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42: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工智能英语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隐喻;认知功能;外语教学
一、隐喻的认知功能
对隐喻认知功能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代。亚氏把隐喻看做是一个概念对另一个概念的替换,并且指出,诗歌中隐喻的运用有一定的语境(Mahon,1999)。隐喻的认知功能在17和18世纪再次被Vico和Teasaoro提及,只是进入20世纪以后,隐喻的认知功能才被贬低,隐喻被当成了一种静态的形式逻辑的符号。例如Searle(1977)从语言学的观点出发,把隐喻仅仅看做是一种语用现象。为此,莱科夫和约翰逊一针见血地指出,“典型的看法都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语言特点,是语言的问题而不是思想或行为问题”(Lakoff & Johnson, 1980)。他们以《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大张旗鼓地提出了隐喻的认知功能,从而把对隐喻的认知功能的研究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认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甲事物来理解和体验乙事物,人的概念系统就是通过隐喻建构起来的,即所谓“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本质上都是隐喻的” (Lakoff,1980)。自此,对隐喻的认知功能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卡梅伦(1999)也指出,隐喻具有语言修辞功能、认知功能和语用功能。国内学者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一书中,把隐喻功能划分为修辞功能、语言学功能、诗歌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字游戏功能。其中隐喻的认知功能主要指隐喻是人类认识概念系统的基础和组织经验的工具,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一般认为,隐喻的认知机制主要体现为从源领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表现为人的思维中存在的系统的概念隐喻。在特定语境中,这种概念隐喻常常意味着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而且根据Lakoff的“不变原则”,这种认知映射具有系统性特点,即源领域的结构系统映射到目标域时,原有的基本图式结构不变。
二、外语教学中隐喻的应用研究回顾
卡梅伦较早地探讨了具有认知功能的隐喻的应用。她认为,隐喻首先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语言的认知性与社会性相互作用产生了语言行为。因为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语言资源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被应用、加工,才能达到互动的目的。作为语言学者,应当揭示种种语言行为的内在过程。因此,研究隐喻,要把隐喻的社会层面和认知层面都包括进来。在此基础上,卡梅伦建构了隐喻的应用框架:1)理论层面;2)加工层面;3)神经层面(Cameron, 1999)。近年来,第一层面主要研究隐喻的认定和分类,第二层面主要指隐喻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作用和解释,第三层面研究处理隐喻时的神经活动。国外对隐喻的认知功能的应用研究已逐渐扩展到很多领域,例如Gwyn(1999)有关隐喻的认知功能在医疗中的应用研究,Clarke (1999)对儿童话语中隐喻的分析,Forceville(2000)对广告中隐喻的认知作用的研究,等等。
相比之下,在外语教学领域里,有关隐喻认知功能的应用研究要少得多,仅有零星的研究散见在认知语言学著作里。在首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上,庞继贤和丁展平(2002)曾撰文讨论过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尝试把卡梅伦的三个层面应用于外语教学。王寅(2004)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的问题,蔡龙权(2005)也提出了把隐喻性表达作为一项外语交际能力的设想。但是隐喻的研究成果仍未在外语教学领域里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外的相关研究亦很少,且多为母语为英语的二语习得研究。例如Cameron(2003)对英语国家课堂中出现的隐喻的分析,Cortazzi(1999)对本族语教师与学生有关“教学”、“教师”等概念的隐喻性理解和表达的研究。另外,这些研究也都没有直接探讨外语教学和隐喻的关系。
鉴于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主要应用层面,分析外语教学中隐喻应用的可能性,以期为隐喻的认知功能在外语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探索路径。
三、隐喻的认知功能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模式,出现在政治、经济等各类语篇中(孙厌舒,2004)。我们的外语教材中也有大量的隐喻。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基于卡梅伦的应用框架理论,在中国文化语境下,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也可分为三个层面:1)语言层面;2)交际层面;3)文化层面。语言层面主要包括隐喻的认知功能在外语教学中对各种语言现象的提炼和组织的作用。隐喻在交际层面上的应用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外语教学中经常涉及的问题。文化层面上,隐喻的认知功能在外语教学中主要涉及到文化教学与语篇理解。
学校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最早采用人工智能教学法从事英语教育的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性的教学理论,在英语语言教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田纳西州立大学是一所由政府资助的大学,地理位置优越,其所在地――纳什维尔,是医疗卫生、音乐、出版和交通运输的重要中心,也是美国乡村音乐的发源地,素有“Music City USA”之称,曾在2006年被提名为美国最佳居住地第一名。学校共提供45个学士学位和24个硕士、博士学位,主要集中在人文科学、行政管理、心理学、特殊教育和教学、生物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七个领域。学校商学院在1994年获得高级大学商学院国际协会认证,并同时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两方面得到了国际认可。
在早期发展阶段,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学校采取了以人工智能辅助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如今,田纳西州立大学的人工智能教学法在美国可谓独树一帜。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营造了科学高效的学习环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田纳西州立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设法将文本、图形、色彩、声音、影像等信息融为一体,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机械地灌输书本知识。这对于激活学生的感知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等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获取的信息量远比传统教学环境下要多,学生学习的态度也更加积极主动,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当微软公司刚推出MS Power Point(PPT)时,学校便尝试将这种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从教学实践来看,基于PPT的教学课件,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特殊功能。教师们借助该课件强大而生动的演示功能和链接功能,将自己多年总结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层次和交互性较强的演示文稿,利用超级链接功能将词汇、语法、语音和图像等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了线性和非线性课程教学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强化了课堂教学。
随着PPT形式、颜色、动画效果等不同的变化,学生们对课件内容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更牢固。同时,老师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做成幻灯片,拿到班上演示给大家看。学生在准备课堂发言时,会上网查询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正确使用相关专业知识点,既复习了所学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实际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近年来,学校还自主开发了人工智能化的语言教学软件,学生可以在校内的任何一个计算机终端上链接到服务器上的教学软件,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环境。
创设“人工智能”课堂
田纳西州立大学的教学人员认为,语言学习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形成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真实语言材料基础之上的,整个教学活动必须有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而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单词、句型往往都是教科书上或是词典上的,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利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此,他们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大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与时俱进地吸收当前流行的英语词汇,并且及时更新一些旧词汇的新用法。通过人工智能教学系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全方位地展示英语文化、英语语言思维以及英语语言习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从而有效地克服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缺陷。该系统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且拓展了教学空间,让教学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调取多媒体课件,实现自主学习英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阅读及写作能力培养也是田纳西州立大学的一大特色。传统的阅读及写作课主要采用的手段是教师讲解,教学内容也大多源自教材,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通过采用人工智能教学系统,使教育教学效率明显提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及篇章结构,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写作能力。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所属体裁类型的特点用多媒体一一展示,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不同题材的语篇结构,使他们在阅读理解相关体裁的内容时,能准确理解内涵,并能够模仿其特点写出相同体裁的文章。
借助人工智能系统,田纳西州立大学为学生们提供了全方位、自主式的学习环境,同时,他们的学习进度会被计算机完整地记录。计算机会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情况,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使他们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定制“个性化”学习模式
多年来,田纳西州立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一直倡导“自主化、个性化”,力求打造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在传统教学中,由于课时短、教学内容多,教师往往无暇顾及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差异,只能够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进行了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模式,使他们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从而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学校还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活动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局面,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智能教学系统加以解决,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求助。这样,他们就有了更为宽广的思维空间。这对于专业能力的形成而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不仅如此,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主导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咨询者、监督者,学生则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
关键词 智能听说训练系统 英语口语教学 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智能听说训练系统所支持的混合教学法对于开展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1)智能听说训练系统所支持的混合教学法有利于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2)智能听说训练系统能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掌握纯正的语音语调,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智能听说训练系统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训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智能听说训练系统所支持的混合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2.1利用智能听说训练系统所支持的混合教学法提高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智能听说训练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对学生一对一地进行辅导。智能教师能带领学生练习口语,并自动纠正发音问题,或自动安排听力训练的强度和重点。该系统具有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水平,可以模拟真人教练,一对一辅导学生听说。这项创新大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电脑系统会根据学生的朗诵水平,最终给出一个分数,对于获得高分的学生,他们会更加信心,更加兴致勃勃。对于平时不敢开口的读书的学生,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
2.2利用智能听说训练系统所支持的混合教学法提升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多听、多读、多说,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每周教师至少布置两次利用该系统的听说作业。万事开头难,同学们刚开始的时候对智能听说训练系统的功能不了解,因此提不起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亲自示范了如何操作该系统,并告诉学生该系统有三个非常有用的功能。
(1)录音功能。学生非常喜欢录音功能,把自己的声音录进去,然后再听自己录的效果,觉得非常有趣。有些学生在学校是非常内敛的,平时读书声非常小,回答教师的问题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但是在智能听说训练系统上,学生的读书声非常自信。
(2)评价功能。智能听说训练系统平台的功能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很大。当学生读得好时,教师会评价学生:“你读得真棒,你是从国外回来的吧!”学生听到诸如此类的评价,非常兴奋。当学生读得不好时,教师会告诉学生,让学生再重读一次。
(3)带读功能。学生可以先听再度,这对于基础差读不好的学生非常有用。学生在课堂没学好,课外可以继续学习。学生经过教师的示范,感觉操作非常简单,而且有趣。
2.3利用智能听说训练系统所支持的混合教学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学习平台
(1)网上预习、复习。借助网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预习和复习,单词、句子的发音问题学生不能解决,但使用智能听说训练系统能自动纠正发音问题,使学生的预习、复习更加有效果。
(2)网上自主练习。在该系统的辅助下,英语口语学习的方式变得多元化,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不再依赖以往的单一手段。现代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整片的时间和固定的空间,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网络在拉近世界距离的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接触许多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的机会。通过这个系统,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口语水平,还可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甚至,还可以借助这个系统进行小规模教学、口语陪练等来提高交际能力,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极大的延伸和扩展。在这个系统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加了学生对外界英语信息接触的机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习的深度得到发展。这使得英语口语的学习维度得到横向的和纵向的发展。
3智能听说训练系统所支持的混合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3.1探索出一套智能化混合教学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研究证明,以智能听说训练系统为基础,智能化混合教学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学生语境听说训练明显不足,检查、监督和辅导手段单一等问题。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接触英语的频度和语音训练的准确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3.2传统英语听说评价模式得到改变
研究的开展和智能听说训练系统的使用,促进听说评价模式得以改变。它符合英语听说评价本身隐含的“真实性、交际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成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理想的评价方式。
3.3教师对英语听说教学观念产生了改变
虽然我国近年来在中学英语教学方面进行了较大改革,“说”的教学重要性已受到广泛的关注,但“说”的教学进度缓慢,其现状总是不尽人意。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忙于讲解知识,忽视了听说。即使进行了听说训练,但也难免流于形式,没有长期有效、不懈地训练,就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作者简介:黄飞强,男,湖北荆州人,1985年9月出生,现任江汉艺术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英语教学 教育资源
教育技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辅助设施和技术。在英语教学中主要是指记录、整理、加工、储存和传输教学信息的设备及其使用技术。计算机技术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于一体,使教学生动直观,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概况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已完全突破了传统英语教学中录音机、电视机的范围,全新的信息处理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领域中来,使教育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化:网络是当代信息革命的产物,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这种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把教育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不仅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一身兼二任,就是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既是学生又是教师,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网络又把课堂和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学所需的信息、资料、教师和专家都是远在天边,但又近在眼前。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所有这些教学资源的获取、传送可以在瞬间完成。
现代教育技术人工智能化:根据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结合超媒体技术、实现两者的性能互补所形成的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不仅能够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而且能够自动了解、判定教学对象,因材施教,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就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和促进教学改革。在英语教学领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至少可以进行课堂教学、远程教育和教师培训。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范围有:使用英语教学课件或软件、使用网络化教室和因特网辅助英语教学。
首先,利用教学课件或软件辅助英语教学。利用教学课件或软件辅助英语教学可以有多种用途。比如:操练和练习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个别指导课件是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用来教学生掌握概念和规则;语言游戏课件锻炼学生的决策能力或者进行操练练习;问题解答课件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步骤和方法;辅助测验课件用来帮助测验学生的语言水平。
其次,利用网络化教室辅助英语教学。建立网络化教室,进行网络化英语教学已经成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可以在网络教室中开展远程学习、合作学习、个体学习和测试评估。
最后,利用因特网辅助英语教学。因特网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可以说比任何其他学科都更为密切。对于学生来说,因特网可以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进行跨时空交流;使学生能够开展跨文化合作学习项目;方便学生在万维网上电子信息,学习网上课程等。
三、多种教育资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第一,多种教育资源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计算机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所播放语音纯正、地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弥补教师的不足。
第二,多种教育资源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由于地域限制,大部分中学生很少有机会与外国人直接沟通,而通过国际互联网,学生则可以和国外说英语的人士直接交谈。这种网上交谈与国际长途电话相比,费用低廉,而且可以根据各自的语言水平和爱好,选择不同的交谈内容和交谈对象。
第三,多种教育资源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利用网络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阅读教学中阅读题材狭窄、内容陈旧、训练方法单一等问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网上选择集成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的英语阅读材料。这些形象生动的材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结语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在我国英语教育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对促进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英语教学离不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支持。因此,在英语教学领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扩大教育规模和促进教学改革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P键词] 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
从孔子时代到当今的信息社会,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的理想状态。当前,如何培养具有个性特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学习科学的研究进展使得人类更加洞悉有效学习发生的机制,并在教育技术的支持下重塑学生的学习体验。其中,个性化学习体现公平,尊重差异,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心智发展,被认为是完美应对挑战的关键。将个性化学习用于小学英语教学,能够发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而成为推动英语学习变革的强大工具。
一、个性化学习概述
1.含义
个性化学习概念源自英文PersonalizedLearning,[1]是信息时代教学变革的新趋势,相对于工业化时代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的大规模集体教学来说,个性化学习是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教学。英国在《个性化学习:技术提供机遇》中将个性化学习定义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全体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需求的包容性学习方式”。[2] 美国的《地平线报告(2015基础教育版》,认为个性化学习是针对个体学生特定的学习需求、兴趣、意愿或文化背景而推出的一系列教育项目、学习经验、教学方法和学术支持策略。国内学者李克东认为个性化学习是以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手段、内容等促进学生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的学习范式。纵观国内外研究者有关个性化学习的定义发现,个性化学习指以学生为中心,以反映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各方面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学习方式。
2.理论基础
“个性”一词最初源于拉丁语Personal,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指演员――具有特殊性格的人。随着认知科学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用个性化的思想探讨教育问题。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九个范畴,九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学生不同的智能特点,并各有一种或数种优势智能,只要教育得法就能将其优势智能激发出来。因而教育必须研究并尊重个体差异,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来适应学生个体智能的差异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3] 元认知理论认为人具有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自我认知的能力,三方面不同的组合形成个体不同的认知风格,教育必须崇尚个性、关注个性的体现,帮助学生形成与自己的认知风格相吻合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作用。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展,教育关键在于提供适当的教育,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个体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构建对世界的理解,学习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资料和他人的帮助,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完成的。教育的重点在于创设适当的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化的知识建构。从多元智能理论、元认知理论到人本主义理论,再到建构主义理论,都强调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个性化学习来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二、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进展
在个性化学习的研究领域,国外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大众化使得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越来越显著,学生都倾向于以个性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包括探索、质疑、实验、冒险以及检测等,发达国家开始用个性化学习应对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芬兰自1970年开始推出个性化教育改革,改革学生的考核标准,把促进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发展,让学生掌握未来社会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新西兰政府允许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有更多的自,考核评价中加大学生自我评估的比重;美国自2010年起兴起个性化学习,在全美24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公立学校采用了个性化学习。[4] 个性化学习理念的深入也推进了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开发。美国匹兹堡大学的Peter Brusilovsky教授开发了InterBook , ELM-ART等自适应学习系统,以满足学习者与系统交互过程中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荷兰爱因霍芬科技大学DeBra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wolf教授及希腊雅典大学的Papanikolaou等人也分别研发了相应的个性化教育超媒体系统。此外,国外还有很多机构应用大数据进行学习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如希维塔斯学习公司基于机器的学习技术、培生集团的“我的实验室”与“梦盒学习”的学习者学习行为数据分析等。
国内在个性化学习领域起步较晚,最初停留在理论探讨,近年来进入了小规模尝试阶段。王艳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构建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学习系统;杨丽娜等人通过案例推理Agent合作,解决了e-Learning环境下学习资源个性化推荐问题;[5] 陈仕品从认知状态、学习风格两个维度入手,构建了适应性的教学内容组织模型;东北师范大学赵蔚团队研发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系统,初步实现了根据学习风格建模、优化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向同伴推送学习资源等功能。[6] 国内机构应用大数据学习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的趋势也显现。“狸米个性化教学平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学生个性化记忆管理、错题辅导、针对性训练等收集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数据,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7] “猿题库”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智能出题,实现个性化学习。
纵观国内外研究发现,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信息技术也为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在《地平线报告(2015基础教育版)》中个性化学习被定位为“有难度的挑战”,原因在于现有的技术和实践还没有办法充分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校现有的运行机制也阻碍着个性化学习的实现,其中最大的障碍在于如何把纷繁复杂的方法和技术转变为一套精简有效的策略,以便在相关学校实施和推广。
三、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
个性化学习是数字化时代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也是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促进有效教学、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小学英语PEP三年级下Unit5 Do you like pears?(单元复习课)为例进行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尝试,以期对个性化学习模式在相关学校实施和推广提供借鉴。
1.学生模型构建
学生首次登陆个性化学习系y,填写个人信息,完成教师课前设计好的个人认知风格量表,形成基本的个人偏好、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作为个性化方案实施的依据。[8] 教师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等来构建学生模型、建立学生与课程资源库间的联系,从而实现个性化推荐,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2.学生学习水平检测
本节课属于单元复习课,课前的翻转课堂教学已经让学生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过程中检测的数据分析提供一套有一定区分度的单元测试题目,用于检测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掌握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开展个性化学习。根据测试分数分为三个等级:90~100分为一等,70~89分为二等,70分以下为三等。学生完成试题提交后可以查看自己得分、每道题的答案以及自己所在的相应等级。学习平台经过数据分析将每位学生的诊断结果,每道测试题得分情况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进一步调整教学,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个性化推荐服务。
3.学生个性化分组
平台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水平检测分数自动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组,进行基于群组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可查看所有学生的组别情况、每组中的学生名单以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以及个性化认知特点,手动调整个别学生的分组情况。
4.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
教师提前将课程学习资源上传到平台,资源选择采用5分制来取舍备选资源与学习主题之间的相关度,5分代表备选资源与学习主题的相关度最大,1分代表资源与学习主题相关度很低。教师依据学生模型,根据分组情况,将差异化的学习资源分配到相应组别的学习端。学习资源的推送方式可以采用系统平台自行推送,也可以由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手动推送。
根据学生水平检测得分发现,三组学生水平差异较大,一组的学生已经达到本单元的预期学习目标,无需重复练习,只需稍加复习即可,为这组学生推送的是用于拔高的拓展资源;二组的学生基本达到预期学习目标,但还有个别单词没有掌握,对句型Do you like...及I don’t like ...的应用缺乏灵活性,因此为他们推送的是适当拓展的巩固资源;三组的学生离单元要求有一定距离,为他们推送的是强化对单元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的基础资源。基于不同的资源布置了差异化的学习任务,以便有针对性地实现单元学习目标。不同组别学生推送的差异化学习资源及学习任务如下。
一组(拓展)。学习资源包括:(1)Other fruitn ouns (已学过的关于水果的单词,微视频);(2)Fruits songs(含个别没学过的水果单词,微视频);(3)I like peachs(含个别没学过的水果单词,微视频)。学习任务包括:(1)flas每次呈现三张水果图片,然后图片消失,学生快速猜测三个单词;(2)通过唱歌流利说出水果单词;(3)通过动画配音练习巩固本单元的水果单词,以及进餐时需表达的语言;(4)完成讨论版的讨论内容。
二组(巩固)。学习资源包括: 1.Other fruit nouns(已学过的关于水果的单词,微视频);(2)Do you like... (已学过的关于水果的单词,微视频);(3)I like peachs (含有个别没有学过的水果单词,微视频)。学习任务包括:(1)flas每次呈现三张水果图片,然后图片消失,学生快速猜测三个单词;(2)通过微视频中的角色扮演巩固句型Do you like...或I don’t like...或I like;(3)通过动画配音练习巩固本单元的水果单词和进餐时需表达的语言。
三组(基础)。学习资源包括 1 .Fruit nouns (已学过的关于水果的单词,flas);2.Other fruit nouns(已学过的关于水果的单词,微视频);3.Do you like(已学过的关于水果的单词,微视频)。学习任务包括:(1)采用头脑风暴法,看flash图片快速选出pear,apple,banana,orange,watermelon, grape,strawberry等有关水果的单词;(2)玩游戏“Happy Train”,根据图片和单词的排列顺利,猜猜最后一张是什么;(3)通过微视频学习,体验进餐情景中需表达的语言,Do you like...
5.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学生基于测评结果和教师建议,依据教师推送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进行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只能看到自己的内容,完成分组学习后,学生之间可以自行交流,也可以生动向老师申请进人上一组别的学习序列。
6.形成性评价
教师依据一定的指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可将测试结果及每次动态分组中作业完成情况纳入评价,也可查看学生的各种数据,如在线学习时长、登录系统次数、观看视频的频率、单元小测得分等,教师依据搜集的数据采用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孔晶,郭玉翠,郭光武.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6,(4):88-94.
[2]费龙,马元丽.发展个性化学习,促进教育公正――英国个性化学习基本理论及实践经验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0,(8):42-46.
[3]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52-156.
[4]钟志荣.基于Web2.0环境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建构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2,(8):107-110.
[5]郑云翔.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126-132.
[6]姜强,赵蔚,李松,王朋娇.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研究――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学习的新常态[J].中国电化教育,2016,(2):25-32.
【关键词】移动互联科技;英语教师;英语课堂
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正式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并正在向着人工智能时代迈进。发达的移动互联科技孕育出了各式各样的英语学习工具。依靠移动手机终端上五花八门的英语学习APP,学生们可以轻松地找到各种语法知识的讲解,甚至是习题的答案、解析。在电脑终端上,有各种网校课程,丰富有趣,甚至还可个性化定制一对一练习口语。这些新兴的英语学习工具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生不依靠学校的老师,几乎随时随地可学习。它们还具有可反复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让各种资源里的“老师”为他们不厌其烦地讲解知识。移动互联时代延伸出来的这些英语学习工具俨然已成为了学生们的新宠。在传统课堂中,老师就是权威,老师就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而今学生通过非课堂渠道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新知识,依靠“网络老师”学习新知识。英语老师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英语老师的主战场―英语课堂也遭受到了冲击。在移动互联时代,相比其他的“网络老师”,英语教师要具备哪些素养才足以应对挑战呢?
一、要寻找问题的答案,需要重新正视英语课程和英语学习的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表述,“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构建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也要求英语教师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四个维度去实施教学,从而共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训练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英语教学的内容不仅包含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的的训练,英语听、说、x、写语言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认知策略、调控策略、资源策略、交际策略,培养情感态度,树立文化意识。移动互联科技所带来的各种网络学习资源确实能满足英语学习工具性方面的内容,而这充满人文性的学习内容往往是一般网络学习资源都无法提供的。而英语教师构建起来的英语课堂则可以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引领浸润学生。
(一)英语教师应该在英语课堂上创设真实而丰富的英语语境,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
这里需要强调语言技能和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如果一个学生有意识地使用已掌握的知识,能将正在学习的语言主动运用到合适的现实语境之中,这样的行为完全可以认为是技能的获取。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复述正在学习的语言而并不能将它积极运用到现实语境中,这样的行为只能认为是语言习惯的养成。如果英语教师将自己的课堂变成了不断重复语言知识的过程,那么他的工作几乎就可以被各种网络学习资源上的“网络老师”所替代了。创造性构造理论认为“由于天生的语言处理策略的作用,再加上语言接触,学习者就会构造一系列语言系统的内在表达方式。” (贾冠杰,2003)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离不开母语汉语的语言处理策略,更要重视英语语言的的渗透浸润,在丰富而真实的语境中练习、运用所学的语言。而这正是是单向的网络资源所不能提供,而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大可作为的教学环节。
(二)英语教师也应该在英语课堂上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阅读课是训练阅读技巧吗?阅读课是让学生英译汉吗?阅读课是讲解中考考点吗?然而这些仅仅是阅读课目标的冰山一角。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泛读还是精读我们不都是为了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吗?如果还有更高的目标,那就是通过精读,学习写作。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英语教师真应该像语文老师学习,向他们学习在阅读课上如何引导学生解构文章,提取信息,挖掘写作技巧。
(三)英语教师还应该在英语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加工的,挖掘学生的创造精神
这一充满创造性的劳动是“网络老师”所无法完成的。英语学习对于许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就意味着背单词,学语法。知识点纷繁复杂,往往老师讲得累,学生学得更累。倘若学生没有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再加工,那么新知识很难内化成语言技能。而英语课堂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知识再加工的工厂,教师引导学生们通过歌曲,顺口溜,特殊记忆法等等方式对枯燥的知识点进行加工。学生们变身为一线工人,而英语老师则可担任技术总监。这个工厂实行自产自销的模式,学生们通过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生产产品,而产品又可以为全体学生享用。
二、外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习得过程,它涉及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直接影响这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成绩。特别是外语学习者自身的因素,也是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意志和性格等是最直接和主要的因素义务教育阶段的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动机不强烈,态度不端正,兴趣不浓厚,学习效果不佳。而事实证明“学生学习外语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外语教育工作者善于诱导,教法得当,坚持长期的思想工作,就是顽石也会被老师们炽热的心所融化,何况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而英语学习者这样的转变只能依靠师生多次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实现,网络资源所提供的人机交流远不能达成这样的目标。学生还会因学习能力,先天智力,学习方式,意志性格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英语学习特征和学习效果。所以“外语教育工作者要适应差异,因材施教。”只有根据学生个性来展开教学的英语教师才能创造一个几乎全部人人都能学好英语的学习环境。
三、移动互联科技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渠道,带来的教育技术也为英语教师所用
新时期的英语教师应该掌握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可以利用多样化的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减少英语教师的重复性劳动等等。只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教育技术的使用,都必须按照课堂教学需求来决定,教学技术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使用媒体还要看课型,并非每堂课都要用。”
在移动互联时代,单纯获取知识确实易如反掌。当下,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借移动互联科技这股春风,静心思考,专研教材,创造性地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去享受知识探索、文明创造的乐趣。以往人们一直信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然而当今知识的获取实在太容易,导致学高不一定为师,然而身正肯定为范。英语教师不仅应该具有专业的英语学科素养,更应该超越学科,不断完善人文甚至是科学素养,这样才能从培养完整的人的立场去思考英语课堂以及一切育人的环节。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85-01
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空前的优越条件,也对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它的办学理念和定位既有别于“研究型”大学,也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学术型”普通本科院校,其英语教学有着自己特点和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应当充分发挥现有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作用,重视语言学习者人工智能的开发,使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从单一的平面向立体化发展,使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知识与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创业能力呈立体交叉发展。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英语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有着自己的特点。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课堂中,许多教师仍习惯于将英语作为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授,过于重视语法和知识讲解,片面地将语言分割成孤立的语言点;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学习的积极情感和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导致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学生因此放弃英语学习。除此之外,我国当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部分是由以前的高职高专院校升格组建的,与“研究型”大学和“学术型”大学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约束能力不高,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缺乏自信心,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
二、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是建立在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控制基础上的一种教学关系。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性地为学生构建多途径、多方式学习知识的开放教学环境,学生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了书面教材的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摆脱了传统教学中课堂人数、授课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论多少学习者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共享网络教学资源,教学开放性明显。
(二)教学方式灵活。教学中的课程设计以学习者个性化学习为导向,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多媒体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语言与音乐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与感受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多媒体以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影响学生的感官,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文化导入,使他们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感受到该国的社会习俗与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四)调动学习自主性。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充分尊重学习者自主性的发挥,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习者成为网络学习过程的主动者,是语言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信息的加工和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时间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方式和进度。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媒体网络应用于外语教育领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那么是不是这种方式用得越多越好呢?诚然不是,只有把先进的教学手段同科学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威力。
(一)加强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培训。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以一定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为基础。专业教师是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行家,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推广的中流砥柱。学校应加大力度对听力授课教师进行培训,广大英语教师只有对学习工具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流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才能丰富大学英语网络教学。
(二)注意多媒体网络教学内容的筛选。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搜集和积累英语教学信息和资料密切相关。如果没有相关的教学信息资料,那么,教学设施就成了摆设。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取舍,增加课堂辅助材料,如BBC,VOA,CCTV等电台及电视台节目。同时发动任课教师研制开发适合本院学生的课件。
(三)确立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师生关系。不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都应该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应控制多媒体的使用频度和比例,合理地分布课堂时间,发挥其主导作用。不能把英语课上成一堂“图片展示课”或“音乐欣赏课”,毫无交际性和交互性可言,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仔细体味编者意图,广泛搜集相关素材,精心策划制作课程。
(四)保证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要想真正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与水平,必须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克服课堂教学时间短,周学时少的困难。校园网在学生进行听力自主学习时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上教师上传的教学课件、即时新闻、听力辅助材料、英文原版电影等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四、结语
多媒体网络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通过与计算机交互对话,可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积极思维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播知识的模式,是一种新型、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然而多媒体网络教学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把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中,仍然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是把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听觉处理等多种信息技术融于一体的综合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对获取的音视频信号进行合成编辑,并进行储存以适应课堂教学需要。经过处理后的内容符合教学需要,便于表达教学信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计算机作为信息载体来进行信息传递。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和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作为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构建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关注和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促进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互动性。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对象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把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结合,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互动性、直观性强的特点,在学校大力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物质保障电脑性能的提高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教师可以通过高性能计算机搜索到丰富的网络多媒体资源,并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能力对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后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性,教学内容表达直观易懂,教学效果反馈直接快速,清晰明了的信息传输,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有图形图像等信息的传递,更有音频信息对学生听觉的刺激,配以一定的背景音乐,使教学内容不再枯燥,而是一种听觉享受。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技术的利用,为学生提供一个立体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具逻辑性的去理解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把各种教学资源信息融合到多媒体课件中,通过结构的编排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图文并貌的多媒体技术使单调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了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的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思考学习。
(三)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当下学生的认知心理,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由静态的讲授向动态的主动接受进行转变,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视觉效果还是学生的接受速度上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强化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多媒体技术以其表达的直观性特点,使复杂的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逐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认识,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多媒体技术把各种教学资源融合,图文并茂,丰富有趣,使知识点表达形式多样化,从而为学生带来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个体,更易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
(四)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由于部分老师多媒体素养不高,对多媒体技术教学认识不到位,盲目滥用多媒体技术,存在部分为了使用而使用多媒体的形式主义现象。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效果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考虑教学任务和学习对象的实际特点,过分的渲染多媒体课件,导致学生产生反感情绪,降低学习效果。为避免形式主义的出现,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把教学任务明确,而不能过分渲染界面或者过分淡化主题思想。在教学中要能够把多媒体技术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避免形式主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的发展趋势
从现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致在往两个方面进行发展。
(一)多媒体技术与移动终端技术的结合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移动终端平台的结合。移动网络时代,4G通讯技术的采用,使网络传输速度大大提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实时化传输得以实现。高速移动传输技术的应用,使得移动学习成为可能,提高了学习效率,可以使学习者脱离课堂教学,随时随地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多媒体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的深度结合,未来中国的教育模式必将发生深刻变革。
(二)多媒体教学内容的碎片化
现有多媒体技术更多的是通过课件或者音视频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特别是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终端性能的提高,使得移动学习成为可能。移动学习的实现,使得学习者利于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得以变为现实。为了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把教学任务分解成小的知识点,然后做成碎片化多媒体教学资源,以便于碎片化学习,成为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发展趋势。
(三)多媒体技术与智能技术的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移动终端的使用,使得教师不能时刻在线对学习者进行辅导,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就成为一种现实。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解决移动学习中缺乏互动性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多媒体技术学习效果。
三、结语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具有推动作用。教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最新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多媒体技术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方明建.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2013(2):65-66.
[2]伊博.多媒体技术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J].海外英语,2015(2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