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41: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对英语教学的认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习氛围;教学风格;综合应用;课外活动
学习英语最好的年龄段是6岁~15岁,也就是小学和中学阶段,所以初中的英语教学至关重要。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的英语教学依然面临着很大的盲区:①教与学是孤立的;②英语水平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即使是同一个班级学生也是如此;③对英语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不能融会贯通;④大多数学生是高分低能的产物,很难在生活中熟练地应用。所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各教育机构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应对教育和学习的需求。以下是这几年来我对教学的经验和想法。
一、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英语教学并不只是教师和学生的职责和使命,同时也是学校的职责和使命――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学习氛围也就是学习环境。通常良好的学习氛围指的是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整洁的教室学习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舆论环境。但是这些还不够,或许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促进英语的学习。我们发现学校各处的励志名言、板报以及各种标识性规定等几乎都与英语无关;学校的广播总是播放着学校的各项规定,广播体操和流行歌曲也与英语无缘,更别提什么英语学习区、留言区和交流区等。对学校而言,这些做起来刚开始效果可能并不是很明显,但是久而久之,这种潜移默化的举动就会显现出其魅力所在,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学习和强化了英语。
二、形成灵活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其中“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目前,很多农村学校的授课方式很单一,也很古板,只有少数教师有自己独特适合的教学风格,因为教学需做到因人而异,正所谓因材施教。举个例子,有些教师给初一授课方式和初三的完全一样,他们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转变,以致学习效率不太理想。因此,教学不能拘泥于形式,而是要通过借鉴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有机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形成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首先,通过了解并掌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后,制定各个时间段详尽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其次,尽量将每个知识点转变为形式各异的教学活动主题,以免课堂过于单调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按照计划完成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多层次肯定的评价;最后,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和加强教学经验交流,进一步修改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英语的学习是前提,应用是目的。英语的综合应用通常包括听、说、读和写等方面。尽管在学习中对这几个方面都有所涉及,但是形式很单一,大多数学生根本达不到英语的基本应用水平。要达到这一水平,教师必须灵活应用现有的条件,创造多样的学习方式。听不仅限于听参考书的录音带,还应包括课堂上教师的英语口语和校园广播等;说不仅仅是回答教师的问题,还包括同学间的对话、朗诵课文诗歌等;写不仅仅是写作文,还包括写日记、演讲词等。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学习可以提高应用能力,应用又可以促进学习,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尽管课堂非常活跃,但是这对英语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活动的开展会使英语的学习丰富多彩,使英语学习在一种非常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这样能够引起更多人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开展以下方式促进英语的学习:(1)演讲比赛是英语综合应用的表现之一,不难发现,具有英语演讲能力的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也比较好;(2)农村师资比较短缺,通常一个教师同时给60名左右的学生讲课和考核作业,显然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有必要施行学生相互监督和相互指正;(3)尽管初中学生对英语有一定基础,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对英语感兴趣,但是他们都对游戏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在电脑上安装合适的英语游戏软件,并对学生开放来激发对英语的兴趣;(4)在公共场合可以可针对性地选择展示一些简单的英语电影、电视片段或有英语字幕的图片。
总之,英语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经成为我们开启学业必备的钥匙。不管身处城市还是农村,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各教育机构应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应因材施教,学生应全力以赴锻炼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教材是英语教师教学最重要的一个依据,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运用教材?这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是一个具有永恒的思考价值的问题。从过去的“教教材”,到今天的“用教材”,都是对这一问题的宏观回答。说其是宏观回答,主要因为这一描述基本上还是理念性的,用一线教师的话说叫“缺乏操作性”,因为“用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概念。怎样才叫用教材,值得思考。笔者以为,“用教材”理念下的具体策略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师“用教材”最大的体现就是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搭建认知桥梁。
一、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例析
小学英语教材是由对小学英语有较深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优秀教师编写而成的,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这就造成了教材与学生实际之间存在较大距离的现象。这种距离应当成为我们教学中认真分析的内容,甚至要将其当成教学的起始步骤。
例如在小学《英语》(凤凰译林版)4A Unit 7中有一个Sing a song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感觉这首歌曲容易教,但却没有思考其中的原因。其实我们稍一分析就会发现,这首歌曲与学生的距离是比较近的,而且体现出的与中文诗类似的押韵,也让学生读唱起来容易上口。分析得出这一结论之后,我们就可以确定这样一些教学步骤:如 Show the picture about the song;Listen to the song;Sing the song;Act out the song;Make a new song等。通过这些步骤使其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同样在5B教材的Unit 3中有“At a Music lesson”的教学内容,其中的music room,dance等并不是每个学生都熟悉。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模拟一个music room,并让学过舞蹈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这样就拉近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反之,如果生涩地搬教材,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
二、教材与学生的衔接策略
认清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之后,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浮现出来了,那就是教材与学生之间如何衔接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寻找教材与学生的交集。而寻找交集的过程就是研究教材与学生的过程,于是我们的阐述也就从教材与学生两个方面进行。
以5B教材Unit 3中的E版块Look and read的教学为例,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in / on / under / near / behind等介词的运用,其载体是借助一只老鼠与课桌、书包、猫的关系等来完成句子的学习。如果我们直接教授这一内容,可能也感觉不到太大的困难,尤其是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形下,由于各个句子结构的相似性,因此学生可以在重复中获得对各个介词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即假如不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尝试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如位置关系等)去思考这些介词的运用,那么学生会想到什么呢?他们会主动想到利用一只老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来构思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于是笔者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教学主旨,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身边如教室内的物品关系去构思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引入介词的学习。这样就既保证了教材意图得到实现,同时又适合了学生的需要。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教材上设计的老鼠这个情境不好吗?我们讲授教学的效果不是挺好的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笔者的调查结果是,如果按照课本上讲,学生不超过一个月,记忆就会淡化;而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创设情境,则记忆可保持两个月以上。
三、基于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运用
我们已经认同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教教材”与“用教材”是考验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载体。那么,这个智慧体现在哪里呢?也许有人认为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策略上,而我更认为应当体现在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上。小学生学习英语有哪些基本的认知规律呢?经过梳理,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把英语知识糅合到形象的素材中,这样学生才能在对具体的思维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英语知识。有的教师做出了这样的研究,即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有与水果有关的话题,于是在低、中、高年级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低年级时让学生做游戏,中年级时让学生合作讨论,高年级时让学生尝试写作。
二是小学生喜欢想象。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发挥想象时教师不要打断他们,而是巧妙地利用他们的想象来为英语学习服务。比如5B Unit 3的综合版块中有一首英文儿歌,就可以以儿歌为载体,让学生唱出自己喜欢的儿歌,从而开拓学生的英语知识面。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英语教学 启示
一、“任务”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法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通过思考、体验、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调整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教学方法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它强调的是人的学习与发展。简而言之,任务型教学法就是为了实现在“学中用,用中学”。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进行任务型教学?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自主地学习,并且主动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在使用所学语言的过程中就发展了语言能力。其应用模式流程为:任务设计―任务准备―任务呈现―交流讨论―任务完成。
(一)任务设计
这是任务型的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呈现出任务,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驱动的过程,有利于强化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一开始不呈现任务,而只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再呈现任务,并完成任务,但这不是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如任务驱动过程那么强。
(二)任务准备
任务准备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就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知识与能力准备的过程。老师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把运用任务呈现给学生之后,任务的要求与他们目前的知识与能力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差距、能力差距、技能差距、信息差距和文化差距。因此,学生就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学习教学内容来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技能、信息和文化理解,然后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这个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就是通常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过程。
(三)任务呈现
这是任务型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呈现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一开始不呈现任务,而只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再呈现任务和让学生完成任务,那么这就不是任务呈现型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如任务呈现过程那么强烈。
(四)交流讨论
在每设计一个任务之后,让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分组讨论、交流,遇到语言难点可向老师寻求帮助,然后老师抽几组并由小组的group leader汇报,然后根据他们的语音、语调、流利程度、内容等评出最佳组。老师对与任务相关的语言点及操练时使用的词汇句型进行归纳解,自始至终都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师只不过是任务的提出者、讨论时的咨询者、学生报告的主持人、语言学习的引导者。
(五)任务完成
任务的完成是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将在前一环节中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任务教学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任务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教育界的共识。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正是忽略了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性一般包括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三个本质特征。增加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使其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完成“任务”的实践活动中去。在学习过程中,这种情感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加有效地掌握知识,并获得自主发展。
有利于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于教学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设计出适合学生水平的、真实的、交际性的活动,并考虑到如何最有效地分配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引导,并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从而使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合作,相互交流,这对于每位学生来说,不但是对语言能力的锻炼,更是增强自信、提高交际能力的机会和方法,让学生敢于表现、乐于表现自己,打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我防卫心理,培养良好的性格。另外,每位学生都在活动过程中担任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自我完善的愿望,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要求组员之间相互协调合作、密切配合,组与组之间也要进行比赛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起着语言习得的促进者、答疑者和向导的作用。教师是从“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的,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具体的操作要求。在各项活动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积极、主动的,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现在现成的知识点,还有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且随着教学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趋向自动化和自主化,并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总之,任务型教学法的设计宗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学生是直接受益者。任务型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是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谷仙春,韩照红.任务型语言教学: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选自蒋楠主编.应用语言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一版.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充分研究和把握教学主体特点的基础上,在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诸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以推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从理论创新到教学实践的进步,但是,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又客观地存在无法回避的诸多问题:
1、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急需改进,使之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培养目标上,与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形成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相比,高职英语的教学要达到什么水平,承担何种功能,英语课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及其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关系,并未形成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比较一致的看法。长期以来,或按照大学专科计划、或沿用中专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显而易见。
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在了解这门语言和具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获得基本的应用能力――对相关的工作内容能够做到基本理解和应用,或者知道解决的途径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与学中,往往是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思维和学习潜能受到限制。难以培养出符合市场期待的人才。因此,应当尝试更新观念、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改进我们的高职英语教学。
2、对教学对象缺乏明确的认识和全面的掌握。目前,高职教学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学生与我们在传统上的认知大不相同,教师讲清楚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那种可能性就整体而言已近于无。一方面学生的基本功、学习习惯等有所欠缺,高一层次的有效教学难以开展;另一方面,教师为了防止学生产生厌学、畏难情绪,则着力在兴趣上下功夫,过度强调教学手段。但问题是手段的多变无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境界中去,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就使得教师的作用问题更为凸现。
这些问题还没彻底解决,但我们的英语实践教学不能停止。不能“等、靠、要”,要首先从局部个别问题人手解决,要结合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尽一切可能做好高职的英语教学实践。
首先应加强教师的素质和素养。英语教师的职责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调整教学的方案、思路和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和优化各种资源,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潜能,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社会及个人需求之间的相关性,尽可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认识和感受,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形成,乃至于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于英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在这一阶段对学生所做的指导和培养。可以说,教师处于一种关键地位。要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进步,高职英语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之外,应具备如下的素质和素养:认真领会研究语言的规律,潜心研究中西语言的差异,仔细研究教学的主体,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按照语言教学和学习的规律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牢牢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的指导原则,组织和安排教学;根据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和个人的经历形成自己的、有根据的、可以言明的教学观点和风格,并在实践中完善它们;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文化和语言学的发展有所了解,做一个语言学习和教学的研究者。
其次,要充分发挥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的教学设计,首要的是必须适合学生,适应现状。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改造他们学习习惯的同时,应特别考虑以整体的观念和综合的手段带领他们进入到实践当中来从而实现培养目标。教师主导,是说教师在整个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从内容的引入到语言实践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实践的感知中触摸(感受)到语言,从而使学生逐渐地、自然地建立起他们自己的语言系统。“实践”的实施理念,就是说实践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过程、手段、方法。其要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授课内容的整体,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实践的手法中实现对某一内容的理解,再通过实践完成对某一语言要素的自然掌握,进而以实践丰富并形成自己头脑中的英语语言系统,然后掌握这门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实践中习得,在实践中成熟,然后付诸实践,这也更加符合“突出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原则。
[关键词] 需求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 大学英语教学
作为人本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马斯洛的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是目前为止被广为传播的一种理论,在许多行业被应用,它对教学和外语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观出发,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和动机,满足个体的基本需求,激发更高层次需求,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人类需求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用满足基本需求、降低内驱力来解释人的行为,马斯洛是这种理论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需求是人内心世界核心的东西,既然以人为本就得抓住人的本性的基本需求进行研究。他把人的需求按其强度不同从最低到最高分成了七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认识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求构成从下至上金字塔式的层次。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求层次越低,人们越是迫切要求满足。优先支配人的行为的需求,他称之为“优势需求”。每个人由于各种基本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优势需求,满足优势需求是人的主要行为动机。马斯洛将这七个层次的需求统属于两大类:缺失性需求(或叫生存需求)(deficiency or maintenance needs)和成长需求(being or growth needs)。人的需求层次中最低的四个需求属于第一大类,该类需求可引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人的需求层次中最高的三个需求属于第二大类 ―― 成长需求,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求。满足了这种需求的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马斯洛认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类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并将人的思想、情感和情绪置于人的整个心理发展的前沿地位。人本主义运动的另一个重要人物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他指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取决于静止的知识。”这一目标涉及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1)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3)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发挥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师应重视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个人情感,不仅将他们视做教育的对象,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是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接受学生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鼓励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责任感,为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学习和全人教育创造条件。此外,在人本主义看来,“单纯的语言教学不是教育,教育是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特别是持续的学习,是使学习经验富有个人意义,是促进整个人的成长的”。
三、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及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观,为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新审视大学英语教学的教育心理学视角。
第一,它让我们教师认识到学生学习困难可能是某些基本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下,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其原因何在?中南大学杨昌英教授的调查结果或许可以让教师明白一二。他将学生学习外语的基本动机可分为三类:“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成就需要,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的分布比例分别为:45%、30%和25%。笔者对所属学校的大二学生做过抽样调查,分析显示:89%的学生认为,他们英语学习上的安全需求主要来自于英语考试成绩的高低甚至是通过与否;38%的学生甚至认为他们面临“生存危机”,担心不能通过英语四六级。尽管国家教育部在逐年淡化大学英语四六级,不再发四六级证书,只发成绩单,但这反而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为在求职市场上,四六级成绩还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一项指标。大学生们不但面临四六级及格线的压力,更面临如何取得高分的压力,否则他们毕业时可能被用人单位拒用。因此,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上多表现为工具型而非融入型动机。在就笔者所在学校的高年级已经通过四级或六级的学生(233名)的调查中,统计显示:除了专业英语学习之外,仅有21%的学生(49名)利用业余时间学英语,这其中大部分(约80%)是为了自我发展的需要,学习的目的是为考研、出国,把学习英语完全当作一种兴趣和成就需要的只有极少部分。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习潜能,提升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和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求。
第二,为学习者创造“安全感”,以提高学习效果。如何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呢?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应有一颗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其次,老师对教材的内容应当非常熟悉,对教学理论有较深的理解,才能在教学的实施上灵活多变。第三,课堂组织上采用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塑造轻松的“语言习得”氛围,以便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老师和同学的互动协作中获得归属感和自尊。 再者,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应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任务要有挑战性、启发性,难度适中,既要尽可能消除学生的学习焦虑,又要满足学生的认知和美学需求,并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依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任务应是学习者现有知识技能略高一层、经他人协助后方可达到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学习任务的难度设置为略高于学生现有层次,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任务,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有效利用激励手段,让学生有充分的归属感,使学生通过受到别人的尊重建立起自尊,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高层次需求。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想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应对班级中的群体及个体采用不同的激励模式。比如,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评价,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及时鼓励,并记录到平时成绩中,作为总体评价一项重要依据,这有助于学生学业中“安全需求”的满足。除了物质激励之外,老师应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精神激励,包括目标激励、参与激励、竞争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等有效手段。在这些激励手段中,笔者认为,情感激励对于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特别有效。外语学习心理所说的情感是指人类行为的情绪和感受方面,其发展变化涉及性格因素以及对人对己的感受。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其中归属、爱、尊重是他们最需要的。通过情感激励,有助于获得友谊、支持、理解,得到内心的慰籍,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思想问题,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启动学能,释放学习潜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助于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学习热情。
以人为本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愿望、信念、意志、感受、体验,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造意识,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英国学者Williams,M. 和Robert L.B.将人本主义对语言教师的启示概括为:(1)给学生创造一种归属感;(2)学习的内容应与学生自己有关;(3)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4)激励学生对自己的认识;(5)发展学生个性;(6)鼓励自尊;(7)注重学生的情感;(8)将对学生的批评减少到最地限度;(9)鼓励学生创造;(10)培养对学习过程的认识;(11)鼓励主动学习;(12)允许多种选择;(13)鼓励自我评价。
勿庸置疑,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对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项目组在调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时指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不平衡。就全国而言,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着地区和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总体水平不高。 (2)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提高,但许多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提高不大,与社会需要有差距。(3)英语师资短缺。大学英语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学历层次偏低,进修和培训机会偏少。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4)大学英语教学缺乏足够的分类指导,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如教学的“一刀切”,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备考,四六级考试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检测不够等。
以上问题表明,由于各方面原因,大学英语教学对学习者个体差异、个体需求、地区差异和社会需求等方面重视不够,从不同侧面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2007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的新的纲领性文件,该大纲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对人、书、机、网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发现知识、意义建构,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结语
根据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应建立一支基础型、文化型、研究型的师资队伍。大学公共英语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师应具备传授基础知识的能力;此外,还应有广博的知识面,即成为文化型、全能型的教师;大学英语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自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组织者,更是教学改革的具体执行者、贯彻者。在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各位教师应以人为本,注重学习者个体差异、需求层次,把英语教学与发展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完整的人。这是现代英语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Maslow, A. H.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M].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0.
[2]Roger,C. R. Freedom to Learn[M].Ohio:Charles Merrill,1969.
关键词:兴趣 模仿 氛围 毅力
一、“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大凡学游泳的人都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在岸上谈如何学会游泳,谈一会儿就会使人感到厌烦。但如果能亲自下水体验一下,并努力地去学着游,情况就不一样了,渐渐地会爱上这项运动。人往往一旦爱上某件事,即使不让他去做,他也非去做不可,兴趣就是在这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而且变得越来越浓。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把自己对英语、对人生、对生活的深沉的爱和理解传授给学生,要把自己最具独特魅力的东西展现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语言、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进而转化为学习动力。其次,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动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竞争性等各种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最后,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教师进行兴趣培养的重要策略。心理学者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二、“模仿”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说到模仿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发音,纯正的发音会给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别人也会对你的英语水平刮目相看。如果发音不好,即使你以后的英语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对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断,更糟的是,它对今后的听力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个音素,千万不要认为发音好不好无所谓,这个关攻不下,就会导致你学习中的残缺。有位成功人士谈他学英语的秘诀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外国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外国人怎么写,我就怎么写。”世界闻名的英语专家亚力山大为英语学习也下了这样的定义:“语言是一种表演技巧,我们在思考语言的时候,不是考虑我们对它了解多少,而是我们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们能把它用得多好。”说到底,学英语就是模仿那种腔,那种调,那种味儿,如果我们能够模仿得像一个Native Speaker,那就绝对成功了。 要突破语音关,首先要明白单个音素的发法,在此基础上把握连读、缩读等口语表达时最常发生的语音现象,进而练习语调和节奏,练习时最好模仿原声录音,有条件的还可录下自己的发音,与原声进行对比,这样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发音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唯有耐心、细心和恒心,才会有进步。我们常说,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学英语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端。
三、“氛围”是学好英语的途径
曾经有人向老外请教:What's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English?(学英语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老外随口便说:“G o to the United States or marry an American.(到美国去或与一个美国人结婚),如不可能做到就Watch American movies(看美国电影)。你们中国不是有一句老话叫‘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吗?’在家看一部电影就好比在美国生活了一天。”这些话就告诉我们学语言离不开环境,但是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接触真实英语的机会非常有限,他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所以我们决不能吝啬口语训练的时间,不能认为教学任务完不成,而随意砍掉教材中提供的许多丰富的口语练习。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组织并设计好Work in pairs, Read and speak out, Group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各种口语活动,创设一个近似真实的语言环境,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对话,如起居、节假日、生日聚会、拜访、打电话、看病、购物、游泳、体育活动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乐趣中学习,在娱乐中获益。有的学生想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课前势必去积极准备,把生活引入课堂,再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这样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英语,锻炼英语,突破口语屏障。
四、“毅力”是学好英语的保证
首先,我讲一个寓言。在一个寺里,佛和木鱼聊天。木鱼说,我们质地相同,为什么你每天受人尊敬,有人供奉,而我却受人敲打?佛说,其实当年你也要被雕成佛,可是你受不了苦,因为要经过好多刀的雕琢。于是你说,只要少挨刀,雕成什么都行。所以你今天只是木鱼。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要想达到一定的成功,要想受人尊敬,必须吃苦,要经得起痛苦的磨练。
【关键词】语音多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件
进入2I世纪以后,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外语语言教室越来越多地在教学中得到应用。由于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将各种媒体设备、信息资源有机结合,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可以更生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不足主要由使用者和多媒体软件自身所引起,还有起决定作用的是使用者的观念和水平因素,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滞后等。笔者从事语音室管理20多年,认为英语教师要上好语言多媒体教学课应对其了解和认识。
一、搞好语音多媒体教学,应了解其内涵和意义
何为语言多媒体教学。许多英语教师对其真正含义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教学过程中,不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含义,多媒体技术只能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了解多媒体的性能及其在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即使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一个多媒体操作员也就放放光盘,放放下载的影视片,对其矫正语言、语调、训练、听说等功能也末能充分发挥作用。就外语教学而言,没有借助于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首先应对课程全面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合理的教学过程,以此来完成适合多媒体能完成的工作。靠传统的语法翻译借助计算机交互地综合运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所表达课件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课件作为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有机组成部分;课件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多媒体教学通过形、声、情、景多方面的视听刺激,使平淡抽象的内容变得神奇、具体,使零散繁琐的内容变得系统、简洁,使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记忆更加深入。所以外语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学的意识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目前,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使得真实的教学素材进人了教室,其强大的储存容量和灵活的交互性能调动人体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只有在实践中提高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又是认识的目的。对语言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也毫不列外的要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充分发挥其功效。了解了其内涵和意义,外语教师更需要掌握和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二、搞好语音多媒体教学,应了解其特点和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不断的发展,与仅仅使用粉笔,黑扳的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有质的飞跃。因此,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取代传统教学的手段。英语教师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强大的计算机各种教学功能将昕、说、读、写、译、自主学习考试及口语训练,自主式广播教学。分组教学,电子白板,翻译练习,电子作业,考试模式及阅卷分折系统集成了“电子试卷”制作和管理、考试、阅卷、考试电子文挡信息管理功能。完全满足大外口语。专业四、八级专业考试等功能,支持当前流行的A、B卷考试摸式支持“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实现标准化无纸考试系统。所有功能将通过网络映射驱动器来实现资料共享:提供数字音、视频节目及DVD VOD AOD CAT等众多格式的点播。计算机还能存储大量的信息,并将各类信息分类建库,如图片库、语言库、习题库,资料库,摸拟实验用具、参考文献等素材库有机结合来实现智能化管理。了解了其特点和优势,如何把这强大的这么多相互独立的教学设备有机的连接起来,以达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其功效?所以,英语教师应该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作为自身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英语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英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该在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掌握多媒体的编写与制作技能,以便制作出适合英语学科的课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备课系统并形成自己的素材库和课件库,英语教师应要多了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特点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应用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主体。
【关键词】英语课堂 教学交互 措施
一、交互的内涵概述
“交互”顾名思义是发生在两人或者是更多人之间的以后总思想、感情以及观念上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会受到影响。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将自己头脑中的传递给另一个人的过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法,它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也被称为交际法,它强调语言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提供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学过程围绕语言功能的特定任务而展开。交互式教学法吸收了其它教学流派的优点,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
二、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的特征
(一)交互形式的多样性
交互式英语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可以对多种多样的。例如师生之间、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等,而且多种形式可以交替使用。交流活动的形式可以是语言训练、角色表演、质疑发问等,而且初一学生好动、参与性强,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
(二)交互过程的动态性
要想上好一节课,教师就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教学。但英语教学课堂是动态的,学生随时都会有与人交互的想法,因此教师就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临时改变,抓住学生的内心,创造交互的条件,开发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
(三)交互情景的和谐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交互欲望,教师要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与学生平等交流,心里不要有距离,这样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交互教学的效果。
(四)交互效果的层次性
交互效果有三种,首先是最无效的交互即教师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参与性很低。其次是具有一定被动性的交互,教师与学生双方有一方是被动接受,效果也是不佳。最后一种是主动互,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之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三、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情景化的交互活动形式
众所周知,学会交流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而语言的交流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情景。也就是说情景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交互活动时要可能的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要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融入其中。例如在学习初一英语教材中的Go for it!的How much are these pants?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做出一些准备工作,如拍下自己星期天逛服装店时买衣服的录像。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初一学生感性认识重于理性认识,对直观的画面很感兴趣。为学生呈现出一张服装店中自己手拿着几只购物袋的场景。先引导学生猜测What's in this bag? 学生回答完后,在为学生一一展示购物袋中的东西,这时兴奋地学生会纷纷脱口而出:Oh, a sweater!/A scarf....紧接着教师再提问:How much is the sweater/ scarf...? 待学生回答完毕,最后追问:How much are all of them? 很多学生都能够算出答案,或许个别同学还会说出“Wow, they're too expensive!”或者是“They're so cheap!"等这样的语句。这样的交流情景,课堂气氛愉悦、轻松,英语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效果自然也就会提高。
(二)事先确定交互活动的要求
教师开展交互活动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但是一个班级里的学生语言交流水平参差不齐,善于交流表达的学生就会受到教师与同学的欢迎,课堂参与交流的机会也就比较多,而同时也存在部分学生不善交际,在交互的英语学习课堂上,参与性不高,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不明白交互的真正目的,从而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要考虑到这种情况,为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事先确定下节课要交互的要求,保证每位学生都明确交互的目的和要求。例如在学习“Halloween”万圣节这一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这节课要讲的提纲,使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提纲可以为:如: what is Halloween’s history? What are you going to prepare for this festival? How are you going to celebrate this festival?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预习方向,让他们自己主动搜索资料,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这样在课堂上就不会处于被动地位,而能够与教师一起展开主动的交流活动。
(三)精心设计问题与提问进行交互活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要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考空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进行适当的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达到师生之间交互的目的.例如: 在学习“at weekend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准备活动。首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单词,如: park 、clothes、travel、book、bike ,然后再写出一个大标题“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weekend?”要求学生以这几个单词为参考,回忆自己在周末生活中经常做的事情,运用所学过的单词或者是语句说出自己的经历,与大家一些分享。初一的学生渴望被人关注,也渴望被人了解与了解他人,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积极鼓励大家说出心中的感受,也达到了交互的目的。
四、结语:综上所述,英语学习与交流是分不开的,有效开展交互活动形式的英语课堂教学,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也能满足初中英语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英语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的未来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也能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精英人才,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参考文献
[1]淑华.谈英语课堂中师生的有效互动[J].中学外语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