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程管理的主要方法

工程管理的主要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5:32: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程管理的主要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程管理的主要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工程量管理;设计阶段;主要问题;解决方法

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资料要全面、详细、明确,以避免进入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阶段时,出现多次修改施工图的情况。有些设计单位为了赶进度,设计资料未经仔细审查就匆忙出台,提交的设计图纸粗制滥造,错误百出,这必然会导致后续项目管理工作难以开展,或者是开展的难度很大。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设计阶段工程量管理工作中通常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设计方或业主方对设计需求分析不透彻

我们知道设计方案一定要满足设计需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无论是业主方还是设计方都会出现对设计需求分析不透彻的问题。业主方可能会在提交设计需求表时,遗漏部分设计需求,从而导致以后出现设计变更。

设计单位也会因为与业主方的沟通不够,没有透彻理解业主方的设计需求,从而造成部分设计不能满足业主要求,从而也会导致设计变更的出现。

下面就是我们在结算审核工作中碰到的一个典型案例:

×××工程,中标价为6625128元。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三项变更:

(1)主变室原提升门变更为不锈钢折叠式隔音门(双复),主变大门规格为7000㎜*8000㎜,共4樘,总面积为224平方米,每平米按900元计补价差,增加造价201600元(不含税费);

(2)围墙原铁艺大门变更为不锈钢自动伸缩门,总面积为26.40平米,每平米按1000元计补价差,伸缩门电动装置另按实计取,合计增加造价29400元(不含税费);

(3)原木质防火门变更钢质防火门,总面积为91.20平米,每平米按120元计补价差,增加造价10922元(不含税费)。

如加上税费36960元,合计增加总造价498960元,变更增加造价占合同价的7.53%。

出现上述设计变更可能是以下三个原因:

①原批复概算太低,设计只能降低建筑部分的设计标准,以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

②设计对该项目的外部环境考查不够,使得外立面无法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最后只得提出设计变更。

③业主方在原来的设计标准上提高了标准,引起了设计变更。

总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设计方(或者是业主方自身)没有透彻理解、分析设计需求而造成的。

2 设计过程中各个相关专业之间衔接脱钩

大家都知道,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是由各个不同的专业工种设计而成的,每一个工种负责一项专业设计,这当中如果各专业之间没有衔接好,那就经常会出现非常麻烦的问题。

如×××工程,当土建施工完毕后,电气设备安装理应进场施工。但是当设备拉进施工现场时,发现了进户门太小,设备无法移入室内,故只能把已砌好的墙敲掉,并增加设备吊装平台,把设备移入室内后重新把墙砌好。该项目因为设备安装尺寸与土建结构尺寸冲突而引起的土建返工的情况是非常多的,此类情况的发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以下后果:

(1)增加土建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安全系数。

(2)对主体工程的结构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对于返工工程量的认定,增加了业主方的工程管理难度,容易引起结算争议。

(4)增加了造价控制的难度,甚至会造成造价的失控。因为返修工程的单价一般是没有相应的投标价可以参考的,一般按实际市场价(包括人工价、材料价、机械台班等)予以结算。本案例工程因为设备与土建尺寸不符而造成的土建返工,增加的造价将近100万元。

(5)因为增加了工程量,势必耽误工期,从而造成施工方的费用及工期的索赔。本案例工程合同工期为300个日历天,实际工期为380个日历天,工期延误了80个日历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设计变更而造成的,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设计单位的图纸未能及时提交而造成的。

总之,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各设计单位各专业之间、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能够充分沟通,设计图纸能够仔细审查。而不是凭空想当然,就完全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3 对拟建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现场情况及地质状况缺乏了解

如一个项目土方的三通一平工程,只有设计单位在很好地了解现场具体情况后,才能避免对图纸的过多修改。同时也还可提高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地质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报告也务必详细准确,勘察报告所述情况要与地质实际状况尽量相符合。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语句。在现场勘察时,所取的勘察点尽可能的多几个,把整个场地的地质状况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来。地质勘察报告不仅会影响设计方案,还会对工程造价控制带来很大的难度与不确定性。

如×××工程,地质报告中所述拟建工程所在地的大部分土方为普通土方。但实际开挖出来以后发现勘察报告不准确,实际地质状况不是土方,而是石方!就光这一点,就增加了近30万元的造价。

还有×××工程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原中标价为3980556元,合同外增加了造价2972291元。其中,因地质情况与原勘测情况不符,增加地基处理费250048元,三通一平费用增加了980444元。远远地超出了一般造价控制指标(一般结算造价增加额占合同价的10%左右)。

4 分阶段实施的工程内容界限不清晰

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除了要保持充分的沟通,以正确理解业主方设计需求外,对于需分阶段实施的内容,还应清晰标明相互之间的界线。

因为项目批复等原因,有些项目通常不是一次性施工到位,而是分期施工的。对于分期施工的内容,一般都会在同一张图纸上体现,招标文件编制单位和清单编制单位往往不是同一家单位,招标文件编制单位一般是不太看图纸的,而只是对清单编制人员口头交待说“图张上有的均要计算工程量,计入招标范围”,这样容易造成工程量清单多计工程量,如合同约定是包干合同,这部分多计算的工程量在结算时也无法扣回,等于是多付费用给施工方。

例如×××工程,清单编制时多计算了一台主变基础的工程量,因招标文件规定,如施工单位在约定的时间内不来核对招标方提供的工程量,则视为认可,不调整原施工图纸范围内的工程量。据此,施工单位坚决不同意将多计的一台主变工程量退出来,从而造成了结算争议。

所以对于分期实施的内容,设计单位应该在施工图中明确标注,哪些内容是本期要施工的,哪些项目是第二期或后期才施工的,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建设单位在工程管理中的扯皮现象发生。

5 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1)加强设计方与业主方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高度重视设计需求的分析工作,尽量将设计需求细化、具体化;

(2)注重各个相关专业的联系与沟通,加强图纸内部会审工作;

(3)分阶段实施的工程内容之间的设计界限务必清晰,分割得当,便于管理与结算;

第2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道路交通的畅通、快捷与否,是一个城市窗口工程的体现,直观的反应一个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高低。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市政道路施工不仅易受场地狭窄、战线长、地下管线交错复杂、城市公用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以及通信、绿化等因索的直接影响,还易受行政干扰、地质情况及人为等因素的间接影响,其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控制,因此准确剖析市政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引入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便成了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所在。

一、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主观因素

市政工程战线较长,劳动密集,因此参建人员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技术水平、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包括:

⑴ 参建单位管理水平。如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各单位抽调人员临时组成,出现管理意识、质量意识、合同意识淡薄,造成资质审查不严格,出现参建单位资质不符、越级承揽任务及现场人员、设备与投标书不符的现象,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还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⑵ 勘察、设计单位专业能力。如勘察、设计单位经验不足,不能进行多项目多方案比选,难以保证设计完善程度。

⑶ 监理单位业务能力。如监理单位力量不足、素质偏低、监理行为不规范,未严格履行监理职责,不能充分发挥监理作用。

⑷ 承包商经验不足。前期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现场准备不到位,重大技术方案、施工工艺、主要材料选择不当,致使现场施工处于混乱状态。

2.物料与机械设备

市政工程规模大、工期紧、材料种类少、料源多、用量大、机械化程度高,因此物料的质量管理及施工机械的好坏、能否有效使用及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都是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若检验设备、人员不足,人为降低用材标准、弄虚作假,料场管理不善造成材料二次污染或标准降低都将导致基层质量得不到较好控制,进而对整个工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此外,机械化程度、技术装备率、设备完好率、机械利用率及操作的正确性、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试验设备是否齐全,其精度、计量是否准确等,都将影响施工质量及其检验。因此在工程方案的确定中,选用先进、可靠、适用且符合技术要求的施工设备,完善质量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技术方案与管理水平

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否科学合理、经济可行,施工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各工序施工是否符合规范及标准,施工、监理单位的过程管理是否科学、严谨,对可预见的问题是否及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应急方案等,都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与投资。

4.低价中标。造成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索赔、虚假计量、变更设计和单价,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5.抢工期。工程的进度受施工过程各环节、各因素的影响,进度计划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调整,如果违反正常施工规律,盲目提前工期,将给质量控制带来很大困难,甚至难以控制。

6.施工环境。市政工程场地有限,人流难以控制,交通封闭困难;各种管线彼此交织 、相互干扰;地质条件复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二、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包括技术系统、组织系统、经济系统,以技术系统为核心,采用先进的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重视现场技术管理及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加强技术交底,提升技术系统实力,从而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2.明确质量控制主体与目标

⑴ 质量控制主体

明确项目经理部为质量控制主体,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组织质量管理小组或专职质量检查管理人员,负责项目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和验收。

⑵ 质量控制目标

根据合同或任务书所明确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各分部、分项目标分解并落实到人,制定周详的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措施,明确技术标准,实行“谁施工谁负责,边施工边自检,不达优良等级不交付验收”的办法,确保被控对象在不超出资源限定的条件下按预定计划和方案完成,从而确保整体工程的优良。

3.全过程质量控制

⑴ 事前控制。

① 选择优秀的施工、监理队伍

优秀的施工、管理团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对施工、监理单位的企业及人员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资质符合要求,并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建立奖惩机制,提高全员责任心和积极性;同时明确各部门职责,避免扯皮推委。

② 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组织各参建单位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做好现场考察,对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控。核对设计依据是否充分、数据是否正确、与周围环境是否相符、工程地基处理和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设计是否符合规范、施工是否安全、施工图纸和说明是否清晰齐全等,并将各单位的修改意见和经研究确定的修改方案形成正式文件,由设计部门签发作为施工依据。

⑵ 强化过程质量监控

① 测量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具有线型布置特点,平面控制点通常按复合导线布设,由于地下管线复杂加之排水管道定位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应提高其测量精度,测量结果须由施工单位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复核,误差值须控制在允许误差值内并及时完成测点任务后加以测量保护,由监理单位检查、记录并复核签收,以免发生配套管线碰头和现象。

②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项目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点。使用前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递交材料凡复试不合格,应按原标准规定的要求再次进行复试,再次复试的结果合格方可认为该批材料合格,两次报告同时归入施工技术文件。

③ 加强工序交接管理、提高质量检测手段

加强工序交接、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的管理工作,对各时段、各工序、各环节进行重点控制,设置质量控制点,并定期检查纪录;大型工程组织阶段验收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制定创新奖励政策,鼓励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为试验检测人员提供先进的检测仪器,创造良好检测条件,从而保证全过程工程质量。

⑶ 事后质量跟踪

项目完成后,对其进行梳理、完善工程资料,建立质量追踪回访制度,对项目使用中的工程质量进行质量追踪回访。

第3篇

关键词:绿色工程管理、工程价值观、创新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普及,陈旧的工程观逐渐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形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工程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在工程管理领域仍然沿用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其理念与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进行工程管理创新,推行绿色工程管理已经十分迫切。

一、传统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

在传统的工程理念中,很多人将工程活动理解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工具,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念,这样一味地向自然无限制地索取,必然会使工程活动成为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直接力量。

传统工程管理的核心价值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它主张以质量、成本、工期、安全四大目标的控制为主线,但却不注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传统工程管理价值观中,质量控制是以建筑产品本身的质量为主要对象,缺乏关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方面的有效方法;成本控制强调的是在经济方面的指标,完全忽略了生态成本;工期控制强调的是效率指标;安全控制则主要考虑施工和结构安全,而忽略了环境安全。

二、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工程活动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在生态平衡理念的指导下,必然要求工程活动符合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任何工程的实施都离不开工程管理,所以基于绿色生态的理念进行工程管理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从管理思想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管理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还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各代表学派,尽管他们各自采取的工程管理方式不同,但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当今社会,企业的商务环境包含着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两种环境范围内发生的一切成本都必须作为内部成本来加以考虑。特别是由于工程管理的对象多为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实施工程管理的组织不能只将提升组织的经济效益与效率作为惟一标准,而是必须更加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工程管理的创新对于丰富和创新管理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管理范式正在不断优化,但尽管如此,我们所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始终不是管理者重视的关键。就工程管理而言,管理手段与方法主要围绕质量控制、工期控制、成本控制以及安全目标的控制,关于生态环境目标的控制方法仍然十分缺乏。

总之,当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主题,它要求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所以陈旧的工程理念必然被新的工程观所取代,要求工程管理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遵循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价值观的改变使绿色工程管理成为可能。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普及和深入,人们的生态价值观愈来愈强烈,由此,包括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生产者的绿色生产意识,政府的政策和法律制定者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等,都被人们很自觉的付诸于行动,这使绿色工程管理成为可能。

其次,政策与技术方面的支持为推行绿色工程管理提供保证。在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要求下,国家在财政、税收、法律等方面采用倾斜的政策大力扶植绿色建筑,这必然会促进绿色工程管理的推行;在技术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绿色技术”层出不穷,这些高科技势必会为绿色工程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

1、绿色工程管理的科学内涵

工程管理活动是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有效地利用各类资源,在正确的工程理念指导下,对具体的工程进行决策、指挥、协调与控制的活动与过程。因此,绿色工程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在工程理念中加入“绿色管理”的思想,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绿色工程管理的原则

绿色工程管理作为一种新生的管理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所以不能按传统的工程管理的步骤进行管理,在运行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系统性原则。绿色工程管理不是单方面的,它涉及的领域特别广,包括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在这宽泛的领域中必然会产生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这就要求运用系统的原理来处理这些矛盾的辩证关系。所以绿色工程管理要遵循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局上对各个环节统筹安排形成建筑工程与其周围因素之间的联系,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使之协调、有序,最终建立起人—建筑—自然和谐共赢的生态环境。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矛盾具有特殊性,任何不同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认真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抓住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对工程而言,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本身的内在特殊性,要求绿色工程管理必须客观分析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能采取机械和绝对化的态度和方法。

(3)以人为本原则。工程是人建造的,人通过工程建造活动的开展,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从另一面来看,绿色工程活动又可以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因此,绿色工程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建造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4)先进性、实用性与经济性统一的原则。绿色工程管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工程管理活动,它必须准确把握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先进性是基础,实用性是保证,经济性是目的。没有实用性,绿色工程管理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样经济性就没有保证。没有先进性,工程就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条件,而且还要耗费宝贵的资源。不讲究经济性,工程管理活动也就只是浪费资源,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3、绿色工程管理的创新之处

绿色工程管理活动是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工程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其创新之处表现在:

(1)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绿色工程管理区别于传统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追求生态目标,树立绿色价值观。绿色工程管理应该是在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使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

(2)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多重目标。工程活动关联到人类、社会和自然,它同时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这决定了绿色工程管理目标的复杂性,不能再片面地追求工程的经济价值,要同时考虑到其社会和生态价值,使工程活动在追求经济社会利益的同时能够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3)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绿色工程管理工作涉及项目构思、批准立项、施工开始、交付使用和拆除(结束)等多个环节,包括目标设计、规划与建筑设计、招投标、工程实施和运营管理等阶段,在全生命周期中都必须考虑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影响,强调一个生态化的全寿命过程管理。

4、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分析

工程活动是有价值取向的活动,工程活动的目的是要形成一个更有价值的世界,同时工程思维是以价值目标为导向的思维。工程思维和工程活动不但必然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而且还希望这个价值目标能够尽可能的优化。因此,推行绿色工程管理必须明确其价值导向,系统地把握其价值观。传统工程管理要求质量应达到建筑产品本身的品质标准;成本应完成工程所需费用最小化;工期就满足完成工程所需时间最小化;安全应符合施工过程安全,建筑本身结构安全。4 个目标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应统筹考虑,在协调中达到各自的最优。

同传统的工程管理一样,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也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手段最终体现在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目标上。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要求在质量上,除建筑产品本身的品质达标外,还要求保证环境的质量,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尽量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成本和工期,完成工程不能再是唯一的标准,要考虑到维持和优化生态环境的费用与时间。在安全上,除了施工安全、建筑本身结构安全外同样要考虑到环境的安全,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造成生态环境的重大隐患。

四、总结

综上所述,绿色工程管理是在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指导下对工程管理创新的一种尝试,它拥有传统工程管理活动无法比拟的优势,尽管尚不够完善,但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普及,人们将逐步接纳并乐于运用绿色工程管理模式,绿色工程管理将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使工程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勇,于海丰.关于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探讨[J].建筑经济,2006,(1).

[2] 徐艳梅.管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第4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 教学 案例

一、引言

高等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是个相对较新的学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自1998年国家教委对本科专业目录重新调整后,全国设立此专业的院校猛增至200多所。专业的迅速发展,是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所致,但也清楚地看到,人才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如何培养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实干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所面临的一个紧迫又现实的课题。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纯管理学或工商管理比较,具有其特殊性:第一,工程管理专业强调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第二,工程管理专业在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第三,工程管理专业注重实务性。所以应该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制定有别于其他专业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从而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特定的工作情景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重要教学形式。

二 、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建设的现状

目前,各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案例建设并不完善,只要个别高校的个别工程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了案例建设,但仅限于该课程中某一知识点的案例练习,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案例。

我们分院也只有个别的课程设置了案例,学生得不到全面的、系统的案例练习,影响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工程管理专业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系统的、高效的案例库。

三、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一)案例教学为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路径。

工程管理的理论与工程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中必须思索的一个问题。有些觉得工程管理专业课过于理论化,与工程管理的现实有差距,有些觉得工程管理理论过于肤浅,对工程管理实践缺乏指导价值,理论与实践总是被置于一种人为的对立与冲突的境地中。然而,案例教学让我们看到了走出这一窘境的希望。案例是工程管理实践的再现或是高度拟真,一般都具有典型代表性,案例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说比工程建设现场的集中实习更有意义,因为在现场我们能看到的主要是物理形态的在建工程,仅仅是施工环节的现场管理,并不能反映工程管理的实质内容。不仅如此,由于案例的学习者摆脱了工程管理者所处的当下现实的束缚和困扰,他们可以更超脱、更开放地进行批判反思和理论学习,他们可以在实践与理论的时空中更加自由地穿梭,由此推动工程管理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整合与统一。

(二)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发展学习者的团体合作意识和能力。

管理世界中的工作人员的合作意识和品质并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单靠甚至主要不是依靠传统的讲授而获得的。相反,这种团体合作意识和能力是人们在各种具体的大量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实践合作而日积月累地生长起来的。由于案例教学特别依赖并突出学习者之间的通力合作,这就使它与管理的本质内在地贯穿起来。通常,人们所具有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为其辩护的能力、劝告他人的能力、认真倾听的能力以及与周围人合作并一道构建新思想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可以通过组织有效的案例教学而发展起来。在案例教学这种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不仅学会对他本人负责,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真正的学习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而且将学会与其他人协作,努力为其他人的学习做出贡献。

(三)案例教学可以使学习者感受工程管理者的矛盾处境。

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协调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协调的内容不仅包括各行为主体的关系,还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投资、质量、进度”这一矛盾体,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被人们所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案例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最大限度地拉近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管理情境的距离。在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能否确立起管理复杂观至关重要,它关系着管理的实效。在案例教学中,学习者通过扮演管理者的决策角色,可以进一步感受到来自各方不同意见的压力,体会到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艰辛,一个成功的案例总是能让学习者充分地感受管理过程中的两难,而这种两难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俯拾即是。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还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人的观点和想法,进而逐渐养成一种倾听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四)工程管理相关执业考试的内容安排从另一个角度充分说明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从目前情况看,工程管理领域内的执业考试主要有注册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咨询工程师、建造师,所有这些考试都无一例外地安排了一门案例分析,且权重数都较大,再次说明了案例的重要性。

四、结论

人才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体制、教师素质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劣,在教育体制、教师素质一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改革教学方法就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闫梅.关于案例教学研究的科学性探讨[J].大家,2011,(15).

[2]颜莉.机遇案例教学的会计本科教育方法改革[J].财会通讯,2010,(6).

[3]苏敬勤.商业案例、教学案例和案例研究的关系[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3).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工程管理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逐渐上升,当前建筑工程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多发,建筑工程管理整体效益低下,管理质量参差不齐,建筑管理中存在多种管理质量问题。例如建筑质量不符合施工标准、工程费用严重超支、工程因其他因素工期延误等。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施工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工程管理方法进行研究,现研究结果如下。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管理问题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缺乏管理施工意识,对自身的管理工作没有尽职尽责,造成施工管理效益下降。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根本无法完成现代建筑施工的管理要求,导致管理水平大打折扣。与此同时,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执行能力、领悟能力低下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管理出现障碍,导致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效果降低。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管理的重要性,对管理工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

1.2 技术管理问题

虽然我国当前的许多企业已经出现大量技术管理问题,但是管理单位技术管理问题并不重视。技术管理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操作要求较高,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操作。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能力,对工程管理气候、环境、资金等没有进行全面考虑,对工程技术、组织、管理模式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导致管理控制效果降低。部分管理人员没有将管理工程操作的具体进行详细规划,导致管理控制点混乱,造成管理范围失宜,管理控制力度大幅降低。

1.3 监督管理问题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过程中,企业监督管理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效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自身监督专业知识不到位,直接导致施工管理效果下降。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进行有效指导和建议,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企业在管理中缺乏有效监督管理制度,很容易导致监督管理建设缺失,造成施工质量下降。除此之外,部分监督管理人员对自身的管理工作认识不全面,也加大了管理风险。

2 建筑工程管理要素

2.1 质量管理

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全方面加强质量管理,从本质上提高质量管理效果。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质量管理目标进行层层分析,针对质量管理预期目标建立质量管理的管理方案。要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控制,从本质上提高管理质量效果。

当前影响质量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建筑施工材料不合格。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是导致建筑质量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可以造成建筑工程效果大幅降低。第二,建筑管理方法。建筑管理方法是导致工程质量改变的直接影响因素。除此之外还包括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等。

2.2 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是保证施工效果的基本要素。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依照施工目标和施工要求建立有效施工管理进度控制方案。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主要包括对建筑施工项目目标完成度的考核与对施工过程控制两大方面。建筑工程项目目标完成度考核对建筑工程项目主体进行分析,对工程完成质量进行具体评测,确保工程完成度和工程质量效果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控制主要是对建筑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进行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进度,完成对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2.3 控制措施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建筑施工管理控制措施进行全面分析。常见的管理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投资控制、成本控制。投资控制主要是在建筑工程实施阶段对建筑工程资金进行控制。建筑工程一般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企业常采取的投资方案主要有银行贷款、政府出资、用户集资三种方式。在投资阶段操作人员要度投资进行准确把握,提高投资控制效果。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成本控制,保证成本投入低于利润回收,提高企业在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

3 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3.1 建立完善管理体系

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对管理环节和方面进行分析,将管理制度和管理现场有机结合,实现对建筑施工的全方位管理。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管理体系,管理人员要对整体环节进行规定,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明确施工阶段各个部门责任,实现工程质量的本质提升。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招标、设计、施工、工程验收等进行明确监督制度规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控,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条例,增强工程质量管理效益。与此同时,企业要明确管理分工,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分建,防止出现管理任务过重造成的管理质量下降问题。

3.2 加强监督控制力度

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对管理机构监督管理意识进行提高,保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强化对自身的建筑施工质量法律管理,保证法律管理效果,从本质上提高监督管理的控制效果。要严格依照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工作,保证管理操作的合法化和规范化,深化管理的本质意义。通过建筑市场安全管理部门指标,建立完善科学的建筑工程规则,依照要求完成施工审查工作,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图文件审查。

3.3 加强人员管理培训

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加强对自身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企业可用以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从本质上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益,改善管理方法,增强企业的管理成效。要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进行全面培训,保证管理人员能够依照管理制度完成管理监督目标。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确保管理人员能够积极投入到管理工作中,高效有序地完成管理工作。要坚持持证上岗制度,确管理人员按照施工要求进行进行全面管理,从本质上加强管理效果。

3.4 创新施工管理理念

施工管理理念是提升建筑施工管理效果的关键。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要求多是对管理表层内容的分析,管理要求过于表面化,整体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因此在进行当前的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建筑管理的深入研究,对管理施工理念进行创新,完成对管理的本质提升。要将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有机结合,保证创新管理理念的可实施性效果,坚持正确的管理目标,完成管理创新。施工管理创新理念必须要建立在实际的施工环境上,依照管理制度要求进行订制,防止施工管理创新脱离现实。

4 总结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范围较广,管理操作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管理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从本质上提高管理效果。管理人员要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对管理因素进行全面了解,要从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加强监督控制力度、加强人员管理培训、创新施工管理理念四方面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静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与控制[J].青海科技,2010,5 (01):11-12

第6篇

1.1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GIS系统的利用方法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确保建筑工程达到预期成本的主要控制与管理工作,建筑成本管理主要有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等核心部分工作构成,GIS系统可以通过参与建筑工程成本数据的录入和编辑来实现对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功能,通过GIS系统可以使成本计划、预算和实际成本的输入与编辑更加规范化,使传统的分离式大量数据具有可操作和可加工的性质,以便实现建筑成本信息及时地修改、增加和删除。GIS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库的操作实现对建筑工程成本的查询功能,并且可以形成各种图形和图表,这不但提高了GIS系统的处理和查询能力,也使查询工作更加具有直观性,有利于成本的管制。GIS系统可以通过数据的大量运输实现分析和统计功能,以专题图、直观图表的方式实现对建筑工程成本的客观呈现,有利于施工企业对建筑成本的全面性、专门性把握。GIS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接口将建筑工程成本信息转化为各种通用的格式,这一特点将会扩大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形式,不但有利于对成本的全面管理,而且有助于实现对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内容和结构上的重新定义与构建。

1.2建筑工程计划控制管理中GIS系统的利用方法

可以将建筑工程施工计划和网络图输入到GIS系统之中,通过GIS系统的加工来明确材料、机械、人工、设备的关系,使建筑工程施工各要素得到有效地调配,这样有助于设计出科学的建筑工程计划,在提高计划控制和管理科学性的同时,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和进行。GIS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计划数据的查询功能,以此来获得建筑工程各时期、各项目和分段的计划要点,例如可以获得各项工作开始与结束的时间节点,有助于实现对建筑工程工期的控制,并可以随时掌握人员、设备、机械使用和调配的基本情况,做到对建筑工程深层次、全方位的掌握。GIS系统可以自动形成统计报表,实现对工程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和管理,特别是GIS系统采用直观的柱状图、饼图、曲线图等方式,实际反映出施工与计划的差距,有利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控制实际的进度、消耗、成本和质量。GIS系统可以将建筑工程施工计划、施工实际以图文的形式输出,这有利于建筑工程对计划的进一步管理和控制,以GIS系统的差异性应用达到对建筑工程总体的提升。

1.3建筑工程项目测量信息管理中GIS系统的利用方法

建筑物浇筑进程数据控制工作中可以利用GIS系统使各个建筑段的月初和月末浇筑高程、累计上升高度、月累计浇筑层数,月浇筑混凝土量等数据得到有效控制,这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途径与方法。GIS系统可以应用到建筑工程强度统计工作中,对运输设备混凝土月浇筑强度、累积月浇筑强度、月浇筑强度、建筑物累积月浇筑强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做到对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GIS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各月各建筑段上升高程、各月各建筑段浇筑高程、各月各建筑段混凝土浇筑量、混凝土施工系统的不均衡系数的检测上,使建筑工程得到准确的信息支撑和GIS系统保证。

2GIS系统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展望

近20年GIS技术得到了迅速地提升,GIS系统正在不断地完善,这与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有高度的契合,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GIS系统的直观性、高效性将会进一步体现,GIS系统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将会逐步加深和扩展。未来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应该通过GIS系统数据库和数形结合方面的优势来进行创新,通过对空间信息、地理信息、属性数据的加工来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空间结构和海量信息的处理能力,使其他类型的系统和技术得到GIS平台的融合,创建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新模式,构建建筑工程管理的新结构,推进建筑和建筑管理的不断发展。

3结语

第7篇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的计算机技术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此种形式下,各类形式多样的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开始涌现,在计算机领域里,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开始逐步成为了软件工程管理关键。本文从计算机软件工程概况入手,综合分析了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创新;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

引言:

在信息智能化社会发展进步的今天,计算机软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可,计算机的软件也开始为办公的现代信息自动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开发和管理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计算机软件工程概述

计算机软件工程是以计算机科学、计算机逻辑学、逻辑数学以及计算机管理科学等多个原理演进而来,综合实现软件开发管理的新型学科。软件工程的主要技术方法偏向于传统的技术理论,主要目的集中在软件质量的进一步优化、软件成本的进一步压缩,以及软件工程的算法改良。期间,计算机模型的构建以及计算机数据核心算法都多数利用计算机科学内容和计算机数学算法。软件工程的主要目标集中在,实现编程的规范以及泛型设计,对于成本的估测以及明确的权衡,管理科学多数主要目的集中于资源和计算的质量管理。预期管理的成本问题以及管理的进度问题一直是影响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问题。进一步保障软件信息的有效性、可靠修改性等。这也能有效改善软件产品的整体性,提高效率同时实现维护难度的降低。

二、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存在的现状

(一)需求分析与实际业务脱节

在管理和维护计算机软件工程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会与需求分析以及计算机业务管理等问题相关联。两项工作的内容考虑不充分以及连接性弱,都可能会引发软件工程管理的工作目标完成不充分。分析其主要原因,主要在于需求阶段项目业务重视度不够,业务数据的开发效果以及测试开发活动结果等方面调查不到位。由于调查数据不够全面等问题,所以只能对软件框架的开发发挥更加重要的问题。业务规划的重视度不够,业务经营管理的工作不到位,软件开发的工作不符实,以及业务不符合现实业务规则等问题都需要在进一步重视,让软件开发需求得到深入分析,终端产品和实际相脱节问题需要未来得到解决。

(二)无法正确评估工作量

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实际工作量很大,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个人人为原因是影响到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员工的工作态度,员工的工作投入以及工作发展管理程度等。在计算机关键的实际工程管理工作中,如果没有对人为影响因素有所重视,就会导致业务规则不明,软件开发工作量造成错误估算。无法正确评估工作量已经成为了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此可见,应该始终坚持数据处理方针的改进和完善,不断探索更多新类型,同时准确性高的数据处理方式以及软件的规划方式,最终实现预期目标的实现。

三、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方法和对策

(一)谋求软件效率的提高

传统的软件监控方法主要集中在前台进程控制和数据修改,计算机软件数据的操作方法的改进也主要由前台来控制完成。然而,在近些年来,此种方法也逐渐开始由各类网络运营平台所取代,主要的原因也是数据库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开发。所以,在进行数据修改的时候,软件程序是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于此同时,在其他计算机级别指定的情况下,这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效率提高手段。

(二)完善管理制度

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同时需要管理制度的健全。首先应该采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找到合适的软件项目管理工作能力较强的人才。高水平专业人才一直都是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的关键动力,是工程项目目标实施的重要动力,为了进一步达到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要实现项目工程人力资源的及时管理,同时实现管理内容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应该更加重视人才的重要创造力,在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同时,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此外,在员工和各类管理人员工作培训方面,应该加大学习管理力度,进一步在软件工程管理知识普及方面加大重视,进一步实现软件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实现软件管理的工程知识理论普及度提高。

(三)统一规划软件平台

目前,操作系统的软件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已经受到了巨大影响,每一款新的软件都从新平台的建立开始,然后进行开发。由于网络速度的不断提高,构建统一的规则化发展软件平台必须尽快入手实践,此外,可以实现软件开发的国际化发展,同时统一化发展平台也应该规划发展进程。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中国的软件管理项目需要统一规划起一个整体的软件平台。

(四)加强软件风险管理

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都会存在着明显的风险问题。软件项目存在各个方面的风险内容,主要包括需求、成本、进度和技术。在需求方面主要包括了客户对于软件的需求方面表达不明确,同时在这里就会需要软件管理的工作人员与客户始终坚持密切联系,对于客户的需求进一步明确。如果客户的实际体验效果不良,同时要求重新设计,或者是客户提出的个人修改意见和方案没有得到专业工作人员的认可和同意,所以没有达到软件修改的预期效果,导致客户重新要求返回修改,这些都可鞥会导致程序修改的失败。所以应该加强软件的风险管理,推动软件开发进程加快[1]。

四、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创新策略

(一)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

首先,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过程中,应该重视工程发展的人才运用,实现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所以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多方面激发员工的主管能动性,进一步保障工程项目目标的准时实现。其次,应该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对项目的前线操作和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管理和培训,促进管理工程知识的体系完善,实现计算机软件管理的效率提高和价格控制。最后,在员工主动性发挥过程中,应该完善制度的建设和奖惩规则,计算机软件工程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是新时期创新和完善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2]。

(二)创新管理理念及方法

管理理念的逐步完善也需要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进一步实现软件需求的管理分析。对于传统管理理念的革新需要先进的管理方法,来实现软件工程管理的整体效率提高。应该对软件工程的管理工作中的需求分析投入更多关注,在需求分析的实践过程中,应该对软件工程的基本功能进一步明确,同时对基本的性能需求和设计约束投入管理力度,可以编制一个合适的软件内容需求宣传手册,提供用户使用指南。在调研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好群体存在的差异性,从中进一步挑选出合理的案例作为一个决策的重要依据[3]。

(三)统筹规划软件开发平台

在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善的软件操作系统平台,这是对软件系统开发平台的构建有很大的操作影响。一款新的软件,应该实现从设计理念到设计平台的新历程发展,只有统筹规划软件开发平台,才能实现既定时间内软件开发的完成。互联网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各国统一搭建起一个整体软件开发平台,此外,世界各国软件开发人员也应该尝试统一构建系统平台,以此来实现软件开发的更快发展。统筹规划软件的开发平台,是新时期创新和完善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

(四)重视软件工程风险管理

重视软件的风险管理首先一步就是构建软件风险管理制度,所有计算机软件的风险管理项目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具备风险管理应有的知识,以及风险识别风险量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风险控制水平。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是软件工程管理创新的重要部分,软件项目的风险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软件需求、软件成本、软件技术与软件开发。在软件的需求方面,主要指客户在软件开发的初期没有清晰的表达出具体的软件要求。软件工程风险的管理人员应该对软件的所有测试项目进行有效组织和项目实施控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软件预测成本的降低,进一步提高软件的测试成本,实现软件项目的利润提高。软件测试的成本主要以测试产能最大化为目标,对各个不同阶段的准备、结束以及软件维护成本进行综合管理,实现投资回报率的提高。通过实际成本测试过程中的各个不同阶段来管理实施资源规划。重视软件工程风险管理,是新时期创新和完善软件工程管理的必然环节。

结语:

计算机软件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担负着重要角色,是现代社会进步发展和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此种背景下,企业应该适时转变发展思想,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工作投入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对计算机软件的风险管理加大力度,重视软件创新发展,提高软件用户满意度。

作者:李瑶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

参考文献:

[1]雷文育.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J].软件,2013,10:46+48.

第8篇

【关键词】主要原因;管理办法

0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管理的不断提高,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管理经验,导致建筑工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提升。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建筑工程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薄弱环节。这些原因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主观原因(即: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较弱,不能与先进以及科学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和客观因素(即:主要是指除建筑工程企业自身之外,一些有关企业机构和部门的因素)造成的,对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建筑工程管理中矛盾

1.1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落后。管理理念是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础,只有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才能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才能在根本上促进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但是,目前在一些地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仍采取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技术出现严重的脱节,这样的管理理念不利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发展,会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在多个环节出现问题,极大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效率。事实上,目前建筑业的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1.2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建筑业管理技术与水平有了巨大发展,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不足。比如: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建筑工程相关单位仍缺乏相应完善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一些建筑单位还没有建立相对独立的建筑工程管理机构,即使有的单位建立了管理机构,但其人员在人事关系等方面与其它机构还是存在复杂的关联,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又如: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对于工程管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没有明确,其工作职责不清,分工不明,造成工程管理混乱,甚至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建筑工程的正常进行。

1.3管理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技术管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物的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许多社会问题。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技术问题是一项多方面、相对复杂的具体工作。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工作能力,并结合气候、环境、资金等多方面因素,认真、合理地做好工程管理的技术组织和工程管理工作。工程管理人员要将工程的管理模式以网络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小到大、由点及面,确保每一分项工程纳入到受控范围之中。

1.4管理人员问题

目前,由于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领悟和执行工作任务的能力也普遍较差。同时,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普遍较差,难以满足现代化工程管理作业的高标准、严要求。所以工程管理单位必须注重对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与教育,以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建筑工程各项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原因

从表面形式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是国内部分建筑行业专业管理人士通过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后发现,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停滞”发展的状态。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主要原因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现状不乐观,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主观意识中排斥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有极大的关系。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与进步都是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如果在人的主观意念中排斥新事物的萌发,则必将扼杀这一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由于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坚持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他们的主观意识中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完全可以满足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需求,无需耗时、耗力去进行修改与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主观上不支持和配合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体制的建立、管理责任制的明确、管理任务的具体化等工作内容,我国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2.2客观原因

监理单位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独立第三方参与者,其具有独立开展建筑工程全部项目审核与管理的权利,是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管理进步的新型体制之一,但是多数监理单位心甘情愿的被施工单位“束之高阁”,也就失去了监理的意义和效果了。综上所述,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客观因素多是来源于外界,并且也较易得到解决。客观因素主要是指除建筑工程单位自身以外的一些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因素。首先,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监督与管理的力度不足,是影响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具有协助建筑工程单位加强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难以全面实施和落实。其次,由于我国工程监理单位及监理体制的起步、发展较晚,也无形中成为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客观因素之一。

3解决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办法

3.1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创新发展

管理理念是提升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元素。目前,由于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建筑工程的发展,因此,建筑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对工程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就是革新与完善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使其具备现代化的管理元素以及思想。此外,就是必须要依据建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等来进行创新和完善。

3.2管理制度的创新

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是一个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管理制度要健全,就必须要对项目管理部门以及机构,进行优化配置,设置功能齐全,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来分配数量适当的人员,进而满足工程管理中的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要求。

3.3建筑工程的核算创新

建筑工程的核算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核算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参与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将财务管理的位置前移;对于已竣工的工程,要及时办理工程(预)转资。只有对工程核算进行完善和创新,形成系统严密并且符合企业实际的工程管理核算体系,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3.4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创新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安全,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应该引起相关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4.1加强施工队伍的建设,因为人才是一个企业在竞争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

3.4.2对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因为材料的治疗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3.4.3科学的制定施工的方案,确保工程正确、有效的实施;

3.4.4做好工程完工后的验收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的合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执行建筑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在施工期间所来的正面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管理措施的应用不但使得建筑工程本身的施工质量得到了保障,还使得建筑企业能够更好的在建筑行业中进行发展。因此,针对建筑工程的工程管理措施的强化,是我国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筑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小平,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