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42: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发展;引力场模型;出行时间
城市的发展形态与城市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交通状况以及 经济 发展等诸多因素有关,特别是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对大型城市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自从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以来,许多大型城市都修建了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同时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这些城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大型城市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 问题 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城市引力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建立了引力场模型并对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 分析 ,通过 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引力场分布的影响,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
1 引力场模型的建立
1.1 城市发展 理论 1.2 引力模型在城市发展研究中的 应用
天体物 理学 家J.Q.Stewart受到Newton万有引力公式的启发提出了引力模型[8],W.J.REIlly将其应用于城市间零售市场的研究、P.D.Converse针对城市区域范围的界定提出了断点公式[9]、G.K.Zip又对其进行推广使引力模型成为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有力工具。
引力模型通常表示为
Iij=GQiQjr-bij (1)
式中,Iij为i、j两城市的引力,rij为两城市的距离,Qi、Qj为某种社会经济测度(如人口、GDP等),G为引力系数,b为引力衰减指数。
实际上,许多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学者早就根据经验认识到一般形式引力模型的存在,但对出现这种形式的原因不清楚,陈彦光等从城市地理系统的广义分形假设出发,推导出了引力模型的幂函数形式,使其从一个经验模型上升为理论模型[10]。
1.3 引力模型的改进
在引力模型公式(1)中,通常取引力衰减的基数为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但随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成,居民出行时间大大缩短,客观上拓展了城市的边界,两点之间空间距离已经不是影响两点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在改进后的公式中,我们将用两点之间的出行时间作为影响两点作用力的基数。
同时我们注意到,原有的引力模型主要用来考察不同城市之间或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其表现形式为两点之间作用力的大小,我们认为该作用力的本质在于每个城市的中心都存在一个类似万有引力势能场的引力势能场,两个城市或地区之间通过该场相互作用。借鉴万有引力场我们将该场定义为
E=GQ/tα (2)
E为整个城市对市内某点所具有的引力势能,G为引力系数,Q为系统的某种社会经济测度(如人口、GDP等),t为系统中心到该点的出行时间,α为引力衰减指数。
我们可以借助该引力场模型来考察城市发展的趋势,如果某地区位于相对于城市中心的高引力势能区,则该地区与城市的相互影响程度就较大,该区域就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某一区域的快速发展也会带来城市中心位置的转移,改变城市引力场 计算 时的中心基准位置,影响引力场的形状和分布,进一步促成或抑制某些区域的发展。
2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出行时间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包括市郊铁路、地铁、轻轨铁路(含橡胶轮系统)以及中低速磁悬浮等在内的新型轨道交通系统。同其它交通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多个特点:①具有独立路权,不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时更加准时、省时。一般而言,乘坐轨道交通比其它交通工具节省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时间。②运能大,运输效率高,能有效地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③有效减低空气污染,减低城市噪音,改善城市环境。④节省城市用地。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独立的路权,采用专用的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同其它形式的交通隔离开来,因此速度快,受干扰程度小,运营准时。在此,城市中心到城市内某点的出行时间可表示为如下的多元线性形式:
3 以出行时间为基础的引力场模型参数的确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引力场模型中,Q为城市的某种社会经济测度(如人口、GDP等),它与城市吸引力场强度E成正比,Q越大则E的影响范围和力度越大。在模型中对城市引力场分布有重要影响的另外一个参数是城市中心位置,出行时间参数t指的就是城市中心到该点所花费的时间。城市中心位置的确定可采用重心法获得:将空间中的一个城市分为n个区,假定各区内的人口、经济分布是均匀的,那么各区的人口、经济中心也就是其几何中心,设定各区的人口中心位置为(xi,yi),那么这个城市人口、经济的中心为
α为引力衰减指数,体现不同城市社会经济测度的结构性特点和布局特征对引力场的影响,紧密型城市的衰减指数较松散型城市的衰减指数要小。
采用式(3)估计城市中心到城市内某点的出行时间以三个假设条件为前提:
①假设出行时间为两种类型交通路程的多元线性形式;
②假设在同等条件下,出行者优先选择快速交通;
③交通状况影响系数反映交通状况(如道路基础设施条件、道路拥挤程度)对出行时间的影响。
A0在公式中为常数,它的物理意义可解释为出行者在各种交通工具间换乘所需要的时间。一体化综合交通的设计理念要求,在选择轨道交通的车站位置,特别是设计大型换乘枢纽站时,要尽量考虑到方便乘客换乘,其最终目标是实现“零换乘”,因此换乘时间在整个出行时间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很高,在公式中将其简化为常数。它的影响因素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固有特征以及各种交通工具间的衔接程度,衔接程度越好,该常数数值越小。 v1为快速轨道交通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v2为常规交通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而言,乘客的出行速度最终表现为出行时间。每位乘客花费在轨道交通上的时间T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T=t等+t乘降+t行 (5)
t等为乘客在站台的等候时间,t乘降为乘客上下车的时间,
t行为列车的行驶时间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动控制程度较高,固定路程的行驶时间基本不变,影响乘客平均出行时间的主要因素是列车开行频率(t等)和列车停靠站的时间(t乘降)。随着客流量的增加,轨道交通调度部门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状况,会增加开行列车的对数,减少乘客的等候时间,在该种状况下,系数k1会随交通量的增大而增大;当交通量达到最大交通能力后,随着客流量的进一步增加,乘客上下车拥挤程度增加,乘客上下车时间t乘降增加,甚至还会延长等候时间(t等),这些都会导致k1随交通量的增加而下降。乘客平均出行速度与客流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4 城市轨道交通对上海城市引力场分布的影响
4.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
上海是较早具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国内城市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有四条线路投入运营,市区范围内三条线路如图2所示,表1给出了各线路的基本情况。
4.2 引力场分布绘制 方法
为方便计算,先将实际的线路简化为相互垂直的十字形模型,经过同一地区的两条线路合并为一条,交通量以一条线路的1.5倍计算。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取轨道交通最大运行速度v1为60km/h;市区内常规交通方式的最大运行速度为30km/h.广义社会经济指标Q简化为1,引力衰减指数α取0.1,引力系数为1。在MATLAB环境下,以0.1为步长在60×60的范围内按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时序绘制不同时期上海城市引力场分布图。
4.3 不同时期上海城市引力场分布图
图3所示为修建快速轨道 交通 线之前的城市引力场分布图,此时的城市引力场以人民广场为圆心向外依次减小,引导城市由内向外 发展 ,这一现象基本符合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图4为建成地铁1号线后,城市引力场的形状,可以看出地铁的修建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引力场的分布,在修建了地铁的一侧,即由火车站至莘庄一线,城市引力场明显大于其它地区,在该引力场 影响 下火车站—人民广场—徐家汇—莘庄沿线的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使莘庄成为上海西南角的商务、居住中心。
图5是建成地铁2号线后城市引力场的形状,该路线的通车大大提高了浦东的交通可达性,使沿线土地迅速升值,有力的促进了浦东 经济 开发区的发展。图6、图7显示了轨道交通3号线和地铁1号线北延伸段建成后的城市引力场分布形态,同图5相比可以看出这两段轨道交通线路通车后上海东北方向的城市引力势能大大增强,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从引力场分布的动态变化来看,整个城市呈现条形发展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扇形 理论 所提出的某些观点。
从图7还可以看出,上海西北区域的城市引力势能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形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区域公共交通欠发达,因此有必要加快该地区的轨道交通建设。
4.4 轨道交通建设促进上海城市整体协调发展
为了满足经济迅速发展和建设世界级大城市的要求,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上海城市整体规划提出把中心城区建设成“多心、敞开式”的布局结构,即除人民广场这个市中心外,还有徐家汇、花木、五角场和真如四个副中心。与此相适应,上海远景交通规划计划到2010年建成由17条线路(共计870km)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图8所示为相关线路建成后,中心城区的引力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人民广场外,其它四个地区也都具有相对集中的轨道交通线路,使该区域的城市引力场显著增强,积极支持城市中心及四个副中心的发展(如图9),同时经过这些中心的轨道交通线路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内主要的活动区域,增强了城市主、副中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为城市总体布局向“多中心”方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 结论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仅仅在交通工程领域,以乘客的出行时间为基础,通过引力场模型 分析 了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发展潜力的影响,用势能场的观点 研究 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文中以上海为实例,按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时间顺序绘制了不同时期城市引力场分布图,揭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指出通过建设合适的轨道交通线路,可以引导上海向“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
参考 文献 :[2] 陈千,阁国年,王红.城市模型的发展及其存在的 问题 [J].经济地理,2000,20(5),59~62.[4]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 理学 [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1997:125~166.[6] 王铮.区域激励的空间行为[J]. 中国 管理科学,1995,3(2):9~15.
关键词:城市;建筑;发展关系;理性思考
1 何为“城市”
“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韩非子?爱臣》。这是“城市”一词的最早出处。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城市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其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包括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具有相当的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成片地理区域。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城市被定义为具有人口密集性、市场性等特征,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就是地处交通方便、覆盖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城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因集市而来,即先有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城市随之形成;二是因地理位置而来,主要是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地方,如交通要塞、边疆、河流港口等。不论哪一种形式的城市的发展都与建筑密不可分,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建筑就没有城市。
2 何为“建筑”
“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而避之,昼拈稼粟,暮栖树上,故名已曰有巢氏之民。”这就最早的建筑。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等。欧洲人曾经这样赞誉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部石头史书。
早在约公元前5000~前3300年的原始社会,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就出现了大型木构榫卯干阑式房屋,而城市的出现最早是在奴隶社会时期,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建筑的历史要早于城市。建筑的最初目的是创造一种人为的环境,提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在建筑中进行生活起居、交谈休息、用餐,后来发展到购物、上课、科研、开会、就诊、看书阅览、观看演出、体育活动以及车间劳动等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也渐渐得到改善,建筑也因此得到了发展。
3 城市与建筑的关系
1、建筑构建了城市
人类在早期原始社会时期是居无定所的,随遇而栖,慢慢发展到以群体形式进行捕猎,继而为了便于贮藏而定居下来,后来为了抵御野兽的侵扰,便在定居地周围扎上篱笆。这便是早期具有目的,带有功能的人工建筑物。在篱笆围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早期的村落。在村落内出现了用猎物进行交换的地方,这便是“市井”的来历。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村落,村落之间常常为了猎物发生械斗。于是,各村落为了防备其他村落的侵袭,便在篱笆的基础上筑起城墙。“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城,以墙为界。可以看出早期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其实是依赖于建筑的产生与发展的。
到了现代社会,城市地域按照不同的功能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区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浏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而建筑是每一个功能区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通过建筑营造的空间,来区分不同的城市功能,满足了这些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需要。城市功能的实现也是离不开建筑空间的。
因此,我们说,建筑构建了城市,城市是不能脱离建筑而界定和发展的。
2、城市影响着建筑的发展
不同的时代的城市、不同国家的城市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当地城市建筑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
就建筑材料来说,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就建筑所体现的民族风格来说,可以分为中国式、日本式、意大利式、英吉利式、俄罗斯现代建筑式、伊斯兰式、印第安式建筑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代表建筑,如中国的庭院楼阁,日本的榻榻米和氏房间,英国的城堡等等。
就建筑的时代风格来说,可分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式、国际式建筑等。
就建筑的使用目的来说,分为住宅建筑、生产建筑、公共建筑、文化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陵寝建筑、宗教建筑等。
因此,我们说,城市影响着建筑的发展,城市是建筑的指向标,是建筑的设计师。
3、现代城市与建筑关系的新特点
在现代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人们对建筑作品外观和室内设计越来越重视,但是却忽略了建筑与城市景观的协调关系,不少的历史建筑遭到破坏,城市特色景观消失殆尽。以英国为例,在二战之前,英国保护古建筑的工作做的并不尽如人意。利物浦大兴土木对那里的古建筑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古建筑被毁现象特别严重。英国其他地方的许多古建筑惨遭厄运。在20世纪,有1/6的乡间别墅遭到破坏。分别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和2002年《乡村别墅的破坏》和《英格兰消失的豪宅》两本书记载了英格兰被拆毁古建筑的图片和历史资料。这两本书在谴责拆除古建筑行为的同时,也强烈呼吁英国全社会关注古建筑的保护,停止并制止拆毁乡间古楼、宅第和宫殿式建筑。对此深表痛惜之时,我们在沉痛的教训中得出:现代城市与建筑的关系应该是协调统一、共同发展的。
早在1971年的《马丘比》中就明确提出:“城市中的每一座建筑及空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中的一个单元。”1976年的《内罗毕宣言》中也指出:“应特别注意对新建筑物制定规章并加以控制,以确保该建筑物能与历史建筑群的空间结构和环境协调一致。”这些公约都认为在新建或改建现有建筑时,应尊重现有的城市景观,在现代建筑元素引入时与周围环境互相协调。比如我国高明市明城镇是一个具有鲜明明代建筑风格的小镇,镇上有著名的明代建筑文昌塔和东洲书院等古代民族文化建筑群,因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拟定在小镇上建设一座大型的综合性的商贸城,在如此有明代特色的古镇上建现代商贸城,这一消息一经公布,关于商贸城的风格特色就成为人们及设计者争议的焦点,有人主张体现现代的建筑风格,有人则认为,建筑应考虑明城的历史、人文景观等因素,保持整个小镇的建筑风格的一致性。经过最后多方的商议,商贸城的设计在不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建筑风格上都以明朝建筑风格为主,浅灰色的外墙主调,浅蓝色的琉璃瓦,古典精致的细部装饰,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明城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景观得以延续和发展。
每个城市的建筑都深深的烙着时代的烙印,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受到当地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形成各自不同的独有特色。比如西安的古都魅力,杭州的江南水乡韵味,香港的现代化气息,大连的滨海城市风貌等等。我们提倡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将城市发展与之协调,那么首先城市的建筑就必须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突出城市个性的同时,不断地给城市增添新的风景点。
4 结语
城市和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息息相关,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与建筑的发展应该要和谐统一,更要与资源和环境协调一致,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更美,人类生活才会更舒适。
参考文献
[1]王民成;浅析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9,(26)
论文摘要: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突出战略重点、改境方面去探索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
各类新型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已成为全球化大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内在动因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必将成为引领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乃至影响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审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十分重要。因此,深入研究成渝经济区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系,积极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一、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功能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在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的行政边界在淡化,以城市为核心的经济疆界却在延展。城市渗透到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著名城市学家沙森提出了全球城市理论。他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比较中处在弱势地位,这个国家的国力就不好体现。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成都、重庆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20多个市州级城市是该区域的中,蹴,这些城市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因此,在加快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中,应注重区域性中,建设。
所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具有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它通常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范围,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导和核心作用,是该区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从上述区域中,市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遂宁、绵阳、德阳、南充、乐山、达州、攀枝花、江津、万州等城市都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支撑点,这些支撑点与成渝两大核心城市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二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成渝经济区中,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两大核心城市形成多元互补关系,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构建成渝经济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从区域陛中,市的功能看,主要体现在:一是聚集功能。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聚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地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聚集效应是—种全~-f2,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城市化推进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又是见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区域性中、每茈市聚集功能,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二是扩散功能。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生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喷上有—种与其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怵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名目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聚集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聚集效应。同时,扩散是为了进—步增强聚集的功能。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聚集力进—步增加。区域l生中心訇制能具有明显的外部联系性,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加强区域性中,建设,发挥其扩散功能,增强廊俞经济区所涵盖的各城市间的联系性和整体实力。
二、积栖探索建设区蝎生中心城市的有嗵弪
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层面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柿隹作一个描述,那么它应该包括:快捷的交通、迅达的通讯、良好环境、便捷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带动、鲜明的特色、发展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多维的开放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属性和功能上,去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喊市的有径。
1.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它具有普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给予了我们明确的指向。因此,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践中,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建设区域性中心败卉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避免和克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倾向,避免和克服简单、片面倾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思想,它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对如何设计和建设区域性中,从战略上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导向。因此,建设区域陛中,喊市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见点,牢固确立战略思维,把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区域性中心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
2.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学定位看,最基本的是要看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座城市能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终形成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它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因此,在建设区性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该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聚集力和带动能力,才能为城市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的内在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需要以坚实的经济力为基础,而且也需要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中间包含着对文化发展滞后性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健全和成熟。在推进区域,建设实践中,一方面要着力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文化强市。一是要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匹配,以地方法规硬性约束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硬实力建设相互仂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从面上确保“文化强市”的整体推进。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培育新的文化态。要适应国情、市隋、市场和时展的要求,牢固确立文化战略思维,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切实把城市文化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4.突出战略重点,提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城市提升综合实力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包涵若干战略支撑点,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的重点。一是培育和发展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主导产业的聚集力和带动力,必然成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支撑点。二是建设区域性现代交通体系,切实中心城市与周边市县的联系。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既是建设区域性中,已城市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构建城市群,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把建设现代交通体系作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来抓。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区域性中,市的综合承载功能。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加快的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既要注重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积极推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四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城市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促进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建设区域性中,市提供基础性保障。
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总体上对城市化发展起正向作用。制造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快速积聚,许多城市 工业 部门可以吸收大量的 农村 劳动力,直接而显著地提高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总体上也起正向作用,但在中部地区表现得不是很明显。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大多数 农业 剩余劳动力被第二产业所吸收。由于在该阶段第三产业发育不足,其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和促进 经济 发展的作用都相应较弱,无疑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也就相当有限。但当工业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些相关产业,如 交通 、 通信 、 金融 、房地产等行业就会迅速繁荣,并对城市化发展起拉动作用。此外,消费的多样化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也都推动着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收入弹性较大的劳动密集性产业,第三产业涵盖的行业和部门比较多,为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流动 人口 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所以可能在工业化中期以后逐渐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目前沿海省份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因此,从大趋势上看,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代表基础设施水平的铁路密度,在各个时期对三大类地区的城市化都起到很强的正向作用。铁路 运输 能力是影响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东部,由于公路、铁路和内河航道一直都比较发达、交通基础较好,所以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要依赖于公路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或者说是影响城市化发展诸多因素的作用差异。不同地区的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各异,同样的因素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决定了城市化的地域特征和发展模式。
三、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以杭州城市为例
关键词 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措施;成效;河北兴隆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335-01
兴隆县是京东板栗主产区和燕山山楂雾灵红等名优果品的适宜区,县内有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旅游景点,有“天然氧吧”、“京津绿色屏障和后花园”的美誉,是京津大城市的水源重点供给区和保护区。近年,兴隆县将“生态立县”作为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1 发展“生态立县”的战略背景
生态县(市)是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是县级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生态县的建设应以突出生态环境为重点,形成一种独特的发展方法。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基本县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以林为主、粮果并举、多种经营、提高效益”的发展方针,开始集中力量发展林果业,坚持以林果及其加工业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提出并正式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
2 主要措施
2.1 理性思考,科学规划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保护意识。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明确1名主要负责人,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严格执法,不断强化全民生态环保意识。二是加强技术创新。积极与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解决产品档次低、生产效率低、企业做不大、产业做不强等问题。三是制定激励机制,优化生态格局。为调动农民造林栽果的积极性,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发展之路[1-2]。
2.2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生态旅游
发展生态环境,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发展方式。兴隆县立足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开发兴隆旅游资源,用旅游的理念和标准打造“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农居”,提升生态旅游品味。突出“生态、科普、民俗”三大特色,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打品牌,打破以行政区划为标志的地域概念,规划建设科普考察、旅游度假、休闲游憩、风景名胜、画廊观光、水上游乐和综合服务等七大功能区[3-4]。
3 取得的成效
3.1 林业生态建设
通过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全县新增植被6.1万hm2,有林地面积达到20.3万hm2,每年减少水土流失面积6.7万hm2,减少水土流失400 kg。兴隆县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兴隆大气、地面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和Ⅰ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65.76%,居华北地区县级第1位,在实现为京津保水源、阻沙源目标的同时,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
3.2 林果产业
兴隆县在果林种植规模、果品质量、品牌意识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截至2013年底,全县各类果树面积发展到5.5万hm2,其中板栗3.3万hm2、山楂1.1万hm2、苹果0.2万hm2、梨0.25万hm2、核桃0.13万hm2,其他果树0.48万hm2;兴隆县现已建成标准化果园1 000余个,包括30余个百亩板栗高标准示范园、5个千亩精品果园和3个优种嫁接示范基地;全县注册各类品牌32个,其中农业部“绿色食品”品牌5个,省级优质名牌产品8个,产品畅销全国20余个省市,并出口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3.3 生态旅游
全县建成特色生态景区景点20余个,拥有燕山主峰雾灵山和六里坪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具备对外开放能力景区达到10个,其中3A景区2个、2A景区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2013年,全县宾馆度假村发展到15家,农家院发展到500家,接待游客15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有效地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4 结语
“生态立县”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就要不断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加强政府与民间的通力合作,积极构建“政府主导、民间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生态环境产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生态立县、生态兴业”的生态发展理念,制定好扶持政策,治理好投资环境,坚持走市场化、产业化经营方法,努力形成一条经济高效、环境优美、政治协同、社会和谐“四位一体”的生态环境产业建设模式。努力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建立在环境和资源能够承载的基础上。
5 参考文献
[1] 苏迎平,郑金贵,陈绍军.“生态立县”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基于福建省大田县的典型个案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3,33(1):80-86.
[2] 吴,冯健.海西战略下的福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探析[J].生态经济,2010(5):141-145.
关键词:污水再生利用再生水 发展方向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 has gradually formed, with a population of increasingly concentrated in urban and regional scope, per capita available water quantity of water resource demand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meanwhile, local scope wastewater increased, also aggravate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marginal rapidly rising costs,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security is faced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threat,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deterioration has become China's urban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ottleneck. In the northern shortage region, this problem is much more serious. On the other hand, along with urban water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people on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requirements unceasing enhancement,.
Keywords: wastewater recycling recycled wate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人口的激增、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日益提高,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在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剧所构成的水危机也已经成为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许多地区出现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地区之间争水、超量开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的现象。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并且时空分布不均,以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一直较低,加之一些地区用水的福利政策,给人们造成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值钱”的假象,于是对水资源采取尽力开发以扩大供水能力的方式来"保证供给"。目前在我国400多个缺水的城市中,正常年份城市缺水59亿m3,日缺水量达1599万m3。2000年北方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使许多水库河流出现严重的断流和枯干,城市供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紧张局面。长春、天津、威海、烟台等城市用水告急。到2010年后,随着用水量的增长,我国已进入严重缺水时期,预计到2030年,缺水量将达到450亿m3。
与原始资源型缺水问题相比,污染型水资源短缺是更加棘手的问题。由于我国的生产模式仍为资源粗放型,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不高,污染控制相对落后,一方面直接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导致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大大降低。江苏、广东、上海等一大批省市已经面临非常严重的"水质污染"型缺水。
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用水需求必会然增长,城市的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也将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水危机及其衍生的水质与生态问题不仅束缚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有可能引发重大的社会和政治危机。国家对此也相当重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对我国过去几十年城市节水工作的总结,也为我们今后的城市供水治水工作指引了方向。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节水和治污双重功能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问题将得到广泛的关注。
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存在的问题
城市污水的水质水量较为稳定,受季节、雨季、洪水、枯水年份的影响较小,可视为稳定的水源;城市污水厂一般建在城市的周边,便于城市取水,相对于远距离输水而言,可减少输水管网的投资和构筑物的基本建设费用;新建水厂耗资额较大,新增的用水量也增加了污水处理的压力,而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回用后,可减轻城市取水的负担,同时缓解了供水的压力;污水回用可减少的污水的排放量,从而减轻了水体污染。这些特征都是污水再生回用的优势。但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体制和技术上的问题。
2.1 法规不健全或没有建立,仅有的技术规范没有法规效力,以政府文件下发的管理办法难于执行,长期以来没有修订。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政策、规定体系,没有做到奖惩分明,建了的多花钱,没建的反而省钱,照样使用廉价的自来水。
2.2没有形成市场机制,生产与供水存在自然垄断性。这种自然垄断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水管网等中水设施需要一次性建成,投资具有不可分性。在短期内投资难以回收,从而进入门槛较高,限制了该行业的自由进入和竞争;二是中水设施的投资具有专用性,所形成的设施只能用于生产和输送特定的产品――中水。因此,对中水回用所形成的投资不易出售或转作他用,也就增加了市场进入障碍;三是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性,即处理和回用的中水越多,单位中水中所分担的固定成本就越低。
2.3 中水建设程序混乱,对建筑中水,设计部门只做收集和供水管道,而处理部分设计,由专业公司和厂家完成,造成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环节脱节,工程质量低下。
2.4 适应市场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跟不上需求。例如,在膜生物处理技术中使用的膜的推广会受到价格的制约。
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发展方向
3.1在严重缺水的城市,政府强制规定使用再生水用户的范围;在其他城市,鼓励用经济的杠杆调节再生水市场,使再生水真正成为成为城市的第二水源。
3.2在保证再生水具有合理水质要求、较低的生产和输送成本的前提下,要优先考虑城市景观用水和园林绿化,对于其他需水量相对恒定的用户,也要根据实际要求来确定其是否优先发展。
3.3发展集中式再生水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配水管道系统的高成本投入,因此发展就地型再生水系统就成为较好的解决方案。
3.4对于再生水的利用规划要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适应,相协调。污水处理的战略目标必须从传统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转变到“污水处理,循环利用”上面来。
3.5在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下引入和形成市场机制,合理定价,消除市场准入阻碍,为投资者建立市场准入标准和约束条件,并引入适当的市场竞争机制,来提高再生水服务的运行效率并降低服务成本。
3.6积极推动再生水利用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集成和工程建设,开发新工艺、新技术,使用新材料和新设备来保障再生水系统的可靠性和供水的稳定性。
3.7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向广大公众宣传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使用再生水的重要性及优势性,使大家真正认识到使用再生水是一项既利国又利家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郑兴灿.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定位与发展方向[J].给水排水.2009,2:10~13.
2.林宜狮.水的再生与回用[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3.高炜.不同原水的氯化消毒工艺研究[J].净水技术,2002,22(6):17~19.
4.郑兴灿 张悦.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技术决策要素探讨.北京:21世纪国际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发展战略研讨会,2001.
5.陈传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一、传统手工业名城旅游开发的必然性
(一)传统手工业名城旅游开发是遗产保护的需要
传统手工业名城经历了漫长的沧桑岁月,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产业转型,许多以传统手工业为主导的名城都面临着经济的衰落。但是,许多从事传统工艺生产的废弃生产设备、厂房建筑包含着地质、建筑、机械和环保等科技知识,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传统工艺过程都蕴藏着丰富的科技和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遗产价值。传统手工业名城旅游的开发将废弃地视为文化遗产,重视废弃地的历史价值,对遗产地进行综合性的开发与整治,有效地保留传统文化遗存,同时旅游的开展又对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传统手工业名城旅游开发是城市转型的需要
传统手工业名城旅游开发,将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提出高要求,完善城市的经济功能,为城市增添了新的经济活力,给经济发展疲软的城市带来新鲜空气,从而使得单调的城市形象得以重新塑造,使城市转型成为可能。传统手工业城市转型的重要产业选择之一便是旅游业。传统手工业城市以传统工艺为等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致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开发旅游是传统手工业城市寻求替代产业的重要选择,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二、传统手工业名城景德镇旅游发展特征分析
作为世界历史上最久的一座单一手工业城市,景德镇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800多年。瓷都景德镇其繁盛于明清、衰落于近代的命运,集中地反映了城市受单一主导产业影响而起伏跌宕的历史命运,具有传统手工业旅游地发展脉络的共性。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城市环境优美,旅游业已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城市旅游发展非常缓慢,旅游经济收入相对滞后的状况与其拥有中国最大的“文化品牌”的强势地位不相匹配。所以,本文以景德镇为例,探讨景德镇城市旅游发展,以期对其他传统手工业旅游地的发展有所启示。
(一)有利因素
1、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景德镇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赣、皖的交界处,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腹地,可以上接“武汉城市群”,下连“皖江城市带”。通过相隔1小时车程里的九江京九铁路北接京津唐,南达港粤。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城市航空、铁路、公路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景德镇罗家机场已开通景德镇至北京、上海、深圳等11个城市的航班,每周航班近20个班次,而相隔100多公里的4E级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已开通20多个国家地区和30多个国内城市。以杭瑞、济广高速为主十字架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在区内纵横交错。境内铁路主要有新皖赣、九景衢、阜鹰汕多条线路,并与浙赣、京广和鹰厦铁路联网。
2、城区生态优美
景德镇全境山区特征明显,群峰林立,岗峦重叠,以昌江为主支脉的湖泊河流点缀其间,呈现出“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边”的独特景致。景德镇一直非常重视对城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和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近年来,市政府更是投入巨资改造和新建了昌江广场、沿河一水两岸观光带等公共休闲场所,加大了对城市污水、废气和噪音的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城市绿化和对绿地、风景林木的投入。
3、旅游资源种类多,品味高
景德镇有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区5片,各类文物遗迹15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98处,含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3处,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5处文物古迹,是世界其它任何产瓷地和窑口所无法比拟的。市区现存的一大批陶瓷遗迹遗存历史之悠久、系统之完整、规模之宏大、价值之珍贵,为全世界各产瓷地所不及。
(二)制约因素
1、陶瓷文化旅游资源分散
景德镇陶瓷文化分布“散”,集聚度低,全市100多处文化旅游景点散落蕴藏在3200余平方公里的古老土地上。市区一大批瓷行、会馆或改作他用,或被破坏的面目全非,抚州弄、祥集弄均遭房地产商的破坏。市区内主要的特色旅游景点大多为历史文化景观,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这些景点的规模普遍偏小,所有场馆绝大多数为古陶瓷、古窑址、古作坊静态的陈列多,动态演示少,讲解的内容不丰满,大同小异,旅游开发科技投入不足。有的陶瓷文化旅游景点仅仅考古研究价值高,但未真正与旅游市场的需求相对接,不能体现其旅游价值。因此,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尚未形成凝聚力,也未能形成发展旅游的产业链条。
2.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景德镇较低的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使得城市旅游缺乏有力的社会经济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城市旅游产品开发、城市旅游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发展见表(1)。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可持续性发展
西北地区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基于西北地区的资源状况,只受利润驱使而忽视腹地资源供给有限性的传统城市化路径必将导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不相协调。大规模的人口集中、产业聚集和城市用地扩张无疑将加剧城市地区的高强度用水与水资源天然分布不相适应的矛盾,会使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无序化与非持续性过程中。
1、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特征
1.1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条件,在保护并符合其实惠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以在该定义的框架内许多学者对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解释为:“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发展为条件,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在水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并经优化配置前提下,区域水资源系统对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能力。具体到城市,即城市水资源系统对城市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的最大容量。”
1.2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1.2.1时空内涵
从时间角度讲,不同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能力不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不同,从而单位水资源量的承载力也不同;从空间角度讲,即使在同一时期,在不同的城市,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相同的资源量所能承载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也不同。
1.2.2社会经济内涵
主要体现在人类开发水资源的经济技术能力、社会各行业的用水水平、社会对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社会用水结构等方面。因此,可以借助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技术水平等经济社会手段来提高水资源承载力。
1.2.3持续内涵
首先,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表示城市水资源持续供给社会经济体系的能力,它要求对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可持续的,即城市的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关系是“以供定需”,而非过去的“以需定供”。其次,持续的内涵还隐含着水资源承载力是随着城市经济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强的,并且这种增强不以追求量的增长为目的,而应追求水资源需求量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趋势下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即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从而达到城市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配的协调发展状态。
1.3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
1.3.1有限性
表现在特定时间内城市水资源量的有限和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的约束造成的有限上。
1.3.2动态性
水资源系统及其所承载的社会经济系统都是动态的,水资源质和量在不同时期都是不同的,其支持能力也是不断变化的,而社会经济系统的不断变化使其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
1.3.3可增强性
城市的人口增长、生产发展、城市用地规模扩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承载力有着明显增强的需求,这成为水资源承载力增强的直接驱动力。
2、水资源:西北地区城市承载力的核心
2.1西北地区概况
西北地区西起新疆帕米尔高原国境线,东至陕西省与陕西省交界的黄河,北到中蒙国境线,南到长江黄河分水岭,包括新疆、宁夏的全部,青海、甘肃、陕西的部分地区及内蒙西部的阿拉善盟、伊克昭盟和乌海市,土地总面积312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32.5%,其中黄河流域面积57万km2,内陆河地区面积255万km2。西北地区幅员辽阔,山地、高原、沙漠、盆地相间分布,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差异较大。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全国的沙漠、戈壁、裸岩及水土流失面积西北占了80%,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了土壤沙化和草场退化、绿洲萎缩、湖泊萎缩和干涸、荒漠面积扩大、土地盐渍化加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其中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渍化已经成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三大突出现象。
2.2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及其特点
2.2.1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
①水资源匮乏
我国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115×108m3,位居世界之六,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477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耕地面积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特别是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突出,西北地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全区降水量50~1000mm不等,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气候,蒸发强烈,干燥度大。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为2265.59×108m3,
人均占有量为3159m3,人均地表径流量为2900m3,相当于世界人均径流量的70%。单位耕地平均径流量为18150m3/hm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比世界平均径流量水平低70%。干旱缺水的状况使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
水利部门预测2010年和2020年西北缺水情况见表1
②水土流失严重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104km2,占全国面积的38.7%,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3.4×104km2,西北地区是重点。西北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有: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少,但夏季多暴雨,且集中;坡地多,地表物质多为黄土,高山地区土薄且多砾石,植被稀少;草山植被受鼠害破坏严重,打洞挖出的松土堆在地表,易被冲刷。人为因素主要是陡坡开荒,乱砍、乱伐林木,挖草药,粗放无节制地开矿,挖草皮,草地载畜量过重等。造成的危害有:①表土流失,地力下降,沟壑发展,滑坡增多,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遭到破坏。②洪水冲刷,泥沙下泄,水库、河道淤积,给下游广大地区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安全隐患。③生态失调,恶性循环,制约西北地区全面发展。
③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
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并向农村蔓延,工业发达地区水污染尤为突出。引起水资源污染主要渠道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废水,未经净化处理,就直接排人河流引起的水资源污染;二是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西北地区河流中黄河、渭河、汾河水质最差,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渭河干流和支流污染程度已达到4级以上。
2.2.2西北地区水资源特点
①水资源贫乏,人均占有量少,供需矛盾突出
西北地区属干旱、半干早地区,降雨稀少,蒸发强,在甘肃景泰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达2000mm,超过降水量的10倍。全区多年平均径流量409×108m3,人均水量仅587m3,相当于全国人均水量1/5。每hm2耕地占有水量不及长江、珠江流域的1/10,加之城市附近水域的水资源不同程度的污染,进一步缩小了有限的可利用的水资源,加剧了供需矛盾。
②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平衡
西北地区水资源除总量贫乏外,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有自东南向西北剧减的规律。渭河以南地区年降雨量>600mm,年径流深在100~200mm以上,局部可达400mm,是本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陕北一带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年降雨量小于300mm,年径流深在10mm以下,尤其是银川一带,年降水量不足200mm,径流深低于5mm,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之一。
③年际间水量变化大,年内水量局部集中
西北地区的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的补给,因而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水相适应,主要集中于汛期,7月~9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0%以上,丘陵区的河流可高达80%,西北部越干旱的地区,径流年内分布越集中。受沙漠影响的河流(如无定河),地下水补给丰富,径流年内分配就较均匀,汛期径流占年径流的40%~50%,径流在年际变化亦较大,通常年径流变差系数值为0.4%一0.8%,其分布是从东南向西北增加,山区小、平原大,丰、枯水年水量相差悬殊,通常两者比值达5~10倍,个别小河站的比值高达几十倍。由于年内水量的集中性,使西北地区有了明显的抗旱期和防洪期,丰、枯水年水量变化差异大,又使多数地区形成了靠天吃饭的局面。
④水域分散广,开发难度大
黄河虽发源于西北地区,但黄河水为西北地区用之甚少。成本之高,靠本区经济开发只能是望洋兴叹,西北各省区尚有部分集中的淡水资源可供开发。新疆的引额工程,引水渠道要经100km长的沙漠,西安的黑河引水,石头河的跨流域调水,兰州的引挑、引大工程,都耗资数十亿元,若国家经济不扶植,单靠地方经济是很难实现的。
3、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离开了水资源一切都无从谈起。水资源作为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的核心,它从生态用水、生产用水、生活用水3个方面引起西北地区生态系统其他因素的连锁反应而制约了其生态承载力。首先生态用水的变化直接引起生态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的改变;其次,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变化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水资源不仅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还通过水资源效益的不同使生态承载力与生产承载力、生活承载力产生互动作用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水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任何变动都会通过各因素的联动作用而引起生态承载力、生产承载力与生活承载力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整个区域的承载力发生变化。
西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可能单纯地依靠城市人口的增加,而必须在水资源限制的前提下,通过拉动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才能实现。可以说,通过直接限制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将间接限制城市化水平。然而,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而且由于地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较大的生态用水需求,可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相当有限。
由于西北地区城市首位度较高,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在很大程度上都集中在中心城市,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中心城市的用水负担,大多数城市全年缺水,其中以乌鲁木齐和西安最为突出,导致过量开采地下水,西安、乌鲁木齐、兰州、银川、宝鸡等城市已出现地下水漏斗和地面沉降。
更为严峻的是,西北地区生态用水短缺。生态用水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控制性因素,单位水资源的生态效益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着生态承载力的高低。为了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必须满足最小生态需水量,若低于这一水量,生态环境将呈现退化趋势。然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西北地区却出现了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的局面。
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水资源利用不断趋向集约化,水资源承载力将会得到提高,但是集约利用程度要受利益和生态安全的限制,水资源承载力的提高幅度是非常有限的。在未来30年内,河西走廊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所需的城市用水增加0.91立方米,所需城市用水量越大,取水难度和用水成本也将越大,而且会面临一道更高的门槛――水资源承载力虽然提高了,但生态系统的整体承载力降低了。
因此,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必须考虑水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必须以生态承载力作为其深层控力,在腹地水资源与生态承载力约束下进行资源和要素的配置与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符合生态规律和环保要求的可持续城市经济的发展,才能强化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4、以水资源为中心,协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关系
4.1创新水资源管理制度
由于缺乏富有效率的制度供给,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低效,出现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空心化”现象。在既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体制创新和制度变迁,将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有效地拓宽城市化的生态阈值,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些诸如环境资源、水资源等尚未明确界定的产权,应尽快从产权角度做出制度性安排,以避免这些稀缺资源的浪费和滥用;将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引入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领域,对水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通过科学核定行业用水额度,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与取水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与排污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水环境容量有偿使用制度;根据初始水权分配结果和水资源使用状况评定节水水平,制定相关经济鼓励政策,建立节水激励制度;确定节水受益主体,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改革节水投入渠道与比例,建立合理的节水投入机制。生态用水是西北地区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市场失灵的典型领域,而且由于生态用水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因而在行业用水竞争中被视为是低效的,如果将生态用水的供给也纳入市场体系,必然导致生态用水严重短缺。因此,政府必须采用连续性的生态用水供给政策和外部性干预政策,维护西北地区的生态用水安全,为生态经济型城市化道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2促进城市社会结构转型
4.2.1首先,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实行全社会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和水质,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管理以及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教育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树立节水型社会的新型价值观,使节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4.2.2应从丰富节水产业内容、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的角度入手,拓展节水产业的经营空间。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工业、市政、环境卫生及生态景观等,实现污水资源化;提高集雨技术,开展各种形式的高效雨水集流水利工程建设,将集雨节灌与流域水土保持有机结合,通过调节集蓄天然降水解决水资源的时空错位问题,实现雨水资源化。农业作为西北地区的用水大户,节水潜力非常大,应综合利用工程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以及管理节水技术,建立农业节水体系,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缓解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间的矛盾。
4.2.3应建立富有区域特色的城市绿化模式。
绿化作为城市综合环境素质的重要内容,城市现代化程度越高,绿化标准也应当越高,因而西北地区各城市纷纷模仿东部地区大搞绿地建设,但是大范围的绿地建设并不适合西北地区,绿地养护需要大量的水,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这无疑加剧了城市用水矛盾,且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烈,绿地并不能遮挡烈日,因此其生态效应大打折扣。基于特殊的区情,西北地区应选择一些节水的灌木、乔木进行绿化,形成富有西北地区特色的城市绿化模式。
参考文献:
[1]曲玮.梅肖冰.西北水资源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2,6: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