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古代建筑的认识

古代建筑的认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5:32: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古代建筑的认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古代建筑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马未都;古代门窗;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7-0058-02

《中国古代门窗》是著名收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的代表著作之一。马未都是第一位为门窗专门著书立说的人,他将古代门窗与建筑的关系、古代门窗演变过程、工艺特点、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中国古代门窗》曾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先后在2002年8月和2006年9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学术研究专著,文字精确洗练,图集丰富精美,对仿古建筑工作者和门窗收藏、研究者等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古代门窗的研究及收藏价值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变迁,在建筑门窗市场上,铝合金门窗、钢制门窗、塑钢门窗等系列新型建材产品都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对门窗的概念仍是传统的木质结构。从古代门窗的艺术成就和悠久历史中,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千百年来古人对门窗装修的重视和对天然材质的追求。虽然当今木质门窗在造价、功能性和实用性等方面没有新型材料具有优势,但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同步发展,木质门窗将逐渐被注入新的内涵,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代表了一种审美标准和文化品味。马未都对中国古代门窗的研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启示。

现实生活中,古代门窗似乎是一个十分遥远的概念。当代人对古代门窗的重视和收藏明显晚于其他文物,古代门窗收藏的市场价格约在2000年后才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提高。如今,关注古代门窗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例如,品相较好的花窗,即门窗的“格心”可以用作玻璃茶几桌面下的装饰,艺术价值较高的门窗也可直接附壁陈设。精美古朴的古代门窗会被现代人用在各种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其实,门窗奇技巧思的工艺、深远的文化涵义和独具创新的美学价值与著名的明代家具并无高下之分,且古代木匠在门窗和家具的制作中也分别做为两种行当。虽然古代家具多有大量的纹饰、图案,镶嵌、雕刻等工艺,能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题材,但较之门窗,还显单调。更重要的是,古代门窗与建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明清两朝,“门窗已经成为建筑装修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安全功能和美化建筑的职责”。所以,古代的门窗已经与建筑本身融为一体,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特殊地位。中国古代门窗“是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的物化形式,映射的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营构观念、价值观念、风俗观念、伦理道德和审美趣味的熠熠光辉”。

二、古代门窗研究和收藏滞后的原因分析

古代门窗在当代收藏市场出现滞后的现象,与历代文人对门窗的研究及收藏态度有直接的关系。该书的序言中提到:“历园林的书,汗牛充栋,而论及门窗,常常一笔带过。宋人著《营造法式》始有关于门窗、栏杆和室内隔扇、罩、屏等制度、功限的专论,然而一千年过去,唯有一部关于门窗的专著问世。”在《中国古代门窗》问世之前,关于门窗的学术文献极少,而之后,关于门窗研究的著作也并不多见。2006年6月由张道一、唐家路主编的系列丛书之一《中国古代建筑・木雕》中也有门窗雕刻的专论,虽然突出了门窗的雕刻艺术,是传统工艺研究的上品,但缺少对门窗研究的系统性。除此之外,也有少数关于门窗的雕刻研究和图集,例如徐华铛的《中国传统门窗木雕》(中国林业出版社)、张振光的《中国古代门窗建筑图片库-建筑门窗艺术》(建筑工业出版社)等,与之相比缺少相对系统的学术支撑,且多从现有的宫廷、园林、府邸、会馆等门窗采集图片,强调门窗文化内涵的阶层性,缺少民间风俗的质朴性,令普通人从文化情感和现实收藏的角度里敬而远之。《中国古代门窗》虽已出版近十年,但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依然可贵,在目前图书市场的销售量与同类书籍相比,名列前茅。可以想象,关于古代门窗的研究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该书的导言中作者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建筑乃匠人之作,为文人所不齿,这与西方人对建筑的态度大相径庭”“导致建筑艺术这一概念的出现都在十八世纪西方美学传人中国之后。”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古代人乃至当代人忽略了对门窗的研究和收藏呢?笔者认为主要为以下原因。

首先,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门窗与人类的生活起居息息相关。人们由门出入不同的建筑物,在办公室、客厅、卧室中随时能够透过门窗观察周围的环境,门窗的本质在于链接室内与室外的某些关系,人类借用门窗采光、通风,通过门窗欣赏自然景观。所以门窗与人类的关系由于过于熟悉而不密切,过于平常而不受关注,人类在无形无意中忽视了门窗除实用之外的其他价值。其次,古代门窗虽说实用与装饰功能并举。但门窗的利用率较高,易脏、易损、易风化,在使用寿命方面远不如家具。由于门窗与建筑本身一体的特点,使门窗拆卸换位也多受限制。例如古代的拔步床等贵重家具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不仅可以世代共享,也可以充当财富随时利用,但门窗不具备这种优越性。第三,门窗与橱柜、床、桌椅板凳等相比较,在人类的生活习惯中缺少与人类的亲近性,更不能同笔筒、玉器之类可以为人随时把玩。综上所述,古代门窗自古至今在研究及收藏领域中相对滞后也就不足为奇。

三、《中国古代门窗》的论述特色

与西方传统的艺术创造形式相比,几乎从史前开始,中国的建筑工程和雕塑艺术就多以“土”、“木”为基础原料。从万里长城到民居住宅;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到普通的陶瓷器皿;从明代家具到各种竹木牙制的工艺品,包括门窗,其壮丽恢宏的艺术特色享誉世界,细致入微的文化品味也一直影响着世界的审美文化。而中国的石刻艺术除碑文之外,常有与自然同在并融为一体的特定形式,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中西方的雕塑美学。是体现为一种直观自然主义和理性写实主义的对比,在建筑门窗中也同样蕴含了思维方式的差异和哲学品质的迥然。

(一)“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在“引言”中,作者首先提出了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任何建筑体系的本质区别:“以汉族文化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是唯一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较之其他以砖石为主的建筑体系,木结构建筑无疑有着许多优点”。接着分别讲述了木材取材运输方便、建造加工容易、抗风抗震、空间分割随意、高跨度大、装饰手法丰富等特点。除了木材本身的自然优势以外,作者在“终语”里比较东、西方建筑的差异中也提出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布局上的特点和独有的人文精神。

古代门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折射出文明的发展历程。古人并非不曾认识到石材的用途和垒砌技术,而木材的优势即 为自身的缺陷,木材易变形、缺刚硬,木质结构在防火、防蛀方面是明显不如石制结构的。但传统建筑从一开始就对“土”、“木”情有独钟。“五行”之中有土生木,土木相生不分之说;《阴符经》中有“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丰子恺的名句“一间茅屋负青山,老松半间我半间。”都能够体现古人注重与自然界的沟通、融合,对天地自然充满虔诚的敬畏之情。同时,木的温和、柔韧、色泽、纹路,体现了有机生命的某种亲和力,而这种心理逐步形成了以“木”为材、以“构架”为模式的建筑结构,也使建筑装饰特殊的工艺之美成为可能。古代建筑的形式结构在民族的文化思维和文化情感上,一直保留着源于远古的文化经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和“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导致古人对“木”的倾向、认识、应用的特定心理,使传统建筑在理性与感性、材料与结构、技术与审美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二)古代门窗的结构名称和工艺特点

《中国古代门窗》收录的图集共计161组,663片,折屏、围栏、屋顶另类建筑部件共计5组,35片。“所收门窗均为明清建筑遗物,大部分为江南所制,小部分为黄河流域产品”。青年时代的马未都酷爱摄影,他十数年里奔走于穷乡僻间,将其门窗原型一一收集,并加以修复、拍照,并在观复博物馆专设“门窗馆”。明清的门窗代表了中国古代门窗的最高水平,而江南地区门窗的艺术成就代表了明清时期民居装修的最高标准。明清时期的江南,一直处于中国商业文化的中心。中国四大名楼中的滕王阁、岳阳楼和黄鹤楼均出自江南,著名的“徽商”,脍炙人口的江南四大才子、扬州八怪、吴门画派等等便是证明。这种代表古代民间门窗的图集整理在今天看来弥足珍贵,也是《中国古代门窗》区别于其他同类书籍的重点所在。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面对琳琅满目、千变万化、充满古人智慧的各类门窗,无不为这鬼斧神工的工艺技巧叹为观止。仅普通民居木窗“格心”,其精密的几何工艺,繁复多变的结构形式就足令人目不暇接,使人顿时对古代门窗的制作工艺增添了几分扑朔迷离的神秘感,非亲自进行拆解,难以真正明白其中的奥秘。马未都在该书“门窗的演变过程”中分别介绍了明清最具代表性的门窗部件的名称,如“格心”、“绦环板”、“裙板”、“抹头”、“隔扇”等,并对其名称来源和作用做了较为准确的解析。作者在2006年版的《中国古代门窗》中又特为此加了图示,使普通读者对门窗部件的认识更加清晰;在“门窗的工艺特点”中对“格心”的设计和主要装饰手法也进行了介绍,如“攒斗”、“攒插”、“攒接”、“雕镂”、“浮雕”、“透雕”、“嵌雕”“贴雕”等等,对门窗“格心”的设计构成、制作难度、实用特点、艺术价值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在“门窗的文化内涵”中,对门窗的装饰及图案做了细致的分类,如“几何图案”、“树木花卉”、“翊毛走兽”、“山水风景”、“人物神仙”、“故事戏曲”等等,对其文化渊源、题材特色进行了探究并列举了大量的案例。

(三)古代门窗的“格心”和雕刻之美

“格心”制作往往精美绝伦,清代宫殿建筑门窗格心花纹装饰之一的“三交六槐菱花”在民间也多有体现,其形式丰富,为古建筑外檐装修中的高等级形式。除“格心”以外,门窗雕刻的精绝之处亦无需总结,上等的民居门窗其精湛的雕刻工艺,需配放大镜方可观赏至尽。以上图示的几种“格心”形式只是江南民居中最为普通和常见的,仅此而已,便可见古人的工艺水准。其实,古代门窗的雕刻纹样和“格心”的制作形式,采取了“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等多种纹样形式,其形式和复杂程度各异。“格心”的制作明显参考或者延续古代青铜器、丝绸织绣、壁纸、瓷砖、地毯中的四方连续纹样,这些形式在图案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按照统一的大小尺寸进行适当的排列,使其上下左右均能够连续延伸,最终得到统一但并不单调的艺术效果。例如(图3)几何图案式的格心,就是典型的万字形纹样的利用。

四、小结

《中国古代门窗》文字部分虽为学术研究的形式,但细读起来,并不枯燥,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对门窗的艺术价值展现全面。例如,明清一类“落地明造”的隔扇窗与当代楼居建筑的落地窗在功能和审美方面大同小异,已具有六、七百年历史的卧棂窗和代表透雕工艺最高境界的清朝“大挖”与普及世界的百叶窗相比分别具有相同的形式和功能。同时,该书图集精美,感染力强,在品读的过程中不由让读者流连于厅堂长廊,感怀于时光变迁,从而走进门窗的艺术殿堂。古代门窗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马未都.中国古代门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第2篇

本节课的内容是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龙的传人》主题二《独领的中华文明》中的第3课时。课始,教师出示赵州桥图片并设疑:知道这座桥的名字吗?由于学生已经在语文课中学习过赵州桥的相关知识,因而问题很快就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接着,教师进一步说明:“我国保留至今仍闻名世界的古代建筑,除了赵州桥之外,还有宫殿建筑、寺庙建筑、陵墓建筑和园林艺术等等,同学们想了解它们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巧夺天工的建筑》吧。”就这样,教师巧妙地将学生引入了本课的学习活动中。

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相关内容,并采取“读一读”(阅读课本和自己课前收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找一找”(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建筑的巧夺天工),“想一想”(了解到相关知识,自己有什么感想),“说一说”(把自己找到的相关知识以及感想在全班进行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读、找、思,使学生充分走近了古代建筑,增加了感性认识。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指出这些伟大的建筑处处彰显着古代工匠的勤劳与智慧,向世界展示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力量。

在第三个环节,教师向学生发出倡议:“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国古代建筑,学校校园电视台专门开设了‘古迹探索’栏目,要聘请大家做主持人,大家愿意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借助“节目策划案”表格,开始进行节目策划、资料收集、主持形式编排等准备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大力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收集资料来准备节目策划,同时还设计了《巧夺天工的建筑》学习课件,以帮助所有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完成学习后,以模拟“古迹探索”栏目直播现场为平台,各小组模拟主持,向大家介绍古代建筑,而后师生共同评价并小结。

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向学生指出:“古代建筑的确巧夺天工,但具有开创精神的现代建筑设计师,在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高超技艺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大胆的想象、科学的设计,继续谱写着建筑史上的优美华章。”教师还向学生简要介绍了“东方明珠电视塔”“鸟巢”“水立方”“青岛海湾大桥”“白天鹅宾馆”“苏州博物馆”“澳门科学馆”“香港中银大厦”等现代著名建筑。最后,师生共同回顾交流,升华情感。

通过聆听观摩,笔者觉得,这节课有以下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的综合性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授课教师首先从众所周知的古代著名建筑赵州桥入手,又通过长城、故宫等建筑的介绍,最后拓展到现代建筑的创新性等,以建筑为依托,跨越时空,使学生认识到了中国古代与现代建筑的精美与宏伟。教师还不失时机地进行道德与情感教育,真正体现了课程性质的要求。

二、巧妙设计,体现实践性的课程要求

本节课中,教师以模拟学校校园电视台直播现场为平台,设计了“古迹探索”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的意识。在设计节目的过程中,各小组各显其能,体现出不同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这虽然只是短短数语的模拟,但在学生的心里绝不亚于一次真正的亲身参与,而这个活动也必将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迹。该课堂设计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有效整合与利用了课程资源

第3篇

【关键词】文化;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建筑是地方文化的关键展现方式的一种。东方建筑主要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同样也是关键性的古代近代的建筑。地方文化是特殊的社会文化空间内前人相互遵守的行为规范。因地方文化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通常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通常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恰恰展现了地区文化的不同特征。文化石一种社会传统,有的将会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

地方文化的不同,一定会造成不同地方文化下人们的思想理念也会有很大程度的不同,这是人们认识理解的不相同所造成的,理念上潜在不同认识的时候就会造成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譬如说,建筑设计。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地方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地方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地方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地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地方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结束语

地方文化对于建筑设计会在无形之中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力。地方文化理念将带动建筑物展现出当下时代的体现,文化与建筑设计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第4篇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一是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法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二是通过课文图版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录象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常规)

复习:

提问:建筑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

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多种建筑体系,但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 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其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 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许多是同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原则相一致的。

(2)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3) 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

2.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建筑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

宫殿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宫殿,因为,几千年来,历代帝王们都不惜以大量人力、物力,在都城建造规模宏大、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宫殿,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享受,并在精神上给人们造成一种无比威严的感觉,以巩固他们的政权。

中国最早的宫殿之一建于3700年前的商朝,以后,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宫殿建筑,例如汉朝在长安的三大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和建章宫。唐代建都长安后,兴建了大明宫、太极宫和兴庆宫。可惜这些宫殿皆已不存在了。留存到现在的只有明清两代的宫殿了,其中保存得最完好,而且规模最宏伟、最有代表性的宫殿是北京故宫,俗称“紫禁城”。

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平方米,房屋9999间半,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周围有十多米高的宫墙和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宫墙的四角矗立着造型精巧、风格绮丽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外貌层层叠叠,异常美观。南面正门是中轴线的起点——午门。

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

进午门,过金水桥,两侧是一间间重复出现的朝房。穿太和门走过东西宽200米,南北深190米的庭园,便是紫禁城中的主体建筑——太和殿,即民间所说的“金銮殿。这是举行最隆重的朝会大典的地方。该殿建于八米高三层重叠汉白玉石殿基之上,每层殿基都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石雕“御路”。 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檐下彩画与图案使用龙凤题材。色彩中用了大量的金色。太和殿高居众宫殿之上,仰望宏伟的殿宇,背后是广阔无垠的蓝天,更加威严无 比,造成一种威慑天下、惟我独尊的气势,使递次增强的空间序列达到了最。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比三大殿略小,整体布局很相似,又依次列于中轴线上。东西两侧是供嫔妃们居住的东六宫西六宫,即民间所说的“三宫六院”。 坤宁宫后是御花园。御花园中“弯曲的甬道,玲珑的叠石和秀丽的亭台,加上栏中花木”,所“造成舒缓、和谐,富有生活情趣的空间氛围”,突出了皇帝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出紫禁城北门——神武门,不远处矗立着50米高的景山,形成山环水抱之势,为这宏伟壮丽的紫禁城画上了重重的句号。

第5篇

中式建筑是我国建筑的主要类型,中式建筑有着自身的特色,代表着我国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但是就目前我国现代化的中式建筑来说,其在设计中并没有高度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中式建筑欠缺时展的特色,所以就需要加强设计,将中国传统的文化高效的融合到现代中式建筑中,以实现现代中式建筑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就针对现代中式建筑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同行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

现代化;中式建筑;设计

中式建筑有其自身的特色和魅力,无论是在设计形式上还是在文化内涵上,其都有着自身的格调。但是在欧式建筑风格以及现代化建筑风格的影响和冲击下,现代中式建筑出现了设计上的偏差,中式建筑原有的风味被大大缩减,使得中式建筑变得面目全非。而为了使得现代化中式建筑可以恢复其原有的魅力,就需要加强设计力度,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其中,下面本文就针对现代中式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的探究。

1中式建筑概述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建筑行业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地位逐渐提高。就现代的中式建筑来说,其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建筑行业引进各种新技术和新的施工方法,建设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建筑,但是社会的发展变迁瞬息万变,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建筑具备现代化的气息,同时也要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中式建筑在发展的进程中,对四方文化有着一定的排斥性,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的艺术园林等建筑均有着很高的成就。而发展到近代,由于战乱等多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现代建筑无法与世界建筑相接轨,在设计潮流上通常都落后于世界水平,这就使得我国的建筑文化逐渐的丧失。而在最近几年,由于建筑设计者思想上的偏差,使得中国的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出现了严重分离的情况,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大力影响和冲击作用下,我国建筑设计人员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进行设计思想的转化,从而为我国的现代中式建筑发展开辟了一个阳光大道。在中式建筑中,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其体现出了中国从古至今的精神追求变迁。在针对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将朴素的观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应用其中,开展设计的新形势,使得中式建筑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高效的体现,现阶段,大部分的中式建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如园林、家具等的设计,均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同时也发扬了中国的特色文化,使得我国的民族文化实现了长久保存。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审美的不断转变下,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法和美感追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与古代人有着较大的区别,当前人们已经习惯了现代生活方法,无法融入古代建筑的生活环境中,而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传统建筑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性,所以为现代中式建筑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力优秀的古代文化,而具有中国古代文化代表的就是古代建筑,例如宫殿、园林、民宅等等,在当前的现代建筑设计中,古代建筑不仅是其设计灵感、构造等的借鉴,对世界建筑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当前的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古代建筑设计的元素,进行现代中式建筑设计,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2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就现代中式建筑的建设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来进行研究,可以充分的说明,现阶段的建筑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也较为多元化,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建筑形式,在建筑感官上,也会对人们的视觉神经带来一定的冲击效果。我国古代的建筑在设计上,采用了多种的设计手法和形式,这些简单的设计中,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特色,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建筑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风气。而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代中式建筑开始出现,这种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参照了古代建筑设计的方法,融合了古代传统文化和色彩,有效的起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在目前的现代中式建筑中,即使得古代建筑的实际特色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也使得古代建筑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2.1借用建筑形式

现阶段,在对现代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效的融合一些古代建筑形式,并且结合现代建筑形式,使得现代建筑逐渐演化为现代中式建筑。在现代中式建筑中,设计时会充分的考虑到审美艺术以及结构艺术等。在融合一些古代建筑固有的美感和特征后,将现代建筑中所具有一些的独特风格也融合其中,使得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协调融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将现代建筑形式与古代建筑形式融合的过程中,也需要对两者拉开一定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现代建筑的创造性设计。例如,例如万科第五园,其设计为现代中式建筑,建筑的外墙设计为双层墙体,在内层按照空间的要求进行开窗、开门,外层墙体则根据景观、通风等需求进行开洞,将现代建筑设计与古代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从形式上看与古建筑的设计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处。

2.2设计技术上的扩展

在针对现代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的对古代建筑中的一些优秀的方面进行汲取,同时结合建筑场地周边的情况,做到就地取材,尽可能的避免远距离材料的运输,在施工材料上要做到有效的选择,在对现代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建筑建设现场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因素等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可以使得建筑设计更加符合当地的特色,也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的建设要求。另外,在对现代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合理的应用现代建筑所具有的设计手段,将现代中式建筑所应该具有的特色有效的表现出来,并合理的将古代建筑的优秀设计形式和方法也融入到现代中式建筑设计中,使得现代中式建筑既具有现代化的特色又具有古典韵味,在丰富建筑内涵的同时,使得建筑的设计更加符合艺术设计的要求,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2.3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在社会发生转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也在进行着转变。人类社会的变化会使得人类意识也发生相应的转变。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会不断的通过生活来获取相应的经验,并且进行生活习惯的累积,逐渐就会融合成属于本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在现代的中式建筑设计中,需要融合这种民族文化,将古代建筑中的一些优秀设计方式和文化融合到现代中式建筑中,使得现代中式建筑更加亲近自然,适应人们的生活,在针对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借鉴古代人经验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人的生活实际情况,即达到发璞归真的效果,又要切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4合理的融合周围环境

我国过去的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多注重安逸以及自然的特色,尤其是在对庭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庭院更加符合自然的特色,不断的进行庭院绿化设计,以打造出舒适的环境,而现代的中式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和人们对舒适度的需求,所以在设计中就需要充分的借鉴古代建筑设计的经验和技术,合理的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尽可能的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从而实现与自然的交融。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而建筑建设是导致环境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能够使得环境得到改善,就需要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有效的发挥出建筑设计的优势,充分的结合现代中式建筑的特色,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合到建筑设计中,从而有效的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追求。现代的中式建筑在设计上,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古代建筑设计的形式和样式,然而,现代中式建筑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风格上均与古代建筑有着明显的差别,现代建筑只是借鉴,而不是模仿,其对古代建筑的设计风格等均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和改进,从而才设计出现在所说的现代中式建筑。

3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充分的了解,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进程中,使得建筑的形式以及风格也出现了极大的转变,但是建筑中所蕴含传统风化却逐渐的消失。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式建筑越来越不具备自身的特色。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点,我国必须要大力的在建设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使得现代中式建筑具有民族代表性,这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在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加强对现代中式建筑的设计,是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

作者:盖丽华 单位:大庆市城乡规划局城市规划监察支队

参考文献

[1]韩则冰.现代中式建筑的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2]张昭.对中式建筑设计兴起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1):123-124.

[3]刘敬业.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的思考[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15-16.

[4]王澍,陈卓.“中国式住宅”的可能性——王澍和他的研究生们的对话[J].时代建筑,2012(03).

第6篇

关 键 词 :古代建筑 传统思想 民族特色

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外现。综观中国的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衍变过程中,无论是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寺庙、幽静的园林,还是丰富多彩的民宅,都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表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

中庸和谐

“中庸”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它后来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古人论天文、地理、人道都不能离“中”而立。因此,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必须以“中”为标准,即做到所谓“天人合一”。

“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这一格局成为中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等。中轴线对称的建筑观念虽然早在商周时代就开始,但最典型地代表这种中轴文化的当数明清的北京城和宫殿了。整个明清时代的北京城自南向北,沿着一条长达7.5公里长的中轴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该中轴线以最南端的永定门为起点,以地安门北面的钟鼓楼为终点,其间建筑空间序列重重叠叠、迭起又井然有序,尤以故宫三大殿的平面布局最富特色。此外,这种关于中轴线的建筑空间意识,也体现在北京一般的四合院民居住宅中。

“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在古代建筑上还体现为中国古代建筑在发展中不追求房屋过高过大。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从造型和体量上看,无论是帝王宫殿还是传统民居,总体上一直是向平面方向发展的,由间构成单体,由单体构成庭院,再由庭院构成建筑群,形成一种连续绵延于大地的感觉。“天人合一”的和谐观还可以从中国古代聚落选址上体现出来。古代的聚落建设,首先就是尊重自然和顺应环境,根据土地资源状况来合理安排居住用地。古代聚落建设,不仅尊重环境,对土地合理利用,还表现出了对土地、水源的保护思想。《荀子·天论》中记载:“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有节制地利用水资源,才能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存在和长久使用,即与自然长期的和谐共处。

重伦守礼

维护等级与秩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礼”的一项主要内容。《乐记》中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序,群物有别。”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礼制内容,说到底是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这一点在《礼记》有关建筑功能的论述中表达得很清楚,即所谓“以降上神与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别”。中国古典建筑只有充分满足这些要求,才能最终与古代中国人传统上按远近、长幼、亲疏,继而按高下、尊卑、贵贱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同步一体。因此,中国古代建筑自觉地以建筑形式区分人的等级,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

就一座建筑群体的组成而言,如北京故宫建筑群,除了院落和轴线组合外,还必须对单体建筑的等级和名分加以界定,才能形成各得其所、相辅相成的局面。从宫殿的平面布置上看也有严格的主次、内外等级,它的外朝和内寝是完全分隔的。建筑的等级甚至在并列于大台基上的三大殿上也可以反映出来:太和殿级别最高,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是皇帝大朝的准备用房,就只用单檐四角攒尖顶;保和殿是宴请重臣和举行殿试之地,地位比中和殿重要,于是用了重檐歇山顶。

在一般住宅四合院中,人伦关系反映在平面布局上。长辈住上房,哥东弟西,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等等。而房间的功能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以及各式人等在其中的活动规律。一般在一组建筑之内,正、倒、厢、耳、门、厅、廊、偏各房都各有等级,不得高于主。即使是人死之后的坟园占地面积、坟丘高度、墓碑形制、神道石刻,以至棺椁祭器,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违背这些制度,要受到刑法制裁。如果僭用皇帝特有的形制,罪名更可至大逆。此外,中国传统建筑从整体布局到细微的装饰,都存在着很有规律的数字等差关系。比如,间数以九间(清代扩大到十一间)为最大,依次降为七、五、三、一;进深以十三架为最高,以下递减至三架等这样的等差规则。这些规则又多是通过朝廷的法典(如唐代的《营缮令》宋代的《营造法式》等)固定下来,直接用这些数字的差别表示出不同等级人的建筑等级差别。

外儒内道

儒学是维护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中国儒家思想特征最明显的体现在中正、礼仪方面,因此,在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皇宫、坛庙、陵寝、寺院、宫观以及祠堂等等,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旁是陪衬的建筑物,陪衬的建筑要整齐划一,两相对称。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

古代宫殿建筑更是最高统治者通过建筑艺术来显示帝国的实力和威严的,象征王权的至尊和永恒,所以中国古代宫殿强调群体气势,群体的序列有助于渲染统治王朝的威严,群体的布局有利于体现宗法等级的贵贱尊严。

儒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但它过于束缚人性,不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因此,中国的古代建筑虽然外观是庄严雄伟,一切照伦理制度做事,但一般在建筑的后部都是诗情画意,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前宫后苑的格局。这内外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就反映了中国人外儒内道的生命观。它是与道家思想提倡修身养性、追求自由洒脱、讲究气韵生动相吻合的。此外,中国古代建筑在造型艺术上形成的飘逸、流动的感觉,让中国建筑产生了翼角起翘、屋檐曲线流动状态,即使是屋顶也呈现不同的弧面,这样使建筑的重量产生的压抑感消失了,符合了道家的“气韵生动”之说。

转贴于

恒变兼容

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定的。《易传》中所谓“可久可大”,《老子》中所追求的“天长地久”“深根固蒂,长生久视”,董仲舒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永恒观反映在建筑上,则导致“守常”意识的产生,所以我国古建筑在建筑立面形象上,从秦到清代的两千余年中,台基、柱子加斗拱、大屋顶这三段式的基本造型依然如故。在平面组合上也往往不分使用要求,都以单体和院落沿地面向外扩展。梁柱组合的木构框架也从上古一直沿用到清代末期。事实上,对于木材的一些弊端,古人早有认识,而且随着工具的改进,我国古代的石结构建筑技术也并不亚于同期的西方国家,这点在中国许多寺塔、石窟和陵墓建筑上可以得到见证。中国之所以习用木材是缘于阴阳五行的传统观念,所以到了明清时期,长期的采伐使中原地区的森林消耗殆尽,这时宁可将小料用铁箍拼合,也不屑以石代木,这体现出了对传统的严格恪守。

如果说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框架结构和标准是中国古人恒久思想的体现,那么中国古代建筑中榫卯结构的不同组合方式就是中国人善于变通思想的体现。中国人自古就有“穷则变,变则通”的思想意识,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斗拱结构的榫卯上,就是它既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此外,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构架虽然基本上只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但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在具体使用中不改变构架体系的情况下而将屋面做出曲线,并做出翘角飞檐、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这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人恒变兼容的思想观念。

尊祖敬神

中国人崇拜祖宗,对祖宗崇拜历来得到高度重视。据说在三皇五帝时便有了祭天、祭祖的习惯,到商代就出现了称作名堂的祭祀性建筑。《周礼》对此作了记载并规定了王城规划必然重视祖庙的地位,按“左祖右社”进行布置。

虽然古代社会通过宗庙的祭祖制度将人们分成了嫡子与庶子、大宗和小宗,体现了父与兄的权威,为巩固宗法等级制服务。然而,祖先崇拜又强调了同宗同祖的亲密性,给上下等级差异罩上了家庭般的和谐气氛,这又具有稳定社会、凝聚血缘团体的作用。正是这种对祖先崇拜的思想观念,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模式是许多房间组合在一起的群体,是以某一房屋为中心向前后左右伸展的多组单层建筑群体。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各单体房屋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另外,由于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根本,土地是宗族赖以发祥的根本,因此房屋必须立足于土,这也排除了建筑向上发展的可能。

总之,中国建筑在儒、道及佛家思想的影响下,既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又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布局、空间处理上体现等级的伦理观念,但在外在的庄严氛围下,却交织着浪漫的意韵,追求人工与天趣的统一、端庄与含蓄的统一、规格化和多样化的统一,更追求理与情的统一,所有这些特征使得中国古典建筑形成一种飞动轻快、精致典雅、舒适实用,富有鲜明节奏感和民族艺术特色的独特风格而著称于世。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建筑装饰卷草纹比较文化

论文摘要:本文由建筑装饰中的卷草纹谈起,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对东西方建筑装饰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建筑装饰在不同的民族、地区和时代所体现出的不同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使我们从更广泛的角度认识东西方装饰文化。

建筑装饰的形式和内容十分丰富,潜在的精神象征意义博大精深,我们从建筑装饰的形式中选取植物纹样——卷草纹作为切入点,以比较文化的角度对东西方建筑装饰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建筑装饰在不同的民族、地区和时代所体现的不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

植物纹样在世界各国的建筑装饰中大量存在,其中卷草纹是不同文化形态中最具代表性的植物装饰纹样,卷草纹的首次出现,对装饰艺术史有着极大的意义。东西方的卷草纹装饰,彼此具有内在的联系。对于卷草纹究竟属于何种植物,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理解,从形式和构成规律方面看它们非常相似,都以植物藤蔓为纽带,互相交错,以叶片为点缀,穿插少量花蕾,具有连续性。无论东方的忍冬纹还是西方的莨苕纹,都以线条的生动构成有机纹样,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植物纹样风格化和生成过程中所承载的人类情感。

一、古代中国和埃及的卷草纹饰

中国的卷草纹样出现于公元300年前后,在宫殿、庙宇等建筑装饰中较为常见。中国卷草纹最初称为忍冬草纹样,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多少带有宗教的含义。任何宗教性质的符号,只要具有艺术的潜能,都能随着时间而成为主要的或纯粹装饰性的母题。当一个母题因为与宗教意义有关而被频繁地在各种领域别是建筑上运用时,就会产生定式。忍冬纹以及与之同源的莲花纹样一起,在南北朝时期得到广泛发展,主要体现在当时的石雕、壁画等装饰中。南北朝时期的装饰艺术具有极强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汉灭亡后,三国鼎立,数年战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渴望摆脱现实进入美好的精神境界,此时佛教传入中国,各地开窟造像,敦煌莫高窟便始于此时。这种风格对卷草纹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之具有自由、随意、唯美的特点。忍冬纹的特征为三瓣叶或四瓣叶图形,以富有变化的组织形式构成有节奏的图案,其中有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不同构成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卷草纹不断变化,这种最初的宗教装饰符号,其原始的含义逐渐被淡化,到唐代演变出更加丰富的形式。唐代建筑装饰风格华丽富贵,卷草纹样与葡萄、莲花、石榴、牡丹、宝相花以及祥禽瑞兽等纹样相融合,创造出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植物装饰形象,以其流畅舒展的风格用于建筑的石雕、木雕、藻井、门饰、壁画等方面。

古埃及人最先创造了纪念性建筑,他们用极其耐久的石头建造神庙和陵墓。古埃及艺术是最先把植物的形象加以改变,使之成为装饰形式的,有两种植物与埃及文化紧密相连,即莲花和纸莎草。古埃及的卷草纹样以莲花、棕榈、纸莎草为主题构成藤蔓,花和花蕾点缀在卷曲的茎叶之间,形成优美的曲线,这种纹饰被认为是卷草装饰的基础。莲花和纸莎草生长于尼罗河岸边,莲花象征美好,纸莎草可用于书写,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们在埃及文化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常用于建筑柱头、柱身、壁画、门楣等装饰。埃及建筑装饰本质上是象征性的,是东方文化中将宗教与政治结合起来的强有力代表,它们不仅仅是纯粹的装饰,更是为了表达民族自身的观念、情感和思想。

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卷草纹饰

第8篇

关键词:建筑符号;地域性;文化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98-03

一、传统建筑符号与当代建筑

1.“建筑符号”分析。符号是一定人群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所谓“一定人群”是指对“一定对象”有相同认识的人们。在不同民族、地区、年龄段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人们对于同一种符号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一部分人网上聊天的时候用到,它并不表示数学中等价的意思,而是表示“等一会儿”。由此也可看出符号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意义。就符号本身的性质而言,它是意义的载体,是共同认知的外在表现。美国科学家、逻辑学家与哲学家皮尔斯认为“符号更是图像、标志和象征的东西。它具有能指性,一旦能指不复存在,符号将丧失其意义。”[1]建筑符号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例如建筑的构件:斗拱、穹顶、柱式等等,它们传达给人们关于建筑的相关信息;同时建筑本身的形式也具有符号意义,通过人们的认知达成对某一建筑的共同思想情感,这个建筑就可以看做是一个符号。例如宝塔在很多人人看来都是中国的建筑符号。

从建筑符号的分析来看,要使当代建筑具有文脉,我们可以用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手法将传统建筑符号进行重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建筑符号”的拼装、拆卸、重复使用。罗伯特·文丘里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说到:“我喜欢建筑杂而不要‘纯’,要折衷不要‘干净’,……要兼容不排斥,宁要丰富而不要简单……”文丘里反对现代主义建筑简单的方盒子,他强调“多元”、“折衷”。[2]笔者认为这也是对传统建筑符号运用到当代建筑中的肯定。而探究重组的方法,我们可以从文丘里和摩尔(Charles Moore)的作品中得到启发。文丘里为普林斯顿大学设计的胡应湘堂(图1)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首批成熟作品之一。“文丘里成功地让该建筑充当了周围环境中国际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的过渡或中介,而且既使用了现代建筑的要素如带形窗,又使用了传统建筑的记号如两层楼高的纵向玻璃窗和伊丽莎白风格的细部,让传统和现代风格碰撞。文丘里还特地在室外一个小广场上设置了一通简化了的中国石碑,让中西两种文明进行对话。胡应湘堂还具有另一幅面孔。在它的一个带入口的立面上,文丘里用白色和灰色装饰材料铺设了一幅脸谱似的面孔(图2)。这个卡通风格脸谱的存在使得这个位于高等学府中的建筑物具有了一种幼儿园或迪斯尼的味道。摩尔的代表作是美国新奥尔良市的“意大利喷泉广场”。这个大圆形广场错落地围绕着一系列弧形的柱廊,向人们展示了全部五种西方古典柱式。这些柱头、拱券、柱顶被漆上各种颜色,夜晚的柱廊会闪烁出诱人的灯光。摩尔甚至将自己的头像塑在额枋上,嘴里吐出细细的水柱。广场的中央不仅有不同颜色的大理石铺成同心圆的图案,而且有一组按意大利地形不同等高线设计的水池。广场的中央是‘地中海’,泉水从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分三条‘河流’注入‘第勒尼安海’和‘亚德里亚海’。海的中心则是‘西西里岛’,它隐喻着本市的意大利移民大多与这个岛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3]

从以上两个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传统符号的运用首先要讲究组织性,要选取恰当的符号以适当的方式运用到合理的位置上;其次,通过简化、概括、隐喻、替代材质等手法把传统符号融入到当代建筑中。

2.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筑在当代转化的进程中,都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那么当代建筑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寻求视觉文脉可以说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值得庆幸的是不少建筑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开始对体现地域性、文化性的建筑道路进行探索。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建筑设计在中国当代语境下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发展阶段,人们在充分享受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也盲目追随西方消费主义。譬如中国很多大城市从解放初期的供销社到七八十年代的百货大楼,再到九十年代的百货购物中心,直至发展到现在的一站式体验型购物中心,可谓变化巨大。一站式体验型购物中心是一个商业综合体,它的建筑面积大,包含内容广:一般在负一层汇集着各种美食;一到三层以品牌服饰为主的店面;四层会设置影城小剧院等文化娱乐场所。此外,购物中心内还会开设KTV、酒吧街、屋顶花园等多处设施,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这种商业综合体是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主流。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环境的协调。中国古典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对周围的环境,如气候条件、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林木植被等都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建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这一点也是不能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