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19 01:37: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舌尖上的中国评论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1篇

早已超越单纯的美食或“吃货”,而成为一场文化的饕餮。

拥有数千年饮食文化,中国被誉为最会吃的国度,

但国人却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现实下败坏了胃口,

直到“舌尖”唤醒了大家的味蕾,也撩起人们对于自然、对于故土的一抹乡愁。

美食在民间,这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饱藏着时间与情感的味道。这曾经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生活,如今却变成一场需要沉浸和向往的中国梦。

远离庙堂,对准民间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说自己跟总导演陈晓卿最大的不同就是:“陈晓卿是美食家,我绝对不是美食家。”

任长箴对于吃很不在行,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清心寡欲”,黄瓜如果能凉拌绝对不下锅炒。这也时常招致陈晓卿的嘲笑:一个做美食纪录片的执行总导演,竟然对食物毫无研究。开讨论会的时候陈晓卿提出节目里要做腌腊,而且得做广东的腌腊。任长箴问了:“你能先给我讲讲什么是腌腊吗?”

任长箴认为,或许正是因为在吃上的不在意,成就了自己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人的身上。而这恰恰是“舌尖”打动人们的地方。观众在镜头中看到的是民间平实普通的劳动人民,依靠已沿用千年的智慧和工艺,去寻求和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在陈晓卿眼中,这些“人”才是这部纪录片的真正主角:“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

“远离庙堂,对准民间”的特点让《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纪录片中显得有些另类,但任长箴觉得这才是片子质感的来源:“常态的片子都是美食家啊餐厅啊,司空见惯,不好看也没意思。”早在十年前,任长箴就拍摄了反映民间技艺的纪录片《留住手艺》,对于民间,她有着特殊的情怀,也知道它的魅力在哪里。

最早《舌尖上的中国》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柴米油盐酱醋茶”。但任长箴发现如果以这七个字来进行分集的话,根本难以实现。他们花了两个月从这七个字里走出来,最终确定了以食物的整个加工流程来确定分集的顺序。

“确定这种分集方式之后,每一集里我们都可以纵贯南北,可以在一集中谈各种食材各大菜系,有了能够着力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深入民间,任长箴又特意从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找来马羽洁和杨晓清两位导演,分别执导第三集和第七集,这两位导演都有十到十五年的农村拍摄经验。在正式拍摄之前,剧组团队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进行前期调研,他们检索了网上所有能看到的关于中国各地风土人情的片子,任长箴花了一万块钱买来关于美食的书。

“拍摄这部片子最大的挑战在于集团作战。”任长箴说,“每个导演都有成熟的经验,每个导演在自己的领域都是大腕儿,到这儿突然要统一思想,游说和心理建设是特别困难的事儿。”于是在讨论时拍桌子、摔电话、短期之内互相不理睬,这些情况时有发生。而任长箴经常是挑起“事端”的那个人,因为她固执己见,令很多人大伤脑筋。

“我做第一个样片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看着呢,你每天跟人拍桌子,跟人提意见,人家会说你能做成什么样儿啊?”也许有点较劲的意思,任长箴在做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时投入全部精力,自认已经超水平发挥。

在拍摄《自然的馈赠》时,挖藕人的故事令任长箴印象深刻。天色微明,圣武和茂荣俩兄弟就要跟工友们一起划上舢板,下湖挖藕。但剧组的人起得更早一些,当浩浩荡荡的职业挖藕部队划着舢板将湖面铺满时,摄影师早已在一旁架好机器。由于野外光照太强,拍摄时间只能集中在上午九点之前和下午四点半之后。为了拍好三百人一起下湖的镜头,摄影师花了三天时间。挖藕环境的艰苦带给任长箴强烈的震撼感:“没有人会将藕当作高贵的食材,但要得到它,却需要面临如此艰难的考验。”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迅速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甚至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任长箴说自己非常愿意接受观众的好评:“因为我知道观众夸赞的不是我们的制作水准,而是片子里的这些人。”在所有针对“舌尖”的评论中,任长箴对于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李鸿谷的一条评论记忆犹新:“你把它视为对现代文明的一种反抗,以及漠视,也是准确的。伟大的农耕文明,才创造出中国人的味觉享受,并可上溯到家国情怀。”

任长箴认为这条评论深得其心,她本来就是一个反感和漠视现代文明的人:“我的初衷就是觉得有一种朴素温暖的人和一种很朴素温暖的食物,我把它们的关系呈现出来并告诉大家:平静朴素的东西蕴含着特别大的力量。”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煲了一晚的酸萝卜老鸭汤让屋子里充满香气,柏邦妮已经准备好了这次私房菜的所有食材。在做饭之前,柏邦妮拍下黑板上的菜谱发到微博上:酸萝卜老鸭汤、辣炒蛤蜊、糖醋小排、鱼香茄子、清炒丝瓜都是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家常菜。在黑板的一角,柏邦妮用粉红色的粉笔写上:为佟妍的开心私房菜。

这是柏邦妮为了好友佟妍筹钱所做的私房菜活动,民谣歌手佟妍在去年被查出罹患白血病。为了帮好友快速筹到医疗费,柏邦妮想到在淘宝上“出售”自己的厨艺,只要在周云蓬淘宝店内拍下标价200元的私房菜链接,留下联系方式,柏邦妮便会邀请对方来自己的家里吃一餐私房菜。新鲜的募捐形式加上柏邦妮作为作家与编剧的影响力,拍下私房菜的人数很快就达到了三百人,为佟妍筹集到数万元。

第2篇

【摘要】本文是求学网小编为您奉献的精编范文新闻传播论文:从《舌尖上的中国》看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构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 要] 大众传播作为社会整合机制,发挥着传递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电视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承载,通过民族性格认同,民族情感认同,传统、文化和文明认同,族群认同,完成了一次以国家认同为主题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的传播。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意识形态; 电视纪录片;

在当下的中国,重视研究大众媒介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国家认同(NationalIdentity)是“个体对于政治国家(state)或民族国家(nation)的归属认同意识以及与本族群人的共享情感”。国家认同在个人层面指一个人在心理上对国家历史、语言、伦理、习俗、文化、价值观等的认同。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个体自觉归属于国家的主体意识。英国学者沃克指出,所有社会都需要某种集体认同感和共识,缺少这种共识,就会很快分崩离析。[5](P58)

中国的大众传播作为社会整合机制,构建国家认同的现实意义毋庸讳言。历次春晚、大阅兵以及、、奥运开幕式、世博会开幕式等的大型直播活动都体现了主流媒介对于国家认同、社会凝聚的意识形态功能。2012 年 5月,一部美食题材的七集电视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6]在中央电视台悄然热播,吸引了无数观众深夜守候,更引得人们在情不自禁中潸然泪下。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不同,它不是一部精致的烹饪教科书,没有梳理烹饪大师、美食名家、菜系流派、地域特色,也不旨在展现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烹饪过程。片子总导演陈晓卿说: 这个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纪录片,是要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7]

事实上,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承载,通过国家认同的构建,较为成功地完成了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此片对于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构建,是通过民族性格认同,民族情感认同,传统、文化和文明认同,族群认同四个维度的互动实现的。

一、民族性格认同

民族性格是民族共同体与民族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一般性的行为与性格特点,体现于外在的活动、行为和态度之中,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把民族性格理解为民族行为模式。[8](P316-317)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与国家认同密不可分。《舌尖上的中国》在七集篇幅中,通过故事性叙述和象征符号的使用,讲述不同人物获取、加工食材和食物的日常劳作故事,勾勒出中华民族勤劳坚韧、吃苦耐劳而又热爱生活的民族性格。

片子选择了数十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例如凌晨三点上山采拾松茸的卓玛母女; 长年在淤泥中挖采莲藕的圣武、茂荣兄弟; 在查干湖冰河里干了一辈子的鱼把头石宝柱; 冰天雪地沿街叫卖黄馍馍的绥德汉子老黄; 挑着扁担摆豆腐摊儿为生、渴望钓一次鱼的姚贵文; 守着百年虾酱作坊自食其力的郭绍芬老人; 童年便开始在自家餐馆帮工的澳门阿伦; 祖祖辈辈种植高山糯稻的壮女潘银绍; 深海潜水一天捕捞几千斤鲍鱼海珍的叔辉师徒等等。通过叙事讲述了平时看似简单的竹笋、莲藕、江鱼、稻米等食材、食物加工背后劳动者的勤劳和艰辛。

节目使用了象征符号凸现民族性格。象征主义大师将象征符号作为维持一个社会的机制。象征符号的作用在于 “使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9]( P48)节目中的人物生活在东南西北的城镇村落,他们地域不同、民族各异,但是片子中反复出现的鲜活的象征符号: 一双双制作美食粗糙的手,一个个操作食材熟练灵巧的手指,一张张满布皱纹黝黑的笑脸,是他们的共同群像,是中国普通劳动者的象征。在每个人物故事结尾时,片子使用了 “收获”的象征,展现了或是因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或是因劳动获得的实物收获,表达出了对勤劳坚韧、吃苦耐劳民族性格的褒奖和强化。

片子中使用环境影像作为象征符号,如美丽如画的贵州梯田、一望无际的江汉藕田、挺拔青翠的竹林、碧波万顷的海洋……让故事更具有张力,使得个体故事具有了普遍性和历史感,具有了时空的延展性,让人感受到世世代代身处此环境之中的普通中国人的勤劳和生活的艰辛。在每一集片子结尾部分都运用慢动作 “笑脸”的象征符号,不管是挖藕兄弟满脸泥点子的憨厚,还是姚贵文夫妇的羞涩腼腆,一组组纯朴而又美好的笑脸,象征着一种收获的喜悦和满足,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更是对中国人勤劳坚韧而又热爱生活的民族精神的礼赞。

随着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片子中个体人物故事所传达出的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得到了观众强烈的共鸣。“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10]民族性格认同从一个层面支撑着国家认同的构建,奠定了构建国家认同的基石。

二、民族情感认同

民族情感是民族心理特征之一,是国家认同的明确指向。自发的民族情感表现为日常生活环境中,人们对某个民族的某些人、某种文化或某种带有民族色彩的活动的特殊情感。[11]( P160)对乡土的情感和家庭的亲情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共同情感和心理特征。

《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的食物、食材和菜品不是出自名门的珍稀美食,相反却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日常居家的美味,如柳州酸笋,广州炒牛河,西安肉夹馍、羊肉泡馍,兰州拉面,岐山哨子面,宁波水磨年糕,绍兴酱香菜,云南汽锅鸡,徽州臭豆腐,扬州煮干丝、狮子头,重庆火锅,上海糟货,苗家腌鱼、腊肉,朝鲜族辣白菜,西藏青稞酒,内蒙古奶豆腐……正是这些家常、街边的美味勾起了人们对于家乡、故乡的情愫。“看到片中家乡的美食,就想起了故乡的味道,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做的饭”, “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从网络上观看到 《舌尖上的中国》,也勾起了无数华人的拳拳游子心、故乡情。欧洲时报网站撰文 “《舌尖上的中国》受华人热捧”,文中有海外华人评论说:“你也许可以强迫自己头脑遗忘中国的一切,但你的舌头和胃总是会不屈不挠地想念中国菜,中国馒头,老干妈……这完全是无法遏制的。”来自纽约的网友 “洛之秋”说,“听到那一句句方言,备感亲切”。来自海内外浓浓的故土乡情,在各种媒介上互相共鸣着。

有人将家乡美食比作骨子里的乡愁。这些家乡的美食所承载的正是故乡的味道,是对儿时母亲、祖母的记忆,更是游子心中无法割舍的乡情。这种绵延在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借助片子中一个个家乡美食得以释放。正像纪录片人何苏六在微博中的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快节奏的影像文本里传递的是中国乡土情怀。”

第3篇

美食节目《风味人间》于2018年10月28日21:15分于浙江卫视首播,每周日晚更新一期,另外在腾讯视频也会同步播放,网友们能够通过该节目游遍祖国的各大美食地点,能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美食的特色。

《风味人间》也是继《舌尖上的中国》后,时隔四年再次播放的美食节目,导演是陈晓卿组合,不仅仅有《风味人间》,节目中还会播出一些清淡类的节目,解刨了美食的做法和细节,游遍大江南北,陈晓卿认为东西方的文化毕竟有差异,通过这个节目,能让外国人也能该受到中国美食的魅力,能引起美食界的共鸣。

第一期的节目播出后就是大受好评,评论也都是正能量话题,谈到了网友的看法,陈晓卿认为,我们团队一直都在努力,不过大家还是别期望太高了,中国是美食大国,还有很多地方我们没有经过,所以拍摄期间是非常劳累的,除了美食外,节目还能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它让我吃出了中国的味道。”美国人埃里克陶醉了。在《舌尖上的中国2》搅动着吃货们味蕾的时候,在雷干鱼酱一亮相就立刻引爆网购热潮的时候,还有一个“女人”,自品牌问世以来,就让亿万中国人血脉喷张,并早已开始在全球奠定了坚实的江湖地位。它就是有着“国民女神”美誉的老干妈香辣酱。

如今,“国民女神”正在渐渐向“国际女神”迈进。2013年,老干妈全球销售额已经超过37亿元人民币。北美、欧洲、东南亚、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市里,都能见到一个红色的玻璃瓶上椭圆型照片中那个身穿白围裙的老干妈。

“全球最顶级的辣酱”

美国亚马逊网站老干妈销售页面,有几十条美国网友的评论,大家交流着各自的“吃后感”,不少人称老干妈辣酱为“史上最好吃的辣酱”。波特兰的G.Day说,自己吃了50年辣酱,绝对是个辣酱发烧友,但他觉得从来没有一种辣酱能比得上老干妈。消费者乔安娜也给了老干妈一个五星好评。“在美国不太容易买到正宗的中国辣酱,老干妈是我的最爱。”她说,“我给我周围的朋友推荐,告诉他们这可不是墨西哥辣酱那样的酱,这酱非同凡响。”美国奢侈品闪购电商Gilt更是将老干妈誉之为“全球最顶级的辣酱”,称其为“教母”。

在人们普遍爱吃辣的韩国,老干妈的口味更加受欢迎。一名首尔的网友在推特上讲述自己曾经吃过一种类似韩国豆豉但比韩国豆豉更好吃的中国辣酱后久久不能忘怀的经历,然后向朋友们询问是否有人知道这种辣酱的名字以及售卖地点。这条推文立即引来100多条评论,有人表示好奇,有人跟他一样“同问”,有人表达对这种辣酱炙热的喜爱,当然也有人告诉他“这个辣酱的名字是老干妈,南大门附近的中国超市有卖”。

在日本,虽然大多数人喜欢清淡偏甜的口味,但是老干妈依旧魅力难挡。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说,在日本受到绝对欢迎的要数“风味豆豉”口味。一名很喜欢吃老干妈的日本人告诉记者,老干妈里面的发酵大豆――豆豉与日本人喜欢的纳豆有些相似,而且豆豉稍微减轻了辣味,制作干拌担担面很方便。

亲民价格亮相海外华人超市

而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老干妈则是一个群体的舌尖记忆,哪怕身处异乡,对老干妈那“故乡的味道”也情有独钟。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后还背着十瓶老干妈。”

起初,刚刚踏出国门的学子都还大老远地背着老干妈远渡重洋。后来渐渐发现,只要能找到华人超市,就能找到心仪的老干妈。老干妈进军海外市场始于2001年。当年,老干妈首先获得了美国食品及药物监督局(FDA)注册。其第一批出口产品登陆的是日本市场,并通过了日本厚生省的卫生检测。

近年来,老干妈对北美、英国、日本、韩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成熟市场进行了深入挖潜,市场销售额稳步提高。此外,还开拓了乌克兰、泰国、西班牙、孟加拉国、巴拿马、比利时等新市场。

在美国各大华人超市中,货架上都少不了老干妈的几款经典辣酱,一瓶售价在3美元左右,合人民币约19元;在韩国的中国食品超市,老干妈的单价在5500韩元左右,合人民币约30元;在日本,老干妈的价格相对较为便宜,东京一家较大的华人超市“华侨服务社”中促销的老干妈两瓶410日元,约合12元人民币一瓶。虽然价格比国内的售价要贵上几元到十几元,但相比当地的食品物价水平来说,这样的价格已经相当亲民了。

悄然进入海外主流市场

虽然老干妈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全球各地,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都只能在当地的中国食品超市才能买到,一般主流超市很难寻觅到它的芳踪。而且购买的人群以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为主,偶见一两张“洋”面孔,旁边多半还都有亚裔面孔伴随。

一位在美国洛杉矶生活的华人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居住的华人社区,对“老干妈”的需求量比较大,因为华人较多,但美国人买的很少。“老干妈的口味还不太符合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很多美国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豆瓣酱。这也许是老干妈还没有在美国真正风靡开的最主要原因。”

其实不光是老干妈,相较于中国制造的穿戴和生活用品的铺天盖地,中国制造的食品都鲜少出现在国外的主流超市。在美国主流洋超市里,世界各地的食物应有尽有,并不都是美国制造,甚至还有专门的亚洲食品专柜,售卖日本、韩国、泰国食品,但却几乎找不到中国进口的食品。究其原因,与各个国家对进口食品的严格要求以及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无关系。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在2011年最新签署的《食品安全现代法案》,进口商将被要求提供担保给FDA,保证进口食品是符合美国有效安全标准和非假冒的要求。但对于频频被曝光存在安全问题的中国食品来说,即使像老干妈这样能够达标并成功出口到美国,主流超市也会望而却步。

不过近年来,老干妈也渐渐开始进入一些国家的主流超市及主流电商,如日本的堂吉诃德便利店、美国亚马逊全球网站等。在韩国的大型超市homeplus,老干妈也于今年初悄然上架,售价仅为3800韩元(约合21元人民币),比中国食品超市便宜不少。

第5篇

陈晓卿1965年出生于安徽灵璧,父亲是一所高中的校长。高考时因成绩不错,他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学习摄影专业。后来,读完研究生的他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

他在《地方台30分》栏目组工作两年后,才有机会摸到摄像机。一次,他把海南某个地区的十几个县拍了个遍,可拍出来的东西却让台里的剪辑弄得面目全非。从那时起,陈晓卿下决心自己做编导。

1991年南方发大水的时候,他拍的与洪水抗战的片子《孤岛纪事》,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于是他又开始策划一部反映保姆生活的片子——《远在北京的家》。

陈晓卿在学生时代就想过这个主题。有几次,他在回家的火车上碰到来北京做保姆的女孩,听见她们说话时故意卷着舌尖说北京话,就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想用摄像机把那种情形拍下来。看起来这仅仅是一种语言习惯的变化,其实反映出保姆们许多心理、生理甚至生活追求上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也可看出中国社会的变化。

在安徽无为县妇联的帮助下,陈晓卿与摄制组找到了22个第一次去北京做保姆的女孩,从离家的那一刻起,一直跟拍到她们在北京做保姆。摄制组是临时组建的,经费有限,出差只能坐火车,有时还得自己往里头贴钱,而且拍摄都在业余时间完成。为了与她们保持联系,即使不拍片陈晓卿也要去看一看这些保姆。

作品完成后,陈晓卿把粗编带给老师朱羽君看,朱老师感动得哭了。1993年《远在北京的家》在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获得纪录片大奖。

此后陈晓卿在纪录片界名声大震,片约不断。2006年拍摄《森林之歌》时,他一开始就对编剧说:“你知道好莱坞的编剧是怎么卖剧本的吗?要卖一个100分钟的电影剧本,你必须在3分钟内说服投资人和导演。我也这么要求你——3分钟内必须感动我,然后再告诉我你要怎么拍摄,情节点在哪儿,在哪儿,什么地方是铺垫。”结果,每个编剧写的剧本被打回去四五次成了家常便饭。陈晓卿让编导们根据总剧本确定镜头脚本,也是严格得可怕。每一个分镜头都要定出每天的拍摄流程,如哪天拍动物的爪子,哪天拍动物的皮毛,写得巨细靡遗。

拍片前,他请了国外资深制作人、导演以及摄影师来给大家做培训,教他们如何与凶猛动物打交道。最后他们将拍摄到的非常珍贵的野生动物镜头,以60比1的比率收录在11集的纪录片中。片子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民间,赋予他寻觅的源源动力

陈晓卿身上“著名纪录片导演”的光环很容易让人忽略他美食专栏作家的身份。其实早在10年前,他就是七八家电视台的美食节目嘉宾,平时的爱好就是品尝和研究美食。陈晓卿的手机里珍藏着无数自己拍摄的美食照片,以及有北京乃至全国好几百家餐馆的数据库,包括餐馆的名称、地址、电话,以及餐馆的招牌菜。他还有一张令人吃惊的“美食地图”。

陈晓卿的绰号叫“扫街嘴”,没事就沿着北京的大街小巷展开“地毯式搜索”,凡是看上去还不错的餐馆,都要找机会尝尝,并且有心地把餐馆的名字和地址都记下来。陈晓卿说这完全是因为梁实秋的文字,让他对北京小吃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甚至按图索骥,找到几处梁文中记述的小吃。那时陈晓卿经常去的有西单的庆丰、护国寺和隆福寺的小吃店,常吃灌肠、爆肚、炒肝、卤煮,这些平民美食的味道一家比一家出色。

陈晓卿的美食专栏关注的很多都是街头小吃:螺蛳粉、牛肉面、卤煮,但是这些再常见不过的小吃,在他的笔下都熠熠生辉。对于螺蛳粉,他是这样描述的:“粉端出来了,满满的一大碗,上面撒满了炸腐竹。拨开酥脆的腐竹片,下层码着厚厚的一层切得很精细的木耳丝和酸笋丝,衬托它们的则是颗粒饱满的花生。红红的粉汤衬着雪白的米粉,还有玻璃生菜托底。先喝一口汤,尽管没有螺蛳肉,但那种鲜味肯定是螺蛳和猪骨在汤锅里反复亲密接触后的产物。”如此精致细腻的文字,足以勾起每一位老饕肚子里的“馋虫”。

陈晓卿不会在专栏里写价格昂贵的美食,哪怕是受人邀请去品尝,或是要好的朋友在那儿当厨师,他都不买账。不是怕别人觉得不公正,而是他一直坚持一个理念:好吃的东西并不一定要花很多钱。

他的美食文章让人看得垂涎欲滴,很多出版社闻风而动,希望能集结成书。有家出版社开出了条件,版税10%,起印3万册;另一家出版社赶紧“加码”,版税11%,起印5万册;还有家出版社提出了版税12%,起印5万册。在中国,版税率一般多在6%到10%之间。如此高的筹码让陈晓卿始料未及。结果,三家出版社为了争夺出版权,打得不可开交。这下可难为了他,只得把三家出版社的美女编辑约到一家饭馆,一边吃一边商量解决方案。

身为好友的浙江卫视纪录片高级编辑夏燕平,曾多次领教过陈晓卿的“吃货”功力。他在北京为吃犯愁的时候,只要给陈晓卿发一条短信,十几条推荐短信霎时就会塞进他的手机。不仅在北京,陈晓卿的“活地图”在全国各地都管用。照例是路边摊和民间私房菜,基本和大饭店里的菜品绝缘。“他最早发现‘江南驿’的时候,杭州人都还不知道。”夏燕平说。 甚至有时候不光推荐了馆子,他还直接给餐馆打电话订位,顺带把菜都点好了。

渐渐地,“老男人饭局”在京城媒体圈子里颇有名气,参与者大多是北京的媒体人,除了陈晓卿以外,还有《读库》主编张立宪、《三联生活周刊》的王小峰、作家兼出版人杨葵、网络红人王小山等等。大家闲时聚在一起,不聊工作,话题通常都是研究博大精深的华夏美食文化,从中获得乐趣。

舌尖,美食与感动激荡

陈晓卿品鉴各地美食的同时,琢磨着做一个比较大型的纪录片,从美食的角度,展现中国人生活当中的状态和智慧。恰好2011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亟需片源。除了反映历史、文化、自然、社会生活现实的,纪录片频道同时也有美食旅游类内容的需求,当时陈晓卿向台里报了这个选题。结果很快就得到批准,要知道,过去很多选题都是领导派下来的。

拍摄前,陈晓卿曾与美食家蔡澜、沈宏非深入探讨,达成共识——所谓美食,其实就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不一定非要高居庙堂。他们决定以此为拍摄基调,找寻质朴、安然的中国原味的态度。“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才能品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陈晓卿说。

最终,《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20多人走访了国内60多个地方,花了13个月,通过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方面,讲述了食物与人的故事。如何寻找食物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主人公,最令摄制组头疼。编导张铭欢把这个过程形容成“大海捞针”。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原本计划在香港大澳岛拍摄腌制咸鱼。但来到大澳岛以后,却找不到初定的那个人。几经周折,张铭欢通过当地最受欢迎的虾酱牌子找到了岛上的一个偏僻小作坊,作坊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老奶奶说啥,我都没听懂,但我看作坊的墙上挂着好多照片,老奶奶看着照片,忽然哭了。原来,照片上的人是她故去的老伴,他俩做了一辈子的虾酱,但先生先走了。”纪录片将这些细节忠实呈现,让人看了不仅有食指大动的冲动,还体会到了美食背后的悲欢离合。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许多普通劳动者的劳作。农妇一大早带着家人摘辣椒;渔民踩着高跷捕鱼;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看似普通的竹笋、莲藕、江鱼等食材,其获取却极为不易。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浙江慈城,一对空巢老人最开心的时刻,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这种触动情感的内容,让不少海外游子看得热泪盈眶,拨动了他们那根叫“乡愁”的心弦,根植于童年的回忆赋予了美食更多的意味。

陈晓卿还说,这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美食纪录片。高清技术将制作过程的细节还原到极致——翻炒,拍打,擀面,出锅……厨房里司空见惯的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醉蟹、酱排骨、水煮鱼、兰州拉面、米皮螺蛳粉、卤汁肉夹馍……五花八门的美食,在高清镜头下异彩纷呈。唯美的画面,让人在垂涎三尺之余,顿生亲自下厨的冲动。

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那晚,陈晓卿在博客上做了一个谦虚的推荐:“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

不仅陈晓卿,就连央视领导都没料到,这部美食纪录片播出后竟打败热播电视剧,迅速站上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甚至让很多不怎么看电视的人也守在电视机前,一集不落地观看。网络上流传着大量赞美之词,“这纪录片就是吃货的福利啊,酥油煎松茸、螺蛳粉、全鱼宴、油炆冬笋,口水都流了一地”。还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感动。看着笋被挖出来,火腿被吊起来,渔网里的鱼闪闪发亮,蒸笼里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人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泪,多么可爱的中国。”

《魅力纪录》栏目首播的前两部都是高价引进的“进口片”,而《舌尖上的中国》是第一部“国产片”。更让陈晓卿得意的是,该片还参展了第65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特意点名观看,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令BBC震惊的是,他们拍的《美丽中国》共6集,每集52分钟,拍摄、制作历时5年,耗资500万英镑。《舌尖上的中国》投资是450万人民币,仅为BBC的十分之一,水准却相当地高,且充满创意。这部纪录片又仅播映权就卖到了30多个国家,海外收入甚至超过电视剧《宫》。

如今,这部7集美食纪录片在全球又刮起一股“中国美食旋风”,在纽约、渥太华、悉尼等地,中餐馆生意火爆异常。在品味美食的同时,很多人对学汉语和研究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陈晓卿说,美食是我们真正的软实力,因为人人喜爱,它可以不受任何阻碍地让世界了解中国。对此,《人民日报》评论:《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在这方面,陈晓卿创造了一个奇迹。

第6篇

[关键词]校本 课程 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开设《时事地理聚焦》校本课程,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培养学生全球地理视野。该校本课程开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否得当。《时事地理聚焦》毕竟不是教室课堂,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集专业性与趣味性于一身,需要在课程资源的整合上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时效性

《时事地理聚焦》要求课堂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刚刚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能够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时间一长就很可能无法勾起学生的兴趣。比如震惊全国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要比“泰坦尼克号沉没”更具时效性,学生对于那种震撼心灵的惨烈画面、子弟兵奋不顾身的救援场景都记忆犹新,会情不自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激烈的交流后,全班再共同探究:与东方之星沉船有关的地理原因是什么?龙卷风一般发生在哪里?长江水温何时最高?发生沉船事件时我们该怎么做?从“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学生能够很好地将时事与地理知识结合在一起,真正使得校本课程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选择性

每天全球新闻事件千千万万,到底哪些内容与地理学科有关?哪些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哪些内容学生能够自主准备?哪些材料学生又能够自我讲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挑选合适的讨论话题。如在开学之初,学生往往对假期游历的景点记忆犹新,教师可以请学生从地理角度畅谈。教师在选择话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人生阅历,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有些话题的选择则应注意男女生兴趣偏向。曾经有一周的全球热点是“印度的军事力量”。刚介绍印度时,女生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印度女性的服饰妆容、印度电影、印度宗教等,但是真正切入主题,解说印度的地理位置、军事力量时,她们却陷入了沉寂。而此时男生因对军事普遍较感兴趣,变得滔滔不绝,甚至能够将印度、中国、美国、俄罗斯的地缘关系和军事力量作对比。因此教师在选择话题时,要兼顾男女生的兴趣,还要考虑话题的深度和学生的理解能力。

视频影像资源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从中提取的信息数量也是最多的。如今互联网上的新闻资源良莠不齐,新闻评论的主观性较强,甚至易激起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过分关注,激化某些社会矛盾。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教师要选取积极向上同时又能激起学生兴趣的视频材料。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多样性

经过多次反复的实践,《走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环球地理》《探索・发现》等都是较为理想的课堂资源。《走遍中国》以人文地理视角反映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解析当代中国的新变化。其特点是事件新、立意新,见解深、解读深,眼界广、思路广。《舌尖上的中国》从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将各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融合得相得益彰,其中的食材和美食背后的故事都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环球地理》展示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透视全球瞩目盛事,记录着自然世界的千姿百态。《探索・发现》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

多样性的课堂资源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兴趣和需要。因此,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全面、科学地进行资源的整合,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角度帮助学生全面看待某一地理事件。

四、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整性

第7篇

这份榜单勾起了网友们对这一年网络生涯的回忆,网友还补充了最近很火的“走你!”和一度被疯狂模仿的“舌尖上的××”、“哥只能帮你到这了”,等等。“2012年最经典的十大网络流行语”还被翻译成标准的英文,发表在“中美新闻网”上,“丝”被译为“Diaos”。

2012

一、你幸福吗?

国庆节期间,因为央视的街边采访而迅速走红,千奇百怪的答案点亮了这个看似普通的问题,其中最经典的回答是“我姓曾”。

二、屌丝

从年初开始,“屌丝”在李毅贴吧中得到“发扬光大”,逐渐成了众人皆知的“屌丝文化”,大批网友义无反顾地加入“屌丝”大军。

三、×× Style

一曲《江南style》红遍全球,让“××style”成为网络上最常提起的话语之一,武汉style、理工科男style……style遍地开花。

四、我能说脏话吗?

这句话来自记者采访市民对油价上涨的看法时,一位市民的回答,当得到否定答案后,该市民回复说:“不能吗?那我就没话好说了。”

五、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它的出处已经没有人能确定说出来了,不过在明星分手、离婚这些新闻的评论下面,博友们会看到成批的男女回复“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来表达自己的悲伤。

六、累了,感觉不会再爱了

一名13岁小孩子在豆瓣上发的帖子,文中的一段话“感觉不会再爱了”,成为了大哥哥大姐姐们集中吐槽的段落,并引起热议。

七、随时受不了

这句话来自微博,这些口头禅也成为了微博上常见的语言之一,并形成了一道微博语言生态里独特的风景。

八、正能量

多出现在新闻报道、文章报刊和各种宣传中。而博友们也开始用正能量一词来激励自己,鼓励他人。

九、中国好××

凡是很出色的事物或人物,都被大家冠以“中国好××”的头衔。比如“好男人”一词前面一定得加上“中国”二字才显得是真的好男人。

第8篇

创新与突破

“人民微评”限制在140字以内,言简意赅,话语风格兼顾严肃与活泼、权威与亲民,突破了宣讲式、布道式的叙事窠臼,开辟了启蒙式、对话式的新型评论话语,相对于《人民日报》、人民网的新闻评论,“人民微评”具有及时、文体简约、语汇通俗、语势强烈、修辞多元等特点。

1.及时,互动度高。“人民微评”栏目主要刊载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近期时事新闻的点评,在样本范围内,“人民微评”以每日1~4条的频率进行更新。同一时期,《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栏目共更新评论46篇,人民网“人民网评”栏目共评论93篇,对比来看,“人民微评”更及时和频繁,且评论数均高于“人民网评”及“人民时评”的网页版。在121条微博中,新闻性话题的评论占样本总量的63.63%,现象性及讨论性话题的评论占样本总量的36.36%,话题的新鲜度较高,时效性较强。民众言说热度由微博转发、评论、点赞的统计数据可见一斑,以2014年两会期间人民微评《代表委员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为例,该条微博达到了58556条转发、8850条评论、5112次点赞的互动热度,体现出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引发了民间舆论场的议政热潮。

2.文体简约,直指要害。不同于《人民日报》、人民网的长篇时评、深度网评,“人民微评”受到微博140字的限制,往往需要高度凝练,用最简短的话语呈现给受众最核心、最有力的论点。此外,笔者发现,“人民微评”大部分评论都选择了“转发+评论”这一形式,占总体样本的91.74%,即通过对人民日报微博或其他主流权威媒体的、经过核实的新闻报道进行转发,同时加入自己的观点形成微博评论,省去了对新闻事实的繁冗陈述,利用140字的空间一针见血直抵要害,凸显观点性语言,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概括性。此外,这一方式可以通过事实与观点的“组合拳”,引导受众进行思考和讨论。

3.语汇通俗,去精英化。《人民日报》纸质版给受众留下的印象较为严肃、刻板,采用以政治宣传为首要目的的精英话语表达方式。而“人民微评”作为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产物,引领了权威话语的通俗化、大众化趋向。“今天你吃皮鞋了吗?”“打虎就要打到底,你懂的!”“靠本事吃饭,赞!”等口语化表达更加贴近受众,传递的观点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人民微评”还大胆使用网络用语、俗语,如点赞、学霸、学渣、扶不扶、舌尖上的安全、人在“证”途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流行语。在121条样本中,就有73条使用了通俗化用语,总体呈现出清丽活泼、平实易懂的话语风格。这一转变也为人民日报微博吸引了不少粉丝,引起了微博网友的广泛转发与评论,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4.句式多元,语势强烈。“人民微评”多采用反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这三类语势较为强烈的句式,其中使用反问句的微博共36条占29.75%,祈使句50条占41.32%,感叹句58条占47.93%(同一条微博可使用多种句式)。

反问句和感叹句常用于较强烈的观点阐明或情感诉说,给人以一吐为快、酣畅淋漓之感,同时也用于强调事实、强化情感、夸大语气。“人民微评”多使用反问句和感叹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主动而强烈的表达语势,如“人民微评”《“征你一头牛,补你一只鸡”该变变了!》:“从农民手里征收一亩地不足8万元,转手卖给开发商123万。这笔‘生意’真‘划算’!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失去土地,如何安放生活?征地拒绝暴力,也应拒绝暴利!尊重农民话语权、议价权,按市场定价原则补偿,别让吃亏的总是农民!”该条微博是从平度纵火案的新闻事实出发,针对平度官方微博有关非法征地、非法拆迁问题的回应,做出了简短有力的评论,从民众视角出发,对政府土地政策进行了质疑与发问,以建言的姿态呼吁政府尊重农民的话语权、议价权,三个感叹句、一个疑问句的强烈表达使评论有一气呵成之感,并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强化了评论者的情感色彩。

祈使句多用于命令、要求、建议或商量的具体语境。祈使句的使用占总体样本的41.32%,这些祈使句并非从官方立场发号施令,更多的是从民众立场对公权力进行监督、问责,或是就某一议题进行呼吁和倡导。如“人民微评”《平度何以平度?》中说:“公开、及时回应,准确、全面释疑,请用铁的事实说服质疑者,请用公正司法给公众一个交代。”祈使句的使用对于舆论具有正向引导的作用,特别是以民众口吻进行权力问责时,更具亲和力和舆论效力。

总体来看,“人民微评”主要针对时事新闻中的社会失序或失范现象进行问责,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对话式的亲民姿态进行舆论引导,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是新闻评论话语在新媒体语境下发生的重大转变,极大地挑战了传统新闻评论以单向灌输为主的舆论引导方式。

局限与困境

“人民微评”的话语方式转变使新闻评论从传统媒体的“教堂传播”转向新媒体的“集市传播”,在保持权威性与公信力的基础上,立足草根阶层,逐步走下神坛。但在新闻评论话语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人民微评”也存在诸多局限。

1.修辞“哗众取宠”,叙事过度煽情。“人民微评”时常使用一种到三种修辞手法以增强语势和美感。在总体样本中,修辞的使用较为频繁,占样本总量的44.63%,其中以对比、对偶、比喻、排比这几种修辞手法为主。从根本上来说,修辞的使用是为话语传播效果服务的,是以“让受众注意、理解、再现、记住,最后接受乃至和他原先的认知体系融为一体”②为终极目标的。不可否认,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新闻评论的审美价值,也利于提高评论的舆论引导力,但新闻评论毕竟不是文学作品,若过度使用修辞,反而会起到相反效果,亦有“哗众取宠”之嫌。而在灾难性事件的评述中,“人民微评”的煽情化叙事也引起较大争议,如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中,“人民微评”于3月9日评论:“嘀嗒的时钟声,每一秒每一分都重击心扉,这是最难熬的时刻,也是最艰难的等待。44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穿过了漫长暗夜,却没有等到黎明;走过重重心路历程,又能否迎来好消息?希望不灭、永不言弃。此时,让我们一起祈福:相信,生活将继续;等待,奇迹会到来!”此类祈祷式、抒情式、宣泄式的“心灵鸡汤”并不讨好,反而受到“过度煽情”的指责。

2.处于兼顾“三重属性”的尴尬境地。主流媒体官方微博的评论视角可以划分为官方、民众、中立三类,中立视角也是媒体视角,即就事论事、不偏不倚。样本中官方立场的占30.58%,民众立场的占46.28%,中立立场的占23.14%,呈现出以民众立场为主导,以官方话语为辅助,以中立视角为补充的总体特征。“人民微评”的评论视角趋向于平民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官方话语仍占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日报微博要兼顾“三重属性”的尴尬处境:首先,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具有新闻媒体属性,需提供客观、中立、平衡的信息与观点,以保证其专业性和公信力。此外,人民日报微博的官媒属性、自媒体特质又决定了其一方面作为政党喉舌要发出主流声音引导公众舆论,另一方面要顺从自媒体中强大的民意力量,在政府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博弈中起到协调、传递、互通的功用。这三重属性使“人民微评”的话语风格和评论视角较为多元,既包括亲民化的言说,也涵盖说教式的宣传,同时也不乏就事论事的中立言论,极容易使受众产生混乱印象,对评论的立场和价值取向产生质疑,媒体公信力与传播效果也会打折扣。

3.与母媒体“面孔”差异很大。除自身的话语风格和叙事视角的局限外,微博评论与其母媒体的巨大差异也是影响“人民微评”传播的一大障碍。学者许纪霖在其微博中曾说:“《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微博是三张不同的面孔,游走在党与人民的光谱之间。”三者的新闻评论各有特色,《人民日报》纸质版评论以权威和严肃著称,人民网迈出了新闻评论“网络化”的重要一步,使话语方式逐渐“松绑”,而人民日报微博则将新闻评论进一步推向了碎片化、口语化的微博时代,使其更加符合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和受众接受习惯,但也可能导致评论观点流于形式、过于浅显。由于媒介特性的差异,新闻评论出现了三张不同的“面孔”,特别是《人民日报》和其微博的反差较大,引起学界与业界的广泛探讨。早前就有观点曾指出《人民日报》与其微博“两张皮”现象,③在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后,此类诟病更是层出不穷。人民日报微博与其母报本属于同一媒体的话语体系,却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话语风格,不免影响到受众对二者的价值认知与情感认同。

诚然,作为《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的衍生品,其微博评论呈现出不同于母媒体的话语特质,以亲民化、口语化的话语风格和对话式的论证逻辑影响着官方主流媒体的话语范式。但人民日报微博目前仍然无法脱离党报媒体体制,需要保持意识形态的高度一致,因此也就无法摆脱其母媒体的基因。如何在“三重属性”之间求得平衡,成为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有力对接点?如何在秉承准确性、权威性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活泼亲民的新媒体化道路,同时极力避免与母媒体的“人格分裂”?人民日报微博评论仍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尚待突破。

注释:

①董天策 梁辰曦 夏侯命波:《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J],《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9期

②【荷】托伊恩・A.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