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42: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大学毕业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未来残酷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呢?作为刚进入大学一年的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以便于在以后的大学生涯中做好职业规划,有步骤、有意识地培养这些基本能力和素质,做到未雨绸缪。
一、社会适应能力
适者生存,不仅是自然法则,也是一项残酷的社会生存法则。简单地说就是适应社会赢得个体生存、进步、发展的一项基本生存能力。这项能力同时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的生存权利。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将来踏入社会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社会的问题,要适应社会的规范,也要适应社会的规则。在适应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谈到发展、改变的问题。这种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最直接、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忘掉自己的大学生身份,放下那种高高在上、高人一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俯下身虚心向别人请教,聆听别人的教诲,努力工作,在学习中不断发展自己。
二、决断能力
决断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任务某项工作的特殊能力。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充斥着诸多的机会和挑战,有些机会会一晃而过,这就需要个人具有这种决断能力,当机会来临时,能够当机立断,做出最佳决策,将机会抓在手中。那些社会成功人士大多具有这种良好的决断能力,把别人看来不是机会的机会牢牢抓在手中,然后运用自己的智慧最终取得成功。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要牢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三、良好的自我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个人能力的一面镜子,社会通过这面镜子对个人做出评价。因此,对于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自我表达的培养都至关重要。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要能说,二要能写。能够在公共场合准确、清晰无误、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意见、态度、要求;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规范地圆满完成各种文字材料的写作,这种能力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积极培养锻炼才能获得。
四、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培养这种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方面肩负着伟大的历史重任。当前在中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影子,没有很好地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强调统一性,忽略了大学生多样性的发展和培养。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应该尽一切努力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能力、意识和精神,创意性地完成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焦思维。
五、现代化信息搜寻能力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教授所说的“风险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充满了很多的变数,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1]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传媒技术的崛起,无疑加剧了信息的急剧爆炸。在这个信息高速膨胀的社会,面对眼花缭乱的信息,大学生的信息搜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努力“学会”而不是“学习”计算机技术,掌握利用计算机有效搜索所需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能力,自如地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
六、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中国人自古虽不缺团队合作意识,但并没有培养起真正的团队合作精神。中国的大学生大都喜欢单打独斗,缺乏必要的团队合作精神。而团队合作对社会的贡献率远远大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率。美国微软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的前七人智囊团之一的李开复先生特别强调了作为微软的精神之一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于微软集团崛起乃至超强所起的重要作用。[2]
七、职业素养能力
大学生毕业生除了要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具备一些基本素养,如任务执行、工作方法、时间管理、压力管理等基本的职业工作能力。这些能力是决定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否快速掌握必要的职业习惯和方法,更快地融入企业中去的关键能力。这些能力是企业衡量毕业生能否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快速进入职业角色,也是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选择与录取的关键因素。
八、组织管理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他 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3]
九、社交能力
人是社会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在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不可避免的与社会、与他人发生各种关系。大学生必然将走向社会,也必然会同社会上各种人打交道。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环境适应状况,而且还会极大地影响到他们事业的成败。在现代社会中,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一个人事业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
当然大学生就业必备的能力不仅仅是以上九项基本素质能力,应该认识到一个职场人士只具备这九项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社会所看中的是应聘者所具有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焦丽娟.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J].价值工程.2013(15)
就业能力即“可雇佣性”,对于大学生而言是获取工作和适应工作的能力,体现在结果上即被用人单位看中的概率以及获取优质工作机会的概率大小。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随着人才观念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发生转变,从最初的唯成绩论和唯名校论,到现在更加看中综合素质和实际个人能力。但普遍来看,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和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普遍存在学艺。大学教育中的专业课程学习,是大学生日后就业的重要依仗,用人单位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大学生在进入组织以后,能够将自身所学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出来,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连基本的计算机相关知识都掌握不牢固,就谈不上可靠完成组织安排的任务。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考核不够严格,上课缺勤、考试形式化等现象严重。当然,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以兴趣自学、综合发展为借口。
二是为人处事技巧缺少训练,情商普遍偏低。尽管大学环境相对社会和职场而言是纯粹的,同学之间不存在利益纠葛因此也无需过于钻营于为人处事。但大学教育阶段是个人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职场人的重要阶段,学生如果完全封闭于学校内部的单纯环境,缺少与外界的沟通和历练,那么在走上社会是必然缺乏为人处事的技巧,在很多社交和工作场合缺乏情商,对于当今社会的很多场景下,情商甚至比智商和能力更重要。
三是普遍缺乏创造性。我国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激烈的就业竞争以及生存竞争,在发达和欠发达地区都同样的激烈。城市经济聚集了区域内的优质资源和机会,但同样竞争也更加残酷。随着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高价值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很多大学生就业预期不断下降。此时国家提出的全民创业政策旨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能够在创业潮中脱颖而出的少之又少。同时在企业内部需要有创新思维,敢闯敢拼的新员工,但很多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早已禁锢,执行者占大多数,开疆拓土的创新人才可育可遇而不可求。
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创业教育虽然已经普遍开始实践,尤其是理工科类专业,能够与企业进行很好的合作。但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创业教育仍然较少,尤其是对于没有明确技术应用和资源依靠的大学生群体,如何进行定制化的创业教育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创新创业无论在学校教育还是在各行业发展中,从未像当下这样被普遍关注和推广,并能够有确切的途径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在西方国家已经很早就应用了,而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事物。在探索创业教育措施前,必须对创业教育的内涵以及其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形成科学的认知。
创业教育不等于学生创业,学生创业仅仅是创业教育的一种模式或结果,创业教育是利用创业的模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需求、组织资源、研究开发以及社会推广、社会活动的能力,并从中发现自身的优劣势以及兴趣爱好,进而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目标,提前做好人生规划。因此,创业教育的目标不是狭隘地为了实现创新技术或创新点的商业化,或者实现学生创业自就业。创业教育是普遍适用于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教育,是课堂专业知识以外的重要素质体能渠道,并且对学生社会性格和人生规划的塑造更有意义。创业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升就业匹配度。相比纯理论知识教育下的学生而言,创业教育下的大学生对自身的竞争力、能力模型、人生目标和发展规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因此学生在就业准备和选择时,必然对就业方向和就业单位有更加明确的筛选。因此学生就业期望和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更高,学生就业后换行业或换方向的概率会下降,有助于学生发展路径的优化;第二,综合素质大幅提升。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交际技巧以及情商都将有明显的提升,从而能够在企业招聘的各种考验中展现优势,更能快速融入团队和社会;第三,拓宽个人发展渠道。大学生走入社会后的发展往往取决于最初的选择,但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个人发展局限于就业于企业,可选性也就是在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间进行抉择。但对于个人成功和价值实现评价更加宽容的今天,大学生可以选择创业或者自由职业来确定今后的人生方向。因此,创业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提前思考和试验不同人生选择下的效果,从而从中寻找到更能契合自身兴趣爱好以及性格能力特点的发展方向和规划。
三、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创业教育融入传统大学教学计划中时,不是简单的以毕业生为目标群体,仅仅局限于大三、大四阶段,而应从大一入学起,甚至在入学前就开始进行引导和规划。本文认为具体的落地措施包括: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缺口 就业能力培养 责任分担
[作者简介]王莉(1975- ),女,湖南湘潭人,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教育。(河南 洛阳 47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2013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协同创新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869)和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河南省战略性新兴行业创新型技术人才的成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B45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71-03
当前,结构性失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核心问题。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是大学生产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正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就业能力缺口过大,使大学生就业出现“两难”现象,一方面是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禁要问: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缺口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是怎么出现的,问题的出现是偶然的吗?就业能力缺口过大是高校的问题,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呢?可不可以找到一个更开阔的思路来看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呢?笔者将从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个人责任分担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过大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人们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太大,其依据主要源于对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的调查。杨河清于2007年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显示,60%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的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武汉市人事局2006年调查发现,武汉地区企事业单位在当年有21.3%的岗位未招到合适大学生,有超过五成的企业对前去应聘的大学生不满意。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课题组2008年的调查显示,已毕业工作的大学生对所学知识评价不高,有40.1%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所学知识“很少部分有用”或“基本无用”。全球著名的咨询机构麦肯锡在2005年10月在一份题为《高素质大学生短缺,将有碍中国经济增长》研究报告中称,尽管中国毕业生人数很多,但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胜任外企工作的技能,而印度的比例为25%;由于中国毕业生的就业技能的缺乏,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这些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有较高期待,学生对自身所学评价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现阶段因为就业能力不足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过大的问题非常突出。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责任分担机制失衡
从被调查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态度来看,较多的人把就业能力不够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学校。诚然,学校的教育与培训肯定有值得深刻反思的地方。但是,如果一谈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就只能想到学校,那么这个想法未免太过简单。实际上,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劳动力市场中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有作为市场供方的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有作为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高等教育机构的问题;有作为市场需方(如企业)的问题;还有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如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支持);等等。在此借用湖南师范大学石鸥先生的一个比喻:如果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比作一辆马车,那么,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是拉动车子往前奔跑的四匹马,四方共同承载和共同负担。如果任何一方或几方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奔跑中的马车失去平衡甚至发生侧翻,这其实就是我们大学生出现就业能力缺口过大的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也是学校、政府和用人单位的共同责任,现阶段责任分担机制的失衡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府未建立明晰的就业能力国家框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获得就业和持续发展所需的就业能力在逐年提高,但我国却没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能力国家框架。因此,学校无法找到一个可参照的教学和培训指南,求职者无法进行就业能力的自我评价,人力资源专家也没有一个可以考查应聘者能力的依据,人才市场只扮演了一个“职业中介”的角色,没有很好地履行系统、清晰和完整传达市场需求信息的职能。
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就业能力置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整体国民素质提高的高度。比较突出的有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它们都根据本国劳动力市场特点提出了就业能力国家框架模型。美国劳工部成立了获得必要技能委员会(SCANS),由商业界、教育界和工业界的代表组成,负责调查当前和未来职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建立了国家职业信息网(O*NET)对外职业技能要求,以指导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澳大利亚政府在2002年出台《国家就业能力框架――未来的就业能力》报告,认定了8大就业技能,并明确提出就业能力框架要用在各个教育层次,用于指导学校开展教学和培训活动、指导求职者开发就业能力和指导招聘者评估求职者能力。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也在2000年《可就业技能2000+》报告,提出本国的就业能力框架,报告把就业能力分为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
(二)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落后
很多研究表明,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是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大学生在企业实习使他们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实际上我国很多单位不愿给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大学生通过实习提高就业能力无从谈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对多家已接受实习生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实习单位在回答是否愿意扩大实习生招收规模时,只有10%选择愿意,30%直言不愿意,高达60%回答有待考虑。
企业不愿接受实习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政策法规方面的原因。第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落后。目前,国内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缺什么人招什么人的救火状态,远没有做到根据企业战略发展制定前瞻性的人才发展规划。因此,企业不会主动地、有计划地接收大学生实习,不可能给大学生足够多检验和提高就业能力的机会;同时也不会主动构建企业或行业的用人标准。第二,目前国家政策法规对企业接收实习生支持不足。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在国家指令计划下接受高校学生实习。而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实习完全交由学校和企业之间运作。对于企业来说,接收学生实习可能会使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由于我国目前缺乏这类政策法规,企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三)高等学校不能快速响应社会需求变化
技术进步加快了产业调整与升级,改变着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这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培养劳动者的高等学校来说,其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实际脱节造成了就业能力缺口。
第一,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严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更需要的是应用型和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尤其在我国在产业结构转型期,大量需要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建设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第二,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理念存在问题。我国高校长期受到苏联凯洛夫教学思想的影响,课程理念大多遵从学科论,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学科论的理念影响下,老师在实施教学时,重理论轻实践,关心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而较少告诉学生如何在具体的工作任务情境下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第三,不重视职业发展教育。虽然学校也开展就业指导,但这些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对就业求职,如分析就业形势、收集提供用人单位岗位信息、传授写简历和面试求职技巧等,而职业规划咨询、个人职业选择等对个人发展性的指导非常少。
(四)学生个人培养学习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
大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方。其本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就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效果。一个人是否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否掌握了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是否具备基本的素质、能力和技能,是否学会向单位推荐和展示自己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能力获得和提升。如果一个学生是被动的、没有自信、缺乏足够的成就动机,也没有职业发展的目标追求,就算是学校教育水平再高、外在的就业环境再好,也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对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责任分担机制的思考
(一)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建设就业能力国家框架。国家有必要组织专家和行业人士,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与监测,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劳动力市场供需工作机制,提出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从业者的能力素质要求。另外,政府还需要建立起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充分运用网络等媒体,及时快捷地对外进行。
2.将就业能力国家框架体系纳入到国民教育培训体系中。高等教育机构负责按照能力框架中培养高级人才的能力要求来具体实施教育和培训。同时受教育者可以把这个能力框架作为对就业能力进行自我评价的标尺,从可更好地帮助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
3.加强对就业能力培养的政策支持。为了鼓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一些国家政府规定了对接收实习生企业的优惠政策。比如日本政府拨专款支持企业和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财政和税收等方面制定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德国和英国政府也有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实习的政策。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做法,对于接收学生参加实习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或立法,给予企业必要的补偿和支持,以提高企业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二)企业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共创共赢的理念
1.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重要职责。企业应当改变过去短视的看法,应当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提供参加实习锻炼的机会,为提高人才素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也是为自己的组织发展和人才储备提供机会。实习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企业也会了解到实习学生的真实情况,这对于企业和大学生而言是双赢的好事。
2.企业需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企业需要改变重视生产和销售,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的状态,而应该根据企业发展规划来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主动进行人才储备。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认真进行职业或岗位分析,研究不同职业和不同岗位的技能素质要求,制定岗位的能力标准和要求;同时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术进行人才评估和人才招聘。通过这些努力,还可以向社会和教育培训机构传递更为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
(三)进行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
对于承担着人力资源开发任务的高等教育来说,需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各种变化。如果教育教学机构无法快速响应社会需求变化,不能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那么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就会严重滞后于市场实际需求,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办学,实现高校与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无缝”对接,值得学校认真深入地思考。
1.实现高等学校科学分类定位,避免同质化倾向。每一所学校要认真思考自己的定位,是侧重于研究、教学或是服务社会。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能根据定位为社会培养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在国家就业能力框架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学校应当通过积极反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建立起与本校人才培养定位相一致的就业能力框架,并将其贯穿到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
2.进行课程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在国外有很多不同于学科论的课程开发模式,它们强调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围绕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课程。这些课程将学生带到具体的工作情境当中,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世界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对知识、能力、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水平,较好解决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3.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求职培训之外,还需要加大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多样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比如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社团活动等。这些活动学生参与性强,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和自觉地体验和了解社会,不断地提高自主意识,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丽玲.发达国家重视提高可就业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9-03-31.
[2]李岩,李志宏.强化实践环节考核提升实习教学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
[3]麦肯锡.中国缺乏高素质大学生有碍经济增长[N].经济参考报,2005-10-11.
[4]宋国学.就业能力开发的绩效衡量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宋国学.英国高校可雇佣性开发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7(11).
[6]石鸥.责任分担对学生负担和课程改革的影响[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2).
[7]王霆,曾湘泉.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9(1).
关键词:就业能力;大学生;社会学;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095-0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关系到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只有充分了解现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通过有效途径来弥补现有培养机制的不足。本文从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学专业的2015届、2014届两个年级的实地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入手,以期寻求粤西高校优化教育改革、提高就业能力的途径。
一、基本数据分析
选取的样本情况:选取社会学两个年级,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中2015届共65人,回收有效问卷43份,占66.15%;2014届共71人,回收有效问卷66份,占92.96%。问卷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对就业能力的了解程度、对自身的就业能力的评估和对学院的培养体系的评估三大部分。下面就从这三部分来分析基本数据。
(一)对就业能力的情况了解
“就业能力”一词作为专业术语,不仅是衡量在校大学生的就业优势所在,也体现在获取工作后的满意程度以及企业对其能力的肯定程度等方面。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分别有25.58%(2015届)和24.24%(2014届)的被调查者“从来没有听说过”就业能力一词;有41.86%(2015届)和42.42%(2014届)的被调查者“只是听说过”;有32.56%(2015届)和33.33%(2014届)的被调查者“了解一些”;没有调查者“很了解”。
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将其组成要素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差异性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在对“就业能力”的具体内容的认识中,被调查者对于“基础性能力”和“专业性能力”的认同度非常高,都在90%以上;对于“差异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认同度略低,处于80%的水平。
(二)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估
在提及“自身已经具备的能力”和“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的时候,两届的被调查者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2015届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能力”前五位分别为“责任感”(83.72%)、“为人诚信”(83.72%)、“学习能力”(79.07%)、“吃苦耐劳”(69.77%)和“思考解决问题能力”(69.77%)。而“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的前五位分别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93.02%)、“文字表达能力”(88.37%)、“分析判断能力”(83.72%)、“思考解决问题能力”(81.40%)和“沟通协调能力”(79.07%)。两种“能力”的交集点很少,因此83.72%的2015届学生认为“只具备了一些”相关的能力。
而被2014届学生推为前五位的“已经具备的能力”分别为“学习能力”(84.84%)、“文字表达能力”(77.27%)、“思考解决问题能力”(69.70%)、“团队合作精神”(68.19%)和“分析判断能力”(66.67%)。而“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的前五位分别为“分析判断能力”(75.76%)、“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74.24%)、“学习能力”(71.21%)、“沟通协调能力”(69.70%)和“思考解决问题能力”(66.67%)。两种“能力”的交集点明显提高,在经历了检验自身能力的大四实习阶段,2014届的被调查者的相关认识更加清晰,有25.76%的认为自身“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60.60%的认为“只具备了一些”相关的能力。
提及就业能力的获取渠道,被调查者都认同“学校专业培养机制”“个人的努力和兴趣”与“社会的磨炼”三种因素的结合。相比之下,2015届更看重“社会的磨炼”对于能力的培养。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学校专业培养机制”是获取能力的非重要渠道。
(三)对本专业现有的培养体系的评估
对于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的整体评价,2015届学生中74.42%认为“有一定的帮助”、18.60%的认为“几乎没有帮助”。2014届的有4.55%认为“有决定性的帮助”、68.18%的认为“有一定的帮助”、16.67%的认为“几乎没有帮助”。
涉及缺失哪些具体能力的培养,2015届认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决策能力”(55.81%)、“工作经验积累”(48.84%)、“文字表达能力”(48.84%)、“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39.53%)和“思考解决问题能力”(39.53%);2014届认为的前五名是“专业知识实践能力”(46.97%)、“思考解决问题能力”(45.45%)、“分析判断能力”(42.42%)、“工作经验积累”(36.36%)和“决策能力”(34.85%)。两届的被调查者有着惊人的相似,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经验积累”“决策能力”四个选项上有着一致性。
对于整体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两届的被调查者都将“培养个性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少”和“理论课较多,实践动手机会少”作为第一和第二选项。
在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通识性课程方面,被调查者将注意点集中在了就业形势较好的“经济类”和“管理类”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习之上。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大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认知欠缺
就业能力是衡量专业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标准,一直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和单纯的就业率不同,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挂钩,侧重的是大学生培养的整体方向和趋势。被调查者对于“就业能力”一词的陌生现状表明,专业大学生自身都没有意识到在大学中应该怎么主动培养自身全面发展的能力。
专业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一方面在短期内难以从高中的紧张的填鸭式教育中适应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另一方面深受社会风气影响而滋生的普遍浮躁冒进的情绪,使得许多专业大学生很难对自身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估以来改进,并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阻力。
(二)专业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欠缺
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被调查者认为“自身具备的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统一认为“只具备了一些”就业能力,就是专业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缺失的明证。
在“专业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问题中,被调查者的选项较为接近(“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入选),证明专业大学生对这些能力的重视程度,可以为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提供很好的借鉴。
(三)现存专业培养模式的不足显而易见
对于社会学专业的培养模式的评价,被调查者认为缺失的能力正是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首那些受到重视的能力。由此可见,现存的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专业培养模式原本应该是培养就业能力的重要渠道,但是实际上成为“社会的磨炼”和“个人的兴趣和努力”之后的非重要因素(见下图)。
三、解决对策
(一)加强专业大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认知力
就业能力大致分为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各自的侧重点不同。第一是基础性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口才能力、适应能力等,不是课堂上老师能够传授的,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和增值。第二是专业性能力,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体现。第三是差异性能力,倡导的是个性化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这是同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领悟能力、理解能力等)是分不开的。第四是社会适应能力,不仅包括毕业生对自身未来职业的期望与准备,也包括社会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要求。
就业能力的内容,不全是能在课堂上传授的,所以从专业大学生入学开始,就要系统地为大学生提供关于就业能力培养的观念,使大学生有的放矢地增强自身的能力。基础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需要大学生积极主动利用各种条件,在日常的大学生活中得以提升。
(二)为不同的年级量身定做特色的就业能力培养方案
大一刚入校,新生往往是好奇和适应的心理,一方面要适应从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的过渡、适应远离家乡独自住校的生活过渡,另一方面是对新的相对自由的大学学习、生活的好奇和自身的重新调整。这一时期,大学生的重心多在各种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这就要求专业培养计划能够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来增强基础性能力,有选择性地参加社团和集体活动,增强人际交往、口才、为人处世等能力,不仅能较好地完成从高中向大学的过渡时期,而且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助推力。
大二学年,大学生进入了一个充满迷惘和困惑的阶段。学生对大学学习的迷惘、对课外活动的重新反思、对自己未来的迷惘……这一时期需要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重新定位、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大二学年是通过专业课程和知识对大学生进行塑造的重要时期,是充分培养专业兴趣的关键阶段,专业大学生的分化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专业培养计划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量身定做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将高中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大一、大二两年是专业课程中理论课程的重要学习阶段,可以延续高中的学习激情,增强理论修养,为之后的专业学科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职体育教学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一、高职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1.高职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优势
高职体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实践性、集群性和互动性特征十分明显。它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为课程教学目标,同时还非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为开展高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状态、提高学生的体能,而且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进取精神等。所以,高职体育教学应该以大学生就业为教学导向,通过体育运动的开展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律能力、表达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从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2.职业教育要求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高职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体育教学应该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职业教育非常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但技能必须通过具体实际操作强化。而体育教学具备这样的教学特征,它和职业教学的教学过程存在很大的共性。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在理论上掌握投篮的动作要领,但是如果学生不通过具体的练习掌握投篮技术的话,那么无异于纸上谈兵。故高职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出于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殊性而言的。
3.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学生掌握就业能力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当今的大学生必须具备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许多用人单位除了强调大学生的知识技能之外,同样侧重于大学生是否具有健全的体魄、吃苦耐劳的精神、准时守纪的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等。而诸如此类的优秀品质,在日常体育教学中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
二、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根据高职体育教学注重技能培训的特征,可以树立一系列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一方面是自身气质的能力,比如自律能力、独立自主地能力、创造力等,另一方面是与人交往的能力,诸如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起来讲,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体育教学要树立培养大学生自律能力的目标
自律能力是指每个人严格约束自己、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一堂体育课的集合、整理队伍与点名环节中就能充分体现出一个大学生的自律能力。虽说大学教育相对其他阶段的教育会出现管理自由化的倾向,这样很多大学生养成懒散的不良习惯,然而具备良好的自律能力却是影响大学生未来就业与人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大学生培养自律能力。当学生上课迟到时,教师应该针对此事对学生进行自律问题的教育,指导学生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重视实践资源、懂得安排实践,具有实践观念等。
2.体育教学要树立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目标
为了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体育项目的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坚韧品质。其次,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经常采用一些团队竞赛、小组训练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意识到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自己应该如何与他人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取得成功。比如,体育课堂上可以开展小型的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及排球、羽毛球之类的团队比赛活动,还有集体跳大绳这样的娱乐项目等。
3.体育教学要树立培养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目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开展的活动量,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不良情绪、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往往能够提高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遇到困难或者感到内心有所压抑时,可以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此外,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还能通过跑步等体育训练培养出坚韧的品质和坚强的毅力,这样对于挫折的承受能力更强一些。以往的大量研究数据表明,目前的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能力较弱等,加之现在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很多人对自己的前途都感到担忧。所以,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学生;体育教学;就业能力
作为高职学职教育中的体育教学,它的实践性、集群性和互动性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职体育不仅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还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
一、高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促进作用
高职体育教学是高职教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向全体大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体育技能,增强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开展好高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学生体能和适应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培养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的作用。
高职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部分,也应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毕业生今后的就业和工作打下基础。职业教育具有特殊性,要求“知识+技能”,知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但技能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来强化,故职业教育需要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与体育教学的过程具有共性。体育教学具有特殊性,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在理论上掌握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必须通过练习来掌握动作要领。比如学生记住了篮球投篮动作要领,倘若并不通过练习,就不会投篮,更谈不上准确度。因此,培养大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其生理、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是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功能。许多用人单位都把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准时守纪、团队协作、社会适应能力强,技能过硬作为招聘人才的首选条件。而诸如此类的素质,很大程度需要依赖体育教学来培育。
二、体育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的执行过程,作为一名在校高职学生,要注重自身多种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注重自律能力,还有自立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育人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等等。通过各种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竞争强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1.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
自律能力就是指能否严格约束自己的能力。从一堂的体育课集合、整理队伍、点名都能体现一个学生的自律能力。读大学不同于读中学,在中学时期,班主任管理得较紧、较严、较细;而在大学,可以说完全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学生上课迟到,教师就应针对此事对其进行自律问题的教育,主要是强调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要重视时间资源,懂得安排时间,具有时间观念。这看似小事,却能够影响到今后就业工作等问题,通过体育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自律能力的培养。
2.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生理适应能力的培养
生理适应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学校和当地气候水土的适应以及季节变化引起的一些流行性疾病的综合抵抗能力。通过体育教学课程,向学生传授体育项目中规范的动作技术,能够使学生了解有关的健康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重视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传授科学“强身健体”方法,还具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效益。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体魄,不但在就业工作方面可持续化,同时在工作上还附有娱乐性。学生学会劳逸结合,调节好工作与休闲活动的日常分配,这与就业工作有着紧密联系。
3.体育教学中对表达能力的培养
表达能力是指以口头与身体动作技术的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的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来说,这种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必须加强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大学生的动作与思考,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踊跃发言,不放弃锻炼机会,在教学中做到师生互动,学生的口头与肢体表达能力一定会增强。表达能力强,体育项目的技术练习就能熟练掌握,学生也敢于在众多同学前示范动作,这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提高的一种表达能力,走上社会也可成为一种竞争力。
4.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要使学生具有竞争意识,并且加以重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项目的组织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通过竞赛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有一种胜不骄、败不馁,永不放弃的精神。今后,学生若仍能够重视竞争意识,发扬这种精神,在社会上就会有所作为。
体育教学活动要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竞赛能够激励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意识到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间的相互影响,使学生能够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助才能取得胜利成果,让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在今后就业工作中,学生的个人和团队合作能力,都能为企业做出更大的成绩,也能使其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5.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
通过体育教学能够改善学生心理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总体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相比较来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对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的认同比例远远大于不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对帮助提高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有着相当明显的效果。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意志薄弱,承受挫折能力差,加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对自己的前途问题越发不容乐观,导致一些大学生有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因此,我国大学校园在加强心理卫生和挫折教育的宣传密度的同时还应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以促进心理健康,同时也能使失败者提高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心理适应能力包含着运动心理负荷,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完美个性的必要条件。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完美发展,就必须让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心理负荷,两者同步发生、同步进行,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运动生理负荷和不同运动心理负荷相伴随的特点来发展心理素质与个性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身体练习,合理协调运动生理,心理负荷,以便在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健身的同时,取得理想的育心效果。
通过体育教学组织竞赛,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意志品质,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适应性心理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就业能力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难问题愈发突出,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用“两旺两难”来描述,“两旺”是指毕业生的供应量旺盛和毕业生的需求量旺盛。“两难”是指用人单位招聘理想的毕业生难和毕业生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难。即形成了“大学生毕业找不到自己满意的的工作,企业也招聘不到适合自己的人才”的“就业鸿沟”。要跨越这条“就业鸿沟”,既要分析我国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又要分析大学生自身就业难的原因。首先,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企业究竟需要什么养的人才?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他们招聘的主要依据是看重大学生具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综合素质,而将其在校的专业和学习成绩作为辅助,注重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社团活动经验、社会实践经验及企业实习经验等社会实践活动,从中观察是否符合本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此外,企业还关注大学生是否拥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其次,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自身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就业能力低。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实践活动角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调整过高的就业期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了就业能力,从而实现了大学生就业。
二、文献综述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有停止倒退的现象,但总的来说是对自身不断完善、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作为当代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灵活性、规范性的新时期特点。国内许多学者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进行深入研究。王小云等(2005)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中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分为: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卫“三下乡”活动,环境保护活动,公益劳动,课外科技和创业活动,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挂职锻炼,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考察,社会服务等等。通过对现有的文献的梳理总结,本文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区分为校园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实践活动、社会实习兼职活动四类。
(二)就业能力的内涵
学者关于就业能力的内涵,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定论。本文总结了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Fugate(2008)从就业过程所体现的素质来理解,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职业准备期间和实现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大学生首次获得就业、持续就业、从校园到企业实现角色转换和培养新的就业能力,这些能力依靠其自身拥有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经验、责任心、态度等等,以及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为企业创造价值。就业能力为大学生的成功就业提供了可能性,是大学生实现就业所必须具有的能力,与大学生快速实现就业息息相关。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能够满足组织的需要,具备学习能力,并且能持续积蓄力量,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的且受到个体社会实践经历、社会环境影响的综合素质体现。此外,就业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的。
三、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越来也明显,也促使国内外不少学者将其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联系起来。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是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一种好的方式,可以增加工作机会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此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升就业能力和促进就业一种有效的方式。王莉等(2012)借助SEM结构方程和方法探讨了大学生社团经验中能力态度、组织适应、人际领导、技能学习四个方面与就业力的相关性,通过有效的参加社团活动,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领导能力和就业能力,又进一步拓宽了就业的渠道。Felicity et al(2013)研究发现护士在校期间通过参加有报酬的兼职(实习),真正的认识和了解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具有的角色认知和实践技能,对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实践水平和自信心有显著的作用。而学习到的临床经验,加速了使学生转变为真正的护理工作者的角色,提升护士人员的就业适应能力。所以说,大学生参加实习能够学到新的技能,运用和掌握这些新的技能,从而为将来自身就业增加筹码。此外,有些实习生被要求做不同的工作任务是为了学到新的不同技能,让他们知道如何同时执行多个任务,进而能从学生角色转换到工作人角色,从而提高了自身能够处理轻重缓急工作的应变能力和就业能力。可以说,社会实践活动既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就业能力,同时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优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本质上是在个体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作为大学生外部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深入的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提前熟悉目前的就业环境,而且有利于他们将来正式就业。综上所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创造多样化的情境,并能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一定的心得和体会,而这些心得和体会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直接影响。
四、优化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一、调整社会实践活动的设置目标,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目标设置过程中,对于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就业能力没有从多个方面来考虑,降低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水平,制定略高于大学生的现有水平且是他有能力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二、形成考评机制,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组织社会实践中建立考评标准和奖励制度,将培养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量化,从而体现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三、高校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引导,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不仅应提供多样化、丰富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应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通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避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盲目性。
五、小结与展望
本研究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来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能力的影响,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与措施,为政府、高校、企业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本文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关系只是做了文献综述和梳理,存在的不足是,缺乏实证的分析,这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北京[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Fugate,M.A.J. Kinicki. A Dispositional Approach to Employability: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and Test of Implications for Employee Reactions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 [J].Journal of Occup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8(03).
[3]王莉,林欢欢,杜瑶.基于SEM的大学生社团经验与就业力相关性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4]Felicity H,Hugh P M,Sinead K.A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students nurse working part time as a health care assistant[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3(08).
[关键词]高校 政治理论课 就业能力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国十分关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除了受国内外就业形势严峻整体状况影响外,高校教学偏理论、轻实践,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难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方面素质及能力等等,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应该尽快开展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就业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主要开设的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以及形势与政策课。其中,思想品德修养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新生刚入学,面临从中学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转变,所以,在这两门课的教学中应尽快培养学生适合大学的学习方法;如出了课堂学习外,应及时预留课外作业,一方面锻炼学生自觉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作业内容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利用一定时间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到讲台前发言或演讲,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及在众人面前敢于表现自己的勇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可以多开展几次“答疑式”教学,让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疑难问题得到解答,这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的国情,正确认识中国的现实社会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课时最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二期间开设,除了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开展上述教学外,重点应强化实践教学,利用实践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门对自己感兴趣热点问题作社会调查,回来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作汇报发言,通过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素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原理课程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大二学生的自身素质完全适合开展讨论、辩论课教学,让学生在这类教学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思辨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同时在辩论中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所以,在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中,应尽量多安排几次这类教学,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得到锻炼。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形势教育和了解在大学生在校期间一直开设,最好的方式便是专题讲座教学。通过对专题的系统讲解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整体知识和意义,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当今国内外形势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要有点到面,由国内联系到国外的整体思维习惯,使学生考虑问题不至于太狭隘、片面,教育学生胸怀天下、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