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42: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道德素质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当代大学生正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平演变”论中“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中的“第三代”。而作为“第三代”的大学生也正如杜勒斯所说的,接受着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盲目追求美国大片、快餐文化、饮食方式与习惯(如西餐)、圣诞节等洋节等西方文化,但是对其中的内涵却不甚了解,只是一味模仿与盲目追逐。传统节日也被他们看作除双休日以外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在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同时,道德素质低下也成为当代大学生身上存在的几大问题之一,不知礼义廉耻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笔者看来,道德素质的缺失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漠视。那么,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如此追求外来文化而忽视或放弃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外来文化冲击以及自身发展偏差
从开始,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叩开了闭关锁国状态下的中国的大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认识失当之处。因而,“全盘西化”论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被提出。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文化热”研究中出现了一股否定民族文化,鼓吹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潮。这些错误思潮的出现,正是对中西文化关系认识失当造成的偏激结果。
2.社会影响以及传统文化的极端演变
现代社会不再像传统文化那样去追求美德与正义,而是转而崇尚美色与金钱;无私与奉献不再是社会风尚,奢侈与浮华反而成为时代潮流,享乐主义与主义、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大行其道。当代大学生虽然有自主能力,但因教育不完善还不成熟。因而在面对社会中的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诱惑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负面舆论时不能有效辨别和抵制。在这种情况下,外来文化正好可以迎合大学生追逐诱惑的心理,所以大学生崇尚资本主义文化也就显得“合理”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作为一种至善主义文化,正好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但是为什么会被社会所背弃呢?此消彼长之下,大学生越来越追求开放的外来文化而主动远离教条死板的传统文化。
3.学校应试教育造成对传统文化以及道德素质教育的忽视
我国虽然早已在教育领域推行素质教育与博雅教育,但是应试教育至今仍是我国教育者的主要手段。学校以学生成绩好坏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在小学、中学阶段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而进行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在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只教知识不教做人。由于大学中“放羊式”的教育,除了上课时间外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又怎么会主动接触教学计划之外的内容。所以学校对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的忽视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高校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学术道德方面
大学生作为未来学术的后备军和主力军,其学术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培养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热门话题。而如今大学生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数据表明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学术行为中较少考虑到学术与学术道德规范存在的内在联系,其学术道德一时亟待提升。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讲诚信观念求实观念深入大学生心中,是提高大学生学术道德水平进而提升大学生乃至国家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2.社会方面
当今世界到处充满贪婪与欺诈、腐化与堕落、色请与暴力、邪恶与疯狂。作为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社会的诱惑时,难免会做出失当的行为。人性不可以放纵,放纵必然引发社会混乱。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现代西方文化,是一种解放人性的文化,它既是现在文明的源泉,也是造成当今世界社会危机的根源。当今高校应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有益的营养,摆脱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为倡导和构建至善主义新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条件。
3.国家方面
中国如今正在走“和平崛起”道路,而中国的崛起是在失去世界政治、经济、文明控制权150年之后的再度崛起。中国的崛起除了靠经济、军事外,还要靠国家软实力。而如今,暂且不谈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只谈学校教育中的英语与语文。有很多学生连汉语都学不好就开始拼命学习英语,对英语的掌握炉火纯青,而对汉语语法却一窍不通。大学中有很多专业甚至没有语文课,而英语却成为必修课,考四六级成了大学中的时尚。其实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取决于国民对其他国家语言的掌握程度,而取决于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很多国家都在学习中华文化,而我们却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视而不见。在前面谈到的政府“外脑”中的各类机构,不得不承认以后的机构成员将会是优秀的大学生,而作为主体的大学生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丢了,还谈什么“为中国策,为国是谋”。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是文化融合与反融合的进程。历史上每一个大国崛起,实际上是某种民族文化的崛起,在刀光剑影中伴随着众多弱势文化的消亡。“物竞天择”法则决定了全球文化品种的兴与衰、存与亡。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今天已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更是为了在中华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时能把民族之魂传承下去。
三、高校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的途径
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凝聚力与国民对自己国家文化认同程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至关重要。
1.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多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缺乏直接系统的学习。在短时间内,大多数高校的教育还将会是应试教育。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这一现状,不妨将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的教学计划中,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必修课,使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的培养与熏陶。通过接触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盲目追求外来文化的浮躁之心沉淀下来,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2.优化教师队伍,选用优秀教材
在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教师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因此教师在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教师在教学时应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寓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举办相关的讲座等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结语
关键词: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德育体系
1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运动员在人民心中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社会公众形象要求他们不仅要担负参加比赛、为国争光的任务,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运动队走院校化道路,各省先后成立了体育职业学院,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面临新形势的挑战和考验,需要与时俱进,如何更好的构建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真正的使运动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得到提高,成为思想坚定、技术过硬的优秀群体,为开创我国体育事业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是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的战略任务。
2当下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现状
2.1.1教练员对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个运动队内,教练员是整支队伍的灵魂人物,他们与运动员朝夕相处,陪着运动员南征北战,见证着运动员的成长,对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等方面都肩负着责无旁贷的责任。然而,多数教练员存在着观念误区,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对运动员进行专项的训练,未能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个工作形式,走走过场,而将运动员比赛成绩作为衡量自身教育工作质量的唯一指标。
2.1.2运动员重视竞技成绩而忽视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在运动员身上也同样适用。每一名运动员都有一个“冠军梦”,在这种冠军梦的指引下,他们能够不畏训练的艰辛,顶住伤病的折磨,展现超出常人的毅力最终获得成功。然而也正是在这“冠军梦”的金牌意识下,一些运动员急功近利,只看重训练,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甚至个别运动员在功利心作用下走上了违法的道路,最终误入歧途。可见,在运动员中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运动员队伍建设的首要出发点。
2.1.3家庭和社会对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支持不够
伴随着竞技体育在国际社会中逐渐成为彰显综合国力的一项有效指标,运动员队伍年轻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家庭正是他们素质养成的重要的发源地点,而在我国,竞技体育成绩是衡量一个运动员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大多数家庭将竞技比赛成绩作为其子女进行成长成才的唯一指标,而忽视了其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教育。从社会层面来看,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关注度和影响力要高于普通人,甚至会因为竞技比赛的成绩而为产品代言、为商家宣传,功利性趋向不言而喻。而普通民众对运动员的关注则更多的是其竞技状态和比赛成绩,而忽视其思想道德素质,这就更增加了运动员对于运动成绩的渴求度,很多运动员虽然比赛成绩突出,但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极其低下,很难使其成为一个正面的公众人物,甚至可能对普通民众带来负面影响。
2.2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教育模式僵化
运动员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日常训练,缺席文化课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就高校而言,为了让运动员出成绩为学校争光,很多领导和老师对运动员缺席文化课的情况是默许的,这形成了运动员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和思想道德素质不佳的现状。有的学校尽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但多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有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教育模式僵化,以批评教育为主,缺乏教学方面的引导,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提升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2.2.2教学方法单一
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灵活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而在现实的运动员教育培养过程中,一些运动队领导有提高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的意识,但是在教学方法上往往形式单一,多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主,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有的运动队甚至将日常训练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完全割裂开来,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如人意。
2.2.3教练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国,运动队的教练员绝大多数是退役的专项运动员,这就使得教练员思想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练员自身思想素质不高,无法给运动员以表率作用,其不良言行甚至会成为运动员学习和效仿的对象。2011年的“范斌门”事件中,当事人范斌曾直言:“我是在骂声中扛过来的”。足见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以及运动员队伍中思想道德素质的传承性。此外,一些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式非常粗暴,动辄以命令和惩罚的方式开展,不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甚至有可能使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矛盾激化,不利于运动队内部的稳定。
3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新型德育体系
3.1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健全而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这就需要相关领导明确自身职责,建立和健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时,相关党政领导还应有效深入到德育工作中,通过会议、讲座、文件等宣传手段呼吁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使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相关教师能真正的在学习和工作中加以重视,使德育工作不在流于形式。
3.2努力实现体育和德育在运动员教育中的双向结合
运动员的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不能单以专项训练为主。而作为教练员而言,本职工作也不单单是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应努力实现体育和德育在运动员教育中的双向结合。将德育工作渗透于体育训练中,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吸收和掌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运动员队伍自身的管理和建设。教练员应首先从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入手,明确自身的使命与担当,充当高素质的先锋和表率。其次,努力寻找体育和德育的有效契合点,寓德育于训练,如:从努力训练为国争光的角度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从运动员协作训练中融入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运动员失败的案例中解释心态的重要性,帮助运动员摆脱功利主义的影响等等。
3.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专职教师队伍
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很大,但是单凭教练员对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德育渗透是无法完全提升运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这就需要每一支运动队都需要配备一支高素质的德育专职教师队伍,形成教练员与德育教师的合力,保证德育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可以从德育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工作资历等方面进行合力配比,并经过专项训练,使这支教师队伍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既能有所创新,又能凸显实效。
3.4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德育教学平台,拓展教学领域
网络是当代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信息获取来源和交流平台,以其特有的开放性、时效性、交互性、快捷性成为大众传媒的主流,而运动员的德育工作也可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德育教学平台,进而拓展教学领域,使德育工作不仅局限于教室和学校,甚至可以遍布于网络空间。可通过建立专题网站、建立QQ群、创立微信公号等方式及时更新德育教学内容,以及与德育相关的时下国际国内热点新闻,让运动员们可以在课余时间有选择性的阅读,并逐渐培养运动员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张旭 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参考文献:
[1]李永莲.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12).
关键词:职业道德素质 培养 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219-02
求职时,大学生通常会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是管理能力、外语或计算机水平,但这些在用人单位看来并非占择才、用才的主导地位,甚至是比较次要的地位。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才是用人单位较为关心的。大学生的诚信,也是比较令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通过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每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到岗率不足70%的占了将近一半,有两成多的用人单位到岗率不足50%,学生毁约现象比较严重。
1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高校大范围的扩招,当代的年轻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及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择业观和人生观,应引起社会和高校的警觉,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继续奋斗的精神。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家庭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庭的溺爱,有的甚至成为“啃老”一族,不思进取,徒劳安逸。
(2)就业观念差。许多大学生先入为主的认为,西部(尤其是西北)就是荒漠戈壁、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去那里扎根意味着纯粹的奉献,难以实现个人的发展。事实上,那里不但有希望的绿洲、丰富的资源,更有供大学生施展抱负的大舞台。
(3)缺乏社会责任感[1]。当代高校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学生逃课,旷课现象较多,部分学生在宿舍睡觉,玩网络游戏,花钱大手大脚。缺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4)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不安,自卑心理,自负心理,盲从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也日渐凸显出来。
(5)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大学生刚步入工作岗位,单纯地攀比薪资、工作环境和频繁跳槽,不仅不利于自己正确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同时,工作经验和知识也得不到积累。在职场中没有核心竞争力,职位总是处在一种最低且没有安全保证的级别上,更容易造成心理落差。同时,也不利于健全的社会职业人格的形成。
2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素质有利于学生提高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学生个性,增强社会竞争力,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可以使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根据社会及企业需求,可以更客观、科学的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合理安排在校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增强学习效能,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配置,有效缩短从“校园人”到“职业人”转变的时间,实现大学生由择业,就业逐步发展到职业、事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3 高职学生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素质
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刻苦学习、提高技能、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勤俭节约、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热诚服务、文明生产;讲求质量、注重信誉;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等。对于水利专业学生来说,还应具有水利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首先是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水利行业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大都在野外,每年都有70%~80%的水利专业毕业生在水利系统一线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江河湖海。在这种艰苦环境下,他们依然坚持不懈,不言放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水利行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其次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视水利工作为己任,一丝不苟、敢挑重任、不敷衍塞责、不弄虚作假、不得过且过。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
最后是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水利行业的科学性强,容不得半点虚假,大江大河治理,水利工程建设,无不关乎国家民生,不能出一点差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严谨,在平常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水利政策法规,在水利建设中,要坚持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和程序,严格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4 应该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4.1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职业理想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职业道德课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围绕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学生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团组织中的作用,配合学校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例如通过“文明宿舍”、“爱国卫生月”、“文明班级体”、“纪律教育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严格自律,团结同学等道德素质。
4.2 在专业学习中培养职业兴趣
就业需求导致求学需求,就业是学生的导航器。为了适应就业需求,高职院校教育就必须培养多层次的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通过对水利类专业学生进行“合格+特长”的分班,注重培养学生毕业后应具备的专业特长。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没有过硬的技术、技能和较高的业务工作水平,是不可能很好的履行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例如学院可通过组织“CAD比武大赛,专业课的实习周”等校内专业培训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4.3 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改进职业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提前让学生步入社会生活工作中,要求学生在大学三年期间必须完成半年以上现场顶岗实习,让学生深入工程施工一线,从最基础的操作工做起,熟悉职业,培养职业情感,学做结合,知行统一。通过现场实习和走访,学生们普遍反映感触很深,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了解了职业的需要,促进了后续的学习。通过让学生参与顶岗实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体验生活,经常进行“内省”。长久以来,良好习惯的自然养成,对于学生来说,将受益终生。
4.4 各方协同,努力培育良材
高职院校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全面贯彻“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的办学方针。实时掌握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偏差、学业困惑、择友不慎、毕业去向等方面的问题。可以组建校园心理资讯室、学生谈心工作组等。教师应深入学生宿舍,给高职生在转型期进行人生指导,是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
5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对高职学生工作的影响
从个人角度而言,适者生存,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企业角度来看,唯有集中具备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人员才能实现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他们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这样的工作人员才能称得上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在高职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来我院的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在注重应聘高职生专业技能素质的基础上更注重其职业道德素质。
据调查,有着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高职学生总能不断取得佳绩,深受领导赞扬,并且很快的在事业上都取得了成功。
6 结语
社会发展的节奏在不断加快,要想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大学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不被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淘汰。时代呼唤新一代的大学生,祖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心尽力,为国家做出最大的贡献,我们的价值也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一、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途径
1.课堂教学是对师范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对师范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应该是课堂教学。在当前的素质教育研究中,应该提倡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由于学科教学的课堂不同于思想教育课,所以利用课堂教学对师范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在渗透上下工夫,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而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则可以集中有效的时间和内容对师范生进行专门的师德教育。可见,只要我们重视利用课堂教育的途径对师范生实施职业道德教育,一般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班、团主题活动是对师范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班级和团组织具有较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应该利用班级和团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而主题班团会这一活动形式对处于青年初期的师范生具有较大的教育作用。主题的启示作用对于学生自觉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分析自己,为自己确定奋斗目标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3.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师范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
教育实践活动是师范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师范生以一个教师的身份与学生接触,其心理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时他们所受到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外在的动力,更多的是内在的动力。另外在教育实践中,他们和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天天接触,这些长期从事基础教育,无私奉献、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品质会对师范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他们自觉地向这些教师们学习,并形成自己的优秀品质。
二、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方法
对师范生进行思想品行教育方法与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基本相同,但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又有其自己的特点。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以下几种方法是比较科学有效的。
1.学科渗透法
学科渗透法是指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学科渗透,有结合教学知识的渗透、结合教学过程的渗透、结合教学方法的渗透、还有教师治学精神的渗透。如教学方法的渗透主要是教师以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教师治学精神的渗透,则是以教师对学生、对学业的自律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来实现的。
2.教师人格影响法
教师是师范生直接学习的榜样,因此师范院校的教师应该自觉按照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成为对学生精神影响的最大力量。如我校有位退休的老教师,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对事业对学生有一颗令人敬佩的无私奉献的心,并在教育事业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人格上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启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3.专题研究讨论法
所谓的专题研究讨论法,是指教师可以在特定的集体活动中,提出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命题,组织学生集体研究相互讨论,然后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教育要求。这种教育方法效果非常明显。
4.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是指定期组织小学、幼儿园中的优秀教师或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优秀毕业生对在校学生现身说教,让优秀的典型和实际生活的榜样,启发学生自觉按照教师的职业道德完善自己。
在素质教育中,应该明确树立全面的质量观,继续重视考试分数,但绝不能将分数定位在起决定性作用的“唯一”位置上,全体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都应该从分数衡量质量的狡隘观念中解放出来,建立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把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的标准。另外,学生能否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都是评价的标准,既看升学率,也看合格率,还看成才率。学校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当前素质教育的内涵及主要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还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方式的改善,优化各地考试招生制度以及质量评价制度等,切实减轻受教育者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报告要求,笔者从三个方面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阐述: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第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第三,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方面面,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这一基本道理。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各种关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阐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成功的人格。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在此,笔者针对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进行阐述:第一,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第二,素质教育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第三,素质教育要求突出育人的功能,在学生严格完成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任务的同时,鼓励和促进其培养和发展各自的特长与爱好;第四,素质教育致力于文化素质、智能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兴趣爱好等方方面面的培养。
三、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的学生教学管理
当前素质教育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国家、社会以及公民大众都已经将素质教育视为中国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层次。从广义上说,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其中学校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影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质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水平,因此要想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加强和改变学校的管理工作,通过不断改革建立新的学校管理体制。
(一)在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学校应该建立和明确全面素质教育的总体教学管理目标
校长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校长的教育思想则首先要通过其所信奉的教育目标和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来实现。同时,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科学的制定学校的管理目标,并推动管理目标有效地被组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方向是向着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第一,全民性,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第二,主体性,在学校中,每个学生都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基础性,素质教育要求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建立起坚实的基础;第四,整体性,素质教育内容具有全面性,素质教育评价具有综合性,素质教育的各个组成因素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五,差异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促进学生整体上全面发展的同时又充分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每个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教育;第六,时代性,不同时代队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不同,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需要全面把握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和当代儿童、少年、青年身心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确定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二)在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学校应该探索和研究学校素质教育的科学教学管理模式
素质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根基,在此基础上将素质教育的思想与目标转化为素质教育的实际行动,探索和研究学校素质教育的科学教学管理模式,是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首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托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法规,积极寻找素质教育的切入口,积极探索学校素质教育的科学教学管理模式和途径;其次,学校应该尽量做到扬长补短,依靠地域差异和区域文化特征,逐渐形成本院校实践和推动素质教育的特色办学思路。第三,学校要整体优化资源配置,以素质教育为契机,加快构建适应和符合国家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管理新模式,这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三阶段,也是最高层次。
(三)在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学校素质教育开放型教学管理体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建立以学校为主的学校、家庭、社会互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学校、家庭、社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三大场所,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必然要求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结合的开放型的管理网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立社区教育机构,因为社会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依靠社区;第二,完善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多种多样的学校、家长联系制度,例如建立学生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举办家长学校,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教育等;第三,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因为社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广阔的课堂,具有取之不竭的生动形象的教育资源。
(四)在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学校应该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课程、教材、教育体系改革
课程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课程教材与教育目标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课程教材体系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环节,也是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新课程在课程教材体系上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改革;第二,课程结构的改革;第三,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同时,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建立一个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教学体系,而教学体系的改革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求教师树立现代教学观念;第二,要求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第三,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五)在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学校应该建立和实施学校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科教兴国,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所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和决策。国家要求我们共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有效的、科学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其中,科学的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各方面素质、促进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涉及评价思想的转变、评价内容的完善及评价方法的改革等内容。学校应该转变评价思想,完善评价内容,改革评价方法,积极建立健全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四、总结语
品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基本的道德能力是品德素质教育的基础,所以在品德素质的培养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尤为重要,是品德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作为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如何以“品生”课为教育平台促进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榜样示范,培养道德素质
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还要十分重视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使他们逐渐具备适应社会、适应竞争、学会为人处世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形象的道德对学生的优良品德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学校的每时每刻,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自觉不自觉的对学生在进行品德教育,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有意识地在学校各项活动中,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抓住契机,强化道德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动着儿童,在他的心灵里留下愉快、振奋、精神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化为信念。所以,学生积极的情感感体验是强化学生道德信念的催化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3.有效实践,升华道德行为
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是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我们在备课时要深入教材,分析学生心理,结合学生实际,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的活动,从而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从活动中得到教育。
关键词:医学院校 高等教育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多年来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点,也是社会十分关心的问题。医学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修养、业务能力、身体心理等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21世纪人才质量观的标志,是求学网思想、教育观念的核心内容。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在新时代下的一种补充与深化。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既表现在知识的增长,又表现在能力的提高,更体现于这二者的统一和升华。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再到全面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上的重大发展,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在人才培养问题中有了新的突破。人才培养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特别是更加注重素质提高,在提高素质中又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就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让医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的思想要求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的统一,但单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提高素质则会更多的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让医学生学会做事,又要让医学生学会做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因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基础医学知识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医德高尚的新型人才。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为宗旨的教育。始终围绕提高人的素质这个中心,以提高人的素质和服务于社会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教育不断将外在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内在的人的素质,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219-02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一门用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职业素质在他们成长成才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融合了职业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所以,在“基础”课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在“基础”课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1]作为一个综合概念,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的核心是指从业者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职业素质包含4个方面: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可以通过相关专业课和实训实习获得,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质的根基,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它的培养是一个养成性教育,需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因此,“基础”课能够更有效地吸收职业素质教育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推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决定》还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3]“基础”课本身就是一门“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它所讲授的主要内容涉及做人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知识,目的是要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成为合格的现代人。[4]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日益精专化,人的现代化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从这个角度上看,“基础”课具备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基础”课中的诸多内容,比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责任担当等都是作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在职业中的渗透和延伸。所以,“基础”课能够为职业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3.有助于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5]要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可学生未来追求和发展,以生活化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来组织教学,解答学生最关心最主要的问题,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求学期间最关心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及其职业发展能力。在“基础”课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不断提升人生境界,这既保证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基础”课中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基础”课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突出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基础”课的职业素质教育功能。“基础”课中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理想是指个体在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做出的想象和设计,是一定社会理想在人格上的反映。新入学的高职学生,理想往往处在“迷茫期”。为此,教师在“基础”课适应人生新阶段和理想信念教育篇中,首先要结合本校的发展特色向学生介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本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未来发展的方向,树立明确的职业动机。然后从高职学生关心职业理想入手,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职业理想要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出发点,以自我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为客观基础,不能急功近利,人云亦云。由低到高,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祖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振兴,从而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最后明确“立志须躬行”,要求学生把实现理想的起点与平凡的岗位和踏实地学习联系起来,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而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2.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中,更具体一些就是体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当前,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呈现出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存在轻责任、重报酬,轻贡献、重享受的职业选择标准和从业态度。所以,教师在“基础”课人生价值篇中,首先将价值观教育具体化为职业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职业评价方法和标准,认识到职业没有绝对的高低贵贱,也不能简单以报酬高低来衡量其价值,只要是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值得尊敬的。然后,进行价值观教育,强化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和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这样不仅充实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3.职业道德教育。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基础”课道德教育篇中,首先要结合专业及岗位群的需要开展教学,将一般性职业道德融入到行业职业道德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未来将从事的专业或岗位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敬业、责任、细心、合作、奉献等职业道德品质;然后,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让学生认识到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整体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4.法律素质教育。高职学生的法律素质主要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基础”课的法制教育主要是培养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并能够形成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和用法的法律素质,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体现在职业法律意识中,就是要让学生遵守行业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用职业生活中的相关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三、在“基础”课中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要正确认识“基础”课的双重任务。“基础”课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而在高职院校中,为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又赋予“基础”课一项新的任务,即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课中的职业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侧重于思想意识形态上的教育,主要是帮助解决学生在职业选择中的困惑与矛盾,使其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意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明确“基础”课的双重任务,切不可顾此失彼,用职业素质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把“基础”课完全变成职业素质课。如果这样,不仅课程性质变了,而且由于缺少理论基础,职业素质教育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育动力学理论表明,需要是教与学的动力源泉。一般而言,教学动力主要来自国家意志、学校意志、学生个人意志。[6]只有这三种种意志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并且有效整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基础”课要想动力十足,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反映国家、学校和学生的需要。过去,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强调的是国家意志,而忽视了学生个人意志,使有些学生“学”的动力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起点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学生的个人意志。然后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精神境界。
3.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职业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内化―外化的过程,即将职业素质的相关知识内化为自我意识,然后将其“外化”为行为实践,并逐渐形成行为习惯。根据这一过程规律,教师在“基础”课过程中,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视频案例、情景设置、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入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多视点、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拓创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此外,要积极组织实践教学。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形成需要“知行统一”,而实践教学有利于推动由知到行的转化。根据课程内容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企业参观、企业文化调查和优秀毕业生访谈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职业生活和职场法则,而且也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05-02).国发[2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