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新农村建设的建议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09:38: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第1篇

近年来,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积极落实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综合效益逐步提高,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农村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代表们针对“三农”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意见:一、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当前应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县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扩大优质高效农作物种植规模,突出区域比较优势,科学布局,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和趋同性;进一步发展壮大畜牧业,强化动物防疫和检疫工作,提高标准化饲养水平;不断扩大林业生产规模,突出抓好木材深加工,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和规模效益;大力推广名、优、特、新农作物品种,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不断培植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切实搞好标准化生产。 农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县场,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增值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在资金、土地、信贷、税费收取等方面提供支持,进一步培强做大现有龙头企业,支持鼓励各类企业和工商户到农村建基地、搞开发,着力打造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县场竞争力。通过引导和协调,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合体,实现生产与加工的有效对接。大力实施农业名牌战略,通过制定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起从种苗繁育、生产管理到食品加工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生产体系,严格农产品的县场准入制度,确保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提高各类农产品的县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强化农技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要不断加大农技推广投入的力度,适当增加试验、示范和推广经费,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基层农技推广力量,完善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增强服务功能,为农民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强化对农民的技术培训,通过农民夜校、短训班、远程网络教育以及送科技下乡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切实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农技组织、贩销大户、种养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兴办、合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切实解决信息不灵、生产盲目、流通不畅等农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第2篇

一、法律地位未确定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国的金融立法已基本完善,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监法等金融法律均已出台,只有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工作严重滞后,农发行经营活动所依据的国务院文件和章程的有关内容早已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农发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的特点被忽视,性质被曲解,功能被模糊,服务方向被误导,不便于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经营环境不佳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法治环境差。主要是部分地方,粮棉企业不规范改制,恶意挤占挪用农发行收购贷款;悬空、逃废农发行债务;违规责任人得不到行政、经济和法律惩处。二是信用建设滞后。具体表现为政府主导、央行参与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农业担保基金、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等信用平台未充分建立起来,第二还款来源保障还不足。三是办贷成本高。办理抵押贷款的抵押手续时,多部门、多环节收费且收费较高,造成企业怕贷、农发行办贷难、办贷慢。这样的环境,既影响县域招商引资工作大局,又会抑制客户对贷款的需求,还会影响银行办贷的积极性。

三、功能不足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从目前情况看,一是农发行的业务范围较窄,仍主要是由国务院确定的粮、棉、油收购、储备、调销、加工贷款;二是业务呈萎缩态势。国家全面放开粮棉油购销市场后,多种收购主体进入,对农发行贷款的需求相应减少,业务量也随之减少。三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领域涉及不多。目前仍局限于粮棉油领域,未涉及到新农村建设亟需要的现代农业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经济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重要方面。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作用还远远未发挥。

四、经营补偿机制缺陷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就目前农发行基层行情况看,地方财政保障和补贴政策不落实,会造成农发行利息或者贷款本金损失。

五、信贷风险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政策风险。农发行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市场等政策需要而发放的贷款,承贷企业不能实行顺价销售而挂账,导致有的行、有的信贷员怕贷、惜贷,必然会影响国家粮食政策的落实,最终影响“三农”工作。二是市场风险。农发行发放的粮棉油流转贷款支持多种形式收购,但粮食全面放开后,销售价格完全由市场确定,企业未来销售价能否高于最低收购价,银企都无法预测,而且贷款不再象以前那样有财政补贴资金作保证,信贷资金潜在风险几率增大。三是改革风险。粮棉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挤占挪用农发行贷款支付改革成本形成的挂账、新增财务挂账未被审计认定的部分,造成农发行债务悬空,最终形成了农发行的信贷损失风险。

六、信贷载体不佳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较少,农发行优良客户较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还不能显现出来。二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的商品价值及附加值不高,规模效应不理想。三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不明确,农业发展的组织不够,农产品的特色性未充分开发和利用,特色农产品不能走向世界,不能吸引外商。对农户庭院经济发展的组织还不力,产业带不明显,农发行投资方向及载体难以确定。

据此,应完善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机制,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尽快建立政策性银行法,给农发行定位。国家应尽快确立政策性银行法,以明确农发行的法律地位,明确农发行的经营目标、业务范围、管理体制、运行规则、风险补偿等,彻底解决农发行主体地位不明确、业务标准模糊、权利与责任不相适应等问题,保护农发行的合法权益,使其有法可依、合法运行、稳健发展,充分发挥其职能。重点是要明确农发行的性质,纠正不正确的业务划分。要更改“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不准确的划分,实行“指导性”与“指令性”或“计划性”与“市场性”分类管理。但无论怎样划分业务,始终要通过落实国家粮棉油购销和储备政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农产品出口政策、科技兴农政策、发展特色农业政策、退耕还林(草)政策等来体现农业政策银行的性质,履行政策银行的职能,寻找发展空间。

二、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支农资金。一是业务范围要向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方向延伸。除开展传统的粮棉油购销储加业务外,要支持农业种子工程、大型商品粮棉油基地建设、优质粮棉油产业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兴生物资源等农业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等关系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项目。二是业务范围要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向延伸。可将农村的饮水工程、沼气工程、公路村村通工程、中西部地区的乡村通电及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等改善农村基本生活生产条件的领域纳入业务范围。三是业务范围要向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向延伸。主要是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资、医疗卫生投资、文化事业投资等资金管理可由农发行。四是业务范围要向支持县域经济建设方向延伸。主要是国家对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方面的投资可由农发行。

三、完善经营机制,增强支农能力。一是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中央银行要继续保证农发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性资金需求,给予一定的再贷款支持;要利用金融债券发行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对筹资成本高于投资收益的差额应由中央财政补贴,以建立农发行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二是完善农发行资本金补充机制。通过补充资本金、提供部分无息或低息财政借款、免交营业税和所得税、留存利润、贴息、提取呆账准备金等途径,建立资本金补充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补贴机制,强化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组织补贴资金的法律责任,减少补贴资金到位的随意性,重点解决地方财政补贴资金不到位问题,确保应给农发行的财政补贴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以利于农发行正常运行。三是适当提高农发行呆账、坏账准备金比例。

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社会新农村的概念,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因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关键和保障。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建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乡村文明就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由此可见,我国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是极为重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也极为重大。在本文中,笔者将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汇集各方力量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两个角度入手,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进行探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的农村文化建设而言,是满足广大农民朋友全方位、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民生、社会管理进程来说意义重大。

1.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强农民的先进知识和道德素质对于实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利用先进知识来影响、陶冶农民朋友们,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还能够促进农民朋友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动力。

2.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是还存在些许农村,其生活水平还只限于温饱线上,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利用科学的种养殖方式来进行农业作业,同时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快城镇建设,通过再就业培训增强农民们的在就业机会,这有利于农民们增加收入,从而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方针。

3.可以加快民生、社会管理的进程

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提高农村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强农村的社会化管理,而这就要通过新农村文化建设来实现。通过进行适当的民主宣传活动、基层教育活动、科技普及活动、文艺演出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农民朋友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技术技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激发农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对农民在宣传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又能够从侧面了解到农民朋友的困惑与矛盾,有利于及时解决,对于加强农村的民生、社会管理进程,维护农村正常的社会秩序来说意义非凡。

二、汇集各方力量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

农业人口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头绪多、任务重是肯定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将各方面的工作完整有序的串联在一起,相互衔接,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协调各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建设?笔者这里列出几点意见。

1.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文化职能作为政府公共职能的一项重要职能,政府部门应在其上投入相应的精力进行建设,保证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首先,各级政府要提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担负起领导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职责,切实把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可以将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考核范围,从而促进文化建设。其次,要加大政府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再次,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最后,要强化政府文化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2.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题部分,若能够调动农民朋友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那么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来说将不再是难事。农村不是沙漠,很多人认为这里的文化比较单一,殊不知,其实很多农民朋友也都是身怀绝技,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让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唱主角,同时积极扶持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组织和文化活动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促使文化向农民组织以及个体的每个角落蔓延,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就近方便、快捷的文化需求,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3.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助推作用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更要有社会上的力量去支持、参与农村的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农村的推动作用。第一,要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第二,应坚持实施文化扶贫工程,不断地给农民朋友输血不如让其造血,坚持文化扶贫将从根源上解决文化建设的瓶颈。第三,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赞助农村文化事业。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新文化建设对于提高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合理科学的使用资源、促进基层组织的管理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部分地方已经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是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点,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对读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冲,李新中.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

个问题 [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9.02.

[2]梁红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的文化

第4篇

一、我国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1.二元经济格局迟迟不能改变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由于中国经济特有的生产要素禀赋特征、经济体制特征,三次产业的演变不同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首先是中国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二元结构特征迟迟不能转变和消失,虽然农业占整个GDP的产值比重不断下降(降到10%以下),但是农业吸纳的就业人口比重仍然居高不下(近50%),使得三农问题在中国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其次,服务业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长期缓慢,无法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工业中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劳动力的转移。

2.农业资本投入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一份报告显示,2003年用于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仅为11.5%,这与我国农村拥有9亿农民相比不成比例。同时,由于农村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减弱了农村吸引社会投资的能力。从农业信贷规模发展情况来看,农业信贷规模有所扩大,但是农业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年均比重不到3%,农业企业和农户贷款相比之下比较难。国务院在1996年便出台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但实际上农村建设、发展的信贷资金很难到位,而且农村大量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3.农村劳动力质量与边际产出较低

建国后,为优先保证工业建设所需资源,我国建立了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一方面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也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制造了制度性的障碍,造成了我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受城乡分割治理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较城市而言要低得多,教育投入更是不足;同时,由于薪资待遇的城乡差异大,农村人才难以回流。于是便形成一种悖论,贫穷的农村越需要人才,却越是难以获得人才。人才短缺造成新农村建设中智力支持的缺位。农村普遍存在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短缺现象,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质量与边际产出较低。

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8%左右,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70%—80%。从整体来看,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实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农业科学研究多数仍属于“跟踪式”、“模仿式”或“转化式”研究。表现为:一些出口创汇农产品品种和重大技术装备仍主要依赖进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薄弱,很多成果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农民科技素质总体不高,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普及不普遍;农业科技投入总量偏低,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农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

二、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建议

1.政府应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要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政府应出巨资兴建和维护水利设施,在干旱时期通过蓄水工程或人工降雨等方式为农户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解决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困难。政府还应定期拨款改良土质。虽然我国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户拥有几十年的土地经营权,但对于土质的改良等生产要素的资金投入,政府仍然有责任负担部分投资费用。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准确、快速的信息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各级政府可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尽快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同时,全面开发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加入因特网,让农民通过因特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发展。

2.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为新农村建设全力提供资金支持

近年来,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增加较多,但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加快金融业立法,确保农村金融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运作,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并稳步推进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支持并鼓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组织的发展,合理分工,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农村金融体系;要以商业化为要求,努力拓展农村金融业务,探索支农的新方法、新途径,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盈利能力,努力促进资金回流;要借鉴发达国家农村金融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覆盖全农村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科技进步

21世纪农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竞争。改革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的体制和机制,政府应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各地区应设立至少一所农业技术学校(推广站),承担本地区农民的技术普及工作。技校还应承担起当地农业科研任务,把科研成果及时用于当地的生产中,提高技术转化速度。此外,技校科技人员还应深入田间地头,随时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与技术水平。另外,继续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与扶持力度,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与技能。

4.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要以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指引,努力提高工业化的速度与质量,系统带动城市化;要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为核心,科学规划,大力促进结构升级与产业集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要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及社会保障等多项制度改革,优化生活环境;要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城乡平等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强化法律约束,切实规范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做好失地农民的补偿及社会保障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第5篇

关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镇调研组)

按照市委安排部署,3月下旬4月下旬,我们#镇调研组的11个调研小组,分头深入到#镇51个行政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继续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过程中,各调研组都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精心准备,在前段调研工作的基础上,采取深入农户征求意见,与群众深入座谈等方式,进一步摸清了每个村的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具备的优势,并积极帮助各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镇基本情况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镇位于章丘市北部,总面积77.49平方公里,辖51个行政村,6.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5万人(男劳动力1.8万人,女劳动力1.7人)。在农村总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1.6万人;第二三产业的1.1万人;外出务工的0.5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0.3万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本镇实际,大力实施“农业立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城建兴镇”四大战略,促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2005年,全镇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亿元,工商税收1004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18万元,出口创汇34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38元。

经认真调研发现,#镇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1、全镇干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一号工程”,必须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从调研的情况看: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后,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镇村干部群众都非常支持和拥护,都认为这是市委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普遍充满信心,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新农村建设在镇村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农村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补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镇党委政府多方筹资,组织实施了黄淮海平原开发、二期世行项目、南部荒山治理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开发了节水粮田4万亩,治理涝洼地5000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初步形成了柴家韭菜、张官蕃茄、溪柳茴香等七大蔬菜生产基地。同时,镇村还投资建设了柴家绿祥无公害韭菜、刁东惠祥出口菜等五大示范园区和圣泉、山东春雨、章丘澳利、桦林木业、张官蔬菜、柴家韭菜等批发市场,极大的改善了全镇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农村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补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3、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提高了镇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能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兴镇”战略,充分发挥工业基础好、发展后劲足的优势,先后扶持发展起了化工、机械制造、家具、篷布、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组建了圣泉、银鹰、泺华三大企业集团。实施了圣泉热电联产、万吨糠醛扩产、汇丰覆膜砂铸造等7大扩产和科技创新项目,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壮大了全镇的工业经济规模,提高了镇村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力,使新农村建设资金得到了有效保障。

4、镇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近年来,镇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大力实施镇村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完成了城区6横5纵11条道路的硬化、拓宽工作,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投资230万元,完成了13条村级道路的铺油工程,改变了群众的行路难。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了街心公园等5处园区和清平园商场、蔬菜批发市场交易楼、沙发家具批发市场、顶帐物资交易市场,在镇驻地形成了“五场、三街”的市场格局,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和汇总各组情况,我们感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镇51个村虽然具备很多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村致富信息渠道缺乏,农民存在增收无门的问题。近年来,为增强群众获得致富信息的能力,市委投入了大量资金,为各村建设了党员远程教育网络,通过这种形式,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但经调研后认为:当前,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系统还没有充分利用,为农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现在大多数群众还是通过电视、电台等渠道获取信息,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制约了新科技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应用,影响了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能力。

2、农民工培训和劳动力转化问题还比较突出。经调查,现在#镇3.5万名劳动力中,尚有3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就业,既造成了劳动力资源浪费,也阻碍了经济发展。如章丘市化工工业园位于刁镇旧北村,虽然有10多家企业在旧北村落户,企业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目前该村依然有50多名年龄较大、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就业门路。究其主要原因:一是这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相对较差。二是镇村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失地农民)输出的职能还相对薄弱,直接造成了企业需求与当地高素质人才供应之间的脱节。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当地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企业却无人可用。既不利于农民增收,也影响了当地乃至全市的投资环境,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

3、村级债务负担沉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由于大多数村过去兴办村级企业,遗留了大量集体债务。据调查,目前,在#镇的51个村中,有集体债务的村占到总数的80%以上,各村集体债务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全镇村级总债务达到了1970多万元,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但村级经济收入却相对较少,05年,全镇集体经济收入低于3万元的村,占到全镇所有村的70%以上,债务消化能力极差,影响了村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镇旧东村,2005年村集体总收入不足6万元,但村集体累计负债却达到了78万元,仅利息一项,每年村集体就需要支付9万多元,集体经济入不敷出,村级运转难以保证,并且很多债务是欠本村群众的,一旦处理不好,不仅影响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的威信,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4、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制约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经调研发现,由于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目前部分村基础设施条件还相对较差,少数村还存在行路难、吃水难等问题。很多村还存在供电线路老化、线损严重、变压器负荷过小等问题,群众用电安全存在隐患。这些问题,既制约了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产,很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5、农民业余文化活动生活内容还不够丰富。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村庄的文化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很多村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文化活动室只有一块牌子或一间办公室,农民活动没有场所,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无人组织,文化生活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群众要求改善的呼声较高。

6、新农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可以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同时能开辟大量新耕地,大大降低公共设施的建设成本,实现农村生活社区化。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各村在村庄规范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全镇51个村中,除1个示范村、7个建设村的村庄规划情况较好外,其余43个村都还缺乏一个切合实际、又适度超前的近远期村庄规划,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质量。

7、镇村干部服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提高镇村干部服务群众的水平,近年来,#镇狠抓了镇为民服务中心和各村为民服务室建设,在全镇健全完善了镇村为民服务网络,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对为民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镇村干部特别是少数村干部,由于受自身文化和科技素质所限,服务质量和水平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要求,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8、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通过座谈发现,部分群众对新农村有关政策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问题,部分村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想当然的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应以市镇财政投入为主,村集体和群众不应负担新农村建设资金。认识上的偏差,使部分村干部和群众产生了“等、靠、要”思想,给新农村建设资金造成了很大被动,应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有关的政策宣传力度,澄清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上的模糊认识。

三、几点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深刻变革,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为切实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健康顺利开展,根据我们的调研情况,提几点建议:

1、建议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今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并确定了10个示范村、100个建设村进行重点扶持,切实减轻了镇村的资金投入压力,极大的调动了基层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但很多未被列入第一批扶持范围的村,虽然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很高,也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但如果没有市镇两级的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的难度仍然很大。为此,建议市委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扩扶持范围,或尽快明确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村),将全市新农村建设逐步推向深入。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是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等现实问题。为此,镇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以群众的呼声作为行动的第一信号,不断强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多为群众办一些道路硬化、生产路维修、吃水管路改造、变压器增容等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发展环境,调动农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3、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刁镇应继续以“农业立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城建兴镇”四大战略为依托,发挥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的优势,积极探索镇村发展的新路子,不断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增强镇村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力,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4、做好农民教育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与三职专等学校密切联系,组织大规模农民技术培训活动,发挥政府门路广、信息灵的优势,积极与外地用工企业和当地引办企业联系,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进行劳务输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5、拓宽投资渠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深入座谈,我们认识到: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一是继续加大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新农村建设的扶持范围;二是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增强镇村两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能力;三是积极发动农村群众特别是个体工商大户进行捐款,解决一部分建设资金;四是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采取“群众建设、镇村补贴”等措施,鼓励群众自筹资金,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使农民群众成为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第6篇

0.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新概念,内涵丰富。如何在村庄建设过程中落实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则需要通过试点建设进行探索。

唐庄子是迁安市相对富裕的一个行政村。村庄背靠102国道,地势平坦,布局紧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虽然全村705人仅有地70亩耕地(其余为沙地),但是依靠钢筋交易市场和2座养鸡场、1座养牛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000多元。

唐庄子具有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的优势条件,规划通过分析唐庄子村的建设现状和经济发展,针对其地处北方寒冷地区的特点,就“新”在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中如何体现,进行了一些尝试。

1.发展“新”经济

1.1 产业升级与延伸

现有钢筋市场仍处于初级市场建设水平。内道路和场地均没有硬化,设施简易、建设混乱;市场交易过程中货物装卸噪音大、尘土多,对周边村民生活影响较大。

区位关系图

规划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高生产效益。

第一、产业升级。规划改造并扩大现状冀东钢筋市场,引入新型装备,完善配套设施;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运营机制。提高市场规格和品位,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第二,产业延伸。依托钢筋市场,在102国道北侧发展钢筋深加工产业区,扩大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延伸产业链条。

第三,产业拓展。建设钢筋市场服务中心,发展餐饮、住宿、娱乐服务设施以及电子商务,与钢筋市场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1.2 发展农村新型经济

利用沙荒地唐庄子发展了大面积的速生林和初具规模的养殖业,虽然有一定的收益,但是综合效益远远不足。规划建议立足农村、农业,发展农村新型经济。

1.2.1 做大作强养殖业

唐庄子现有养殖区是沙河驿镇2700亩养殖园区的一部分。规划依托养殖园区,结合速生林发展林下散养,养殖鸡、鹌鹑、鸽子等家禽,发展绿色禽蛋产业。同时联合周边其他村庄共同发展,逐步壮大林下养殖规模和质量,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注册商标,打造生态绿色蛋、禽品牌产品,推动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1.2.2 发展养殖副产品

规划结合沙河驿镇养殖园区,发展环保型动物粪便处理产业。一来可以变废为宝创造效益,二来减少污染更新能源。

其一,在养鸡场内建设一座无害化粪便综合利用处理厂。处理后的鸡粪可以进行商业化销售,制作成花肥、苗圃专用有机肥料;废渣则可以供沼气池作原料。

其二,在养牛场建设规模集中沼气站,利用集中气源逐步取代农户自家小沼气池。沼气除作为燃料外,可用于农户及养殖小区照明用气,实现循环利用。剩余的沼液、沼渣经过无害化除臭、杀菌后也可以作为花肥等实施商品化包装销售。

1.2.3庭院经济

规划利用唐庄子村庭院较大的特点发展庭院经济,种植果树、花草、蔬菜等,柿子树是本村庭院经济的特色。

2.建设“新”农村

2.1住宅建筑

为落实节能、环保的新农村建设方针,规划就住宅的墙体、屋顶、采暖、门窗和室内设施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节能设计。

2.1.1墙体

1.针对需要翻建的住宅主要采用轻质复合板组合房屋。轻质复合板组合房屋是在工厂内专用的流水线上,生产预制出组成房屋的各种板、柱、梁,并在其中预埋轻型钢材、保温材料和水电管,具有施工工期短、节能、防火性能好等优点。

组合房屋

2.针对改造的房屋主要采用在屋内外墙面粘贴保温材料的方法。由于外墙保温较内墙保温效果好,因此多数情况下是对外强实施保温材料改造,但针对外墙已经装修完毕的住宅可采用内墙粘贴保温材料。

3.对邻近102国道的住户外墙加设隔音材料。

2.1.2屋顶

在现有屋顶的基础上屋内架设吊顶,采用铝板、苯板或其他轻质隔热材料。由于唐庄子村现状房屋全部为一层“北京平”式,村庄形象略显呆板,且保温效果较差,规划改造为坡屋顶。

2.1.3采暖系统

采用热水集热式地板辐射采暖兼生活热水供应系统。屋内地面铺设地暖管材,管内的热水热源来自屋顶的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屋内的冷热水交换器实现冷热水循环。

2.1.4门窗

门窗均采用绝热性能优良的塑钢单框双层中空玻璃门窗。夜间加设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保温窗帘。同时设置防蚊虫纱窗。

2.2室内设施

建设节能炕(吊炕),厕所改造,沼气灶等。

2.2.1火炕的改造。规划建设新型节能炕——吊炕。吊炕具有节能、节材、美观、卫生的优点,有效改善农户冬季取暖和环境卫生条件,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农民真正暖起来。

2.2.2厕所改造

实施旱厕改水冲式厕所,可与沼气池连建,

用作沼气原料,或建设三格式化粪池。

2.2.3沼气灶(新燃料的应用)。除现有各家各户自建沼气池外,也可利用村庄养殖场建设大型集中沼气站,铺设沼气管道,实行全村集中刷卡式供气(规划设想)。

2.3道路改造

降低便道路缘石与路面的高度,不超过5厘米,转角处设置坡降,并铺设透水式便道砖。

2.4工程管线

改造前的街道

改造后的街道(效果图)

实现电力、电信、有线电视三线入地。

架设太阳能路灯。

2.5垃圾收集与处理

2.5.1完善垃圾管理系统。以村委会为中心分别建设管理生活普通垃圾、生活危险品垃圾(如电池、废旧家用电器等)、建筑垃圾(包括各类建筑垃圾、家庭装修垃圾、燃煤废渣等)、特殊垃圾(如医疗垃圾及其他特殊行业产生的危险品垃圾)等管理中心,联合村内商店、废品回收站对各类垃圾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

2.5.2改进垃圾收集方式

现状每天的垃圾综合收集方式改为分类收集。将收集车辆改为有隔板的车厢,每个空格收集不同垃圾,居民在家中即进行分类放置,实施分类投放。由于可回收垃圾较少,日常也可以将可回收垃圾直接送至村民中心或小卖部回收处。不可回收垃圾中的有机物可实施堆肥处理。村内街道布置密闭式分类垃圾收集箱。规划庄子村垃圾处理按照迁安市垃圾处理统筹规划实施。

3.结束语

唐庄子是唐山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通过发展新经济,使用新材料、新能源对村庄进行新农村改造,对其他村庄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特别是对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村庄更具有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于农村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结及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为古冶区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妇女已成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她们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的智慧和妇女的创新,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妇女的“半边天”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妇联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引导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为了更加深入细致了解我区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专门组织人员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走访等形式,对当前妇女及妇女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并提出符合我区实际的措施。

一、我区农村妇女及妇联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现状。

我区境内共有5个乡,122个行政村,农户总数达31315户,农业人口10万多人。农村妇女占农村人口的60%左右,农村妇女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得到提高,特别是我区蔬菜、果品、花卉、饲草四项优势产业的不断壮大,给妇女提供了增收致富,施展才华的平台,广大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促素质提高,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女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围绕我区“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农业形成以养殖业为主导,以蔬菜、果品为支柱,以花卉、饲料为特色的五大产业格局),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和示范引导帮助妇女走科技致富的道路。以“十万妇女培训工程”为契机,开展农村妇女的培训工作,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一是充分发挥科技指导中心的作用,一方面,组织各乡女能手集中培训;另一方面根据各村种、养结构不同,组织农业方面的专家、技术员,深入农户、田间地头进行技术讲座,在广大妇女中搞重点科技培训。半年来,各基层妇联共搞讲座10场,受训人数1500余人次,发放明白纸1000张,组织集中培训5场次,受训妇女1169人次,妇联系统协同农业部门培养女能手60名。二是发挥基地、女能手的科技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为将科技进一步转为实效,我们注意在工作中发现总结典型、宣传典型。组织妇女参观了以女能手杨小云开办的天津三鹿、蒙牛公司鲜奶南范供应站以及利升苗圃基地等。如养花女能手耿子萍头脑灵活,创新意识强,有一股敢闯的精神,她不但自己致富,还一心帮助其他妇女提供致富信息和方法,让她们学习电脑,在电脑上找项目,还建议妇女建沼气池。

半年来,我们协调农业部门,组织妇女参观学习5场次,科技人员与女能手结对子60对,为妇女提供新项目9项,新建“妇字号”基地3个,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科技素质增强了致富能力,加快了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创新星级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努力提升妇女和家庭的文明素质。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把创建重点放在提高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整体素质上,通过活动,激励、感召、凝聚妇女群众用高尚、健康的活动占领业余文化生活,充实精神世界,引领人们提高综合文明水准。教育引导妇女群众改变陈旧思想观念,顺应当前一个时期的时代步伐。今年,我们重点开展了四项活动:一是开展了十好个人评选活动。(好党员、好团员、好干部、好群众、好学生、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母亲、好邻居)。对被评出的十好个人同星创评比公开栏一起贴出照片进行公开,并组织有文艺专场的人员把他们的事迹编排成歌词、小品等文艺节目,定期到村民当中表演,受到了广大村民的欢迎和拥护,使群众从中受到教育。二是农村妇女健身活动本着以丰富妇女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出发点,倡扬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目的。我们聘请夕阳红健身队的指导员孟繁芝为农村妇女传授健身操。在妇女中开展“一带十”活动。现已有五个乡的1000名农村妇女学会了健身操,并已经成立了范各庄乡和卑家店乡的两个健身队伍。三是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我们以知荣辱,感知善恶美丑、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享乐观、人生观为内容。通过对中形式,组织发动妇女广泛开展荣辱观教育活动,使妇女群众的荣辱是非的界限变得更加明晰,检验荣辱是非的标准变得更加明确,提高了广大妇女及家庭成员素质。四是开展了能人评选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对在星创建设贡献的能人中开展了能人评选活动,并设立了能人榜,如范各庄乡小殷村的特钢有限公司的德苏国义为了改善村环境,投资了150万为村建起了具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小广场。我们为了表扬他的事迹,我们在村设立了能人榜,感召更能人参与到我们的创建活动中来。同时也使我们的创建更加丰富,意义更加深远。

(三)、围绕促进社会稳定,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合法权益。近年来,各级妇女组织加大了对妇女干部维权知识培训工作的力度,举办了农村妇女维权知识培训班,就新《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进行了专题辅导,大部分基层妇女干部能基本适应当前农村妇女维权工作的需要,在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维护妇女群众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通过妇代会直选,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我战斗力。为使更多的有能力、有才干的妇女充实到妇代会组织队伍中来,我区做到安排部署早、直选工作现场观摩暨动员会议召开早、全区完成直选任务早三早,推进妇代会治选工作,现已有10%的12个村的妇代会主任参加了直选,同时使一部分有能力、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妇女代表进入领导岗位,极大调动了妇女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使妇代会组织更具活力。

二、妇女在新农村建设总体需求。

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妇女渴求知识的愿望强烈体现在:

(一)、整体需求:一是求知求学需求。蔬菜、果品、花卉、饲草四项优势产业的不断壮大,更多妇女投身到经济发展中来。在实践中,更多妇女都意识到传统的种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偏低,接受能力较弱,更希望通过进一步学习,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二是市场信息的需求。信息闭塞,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少。三是项目资金需求。有了致富项目,但因经济问题而没有投资能力。四是法律知识的需求。

(二)、具体需求:(1)、奶牛管理与用药。(2)、养鸡(羊、猪)技术与饲料管理。(3)、测土配方施肥。(4)、温室大棚种植技术。(5)、花卉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三、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妇女自身素质和维权意识有待提高。一是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创业精神。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的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村妇女的思想,大多数农村妇女满足于自家经营和操持家务的小视野,参与村委的会议、培训、表决等事务均由丈夫做主,严重制约自身的发展潜能;二是农村妇女接受的文化教育比较少,文化程度相对低,致使自身文化、科技素质不高。这两个原因都使农村妇女缺乏自强自主意识,缺乏竞争意识和唱主角的信心和勇气。三是农村妇女自我维权意识比较差。由于法律知识淡薄,加上不知法、不懂法,所以农村妇女的权益有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二)、妇代会组织发挥作用不大。进了村“两委”的妇代会主任,由于职数限制,多数还兼任会计、计生主任等职务,缺少时间和精力开展妇女工作;没有进“两委”的村妇代会主任,如果村里经济条件较好,领导重视,相比较就会把较多的精力用于妇女工作,但总体上妇女工作进展较慢。

(三)、部分农村妇女就业成为难题。个别村由于农转非后,土地减少,村办重工业多,妇女闲置人员多,农村妇女就业也成为一项难题。

四、对基层妇女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思考及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征程的开始,也为妇联组织和农村妇女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面对农村妇女和妇女工作现状,各级妇联组织要找准工作定位,强化服务功能,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农村妇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结合我区实际,我们认为可以从科技培训、典型选树、权益维护、民主参与、促进和谐五个方面去探索。

(一)、围绕农村妇女全面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及妇女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强教育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增收致富本领,使农村妇女最迫切的发展需求。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深化“双学双比”活动,结合“十万妇女培训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分级别,分层次中做到三个面向:一是面向广大女农民,大力开展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业现代化的本领;面向女能手、龙头企业的妇女骨干,开展农业新技术、法律政策、经济管理的培训,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三是面向农村富裕劳动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家政服务、法律知识的培训,为她们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二)、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创争”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要通过大力开展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创三化庭院,争十星之家”等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勤劳致富、勤俭持家、最老爱幼的典型人物引领农村妇女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新型的家庭环保理念,树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创新星级文明家庭创建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二要不断繁荣农村妇女的文化生活,协调多方力量,建立健身活动站、图书阅览站,用充实的文化生活占领她们的精神世界,提高农村妇女的身心健康素质。三要选树一批和谐家庭、平安家庭、环保家庭等,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促进全区文明和谐。

(三)、围绕管理民主的要求,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管理民主是激发农村妇女创新活力的重要保障要提高农村妇女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做到:一是结合《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加大维权知识、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法律意识。二是建立健全法律服务机构,年内与司法局联合建立一所妇女儿童法律服务中心。

(四)、围绕儿童健康成长的要求,着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第8篇

中图分类号: TU241.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68

1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分析

传统农村家居设计特点。设计布局大多以院子为中心,这种设计模式相对简单。农民也钟爱这种布局,可利用门口小院子,种一些果蔬,但整体较单一。家居设计的外型和装修,也较简单,符合当地的特色。例如,湘西地区的建筑外型主要以吊脚楼为主,实体以木头建筑,内部基本没有现场装修这么复杂,用不上防水漆和刷墙。

2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现状与特点分析

我国的新农村住宅平面空间设计不合理,功能不明确。有些住宅,把厨房和卫生间相对接,卫生条件不佳;布局也不合理,思想传统保守。很多住宅,都有特别大的客厅,甚至会和邻居攀比谁的客厅大,或者有比较大的书房,却并不看书,只是为了增加文化气息。同时,现在新农村住宅建设也比较落后,土地浪费得比较多的。一般住户,都有一个大院子,会占一定面积,甚至比宅基地更大。而且这些房屋的抗震性也不好,没有一定的安全保证和救急设施。好多住宅施工时间久,历时花费了1~2年,才勉强完工,施工的标准没有统一,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虽然住宅的家居设计的用时久,也没能设计出让人满意的作品。

3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的优化设计对策分析

3.1 户型结构多元化、生活化

现在的家居设计中存在布局不合理且功能性差。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情况,户型应有多样化发展,生活化。户型应该根据大多数人的需求来设计。之前传统民居,卫生间厨房都在院子里,而不在卧室旁边。现在的新农村建设,都是规划建筑面积,每家每户没有自留地建院子。可在房屋家居设计里面增加厨房厕所的位置,更加人性化卫生化。不再和以前一样,到处都是人畜垃圾。到了夏天,更是滋生蚊子。

3.2 家居设计以绿色生态,低成本为主

绿色生态设计,是将人们生态系统中居住环境及结构和功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安排,最终使系统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优化。彩色生态设计获得一种高效、少废弃、少污染的生态平衡建筑环境,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体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呼应,构造适宜的、可持续的人居生活环境。

3.3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遵循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应遵循整体化个性构思、节约性、生态性原则。对于家居设计要整体化设计,成本节约,生态性保证。家居设计重在适合大家居住,让居住者住得顺心,健康的生活环境是很重要的。新农村建设的地点一般比较广阔,可以利用太阳能,晴天就有热水用,节约了电费。现在新农村可以用天然气作为能源,更加环保。

3.4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细节建议

3.4.1 客厅设计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中的客厅,需要结合住户的实际情况安排大小。一般情况下,客厅的使用效率不是很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客厅的作用主要用于看电视和会客。如果是会客为主,就可以少安排一些面积。毕竟实用性没有卧室厨房那么强。对于一些小户型住户,客厅面积就可以减少一些,用隔墙隔开一点,做衣柜、鞋柜都是不错的选择。

3.4.2 卧室设计 现在的卧室的主要功能还是休息,针对不同住户,也有不同的要求。有些住户对光线的要求比较高,就可以选择采光比较好的方向作为卧室。当然,房间里面最好带窗帘,这个可以控制光线。白天休息也不会受光线的影响。

3.4.3 厨房设计 厨房的设计点关键在于通风性要好,因为油烟会让居住环境变得不好,及时排出油烟,才是最佳选择。厨房的卫生环境也得注意,设计橱柜,放置餐具。在空间狭窄的情况下,把空间往上发展,这样也就节约了占地面积。平时的砧板菜刀,还有其他的做菜用具,都应该在晾干以后再放置到橱柜。

3.4.4 卫生间设计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的卫生间也是重点,一般来说,其使用频率很高。之前的农村卫生间都特别脏,气味难闻,其主要原因是水源问题。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实现了集体供水,卫生间就可以做成冲水式的。淋浴系统也可以一并使用了,彻底解决了洗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