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09:38: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影视文化业;产学研一体;可行性
近几年,根据国家政策的推动,影视文化行业蒸蒸日上,诸多传统电视台、影视公司、大型网站、广告公司、传媒公司等都在向数字影视产业靠拢。这就致使影视媒体成为当前最为大众化,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形式。从广电总局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中可以得知:2014年电影票房达到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再创新高。其中,国产电影票房收入161.55亿元,占总票房收入的54.51%,继续保持过半份额。
我国影视文化行业的发展急需高校培养出影视专业人才。随着影视文化行业的蓬勃发展,民办高等院校开设的影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民办高等院校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在政策指引下产生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培养影视专业人才开辟了一条新路。2009 年召开的“2009 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一致通过了“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办学、合作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可见,产学研合作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是中国影视艺术教育与市场接轨的一个有效途径。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其独特性,此种模式培养集“访、摄、录、编”为一体的专业人才,包括既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较强的写作能力,又有实际操作能力。此种模式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科研训练、科研项目为切入点,以实践性教育为主要特征。因此,影视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成为培养影视类专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大势所趋。
民办高等院校对影视类专业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容乐观。因为影视剧的制作需要较大的投入成本,资金投入潜伏着一定市场风险,再加上我国影视剧市场和文化创意产业还不够成熟。但是,并非民办高等院校影视类专业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可行,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解决影视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实施难的问题。
第一,调整与优化课程设置。传统课程设置以基础理论课为主,忽视实践课的重要性。同时,跨专业的交叉学科也没有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出来。影视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实施以新的课程设置为基础,尤其要加大实践课的比重。影视类专业需要培养集“访、摄、录、编”为一体的专业人才。因此,课程设置上,应体现综合性、交叉性。新的课程体系要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人才成长的需要。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与加强规范管理。针对影视类专业的特殊性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行需要一定的资金储备,包括人力、物力、硬件设施等等的投入。而且,影视剧的更新速度之快,影视剧的资金回笼面临风险,如果没有大量的资金保障,深入开展产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只能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产学研一体教学模式涉及到学校、影视公司、科研机构三者的各种权益,因此,规范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做好学生的实践管理、科研项目管理、就业去向管理等工作。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社会输入高素质、高水平的影视人才。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思路和“引培并举,紧缺先行,扶持重点,整体考核”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团队建设。引进文艺顾问、客座教授、人才租赁、项目合作等,引进创新团队领军人物。鼓励领军人物发扬甘为人梯的精神,发挥“传、帮、带”作用,让青年教师成长起来。推行“送一线实践、送名校访学”的“双送”培养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骨干教师到影视公司、科研单位一线挂职,到国内外名校进修和访学,通过此种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少波.产学研一体化:传媒产业化的推进器[J].北京: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8).
[2]张晶晶.传媒艺术类高等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探析――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J].滁州:滁州学院学报,2012(6).
[3]王禹,周严.推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考[J].长春:参花,2013(1).
[4]李焱焱,叶冰,杜鹃,肖引,桑建平.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及其选择思路[J].武汉: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0).
(一)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史
(二)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
1.基础研究:
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和发现探索领域的任何创造性活动,而不考虑任何特定的实际目的。
研究内容:
保持人体健康的规律,健康指标的分子基础,人体功能与结构的研究
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全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
人体衰老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
人体的生物力学、流体力学、电子学
化学药物的构效关系、植物药的有效成分
2.应用研究:
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性的系统活动,但考虑到特定的实际目的。
研究内容:
疾病的病因、流行规律、治疗及预防效果的机制研究
为实验研究需建立的动物模型、细胞株的研究
流行病学调查、考核防治效果的方法学研究
寻找新药物、新生物制品、新医用材料的方法、有效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医用材料的机体相容性的机制研究
3.实验发展研究:
又称开发性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验知识,为了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新方法,或为了对现有进行重大改进的创造性活动。
研究内容:
有关疾病的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方法及措施的研究
有关新药物、新生物制品、新器械、新试剂、新医用材料、实验室样品研制
有关药物的资源调查、植物药的试验
其它分类方法:
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动物实验、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
按研究目的:
描述性(记述性)研究:客观描述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或特征,如个案报道
阐述性研究:阐明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如论着
按研究深度和广度:
基础性研究:如遗传基因的研究
临床应用研究:如新药的临床观察
按学科范围:
专科研究:局限于专科某领域内
多学科研究:涉及多个学科
边缘学科研究:介于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处的研究
按研究的主要形式:
分析性研究:将研究对象从总体联系中分解出若干分支,然后同时或逐个进行分析
综合性研究:在逐个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综合认识,揭示整体联系
按研究方法:
Ⅰ型研究:随机、对照研究
Ⅱ型研究:队列(组群)研究
Ⅲ型研究:病例对照和多因素研究
Ⅳ型研究:叙述性研究和专家评论
(三)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研究课题的选定
搜集阅读文献
提出设计与假说
制定科研计划
申报研究课题
进行实验与观察
搜集科学数据与材料
整理加工及统计学处理
形成科学概念和结论
撰写论文并发表
鉴定成果与推广应用
二、医学科研选题
(一)选题在科研工作中的意义
(二)选题的原则(6原则)
1.科学性:必须要有依据,符合客观规律,符合逻辑性
2.创新性:充分了解本课题领域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水平,是选题的首要前提
3.适用性:实际、需要、适当
4.目的性: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
5.可行性:研究课题主要技术指标实现的可能性,包括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科研试剂、经费来源等
6.效益性:基础研究要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应用性研究要有应用前景,具有可开发性和可推广性
(三)选题的思维过程
提出问题和确立选题的过程
(四)选题的方法
1.前瞻性研究:所采用的原始资料是严格按实验设计的科学方法获得的,确定选题不受既往积累资料的限制,故选题有极大的活动度和随意性。
(1)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2)在阅读文献资料中选题
(3)重复前人实验研究选题
2.回顾性研究:是对过去某段时间内自己经历的病例资料,或搜集本单位某阶段收治的某种疾病的病例资料作为选题,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1)总结经验选题
(2)发现新问题选题
(3)总结教训选题
(五)选题的途径
社会需要中
事物之间的联系中
原有理论与新事实不符中不同学说的见解中
不同学科交叉的边缘中
不同的信息渠道中
(六)选题的应用
1.病因学研究选题(病因)
病因学研究选题
并存病的因果效应研究选题
致病因素的量与病研究选题
2.诊断性试验研究选题(诊断)
诊断标准选择研究选题
3.疾病治疗性研究选题(治疗)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它治疗、预后治疗
4.药物不良反应研究选题(预后)
剂量-效应关系研究选题
药物不良反应远期效应研究选题
三、医学文献检索
(一)文献的分类 1.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凡以作者本人的工作或科研成果创作的原始论文,不管引用或参考了他人的着作或文献资料,均属一次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等
2.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加工、编制而成,以检索工具的形式发表,包括目录、索引、文摘等
3.三次文献:是在广泛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做出系统整理、概括、分析与综合而成,包括综述、述评、进展以及年鉴、手册、教科书、指南、辞典等
4.零次文献:在形成一次文献之前的信息、知识,即尚未形成文字记载或未公开发表的材料,包括书信、手稿、记录或口头交谈等
按出版形式分类:
图书、期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技术档案等
按文献载体分类:
印刷型、微缩型、声像型、机读型、光盘型、电子网络型
(二)检索工具
1.书本型检索工具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
荷兰医学文摘(Excerpta Medica)
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
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2.光盘型检索工具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
关键词:嵌入式学科服务;知识服务;科学研究
本研究为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科研项目(编号:T2013B7)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1日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不断增加,信息资源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得用户需求和信息获取行为也在不断变化。而作为物理形态的图书馆,科研人员光顾的次数则越来越少。与科研过程相融合的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的一站式服务,是科研人员对文献情报服务的新期望,也是图书馆深化服务的发展方向。
嵌入科研的学科化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以科研人员的课题需求为中心,为适应现代信息环境而推出的一种“融入科研、嵌入过程、资源到位、服务到人”的服务战略。嵌入科研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将服务重心直接面向科研一线,嵌入课题立项、课题研究、课题鉴定的课题整个研究阶段的全程化服务模式。研究如何将知识服务嵌入到科研过程,对于高校科研工作以及以“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发展”为宗旨的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医学科研人员具体的知识服务需求及特点分析
采用面谈或者通过QQ、E-mail等方式调查科研人员的服务需求,主要征求对象为我校附属医院6个重点学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妇产科、骨科、血液病学、呼吸内科)30多名科研人员,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在科研过程中对信息需求的强烈程度、获取信息的主要目的、获取信息的途径、来源和类型、对外文信息的需求、目前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缺点、希望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等。所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30名受访者中大部分对外文原始文献、专业化的新文献、定题跟踪服务几类服务存在需求,对其需求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一)对外文原始文献的需求。从事医学领域研究的医师们对于原始文献的快速获取是最直接的基本需求,中文文献大部分医师都可利用局域网内图书馆购买的三大全文数据库获取,而外文原始文献,对前沿领域研究较为重要的文献的获取对医师们来讲是最需要也是他们很难快速获得的,因此他们需要技术娴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为他们提供文献传递服务。
(二)需求具有专业性。高校图书馆所面对的科研用户类型多样,包括教授、医师、研究生等,不同的科研用户群有着不同的专业信息需求。如教授需要的信息大多为国内外某专业领域内各知名专家最近的研究动态,医师主要需求课题的申报信息及研究前沿信息为主,研究生则主要以课题开展过程中的技术手段等信息需求为主。因此,他们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加深入、更加专业的学科知识资源,使自己能很好地被引导,帮助他们能更好地获取相关知识需求。
(三)需求具有阶段性。在立项阶段,科技发展政策与战略、学科热点和前沿信息以及科技查新是科研人员普遍需求的;在项目实施阶段,助理研究员及研究生希望图书馆员能开展更多的培训活动,课题跟踪信息服务是在整个科研过程中都比较需要的;项目结题阶段,为把握研究的整体情况,需要掌握国内外研究进展与态势分析,对投稿指南的需求较多。
三、嵌入式学科知识服务模式构建
基于以上对于我校附属医院重点学科的科研人员进行的服务需求调查及需求分析,我馆拟构建面向科学研究的嵌入式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立嵌入式专业服务团队及服务反馈机制。以科学研究专业服务为轴心,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知识背景合理的科研服务梯队。学科化服务馆员必须同时具备专业的学科背景、图书馆学知识,才能与科研人员保持及时、顺畅的沟通,了解课题的情况以及他们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所需信息服务。并且要不断提高馆员的外语水平,为用户提供对应学科的外文文献提供保障。要求负责学科服务的馆员,物理嵌入到学院、深入到服务的科研团队中并融入到科研过程中,嵌入科研人员的工作与学习,并且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共享空间,为科研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并且及时捕捉到科研人员的需求,更能快速地为其提供服务。同时,建立用户评价及服务反馈机制,馆领导通过用户的反馈信息及服务评价对馆员进行绩效考核,并能及时改进服务策略,提高服务效率。
(二)构建基于科研需求的知识服务平台,即虚拟嵌入科研。通过网络建立用户档案,并进行不间断的用户使用文献分析;建设数字化、信息化、集成化的知识空间和知识网络,加强各知识服务机构的共同计划和协调,并形成可靠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有效支撑和推动各研究领域创新目标的实现。构建知识资源库是高校图书馆从基于资源的信息服务转变为基于科研需求的知识服务与管理的有效方式。其内容围绕这6个重点学科的课题专业区域,深入地整合相关知识,为课题组提供有序、深入、高纯度的知识,为高校科研人员提供了系统完善的、便于检索利用的学科知识,并且通过构建专题数据库积累学科资源,促进科学研究和发展。
(三)嵌入课题各研究阶段,即过程嵌入。在整个科研过程中,从项目的立项到项目实施和结题,提供全程的跟踪式服务。在科研过程的每个阶段根据用户需要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撑,如在课题立项阶段,为其提供查新及数据库知识培训服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密切关注课题的阶段性研究趋向,嵌入课题研究阶段跟踪服务,及时为研究人员提供有深度和广度的资料及增值服务;在课题结题鉴定过程中,协助课题组成员及早发现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深度的知识材料补充,确保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
四、结语
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同仁正在积极探索高校图书馆嵌入科研过程的学科化服务方式与方法,嵌入式学科馆员们正在尝试、探索、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科研人员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本文提出的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是根据本校学科背景及实际情况进行的大胆探讨,坚信嵌入式服务的介入,会让医学科研人员更方便、更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早出创新成果;也可以使学科馆员充分施展自己的潜能和价值,通过构建高效的科研信息服务环境和提供最优质服务,助跑科研项目,促进科研活动的繁荣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曼青.嵌入式学科化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肇庆学院学报,2013.6.
〔关键词〕科研院所;学科化服务;学科馆员
在我国,通常使用的划分图书馆类型的标准主要有按图书馆隶属关系、按馆藏文献范围、按用户群划分等。这些标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图书馆的类型,但任何单一的标准都不能完全揭示各类型图书馆的特点,把各种标准结合起来使用划分图书馆类型才具有完全的意义。根据图书馆的隶属关系,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用户群、馆藏文献范围等标准来划分,目前我国图书馆主要有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技术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军事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少数民族图书馆等多种类型。在以上各类型图书馆中,通常认为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与科学图书馆是我国整个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科学图书馆都非公共性质而隶属各类科学研究机构[1]。
众所周知,国内对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研究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对“学科馆员”制度的尝试。通过检索学术数据库论文发现,十几年时间里,国内对开展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而关于科研院所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研究探索相对较少。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三大支柱之一的科学图书馆,基于网络环境下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自身服务水平提高的需要,也可以和应该尝试探索学科化服务的道路。事实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文中简称国家科学图书馆)这一大型科研院所图书馆从2004年开始就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进行了学科化服务的实践。借鉴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工作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工作体会,笔者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科研院所图书馆如何开展学科化服务展开思考,以期对国内拟开展学科化服务的科研院所图书馆有所启示和帮助。
1 科研院所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
1.1 学科化服务之服务对象
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是由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来决定和推动的。虽然高校与科研院所同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其他大学都还同时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相较于此,科研院所区别于高校的根本标志就在于“科学研究”,研究性工作是科研院所日常运转的核心和重点,“创新”是其立足之本。对于科研院所图书馆来说,它所面对的用户大部分为实验室里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此外则是以研究型学习为主的博、硕士研究生。这样一类研究型用户群体,虽数量上不及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但因其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研究工作决定了相对应的信息需求是长期且深层次的,因此,要想起到辅助科研人员工作的作用,科研院所图书馆提供学科化服务势必要围绕科学研究过程,全面而又深入。
1.2 学科馆员定位及服务目标
初景利教授等人提出“如果把传统的以联络人为主要特征的学科馆员称为第一代学科馆员的话,那么以融入一线、嵌入过程为主要特征的学科馆员可被称为第二代学科馆员。[2]”基于第二代学科馆员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展了学科化服务工作的探索。事实上,如同web1.0与web2.0的关系一样,第一代、第二代学科馆员只是相对的概念,二者界限并非一分为二,第二代学科馆员的工作是第一代学科馆员工作的延伸和深化[2]。那么具体来讲,究竟什么是第二代学科馆员?笔者认为,除了通过与第一代学科馆员进行区别对比外,可从“嵌入式馆员”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近几年,国内同行开始了对嵌入式馆员的研究,其中有研究者提出嵌入式馆员的实质是从服务方式角度对图书馆馆员进行的划分,包括参考咨询馆员、学科馆员等在内的任何一个馆员都可以成为嵌入式馆员,它所提供的服务是多层次、多种手段的[3-4]。因此,第二代学科馆员可看作学科化服务领域中的嵌入式馆员,即嵌入式学科馆员。对于科研院所图书馆来说,这种嵌入式学科馆员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嵌入式科研服务――学科馆员嵌入到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活动中去。通过这种嵌入,学科馆员可以及时、清楚地了解研究进程的相关信息,进而掌握科研人员当下和潜在的信息需求,这样学科馆员就能有的放矢,结合科研流程为课题立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以及成果评价等方面提供全过程的信息、知识服务。
国家科学图书馆曾为其学科化服务设定三大目标[2]:一是打通资源与服务的通道,向科研人员广泛宣传、揭示已有的资源、服务系统和信息工具等;二是开展参考咨询和信息素质教育,提升用户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三是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深层次知识服务。这三大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但在服务开展不同时期及面向不同服务对象,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层层递进的服务目标体现了科研院所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策略,学科馆员借由各个阶段不同形式的服务的开展与服务对象之间频繁接触,一方面,科研人员能够体会到学科馆员是可以为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一定帮助的,从而在产生信息需求时会想到求助于学科馆员,另一方面,学科馆员在深入科研一线的过程中能够学习、积累到服务对象研究领域的知识,为提供深入的知识服务奠定基础。伴随着层层目标的实现,学科馆员逐渐“融入一线,嵌入过程”,最终实现由第一代学科馆员到第二代学科馆员这一目标定位的角色更替。
1.3 学科化服务之具体措施
从科研院所的研究型用户群体特点和需求出发,围绕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工作的战略目标,学科馆员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开展服务,笔者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1.3.1 资源与服务推介
用户对图书馆利用率低这一状况形成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图书馆资源订购覆盖面的问题,还可能因为用户对图书馆已经拥有的资源、服务等并不了解而没能很好地使用它们。因此,借由学科馆员与科研人员接触的机会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是打通图书馆学科化服务通道的良好举措。
具体地讲,学科馆员可向科研人员推广介绍的内容包括图书馆的资源、服务项目、服务系统和信息工具。根据科研人员当前的信息行为和习惯,他们使用最多的图书馆资源便是各种电子数据库,尽管图书馆网页上通常都会对购买的中外文数据库有所介绍,但如果学科馆员能够分门别类地对这些数据库信息进行进一步整理,并通过PPT讲解等方式系统展示、推荐给科研人员的话,势必会加深科研人员对各类数据库的了解,助其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在与科研人员实际接触中笔者发现,许多科研人员对图书馆的部分传统服务项目并不知晓或了解。比如,科研人员并不知道除了电子数据库资源外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原文传递服务进行文献获取,而当学科馆员通过面对面、邮件或电话等沟通方式告知原文传递的服务范围、服务方式等细节信息后,科研人员可能很快就会在图书馆建立原文传递账户,开始使用这项服务。类似地,其他的项目内容如科技查新服务、定题服务等同样需要学科馆员的推广来扩大用户范围。除了资源和服务项目外,很多图书馆都引进了资源整合系统、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网络参考咨询系统等这样的服务系统和信息工具,由学科馆员进行广泛宣传介绍,能够在科研人员当中尽量普及它们的使用,只有更多的用户去利用这些系统和工具,才会实现图书馆帮助用户获取和管理信息的初衷。
学科馆员推介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同时,还可给众一线科研人员发送学科馆员名片、学科化服务宣传彩页、以及信息行为与信息需求登记表,让用户在需要帮助时能够想到图书馆并方便找到学科馆员,同时自己可以掌握服务对象的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以及目前的信息行为习惯和需求,为之后开展主动的针对性的服务提供线索和依据。
1.3.2 信息素养培训
虽然信息检索课程已普遍纳入现今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且科研院所中不乏一些检索能力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科研人员,但总体来说,多数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仍存在提升的空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科馆员不是要代替用户查找需要的文献,而是教会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方法,因此深入科研院所开展信息素养培训是有必要的。针对科研人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把“用户至上”作为服务理念,学科馆员可提供“培训形式多元化,培训内容实用化,培训时间灵活化”的信息素养培训[5]。
(1)多元化的培训形式
主要以学科馆员一对多的面对面培训课程为主,即学科馆员到科研院所中为某一实验室或为整个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做专题性讲座。除此之外,当科研人员在利用图书馆时遇到问题,如某些数据库或Endnote使用方面的困惑等,都可找学科馆员寻求帮助,通过双方一对一的问题讨论和具体演示操作等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其问题。再者,有些数据库供应商可安排培训师到购买或潜在购买单位做数据库使用培训,这时学科馆员可根据内容的适用情况通知到相关专业方向的科研人员前来图书馆学习。
(2)实用的培训内容
信息素养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科研人员及研究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研究工作和学习。因此,培训应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尽可能贴近其研究领域和学习任务。比如,对于医学科研工作者来说,PubMed、Embase等都是重要的医学文摘数据库,是查找专业文献必需的检索工具,根据主题方向,如何检索PubMed、Embase会更全面、准确地查找到相关文献对每个医学领域的科研人员都是很有意义的。此外,还可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内容。比如,为临床工作者介绍培训一些循证医学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以辅助其日常工作,帮助刚刚加入研究队伍的研究生学习利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来辅助科研选题等。
(3)灵活的培训时间
信息素养培训时间的灵活性体现在依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确定,而并非十分固定。由于科研人员日常的研究、学术工作紧凑而繁忙,人员集中相对困难,因此学科馆员需通过与院所或实验室的联系人沟通来灵活安排具体培训时间。当然,有些面向研究生的培训大体时间比较固定,一般集中在学期开始学生刚入实验室的阶段。
1.3.3 深层次知识服务的提供
对于科研院所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来说,学科化服务不应仅仅停留在图书馆资源推介、信息素养培训等面向广大用户的普遍服务上,逐渐侧重学科或课题情报服务等知识服务的提供才能更深入地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这也是学科化服务发展的方向所在。
学科馆员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的知识服务种类是多样的。例如,在课题申报或成果鉴定阶段,对于具备查新资格的图书馆,科研人员可直接找学科馆员为其提供课题查新报告。一般来说,学科馆员们均具备科技查新的技能和资格。再者,学科或课题情报服务属于深层次知识服务的重要内容。学科情报工作是根据服务对象所在领域、学科的不同,及时且有针对性地提供行业政策、研发信息等学科动态,为用户节省时间、开拓视野、启迪思路。国家科学图书馆通过编制信息监测快报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相关学科信息,作为知识服务的切入点,其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既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又加强了学科馆员与科研一线的联系[6]。课题情报工作是把握某研究领域总体发展状况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对课题情报的调查可以了解课题相关方向的历史进展、研究分布、最新动态等情况,这能够使科研人员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很好地“知彼”,无疑对整个科研过程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要做好学科或课题情报服务,掌握一些情报研究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文献一直是科学研究工作最直接的体现,因此在情报研究工作中常把文献作为重要的信息源[7]。依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基于文献的情报研究可以借助多种工具来进行,如ISI Web of Knowledge学术信息资源整合管理与分析系统、文献分析可视化软件RefViz、CiteSpace、TDA等,关于这些工具在学科情报服务或课题情报分析中的应用,近年有图书情报领域的同行专门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笔者认为,这对于科研院所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来说也是应该掌握的业务技能之一。
2 结 语
学科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是当今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改革传统服务内容,提升图书馆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尽管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已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中存在数年,但由于服务对象差异的存在,科研院所图书馆欲开展学科化服务不可能完全照搬高校图书馆的模式,也不是成立专门部门、设立学科馆员便一蹴而就的事情,相反,它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修正服务思路,最终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学科化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101-102,112.
[2]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2):6-10,68.
[3]唐丽娟.用户服务新模式――嵌入式馆员[J].新世纪图书馆,2008,(6):56-58,55.
[4]林燕.嵌入式馆员――图书馆用户服务新理念[J].图书馆学研究,2010,(1):71-74.
[5]江洪.研究型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训服务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8,(S2):202-204.
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按医学门类授予学位,分设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将医学硕士、博士学位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我国临床医学学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提出问题阶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位制度刚刚建立,医学学位就遇到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侧重于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训练,而对临床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出现了已毕业的临床医学博士和硕士不能胜任相应的临床医疗工作的问题;二是医学门类学位类型单一,科研型和应用型均授予医学博士、医学硕士学位,这就出现了科研型医学博士不会看病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许多临床医学专家呼吁改革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学位制度。由于当时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不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尚未建立,医学界内部对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因此,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时机尚不成熟。
(二)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研究生阶段
针对上述问题,从1984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原卫生部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学位设置进行了反复的调查研究,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方法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适当增加了临床能力的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原卫生部于1986年11月联合颁发了《培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试行办法》(学位[1986]22号),决定把医学门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分成两类:一类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主,达到博士水平授予医学博士学位;一类以培养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主,达到博士水平授予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学位。经过几年的实践,普遍认为此《试行办法》是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的—条有效途径,为我国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提供了宝贵经验。但由于此《试行办法》受到招生人数的限制,培养数量太少,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而且在培养过程中难以把握科研能力与临床能力的培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两个突出问题。
之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就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分级、学位授予对象、专业学位与医学学制的关系以及临床医学与医学门类其他学科授予学位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反复调研和论证。在此期间,为了加速高层次临床医师的培养,1993年原卫生部颁发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卫教发[1993]〕1号),这是一项全面培养和提高临床住院医师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的培训制度,为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提供了有利条件。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了《关于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为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提供了重要依据。至此,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趋成熟。
(三)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阶段
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提出要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进行研究。会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与原卫生部科教司组织专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工作,草拟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方案》,1997年4月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该《意见》明确了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及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基本思路、框架和基本内容:医学门类仍设置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学士学位不设专业学位,仍按先行办法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硕士、博士这两级学位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职业背景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两种类型;该《意见》界定了“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标准和学科范围:“医学科学学位”要求侧重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涉及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和药学等有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学科,属于这类学科,其合格者均授予“医学科学学位”。“医学专业学位”要求侧重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卫生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合格者授予“医学专业学位”,根据不同学科及其职业特点分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等;该《意见》确定了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原卫生部科教司再次广泛听取意见,并通过“全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全国临床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等文件进行了认真修改和完善,报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1998年2月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发《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学位[1998]5号、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综上所述,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为了有效地改变在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临床能力训练不足及临床能力较差的状况,更好地培养能胜任临床医疗工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高级临床医师,满足社会对临床医学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求,也是为了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有利于与欧美等国家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对等交流。
二、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通过培养过程,使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科研机构培养医学师资和从事基础或临床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要求掌握本学科坚实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进行创造性学术活动和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在于学术理论、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训练;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要求具有坚实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熟悉临床科学研究过程,培养的侧重点在于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二)指导方式
设置专业学位之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主要采用“学徒式”指导方式,其特点是研究生充当导师的科研助手,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活动。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其学术理论水平,适用于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导师具有较高的理论学术水平和较多的科研项目与经费。根据《试行办法》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一般需要18个月时间到本专业以外的相关科室轮转,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而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通常为12个月,所以“协作式”指导方式更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利于充分发挥导师与相关科室带教医师的协作指导作用。这种培养方式,要求导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临床工作能力水平,还应当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
(三)课程学习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发展知识能力的学习,通过传授系统和完整的学科知识,实现研究生对学科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因此要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设置学位课程,多采用“启发式”、“学术交流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来组织课程教学。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基础性、实践性的同时,更要突出临床医学的新理论、临床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教学方式多采用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等,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对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能力。
(四)临床实践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侧重科研能力的培养,所以通常只安排6个月时间在本学科进行临床实践,如跟随导师查房、看门诊,熟悉了解临床医疗工作的—般过程和基本要求。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侧重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一般安排12个月时间跟随导师在本学科专业临床工作实践,安排18个月时间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临床科室、辅助科室轮转。因此,与科学学位研究生相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时间较长,轮转科室较多,使得他们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得到有力的保障。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通过论文选题、研究材料整理与归纳、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训练,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论文的选题—般是导师科研基金项目的子课题,是对本学科领域新知识、新理论或新技术的实验研究,要求做出具有理论学术价值的创新性成果。论文质量标准体现为学术性和创新性。而“专业学位论文与科学学位论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应用价值。没有应用性,只是理论探讨或机理研究就不能称其为专业学位论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病历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一般结合临床工作实践,以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分析过去及现在的临床工作实际问题,归纳总结出的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技术,对以后的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具有新的应用价值。
(六)质量评价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一般采用“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的办法,比如:严格的开题报告审查制度,学位论文所解决的学术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而临床能力考核和答辩则是评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方式。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完成每一个临床科室轮转培训时要进行出科考核;在完成所规定的临床科室轮转时要进行阶段考核;在完成临床专科培训时要进行临床能力毕业考核答辩。只有通过临床能力毕业考核的研究生,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按照《试行办法》的要求,把考核和答辩贯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和创新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医学教育观念逐渐被终身医学教育观念所替代。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是由三个性质不同而又互相连接的培养阶段组成,即医学院校基本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医学院校基本教育(本科生)以医学院为主要培养基地,定位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毕业后医学教育(研究生)以医学院校的附属/教学医院为主要培养基地,包括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养两个阶段(美国统称住院医师培训),医学院校毕业生在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接受最基本的临床技能和各种专科临床技能训练,定位在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如内科和外科等,考核合格后获得医师执照并具有行医资格;只有经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申请继续参加专科医师培养,专科医师培养定位在临床医学的三级学科/专科,也可根据技术难度和培训条件分为初级(三级学科/专科,如胸心血管外科学)、中级(亚专科,如手外科)和高级(专病,如脊柱损伤)专科培养。经专科医师培养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专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是执业医师/专科医师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医学教育阶段,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
在美、日、韩等国,医学生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的衔接是非常紧密的。美国的医学博士学位(MD)是住院医师培训的准入条件,医师资格考试的前两部分在医学院学习阶段完成,第三部分测验在毕业后的1-3年内进行,通过者才能获得行医资格。在法国和新加坡等地,医学生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是融为一体的。法国的医学院学生在完成了6年的学习后,凡进入全科医师培训(3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者,就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全科医师);凡进入其他专科培训(5-6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者,就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专科医师)。在中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属于毕业后医学教育,其授予对象为临床医学研究生、七年制医学生和同等学力在职申请学位的住院医师。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的特色是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研究生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辟了一条培养高学历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对象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七年制学生和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优秀在职临床医师,分为临床医学硕士和临床医学博士二个级别。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临床能力的培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要求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所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要求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时所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的—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和观念的转变,有利于解决原来培养的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由于缺乏临床能力的培养到工作岗位后临床医疗工作能力不够的问题,而且将极大地调动临床住院医师的积极性,推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造就高素质临床医师队伍、提高医疗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核心期刊、中心核心期刊
2.学术期刊科目分类
社会科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自然科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
3.中国期刊方阵
“中国期刊方阵”的基本框架分为4个层面,形成宝塔形结构。第一个层面为“双效”期刊。以全国现有8135种期刊为基数,按10%—15%的比例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1000余种期刊,作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通过各省(区、市)和中央部委评比推荐产生。第二个层面为“双百”期刊。即通过每两年一届评比产生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每届进入全国“双百”重点期刊数量控制在200种左右。第三个层面为“双奖”期刊。是全国“双百”重点期刊基础上评选出的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此类期刊约100种左右。第四个层面为“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此类期刊约50种左右。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运作步骤采取分级负责的形式,各省的“双效”期刊由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按照规定比例推荐,入选期刊必须是省、部级以上优秀期刊,或有希望成为优秀期刊者。“双奖”和“双百”期刊通过评选产生。“双高”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确定,入选期刊均为国内知名品牌期刊。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由科技部负责组织的科技期刊的推荐评选工作已经结束。科技部于日前公布了评选结果,共评出716种科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高校期刊入选113种。其中,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双高期刊)40种,高校占7种;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双奖期刊)58种,高校占3种;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双百期刊)122种,高校占18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双效期刊)496种,高校占85种。《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双效期刊”。
4.学术期刊基本知识(SCI、SSCI)
目前,在国际科学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被SCI、SSCI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那么,究竟什么是SCI和SSCI呢?我们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简介如下:
5.SCI简介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一种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当前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SCI创建于1961年,其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Garfield(1925-09-15)。它主要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目前,SCI的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目前,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SCI将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CompactDiscEdition,简称SCICDE),SCI-E(SCI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6650余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其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指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Content,简称CC)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这其中,含有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4500种;扩展版收录期刊6650余种。SCI每年收集论文数达六七十万条。
6.SCI索引形式
SCI主要摘录科技期刊和专利。被选用的期刊上所刊载的每篇文献,包括论文(无代号)、摘要(A)、评论(B)、编辑部文章(E)、通讯(L)、会议资料(M)、专利(P)、评论和书目(R)都逐一加以摘录。尤其把每篇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一一认真著录,并按照一定格式编排起来。在论文索引方面,它是以来源索引为基础,另配有四种引证索引(即作者引证索引、专利引证索引、主副事物引证索引及机构引证索引)。SCI的索引方式有4种。引文索引(CitationIndex)按第一作者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用于检索作者发表的论文;期刊源索引(SourceIndex)按每篇论文的完整文题排列,用于检索论文主要内容;主题词索引(PermutermSubjectIndex)通过标题词汇或主题词查找某学科、某专业方向涉及文献,光盘版已通过SCI'sKeyWordsPlus追溯出现在论文所引参考文献中的单词、词组与短句,扩充了印刷版的容量;机构索引(CorporateIndex)按地域、字母顺序排列,检索每篇论文的所属机构,或某机构用于统计所发表的论文,也可用光盘版与在线版方便地查找此索引。
7.SSCI简介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本文基于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型方法中综合多种生态学因子在不同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间的分类比较结果,包括:中国鼠疫生态地理景观型分型法[5]、中国鼠疫菌DFR/MLVA基因组型分型法[7]、中国鼠疫菌生物型分型法[8]、中国鼠疫主要宿主的分类[9]、中国鼠疫主要媒介的分类[7]、中国鼠疫疫源地分型方法研究[10]。探索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演化动态,分析鼠疫菌的地理谱系分化、生态环境与动物宿主、媒介分布等特点,得出结果。
2结果
2.1形成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地理环境要素的生物学特征
根据中国地质——古地理时间,即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冰河期变化、冰川消失、气候变暖,导致形成了3个自然区带——东部季风区温度带、西部干旱区温度带和青藏高原区垂直温度湿度带,奠定了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地理环境生物学的基础。从而决定了中国鼠疫主要宿主、鼠疫主要媒介以及鼠疫菌生物型的分布和鼠疫生态地理景观型生物学特征。根据中国自然地势,由西向东、由高到低分成3个台阶和2条棱线。第一台阶地域:发源于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至横断山闭合的广阔地域。第二台阶地域:发源于第一台阶地域以东和第三台阶以西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广阔地域。第三台阶地域:发源于第二台阶以东,东起黑龙江省,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东至渤海、黄海的广阔地域,从而奠定了形成中国生态地理景观型的基础。生态地理景观明显的气候区域性影响了动物地理的分布和人口密度的差异,这些都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中国生态地理景观型生物学特征的形成还要受中国鼠疫宿主、鼠疫媒介、鼠疫菌基因组型、生物型的影响。
2.2中国鼠疫菌DFR/MLVA主要基因组型生物学特征及其分布
鼠疫菌基因组型与鼠疫生态地理景观型及其主要宿主、媒介密切相关,自然组合形成鼠疫生物群落,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相互适应,同步进化,维持鼠疫自然疫源性和生物群落的延续[6]。中国鼠疫菌DFR/MLVA主要基因组型生物学特征及其分布、主要基因组型的分布见图1.
2.3中国鼠疫菌、生物型生物学特征及其生物型分布
鼠疫菌生物型是鼠疫菌起源进化遗传性状最稳定的生物学标准,是鼠疫起源进化谱系的“活化石”,也是该菌起源进化最具代表性的模式[8]。中国鼠疫菌、生物型生物学特征及其生物型分布见图2。
2.4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的哺乳类、鸟类动物至少1000余种,但是鼠疫宿主却只有86种。而这些鼠疫宿主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生态作用并非完全相同,可区分为鼠疫主要宿主、次要宿主和偶然宿主[9]。中国大陆内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的分布见图3。
2.5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媒介
鼠疫主要媒介具有传播鼠疫菌的特异性结构与功能。携带鼠疫菌在其宿主之间,维持鼠疫自然疫源性和生物群落的延续。鼠疫媒介是鼠疫生物群落不可或缺的成员。如失去媒介的联系及其生物群落中的生态作用,鼠疫生物群落自然环节将中断和解体。鼠疫自然疫源地将不复存在[7]。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媒介详见表1。
2.6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形成、起源、演化动态与环境生态位生物学规律
自然界千姿百态,自然地理环境变化万千,直接反映到鼠疫自然疫源地,进而影响到物种生存起源进化和遗传演化的发展,近年来提出的鼠疫生物地理群落指征、两级分型法、三项指征命名法较好的划分了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10]。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生物型、亚型、生物学特征见图4.2.7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演化动态综合上述分析,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最早起源于天山森林草原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型。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型均起源于该疫源地型(图5)。
3讨论
1.医学伦理学是什么
医学伦理学(MedicalEthics)就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此问题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有学者将医学伦理学称之为医德学,还有学者认为医学伦理学就是生命伦理学,二者的区别不过是同一个对象的不同称谓而已。由朱贻庭教授主编的《伦理学大辞典》认为,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一门应用伦理学科。据此,李本富教授将医学伦理学划分为医德学、近现代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三大部分,并认为这三部分反映了医学伦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于医学伦理学的不同界定,笔者认为,在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初期阶段,轻率地否定任何一种观点都不利于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因为不同的研究视角,有利于丰富和繁荣医学伦理学的研究领域。
2.医学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邱仁宗'研究员认为医学伦理学是规范伦理学;丘祥兴教授则主张医学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伍天章教授也坚持同样的观点;而孙慕义教授则认为医学伦理学是伦理学与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理论医学的一部分,是医学人文学的学科成员之一。
关于医学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在不同研究者的视野里’其学科性质是很模糊的,甚至在同一作者的文本里也是模糊的,这必然置医学伦理学在学科地位上处于尴尬困境。目前在全国性的伦理学会议上,甚至在专门讨论以应用伦理学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上,几乎听不到医学伦理学的声音;即使在全国性的医学伦理学会议上,也很少听到医学伦理学以外的伦理学界其他学人的声音W。与此相似而又颇为不同的另一个问题是,因医学对医学伦理学的笼罩而形成的医学伦理学好像是寄生于医学之上的、可有可无的、道德说教的阴影。笔者认为,摆脱此种困境,真正确立医学伦理学的学科地位,对其研究必须明确两点:一是医学伦理学的研究绝不应是伦理学原理的简单套用,二是必须突出医学伦理学是一门为医学道德立法的价值学科,是医学的精神家园。
3.关于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医学伦理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医学伦理观是有差异的,就算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医学伦理观念和规范也有所区别。这体现在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在我国的争论也较多,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杨同卫、封展旗等学者认为可以从职业伦理层面、技术伦理层面、制度伦理层面展开对医学伦理学的研究;李本富、李传俊、丛亚丽等教授认为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医德的基本理论、医德的规范体系、医德的基本实践、医德难题等四大部分。
应该说上述看法都有合理性和科学性,但关于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在我国学界仍然存在着两个明显的误区:一是在研究中总把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混同起来;二是研究仅注重医学伦理中的个体德性,而不是从个体与整体相结合的角度拓展其研究内容。笔者认为,医学既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因此,对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应与时俱进,紧扣医学发展的时代内涵,探讨医学发展各个层面的伦f问题,惟此,医学伦理学才能更好地服务和引领医学实践。
4.关于医学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从一定程度上说,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是看其是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我国医学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基于学科的性质定位、不同角度的审视等原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丘祥兴教授认为研究医学伦理学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李本富教授则认为,研究医学伦理学在坚持唯物史观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础上,还须运用归纳和演绎法、系统方法、比较法等;而伍天章教授则主张典型案例分析,提倡数据统计法。
当前在我国从事医学伦理学研究和实践的人员,大多分别来自医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既熟悉社会科学,又从事医学工作的人员并不多,这就造成医学伦理研究要么缺乏“伦理学”理论厚度,要么脱离“医学”实际。笔者认为,在遵循医学伦理学一般研究方法的同时,必须借鉴、引入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5.脑死亡的伦理问题
自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死亡定义审议特别委员会提出与制定了脑死亡的标准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北欧等也先后提出了脑死亡的标准。目前,全世界约有8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直接或间接地实施脑死亡制定标准。
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也开始了脑死亡判定的理论研讨。围绕脑死亡标准产生的伦理争论,孙慕义教授认为“从医学和立法两方面承认脑死亡标准已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当前医疗卫生领域的具体情况,提出我国的脑死亡标准是十分必要的。”邱仁宗研究员就脑死亡病人终止治疗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决策的程序也做出了宝贵的探索w。笔者认为,关于脑死亡的伦理之争,从积极方面说,关系到怎样破除陈旧观念以排除对医学科学发展的阻碍;从消极方面说,关系到怎样防止利用脑死亡和器官移植谋杀他人。国家卫生部脑死亡标准起草小组制定的《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修订稿))>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成人)(修订稿)》无疑表征着脑死亡在我国的实施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6.安乐死的伦理争议
1986年陕西省汉中市发生我国首例安乐死事件,由此在全国掀起了广泛的安乐死合法化与否的激烈讨论。456安乐死观念的提出和实施,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使伦理学和法律面临新的问题。当前关于安乐死的争论主要有四种不同意见。其一,反对任何类型的安乐死;其二,赞成任何类型的安乐死;其三,赞成在严格监督条件下施行“自愿直接”或“自愿间接”两种安乐死形式;其四,赞成被动安乐死。就以上争论的理论依据来说,持不同意见者都不同程度地将人道主义、功利主义、境遇论伦理相对主义作为自己的伦理依据。
我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的,谁都无法干预。用儒家的观点审视,主动安乐死不仁,被动安乐死不善;道家认为人类生死均受自然规律支配;佛家思想崇尚生命、力戒杀生。安乐死的提倡与这些传统观念有一定的距离,直至现在仍很难为我们的文化所接受。但是,人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能不能给活着的人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们期待着。
7.克隆人的伦理问题
克隆人技术及其应用问题引起了人类的无限退想,并夹杂着兴奋、不安或焦虑,由此引发的巨大伦理学争论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当前关于克隆人的伦理争议主要存有三种观点:其一,坚决反对。甘绍平研究员指出,克隆人是人类不可逾越的伦理禁区。其二,无条件支持。其三,审慎理性对待克隆人技术是大部分学者的观点。何作庥院士认为我们没有理由去妨碍科学的进步,人类应宽容地对待克隆技术。高兆明教授则站在中华民族医学科学飞跃发展的角度客观审视克隆人技术的影响。
克隆人技术及其应用问题所引起的全球范围的激烈论争仍在进行着。我国政府对此问题的立场是:主张区别对待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鼓励和支持以治疗为目的的人胚胎千细胞研究,促进我国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健康发展。
8.关于器官移植
充足的、高质量的供体器官是开展器官移植的前提,然而当前器官移植的现状是:供体器官来源匮乏,严重地阻碍着器官移植工作的发展。由此产生的伦理争议有,关于尸体器官和活体器官采集的伦理问题,异种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器官商品化和器官的分配的伦理问题。针对器官移植引发的伦理争议,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我国首部《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已经于2007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在器官分配的伦理制度上,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认为在选择受体时应把配型相容性排在前列,术后具有良好的存活前景的优先,其他参考项目是:社会价值、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支付能力、医疗卫生资源的公正分配等。
9.基因组研究与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自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公布后,基因组研究便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但由此引发的伦理争论也十分激烈。争论的问题主要有:是否发生基因歧视现象,基因资源的专利与资源争夺,基因决定论还是非基因决定论,基因技术普及带来老龄化社会的压力,基因治疗对个体和人类社会是否安全,基因诊断、治疗是否会造成医疗费用的猛增,体细胞、性细胞及非医学目的的基因增强或基因修饰的难以预料的后果影响等。由于基因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其高效性和风险性并存,从国际上看,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_。但是,在基因与伦理的矛盾冲突中,我们的伦理选择应该是什么?这正是当前迫切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10.健康伦理和卫生资源分配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伦理已成为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有学者指出健康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如何确保全体居民公平地享有卫生保健,尤其是贫困人群的卫生保健问题;二是怎样提高全体居民的生命质量,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在影响卫生保健的诸多因素中,卫生资源分配状况无疑与之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有的学者主张遵循公正原则和效用原则分配卫生保健资源;有学者主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元的公正标准和原则,认为应坚持公益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效益性原则、价值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