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经济融合

文化经济融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09:37: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经济融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化经济融合

第1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 温商文化 温州模式

温商是与我国徽商、晋商、申商以及粤商齐名的地区性商业团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的典型经济发展模式,然而,自2000年以来,伴随互联网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崛起,温州经济一度出现发展危机。温州人创造了世界经济学界都熟知的“温州模式”,然而其在网络经济时代却丢失了经济敏感性,这其中的深层文化原因值得探索。

温州商业文化形成因素与发展特征

(一)温州商业文化形成因素

1.历史与地理因素。温州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古时官方行政名称为“瓯”,一面临海,三面靠山,环境恶劣,人多地少,历史各朝都不曾将其作为经济中心,贫苦的生活条件使得原住民外出谋生,积极从事手工业和经商活动。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长久动荡,战乱使得偏僻的温州地区获得稳定发展,宗族迁入,商业繁荣;南宋朝廷迁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后,温州即作为陪都,传统陶瓷业、桑蚕业获得引入和发展,开埠远洋,商业繁荣一时,至晚清已经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出发口岸,海洋地理因素为温商文化走向世界建立了天然的发展基础,温商文化因此得以孕育和发展。

2.人文思想因素。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始终将商人的社会地位排在“士、农、工”之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我国汉代被社会接纳以后,儒家思想一直构成社会的主流核心思想。宋代的温州学者提出了对于儒家经商观念的修正观点,认为是“义利相和”而不是“以义抑利”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在人文观念上对温州地区百姓经商的理念进行了修正,挖掘了被压抑的商业发展潜力。近代以来,温州地区的港口优势和先天经济基础使得西方经济思想率先得到引入,商人精明、重利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得到认可,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进一步加速了温州经济的繁荣。

(二)温州商业文化发展特征

温州商人积累了一整套充沛的经商经验和方法,经商目的已不仅仅在于谋生存,温州商业文化逐渐显示出独特的发展特征。

1.全民经商。经历漫长的历史岁月,只要是战乱动荡停歇,环境条件有所稳定,温州人就以卓越的经商才能而开始“小有所积、大有所累”式的作坊到企业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地区商业取得的成功就是这一论证最好的证明。经商是注入温州人血液中的文化传统,经商是年轻人就业的首选,自主创业模式在温州年轻人群体中常见,温州人对于商业的渴望和成功的自信体现的格外明显(卜娜,2012)。

2.偏好高风险性投资。温商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商帮群体中敢于冒险的典型代表,后世称其为“东方犹太人”就深刻的体现了其灵活激进的经商特点和商业理念。如图1所示,据《2012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即便在经济持续低迷的2009-2012年,温州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取得了年均46.5%的高增长率,温商产生的地区经济品牌效应和获取的巨额投资回报都显示出了其“敢为天下先”和敢于承担风险的经商特质。

3.经商团结一致。温州商人遍布世界各地,“温州街”、“温州城”等甚至代表了中国商业文化。从产业群落角度看,温州本地打火机行业、汽车和摩托车配件行业、低压电器行业以及鞋品服饰行业都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聚集,国家级生产基地超过30个,温州人历史上便倾向团结亲戚、同乡等共同创业,家族式生产非但没有拖垮商业效率,反而在提升企业凝聚力、稳定借贷资金以及抵抗经营风险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互联网经济发展对温州经济的冲击

温州商业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2000年后却呈现出对于新兴互联网产业发展方向把握不准的现象,虽然在传统优势产业如鞋服、轻工以及小电器等领域依然处于国内前列,然而其电子商务行业即便在浙江本省也已经落后于杭州、宁波与金华地区。根据艾瑞咨询公司出具的调查报告,2013年1月至8月份期间,温州地区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发展缓慢,相比于2012年同时期虽然有所回升,然而增长速度却相对较低(见图2),且主要集中于餐饮娱乐等享受类物品领域,实物电子交易比例只有0.4%(见图3),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互联网经济对温州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文化冲突

网络经济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在实体经济生活之外又建立了另一个崭新的世界,商家纷纷瞄准这个拥有巨大商机的市场而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经营建设,抢占互联网市场份额。对于温州经济这种靠商人白手起家和严重依赖实体经济的商业模式来说,进入虚拟市场投入资金具有一定的思想包袱和传统顾虑,近年来虽然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发现温商的身影,然而互联网经济建设却少有温州人问津,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互联网虚拟经济和温州商业实体经营之间的文化冲突。

(二)知识技术

不同于传统实体经济,互联网经济将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投入替换为知识和技术要素投入,并且取得了远高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产出价值,技术创新和知识储备水平是互联网经济取胜的关键。温商的人群构成大多是以前的个体农民和工商业者,不仅文化水平低,而且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也限制了开放条件下的技术创新。新一代温州商人继承老一辈传统,不太重视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性投入,单一的勤劳致富、商业人脉、廉价劳力以及经验运作不适应技术经济的发展要求(陈香堂,2010)。

(三)营销思想

互联网市场相对于传统实体经济而言的突出优势就是低进入门槛,谁能够抓住网络时代下的消费者注意力,谁就能培养起忠实的产品用户群体,进而获得商业利益。互联网的公平性改革了大企业压制小企业的局面,创意、创新、服务以及营销技巧都是获得市场认可的重要因素。温州人传统的抱团经营、企业人脉、宗族和血亲关系营销方法不再适应互联网的营销要求,实体市场和网络市场之间的巨大营销技巧和思想差异造成了温州互联网经济的逐渐没落。

(四)经营资金

高风险性是互联网经济虚拟化的伴随发展特征,资本与技术结合的自然属性要求互联网公司在创业阶段就要投入大量的维持运作资金,而且普遍呈现出前期亏损、后期才盈利的发展态势,一旦创业成功就会取得巨额回报,而投资失败就有可能面临大量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这对于温州商人创业融资主要依靠民间借贷的模式来讲不具备匹配性,民间资金无法承受这种高额投资风险,而国家尚未有完善的支持地方高科技产业投资平台也决定了温州地区回避发展互联网经济的现象。

温商文化与互联网经济融合发展思路

温州市政府在2012年7月颁布了支持温州地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从法规角度确立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互联网经营的基础条件。此外,温商文化还要从观念、教育以及制度角度入手,积极适应互联网时展潮流。

(一)灵活转变观念以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革命

温商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灵活的商业经营理念,主动适应时代是温商文化的发展精髓。我国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逐渐攀升已是不争的事实,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温州商人继续抱残守旧进行单一化经营注定会被时代淘汰。因此,温州商人要认清这种形势,积极探索“实体-虚拟”的经营方式转变,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实行因地制宜式的本地化网络经济发展,凭借长久以来对商业的敏感性优势,相信温商可以继续创造出温州网络经济的发展美誉。

(二)改革传统经营模式已突破家族式发展局限

温州市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显示(见表1),2012年,温州市4202家企业中,私营企业数量竟然达到2805家,股份制企业数量只有186家,占据全部企业数量比例只有2.1%,这种严重失衡的企业经营模式比例制约了温州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同时,网络经济虚实结合的经营特点要求多样化组织经营形式,而对于高科技产业分散投资、共担风险的投资模式也必须在温州互联网经济中得到建立,以现代化风险基金形式抵御民间资金压力,未来温州地区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和多样化企业组织形式有助于网络经济的高效运行。

(三)提升商人科技文化教育水平

互联网经济对参与者的文化教育水平要求较高,技术创新是引领互联网经济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温州地区长久以来以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为主,商人讲求“手艺”和“人脉”,且商人加入经商时普遍年龄较小,不具备完整的科学文化教育体系,且对于互联网这种高技术行业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要发展网络经济,就必须从商人的科学文化教育出发,解决根源性的发展束缚。同时,温商还要发展其联通世界、资源互补的优势,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建设现代化的网络企业管理制度,以知识换经济,以技术求效益,以教育谋突破,实现温商文化在网络经济领域的再次繁荣。

参考文献:

1.卜娜.让传统企业搭上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快车[J].中国计算机报,2012(38)

2.章志诚.温州历史上对外开放与温州人走向世界[J].八桂侨刊,2013(6)

3.朱乾.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3(1)

第2篇

关键词 知识型新移民 文化融合 内容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6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accelerating. In Dongguan City construction process, new immigrant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its core strength,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region is the citizen groups, "the new Dongguan people" and local residents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ecological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based new immigrants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tep by step, and must undergo three stages, "Adaptation - symbiosis and co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t forms of integration in each stage. Therefore, we must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analyzes the knowledge of new immigrant culture specific content, through different pathways take feasible measures to be perfect,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new immigrant culture, better show "new Dongguan people" is the value,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ongguan area.

Keywords knowledge-based new immigrants; cultural fusion; content

城市化是人存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形态发生质的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大批农民纷纷走出土地,涌向东莞这座城市,被称之为“新莞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心理层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知识型新移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社会阶层位序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所流入城市――东莞,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比如,关系网络、语言沟通。为此,需要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结合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内容,通过不同途径促使知识型新移民尽快融入到东莞社会中,和当地居民共同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1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内容

就知识型新移民来说,是指具有良好教育背景与技能,流动于不同地域间,病在迁入城市定居的人口。他们居住在城市各个角落,从事于不同行业。在他们迁入异地的时候,家乡文化也被迁入其中。在迁入城市生存过程中,他们自身已有的家乡文化将和迁入地文化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而这个漫长的过程被称之为“文化融合”。从某种角度来说,知识型新移民的文化融合内容并不是单一的,体现在不同方面。

1.1 语言、风俗习惯的融合

就语言融合来说,是指在和迁入地城市居民相处过程中,是否可以顺利沟通、交流,也就是说语言在其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知识型新移民在迁入东莞这座城市之后,会根据场合的不同交替使用家乡话、普通话,但对东莞地区的语言使用的并不多,他们被称之为“新莞人”,不利于他们迅速融入到这座城市中。就风俗习惯来说,“新莞人”对东莞地区的风俗习惯有着不同的适应方式,其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有些知识型新移民在工作、生活中,喜欢保持家乡特有的传统风俗,拒绝接受、认可东莞这座城市已有的独特风俗习惯,但有些知识型新移民则不假思索的全盘接收所有的东莞风俗习惯并逐渐适应,丢掉了自己家乡已有的风俗习惯。实际上,想要迅速融入东莞这座城市,对于这些“新莞人”来说,认可并接受、适应东莞已有的风俗习惯是重要的捷径之一。

1.2 伦理道德、情缘的融合

对于伦理道德来说,它是个人所认可的一种规范,对于相同事物来说,每个人心中的伦理道德各不相同。对于迁往东莞这座城市的知识型新移民―“东莞人”来说,必须逐渐接受、认可乃至适应该地区居民所具有的伦理道德观念,能够根据东莞地区的伦理道德标准做好本职工作,加快该地区文化融合的速度。在情缘融合方面,通常情况下,迁入东莞地区的“新莞人”特别喜欢和亲友、同乡保持联系,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地缘文化、血缘文化,这对刚迁往东莞这座城市的“新莞人”来说,有着特别大的帮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来者心中的疏离感、 孤独感,更好地融入到这座新城市中。但长时间的异地生活会使这群“新莞人”和自己单位的同事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特殊的业缘文化中,合作、沟通、交流,逐渐形成情缘融合。

1.3 情感融合

从某种角度来说,情感融合及其复杂,融合难度特别大,融合程度特别深,需要长时间不懈的努力。对于知识型新移民来说,他们在迁入所在城市后情感方面有着微妙的变化,从刚开始受到东莞当地人排斥,内心充满的焦虑感等到和当地居民处于一种“友好、平等”的状态将会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在融合过程中,也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碍,需要不断突破困境,不断努力,才能更好地融合。

2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途径

2.1 提高知识型移民的资本含量、适应能力

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想要进一步加快知识型新移民文化在东莞这座城市的融合速度,必须多角度、多层次提高“新莞人”的资本含量、适应能力。具体来说,政府部门、“新莞人”所在单位要全面、客观地分析新时期知识型新移民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乃至社会资本,根据各自含量,给予这个特殊的群体特殊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新莞人”在文化融合方面的心理素质。在刚步入东莞这座陌生城市的时候,“新莞人”认识的人并不多,人脉资源薄弱,只能依靠自己在这座城市认识的几个朋友甚至只能依靠自己,社会网络特别狭窄。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结合“新莞人”特点,帮助他们迅速打开他们在东莞这座新城市的社交圈,鼓励他们多接触东莞这座城市的各类群体,多和他们沟通、交流,比如,当地居民、同事。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新莞人”的心理资本、社会资本都会有所增加,自身的素质、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学习能力,可以多为他们提供一些学习异地文化的机会等,促使他们的人力资本含量也会有所增加。

2.2 多鼓励当地居民给予“新莞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推动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进程中,当地居民的开放态度、帮助特别重要。对于“新莞人”,当地居民不能歧视他们,学会尊重他们,消除歧视。而社会各方面要通过不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向当地居民、知识型新移民大力宣传“多样文化、平等文化”相关的理念,多鼓励双方尊重彼此,不要歧视各自的文化,能够正确理解各自文化,多鼓励当地居民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要有偏见。在社会场合、公共场所等,可以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新莞人”有一种归属感,愿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更好地融入东莞这座城市,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3 提高“新莞人”对文化融合的客观需求

在文化冲突阶段,“新莞人”会表现出一定的排斥行为,但在文化融合方面并没有特别强烈的需求。在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在“新莞人”生活的社区、公共场所等大力宣传东莞的历史、风俗习惯等,促使他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东莞城市文化,愿意接触这一陌生的城市文化。在此基础上,要根据“新莞人”自身特点,东莞地区各方面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认识东莞城市文化,改变已有的态度,加快文化融合的速度。此外,要进一步拓展“新莞人”和东莞城市各方社会人士的交流渠道,主动寻找帮助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甚至自助,逐渐改变他们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态度、行为,提高他们在文化融合方面的客观需求,为加快文化融合速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要根据“新莞人”对不同领域已有的融合态度,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解决文化融合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在社会交往方式、礼仪方面,可以向持有同化态度的人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不断拓展他们在这座城市已有的人脉资源,进一步扩大交际圈。在语言方面,对于那些持有分离态度的人,需要给他们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促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东莞这座城市特有的语言文化。

3 结语

总而言之,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难度较大,周期较长,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此,需要综合分析“新莞人”融入东莞这座城市在文化融合方面的具体内容、形式,多角度提高他们在文化融合方面的需求,逐渐改变他们已有的融合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地居民对其的开放程度,给予“新莞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借助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推动知识型新移民在文化融合方面的进程,促使“新莞人”能尽快融入到东莞特有的文化交融状态中,积极调整自身行为,尽快融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中,发展自己的交际网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优化调整东莞地区的人力资源结构,促进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该地区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悦中山,李树茁,费尔德曼.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建构与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2.1:1-11+124.

[2] 佟雪铭.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与路径[J].城市问题,2015.12:97-103.

[3] 黄仲山.当代城市移民文化变迁与文化共同体建构[J].中华文化论坛,2015.7:68-73.

[4] 佟雪铭.知识型新移民城市生态融合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9:44-50.

第3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 地方文化 融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在很多景观设计死板、单调,没有生机,其主要原因是景观设计没有地方文化底蕴。尤其是,很多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模仿,而忽略了支撑在景观背后的文化根源;注重从感官上取悦民众,过多的强调现代技术及高档材料的运用,而忽视景观给予人们情感与精神上层面的感受。 这样的景观设计显然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也就是说脱离地方文化底蕴的景观设计是没有生存空间的。要想创造一个有特色、有个性的优秀景观作品,设计师们应该从场地本身出发,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特点进行细致的研究,并将其特点融入到景观设计中。

1 地方文化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地方文化是指当地人们在当地历史的发展的长河中创造并不断沉淀下来的精华,是当地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当地人们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升华。它包含地方的经济水平、价值观念、艺术发展水平、生活方式等。园林景观本来就应该是最能体现当地文化的实体,它更能体现当地人们的审美观、生活习性、思想意识、精神需求等。不同地域的文化对应不同的园林景观,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紧密结合。

2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思路

2.1 注重“形、神” 相结合

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园林景观的形式、形态,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景观设计,首先在形式上就应该地方化。尽管构成园林景观的要素不外乎水体、地形地貌、植被、建筑等,但是不同的景观设计呈现出来的效果却不尽相同,这都与当地的人们的审美取向、文化风俗等密切相关。景观设计光注重外形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意“神”的体现。所谓的“神”也就是“意境”,它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精髓所在,它几乎是整个景观设计的思想意识形态的体现。也就是人们在欣赏景观时通过感官认识而产生精神、思想意识感受。园林景观意境的营造要依靠设计师将历史、文化、生活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要素融入创作中,让观赏者感受其中、体会其中。

2.2 遵从自然环境

园林景观也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所以景观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环境。首先,景观设计必须与地理环境相适应。园林景观不来就是需要借助、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国内经典的园林景观很多。其次,园林景观必须与自然环境结构特征相结合。我国的园林设计讲究随形就势,园林景观建设通常都是依山伴水,高方筑亭台、低洼造池沼,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建造不同的景观。事实上,各类地形与地区性的景观特征和韵律感有紧密的关联性。

所以,地域差异决定了景观设计的多样性,若一味的模仿、复制而成的景观,都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品,因为它不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结构相结合,失去了当地的环境特质,也就丧失了生存的基础。再次,景观设计应该注意将当地的自然景观资源进行整合。现场的景观资源都是以原始形态存在的,我们在景观设计时应该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的潜力、精华,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将其整合到整个景观中,如此,园林景观中就会体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此外,场地内的植物四季变换可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命形态,因此,我们在景观设计时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原来的植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基本完整的植物群落,这就让园林景观更具地域自然特征。

2.3 传承地域文脉

(1)地域传统

地域传统指的是当地历史长期发展而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生活、生产的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人们对地域传统的认同感及亲密性有如生物的“基因”遗传,它无处不在的存在于当地人人民的生活中。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审美观、情感等就像生物的本能反应一样有很强的相似性,因为这是千百年逐渐浸入到人民的生活中,这就是地域传承的体现。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师应该深入挖掘沉淀已久的地域传承景观元素,将人民的记忆、情感唤醒。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园林景观作品也不少,比如深圳万科第五园,它就是在“岭南四园”思路上,探索、创造出一种南方的现代式生活居住环境。其中不但可以感受到“岭南四园”的气息,又将我国南方民居中的那种内敛、富有涵养的气质体现的惟妙惟肖。

(2)民族特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族特征,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人们的心理认同感、生活习俗都不相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表现为:语言、服装、生产生活方式、建筑风格、居住环境等。因此,在民族集聚地区,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民族特色,尊重当地的民族习俗。

(3)宗教习俗

宗教对地域的建筑类型、园林环境等有着非常深刻和久远的影响。在宗教盛行的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意识形态,都是围绕宗教来展开的,整个园林是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的,因此在具有宗教文化的地带应该充分尊重其宗教习俗、教义及其它固定程式。

2.4运用适宜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园林景观中应该合理运用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技术手段及新型的景观材料,可以实现绝妙的景观效果。但是,园林景观技术的应该也必须与场地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社会经济条件等相协调,注重继续手段应用的适宜性。不管采用何种技术手段,呈现出来的景观效果必须与当地人们的思想、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相符合。上海松江方塔园就是一个典范,不但继承了传统的技术手法还展现了时代特点。大门建筑轻钢结构上覆黛瓦,“何陋轩”则竹架草顶,花岗石矮墙及铺地,条石驳岸、砖石结构挡土墙,多种技术并存,每一种技术恰到好处的反应了它所在的场地的环境特点,在整体上又是协调统一的,展现出迷人的技术美学魅力。

2.5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园林景观的材料对其体现出来的效果、风格有着决定性影响。从低碳、环保、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无疑是上佳选择,如此也更能体现出地域特征。当地的材料都是土生土长的,与当地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采用当地材料造景,更能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人们有一种亲切感。在经济技术全球化的今天,交通、技术和经济的高度发达使在全世界使用相同的材料成为可能,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材料,关键是要尊重地方的现实。

3 结束语

面对当前园林景观这种趋同的状态,我们设计师必须要打破这种怪相,探索新的设计思路,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只有这样,创造出来的园林景观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才可能持续发展,因为,地方文化是园景观的沃土。

参考文献:

[1]朱光亚,杨国栋.城市特色与地域文化的挖掘[J],建筑学报2001(11) :49-51

[2]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园林的设计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第4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速度迅猛,其主要涵盖了现代城市规划、建筑装饰、室内外装修以及园林景观设计,主要追求设计中为设计赋予艺术性表达。但是就目前的我国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设计追求西方艺术与国际化,忽略了中国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所以,为实现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应当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入。

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现状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逐渐走入设计误区,部分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时过度追求西方文化,部分设计师在设计创作过程中一味的追求高档材料的运用,忽略了设计搭配的重要性。另外,还存在着一部分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开始之前并没有对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这些都导致我国传统文化在实际中的应用较少或者应用实施单一刻板。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外来设计理念在中国的盛行甚至后来居上,其主要表现为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于中国传统的环境风水学以排除迷信的观念进行抵制,以致于我国在设计理念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空白。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较为完整的外来设计理念逐渐在中国设计行业中占领重要地位。正是由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师对于西方文化的过度追求,以致于我国的传统建设特色都逐渐在被忽视的过程中失去光环。另外,这还导致当前的环境设计大都形式相同,失去了我国传统的地域特征与文化特色。其二,中国传统特色的环境作品越来越少,急需被保护。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当前现存的中国特色传统建筑的设计思维与案例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大多都集中在偏远城镇或者山区。例如中国传统特色明显的环境设计典范包括存在安徽皖南的宏村,在环境设计以及建筑设计方面都具有较为完整的中国传统特色,但是随着外来设计理念的影响逐渐深入,此类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设计正在逐渐减少,并且由于现代化建设与城市的不断推广与扩张,现代环境下的这类建筑正在逐渐消失减少。所以,应当加强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以及加强保护传统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实际融入措施

1.在设计中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引用与复制

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化设计中的有效融入,设计师可以在设计中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引用与复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性意义强的视觉形式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进行体现,从而实现在新的载体上进行全新的视觉形式创造,从而实现符合现代审美的情感塑造。另外还可以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让相关文化元素在保留其基本形态与神韵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设计的表现,表达相关的民族思想与精神。同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可以直接对传统元素进行复制应用,将其融入到现代化设计载体当中,通过现代化的形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力表达。

2.在设计中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优化与变异

在现代环境设计当中,加强传统文化融入的重要手段还包括在设计中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优化与变异。设计师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发现适合现代化设计的美的元素作为实现设计创作的素材。之后对相关素材进行现代化的分解、重组,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与现代化设计进行相互融合,这主要是进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西方特色的相互结合的方式。例如,上海的著名建筑经贸大厦就是通过以上方法实现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现代化建筑设计的典型实例。在设计进行时,设计师将传统的塔型结构进行元素分解与创新,将其运用到现代化高层建筑设计当中。设计师在进行塔型结构运用时,没有对该元素进行生搬硬套的形状放大,其主要是运用现代美学实现塔型比例与建筑比例的协同。并且设计师主要是以密檐式塔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设计思维立脚点,对该塔型的轮廓、线条以及精神进行深入分析与概括,再通过现代化的设计手段与设计理念进行传统元素的有效表达。

3.在设计中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继承与创新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可以在设计中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继承与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化的审美观念的现代化的建筑结构进行相互融合。在进行相关建筑设计时,利用文化传承进行传统建筑特征表达的同时又以创新精神实现现代化建筑风格的表达。例如,苏州博物馆的建设就是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两相结合的重要成功设计案例。在进行该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首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作为设计实现基础,然后采取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理念采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进行传统文化的表达。在进行博物馆外观设计时,将其以传统建筑的形式进行表达,使其在所处的苏州古建筑群落中不至于格格不入,实现该地区环境的建筑设计整体性。而博物馆的内部构造与设计有充分发挥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运用科技感与现代感十足的多种几何图形来进行造型设计。博物馆内的现代化设计元素与馆外的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两两结合,在表达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有效的实现了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创新。

4.在设计中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隐喻与创新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隐喻手法的应用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表达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是通过环境设计当中所包含的元素与形式来对环境之外的精神进行隐晦表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来说,其主要是对传统文化内涵、价值以及寓意的表达。将具有民族的特色的图案、摆设以及风格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都是实现文化内涵表达的重要手段。利用创新思维来实现传统文化的隐喻表达,主要是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同时兼具现代化与中国化的特点。另外,根据设计所处的环境还应当包含相关区域的区域文化特征。例如,孔子研究院的设计就是在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隐喻与创新。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师主要是将中国传统书院引入到建筑规划当中,使其具有古典建筑的精巧构局。设计师在建筑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了座山与案山的象征形态,并根据中国传统风水学进行引水渠与小河的添加,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从风水学上为该建筑提供了极佳的风水地理位置,是传统的设计体现。在该建筑群落的设计中,设计师运用多种传统的建筑文化元素作为设计支撑,灵活运用隐喻手法,将传统的文化元素利用现代美学观念进行充分提炼与变异,实现隐喻下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表达。

三、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商业景观;自然设计;文化概念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商业景观项目并非仅仅shoppingmall或者大型商圈等的景观设计,而是展现了具有娱乐性、标志性、纪念性等等丰富多元特征的项目案例。这些隐性的文化特质犹如项目的灵魂吸引着大批的人流,最终带来商业收益。可取的商业景观项目主题有很多――绿色低碳、科技人文、社会责任感等等。在硬件设施上进行相应的改变和完善,为休闲娱乐的消费过程提供多样的空间环境。这样的方式能够使消费者在互动和交流时有一个轻松的平台,从单纯的以购物为目的转变为体验过程,从而弥补现代都市生活的缺陷,让人们不再觉得都市生活单调、枯燥,反而轻松愉快,让人心情愉悦。商业景观空间可以包括商业广场景观设计,商业街景景观设计,商业中心景观设计,商业办公景观设计。本文主要介绍在商业设计中将多重体验和多重空间感受融入到商业空间之中的设计理念,该理念主要为了形成具有多样化、层次化和复合化特点的交融空间。文中结合着闻名遐迩的相关商业空间实例,来分析商业空间的美观与丰富性多样性并存的创新设计与文化融合所具有的巨大作用。

1商业景观的空间设计理念

对于商业景观的设计而言,空间的安排是很重要的方面,如何将空间进行巧妙的组织,使得商业区与城市区成为整体是商业景观空间设计的一大主题。空间的完美融合能够使得商业空间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将过渡空间进行巧妙的运用,可以使得人们在购物之余拥有休闲娱乐的平台。因此,在商业景观进行空间上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将商业空间做到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消费等多方面的需求。

1.1合理衔接商业区和城市区,将中介过渡空间做到组织合理

处于商业区与城市区中间的过渡空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开放优势,如果这些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能够得到合理的组织和利用,那么这样的过渡空间对引入城市活动和人流而言大有裨益。合理的利用能够让商业区与城市区得到很好的衔接。Solana蓝色港湾是北京首屈一指的时尚购物娱乐新地标。它的优势在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北京最大城市公园――朝阳公园的西北角,以及它所倡导的开放式购物体验。虽然在典型的中国北方城市,Solana蓝色港湾大胆沿袭了传统欧式生活中举行户外庆典的文化传统。通过一系列松弛有序的空间,营造“街巷”般的感觉。中心广场――作为Solana蓝色港湾会面、互动和娱乐休闲的重要枢纽,中心广场的设计模仿欧洲“城镇广场”的概念。为展览 、演出创造了有利场所。同时。喷泉、音乐和多样性的主题活动为这里带来了大量人气,形成了人流的聚集点。融合滨河区和朝阳公园――朝阳公园的前湖被延伸到地块内,为蓝色港湾创造了入画的天然背景。运用多样的颜色和材质,从小尺度的铺装,到马赛克和丰富多彩的材料变化,来打造极具视觉效果兼具趣味性的景观。在这里,游客可以一边用餐、喝茶,一边欣赏北京城市的“绿色心脏”。

1.2为形成商业空间的整体化,可用人行流线将室内室外连接

大型的商业项目景观可以当作公园来设计,让购物者感觉是在公园漫步,同时室内景观设计与室外景观设计需要相呼应和配合,实现景观的最大延伸。

对于商业建筑而言,人流量一般较为密集,因此采光和通风是建筑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除了建筑设计时考虑该因素以后,在商业建筑外部也可以加以空间利用从而有利于商业建筑引入自然的光线和通风。一般大型的商业建筑内部会形成步行街,使得人们在购物时能够自然通行于室内和室外。就将上海宝山祥腾生活广场作为例子,它的景观设计是将流淌的水流纹样作为整体铺装的理念,在广场内街围绕这一理念进行构造和装饰,这样的铺装使得建筑的硬朗现代风格被柔化,将内街空间的限定感进行弱化,从而使得建筑内部与外部进行流畅的贯穿。水流式的铺装能够将室内和室外进行巧妙的衔接,从而形成商业空间的整体化,增强了室内和室外的连续性和互动性,让购物空间能够体现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2商业景观的内容设计理念

2.1利用自然元素的引入形成商业空间与自然空间的交融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自然有一种本能的向往和渴求,因此在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利用各种自然元素例如广场树阵、草坪、灌木、花卉、自然水景等对商业空间进行装饰,能够将自然文化与商业文化进行交融,满足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例如上海南京西路的园艺设计中,将灌木修剪成熊猫的形状,在花坛中间栩栩如生,周围配以粉色的花朵,为城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这样的创意设计使得植物与动物相结合,在绿色植物的天地中感受到动物的生动活泼,从而突显景观设计的特点。

2.2通过自然式体验的引入形成商业休闲空间的舒适体验

在对商业景观进行设计时,设计师通过将自然的体验移植到商业空间之中,将自然元素在商业空间中进行独特的布置,从而形成休闲的娱乐空间。悉尼达令港南部,也就是今天被人们熟知的Darling Quarter,是澳大利亚最引人入胜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达令港成功地打造了南北向、东西向两条人行走廊,连接起市中心、唐人街和海扇湾。城市居民和游客可以沿街购物、观光、品尝美食,尽情享受休闲生活。达令港改造的另一关键点是让城市公共绿地空间更好地为家庭活动服务,促进城市居民间的交流互动,进而使整个社会更为和谐,更有凝聚力。本项目广泛使用了从德国引进的儿童水上游乐器材,水闸、水泵、螺旋水斗,这些最先进的器具可以让小朋友们全程控制水的流动。水流通过水渠注入一个个游戏空间,这些空间都是由混凝土打造的,极具雕塑感。同步喷泉、水闸门、水轮、光滑的大石头,所有的设施都是为了小朋友们能尽情的探索与享受这个精彩的水世界,并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的游戏。游乐园四周设有各种功能设施,以及阳光露台咖啡座、遮阴廊架、户外剧场大台阶休息区,让父母亲、照顾小朋友的阿姨们都可以参与到这个不设围栏的欢乐园中。

2.3将文化概念合理引入,形成商业与文化的相互交融

2.3.1将商业空间塑造文化特色

人们在进行商业消费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引人入胜的文化体验,文化是精神层面最丰富的内容,它具有横向与纵向的多元性,不管是从当代文化来看还是从历史文化来看,文化一直都是人们心灵层面不变的重要内容。在商业空间中引入文化概念和文化因素,能够让人们在进行购物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新三里屯时尚文化创意街区,北区设计为高端消费人群营造出舒适独立的购物环境。在建筑上,北区也显示出典雅高贵,北区北座命名为“时尚前线”,该建筑随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北区东座命名为“水晶立面”,其设计采用玻璃的华贵剔透与金属的坚硬前卫相结合。对比北区,南区消费水平更接民化,是一个汇聚书籍音像、艺术画廊、酒吧等的时尚文化休闲消费中心,包括“尊贵品位区”、“艺术文化酒吧区”、“潮流区”、文化广场和时尚大道等,市民可在此购物、泡吧、健身、看电影、垂钓。闲暇时,市民可去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散步。在建设上,南区注重的是时尚。

2.3.2.将商业空间赋予文化内涵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故事,独特的地域文化能够给一个城市带来一种充实、悠久的感觉,具有文化魅力的商业空间也是一样。将文化内容融入到商业空间能够提升整体的涵养,让商业空间具有自身的特色和魅力,不再只是作为盈利的场所,也可以是文化交流的平台,福州“三坊七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福州“三坊七巷”主要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现与挖掘,将建筑整体构造成江南小镇的古典风韵,充分突出了唐宋建筑的特色,利用青砖灰瓦石库门等古典建筑材料进行现代建筑的构造,将古代建筑元素充分融入到现代的商业空间之中,从而将商业空间做到具有特色和内涵。这种文化内涵的融入,为商业化的改造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3 结语

商业景观空间兼具易达性、舒适性以及文化性,能够实现空间的交融。通过对城市空间的优化改造,或者自然元素的融入,也或者文化内涵的赋予,都能够将商业景观空间做到具有自己的特色,变得与众不同,将商业景观空间不再局限于商业化一个主题,而是真正实现多元融合。

参考文献:

[1] 张金霞.商业建筑室内环境对购物心理的影响[J]. 山西建筑. 2009(04)

[2] 刘廷杰.后现代的商业空间――体验一种非"短暂"的时尚[J]. 时代建筑. 2005(02)

第6篇

北坦路位于莱城区西部,西为泰钢工业园区,东为莱城区,南起老城区凤城西大街,北接北部莱城工业园区,是老城区与新城区连接的重要交通要道。北坦北路是北坦路向北延伸的部分,南起鲁中西大街,北至嬴牟西大街,全长3146米。其中鲁中大街—汶源大街段长1122米,道路规划红线35米,主路面宽16米,两侧分车带各宽1.5米,自行车道各宽3米,人行道各宽2米,路两侧绿化带各宽3米;汶源大街—赢牟大街段长2024米,道路规划红线宽40米,主路面宽16米,两侧分车带各宽1.5米,自行车道各宽3米,人行道各宽2米,路两侧绿化带各宽5.5米。

2设计目标

北坦北路作为连接新老城区的主要道路,在设计时不仅满足其交通功能,还结合城市及北坦路特点进行道路的景观和绿化统一规划,充分体现北坦路特色。

3规划原则

3.1尊重当地环境

本方案规划根植于北坦北路所在地域,注重当地乡土文化,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选用当地乡土植物材料,以适应本地生长、降低管理与维护的成本。

3.2自然环境的高效利用

景观的创造与景观序列的划分,充分结合道路沿途的不同景观特点,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景观,形成各路段的景观特色。

3.3种植规划原则

配置上遵循多样性原则,以高大乔木为主,通过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形成群落式种植,从而提升生态效益。突出植物造景功能,创造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绿荫护夏的景观效果,丰富莱芜市的植物景观。突出地方特色,加大乡土树种在绿化中的比重。选择树种:常绿乔木:雪松、侧柏、油松、白皮松、云杉等。落叶乔木:合欢、银杏、国槐、刺槐、白蜡、垂柳、栾树、元宝枫、水杉、玉兰、紫叶李、樱花、碧桃、丁香、紫薇、红枫、鸡爪槭、腊梅等。灌木:金银木、珍珠梅、连翘、迎春、丰花月季、海棠、无花果、枸杞、石楠、铺地柏、金叶女贞、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红叶小檗等。地被:二月兰、千日红、大花萱草、红花三叶草、金鸡菊、金盏菊、常夏石竹、麦冬、阔叶麦冬、地被菊等。藤本:紫藤、美国凌霄、金银花、地锦、多花蔷薇、扶芳藤等。竹类:早园竹、淡竹、箬竹等。

4设计构思

4.1注重生态性

北坦北路沿线有几个工厂,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在进行道路绿化设计时,应在适当丰富绿化层次、提高绿化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抗污染树种,引入“环保、安全、自然、生态”的概念,把整条道路建成生态廊道。

4.2注重景观性

北坦北路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在进行景观规划和绿化设计时应结合道路两侧山丘、河流、洼地造景,合理配置植物,使道路景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4.3打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观链

充分利用北坦北路沿线的山丘、河流,在现有山坡处作起伏地形,将现有河道开挖整理,形成自然山水景观。利用低矮花灌木、宿根花卉、时令花卉组成的大色块花境的色彩、季相、层次变化与地形的起伏相结合,与山水自然景观相呼应。突出道路绿地的生态性。模拟植物群落搭配形式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采用乡土树种,适地适树;北坦北路作为连接新老城区的主要道路,来往车辆多、噪音大、污染重。利用乔木、灌木、球类、地被合理搭配形成复合植物群落,同时选择刺槐、国槐、构树、悬铃木、侧柏、臭椿、龙柏、石榴、腊梅、紫荆、紫薇、玉兰等吸收粉尘、汽车废气、抑菌、杀菌、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噪音,而且可以降尘、减少污染。另外,植物的科学合理配置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养护管理费用;将反映莱芜传统文化(冶炼、战争、戏曲等)的雕塑、景墙、钢构架等样品适当布置在节点、较宽的绿化带中,与周围绿化相结合,体现蓬勃发展的新莱芜。

5具体设计

5.1鲁中大街—汶源大街段

此段是老城区的干道,为原有道路的改造。路两侧绿化带根据现有道路两侧的建筑情况布置,宽窄不一。绿化带植物配置采用乔木群与灌木群间隔搭配,形成高低错落、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在汶源大街节点东南角、西北角,以常绿树雪松、黑松为背景,其前面组团式栽植银杏、女贞、玉兰、樱花、紫叶李、碧桃、榆叶梅等,树下满铺铺地柏形成对比强烈的空间层次,凸现简洁、大气。汶源大街节点东北角,现有地势高于道路,可适当整理堆山,形成小山丘。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成林的乔木穿插配置,并加以规则式种植,中层种植小乔木及低矮花灌木,沿路以色叶灌木组成色块,形成富有动感的线条花带,营造浓烈的迎宾气氛;1.5米宽分车带主要栽植行道树法桐和不同球类、花灌木,与绿化带内的行道树法桐形成林荫通道。

5.2汶源大街—赢牟大街段

此段为新建道路,连接老城区干道与北部工业园区道路,该段绿化景观不仅要与老城区相呼应,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分车带中,采用行道树法桐、花灌木丁香、黄刺玫、榆叶梅、美人梅、红王子锦带、红瑞木等相搭配,利用植物季相的变化形成四季景观;路两侧绿化带中植物配置层次明确,上层为落叶大乔木,中层为开花小乔木及常绿灌木,下层为修剪整齐的常绿灌木及色叶灌木,底层为草坪、低矮灌木、草花形成多彩地被,景观效果较好。整体上构图简洁、优美而大气。龙潭大街以南的绿化带较宽,大约10米左右,可适当增设卵石、片石小路,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健身需求。并适当设置休息广场、座凳、景石,配置观赏性强的乔木、各种花灌木、球类,沿路栽植低矮花灌木与时令花卉组成的花带,使人置身其中既有绿荫成廊之感又再现林间缀花的生态意境。乔木选择:银杏、国槐、栾树、女贞、榉树、朴树、苦楝、臭椿、五角枫、枫香、广玉兰、玉兰等。灌木选择樱花、垂丝海棠、贴梗海棠、紫薇、黄刺玫、木芙蓉、红枫、梅花、腊梅、红瑞木、棣棠、竹子、南天竹、红叶小檗、小龙柏、铺地柏、金叶女贞、春鹃、夏鹃、金丝桃、海桐、狭叶十大功劳、棣棠、绣球花等。草本地被选择大花美人蕉、吉祥草、麦冬、葱兰、金边吊兰、紫花酢浆草、紫鸭趾草、狗牙根、结缕草等。其中降噪效果好的植物选择:银杏、玉兰、丁香、丛生大叶女贞、红王子锦带、棣棠等。

5.3北坦北路四个节点

第7篇

关键词:主题公园产业;文化科技融合;先进技术

人类经历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以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为特点的后工业文明,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会推动社会及其文化形态产生深刻的变革。在当今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扩大消费市场、彰显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产业,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已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最近的几十年间,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仅推动影视、戏剧、出版、展览、建筑等传统文化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更是创造出了像文化装备制造、动漫游戏、交互式互联网媒体内容、文化旅游等等这些全新的业态。面对这样的全球化背景,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文化与科技融合在产业发展中的必要性,并研究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来。

一、文化科技融合已成为现代娱乐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文化与科技融合本质上是高新科技向文化领域的选择性渗透,也就是说,科技是以一种辅助形式帮助文化领域的产品以更精准、更直观、更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领域乃至整个文化产业链都得到更新更好的发展和延伸。科技向文化领域的渗透推动的是文化产业模式创新的一场变革。科技使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效率进入民众生活,扩大了文化的覆盖面并增强了其影响力。这是人类文化活动史上的进步,也是人类文明在科技与文化的双重基础上结出的智慧之果。

而现代娱乐业则是一种以提供娱乐产品和服务而产生商业价值的活动。现代娱乐产业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二、以尖端科技为支撑。三、以人民大众为服务对象。四、以工业化流程为规范的全产业链条,具体的业态形式包括文学出版、影视剧、舞台演出、音乐、展览、主题公园、动漫游戏、文化娱乐装备、互联网媒体九大类。这其中,日渐发展的高新科技为现代娱乐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首先,由于文化科技的融合性,现代科技已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在当今时代,这些以现代娱乐业为载体的文化产品很难再仅靠传统的形态继续生产和传播。国内外娱乐产业的竞争日益呈现出一场科学技术的竞争,依靠新科技占据娱乐产业竞争制高点已成为新趋势,科技创新成为娱乐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其次,娱乐产业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业态,只有具备市场潜力的文化创意产品才会进入娱乐产业。这是和国家战略息息相关的一个重要引擎,也是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支撑型产业。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是将创新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再次,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已经能从多方面看出效果。现代科技的介入,能提升文化的体验效果,丰富文化的生产资料,增强文化的传播能力,扩大文化的消费需求,拓展文化的储存路径。在文化产业也亟待创新的时代,科技对现代娱乐业的影响只会日渐显著。

二、文化科技融合是主题公园娱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主题公园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来吸引游客,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是一种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因主题公园的表达形式多样化,高科技化,并可与影视文化及民俗文化紧密结合的特点,成为世界上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处于现代娱乐产业链条顶端的产业之一。

主题公园这个产业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美国出现,在出现的最开始,主题公园就代表着全美国甚至是全球最高水平的文化内容创意,并且凝聚着全球最高水平的科技含量,它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正是因为采用了不同于当时像电视、图书、音像出版物、电影院这种已经成熟的、大众化的、低技术含量的文化内容载体,而是用当时先进的游乐设备、先进的现场演出技术、先进的景观规划与游乐项目包装技术,甚至是先进的氛围营造与服务技术等,再结合好莱坞影视作品或者迪士尼动画作品这些全球一流的文化创意内容,才得以发展成为今天巨大的产业市场。可见主题公园在一开始就带着文化科技融合的基因,这也是主题公园区别于其他文化娱乐业态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时期主题公园娱乐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在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中有四个阶段:第一代主题公园以自然景观为依托,营造舒适放松的休闲环境; 第二代主题公园以都市娱乐为特征,营造热闹欢快的氛围; 第三代主题公园以模拟类体验项目和景观相结合,打造奇幻的异境世界;第四代主题公园以文化元素为主题,结合新媒体科技,是科技含量最高、技术最先进、影像最逼真、文化内容最丰富的主题乐园类型。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主题公园产业已进入第四代以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发展阶段。

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的主题公园产业整个发展的历程中,有几个重大的发展节点,而这些发展节点均由先进技术和文化内容的融合来推动的。比如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智能科技的应用,云计算的应用、智能产品的普及、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轨道车行进与互动技术的应用、超感平台技术的应用等等,都催生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游乐项目产品品牌,进而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娱乐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大数据娱乐时代的来临。以大工厂为标志的大工业革命结束,而以数据科学和感知技术为代表的文化科技革命开幕和以大数据为生产资料的信息产业革命开始。主题公园作为非常适合应用大数据技术的产业之一,在倚靠科技的进步之下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拓展。大数据产业在信息科技体系支撑下,伴随文化科技革命的浪潮,以大数据为生产资料,一代又一代地创造性地生产各个领域的文化智慧产品,全面转变人类的生产生活。

而大数据带给主题公园产业的助推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更精准地定位受众群体,第二更有效率地广泛传播,第三更多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第四更加智能的自动化创作。有了这些推动作用,在未来,主题公园所有产品的生产、服务的提供、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互动、业态的建立和品牌的传播,都将深度依赖大数据带来的技术变革,因此我们说,大数据主题娱乐的时代已经来临。

(二)以IP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产业链形成

娱乐产业全球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IP为核心所构建的新型文化产业链。I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产权。现代娱乐产业的价值链条是以IP为核心构建的,以文学作品作为起点,逐步向影视、动漫游戏、主题公园等高级链条延伸,形成同个IP的不同娱乐产品,级别越高的产品市场价值越大,文学出版的IP是一级价值链条,根据文学作品的IP开发出来的影视剧舞台剧动漫游戏和互联网产品是第二级的价值链条,而主题公园是价值最大的第三级链条。

在耳熟能详的世界级主题公园中,例如哈利波特就是典型的由文学到电影的衍生IP。主题公园就是把由IP衍生出的所有文化产品进行实体化包装,变成可视可听可以体验的东西。在整个实体化的过程中,主题公园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实现这些虚拟事物中不易实体化的东西。主题公园分很多层级:大型主题公园如迪士尼;城市娱乐中心则可能更多是室内设施的形式;还有亲子乐园这种类型,体验区域更小,但是数量更多;巡游嘉年华,着重于短期的活动;还有微乐园例如密室,鬼屋等。是基于一个独立的小活动场地,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 “IP”。

(三)新技术在主题公园领域的应用

主题公园产业是飞速发展和变化的产业,在这个产业中每年都会有全新的技术和文化内容进行整合,这些新的文化科技融合的产品,需要我们在创意、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才能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而最近几年正是主题公园从第三代到第四代进化的过程,有很多的新的科技手段已经在新的主题公园产品中进行了应用或者马上将要投入使用,包括新型的互动装置,虚实结合的全息演出手段、新的投影显示技术和交互技术等等,下面列举一些相关的最新技术。

1.混合现实技术

混合现实技术是一种把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结合起来,并通过诸如可穿戴设备这样的方式来提供更加深度的沉浸体验的技术。在混合技术的游乐体验中,像视频中看到的这样,观众将会直接置身于一个虚拟空间中,并且在视觉听觉触觉和互动方面都有极高的仿真度。利用这种技术,小型的、单人的、全虚拟空间的游乐设备产品很快就会出现在各个主题公园中,这些技术的应用已经打破了传统主题公园游乐项目中的游客与游乐内容的关系,不是通过座椅、银幕或者骑乘设备,而是一种全新的游玩方式,因此在规划和设计这类项目的时候也需要全新的思路。

2.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具有信息服务功能的技术,主要应用于舞台表演类项目。实际上舞台表演秀作为主题公园产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在不停地与最新的技术进行结合,早在20年前环球影城就通过真人演出、3D电影和现场机械秀结合的方式来打造了《终结者》的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迪斯尼也将现场立体电影和后台工作人员实时控制结合起来打造了《海龟脱口秀》的项目,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到今天,新型的交互媒体技术可以让舞台演出的效果更炫、更吸引人,同时还可以和演员的表演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这会一直是主题公园新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3.体感交互技术

体感交互技术是一种人们可以直接使用肢体动作,与周边的装置或环境互动,而无需使用任何复杂的设备便可让人们身历其境地与内容做互动的技术。主要应用于游乐项目中。目前的体感交互技术已经从早年的动作捕捉技术中进行升级,并且和大数据的技术相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实时的体感动作识别、实时的面部特征识别、以及在虚拟图像中进行实时的渲染,带来的就是通过体感技术,可以让观众将自己直接带入到一个虚拟世界中来,成为新的游乐项目的互动体验方式,视频中的很多产品已经在一些主题公园中进行了应用,因此也是未来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技术之一。

四、中国主题公园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短短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主题公园发展状态不算乐观,真正能带来商业利润和价值的主题公园并不多。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主题公园存在的一些短板也非常明显。

(一)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

中国主题乐园由于起步晚、起点低,一度呈现出模仿追赶其他世界级主题公园的痕迹,然而却没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作铺垫,产业链延伸度不长,产品内涵可挖掘程度浅。由于个别主题公园的空前成功,许多地方把主题公园当成快速致富的一种手段,从而忽略对主题的深入挖掘,许多主题公园仅是对世界上成功的主题公园案例的一种简单的模仿和粗制滥造,虽然项目繁多,却没有独特鲜明的主题,也没有精品,同质化严重,形成恶性竞争。

第8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升级。作为第三创业的旅游业,已成功地取代了工业生产,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发展动力。而文化产业作为旅游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学界称为是21世纪世界上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创业模式。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旅游经济一直从各个方面为文化产业发挥着载体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产业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我国传统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使旅游经济能取得长期的发展,将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

一、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含义

关于旅游经济的概念,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争论,至今也没有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大多数学者认为,旅游产业是服务行业的一个延伸,是以旅游为基础,向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无形的交易。旅游产业的范围要比单纯的旅游业要大很多,旅游产业包括一切与旅游相关的活动,而不仅仅是旅游本身。旅游经济是以旅游产业作为基础,并获得一定收入的经济形势[2]。由于文化背景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不同,东方和西方国家对文化产业存在着不同的定义。我国将文化产业理解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文化产品、或是与文化相关的产品的一种生产性的行为。但西方国家认为,文化活动就是单纯性质的文化行为,并不包含社会生产。为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下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即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行为和标准进行文化生产的过程。

二、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意义

为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给我国带来经济上的影响,我国实行了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产业融合的基本条件是这两个产业之间具备基本的关联性,产业融合的关键就是对利润的追求。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调整过后,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正在逐渐上升。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对处于金融危机中的我国经济,具有着极强的拉动作用,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都是我国经济中的第三产业,这两者之间有着较高的关联度。从客观上讲,文化产业是旅游经济的核心内容。如果一个旅游产业中,没有文化内容,不仅会变得枯燥无味,也注定不会吸引较多的游客,当然这种旅游的前途也比较堪忧,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3]。所以,文化产业的存在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另一方面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以旅游经济作为依托的。众所周知,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不同,并不能创造出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的实现,主要是以旅游经济作为依托的。旅游经济可以使文化发展真正走向产业化,并为文化产品的销售提供一定的渠道及较为广阔的平台。游客作为文化产品的最主要消费群体,很好地将文化产品与旅游经济进行了联合。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无论是在产品上,还是市场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交叉和重叠。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无论是对文化产业还是对旅游经济来说,都实现了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两者的结合,不仅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也为我国其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1.将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进行延伸型融合从产业融合的理论不难看出,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互补性。将这两种产业进行融合,不仅可打破原有产业之间的限制,还可从根本上实现这两种产业的互利共赢。21世纪是一个讲求创新的时代,我国旅游产业已经独立发展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使旅游产业换发新的活力,需要为其找到新的依托,并积极寻找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凭借着其独特的魅力,迅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将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文化产业可以为旅游经济创造出巨大的商业附加价值,使旅游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比如,我国知名的演出《印象与刘三姐》,这部作品是在桂林进行的大型实景演出,是典型的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作品。这部作品不仅很好的诠释了“刘三姐”这一文化内涵,也在无形当中,对桂林山水进行了推广,提高了桂林的旅游收入。文化产业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定义,不仅包括演出作品、影视作品也包括了广播、传媒等方面作品。可以将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进行结合,建立一些影视基地以及动漫观光园区。文化产业园区既可以完成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可凭借自身的文化特性,大力发展旅游业。2.将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进行渗透融合所谓将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进行渗透融合,是指选取旅游经济或是文化产业中某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使其逐渐深入到对方的产业结构中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的一项工作。其中渗透融合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紧密结合。早在2002年,浙江的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就与开恩旅游集团进行了强强联合,开发了一款名为《大唐风云》的网络游戏。该游戏不仅凭借着独特的风景效果获得了一致好评,也使景区在玩家玩游戏的过程中得到了无形的宣传,这种一箭双雕的做法,不仅使旅行社节约了宣传成本,也使这款网络游戏变得异常火爆。不仅游戏是如此,很多文化主题公园也是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进行渗透型融合的产物。比如,比较熟悉的宋城和迪士尼乐园等,都是利用这一手段进行宣传的。以迪士尼乐园为例进行分析。迪士尼乐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公园,其有着一定的文化内涵。该公司在建造了迪士尼乐园的同时,也塑造了很多迪士尼形象,推出了一系列迪士尼动画片。这种将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进行渗透融合的方式,使迪士尼形象变得厚重,也赋予了其一定的文化内涵,也使迪士尼在众多游乐园当中,变得独具特色,为公司带来了较大的旅游价值。从开发的成本和难度来看,将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进行渗透型融合的模式,投入的成本较小,回报却最大,是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过程中,比较容易为政府所接受的一种方式。3.将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进行整合融合将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进行整合融合,就是将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进行彻底的解体,将这两者的重要环节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新组合,从而建设一种新的产业模式,世博园和世博会是这种模式的重要代表。将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进行整合融合,最显著的代表就是,将各种文化体验形式作为噱头,并通过搭建相关的旅游平台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进而实现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间的有效融合。通过将这两大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化的整合,不仅可使承办地点的旅游形象得到提升,还可使游客对文化产品产生一定的兴趣,在拉动旅游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文化产品的销量。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一个新的议题,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保证旅游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选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客观上讲,我国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的结合,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个相关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桂英.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李景初.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路径分析——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例[J].企业经济,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