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文化的统一

经济文化的统一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42: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文化的统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文化的统一

第1篇

>> 意识与意志的同一:法律精神的文化与逻辑结构 意识流里的同一性 法律内外在面向的逻辑结构 生存意识与精神文化的和谐统一 冲突的张力与同一的意蕴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 全球化与场域精神:麦当劳在东亚城市的“文化定制”逻辑 “铁血宰相”俾斯麦与德意志的统一 试论法律意识与战斗精神的关系 论林徽因、宗璞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同一性 论自我中的意识与自由意志的关系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与交往关系的解读 论意志品质与战术意识在排球运动中的培养 浅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对我国的启示 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如何培养高中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意识、意志与能力 海报设计中的文化差异性与同一性 法律变革的逻辑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爱与意志》的追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最后访问时间:2012-9-10.

[1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4]死刑不是灵丹妙药,民意不能替代法官审判[N].南方周末,2011-7-15.

[15]高仰光.马克斯·韦伯与当代中国人的法律信仰[J].比较法研究,2011,(3).

The Unity of Consciousness and Will: The Culture and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Law Spirit

ZHANG Qi-jiang

(Institute of Ethic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Hunan, China)

第2篇

1 环境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概述

中国,一个文明古国,文明底蕴特别的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指的是一些意象的范畴,例如绘画、服装、建筑上的意象。打造出属于自己本土文明繁衍出来的建筑环境概念和形式来就是把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与现代艺术设计完美融合,中国传统的道家和儒家思想讲究和谐统一,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也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范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对于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来说,需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的结合,完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上的建构,做到本质思想与建筑技术的完美契合,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 现代环境设计艺术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领域不是盲目的崇拜西方的设计,而是要从本民族的文化根源中寻找代表性文化形态语言元素。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拥有属于自身的建筑理念,而古老的文化则必须积极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理念相结合,本土的民族作品才能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中运用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广泛,其运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用形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直接应用传统图形,主要是把传统的文化元素重新依附在一个崭新的载体上,从而为其重新设定的一种视觉语言环境,原有的图形信息能继续发挥。这种直接的使用是一种重新整合的概念,也是一种积极的创造和表现,它需要考虑的是具体的工艺和载体相适应的材质与环境等等一系列因素的配合,只有采用最恰当的组合才能把图形的价值增大,才能把独特的韵味表现出来。比如在上海的经贸大厦,这是一个1958年的建筑物,它不是由中国人设计的,但是中国人觉得这个建筑物很亲切,后来问到设计师,他们认为我们的建筑就是来自于你们中国的唐代大燕塔的结构的启发,所以才设计出这样一个用钢铁和玻璃塑造的大厦。

2.2 用意

在中国古代建筑和室内艺术装潢当中,人们总是习惯使用较多含蓄的呈现手法来传情达意,从建筑外部的形态设计到室内外的空间布局,要选择合适的文化图案和陈设,让这些特定的环境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的环境设计艺术称这些手法为隐喻。现代的环境设计艺术中的隐喻,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环境构成元素和组成方式来表达环境本体以外的精神,比如文化的内涵、寓意、价值取向等较高层次的文化信息等。

2.3 形神并举

要用全新的现代的审美视点去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传其“神”并能延其“意”,让传统的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到发展和更新。比如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应用就是“形神并举”最好的表现。能将诗词落实为具体环境设计艺术,使环境设计艺术更加富诗情画意,这种将精神构想实现于现实的三维空间的设计艺术就如同实现美梦一般的极具魅力。

世界华人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出生在苏州,2006年他在他老家设计了著名的苏州博物馆。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是绝对有传统的东西,但又绝对是有现代审美概念 从这个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构成的应用。是一个博物馆内部的情境,尤其是他设计的庭院,充满着中国的情调,他是用的好几层石板做成的这样山水的组合,非常漂亮。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传统的元素,就很自然的流露在他的设计里面,这就是一个古代的山水画卷,形神并举。

3 加强中国的传统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3.1 吸取传统的文化哲学思想精髓融入现代观念构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理想

我国是有丰富文化的传统文明古国。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集儒、道、佛之大成,并对周围的国家和地区的思想观念影响极大。

我国的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崇尚“仁义”与“礼乐”, 提倡调和持中,注重家庭伦理。“天人合一”是哲学和美学的完美结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张人与自然需要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共存关系,讲究审美主体与客体的默契和形式内容之间的和谐,重人情、重表现、重感受、重意境,以美为最高的准则,怡情于志,强调美、善之间的结合,重视审美的认识和教化的作用,求“气韵生动”即“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韵外之致 ,深深地渗透到中国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独特中国文化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在我国传统的审美系统中,禅宗的意识有其极重要的地位。我国的禅宗,是渗入了浓烈的审美成分的,是具有深厚的审美追求的内涵的,是成为审美追求的创构,培养了设计师独特的审美观,因而,就形成了“禅意”风格的当代众多设计艺术流派。

参考文献

[1]于蕾.谈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2]邓庆尧.环境艺术设计[M].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

[3]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河南美术出版,1999.

第3篇

关键词:现代艺术;环境设计;环境艺术;传统文化

1引言

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还比较短暂,但是其发展势头却呈现的十分迅猛,其中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非常明显,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艺术,但是更多的是它更偏“西化”或者“伪东方化”作品,部分设计师并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剖析分析,断章取义,设计出的一些作品较为肤浅。所以,在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中,怎样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怎样设计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环境艺术作品是最为首要的问题。

2概述

2.1简述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指巧妙运用于建筑、服装、音乐等方面的突出传统文化精神的意象构成,以及彰显民族特征的符号、风俗习惯以及形象。此外还包括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体现民族精髓的文化元素。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将环境内涵与设计理念有机整合表达出来的艺术形式,也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强调艺术理念与环境相融合,并通过光影色彩、空间体型等造型语言呈现出来,以强化基于环境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念,更好地彰显别样的艺术形式。像现代作品中,室外设计、景观园林、城市规划等均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典型表现。

2.2应用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十分深厚,中国的传统文化悠远留长。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中有着尤为积极的意义。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够使得环境艺术的设计风格与众不同,有着十分独特的价值观体现。传统文化的运用为环境艺术设计增添了活力。在设计的具体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体现在民族特色上的则更加突出,其能够更好的展现民族优秀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有着很好的推动效用。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整合传统文化元素还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和谐性。在传统文化的应用下,设计作品可以在文化遗产中得到充分强化,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不只有这样,现代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含蓄设计,更能充分表现出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内涵,还能够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体现出来。

2.3应用局限性

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设计理念是西方现代主义,使得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多的偏向于西方现代风格,在审美观念上也在很大程度上趋向于西化,这也使得部门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限制于思想环境。同时,在现代科技和快餐式文化占据主流的今天,很所任对于传统文化都缺乏认知,这就造成了诸多文化遗产销声匿迹的场面出现,而一些新一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师更为喜欢追求“高、大、上”的设计效果,在思想创新上与传统文化相背离,不能认识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这也就使得传统文化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阻碍。

3表现形式

3.1情感表达

将思想以实物为载体表现出来即为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常常会在房屋院落上运用图案及物品陈列形式来表达情感,并且这种委婉的情感表现方式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也非常受重视,设计师在设计工作中会参考本地的风土人情,将当地文化元素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去,以此抒情。

3.2图形表达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直接将图形在平面作品上运用,将更直观的作品意义表达出来,这种直接的运用,体现了整合、创新的理念,创造一个积极的方向,它能够与周边的现代环境相融合,使现代环境更具备深刻内涵。例如,沈阳北站的方圆大厦,正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合进了中国古代的货币图案,一方面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另一方面,又将人们眼中的传统文化及现代环境艺术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姿态。

3.3神形并举

想要将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神形并举真正实现,必须要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度剖析,并结合现代的审美角度,运用现代的艺术手段来进行创新,给传统文化一个文明传承的空间,也让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彰显其诗情画意,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偎相依。

4传统文化的展现途径

4.1结合时代精神,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传统文化元素加以运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需要结合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流行的趋势。也就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必须要要结合时代精神,为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注入新鲜血液,要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紧密的结合,符合现代的创新理念,这对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理念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到一起,从而进行高质量的作品设计。在这里我们以最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建筑——苏州博物馆为例。这座博物馆的设计者贝律铭先生秉承“中而新,苏而新”以及“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建筑设计理念为自己故乡设计了苏州博物馆。首先在这座博物馆的外形色彩上和材料的色彩运用上,并没有标新立异,而是选择和周围的建筑物一致,保持了本土的文化特征,将苏州传统的东西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演绎出来,同时也表达了设计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次,贝律铭先生在设计上使用了“留白”的手法,这种方式让整座博物馆从远处看去非常的明亮,那些勾勒着白墙的深灰色框架和屋顶同周边的苏州传统居民楼交相呼应与融合,使黑、白、灰三种色彩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再加上一抹青绿色的竹林色,正符合江南水乡建筑特点。

4.2创新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设计者能够从传统文化元素中加工合适的元素应用于设计,但同时也要求设计者敢于尝试、思维活跃并勇于创新,这样才能给予传统文化元素新的表达。如上海经贸大厦的设计,设计者结合传统“塔形”构造融入于现代设计中,概括了塔形结构特点,且塔檐重叠有序,整体宏伟壮观,这其中就涉及了元素的创新,在传统元素的整合下使塔形元素与现代设计在力学、美学等角度中不冲突,并呈现出创新特点的和谐美。创新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源泉与动力。设计者应树立创新意识,将传统文化元素中涉及的创新因素融入到现代设计,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冲击效应,创造富有历史文化特征的现代创新作品。这样不仅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秉承了创新精神,并以艺术形式得到呈现,能够更好地推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现实意义。

5结束语

总体来看,要想使得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良好高效的发展,就要充分科学的运用传统文化,只有综合各个方面进行考量,将传统文化有效应用,并与实际的设计目标相切合,准确的表达出设计师的意图,就能够达到设计优化的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层面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传统文化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希望在实际的发展中能够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苏一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8).

[2]李洁,彭重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0(16):115-116.

[3]钱万成.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我国传统元素的应用[J].电影评介,2012(21):104-105.

第4篇

所谓泛经济主义,乃是指那种视人的一切行为为经济行为,以经济发展为根本,以经济效益或效率为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奉市场化规则为圭臬的一种全社会流行的理念与实践的规则。虽然事实上从未有一位学者自称为经济主义学说,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声称完全实行经济主义的意识形态,但事实上“经济主义是渗透于现代文化(广义的文化)各个层面的意识形态,是最深入人心的‘硬道理’。”[2]当前中国大众社会文化的现实,恰恰流行着一种泛经济主义的价值观,社会政策也多是不同经济利益群体博弈的结果。

一、泛经济主义冲击下教师职业地位变化而引起身份认同危机

一个社会群体或职业人群在社会中的地位高低,一般认为可以从社会声望、财富及权威三个维度进行衡量。社会地位虽然与其经济收入的多少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获得的社会声望的高低。在中国,社会声望的获得与个人在社会群体组织中的身份固然有关,但更取决于从事该职业群体成员行为与主流社会理想追求的目标和大众文化的认知之间的一致性如何。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崇尚非物质利益的政治、道德等为核心的,泛政治主义、泛道德主义长期以来是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民间社会与国家主导的理想价值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但在对道德、精神等价值的崇奉上,民间社会和国家意识形态在某些方面却达到了高度一致。追求物质享受被视为可耻,而精神境界则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学校被视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工具,作为传播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的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

如果说泛政治主义意识形态的流行,使教育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同样泛经济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不仅颠覆了整个社会传统的信仰体系,使人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同样也使以育人为职业的教师的声望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经济主义对教师职业地位的作用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发生影响。

直接的作用便是在影响社会地位高低的权力、经济、道德诸因素中,经济的比重加大,经济收入甚至成为民间社会乃至政府衡量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经济地位也直接决定着社会地位的升降。教育工作的性质,使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在整个社会阶层中排名永远不可能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根据许多社会学研究者的调查,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声望排名远高于一般的私营业主和蓝领工人。[3]问题是为何中小学教师的怨恨心态较比其声望排名低的工人、农民大,发生职业倦怠的几率也大?事实上,基础教育实行绩效考核之后,收入已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然而这并未从根本上激发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也未消除其职业倦怠的现象。美国学者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对于知识分子的一段分析颇有启示:“知识分子觉得他们是最有价值的人,为社会做出了最大的贡献,社会理应根据他们的价值和贡献给予相应的回报。”[4]当整个社会呈现出极为现实的经济主义文化,知识分子将永远没有幸福感。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的社会文化不仅仅是在经济收入上给教师带来了压力,最为关键的是社会文化取向在精神上给予年轻人以挫折。因为在现今经济主义的环境下,安于现状的年轻人甚至可能被同龄人视为平庸的代名词。

如果说成为“成功人士”只是部分人的梦想,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影响尚不大的话,那么间接的作用便是指社会经济主义氛围的形成导致教师精神寄托的消失。在泛经济主义的社会文化场域中,一方面所有人可以被还原为经济动物,似乎一切都可以“物”的价值或利润予以衡量,任何高尚精神的追求均被消解、取笑。对向以精神贵族自居的教师而言,其神圣性的地位也正在被消解。教师如果在与社会群体中的其他成员的接触过程中,再以为国家培养人才为遁词时,似乎不再有效;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主义文化的形成,教师群体成员一改传统羞于言利的中国传统文人的特点,而对物质利益的争取也不再忌言。当然在社会其他成员均倡导市场法则的同时,却要求教师群体必须依然信守道德法则,就会造成教师在心理上对自己职业的不满与后悔,对自己教书育人的身份认同产生危机,职业倦怠现象亦由此而生。

二、教育经济主义下学校属性的模糊与教师角色的激烈冲突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类的口号或行动常常见诸中央或地方各种媒体,“恭喜发财”一类与个人切身物质利益相关的话题成为民众普遍流行的问候语。这种社会文化的变化,标志着长期被压抑的民间经济意识的复苏以及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强力引入的决心,使中国迅速从一个基于传统非物质因素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社会,转型到一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这不仅带来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颠覆了传统的泛政治化社会中权力等级秩序以及对个性和个人物质享受的忽视,同时也使原有的精神信仰体系在这种新的经济文化中被消解。

经济主义的猖行,使教育的经济功能被极力放大。“教育产业化”之类的教育经济主义的流行,教育属性是“公益性”抑或“私益性”之类问题被反复争论,使教育一方面与经济接轨,改变中国教育仅仅成为身份象征的传统,使教育更多地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工具;但另一方面,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为弥补经费短缺,往往会出现围绕学校创收、经营、转制、收费、产权等方面,以增长效益和提升效率为主要追求的教育改革。权学交易、钱学交易、招生腐败、学术腐败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益性和公正性。这一教育发展的现实,使公众对教育的评价降至最低点,教育在舆论和民意中成为“暴利行业”和“腐败重地”。不仅使学校长期以来树立的公益、公正、清廉的形象遭到普遍质疑乃至完全颠覆,而且导致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认识变得模糊。愿意付出更多的金钱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被认为是符合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的合理行为。

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给教师带来较为稳定的收入,而且由于他们认定该职业一方面可以使自己能够在与比自己年轻一代的无私交往中感受到快乐,同时教师通过自己的工作使年轻一代从无知到有知,为社会培养了有用的人才,因而使自己常常能够在良好的职业成就感和职业的神圣感中找到慰藉。然而,在教育经济主义社会文化下,传统学校教育拥有的那种“清高”被嘲笑,教育职业不再能享受到“崇高”(尽管可能只是理论上、精神上的)的待遇,教育部门与社会其他机构和组织一样,只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部门而已。尤其是家长和学生动辄以“消费者自居”,学校常常以“学生乃我们的衣食父母”为训诫,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早已荡然无存。对于教师职业,不仅社会普通民众常常以一种鄙视的“商业人”视之,教师们对自己的教育者角色也常常发生困惑:教师到底是教书育人的教育者,还是知识的贩卖者?教师将自己的职业仅仅看作是一个获取报酬的饭碗而已,一旦感觉到这个“饭碗”所获得的收益与付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们往往会使自己处于一种无激情的状态之下工作。而当社会大多数成员均可按照市场法则行事,却唯独要求教师等少数群体成员必须要有牺牲精神时,这种怨恨情绪更是油然而生。

三、经济效率崇拜下巨型学校的形成与教师团体认知的减弱

泛经济主义渗透社会文化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全社会个体与机构对金钱的崇拜和对经济效率最大化的追求。优化组合、注重办学的规模和效益等侧重于“经济成本”降低等一系列举措成为学校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政府拨付的教育经费与教师编制有着直接的关系。换言之,当编制一定时,招生人数的多寡直接决定着学校运行成本的高低和学校效益的大小。招生越多,当然学校的经费也就越宽裕。因此,有的地方政府甚至默许学校通过扩招来解决经费问题,而某些学校尤其是某些“热门”学校,热衷于办校中校、招议价生,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同年级的平行班级有的达到三、四十个,而班级人数有的小学多达80余人。

对于学校的巨型化给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研究者多从教学质量的影响出发。事实上,教师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归属感的降低和职业倦怠的形成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这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态的状况。这种影响可以从作为被管理者的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断裂之中表现出来。

在巨型学校中,全校教职工人数一般在300人以上,为此学校在组织机构上建立了科层化制度,有的学校在学校管理者之下还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在这个人数众多的学校团体中,个体之间相互交往的频次受到极大影响,特别是教师与学校最高管理层之间的直接交往更少,而“团体之成,端赖个人间意识的交通……聚群盲于暗室,虽接近而无交通,有目者若熟视无睹,则彼此间意识亦不能通,二者均不得成为团体”[5]。当群体中人与人尤其是组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往较弱乃至断裂之后,群体成员之间的归属感便被削弱。

与此同时,教师在与人数众多的学生群体的交往过程中,由于疲于应付课堂秩序的整治,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往频次也会急剧减少。一旦教师与学生的交往难以深入,教师就不可能融入学生群体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就难以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和对话,教师在学生群体中也就难以实现自己的成就感。

四、经济管理模式下校长非人文化管理方式对教师成就感的降低

在泛经济主义的影响下,经济管理模式曾被视为一切社会管理的“圭臬”,政府的管理模式也开始从意识形态(尤其是非理性的意识形态)治国转型到利益治国。学校作为社会组织系统的一部分,也在管理模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

对于学校政策或措施的制定者、决策者而言,如何提高学校对社会的吸引力,为学校增值创收,是体现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事实上,教育管理者对于升学率的追求,乃是因为看到它是关乎学校生存、发展的重大事情。只有升学率高了,报考的学生才会增多,接受学生的费用也才会增多,当然也可由此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生活与工作的条件。将经济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引入学校管理之中,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因此,在中国当下的中小学中,与升学相关的学科教师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具有较大的话语权,他们晋升的机会也远远大于音、体、美的教师。

当前中小学对教师管理上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通过对教师工作的定量化考核而予以评价,并将其与教师的物质报酬直接挂钩。对于校方管理者而言,教师与其他社会群体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不实施严格的管理,势必会导致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懈怠,影响教学质量,引起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不满。有效管理的方法莫过于管理措施的规范化、数据化、经济化。

然而,大多数教师在内心并不认可校方的管理方法。各教师出于不同的目的和立场,反复强调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过于定性化的评价将抹杀教师教育教学的个性特色,否定教师们的专业立场,同时也是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为了学校的经济利益,甚至害怕得罪家长而不惜牺牲教师利益和尊严的做法,更是使教育者无法开展工作。事实上,尽管由于学校管理者的权力,使教师并不公开反抗校长等管理者的指示,教师工作的激情亦将不再。

总而言之,如果校长们不能让教师有尊严地工作,教师自身又不能自尊自强,那么,想要使学校之内的教师消除职业倦怠,让学校之外的社会人士尊重教师,尊重教师从事的事业,那只能是一种奢望。

【参考文献】

[1][日]作田启一.价值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卢风.经济主义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4(7).

[3]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2).

[4][美]罗伯特·诺齐克.苏格拉底的困惑[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2).

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景观;艺术设计;运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及文明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再只看中其具有原创的形式之美,也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历史产物。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元素更多地被运用到景观的设计中,传统文化被赋予一种运用性的文化意义。尤其对景观设计来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元素在软件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并提高了运用的速度和效益,设计的图像也更具有真实性和标准化。为设计实现创意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在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时一定要意识到,元素的任意性本质的最主要的价值就在于要不断打破既定的惯常审美思维方式, 要充分运用元素的内在含义,不断深化认识,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不同的景观空间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提升它的利用价值。

1传统文化元素在景观艺术设计的价值

传统文化元素是传统设计文化的产物,是过去人们在改造社会、创造文明的结果。在传统的节日中,人们往往会利用各种活动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理想与愿望。例如,从春节到元宵,民间流行舞龙、舞狮、舞花灯等活动来表达人们对往年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的期盼, 同时也展现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 这些传统流行文化的视觉形式和语言要素,如造型、色彩、叙事和隐喻的手法仍然被今天的设计师所效法。节日的庆典,活动的欢聚,时刻激励着人们,让人们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对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和向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得以传承、延伸和发展,自然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它是设计师根据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要求不断地总结运用,并且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创造。想要掌握传统文化元素是否具备可创性,需要在对传统文化充分理解和认真选择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以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和设计原理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造型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发挥,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文化元素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以表达设计理念和设计趣味,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象和文化价值。在景观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为创意元素,可以在完成设计主题的同时传达出具有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富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视觉空间,是抽象语言、几何图形无法比拟和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室内设计作品在国际的大环境中交流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形态与意义,在世界文化的交汇中更能显示一个悠久历史民族的特点,更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独有的魅力。

2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体现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作为我国传统艺术花圃中的一枝奇葩,同诗词文学、戏曲、绘画等其他艺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观念新材料的产生,现代园林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越来越多。中国园林建筑在处理建筑、人、环境的关系时,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园林建筑强调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调和统一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贝聿铭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虽然用的是现代的材料,但是充分考虑到周边的环境,运用苏州的传统文化元素来建造。馆中的景观由一个主庭院和若干个小庭院组成,布局精巧,在这里假山片石、鹅卵石小路、小桥流水、竹林和八角凉亭等无处不透露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粉墙上的假山像是“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巧妙的结合,使之看起来就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水墨山水。馆内的花窗也运用了传统元素手法和现代材料结合,其妙处在于以空寓虚、避外隐内、借物寄实。苏州博物馆也属于民居建筑,在这类建筑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常用的元素有窗、门、台基等,它们通过各种纹样和图案的方式来展示它丰富的视觉效果,其中以窗的形式最为多样,包括漏窗、滥窗、直权窗等,在中国的建筑中窗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这样的窗在设计中被抽象出来,应用于景观中,虚实搭配,美轮美。馆内大堂北侧设有平台,两面墙上有“六方式”花窗,将凉亭美景纳入眼帘,在西廊也设有这样的花窗,让人们在走路的同时也欣赏庭院的美景,透过这些花窗欣赏院内的风景竹林、树木亭院,营造出一种让人探幽的意境。人们穿梭在其中,移步换景,内外眺望,就此营造出一个传统文化的氛围。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花圃中的一枝奇葩,园林和其他艺术,诸如诗词绘画、图案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非常多,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观念和新材料的产生,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也有了很多的继承和发扬。

3.1诗词在现代景观设计的运用

我国园林首先离不开诗词,它那充满诗情的意境,它那如画的风景,常常通过文字的勾、勒而表现得更加明显。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的景观设计采用中国江南园林风格,造型以及表面覆以叠篆文字的构思,将无数中国人对于世博会的憧憬和梦想寄托在了独特的建筑语言之中。

3.2绘画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绘画讲究构图布局,构图直接影响到最终意境传达的成败,传统园林的布局受山水画的影响较深。在现代景观布局中也存在传统绘画思想的影子。深圳万科第五园虽是住宅小区,但其设计理念非常优秀,万科第五园的身上有徽派建筑元素和晋派建筑元素的影子。但是,它并没有简单地复古和照搬,而是将传统与现代很好地嫁接和结合,万科第五园的白墙长短相异、高低不同、虚实有别,与山石、林木、屋宇构建在一起,布局中考虑曲折变化,利用绘画思想在一开一合之中。一面展开景物,一面考虑日和收合。其开合错交的空间也处理的复杂多变,即富有韵律美感和明朗的结构又富有现代气息,其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比较成功的。

3.3图案纹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无一不渗透着图案的魅力。图案艺术的产生、发展与运用是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万科第五园中的喷水池造型利用传统的中国图案“回形纹”取得直中见曲的对比效果,这种由内而外的“渐增”生长模式与水纹一圈圈扩散的生活经验取得了本质的对应性,曲折的造型使水池与水体软硬互衬、合二为一,显得意味深长。

第6篇

关键词:南京;乡村文化;政府供给;市场供给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化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支持乡村发展”等话语成为中央政府政策制定及地方政府实践中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其《决议》又阐述了“文化建设”及“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与战略举措,将“城乡文化一体化”成为打破城乡二元化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之下,各级政府及时制定“文化惠民”政策,组织、指导各级职能部门落实这一战略。为了更好地对政策实施的绩效进行评估并完善政策,需要研判的是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文化一体化的实际进程样态如何,是否存在问题或面临困境,如果存在问题或困境应如何应对。为更好地以现实为基础做出回答,笔者以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南京市六合区竹镇开展了对村民文化生活的实地调研。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一是采用结构化的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了数据调查,二是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式,对农村文化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内容涵盖了农民民俗文化、公共文化、宗教文化及娱乐文化等多个方面。

一、六合区竹镇村庄文化生活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竹镇作为南京市现代农业主导型街镇之一,在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引领下,竹镇镇政府深入挖掘江苏省百家名镇、少数民族镇、南京市千年古镇等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不断丰富竹镇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统筹文化一体化发展中成效显著。依据调研材料,本课题组将当前竹镇农民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勾勒如下。

(一)村庄物质生活极大提高,但精神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依据调查,竹镇农民家庭中物质性硬件普及率高,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普及率已达80%,手机普及率达92%。而文化产品则严重匮乏,书籍(子女上学用书)和影碟占有量较高,为40%左右,报刊占有量为20%,杂志为18%,乐器为10%,体育器材为13%。可以看出,农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出“重器物,轻文化”的特征,文化产品严重偏低。

(二)村庄文化性互动严重衰退,新生代文化享受呈现个体私密化

从文化的受众来区分,可分为公共性的互动文化和个体性的享受文化。依据在竹镇的调研,村庄内的公共文化活动难以组织,相互串门闲聊的互动已较少,中老年一代之前的闲聊互动还较多,而73%的年轻人偶尔或者很少闲聊互动,其活动的区域主要在镇上或市区,大部分的文化享受方式是较为私密性的上网、听音乐或看电视,见表2。

(三)个体娱乐休闲方式单调,内容空洞,不良消遣方式增多

依据调查,70%的村民反映消遣时无事可干,40%的村民反映空虚、心烦、没有精神,55~56%的农民主要娱乐方式为麻将或打牌,而麻将或打牌发展成赌博性质的活动占了20%左右,有15%的村民参与过地下活动。在村里总能看到不少人聚拢在一起打麻将或打牌,而因为赌博或导致家庭关系不和、人际关系破裂的人数有8%。

(四)农村出现信仰真空,地下教会组织呈现蔓延态势

尽管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信仰却出现了真空状况,传统的信仰观念正在被市场经济瓦解,在这种情境下各种“东方闪电”、“顶头教”、“地下基督教”等组织乘虚而入并逐渐蔓延开来,这些组织往往具有组织体系,传播途径具有隐蔽性,而其造成的风险具有不可控性,对乡村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严重挑战。

(五)民俗文化活动变化不明显,有些内容变质异化

竹镇的民俗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从家庭层面来看,清明祭祖、婚丧嫁娶甚至是宗族仪式等活动还有增强的趋势,但在民俗活动也存在异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面子竞争和内涵淡化等方面。例如,村庄赶人情比例极高,红白喜事办宴请的超过90%、考学当兵办宴请的超过70%、老人做寿办宴请的超过70%,人情往来频次多,花费大,成为炫耀和攀比的工具。而一些仪式尽管形式尚在,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表达正在变得淡薄。

二、六合区竹镇村庄文化供给存在的问题

理论上,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外部文化供给与村庄内部承接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竹镇文化供给主体来看,目前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有政府、市场,还有各种民间文艺团体(如乐队、腰鼓队、秧歌队、戏曲组织)等。根据调查,课题组认为三种供给主体在供给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和困境。

(一)政府的文化供给分析

政府是文化公共品供给的主力军,但在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重视“供给”,而轻视“需求”。调查发现,在竹镇文化公共品的供给中,政府在“有线电视”、“有线广播”上投入较多的经费与精力,为每一个行政村都设立了“农家书屋”,且经常为村组举办“送电影”等活动。但从问卷数据及访谈材料来看,村民对供方的举措并不十分满意,他们的主要需求点在“文化活动站”、“体育场地”及“老年人活动中心”方面。可见,政府供给内容与农村现实和农民需要之间存在明显张力。政府的文化供给与农民的文化需求错位必然消弱部分文化供给的效果。

其二,重视“硬件”,而轻视“软件”。调查中,课题组发现,作为考核村庄文化建设的一项指标,“农家书屋”成为每一个行政村展示其公共文化产品的标志物,也是政府提供文化产品的阵地。在此,农民理应可以享受精神文化大餐;然而,实际运行中,多数书屋或是长期处于关停状态,或是书籍拿走无人归还;因而,无法满足有阅读要求的村民需要。这一现象彰显了政府作为文化供给主体重视“硬件”(强调场馆、阵地建设)轻视“软件”(组织建设、组织保障)的偏好。

其三,重视“送文化”,轻视“种文化”。政府作为文化公共品供给主体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习惯于采用文化行政部门主导的、单向的、强制性的、灌输性的供给模式。这种供给模式的必然导致以 “国家”为本位排除“农民”本位、以“精英文化”挤压“乡土文化”。调查发现,农民对政府的“送文化”缺乏兴趣,而对文艺下乡、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等较为轻松活泼的文化形式更感兴趣,但这些却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真空地带。

(二)市场化的文化供给分析

根据调查,农村文化活动市场化的供给主要是用于婚丧嫁娶及各种人情仪式的乐队、剧团或表演团体等,节目内容和形式皆可多元化。其运转和业务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团体不规范,档次难以满足需求。在访谈中发现,农村市场化乐队一般规模都较小,以几个固定演员为主,活跃于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表演着基本雷同的节目;随着时间的推进,其节目的创新性与新颖性丧失。可见,这样的文化供给主体提供给村民的只能是缺乏创新的“老一套”;消费方的农民也必然对此日渐失去兴趣。缺乏规范、档次不高成为农村乐队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其次,节目导向性不强,有低俗化倾向。目前,在村庄的文化产品供给中,农村乐队较为活跃,但其节目内容呈现“低俗化”与“过度娱乐化”的特征。如在六合竹镇农村乐队演出中常见的“侄子戏婶”、“祝酒闹馆”、“傻子拜寿”等节目无不充斥着低俗、肉麻、搞笑的动作与语言;尤其是农村红白喜事不分,均以搞笑低级庸俗的情爱、小品等节目形式进行表演。低俗化演出日益瓦解了乡村原有的伦理价值,污染了乡村文化生态。

最后,加入面子竞争,难以形成好风气。尽管农村市场化文化产品供给主体存在着上述规模小、档次低、低俗化等缺陷,但在他们仍活跃在村庄场域中,成为家家户户红白喜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仪式。调查发现,村民办事之所以请乐队是基于两方面的心态:一是面子问题,不能“人有我无”失面子,要做到“人有我有”挣面子;二是寻找心理平衡,在意邻里相亲的舆论评价。

(三)民间团体和村民自组织的文化供给分析

民间文艺团体和村民自组织的文化供给具有明显的准公益性,其活动类型包括农闲时的文化休闲、社区文艺晚会、体育健身项目等多种类型。当前两种文化供给方式存在的困境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民间团体供给文化的困境:体制支持有限,后劲发展不足。调查发现,在政府与市场文化供给主体之外,还存在着来自村庄内部与外部社会的文艺人才自发创办的文化组织。这类民间文艺团体多半是服务村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组织,可以弥补政府与市场供给不足的缺陷。但在实际运行中,民间团体遇到了资金筹集缺失、功能定位不准及与乡村两级组织关系失调等困境,其发展后劲不足就成为必然。

第二,村民自组织供给文化的困境:暂时维持运转,无法有效成长。在竹镇农村还存在着另一种类型的准公益性文化供给主体――村民自发组织,如篮球队、健身舞队、秧歌队等。村民自组织成员之间一般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基于共同兴趣、爱好与需求而组成的, 其活动内容体现村民文化生活的诉求。但由于经济实力、内部组织合作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村民自组织无法有效成长。

第三,民间团体和村民自组织陷入困境的原因: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弱化。调查中发现,问及为何民间团体与村民自组织的发展会陷入上述困境时,90%村民将原因归结到村“两委”与村党员队伍身上,认为村“两委”缺乏魄力、村党员干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基层党员干部的“不愿干”、“不会干”、“不敢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弱化的形象写照,也凸显了民间文艺团体作的可持续性问题亟待引起关注。

三、南京市统筹文化一体化的对策和建议

课题组认为,21世纪以来,南京市在统筹文化发展一体化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但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南京市乡村文化的发展,我们应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来破解农民文化生活和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境,进一步提升文化一体化发展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南京市统筹文化发展一体化应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按照“三个结合”路径,采取“四项措施”。

(一)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三有利”

一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文化具有价值性、社会性与政治性。因此,农村文化建设不单是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求,而是通过创造良好的文艺形式传播输入时代传统,如民族精神、八荣八耻、四有公民。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之下,如何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以多彩的贴近农民现实的文化活动方式来感染农民、教育农民、启发农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简言之,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其应有之义。

二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主动性。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发挥村民消费文化产品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尤其是政府作为农村文化供给主体要克服“城市化思维”,用“种文化”来替换“送文化”,以农民喜闻乐见的载体与形式,将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蕴含在农村各类文化活动中,让村民走出文化消费的边缘地带,成为乡村文化活动名副其实的主体者。

三是有利于增强村民福利,维护村庄秩序。从上述可见,当前村民闲暇时间增多、物质生活改善,但精神文化产品严重不足,仅有的一些文化产品也是内容单调,且不良消遣方式居多。因而,乡村文化建设应着眼于提高农民的道德感与幸福感,摆脱当下文化活动表演下流化、媚俗化、物欲化的窠臼;从精神层面,提高村民对真善美的感知与追求,发挥乡村文化增强村民福利与维护村庄秩序的功能。

(二)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三结合”

其一,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克服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现象,必须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电影院、有线电视广播、农家书屋等文化场馆设施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关注的重点。但当下,组织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阵地建设应有的功能发挥。目前,既要抓好区、乡(镇)、村三级文化组织的职能定位和关系重塑,又要抓好民间文化组织建设,同时还要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二,政府导向与市场培育、扶持、规范相结合。从以上对竹镇文化供给主体分析可知,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来自政府、市场及民间三个主体。因此,要打破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中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思维习惯,学会接纳市场作为文化供给主体。尤其是对目前市场文化主体运营与模式上存在的规模小、档次低、低俗化等问题,予以培育、扶持与规范。换言之,政府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主体,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形成协作多元主体共存局面,既有利于克服文化建设中政府主体的“效率黑洞”弊端,又有利于市场主体的壮大与规范化。

其三,政府财力支持与民间及村民自发组织相结合。农村文化建设多元供给主体中的另一极是民间文艺团体与村民自发组织,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在满足村民文化生活诉求与适应村民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政府与市场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体制性支持有限,极大地限制了其自我生长能力,无力向“发展型”阶段迈进。这就需要区、乡、村三级组织从财力与管理方面加大扶持,同时吸纳农民、村庄外部精英及非政府组织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力量来整合社会资源,来补充政府和市场供给中的不足。

(三)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四措施”

第一,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力度。从六合竹镇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农村文化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整合资源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为此,省市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时落实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文化娱乐场所的税收返还政策;县文化局、乡镇文化站应积极争取来自省市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项目;同时释放与鼓励市场主体和民间社会团体投资赞助文化事业。通过多元化的资源整合,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短板,从而逐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走向良性发展平台。

第二,解放思想,进一步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管理机制涉及资金管理、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改变当前文化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首先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锐意创新姿态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上来;其次还需要实现对文化建设的分类治理、明确各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构建农民文化需求指标、发挥基层治理组织的行动能力、经费保障机制和“阳光”使用机制等,让农民过上体面而有意义的生活。

第三,加大扶持,进一步培养乡土文化人才。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迈向新台阶的灵魂与保障。因此,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可忽视。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挖掘、保护与培育那些熟悉农村生活与民风民情的乡土人才;他们多才多艺且生活于村庄热爱这片乡土,对他们加以引导与培育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主力;二是引进外部文艺人才,建立当地文化建设与外部文艺人才的长效互动机制;同时发挥村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优秀的乡土文化人才是自觉维护村庄道德价值、传播宣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环节。

第四,创建品牌,进一步创建特色民俗文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能否提供丰富多彩、贴近农民生活、“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这就需要:发掘一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沟通市场机制与农民文化诉求,打造一批真正属于农民的文化品牌;结合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扶植一批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孝道文化、红色文化、道教文化、戏曲文化等;培育一批农村文化积极分子和文化产业经纪人,通过整合培训、评比,逐渐做大做强,逐渐形成农村文化品牌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李祖佩.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困境与出路[J].中州学刊,2013(06).

[2]吴理财.非均等化的农村文化服务及其改进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8(01).

第7篇

关键词:专业教学设计;项目课程设计;校企合作平台;实训教学体系

一、把握专业职业能力的“四个特征”

1、“动手”与“动脑”。在“动手”与“动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多的表现在应具备“动脑”能力。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所具有的分析、思辨、判断决策以及各种方案和策划的制订、改善、调整、实施的能力。

2、“管物”与“管人”。如果说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大多面对的是材料和设备等有形物品,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因此,勾通、协调、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不管是在什么职业岗位上,其所处的环境都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过程,但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点都会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随时变化而产生许多变量。这就需要管理作业人员具有随时适应环境,调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4、“单体”与“协同”。从管理的组织原理看,绝大多数的管理项目不可能是“单体”作战,管理的层级组织注重的是协同效率。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在组织环境和系统内的合作、服从、交流和领导的职业素质。

二、抓好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环节

1、界定行动领域。行动是指职业人在特定职业岗位上根据职业行动目标所进行的职业活动。行动领域是一系列职业行动的集合,其载体是来自企业的工作项目(任务)。界定行动领域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基础,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织研究小组,在企业第一线进行深入调研。确定行动领域应重点考虑业务范围的一致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范例性、经营目标的统一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职业能力的聚合性和产品流动的增值性等原则。

2、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学习领域是经过教学论加工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即是课程。在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中,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不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应保证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行动过程的连续性、行动目标的指向性、行动内容的多维性、工作过程的典型性、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普适性。

3、学习情景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并不排斥职业能力分析,而是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学习情境设计原则包括七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相容性、能力目标的特殊性、能力结构的层次性、职业行动的针对性、学习和考核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职业领域的拓展性。

三、正确处理项目课程教学的“五个关系”

(一)工作过程、工作项目与职业岗位分析的关系

通常,只做职业岗位分析所带来的问题是,大多数职业岗位因其所具有的多变性和复合性的特征,而不具有同一性和代表性。同是物流企业,不同规模和经营范围其职业岗位设置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单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的课程体系构建就缺乏充分的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分析并不排斥职业岗位分析,而是二者应做到有机结合。它的具体表述应是:一个具备职业能力的职业人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项目。这样职业人通过完成具体工作项目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就具有了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是链条与结点的关系。工作项目体现在工作过程之中,而工作过程和其过程目标的实现则要求具体工作项目的实施,二者的有机合成构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

(三)工作项目中“大项目”与“小项目”的关系

在高职经管类专业中,有的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比较明显,如会计、市场营销专业等,由此,应首先明确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项目;而有的专业,如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不明显,则首先应确定工作项目,以工作项目的实施排列工作过程,而一个具体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又要通过“小工作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才能实现其项目目标,这就出现了在课程开发中“大项目”和“小项目”的关系。

(四)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在课程开发中,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是对应关系。其中,应把握的要点是,在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工作任务应和课程相对应,有时一门课程可以对应多项工作任务,但不允许一项工作任务对应多门课程。如果出现此情况,就意味着应对该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仓储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和运输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分别体现在仓储业务操作和运输业务操作两门课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就应经过整合独立开设“物流设备操作”课程,从而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与工作任务相对应,同时应明确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从而为制订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奠立基础。

(五)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应以兼职教师为主”,这样的要求无疑是经过认真调研,是科学、可行的。但是,应注意的问题是,在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同讲一门课程,依据同一个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因此,专、兼职教师必须彼此熟悉,相互沟通,双方的合作应作到“零缝隙”,否则专、兼职教师虽然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但偏离了课程标准,则不可能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其教学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六个平台”

1、专业建设平台。在专业建设平台上的合作项目应包括: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开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评估、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实施等。对此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优势,依据行业标准,聘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实实在在参与上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开发平台。在课程开发平台上的合作项目重点应围绕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是示范专业的主要建设项目,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上述项目的建设必需有企业深度参与。

对此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选择并深入典型合作企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其中包括: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共同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依托企业选择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发企业管理案例、广泛汇集企业真实的制度等有关资料等。实践证明,离开了企业的支撑和帮助,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也很难做出示范。

3、实训教学平台。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应占实训教学时数的80%以上”。根据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生产性实训应体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场景、生产对象、生产方法等方面。在实训教学平台上,校企可以通过课程内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场景和职业岗位上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逐渐做到校内教学与企业真实的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并逐渐过度到“订单培养”,同时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项目研究平台。项目研究对于校企双方是双向的。一方面,在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教学研究项目,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课程标准、教学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等。上述教学研究项目只有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研究成果才能具有真实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大量的需要研究的项目,企业可以充分借助院校教师所具有的科研能力优势,结合企业需要,真题真做,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5、专任教师培养平台。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普遍缺少企业经历,从而不具备“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这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在专任教师平台上,院校的青年教师可以有目的、带项目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是教师团队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6、培训与服务平台。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收益往往包括需要院校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以及项目咨询等。在培训与服务平台上,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共同开发员工培训和服务项目,共同制订培训大纲和实施方案,通过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院校教师接触企业实际,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极好机会。

五、实施“五个环节”,建立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

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是指:根据认知规律,构建以“单项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即“点——线——面”为一体的技能训练系统。

其中,“点”是指岗位单项能力,即在职业岗位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单项操作技能,其载体是工作任务链的节点,单项能力尚不能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全部技能操作。“线”是岗位能力,即在特定岗位上,履行职责,根据工作过程,完成全部工作所具备的技能,是单一工作任务链上相关技能的集合。 “面”是指专业综合能力,即适应轮岗、转岗需要的工作技能,是多工作任务链相关技能的集合,也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点、线、面实训教学系统的实现方式为:

岗位单项能力=课程实训+综合实训

岗位能力=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专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

六、建设具有“七个结合”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

1、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内的实训是指,在该课程中的学时范围内,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应安排的实训环节。其形式为企业参观+校内计算机软件模拟+沙盘模拟演练+相关设备操作;综合实训是指,学生在已经完成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进行的综合训练,其实现方式应是在真实场景下的生产实训。在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力求符合生产性实训,学时应占总实训学时的60%-70%的基本要求。

2、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仿真模拟实训是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形式之一。从目前看,仿真模拟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模拟实训和沙盘演练模拟实训。仿真模拟实训利用其理念和方法虚拟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环境、条件、流程、数据和管理,符合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中关于“建立虚拟工厂和虚拟车间”的基本精神。由于仿真模拟的实训过程体现了企业的真实场景和真实的经营过程,尤其是符合经管类专业“实训应设置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仿真模拟实训应视为生产型实训。但是在高职经管类有的专业中,实训过程只依靠仿真模拟是不够的,应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进行设备操作,接触到真实的合同、凭证和单据。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应围绕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将仿真模拟和实际操作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训练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3、“动手”与“动脑”训练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培养体现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特征。在这里尤其要强调注重学生“动脑” 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有的公司开发的“沙盘模拟演练”以及课程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与研讨,典型案例分析等应当在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中给予充分考虑。

4、课程教学与技能取证相结合。“双证融通”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经管类专业中,许多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充分体现了行业标准,因此双证书教育既是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实践中,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取证在学生的知识和素质培养以及技能训练中,其内容和方式具有一致性。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所具备的实训功能和开出的实训项目也应当与专业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吻合。

5、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由于条件所限,经管类专业有的实训项目在校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两个基地”在实训教学中各自发挥优势,开发不同的实训项目,并且互为补充,以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

6、校内实训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示范专业在建设中必须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实训基地建成后应做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一方面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开放也可以进一步搞活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7、政府投资与企业共建相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资金,做到校企共建将会改变实训基地的性质,使其具有双重属性和不同的服务功能,这对校企双方是双赢的。经管类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积极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积极吸收企业资金,逐渐使实训基地和企业环境做到“零距离”,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参考文献

[1]黄克孝.“中等职业教育多元整合式课程模式的开发”研究报告[G].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教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项目成果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8篇

    为了保障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2001年2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68号令),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应当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二、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累计缴费年限男不满25年、女不满20年的,应当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由个人一次性补足应缴费用后方可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因企业破产而提前退休的人员,累计缴费年限男不满25年、女不满20年的,补缴费用时提前退休年限对应的企业缴费部分,由破产企业补缴。

    三、为了减轻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按以下办法为其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一)预提补充医疗保险资金。以企业破产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为基数,按破产企业实有退休人员数以及全部退休人员实际年龄距本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的年限进行预提。企业预提的补充医疗保险资金应当一次性足额缴纳到所在区、县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区县按照规定时间上缴到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并纳入市社保财政专户管理。

    补充医疗保险资金从企业破产财产变现收入或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中预提。国有破产企业,预提资金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补足。

    (二)补充医疗保险资金的使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不含起付标准以下的部分)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补充医疗保险资金支付50%;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支付范围内(不含门诊1500元以下的部分)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补充医疗保险资金支付60%.四、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在移交社会化管理前由单位办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手续,移交后由户口所在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如汇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并到区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审核结算手续等。

    五、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除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待遇外,享受本企业的补充医疗保险待遇。

    外商投资企业也可参照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补充医疗保险的标准预提费用并一次性足额缴纳到所在区、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后,对其退休人员的补充医疗保险实行社会化管理。

    六、已经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应按市里的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到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办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手续,并从次月开始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互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相关待遇。

    七、本文件自2002年5月1日起执行,以往与本文件规定不一致的,以本文件规定为准。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