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艺术审美的特征

艺术审美的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5:32: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艺术审美的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艺术审美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音乐艺术 审美特征 想象性 情感性 时间性 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104-01

从音乐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结构形态,是以声响在时间运动中的自由组合来表现人类主体的内在审美情感,素有艺术的王冠之称。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审美主体对现实、人生的深刻体验。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抒发着人们的情感,拨动着人们的心弦,陶冶着人们的性情,美化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对社会、对人生有一种新的感悟。而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在于构成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声音。正式由于这种特殊性,音乐艺术在具有了一般艺术的共性审美特征下,又具有了其自身个性的审美特征。

一、音乐艺术中的想象性审美特征

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音乐艺术并不是以单纯模仿自然界音响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对音乐有规律、有组织的排列,演奏出流畅的旋律,给予接受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呈现出一个充满自由想象的灵性世界。音乐总能唤起听众在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与这些具有情感的声音相联系,从而产生一系列生动的联系和想象,激起听众强烈的感情反应,产生共振。同时,音乐的情感内涵又存在着多义性和不确定性。音乐想象的来源应该是现实生活的体验,因此,音乐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够在人的内心深处唤起具有一定情感的意象,来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听众或欣赏者才可以运用听觉去感受这些特定的情感。例如喜怒哀乐等。当这些情感元素与欣赏者或是听众原有生活中的经历相关,重新再现音乐意象使欣赏主体与客体产生共鸣,所以这种感情便在欣赏者或是听众的心中得到进一步深化,于是主体便产生了感动。例如贝多芬在 《田园交响曲 》中用音乐演奏出的雷声、雨声、鸟鸣声让我们感受到了 “雨过天晴 ”后的一种舒展的心情,正是这种心情让我们联想到了雨过天晴后的那种清心爽朗的情景,这样才能使听者在联想某些具体景象时对作曲家的感情表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象征性也是音乐艺术审美特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音乐声音的象征性主要取决于声音特有的属性,如音色、力度、音高等。音乐具有模拟的能力,用音响可以表现出各种鸟鸣声、泉水声、疾驰的马蹄声,听者可以通过这种模拟性音响,在头脑中构成较为清晰的鸣禽、山泉、奔马的画面形象。象征手法化的感彩音调 ,总能唤起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如小提琴协奏曲 《粱山伯与祝英台 》中 “楼台会 ”一段,小提琴独奏象征了女性祝英台,大提琴独奏象征了男性梁山伯,同时柔和的提琴音乐也象征了人物丰富的情感。

二、音乐艺术的情感性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中的情感性审美与人类主体内的审美情感韵味有着密切的必然的联系。情感是音乐的内在本质,音乐是情感的直接表现。情感美是它的一个审美特征。情感中的主观因素在审美过程中又具有积极能动的作用。通过主观的情感,可以表现深刻的思想内容。创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作品中,然后再把这种情感传达给听者,使听众产生共鸣。在这一过程中包含了情感体验、“借情”“移情”等多种复杂的因素在里面。黑格尔曾指出:“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优秀的音乐作品听后能给人一种诉之不尽的意蕴和审美感觉,音乐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全部浓缩在作品之中。例如我国古代琴曲《高山流水 》,讲述的就是于伯牙与钟子期以琴曲相交乃至与音乐共生死的动人故事。再如民乐《百鸟朝凤 》中,运用唢呐来模拟大自然界中的各种鸟类鸣叫,表现出热闹欢快的场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这里音乐表现出的只是一定的节奏、旋律和声音状态,只有将自己在生活中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溶入其中,才能使审美意识与音乐的声音状态相融合,音乐才能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同时,作为欣赏者还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力和联想力,用心去感受,这样才能完成音乐情感的传达和接受。

三、音乐艺术的时间性和流动性

音乐艺术可以直接表达整个情感活动的全过程,所以人们常说它是时间的艺术,流动的艺术,生命的艺术。音乐的物质传达媒介是音响,音响的时间性和流动性,使音乐艺术在反映主体对生活的复杂情感变化方面,更少地到受反映对象的具体制约,与造型艺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之处。所以,黑格尔曾说:“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因素,即本身是无形的情感,这种情感不能够用一般实际的外在事物来表现,而是要用一旦出现了马上就消失的亦即自己否定自己的外在事物。因此,形成音乐内容意义的是外在的直接对立统一中的精神主体,即人的心灵,亦单纯的情感。”孔子也曾说韶“尽善尽美’,因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并感慨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音乐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时间形式的直接性和流动性,应当说是它的一大长处。同时音乐艺术的时间性又受到空间形式的间接影响,在这一点上它与造型艺术恰恰相反。正因为如此,听众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就能根据相应的旋律和节奏来想象出特定空间中的人物、事物和景象,音乐形象带有了一定的宽泛性、朦胧性和模糊性。

总而言之,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既是丰富多样,又是独特鲜明,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上述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才能更好地进行音乐艺术的审美活动,才能有助于我们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理性思维去解释音乐现象,才能真正获得音乐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孔智光.文艺美学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76页.

[2]王德峰.艺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14页.

第2篇

摘要:动画电影艺术是现代艺术形态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它又伴随着人类社会文化与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并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得不说,动画电影艺术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具备的独立精神与审美特征。

关键词:动画电影;现代艺术;试听

动画电影艺术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具有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因素,动画电影艺术作品的技术创造包含影像、声音和表演造型及剪辑等极其复杂的数字科技的环节,动画电影艺术创作流程从剧本到制作,再到出品,国家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影视文化产业链机制,它不仅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需要,而且还带动了几乎整个社会的视觉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动画电影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艺术。她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她是近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她的美就在于塑造鲜活的典型的人民喜爱的艺术形象,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反映和再现生活的本质。然而,动画电影与动画电影美学又不是同一个概念。动画电影是指以绘画为手段,以纪录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片段为基础传递信息、制造效果的一种异质综合性的媒介手段,是可以配有声音效果并具有画面性质的动态影像。而动画电影美学要求动画电影首先要以动画电影的特殊艺术手段来认识现实和反映现实,动画电影艺术几乎拥有着其它艺术的所有表现手段。因而相对于一般美学来说,动画电影美学无论在色彩、空间、线条、影像上都表现的更复杂更全面。

一、动画电影艺术的高度综合性

动画电影艺术是各种艺术中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艺术,这是因为动画电影几乎拥有着其它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段。它包含着有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各种因素。而这种综合性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多种艺术的综合,并且,集各种艺术元素于一体。它汲取了各种艺术的表现特色。如:绘画对光、影、色、线条、体积的独特处理,运用二维平面去创造三维空间的艺术本领;以及音乐的韵律美、节奏美等;还有汲取文学营养、故事情节,塑造故事形象。其次,动画电影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动画电影艺术还是各种科技含量最高的一门艺术,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产物。

二、动画电影艺术反映现实社会

动画电影从产生开始,利用绘画的手法,结合照相术,真实而夸张地再现社会生活,所呈现出来的是全新的艺术审美享受,而动画电影所释放的艺术感染力越来越具有了自己的艺术特征。动画电影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

另外,动画电影不仅能够把现实生活中反映在银幕上,使人们直接观赏到自己的生活世界。而且还能把理想的生活反映在色彩艳丽的画面中,采用运动的画面、优美的声音和绚丽的色彩三者的结合,让人们可以欣赏到更加丰富的艺术作品。这一点我们是很容易理解的,甚至过了许多年我们依然喜爱一部好作品,比如:宫崎骏的《龙猫》,在于动画影片的内容就是生活本身,它真实的反映生活的本质,再现了生命的理想,提高了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动画电影艺术的表现性,它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经验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还有一种抽象的表现性。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总是不断地改变视觉范围和视角。从远观、近看;平视,斜视,仰视,俯视;相对固定地看一个事物的变化,有时则移动看一个事物的变化。人们通过观察所得的综合印象去了解事物的外貌。而动画电影还产生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平拍、斜拍、仰拍、俯拍等景别以及包括推、拉、摇、移、跟、升、降在内的各种移动镜头语言,并将各种景别、镜头连接在一起,使观众如同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去观察反映在银幕上的生活,产生一种接近于现实生活的逼真感受。所以这也是动画电影现实性的表现之一 。

三、动画电影艺术的视、听融合性

动画电影艺术是一个视听的艺术,她是视觉与听觉为主的影像艺术。视觉、听觉和视听融合性都是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要探讨动画电影艺术视、听的融合性。

首先,用传统造型手法来塑造动画形象,其次必须加上音响效果;用音乐和声音来塑造形象,使动画电影艺术具有了音响与画面的高度融合。但动画电影更重视的是视觉动作塑造。

动画电影艺术不仅善于融合绘画的特点,还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音响和画面的高度融合性,使得形象更为真实,更为丰满,更具立体感。比如:《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中最后哪一个画面,飞扬的旗子在缓缓升起,仿似在跟外出和归来的船儿问好。画面外传来令人荡气回肠的的音乐,构成音响与画面渗透、情景交融的意境。 悠扬而美好。

四、动画电影艺术时间空间的自由性

动画电影艺术是一种典型的时空综合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艺术,是在时间与空间上同时展开的。动画电影艺术的时间是指空间化了的时间,成为具体可闻可见的空间运动;而动画电影艺术的空间又是指时间化了的空间,它有一个时间的流动过程。动画电影既是在空间中展开的时间艺术,也是在时间上延续的空间艺术,它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与空间艺术的造型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而成为了一种时间空间自由的一门崭新的艺术。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简单论述,我对动画电影这门新兴的艺术的审美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不仅有利于在动画电影艺术的创作,也有利于动画电影艺术的欣赏与评论。当然,要进一步的、深入的探究动画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不仅要对动画电影艺术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还要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影视、现代科学技术、受众以及审美心理学等多学科、多角度进行横向与纵向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的促进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

总之,动画电影艺术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具备的独立精神与审美特征。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努力丰富动画电影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还要为人们不断提高的艺术欣赏水平注入新的生命能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动画电影时代!

参考文献:

[1] 彭湘. 动画专业学生学好《视听语言》的必要性[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8(05)

第3篇

关键词:中国画;精神劳动产品;审美的差异性

中国画艺术是画家对生活观察、体验的一种形象反映,同时也是主客观统一的结果。一般来说,中国画创作并不满足于对客观物象的描绘,它有着很强的主观再造性因素。中国画创作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一种崭新的艺术创造,是理想化、心灵化的产物。中国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多种审美关系。其中形象特征、情感特征、审美特征、个性特征等是比较突出的几个方面。

1形象特征

形象是一切门类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表现形式,绘画艺术也是如此。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方绘画,都离不开具体的形象。然而,中国画和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和观察方法方面又存在着很大差异。首先就观察方法而言,西方绘画采取 “焦点”透视,强调对色、光、影的描绘;中国画则讲求“动点”透视,或称“散点”透视,即“面面看,步步移”的观察方法,并且不受色、光、影的制约。相对来说,西方绘画是一种再现性很强艺术,中国画则属于表现性艺术。西方绘画主要利用色彩、块面来塑造对象,中国画则以笔墨线条进行表现对象。中国画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描绘,其目的在于抒发作者自我的审美理想和人生感受,当然它所描绘的客观物象必须是形象的、具体的、真实的、客观的,并且必须符合以生活本来的方式还原于生活原形的要求。从主客体关系方面讲,中国画的表现方式其实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物态化、对象化的一种形式。形象既是构成中国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因素,同时也是作者对生活感受和主观思想情感显现的具体方式,中国画家也正是运用这种特殊表现手法进行思考和创作。形象作为作者艺术思维的具体反映,它有着可感性与高度概括性等特点,艺术形象越是独特和丰富,可感性就越强。一般来说,中国画的形象性越强,对生活内涵揭示的越深刻,概括力越大,思想性越高,给欣赏者的启发性就越大,人们获得的美感就越强烈。总之,中国画的艺术形象,既是具体可感的,又是综合概括的。它的可感性和概括性是通过具体鲜明的艺术形象展现出来的。

2情感特征

情感特征是艺术创作中重要因素之一。情感也是人类追求和占有自己对象的特殊的本质力量。列宁说,如果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人的追求。一般来说,人类从事任何劳动都离不开情感因素,情感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因为,艺术创作本来就是充满着情感色彩的活动,如果没有情感作为动因就不可能有美的艺术创造。在中国画创作中,其情感因素并非是涂抹在形象的表面上,而是深深地渗透在每一根线条之中。只有将情感自然地消融在形象与笔墨之中,才能起到感染人、启发人的作用。

中国画具有潜移默化浸润人的心灵的作用。在中国画创作中,画家常常把“理”和“思想”溶化在情感之中,从而产生情与景、情与物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画创作的目的主要在于借景或借物抒发画家的思想情感,表达胸臆。如,清初遗民画家山人的水墨花鸟画,不仅笔墨奇纵、灵变,从画面形象、署名的别号和某些题句,都鲜明地表现出沉痛的亡国之情和对新皇朝不满,十分鲜明地反映出了画家内在的思想情感,而他的这种愤懑不平的情感又自然的消溶在绘画作品与笔墨形象之中,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当人们欣赏山人的绘画作品时,便会产生一种联想和想象,有一种“墨点无多泪点多”的感受。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画作品是作者对生活体验的人生感受,它包含着画家的审美志趣、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3审美特征

审美特征是一切门类艺术创作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因为没有美就无艺术可言,没有美就没有艺术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审美特征便成为一切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画艺术也是如此。

笔墨是中国画塑造物象和反映生活的形式语言,也是中国画创作的基本语汇。中国画之美是对现实生活美的反映,是画家审美理想的实现。中国画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它的主要价值,也是其生命所在。因此,审美特征便成为中国画创作中的核心问题,如果失去美也就失去了中国画赖以存在的价值。

优秀的中国画作品都是对生活正确反映的结果,这种反映要比现实生活更美、更理想。现实生活中的美与艺术美相比,它有着自身的缺点,因为生活中的美常常存在着分散,集中性不强或不充分等现象,而艺术美则是典型的、高度概括的。正像所说:生活美和艺术美“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遍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也就是说,艺术美虽然来源于生活美,但又高于生活美,是一种理想的美。

中国画作品是一种精神劳动产品,是从艺术家心灵中透露出来的理想之光。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规律就是一种人的心灵的规律。中国画艺术是中国画家高度概括的人生感受,它有着不可言语的奥秘,这是艺术家心灵中最高智趣和审美理想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哲理和情感的交融。中国画艺术并不满足于客观现实,它体现着画家的审美理想和人生价值追求,是身在此岸向彼岸的超度。中国画艺术属于审美的对象,因为它具有美的形式,是一种以审美为追求的艺术创造。

第4篇

关键词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的革新。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更加注重文化和艺术的精神需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较为贴近百姓生活的领域,它不仅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快捷、方便、舒适,更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当代社会究竟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审美特征有怎样的要求。本文针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特征革新的时代背景

当代社会,信息化、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已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急剧的改变。所谓审美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社会群体和地区环境中所形成的对美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由此指导下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心理特征等。审美观念和社会的其它观念形态一样,受到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它又对社会的整体意识形态产生作用。

在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当代设计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现代设计的强调艺术性和审美内涵的同时,更注重和生活的关系,传统艺术的概念在这里也被颠覆和打破了。如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在后现代艺术家看来,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本来就没有任何区分,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内容也就在形式之中。所以,要探讨和研究现代设计的艺术审美特征,就必须对现代审美观念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更需要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特征革新的时代背景有准确的把握。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2.1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现代环境艺术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即环境艺术设计完成后,需要达到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完备或者更加便利的目的,这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实用性的体现。但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们生活中的其他生活系统设施的不同点在于,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即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性是建立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同时也是对适应性的延伸,它需要通过构造意境或者氛围来给予人们更好的审美体验。

2.2人文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它本身具备服务性的功能,所以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完成一个作品的过程是一个必须要尊重人的根本利益的过程,应该具有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方便人、爱护人、关心人。而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创作只有做到具有人文性,才能够满足人们追求良好的生活环境的目的。同时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对自然的依赖,环境艺术设计本身需要对自然中的物质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认识到自然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尊重自然才能够使环境艺术作品体现出应有的审美性。

2.3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学科主要有:建筑学、城市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室内外设计、美术以及工程结构技术。正是因为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才构成了环境艺术的广泛外延和丰富内涵。

在对象与人群的局限性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满足不同对象或者人群的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以及设计思路和设计风格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同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又具有整体性,即在面对各类人群或者应用不同的材料,环境艺术尤其自身的设计魅丽并且需要具有统一的、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

2.4积极性与无害性的统一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积极性是指现代环境艺术作品需要表现出正面的、肯定的以及歌颂的主体,所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积极性的要求下需要突出自然环境的纯洁与和谐,同时在设计中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来满足人们精神上对美好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体现出来的是抵制低俗与丑陋,体现高尚与纯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无害性主要体现为环境艺术设计应当是一种科学的规划以及对审美的创造,它能够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和谐,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人类都是有利无害的。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3.1实用性之美

环境设计必须首先满足人们的基本使用功能,既功能要求。用一定的物质实现构成特定的环境。在使用上有着便利、安全、舒适、美观、经济的要求。比如卧室设计,需要良好的日照和通风,色彩也需柔和,这样才方便人休息;而城市广场则需根据其使用性质确定硬质景观的材质与面积、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对象不同,设计要求和方法也不同。体现出来的实用性也截然不同。

3.2多样性之美

环境设计要满足人们创造优美舒适的感官要求,包括视觉、嗅觉和触觉等关系环境感觉等要素。人体视觉最为敏锐,接受信息量最大。所以在设计中应首先强调物体造型和点、线、面关系及色彩搭配,其次必须注重整体环境的风格情调,同时考虑观赏者距离与角度。要视设计风格的不同与业主的要求而选择相应的装饰材料。当人身临其境,置身于环境中,常有一种超乎各种感觉的体验,即对于环境的直接综合体验,这种体验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的学识和修养。

3.3动态之美

现代环境艺术的社会服务性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体现出特定人群的生活特性,环境艺术是静止的状态,但是这种静止是相对的,因为环境艺术存在于人类生活的环境中,所以它并不是孤立静止的,比如在一个环境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环境艺术作品美感会产生变化。而即使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和同一空间下,不同的人欣赏同样一个环境艺术作品会具有不同的效果,而同一个人通过不同角度来看同一件环境艺术作品也能够看到不同的效果,所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动态美,但是受到不同审美能力以及审美角度的局限。

参考文献

[1] 赵书健.对环境艺术设计与色彩的研究[J].农家科技,2011(4).

第5篇

关键词:佛山剪纸;艺术特色; 审美

Abstract: in the Chinese paper-cut gardens, foshan paper-cut with its strong lingnan style and unique craft is famous, has the distinct local features and aesthetic valu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foshan paper-cut, and from the composition, theme, style analyzes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foshan paper-cut, finally analyzed in modern design of foshan paper-cut use.

Keywords: foshan paper-cut; Art characteristics; aesthetic

中图分类号:J5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佛剪纸的起源

佛山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名镇之一,清时“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历史上,佛山以手工业与商业繁荣发达而著称于世。有“四方商贾之至粤者,率以佛山为归”、“商务为天下最”的美誉。佛山民间艺术群芳荟萃,为我国所罕见。佛山民间剪纸距今已有千百年历史,在宋代已经开始流传,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岭南历史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使佛山剪纸在主题和题材样式方面,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力,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和文化艺术特色,是中国剪纸艺术的瑰宝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岭南风格。

二、佛山剪纸的审美特征

(一)均衡严谨的构图

“中国民间剪纸表现为一种观念造型艺术,以独特的主题意象塑造大千世界,无论是造型结构、色彩表现还是透视关系等都归于意象造型的一统。”素负胜誉的佛山剪纸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构图以不对称为主,常按现实时空比例去表现对象,不受物象自然形态的左右,是遵循创作者的主观意象去进行创作。佛山剪纸结构严谨,造型灵活,构思巧妙,富有节奏感,饱满而不杂乱,疏密有致,玲珑剔透,线条流畅,制作精致,具有金碧辉煌、苍井古拙的特点,装饰为很浓,表现里十分丰富。

(二)丰富多样的题材

佛山剪纸取材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如喜庆吉祥,祖国昌盛、四季平安、全家欢乐、民间节日等,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剪纸艺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表现了人们熟悉的事物,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弘扬传统文化,寄托和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如佛山剪纸中的龙凤、鲤鱼、花果、福禄寿全、嫦娥奔月、和合二仙、六国封相等剪纸。佛山剪纸中有很多是做鞭炮烟花包装、喜盒的装饰以及扎作花贴等。“过去,广东佛山、南海、东莞是爆竹烟花的主要产地,在远销南洋及欧美各国的鞭炮烟花的包装封面上,粘贴上佛山剪纸,非常引人注目,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为了适应不同商品的包装,这类剪纸还有方、圆各种不同外形,其题材更是广泛丰富,但都有象征寓意。”

(三)豪放粗犷的风格

佛山剪纸既有南派的细腻精美、严谨工整、踢狗秀丽、明静清雅的长处,又有北方剪纸的质朴单纯、苍劲浑厚、硬强倔傲、富丽堂皇的特色,往往粗犷中有细致,拙朴中有文雅,绚丽中有清淡,佛山剪纸的表现力非常强,非一般民间剪纸所能相比。佛山剪纸保留了南方简直的纤巧秀丽,以线为主的特征,但同时拥有北方剪纸的豪放粗犷的风格。如《狮子》是清代佛山传统的铜衬剪纸。它以铜箔为狮子的骨架轮廓线条,衬以彩色纸。画面显得粗狂豪放,色彩艳丽,金光闪烁醒目,是清代佛山比较高档的剪纸产品。佛山剪纸有许多作品都是线条粗狂,形象朴拙,色彩艳丽豪放,即使采用对折剪制的纯色剪纸如《四方贵人》、《碌马扶持》等,也是形象对称稳重,粗狂简练。

(四)装饰纹样的运用

装饰纹样代表了民间美术审美意境中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剪纸纹样是剪纸的重要装饰语言,在传统的剪纸当中常用的有点纹、锯齿纹、月牙纹、云纹、水纹和朵花等。锯齿纹形同锯齿一样排列的纹样,有明显的方向性与运动感,有长短、粗细、疏密、锐度之分,他丰富而有变化,适合表现物象的立体效果与空间感,能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月牙纹形状近似月牙,单纯朴素,也有长短、大小和方位的不同,表现力也很丰富。锯齿纹和月牙纹是剪纸的重要装饰纹样,他们能组成各种不同的装饰纹样,他广泛的应用在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和器皿上,在剪纸造型中起着重要的装饰和点缀作用;云纹云纹和水纹多在服饰、植物的造型上同事也常在配景或者以景为主的剪纸中出现;朵纹是一种图案花头,可用于服饰、环境的点缀和器具图案上。佛山剪纸了除了使用上述这些纹样,使用较多的还有龟宿纹、金钱纹,所以佛山剪纸的风格较为浑朴而不纤巧,衬底的红字也以龟宿纹来衬托剪纸。

三、佛山剪纸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在信息时代的今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传统的民族文化作为设计的灵感来源,收到了很多设计师的重视。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语言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正如马克思所言:“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进行再创造的设计,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的灵感,已经是当代设计师所追求的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而佛山剪纸艺术又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它完整的体现了剪纸艺术的造型特点和视觉特征,它丰富的题材、精湛的技艺、独特的审美方式,求善求美的心里特征和象征寓意性的表现手法,都体现着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和风格,向我们展现出一个深广的文化延展空间,为今天的艺术设计积累了丰厚的资源。佛山剪纸蕴藏着很多现代艺术的特征,能丰富现代设计的审美内涵和设计表现手法。

四、总结

佛山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剪纸造型中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美好生活的向往。剪纸是源于民间最特有的艺术,几乎不受到任何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是一种非常纯真的艺术形式。民间剪纸艺术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同时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颜明霞、谢奕锋,《剪出春秋――广东剪纸》,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2

第6篇

影视艺术是当代最具群众性的艺术之一,是通过银幕或荧屏上的艺术形象进行思想熏陶、情绪感染的一种精神活动。它吸取了各种艺术的精华,变成了一门崭新的艺术。本文从影视画面的精神意蕴,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影视艺术的审美作用、影视艺术的现实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同时阐述了影视艺术欣赏要善于捕捉影视作品的思想光芒,要善于把握影视作品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审美作用

就人类艺术发展历程而言,影视艺术是最富有活力、创造性最强的一门艺术。尽管影视艺术诞生得较晚,但无可否认,影视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地位也不逊色于一些传统的艺术。影视艺术主要借助光和电来带给人们听觉和视觉的享受,不仅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也使得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影视艺术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必备形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去欣赏这一类艺术。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对于一个艺术作品,觉得作品好,需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对于影视艺术,要想领悟这门艺术的美,就必须把握住以下审美特征,才能对影视艺术进行全面的解读。

一、影视画面的艺术内涵

不同的艺术都很注重画面美的营造。诗歌艺术的画面美往往是通过营造特定的意境来表现的,散文则主要是通过文章的情韵来营造一个充满美感的世界,小说则可以借助一个个故事来表现现实生活里的美感,戏剧艺术主要是借助具体的动作来表现这一艺术的美感,而影视艺术则主要是借助影视画面来表现特定的美感。在影视画面里,最基础的构成部分即一个个屏幕画面,这也是影视艺术反映现实生活里的美感所采用的途径。对于影视艺术而言,屏幕画面就如同诗歌的意境、散文的韵味、小说的章节、戏剧的动作一样,借助具体的屏幕画面,向观众传达出影视艺术的美感。影视艺术自身要表达的美也是贯穿于现实生活的,可以说,影视艺术借助的屏幕画面就是一种活动画面的表现,不同的画面将观众带到不同的场景里,通过连续性的画面变更,就创造出了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带有艺术元素的一个个画面,这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爱森斯坦曾说,影视艺术领域的画面带有很深厚的情感元素,这种情感主要在于创作者自身情绪和心境的表达,是一种情感艺术的浓缩。影视艺术借助具体的画面,将观众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再试图将艺术本身的情感注入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如果说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达作品的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那么影视艺术则是借助一个个持续性的画面来表现真实的生活,也正是借助画面,才成功塑造了影视艺术。倘若没有视觉上的享受,观众也难以领悟到影视艺术自身的美感。对于艺术,最主要的表达对象便是一个个形象,艺术形象自身的承载量是十分丰富的,能够将一些难以表达的定义生动地表达,也可以弥补艺术在传播交流方面的缺陷。然而,文学作品只能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一个形象,影视艺术则可以借助的画面来表达某个形象,这就使得这类形象更加直观和具有感染力,在形象的表现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影视艺术不仅能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还能对现实生活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从而表现出创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并感染观众。影视艺术能够将生活直观地表现出来,此外,这门艺术的信息容量又是十分丰富的,作者往往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作品里,影视作品就被赋予了具体的内涵,这也是作品由理性转移到意识层面的表现。因此,影视作品的创作需要重视画面的构建,只有创造生动的形象,才能有效感染观众,才能充分展示出影视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追求,这样才能使得影视艺术成为一门凝聚了现实生活元素的艺术。

二、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1、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影视艺术和文学作品由很大的区别。尽管文学作品也有具体形象的塑造,也有具体的情节来表现现实生活的概况,然而,影视艺术所塑造的形象更具直观性,观众可以直接通过视觉来接触影视艺术塑造的形象,文学作品则必须依靠描述的语言来进行塑造。影视艺术和音乐艺术也有很大的差异,尽管影视艺术一个个画面的组成也是有规则的,如同音乐艺术里音符的衔接,但影视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却是画面和声响结合的情境,这是音乐艺术无法同时满足的。影视艺术和美术比较起来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尽管这些艺术都注重造型的塑造,但影视艺术创造出来的形象却是可以活动的。影视艺术和戏剧相比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尽管这两类艺术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然而,影视艺术突破了传统的舞台视角这一局限,可以穿越不同的情境来突破时空的限制,不管是从艺术跨越的时间还是空间元素来看,都远远超出传统的戏剧艺术。影视艺术自身的综合性,进一步丰富了这门艺术的感染力,可以使得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随着屏幕画面的变化穿越不同的时空情境,表现形式上也是十分灵活的。以影视作品《牧马人》为例,节目开始时就呈现了蓝天与白云整合的完美画面,观众随着镜头仿佛一起进入了美丽的大草原,但随后,影视作品的视角就变为了北京的饭店,让人们将自身的角色幻化成一个个旅行者,紧随其后的便是黄土路场景,带领着观众在短时间内体验不同环境的氛围。在影视艺术里,会根据角色的需要切换到不同的情境,而且在时间跨度上也是十分灵活的,这部影片在画面情境变化的同时,借助旁白,让人感觉刹那间已经穿越了三十年。因此,影视艺术作品只要不违反人们生活的逻辑,根据艺术的需求,可以对作品进行主观的创作和重组,不同的画面也可以自由地进行转换等,这都充分表现出了影视作品的综合性。

2、影视艺术的视觉性从形式上来看,影视作品是视听结合的,可以充分发挥多种艺术和手段,为观众创造更好的体验。影视作品的视觉性主要表现为一个个具体的画面,这也是该类艺术的关键元素,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画面,才得以构成影视艺术这一整体。影视作品能够借助变化的画面来传达人物的思想情绪,这鲜明地体现了影视艺术的视觉性特征。戏剧只能借助人物的动作来表现,然而戏剧会受到实体舞台的局限,观众的视角也会严重影响戏剧表演的质量,所以戏剧在人物内心情感的表现方面存在很多缺陷。由于在实际表演过程中,观众的视角是较为固定的,演员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尽可能清晰地看到戏剧动作或情节,表演过程中往往都带有夸张的成分,对于一些细微的动作,则很容易被观众忽略。以朝鲜影片《卖花姑娘》为例,主角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女孩子,得知母亲逝世的噩耗时,一路上跌倒了很多次,药包也散落在地,摔倒时主角还有一个伸手抓的细节,这一细节对于表现对母亲的爱以及母亲逝世的悲痛有着显然的作用,在一细节在传统的戏剧艺术里就是难以表现出来的。在影视艺术领域,还可以借助镜头特写的模式来进一步表现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例如可以通过对人物面部表情放大或细节的模式,更加鲜明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情感,这也是影视艺术视觉性特征的鲜明表现。具体的影视作品里,镜头可以选取人物的面部表情,诸如眼神等,这就不仅增强了艺术作品的现实性,也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这也是影视艺术独特的优势。以国产片《归心似箭》为例,中玉贞将烟袋赠给魏得胜时,便充分运用了以物托情的表现手法。所以,要充分发挥影视艺术的细节表现优势,更全面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情感,以物托情的表现手法可以极大地激起观众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地感染效果。

3、影视艺术的造型性与运动性整合特征影视艺术主要是依托屏幕上的画面来表现的,通过屏幕画面的活动来反映生活,创造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形象。另外,影视艺术的造型性和运动性具有重要的美学特征,造型性涵盖美术、摄影以及导演等众多造型艺术,也涵盖了演员的众多外部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通过画面来表现的,所以影视艺术的画面是体现美学特征的典型元素。画面造型又具体表现为美术、雕塑以及摄影等艺术,可以有效地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自身具备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画面的造型性具体可以表现为颜色、光线以及构图等模式。影视艺术也被人称作运用的美术,运动性是其核心特征之一,这也是和传统美术、雕塑等艺术根本属性的差异。所以,运动性也是影视艺术显著的美学特征,这一特征的运用十分普遍。不仅涵盖客观事物的运动,也涵盖主体的运动,也可以将静止的事物连接起来,从而造成时空的运动。但运用的复杂性也表现为连续性的变化,这是影视艺术和其他类艺术最大的差异之一。但造型性和运动性也是辩证统一的,造型性专注于画面本身,运动性则更注重不同画面内部的联系。此外,影视艺术的造型性又是以运动为基础的,画面涉及到的情节、情感等发展都是在动态的变化里实现的,一旦画面的运动脱离了造型性,画面的运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4、影视艺术的真实性与虚拟性整合特征影视艺术是集真实性和虚拟性于一体的一门艺术,可以对现实生活里的事物进行切实的表现,这一性能主要是借助该类艺术的记录性而实现的,从而影视艺术里的事物与现实生活里的事物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加上声音以及颜色等元素的充斥,进一步提升了影视艺术里相关事物的真实性。影视艺术涉及到的事物表现出的都是一种直观的真实,观众往往是难以接受屏幕上事物的虚假的,主体的美感也与艺术里事物的真实性密切相关。但无可否认的是,影视艺术所借助的事物都是一种形象,主要在于表现某一种本质,所以影视艺术里的形象更应该追求事物本质特征上的真实。影视艺术相关形象的创作也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的,创作者自身的努力也显得更为重要。由此可知,影视艺术的真实性与虚拟性是辩证统一的,真实性在于表现生活的本质,而虚拟性又是以真实性为基础来进行创作的,这种虚实结合的特征便鲜明地体现了这门艺术的美学特征。

三、影视艺术的审美作用

影视艺术吸取了多类艺术的精华,依托现代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密切。影视艺术不仅可以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播工具,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审美艺术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影视艺术在具体的播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主体的情绪和精神境界进行感染,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和形象,鼓舞人的精神,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在教育领域,发挥影视艺术的效用,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有效的引导,可以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从而避免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影视艺术还是一门审美性极强的艺术,主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管是古今中外的事件,都可以包揽于一体进行浏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加强了主体对外界的了解,还能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起到陶冶的作用,使得主体能够在一种比较舒缓的节奏里,得到身心的愉悦。由此可知,影视艺术不仅能培育学生的兴趣,拓宽其视野,对于学生想象力以及情感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对艺术作品的认知能力。

四、影视艺术的现实性

能够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加以重现,正由于该特性的存在,赋予影视画面两大突出特质:首先,影视画面可被理解成事物所对应的一种单义再现,其仅是以现实为对象,抓住其在时空下一系列具体化的形态加以呈现,所以,单独审视某个镜头所给出的画面,其可理解成对事物的一种单义再现,而非文学作品那样泛意性十足。正由于该性质的存在,影视所呈现出的人物事态便脱离了普遍性的范畴,而是特殊情形之下的一个独有状态。所以,画面呈现给人们的物体形象以独立视角来看是单义性质的,然而当这个拥有独特个性色彩的单义画面和另外一个拥有独特个性色彩的单义画面有机组合一起时,两者便会在结合过程中产生火花,衍生出其他的、不同意义的、更具内涵的价值意义。此种以不同画面片段为对象,利用特有序列加以组合,形成新概念的方式便是所谓的蒙太奇表现手法,能够深化单个画面所拥有的内涵,又或使其得以拖延,最终赋予影视画面以更高水平的美学价值。所以,在影视艺术创作中,蒙太奇思维得以广泛运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审美特性。其次,其始终保持为所谓的现在进行时态,因为画面通常是对现实的一种艺术化的片段性表现,因此,观众能够看到的是只能是“现状”,属于当境正在发生的事情。在影视艺术中,通过画面来描述现实生活,还表现在画面通常不是对现实生活生搬硬套、简单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的一些观点和想法,渗透了不同程度的自我主观意识,所以,能够赋予画面以一定程度的感染价值,给人以不同观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王世德.影视审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爱森斯坦.蒙太奇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3]李鸿明.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鉴赏策略分析[J].电影文学,2013,16(7):18.

[4]吴建新,赵伯飞,王彩凤.试析当代中国影视文化审美价值的实现[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

第7篇

(一)寓情于事舞蹈是人们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叙事,并最终表达人类的情感的艺术。因此,虽然属于造型艺术,但舞蹈艺术同样具有叙事功能。它将人类最为简单的动作进行组合,又要将舞蹈动作进行优美、生动的串联,并且还要通过舞蹈动作传递出一个故事的曲折发展,最后让欣赏者体会到舞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达到情感的共鸣。舞蹈艺术是通过优美生动的肢体语言传递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来抒发人类的情感,是一项表情丰富、情感丰富的艺术。虽然舞蹈艺术没有语言的表达,但却不是简单的动作展示,而是通过细腻的表达,让每一个动作都富有情感,达到更好、更准确的表演艺术形式。舞蹈艺术强烈抒情的特征以及它将情寓于事的特征也正是其区别于其他人类艺术形式的特征。

(二)配合动作节奏性舞蹈是人们通过肢体语言和音乐韵律来充分表达人类的情感的艺术。因此,舞蹈并不是简单的视觉艺术,更是配合听觉节奏的视听盛宴。应当说,在人类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和舞蹈是最具有节奏感的两种形式。舞蹈艺术的旋律是舞蹈动作得以表现的基础,配合动作节奏使得舞蹈动作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表现力,适当的节奏也更能辅助欣赏者了解舞蹈艺术想要表达的情感。舞蹈动作的快慢、力度强弱等就形成了舞蹈的节奏。舞者通过优美的舞姿,表达丰富的情感,这些形态各异的动作自身就带有明显的韵律感,这样舞蹈就有了明显的节奏,能够给欣赏者提供更直视的观摩性。

(三)虚拟象征为主舞蹈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是对日常生活的高度概括,但舞蹈艺术并不是直接的叙事,而是通过虚拟象征来表达现实生活的艺术。舞蹈艺术将人类最为简单的动作进行堆砌,又要将舞蹈动作进行优美、生动的串联,并且还要通过舞蹈动作传递出一个故事的曲折发展,最后让欣赏者体会到舞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达到情感的共鸣。因此,舞蹈并不是通过语言来叙事,而是将所要表达的事情融合到舞蹈动作中,进而表达情感。舞蹈艺术是将现实、动作、情感巧妙结合的综合体,初接触舞蹈艺术的人往往会有“似懂非懂”的感觉。组成一支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二、舞蹈艺术的欣赏

舞蹈艺术是一项纷繁复杂的艺术,舞蹈并不是通过语言来叙事,而是将所要表达的事情融合到舞蹈动作中,进而表达情感。因此,要想更好地欣赏舞蹈,体会舞蹈想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感悟能力。对于舞蹈艺术的欣赏者来说,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舞蹈艺术修养。只有具有了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懂得舞者想要表达的故事,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情感的共鸣。如果在没有艺术修养的时候欣赏舞蹈,只会产生“外行看热闹”情况出现。因此具有一定的舞蹈艺术修养才能真正的欣赏舞蹈。另外,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欣赏舞蹈艺术时,除了具有一定的修养以外,还应当培养对舞蹈艺术的感悟力,只有感悟出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欣赏舞蹈。具体来讲,首先应当对舞蹈艺术及视觉艺术的发展史有清晰的了解,还应当对中西方经典舞蹈曲目相关知识进行普及。

第8篇

一、朗朗上口的韵律美

童谣是一种韵律和谐,节奏鲜明,易于传唱和记忆的口头文学形式。周作人在《儿歌之研究》一文中说:“凡儿生半载,听觉发达,能辨别声音,闻有韵或有律之音,甚感愉快”[1]P131。因而河北童谣在形式上最鲜明的特征即是其朗朗上口的韵律美。无论是句句押韵还是隔句押韵的形式都使童谣读起来抑扬顿挫,便于口耳相传。

如河北童谣《小黄狗》:“小黄狗,真不离儿,又看鸡鸭又看门儿,钻墙根儿,窜草堆儿,帮着小猫捉耗子儿,管正事儿,管闲事儿,它是我家小宝贝儿。”这首传统童谣每句以“儿”字结尾,构成押韵,且一韵到底,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押韵效果,体现出强烈的节奏感。

又如《扑蚂螂》:“蚂螂蚂螂高,有人招,蚂螂蚂螂矮,没人逮,蚂螂蚂螂卖菜瓜,扫帚底下是你家。蚂螂蚂螂过河来,东边打鼓西边筛锣来。大筛小筛筛筛你婆婆脑袋。”[2]这是一首可以用于儿童嬉?蚴钡耐?谣,虽无明显的逻辑关系和教育意义,但读来朗朗上口,体现出纯粹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前两句以“高”、“招”结尾,押“-ao”韵,中间两句以“矮”、“逮”结尾,押“-ai”韵,最后两句“来”、“袋”为一韵,整首童谣韵律错落有致,节奏流畅明快,给人一种音韵和谐之美。

二、稚趣横生的趣味美

关于“趣味”李泽厚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然而并非情感的任何抒发表现都成为艺术。主观情感必须客观化,必须与特定的想象、理解相结合统一,才能构成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艺术作品,产生相应的感染效果。”[3]P56很显然,这里所说的主观感情就是情,而最终产生的感染效果就是艺术作品得以吸引人的“趣味性”。河北童谣正是以童真的眼光观照大千世界,并将这种带有童真的趣味性灌注到笔调之中,从而使童谣富有稚趣横生的趣味美。

比如《高高山上一棵麻谣》:“高高山上一棵麻,两个知了儿往上爬,我问:‘知了儿扒怎的?’‘嗓子干了要吃茶。’”[4]P342这首童谣通过聊聊数语形象地展现了夏日活泼好奇的儿童与知了之间的对话。从儿童的视角解释了动物的某些行为,让人顿觉情理之中而又谐趣无穷。因而,可以说,童谣在儿童与事物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儿童从自身的感官出发来感知这个丰富而有趣的世界。

又如《拉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背着也不去,抱着也不去,叽里咕噜滚着去。”这是一首河北地区家喻户晓的童谣。前四句以起兴的方式为整首童谣奠定了大开大合的基调。无论是“拉”、“扯”的动作,还是“大戏”表现出的宏大场面,都为其后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而后面的六句动感十足,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顽皮且憨态可掬的小外孙形象,使整首童谣具有一种稚趣美。

三、率真质朴的情感美

歌谣最初的诞生,源于人类抒感的需要,而童谣的产生也是如此。正如明代学者杨慎所言:“童子歌曰童谣,以其言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5]因此,河北童谣作为在燕赵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艺术形式,以其率情任性的情感,大胆直白的语言和对精神诉求的关注,彰显着率真质朴的情感美。比如《亲外甥》,“花红轮车就地滚我是舅的亲外甥。舅舅让吾家里坐;舅母见吾黑忿忿。 不吃你茶,不喝你酒;拿起马鞭就是走。走在小路上,逢著小姊姊。小姊姊,切豆腐,切破手,告舅舅。舅舅不是好舅舅,鼻梁洼里炒豆豆。”[6]P5这首童谣表现的是外甥去舅舅家做客的情境。通过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场景,表现出舅舅和舅母微妙的情感,真实地反映出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为成人所不屑的河北童谣恰恰表达出了人的真情实感,这反而比一些粉饰太平、矫揉造作的文学作品来的真实。

又如《小槐树,剥白皮》“小槐树,剥白皮,白娘养活的白闺女,爹的衫,娘的裙,打整的闺女出了门,爹也哭,娘也哭,女婿过来劝丈母,丈母娘,你别哭,你闺女呆俺家里挺享福,铺金被,盖银被,小脚登了银钱柜,要喝酒,有两篓,要喝茶,两厢拿,要吃麻花一大掐。要吃桃,桃有毛,要吃杏,杏又酸,想吃栗子面蛋蛋,要吃烧瓜两头尖。”这首童谣讲述了父母送女儿出嫁的情景。从出门前精心为女儿装扮,到女婿接女儿出门时的依依不舍,无一不表现着人类舐犊情深的真挚情感。

四、童蒙养正的教化美

“童蒙养正”的思想来源于《易经》。在《易经?序卦传》中指出,“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是指事物最初的状态,而“童蒙”即是指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另,《易经?蒙卦》指出:“蒙以养正,圣功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是要养正。而“童蒙养正”的意思是通过对儿童早期的启蒙教育,来涵养各种优秀的品格和美德。而在儿童各种认知处于迷蒙的时期,童谣恰恰承载了向儿童传播知识、开发智力、锤炼品格的功能。

首先,河北童谣童蒙养正的教化美体现在文化的传承。河北童谣多为民间创作,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他们的创作条件和传播条件决定了其在形式和内容方面体现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内在精神。因而河北童谣在内容方面既包括反映民间生活中的习俗,又包括民间的价值观念等。 比如河北滦县过年童谣:“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对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蒸枣花。 二十九,糊香斗。 三十儿,耗油儿。 初一儿,磕头儿。 初二儿,顶牛儿”。[7]p3这首童谣描写了河北人民在春节期间的传统风俗。将河北地区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二的过年风俗编成简单易记且韵律流畅的童谣,可以将传统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实现童蒙养正的功用。

其次,河北童谣童蒙养正的教化美体现在知识的传播。儿童处于蒙初阶段,具有旺盛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童谣是帮助他们认识自然事物,了解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之一。 童谣以和谐的韵律和谐、铿锵的节奏,通过儿童的听觉将正确的知识传递给他们。 如河北童谣:“高高山山上一头牛,两个犄角一个头,四个蹄子分八瓣,尾巴长在腚后头。”这首童谣通过白描的手法,刻画出牛的形象特征,使儿童对牛这种动物有了初步的认知。