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09:38: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产运维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行为;运营管理;精益生产
引言
运营管理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传统运营管理的首要前提是“理性人”假设,以最小成本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但是,在实际运营管理中,人是有限理性的,人会根据自己喜好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选择,传统运营管理不能满足实际运作需要,因此,有必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运营管理系统。
1.行为运营管理
1.1 行为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卢因于1951年提出著名的人类行为公式:
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f代表函数关系。卢因认为人的行为是受环境和个体的影响,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群体中所有个体的行为不等于单个个体行为的简单累加,而是群体中所有个体综合作用的结果,因为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表现与单独一个人行为表现具有很大差距,个体在群体中会有归属倾向,他会调整自身行为以避免与大家明显不一致。
从此可见,研究群体行为应该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群体内部环境,个体表现。群体行为公式应为,其中,P*表示群体行为,P表示个体行为,E1表示外部环境,E2表示内部环境。
1.2 行为运营管理
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三类:(1)人由于有限理性和认知有限造成地个体决策偏差,(2)根植于人内心的社会偏好引导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3)组织文化和群体行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行为运营管理是结合认知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研究运营管理。Gino和Pisano[1]认为行为运营管理是一个考虑人的行为和认知是如何影响运营系统的设计、管理以及对改进运营系统以及运营系统和人之间的互动过程。
行为运营管理研究人的行为和认知对运营系统的设计、管理与改进所产生的影响。传统运营管理研究认为,决策是由完全理性的决策者来作出,而不考虑决策者的个人行为;而行为运营管理则将人的行为作为运营系统机能和性能的核心组成部分,对运营决策具有直接影响。
2.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并且精简生产中不能创造价值的过程,最终使生产运营系统最优化。精益生产的目标是降低基于过程的成本,去除生产中消耗资源却不创造价值的过程和行为。
詹姆斯.沃麦克和丹尼尔.琼斯总结了精益生产的5项基本原则:(1)重新定义价值,价值只能由最终用户来确定;(2)识别价值流;(3)使价值流动;(4)需求拉动价值流;(5)持续改善。
3.基于行为管理的精益生产
3.1 精益生产实践
精益生产实践的基础是稳定性和标准化;支柱是即时生产(JIT)和自主行动;系统的目标是以顾客为导向,不断消除浪费,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交货期向顾客提供最优质安全的产品;精益生产的核心是员工参与。由此可见,人的行为是精益管理的首要因素,只有透过员工才能实现管理目标。
3.2 精益生产中的行为因素
员工行为是造成浪费和无效劳动的主要因素,精益生产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浪费和一切不能产生增值的无效劳动更重视员工行为。
首先,传统生产流水线上的员工只专注于自己负责的工序,缺乏与上下工序的沟通,导致信息不对称,使得生产线中出现阻塞或闲暇等浪费现象,影响整体生产效率,而在精益生产中员工通过看板沟通,使每个生产工序明确应该在什么时间生产多少零部件提供给下道工序,从而消除不必要的浪费。
其次,企业为了缩短交货期,规避缺货风险,通常增加产品库存,导致库存占用企业流动资金,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而精益生产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组成灵活的生产团队,对用户需求作出及时响应,避免不必要的库存。
最后,在精益生产体系中每位员工都要掌握几道工序的技能,在每个工作地,每位员工同时操作几道工序,以防止传统流水线对员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这种灵活的工作方式,可以促进员工间的交流,增强员工的集体归属感,使员工行为更符合企业发展方向。
4.案例——佳能生产
4.1 细胞式生产
佳能的产品主要集中于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三大领域,但是由于忽视员工行为,佳能生产出现很大问题,实际利润减少,纯利润率更是低于无风险利率。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佳能对生产流程进行彻底重组,把传统的流水线布置改造成细胞式生产——有几个人组成的生产小组从事全部的复杂工程,生产出完整产品。
细胞式生产就是一到四个员工组成一个小组,以人力车取代传送带和无人搬运车,每个员工熟练掌握尽可能多的技能,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生产,把无价值活动降到最低,同样减少库存,使企业能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增加生产柔性。另外,细胞式生产也有利于降低产品不合格率,因为每个员工都可以独立完成一件产品,出于自身成就的需要,员工能将由操作不当而产生的不合格降到最低。
对于员工来说,细胞式生产方式增加了员工工作的多样性,克服了由于传统流水线生产工作枯燥乏味而带来的挫折感。在细胞式的生产方式中,员工具有更多的灵活时间,员工间可以充分交流,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使员工认同佳能的价值观。
4.2 效果
自佳能1998年引入细胞式生产方式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平均提高了50%。其中佳能集团在中国大连的工厂因为采用了细胞式生产方式,一年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70%。公司的边际利率润由1999年的2%,提高到了2004年10%,升幅5倍之多。而且佳能每位员工的贡献利润在1999年到2000年单年内升幅高达80%,2004年更是1999年的4倍。产品完成时间由30天将为8天,产品流通由24天将为9天。
5.总结
起源于丰田的精益生产,如今发展成为一种精益管理思想,在现在的企业生产中,精益生产更好的适应了市场需求发展状况,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在精益生产中,仍有诸多行为因素值得去研究,例如,管理层的决策因素,员工的行为因素。在精益生产中,要尽可能的考虑到企业员工的行为和认知,使员工行为有利于企业生产管理。
参考文献:
[1]Gino.F,Pisano.G. Toward a theory of behavioral operations[J].Manufacturing&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8,10(4):676-691.
[2]刘作仪,査勇.行为运作管理:一个正在显现的研究领域[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8月,第12卷第4期.
[3]蒋锡麟.精益生产:流程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J].新材料产业,2010年第2期.
[4]常香云,霍佳震.ERP实施过程中的员工行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1期.
作者简介:
刘祝龙(1988—),男,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组织行为学关注如何改进生产率、降低缺勤率、减少流动率、减少工作场所中的越轨行为、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以及增进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以往作为安全管理人员我们一般都是发挥智慧通过管理手段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如果把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管理中,那么我们就能找到管理的理论依据,并能形成卓越领导力。
一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行为科学,在众多行为科学分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它关注如何改进生产率、降低缺勤率、减少流动率、减少工作场所中的越轨行为、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以及增进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行为学的出现为安全管理人员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他提供了一些真知灼见来改善管理者的人际技能。组织行为学承认差异,它帮助安全管理人员认识到操作人员多元化的价值所在,以及对不同环境,不同性格特征的人进行管理时需要的一些变化帮助他们平衡工作于生活的冲突从而提高管理质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二影响安全生产的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不安全行为或者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只是深层原因的征兆,是基本原因的表面现象,不安全行为就是工作场所中的越轨行为,工作场所的越轨行为是指违反重要的组织规则,从而威胁组织和个体健康的主动,在安全生产中组织的规则就是安全操作规程,既有明令禁止的某些行为,如“保命条款”、“零伤害条款”也有大家共享的隐性规则,如不在工作场所打闹,为了避免工作环境的混乱,管理人员要找到工作场所越轨行为的来源,明智的管理者会针对导致越轨行为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解决,而不是仅解决表面问题,这样会使问题此消彼长。
三组织行为学理论模型应用分析
什么是学习?一般人会说:“那是我们在学校所从事的活动。但组织行为学家对学习的定义却不是这样的。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终生的在学校里学习,学习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因此一个普遍被人们接受的学习定义是: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在安全生产中我们面临的是新的工艺、新的技术、新形势,所以学习新的安全知识并且相对能够进行持久的行为改变是必要的,那么在这里学习的定义是:安全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学习的发生,学习就是安全行为的改变。
一个人如何学习呢?组织行为学为我们提供了三种理论来解释这一行为过程: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应用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普洛夫进行的,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运用经典条件反射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一看到安全事故案例中的受伤者就能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应用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他指出如果一个人做出组织所希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该给予惩罚,据此,就让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希望的行为并促使组织成员矫正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在安全管理中如果员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就应该给以惩罚,通过惩罚矫正不安全行为。
(三)社会学习理论应用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52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
1引言
地处亚欧大陆地理中心的新疆,不仅是“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而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及核心区。新疆周边同中亚区域8个国家接壤,与周边的中亚国家环境相近、经济相融、人文相亲,具有向西开放的独特优势。作为我国辐射中亚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交通、医疗科的战略高地,利用北斗导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新疆开展应用示范、合作与服务,不仅能够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特殊作用,更有利于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本文探讨了国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发的社会与生产安全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系统在新疆区域社会与生产安全国产中的应用,为北斗导航系统进一步在西北地区的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我国正在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始于20世纪80年代,建于90年代,成于21世纪。目前,三号乙运载火箭已成功将我国第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系我国第20颗北斗导航卫星。随着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覆盖面积的进一步提升,其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基础设施,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经济社会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称定位服务,LBS是由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在一起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数据),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业务,实质上是一种概念较为宽泛的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新型服务业务。
3现状概述
新疆交通运输行业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移动的特点,对新疆安全生产与运输过程的监控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新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里程已突破4 000 km,高速公路里程达2 728 km。近3年来,新疆机动车及驾驶人保有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7%和15%,新疆公路总里程突破16万km,城乡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0.37亿人次,全区经营性道路运输完成货运量达4.65亿t,并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长。至2015年,预计全区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600万辆。
新疆车辆动态监控中心目前运行的系统仅有车辆实时定位(更新频率约8 s/次)、简单报警(信号丢失,超速等)、轨迹存储与回放等较为简单的监控管理功能,需要进一步增强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及其增值服务的能力,提升卫星导航应用的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持水平;另外新疆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手机信号差,使用卫星电话成本高,道桥建设、矿山开发、地质勘探、建筑施工等工程区域很多涉及无人区和无线通信盲区,而新疆的野外工程车均未安装卫星定位系统。近年来,新疆已有多起重大生产、运输事故发生在无线通信盲区,由于安全事故信息上报不够及时,难以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影响了应急救援工作,对安全生产过程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影响。
3.1日常业务的需求
新疆安全生产与运输过程监督管理的主要日常业务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具体应用有车辆的日常管理(车辆和人员的基础信息);定位精度优于15 m、测速精度为1~2 m/s的车辆日常运行状态监控,包括:定车行程跟踪、分组查询、车辆显示状态控制等信息;定位精度优于15 m、测速精度为1~2 m/s的重点车辆运输全程监控,包括:“两客一危”运输车辆、普货载重货运车辆、应急运输保障车辆、野外工程车等运输车辆的重点运输过程日常全程监控与通讯调度;定位精度优于15 m、测速精度为1~2 m/s 的车辆监控中心的日常通信保障,包括:与全疆安全生产与运输过程车辆和人员进行语音和文字通信,包括发送文字信息、单向监听和双向通话;通信记录管理、事务管理(违章、事故、报警)等。
3.2典型业务的需求
新疆安全生产与运输过程监督管理的主要典型业务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具体应用有定位精度优于15 m、短报文80个汉字的突发事件实时;定位精度优于15 m、测速精度为1~2 m/s、短报文80个汉字的野外生产态势实时;定位精度优于15 m、测速精度为1~2 m/s的车辆遇险报警与监控管理;定位精度优于15 m、测速精度为1~2 m/s、短报文80个汉字的突发性野外生产事故快速定位与应急指挥等。
4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在安全生产与
运输过程中的应用4.1为重点业务管理部门提供位置管理服务
新疆安全生产与运输过程监督管理示范系统主要是面向各行业需重点监控各型车辆及其主管调度部门的基于位置综合信息服务,其目标是:通过管理控制中心,管理部门能够实时掌握下级管理部门及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状态等信息,通过多种通信手段能够实现调度、遇险报警和求救报警。
4.2为野外安全生产提供信息服务
通过北斗短报文功能和卫星网络,在新疆包括城市、农村、沙漠、戈壁和高原山区在内的广阔疆域实现全天候网络无缝覆盖获取车辆、人员的地理位置、运行方向、运行速度及各种状态信息,对持有终端设备的野外工作个人进行实时监控、调度、服务信息、受理各种类型的报警信息等,实时保持大后方对前方工作人员的监控指挥,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及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4.3针对重点车辆提供预警、救援信息服务
通过北斗终端可以内设若干区域,当接口目标靠近(或驶出)区域时,向监控中心发送预警或报警信息。当车辆行驶速度超过最高限速的时候,监控中心软件自动发出报警信息,提示中心值班员,并自动向超速的车辆发出超速警告短消息;当车辆运行状态发生异常时,如高等级公路突然停车、发动机温度过高、油量不足时,监控中心软件自动发出报警信息,提示中心值班员,并自动向车辆发出警告短消息。如状态为高等级公路突然停车,监控中心将自动接通司机手机进行询问。
4.4实现安全生产与运输业务的可扩展性
随着新疆安全生产与运输过程监督管理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新业务的出现,可灵活、高效地在原有北斗导航位置信息服务的基础上配置和构建新的信息服务,以满足安全生产与运输过程监督管理的新需求;可为其它相关业务体系提供信息服务接口,通过提升相关业务系统构建效率;可通过北斗短报文信息服务调用、集成、互操作和聚合,有效建立行业内不同业务系统和行业间信息系统间的信息服务互联互通模式。
各管理人员岗位安全职责
红河南源供水有限公司
一、组织机构设置
运维部经理
综合管理员
技术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运维部副经理
维护班
运行班
二、岗位明细表
序号
姓名
岗位
备注
1
陈家祥
运维部经理
2
郭富兴
技术负责人
3
尹正彪
运维部副经理
4
黄文祥
安全负责人
5
蒋买艳
综合管理员
6
武文刚
维护班班长
7
田茂才
维护班班长
8
杨天贵
维护人员
9
王正祥
维护人员
10
梁小雨
运行值长
11
赵正雄
运行值长
12
吴碧如
运行值长
13
太树明
运行值长
14
周成宇
值班员
15
周贤
值班员
16
陈开瑞
值班员
17
孟晨
值班员
18
白雅婷
值班员
19
杨映文
值班员
20
袁嘉诚
值班员
21
彭美丽
值班员
序号
姓名
岗位
备注
1
周丽兵
运行值长
2
孟筱涵
运行值长
3
罗正红
运行值长
4
官勇
运行值长
5
许忠
值班员
6
吴祥云
值班员
7
赵俊飞
值班员
8
杨吕
值班员
9
王顺革
值班员
10
顾少忠
值班员
11
李维春
值班员
12
普庆保
值班员
二、各管理人员岗位安全职责
运维部经理安全职责
(1)运维部经理是本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所承担的运营项目施工安全负全责,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坚持生产管理过程中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结合项目特点,对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进行分解,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项目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3)负责配备符合国家和部门规定数量的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落实项目的安全责任制和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组织编制安全生产资金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不得挪作他用。
(5)落实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落实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规程,外来施工队进入项目点施工时应该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
(6)督促作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机械设备,并保证长期在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7)运营项目实行总承包的,运维部经理定期组织考核分包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8)与运维部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并定期组织考核。
(9)组织编制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安全生产标准化策划书》、《安全技术措施》及各类交底。
(10)组织有关人员开展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制定管控措施。
(11)组织开展运维部“四个一”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施工作业环境中的安全隐患;落实政府监督管理部门、上级机关和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要求,在隐患整改报告上签字。
(12)在施工现场时间不得少于当月日历天数的80%;在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模板支架搭设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期间现场值守。
(13)组织对新入场、转岗员工的从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组织对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进行职能、技能、岗位教育培训考核并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组织审核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未经安全教育和无证人员不得上岗。
(14)组织对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办理产权备案、安装(拆卸)告知、安装验收、使用登记;组织对进人现场前的安全防护用品、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查验,并报相关单位监测检验,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并设置专人管理,组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并建立资料档案.
(15)组织并落实对施工现场实行时闭围挡,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且办公、生活区的选址符合安全要求,按规定设置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及消防器材。
(16)组织落实对施玉现场“三宝、四口、临边’”等部位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17)落实配备应急救援物资,组织运维部及施工作业人员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并记录评价,发生事故时,应当按规定及时、如实报告并开展现场救援。
(18)组织工作面移交(基础、安装、消防、水电、装饰装修)时,应采用书面形式。
(19)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月活动等安全生产相关活动。
(20)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
(21)认真执行安全事故上报和应急管理制度,发生事故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如实地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及时组织救援工作,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同时应保护事故现场,积极配合事故调理处理工作。
(22)积极推进、落实公司要求的班组互联互保制、班前十五分钟安全大讲台等各项工作。
(23)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学习。
(24)根据项目特点组织开展各种不同种类、不同时期的专项治理行动。
(25)参加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及集团、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和会议(须运维部经理参加的)并传达至运维部。
运维部副经理安全职责
(1)在运维部经理领导下,具体组织项目施工;在项目运营过程组织实现安全、环境与卫生职业健康目标和指标的控制要求;协助运维部经理生产管理过程中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调节施工进度与安全生产方面的矛盾: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
(3)执行运维部安全生产领导带班制度,全面掌握运维部的安全生产情况。执行运维部安全检查制度,运维部经理不在项目期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生产运维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按“三定一落实”及时组织整改并加以落实解决。
(4)协助运维部经理组织各种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工作。
(5)按照运维部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确保对进入项目现场的物资、机械设备、监测装置得到有效实施管理和控制。协助运维部经理组织对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使用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6)协助运维部经理组织落实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
(7)
负责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落实。
(8)工程项目实行总承包的,协助运维部经理定期考核分包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9)在运维生产过程中,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暂停施工,在安全整改和落实安全措施后,方才能再施工。
(10)施工过程中,发现违章现象或冒险作业,阻止和纠正,必要时暂停施工,汇报运维部经理。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11)负责本项目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负责对事故、事件,不件合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12)参加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及集团、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和会议,并传达至项目部。
(13)根据业主方的生产作业计划,对运维部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和总体协调指挥。
安全负责人安全职责
(1)对运维部安全生产工作负具体监督管理检查责任。负责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制止“三违”行为,对各种违章行为有处罚权:遇重大险情或事故隐患,有权贵令先停产,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报告运维部经理。
(2)调查、分析、监控运营项目存在的各类重大危险源以及环境因素变化,提出符合实际的整改措施和监控措施。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向运维部经理和分公司安全总监报告,并可以直接向公司安环部直接报告。
(3)参加由上级部门、公司、直管部等有关部门组织的季度检、月检和其它各项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内业资料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督促相关责任人予以整改,组织复查验收并回复。
(4)参与运营项目的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如实做好检查、验收记录。督促材料管理员、机械操作员等相关责任人定期对设备、机械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5)监督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的落实,督促核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6)督促运维部领导,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和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制度、标准、要求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7)协助编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策划书》,组织编制运营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协助运维部经理开展应急救报演练工作,并对演练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8)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的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安全技术措施意见,保证其可行性与针对性。接受技术负责人对方案的安全技术交底,协同技术负责人落实方案交底的安全保证措施落实到位。
(9)工程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协助技术负责人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10)督促运维部经理开展项目“四个一”
活动,负责制定、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监督、指导相关责任人的工作开展。
(11)协助运维部经理制定工程项目网格化管理办法,协助运维部经理定期对责任人进行考核评价。
(12)协助运维部经理落实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及编制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使用计划,监督制度和计划的实施,并督促内业管理和成本核算员做好相关台账。
(13)督促并协同班组长、劳务队伍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掌握安全生产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14)监督班组长每天开展班前安全活动、班中检查、班后活动,并将活动开展情况形成文字记录、照片或影像资料,及时上传微信群并归档。
(15)建立安全内业台账,收集、整理安全管理内业资料并审核内业资料的及时性、真实性、合规性。如实记录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日志,落实相关单位办理安全备案工作,按时按量完成运营项目安全管理信息化报送工作。
(16)监督设备材料员对运营项目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工作,监督安全防护用品的验收以及检验。监督劳动保护用品的验收、保管、发放。
(17)监运营程项目的安全保卫工作。
(18)落实运营项目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19)督促运维部经理每日点评安全日记。
(20)督促运维部组织对新入场和转场、转岗员工进行入场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作业情况的检查监督;
(21)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22)督促运维部及时购买工伤保险、意外伤害保险。
(23)参与各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如实汇报本运维部的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隐患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及监督落实,发现重大隐患,行使停工权利,对整改复查是否合格进行验证。
(24)督促分包队伍按照公司管理制度要求配备管理人员,并执行公司管理制度要求。
综合管理员安全职责
(1)负责检查、验收项目使用的所有机械设备,并收集、查验设备资料和操作人员的证件,协助做好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和陪送取证工作。
(2)定期对库房设备材料、劳保用品进行盘点工作,并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及危险品管理制度、建立劳保发放台账等。
(3)督促设备维修保养人员按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做好设备运行维护保养记录,对各种机械设备组织定期检查,加强施工过程中对设备的日常巡检、专项检查工作并整理好验收资料。
(4)遵守国家及上级有关防火制度,配备符合规定的防火和消防设施,保持良好性能。
(5)定期对各类消防器材、工具、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规范。
(6)切实做好安全保密和防盗工作,防止资料失窃。
(7)负责做好食堂、所属库房和办公区域、住宿区域环境卫生及安全管理,协助开展办公、住宿区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卫生防疫监督检查,防火灾和食物中毒。
(8)负责制定运维部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并组织具体推进整体培训工作。
(9)负责督促指导分包队伍依法为劳务人员办理工伤保险和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险,并将相关材料证明归档存留。
(10)组织做好新工人的体检工作,根据职业禁忌要求,对有害工种执行定期轮换、定期脱岗的规定。
(11)
负责建立和管理部门员工信息,收集使用于本项目部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并做好台账记录。
(12)
参加事故方面的调查,认真分析事故原因,
提出处理意见,制定防范措施。
(13)
协助运维部负责人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精神,及时转发宣贯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文件、资料。
(14)
建立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确保安全行驶。
技术负责人安全职责
(1)对承包项目工程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工作负技术责任。
(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结合运维部特点,主持运维部的安全技术交底。
(3)
经常检查所辖班组(包括外包组)作业环境及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对重点、特殊部位施工,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措施,并监督其执行,严禁违章指挥。
(4)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所辖班组(包括外包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接受安全部门或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解决提出的不安全问题。
(5)运维部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要及时上报,经批准确定后方可实施,同时要组织上岗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认真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安全操作环节,预防施工中火灾、触电或其新工艺实施中可能造成的事故。
(6)发现设备、设施不正常运行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符合标准要求的防护设备、设施投入使用。
(7)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消除。
关键词:配电生产运维管理;精益化;标准化
0 引言
配电架空线路覆盖面积广,设备运行环境复杂,负荷代配能力较弱,一旦发生事故,故障点排查诊断具有较大的难度。近年来的配电状态检修的开展,配电生产运维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但是配电生产由于点多面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就配电生产运维管理常见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求提高配电生产运维管理水平,减少管理失误,做到管理精益化、执行标准化。
1 配电生产运维管理常见的主要问题
配电生产运维管理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缺陷管理方面
1.1按照考核要求,缺陷管理没有及时录入PMS,采用集中录入,集中消缺的模式。造成缺陷流程监管不足。
1.2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尚一些缺陷不能及时消除,如电杆裂纹、瓷瓶劣化等受停电时间、资金费用、施工环境等限制需要纳入年度大修或技改工程,因此,这些缺陷往往不能在本年度消除。
2检修管理方面
2.1近年新设备、新技术推广快,部分工作人员对新设备的性能、结构特点、异常处理分析掌握不透。
2.2生产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习惯于沿袭过去的做法,部分人员执行规章制度不严,习惯性违章仍有发生。
2.3检修工作的个人处置能力较强,整体素质较高,整体作业中班组间相互配合性有待提高。
3运行管理方面
3.1现场10KV线路杆号不全,基建临时杆没有临时杆号,低压杆没有杆号。
3.2蜗呦低惩贾锌闭所环网柜的接线方式没有具体体现。
3.3物资储备材料需进一步整理,品种归类,定置摆放,能够满足对事故应急处理的要求。
4内业管理方面
各种资料的及时准确性有待提高,录入人员加强培训。
5供电可靠性和电压管理方面
目前配电网络结构还不够完善,仍有部分线路不能满足N―1供电安全准则的要求,因此在线路停电检修及施工时无法有效地降低停电影响范围。
2 配电生产运维管理流程的描述及分析
2.1缺陷流程
2.1.1 缺陷发现
运检班组通过对设备定期巡视,及时发现设备的缺陷和隐患。
2.1.2缺陷分析
运检班组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分析、分类,一般缺陷班组消缺;重大缺陷报生产部研究整改措施,纳入年度检修计划或技术改造计划;危急缺陷应立即上报,立即处理,加快流程运转。
2.1.3缺陷处理
运检班组根据缺陷制定消缺计划,并逐项消除,及时组织质量验收和质量反馈。
2.1.4 工作总结
运检班组、修理班组每月分别上报工作总结,汇报当月设备运行情况,生产部组织审查,研究整改措施。
2.2 监控措施
2.2.1设备消缺率
生产部对运检班组的年度消缺率要求如下:Ⅰ、Ⅱ类缺陷(危急缺陷和重大缺陷)消除率100%,Ⅲ类缺陷(一般缺陷)消除率大于90%。
2.2.2缺陷消除时间
Ⅰ类缺陷(危急缺陷)应立即上报,在24小时内消除;Ⅱ类缺陷(重大缺陷)应在10日内消除;Ⅲ类缺陷(一般缺陷)应有消缺计划,在年度内消除。
2.2.3设备完好率
10kV及以上设备完好率达100%。
2.2.4设备跳闸率
10kV线路跳闸次数满足地区考核指标
3配电生产运维管理流程改进措施
3.1缺陷管理
3.1.1加强缺陷流程管理和巡视质量,提高设备状况的监控。
3.1.2对暂不能及时消除的重大缺陷应加强监控,防止缺陷恶化升级,并采取临时处理措施。确保在改造更换前能安全运行。对暂不能消除的重大缺陷应及时书面上报生技部。
3.1.3牵涉到不同设备产权维护的设备,应加强协调、协商、督促。
3.2检修管理
3.2.1投运的新设备、新技术要加强技术储备,培养技术人才,做好新老传代交替工作。
3.2.2加大运检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有关专业技术及技能培训和员工技术比武活动,提高运行、检修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和班组间相互配合性。
3.2.3建议在逐步积累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在线监测技术,积极开展并逐步推广状态检修。
3.2.4积极推广标准化作业、制定规范化标准化作业流程,克服习惯性违章,规范作业人员的工作要领和动作行为。
3.3运行管理
3.3.1 10KV线路杆号、开闭所、环网柜、变电亭站内设备名称进行临时补录,加强监察性巡视和抽查,督促提高设备名称与单线条图的一致性。
3.3.2物资储备材料需进一步整理,品种归类,定置摆放,建立物资材料的提前储备机制。
3.3.3针对老旧设备,加强设备更新改造。
3.3.4针对防外力工作,加强提前签署防护协议,收取抵押金,设置车档和变台防护网的手段,减少外力对线路设备的影响。
3.3.5加强新装工程的验收管理工作,不让设备带缺陷运行。
3.4内业管理
3.4.1各种资料的录入及时、准确,相互的检查要符合哈局规定。
3.4.2按照班组建设,按照红旗化班组的要求进行整改。提高班组的资料管理水平。加强专业管理,开展科学创新、管理创新活动。
3.5供电可靠性和电压管理
3.5.1继续加强城网的建设和改造,重点围绕提高设备和电网的可靠性,努力加强和完善电网结构,提高设备装备水平。
3.5.2推行春秋检修、状态检修和故障检修相结合的配电设备维护机制,积极利用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
3.5.3要确保做到可靠性基础资料、统计报表和分析材料统计准确、上报及时、数据和资料完整。
4 结论
配电生产运维管理坚持实施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作业,坚持依法制企,积极开展安全风险管控,不断提高配电运维管理水平。通过开展客户满意工程,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员工恪尽职守、服务真诚的光明形象,增强员工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 按照国际一流供电企业的目标,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职工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刘文生.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M].上海:上海电力出版社,2008:98.
[2] 朱磊.浅析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其预防措施[M].上海:上海电力出版社,2013:15:102.
关键词:三集五大;变电运维;大检修;运维一体化
作者简介:李诗华(1980-),男,江苏徐州人,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工程师;邱爱林(1964-),男,江苏泰州人,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高级工程师。(江苏 南京 211102)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88-02
随着江苏省电力公司“三集五大”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变电运维班组设备运维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情况和任务,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石牌变电运维班隶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苏州分部,以500kV石牌变电站为核心,下辖周市变、亭林变、昆山变、巴城变、樱花变、前进变、花桥变等22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其中,500kV石牌变电站电压等级最高,是江苏和上海电网的连接枢纽,同时也担负着向苏州地区供电的任务,地位最为关键和重要。
一、运维班变电站设备管理现状
截至目前,石牌变电运维班管辖的变电站设备运维管理工作,因为站内设施条件受限和地理位置等原因,仍以500kV和220kV两个电压等级分开进行,人员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1.50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设备运维管理现状
运维班内500kV电压等级的运维人员以原苏州供电公司500kV石牌变电站的运行人员为主,仍然负责500kV石牌变的运维管理、生产等工作。人员配备包括:500kV现场工程师1名、500kV正值值班员4名、500kV副值值班员3名。现场采取少人值守三班轮换的模式,每班配备正值班员和副值班员各一名。当班正值同时担任值班负责人的角色,当值人员共同担负起当值期间站内运维管理、生产工作,具体包括以下任务:[1]
(1)负责当值的各项安全工作;完成当值设备的维护、资料的收集工作;参与新、改、扩建和检修设备的验收。
(2)接受、执行调度指令,负责正确迅速地组织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
(3)负责审查工作票和操作票,并办理相关手续;提出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安全注意事项和要求。
(4)负责做好设备巡视、日常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汇报设备缺陷。
(5)负责审查本值记录。
(6)负责组织完成本值的安全活动、培训工作。
(7)负责组织做好交接班工作,做到交得清、接得明。
(8)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
对于500kV变电站而言,日常设备的维护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备巡视管理;二是定期切换试验管理;三是红外测温管理;四是设备缺陷管理;五是安全隐患管理;六是设备台账管理;七是技术资料管理;八是生产准备管理;九是设备验收管理。
2.22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设备运维管理现状
22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运维工作由原昆山供电公司的运行人员负责,采取操作班模式的运维管理。人员配置包括:运维班副班长、220kV现场工程师各1名,负责各项管理工作。根据工作要求下设运维操作组,每个运维操作组由两人构成(正值、副值各1人),根据需要配置适量上白班的机动操作人员,以备应急抢修。
二、新形势下的运维班设备管理经验
随着江苏省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运维班组不同电压等级的人员逐步进入更深层次地融合,运维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也在不断驶向深水区。
1.两个电压等级班组人员的融合
目前在一些进行改革试点的运维班组,采取的方式是原500kV和220kV的运行人员完全融合在一起,重新排班。班组驻地的变电站,设三班轮换制的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接收各级调度的指令和省调监控的电话通知。其他班组人员被分成若干个运维小组,按照优先级排序(注:为保证公平,优先级是周期性轮换的),每个工作日各小组按优先级顺序依次外出进行常规性工作,对班组管辖内的变电站进行日常巡视、操作、检修、消缺、事故和异常处理等。当日仍在驻地的小组作为机动待命人员,配合班组长和现场工程师做好本班组所辖变电站各项台账、基础资料、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这种运维模式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检验和磨合,班组成员普遍反映效果良好。而且对于班组管理人员而言,该模式的排班方式更为机动灵活,可以更好地集中班组人力资源,形成合力,解决运维班组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运维一体化
截至目前,运维一体化模式在苏州地区还没有正式开展实践。但是苏州分部正在积极筹备各项工作,已经编制“运维一体化”实施细则,整理出33项维护性检修工作内容,制订了人员技能培训方案,建立了内部激励保障措施和业务流程。
而在江苏省其他地区,也已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和典型值得学习与借鉴。南京供电公司已经由变电运维和检修试验人员组成联合巡检队,并由检修人员对运维人员进行多项不停电检修工作的现场培训。通过学习,检修、运维人员普遍掌握了33项维护性检修工作,已可联合巡检城区41座主要变电站。今后该公司将强化现场培训和考核,考试合格的变电运维人员开始承担电压互感器熔丝更换、变电一次设备接地导通测量等专业程度不高、安全风险较小的维护性检修工作。
三、对现阶段变电运维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运维一体化是保证大检修模式成功运转的关键环节。[2-6]
1.员工培训
运维一体化对相关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维一体化要求相关人员不但要懂得输变电设备的维护检修,还要求能够根据调度命令进行倒闸操作,进而采取安全措施。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智能电网对生产人员的要求。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应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训体系,制定严格的运维一体化人才评价标准,为大检修模式的最终成功实现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2.标准制度及作业流程改革
在传统电网运行中,电网检修时要对电网状态进行变更,因此要通过工作人员进行把关,运行人员与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十分清晰,形成了互相监督的关系,这有利于提高现场工作的安全性。实现运维一体化之后,二者的角色将融为一体,如何保证安全生产的可控、能控,应该是下一阶段相关部门对规章制度研究和完善的工作重点。
3.高清监控覆盖完整的单元间隔
苏州检修分部的500千伏变电站已经全部实现集中监控,也即将步入无人值守模式。在该模式下,变电站出现异常、事故、火灾等灾害时,运维人员在现场反应的时效性必然不如有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的模式。建议可以进一步加强工业级高清摄像头的覆盖密度,实现每个单元间隔的设备都清晰可见,这样可以增加远程预判的可靠度,使抢修人员的准备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缩短事故处理时间,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7]
4.运维员工队伍思想建设
生产一线的基层员工,尤其是运行和检修专业的员工,既是“三集五大”体系改革进程的主要经历者又是改革结果的承载者。人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心存疑虑,笔者认为是很正常的反应。因此在推进“三集五大”体系改革的进程中,除了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相关规章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以外,对基层员工情绪的调研工作以及积极正面的舆论宣传和教育也要同步进行,凝聚人心才能形成合力,以此保证改革顺利稳步地推进。
四、结论与前景展望
变电运维一体化是“三集五大”改革中大检修模式的必然要求和实现手段。大检修运营模式可以优化组织结构,实现电网运行维护的人、财、物的集中管理与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由分散粗放向集中精益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因此,推进大检修体系建设,实施运维、检修一体化建设是电力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各地网省公司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战略部署,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一定能够完成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改革目标,实现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深层变革。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变电运维班标准化工作手册[G].2013.
[2]许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79):144-145.
[3]高体攀,高体红.大检修之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8(22):216-217.
[4]李晨,陈希正,郝艳春.大检修组织运维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9(7):12-13.
[5]厉荣杰.关于大检修中的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探讨[J].科学之友,2013,8(16):50-51.
【关键词】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对策探讨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网的整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传统的变电检修生产管理模式已跟不上电网发展速度。为了能够有效的确保我国电网安全的运行以及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推出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实施能够有效的进行一体化的管理,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转变了一定的管理模式,保障了电网安全的运行。
1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论述
在我国传统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行和变电设备维修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是在变电设备维修过程中面对的大多数都是相同的变电设备,在具体的维修工作中又有着相互交叉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势,对我国电网的生产运行有着一定的限制。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就是基于现有机构模式、人员素质基础上,对现有变电运维业务进行梳理分析,将原本需双方配合的简易、低效作业划归单方全程负责,也就是通过业务职责的适当调整,实施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业务的“双向渗透”,减少检修与变电交叉、重叠工作,从而有效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2 当前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以厦门供电公司为例)
厦门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一体采用按“先易后难,逐步融合”原则,分步实施变电运行与检修专业“双向渗透”。
2.1 变电运维工区开展维护性检修业务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变电运维工区全面开展相对简单的64项维护性检修业务,主要包括电容器接头发热处理、变压器轻微渗油处理、户外电气设备传动部位保养等。第二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变电运维工区全面实施10项业务技术技能较为复杂维护性检修业务,主要包括SF6设备检漏、变压器等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维护、蓄电池维护更换等。
2.2 检修人员开展D类检修自许可及冷备用至检修转换的倒闸操作
D类检修自许可适用于变电运维工区负责运维的自维护及D类检修业务之外的业务;实施检修人员冷备用至检修转换的倒闸操作,配合刀闸遥控操作,提高操作效率。为减少复电等待时间,检修人员实施检修转冷备用操作的前提是本次停电其他的其他相关工作也已经结束
2.3 培训方式
变电运维人员培训:第一阶段借调开关、变压器、直流等专业人员,专门负责对变电运行人员进行第一阶段64项自维护及D类检修业务的技术技能培训,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与现场演示方式为主,采用全员培训模式进行。第二阶段借调检修专业人员对运维工区素质较高的技术骨干人员进行培训,结合现场实际检修工作,以“边干边学”的传帮带形式,根据实际培训效果进行考试上岗。
检修人员培训:第一阶段组织检修运维工区人员分期集中培训,由变电运维工区派专人授课,要求检修工作负责人均具备工作票许可能力。第二阶段组织检修人员分期参加检修人员倒闸操作培训、考核,变电运维工区派专人授课,采用集中培训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模式,要求50%以上检修人员达到运行倒闸操作正值水平,各检修班组均具备独立开展检修操作能力。
3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我国电网中实施了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解决生产结构性缺员问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不能有效的发挥出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作用,下面就对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3.1 增加了变电运行的工作
在我国传统的电网运营中,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是由两个部门分工来完成的,需要不同的人员来进行分担,这种传统的电网运营工作量少以及安全风险系数较低。由于在实施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需要由相同的部门同一技术人员进行完场,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3.2 运维人员专业素质不到位
在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后对运维人员相应的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而且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由于在传统的运维过程中,运维人员只需一种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在运维一体化中运维人员需要对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所有的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需要有效的提高运维人员的素质,这就需要对运维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
3.3 对安全控制有待加强
在传统的电网运营中,如果对变电设备的状态进行一定的改变,变电运行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变电设备的维修,之后由变电运行人员进行验收,不仅对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的职责进行了有效的划分,而且有着一定的监督对安全有着一定的控制;但是在实施运维一体化之后,对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可能需要一个人进行承担,不仅不能发挥出监督的作用,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4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的解决对策
4.1 加强培训工作
在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需要对相应的运维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能够让运维人员不仅掌握变电运行的知识,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变电维修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综合培训工作,不仅提高了运维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运行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还要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培养出掌握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的全面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运维一体化。
4.2 建立相应的制度
在实施变电站运维一体化中,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一体化工作标准进行一定的管理。明确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的作业,进一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还需要建立奖惩制度,定期的对运维工作人员的业绩进行一定的考核,需要根据完成的状况进行一定的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进行一定的惩罚,不仅能够调动运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的实现运维一体化。
4.3 对部门进行有效的整合
在实施变电站运维工作中,需要对原有的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部门进行有效的整合,增加运维班和巡视班,
运维班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进行一定的维修,巡视班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进行一定的巡查。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运行和维修工作中的监督力度,需要将运维班分成运行和维修两种人员,两者进行有效的互相监督,独立的完成作业,并且还能对安全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能够达到人责一体化,进而发挥出了运维一体化的效果。
4.4 加强运维一体化班组的文化
在运维一体化实施初期阶段中,运维站的人员都是来自不同的单位,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熟悉的工作习惯和文化素养,这就需要尽快的加强班组的文化建设,能够把每个人团结起来,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凝聚力和统一的团队,并且还要让每位员工明确工作的目标。对每一位运维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重视,要以体谅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位运维工作人员,并且对运维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尊重,能够有效的加强团队力量,在一个班组中,能够真正的做到目标明确,成员各司其职,能够发挥出班组文化建设的意义。
5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运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的实现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而且还能有效的提高了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作业的质量,并且还要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真正的落实到实处,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需要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和运维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要建立运维工作人员激励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变电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三集五大”体系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是“大检修”体系中的难点与重点。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业务联系紧密,倘若遇到停电检修或从发现缺陷到消除缺陷,双方人员往往在接到通知到达后还需互相等待,耗费较长的时间,工作效率低下,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而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在变电管理中的成功应用,能够有效加强人员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提高管理效率,对于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运行,提高变电运维工作效率,已经成为困扰电网管理人员的难题。因此,文章针对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概念
变电运维一体化是供电公司的综合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对电网的设备资源、技术以及人力等实施变电运行、检修和维护一体化合作发展,进行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一体化运维,创建按照电压等级进行运维的生产体系;是对传统生产作业方式的重大变革,将传统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业务的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协调、安全控制、生产质量、人力资源效能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由同一部门人员承担传统的变电运行和检修的双重职责。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在变电管理中的应用,将集控中心一分为二,一部分负责电网调度、监控管理,一部分负责对变电站的巡视及维护管理,实现对变电运维的一体化管理。通过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变电设备检查、一般性维护的共同进行,在保证变电设备与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进而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分析
2.1 变电管理中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优势
2.1.1 强化人员管理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对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一专多能、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培养一支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人才素质较低、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以此提高变电运行的综合效益,为实现变电管理的规范化、精益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1.2 优化资源配置
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优化变电运维值班方式。精简夜间及节假日值班人员,推出了“3+1”运维模式,即从运维站原先的甲、乙、丙三个运行班组中各抽调1人组成维护检修班,更名为“丁班”。丁班作为运行班的储备力量,上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30~17:30。运行班组值班方式为“上一休二”,即当值1天,休息2天。丁班人员定期轮换一次,每28天为一个周期。调整之后,白天开展运维工作的人员职责也由单一的设备维护扩展到设备运行、维护检修为一体,运维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3+1”运维模式下,运维人员可分组全天候待命,确保夜间及节假日充足运维力量,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配置,进而释放大量的劳动力,即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始终坚持资源最优化配置原则。因此,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时,应该加强对变电运维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技能水平的专业化培训,特别是运维一体化108项项目的培训,以此实现直流、自动化、保护、试验、检修以及变电运行等专业的融合。
2.1.3 提高工作效率
变电管理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时,优化变电运行管理。简化变电站操作形式、步骤,优化操作规程、操作顺序,优化工作票、安措票、作业卡、巡检记录,优化许可终结手续办理流程,优化停送电流程,优化状态检修及巡视工作,剔除冗余环节,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
另外,管理人员承担巡检、发现以及消除维护类问题、缺陷的职责,这就要求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日常巡视、维护工作计划,尽可能的多算消除缺陷的时间。而检修试验工区的管理人员,不仅仅应该从事简单、传统的维护类检修工作,还需要从事专业化检修工作,以此降低变电运行故障发生率,进而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2.2 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运行的策略
文章以某电网为例,该电网区域内多江河湖泊与山地,电网结构非常复杂,变电设备种类和数量众多,输电通道密集。该电网管辖4座35 kV变电站、64座110 kV变电站、17座220 kV变电站,变压器140台。近年来,区域用电量显著增加,电网运维管理人员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显著增加,但是变电站人员数量增长速度跟不上变电站增长数量,并且该地区的地理条件复杂,电网管辖面积为1.9万km2,检修行程多达3 980 km,电网巡检、运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如果采用传统检修方式,运维管理难度相对较高,通过电网管理人员的综合分析,决定采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为了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效率,采取了以下强化策略。
①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控制和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对运维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想要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控制,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应该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根据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为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其次,综合考虑各方面,转变变电运维管理理念,创新变电运维管理方式;再者,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运维工作效率,保证运维工作的安全性。
②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安全管理。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前提是安全,应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进行变电管理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以此保证电网生产、巡检和维护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进而实现变电运行的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可按“先易后难,逐步融合”的原则,分步实施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专业的“双向渗透”。同时,还应该创建科学的管理制度,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变电运维管理工作,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安全、有序的进行。
③强化人员培训。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应该强化人员培训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应该根据变电运维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深度和广度,提高变电运维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技能水平,例如蓄电池带载测试、交直流回路检查、蓄电池充电放电、主变呼吸器更换等;其二,制定合理的培训周期,通常以一个月为周期;其三,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让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并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相互沟通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素质水平。
④建立设备台账、设备巡视数据台账,整合优化电力企业生产门户及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等软件,使管理软件更加人性化,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建立设备缺陷经验库,优化物资采购流程,使消缺工作及时顺利开展。
3 结 语
总之,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在变电管理中的应用,对于实现变电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标准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电网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以此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张鹏.变电专业化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探析[J].中国 新通信,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