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5:32: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集体企业资产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义;问题;对策
一、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分析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提升,我国各个企业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规范化管理,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离不开巨大的资金作为支撑,也需要企业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充分挖掘固定资产的价值,为企业自身各项经济和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企业整个的运营管理环节和流程进行优化与整合,并融入创造价值的理念,帮助本企业积极调整财务职能,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实现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必然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及多个企业和组织的合作,比如现代企业集团和联盟的发展会受到企业或组织相关决策的影响,在生产、采购和经营过程中,不仅仅要充分发挥自身财务资源的优势和价值,还需要站在整体的高度去思考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中如何实现固定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如何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并对企业实现有利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站在整体战略发展的高度,对自身固定资产进行更好的控制与管理,充分实现自身固定资产价值的最大化。从我国企业现阶段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对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与水平,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企业和固定资产的不断增加,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加剧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出现了各种问题,对企业各项经济和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长远、健康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为了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对现阶段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提高企业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目前我国依然有一些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难以有效提升本企业的整体效益。相关资产管理人员也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影响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质量与水平,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乏责任心、耐心和主动性,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流于形式。
(二)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科学、系统、全面的规划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就资产论资产,为管理而管理的现象,没有站在整体的高度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优化,也没有对管理思维和意识进行更新。缺乏健全、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相关制度建设比较落后,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并且对相关政策制度没有进行有效、全面的把握,没有设立与资产管理相关的机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业务力量有待加强。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没有很好的区分财务管理和实物管理的区别,难以有效履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存在着断层管理、多头管理或者管理空白的现象。
(三)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目前我国依然有一部分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和处置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首先是固定资产管理比较松散,资产流失、损毁或者资产台账建立不完善的情况常常发生,在多数时候靠的是人的自觉来对资产进行维护。其次,一些企业没有对自身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摸底,导致资产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不达标,企业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没有实现与财务管理的有效对接,一些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入账不及时或者销账不及时,从而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一些企业没有经过相关的审批就对资产进行擅自处理,并且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在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方面缺乏科学性,往往会存在处置价格偏低的情况,导致固定资产处置行为的真实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四)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相符合从我国企业目前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状况来看,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账实不符问题。把账面上的固定资产规格、数量以及净值和实际状况进行比较的话,会发现其相关的数据都比较低,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一些企业目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浪费和资产流失问题。比如说:一些企业对近期才处理好的固定资产没有进行及时的销账处理,对于那些已经不能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也没有加以及时的处置或者变卖,从而导致对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账面价值偏高的情况。另外在账面当中已经不存在的固定资产,在现实中依然还在继续使用,就会出现账面固定资产的价值较低等问题,不利于保障资产的安全。
三、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积极构建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是企业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体的操作方面,“两令”属于部门的规章制度,它的法律效力相对比较低,因此约束力不足,致使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法律层面的支撑,需要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立法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层级,积极建立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使企业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
(二)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企业要全面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从而为企业自身的日常运营与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首先需要企业领导充分发挥模范和带头作用,对固定资产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氛围并做好相关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和资产管理人员形成思想上的统一,不断提升其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从而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加强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为固定资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各企业需要从原始资料入手,详细记录资产增加或者减少的环节,并在台账上进行登记,全面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财务会计核算和财务处理等基础性工作,切实有效的增强财务数据和信息的质量,不断提升企业资产有偿使用和处置行为的规范性并加大监管力度。不断规范资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相关方面的行为,不仅要加强资产管理的事后监管,还需要加强事前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从而形成全方位、动态化、多角度的资产管理体系,以此来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处置的随意行为,并加大固定资产处置的评估力度。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资产的审批和报备,对资产的审批信息、处置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公开和公示,从而增强资产处置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全面接受社会监督,以此来有效增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公信力。
(四)对固定资产开展定期的维护和盘点工作企业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给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盘点,加强财务部门和保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并全面检查账簿中的内容,促进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目标的顺利实现。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这一类型的企业一般拥有比较多的精密仪器,而且电子信息的速度比较快,因此对金额的数量需求比较大,就更加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对设备予以高度的重视,定期对设备开展准确的核对与盘点工作,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从而提升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率,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以此来有效降低固定资产存在的无形损耗。
参考文献:
[1]刘帆.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6):152-153.
[2]聂娟.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9(14):33-34.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经济效益;问题;解决
企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如果企业在扩展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固定资产,那么企业就有了强大的后盾。从企业的运营上看,如果能够对企业中的固定资产妥善的管理,那么企业的运营效果会很好。如何能将企业的固定管理做到科学有效,这就需要采用规范的管理方式,有了完善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证固定资产被有效的利用。固定资产是为企业服务的,如果能发挥出良好的作用,那么对企业的发展也是有益的。现阶段,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如果企业能够合理的管理固定资产,那么就有了竞争优势。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都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但是大多数的企业并不知道固定资产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而且没有对资产合理的管理,这种现象在企业中很普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企业没有给予固定资产足够的重视。由于企业的不重视,管理人员在管理资产的时候,常常会私自售卖资产,而且在账目上作假,造成资产流失。还有一部分的企业没有充分的利用固定资产,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而且还使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
2.管理制度不完善,账实不符
很多企业都存在资金混乱,而且企业的账目与实际的利用不符,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上没有完善的制度,由于制度的缺失,很多的固定资产有出现了情况不等的损坏,甚至是有一部分已经消失。在固定资产发生变化的时候,没有处理好变动。企业的财务部门不能准确的判断资产的情况,企业中的固定资产是增加还是减少都不清楚,有些本应该入账的资产没有出现在账目中,而有些应该报废的资产也没有报废。
3.在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还有着内部控制不到位的状况
很多企业还有着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职责不明晰的问题,致使整个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显得非常混乱,容易发生管理漏洞或重复管理等问题,甚至是伪造账务,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但是却不能找到直接的主管人员实行追究。
二、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加强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上的重视程度
企业要知道固定资产对于企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而且还要知道如何能够利用固定资产使企业的效益增加,当了解了固定资产的重要性时,就要从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市场的行情等有关方面开始管理。企业中的基层员工也要知道固定资产的有关信息,例如赔偿、资产挪用等。使员工在管理的时候,能够合理的利用。
2.明晰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范围
如果企业的规模较大,而且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类型多,那么在对其进行管理就要涉及到企业中很多的部门,因此要对各个管理部门明确分工,同时还需要在各级的管理中建立负责制度,企业中的财务部门主要是负责统计固定资产的总量,监管资产的利用情况,而负责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要保证使用的过程中资产无损,使资产等到充分的利用,而自己也要履行义务,企业中各个机构在管理或者是使用固定资产的时候,都要从本职工作出发,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做到合作互助。企业中负责购进固定资产的主要有两个部门,一个是设备部门;而另外一个是采购部门,企业中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是针对资产的实物形态并且进行管理,管理的方向是对资产技术测评,以及对企业中其他部门使用资产的情况核实。企业中的使用部门,主要是负责管理资产的维护以及验收,统计资产处理变动等情况。企业最重要的财务部门,管理资产的价值,通过资产的价值,建立资产明细账。同时资产使用期限对资产折旧,此外,还要负责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以及审查企业固定资产的用度,在其他部门处理固定资产的时候要起到引导作用。
3.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内控制度
第一,企业的固定资产需要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在配备管理人员的时候,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为准,避免因为管理人员失误造成的漏洞,由于管理人员数量配备不当,而造成的管理混乱也是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的一个问题,因此要合理的配备管理人员,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处理好人员配备问题还有两个好处,一个方面可以将资产管理系统结构优化,而且保证管理效率高效。另外一面,合理的配备管理人员可以避免出现人员过多消耗的情况,而且还能降低企业负担。第二,参与管理固定资产的人员每一人都要有自己的权利以及一定要履行的义务,知道自己在管理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使企业能够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第三,明确固定管理资产的指标,例如折损率是多少,还有在利用资产的时候,资产能否继续收益等等,而且还要将指标归入到管理人员的业绩中,通过故障人员的业绩来鼓励员工工作。如果发现有员工偷到固定资产,那么就要对其惩罚,以保证固定资产能够合理的管理。
4.固定资产报废流程管理
在管理固定资产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很容易被忽视,就是处置报废资产,从资产的价值上看,报废资产的价值不高,但是企业中的报废资产会积累,有少变多,如果不能将其控制,那么带来的损失一样很大。很多的报废资产都是因为技术的问题,技术不断的更新,就有一部分资产变为报废资产。还有一部分资金到了使用的期限,成为了退役资产,对于这类的资产就需要企业中的使用机构来申请。然后由技术部门鉴定,在经过管理机构等部门的层层处理最终完成审批。只有通过审批的报废资产,企业中财务部门才能处理。尽管资产被归属于报废,但是还存在资产信息,而且报废的信息要永久的保留,同时为报废的资产设立资产账,如果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需要查找报废资产的有关数据,可以通过账目找到,在处理报废物资的时候,也要及时,使其变为可回收的现金。
三、结论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资源,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所以,为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一定要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针对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增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构建并完善符合企业实际的内控制度和管理制度,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提升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淑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09).
[2]朱鸿.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关键词: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
0、前言
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以上的有形资产是企业资产中的固定资产部分。在现今的企业中,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企业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发挥资产使用效益有严重影响。需要通过日常管理主对固定资产管理中诸多问题的分析和总结,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准。
1、企业资产中固定资产的特征
首先,价值转移的折旧核算方式是固定资产反映出的主要内容。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计提折旧基数、折旧方法等都对折旧有着重要影响。第一,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原值――计提折旧基数。第二,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等。除此之外,这就的年限、对于净残值的预计、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的准备等都是折旧的影响因素。其次,通常,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的形式较多、单位的价值较高。例如,购置、自行建造、除货币之外的交易、投资者的投入、更新改造等方式都是固定资产增加的方式。在核算的时候也会因涉及科目的广泛而复杂艰难。最后,对于固定资产来讲,一旦折旧方法确定之后,通常不会随意发生改变。
2、企业中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
2.1、缺乏健全的购置制度
在一些企业中,在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时,并没有制定比较详细的计划,都是盲目的购置。每一个部门在购置的时候,所考虑的是固定资产是不是性能比较好,款式比较新,在新的资产购买到之后,就将原来的资产报废,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2、账面与实物不符合
在实际的管理中,有的企业在购置了新的固定资产之后,并没有将其及时的入账;新购置的固定资产直接从成本中列支,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以上的这些因素,都很容易导致资产流失。
2.3、没有完善的报废制度
一般的情况下,企业的内部,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都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是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往往会被忽略。在有些企业的内部,对于某一项固定资产在本单位是不是还有使用价值,其使用的价值是不是比维修的费用要高,对于这些方面,都没有进行认真的核实,基本上只要是损毁的资产就将其报废。
2.4、在日常的管理中不是很到位
一般的情况下,在企业中,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都比较关注,但是对于其在日常使用中的管理并不是特别到位,对于其使用中的维护和保养也不是特别的重视。在有的企业内,为了要减少开支,节省费用,当资产出现问题的时候,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造成一些固定资产的寿命大大缩短。
3、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3.1、增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意识
在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在意识上往往会比较淡薄。加强管理的关键是提高管理的意识。要把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当作是对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企业的内部要实现管理责任制,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财务、购置和使用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分级管理,要做好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基础工作。
3.2、将购置制度进一步完善
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要根据企业的内部关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制度来严格的执行。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要建立专门的预算,在进行购置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即“集中采购,各负其责”,所采购的物资必须要实用,不能盲目的采购而造成积压浪费,在采购的时候,要注意精打细算,把好质量关,在购置的过程中,注意货比三家,要做到保证价格合理、质量合格;避免存在弊端以及资金浪费,要注意节约每一分资金。
3.3、报废的制度要进一步完善
在实际的管理中,对于固定资产报废,先要由基层使用部门进行申报,确定的确没有使用价值,并且其他的相关部门也没有办法协调使用,要由专业管理部门来进行技术鉴定,然后还要经过一套比较完整的申请和审批手续,最后还要报请有一定级别的管理部门,要经过其同意,然后才可以将该资产的使用价值结束。
3.4、对职责要明确,奖惩制度要完善
在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制度一定要健全,对于责任范围要十分明确,将管理的责任进行细化,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在实际的管理中,对于发生的固定资产被损毁或者是丢失的情况,一定要将实际的情况调查清楚,对有关的负责人要进行严肃的处理。
3.5、将信息化的管理完善
在企业的内部,对于财务的管理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用电子版固有资产的资料卡片将原有的纸质卡片替换掉,这样一来,每一项固定资产都可以有一个电子版的身份证。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数据,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够共享,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有关其采购以及报废等有关的增减变化信息能够从电脑上直接的反映出来。每一个级别的管理人员要对每一项固定资产进行及时准确的核对,要保证账面和账面相符,账面和实物相符,要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证其不会流失。
4、结语
企业的固有资产在企业的内部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对企业内部的固有资产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作为管理者,要对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使固定资产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丽.对加强和改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01)
一、电力三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招聘和甄?x的体系不完善
电力三产企业存在员工选拔标准不明确,招聘渠道比较单一的问题。电力三产企业起初以学历作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指标,招聘渠道主要是通过校招来吸纳大学应届生,而在工作过程当中发现高学历的人才可能并不适合本公司的专业化生产工作,人员和职能不匹配,无法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后来改以工作经验为员工招聘的重要指标,招聘渠道主要是通过内推的方式举荐人才,但有丰富经验的员工年龄普遍偏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无法适应企业新的发展需求。
(二)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应用,同时还需要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熟练运用沟通技巧,处理相关问题。而在电力三产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大多由办公室文员承担,并非由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从事管理工作。这些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包括招聘、绩效考核和发放薪酬等内容,工作相对简单,对员工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所以电力三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比较初级的人事管理阶段,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会对公司的整体发展产生阻碍。[1]
(三)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设计
绩效考核工作的目的是既能够使工作积极性高的员工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也可以激发积极性较低的员工为公司做出自己的贡献。电力三产企业的绩效考核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绩效考核的指标主观化倾向严重,不能被量化,无法确切衡量工作人员的绩效贡献,使得付出较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下降,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无法发挥。而且电力三产企业的绩效考核中缺乏绩效沟通,员工不知道应该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缺乏激励性的薪酬制度设计
薪酬是激励的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建立合理规范的薪酬管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电力三产企业的薪酬制度设计中薪酬结构的设计不合理,同一级别的员工无论其对组织的贡献多少,发放的工资和奖金大体相同。这种薪酬结构的设计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没有激励作用。而且薪酬制度与绩效考核不挂钩,员工的工资收入和个人的业绩表现没有相关关系,付出较多的员工感觉不公平,导致以后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存在“搭便车”现象,不利于整个公司的发展。[2]
二、电力三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完善招聘和甄选体系
电力三产企业应该明确员工选拔的标准,对于不同类型的员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甄选,也可以综合采用多元化的标准进行考核选拔,保证招聘到的人才可以符合电力三产企业的发展需要,人员的能力和职能相匹配,发挥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同时要完善SL企业的招聘流程,有清晰的招聘计划。完善的人员的招聘流程和清晰的招聘计划可以选拔出更符合本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减少时间成本的浪费,使招聘过程更有针对性,拓展招聘渠道,用科学的招聘方法提高招聘过程的效率。[3]
(二)选聘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进行管理
面对当今时展的需要,电力三产企业应该制定更长远的发展战略,选聘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组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员工的物质以及情感需求,把员工看作公司的主体。同时要强化公司内部制度设计,对员工进行科学管理和制度约束,减少优秀员工的流失,推行组织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电力三产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客观的绩效考核指标,绩效指标可以被量化来准确衡量工作人员的绩效贡献,使得付出较多的工作人员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同时电力三产企业需要加强绩效沟通,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和指导,使员工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电力三产企业可以综合应用各种考核方法,对于不同层次不同职位的员工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使考核更能够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效果。
(四)制定激励性的薪酬体系设计
电力三产企业的薪酬制度设计中要优化薪酬结构的设计,对于同一级别的员工需要考虑其对组织的贡献和工作的实际绩效来发放薪酬,薪酬制度与绩效考核挂钩,通过薪酬结构的优化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员工为组织做出贡献,减少“搭便车”现象。同时员工的工资要实行体系化管理,对于技术岗位、行政岗位等不同体系内的员工实行不同的薪酬设计,使不同岗位的员工都能感受到薪酬的激励作用。
三、结语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 集中管理;预算管理
一、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及特点
1.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1)自有资金。自有资金包括股东投入的注册资本、留存利润等,一般用于支付地价、前期税费和政府收费等前期费用等。(2)借入资金。借入资金主要是向金融机构的贷款、发行债券和信托的借款等。根据目前的规定,在项目自有资金投入到达到项目整体投资的35%,并且四证齐全后,可申请项目贷款,银行贷款额度一般占项目总投资的40-60%。(3)销售回款。销售回款即向购房业主收取的房款。根据目前的预售制度,在项目取得预售证后可对外销售,销售资金回笼不仅可以弥补项目的持续开发成本投入,并且可以逐渐偿还项目贷款并实现利润。
2.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1)资金管理的复杂性。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投入产出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开发经营涉及面广,同时因其下属公司地域分散,资金管理链条较长。故其往往受国家宏观政策因素影响,同时又受到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资金运筹较其他行业表现的更为复杂。(2)资金运筹的互补性。房地产的开发和投资都具有阶段性,随着分阶段的逐步投入,期间资金也在逐步的回收,特别是期房交易的存在,使得资金运筹方面存在投资和回收的互补性。回收的资金可以继续投入商品房的再开发,而不断开发,又可以使自有资金不断回收,实现资金使用最大化。
二、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负债问题。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开发一个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很少有房地产企业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进行发展。由于政府对房地产企业IPO和股权再融资的限制较高,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是通过银行借款进行负债融资,从而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所以房地产行业又是一个高负债的行业。据统计,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的平均负债率为75%,即便如保利地产、万科这样的房地产龙头企业,2012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也达到80.74%和79.4%,更有房地产企业甚至高达90%的资产负债率。由此可见,房地产企业华丽的报表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偿债风险,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一旦未来房地产市场销售价格、开发建设成本或者市场吸纳能力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影响后续开发的资金链,甚至导致破产。
2.融资形式单一问题。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其融资渠道却是比较单一,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在政策持续性越来越长,贷款政策的收缩越来越紧的情况下,各家银行都在调整房地产行业信贷政策,提高房地产贷款客户准入标准和项目条件,对项目公司的自有资金、四证等的要求越发严格,对房地产贷款项目的监测和防控,贷款封闭管理越发的有力。限制了资金的使用率,同时也提高了资金的实际使用成本。所以面对政府所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住房、信贷等的宏观调控政策时,在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下,面对银行信贷的紧缩的形势下,大批自有资金不足的开发商将面临资金链崩断的问题。
3.资金回款问题。目前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资金回笼来源于楼盘销售回款,但房地产的销售很大一部分是靠“天”吃饭,当形式好、宣传力度大、促销手段多时资金大量回笼;但是一旦政府出现“限价”、“限购”和“限贷”等调控手段时,有些地区政府还同时实施预售资金监管制度,从而致使房地产企业资金流通全面受阻。房地产开发商出现资金回笼减慢,回款不稳定等情况,给房地产企业造成的资金压力比较大,有些企业甚至不得不靠降价加快资金回笼。
三、完善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的措施建议
1.拓展融资渠道。在当前调控政策加紧信贷紧缩的形势下,尽快建立健全多渠道的房地产融资体系,对房地产企业发展可谓举足轻重,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绝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资本实力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多渠道融资成为房地产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可以通过实施信托计划、股权融资、房地产投资基金融资、典当、销售融资、采购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融资渠道,还可以通过开展项目合作、参建或商品定制等方式,吸引资金。供应商、施工单位垫资,延迟企业资金流出,也是另一种融资渠道。通过上述方法以获取更多的资金和更好的发展机会,通过加大融资创新力度,融资渠道多元化,在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同时,降低因信贷紧缩而带来的资金链管理的风险,从而使企业能长期稳定发展。
2.优化资本结构,调整长短债比例。要把债务风险控制在企业集团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通过合理安排产权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来寻求最佳的资本结构,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并注意短期、中长期资金的均衡安排,特别注意短期负债的比例,避免还债期过于集中,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做好资产周转期限结构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匹配。避免短贷长投,根据不同产品的开发节点和预售时间,安排不同的资金来源衔接。
3.资金集中管理。房地产企业一般采用项目法人制,通常设立多个项目公司,从而形成集团公司模式,为了公司能利用集团公司的协同效用,提高公司日常资金运作效率,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应侧重于集权式的管理模式。通过资金集中管理能够加强资金统筹管理力度,及时了解集团资金的流向、安全和效益,防止资金在运作中可能出现的违章和舞弊行为;也能够实现集团整体资源的有效配置,消除银行多头开户、多头贷款,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占用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解决项目公司资金余裕和短缺问题。资金集中管理的政策,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内部融资的渠道,降低资金的闲置形成统一的资金池,以便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资金集中管理还包括对于贷款及担保等或有负债的统一管理,由于集中管理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实力,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商资金筹措条件时可以处于有利地位,如可以争取获得较为优惠的借款利率和期限。
4.灵活销售,加快收款。在销售定价、折扣政策制订、现场宣传等销售各个环节充分考虑房款快速回笼需求。例如在付款方式设定时尽可能减少多期付款方式;在折扣方面设置一定比例的按时签约折扣;折扣向一次性付款倾斜等,促进房款的快速回笼。
5.完善预算管理。资金预算是资金管理的基础,是实现资金良性循环的首要环节。有效的资金预算制度能为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有效使用资金。各项目公司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资金平衡预算计划。在房地产项目进行可研论证阶段,编制项目整体资金平衡计划,反映整个项目开发经营各期的资金盈余或短缺情况,落实好资金来源。在项目的实施阶段,根据项目的实际开发流程,依据地价支付要求、施工进度、融资时点、销售安排等,对年度资金平衡计划分解到每个月做出详细安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使企业资金与销售款的回笼、开发进度精准匹配和衔接,并进行滚动夯实。在月度预算的下每周定期编织每周资金收支计划。通过资金平衡预算可以合理安排资金计划,将所有的业务活动都纳入到财务监控之中,实现业务活动的计划控制。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财务风险。在滚动编织资金平衡预算的同时,进行资金预算的分析将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与预期情况进行比较,找出资金计划偏差的原因,适当修正,以确保经营目标和预算目标的实现。
总之,面对房地产市场、政策的不断变化,房地产企业从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资金集中管理,完善预算管理等方面入手,在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中找出最佳经济效益,建立有序和高效的资金管理体系,发挥集团整体资金优势,提高整体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聂 蛟: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控模式研究[J].财资中国,2010,(04).
[2]郑 敏: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外资,2012,(07).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现阶段的许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还不完善,尤其是制度上的欠缺。首先是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许多事业单位还只是存在与“重钱轻物”的管理方式,在这种传统观念的指导下,事业单位还只是将资金作为财务部门管理的重要位置,却忽视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这也就严重忽视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其次,真正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机制还不完善,在管理上还有许多漏洞,在整个固定资产管理的体系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购置、验收、清查和报废的体系,在采购过程中对于固定资产的采购计划还没有明确的制定,同时也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来做保障;而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中,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进行清查和保管,这就导致了固定资产有账无物或是有物无账的情况,在财务管理中,账目中固定资产的记录管理十分混乱。
2.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对于固定资产来说,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会计分录,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也是十分重要,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中还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导致流失十分严重。一是目前许多的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没有进行计提折旧,而是按照原始价值进行计算,这就导致固定资产的价值的时间的损耗中不能真实的反映,固定资产在购置后只是把全部的支出列为当期的指出,反映的只是原始的价值,这样在财务核算时就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情况。二是在固定资产的维修中,处置随意和不规范导致固定资产的价值流失严重,在一些事业单位中,为了改善单位的工作环境就投入较多资金,花费较大的成本来进行固定资产的维修,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固定资产,原有的资产主体得到增加,但是这些事业单位却并没有把维修费用作为费用,却并没有将其作为固定资产的增加。
3.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脱节。在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中不比制造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没有严格的与财务管理相挂钩,造成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脱节,使得单位损失严重。这些脱节存在在许多方面,为事业单位带来了许多的潜在亏损。一是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十分重视,但是却忽视了固定资产的保费处理,一些固定资产在账面上反映是存在的,但在实际中改固定资产已经报废了,这就使得企业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存在亏损的风险;二是有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已经到了报废的年限,却没有真正的办理报废的手续,使得报废的固定资产时间拖的很久,不断增加的金额导致了财务的亏损;三是上下级之间固定资产管理的脱节,一些事业单位上级调入、捐赠或是报废固定资产时,没有通过财务部门,这样就造成了账实不符,固定资产在转移中的流失和损失严重。
二、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要做好固定资产的财务与实物管理,防止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脱节。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要做好处理,上级购置固定资产时要严格按照程序经过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的账目处理;完善固定资产的维修保费制度,做到有人负责,有人上报,对于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要严格通过制度指定到人做好固定资产的财务账目处理;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办理报废手续,将报废的固定资产从账目中修改,做到账实相符,达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及时性。其次,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一些相关的具体制度实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实行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制,实现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做到固定资产的有效和科学的管理,做到固定资产从购置、使用、报废各个流程都有人负责,并且按照制度严格执行实施。
2.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对于资产的核算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改善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也是势在必行,要不断改革传统核算方法的弊端,完善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在核算制度上的完善,要改变以往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方式,相反要每年或是每季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账实不符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以减少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损失。二是事业单位要有成本和效率的意识,对于固定资产的出售,要实行竞价或是招标出售,这样以实现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最大化,同时也可以避免固定资产的价值损失。三是要想做好固定资产的有效核算,做到固定资产真实的反映,实现账实相符,就要不断的提高会计部门和财务部门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降低人员在固定资产中的风险。
3.加大固定资产核查的监督力度。事业单位提供的低公共服务的产品,这就更加严格的要求做好固定资产的核查监督力度。因此,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业务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长期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管制度,实现固定资产的规范化、一体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审查工作,在购置、增减、租赁上都要实行有效的监督,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保值和增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这许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要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完善、加强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以保障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保值和增值。
参考文献:
[1]柳林,柳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03).
[2]胡雅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8(02).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有效的整合是十分重要的,而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有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我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业开始逐渐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且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我国有些企业存在固定资产管理不提折旧或者少提折旧的现象,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严重的账实不符问题,难以真实客观地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处置方式,导致废弃的固定资产长期闲置,使企业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缺乏较强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防范意识
有的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时,没有制定科学的风险应对机制就盲目进行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失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所需占用的资金数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限较长,一旦出现失误,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存在较为严重的固定资产浪费现象
有些企业,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比较广泛,所投资的固定资产项目也比较多,往往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规范的机制。具体说来,主要包括重复购置、固定资产底册记录不明晰、提前报废等问题。在有些大型企业中,由于企业部门或者分公司比较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级次也比较多,更易产生固定资产账目不明问题的产生。
(四)缺乏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监督
有的企业认为那些已经达到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已经不具备什么使用价值了,因此就放松了对报废固定资产的管理,认为开展报废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不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反而还会占用一定的人力、财力,不利于企业成本的控制。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对于那些价值比较大的固定资产来说,在其达到报废标准之后所能够实现的残值收入也是比较可观的。因此,对此类固定资产的处理,企业还是应当予以充分重视的。
二、加强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部分关于我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不断完善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要想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首先应当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责任主体以及所承担的职责予以明确,这是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加强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确保实现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从源头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比如,企业应当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盘查制度,严格遵守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将固定资产的记录、核查等相关工作交由不同的部门或者员工来完成,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充分发挥。认真开展定期的固定资产盘查工作,对于盘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上报并查明原因,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断增强管理意识。
(二)逐步构建固定资产集中采购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一般而言,固定资产的购置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投资回收期限也比较长,给企业的生产运营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比较深远的。因此,企业应当逐步构建出一整套科学完备的固定资产集中采购机制。通过集中采购,不仅能够使企业获得一定的规模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还能够提升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对此,企业可设立专门的采购中心,对各个部分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对于其需要的固定资产进行认真预算,在统筹企业资金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编制合理的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强化企业财会人员的队伍建设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而言,我们首先要按照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企业的固定资产账簿。我们应该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对企业的财务记录、监督、内审等进行规划,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其次,关于折旧费,也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计提,不得根据主管意愿随意提取,对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也应报相关部门备案处理,以便查询及核实。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不断提升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四)对于不使用的、闲置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处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对于企业来说,要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固定资产,对于企业闲置的、没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要按照企业的营运状况把固定资产分为正常运转、不经常运转、报废处理等类别,并针对每一类资产,按照企业制定的相应政策进行及时处理,实现资金的快速转化,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我们还应该从技术水平、经济合理性、资产使用的效率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若是发现固定资产技术陈旧、效率低下,应当及时处理。
日常管理中,各项目部管理者首先对于项目部所有固定资产的变动在固定资产表中要及时做好登记以及跟踪。其次项目部之间的调动,要办理好移交手续。另外对于固定资产的维修必须填写维修单,管理员在维修单上填写维修时间、固定资产编号、固定资产的规格型号、原先的维修记录以及本次申请检修的内容,财务部根据维修单的记录以及维修部门检修后的反馈意见,给予报销维修发票,双方同时要做好固定资产的维修记录登记。每月根据项目部资产的变动,管理者需要编制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对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进行信息的更新,并把上交的表格留档备查。更新后的资产表财务部再次下发给管理员进行核对纠误,从而保证资产的账实相符。每年年末财务部与项目部管理员一起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盘点后编制“固定资产盘点明细表”,根据固定资产盘点的实有数和固定资产帐面数核对,做到帐务、实物和固定资产明细表相核对一致。同时,对于那些闲置、陈旧的固定资产在盘点后及时处理,由项目部提交申请,然后由专门的检测部门检测后,方可进行转售处置,出售后回收的资金上交财务部,依据税务规定入账处理。
三、结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当前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的配置,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春英.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现状及管理手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2]李春娥,邹云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J].山东煤炭科技,2008;01
关键词:资金管理 问题 对策
一、房地产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意义
资金管理是房地产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关键部分。因此,房地产企业加强资金管理有助于实现预期收益,完成既定的发展目标。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销售环节是资金运动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进行资金管理有助于房地产企业实现对大部分经营活动的管理。所以,房地产企业有必要经常性的分析全部资金和处于各周转环节的流动资金,从而及时地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财务收支平衡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
二、房地产企业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由于一些房地产企业的领导缺乏资金预算管理的意识,从而疏于对企业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进而不能够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竣工环节等阶段进行资金的管理活动,所以常常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发生成本超支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不重视资金管理
房地产企业一般采用项目承包责任制度,由项目承包人承担承包责任人,由于企业的管理人员不重视资金管理活动,从而使得这些项目承包责任人只关注工程的质量,缺乏对资金的控制,承包人不能如实的反应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而不能够控制成本,由于不重视对资金管理,导致房地产企业仅考核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等指标,不考核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指标,从而使得房地产企业很容易出现项目资金被挪用的现象,加大了房地产企业在建项目的风险。
(三)融资形式单一
众所周知,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进程缓慢,导致房地产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来筹集资金的方式变得非常艰难。同时,我国证监会也对企业IPO 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特别是近两年,监管部门控制房地产企业上市,这就造成了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中小房地产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来筹集资金变得异常困难。因此房地产企业需要资金时,只能通过银行的长短期借款来取得所需要的资金,使房地产企业面临较高的融资风险和较大的偿债压力。
三、完善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房地产企业成员的资金管理意识
房地产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充分意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将资金管理活动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从支出上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同时要强化房地产企业所有成员参与的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资金管理活动不仅是领导层的责任,也是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做到合理降低甚至规避房地产企业在使用资金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此外,房地产企业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在线监督资金的使用状况。通过在线监控各项目资金的流动情况,房地产企业可以及时发现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此来降低甚至或规避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存在的风险,使各项目在资金的投向和使用上更加贴近于企业的整体利益。
(二)完善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房地产企业要建立资金预算管理小组,明确各小组的权利和义务,按照相关的制度来制定项目的资金预算计划,使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资金预算计划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后,给予他们相关的权限,有助于各项目负责人执行预算。在预算的执行进程当中,资金预算管理小组要及时、全面的加强对项目各个阶段进行追踪与检查,通过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来分析制定的预算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有关的改进措施与建议,并定期向预算管理部门上报预算的执行情况,有助于预算管理部门了解整个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的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修改预算,使得预算更接近实际情况,以保证房地产企业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
(三)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资金的监督
房地产企业应当加强对资金的监督,通过定期检查,或者不定期地抽查资金的使用情况,有助于房地产企业全面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例如,通过定期查阅财务报表可以全面了解资金的动态;通过不定期抽查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监督预算的认真落实;通过专项检查预算的执行状况,可以查找出资金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更深层次的问题;通过追踪管理应收款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往来款项的情况,可以使项目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的绩效和应收款项的回笼效率和效果挂钩,制定相应的奖罚考核方法,以此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四)拓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
由于单一的融资方式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所以,房地产企业除了向银行借款以外,还应当有其他的筹资方式以获取所需要的长短期资金。因此,房地产企业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非常重要。房地产企业通过自身壮大后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筹集所需要的资金,来达到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的目的。对那些大型的房地产企业来讲,可以通过建立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方式,来拓宽其融资的渠道,这也是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融资模式的一种趋势。对一般的房地产企业来讲可以通过强强联手的方式,共同开发或联合集资,以此来达到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的目的。
(五)优化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预算、结算管理模式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导致了房地产企业不仅投资数额巨大、开发周期比较长、开发成本也比较高,而且施工项目的地理分布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也比较分散,这就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各个项目组往往设立单独的银行账户,致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分散,从而使上级单位在准确掌握和全面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有必要优化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预算、结算管理模式,从而达到提高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的收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喻宏.浅谈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201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