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交媒体的重要性

社交媒体的重要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09:38: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交媒体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交媒体的重要性

第1篇

这项调查于2012年11月至12月进行,共有250多名来自年营收超过5亿美元的美国公司营销人员参与。调查覆盖了6个行业,包括金融服务及保险、高科技、制造、媒体、零售和医疗等。

在调查中,45%的受访者表示,企业网站的设计、开发和维护对于成功的营销非常重要。有43%受访者提到了在Facebook、LinkedIn和Twitter上的社交媒体营销。提到数字/在线广告的受访者比例同样为43%。调查要求营销人员列出重要性第1至第3的营销活动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总体比例。对于重要性排名第1的营销活动,认为是企业网站及认为是在线广告的受访者均为18%,而认为是社交媒体营销的受访者仅为6%。

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网站在公司营销过程中仍扮演关键角色,但社交媒体也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值得指出的是,营销人员给予移动营销的优先级仍然较低,提到这一营销方式的受访者只有24%。不过提到公司博客的受访者更低,只有6%。

Gartner营销主管比尔·盖斯曼(Bill Gassman)表示:“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网站在短期内不会被该企业品牌的社交媒体活动取代。”

不过,社交媒体的发展也给营销人员带来了挑战,他们需要确保内容枯燥但价值巨大的网站脱颖而出。盖斯曼表示,营销人员需要进行投资,通过网络分析和测试服务对企业网站进行分析及优化,并关注网站的各个方面,包括订制的登录页,以及能够吸引用户与品牌互动的内容。

企业网站对公司的形象和声誉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企业网站能够体现企业的专业性,而Facebook营销页面则将带来用户参与,吸引用户支持。

第2篇

但其实有时从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有效、帮助成长和改进的方法。那么企业主在社交媒体上最常犯的错误是什么呢?让我们参考以下7位社交媒体专家的观察和看法:

#1:因为没有时间去了解社交媒体的影响而完全忽略它

“有些企业主会找借口,以其它更重要的事情为理由,把社交媒体排除在外;或者误认为社交媒体是一种干扰性、年轻人才用的无聊网络。而另一方面,有些个企业主常则是在没有思考行为的重要性之前,就一头栽进各种最热门的社交网站中。

我们要暂时停止谈论“社交媒体”这个名词,转而讨论如何让客连结、学习、和分享。花点时间认真地思考你可以如何利用社交(和行动装置),为客户带来价值,以及强化你的品牌所作的承诺。” ~Brian Solis, Altimeter Group

#2:未经思考就投入进去

“我看到在社交媒体上最大的错误是,以为“每个人”都必须做社交媒体,然后在没有策略、不知道自己的市场适用于哪个平台的情况下,就一头栽进去。” ~Ilise Benun, Marketing-Mentor.com

#3:投入后却不坚持下去

“如果你打算投入社交媒体,那你就必须维持一致的临场感,持续与粉丝互动、参与对话、成为社交的成员之一。社交媒体不是一个”做一次就搞定”的工具,它是一个你必须投入其中的活生生的存在体。” ~Jim Joseph, Cohn & Wolfe

#4:在没有弄清楚群众在哪里前就全速投入各种社交管道

“必须承认的是,我们处于一个喜爱新鲜事物的社会。但是,如果纯粹是因为新鲜而把你的鸡蛋放在最新的篮子里的话,那很可能就会失败。你必须出现在你的受众出现的地方。

著名的棒球教练Casey Stengel被问及如何赢得多次比赛时,曾经说过:“我们只是攻击对方没有人的地方”。在社交媒体的领域,这正好相反。你必须指导你的受众在哪里,然后攻击他们出没的地方。如果做到这点,你将获得全垒打,或起码一个二垒安打。” ~Peter Shankman, Shankman|Honig

#5:以为社交媒体是免费的

“有太多客户以为他们只要建立一个Facebook和Twitter专页,就可以不用在营销上花钱了。那是错的。社交媒体需要策略性的规划和专用的资源才可以看到成效。如果你只是想随便交差,那还不如不做。你必须知道你想达到甚么目的、要用哪些管道、要如何使用它们、由谁来负责操作。如果你是一个热爱Twitter的企业主,那很好;但如果你不是,你必须确定在你的团队中有这样的人。” ~Kleinberg, Traction

#6:盲目跟风使用最新的平台

“每一个新面世的平台就像是一个铃声或口哨一样。迷失在新奇好玩的事物中是很容易的事。而要比竞争对手早一步尝试新事物,并赢得客户的心和注意也的确有它的价值。但是我们似乎都有点想太多了。

社交媒体是一个独特的沟通渠道,但说到底它也只是一个与受众沟通的管道。如果你需要一位顾问或部落客告诉你如何(用Vine)运用6秒的时间与你的受众沟通,那你可能根本就不应该使用这个平台。该做的是勾画出你的受众的特点;了解他们看到、读到、或听到甚么的时候会大呼:“哇,这实在太酷了!”。然后再用这个管道把它制作出来。这并不是多难的事。” ~Jason Falls, CafePress

第3篇

对于营销人来说,社交媒体效果评估大概是那个最令人沮丧的挑战。在本文中,我将向您展示三个简单的社交媒体测量策略,你完全可以在下一个社交媒体活动中灵活的运用到它们。

为何要评估社交媒体营销效果?

是为了测量你的社交媒体营销活动的有效性。问问自己为什么把社交媒体放在你整个营销活动中最重要的位置,它将如何影响到你的工作,使你的生意得到增长?

为了达到既定的社交媒体营销目标,你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将其量化为具体的可测量的数字,这也要依靠社交媒体营销效果评估。

首先设置目标,这样你就可以开始依据目标考量不同的社交媒体。举个例子,如果你需要去吸引一些女性消费者,并且你的生意比较经常会使用图像和照片,那么你可以考虑Pinterest。如果你是一个B2B企业,你应该就要考虑使用LinkedIn。

一、量化你的社交媒体倾听率

“你在社交媒体上做的事情必须产生一些影响。你的努力需要看到实际收入的增加。而我们往往认不清这个事实。”花旗集团的社交媒体主管FrankEliason曾经这样说过。

倾听是我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经常忽视的一点,而它恰好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去倾听你的客户,你就错过了社交媒体的关键。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在社交媒体上倾听,并让其影响我们的收入?

在这里,举Twitter的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国内请参考微博。)

在Twitter的搜索区,输入你企业的名称。

在搜索结果中,你可以查看那些包含你企业名称的微博,并决定是否需要关注这些发推人。因为他们都是你的潜在客户或者现有的客户。

寻找到需要关注的这批人之后,每天都要去”监视”他们的微博”,与他们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价值,提供帮助。

Twitter的高级检索也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工具,特别当你是一家本地企业的时候。你可以设置一些特定的关键字,搜索到离你最近的那些客户是怎么说的。

Twitter是个了不起的用来提供实时客户服务的工具。你可以从Twitter上了解到:

〇你实实在在的帮助了多少人

〇你的粉丝数量有没有在增长

〇消费者们在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〇你的企业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

你可以随时根据这些指标调整自己的工作,在评估周期结束的时候,参考哪些改变直接影响了你的业务,使成本节约或者让你得到了额外的收入。

二、:为你的社交媒体互动建立一个评分系统

当你尝试在社交媒体上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建立评分系统是个很简单有效的方法。它能够清晰的评估你在社交媒体渠道上的不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力。

一起来看看这个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假设你推出一个产品或服务,想在Facebook上打造它的口碑。打个比方,你在某天了一个信息到主页上,接着你会得到很多人”喜欢”的点击。第二天,你再一个不同类型的更新,这样你也会得到一些”喜欢”,但同时你发现,除了喜欢,还有人进行了转发和评论。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喜欢”显示的是消费者的支持,评论展现一种更深层次的兴趣,但转发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它们会将你的内容扩散到更大的范围。

在营销活动开始的时候,将你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数字。然后,使用评分系统去衡量不同类型的互动,看看哪种对你来说是最有价值的。

下面是一个在Facebook上的评分系统:

〇“喜欢”:1个1分

〇评论:1个5分

〇分享:一个10分

这样,你的工作结果就简单的被量化了,这些易于观摩的数字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进度。PS:你可以在不同的社交媒体渠道商设置不同的评分系统。

三、:多为受众提供一些有用的内容,再去销售产品

在你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之前,多为他们推送一些有价值的、趣味性强的内容,赢得他们的信任。

举个例子,你有一家餐厅,正准备推出一个新的健康食谱。你的目标是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让300个消费者光临并尝试新的菜式。

假如你的食物看上去是非常诱人的,那么你可以创建一个Facebook或Instagram的页面,把你的食物图片上去。与此同时,你应该在Facebook页面上围绕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创建一些内容和文章,并且展示你所在的区域里的农贸市场有哪些。

接着,你可以在Facebook页面上提供一些你餐厅的优惠劵。这样,向你要求优惠劵的消费者和实实在在兑换了优惠劵的消费者是可以被量化的。

在你使用这个策略时,如何评估其效果:

〇使用第二点中的评分系统来测量你的内容有没有使你离目标近一些。

〇在你的营销活动中使用需要在社交媒体上才能得到和使用的优惠劵,这样,你的社媒营销效果更容易跟踪和测量。

〇为你的每个活动打造独特的登陆页面,你的客户可以在这里下载或购买你推销的产品。由于每个登陆页面只能为一个特定的活动服务,可以让你清楚地看到你每项活动的营销传播效果。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社交媒体

一、前言

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和社会普遍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当前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大学生创业需要得到诸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其中,社交媒体不失为一股强大的支持力量。本文尝试围绕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这个主题展开分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当今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高校就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其目的在于将高等教育普及开来,让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3%。2016年有77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加上之前没有成功就业的往届大学生,全国将有1000万大学生争抢“饭碗”。高校毕业生的急剧增长使得整个社会待就业大军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就业形势和问题。

另外,金融危机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取消了人才招聘,甚至进行裁员,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是缓解他们就业压力的重要路径。而大学生创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争取多方力量支持。而社交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些条件。

三、社交媒体对商业模式的影响

社交媒体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词汇,是指与固定的、单向性传播的传统媒体相区别,能够实现交互的新型媒体。其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具备开放、交互、沟通、参与等一系列特点,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每个社会公民都可以制作信息,同时将信息公开、传播出去。

从目前的网络环境来看,能够对社会创业起到推进作用的社交媒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以淘宝网、京东网、一号店、蘑菇街、贝贝网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二是以腾讯微博、新浪微博、QQ、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平台;三是以58同城、众筹网等为代表的融资平台;四是以财富时间网、猪八戒网等为代表的创意平台。这些社交媒体已经渗透现实社会生活中,可以成为推动自主创业的中坚力量。

美国的Social Media Examiner于2010年4月曾经《2010年社交媒体营销行业报告》,课题组的成员对1898家企业进行调查,其中已有91%的企业开始使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这说明世界已经迈入社交媒体营销时代。社交媒体对商业模式起到的极大作用,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1.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随着各大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深化,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规模也十分庞大,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如何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支持他们自主创业不失为一条良好路径。而大学生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一定的支持力量。社交媒体具有交互性强、信息传播快等一系列特点,而且社交媒体中有着大量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找到正确的创业思路,促使大学生不但能让自己就业,还可帮助其他人就业,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2.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挖掘客户资源

据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认为社交媒体可以帮助自己获得客户和订单。与社会企业相比,大学生创业者在借助社交媒体挖掘客户资源时具有更大机遇,宣传效果更好。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创业初期往往采用网络销售的模式,主要销售服装、日用品等,有薄利多销的特点,更能吸引青年消费群体这一网购主力军。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经营收益

创业的大学生普遍认可社交媒体,是因为他们觉得社交媒体可以帮助自己的店铺扩大影响力,节省宣传成本,有时候从微信平台上传一些广告,往往能有很高的转发率和点评量,这种口碑式的宣传对大学生创业者而言是迫切需要的。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反映社交媒体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包括:信息更新过快,导致信息很容易被覆盖;需消耗时间和精力来修图;效果显示的时间比较长。

五、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1.高校层面

一方面,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交媒体创业理念。高校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交媒体的各种优势,了解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创业的好处。比如利用微信做微商,可以节约成本,省时省力等;另一方面,高校要构建社交媒体创业的课程体系。为了缓解大学生日后的就业压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创业,高校有必要为大学生提供网络创业和社交媒体营销等若干课程。

2.社会层面

一方面,社会相关部门要想办法建立“社交媒体运营研究中心”,挖掘社交媒体在创业方面的作用,形成系列报告,并向社会公布,以此在社会范围内营造社交媒体助推创业的良好氛围,使人们意识到社交媒体不仅仅是为了便于联系,同时也能为创业提供条件和机 会;另一方面,社会相关部门尤其是传媒部门,要积极宣传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的方针、措施与对策等,营造出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宣传各种坚持创业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大学生创业势必会遭遇各种困难,社会如果能宽容失败,并为大学生树立坚持到底必能成功的典型,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信心,使他们再接再厉,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3.政府层面

首先,政府要及时出台支持大学生创业和大学生社交媒体创业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利用社交媒体创业减轻税收负担;其次,政府要对参与大学生社交媒体创业的创投企业与风投企业予以一定的税收优惠,激发这些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大学生社交媒体创业提供力量;最后,政府还要有意识地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特别是针对网络销售方面。

六、结束语

如今,各种新型社交媒体相继涌现,这些媒体不仅为人们加强联系提供了方便,也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提供了契机。高校、社会乃至政府都要重视大学生社交媒体创业问题,高校要设置相关课程,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从多个角度入手,为大学生的顺利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

C: 现在很流行数字化这个概念,你认为数字化对广告行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K: 数字化的影响体现在移动领域和社交网络上。在一些国家,移动设备是大多数人上网、互动、交流的主要方式。它对如何接触消费者,并如何从中获得最佳业务成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交媒体是另一个显著的影响。如今社交媒体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的补充,而是一个核心平台。在我看来,衡量品牌在移动广告和社交媒体领域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尽可能地给消费者带来价值。以Facebook为例,一个品牌要在Facebook上建立自己的社区,不仅要用管理社区的方法来运营品牌,还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策略提升品牌吸引力。移动设备亦是如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内容来打造特定的体验,以此强化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

C: 近两年消费者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改变的是消费者行为、媒体平台,还是整个行业的生态系统?

K: 我们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电视和数字媒体的广告有效性都在下降,但其实人们花在媒体上的时间和金钱越来越多。吸引消费者唯一的方法是理解他们对品牌的关注点、确保品牌兑现对消费者的承诺。由于信息和时间碎片化,以及消费者注意力的下降,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

其实媒体平台有很多,它们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消费者没有关注到它们。现在是消费者的行为带动了媒体平台在发生改变。媒体机构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结构和能力,以便对客户予以支持。

C: 在过去几年里,在社交媒体方面有哪些做法在你们看来是经验教训,应该怎么做?

K: 在我看来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在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时,部分公司或者机构没能及时意识到社交媒体的价值。想在社交媒体上发挥影响力,首先需要管理社交媒体渠道,规划社交媒体的内容、促使一个社区的形成,并让用户与品牌保持活跃的沟通。这都不是天然形成的,而需要人为推动。我觉得大多数的商有时候会低估建立社区,及保证社区在运营中为消费者带来价值这个过程的工作量。

第6篇

1.联系用户身份

海德表示,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原因是展示自己的身份。她说:“本质上它就是海量的用户自拍。”因此,比起本地的建筑公司,本地蛋糕店更加青睐Facebook。“它是一种用户身份的体现。”海德解释道。只要商家可以把品牌与客户身份联系在一起,商家就可以赢得成功。

2.内容管理和聚合

海德表示,近年来,人们已经摆脱信息匮乏,转而面对信息过载。“人们宁愿提供社保号,也不愿提供电子邮箱地址。”海德开玩笑道。但她认为,如果商家可以成为与特定主题相关的信息的主要来源,客户就会找到你,Upworthy和Pinterest便是例证。

3.视频销售

海德表示,网民更容易接受30分钟的视频,但不愿接受需要30分钟阅读的文章。“如果商家没有使用网络视频,那么就会失去很大一部分受众”。另外,越来越多的客户直接通过视频购买商品。海德还提到了塔吉特百货的一段视频,她表示视频中所有商品都可以点击,然后购买。

4.四屏革命

如今,客户经常同时使用多种设备,包括电视,手机,笔记本和平板。海德表示,未来两到五年来,客户同时使用的设备数量将增加。对于商家而言,他们需要找到与用户在多个屏幕上互动的途径。

5.分析客户

海德强盗了利用分析方法了解客户和接触客户的重要性。她表示:“如果50%的流量来自移动设备,但你可以面向移动设备优化网站,那么你将失去一半的流量。”

6.精通社交媒体

所有员工都需要理解社交媒体,这不仅仅是社交媒体团队的责任。每一个个体都应该成为创造者、管理者和联系人,组织机构应当注重灵活、聚合和适应性。首先,人们应当公布与客户相关的内容。她表示:“不要成为只在Facebook上分享宠物更新的人。”

第7篇

关键词:社交媒体依赖;社会化;镜中我;自我暴露;群体性孤独

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媒体的巨大变革,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的升级换代,人类已经从传统的PC互联网时代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作为以即时通信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分别以78.7%和67.4%的使用率位列各种社交应用使用率的第一、第二位。①近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崛起,使整个社会都陷入了社交媒体依赖的症候当中,这一问题产生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值得深究。

1 社交媒体是现代人完成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必要途径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独立生存,而是需要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和信息,并借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这是从人类祖先那里遗传至今的生存法t。“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实社会的起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使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1]社会化是一个不间断的、终生进行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伴随着人的一生。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人们的空间流动和迁徙愈加频繁,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日趋减少,人们的日常交往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受阻。在这样的背景下,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和智能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为人们的社交需求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移动QQ、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便捷地与他人取得联系,这种新型社交的出现使人际交往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得到了拓宽和补充。社交媒体是现实社交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延伸,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完成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必要途径。社交媒体让人们实现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交流,获得了全新的社交体验。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地集结在一起,组成多种多样的组群或社区,在互动交流中获得个体心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人们在网络社交当中重新定义了自己,也重新定义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内心常常处于高压的环境中,焦虑和孤独感随之产生。在亲和动机的驱动之下,人们倾向于与他人亲密交往或加入某个群体,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合作和赞赏。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50年出版的专著《激励与个性》中,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人际交往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不断向高层次需要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逐渐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精神需求。社交媒体的流行体现了现代人对于高层次精神需求的追逐。

2 社交媒体满足了人们相互的自我暴露和彼此窥视的心理需求

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产生的。他提出了著名的“镜中我”概念,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网络社交的出现让人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借助于网络平台,人们实现了即时传播的交流形式,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网络社交中人物身份的匿名性和身体的不在场,交往情境的压力大大降低,这就鼓励了交流者的自我表露行为。一些平日里性格内向、不擅长言辞交际的人,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变得活跃起来。网络张扬了个体的个性,也拓宽了人们的交际圈。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等人“自我呈现论”的理论观点,人们会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的外在印象。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动机和目的,借助于言语或行动适时地向他人陈述自己、推销自己,即向他人表演自己,来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并希冀获得他人肯定的评价。自我暴露是自我提升和自尊的重要手段。

人们的在线生活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这种表演性是个体自我谋划的结果。人们费尽心机地在QQ空间、人人网等社交应用上填写个性化的个人资料,精心挑选经过修整的好看的照片作为头像,选用适当的卡通形象作为虚拟代言,用心装饰个人空间以及使用时髦的网络流行语和网络表情等,力图通过适当操纵,维持个人在虚拟世界里的良好形象。一旦得到他人的认可或赞同,自我暴露的热情就会提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自我暴露是发展和维持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方面,人们是在不断暴露自我的过程中互相认识和接受对方的。从心理健康角度看,自我暴露有助于减少与他人的疏远,抒发郁积的情感,达到振奋精神的作用。”[1]而人际交往中个体的自我暴露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即引发对方的自我暴露。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等社交媒体,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进入他人的空间窥视其身体和信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种相互间的自我暴露和彼此窥视的心理需求,正是人们对社交媒体欲罢不能的重要原因。

3 对于社交媒体依赖现象的反思

第一,如前所述,网络社交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而在表演成分当中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欺骗意味。为了维持在他人心中的美好形象,个体在网络交流过程中会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设计自我形象,而网络中的个体形象可能与其现实形象存在着一定差异甚至是迥然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戴着不同的“人格面具”自由地穿梭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因此网络社交当中的真实成分到底有多少,本身就值得质疑。

第二,人们彼此联系的方式因科技的进步而变得花样繁多。然而,科技虽然丰富了人们相互连接的方式和渠道,却并没有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在现实世界中,密切的私人关系总是依靠身体上的接近来维系,但身体接近的重要性在网络世界的交往中却降低了。”[2]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逐渐被各种智能电子设备和移动社交应用所取代。网络社交给人们“在一起”的错觉,却没有让人们变得更亲近。说到底,这是科技对人际交往的异化――“我们更依赖于技术而非彼此”。[3]

第三,排解孤独、消解寂寞是人们进行网络社交的主要动机之一。社交媒体可以让我们非常容易地结识新的朋友,或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组群、社区,然而由于网络社交中身体的不在场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导致交流者之间的信任感大打折扣,很难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于是大多数所谓的“好友”沦为了泛泛之交,难以寻觅到真正的朋友。人们想要借助社交媒体来摆脱孤独,结果却不约而同地陷入了“群体性孤独”之中。

第四,人们希望通过社交媒w来与他人实现实时在线的联系,节省彼此连接所花费的时间,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然而也正是因为实时在线,人们必须保证自己“永远在线”。社交媒体模糊了学习、工作和休闲之间的界限,人们因为新的群体需求而自觉地生活在“随时待命”的情境中。如今社交媒体已经超出了信息传递的范围,与沟通交流、商务交易类应用融合,形成了更加强大的关系链,把人们牢牢地捆绑在网络世界里。“我们因为忙碌而使用网络,但是却和技术一起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而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之间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3]人们发现自己越发生活在被各种屏幕所包围的世界里。网络侵占了人们用于思考的时间,使得安静和独处成为了奢侈的事情。

第五,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释放压力的自由空间,但也让很多人对网络虚拟世界产生了依赖。网络社交成为了很多人逃避现实生活的方式。一些年轻人因为沉浸于网络社交带来的便利和满足感之中而对现实社交产生了排斥,他们极少出门,不愿与陌生人接触,成为了“宅男”、“宅女”;还有一些人从网络社交当中感染了不少阴暗心理。由于社交媒体依赖,现代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封闭、与世隔绝,人们既渴望摆脱孤独状态又不希望他人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尽管时隔三十多年,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出的“容器人”概念在当今时代依然振聋发聩。

4 结语

社交媒体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沟通交流便利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对于网络社交我们应该坚持适度原则,过分沉迷于其中形成社交媒体依赖则有百害而无一利。科技本身并没有善恶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人类是否采取了正确的使用方式。如今网络社交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排斥和远离网络社交生活,而是努力让网络社交在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让科技真正地服务于人类。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科技与人类、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新的社会及媒体环境下克服自身人性的弱点和缺陷,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重拾人际交往的美好,这是每个现代人都应该深刻反省和思考的问题。

注释:①相关数据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7月。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第3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2,317.

第8篇

而在美国,这种创业已经降临校园。

不用打开学校官方网站,也不用登录在线教学系统,校园公告和课堂通知会出现在你最常使用的媒介上——手机、社交网站、微博,或者电子邮箱。Facebook、Twitter、文本消息和高校常使用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被无缝结合,以更好地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扩大校园交流的全面性。这就是ConnectYard实现的。

交流障碍催生ConnectYard

在教职员工还把电子邮件作为和学生沟通的主要手段时,年轻的大学生们已经成为“拇指一族”,沉浸在手机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奇妙世界中了。

2007年,唐纳德·多恩和他的大学同窗、哈佛大学教授格兰特·沃纳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学校的教职员工还在用比较“土气”的方式来联系他们生活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学生,这使得信息并不能被及时传递,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降低,“学校”从学生的日常话题中淡出。

研究表明,美国许多年轻人平均每天要在手机和社交网络上花掉8个小时的时间。不过,一旦他们回到校园,就仿佛退回到了19世纪,和校方或教授的正式交流渠道只剩下了电子邮件和在线教学管理系统,这自然使学生兴致缺乏。

作为大学教授,格兰特很清楚课堂中学生参与、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克服高校沟通障碍是唐纳德和格兰特创立ConnectYard的初衷,他们试图通过对社交网站、手机媒体和教学管理系统的结合,打造师生之间更具活力的双向交流渠道。

创立ConnectYard后,两位创始人的主攻推广对象自然也是高校客户。在交流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当下,ConnectYard的宗旨确实让很多高校教职工“心有戚戚焉”;另外,两人也向为高校提供在线教学管理系统的公司兜售他们的产品,这些公司同样也关心学生在网络课堂中的活跃程度。

老师,学生两相宜

美国很多高校都采用了在线教学系统。在这个系统之内,老师可以布置课堂作业、进行随堂测试或者讲评试卷,学生可以下载课堂课件,提交作业,并向老师提出问题。

这种教学系统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辅助,而ConnectYard无疑又让教学系统“如虎添翼”。

如果你是老师,你可以选择登录教学系统或者登录电子邮箱向学生们消息,为学生答疑解惑;不过,你的信息可不是仅仅留在了教学系统内的公告栏上,而是会出现在学生Facebook的留言板、Twitter的页面或者干脆直接发送到他们的手机上,你的信息可以无所不至。

如果你是学生,你可以自主选择通过何种媒介接受教学系统的信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选课情况加入教学系统中的不同课堂,并在该平台上看到自己的所有同学;你可以呼朋引伴,组建学习小组或者兴趣小组;ConnectYard还会定期向你提出关于此门课程的“常规问答”,以此评估你的学习水平,并帮助老师确定课堂的讨论话题;它还可以总结你所在班级碰到的学习难点,将此情况反馈给授课教师。

“它仿佛就是另一个Facebook,你注册之后,可以在网上看到你所有同学。”奥德赛大学最近也引进了ConnectYard,尝鲜之后,学生福特说,“它很容易上手,我们可以互发信息。”

和Facebook或者Twitter不同的是,这一切互动,都不需要“加为好友”或者“互相关注”,除非愿意公开,否则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无法查看对方在Facebook或者Twitter上的资料。

尽管集合了如此多社交媒体,但是ConnectYard严格保护个人隐私。“如果你想上传一次演讲,一个视频,你可以选择把它放到老师的页面上,那么只有老师才会看到它。”福特说。

不好友,无关注,学生之间照样可以针对课堂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老师和学生也可以“你来我往”进行学术探讨。奥德赛大学教授戴维斯表示,有了ConnectYard后,他常和学生在网上聊天,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对于纯粹参加网络课堂的学生来说,没有归属感常常是个大问题。他们独自一人坐于电脑面前,无人引导,也无人交流,他们不会觉得自己真的进入了一个“课堂”。有了ConnectYard之后,熟悉的社交媒体页面让他们找到了亲切感。“如果学生愿意参与课堂,那么他们更有可能坚持完成网络课堂的学业。”戴维斯说。

ConnectYard的创始人沃纳认为,光看过去五年传播方式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便知道现在有效的沟通面临着多少挑战了。“我们的生活中曾经没有社交网络,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正在成为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

很多学校都已经建设与学生的沟通系统,通过短信向学生发送天气预警信息、重要活动通知、处理结果公告等;在ConnectYard之前,两位普林斯顿的大学生也曾经做过类似的校园沟通软件。

ConnectYard的最大亮点在于,学生不仅可以接收信息,而且可以以任意渠道回复信息。相应的,教授们也能够以他们喜欢的形式收到学生的反馈。ConnectYard做到了“两全”,教职员工还是可以用他们熟悉的电子邮件通知,而学生们则可以在他们熟悉的社交网络上看到通知并直接进行回复。

即使在课堂之外,老师仍能方便地联系到学生。

“技术不应该成为沟通的拦路虎。”唐纳德和沃纳的下一个目标是将ConnectYard向基础教育推广,扩大ConnectYard的产品覆盖面,尽力保持这一新兴事物的活力。

Tips:20个值得关注的TED社交媒体演讲

作为社交媒体年代的学生,你毫无疑问相当清楚社交媒体对世界造成的影响。你每天都有机会见证社交网络的发展变革,你每天都在参与当中了解它的过去和未来。以下是TED总结的20个关于社交媒体的演讲,可从其中的洞见中寻找更多的启发。

请直接登陆省略,在search一栏中输入演讲者的名字即可找到相应的演讲视频。

1. 詹姆斯·索罗维基(James Surowiecki)《当社交媒体传播新闻》

2. 霍华德·莱葛(Howard Rheingold)《合作的新力量》

3. 斯德菲娜·班特(Stefana Broadbent)《互联网如何增加亲密度》

4. 克莱·舍基(Clay Shirky)《社交媒体如何创造历史》

5. 埃里克·赫兹曼(Erik Hersman )《手机短信报告危机》

6. 约翰娜·布莱克利(Johanna Blakely)《社交媒体,性别终结者》

7. 赛斯·高汀(Seth Godin )《大众领导部落复兴》

8. 赛斯·高汀(Seth Godin )《什么声音会被听到》

9. 亚当·奥斯特罗(Adam Ostrow)《你死之后,社交媒体仍在》

10. 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社交网络的潜在影响》

11. 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 )《听Twitter用户的话》

12. 亚力克西斯·奥海宁(Alexis Ohanian)《如何在社交媒体中引起轰动》

13. 保罗·路易斯(Paul Lewis)《大众外包新闻》

14. 伊莱·帕里斯(Eli Pariser)《警惕网络“过滤器泡沫”》

15. 丽贝卡·麦克金南(Rebecca MacKinnon)《让我们拿回互联网》

16. 维尔·高尼姆(Wael Ghonim)《埃及革命的背后》

17. 赛斯·普瑞巴什(Seth Priebatsch)《游戏层》

18. 伊桑·朱克曼(Ethan Zuckerman)《听全世界的声音》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服务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