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5:32: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

第1篇

关键词:婚礼;拜堂;传统文化;民俗

中国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很多有意思的民俗,最有意思的可能要数中式婚礼了。中国人结婚和西方人大不一样,西方人要进教堂,而中国则要大摆筵席;西方人要上帝赐福,而中国人要拜天地,拜父母;西方人穿在洁白的婚纱举行婚礼,而中国传统的婚礼需要新郎新娘穿红衣服,因为红色在中国象征着吉利和喜庆。从结婚这件事情上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中国有着不同于外国的民俗文化。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当西风东渐,这样的传统婚姻礼仪正在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趋化西方,中国的新娘们迫不及待地穿上白色的婚纱,与西装革履的新郎站在舞台中央,这让我们开始纳闷了,如此喜庆的事,怎么能穿白色?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可并不是吉祥和喜庆的颜色,现在我们不是还说,红白事吗?红事就是喜事,白事就是丧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基本的崇尚色,象征着吉祥,喜庆。白色在中国的文化中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是枯竭而无血色,是无生命的表现,象征着死亡和凶兆。而在西方的文化中白色却象征着高雅纯洁。穿着白色婚纱再来进行中式礼仪,中不中,西不西,洋不洋,终归不像个样子,婚姻岂能儿戏?不同的文化意义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在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与文明面前,我们怎么能如此怠慢?

传统的婚姻仪式要选在黄道吉日,日子的选取是很重要的,而现在虽然也有看日子,但一般都集中在“五一”“十一”,春节前后。仪式也变得简单,讲面子,讲排场,房子,车子,票子,婚宴,红包……婚姻仪式不再具有以往的内涵,不再具备神圣而严肃的意义,反而在一片喧嚣和聒噪中,消解了这终身的大事。如若婚姻成为物质,婚礼成为一场闹剧。从第一天起,婚姻就没有被严肃、认真地对待过,这样的婚姻的命运,如何期待?

传统的中式婚礼,具有深刻的内涵,体现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具有哲学性和深刻性,古朴而又热闹,隆重、喜庆并且礼节周全,寓意深刻。婚礼上有告上礼、亲迎礼、拜堂礼、同牢合卺礼、执手礼等一系列仪程,虽然整个过程下来并不简单,但这样也就是要新人严肃对待婚姻,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婚姻不是儿戏,要慎重对待。

拜堂成亲,是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也是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大礼。拜堂之后,即正式结为夫妻。拜堂又称拜天地,是汉族婚姻习俗,起源约在北宋时期。流行于全国各地。在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这里将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对拜都统称为拜堂。

拜堂时,新人走到天地桌前,上面摆放有装满粮食的斗,斗的四周写上“金玉满斗”四个大字,以红纸封口,斗内四角放若干硬币,以供拜完天地后看热闹的亲朋好友掏出来求取吉利之意。斗中要插一柏枝,枝上缀有铜钱,这个柏枝便被称作“摇钱树”。斗旁放一杆秤、一面镜、织布机杼(现在估计没有了)、一灯或一蜡烛。新郎在右,新娘在左,并肩站在天地桌前,执事人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男女只有在拜过天地之后,才能算作真正的夫妻。因此对拜堂的仪式非常重视。

其他的陈列摆设,暂且不讲,且看着三拜,便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深融其中。

一拜天地,首先便是中国人的天地人观念。在这个隆重的日子里,我们第一个要跪拜的,是孕育我们的天地乾坤,万物之始祖,我们虔诚地感谢天地造化之恩,敬畏生命因天之序,天地作证,恩爱永远。

《庄子・达生》有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在西汉刘安的《淮南子・精神训》中有道:“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是故圣人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天静以清,地定以宁;万物失之者死,法之者生。”

其次,男女的关系,就如这天地的关系,男为天,女为地,男为阳,女为阴。天能做的,地不能做,地能做的,天不能做。这个天地阴阳关系要和谐统一,天地和合。只有婚姻和谐,家庭才能和谐,民族的繁衍和社会的秩序才能和谐,由婚姻而化生的自然及人间的乾坤万物才能和谐,天人合一。

二拜高堂。拜祖先以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高堂,古代社会对父母的一种代称。在古代的家庭里,父母的居室一般被称为堂屋,是处于一家正中的位置,而堂屋的地面和屋顶相对比其它房间要高一些,所以古代的子辈为尊重父母,在外人面前不直说父母而叫“高堂”。故用高堂指父母居处,或代称父母。

新娘离家出嫁时,要拜别父母和宗庙。嫁入夫家后,要接受男方父母和历代祖先的认可。

有万世之德者,必有万世子孙保之保之。正是祖宗福德的佑护,父母精心的养育付出,才成就儿女的幸福,在这幸福的时刻,感恩祖先,感恩父母。

中国人将奉亲养老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人相信只有那些在家里无微不至地关爱、体贴自己的父母的人,才能够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做到诚实守信,感恩图报。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其中的精华部分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美德,而孝敬父母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同时,婚姻也宣示了绵延子嗣、传续宗族、承上启下、孝养双亲之责,意义任重而道远。

夫妻对拜。夫妻互拜,相互感恩,夫妻平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是婚姻让彼此成为一家人,夫妻一条心,门前黄土变成金,从今以后,无论贫富,不论贵贱,互敬互爱,执子之手,与子皆老。

有了婚姻,以后两人便要一起生活了,夫妻对拜,也表示在以后两个人的生活中,男女双方要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感恩彼此在以后的日子里互相扶持,互相照顾,修身,齐家,让这个小家庭成为大社会的一个细胞,和谐和睦共处。

在天、地、亲、师、友的共同见证下,新人正式结为夫妻。而这三拜,就让他们在婚礼上,就要学到尽到对彼此的责任,对宗族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到婚姻的神圣。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婚礼绝不仅仅只是聚会、宴饮、取乐,它被认为不可轻慢与亵渎,更是伦理和哲学的一场庄严的宣告。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礼义之邦。中国的传统婚姻礼仪,不管是仪式的衣着,颜色,还是流程,都是中国几千年来思想精华的具体而形象的展现,这种思想文化根植在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心中。让自己的婚礼回归生命的本性吧!(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文化常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010重印)

[2] 李欣芸.我的完美婚礼[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7.

[3] 董强.婚嫁卷-中国民俗文化丛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10.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良好的意识品质价值和人文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引导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内涵。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合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加深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核心价值领域是对我国公民价值准则、国家国家目标与社会价值取向的高度总结与凝练,毋庸置疑,在吸收社会主义价值原则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也传承、创新、发展了传统文化。可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文化展现了我国文化社会遗传,此种遗传因子存在于每一位公民身上。传统文化的学习,其实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基因的探寻,有利于加深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感,提升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应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的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思想文化的传播、沟通与交融越来越频繁,社会思想观念也越来越活跃,多元化文化形态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并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西方国家流入的一些歪曲我国文化的内容,部分高校学生轻视主流价值观,对民族文化没有自信。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广泛,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精神命脉,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主动回应社会提出的理论与问题,科学转化与发展传统文化中充满魅力、更具价值的重要内容,从而提升高校学生应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完善人格

我国传统文化旨在强调道德修养,即一个人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成就自身德行、提高自身内在修养水平,主张通过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思想高尚的人。高校学生是重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将他们培养成高素质、有理想、有知识的优秀公民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高校除了要创建校园文化、营造班级小氛围、紧抓社会大环境,还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灌输,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作用,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完善人格、提升学生德行修养等,并使这些积极因素演变成高校学生德育的主要手段。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对策

1、加大校园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广泛,且故事性较强,所以广受高校学生的欢迎与喜欢,为了更好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高校可以依据实际发展情况加强传统文化内容的宣传作用,例如,发挥校园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加深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校园媒体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若再专门为传统文化内容设计相应的板块,定期一些教育价值广泛的文化内容,自然可以丰富高校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高校叙事的认识水平、培养高校学生的德育素养,以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当然,高校也可以主动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将传统文化合理贯穿始终,有效结合校园文化和传统文化,创建与众不同的活动氛围,促进校园文化气息的大幅度提升。

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添传统文化课程

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有着决定性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枯燥,且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与引导,在此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阻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这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一些与课程内容密切相连的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提升高校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丰富高校的文化知识。具体来说,一方面,高校应结合教学安排合理开设一门将传统文化视作重点内容的课程。现阶段教育环境下,传统文化还未演变成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系统中稳固的组成部分,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加深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重要性的认识,并将其成为高校学生需要累积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优秀文化的学习,高校学生可以较好地转变自身思想和品行;另一方面,思政教师除了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渗透,还要在其他学科中进行宣传与渗透,促进其他学科涉及内容和传统文化内容的有效结合,进而拓展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坚持道德人本主义,在创建思想道德时,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要求学生注重人的本真,把完整的人看作一种目的,这无疑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久远,且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之中。同时,高校学生还对以人文本有了更深的理解,随着这种理解的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逐渐加深,长期以往,高校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3、创建和谐宽松的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环境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既要重视传统文化重要内容,又要关注课堂学习氛围,充溢着文化气息、又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自然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德育。同时,高校需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将传统文化有效贯穿于整个校园,让学生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谐宽松的校园文化绯闻可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情景,所以,创建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的主要途径。例如,在创建校园文化硬件时,高校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入校园建筑、人为景观或教学设施之中,让高校学生随时随地感受传统文化的良好熏陶;在创建校园软件时,高校可以将传统文化因子融入校徽设计、校歌创作、校训制定之中,并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校史在学校内增加名人雕像等人文景观。另外,高校需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或微博公众号的作用,采取学生感兴趣,并可以满足学生需求的形式合理推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专业教师帮助下,创建精读传统经典、弘扬传统技术的学生社团,如书法、武术等传统技艺,开展有利于宣传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提升对传统文化氛围的重视度,帮助高校叙事更好地认识、理解、领会传统文化。高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空间进一步学习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正从多方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渗透。

4、创建高素质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

为了更好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高校需要创建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此教师队伍的创建需要做到两个保证,即第一要保证传统文化教师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及工作积极性,第二保证传统文化教师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有效融入教学体系,以此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结合。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影响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耐心帮助学生解答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除了是教育者还是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主动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从自己身上发现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思想水平的重要影响,从而将此作为标准严厉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修养和文化底蕴。由此可见,高素质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的创建对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合理渗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越来越明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既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科学性,又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高校需要依据教学实际选择合理的内容,制定可行性对策,从而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波,赵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12)

[2]苏珍梅.关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6)

第3篇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瑰宝,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以及凝聚力的源头。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在各个历史时代的演变和进程中,传承下来的各种形态的道德伦理、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的基础和根基,是中华民族文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中华民族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传统文化是一个集正面和负面文化观念为一体的复合体。高校在运用传统文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要培养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还要引导高校学生抵制不良传统文化的侵害。

随着历史的演变以及中华儿女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以下五个特征:第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根本,中华儿女时刻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第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调礼治,重视建设和谐的法制社会,提倡以社会和道德规范治理国家。第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重视个人修养、崇尚仁义。第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张以辩证的发展观看待事物,重视辩证思维。第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包容、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明,体现出较强的融合力和凝聚力。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是高校_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手段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开放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交流,当代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等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存在道德素质低下、价值观念扭曲、诚实守信意识淡薄以及过于崇尚外来文化等问题,因此,现阶段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借助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以及行为准则来进行引导和教育高校学生道德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内涵,能够潜移默化地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产生深远影响。

(二)传统文化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含大量优秀的伦理道德准则、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以及价值观念等,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传统文化中一些优秀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教授给学生,例如部分高校将《论语》、《大学》、《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引进课堂,开设相关课程。中国传统文化除了精髓部分,还包括消极的、负面的文化观念,高校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要引导高校学生抵制不良文化的侵害。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传统文化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进行引导和干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教育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口,加强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不仅能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才,还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四)高校应用传统文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高校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基础,借助现代教育手段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引导和教育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还能够推动社会主义进程。

三、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问题

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进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重视不足

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传统文化的渗透力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倾向于政治性,且课程多为必修课,而学生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很少被涉及。虽然部分高校设置了专门弘扬传统文化的课程,但是多为选修课,考试方式采取开卷的形式,不经导致传统文化受众面积较小,还削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一方面由于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的教育。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将大部分资金用于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上,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

(二)当代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知

目前,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例如很少有大学生有兴趣阅读传统的文学、哲学著作,对历史人物缺乏关注,不认同中国传统节日等等。相比于外来文化以及流行文化,高校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但对于本国传统文化存在抵触和淡化的现象。甚至部分高校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认知偏差,认为传统文化无法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没有实用价值,导致高校学生只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而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三)高校学生缺乏传统道德标准和美德观念。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行为准则,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充分地传承和弘扬,导致高校学生缺乏传统道德标准和美德观念意识。如孝顺、勤俭节约、尊老爱幼以及基本的社会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代高校学生身上很难体现出来。由于当代高校学生自身的素质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家庭和社会的误导等因素,使得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以及行为准则产生了变化,出现一系列严重的道德素质问题。

四、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的途径拓展

(一)立足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在学生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以及行为准则中的作用和价值。首先,应该坚持教育观,采取辩证的思维方式弘扬传统文化,既要继承精A部分,也要抵制不良文化对学生的侵害;既要尊重和吸收外来文化,也要加强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主导地位。其次,结合高校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充分理解传统文化中育人的要求,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二)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现代化网络对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积极主动地采取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照本宣科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才能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校园网中设置传统文化板块,也可以建立关于传统文化的论坛贴吧,借助图片、视频、音频以及声音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形象化地传达给高校学生。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

由于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认知,因此,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才能确保顺利地完成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恪尽职守,不仅要在理论上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为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理论,还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只有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修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才能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四)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

第4篇

【关键词】中国墓葬;传统文化;风水学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38-01

1 中国古代传统墓葬风水学思想

中国古代墓葬的选址、埋葬体现出中国传统墓葬风水学的思想。风水术在汉代已相当流行,东汉以后已将墓地的好坏与生者的贫富贵贱联系起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地风水术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出现了大量风水术方面的著述,著名的如晋代大风水家郭璞的《葬书》。郭璞在《葬书》中曰:“气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乘生气的理论,是风水的中心主题。而“乘生气”、“藏风聚气”其实就是中国风水文化中对墓葬自然环境选择的要求。吉地之所以通常是为群山所环抱、流水环绕、主流支流交汇处的河漫滩及阶地并且人们在其上选址建城、建村、建宅是原因只有环绕吉地的层层山峦才能遮挡住风,只有缓缓的流水和湖泊等才能聚集生气。墓葬风水术要求墓葬乘大自然之生气,并以良好的自然环境寄托了逝者与对未来或死后美好生活的希冀追求和生者对逝者的哀悼,并期盼死者保护在世亲人,更好地荫益子孙后代。

我国古代墓葬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墓址的选择要看风水。自古以来,人们都很重视墓地的选择,古人选择墓地考虑的因素依次为:一是京城附近,其风水不消说自然是好的;二是故里、采邑或祖籍地,符合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三是死亡地,如任所、战场等,这往往是格于形势,如交通制约等;四是其他地方,如生前向往之地等。但是一般都要选择“前有照,后有靠”的地方,即前有水流穿过,后有山峰为靠,境内层峦叠翠,就是说墓地要枕山面水。

墓葬与风水发生关系,是先民们对灵魂不死文化观念认同的产物。由墓葬文化派生出的风水文化,又反作用于墓葬。这种反作用,不是制约了墓葬文化,而是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理念化,并溶入了“为了死者后代繁昌”的封建墓葬文化新内容。反过来,墓葬文化又成为风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国墓葬文化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墓葬文化罩上了挥之不去的封建迷信阴影,因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宗族观念强烈

中国墓葬与宗族伦理观念也是密切相关的,是宗族伦理观念的直观反映。墓主人安葬的地点、方式都严格地依据宗族血缘远近关系。宗族墓葬往往集中在一地,以墓葬群的方式出现,从而出现氏族公共墓地。

人死后要葬在一起,甚至由于种种原因而客死他乡者,也要设法将事故云回归葬。因而,氏族公共墓地实则象征灵魂世界的氏族聚落,也是史前以至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各地区、个文化埋葬制度的共同原则。如西汉中山国国王刘胜死后葬在凤凰山(后改称陵山),周围山顶的十几个山包,则是刘氏子孙坟。

在当前农村地区,氏族公共墓地随处可见。氏族公共墓地只允许本氏族成员,是氏族埋葬制度的一项严格的规定,因此,氏族公共墓地埋葬的都是本村同宗的人。迁徙而来的外姓人员要另辟墓地,而他们也不愿死后葬在外姓墓地里。我姥爷家在村子里是外来王姓,本村王姓人员死后都葬在村前的公共墓地里,而我姥爷出殡是要到村后很远的自家的氏族墓地下葬。

3 鲜明的阶级性

中国古代墓葬礼仪制度具有非常鲜明的社会阶级性。《庄子?杂篇?天下》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墓葬坟丘的大小、墓室的性质与多少、棺椁重层的多少、随葬品的多少、墓前石刻规格等都与墓主生前的社会等级高低与权力的大小直接相关,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墓葬形制等级的高低实质上取决于墓主人社会等级的高低。

秦汉时期,与统治阶级陵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刑徒墓和贫民墓,它们反映了这时期的阶级对立和贫富悬殊的情形。刑徒墓中的尸骨多有明显的劳损痕迹,除少数墓内有一两枚铜钱外,大多没有所葬品。而贫民墓中葬具都很简陋,有的用陶棺,有的仅用瓦片覆盖身体,也有的根本没有葬具。随葬品极为贫乏,仅有几件简陋的陶器或几枚铜钱。

4 “事死如事生”的表现形式

中国人有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伦理观念,《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有意识的营造象征死者的墓穴的葬俗。中国传统宗教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仍将存活在“世”,并且可以荫庇子孙。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先前死者所用过的物品一般作为陪葬品埋在死者周围。从陪葬品也可以推测出死者生前的许多信息。在重视阳宅的同时,也重视阴宅的建筑和配置。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帝王墓葬中有十分突出的表现, 文献记载,秦汉时代陵区内设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宫人献食,犹如生时状况。秦始皇陵地下寝宫内“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以人鱼膏为烛”,并用金银珍宝雕刻鸟兽树木,陪葬坑气势宏伟的兵马俑完全是人间世界的写照;乾隆墓中的“御书房”亦将这种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涉及十分广泛,在世界文化中享有崇高地位;其中墓葬文化独具魅力,是古老的中华文化的一枝奇葩。这也是观察中国文化的一个角度。

参考文献

[1] 冉万里.汉唐考古学讲稿[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第5篇

关键词:儒家思想;传统;影响

儒家学说是在我国经历了夏、商、周几千年历史之后,由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并创立了儒家学派,其弟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将儒家学说补充扩大的。从古至今,儒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甚至占据了不可替代的统治地位。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其与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直到现代的影响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传统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已有几千多年的历史,其中还经历了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隋唐儒释道并立等,但儒家思想却一直经久不衰,随着时代的变迁,非但没有失掉往昔颜色,反而成为了一颗更耀眼的明星,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根基,之所以能够在我国的历史上独领两千多年,并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是因为儒家思想能够跟随社会的变迁和改革,不断的吸收其他文化的可取之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得到丰富与改善,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潮流。

春秋末年,儒家学说逐渐形成独立学派。在社会的内部矛盾众多且不可调和的时期,孔子提出“仁学”思想体系,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主张仁政,推崇“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顺应当时的历史形势,并为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框架。汉武帝时期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鼎盛时期,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为帝,关于民族发展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抉择,进行了思想和政治上的重大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上升到管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从此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发展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儒家思想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两千多年来的风风雨雨中,儒家思想也经历了发展中的起起落落,包括极力推崇儒家思想的时期,也包括发展步履维艰,受到阻塞的时期。但儒家思想无论是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还是本民族其他思想的浸润,都没有改变其本身主要的内涵和思想。与此同时,在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紧随社会变迁、文化的发展,逐渐走向更高的层次。这也是它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独领的重要原因。

儒家思想能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领统治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它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系统的治国理念和思想体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孔子所提倡的“仁爱”思想能够顺应当时统治者的治国思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但是封建时期维持国家安定的保障,直至现代社会也依然是人与人能否和谐相处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我们所提倡的“仁义”、“孝”、“诚信”等都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这些思想对我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仁义礼孝都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这些传承深远、意味深长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的人格塑造和情操培养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启示。可以说,儒家思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在政治方面,儒家思想提倡德治,对当代政府官员的为官之道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在金钱上,儒家思想提倡“以其义而得之”,唯有遵纪守法,按照正规途径赚来的钱才能久远,这种思想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内容 “仁”也依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仁”既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也引导我们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孔孟都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从孔子提出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在强调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核心,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一颗仁义的心,互帮互助,多为别人着想,那么我们的社会就将是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充满友爱而不是彼此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学习儒学仁义思想不仅对当代人自身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有帮助,对中国社会风尚的发展也有积极向上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在我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对于当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新时期,儒家思想也将不断的与现代社会文化相结合,使传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发展,以新时代的思想对儒家经典进一步的认识学习,取其精华,将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继续传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儒学社会主义道路。(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 秦秀莲.儒家思想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逻辑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赵光贤.先秦儒家思想的几个特点[J].天津社会科学.1982.

第6篇

儒家所提倡的“义利统一”的义利观是中国儒家哲学的价值论,也是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价值观。所谓“义”是指人的道德价值,所谓“利”是指人的物质利益,在儒家看来:“义与利人之所欲两者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好义”《荀子》。孟子也认为:问题不在于得到多少利,而在于如何得到利,而如何得到利,通过什么渠道,采取什么手段,这是道义的问题。儒家虽然强调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应讲究道德,但他们同时也注重对利的追求。孔子曾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果无所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这几句话很形象的说明了孔子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如果能获取财富,即使担任市场守门人,执皮鞭守护也心甘情愿;如果得不到还是干我的教师本行。这些都证明了孔子也是热衷于追求财富的。不仅如此,儒家在当时还看到了利的重要性,东汉崔迥在《政论》中说:“如果官吏的俸禄甚薄,仰不足已养父母,俯不足已养妻子”,他们就会冒刃求利来赡养父母,更何况让他们“临财御众”管理财物,就象“渴马守水,饿犬护肉”那样,让他们不沾水肉几乎是不可能的,崔迥建议“重其禄以防其食,使之取足于俸不与百姓争利”。由此可见,儒家一方面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要以义为先,但同时也要求人们对利的追求,只不过主张君子谋利取之有道。“义利统一”的思想是工商活动中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为了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残酷性决定了在经济活动中钱是要赚的,利润是要追求的,但是求利必须以义为取舍的标准,作为现代企业,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不能依靠假冒伪劣产品和不正当竞争,如暴力行为、钱权交易等牟取暴利,更不能依靠诈骗行为获取非法利润,否则,必须用仁义道德来规范企业的牟利行为。只要在不缺德、不违法的前提下,根据义利统一的价值取向,要求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有利于国家、民族利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兵家———效益优先

《孙子兵法》这部生于本土,源于本土,高度浓缩和体现我国人民大智、大学的传世之作,其思想和影响在今天已超出了军事领域,已深入到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今天在加速推进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作为身逢盛世的企业家和经营者,深入地研究《孙子兵法》中关于现代企业可供借鉴的经济理论,有着至关重要的时代价值。关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在《作战篇》中表现的最明显,孙武曾把战争所耗和战争所得进行了对比。他认为,作战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必须力求速胜,“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文也”。何廷锡注说“速虽拙,不费财力也;文虽拙,恐生后患也”。由此可见,孙武是一位很有军事头脑的军事家,在投入和产出上,他是极讲究经济效益的。《用间篇》中还有一段很有见地的论述,其大意是说,出兵作战耗资巨大,国不得安宁,民不得安息,战争数年是为了争一日之胜,如果吝啬爵禄在金百而不用间谍,那就“不仁不义,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也胜之主也”。《孙子兵法》的中心思想是“合与利而动,不合与利而止”,强调的是一个“利”字,虽然这里所说的利是指战争是否有利,而不专指经济效益,更不是指利润,但这种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利益的原则,从一般意义上讲,不也是经济活动的指导原则吗?21世纪的企业家,面对资源的有限性和竞争的激烈性,在经济活动中,如何正确的安排投入和产出,讲究经济效益,如何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如何合理使用资金,敢于把巨资用在刀刃上,从上述《孙子兵法》因利而动的思想中或许得到了重大启发。

三、《易经》———盛德大业

《易经》六十四卦本身的目的就是为成就大业的人提供关于事物吉凶,追求行动而获得成功的指南。实际上“大业”正是《易经》本身所追求的目标或理想,大业即事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从易经的解释来看,对人生、事业的定位不外乎“富有”即经济强盛。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盛德大业并称,因为,盛德作为一种德治政治必须有经济作为基础,这样才能以才聚人。富有大业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1•重农业兼顾重商业。古代社会是以农立国,无农则无国,所以特别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然而这种情形在春秋时的齐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齐国由于管仲改革,把工商业当作经济支柱,这一思想在《易经》中得到继承和发展,表现为《易经》在重视农业的同时,兼顾工商业的发展,《易经•系辞》“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由于商品相互流通使天下人互通有无,从而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是善理财。重视农业兼顾工商业可以说是富有之源,但是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不是一定就富有呢?也不是,还必须善于理财,管理财物一定要使财物有所用,用到正当该用之处。所以,《易经》主张“理财、正辞、禁民之用”,理财指的就是管理财物,使财物用之有方,节约开支。正如《周易•正义》所言“治理其财,用之有节”。3•要节俭反对奢侈。《易传》指出君主要“俭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而臣民则要“以俭德辞难”《象》,即让百姓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去克服困难,而统治者则节俭顾民。总之,《周易》以盛德大业为管理目标,试图通过有效的经济活动来实现治国、平天下、国富民强的政治目标。

四、墨家———交相利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现代企业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职工的劳动应该实现的利益得以实现,这样职工劳动才有动力,经济活动才有效率。同时,企业必须对社会、对顾客负责。企业只有在为社会共同利益做贡献的价值观指导下对整个社会负责,得到整个社会的支持,才能获得成功。向顾客负责就是寻求社会的共利,以寻求社会的共利为目标,正是该企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墨家主张的“交相利”思想可以说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群体与群体的互利思想,它是适合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价值观和经济哲学。《墨子•大取》说:“爱人不利己,不在所爱之中,利人不外己,己在所利中,为彼犹为己也”。因此,交相利的思想在今天可以成为我们公开打起的一面旗帜,因为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本质上是劳动与劳动的交换,市场经济的这一本质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为他人提供真诚的服务,从而获得等价的报酬,这就是说利己必须利他,利他即利己

。因此,交相利的思想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它应成为我们时代的价值取向。在现实中,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无形地迫使每个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的本质和要求去从事自己的经营活动,去反映和实现交相利的原则,任何坑蒙拐谝、损人利己的经营活动由于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要求,必然被竞争机制所埋葬。同时,交相利的思想也强调充分实现企业职工劳动所应得到的利益回报,这对职工是一个内在的激励,他激励职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努力工作,提高效率。因此,交相利的思想可以作为价值主义的管理哲学,也可以作为效率主义的经济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是古老的,它的表层是封建的,应该批判改造,但它的深层智慧却有永存的魅力和价值,从中总结出古老的经济理论思想可以为我国国企改革提供新的智慧和源泉。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曾经盛极一时,影响深远,囿于其产生于专制主义制度之中、法律与道德的结合等原因不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因而被世人所摒弃。但其相对于当时的社会是进步的,它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对其进行客观分析以取其精华。

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对中国人的影响无处不在,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了中国人的法律观,决定了中国人的行为习惯。然而在这种种精巧的制度设计背后,必然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做支撑。

一、中国法律思想文化的特征

首先,中国传统法律制度是多种法律思想学说竞争与融合的产物,即使是某一种学说在某一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其内部也涌动着分化对立的暗流。因此把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归结于某种特定学说的支配影响,得出某种法律学说思想大一统的结论是需要认真推敲的。在这背后反映的正是中国传统学术多元并立、相互渗透的特征。这在中国法律史中多有表现:法家得势时在追求严刑峻法的同时,并未忽视对“礼”的尊崇,其对君主“势”的强调中正包含着君臣等级高下已分,贵贱不可僭越的观念,秦代之礼经孙叔通等人之手略加损益,为汉代以后礼制的源头:董仲舒在鼓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同时,却用阴阳五行之说为“天人感应”制造理论依据:庄子虽主张清净无为,却还是在《外物篇》中承认“谋稽乎玄,知出乎争”,与法家一样认识到物竟相争的现实。这些思想的碰撞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就像马老师在《礼与法》当中提到的,中国法律制度的精髓是礼治,而礼治又有两种法律思想路径作为支撑:一条是儒家所重的“礼义”,强调亲亲尊尊,追求教化促人内省,从而正人之心:另一条是法家所推崇的“礼制”,主张以外在的风俗制度来规范约束常人之行。二者既相克又相生,今人常常只重一端而妄加评论,自然不能把握礼治之魂。与之相应,如古今文之争、宋学与汉学之辩、理学与心学之分,旨趣不同,却常常同出一脉,最终也殊途同归。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不相悖”,这种法律思想的多元化,对中国法律制度构建的影响,需要人们细细品味。

其次,中国的传统法律制度背后的法律指导思想,与第一点相对应,始终处于变革之中,以图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同时中国法律思想文化是中国民族品格和民族心理的体现,是中国法律实践的合理结果,反映了中国的国情,是中国文化这个完整的思想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是不能割裂开来进行孤立的分析研究的。这从“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法律神秘主义思想向“铸刑鼎”的成文法传统转变,从商鞅“变法为律”所体现的急功近利的法家传统向强调“亲亲尊尊”的法律儒家化主张的转变,从儒家传统的“德主刑辅”、“先教后刑”等理念向“明刑弼教”思想的变化当中,都得到了映证。而中国传统法制的解体,正由深受传统法律思想浸润的沈家本、张之洞等名儒推动(尽管他们也存在争论),这都说明了中国法律思想文化的生命力和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这是法制现代化潮流无法割断的。如果今人不从中国法律思想的整个发展逻辑和所处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片面抽象地割裂剪裁其内容,必然得出偏颇的结论。

最后,法律思想文化与法律制度紧密相连,却又有相对独立性和不同步性。法律制度反映了某一时期占优势地位的法律思想,但这往往不能反映中国法律思想的全貌,也不能完全它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比如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走向成熟,却在汉代中期为统治者所推崇,而法律的儒家化,直至《唐律疏议》才算最终完成。再比如,由于传统社会中所谓“皇权不下县”,正式的国法必须靠宗族的家法做补充,而两者之间并不完全一致。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民间的法文化(也就是某些学者所说的“民间法”)与官方法律制度所体现的法律思想存在矛盾比如民间佛道思想的盛行是不会在官方法制中的得到充分反映的。然而这并不意味佛道思想无足轻重,其境遇对人们的要求正是“礼失,求诸野”。总之,对法律思想文化的自足性和独立性的特点不容忽视。

二、中国法律思想文化的本质.

如上所述,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体现多元并立的特征,但异中有同,在学术纷争的表象有共同的本质,现择其要点略论:

第一,礼治传统渊远流长,强调礼法结合,一准乎礼。“礼”既指具体的礼仪形式,更是抽象的精神原则。所谓“一准乎礼”,据有关学者研究,就是指的是:以“礼”作为法的正当性基础;以“礼”作为法的原则和精神,凡与之相悖的法无效:当法无具体规定,法官可以以“礼”对案件作出裁判。这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法文化并不仅仅注重刑罚,更强调对人的善性的弘扬,比如旌表制度等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家赞扬的良法美制,颇具仁爱精神。在这种指导思想的背后,反映的是对人的信任和尊重,体现了对正义等美好价值的合理追求。

第二,以宗法家族主义为基础,构建以义务为本位的伦理法体系。在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宗法制度,有效地将家庭与国家联系起来,强调家长和国家的权威,有利于建立成熟的慈父般的“家长官僚制”,以实现中华文明的维持和稳定发展。这种伦理法所体现的“义务本位”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在区分贵贱高低等级的前提下,一方面强调下人对尊长的服从,另一方面强调尊长对下人有保护关心的责任。这种约束是双向普遍的,反映了中国人注重自律反省的特质。

第三,以秩序和谐为最高的理想价值追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追求秩序和谐为其理想目标,即”天理、国法、人情”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国家民族之间、社会家庭之间的和谐,社会交往讲究和解精神与协调一致。这要求国法必须考虑“天理人情”因素。在中国法学传统中,“法”只是较低层次的规范,“法”上有礼、德,最高有“道”,“道”出于人们共识的理则和共有的情感,人们可以很自然地了解并接受,因而可以适用于人们的一切行为,人们也心悦诚服,所以被称为“天道”或“大道”。而天道往往与民情相连,“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公正的法律应符合“天理人情”。这对国家权力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并且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天理人情”作为充满神秘色彩的权威逐渐淡化,但天理人情的法律体现却进一步加强,天理人情愈来愈法律化。这表现在中国先贤对“无讼”的追求,以及民间调解制度的成熟与发达等情况当中。这对缓解尖锐的社会矛盾冲突、维持传统社会的稳定,同时促成中国法制的反省机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文化的正确态度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文化博大精深,然而作为农业社会的产物,必然存在历史的局限。在当前面对西方现代法律文明挑战的关头,我们要防止两种不良思潮。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思想文化 传承 思想政治教育 精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67-02

一、引言

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眼前仍然晃动着许许多多茫然的眼睛。没有生活的目标,没有目标地生活,走不上人生正确的道路,没有正常的人生规律,这是现代人们的悲哀!虽然,人人都在走着自己的人生道路,然而在这些道路上,荆棘丛生,暗礁遍布,陷阱隐匿,法网环绕。很多人就在这个路上打圈圈、绕弯弯,直到死,也没有走上康庄大道,也没有弄明白这一切。这也是现代人生的悲哀!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国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人生理想等,都处于支配地位。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传统的思想文化已经牢牢占据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起到主导作用。当然,如何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资源,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修养等内容,还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完善学生人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需要

多年来由于人文主义的不被重视,加之西方一些外来思想的不断涌人,对思想活跃的学生们思想产生很大的冲击,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使他们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育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豪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的献身精神;以“仁、义”为本,点出儒家文化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以“百善孝为先”,传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格守的传统美德。学生作为传统文化的承担者、体现者,必须摆脱盲目的自在状态而提升到自觉自为的水平。对于传统文化主动去接受、举一反三地接受、创造性地发挥;培养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中华民族健康的传统文化心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一部分。

2.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这个机会对我们的思想进行西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学生的精神境界、精神生活和道德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一定要掌握住思想阵地,利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引导全学生、教化学生,激起他们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凝聚力,是中国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爱国、忧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对这一优秀传统要进行认真研究,在大学生的教育中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报效祖国的理想,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定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3.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通过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而保存下来的历史精华,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炎黄子孙的心底,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遗传基因”,如果缺乏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就很难有一种广阔的境界和胸怀。创新教育内容,注重学生的品格道德完善。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道德占的成分最大。而讲是非、辨善恶,更是核心之一。凡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较重视人的行为自我规范的。这种态度重视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对现代教育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遂,有很强的哲理性。以德治国,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各族一家,协和各邦的宽容精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正确的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将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将二者融会贯通,形成互补,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措施

1.开设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课程

完善课程设置,丰富学生知识结构。要改变现有的课程结构,强调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传统的教育;要设置文、史、哲等人文学科,采取措施保证这些学科的学习质量。如举行中国古典文学水平达标测试、设置双学位制辅以多种形式的选修课;举办有关学术讲座、书评会、辩论会等,以引导学生接触古典原着,逐渐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要建立一支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以保证教学落到实处。在文化道德素质教育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具有身教示范的人格力量。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课程,作为必修课让学生们进行学习。了解与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其精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其中的辩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他们的思辨水平。

2.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在学校内开展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目的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对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的学习、实践列为重点并贯穿在一切活动之中,以一种潜在的作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重大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个场景、每个细节,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显得尤为必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和内化。

3.开展经典传统思想文化导读活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统文化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强调在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实践。可以将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通俗化,使其易懂,以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便于学生阅读和接受。倡导学生读有关经典思想的经典名着,使学生在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各种文艺的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的东西表现出来,以提高宣传的效果。

四、 结束语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的传承与发扬是现代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它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必然,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继承、创新、发扬的过程。学生是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人才,新时期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全面实现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使精神文明不断升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就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植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我国的各院校更应该从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入手,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具有高度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治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因此,我们吸纳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并把它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就是更好地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把两者结合起来也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段丽君.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中华励志网[J] 2013,6;

[2] 刘军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 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