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09:38: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护理学与临床医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临床;心理科;护理模式;危险事件;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不断的加大,如果负面情绪或者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释放,极容易引起人民心里上的疾病的产生,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心理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心理科在我院属于特色的科室,主要是面向社会为存在有各类心理障碍以及轻度的精神障碍的人提供治疗以及帮助。精神科的患者不同与其他科室的患者,他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2]。精神上的疾病使患者在思维、意志、行为甚至是情感上不同于常人,经常会出现意识的障碍、缺乏自知能力、精神上一过性的精神兴奋或者意志,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伤人、伤己或者自杀等过激行为。护理工作者在对待这样的患者群体时,要具备更加高的职业素质,探究心理科的新型的护理模式变得非常的重要。本研究中,在我院的心理科进行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的实施,通过分析对比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危险事件发生的几率,探究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在心理科的实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的72名心理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26到50岁之间,平均年龄(37.5±3.5)岁。住院天数在15到55天之间。其中,有61例患者存在过自杀、伤人、逃跑或者毁坏物品的记录,这些患者中,抑郁症患者有23例,焦虑症患者有14例,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有11例,狂躁症患者有5例,其他患者有2例。
1.2 方法
1.2.1 改进病房的管理制度 提高病房的环境要求,建设更加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在病房或者走廊内放置一些绿色的植物或者饲养一些鱼类、龟类等,刺激患者对生活的热爱。每个病房内设置两张床位,只收治一位患者,以减少患者之间的摩擦和其他不良的相互影响。护士要在入口处严格把握,对于出入的患者要掌握其去向,并鼓励家属陪同患者。
1.2.2 管理护理人力资源 心理科护理工作较多并且工作繁杂、任务重。经过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的改进,对人员的配备进行了调整,加强了白班护理力量,并灵活的调整护理班次,培训两名固定的护工,减少护士人员外出取药以及结账等杂物,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照顾患者身上。
1.2.3 改善护理的理念 ①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的业务操作水平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伤害[3]。②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礼仪,不仅要有整洁的仪容仪表,更要注意自身的语言以及行为动作,要做到懂礼节、有修养、知礼仪,成为真正的美丽的天使。我科室对护士进行了统一的礼仪培训和技能培训,通过树立现代化的护理服务的理念,打造更好的护理服务的品牌,加持自己的特色,创造一流的服务,让患者更加容易融入到和谐的队伍中来。③落实护患之间的责任制,责任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动向。④锻炼护士较强的心理素质,随时面对突发状况的发生[4]。⑤突出人文的理念,怀有一颗同情怜悯之心对待患者,理解患者,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3 效果评价标准 分别在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之前和之后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不记名式的问卷调查,调查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记录开展新型护理模式之后发生危险事件的几率,与开展模式之前的资料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到的数据录入SPSS13.0数据库,采用X2检验或者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新型护理模式开展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析 见表1。
结果表明,在心理科实行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
2.2 新型模式实行之前一个月内,患者出现伤人或者自杀等危险事件的有6例,新模式实施之后,患者出现危险事件的例数为0,新模式实施之后,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
3 讨论
临床上在对心理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的工作当中要结合特殊患者的特殊心理状况进行更加人性化的护理,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和伤害。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能够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工作的效率,加强了护士的专业水平,让患者感受到亲切和包容,减少患者的敌对心理以及陌生心里,使得患者对临床的护理工作更加的配合。
本研究结果表明,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的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的质量,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也降低了心理科患者出现危险事件的几率。
总之,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是心理科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应该在临床上加强应用。
参考文献
[1] 姚云杰.浅谈心理科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J].黑龙江医药,2009,22(4):578-580.
[2] 那万杰.心理护理与护患关系探讨[J].医学创新研究,2007,4(27):1161.
[3] 赵芝.心理护理在精神科的应用与体会[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管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G].2005.
【关键词】中医特色;综合护理;高血压;疗效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等特点[1],是我国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也是需终身治疗的疾病。长期持续服药存在依从性差、经济负担重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高血压的治疗要配合以细致入微的护理手段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因此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护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特色综合护理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有着明显改善。文章旨在探讨中医特色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9年1—11月就诊于医院门诊的高血压患者7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女28例,男11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7.23±7.87)岁;病程7个月~7年,平均病程(5.07±2.10)年;观察组女27例,男12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6.22±7.60)岁;病程8个月~7年,平均病程(4.98±1.8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2018年新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心、脑、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者;2)合并恶性肿瘤、重症感染、精神类疾病者;3)继发性高血压;4)高过敏体质。
1.3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健康宣教,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并每天固定时间记录患者血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综合护理。具体如下:生活方式指导:戒烟限酒,忌生冷油腻,调整好自身情绪。在血压平稳期间,减少食盐摄入量,每天控制在6g以内,适当的增加含钾及含钙食物的摄取量,增加蛋白质和新鲜蔬果量[3-4]。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增强免疫力,并可以指导患者使用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多种运动方式[5]。中医特色辅助疗法:指导培训患者及其家属有关足浴、温灸、耳穴贴敷、降压操等辅以降压,优化患者整体状况。中药天麻、钩藤、夏枯草、益母草、杜仲、等煎药药汁足浴,每晚睡前足浴1次,时间20~30min[6]。温灸以足三里、涌泉、百会、曲池穴等穴为主,以穴位周围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7]。耳穴贴敷法选取王不留行仔按压于双侧心、肝、神门、降压沟、交感、内分泌等耳部穴位,按压至耳廓局部有酸胀痛感为宜[8]。降压操选穴太阳、风池、百会、足三里、内关等,按揉时力度要均匀,以局部出现酸、麻、胀和(或)发热为准[9]。患者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宜自己的辅助疗法。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0]进行评价:显效:DBP降低幅度≥10mmHg(1mmHg=0.133kPa),且降至正常范围,或DBP未降至正常范围但其降幅>20mmHg;有效:DBP降低幅度≤10mmHg但降至正常范围,或DBP未降至正常范围但其降幅为10~20mmHg,或收缩压降幅>3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两组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8周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和表2)。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学; 建构主义;数据收集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inical training for undergraduate nurs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learn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Method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employed to survey 342 undergraduate nurses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The survey included four dimensions: teachers, students, organization and results. Results The overall equipartition was 3.37±0.40; the dimension equipartition of teacher was 3.27±0.56; that of students, 3.52±0.51; that of organization, 3.08±0.46; and that of the result of clinical learning on the job, 3.58±0.46.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quipartition for different gender, and different places for training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501-3.161,F=8.071-28.049,q=3.64-4.12,P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 constructivism; data collection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护理教育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临床教育过程中[1]。临床见习是护生接触临床的开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也是护生能够顺利融入职业角色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何更好地组织临床见习、提高见习质量成为护理教育不断研究的课题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高水平的护理人才需求量增加,护理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医疗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病人维权意识提高,对见习的配合度呈下降趋势,给见习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临床带教老师往往同时肩负大量临床工作,时间和精力不足,以上原因使临床见习教学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本文调查分析临床见习对本科护生知识构建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见习教学提出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6月, 对山东省3所医学院校结束临床专业课理论学习和临床见习、尚未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2005级护理本科生342人进行了调查,学生年龄21~25岁,平均23岁;男生15人,女生327人。其见习模式属课间见习;见习医院包括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其他医疗单位;带教老师有护理学院老师、临床护士和医生。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及方法 经参阅有关文献、进行护生访谈和护理教育专家咨询,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自行编制了护理本科生见习现状调查问卷。问卷经过专家教授函询修改后进行预实验,内部一致性系数α=0.902,重测信度r=0.797,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问卷分为4个维度:老师维度(包括老师
272青 岛 大 学 医 学 院 学 报46卷
的引导性与职责性),学生维度(包括学生的主动性与守纪性),组织维度(见习组织状况:见习安排、教学方式、病人配合情况等),效果维度(见习对学生原有知识的理解、累积、深化情况,病情评估技能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职业情感的培养等)。问卷用LIKERT等级评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赋予1、2、3、4、5分。
1.2.2 资料收集与处理 发放调查问卷342份,收回有效问卷310份,有效率90.64%。资料整理将反向题目重新计分并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护生自评见习现状
问卷总体均分(3.37±0.40)分,老师维度均分(3.27±0.56)分,学生维度均分(3.52±0.51)分,组织维度均分(3.08±0.46)分,效果维度均分(3.58±0.46)分。不同性别护生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01~3.161,P
2.2 各维度与效果的相关性
老师、学生、组织3个维度均与效果呈正相关(r=0.649、0.652、0.666,P
2.3 见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影响护生见习效果的老师、学生、组织各维度得分为自变量,见习效果平均得分为应变量,引入回归方程,标准化回归方程Y=8.175+0.342X1+0.392X2+0.344X3,对其进行方差分析显示,F=245.276,P=0.000,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调整R2=0.703。3个维度变量与见习效果存在复相关,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703,即表中3个变量能联合预测见习效果70.3%的变异量。其中以组织层面的预测效果最佳,其调整R2=0.442,解释变异量为44.2%。见表3。
以影响护生见习效果因素各维度中层面得分为自变量,见习效果得分为应变量,引入回归方程,标准化回归方程Y=11.328+0.363X1+0.246X2+0.338X3+0.203X4,对其进行方差分析显示,F=187.514,P=0.000,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调整R2=0.707。4个层面变量与见习效果存在复相关,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707,即表中4个变量能联合预测见习效果70.7%的变异量。其中以老师维度引导性层面的预测力最佳,其调整R2=0.447,解释变异量为44.7%。见表4。表3 护生见习效果维度相关因素回归分析变量βSEBetatP常数表4 护生见习效果层面相关因素回归分析变量βSEBetatP常数
3 讨 论
3.1 护生见习现状表现
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问卷所有条目总体得分(3.37±0.40)分,效果维度得分(3.58±0.46)分,是总问卷维度中得分最高者。说明护生对见习现状和效果基本满意。不同性别、不同见习地点的护生见习现状平均得分差异有显著性,男护生的见习现状自我评价比女护生好,可能与男女生的性别心理差异有关。曹威麟等[2]的研究指出,女生的自我期望值及对老师的期望值都明显高于男生,而实际履行师生心里契约责任的情况相对于较高期望值反不如男生,即期望值高而积极行为表现低。本文问卷调查结果与其一致。另一方面可能与男女生在自信心方面存在差异有关,大多数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自我估计分数往往低于男大学生[3]。
本文结果还显示,不同见习地点的老师的职责性、引导性和学生的守纪性得分差异有显著性,老师的职责性、引导性方面附属医院的总体效果优于其他教学医院和机构;学生的守纪性教学医院得分较高。说明不同见习地点的老师的教学准备与发挥状况有所不同,附属医院教学意识强、教学氛围好,老师带教机会多、熟悉带教过程和规律、有较丰富的带教经验。学生的守纪性教学医院优于附属医院,可能与教学医院对学生管理较好有关。
3.2 见习效果影响因素
建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于西方的一种认知理论,它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丰富的学习情境为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最终达到知识的意义构建。见习教学与一般的课堂教学有所不同,见习教学中学生需要到医院与病人进行初步接触,对病房环境进行了解,可以看到病人的实际病况与治疗、护理措施,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得天独厚的知识意义构建条件。因为知识的意义构建并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应当以丰富的学习情境为载体[5]。在这种真实的病房环境中学生需要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理解和认识现实中的各种疾病,从而对原有的认识进行改造与重组,顺应认知结构,完成新的知识的意义构建。利用好这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性思维和评估技能有重要意义。
转贴于
3.2.1 见习组织影响见习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组织对见习效果的解释变异量最大,为44.4%,是影响见习效果的首要因素。组织维度是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以外的因素,包括见习课时、人数安排、学习过程与方式、学院老师是否同时参与带教、病人配合情况以及典型案例的准备等。它包括构建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情境因素,提示在当前见习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大环境下,学校和见习医院对见习课的组织安排、质量监控是重要的。在组织维度中有关病人的配合程度的条目均分高于问卷总条目均分,说明虽然病人的维权意识增强,但同时老师在带教准备过程中也更加注重了与病人关系的协调,取得了大多数病人的配合。但病人的配合在身体评估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另外,在组织维度中有81.9%的学生认为“见习课时安排太少,应该增加”, 82.3%的学生认为“见习过程安排松散,效率低”,84.8%的学生认为“学院老师应同时参与见习课带教”,还有50.6%的学生认为“根据课程需要应到相应机构如社区等见习”。以上结果表明,护生倾向于见习课时增加并提高效率。吴京玉等[6]在对护生护理健康教育学见习效果评价的调查分析中指出,有必要增加护理健康教育学课间见习的时间,同时改变课间见习方式及方法。学生倾向于学院老师参与带教,这与王凤英等[7]指出学生喜欢专人带教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张丽莉[8]尝试了新的见习带教方法,采取护士辅助带教老师带教的方法,受到学生好评。
3.2.2 老师的引导性影响见习效果 本文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师维度是影响见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从层面上进行分析,老师的引导性对见习效果的解释量最大,为44.7%,超过组织成为层面分析中影响见习效果的首要因素,而老师的职责性并未进入回归。说明:①在具体的见习教学实施中,老师引导性发挥的作用超过组织的作用。就是说老师良好的引导有可能弥补大环境变化带来的组织上的不足,从而改善见习的效果。②带教老师仅仅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责是不够的,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善于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是最重要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好的老师不是在于教学而是在于能激发学生自己去自主学习;好的老师也并非是把教学内容解释清楚、阐述明白就足够了,老师必须要让学生自己研究知识,独立思考[9]。老师发挥的是引导作用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老师应创设丰富的信息和多重观点”,让学生针对具体情景采用适当策略探索和整合知识,以形成自己对意义的建构[10]。只有老师发挥了引导作用,学生才不会盲目地进行学习,才能使见习指向正确的方向,从而达到见习目的。本次调查显示,有关老师引导性条目的均分为3.41,大于总条目均分3.37,说明老师对于引导学生学习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3.2.3 学生的守纪性与主动性影响见习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学生的主动性是影响见习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老师的引导作用还是学校、医院及老师的科学、严谨的组织安排,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使之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是学生获得知识意义构建的关键环节。
而学生的守纪性则是保证学习主动性的基本要素。在本次调查中,有关学生主动性的条目均分低于总条目均分。如“会向老师提出自己见习要求”得分为(2.84±1.09)分,“从不放弃问诊病人机会”得分为(3.04±0.96)分。说明学生在主动与老师及病人沟通上仍存在问题。部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实践机会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仍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层面。其原因有可能与学生沟通技巧欠佳,或求知欲低、问诊的兴趣未激发起来等有关。
综上所述,为提高本科护生临床见习效果,应提高见习教学的组织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INFANCE M S. The conflicting roles of nurse and nurse educator[J]. Nursing Outlook, 1986,34(2): 9496.
[2]曹威麟,诸葛相丽,郭江平. 两所高校师生心里契约学生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J]. 高校探索, 2009(2):120126.
[3]李晓雯,李成. 论性别角色差异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影响[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3):107108.
[4]徐辉.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M].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108.
[5]李剑萍. 大学教学论[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6162.
[6]吴京玉,滕月玲,吴美福,等. 对护生护理健康教育学见习效果评价的调查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02,17(6):455456.
[7]王凤英,陈勇,江露,等. 护理本科生妇产科见习效果分析[J]. 护理研究, 2007,21(2):552554.
[8]张丽莉. 护理本科生神经外科见习带教方法初探[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13(7):970.
[9]姜安丽. 护理教育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73.
关键词:临床护士礼仪;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033-02
《临床护士礼仪》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护理礼仪是职业礼仪之一,是护士的素质、道德修养及其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1]。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礼仪行为是学校护理礼仪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好体现。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工作的国际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在不断提升,因此护理礼仪成为护士必备的职业素质。传统的护理礼仪教学依附教材,以理论教学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佳。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和教学工作,总结出了模块式教学的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教学对象
2011级四年制护理本科学生249名,其中女生225名,男生24名,年龄为19~23岁,入学后第2学年第2学期开设《临床护士礼仪》课程。
二、教学课时调整
《临床护士礼仪》为选修课,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宇主编的《护理礼仪》教材。原来总学时数为16学时,均为理论课。模块教学法增加了总学时数和实验课内容,总学时数调整为24学时,其中理论课8学时,实验课16学时。
三、教学模块设置
将教材内容和相关教辅资料综合提炼,形成《模块式护理礼仪实训手册》,共分4大模块教学内容,各模块后附有实践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每个模块包含理论2学时和实验4学时(指导训练、考核各2学时),见下表:
四、教学方法
原教学方法全部是纯理论教学,而临床护士礼仪的实用性非常强,如果不注重临床应用,往往会形成纸上谈兵的结果。因此,本轮教学开始增加实验课的学时数,学练结合,以练为主,把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更注重其实践性,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五、考核
基于护理礼仪的实用性及操作性,试卷考试方法不能达到这门学科的考核目的,因而我们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理论考核占30%,以案例分析为主,既考察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考察其运用能力;实践考核占70%,由各模块的考核汇总而得,各实验带教老师负责考核评分。
六、教学效果评价
大理学院教务处在每个学期期末,都会常规组织学生进行匿名网络评教,不按规定参加评教的学生,将不得参加期末考试,以此来督促每个学生,使网络评教成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网络评价内容包含: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纪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总分为100分。2011级护理本科的《临床护士礼仪》课程得分明显高于以往传统教学时的得分。同时课题组还对2011级护理学专业本科1、2、3、4班的249名学生发放了问卷调查表,结果显示:92%的学生认为模块教学法总体教学效果较好,85%的学生认为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很有效,90%的学生认为通过该门课程增了自信心及沟通能力,82%的学生认为自己增强了职业认同感,95%的学生较喜欢互动性强的模块式教学方式。目前,2011级学生已进入大三,各临床课程见习学时数与理论课学时数的比例为1:1,学生平均每天都有进医院见习的科目,医院和病人普遍反映我校学生比较注重礼仪修养,举止大方,态度和蔼,尊重病人,医护、护患、护护之间的沟通效果较好。同时,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大家学会了换位思考,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宽容和理解,同学之间的关。有了明显的改善,良好的心态、行为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七、讨论
《临床护士礼仪》作为高校护理人文教育的一门选修课程,对护士将来的职业发展能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良好的护士礼仪不仅是护理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有利于医护关系的融洽,可强化护理行为,优化医院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护士礼仪能使患者产生乐于交往的心境,减少护患矛盾,护士礼仪是密切护患关系的关键[2-4]。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礼仪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和专业活动的自觉行为,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模块式教学通过调整学时、优化内容,将重要知识进行提炼、浓缩后形成4大模块,每个模块的教学均由理论精讲、实训练习、创造运用等方面构成。减少传统课堂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使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能把所学的护理礼仪知识贯穿其中,更好为社会服务。
融传授、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学思路,是现代护理教育的指导思想。这种素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以验证的行为和能力。在4大教学模块中,都设有综合演练项目并进行测评,这既检验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能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错误。为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学生需要精心构思,并进行反复练习。这种再创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家琴.护生职业礼仪培养的必要性[J].护理研究,2002,16(3):128-129.
[2]莫选荣,罗心静.护理礼仪模块式教学方法探讨[J].护理学报,2010,17(2):13-14.
[3]肖丽玲.护士礼仪在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体会[J].中外医疗,2012,(l9):137.
【关键词】Critical thinking土家族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运用
【中图分类号】R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1
Critical thinking(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的临床情境中,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够正确进行取舍。
运用临床护理学Critical thinking研究其对于土家族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时,通过这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的判断、反思、推理及决策过程,可以让医护人员更好地认识到土家族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确立临床土家族人抑郁症的心理治疗途径,促进土家族抑郁症患者病情的好转与康复。本文简要刍议如下,以供今后进一步研究时的借鉴和参考。
1 抑郁症
1.1 诊断标准
在抑郁症患者病情发作时,常见的临床特征包括对日常活动的兴趣或乐趣显著减少、进行性失眠或睡眠过多、思维或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功能性损害、每天的情绪常呈失落状态、有轻生感、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体重明显减轻或消失、食欲明显减弱或增强等。
1.2 心理治疗
所有对抑郁症的心理治疗都以逆转导致抑郁的过程为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称为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2 Critical thinking在土家族抑郁症患者行为疗法中的运用
2.1 Critical thinking在与抑郁症状相关的环境因素中的运用
Critical thinking要求医护人员在思维过程中应当具备自信负责、诚实公正、好奇执着、谦虚谨慎的人格特征,能独立思考土家族抑郁症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创造性地开展对土家族抑郁症患者的信心疗法。医护人员要特别注重土家族抑郁症患者的情感态度因素,因势利导地指引患者从事一些有益身心,放松精神的活动,保持愉悦的心情。
2.2 Critical thinking在向抑郁症患者传授改变不良处境中的应用
Critical thinking可以让医护人员在认识土家族抑郁症患者的环境时主动思考,对一些干扰因素能质疑和反思,审慎开放地抓住关键的不良环境因素,向患者传达克服这些不良环境的方法和技巧,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祥和、和谐的环境氛围。
2.3 Critical thinking在帮助抑郁症患者控制情绪中的应用
Critical thinking以一种有目的、自我调整的判断过程,在对土家族抑郁症患者遭遇不快的特定情景时,运用一定的精神诊断标准,采用循证、科学的方法对土家族人抑郁症的情绪诱因与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推理、解释和说明的基础之上,医护人员可以帮助土家族抑郁症患者学会放松的技巧,学会在不愉快的情境下控制自我情绪,以积极、平常心态来看待不良情况的发生。
3 Critical thinking在土家族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应用
3.1 Critical thinking在认知技巧中的运用
认知―行为疗法先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循循善诱地让患者发现自身习惯性的消极自主思维,结合Critical thinking的智力因素,分析土家族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和临床特点,根据土家族抑郁症患者的病情转归和情绪反应的特征,准确地判断土家族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需要,并制定合理的心理治疗措施,让土家族抑郁症患者留意自己感到抑郁忧伤和其持续的时间。接下来,让土家族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消极想法提出质疑,帮助其认识导致自身抑郁症的更深层本质思维想法和价值观的内涵。
3.2 Critical thinking在行为技巧中的运用
认知―行为疗法也可通过医护人员在行为技巧上帮助土家族抑郁症患者更好地掌握适应生活的各种能力和方法。在医护人员进行Critical thinking时,要本着服务于土家族抑郁症患者,坚持自主、公正、诚实、仁慈等伦理原则,合理理性地评判其在某些行为上的异常,耐心而细致地指出,让土家族抑郁症患者认识到导致某些行动出轨的原因,并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力求让土家族抑郁症患者早日从抑郁症的阴霾中走出来。
3.3 Critical thinking在土家族抑郁症患者人际疗法中的应用
对土家族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应该以诱发本病的人际关系问题为关注点。Critical thinking要求医护人员对土家族抑郁症患者的有关临床现象评判性地识别,在分析辨别人际关系的问题类型时要以专业实践指南为准,辩证分析临床上的人际关系问题的变化特点,帮助土家族抑郁症患者改变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让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新的人际关系之中,提高沟通技巧。
3.4 Critical thinking在土家族抑郁症患者心理动力疗法中的应用
心理动力疗法要求医护人员密切留意土家族抑郁症患者的行为举措,分析各种临床表现时力求找出发病原因所在。Critical thinking要求医护人员对土家族抑郁症患者不断变化的情绪反应认真思考,预测其潜在性的问题,力求客观真实,在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后对临床情境作出准确判断。对于一些土家族抑郁症患者的移情和与他人之间无意识的冲突和忧虑及时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在评判性地独立分析和检验治疗方案时对土家族抑郁症患者的相关心理问题主动性、有目的性地解决。
参考文献
[1]V.Mark Durand David H.Barlow,张宁等.异常心理学基础[M] 第三版.西安: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4-218.
[2]李小妹,朱京慈等.护理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5-129.
[3]Susan Nolen-Hoeksema,刘传,周冠音.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M].第三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273-280.
[4]付秀丽,张艳,靳艳.培养评判性思维方式深化整体护理观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4):401-403.
作者单位:
1.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445000
1.浅谈高职医学护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
2.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与探讨
3.近五年中国大陆文献中美国医学护理的现状
4.高职医学护理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5.医学护理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
6.医学护理观下的化学教学
7.高血压病人的医学护理方法研究
8.医学护理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9.医学护理中无菌技术的使用技巧探析
10.探究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
11.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医学护理方法
12.《运动医学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3.综合性医学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14.应急状态下医学护理实践探讨
15.脊髓损伤运动员营养与医学护理需求
16.应急状态下医学护理工作的实践
17.医学护理中无菌技术的使用技巧探析
18.对现代医院临床医学护理工作的初步探讨
19.高职院校医学护理专业“概念图”教学模式的探索
20.大型综合性医院外科系运用循证医学护理理论控制感染管理体会
21.浅析医学护理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22.论新时期医学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3.本科生导师制在医学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24.综合性医学护理对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25.高职医学护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
26.医学护理专业开展计算机教学的探讨
27.医学影像科室的护理管理探讨
28.生理驱动ECS仿真系统在急诊医学护理教学的应用
29.采用三维质量结构评价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
30.医学护理论文的撰写
31.医学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
32.某市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需求和科研意向调查分析
33.浅谈临床医学肝胆的外科医学护理的研究方法
34.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
35.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36.高等医学护理教育之我见
37.医学护理专业大学生在儿童期受虐待情况回顾调查分析
38.中职医学护理模拟教育及现代护理技能训练中心建设探讨
39.医学护理专业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分析
40.探讨新形势下医学护理教学模式的重建
41.论医学护理专业女生运动动机的特点与培养
42.在医学护理专业开展ESP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43.护理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中无菌观念培养的尝试
44.蒙医护理与西医护理医学护理理念的分析与研究
45.改变医学护理观念,突出礼仪发展
46.灾难医学护理教育研究
47.浅谈医学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的重要性
48.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建设
49.临床医学上的外科护理新技术研究
50.PBL模式在医学四年制护理专业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51.优化护理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需要
52.医学护理学的进展(综述)
53.论医学护理专科生的就业心理指导探析
54.论护理学在救援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55.现代医学护理中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56.对涉外医学护理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的探讨
57.浅谈医学护理职业高中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教学方法
58.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59.浅谈医学护理教育的发展
60.Internet医学护理资源简介
61.学习医学护理杂志 提高护士专业水平
62.怎样撰写医学论文(连载) 怎样写医学护理论文
63.对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64.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实践
65.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应用实践
66.浅谈加强医学护理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67.提高医学护理实践能力的探索
68.辽宁省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医学实践现状的调查
69.贵州省首届重症医学护理论坛会议论文研究分析
70.INTERNET上的医学护理资源
71.医学护理心理学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72.医学护理职业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73.老年医学护理专家:是浪费还是必要?
74.关于医学护理专业教师培养的点滴体会
75.试论转化医学在护理学发展中的应用
76.基于循证医学的颈椎病康复护理方法及体会
77.美学在现代医学护理中的作用
78.心肌梗死的医学护理与心理护理
79.实习前临床医学生与护理学生患者安全知识调查与比较分析
80.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稿约
81.高血压性脑溢血病人的医学护理常识
82.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工作环境的创建及效果
83.临床医学护理对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84.品管圈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85.从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谈护理教育改革
86.持续质量改进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应用
87.把握医学整体观促进护理管理
88.基于第二课堂的护理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作用机制与认知评价研究
89.浅议医学护理学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90.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调查分析
91.康复医学护理
92.医学护理女生青春期生理健康知识调查
93.卫生Ⅷ项目医学护理培训班学习情况的调查
94.有“血”有“肉”带心跳,医学护理模型人出世
95.医学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96.康复医学护理
97.芜湖市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研究
98.医学院校涉外护理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探析
现在卫校基本上在基础课程方面都是和很多的医学院是一样的,基本上都会涉及到大学英语,如果是卫校的中职的话是不会学习高数的,而且卫校专业的很多基础课程都有马克思思修等等基础思想专业。
2、专业课程。
人体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医学心理学基础、诊断学基础、内科、外科、神经科、康复医学概论、中医康复、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疗法、言语治疗、假肢与矫形器等核心课程。
3、护理专业课程。
主干学科为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诊断学基础、药物治疗学、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管理学等
4、临床医学课程。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5、助产学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遗传与优生学基础、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病理学基础、药物应用护理。
7、药学专业课程。
护理学专业课程
开设课程: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
2、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医学、精神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礼仪、护理科研。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临床综合实习、社区实习、论文撰写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6周。
护理学专业就业前景
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予以重点扶持。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
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
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我国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改变,家庭结构却呈现出小型化趋势。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人们在重视身心健康的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社区医疗保健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