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41: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第1篇

1中医学医学模式

中医学理论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形成的,整体和系统是中医学思维方式的特点。中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离不开整体观念。在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健康和疾病的深刻认识,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在《内经》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内经》中没有“健康“一词,而“平人”就是中医学对健康人的高度概括,《素问·调经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从以上经文可以看出,中医学的健康观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而是强调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以及精神与形体的统一。

首先,人体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外界环境变化相适应,即天人相应。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要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适应四时的气候的交替。古人强调养生必须要法于阴阳,应四时而调神,才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不能适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必然损害健康导致阴阳失调,产生疾病。在《内经》中不仅强调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还意识到社会环境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人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之中,生活于一定的群体和习俗中,因此人的健康必然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变化了,健康和疾病也相应改变,“往古之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当今之人不然,忧患缘于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皮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也会出现的心身疾病在《内经》已有记载,如《素问·疏五过论》:”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甓为挛”、“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由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治疗这种由于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内经》提出:“诊可十全,不失人情”的治疗原则。《灵枢·逆顺肥瘦》还指出:“圣人之为道,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

    其次,中医学的健康观还非常重视形神统一。形就是形体,包括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骨、脉、肉、髓等。神,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狭义是指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形神关系中,神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内经》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认为正常的情志是保证体内气血通畅,脏腑和调,正气旺盛维持健康的重要条件,而情志内伤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灵枢·本藏》“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内经》养生不仅要注重形体的保养,还非常重视精神的保养,“神 明则安”“守神而全形”都是强调重视神的调养,以保护和增强形体健康,古人一直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总之,中医学的健康观就是天人统一(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和形神统一(精神愉悦,以及躯体没有疾病的状态),而这两方面的失调就导致了疾病。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可总结天人相应、形神统一,如果用现代医学模式的格式应该为自然-社会-生物-心理,中医学就是在这样的医学模式指导下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诊断和治疗疾病。

2中医学医学模式的意义

2.1构建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一整体观念

天人相应说明人和自然社会的整体性,形神统一说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这就构成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一整体观念,指导着中医学认识人体、病因、病机以及临床治疗。既然平人包括天人相应和形神统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失常也就形成了疾病,一个是人体与自然的不适应,包括了外感性疾病,一个是形神不统一,也就是内伤性疾病。治疗的目的就是使这两个方面重新恢复平衡和协调的状态。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学十分重视疾病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内经》七篇大论的运气学说阐释了时间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灵枢·营卫失常》等篇章论述有关人体的生命节律,为中医学的时间治疗奠定了基础。还有《素问·异法方宜》中有东西南北中的地域性产生不同的治疗方法说明疾病的地域性。除此之外,中医学治疗疾病重视整体性还表现在强调从整体层次对疾病进行调节。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病在上者取之于下”。局部病变往往是整体病变在局部的反映,治疗还是要从整体出发,探求局部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适当的治疗原则,形和神是统一的,病变时可以互相影响,中医学强调形神共养,神形共治。这些都是在中医整体观念下形成的。

2.2形成了中医学的诊疗特色一辨证论治

证是中医学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依据,是疾病本质的反映,由于证的不同,治疗存在差异。导致证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体对病因的不同反映,也就是体质。重视人的体质以及差异性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特色。在《内经》中对体质理论有详细的论述,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并对人体类型做了若干分类,以其独特的理论贯穿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后世医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瘦夭刚柔》、《灵枢·论勇》等等多是论述体质的专篇。先天、年龄、性别、精神、居处环境、饮食都是影响体质的因素,所以,中医学在诊治疾病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到“因人治宜”。《素问·经脉别论》:“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许多针刺药物的作用往往是通过对体质的调整而获得的。《灵枢通天》提出治太阴之人“不之疾泻,不能移之”,治少阴之人“必审调之”,治太阳之人“无脱其阴,而泻其阳”,治少阳之人“实阴而虚阳”,治阴阳平和之人则“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审有余不足”。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中医重视体质差异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

2.3突出了养生的重点一调神

情志,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机体内部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情志是由五脏精气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是五脏生理活动在精神活动方面的正常体现,五脏功能正常则精气充沛,五志调和。《灵枢·本藏》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正常的情志活动对人体是无损害的,当情志太过,或受到长时间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范围,便会直接伤及五脏,引起气血失调而致病。《灵枢·百病始生》中说“喜怒不节则伤脏”,《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因此,情志内伤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内经》的养生观就把调养情志作为养生保健之要务,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治疗疾病也要“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强调医生必须全面掌握病人的情况,以病人的神气盛衰为根本和依据,因为神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外在表现,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素问五脏别论》“观其意志,与其病也”。作为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恰当运用心理疗法调节病人的心理,正如《灵枢师传》所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乎?”

2.4成为西医医学模式的借鉴

第2篇

关键词 中医;整体观念;探析

《现代汉语词典》对中医的解释:中国固有的医学;用中国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病的医生。中医学最大的特点是整体观念,是指在认识人体、认识疾病以及解决健康问题的过程中,把人看作一个整体,注重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因此,也有一种说法是“中医治本”。

中医整体观的本质

中医整体观首先强调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即天人相应。比如,人体内流动的血,就如同河道内运行的水;肺与四季中的秋季相应,秋季的时候,人容易出现肺病;夏季,人会多汗;冬季,人会出现尿多的情况。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中医会注重自然对人的影响,从而使治病的方式与西医有所不同。其次,整体观念注重人与社会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人要适应社会,人生活在群体中,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而不是抱怨、满腹牢骚。很多疾病的发生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比如,常常有人一考试就紧张,出现胃痛、呕吐、腹泻等,而解决类似的健康问题,则非中医莫属。最后,强调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各经络、系统、脏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比如牙痛,西医就是治牙,而中医认为,牙痛可能与胃经有关,通过泻胃经之火来治疗牙痛;同理,消化不良,可以通过疏通胃经而达到促进消化的目的。

因此,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出现健康问题,离不开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天候地气,即所谓生态环境,世俗人情,即所谓社会环境,七情六欲,即所谓心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内经》上说:“圣人之为道,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这就要求医者在诊疗过程中,必须要有整体的观念,不仅要对患者自身的整体性进行把握,而且还要将患者的病证纳入天人一体的大环境、大系统中来考量,努力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除此之外,从健康的新理念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角度分析,中医的整体观更加符合“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医学模式,强调了对人的高度关注,在当今社会具有其显著的优越性。

中医整体观的哲学属性

从哲学属性上给中医的整体观做一个诠释,将更加有助于我们对于中医整体观所具有的优势的正确理解。中医学基本方法论就是阴阳学说,阴阳理论奠定了中医整体观念的理论基础。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W思想的一个体现,是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而总结出的规律。比如,古人对自然的认识,有天地、日月、昼夜、男女,等等,发现世界是一分为二的,阴阳学说便逐渐产生。进一步运用阴阳理论认识人体五脏六腑,从而产生藏象学说,以及用阴阳理论认识药物、治疗疾病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医的整体观是由哲学中来,又到哲学中去,这种与哲学互生互长的深刻联系符合辩证唯物论的根本法则,也说明了中医的科学性。

中医的整体观并不简单是语言上的逻辑推演,而是一种哲学思辨层面上的逻辑推演。中医整体观的这种哲学逻辑,经过临床上几千年的应用,证明是验之有效的。虽然现代科技暂时还无法解释清楚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但其科学性已经彰显无疑。它更加注重把握人的内在、外在的运动、变化过程;更加注重对形成疾病的天时地利、社会状况的外环境的调整;更加注重对于人的意识作用的全面、深刻理解,以及对患者的意识干预。因此,中医整体观是中医实践的基本指导原则,也是在哲学指导下的科学技术升华。

中西医的差异

第3篇

1 整体观念在中医美容预防疾病中的体现

预防疾病,即治未病。《黄帝内经》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其含义有二:①未病先防,是指人还没有生病的时候要及时养生调摄预防疾病[2]。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经常会侵袭人体,以致正邪相争,阴阳失调,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常而发病。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内在五脏“肝、心、脾、肺、肾”和外在的五体“皮、肉、筋、骨、脉”是通过经络联系的整体,故内在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常的病变则可能发于体表,上攻颜面,影响美观。如:盛夏不慎感受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后,湿热蕴结中焦,阻滞肝胆。以致肝失疏泄,气血瘀滞发于颜面,则形成淡褐色或咖啡色的色素沉着,即黄褐斑[3]。热蕴肝胆,火热上攻,发于颜面形成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损害,即痤疮[3],损及美观。只有顺应四时气候,起居有常,饮食有度,精神内守,法于自然,保持自身与自然的统一性,才能及时地避免邪气侵袭。这个未病重防的思想就是以整体观念的指导,认识到人和自然的整体性的体现;②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初期就要重视并及时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以及疾病的复发[2]。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疾病一旦产生就会变化,而变化就导致了疾病的传变。而构成人体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经络”、“气血津液”等,这些组织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这些组织之间紧密的联系,在病理状态下就为疾病的传变提供了途径。例如:外感病初期,邪气在表时候,若不及时治疗,一旦邪气内传,由表入里,由浅及深发为里证,故当疾病早期应及时治疗,防其传变,否则必贻误时机,预后不良。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治肝当先实脾[2]。就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一旦肝病及脾,气血无源,血不上荣,则肌肤无华,爪甲色淡,颜面肤色暗淡无华。更有甚者,日久血虚生瘀,以致面部生斑。故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预防疾病传变的体现。

通过上述“治未病”的两个含义可以体现出,在预防损容性疾病的时候,必须考虑四季气候和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整体预防疾病,防止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这些都是“天人统一”整体预防思想的体现。

2 整体观念在中医美容诊断疾病中的作用

中医美容受中医学的影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是“四诊”的望、闻、问、切。由于疾病的各种病理表现都是对其本质的反映,所以临床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疾病的内外因素,运用四诊进行全面考察,对疾病所产生的任何症状,都不应孤立地看。以此为依据,在诊断疾病时必须“四诊合参”。“四诊合参”含义有二:①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同时运用,全面完整收集病情资料;②指对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必须综合分析、参照互证,以全面准确地做出诊断[4-5]。要完整全面地收集、了解这些病情资料,应该联系到四时气候、地方水土、生活习惯、性情好恶、体质强弱、年龄性别、职业特点等。因为这些因素引起的好发病是不一样的。例如:春天多风,易引发风痒。夏天多暑湿,易发毛囊炎、脓疱疮、湿疹、接触性皮炎及色素斑等[3]。饮食偏于辛辣者,易患热证,贪食生冷者,易患寒证。素体健壮者,易生实证。素体衰弱者,患病多虚。青年人气血旺盛,易患实证,老年人气血亏虚,多患虚证。四诊的望、闻、问、切是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病情,认识疾病,各有其独特的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相互补充而不能彼此取代。而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表现是多个方面的,因此,对四诊收集来的病情资料就必须全面分析、综合判断,互相参照,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诊断提供依据。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采取普遍的、联系的方法,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采取直观的方法收集病情就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分析患者的外部表现,就可以测知其体内的病理本质。是古代哲学观点 《孟子》“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在诊断疾病方面的应用。这个观点说明人体的内部和外部,是辨证统一的整体,生理、病理状况都会在体表有所表现[4-5],所以,通过对体表外部进行望面色、观毛发、望爪甲、听声音等外在观察,就能推测出身体内部脏腑病变的的各种状况。比如:通过体表的汗出情况,皮肤的润泽程度,就可以测知血液及津液的盛衰,因为人体的血液、津液、汗液是同源且相互转化的,即津血同源,血汗同源。“见微知著”是运用整体观念采取直观的方法收集病情的另一基本原理,通过人体局部的、微小的变化,来测知全身的、整体的病变。这是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局部和整体都有密切联系。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虚实盛衰都有联系。通过舌像就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整体情况,因为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与其他脏腑经络关系密切[4-5]。这两个诊断原理的出现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采用普遍的、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认识疾病的本质。由此可见,中医美容诊断疾病时,收集病理资料的具体方法和基本原理,都离不开整体观念的指导。

3 整体观念在中医美容疾病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

中医美容运用“四诊合参”的方法,完整的、全面的收集病情信息后,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对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辨别,从而认识疾病本质。在辨证分析中依据体表寒热及肿块的有无,轻重、大小的不同,可以判断疾病属性的寒热、及阴阳的盛衰以及邪正的盛衰。比如:面部痤疮红肿高大,灼热疼痛,根盘紧束,易脓易溃,疮口易收,属阳证、热证、实证的表现。反之患部晦暗塌陷,麻木少痛,漫肿无边,未脓难消,已脓难溃,疮口难收,属阴证、寒证、虚证。形体肥胖而喜静懒动、嗜睡者属阴藏人,易感寒湿之邪,冬天易生冻疮,受邪后病多寒化。形体偏瘦而喜动、亢奋者属阳藏人,易感暑热温燥之阳邪,皮肤易生痤疮,患病多为实证,热证。这些辨证方法的应用就是整体性为依据,在人与自然一体的情况下,感受阳邪则导致阳盛阴衰,发病为热证、阳证。反之感受寒邪,则阴盛阳衰,发病为阴证、寒证的具体表现。

在辨证分析疾病时经常会用到到不同的辨证方法,比如: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因为这些辨证方法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各有其归纳的内容、理论的特点、适用的范围。有的抽象、笼统,有的具体、深刻,有的以病位为纲,有的以病因病性为纲。虽然各有特点,但不全面,不能相互替代[4-5]。如肝失疏泄和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肥胖症,用八纲辨证判断病位时,都有脏腑症候,都是里证,只有结合脏腑辨证,才能判断清楚具体病位。这些辨证思想是以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作为理论依据,而作为依据的这些组织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这些辨证思想之间也就有必然的联系,构成了一个辨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以八纲辨证为辨证纲领,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结合病因辨证探求病因,以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探求病性,以气血津液辨证求病机[4,6]。由于人是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整体,所以,脏腑辨证成为所有辨证最后的落脚点。从这一点说明,中医美容辨证分析疾病也离不开整体性的指导。

中医美容治疗疾病时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确立了“三因制宜” [1-2],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则考虑到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四时气候和地域环境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影响,以确定治疗方案的方法。如夏天湿热之邪亢盛,易生湿疹或痈或疖。治宜清热燥湿,选择苦寒之药,不宜选择温燥之药。冬天严寒,易生冻疮、阴疽。理应少用寒凉,以防伤及阳气,而多用温热之药。我国西北地区,地势高而严寒,且多风沙,起病多寒燥,制宜辛润;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湿热多雨,其病多湿热,制宜清化。西北之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宜重。岭南之人,肌肤薄脆,腠理开泄,用药宜轻。因人制宜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的不同,确定的治疗方法也不同。比如脾肾阳虚之人肥胖,治宜补益脾肾,温阳化湿。脾肾气虚之人肥胖,则治宜健脾益气,淡渗利湿[7]。中医美容治疗疾病也注意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比如:面部雀斑的治疗,由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郁于孙络血分,发于颜面则成雀斑,故可用补益肝肾,滋阴降火的方法治疗[6]。颜面痤疮发于前额或口唇周围者,属阳明经脉胃肠病变,而胃肠属六腑,多生实证、热证,故制宜通腑泄热,消痈散结。

4 小结

本文通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说明人体的局部和整体,内部和外部之间在生理情况下会相互影响,病理情况下会相互传变。所以,中医美容在预防、诊断疾病以及辨证论治疾病时,必须重视这种联系,以整体观念思想为指导,运用联系的、整体的、普遍的观点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过程,使得这一辨证法思想贯穿于中医美容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金志甲.中医基础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20,365.

[2]何晓晖.中医基础理论[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12,194.

[3]王海棠.美容皮肤病学[M].北京: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55,262.

[4]廖福义.中医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102.

[5]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3.

[6]陆绮,王宝华,曲剑华,等.论中医美容理论对传统美容养护方法研究的指导意义[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2047-2048.

第4篇

中国医学所具有的整体观念体现出了科学系统的思想,有其特有的优势。但是在其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仍然是依据传统的理念和诊治经验,按照阴阳五行、益气,以及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来进行诊断和治疗,不是持续的自上而下,因此其病情、病理分析明显物质基础不足,基本是在暗箱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接诊者的诊治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体现出事物内在的本质,无法准确地阐释内部系统的成分以及动力学的整个过程。相比于系统生物学“系统集成”的理念,传统中国医药的“全部”观点,在理念的核心上相似度较高,但系统生物学研究目前处于“减少”的理论阶段,从学习单细胞这样的最为简单的系统开始,继而通过简单的一个系统进行网络的研究,从而“自下而上”地进行完整复杂的人类生活系统的构建,同时既要了解这一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又要掌握各个组件之间的互动、整个系统内部的运作规则。所以,系统生物学方法能够对于传统医学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弥补,从而真正地促进系统医学的持续发展,激发中国传统医学的生机与活力。

2系统生物学对于中医学发展的启示

中国传统医药属于复合系统,其治疗机理、目标关联着多个细胞与基因,调节平衡人体,促进体内整体环境的稳定。中医药的材料及其有效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不同类或者组件的化学成分交互作用。传统的中国医药配方,重新组合具有活性成分的单一药物,或者生成有效物质,或者联合治疗,使得治疗效果得以增强,但是也可能增强或降低疗效与毒性,也可能使副作用减少或增加,构成新的层次更高的系统,并在人体内发挥系统强大的功能,以及系统内的活性成分与目标系统之间相互的作用。传统中国医学的系统决定着通过支队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通过治疗的单一效果,对传统中药或者复方研究疗效进行评估,无法得到其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因此,传统中国医学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不单纯需要单一的药物与化合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标系统的反应规律之间的化学成分,以及人类的相关影响和协同的方法。在西方,研究中药的方法常常是拆迁测试,即通过解剖麻雀来发现活性成分的明显作用,但是却无法反映中药方剂在配伍方面的规则。因此,中国传统医学要想得到持续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全面”上,也不能单纯停留在提取活性成分的水平、纯化分离等层面,而是应该立足于中医理论,与研究现代生物医学的方法相结合,对于中国医药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建立起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传统中药复方充分体现了中医特有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治疗的整体理论,以君臣配伍理论为基础,通过药物的精选,全面调节平衡身体机能,发挥祛邪、标本兼治的功效。中国医药复方是传统中国医学的精华,传统中药的复合成分同人体之间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和整体评估兼容性的特性,必须要全面准确把握复合效应的整体性,传统中国医学与人体这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一个更为先进系统的形成。传统中国医学理论只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并发挥二者的相互作用,才能全面阐述中医的理论、作用机理以及治疗的物质基础。传统中药复方具有对于各种有效成分进行协调的作用,针对器官、治疗目标、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不同,进行综合调控,发挥中药复方的综合作用。因此,研究传统中药复方应该从整体上进行,从而构建中国复合药品质量评价体系,这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笔者基于化学基团理论,阐述复方中药的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因为这样能够阐明兼容性的规则,有利于相应的中医辨证研究的开展。

3结语

第5篇

“病证结合”模式论治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为东汉张仲景所继承,并开创了病、证、症三位一体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宋、金、元、明、清时期,辨证论治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疾病诊治的核心,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近代西医东渐,既冲击了中医传统辨病论治的地位,也启发了中医辨病思维,汇通各派医家由此而创造性地探索出衷中参西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本文就临床中病证结合模式的类型、特点、发展问题作以探讨,以期构建中医临床病证结合模式新体系,并引起中医学术界的进一步讨论。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必须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指导作用;必须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并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中医学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新的事实和研究成果提炼升华,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1不同临床疾病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类型、特点

我们于2002年提出了[1],临床实践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病证结合诊断疾病的思维模式,总结这种模式可以有三种:一是在中医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证的诊断;二是在西医病名诊断下的中医辨病加上辨证的模式;三是西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结合的诊病模式,第三种就是按西医疾病的发展规律进行证的诊断,吸收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的模式。中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模式,这是目前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采用的诊病模式,也是中医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诊病模式,也即是常说的中医疾病的病证结合模式。这种模式对中医学的继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医学发展到今天,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企图脱离现代医学,无视现代医学疾病概念的存在,单纯依据这种模式诊疗疾病往往难以适应临床实践的需求,对患者不进行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似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允许的。因此,此种诊病模式脱离临床实际难以满足临床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渐露弊端。现代医学病名诊断,中医辨病和辨证的诊病模式,此诊病模式是西医诊断,然后按主要症状不同进行中医病名诊断和辨证,此模式是目前中医医院临床工作者普遍采用的一种诊病模式。这一诊病模式吸收了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知识,显然是符合时展的。但是同样后面又采取了前一模式,又陷入了前一疾病诊断模式的不足之处。在西医病名的限制下按主症不同又诊断中医不同的病,按中医的病进行辨证治疗,仍然没有将病的本质动态表现出来,成为西医诊病,中医辨证各行其是,没有相互渗透与交融,而是两种体系的拼凑。这种诊病模式也是大多数人理解的西医病名,中医辨证的诊病模式。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虽然一些中医工作者从理论上和心理上难以接受这一诊病模式,认为这样有损于中医的地位,好像中医是现代医学的附属物,不愿意这样搞,企图脱离或无视现代医学疾病先进科学的知识,搞所谓的纯中医,但是事实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实际上目前出版的许多临床专著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医疗工作中也都采用了这一诊病模式。疾病和证候结合的诊疗模式已经成为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的主要模式,但是在中医药大学的教学中并未被采纳和应用,形成临床与理论教学的背离。

2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它既遵循了国际现代医学统一的规则,又继承保持了中医传统的诊疗特色。任何轻视辨病或轻视辨证、侧重辨病或侧重辨证的倾向,都是割裂了完整的疾病诊疗体系,它将制约中医诊疗的能力,制约中医的发展,导致中医临床医学的退化。对疾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是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重要理论表现形式,是发扬中医学、创新医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的临床应用价值。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此诊断模式显然有其优点,采用现代医学的诊断,吸收现代医学的诊断经验,对疾病进行了本质上的鉴别,以现代医学做疾病诊断,用中医理论和中医思维进行分析,将中医融化于现代医学的疾病中去,同时现代化的检查手段也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弥补中医无证可辨的局限性;同时中医辨证亦可以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如西医诊断无病但患者有自我不适、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疑难病但疗效不佳,或西医诊断为“综合征”,而按照中医辨证论治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清晰可见,有了疾病的鉴别诊断、预后效果估计。但是这一诊病模式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现代医学诊断不清的疾病,如果按这一模式进行辨证就会无所依据;现代医学许多性质相似的疾病中医治疗是相同的,这一模式又显得重复。

2.1时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标准有了科学的、统一的定论,这些标准是统一的,也应该是唯一的。当今中医必须融入现代医学的海洋之中,对于具体疾病的研究,国际有统一的名称和代码(ICD),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迄今为止已十次修订(ICD-10),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临床医学针对的目标是完全一样的,解决一切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仍沿用中医的病名,肯定是难以得到国际认可的,既然要融入世界医学,其规则是统一的,临床医学研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是何种疾病。而目前中医学院教材的编写中仍在采用中医病名,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2]第二章肺病中引用了“肺癌”病名。并且许多中医概念是参照现代医学概念定义而成的,如“中风”,“胸痹心痛”等,胸痹心痛章节中更是参考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书写而成。

2.2目前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的需要

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医院“姓中”,“姓西”的争论,有利于中医医院的发展。多少年来在中医医院建设和发展上,中医院“姓中”和“姓西”的问题,一直在争论。这存在一个问题:一个卫生部领导下的国家医疗机构,西医医院要搞西医,中医医院要搞中医。但是目前医院的整体布局和建设、医疗法规、医疗制度等等是统一的,基本上是按照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在管理的。许多中医的老专家认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院采用现代医学的手段诊治疾病,带来了中医院不性“中”了。要知道能够称为一所医院,医院基本功能的建设与完善是必备的。如果医院连一般的急症处理能力都不具备、不具备一般的诊治疾病、防病治病的医疗功能,严格地说就不能称其为医院。这样的医院是很难有发展前景的,同时许多病人的疾病也无法诊断明确,也不可能有病人到这所医院看病。因此,在医院一般功能建设上中医医院不但不能排斥西医的诊断技术和方法,而且还要大力发展,特别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使医院发展成为能够满足疾病诊断和治疗需求的医院。目前全国许多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医院“姓中”,“姓西”的争论,有利于中医医院的发展。#p#分页标题#e#

2.3有利于西医医院合理使用中药静脉注射剂和中成药

目前随着中医药药品的大力度的生产和发展,上市了大量的中成药和中药的静脉注射制剂,许多大型的西医医院,中成药和中药的静脉注射制剂在临床的应用不亚于中医院,并且许多西医医院的专家凭借着强大的医院医疗设备和技术都参与了中药的临床和实验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一些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疾病方面也显示了中药的疗效。我们不能无视目前西医院大量中药使用的事实,特别是许多西医院的医生,不具备中医方面的知识。中药的应用首先医生必须在精通药性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合理使用中药,不了解中药的结果必然是盲目使用[3]。同时必须关注中成药与中成药、中成药与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问题;合理使用中成药还要注意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只有对患者疾病做出正确的中医辨证后才能合理安全的使用该药并使其药效得到完全发挥,毒副作用降至最低限度;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有利于西医医院合理使用中药。

2.4中医临床发展的需要

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药发展至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今我们对有关中医诊断,仍然主要采用数百年前甚至数千年前形成的语言词汇来表述,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坚持采用两千年前的语言、病名来进行中医的诊断,在国际上行不通,也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中医理论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形成开放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使之随着实践与时代变化,不断实现自我改造与更新,赋予新的内涵,从而获得新的提升和活力,才能体现中医药学的生命力所在,故步自封,拒绝发展和吸收新的东西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只要我们按照整体观念和中医理论思维研究现代医学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不会阻碍中医学的发展,相反会促进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2.5有利于临床开展病证结合、方证相关研究

在方证相关的研究中,疾病也是一个不容忽视与回避的问题。这里所说疾病是现代医学所指之病。众所周知,国际上评价一种药物与一种治疗方法的效果,都是通过疾病的改善情况进行的。“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对于方剂、证候与疾病的研究也应该将其放入大整体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方出发,联系证候,病证结合,解读其间的关联规律,揭示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辨证论治赋予新的含义,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4]。证候分类与疾病诊断和药物干预一起进行研究,其结果将使得证候分类更具有使用价值;此外,疾病证候分类不仅有助于找到中医治疗方案的适用患者,同时也能帮助找到西医治疗方案的适用患者[5]。疾病证候分类与药效评价在证候分类基础上,方证相应,中药才能产生确切疗效。因此,中药药效评价应建立在“证候分类”之上,对比分析中药治疗有效和无效的生物学特征,是阐明中药作用机制科学内涵的重要途径。

2.6有利于开展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许多证候模型尚未成熟、证候模型未能与现代医学疾病模型结合起来是证候动物模型难以发挥作用、难以开展中药研究特别是中医新药药理实验重要的原因。中、西医并存是我国医学体系的特点,因此,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是开展这一研究的重要前提。目前中医医院临床诊断大都采用中西医两种诊断模式。中医新药的研究大都是在现代医学疾病诊断的基础上开展的研究,临床报道研究也是如此。所以,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与西医疾病动物模型结合起来,使疾病模型赋予证候的概念,就能与中医临床相一致,使中医新药药理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医辨证施治特色,并为证候动物模型的广泛应用、健康发展扫清障碍。中药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利用健康动物进行安全性评价。这与中药临床实际应用存在很大差异。“对证”用药是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特征,根据中医证候分类理论和“有故无殒”的思想,中药的毒性与证候密切相关,准确的证候分类、进而“对证”应用中药是避免毒性的关键[6]。在“对证”的基础上评价安全性也是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的必由之路。

2.7有利于系统、归纳、总结临床用药思维开展中药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已经发展成当今中医临床实践的主要形式,建立在现代医学疾病诊断病证结合基础上的中医临床辨证组方思维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我们不能无视其存在。

2.7.1针对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目前自觉不自觉的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虽然目前许多专家认为不符合中医理论,提出反对“见到炎症就清热解毒;见到高血压就平肝潜阳”。根据现代病理研究,结合现代药物研究,运用中医用药理论指导临床用药,这一思维的关键要看临床疗效,我们应当开展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的研究,以能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实际上它不仅弥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不足,也使病证结合论治有了新的发展,中药药性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辨证组方思维模式是容纳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向中药药性理论回归,是中医辨证思维发展和中医理论发展的体现。开发药物的临床疗效不仅依赖于随机或重复临床试验取得的有效率,更重要地依赖于通过连续多次临床试验所获得的更为精确的药物使用适应症,这与围绕证候分类的中医临床经验积累的过程非常相似[7]。利用疾病证候分类理念和方法,明确已有药物的精确适应症是“新”药开发的新途径。

2.7.2针对基本病机的专病专方专药的组方模式基本病机的专病专方专药的组方模式是目前大多数中成药开发的主要模式,也是许多名老中医形成对某病治疗特点和特色经验的主要思维模式,应该承认是辨证论治的升华。

2.7.3中药复方配伍西药组方模式中药复方配伍西药组方模式是我们必须要进行研究和重视的临床用药模式,重视和研究并应用的目的是中西药各自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效减毒,优势互补,在难治、复杂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独特效果;药物研究专家开展的“方病证、药病证、有效部位与病证、有效成分与病证”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创新药物研究发现模式、有效组分配伍组方模式的形成是中药现代研究与传统理论相结合的结晶,是中药发展的重要方向,复方药物也是国际药物研发的方向。#p#分页标题#e#

3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总体设想

按照整体观念和中医理论思维全面把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学术精髓并将其应用于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研究中,继承与创新、提升与发展的原则,是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必须遵守的。临床医学发展研究的目的是提高临床疾病防治的总体疗效,中医药临床治疗显示很好的疗效,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构建,为探索现代医学各种疾病中医辨证规律、总结各种疾病临床有效的整体治疗方案,提高我国临床疾病防治的总体疗效提供了可统一操作的模式。有专家提出,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原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西医的“病”(如冠心病、肺炎等)是形态结构系统疾病。中医的“证”(如热证、阳虚等)则是信息控制系统疾病。中医的“证”即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与西医的“病”即形态结构系统疾病同时存在,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可以引起形态结构系统疾病的发生,形态结构系统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也会引起信息控制系统疾病的形成。中医的证和西医的病这两种类型疾病可以互为因果。中西医临床上病证结合治疗实际是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和形态结构系统疾病的结合治疗。这两种类型疾病的结合治疗必然优于中医或西医的单一疾病的治疗[8]。目前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许多疾病分型相当混乱,大多是编著者按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分类和选方的,无统一标准,没有共识性的东西。由于此模式目前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习惯,人们还不清楚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规律。因此本诊病模式需要中医学界团结起来,共同协作,积极努力的开展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必须从临床中来,在目前许多医院都建立了电子病历,为开展全国统一协作研究工作成为可能。在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疾病辨证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摸清每一种疾病的主要本质是什么?也就是说这种疾病的主要病机是什么?也就是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每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中医的哪些证?各证的概率大小及分布情况?这些证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平行的、纵向的、还是因果关系?疾病的主要证型是什么?兼证是什么?证的转归及预后怎样?不同的病具有相同的证型,他们之间有否差异?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临床调查及研究,采用大宗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而不是凭主观臆造。

3.1建立适合我国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

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电子病历完善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平台根据最新出版的《现代疾病诊断学》,目前具有明确病因、病理、诊断的疾病共计1100多种;《医学综合征大全》收录的临床综合征达到2000多种,每种疾病和综合征都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这一点中西医都要遵循。疾病的诊断标准是我国疾病专业委员会根据国际同类疾病诊断标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的,诊断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定期的全国专业委员会会议都在颁布具体疾病的国家级诊断标准,标准是权威的、具有法律意义,所有疾病都有最新的诊断标准,任何医院、任何医生诊断疾病都以此作为标准。在疾病诊断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调查方法、集中高层次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开展现代医学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研究。研究的关键是完善的顶层设计。我们现在进行的国家“十一五”常见疾病的疗效评价研究,均是一个课题组进行的研究,成果很难得到认同。因此,由政府牵头,专家协作,集中全国专业人员对同一个疾病逐渐讨论,求同存已,初步形成某一个疾病的专家共识。研究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的初步方案,在此框架内,收集各医院临床疾病资料,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临床的各疾病“证候要素”的提取和整理,逐步调整,形成基于临床的各个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在经过专家讨论研究、修改,调整,再回归临床应用,逐步达到基本的统一的病-证-方-药。在此基础上开展循证中医学研究。目前中医药治疗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偏头痛等疾病有效,但是没有进入现代医学的治疗常规中,缺乏循证证据,无法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不仅是国际的,就连我国的西医指南中都没有纳入中医的治疗方法。

3.2建立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

第6篇

关键词:高职;中医护理学;教材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156-02

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中医学的传承关键在于临床实际应用。做好高职中医护理的“教、学、做”,掌握技能操作,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教学之重。笔者认为,首先教材的选择举足轻重,既要让学生了解传统医学的精髓,还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热情。编写教材以及进行课程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课程整合要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进行,不必考虑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应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适应性。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掌握中医学的特点

中医护理教材首先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突出中医学的特点。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用中医护理技术对病人及健康人实施调护,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病痛为目的。可以参照现代医学理论,但绝不能强搬硬套。中医概念要清晰、条理要分明。中医护理是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以藏象理论为中心,以功能现象为特征,辨证研究人体的功能现象。

真正让高职学生了解传统中医护理,就必须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还要认真了解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史,体会到岐黄之术是我们祖先千百年来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当然,在临床上实施中医护理术也是对现代护理的补充。

以整体护理为纲要,

以点带面分解实施

中医护理学应该体现出整体观念理论,要以整体护理为纲要,结合自然界变化规律,建立人体脏腑有机一体的理念,杜绝“一症一护”的狭窄思维。脱离整体施护的单一护理不是中医护理学的精髓。

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孕育着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的理念。整体护理体现在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多方面。

整体护理,既重视人体内在生理、病理的特点,又重视邪气与正气的关系;既重视疾病在临床征候表现中的辨证施护,又重视针对疾病本身特有的病因辨证地求因施护的特点。不仅注重局部病变,更强调从心理、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调护。

以基础护理为准则,

完善急救手法措施

高职护理课程都是以基础护理课程为奠基,延伸到临床各专科护理。然而,医学护理学种类繁多,临床分科护理则有各自的特点,但都建立在基础护理之上,以基础护理为准则,把基础护理的原理、方法贯穿于临床各科护理之中。像护理职业道德、护理原则、护理规范等。中医护理学是在基础护理学的基础上,完善护理中的应急手法、护理手段,采取像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特色治疗护理措施,弥补现代医学护理的缺遗,使几千年传统护理方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运用。

在急诊中,运用针灸、推拿等措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如针刺开窍醒神、针麻手术、手法捋筋整骨、刮痧放血泻火解毒等。再如康复过程中惯用的推拿手法,帮助病人调整气息、平衡气血阴阳、缓解病痛、恢复体力,都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护理方法。通过运用有特色的中医护理方法,既弘扬了中医古老的岐黄之术,使之造福于人类,又弥补了现代医学护理的不足,古为今用,中西合璧。

以传统护理为特色,

实施传统护理手法

中医护理学的特点是辨证施护,以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为理论指导,关注因人、因地、因时的护理准则,根据临床各科的特殊病人,实施传统护理手法。

中医护理学不同于现代医学护理,但并不冲突。二者相互为用、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各尽其能。如骨伤科的康复推拿护理;中风病人后期的针灸康复;中药保留灌肠缓解腹胀、腹痛以及毒素的排泄代谢;妇科常用的中药离子导入。再如传统的刮痧法、放血法、熏洗法、拔罐法、冷敷法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方便、实用、有奇效,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中医护理学重点在于技能操作。只有具有熟练的技巧,临床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因此,理论与技能操作学时以1∶1为合适,只有多动手才能熟中生巧,尤其是针灸、推拿等,应经常训练、反复钻研、不断探索操作规律。

以强化技能培训为

重点,修正教材编写思路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除了掌握基础常识外,主要是对中医专科护理技能的培训。中医护理技术像针灸、刮痧、拔罐、推拿、药熏等种类繁多。多年来,这些技能只有中医师掌握,护理人员仅做配合。古往今来,中医临床医护是不分开的,因此,医护分家的体制不适合中医临床的需要。

高职中医临床护理学员必须掌握、应用传统的护理治疗技能技术,发挥传统中医的特色,更有效地完成护理工作。所以,培训高职中医护理学员的传统技能,必须打破医护分家的西方医学模式,真正让中医护理人员配合中医临床医生,共同解决治疗、康复、保健及愈后的问题。

学习中医护理技能,要以实际操作为主,手法练习应贯穿在学习过程始终。像针刺手法练习、推拿手法练习、刮痧拔罐工具的选择应用、中药透入操作、中药熏洗方法等等。教材中除了理论讲述外还要配合课件的应用,以增强直观印象。教师的演示操作与学生的操作练习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贴近临床、贴近岗位、贴近实际,使高职护理学员缩短学习与实践的距离,有针对性地培养实用人员。

《中医护理学》教材具体应分为两大模块:一为中医常识,包括传统医学的发展及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传统医学的精髓,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炎黄子孙的荣誉感。只有了解掌握了中医理论基础,才能应用和指导临床实践。二为技能培训练习。以演示、观摩、操作练习为主,让高职中医护理学员真正掌握中医传统的技能技巧,服务于临床应用。

课程的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课程整合要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进行。

笔者在《中医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先后研读读了几个版本的《中医护理学》教材,感觉在讲授时都很不适应,为什么不适应呢?笔者认为,首先,教材的格局较乱,既有中医印象,又有西医痕迹;既有基础护理内容,有掺杂着临床护理知识;只有个别病案的护理,缺少整体护理的常识;基础护理理论要求太多(像护理道德、护理准则、护理规范等),技能护理操作太少(像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具体练习)。其次,教材与《大纲》相脱节,高职护理学员将面临着国家“执业护士考试”,而考试大纲内容是其重点。再次,课时分配缺少实用性,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的学时比例失调,还是安排为1∶1为佳。基础护理课内容也不应出现在专科护理学中,要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中医护理学》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教材,培养高职学生中医护理的技能技巧。以实际、实用出发,按照中医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传承传统医学的精华,使中医护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岗位,为护理工作拓宽思路,充实临床护理业务。

参考文献:

[1]张春明.老年中医保健[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9.

[2]周琦.中医护理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郭靠山.中医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金玉忠,李云端.中医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姚军汉.中医护理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周萍.中医基本常识与针灸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7]奚中和,俞大祥.中医学概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第7篇

【摘要】 探析传统医学文献中的哲学思想,指出《易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形成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具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天人相应、心身统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认为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医学哲学; 医学哲学思想史; 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医学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与中医学固有理论和知识相融合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易经》、《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形成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理论准备和积淀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春秋时期的扁鹊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之一,标志巫医相混的时代结束,不科学的巫术开始从医学剥离出去。古人还认为疾病产生于人类“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易愆寒燠之宜。”于是“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1]。还认为“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1],才有了中医中药。“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2],即只有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许多医学史书籍也都普遍认为“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3]。而《黄帝内经》问世前,医学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当医生,许多文献所谈都过于粗疏。笔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奠定中国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来自于“六经”之一的《易经》,其充当医生的人也多来自于早期“儒”的社会职业之中。

“六经”之一的《易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而且在思维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这一医学的行为上则更为重要。例如:在思维模式上,《易经》提出了"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易经》主张要经过“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这里的“像”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之处,作为哲学体系,在取譬中,它也成为医学的思维模式。在方法上,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也是中医学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国先民的重要思维方式,并被《易经》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这一重大命题,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的对应关系[4]。古人把物质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的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

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们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此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建立了精为人体生命的产生本原,气为推动和调控生命活动的动力的精气理论,并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养生防治理论的构建具有方法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辨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五行学说,既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辨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5类,整个宇宙是由此5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所构成的整体。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五脏为中心的5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规律阐释此5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帮助中医学建立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思想,构筑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系统模型,并用于解释疾病的病理传变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虽是我国古代富含唯物辨证法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仍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尚有许多深层次的规律和机制需要去探索、去揭示,用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尚不能全面和从深层次来阐释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规律和机制。因此,我们对精气、阴阳和五行诸哲学思想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原始朴素的阶段,应该结合现代自然辨证法的研究成果,提高一个层次;对人体复杂的生命过程的研究,也不能仅用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来阐释,而应该在中医学整体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吸收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精华,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细微层次的研究,以逐渐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3 天人相应、心身统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

3.1 天人相应整体观人与自然界有着相类相通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在于人之阴阳与天之阴阳的相通相应:“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自然界阴阳五形之气的运动,贯通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于天气”(《素问》)。

3.2 心身统一整体观人的生理功能具有整体性,人体的各种脏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地维持着生命活动;生理与心理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理状态决定着心理状态:“黄帝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歧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素问》)。心理状态影响着人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

3.3 临床诊治整体观《内经》在对病因、病机、局部病变和整体状况的关系、各种治疗方法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鲜明地表达了整体思维的特征。如认为局部病变是脏腑病变的整体反映,因此在诊治局部病症时,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强调将各种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古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问》)。

3.4 疾病转化恒动观《内经》借用哲学“恒动观”的概念﹑原理,认识人体生命过程的永恒运动及其伴随发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它认为世界是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事物与现象运动的化与变,以及事物和现象量与质的状态为基本内容。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在论述脏腑功能之后总结谓:“恍惚之数,生之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灵枢·天年》篇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论述,《素问·热论篇》关于热病传变过程的记载,都是以恒动观为思想基础的。

4 传统医学哲学思想的现实人文意义。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易经》、《黄帝内经》阐述了医学人文观念、医生思维素质和医学职业品格等方面宝贵思想。为医学人文思想教育提供具体要求。

4.1 医学人文观念第一,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家当以病人的生命为本。因此,在为病人诊治的时候,如同面临万丈深渊,极其谨慎;同时要象手擒猛虎一般坚定有力,全神贯注,决无分心:“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第二,以人文关怀为本的医学目的观。《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不仅是疗病救伤,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关爱:“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内经·灵枢》)。《内经》认为,医者应关爱病人的生命,对病人满怀同情和仁爱之心,以尊重和珍爱病人的生命为出发点考虑问题:“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

4.2 医者思维素质第一,完善的知识结构。《内经》从整体论的观点和医学的复杂性出发,对医者的知识结构有着独特的见解:医者不仅要具有医学知识,而且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内经·素问》),这样的医者,《内经》称之为“上工”。第二,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医者的诊断属于主观认识,病人病情属于客观事实。《内经》认为病人的病情是第一性的,“病为本”,医者的诊断是第二性的,“工为标”。医者的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而主观背离客观,治疗就将失败。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内经》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医者才能掌握医学的规律而不迷惑;对事物的要领了解极其透彻,才是所谓明事达理的人。

4.3 医生的职业品格第一,接诊疗病有方。《内经》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特殊的职业品格。在接诊的时候,医生应该注意起坐有常,举止得体,思维敏捷,头脑清醒:“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内经》要求医者诊病时要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观察,全面分析:“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素问》),《内经》对“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素问》)的不良职业作风予以了严肃的批评。第二,医患交往有礼。《内经》对医患交往的的方法和礼节作了首创性的阐述,首先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的医患交往的一般礼节,突出强调了“临病人问所便”的重要性(《灵枢》)。

参考文献

[1] 唐·孔志约.新修本草序[A].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1.

[2] 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1997:3.

第8篇

课堂教学是西医院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普通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中医学多年来一直是西医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由于西医院校医学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不同,如何针对西医院校医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中医学课堂教学质量,是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师长期以来积极探索的目标。承担了二十多年的中医学课堂教学工作,笔者有一些想法和体会,供同道参考。

1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1外围环境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以其独有的传播方式对传统的民族文化形成强大的冲击,对大学生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思维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样网络上和社会上有关中医学是“伪科学”的说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1.2中医学教材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现已更新至第8版,基本上是中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概括与浓缩,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学科内容,对学习西医学知识体系的医学生来讲,知识面广泛,概念抽象、语言难懂,肯定影响其学习兴趣。

1.3课程安排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这时的医学生已经经过较系统的西医学基础理论学习。西医学理论的学习,促进了西医学逻辑思维模式的形成,这时中医学知识体系的介入,强调哲学与类比思维,必然造成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的冲撞,加之中医学只是西医院校的一门辅助课程,课时不断压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1.4教学目标 西医院校教学大纲对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大体一致,即初步具备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运用中医常用方剂和针灸来处理常见疾病,为在工作中学习或应用中医,进行中西医结合打下一定基础。实际上,西医院校的医学生将来多数从事西医临床、教学和科研等,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中医学学习,不可能完全掌握中医学知识,更别说将来运用中医知识来处理常见疾病,中医学学习变成了为被动地应付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考完就忘,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1.5传统教学模式 根据既往的教学体会,虽然中医学是西医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但由于中医学教学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方式简单、呆板,教学内容抽象、枯 燥、模糊”教学效率不高,理论脱离实际,“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造成学生理解与记忆困难,课堂教学对学生吸引力下降,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想法

2.1明确中医学的教学定位 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中、西医学,虽然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不同的思辨方式、不同的认知方法、不同的行医规范等,但在中国,中医学有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拥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思维,至今仍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西医学一样有着相同的服务客体——人,有共同的研究方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保护人类健康,且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替代医学的兴起,中医学正在逐渐走向与西方主流医学汇合,美国FDA已承认中医学为“独立的完整医学系统”。基于此,需要明确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定位,即学习中医学,可以完善西医院校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辅助或替代手段,为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创造性地研究中医药提供思路。

2.2明确中医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式与途径,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和中医院校相比,有其特殊性,对中医院校来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中医师,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使中医学生具备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运用中医常用方剂和针灸来处理常见疾病的教学目标不难实现,但对西医院校来讲,以传授西医学为主,中医学只是一门辅助课程,且学时在不断压缩,一个学期的中医学学习,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标很难实现,另外从西医学生将来的发展来看,需要考虑中医学知识“学”、“思”、“用”的关系,所以需要明确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目‘标,以中医学基本特点为主线,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现代研究成果,培养学生正确学习理解中医学“理、法、方、药”等基本知识的能力,初步建立中医学系统、动态、辨证的认知思维方式,为将来的工作实践和发展奠定基础。^

2.3改革中医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既往照本宣科、“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学习兴趣的桎梏,简单地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只是教材内容的重复,同样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在教学活动中,中医学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开放、动态、交流的形式,围绕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课件直观、形象、生动,教学内容系统、连贯、科学、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思维共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体会

3.1重视绪言导论教学 绪言导论是教材结构系统中的重要一项,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概括说明了教材的整体内容和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对教材的学习将起到引领、提示、导向等作用。绪言导论教学尽管是在课程之初,但其引领及导向必然贯穿整个授课的全过程。同样对于西医院校的医学生,绪言导论是他们正式接触中医医学体系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中医学的认识和学习的动力,在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从医学的概念引入,结合世界医学的分类和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讲解中西医学学科属性的异同和认知方法的差别,使学生正确理解中医学的学科属性,理解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不同于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同时围绕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讲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成就,如中医学理论体系四大经典著作,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的医德思想,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世界影响,以及中医学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思想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再者围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讲解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形成的影响,使学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了初步的理解,带着好奇心和探究欲,逐步合理、有序地转变认知思维方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3.2重视认知思维方式培养 教师一谈到中医学认知思维方式,就想到灌输或转变,事实上,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爆炸”,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思维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便学生当时接受了灌输的所谓中医认知思维方式,等再学习其他课程,看到与中医学理论不相符的情况,仍然会困惑,仍然会反思,所以说学生都有一定的批判意识、质疑精神及创新能力,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转变教学理念,发挥积极引导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给学生阐释这样的观点,任何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对中医学、西医学来讲也是如此,中医学独特的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等认知方法属于形象思维,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是建立在宏观、表象观察的基础上,并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核心是整体观、恒动观和辨证观。西医学是建立在原子论哲学和解剖学技术之上,按照还原分析的思维方法,应用形式逻辑,侧重于生命实体原型及其物量变化,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 模式的和个体化医疗方式的发展,许多医学理念不断的融合逐渐模糊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界限,所以要使学生理解,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不同医学体系有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由西医学的生理病理基础到中医学的藏象,由西医学的视、触、叩、听到中医学的望、闻、问、切,由西医学的对症治疗到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由西医学的“亚健康状态”到中医学的“治未病”等,殊途同归,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保护人类健康,这样有利于学生批判性理解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兼容并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重视教学内容调整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几乎是中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概括与浓缩,中医院校要4年左右时间讲解的教学内容,在西医院校只用1学期的时间完成,且教学学时不断压缩,所以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精减和整合,围绕中医学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侧重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的技能、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规律,教学内容精而少,这样既保留了中医学的全貌,又明确了中医学理论的内涵,同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培养学生从中医学角度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优化了教学内容,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4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从中医理论基础到临床综合应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学科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内容繁多而抽象,但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意新课与旧课、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贯通,体现出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同时还要体现与西医学学科的关联性。如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有学习需要与动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较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除了要重视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去解释晦涩、抽象的中医概念,还应结合现代中西医结合的新进展及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去进行分析阐述,应用启发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探究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其中多媒体课件应用,直观、生动、图文并茂,如舌象图谱、脉象图谱、中药饮片图谱等,可以将中医学抽象、难理解的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如中医学的症、证、病与西医学的症、征、病的区别与联系,循证医学中的证和辨证论治中的证的区别等,给学生一定的参与时间,让学生对课程中的问题主动思考、讨论,归纳解决方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索,在“授鱼”同时又“授渔”,同时善用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5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学理论是临床实践的总结,所以教师应搜集、整理古代医案和临床实践中的一些适合于中医学教学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展示给学生,如讲解辨证论治时,笔者在精讲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后,给出学生适当的案例,让学生自己运用中医学理论去辨证,通过认真思考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辨证论治,同时结合学生的西医学知识,体会认识疾病的角度和治疗方法多样性,认识中西医学各有优势和不足,强化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针对临床实际和西医院校学生将来的发展,讲解方剂学内容时,从2009-2010学年开始增加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内容,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中成药的说明书,结合所学的中医学理论,辨证地使用中成药,而不是根据药名或把中成药当西药用,同时注意合理地进行中西药联用以及注意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等,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6重视学科发展前沿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教师要积极关注中医学在国内国际的发展动态,如中医学“治未病”研究,中医体质辨识、检测、评价和干预的客观化、数字化;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中药质量标准及中药安全性再评价;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化、个性化特点和中药单方复方多靶点、多层次作用的机制,针对重大疑难疾病的突破等,笔者尝试将前沿性研究成果引进课堂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多维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提高了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