称图形或具备对称结构的物象。
(2)中位线(或中位点):设一条通过物象中间位置的线,用于辅助估测图形或物象的自身比例关系以及与其他物象间的比例和位置关系。
(3)位置线(或位置延长线):用于标注物象的位置,估测比例关系。位置线应根据物象造型结构关键点或物象之间的关联点进行设置。
(4)倾斜线、角度线、角度延长、两个位置点的切线,用于辅助测量图形的倾斜角度。
(5)水平线和垂直线:水平线和垂直线对于目测来说是最得力的辅助线,用于估测高度、宽度、角度及比例结构关系。
(6)有特殊定义的线,如:视平线、透视线、地平线和结构线等。
四、结构比例目测
1.对比测量
视觉的直观性特征决定了目测的基本特征是进行量与量的对比。对比测量是绘画目测最基本的方式,指的是通过对比目测对象各部分的宽窄、长短判断相对长度,确定各项比例关系。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概括大的比例关系,先确定整体比例关系,并以此为参照,测量局部比例关系,进而目测细节关系。
2.角度关系目测
视觉易于对水平和垂直作出相对准确的断定,有了水平和垂直的辅助可以对角度进行目测,写生时可以用目测棒协助观测。对于90度、45度和30度等也可尝试直接断定。
3.设定目测单位
绘画中为了物象间比较和参照方便,可以在画面中选择一个形态明确、大小适中的图形(或一个物象),设为一个尺度单位,用这个单位去度量和估测其他尺度关系。如画人物时人们习惯把“头”作为一个单位,用这种方式测量人的高度,因而有“立七坐五盘三半”之说。画头部可以“眼”为单位,头部的宽度有“五眼”的说法。静物写生时,以一个杯子为单位。以此度量其他物象,画风景时以一棵树或一幢建筑为一个单位。用宽度度量长度,用一个宽度量其他宽度。
4.确立测量点
绘画时为了便于目测,可确立一个测量点。测量点类似于建设工地的基石,是各种数据的坐标。
5.透过现象看结构
职业绘画中很多时候需要展现结构造型。对于形体结构的观测要用穿透的眼光进行整体结构分析,将结构表现准确。具象写生和具象表现时,应在透视知识的指导下,科学目测。
6.打格缩放
打格缩放是一种“笨”但最有效的绘制方法。它可以使目测关系缩小,降低目测难度。在作品巨大或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均可应用此法。此种方法对于高职教学而言只需略作介绍。
五、画面明暗色调及黑白灰目测
高职生没经历过长期的素描训练,因而对画面明暗关系不敏感。应指导学生用概括的方法关注构图或画面中大的黑白灰关系,用比较的方法为黑白灰关系排序。在高职生对色调关系的目测和判断方面要求不宜过高,能一次感应和比较三四个色调即可。关键是懂得分析色调的明度类比关系,把色调的大关系拉开。教师应通过经常提醒,提高学生对画面黑白灰关系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
高职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应结合造型知识和明暗造型案例,培养学生用明暗塑造结构的习惯,提升对明暗关系的感知力。
六、高职生目测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主客观混淆
视觉对客观尺度的判断是受主观意识控制的,主观意识经常会将不同渠道得来的经验及信息带到目测中,造成混淆。因此,应引导学生在绘画时根据不同的目标需求运用不同的法则概念,做到科学目测。
2.图、地比例失调
初学者的注意力往往是在画面主体物上,而对空间、背景的形态意识淡薄。如:临摹风景画时树木、建筑占用比例很大,本应空旷的天空和土地却很小。画人物时五官所占的比例很大,额头和下巴很小。这是因为初学者眼中只有图没有地,目测时忽视了图与地的比例关系。
要准确地表达绘画意图,必须善于运用目测技能。所以要给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目测没有难度,只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有意识的目测练习培养目测习惯,逐步加强大脑对目测信息的意识力,就能提高目测技能。
本文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论文。
参考文献
[1]迈克·W.林.李慧娟译.设计快速表现技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德博拉·A.洛克曼.林研,金晓娟等译.教素描的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4]郑泽民,陈庆和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文学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究[J].职业论坛,2002()
[5]覃超伯,任吉.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绘画基础教学[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这个月一直在读王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感觉有几点感受最深:
一、王老师实话实说。
面对如今铺天盖地的成功教育案例,王老师提出质疑:教育事业真是这样
简单化、轻松化、单一化的吗?王老师的见地我非常赞同,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小学教师,我深深地感觉到教育感化一个孩子真的是“难于上青天”!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做案例研究。我们做案例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积累经验与教训,指明研究的方向,从而为实践提供导向作用。因此,我们做案例研究应侧重于过程和逻辑分析,不应侧重于是否成功;侧重于理智的判断,不侧重于激情燃烧。
回顾了一下自己以前所谓的案例分析,总好象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成绩在涂脂抹粉。其实说句心理话,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教育的苍白无力。
二、做研究不要总立足“怎么办”?应先找“为什么”。
对于这一点我也感同身受。刚开学接了个新班,刘斌是班级的“老大难”。
一开始我总想:怎么办才能不让他拖班级的后腿。于是天天中午留他在学校与我一块儿吃饭,并给他辅导功课。可是半学期下来,他依然如故,尽管在行为习惯上略有好转,但对于学习还是能躲则躲,能赖就赖。
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为什么他这样不愿学习?为什么小小年纪的他竟然如此大胆?这么多的坏习惯又是怎样养成的?为什么他有努力的愿望却看不见进步呢?
经过与家长的多次接触我逐步了解到由于父母忙于生意疏于管教孩子。租住场所鱼龙混杂,他与哥哥只有狠一点才不会吃亏。至于学习因为父母没有明确要求、期望,自己也就顺其自然。待到落后时便索性破罐子破摔,反正家人也无暇顾及。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又是主动或被动地采用了“学习成绩”这一把丈量的尺子,于是,成绩落后的他自然就将自己列入了班级、老师和家长的对立面,以此来保护自己。
我想:自己即使穷三年之力也未必能使这孩子改变多少,但我至少了解了造成孩子不良习惯的主要原因——家长的疏忽与环境的影响。是呀,我们不应总是责怪孩子,多从成因上找找,我们就能以更宽容的心对待孩子。
三、现代教育呼唤教育者的教育智慧。
全书读来,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如:一个不爱学习的体育特长生,“对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老师用几乎公式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于是老师开始主动接近他,深入了解他,谈话“一开始涉及到学习的话题,他就有些退缩”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老师在获得他的信任之后,在帮助他解决一个个学习困难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得到转化。王老师认为这位老师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的归因错误,走了不少的“弯路”:学习的重要性是一个很常识的问题,几乎没有人不明白!这位老师的这个归因就缺乏“智慧”!“这也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普遍弱点”。教师面对学习障碍学生大谈学习的重要性,就是做让学生更反感的“傻事”,做的是无用功。而智慧的提问题应该是:“明明知道学习重要,为什么还不起劲呢?”解决问题,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专业能力,就如同医生要能对症下药。教育智慧起码也和爱心一样重要!同样,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由此可见教育智慧的重要性。
犹太人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在当今世人看来,既有些“另类”,又有些匪夷所思。但正是他们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才使得这个民族以“头脑聪明”、“游刃有余”著称于世。
犹太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让人惊讶甚至是瞠目结舌的方法――
书本涂蜜。在犹太人的家中,最多的“家产”不是金钱,而是书籍。犹太人深知,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因而对读书非常重视,从小就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读书教育。
为了能让孩子从小认识到书本的重要性,喜欢上读书,父母们在孩子咿呀学语时,便在家中的书籍上涂上蜂蜜,引导孩子去舔书本。这样的教育方法,意在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因此,犹太人的孩子,个个养成了从小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孩子成年后,为了让他们继续热爱读书,父母们又在孩子的房间和床头上,分别摆放书柜、书橱,使孩子时时刻刻看到的是书,随手便可以接触到书,随时都可以坐下来读书。读书,便成了犹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据有关组织调查,犹太人平均年读书15本以上,少年和中年人最多,达到了20本,是世界上人均拥有图书、人均读书数量最多的,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也就成了世界上国民人均藏书量、读书最多的国家。
智慧第一。犹太父母有一个共识:智慧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财富无法同他们相提并论。因此,在犹太人家庭中,孩子六七岁时,便要接受“家庭考试”――试题只有千古不变的一道:“如果某一天家中失火,或是你身上的财物被抢,你会带什么东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书籍,父母很会满意地奖励孩子一些藏书;如果孩子回答是其它的东西,如钱财、玩具等,父母们不恼不急,会进一步启发孩子:“世间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隐藏在每一个家庭中。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孩子答不上来时,父母就会告诉孩子:“是智慧!智慧是这个世界上谁也抢不走的东西,只要你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这样的“家庭考试”会让孩子终生难忘,尤其是父母们对智慧重要性的描述,更使他们在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烙下了“智慧第一,千古不易”的烙印,使孩子们一生一世都崇尚智慧、学习智慧、积累智慧。真可谓是“一道考题,终生受益”!
学以致“疑”。犹太人最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中“死抠”书本、盲从书本,他们非常支持孩子对书本产生疑问。犹太父母认为,学习只是一种模仿,没有任何的创新;而怀疑,才可以透过知识的表象,启开智慧的大门。学而不问,不会使人进步。
关键词:英语;教学智慧;生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9-0028-03
引 言
英语语法课听了很多,但给本人留下深刻印象、感触最深的是一所名校的一位老师所授关于名词性从句的一节课。他以猜谜的方式进行本节语法课的导入。他是这样描绘的:“There is an important thing in this small box. It can be smooth when it is in the water, and it can make your dirty hands clean.” 聪明的学生们立即回答是“soap”(肥皂)。随后,教师又向学生发问:“Can you guess the reason why I mention soap in this class?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 Reading the part Grammar and Usage on P8 may help you.”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后,很快就有人举手回答:“I think ‘soap’ are the first letters of the four types of the Noun Clause——Subject Clause, Object Clause, Appositive Clause and Predicative Clause.”学生正确的回答和积极的参与,表明了授课教师成功地、智慧地引导学生进入了本节课的语法学习,达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的。
在整节课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利用语境进行语法教学,给出同一个句子,要求学生用名词性从句的四种句式进行转换,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与提升学生归纳、观察、分析等各种能力。从学生的课堂反应看,这是一堂很成功的语法课,教师课前预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节课预先的教学设计凝聚了教师的智慧。他在实际课堂操作中,注意对各环节的调控及教学步骤的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都能够体现得淋漓尽致。智慧地设计本节语法课的导入是教学智慧的展现,事先反复的推敲、打磨也生成更多教学智慧。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考虑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对课堂突发问题的灵活处理等无处不体现出教师的创新与智慧。下面就教学智慧的生成发表一己之见。
一、教学智慧的种类
(一)课前精心预设
课前精心设计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精心预设是把握好课堂、体现教学机智的必备条件。许多教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透彻地理解与把握教材,能充分地了解与研究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设计与选择教学方法,精心策划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将创新与智慧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并在课堂操作中加以完善和发挥,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体现高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教学智慧得以提升。
(二)课堂动态生成
任凭事先如何周密地设计,在课堂操作中都有可能出现一些“非预设性的问题”,这时,教师如果缺乏足够的心理或知识准备,就难于做出较迅速的正确应对去打破教学僵局。这要求教师“急中生智”亦即教学智慧。如何智慧地处理课堂上非预设性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
针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陈桂生先生(2005)提出了课堂应急的对策:转移话题、转移看问题的视角、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冷处理、让学生歪打正着、对学生的异常言论或动作进行化解,把尴尬事化作善意的笑谈,在发现疏忽或失误后脑筋急转弯等。然而,如何在课堂出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灵活而得体地处理与解决,需要每位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与智慧。
二、教学智慧的生成
新课程要求教师既要关注课堂预设,也要关注课堂生成,关注教师个人的原有经验以及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经验。《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教师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由此可见,新课标对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不断谋求自我专业化发展、在从原本平凡的教师成为不凡的优秀教师(郭玉霞,2012)这一过程中,他们的自我教学机智及智慧将不断积累与沉淀,为最终打造出智慧型教师提供好的平台。本人认为,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来促使自我生成教学智慧。
(一)善于反思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反思使教师长智慧。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公式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了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经验和反思。在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基础上进行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能对今后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反思可以从大处着手,在备课时挖掘自我的独创性,用一些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教师要反思自己的学科能力,如作为英语教师,自我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是否过关;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运用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否到位;处理教材时能否吃透教学内容,钻研、分析教材,挖掘出教材的内涵,做到深入浅出,将教学艺术化、高效化。
反思也需要从小处着手,落实到细节。如能否对要讲的内容都烂熟于心,进行内化提升,循循善诱,使学生心领神会,促使学生自主建构,产生感悟;能否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教师要反思自己的备课是否灵活,是否兼顾到课堂上的生成。在批改作业方面,是否进行激励性的反馈,注重批改作业的方法与效果,注重作业的质量并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教学后的反思,坚持写教学后记。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该用固定的笔记本记录下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如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尚需改进之处,课堂上一些细节的处理等。在授课过程中,哪些教学环节的实施未按课前预设进行以及改变的理由;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出现了课堂生成的“亮点”以及其出现的背景;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巧设悬念;是否通过精彩的置疑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等。反思可以是每节课后,也可以是对整个单元教学、甚至是对教材每个模块教学的反思。
(二)多渠道学习
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资讯发达的时代,“终生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是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对话者,面对新课程的要求,相应的也会产生一些担心和困惑。只有加强学习,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职业。
学习的渠道很多,如积极参加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参与在线教育、网络学习;参与教研活动;听名师讲课与专家讲座;研读有关外语教学的书籍、期刊杂志(也可研读相关的高校期刊如《外语界》、《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加强教师甚至跨学科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提倡经验互享等。新的教学改革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通过多渠道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积累经验,突破创新,提高能力,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为教学智慧的积累与生成做好铺垫。
教师通过种种途径加强学习,可以很好地为自我教学智慧的生成打下扎实的基础。本人曾经随堂听过本校特级教师一节课,她在课堂上进行了英语作文限时训练、给了学生5分钟进行写作,之后将部分学生作品用投影展示,并进行点评。被展示的学生作品大都写了一大段,但有一个学生只写了一句话,引起哄堂大笑。老师是这样处理的,“As we know, he is not good at English. But here, we can see this sentence is quite right, and his handwriting is very clear .All of you should learn from him about this.”。老师的处理很灵活,展示出她的教学智慧以及对学生的爱护。该课对工作不久的我触动很大,我既为她的教学机智所折服,也为她对学生的宽容所打动。她在无形中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快速的反应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展示了自我的教学机智。这节课也为我后来教学智慧的养成提供了一个良好样板。
(三)勇于尝试
教学智慧是教师发展成为本学科专家、饱学之士的必备条件。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为教学智慧的体现提供了平台。只有广读、不断地积累,提升自我的学科素养及人文素养,才能在课前预设以及课堂上处理意外情况时生成教学智慧。教师只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并抓住机会,根据班级的实际勇于尝试与实践,必能促使自我教学智慧的生成。
我有这样一位同事,他去听别的老师上Sporting events这一单元课时,觉得课件做的很美观,就拷贝来用。但在自己实际授课时,他发现学生积极性不高,就临时作了教学方法上的调整,不是简单地给学生点击鼠标呈现图片,让学生跟读与背诵,而是要求学生进行对子活动,一个表演并借助于英文讲解,一个猜测并说出该运动项目的名称。这样的灵活处理,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也很好地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能力。我曾经在一节课上也差点闹出笑话,想说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时,口误说成了WC,引起学生的暴笑,甚至有学生故意喊着“厕所,厕所”,场面很是尴尬。我当场抛出一个话题,“Who says WC only means Water Closet? What else can it mean? I can give you an example ,such as “World Cup” Actually, WC can be short form for many things. Now ,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or work in small groups. If you really don’t know, you may surf the internet after class.”在第二天英语课堂上,学生给出了各式答案,如WC可指世界锦标赛(World Championship);WC可指武术中的咏春拳(Wing Chun);WC还可以是魔兽争霸(War craft); WC还可以是臭名昭著的华青帮(Wah Ching); 在物理学领域,WC是Water Column,是水压单位等。整体而言,本人还是比较成功地应付了该突发事件,这也使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教学智慧的重要性及平时广泛阅读与积累的必要性。
总之,在尝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失败,但失败可能孕育着成功,为自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搭建了良好平台。英语课堂上出现突发事件较其它学科更难以应付,原因在于教师要能用英语快速、简洁而准确地处理,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明白。可见,教学智慧的生成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束语
教育智慧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马克斯·范梅南)
教书育人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决定了教师除了具备扎实而广博的知识外,品德上还要具备善良、爱心、公正、责任等。教师要具备宽容与大度,要能理解与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帮助并激励学生。教育中没有了关爱、热爱,教师便就没有了教育激情,没有了教育能力提升的动力,也就无教学智慧可言。马克斯·范梅南的话说明了爱护、关心学生是多么重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的心情,时刻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一切,才能促使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范梅南(2001)认为:只有当教育者的眼睛和耳朵以一种关心和接受的方式去搜寻孩子的潜力——这个孩子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时,教育机智才起作用。教育智慧是爱者的智慧,是使用爱的智慧。作为教师,对学生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的关注,对他们的宽容,这种浓厚的情意是教师教育智慧生长的最坚实的沃土。一个拥有教学机智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生存与成长。教育机智就是给予学生浓浓的爱、时刻关注、聆听他们的心声,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智慧行动。
教学智慧意义重大,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学智慧,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就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让学生接受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有利于人的智慧的发展,不良的教育条件有可能限制和压抑人的智慧的发展,只有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人”。作为教育的执行者——教师,要成为智慧型的教师。成就精彩课堂,关键在于提升教师修养(程红兵, 2010)。教师要不断钻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此外,还要提升自己的教育专业素养,了解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理解教育的本质,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的艺术,真正成为智慧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再谈“课堂智慧”[J].教育科学研究,2005,(6).
[2]郭玉霞.教学智慧:从平凡到不凡[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3](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译者)李树英.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智慧体育;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
现代化时期,智慧体育赋予体育以“智慧”,改变了人们对体育文化建设的了解和认知。由于智慧体育在传统体育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位创新与延伸,塑造出了一个内涵丰富且特征鲜明的新型体育文化理念,能够在更加适应现代人们精神发展需求的同时,引导更多体育爱好与体育活动参与者的探索积极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体育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适应时展需求,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与教学理念建设特色体育课程与文化,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理念,展现特色体育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和价值,能够在不断突破传统体育教育发展桎梏的基础上,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与校园体育文化水平。
1、智慧体育之于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意义
1.1、概念简介
信息化时代,智能理念深入人心,体育文化也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而“智慧体育”的建设与发展更是标志着我国体育行业迈入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智慧体育是一种体育和信息化技术相融合的现代化发展形势,相较于传统体育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与变通性,能够结合信息化技术、网络化技术与智能化技术多方面满足人们的体育发展需求,人们不仅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所需要的体育运动信息和发展动态,教育领域和体育竞技、体育运动参与者和爱好者也可以完善根据实际的发展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体育服务和运动项目。
1.2、发展意义
智慧体育的大众化、广泛化普及从多维度提升体育行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智慧体育作为一种新时期概念,不仅能够为体育运动参与者提供智能化的服务与运动参考方式,也能够为体育事业的建设者与参与者提供广泛的支持和发展动力。其中,在高职院校建设体育文化期间,合理应用现代化、智能化技术完善教育体系和发展高职院校教育结构,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需求和改革需求,充分展现智慧体育发展概念理念与服务思想,能够在有效拓展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规模的基础上,建设更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和教育风格,进一步推动和实现现代化体育教育发展目标。
1.3、未来展望
当前,高职院校内的体育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教育形式多变、教学活动丰富多彩以及教育教学创新等方面,在智慧体育方面的建设与体育文化氛围营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可升级与探索空间。合理引入智慧体育教育发展理念和相关技术手段措施,能够在不断提升院校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营造更好的体育文化软环境,让院校师生充分体会到智慧体育中“生态、自然、和谐”的体育文化精神,以及校园文化中“以人为本、全民育人”的教育氛围和学习感受。未来,根据高职院校教育发展需求,不断强化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革,能够在进一步实现人与人、人与运动、体育与人、人与自然之间高效统一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发挥智慧体育的引领与高职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效用。而智慧体育作为现代化产物,不仅能够充分提升校园体育文化的流通性与交互性,有利于高职院校进一步扩大体育教育教学规模,实现未来体育教育改革转型目标,也能够联合其他高校以及合作单位共同构建良好体育教育教学格局,创新完善体育教育引导策略,发掘自身与学生们的潜力,保障在不断建设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整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资源,增添和提升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提高高职院校的基础体育教育设施与体育文化发展水平。
2、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反思
2.1、教育创新改革探索初期,体育文化氛围不浓郁
智慧体育对高职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影响,在高职院校中推行智慧体育,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体育训练和引导,能够构建学生们完善的体育竞技意识和运动精神,培养学生们终身化的体育发展意识和观念。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智慧体育场馆和信息化服务中心平台等方面还处于初期探索期间,有关智能体育的理解还不够成熟,除了学生们不理解智慧体育的实效性作用,教师在开展“智慧化”体育训练和教学引导过程中,也会遇到众多阻碍和问题需要克服和解决。其中,院校智能化发展水平与体育文化发展的不完善,基础设施与智能化发展不匹配,教师实际教学引导经验不足等问题都是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想要有效保证现代化体育文化的建设与推广,不仅需要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也需要考虑后续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多种问题和阻碍。
2.2、智慧体育建设与实施阶段,缺乏人力、物力支持
相较于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智能化体育文化概念已经成为大众追求的一种“时尚”。但是在教育发展领域,智慧化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并不理想,一方面,智慧体育作为新概念和新理念,在实践推广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大量的颠覆性问题。如,体育文化如何实现智能化转型;体育教育是向智能化发展、特色化发展如何有效保障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理解智慧体育是向理论还是实践方向培养,等等。另一方面,教育改革与转型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高职院校作为主要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处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投入不理想、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以上现有的建设问题和困境,不仅严重限制了智慧体育场馆的建设与智慧体育文化的发展,也让高职院校智慧体育文化发展建设遭遇了众多打击和挫折。其中,对智慧体育等现代化教育发展理念认识不够、智慧体育场馆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投入庞大、院校相关专业人才的缺失,都是影响高职院校智慧体育文化发展与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阻碍因素,关于在智慧体育方面的软件和信息技术等方面上的不足,也限制了院校教师的教学发展机会,影响了高职学生们体会智慧体育创新理念和顶层设计的体验感受。另外,面向智慧体育和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所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也需要考虑是内部培养还是外部聘请途径。多重考验和困难抉择之下,高职院校建设智慧化体育场馆以及现代化体育文化,不仅需要多方面考虑自身教育发展实力,也需要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做好准备和转型、改革、创新措施。
3、智慧体育之于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3.1、明确教学发展目标,搭建特色信息平台
高职院校建设现代体育文化,可以通过搭建电子化、信息化、智慧化平台等方式,提升院校智慧体育发展建设水平。首先,明确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与智慧体育建设目标,根据当地体育文化发展态势和院校自身的体育文化发展特色,加强资源投入和先进技术引进,通过构建多维立体式智慧体育平台等方式,完善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结构与内容。其间,可以依附于高职院校自身的融媒体信息平台与大数据应用等平台途径,做好相应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革,构建出具有交互和信息共享功能的高职院校智慧体育信息化平台,保障高职院校能够在充分实现信息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提升内部信息交流和文化建设发展水平,同时也能够保留院校和当地体育项目特色,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其次,重点建设高职院校智慧体育教学体系结构和发展特点。可以结合智慧体育校园文化建设需求,优化并提升高职院校现有体育文化和多媒体平台的服务水平。比如结合高职院校现有的融媒体平台来打造本地化的智慧体育服务社区,通过开设更多体育文化宣传和建设版块,吸引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和学习的兴趣,让院校学生、教师、职员以及学生家长等校外群体,能够体会到高职院校智慧体育平台的实用性作用,并根据自身的体育运动和发展需求,向自己的人脉交际网宣传和分享智慧体育平台的优势作用,进一步提升平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以及信息互动等优势;最后,强化体育文化建设和互动交流链接。学生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主体,在实际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与发展进步,利用合适的信息化技术和文化熏陶方法,引导学生们更加关注和理解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性,能够在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质量与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例如,利用高职院校智慧体育平台为有体育信息订阅需求的学生和群体,推送相关的运动知识和相关赛事信息,或者结合科学合理的理论知识讲解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中存在的注意事项和运动技巧,增加受众群体的体育学习兴趣和运动参与积极性,能够在融合专业运动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大家形成终身运动的体育思维意识;直接联合网络社交平台和机构,共享高职院校智慧化体育平台信息,让院校师生和有需求的群体,可以通过网络平成线上线下的互动连接,共享平台中的体育竞技数据信息,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有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同步了解和感受周边参与相同运动爱好同学、朋友或者家人的发展动态。高效率的互动链接形式,也能够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也能够教师也可以通过合适的监督和互动引导方式,维护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趣味性与长久性。另外,院校也可以根据校企合作关系,向社会提供一些有关体育方面的服务,以此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智慧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效应。
3.2、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培养体育精神意识
智慧体育不仅仅是线上交流互动活动,也是丰富传统体育活动的有效方式,利用智慧体育创新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并结合运动会、社团比赛等活动内容,强化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体育精神的传承,能够在充分满足现代化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强化体育文化传播与“智慧体育”资源的共享。首先,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院校发展需求与体育文化发展需要,开设一些学生们比较喜欢和欢迎的体育文化项目,在有效丰富课程教学设计与结构内容的基础上,也能够增加院校师生课上、课下的活动机会。比如借鉴一些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综艺节目案例和兴趣引导方案,为学生们设置安排一些趣味性和挑战性十足的体育竞技活动,能够有效传播体育文化与知识内容,充分调动院校师生的互动积极性和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兴趣。或者组织一些体育联赛活动充实学生们的业余休息时间,学生们可以在线上参与报名,线下会首一同完成相约的竞技活动,结合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直播功能,能够吸引更多有兴趣的学生和体育运动爱好者共同参与和观看。另外,在一些特殊时期或者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慕课教学和线上互动交流活动拓展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而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意识,创新和完善课程教学结构与形式,能够在充分增加学生们课堂学习体验与体育运动机会的同时,利用信息交流平台让学生们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同探讨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运动知识,共同收获学习成长和能力进步。
3.3、加强互动交流激励,构建文化育人氛围
想要进一步构建多维、立体、智能化的高职院校智慧体育教学平台,可以通过创新平台内容、加强线上互动交流等形式,打造属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体育文化品牌与平台。提升智慧体育信息化平台的资源数据交互性,在不断扩大、提升校园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了解院校师生的实际需求和智慧体育平台的下一步改进方向。首先,根据高职院校职业化教育发展和产业化服务需求,建立高职院校特色体育课程与线上教育教学平台。可以依据智慧体育平台项目特色,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活动,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身心素养的锻炼,全方位发展和宣扬体育文化;其次,重点关注地域文化特色和校园文化氛围营造,通过举办特色体育活动和线上互动交流项目,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进取精神和思想价值观念,增加学生们接触体育锻炼和项目运动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体育运动兴趣,促进学生们身体素养与体育运动能力的不断提升与进步;最后,加强教育指导和互动交流。由于学生们在自主运动和训练的过程中,受影响因素较多,很难长时间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探索、运动兴趣,为了进一步保障高职体育教学和文化建设的发展,运用智慧体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在进一步了解学生们体育运动情况与身体素质状态的同时,给予学生们专业化的体育康复学、运动营养学、体育保健学等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确保学生们在健康的运动行为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另外,为了进一步实现智慧教学的一体化建设与发展,也可以联合院校师生与家长,通过监督和互动交流等方式全方位了解和掌握学生们的运动和学习情况,进一步构建完善、立体式的新型高职院校体育智慧教学结构,实现家校合作与智慧教学的一体化发展目标。
3.4、做好教育改革创新,实时跟进形势变化
高职院校的教育和发展进步离不开创新,跟紧时展变化趋势,做好体育文化建设和创新,能够在充分发挥智慧体育实效性作用的同时,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和体育文化氛围。其中,智慧体育在国家政策与各地体育部门的号召下,已经搭建了众多具有特色化和多元化的智慧体育服务平台,作为高职院校,在体育文化建设期间借鉴和参考其发展经验,打造和建设出符合院校教育发展的体育文化平台和教育教学体系,能够在不断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变革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体育文化建设内容。首先,创新体育教学策略,开拓体育教学和文化建设传播途径,利用5G技术和互联网等技术为学生们呈现数据化、智能化发展生态体系,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文化建设效果。可以根据院校本身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们安排相应的体育训练活动,结合5G技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简化课程教学流程、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生们经常接触到的运动项目变成可视化、数据化的视频和运动教程、教材,能够在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同时,丰富学生们对于课程知识以及体育运动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利用一些运动数据记录和检测工具,了解和掌握学生们的实际运动状态和成长变化情况。当前,根据院校现有的网络平台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应用一些能够让学生们实时记录运动记录和学习变化过程的教学软件,分析学生们的整体运动状态和学习情况,能够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课程教学设计。比如,对于一些平时积极锻炼和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教师可以参考“学分银行”的学习激励策略,将学生们的运动成绩和日常表现进行分数和成绩积累,累计一定限额可以兑换奖励或者教师“一对一”指导机会等有利于学生运动能力和积极性提升的奖品。对于一些长期懈怠运动锻炼和缺乏体育学习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对后台数据的分析,了解和掌握学生们存在的不同问题和学习困境,通过合适的互动交流与鼓励引导,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上进意识和运动习惯;最后,随着5G技术和AR、VR等技术的日益成熟,院校和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们准备一些适合体育锻炼和自主运动学习的智能化运动场馆或者课件。让学生们通过课上或者课下时间自主锻炼和学习,能够在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智能化建设水平的基础上,开发更多智慧体育项目和教育创新策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体育”为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也让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拥有了更多元化的文化元素与发展创新思路。转变体育文化建设思路和想法,加强对智慧体育发展的建设和与支持,通过强化智慧体育平台与体育文化建设宣传,营造良好高职院校教学文化氛围,丰富课程教学策略与措施等方式,能够不断巩固和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水平,保障并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品牌的形成与高职教学发展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岳.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路径分析[J].体育风尚,2021(6).
[2]李永,武铮铮.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现实困境与建设路径[J].投资与合作,2021(4).
[3]雷建辉,陈利利.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探析[J].职业,2020(36).
[4]缪嵩.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反思及优化对策阐释[J].体育风尚,2021(4).
关键词:教师;教育智慧
一、教师具备教育智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当今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新课改的要求都在呼唤教师教育智慧,因为教学生命质量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效率的提高与教师教育智慧息息相关。教师只有把凝聚了教育信念、教育机智、教育艺术等教育智慧的品质科学地运用于教学中,新课改下的教育才会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的状态。可以肯定的是新时代的教学领域确实需要 智慧美、心灵美的老师。这不,智慧学指导专家一再提倡“美是教育。在中国现代教育的诸多方法和手段中,绝不能放弃美的教育,她应该成为现代教育家们最有力的教育手段之一。” [1]这已经在有力地暗示:如果教师能够运用自我智慧,使师生心灵美、自然美、与知识完美地融合,那么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容易实现了,同时这种真正与时俱进的教育就会成为构建我们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的一部分。因此,.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教学中用教育智慧去诠释对人的终极关怀和引领学生对真善美的境界的执着追求,是学校教育终极目标的充分表现[1]。在这里无疑给新时代所有老师提出了新的使命:教学中要用智慧培养学生美的品质进而使人性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能充分体现“和谐”这一时代主旋律。
二、笔者自身对教师教育智慧的感悟
几年简单的教学,我经历了新教师的成长同时也不断地体会着教育智慧对教学效果所产生的魅力,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身为班主任,时时想着的是班级管理,因为实践中我切身感受到班主任这一“使命”是多么需要教育智慧。要把班级管理好,就必须创设一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也就是必须注重一个班级的班风建设,因为在一个有良好的班风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的学生,会自然有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班风越好,同学们个体目标完善的需要就越迫切,他们就会自觉自愿地为维护集体荣誉,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地奋发努力。班风是无形的力量,它影响着集体成员,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试想:学生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意气奋发,这样的集体会没有凝聚力、没有吸引力吗,这样的班级的班主任会不具有教育智慧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教师要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智慧才能在教育领域中获得象《音乐之声》中家庭女教师玛利亚那样的教学效果?想必那些耳熟能详的歌声,如表达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等都会是我们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因为她们处处凝聚了女主人公教育智慧、孩子们智慧美的痕迹。《音乐之声》中具有自我智慧,纯洁、善良、活泼可爱的修女玛利亚用智慧、纯洁和善良温暖了七个孩子的心灵并最终找到自己的真爱。教学中每每我沉思于该如何启迪和引导学生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玛利亚这个仿佛美丽智慧的化身和这样的情景:家庭教师玛利亚用她的童心和美的品质,带孩子们到野外边采花草边唱歌跳舞,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孩子们和她如胶似漆的事实证明这样以童心对童心的方法引导和教育孩子是她教育智慧的最真实体现。
三、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
老师们常教导我们:一个真正有品位的成功老师,首先便是一个能够发现、掌握和运用自我智慧的人。这是在委婉地告知:作为教师的我们该怎样把智慧的言行和智慧美的品质运用到教学领域中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怎样让学生在老师智慧的影响下让他们也生发智慧去从而发现、掌握和运用新知识,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生命的成功与否。
基于这样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要弄明白教师教育智慧到底从何处来?教师的学识、常识、见识和敢于批判、扬弃以及怀疑的胆识首先构成了他的智慧;其次,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视野有助于增长教师智慧。这里要特别强调,知识是智慧的重要基础,但知识并不完全等同于智慧。要知道《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并不识字,但她经常大智若愚,充满智慧。
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激发学生用非智力因素来开启他们的智力因素但教师得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应避免用同一尺度来评价学生;进而应找准不同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对应点,即有时要根据学生兴趣鼓励他们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发挥优势,不宜抹煞学生的学习兴趣倾向而要求所有的学生在所有学科学习中均成绩突出。就像今天即使是“清华”、“北大”也只是要求学生的总分上线就可以,并未要求学生所有学科都一样优秀,如果现实中真的要强求学生所有学科均齐头并进,那结果将走向反面;再次,要引领学生凭借自己的强势智慧来牵引弱势智慧,这缘于学生对某一学科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们是否用功,而且应当承认人的智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是单纯的教师课内指导就能奏效的。
从教学的另一方——学生的层面来分析:若要使教师教育智慧得以发挥,则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他们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而学习兴趣又是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
只有把上述教师、学生等因素综合全盘考虑,教育智慧的功能才能彰显出来。
(一)新课标下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
前述内容和法则来自并适应于一般的教学,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的教师智慧又是怎样的呢?从教学的根本目标出发,新的时代赋予了教学新的使命,新课改下的教师应该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要乐于学习并将教育水平的提升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而非功利需要。除此之外,新课改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也该随之转型,要从之前的“灌输中心”向“对话中心”转变,即放弃以前那种要求什么都统一的理想教学状态到承认并强调差异的教学方式转变[2]。
都说法无定法,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有效教学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要把教育智慧合理而有效地呈现出来所需要的是“大师”的教育智慧,那么平凡的我们是否就无从把握呢?相信只要我们多加强自身综合知识的锤炼并不断总结、反思,那么在经历了时间与实践的磨砺之后肯定会有收获的。
(二)如何生发学生的学习智慧
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常常出现不可预见的行为,对此老师就要眼勤、脑勤、嘴勤,多观察学生的言行,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想法,多启发教育,多分析研究并在深入了解中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2]。我们知道学生需要理解和尊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公平对待所有学生。一个集体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个性特点等都不相同,发展也各不相同,所以只有了解学生各方面的不同,才能有针对性地去研究教学,这些就是教育智慧的体现。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来讲,具体的教学中爱和信任更是他们需要的东西,但如何爱,是不是只要爱就能解决一切的困惑?对每一位学生来说,老师的关爱和激励并不能收到同样的效果,这就要求在研究学生的同时,要重视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并在最大限度中鼓励他们的发展,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这对任何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是最高的奖赏。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追求的意念和力量,会以更加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活动中去,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正如俗霍姆林斯基说的,“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2]”
(三)一个实例的背后所透出的教育智慧的力量
好多因“教育智慧”的充分显示而造就的经典例子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文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个与教育智慧有关的故事,是一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并且位科学家在医学上取得了几个十分重要的突破。有家报纸的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会比一般的人更有创造力,他说,在他看来,这一切都与他大约两岁时母亲做的事情有关。有一次他想尝试着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他没有抓住,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简直是一片牛奶的海洋。他的母亲随后赶到厨房,可并没有对他大叫大嚷,也没有狠狠地训斥或惩罚他。相反,她说:“哇﹗罗伯特﹗你弄的这堆东西可真是棒极了﹗我还很少见过这么大滩的牛奶呢﹗哎,反正已经碎了,你就在牛奶中玩几分钟,然后我们打扫干净,好不好?”我真的玩起来了,几分钟后,母亲说:“罗伯特,你知道,以后只要像这样把东西弄脏弄乱了,最后都要打扫干净,并且要把每件东西按原样放好。那么你想怎么收拾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你到底想用哪样呢?”他选了海绵,很快两人就一起把洒的牛奶清除干净了。然后,母亲又对他说:“罗伯特,刚才,你是想用两只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可失败了,现在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掉。”我很快发现了,只要用双手抓住瓶子顶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手中滑掉。这堂课真是棒极了﹗然后,这位著名的科学家说,从那时起,他就知道了不必再害怕犯错误。科学实验也是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我们还是会从中学习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有罗伯特的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那不是太好了吗?这个故事给了我们莫大的启示。有时教育智慧在我们看来是那么神秘莫测,难以生发,可有时又让人觉得“智慧”普通得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要的是你勤奋、细心,善于总结并有颗爱心。
四、对教育智慧的反思及今后的方向
一个教师甚至是任何一个人,如果具有智慧美的品格,一定会影响她的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和受教育者得到智慧美的感受,正像那位科学家的母亲那样。当然具有智慧美的人不一定天生丽质、帅气十足;天生丽质、帅气十足的人不一定具有智慧美,但智慧美的感受却是相同的。这就是说,人的文化底蕴可以不同,气质也可以不同,但智慧美的规律却是应该相同的。自然的、美的微笑;自然的、美的情感;自然的、美的动作,这些我们都容易拥有和获得的。又如:优雅的举止、文明的语言、良好的素养和内涵以及慈祥、宽容、善良、乐观、勇敢、坚强等体现智慧美的品质对于我们来说很不容易做到吗?我想答案不是这样的,毕竟人生要与众不就要努力和付出。
最后,用北师大教授 “面对大海,春暖花开”讲座中的经典来结束我对教育智慧的解读与透视。“我愿我是春日里的一阵轻风,温柔地抚慰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永远有如沐浴春风的感觉;我愿是夏日的阳光,让学生从我身上感受到青春的气息,带给他们无限的活力;我愿是秋天的使者,带给学生丰收的喜悦和累累的硕果;我愿是冬天的冷静,冬天的深沉,教导学生坚强的品格和勇敢的力量。[3]”相信这样深沉而又富有诗意的话语足以让追求教育智慧的教育者们品位许久。
参考文献:
〔1〕叶朗主编 现代美学体系[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关键词】父亲;0~3岁;婴幼儿;教育
0~3岁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父亲的教育是不能被忽视的,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孩子的潜在能力得到发挥。要让教育得以正确实施,还须先认清我国父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社会父亲参与育儿教育的现状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社会和家庭都非常重视亲子教育,父母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并且强调父亲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更多心血。但是在中国的传统家庭里,父亲在家中的角色是顶梁柱,负责出门打工赚钱,教育孩子的重任全权交给母亲,因此社会上的许多孩子所收获的爱是不完整的。有些父亲因为工作的问题,只给予孩子物质上的需求,精神上的需求都交给母亲来给予。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听过父亲送孩子上学,即使有,大部分父亲在孩子入园后就会很快离去,由此可见父亲对教育的忽视和无知。当前,国家二胎政策放开,许多新爸爸并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因此,想要孩子健康成长,父亲就要改变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让他们认识到育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所在。
二、父爱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1.父爱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
与母亲对孩子的过多照顾甚至溺爱相比,父亲在与孩子相处时更多的是鼓励孩子克服困难、挫折,敢于不断尝试,倾向于抗挫折能力。爸爸身上具备的勇敢、郧俊⒍懒⒌母鲂蕴卣鳎有助于孩子日后能够更加沉着冷静的面对困难,做事更加独立。
2.父爱促进孩子身体、智力的发展
0~3岁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大动作、精细动作迅速发展。在这个时期,父亲与孩子间的嬉闹更能促进孩子的动作发展,这种没有时间限制,没规矩,更加放松的“疯”是孩子在这个时期所需要的。在智力方面,父亲一般具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强的动手能力,这些优势都可以使孩子的创造能力、开放性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
3.父爱是孩子的性别坐标
对婴儿来讲,从小培养他们的性别认同感非常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且喜欢上自己的性别。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自己的模仿对象,有助于在男性的自信与自制之间平衡发展。对女孩来说,父亲能够帮助她们成年后与男性发展健康的关系。
4.父爱促进孩子情商的发展
父亲对孩子情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父亲的言行既可以引发孩子的积极情绪,又可以产生消极情绪。在父亲在与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孩子能够学到如何掌握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父亲及时处理,恰当疏导孩子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三、父亲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在成长过程中,婴儿不断探索,不断学会本领,不断超越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婴儿的智力,情感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想要成为称职的父亲,就要抓住婴儿发展的关键期,帮助婴儿在智力、情感等方面正常发展。
1.第一阶段:分娩之前
这个时期最能体现父亲的重要性。父亲要在孕妇分娩前就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甚至要学习语言胎教,缓解孕妇紧张的情绪,帮助孕妇顺利生产。这时的父亲要时刻保持冷静,用一颗清醒的头脑与医生沟通,听从医生的意见。
2.第二阶段:婴儿诞生
婴儿出生后虽说只是一个小肉团儿,但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对外界的环境做出反应。在这个阶段除了要做好当父亲的心理准备,还要帮助照料婴儿,例如换尿布,给婴儿洗澡,哄婴儿睡觉等,让婴儿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3.第三阶段:感受外部世界
在这个阶段,婴儿已有了明显的感知觉,开始更加注意外界事物。这个时候的父亲应抽空多抱抱婴儿。父亲的怀抱会让婴儿产生安全感。除了给予安全感,父亲还要与婴儿进行巧妙的沟通,以满足婴儿的交流需求,从而建立好良好的父子关系。
4.第四阶段:感情培养
随着婴儿的逐渐长大,婴儿的情感也丰富了。在这个阶段,爸爸应该多与婴儿玩耍,不要担心自己“疯”的性格会影响到婴儿,相反在“疯”的过程中婴儿会变得更加机智勇敢,活泼开朗,也会让婴儿的感情更加丰富,情商得到发展。
5.第五阶段:发展动作能力
到了7个多月的时候,婴儿的动作能力不断发展。这个时候就是父亲的最佳表现时机了,父亲可以陪婴儿一起扔东西,陪婴儿做大动作运动。在活动的同时爸爸还要注意安全问题,不带领婴儿做有危险的活动。这个阶段爸妈的合理的分工会把婴儿养的更好。
6.第六阶段:建立生活规律
尝试建立起爸爸和婴儿独有的生活规律,比如每周一次外出,每晚的睡前故事等,让婴儿养成好的睡眠、饮食等习惯。还可以让爸爸更加了解自己的婴儿。
7.第七阶段:学会分享
1~2岁的婴儿会面临游戏与玩具等问题。在这个阶段,婴儿会有一种“幼儿规则”,他们不懂得分享,经常会因抢玩具而发生冲突。这时候要切记,爸爸不能因为孩子的这种行为而去打骂,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婴儿认为那些“不让别人碰”的东起来,选择尊重婴儿,如果发生争吵打闹,要懂得引导婴儿。
8.第八阶段: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在幼儿2~3岁时期出现。这个时期的幼儿会把自己想象成自己头脑中的人物。比如他看到爸爸在刮胡子,他也会学着刮胡子。这时爸爸应该主动帮助幼儿进行模仿,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假装游戏是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爸爸在引导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个时候爸爸要多鼓励幼儿,让幼儿有了自信再进行第二步,逐步完成。幼儿在小时候学会自制,延迟满足,以后在找朋友等方面都会起到重要。
四、现代社会需要的父爱
既然父爱对孩子的成长关系重大,那么什么形式的父爱才是社会所需要的?
1.父爱是表达出来的
传统观念的父爱是严肃的,对孩子的要求一向很严格,不会像母亲与孩子那样融洽交流。当然现代社会的父爱不会那样严厉,但是对孩子的爱也是含蓄的,隐秘的。其实,父亲应该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另一面,那就是把对孩子的细腻,温柔的一面表达出来,让孩子体会到更加细腻的父爱,让孩子不畏惧自己,能够真正理解这份父爱。
2.父爱是有智慧的
父爱不是盲目的,而是要求在其中融入更多的智慧。首先,父亲要学会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其特点和优缺点。其次,要不断加强学习,多读一些有关育儿教育的书籍,了解孩子心理生理方面的特点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最后,要加强与母亲的交流,合作,智慧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该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关系。
总之,孩子只有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作为孩子成长中的示范者,父亲更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我相信,建立了良好的父子关系,孩子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师教学情智投入价值实现路径
教育改革在带来我们对教育本质问题的思考中,逐渐凸显它的人本化教育目的。教育是一种人一人的活动,“实质上是以知识(人类文化)为武器,去捍卫和解放人的主体性,去促进人的素质的和谐发展,去释放人的本质力量,去拓展人的独立个性、智慧人生和精神世界。”土承载这种智慧的教育要求教师具有恰当的情智,教师的教学情智投入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教学情智投入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投人”是指个体的心理体验,即全身心地致力于某事的意思。概括而言,教学情智投人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感情和智慧,以实现教学目标。感情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主观体验.它由情绪和情感构成,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性。教师的感情投人便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具体表现。以情优教是教育活动的一个理念,也是山教育活动自身本质决定,教育的培养对象决定教师要投人积极的感情“在形成教育感情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感情投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没有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就没有教师精益求精的热情。教师热衷什么或嫌弃什么往往受其兴趣的影响,诚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关于“智慧”有学者总结为“积累的见闻、哲学或科学的学问学识,积累的专门知识或本能的反应,学识的明智运用、识别;内部性质和主要关系的能力判断力;心智健全。智慧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即对“当下和未来存在着的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明智、果断、勇敢的判断与选择的综合素养的生存状态。”教学智慧投入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生成问题敏锐的体察、明智地判断、果断地处理的一种教育机智的体现。
教师教学中的感情投人和智慧投人合称为教师教学的情智投人。二者在理论上是分开的,但在实践中是彼此依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因为情感虽能成为撼动我们内心的巨大力量,但同时我们也应明自感情是盲目流向的,这就耍求智慧为感情指向、感情为智慧启航。
二、教师教学情智投入的价值
从教学活动的间接要素来看,教学投人又可以分为教学情智投人、教学行为投人和教学认识投人。教师的教学情智投人在众多投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由情智自身价值决定的。
(一)实现师生同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智的投人,巧用其疏导功能,用积极的感情影响和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理解投人和学习投入,进而构成了师生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的教育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教师“遵循学牛感情、认知与行为的规律性,循序而进、分段而施、缘因溯果的场域,是学术性较强的师生在不断建构中发展的场域,是通过努力提升效率实现学生生命可能性的内在场域。
教与学的活动本无苦与乐之分,教学活动中伴随的苦与乐具有动态性,这恰恰正是教师是否投人情智的一种动态表现。教学过程的苦与乐的关键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当学习满足学生需要时便有乐的休验,当学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时则有苦的体验,学生乐学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教师通过情智投人,用心捕捉教学情景中学生的不同需要,并巧用情智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会在需要得到满足的世界中突破自己的视界,趋J飞接近教师的态度、价值观,逐步达到视界的融合,从而形成知识的迁移和积极感情、认识和观念的逐步潜移。
(二)富集教育资源
教师通过情智投人可以富集教育的理解资源,进而充分利用师生自身所内涵的人力资源。教师通过积极的情智投人能深切体会到耐心倾听、积极暗示、满足需要等资源的宝贵。“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便获得了学生积极性这种最为宝贵的资源,学生会协助教师做事即学生成为教师的助教,这为教师带来下作质量和效益。同理,学生理解老师,往往会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如教师的热情与鼓励。教师巧用情智可以富集教育中的智慧资源。从理论上来讲,“作为哲学概念的智慧有很强的统领性和兼容性,它既能够容着诸如智力、能力、聪明、机智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同时又能将这些概念整合到一个更好的层次和境界,即真、善、美的境界。投人教学情智的教学是真正能做到“刚柔相济”的教学。教师巧用情智实际上就是巧用自己的智能和机智,同时又在实践中提升师生的智能和机智。
(三)凸显教育的智慧性格
知识彰显智慧、智慧生成知识。知识和智慧的关系在教育中犹如“形”与“神”的关系。“所谓教育之‘神’是指教育的灵魂、精髓和神韵,所谓教育之‘形’,是指教育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教育中‘知识’和‘智慧’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形’与‘神’的关系。如果说‘爱知识’或者‘传知’是教育的‘形’的话,那么‘爱智慧’和‘启智’就是教育的‘神’,这个神也就是教育所独有的性格特征及其魅力。0i81然而,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曾一度遗忘教育的智慧性,而把知识的传授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这种一味注重教育的知识性而忽略其智慧性的教育被视为所谓的粗放型教育。这种体现“苦干精神”的教育往往很难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寻求一种突破,教育质量难于持续性发展,彰显教育的智慧性需要教师的情智投人。智慧型的教育是精致型的教育,“精致型的教育是指通过增加内涵性投人(主要指情智投人)如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发展教师的德行与情智等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它主要依靠师生的‘巧干精神’。比如,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教师应先分析其原因,满足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将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总之,教育活动是一种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是充满智慧的活动,可以说没有教师的教学情智的投人,就没有教育的钾慧性格的彰显。
三、教师教学悄智投入的实现路径
自然赋予发展的儿童以天赋,但同时使这种天赋具有潜在的可能性,我们只有通过教育深度挖掘才能使其变为现实。但同时我们也应明确:“一个人一贫如洗,决不可能对别人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育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马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投入情智,自己首先应具有掌握情智和运用情智的能力。
(一)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为自己的教学行为“立法”的依据,是教师正确认识教育事业的关键。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能使教师摆脱教师职业不过是谋生手段的狭隘认识,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厘清教师的职责,让教师真正明白教育是用智慧启迪智慧、用生命唤起生命的教育。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能使教师明白教学事业不仅是理性的,更是有感情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认识到感情先行、智慧并举的重要。同时,道德素养较高的教师能够深切体悟自身的责任与义务。面对教育“问题”时,能够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不会推卸责任,更不会浅尝辄止,而是巧用自己的情智追根溯源,实现真止的精致型教学。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教师能够为人师的基础,更是教师投入情智的关键影响源。所以,要加强对教师的道德素养的培养,让教师真正感受到教育事业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二)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
对于在职教师而言,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习得巧用情智的重要途径。理论学了包括基本的教学原理、方法、策略等,还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常见案例研究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使教师可以避免教学中的无错和盲目。在理论学习中汲取教育中的情智,在实践教学中投入自己的情智。使教育教学真正成为精致型的教育教学。
同时,教师的学习又必须从教学实践中来,“一线教师一直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教学,首先他们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习,无论这种学习是对好的教学实践进行监控和调节,或者完全以教育学的推理模式来做分析,教师从这种活动生动实验中获得新知识,获得对学生、学校、课程、教学方法的理解造成他们职业实践的一部分。叶澜教授也曾在“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的课题中提出“同期互动”教师发展原理,实际上就是教学、学习和研究一体化的教师自主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教师的实践性、反思性。《教师自主发展论一教学研同期互动的教职生涯研究》一书中调查发现影响教师自主发展的因素有:人生追求与目标、知识资本和教学研究。但凡成为教师发展极的教师(即专家型的教师)都是能够在教学中树立坚定的教学信念,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的教师。《理解教育论》中也肯定了教师在实践巾反思的重要性,其中,“反思创读,多重循环”的教学模型实际上是对教师生成教学情智最好的解读。
(三)聚焦思维共享的合作交流
教师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就是所谓的对话学习,是教师“对于学习的关系论的接近”:X27。近似于热力学上“借力做功”现象,意在学习主体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与学习,使得自身以最小的能损耗获得最大值的效应。自主学习是内发性学习,是学习的重要力量,也是教师巧用情智的关键,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对话学习的重要。这“因为一方面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行为洞察是有限的,他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教学活动本身是一个不够合理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有‘当局者迷’的一面,他们在开展的反思活动中各自囿于自己的思维,难以逃出自己的思维定势”网。因此,如果教师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群休合作的优势来探究教学行为,那么教师的教学情智发展就会越来越成熟和完善。
合作学习因空间上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校内合作和校外合作。校内合作主要包括师生、教师之间的合作对话。师生对话即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启发,使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水平。师生对话学习中的“自诊疾病”是教师巧用情智的重要体现。例如:对吸烟的学生开展教育,可以让有吸烟行为的学生做主持人,通过主持、讨论、总结、分析吸烟的危害,使学生真正从内心体悟教师的用心并真心愿意改过。其实自诊法是最好的情智投人法。教师之间的合作的主要形式就是学习小组的建立,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听课、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探讨和交流,相互学习经验,达到资源共享,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小组还可以通过共同分析教学中的案例,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学理念、避其所短,从而提升自我教学情智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